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接法更新果树成功

高接法更新果树成功

一、采用高接法更新果树获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向旭[1](2020)在《广东荔枝产业发展瓶颈与产业技术研发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广东荔枝产业"大而不强"现象仍然十分明显,分析其主要瓶颈问题与技术短板对产业可持续发展、打造我国特色水果品牌具有重要意义。从全产业链角度剖析广东荔枝产业发展现状的整体动态情况,总结出品种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导致销售不畅、中晚熟品种隔年结果或"大小年"问题突出导致产量波幅大、安全生产与品控滞后增加品牌打造难度、荔枝供应链建设落后制约荔枝合理正常消费和规模化、产业链组织化程度低导致三产不融合等5个方面,是制约全省荔枝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从产业技术研发的过程分析,总结出克服中晚熟品种"大小年"技术、冷链物流保鲜贮运一体化集成技术、绿色标准化种植与品控保障技术、果园宜机化与机械化集成技术、初加工产品自动化生产技术等5个方面,则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技术短板;从栽培技术、育种技术、冷链保鲜技术、加工技术及新工艺研发4个重点产业链环节,总结了近年来的主要研发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促进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作用。

吴永志[2](2008)在《长三角地区果树业现状及其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果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食品。由于其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深受消费者欢迎。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对果品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果树产业是指以国内水果为生产经营对象的经济实体的总称。果树产业占种植业相当大的比重,对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果树产业发展是指果树产业的产生、成长和进化过程,即整个果业经济的进化过程。SWOT分析法是指在选择产业发展战略前,通过对产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es),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进行综合分析,从中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据此对备选战略方案做出系统评价,最终选出几种适宜战略的方法。本文根据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从长三角果树业发展的现状出发,以长三角果树业为研究对象。以果业发展和SWOT分析理论为基础,在查阅大量文献与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长三角果树业发展存在的内在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所存在的机会与威胁。在此基础上,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长三角果树业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期使长三角果树业向着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全面分析长三角果树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条件。通过对长三角果树生产面积和产量、品种结构和布局、科技、设施栽培、市场营销、加工、产业发展基础的调查,摸清了长三角果树业发展的现状和背景。2.在此基础上,采用SWOT理论模型,对长三角果树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SWOT分析,建立SWOT矩阵,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提出长三角果树产业发展的可选择策略。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果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已具有较大产业优势和较强市场竞争力。只要依托优势资源,解决自然和人为的问题,发展果树产业一体化是完全可以的。

张放[3](2008)在《台湾水果生产近况》文中研究表明台湾是我国重要的水果产区。独特的地理环境、特殊的海岛气候和日益精细的种植技术,使得台湾水果品质高,风味好,深受岛内及大陆消费者的欢迎。为协助解决台湾水果丰收季节的滞销问题,实实在在地为台湾农民提

肖金平[4](2007)在《柑桔无核机理及无核性状分子标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核作为一个重要的园艺性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被选择保留下来;无核果实以其食用方便、品质优良而倍受人们的青睐,其无论在鲜食和加工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上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已逐步将鲜食品种无核化,当今国际柑桔市场上的名牌品种都是无核或少核的;我国柑桔品种资源十分丰富,地方良种很多,但栽培的品种多是有核甚至多核的,因而影响了商品价值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培育无核或少核品种是柑桔育种的重要目标,研究柑桔无核的内在成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对柑桔无核机理的研究多集中在形态学和解剖生理等方面,而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进行基因水平上的研究开展的工作还较少,对柑桔无核的分子机制缺乏相应的了解。本研究以无核椪柑新品种‘丽椪2号’为材料,以丽水当地普通有核椪柑为对照,从雄配子体育性、雌配子体育性和自交亲和性等方面方面系统查明‘丽椪2号’椪柑的无核成因;为了寻找与柑桔无核基因相连锁的分子标记,分别以8个椪柑品种和4个本地早桔株系为材料,采用AFLP分析的方法,来分离椪柑无核品种和本地早无核变异株系的特异AFLP标记片段,并比较了这些片段序列与已知功能基因的同源性,以期对以后柑桔无核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全基因克隆做一些初步的探索。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丽椪2号’的无核成因1.1‘丽椪2号’花粉低育。花药花粉粒数量、花粉萌发能力和花粉染色活力都显着低于有核品种。‘丽椪2号’椪柑和有核对照每粒花药的平均花粉粒数量分别为25300和41500个,二者的差异达到了显着水平;在筛选出的最佳蔗糖浓度培养基(1%琼脂+20%蔗糖+0.01%硼酸)上,‘丽椪2号’和有核对照花粉发芽率两年的测定结果分别为1.18%和15.05%,0.82%和14.35%;花粉染色活力两年的测定结果分别为9.27%和50.23%,9.18%和45.07%。1.2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两品种花粉粒在微观结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有核花粉为长球形或近长球形,饱满,外壁网眼大,有4~5条萌发沟明显可见,萌发沟浅,沟界极区大;‘丽椪2号’花粉表现为畸形的凹瘪状或枣核状,多处条状凹陷,外壁网眼小,呈陷点状,萌发沟有4~5条,但为窄带状,沟腹较深,沟界极区小,萌发孔内陷。1.3‘丽椪2号’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存在异常。通过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染色体行为观察发现,‘丽椪2号’的花粉母细胞有分裂异常的情况出现,主要表现为分裂前期Ⅰ出现染色体链和染色体环,后期Ⅰ在有些母细胞中还出现不均等分裂和落后染色体现象。其中染色体链比例高达37%,组成链的染色体个数从3~9个不等,染色体环的比例约为8%,最典型的是细胞中出现了染色体链上套有染色体环。这些染色体异常都会导致‘丽椪2号’的花粉畸形,进而造成花粉低育。1.4‘丽椪2号’胚囊败育石蜡切片观察发现,有核对照到受精后第7天可见胚囊内受精卵已经进行有丝分裂发育成球形胚,而‘丽椪2号’在胚囊发育过程中,在花后第2天观察到胚囊二核期,花后4~5天的胚珠中观察到了胚囊四核期,但是在其后的连续切片中未发现有八核期的胚囊,‘丽椪2号’胚囊败育的时期从四核期开始,随着发育进程,‘丽椪2号’胚囊中空,其形状由长形逐渐变为圆形,圆形空腔逐渐增大,到花后第11~12天在珠心中出现明显的球形空腔。1.5杂交试验‘丽椪2号’无论是自花授粉还是授以高育性的雪柑花粉,在授粉后17天和96天的座果率差异都不显着,说明其无核性状不是由自交不亲和造成的;杂交‘丽椪2号’最终得到65个果实中只得到1粒种子,几乎全为无核果,证明‘丽椪2号’的无核性状是由雌性器官败育引起的。但是通过授粉能够促进子房的发育,使其座果。2.柑桔无核性状的分子标记研究2.1采用AFLP和DNA分池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8个有代表性的椪柑品种,72对引物组合中有13个引物组合初步筛选到19个多态性片段,将这些差异片段进一步在8个个体中验证,共得到5个无核基因连锁标记AFLP-1、AFLP-2、AFLP-3、AFLP-4和AFLP-5;片段大小从128bp到267bp不等,所有序列提交Gene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Blast结果显示,标记AFLP-1与拟南芥种子发育缺陷突变体(titan)TTN基因家族成员ttn8基因和染色体结构维持蛋白(SMC1)编码基因片段都有73%的一致性;AFLP-2与拟南芥一种GTP酶激活蛋白(GTPase-Activating Protein,GAP)编码基因部分序列的一致性为80%;AFLP-3与拟南芥ATP依赖性膜转运蛋白家族成员PGP18编码基因和ATP结合运输蛋白编码基因片段分别有71%和69%的一致性;AFLP-4与梨属植物ATP合成酶基因和铁氧还蛋白谷氨酸合成酶基因比对区域的一致性同为83%;AFLP-5片段序列与拟南芥糖基水解酶家族蛋白17编码基因和beta-1,3—葡聚糖酶相关蛋白编码基因序列片段也都有73%的一致性。这些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5个特异标记片段与上述功能基因都有一定的同源性。2.2采用相同的引物组合和方法对来自浙江黄岩的4个本地早桔株系(3个无核变异株系,1个有核株系)进行分析,72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2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进行最终扩增;得到了9条清晰稳定的特异片断SL1~SL9;克隆测序,BLAST结果表明:特异片段SL1与一种植物生长素输出蛋白编码基因PIN9片段有78%的同一性;特异片段SL2与一种植物反转录转座子基因片段有86%的同一性;特异片段SL4与植物叶绿体基因片段有94%的同一性;与这些已知功能基因的同源性分析有助于了解本地早桔无核变异的发生机理和为以后定位无核基因打下基础。

谭金娟[5](2007)在《宽皮柑橘不同熟期优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新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柑柑橘生产大国,但是目前品种结构较单一,成熟期过于集中,致使部分柑橘品种已出现明显滞销。品质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中国柑橘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我国柑橘应注重果品品质和商品性的提高。本文主要通过四个方面的调查与试验,旨在为我国发展高品质柑橘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新选品种的综合调查。以近年引进的柑橘品种中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为基础,针对不同的选育目标,在象山、临海、黄岩和莲都等地对以下几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进行调查。结果初步表明,特早熟温州蜜柑大分、日南1号各项优良性状稳定,表现良好,尤其是大分在9月下旬就表现出明显的减酸特征,风味好,基本确定大分作为今后发展的主推品种之一;中晚熟宽皮柑橘品种南香表现树势中等、易丰产、果实品质优、耐寒性稍弱、抗旱性中等特性;东江本地早系本地早蜜橘的实生变异,结果性能好,风味浓郁,种子数少(0.6粒/果),成熟期略有提早,是本地早蜜橘系统的一个高糖少核早熟新品种。此外,本文对各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也加以总结。(2)本地早无核株系的AFLP分析。主要通过AFLP标记技术分析了本地早橘(有核、无核)株系间基因组DNA的差异,并对找到的特异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和比对分析。结果发现普通有核本地早橘与无核株系间有9条差异带,可初步作为无核相关的特异AFLP标记,DNA序列比对结果表明,特异带SL1,与一种植物生长素输出蛋白基因有同源性(78%);特异带SL2,与一种植物逆转录转座子基因有一定同源性(87%);特异带SL4,与编码叶绿体的基因有关;其它特异带比对同源区域太短,只能作为AFLP标记。(3)栽培新技术的调查研究。科学的栽培管理是提高柑橘品质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对不同地点的调查分析,总结出部分新型栽培管理技术与措施:浙江省柑橘设施栽培试验研究在国内属最早,其中延后栽培和促成栽培的增质效果均非常明显,经济效益显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延后采收易出现浮皮现象;地膜覆盖和生草栽培在各地都已开始应用,在提高果实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具有显着优势;“以螨治螨”可以显着提高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制能力,同时使生产的果品更具安全性,不足之处在于它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目前应用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机营养液调控糖酸比技术尚不成熟,虽然可以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降酸作用不理想,该技术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完熟栽培作为国内首创的栽培新技术已相对成熟,该技术能显着提高果实品质,主要的问题是易发生浮皮,这有待于进一步解决。(4)三个柑橘品种的低温贮藏试验。提高采后贮藏性能也是提高果实商品性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对三个杂柑品种进行不同温度的低温贮藏试验,阐明了这三品种的最佳贮藏温度以及在该温度下的贮藏效果。南香、不知火、濑户佳的最佳贮藏温度分别为4℃、8℃、6℃;三品种在最适温度下的耐贮性以不知火最强,濑户佳稍次之,南香最差。

马庆华[6](2007)在《不同产地冬枣遗传品质差异及其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冬枣(Zizyphus jujuba Mill.cv.Dongzao)是我国特有的晚熟枣树品种,鲜食品质优良。针对近年来冬枣果实品质下降、果形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异,市场上反映不同产地冬枣果实品质不同等问题,该研究在两省三县设立了三个冬枣对比试验园,将选自不同产地(沾化、黄骅、庆云、沧县和乐陵)的冬枣栽种于同一个枣园,布置正规的田间试验,对冬枣的果实品质进行了连续3年的观测研究,以探讨导致各产区冬枣果实品质产生差异的真正原因;该文还研究了冬枣叶面喷肥、花果期喷施激素、农药残留等对冬枣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及冬枣的生长和坐果规律,研究主要结果如下:在同一年份、同一试验园中,不同产地的冬枣在果实大小、果形指数、种子形状、果实含水量、可食率、自然着色程度、果实VC、可滴定酸度、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感官评价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AFLP聚类分析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证明5个不同产地的冬枣间没有明显的遗传差异,从而说明产自河北、山东的冬枣基本上属于同一品种。造成不同枣园、不同年份冬枣果实品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枣园的土壤条件、不同年份的气候条件以及不同的栽培管理措施;其中,大量使用化肥、多次施用激素,滥用农药是造成果实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冬枣的坐果规律为:大树多小树少、外围多内膛少、下部多上部少、平向(枝)多竖直(枝)少、环剥(环割)多养树少;生产上应根据冬枣的坐果规律,构建树形,因地因树制宜,做好冬枣的冬剪和夏剪工作,合理环剥,为提高冬枣坐果率创造良好的树体营养条件。当前应尽量多用有机肥,少用化肥,重视基肥、保证追肥,以增强树势;控制激素浓度和次数;不用或少用农药,尽量使用生物防治、人工防治、农业技术防治等措施控制病虫害,这才是提高冬枣果实品质的主要途经。该文对冬枣的绿色栽培提出了建议,并制定出《冬枣果园田间管理周年工作历》,可供生产上参考使用。经过长期的生产栽培,冬枣在品种内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存在于冬枣的个体之间,因此冬枣遗传改良的重点是单株变异的发现和利用;枣树杂交育种存在种种困难,该研究对冬枣的杂交育种做了初步探索,但是没有成功,冬枣的杂交育种还需要继续进行。

胡伟娟[7](2005)在《北京地区棚栽台湾青枣品种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湾青枣学名毛叶枣(Zizyphus mauritiana Lam.)原产于印度。台湾青枣具有速生型、早实丰产性、果实大、晚熟性等特点,被认为是目前极具开发价值的经济果树之一。本试验分别从生长性状、果实性状、孢粉学、抗寒生理学、果实品质等多角度对不同品种台湾青枣进行测试,以筛选适宜在北京地区大棚栽种的台湾青枣良种以及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 (1) 台湾青枣在北京地区大棚栽植能正常生长和开花结实,引种已获成功。不同品种台湾青枣在叶片大小、叶面积、叶鲜重、类胡萝卜素含量、果实大小、果实品质、抗冷性、花粉生活力等方面均存在显着差异,有进一步选择的必要和可能。 (2) 北京地区棚栽的台湾青枣适宜在4月份进行截干处理,此时枝条的萌发能力最佳。叶长×叶宽与叶面积的相关系数最高,回归方程的模拟效果最好,可以作为比较不同品种台湾青枣叶面积的简易方法加以应用。台湾青枣不同品种的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的含量差异不显着,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显着。 (3) 各品种花粉生活力差异显着,在4℃低温干燥条件下,花粉可以贮藏20天左右而保证花粉萌发率没有明显下降。台湾青枣各品种在平均单果重,果实大小方面差异显着。综合2003年和2004年的果实品质发现,高朗1号、大世界和大蜜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总酸含量少,Vc含量较高,果实品质较优;在果实品尝的结果中,高朗1号和大世界的综合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品种。 (4) 综合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5项指标,在11个品种中缅甸枣品种的抗冷性表现最为显着,抗冷性较强。 (5) 在北方地区,适宜台湾青枣嫁接的时间是5月份,各品种间的嫁接成活率差异不显着,都在40%左右。台湾青枣不适宜压条的繁殖方法。

罗树宏[8](2004)在《晋东干旱土石山区核桃幼树栽培技术示范研究》文中指出核桃属胡桃科(Juglandaceae)核桃属(Juglans)植物,是以果仁为主要产品的木本粮油树种,为世界四大干果树种之一。其果实营养丰富而味美,是很好的滋补品、中药材和食品加工原料;木材具有质地坚硬、纹理致密、伸缩性好、抗击力强、不受虫蛀的特点,是上等的高级家具和军工用材。 本文针对晋东干旱土石山区核桃栽培中突出的技术问题,以早实品种辽核1号、中林3号、薄壳香、美国黑核桃和晚实品种晋龙1号、晋龙2号为试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立地条件,从“不同优良品种的引种、不同栽植时期和不同处理方法以及不同保护措施对栽植成活率的影响、不同土壤类型和管理措施对核桃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间作套种对幼龄核桃生长发育的影响”等方面开展试验研究,以期为核桃栽培的优质丰产高效提供技术支撑。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普通核桃优良品种根系发达、生长健壮、结果早、抗逆性强,适应晋东干旱土石山区的栽培。无论是引种的早实品种辽核1号、中林2号、薄壳香、美国黑核桃,还是晚实品种晋龙1号、晋龙2号,都能在本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尤其是美国黑核桃和晋龙2号,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性。核桃对当地石灰岩土壤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2、栽植时间和栽植方法是影响核桃栽植成活的关键因素。在晋东干旱土石山区,栽植核桃的最佳时期为早春的3月中旬至4月中旬,也即“顶凌栽植”;秋植核桃由于受到北方山区寒冷、多风的影响,加之防寒保护措施不当,势必造成成活率下降。在核桃栽植前,应对腐、伤根梢进行修剪,并用25ppm的ABT 3号生根粉浸根2小时,对促进核桃成活和早萌芽、快生长具有明显效果;栽后浇水、地膜和生物覆盖,能显着提高核桃栽植成活率。 3、核桃栽植施基肥十分重要。栽植时按30—40公斤/株农家肥,配合速效性磷肥0.5—1公斤,与土壤混匀填入坑穴,可供给核桃苗木当年生长发育所需养分,并促进花芽的分化,提高核桃越冬能力。此后,可采用雨后补肥、生物覆盖树盘等,来充分满足幼树需求的养分,更好地促进核桃生长发育和花芽分化。 4、套袋填土是确保核桃栽植成活率的重要环节。春植核桃落叶后,在11月上、中旬对幼树截梢、套塑料袋、填土,以保证幼树安全越冬;翌年早春4月上旬在核桃萌芽前撤袋去土,便于幼树发芽、生长。资金紧缺、人力不足的地区,也可采用压条埋土防寒的办法,但其效果不及套袋填土,且易造成树体歪斜。核桃幼树定植后1—3年内连续采用套袋填土或压条埋土是有效防止冬季“抽干”现象发生的好方法。 5、采用幼树抹芽、截梢和疏花对促进核桃幼树生长发育关系重大。栽植当年的核桃幼树,要在其生长期内多次抹去侧芽,避免抽生侧枝消耗养分、水分,以促进主梢的高、粗生长;在幼树落叶后的11月上、中旬,在主梢1/3—1/2处截梢,便于套袋填土

席万鹏[9](2004)在《扁桃适应性特征评价及栽培适宜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扶兹(Fritz)和那普瑞尔(Nonpareil)两个扁桃品种为代表,以在甘肃省广泛分布且适应性较强的山桃作为对照(CK),从甘肃干旱、寒冷的气候特征出发,着重研究扁桃的抗旱、抗寒适应性特征。以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和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分析和评价抗旱适应性;以对寒害反应敏感的一年生枝条为研究对象,通过解剖结构特征、休眠时期的半致死温度(LT50)及其抽条状况,分析和评价抗寒适应性;以扁桃生长、开花、结实丰产性及果实品质等的表现,分析评价其栽培适应性。通过收集甘肃省30年(1971~2000年)气象资料,利用灰色定权聚类分析法对我省扁桃适宜栽培区进行了判定,并提出了栽培布局的建议和适宜栽培的生态条件。研究结果如下:(1)从叶片细胞的解剖结构上看,两供试品种的叶片是典型的旱生结构。主要表现为:叶表皮细胞及角质层较厚,具表皮毛、腺毛;叶缩小,而且气孔下陷成气窝;表皮有下皮层;叶上下表皮皆有栅栏组织(共5层),细胞排列紧密;叶肉细胞内有大量的粘液细胞和树胶细胞。与抗旱呈正相关的各指标差异明显,主要为:Fritz和Nonpareil叶片细胞的栅栏组织厚度依次为101.25mm和103.13mm,;栅栏组织厚度/叶片总厚度依次为0.37和0.40;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依次为1.00和1.13。通过与CK的对比分析认为Nonpareil和Fritz的抗旱性强于CK,且Nonpareil强于Fritz。(2)依据叶片RWC随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趋势,可将水分胁迫强度按RWC大小分为:轻度胁迫(LS,RWC在82.5%~70.5%)、中度胁迫(MS,RWC在70.5%~36.5%)及重度胁迫(SS,RWC在36.5%以下)。(3)从两个供试品种及CK的水分生理特性上可以看出,同一胁迫强度下,受胁迫影响大小为:CK>Fritz>Nonpareil。从RWC变化率与胁迫时间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Nonpareil的相关系数(R=0.0958)比Fritz的相关系数(R=0.114)小,两者均小于CK(R=0.13)。反映在保水能力上为Fritz和Nonpareil均强于CK,且Nonpareil强于Fritz。(4)利用Logistic曲线将WSD随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规律拟合得到Fritz、Nonpareil及CK的萎蔫系数依次为:2.43、2.29、2.49。表明Fritz和Nonpareil的耐水分胁迫的极限大于CK,且Nonpareil大于Fritz。(5)从对水分胁迫的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的能力上可以看出,Fritz和Nonpareil积累Pro的能力都强于CK,且Nonpareil强于Fritz。渗透调节能力大<WP=5>小依次为Nonpareil>Fritz>CK。(6)从水分胁迫下积累的MDA和RCC变化率上可以看出,Fritz和Nonpareil在同一种胁迫条件下MDA的积累及RCC的变化都小于CK。说明在受到水分胁迫时,Fritz和Nonpareil膜脂过氧化作用及膜透性都小于CK,且Nonpareil小于Fritz。(7)从水分胁迫时启动的酶保护系统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上可以看出,两个供试品种有强的酶保护系统。在轻度胁迫时,酶保护系统已开始启动,中度胁迫时SOD、POD酶活性最大,重度胁迫时,酶活性急剧减弱。不同胁迫程度下, Fritz的 SOD酶活性峰值比Nonpareil早出现3天,峰值平均低2units/g,两品种均比CK活性高。即Nonpareil和Fritz的酶保护系统均强于CK,且Nonpareil强于Fritz。在抗旱适应性上,Fritz和Nonpareil强于CK,且Nonpareil强于Fritz。(8)从一年生枝条的形态解剖学特性可以看出,一年生枝条发生寒害的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其表皮薄,皮层薄壁细胞排列疏松;另一方面,韧皮薄壁细胞不发达,说明其有机物运输慢且运输量小,有机物代谢不旺盛,有机物积累量少,细胞液浓度小,渗透势小,易失水。(9)Fritz、Nonpareil及CK一年生休眠枝的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24.88℃、-20.56℃和-17.15℃;冻害指数分别为7.97、12.70和16.67,抗抽条能力为Fritz最强,表现为高抗,Nonpareil略强于CK,两者都表现为中抗。因此,在抗寒适应性上,Fritz和Nonpareil均强于CK,且Nonpareil略强于Fritz。半致死温度、抗寒能力分级与实际调查的抽条情况相一致。(10)两个供试品种在甘肃都具生长迅速,物候表现正常,结实能力好的特点;从开花结实及丰产性上看,花量多,座果率高,具丰产性;风味甜香可口,果实品质优,具有抗旱、抗寒能力强,适应性广,适宜在我省发展。(11)利用灰色定权聚类分析法对扁桃适宜栽培区的布局分析结果表明:扁桃可栽培区占甘肃省总面积的84.84%,详细栽培布局见附图6-9。扁桃适宜栽培的生态条件为:年平均温度在14.8~6.6℃之间,温暖指数在117.9~61.0℃之间,寒冷指数在-48.7~-1℃之间,无霜期在265~141d之间,≥10℃积温在4620.6~2004.3℃之间,生长期干燥指数在7.36~0.6之间,生长期降雨量在688.6~257mm之间,年日照时数在3231.3~1625.5h之间。

肖正东[10](2003)在《安徽省经果林生产结构调整与优化》文中研究表明 中国加入WTO后,承诺将平均关税从22.1%降低到17.5%,农产品关税从30%降低到14.5%,并将取消所有出口补贴,减少非关税壁垒。这样,人们可以用比以前少得多的钱购买许多高质量的进口商品,提高和丰富日常生活。但是国外产品大量涌入势必冲击我国现有民族产业,那些资源消耗型、成本高、质量差、效益低的产业将逐渐萎缩或被市场淘汰。在这种新形势下,经果林

二、采用高接法更新果树获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用高接法更新果树获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1)广东荔枝产业发展瓶颈与产业技术研发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广东荔枝产业发展现状及瓶颈问题
    1.1 发展现状
        1.1.1 种质资源
        1.1.2 面积与产量
        1.1.3 经济效益
        1.1.4 产业链情况
    1.2 瓶颈问题
        1.2.1 品种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导致销售不畅
        1.2.2 中晚熟品种隔年结果或“大小年”问题突出导致产量波幅大
        1.2.3 安全生产与品控滞后增加品牌打造难度
        1.2.4 供应链建设落后制约合理正常消费
        1.2.5 规模化、产业链组织化程度低导致三产不融合
2 广东荔枝产业技术研发进展及主要短板
    2.1 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2.1.1 栽培技术
        (1)秋梢培养与控冬梢促花技术。
        (2)控穗疏花与壮花技术。
        (3)减少落果与裂果的坐果调控技术。
        (4)密植果园改造技术。
        (5)高接换种技术。
        (6)高效省力化技术。
        (7)安全生产技术。
        2.1.2 育种技术
        (1)荔枝远缘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2)荔枝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
        (3)荔枝离体再生与转基因育种技术体系。
        2.1.3 冷链保鲜技术
        2.1.4 加工技术及新工艺研发
    2.2 主要技术短板
        2.2.1 克服中晚熟品种“大小年”技术
        2.2.2 冷链物流保鲜贮运一体化集成技术
        2.2.3 绿色标准化种植与品质控制保障技术
        2.2.4 荔枝果园宜机化与机械化集成技术
        2.2.5 荔枝初加工产品自动化生产技术
3 建议及展望
    3.1 对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3.2 对荔枝生产技术的展望
    3.3 对荔枝新技术育种的展望

(2)长三角地区果树业现状及其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长三角区域范围及其研究依据
        1.2.1 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念及范围
        1.2.2 采取广义长三角地区作为研究对象的依据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案
        1.4.2 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创新点及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之处
        1.5.1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5.2 需要继续深化研究之处
第二章 果业发展与SWOT基本理论
    2.1 果业发展理论
        2.1.1 果树产业发展内涵
        2.1.2 农业产业化内涵
        2.1.3 果树产业化内涵
        2.1.4 国内外果树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2.2 SWOT基本理论
        2.2.1 分析环境因素
        2.2.2 采用德尔菲法构造SWOT矩阵
        2.2.3 制定发展策略
第三章 长三角地区果树产业发展背景分析
    3.1 世界果树业现状
        3.1.1 世界果树生产现状
        3.1.2 世界果品加工现状
    3.2 我国果树业现状
        3.2.1 我国果树生产现状
        3.2.2 我国果品加工现状
    3.3 长三角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
        3.3.1 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概述
        3.3.2 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状况
    3.4 长三角地区果树业现状
        3.4.1 长三角地区果树生产现状
        3.4.2 长三角地区果品加工现状
        3.4.3 长三角地区设施果树栽培现状
    3.5 长三角地区果树产业发展基础
        3.5.1 区域布局初步形成
        3.5.2 果品结构调整进入了新的阶段
        3.5.3 果品营销市场逐步扩大和健全
        3.5.4 品牌意识进一步增强
        3.5.5 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已开始起步
        3.5.6 产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加强
        3.5.7 社会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不断加强
        3.5.8 果树科技力量较为强大
        3.5.9 产业化经营已初具规模
    3.6 长三角果树业在国内地位及与世界水果业的差距
        3.6.1 长三角地区果树业在国内地位
        3.6.2 长三角地区果树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第五章 长三角地区果树产业的SWOT分析
    5.1 长三角地区果树业优势分析(S)
        5.1.1 区域优势明显
        5.1.2 交通运输优势
        5.1.3 经济基础优势
        5.1.4 特色优势明显
        5.1.5 种质相当丰富
        5.1.6 生产技术优势
        5.1.7 成本价格优势
    5.2 长三角地区果树业劣势分析(W)
        5.2.1 资源短缺,果树用地紧张
        5.2.2 良种繁育管理体系和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
        5.2.3 缺乏保障产业持续发展的研发平台
        5.2.4 标准化、专业化水平不高,商品化处理工艺较落后
        5.2.5 果品贮藏、加工能力较弱
        5.2.6 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综合服务功能未完全到位
        5.2.7 缺乏国际知名度的品牌
        5.2.8 果树产业化经营体系不健全
    5.3 长三角地区果树业机遇分析(O)
        5.3.1 符合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5.3.2 国内存在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
        5.3.3 国际市场空间潜力大
        5.3.4 "入世"带来的机遇
        5.3.5 果树产业化发展趋势明显
        5.3.6 果品加工业潜力巨大
        5.3.7 休闲果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5.3.8 世博会的助推器效应
    5.4 长三角地区果树业威胁分析(T)
        5.4.1 加入"WTO"的威胁
        5.4.2 面临国内水果强省及地区间竞争
        5.4.3 面临"西部大开发"产业转移的挑战
第六章 长三角地区果树产业发展战略选择
    6.1 采用德尔菲法建立SWOT矩阵
    6.2 长三角地区果树产业发展战略选择
        6.2.1 政府主导扶持战略
        6.2.2 市场稳定和拓展战略
        6.2.3 果树产业化发展战略
        6.2.4 大力发展采后果品加工业战略
        6.2.5 科技推动战略
        6.2.6 优质名牌战略
        6.2.7 标准化建设战略
        6.2.8 信息化战略
        6.2.9 拓展水果副产品、休闲果业战略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柑桔无核机理及无核性状分子标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柑桔无核机理的研究进展
        1.1 雄性不育
        1.2 雌性不育
        1.3 自交不亲和
        1.4 胚胎中途败育
    2.果树不育性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2.1 雄性不育的分子基础
        2.2 雌性不育的分子机制研究
    3.基因工程选育无核果实的研究
        3.1 导入雄性不育基因诱导单性结实
        3.2 导入单基因控制种子发育
        3.3 导入珠心胚基因以控制珠心胚发育
    4.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果树育种上的应用
        4.1 不同种类分子标记的比较
        4.2 果树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
        4.3 QTL定位
    5 立论依据及研究内容
        5.1 立论依据及研究意义
        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丽椪2号'无核椪柑的生物学特性和品质性状
    1.‘丽椪2号'的选育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1.1 选育过程
        1.2 生物学特性
    2.栽培技术要点
    3.发展前景
    4.‘丽椪2号'与普通椪柑果实品质相关指标的比较
        4.1.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结论
第三章 ‘丽椪2号'椪柑无核机理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试剂配制
        1.3 花粉育性相关指标测定
        1.4 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1.5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1.6 杂交试验
        1.7 雌配子体育性观察
    2.结果
        2.1 花外观形态
        2.2 花粉发芽率
        2.3 花粉量、花粉畸形率和花粉染色活力
        2.4 授粉试验结果
        2.5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2.6 胚囊发育情况
    3.讨论
    4 结论
第四章 椪柑无核性状连锁AFLP标记的筛选
    1.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
        1.2 试验试剂
        1.3 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纯化
        2.2 基因池的构建
        2.3 DNA的酶切和连接
        2.4 AFLP分析
        2.5 标记片段的回收与克隆测序
        2.6 标记片段的BlAST分析
    3.讨论
    4.结论
第五章 本地早桔无核变异株系的AFLP鉴别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DNA的提取与纯化
        2.2 选择性扩增
        2.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2.4 特异片段的回收与克隆
        2.5 特异片段测序结果与BLAST分析
    3.讨论
    4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录 博士期间参加研究课题和发表论文
致谢

(5)宽皮柑橘不同熟期优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柑橘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
        1.1.1 我国柑橘生产现状
        1.1.2 我国柑橘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1.2 国内外柑橘品种改良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品种改良的目标及改良成果
        1.2.1.1 鲜食品种的改良
        1.2.1.2 加工品种的改良
        1.2.1.3 砧木品种的改良
        1.2.2 国内外品种改良途径及其成就
        1.2.2.1 芽变和实生选种
        1.2.2.2 杂交育种
        1.2.2.3 生物技术育种
        1.2.3 我国柑橘品种改良进展
    1.3 柑橘栽培新技术研究
    1.4 柑橘的采后分级处理技术和贮藏研究及应用进展
        1.4.1 柑橘采后分级处理研究及应用现状
        1.4.1.1 国外主要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1.4.1.2 国内主要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1.4.1.3 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技术
        1.4.2 柑橘采后储藏研究进展
        1.4.2.1 柑橘的贮藏特性
        1.4.2.2 柑橘的贮藏方式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优新品种的产地调查
    2.2 栽培新技术的调查研究
    2.3 无核本地早分子研究
        2.3.1 试验原理
        2.3.2 试验材料
        2.3.3 试验方法
        2.3.3.1 基因组DNA的提取
        2.3.3.2 基因组DNA的纯化、质量检测及定量
        2.3.3.3 基因组DNA的双酶切
        2.3.3.4 连接
        2.3.3.5 预扩增
        2.3.3.6 选择性扩增
        2.3.3.7 选择扩增产物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2.3.3.8 特异条带回收与再扩增
        2.3.3.9 特异带克隆测序
    2.4 三个杂柑品种的贮藏实验
        2.4.1 材料
        2.4.2 试验设计
        2.4.3 试验方法
        2.4.3.1 好果率统计
        2.4.3.2 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2.4.3.3 含糖量测定(蒽酮法)
        2.4.3.4 酸度测定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优良品种的调查结果
        3.1.1 大分的品种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3.1.1.1 植物学形态与生物学特性
        3.1.1.2 经济学性状
        3.1.1.3 栽培技术要点
        3.1.2 日南一号的品种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3.1.2.1 植物学形态与生物学特性
        3.1.2.2 经济学性状
        3.1.2.3 栽培技术要点
        3.1.3 南香的品种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3.1.3.1 植物学形态与生物学特性
        3.1.3.2 经济学性状
        3.1.3.3 栽培技术要点
        3.1.4 东江本地早的品种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3.1.4.1 植物学形态与生物学特性
        3.1.4.2 经济学性状
        3.1.4.3 栽培技术要点
        3.1.5 小结
    3.2 本地早无核株系的AFLP标记分析
        3.2.1 DNA的提取与纯化
        3.2.2 基因组DNA的双酶切与连接
        3.2.3 预扩增
        3.2.4 选择性扩增
        3.2.5 选扩产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3.2.6 特异片段的再扩增
        3.2.7 特异片段的克隆测序与比对分析
        3.2.8 小结
    3.3 新型栽培技术的调查研究
        3.3.1 非加温设施栽培
        3.3.2 加温设施栽培
        3.3.3 覆盖栽培
        3.3.3.1 地膜覆盖
        3.3.3.2 生草栽培
        3.3.4 生物防治(以螨治螨)
        3.3.4.1 捕食螨的释放时间
        3.3.4.2 "以螨治螨"生物防治集成技术的应用方法
        3.3.4.3 "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注意事项
        3.3.5 有机营养液调控糖酸比
        3.3.6 完熟栽培
        3.3.7 小结
    3.4 采后贮藏试验
        3.4.1 各品种在不同温度下的贮藏效果
        3.4.2 各品种在最佳贮藏温度下各贮藏性能表现比较
        3.4.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不同产地冬枣遗传品质差异及其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现状及立题依据
    1.1 冬枣的果品特性
    1.2 冬枣的引种和区域化栽培
    1.3 AFLP技术在种质资源鉴定中的应用及枣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1.4 农药的合理使用和无公害病虫害防治
    1.5 赤霉素的生理功能及其在枣树生产中的应用
    1.6 枣树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1.7 立题依据及技术路线
2 不同产地冬枣果实品质差异研究
    2.1 不同产地冬枣果实和果核表型差异研究
    2.2 不同产地冬枣果品营养差异研究
    2.3 不同产地冬枣果实耐贮性研究
    2.4 小结
3 不同产地冬枣AFLP分子标记差异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
4 不同管理措施对冬枣坐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4.1 不同生产园土壤、叶片、果实的矿质营养
    4.2 喷肥处理对冬枣生长、发育的影响
    4.3 花果期喷施赤霉素(GA_3)的效果
    4.4 环剥、喷施赤霉素等措施对冬枣树体内源激素的调控作用
    4.5 冬枣树龄和分枝角度对坐果的影响
    4.6 冬枣主要病虫害调查及农药残留研究
    4.7 关于冬枣绿色栽培和发展的建议
    4.8 小结
5 冬枣杂交育种初探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图版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北京地区棚栽台湾青枣品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台湾青枣简介
        1.1.1 台湾青枣的形态特征
        1.1.2 台湾青枣的经济价值
        1.1.3 台湾青枣的生长环境
        1.1.4 栽培历史及生产现状
    1.2 台湾青枣研究进展
        1.2.1 引种选种
        1.2.2 栽培管理
        1.2.3 育苗技术
        1.2.4 营养与施肥
        1.2.5 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1.2.6 果品贮藏与保鲜
        1.2.7 果品加工
        1.2.8 生物学和生理学研究
        1.2.9 分子研究
    1.3 前景与展望
    1.4 立题依据
    1.5 试验地概况
2 不同品种台湾青枣生长特性对比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品种台湾青枣枝条萌发力对比研究
        2.2.2 不同品种台湾青枣枝条生长进程分析
        2.2.3 不同品种台湾青枣叶片生长进程分析
        2.2.4 不同品种台湾青枣叶片性状对比分析
    2.3 小结
3 不同品种台湾青枣孢粉学研究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比较
        3.2.2 不同品种台湾青枣花粉生活力的差异
        3.2.3 台湾青枣花粉贮藏方法筛选
    3.3 小结
4 不同品种台湾青枣果实性状对比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果实生长进程分析
        4.2.2 不同品种果实性状对比
        4.2.3 台湾青枣果实品尝结果分析
        4.2.4 果实品质分析
        4.2.5 北京地区与朝阳地区果实性状对比分析
        4.2.6 不同品种台湾青枣果核性状对比分析
    4.3 小结
5 不同品种台湾青枣抗冷性对比研究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品种台湾青枣叶片含水量对比分析
        5.2.2 不同品种台湾青枣叶片叶绿素含量对比分析
        5.2.3 不同品种台湾青枣叶片电导率对比分析
        5.2.4 不同品种台湾青枣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对比分析
        5.2.5 不同品种台湾青枣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对比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6 杂交育种及良种繁殖技术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杂交结果
        6.2.2 嫁接结果
        6.2.3 压条结果
    6.3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晋东干旱土石山区核桃幼树栽培技术示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核桃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1.1.1 核桃的种类和选育
        1.1.2 核桃的分布
    §1.2 核桃生物学特性基础研究
        1.2.1 个体发育特性
        1.2.2 年周期发育特性
    §1.3 核桃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1.3.1 核桃的良种繁育
        1.3.2 核桃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3.3 核桃疏雄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1.3.4 根外施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核桃生长发育的影响
        1.3.5 美国黑核桃的引种试验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1.1 试验地一
        2.1.2 试验地二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 核桃不同优良品种引种适应性的研究
        2.2.2 提高核桃栽植成活率技术的研究
        2.2.3 促进核桃幼树生长发育技术的研究
        2.2.4 间作套种对幼龄核桃影响的研究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核桃不同优良品种引种适应性的研究
    §3.2 提高核桃栽植成活率技术的研究
        3.2.1 不同栽植时期对核桃栽植成活率的影响
        3.2.2 ABT生根粉对核桃栽植成活率的影响
        3.2.3 不同保护措施对核桃栽植成活率的影响
    §3.3 促进核桃幼树生长发育技术的研究
        3.3.1 不同土壤类型对核桃生长发育的影响
        3.3.2 施用基肥对核桃生长发育的影响
        3.3.3 抹芽、截梢对核桃生长发育的影响
        3.3.4 摘除花芽对核桃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3.3.5 地膜、生物覆盖对核桃生长发育的影响
    §3.4 间作套种对幼龄核桃影响的研究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图版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扁桃适应性特征评价及栽培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适应性的涵义及适应性特征研究的意义
    1.2 适应性研究进
    1.3 扁桃研究综述
    1.4 扁桃栽培价值
    1.5 研究区概况
    1.6 甘肃省扁桃引种及栽培现状
2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调查研究方法
        2.3.1 研究材料
        2.3.2 调查研究方法
3 抗旱适应性特征分析
    3.1 叶片细胞显微结构观察结果及分析
        3.1.1 叶片细胞结构观察
        3.1.2 叶片细胞抗旱指标分析与评价
    3.2 抗旱适应性生理指标测定结果与分析
        3.2.1 水分胁迫条件下,叶片RWC的变化
        3.2.2 水分胁迫条件下,叶片WSD的变化
        3.2.3 水分胁迫条件下,干旱时间对叶片组织RWC的影响
        3.2.4 水分胁迫条件下,叶片RWC对Pro含量的影响
        3.2.5 水分胁迫条件下,叶片RWC对MDA含量的影响
        3.2.6 水分胁迫条件下,叶片RWC对RCC的影响
        3.2.7 水分胁迫条件下,叶片SOD、POD的变化规律
        3.2.8 水分胁迫条件下,叶片MDA与SOD酶活性
    小结
4 抗寒适应性特征分析
    4.1 一年生枝条的解剖结构
    4.2 不同低温处理条件下,叶片电解质渗透率及各品种的半致死温度(LT50
        4.2.1 半致死温度(LT50
        4.2.2 用Logistic方程拟合方法及其结果
    4.3 扁桃一年生枝条抽条状况调查与分析
        4.3.1 调查研究方法
        4.3.2 结果分析
    小结
5 生长结果适应性特征分析
    5.1 扁桃生长状况
        5.1.1 植株生长情况
        5.1.2 生长物候表现
    5.2 开花、结实及丰产性
    5.3 栽培适宜性评价
    小结
6 扁桃适宜栽培区布局
    6.1 指标选择
        6.1.1 指标选择依据
        6.1.2 气候因素指标的确定
        6.1.3 指标值的确定
    6.2 适宜栽培区判定的方法与步骤
        6.2.1 基本原理
        6.2.2 确定指标权重
        6.2.3 确定白化权函数
        6.2.4 计算定权聚类系数
    6.3 适宜栽培区布局
    6.4 扁桃适应栽培的生态条件
    小结
7 问题讨论与展望
    7.1 问题讨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表
甘肃省扁桃栽培布局(图6-9)
图版
致谢

四、采用高接法更新果树获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荔枝产业发展瓶颈与产业技术研发进展[J]. 向旭. 广东农业科学, 2020(12)
  • [2]长三角地区果树业现状及其发展战略研究[D]. 吴永志. 浙江大学, 2008(09)
  • [3]台湾水果生产近况[J]. 张放. 中国果业信息, 2008(01)
  • [4]柑桔无核机理及无核性状分子标记研究[D]. 肖金平. 浙江大学, 2007(09)
  • [5]宽皮柑橘不同熟期优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新技术研究[D]. 谭金娟. 浙江大学, 2007(03)
  • [6]不同产地冬枣遗传品质差异及其栽培技术研究[D]. 马庆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7]北京地区棚栽台湾青枣品种对比研究[D]. 胡伟娟.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4)
  • [8]晋东干旱土石山区核桃幼树栽培技术示范研究[D]. 罗树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3)
  • [9]扁桃适应性特征评价及栽培适宜性研究[D]. 席万鹏. 甘肃农业大学, 2004(02)
  • [10]安徽省经果林生产结构调整与优化[A]. 肖正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协二○○三年学术年会农林水论文精选, 2003

标签:;  ;  ;  ;  ;  

高接法更新果树成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