价格战:国外严肃报纸的经验与启示——《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发起的价格战分析

价格战:国外严肃报纸的经验与启示——《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发起的价格战分析

一、价格战:国外严肃大报的经验与启示——《泰晤士报》对《每日电讯报》发起的价格战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志祥[1](2015)在《英国媒体上的中国产品品牌形象 ——基于《泰晤士报》的十年内容分析》文中提出本论文选取了世界知名大报——英国《泰晤士报》为样本来源,截取2004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近10年为研究时段,对该报上关于中国产品和品牌的新闻报道,并从报道的数量、版面、消息来源、体裁、产品种类、议题、关键词、报道倾向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泰晤士报》在总体上构建了中国产品负面的品牌形象,中国产品价廉物不美与盗版侵权现象严重、成本优势也在逐渐丧失;中国企业存在利润至上而不顾产品质量安全与只会生产廉价产品而缺乏品牌等问题;中国政府存在对产品安全生产监控失职与权力干预市场的问题。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泰晤士报》采用了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中国产品品牌形象标签化和弱化中国声音与强化西方声音三种方式建构中国产品品牌形象。以传播学相关理论为基础,本文认为影响《泰晤士报》建构中国产品品牌形象的因素主要有该报的自身因素和其他社会因素两个方面。最后从政府和企业的维度提出了提升中国产品品牌形象的策略。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学者较多以美国报纸为例来研究中国产品品牌形象而未见对欧洲的代表性报纸进行研究。而欧盟已连续十年保持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因此有必要了解在欧洲媒体对中国产品品牌形象的建构情况,这是本文的一处创新点;运用营销学和传播学双重视角关注与解读西方媒体对中国产品和品牌的报道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在研究设计上或多或少存在着瑕疵,这也是本文的不足之处。在文章结构上,本论文共有七个章节可大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创新点以及研究设计。第二章则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文献综述部分。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第四章对《泰晤士报》关于中国产品和品牌的新闻报道样本进行数据统计,然后结合数据对报道的数量、版面、消息来源、体裁、产品种类、议题、关键词、报道倾向进行了具体分析。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描绘出《泰晤士报》对于中国产品品牌形象的建构情况。第三部分是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五章通过分析《泰晤士报》对中国产品品牌形象的建构策略以及影响该报建构中国产品品牌形象的因素,在第六章提出了提升中国产品品牌形象建议。第四部分为第七章,为本论文的结论和讨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的结论与研究不足。

王玮[2](2014)在《《每日电讯报》里的中国形象分析》文中认为国际公众心目中的中国形象,源自个人对这个国家的的亲身观察或体会,但更多是通过大众传媒的报道获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普遍认识到国家形象的重要性,进行了大量以改善本国国家形象为目的的国际传播实践活动,中共中央和中宣部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也越来越重视。对国家形象的研究已经成为中国传播学界快速发展的领域,甚至成为内地传播学研究的最重要议题。从研究成果来看,多数集中与美国媒体对华报道,对英国媒体的研究较少,对《每日电讯报》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本研究则以2003-2013年英国《每日电讯报》关于中国的相关报道为研究样本,以框架理论为理论基础,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为研究方法,对新闻报道中的常规性议题文本进行编码设计分析,侧重对新闻报道内容、态度倾向的分析,考察中国国家形象在《每日电讯报》上的呈现情况,同时,对英国首相访华报道、中国制造报道进行个案分析,《每日电讯报》对中国的报道总体上客观、公正,并没有刻意的“妖魔化”或“丑化”中国,并从英国立场出发,突出经济报道,突出中英利益的共赢,突出对中国爱恨交织的态度。本研究进而从政府、民间、媒体三个层面对中国如何有效对外进行传播,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提出建议。

王超[3](2011)在《《泰晤士报》“大报小报化”改革前后足球报道的研究》文中提出英国《泰晤士报》成立于1785年,是英国首屈一指的重要报纸。1981年历经沧桑的《泰晤士报》进入默多克时代,进入新世纪之后,身处新媒体挤压和英国报业激烈竞争包夹局面下的报纸,于2003年11月做出变革。“大报变小报”之后,《泰晤士报》发行量止跌上扬。为世界范围内的报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探索经验。在此次变革中,体育新闻尤其是足球新闻报道是如何变化的,也为中国报业的体育报道提供了借鉴。其次,英国是现代足球运动的发源地。1992年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诞生,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业已成为当今世界足坛的第一大足球职业联赛。它的成功经验对于蹒跚学步的中国足球事业也可谓弥足珍贵。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据于此对《泰晤士报》是如何报道本国足球的研究也就有了一定的重要性。本文抽样选取了《泰晤士报》2000年至2005年期间足球报道的文本和数据。旨在梳理并阐述《泰晤士报》“大报小报化”改革前后足球报道的主要特点。通过总结和归纳“大报小报化”改革进程中足球报道变化的主要措施和做法,以此为例,以期洞悉《泰晤士报》“大报小报化”改革的始末,并进一步揭示其规律和本质。同时,本文的写作也是为了给国内报纸的足球报道提供借鉴依据。就目前的研究状况看,学界对与本文相同选题的研究几乎为零。一方面,是由于新闻学界对《泰晤士报》“大报小报化”改革的研究大多在宏观概括阶段,未能在深度上进一步挖掘;细致到《泰晤士报》足球报道单一内容的研究就更显贫瘠。再者,其他学科中对于类似选题的研究,虽然也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参考,但因为作者专业角度的限制,从新闻学角度对选题进行解读和分析的成果自然也就很少。总体来说,本文的研究为《泰晤士报》体育报道内容的领域的研究做了新的探索。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抽样统计、个案分析及比较分析等方法,力图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泰晤士报》大报小报化改革进程中足球报道内容的变化进行研究。第一,《泰晤士报》大报小报化改革的概述。本文概述了《泰晤士报》整体“大报小报化”改革的基本概况,并进一步归纳梳理了作为《泰晤士报》一部分的足球报道内容在“大报小报化”改革进程中改版的大致情况和时间阶段。第二,大报时期《泰晤士报》的风格概述。通过对改革背景的进一步探索,以及对大报时期《泰晤士报》足球报道在版面、内容与体裁和标题的主要特征的描述,发现并总结《泰晤士报》足球报道改革的内外因,即外部环境的恶化,以及自身报道的呆板风格是其改革的主要动力。第三,小报时期《泰晤士报》足球报道的风格概述。通过对小报化之后的《泰晤士报》足球报道在版面、内容和体裁,及标题特征的叙述,阐述《泰晤士报》足球报道大报小报化改革在这几个方面的主要措施。第四,总结《泰晤士报》足球报道“大报小报化”改革的始末。总结其变革中的得和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结论部分,本文对大报和小报时期《泰晤士报》足球报道的特点分别进行梳理和概括,并力图在报纸改革的高度下对大报小报化改革的举措进行探讨。本文是在同选题研究领域的一次新的探索。

张银华[4](2009)在《默多克控股后《泰晤士报》的变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媒体、电子报纸、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等新媒介的发展。新媒介以其迅速快捷等优势,与传统媒介争夺受众,这必然对传统媒体产生冲击。新媒介出现后,绝大部分报纸的发行量下降,有的报纸甚至面临生存危机,为了应对这种危机,很多报纸选择了变革。本文主要论述默多克控股后对《泰晤士报》所作的一系列变革,并用传播学和营销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这些变革策略,进而启发了笔者对当前中国报业发展的一些想法。首先,本文简单介绍了《泰晤士报》的发展历史及其变革的传播环境。《泰晤士报》历经224年的发展,五易其主,被认为是英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文中简单介绍了《泰晤士报》创刊以及其五任老板。《泰晤士报》变革的传播环境,是指新媒介冲击报业发展的大环境。新媒介是相对于报纸、书刊和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介而言的,它呈现出信息迅速及时,交互性强,容量大等特点。这给世界报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使一些报纸面临生存问题,因此就要求报业革新,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其次,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默多克控股后《泰晤士报》的变革,这也是本文的重点。其一是以满足受众需求为中心的新闻业务方面的改革,具体包括对《泰晤士报》的版面和报道内容的改革。其二是《泰晤士报》的营销方式上的改革。在新媒介环境下,《泰晤士报》的营销方式更加多样化,注重品牌营销的同时,也通过网络等媒介开展多渠道营销。其三是《泰晤士报》的其他变革策略,包括技术革新和人才战略。最后,笔者通过分析默多克控股后《泰晤士报》变革措施,以及其所取得的发展成果,试着提出了对中国报业发展的一些看法,如以适度的变化满足读者的需求、报纸的整合营销、打造日报周末版等等。

施爱春[5](2006)在《报纸再造模式启发中国报业》文中研究表明三种报纸处境艰难中国报业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后,目前陷入了经营困境。有人认为,2005年是中国报业的“拐点”,报纸进入到一个下滑轨道,特别是广告增长率的持续下跌,是中国报业进入“寒冬”的标志。

施爱春[6](2006)在《报纸再造模式启发中国报业》文中提出

廖圣清[7](2004)在《关注传媒改革 汇聚学术力量——2003年中国传播学论坛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传播学会(CAC)和国际中华传播学会(CCA)共同主办的"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2004年1月5日-6日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这是中国传播学论坛的第三届年会,也是中国传播学会和国际中华传播学会首次合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被认为是中国传播学研究走向国际化的一个新起点。

朱春阳[8](2004)在《价格战:国外严肃大报的经验与启示——《泰晤士报》对《每日电讯报》发起的价格战分析》文中提出 创刊于1785年的《泰晤士报》是英国最有影响、最权威的报纸之一。它的主要读者是政府官员、企业界、上层知识层,言论上倾向于保守。1981年,默多克将其购入新闻集团旗下。《每日电讯报》创刊于1855年,是英国四大严肃大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1985年被布莱克购入霍林格报业集团,读者主要是中产阶级,言论上倾向于保守。两份报纸的市场定位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不同的是《泰晤士报》自其创办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甚至一度停刊;而《每日电讯报》在1985年由布莱克接手之后,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就实现了赢利,并成为布莱克报业帝国中的主要收入来源。默多克接手《泰晤士报》之后曾许诺在5年之内实现赢利,但是,直到1993年,这份报纸还是处于亏损状态。当新闻集团刚刚摆脱1990年底的债务危机之后,默多克开始向《每日电讯报》发起价格战。结果是《泰晤士报》的广告收入增长了三倍,成为价格战的赢家,并由此实现了“该报创刊以来的首次赢利”。

朱春阳,郑西帆[9](2004)在《严肃大报是如何进行价格竞争的——从《泰晤士报》对《每日电讯报》发起的价格战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泰晤士报》和《每日电讯报》之间的价格战是发生在两个资本悬殊的传媒集团支持下的严肃大报的竞争。在价格战前期,《泰晤士报》利用价格优势,侵夺了对方部分市场份额;后期则着眼于利用低价压制对手,使其无法展开对《泰晤士报》新开拓的市场空间的跟进.经过这次价格战,《泰晤士报》成功提高了自己的市场份额,并实现了该报创刊以来的首次赢利.这说明,严肃大报是可以从价格战中寻找到市场机会的,此点对于我国类似报纸的市场运作有现实意义.

朱春阳[10](2003)在《英国严肃大报价格竞争分析》文中认为 一、《泰晤士报》对《每日电讯报》发起价格竞争的过程回顾与分析《泰晤士报》创刊于1785年,被认为是英国最有影响、最权威的一份报纸。该报数度易手,1981年被默多克购入国际新闻集团旗下。它的主要读者是政府官员、企业界、上层知识分子,言论上倾向于保守。《每日电讯报》创刊于1855年,为英国四大严肃大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1985年被加拿大人布莱克购入霍林格报业集团,读者主要是中产阶级,言论上倾向于保守。两份报纸的市场定位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例如,二者都是综合性严肃大报、观点都是倾向于保守,都是面向全国发行。不同的是《泰晤士报》自其创办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甚至一度停刊;而《每日电讯报》在1985年由布莱克接手之后,

二、价格战:国外严肃大报的经验与启示——《泰晤士报》对《每日电讯报》发起的价格战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价格战:国外严肃大报的经验与启示——《泰晤士报》对《每日电讯报》发起的价格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英国媒体上的中国产品品牌形象 ——基于《泰晤士报》的十年内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相关概念界定
    1.2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设计
2 文献综述
    2.1 品牌形象研究现状
    2.2 中国产品及品牌研究现状
    2.3 《泰晤士报》的研究现状
3 《泰晤士报》关于中国产品的新闻报道分析
    3.1 报道数量:除个别年份外,各年分布较为均匀。
    3.2 版面分布:以商业版为主,版面较为固定。
    3.3 体裁分布:集中于通讯、消息。
    3.4 产品种类: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
    3.5 报道议题:安全、质量、成本居前。
    3.6 关键词:不安全、低质量、便宜。
    3.7 报道倾向:负面多于正面
4 《泰晤士报》对中国产品品牌形象建构的描述
    4.1 总体:《泰晤士报》构建了中国产品负面的品牌形象
    4.2 中国产品:价廉物不美与盗版侵权现象严重
    4.3 中国政府:监控失职与权力干预
    4.4 中国企业:利润至上与品牌缺失
5 《泰晤士报》对中国产品品牌形象的建构策略
    5.1 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
    5.2 中国产品品牌形象标签化
    5.3 弱化中国声音与强化西方声音
6 影响《泰晤士报》构建中国产品品牌形象的因素以及启示
    6.1 影响《泰晤士报》构建中国产品品牌形象的因素
    6.2 提升中国产品品牌形象的策略
7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2)《每日电讯报》里的中国形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 研究目的、意义与选题说明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3. 选题说明
    (二) 研究现状述评
        1. 《每日电讯报》相关研究综述
        2. 英国媒体对华报道研究综述
        3. 国家形象构建相关研究
    (三) 研究现状述评
        1. 内容分析法
        2. 话语分析
    (四)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1. 研究的创新点
        2. 研究的难点
二、 《每日电讯报》对华报道概况
    (一) 《每日电讯报》介绍
    (二) 《每日电讯报》对华报道数据分析
        1. 《每日电讯报》对华报道数量概况
        2. 《每日电讯报》与英国其他主要媒体报道报道中国的数量比较
    (三) 本章小结
三、 中国政治外交形象
    (一) 高层框架:经济议题为主
    (二) 中层框架:注重对英国首相访华的真实记录
    (三) 低层框架:字里行间的“爱恨交织“
    (四) 本章小结
四、 中国经济形象
    (一) 高层框架:三大议题为主
    (二) 中层框架:中国制造存问题
        1. 质量问题
        2. 假冒问题
        3. 安全问题
        4. 中国制造工厂
    (三) 低层框架:中国制造是可耻标志
    (四) 本章小结
结论
    (一) 《每日电讯报》报道框架与中国形象特征
    (二) 《每日电讯报》中国形象框架成因分析
    (三) 完善西方媒体上的中国形象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泰晤士报》“大报小报化”改革前后足球报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课题的目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泰晤士报》的研究状况
    2.2 《泰晤士报》足球报道研究现状
    2.3 其他学科相关选题研究现状
3. 研究方法与对象
    3.1 研究方法
        3.1.1 文献资料法
        3.1.2 抽样统计法
        3.1.3 个案分析法
        3.1.4 比较研究法
    3.2 预期结果
    3.3 研究对象
4. 理论分析与讨论
    4.1 《泰晤士报》大报小报化的概述
        4.1.1 《泰晤士报》大报小报化改革简述
        4.1.2 《泰晤士报》足球报道变化的概述
        4.1.3 《泰晤士报》大报小报化改革的原因
    4.2 大报时期《泰晤士报》足球报道的风格特征
        4.2.1 版面分析
        4.2.2 内容与体裁分析
        4.2.3 标题分析
        4.2.4 小结
    4.3 小报时期《泰晤士报》足球报道的的风格特征
        4.3.1 版面分析
        4.3.2 内容和体裁的分析
        4.3.3 标题分析
        4.3.4 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4)默多克控股后《泰晤士报》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泰晤士报》的概况及其变革的传播环境
    第一节 《泰晤士报》历史沿革
        一、沃尔特家族时期
        二、北岩报团时期
        三、阿斯特家族时期
        四、汤姆森家族时期
        五、默多克控股时期
    第二节 《泰晤士报》变革的传播环境
        一、新媒介改变报业的传播环境
        二、新媒介环境对《泰晤士报》的影响
        三、报业变革─新媒介环境的要求
第二章 默多克控股后《泰晤士报》的变革
    第一节 以受众为导向的新闻改革
        一、新的传播环境带来了受众本位的回归
        二、迎合读者口味整合报道内容
        三、根据受众需求推动版面改革
    第二节 《泰晤士报》在营销方面的变革
        一、新媒介环境下的报纸营销
        二、默多克控股后《泰晤士报》的营销改革
    第三节 《泰晤士报》的其他变革措施
        一、技术革新
        二、不拘一格的用人方针
第三章 对中国办报的启示
    一、秉承独特的报格
    二、以适度的变化满足读者的需要
    三、好版面是吸引读者的关键
    四、整合营销──打造报纸新时代
    五、日报周末版──未被开采的金矿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关注传媒改革 汇聚学术力量——2003年中国传播学论坛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播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二、传播与社会发展
三、全球化进程中的媒介与受众
四、媒介内容与媒介形象
五、网络传播与跨文化传播
六、传播理论与传播教育

四、价格战:国外严肃大报的经验与启示——《泰晤士报》对《每日电讯报》发起的价格战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英国媒体上的中国产品品牌形象 ——基于《泰晤士报》的十年内容分析[D]. 孙志祥.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5)
  • [2]《每日电讯报》里的中国形象分析[D]. 王玮.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3]《泰晤士报》“大报小报化”改革前后足球报道的研究[D]. 王超. 上海体育学院, 2011(01)
  • [4]默多克控股后《泰晤士报》的变革[D]. 张银华. 郑州大学, 2009(02)
  • [5]报纸再造模式启发中国报业[J]. 施爱春. 中国报业, 2006(08)
  • [6]报纸再造模式启发中国报业[J]. 施爱春. 传媒观察, 2006(08)
  • [7]关注传媒改革 汇聚学术力量——2003年中国传播学论坛综述[J]. 廖圣清. 新闻大学, 2004(03)
  • [8]价格战:国外严肃大报的经验与启示——《泰晤士报》对《每日电讯报》发起的价格战分析[J]. 朱春阳. 传媒观察, 2004(01)
  • [9]严肃大报是如何进行价格竞争的——从《泰晤士报》对《每日电讯报》发起的价格战分析[A]. 朱春阳,郑西帆. 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 2004
  • [10]英国严肃大报价格竞争分析[J]. 朱春阳. 中国报业, 2003(11)

标签:;  ;  ;  ;  ;  

价格战:国外严肃报纸的经验与启示——《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发起的价格战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