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积极句的否定翻译

英语中积极句的否定翻译

一、英语意义肯定句的否定译法(论文文献综述)

何林静[1](2021)在《《第十一届“经济犯罪治理经验交流”国际圆桌会议》单向模拟同传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表明该模拟翻译实践以第十一届“经济犯罪治理经验交流”国际圆桌会议的音频作为实践对象,采取俄译汉单向同声传译的实践形式。第十一届“经济犯罪治理经验交流”国际圆桌会议主要对财产犯罪、刑事责任以及数字技术在刑法中的运用等主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内容涉及法律、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其中又以法律和经济领域涉及最广,会议发言的专业性和时效性极强,因此翻译难度很大,但同时也具备很高的翻译价值。该翻译实践报告主要结合功能对等理论的翻译原则,即“内容第一、形式第二”和以接受者反应为中心的原则,从实现语义功能对等和交际功能对等方面,分析会议口译中适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梁鹏程[2](2020)在《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学习者翻译能力的培养成为我国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当今,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翻译能力等级量表已被纳入《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作为评估学习者英语语言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一直存在师资短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和学习资源不足等问题,这些现实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这其中,面向翻译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建设亟待加强。双语学习词典是二语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而翻译学习词典对翻译学习者的帮助更具针对性。为更好地满足翻译学习者的需求,双语翻译学习词典应具备辅助翻译过程中的语言理解与产出的双重功能。然而,就国内外双语词典编纂情况而言,专门面向翻译学习者设计的专项类汉英翻译学习词典并不多见。因此,我国翻译学习者大多使用的是通用型汉英语文词典,而它们在适用性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我国汉英词典编纂实践大多是依据汉语单语词典为蓝本,以汉英词汇单位之间的语义译释为主,未能充分考虑用户翻译学习的特殊需求。其次,我国汉英词典编纂与出版多限于传统纸质媒介,未能充分对接当下信息时代学习者词典使用电子化的新需求。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双语电子词典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滞后。事实上,国内有关汉英电子词典或汉英词典电子化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更不用说是面向翻译学习者的汉英翻译电子词典方面的研究。因此,研究如何设计一款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对于翻译学习者的能力发展和双语词典编纂设计模式创新,都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研究就面向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的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创新编纂设计做初步探索,旨在探索目标词典的设计原则,具体包括三个研究问题,设计什么样的词典?这样的词典如何设计?词典设计效用如何?针对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路径。理论研究法主要用来厘清目标词典的设计特征,构建目标词典的设计框架及设计原则,实证研究主要用来测试词典设计效用。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发现为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设计特征、设计框架及设计原则,和设计效用的测试方法。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设计特征主要体现在其编纂设计的关键要素,主要涉及词典类型定位、媒介功能和用户需求三个方面。其中,类型定位明确了词典类型特征,媒介分析有助于确定词典媒介在存储和呈现信息方面的特殊性,用户需求探讨可帮助确定词典内容选择和结构设计特征。我们的探讨结论是目标词典在类型上属于专项类学习词典,服务于非英语专业翻译学习者,应具备翻译学习过程中的解码与编码双重功能。作为电子词典,该类词典具有储存空间大、呈现界面灵活、交互性强的特点,以及便于其他学习工具进行集成的特性,能够形成一部集成多类词典的翻译学习系统或学习工具箱。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框架及原则是本研究的最主要研究发现,这方面的探讨主要基于设计学的场景化设计理论,词典功能论和词典交际论。本研究的结论是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必须采用场景融合设计路径,即词典使用场景和设计场景进行融合的设计路径。具体而言,本研究认为,目标词典设计要以词典应有设计特征和现有类型相近的词典为起点,设计一个初始词典并对该词典在翻译过程中的使用场景进行调查和分析。在分析词典使用场景的基础上,归纳翻译学习场景中的词典使用过程模型。由此,结合词典设计视角和词典使用视角提炼出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场景使用特征,即该类词典功能的过程复杂性和词典交际的人机交互性。目标词典的场景使用特征则进一步催生了词典内容设计和结构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即词典内容设计方面的可学性、适用性和系统性原则,以及词典结构设计方面的灵活性、层次性和交互性原则。在这个设计框架中,词典设计始于翻译学习场景中目标用户词典使用过程之初,词典使用场景观察阶段就有了设计的介入,是一种过程性融合设计。在词典设计效用测试过程中,设计场景和使用场景的融合保证了词典设计评价的完整性。词典效用测试方法是本研究的第三个研究发现。根据场景融合设计框架,本研究提出词典原型的形成及词典设计可用性细则的确定要采用迭代设计方法,即设计-测试-再设计-再测试的过程。因此,效用测试包括了词典使用过程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来自用户的外部评价与来自编者的词典设计主体知识,这就保证了效用评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本研究的多重启示体现在理论、实践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在理论方面,本研究引进了设计学中的场景化设计理论,对词典用户研究、词典功能理论和交际理论进行了有机整合,提出了一个基于词典设计场景和词典使用场景融合的创新设计框架,对于丰富(双语)词典设计研究理论有积极贡献。在实践方面,本研究确立了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场景融合设计原则,具有鲜明的应用指向。本研究针对设计原则的效用测试为词典编纂实践应用提供了一种可操作路径,而代表性样条设计则对电子词典编纂实践中的词典结构和内容设计也有直接的参考价值。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将基于设计者视角的“自上而下”的设计路径和基于词典使用场景的“自下而上”的设计路径相结合,两种设计路径扬长避短、有效互补,具有设计方法创新优势。本研究还借鉴了设计学、词典学和翻译教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这种跨学科和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将对其他类型词典设计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陈国欢[3](2019)在《目的论视角下庭审英语中否定句的汉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庭审英语中否定句的使用与理解对于法律事实的确定与审判具有关键的意义。庭审案例中否定句的翻译,对于明否定,包括全部否定、部分否定和否定转移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在保留原文否定形式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翻译;如全部否定词加比较级的情况,必须处理成汉语的否定句;双重否定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境和翻译目的的需要选择保留原文的强调语气或者使译文更加委婉。含蓄否定的翻译过程中则应该将原文的否定形式体现出来,使得译文更加流畅连贯,逻辑清晰。

王海枫[4](2017)在《浅析英语否定句的翻译方法 ——以《我们这个时代的美国》的汉译为例》文中认为就形式和意义而言,英语句子有肯定和否定之分。否定句,就语言结构而言,它变化多端;就语言功能而言,它可以用于表示与事实相左,可以用于界定未发生之事;可以用于表达劝阻之辞,也可以用来传达拒绝之意。因此,对否定句的理解和翻译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次翻译实践项目选自着名作家Godfrey Hodgson的《我们这个时代的美国》—书的第四章,在翻译过程中,笔者遇到大量的否定句。因此本文选择对否定句的翻译进行探讨。本文从探讨否定句的界定和分类入手,回顾了不同专家和学者对于否定句的不同界定标准和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本文本的实际情况,选用黄洋楼的分类法,将案例中的否定句分为6类:全部否定、部分否定、双重否定、意义否定、前后缀否定以及含比较级的否定句。并根据黄洋楼提出的否定句翻译方法,参照英语否定句的"正反互译法"及刘宓庆提出的否定句翻译原则,分析各类否定句的翻译方法。经过案例分析,笔者发现,黄洋楼所提出的否定句分类和翻译方法适合此次翻译实践项目文本分析,但在此过程中,笔者结合其他学者的观点和个人体会,总结出以下几种例外情况:1.对于意义否定句,在翻译时一方面要考虑具体情境和语气;另一方面要使用"反译法",注意在肯定和否定之间进行转换,并发挥汉语的优势,以呈现更优表达;2.对于双重否定,如果语气较为强烈则应该译成汉语的双重否定形式以突出强调意味,否则,直接译成肯定形式;3."no more than+名词"结构,译成肯定形式。

何秋园[5](2016)在《《番鬼在中国·中》及《中国家庭一瞥》(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篇翻译实践报告以奈达“动态对等理论”为指导,对杜哥德·唐宁所着的《番鬼在中国·中》(第五章至第六章)及伊丽莎白·耶茨所着的《中国家庭一瞥》(第五章至第九章)的翻译材料和翻译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笔者在翻译过程中剖析了英汉表达差异和原文本类型,参考相关平行文本及所涉领域专业书籍,并借助国内外网络搜索平台和专业词典,保证译文忠实。经检索查询,国内没有该版本书籍的译作,属于首次翻译。着名翻译理论家费道罗夫(1988)曾说过,翻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语言学学科,它研究两科语言的对比规律,任何一种翻译都要靠两种语言进行对比。由此可见,对比是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的核心。从翻译实践看,英汉语言差异通常会在词汇句法和语篇层次上表现出来。笔者从语言差异的角度出发,遵循动态对等的原则,灵活采用词性转换、语态转换、视角转换、语序调整、分译法、合译法等多种翻译技巧,探索“动态对等理论”的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以求保证译文的可读性和忠实性。通过该项目的翻译,笔者希望能够为西方汉学的研究提供借鉴文本,丰富其研究资源库,促进西方汉学在中国的传播。同时,将“动态对等理论”用于指导翻译实践,不仅能深化笔者对“动态对等理论”的认识,而且还有助于提高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的应用能力。最后,笔者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的几点收获,并指出了自已在此次翻译实践中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赛娜[6](2015)在《《野丫头》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论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原文本《野丫头》(Wild girl)是一篇儿童小说,由美国作家帕特里夏·赖莉·吉芙(Patricial Reilly Giff)所写。该小说讲述了12岁小主人公莉迪飞往纽约与分离多年的亲人重聚的故事。纽约的新生活对她来讲是全新的挑战,莉迪通过努力得到了父亲和哥哥的认可,也融入到了新生活中。小说中穿插了小马野丫头的故事,爸爸买来的野丫头也和莉迪一样,开始了新生活。本次翻译实践中,笔者节选了《野丫头》九个章节。本次翻译实践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以儿童文学特点为根据,从儿童的角度和接受能力出发,力求译文满足儿童读者的阅读需求,符合儿童理解能力。在目的论三原则指导下,译文注重叠词、感叹气词的运用,采用了诠释法、加注法、换序法等翻译方法,力求让《野丫头》的译文符合中国儿童的知识水平及阅读习惯。通过《野丫头》的翻译实践,笔者体会到了翻译儿童文学的难度和趣味性,同时也认识到目的论对《野丫头》翻译过程中的指导意义。目的论将受众居于首位,这有助于译者注重儿童读者的需求,让译文符合儿童审美,译出更多儿童喜爱的译文。

袁媛[7](2013)在《“Living Downstream”和《绿色栖息地》中肯定句与否定句的转译》文中研究说明英语和汉语的表达习惯不同,所以两种语言在表达肯定和否定时的差异也比较明显。英语的否定结构较为复杂,具有各种表示否定的方法,如全部否定、部分否定、双重否定等,因此英语中有些否定形式的词句译成汉语时,通常改译成汉语的肯定形式;有些肯定形式的词句则常常改译为汉语的否定形式。本文以"Living Downstream"第六章和《绿色栖息地》的原文和译文为例,对一些肯定句与否定句的转译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求译文能准确传达原文旨意并且符合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

景艳娥[8](2011)在《“不一样”的英语肯定句和否定句》文中认为笔者把英语句子在形式上肯定意义上否定和形式上否定意义上肯定的句子总结归纳出来,提出了正说反译和反说正译两种方法。并且总结了每种方法在具体句子的应用,希望学习者能够借鉴,并总结出更多的相似句子的翻译方法。

王鹏,孙斐然[9](2011)在《英汉反译法及其中西认知差异》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英汉翻译方法反译法的介绍,对比分析了英语中各种否定的表达方式及其汉译方法,揭示两种语言在否定表达背后的认知差异,从而解决英语学习者在此类问题上的困惑,以便更好的实现英汉语言互译。

饶卫忠[10](2009)在《浅析英译汉中否定结构的不同表达技巧》文中指出句子的否定结构是英汉语言中的重要且常见的内容。英语否定结构主要包括全部否定、部分否定、双重否定、形否意肯、形肯意否、转移否定等。本文主要阐述英汉两种语言对否定不同的表达及所使用的词汇、语法甚至语言逻辑的差异,并以一些实例说明在翻译实践中否定的不同表达技巧,为英汉翻译学习者提供一定的指导,避免乱译、误译和错译。

二、英语意义肯定句的否定译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意义肯定句的否定译法(论文提纲范文)

(1)《第十一届“经济犯罪治理经验交流”国际圆桌会议》单向模拟同传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Аннотация
前言
第一章 译前分析和准备
    1.1 任务背景及要求
    1.2 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1.2.1 功能对等理论简介
        1.2.2 功能对等理论的翻译原则
    1.3 译前准备
        1.3.1 历届会议资料的整理
        1.3.2 关键词准备
        1.3.3 其他准备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同传案例分析
    2.1 语义功能对等视角下的同传案例分析
    2.2 交际功能对等视角下的同传案例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本次模拟同声传译实践总结
    3.1 问题分析与解决
    3.2 心得与经验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第十一届“经济犯罪治理经验交流”国际圆桌会议》口译材料
致谢

(2)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术语界定
        2.1.1 词典设计
        2.1.2 场景融合
        2.1.3 电子词典
        2.1.4 翻译学习者
    2.2 电子词典研究述评
    2.3 翻译学习词典研究述评
    2.4 汉英词典研究述评
    2.5 学习者翻译能力研究述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关键要素
    3.1 词典类型的场景化定位
        3.1.1 词典类型定位的复杂性
        3.1.2 词典目标定位与场景融合设计
        3.1.3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类型定位
    3.2 词典媒介功能的场景化实现
        3.2.1 存储功能与场景化的信息集成
        3.2.2 动态特征与场景化的交互界面设计
        3.2.3 媒介功能与场景化设计的挑战
    3.3 词典用户需求的场景化锚定
        3.3.1 使用场景中的用户需求
        3.3.2 设计场景中的用户需求
        3.3.3 场景融合设计中的用户需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框架
    4.1 场景化设计理论概述
        4.1.1 场景化设计的概念及优点
        4.1.2 场景化设计的理论框架
    4.2 汉英翻译学习场景的特殊性
        4.2.1 汉英翻译学习场景考察
        4.2.2 汉英翻译学习场景相关分析
    4.3 汉英翻译学习场景中的词典使用特征
        4.3.1 翻译学习场景中词典功能的过程复杂性
        4.3.2 翻译学习场景中词典交际的人机交互性
    4.4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场景融合设计框架构建
        4.4.1 场景化设计理论对词典学理论研究的意义
        4.4.2 词典场景化设计的实践可行性
        4.4.3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场景融合设计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的内容设计
    5.1 场景融合的内容设计之适用性原则
        5.1.1 语言知识的适用性
        5.1.2 翻译知识的适用性
        5.1.3 帮助信息的适用性
    5.2 场景融合的内容设计之可学性原则
        5.2.1 语言知识的可学性
        5.2.2 翻译知识的可学性
        5.2.3 语言和翻译知识的整合
    5.3 场景融合的内容设计之系统性原则
        5.3.1 语言知识的系统性
        5.3.2 翻译知识的系统性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的结构设计
    6.1 场景融合的结构设计之灵活性原则
        6.1.1 检索结构的灵活性
        6.1.2 存储结构的灵活性
        6.1.3 呈现结构的灵活性
    6.2 场景融合的结构设计之层次性原则
        6.2.1 检索结构的层次性
        6.2.2 存储结构的层次性
        6.2.3 呈现结构的层次性
    6.3 场景融合的结构设计之交互性原则
        6.3.1 检索结构的交互性
        6.3.2 存储结构的交互性
        6.3.3 呈现结构的交互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的效用测试
    7.1 场景融合设计的电子词典样条示例
        7.1.1 样条的内容设计
        7.1.2 样条的结构设计
    7.2 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的有效性测试
        7.2.1 测试目的
        7.2.2 测试材料
        7.2.3 测试用户
        7.2.4 数据收集
        7.2.5 测试过程
        7.2.6 结果和讨论
        7.2.7 词典设计效用测试总结
    7.3 修正后的场景融合设计框架及样条示例
        7.3.1 修正后的电子词典设计框架
        7.3.2 修正后的词典样条示例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8.1.1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关键设计特征
        8.1.2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框架
        8.1.3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样条的效用测试方法
    8.2 本研究的主要启示
        8.2.1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8.2.2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8.2.3 本研究的方法意义
    8.3 本研究的主要不足
    8.4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目的论视角下庭审英语中否定句的汉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庭审英语的特点
二、目的论视角下否定句的汉译
    (一)全部否定
    (二)部分否定
    (三)否定转移
    (四)双重否定
    (五)含蓄否定
三、结语

(4)浅析英语否定句的翻译方法 ——以《我们这个时代的美国》的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否定的定义
    2.2 英语否定句的定义和分类
        2.2.1 英语否定句的定义
        2.2.2 英语否定句的分类
    2.3 英语否定句翻译方法
        2.3.1 英语否定句的正反互译
        2.3.2 英语否定句的翻译原则
3. 个案研究
    3.1 全部否定句的翻译
    3.2 部分否定句的翻译
    3.3 双重否定句的翻译
    3.4 意义否定句的翻译
        3.4.1 形容词及其词组引起的意义否定句
        3.4.2 介词及介词词组引起的意义否定句
        3.4.3 动词及其短语引起的意义否定句
        3.4.4 名词及其短语引起的意义否定句
    3.5 词缀引起的否定句的翻译
    3.6 含比较级的否定结构的翻译
4.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讨论"正反互译"法的部分翻译教材
附录二: 翻译实践原文与译文

(5)《番鬼在中国·中》及《中国家庭一瞥》(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翻译项目背景
    1.2 翻译项目意义
    1.3 报告结构
2 翻译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1.1 作者背景简介
        2.1.2 原文文本分析
        2.1.3 平行文本
        2.1.4 其他准备工作
    2.2 翻译理论指导
    2.3 译后事项
3 案例分析
    3.1 词汇对等
        3.1.1 词性转换
        3.1.2 词义转换
        3.1.3 虚实转换
        3.1.4 其他
    3.2 句法对等
        3.2.1 视角转换
        3.2.2 时态转换
        3.2.3 句型转换
        3.2.4 语序调整
        3.2.5 四字格转换
    3.3 语篇对等
        3.3.1 语法衔接转换
        3.3.2 连接显隐转换
        3.3.3 词汇衔接转换
4 翻译实践总结
    4.1 翻译经验总结
    4.2 不足与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Ⅰ:《番鬼在中国·中》第五至六章原文及译文
附录Ⅱ:《中国家庭一瞥》第五至九章原文及译文
致谢

(6)《野丫头》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翻译任务意义
    1.2 翻译实践报告结构
第二章 原文背景介绍
    2.1 作者简介
    2.2 作品简介
第三章 翻译实践理论指导一目的论
    3.1 目的论简介
    3.2 目的论在《野丫头》翻译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第四章 翻译实践过程
    4.1 译前准备
    4.2 翻译难点
    4.3 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方法及技巧
        4.3.1 叠词的使用
        4.3.2 感叹词的使用
        4.3.3 诠释法
        4.3.4 加注法
        4.3.5 正反译法
        4.3.6 换序法
第五章 《野丫头》翻译实践总结
    5.1 《野丫头》翻译实践中的不足之处
    5.2 《野丫头》翻译实践所得心得
参考文献
附录一:原文
附录二:译文

(7)“Living Downstream”和《绿色栖息地》中肯定句与否定句的转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翻译任务介绍
    1.1 文本的选择
    1.2 选择文本的原因
第2章 翻译过程
    2.1 文本研读和译前准备
    2.2 翻译工具和参考文献的准备
    2.3 文本的翻译及校对
第3章 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1 英汉否定词的界定
    3.2 英语肯定句转译为汉语否定句
    3.3 英语否定句转译为汉语肯定句
    3.4 汉语否定句转译为英语肯定句
    3.5 汉语肯定句转译为英语否定句
第4章 翻译实践总结
    4.1 翻译心得
    4.2 尚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Ⅰ “Living Downstream”
附录Ⅱ 《绿色栖息地》
简历
致谢

(8)“不一样”的英语肯定句和否定句(论文提纲范文)

一、形式肯定意义否定句子需要正说反译
二、形式否定意义肯定的句子需要反说正译

(9)英汉反译法及其中西认知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否定转移
    (1) .主句的否定转移从句中
    (2) .把谓语动词的否定转移到状语
二.肯定形式译成否定形式
三.否定形式译成肯定形式
    (1) .英语否定词缀译为肯定形式
    (2) .英语否定句译为肯定形式
四.英语问答句译法
    (1) .否定疑问句回答的翻译
    (2) .反义疑问句回答的翻译
    (3) .修辞性疑问句的翻译
    (4) .间接否定疑问句的翻译
五.英语其他各种否定译法
    (1) .部分否定
    (2) .全部否定
    (3) .双重否定
六.结束语

(10)浅析英译汉中否定结构的不同表达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部否定
二、部分否定
三、双重否定
四、形否意肯
五、形肯意否
六、否定转移
七、否定词十as从句

四、英语意义肯定句的否定译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第十一届“经济犯罪治理经验交流”国际圆桌会议》单向模拟同传翻译报告[D]. 何林静.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研究[D]. 梁鹏程. 南京大学, 2020(04)
  • [3]目的论视角下庭审英语中否定句的汉译研究[J]. 陈国欢.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4]浅析英语否定句的翻译方法 ——以《我们这个时代的美国》的汉译为例[D]. 王海枫.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8)
  • [5]《番鬼在中国·中》及《中国家庭一瞥》(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何秋园.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2)
  • [6]《野丫头》翻译实践报告[D]. 赛娜. 内蒙古大学, 2015(02)
  • [7]“Living Downstream”和《绿色栖息地》中肯定句与否定句的转译[D]. 袁媛. 大连海事大学, 2013(09)
  • [8]“不一样”的英语肯定句和否定句[J]. 景艳娥. 青年文学家, 2011(13)
  • [9]英汉反译法及其中西认知差异[J]. 王鹏,孙斐然. 青年文学家, 2011(07)
  • [10]浅析英译汉中否定结构的不同表达技巧[J]. 饶卫忠.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04)

标签:;  ;  ;  ;  ;  

英语中积极句的否定翻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