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雀东南飞》《寒夜》谈中国古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从《孔雀东南飞》《寒夜》谈中国古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一、从《孔雀东南飞》《寒夜》谈旧时期中国妇女的悲剧命运(论文文献综述)

崔丹[1](2020)在《“孤岛”妇女期刊文艺创作的女性主体意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中,期刊在女性言说自我、传达女性诉求,争取女性应得权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女性期刊在发轫时期虽在精英男性知识分子的引导下萌芽成长,加之中国近代特殊的国情,使得女性解放不可避免地融入国家解放潮流之中,但这并不能完全遮蔽女性的自我主体性。本文以“孤岛”妇女期刊为主要参考材料,运用社会性别理论、话语理论、西方主体理论、女性主义等相关知识,分析女性如何依靠自身建构女性言说主体,改变男性话语霸权;又是如何策略地运用国家主义,将女性主体意识在国家层面中凸显出来。本文内容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从期刊创办的外部环境和期刊栏目内容两个方面探讨了“孤岛”妇女期刊在“孤岛”背景下女性话语空间的主体彰显。孤岛”背景下的报界日渐萎靡,舆论空间愈发狭窄,妇女期刊正是在艰难的现实夹缝中勇敢“发声”,确立女性话语主体身份。同时这些期刊创办者跨越了党派之间的政治分歧,在反映女性现实问题,争取女性主体身份上实现了“不同阵营、同一战线”的特殊局面,期刊栏目以女性为言说主体,传达女性自身的经验感觉与生命体验,并关注边缘群体的悲惨生活,创造女性自身话语权威。第二章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女性家庭空间中的自我体认。“孤岛”妇女期刊鼓励女性反抗男权文化对女性的强制性塑造和命名。在人与女人的关系中强调女性应基于人的觉醒而改变;在女性与男性的关系中,表达了女性由他者身份到争取作为人的主体性诉求;在女性与女性的关系中对女性自我进行了审视、肯定与反思。第三章主要分析女性在公共空间领域中的主体建构。妇女期刊通过关注女性的职场困境反思时代问题,通过强调“女国民”身份争取女性的政治权利,将女性主体意识依托国家主义表现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此时期女性的思维观念和心路历程,展现出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第四章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从共时性角度选择了解放区的《中国妇女》以及国统区的《妇女共鸣》两种期刊与“孤岛”妇女期刊相比较,突出“孤岛”妇女期刊的创刊主旨及刊发内容在特殊时代中具有的独特性。

宋剑华[2](2019)在《论新文学婆媳矛盾的多元叙事》文中认为在新文学家庭矛盾叙事当中,"婆媳关系"是一种十分复杂的伦理关系,由于"媳妇"是一种"植入"型的家庭身份,除了自己的子女之外,她同"婆家"的其他成员,都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这就决定了"婆婆"与"媳妇"之间,不可能具有母亲同女儿那样的亲近感。因此,新文学将其归结为是一种历史文化的遗留问题,并试图通过"启蒙"与"革命"的思想路径,去最终解决中国家庭内部的"婆媳矛盾"。然而,"婆媳关系"毕竟不同于"父子关系",由于缺乏"血缘"这一亲情的"粘合剂",即便是"父权"文化体制崩溃以及现代婚姻制度确立,它仍旧会是一种家庭内部生活的主要矛盾。

申丽丽[3](2018)在《姚燮叙事诗研究》文中认为姚燮是近代文学史上着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创作领域非常广泛,着述也丰富多样,在浙江的文坛很少有人能超过他。谭献称他为“浙东一巨匠”。在姚燮的各种创作中,其叙事诗的成就最高,时人对他佳誉颇多,陈文述盛赞其“后有论者,当目为诗中之神”。本文采取知人论世的研究方法,在考述姚燮的人生轨迹、文学创作及交游活动的同时,论文重点探讨了姚燮的叙事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以及他的长篇叙事诗《双鸩篇》的特色和地位。该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主要论述了该论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价值以及姚燮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正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描述了姚燮的人生轨迹,分别从他的早年、青年、壮年以及暮年来论述,并对他的文学创作成就进行梳理概述。第二章简析了姚燮的诗歌主张,重点考述了其交游活动,包括姚燮与枕湖吟社、京师文化圈、姚燮与寓居苏沪浙文人的交游以及姚燮与其他文人的交游活动。第三章全面论述了姚燮叙事诗的思想内容,主要包括:鸦片战争时期的残乱景象;展现民生疾苦图景,揭露统治阶级丑态;刻画下层民众群像,赞美民间生活场景;描写家庭悲欢与个人遭遇;反映女性的悲苦生活境况。第四章主要总结了姚燮叙事诗的艺术成就,从表现手法、诗作风格、语言特色、人物形象四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第五章重点分析了姚燮的叙事长诗《双鸩篇》,分别从《双鸩篇》的故事梗概与爱情悲剧、与《孔雀东南飞》的比较以及它的艺术特色和诗歌地位这三个部分来论述。最后,结语部分对姚燮叙事诗的地位和影响进行概括。

王鹏飞[4](2017)在《《圣经》视野下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家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新文学的起点,在打到“孔家店”后,构建“新”文化面临着注入何种新的文化元素问题。以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等仁人志士将构建新元素的眼光转向国外众多思潮中,而耶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思潮成为构建新文学的主要异域文化。生活在新文化构建时代的以鲁迅、老舍和巴金等现代作家也受到耶教思想的影响,或是对耶教及其典籍《圣经》有着独特的阅读和研究,或是基督徒知识分子,对基督教文化有着自己的独特认知。三大现代文学家在创作的文学作品中隐含着耶教及《圣经》的元素。民国时代传统文化根基尚存,马克思主义思潮适应了社会革命的需要,进而凸显在社会显性的层面;耶教的普世价值未得到广大国人的认同,进而在社会层面属于隐性的。这些叙事作品中隐藏着叙述者的基督教认知,这些叙述者都是本土化的基督徒,在将耶教思想(犯罪与堕落、忏悔与悔改、平等与博爱、奉献与拯救等)融入叙事文本中的同时进行了本土化变异,希望在旷野中呐喊,拯救笔下的受苦人物,从而形成一种耶教本土化的写作现象。但是民国时代的读者能够了解三大家在旷野呐喊心声的甚少,而今天的读者了解三大家普世救世心声的更多。尤其在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的今日,耶教的普世价值显得更为重要,社会迫切需要一场本土化的文化复兴。耶教及《圣经》视野是一种新的视角,而耶教视野下的文学三大家又有着共性,有共性方是进行本文研究的基础,分析叙事作品中本土化的耶教元素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文用耶教及《圣经》的视角,兹从以下五个方面对鲁迅、老舍和巴金进行论述分析:第一部分是绪论,先是对本文的来源、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论文结构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从宏观层面来论述新文化运动社会背景下,《圣经》对鲁迅、老舍和巴金等现代文学家的思想观念和文学创作的影响,尤其是从耶教的犯罪与堕落、悔改与拯救、宽恕与博爱思想对传统文化革新与新文化塑造的影响方面进行阐述。第三部分,先是从中观层面分析生活中的鲁迅与《圣经》的关系、鲁迅对耶教文化的思考,然后以《药》《孤独者》与《在酒楼上》《故乡》与《祝福》《肥皂》等《喊喊》、《彷徨》、《野草》小说文本及人物为例来从微观层面分析鲁迅作品与《圣经》的关系。第四部分,先从中观层面分析生活中的老舍与《圣经》的关系、老舍对耶教文化的思考,然后以《骆驼祥子》、《黑白李》、《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小说及人物为例来从微观层面分析老舍作品与《圣经》的关系。第五部分,先从中观层面分析生活中的巴金与《圣经》的关系、巴金对耶教文化的思考,然后以《寒夜》、《第四病室》与《憩园》这三部小说及人物为例来从微观层面分析巴金作品与《圣经》的关系。

杨贺[5](2015)在《唐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研究》文中认为唐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是在唐前诗歌人物描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且对后世诗歌人物形象描写影响深远。唐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的整体研究包括五个方面:历史渊源、人物形象的描写类型、描写技巧、艺术演进和艺术成就。唐前诗歌人物形象描写艺术的发展分为先秦两汉和魏晋南北朝两期。先秦两汉诗歌中人物形象类型和技巧较单一。汉武帝以后的诗歌受政教礼仪束缚,除了少数作品,大多数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不够丰满。魏晋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类型逐渐多样化,描写人物的技巧也变得灵活多样,且开始注重人物心理的刻画。南北朝后期,诗人们多采用铺排手法、抓特征法以及细节描写和细腻委婉的心理描写等手法,对人物的“形”、“神”进行传神描摹,诗歌出现很多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发展到唐代,诗歌中人物的类型多元化,艺术意蕴更加丰富,描写手法更加多样。唐诗中的人物形象,不仅能够充分表达诗人的情感意志,且具有丰厚的生活底蕴,饱满的精神气质。唐诗中的人物形象从不同角度反映着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唐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的发展在初盛中晚四个阶段各不相同。初唐诗歌人物形象描写艺术继承齐梁宫体的基础上又彰显出新变的特点。盛唐诗人在诗歌中刻画出了立体化的人物形象,并极大地丰富了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艺术意蕴。中唐诗人刻画人物形象重赋法铺陈和白描,以及人物内在精神的刻画,人物形象具有世俗化和类型化的倾向。晚唐诗歌人物形象描写艺术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唐诗中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为后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人物素材,其描写经验也影响着后代文学人物的刻画。唐诗人物形象浓郁的抒情意味和浪漫主义的意蕴也影响了后世文学人物形象的刻画。唐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研究的局部研究主要有四个方面:唐诗人物形象描写与绘画艺术的关系,不同诗歌体裁对人物形象描写的制约,着名诗人的个案和比较研究。唐代诗画并兴,这两种艺术相互影响,并在美学趣味和艺术技巧上相互融合。受不同诗体形式的制约,唐诗不同体裁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描写手法亦不同。不同诗人因艺术个性的不同,刻画出的人物形象也不尽相同。李白天性豪放不羁,而李颀秉性温柔敦厚,故李颀刻画盛唐名士形象采史传笔法写人,多重写实;而李白重主观抒情,多采用写意手法。中唐韩愈在自我形象刻画上师承杜甫,他一改往昔诗歌中浪漫主义的自我书写方式,而采用一种纯写实的方式进行。张籍继承古乐府的传统刻画女性形象,而自居易的新乐府中的女性形象则吸收了史传类散文、唐传奇人物形象描写技巧。

高谨[6](2014)在《从《寒夜》婆媳关系看巴金对五四精神的反思》文中研究表明巴金受五四精神的影响,“家”“国”观始终贯穿于他的文学创作。从三十年代的《家》到四十年代的《寒夜》,从激情到沉静,巴金的创作经历了“出走——回归”这一过程。《家》中的高觉慧在青年时期可以毫无牵挂地离家出走,至四十年代,人到中年的他组建了家庭,他的身份转变成《寒夜》里的汪文宣。新家庭不能避免生活中必有的摩擦,回归家庭的高觉慧在某种意义上又承担了《家》中高觉新的使命。由冲破一切束缚的激情回到传统老路上,问题绕了一圈又转回原点。汪文宣的性格缺陷使他被家庭矛盾所吞噬,而曾树生的逃离也未必就能换来幸福的生活。五四时期,觉醒的知识青年高举自由、民主、科学的旗帜,在西方思潮的感召下,意图冲破封建家庭束缚。然而,现实生活并不如想象般顺利,梁启超、鲁迅、胡适等人当时就已经看到了西方思潮在中国革命中的一些弊端。巴金所要反思的“五四精神”问题,即是关于知识分子面临现实与理想、人道主义与个性主义矛盾的问题,是新青年(包括女性)的出路问题。《寒夜》是他经历战争的洗礼后对这一问题的反思。因此,本文以《寒夜》为研究对象,分两章论述:第一章:通过分析《寒夜》文本中的婆媳矛盾(悲剧的直接原因),探寻新旧两代妇女在思想、生活方式上的差异,思考婆媳冲突的原因,观照文本所传达的社会文化思考。第二章:结合巴金的《家》,论述巴金家族小说的意义;并以汪文宣和曾树生为分析对象,探讨巴金对五四精神的反思问题,及其从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的思想、情感变化:出走(对家的逃避)——失败——思考——回归(对家的关怀)。

雷霖[7](2013)在《现代战争叙事中的女性形象研究(1894-1949)》文中认为本文力图在女性主义、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的理论视界内,全面梳理1894-1949期间战争叙事中的女性形象,厘清不同时期、地域、性别的作家塑造这些女性形象的方式与过程,揭示战争、民族、文化等因素如何制约了女性生存,这种制约又以怎样的方式参与了战后文化的建构,以此开辟反思现代妇女运动的另外途径。全文分七部分:绪论部分,介绍本论文的研究缘由、研究对象、目标和思路。第一章主要从女性视角对1894-1949期间的战争叙事做总体概述。晚清、五四、三四十年代三个时期的战争叙事既有侧重又有联系。晚清的战争叙事突出民族主义的价值诉求,“五四”的战争叙事突出个人主义的价值诉求,三四十年代的战争叙事则融合了民族主义(隐含阶级斗争)和个人主义。在三个阶段中,女性都全程参与,成为晚清国族性话语、“五四”个人性话语和三四十年代多元性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过程中,女性的社会化程度逐渐加深,并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多元追求同步,这就使得女性在社会化/个体化过程中有可能遭遇内在危机。第二章展开对现代战争叙事中“危机女性”形成方式的探讨。“危机女性”在本文中是指被民族主义吸纳和改造的女性,其社会化程度最高。“危机女性”的形成方式分别为:性别模拟、道德主体建构和两性冲突的管控与调适。性别模拟,开辟了二十世纪有着性别弱化意味的女英雄形象谱系。而道德主体建构主要用于对传统母亲角色的改造上,“国民之母”显示母亲的国族化过程中明显的泛道德化倾向。两性冲突的管控与调适主要表现为女性化解情感冲突的“自释”和“他释”方式,“自释”“和他释”并不能截然区分。第三章展开对现代战争叙事中“非一女性”塑造过程的分析。“非一女性”在本文中是指战争中挣扎在个体生存与民族主义冲突之间的女性。这种挣扎首先来自于女性在个体爱欲与民族主义之间的矛盾,因为两者都有着伦理的正义性,置身其中的“非一女性”便坠入战争绝境中无法选择的困境。其次是女性身体被民族主义征用过程中身体的属己性与属他性的冲突。“非一女性”虽然最终大都选择了民族主义,但她们的精神损耗表明民族主义无法对遭受损害的女性个体/身体提供有效的物质和精神补偿,昭显了民族主义整体性的虚假性,暴露了它的内在困境。第四章展开对现代战争叙事中“边缘女性”塑造过程的分析。“边缘女性”在本文中是指远离民族主义的女性,其社会化程度最低,“家庭女性”的角色最明显。“反启蒙”和“家庭性”既是“边缘女性”的存在方式,也是形成这类形象的原因。不同地域的作品显示了“边缘女性”形成过程中的主动和被动之分,这种区别说明了“边缘女性”的边缘性也不是完全相同的,它受政治的影响最大。“边缘女性”处在文化系统中最边缘的位置,这就决定其生存的悲剧性。但“边缘女性”的存在挑战了主流意识形态,显示了战争中女性生存状态的多样与复杂。第五章主要分析现代战争叙事中女性形象的类型特征及其效应。“危机女性”的形成方式显示其与其投身的体制的一致性即伦理性、归附性和暴力性,也就是体制性,这一特征展现了“危机女性”促进男性统治的特殊途径。而“非一女性”和“边缘女性”则呈现更多的悲剧性,她们所承受的“双重暴力”凸显了战争体制的性别如何强化了性别压迫。三类女性与体制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彼此生存的差异,说明战争加大了社会内部女性分层的程度,女性层级化倾向更加明显。现代战争叙事中女性形象塑造的效应在于:它体现了体制与体制结构性别的重要性。其不仅能有效说明上述三类女性的形成与分布,帮助重新反思被作为妇女运动主体的“危机女性”的主体性问题,还昭示了战争参与战后文化建构,对女性发生持续负面影响的根本方式,开启了性别研究的新思路。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陈述了论文的创新之处,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华维勇[8](2012)在《灰色的亚当 ——论中国现代女作家对于“男性”的认知与书写》文中研究指明对男性本质与形象的确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都是由男性自己来言说与界定。“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出现,使这一单纯由男性对自我言说与界定的局面得以打破。这种局面的打破主要是因为现代女作家大规模地“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女作家在诉说女性自我命运的同时,也对原来一直由男性自我界定的男性本质与形象进行了“别样”地观察。正是这种女性目光的“别样”观察,使得“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男性呈现出有别于过去的“别样”面目。事实上,在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男性/男人除了作为一种生理性别身份之外,他更多地被赋予一种文化形象的存在,比如:儒家文化所宣扬的“君子”文化形象、政治权谋文化中的“英雄/枭雄”文化形象、民间市民文化下两性情感中的“乞情弱者”的书生文化形象、负心汉文化形象等,这些文化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投射出了男权文化传统下的男性自我建构的心理意识。“五四”新文化运动虽然大力反对封建传统文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此对传统文化彻底断裂,相反,一些深层次的文化集体无意识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国人内心深处,它在适当的时候就会被触发出来,这在男权文化方面又表现得尤其突出。正是基于这种理解,本论文采取了一种有别于过去简单地研究分析现代女性作家笔下男性形象特点的分析方式,而是将研究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已有的男性文化形象的认识基础上,观察并分析传统文化中的男性文化本质和形象在现代女作家笔下的演绎,试图发掘出现代女性作家对深藏在历史传统中的男性文化形象一种与过去不同的解读与认知,而这种“不同的认知”却正是因为女性用一种“异性”目光打量男性而得来的。本论文从根本上突破了过去就现代女性笔下的男性形象而论男性形象特点的研究模式,而是将现代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放在整个传统文化中男性文化形象背景下进行研究,论述现代女性笔下的男性形象发生变化之处,并指出这种变化背后的女性心理意识,这种论述方式使得女性笔下的男性形象何以以此种方式呈现显得更加具有历史发展逻辑。在与传统男性文化形象进行比较之时,本论文还适当将其与同期男性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进行了比较,突出其与现代男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差异。无疑,现代女作家对男性形象的叙述,对如何认知作为社会性别的男性有极强的参照意义。总之,本论文具有切入角度新(以传统文化视角中的男性文化形象为线索来论述现代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中心新(将传统文化中的男性认知提炼出典型叙事模式来进行论述)、分析新、资料新等特点。

亓梅[9](2012)在《两个女人之间的战争与和平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婆媳关系演变》文中认为婆媳关系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基本母题,在家国同构的中国,婆媳关系因既缺乏血缘关系的稳定性又不具备婚姻关系的亲密感,从而成为家庭结构中最复杂微妙的一种关系,反映这一司空见惯的家庭关系的作品也是层出不穷。进入20世纪中国新文学,远离时代主潮的婆媳关系逐渐成为作家关注的焦点,其新的社会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人性心理内涵得到深入地挖掘和全面地展现。本文力图以20世纪不同时期作家的典型作品为蓝本,以时间为序,从女性解放和家庭伦理两方面梳理出婆媳关系创作的发展脉络,并试图探讨其变化与作家所处时代和心理的关系。本文依据社会文化语境的不同分为四章:第一章,五四启蒙主义语境下的婆媳叙事。现代作家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对社会底层和封建大家庭中的婆媳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审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代表封建礼教的婆婆,对弱者媳妇的苦难命运、悲惨生活寄寓了深切的同情。婆媳关系叙事成为他们反封建思想启蒙、进行社会革命的武器之一。第二章,战争背景下婆媳关系叙事的多元格局。阶级矛盾、民族解放成为中心话语,婆媳关系开始与民族国家话语联系起来。一方面,婆媳冲突的叙写对抗战不再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作家开始借婆媳和谐关系来为抗战事业服务。另一方面,婆媳同时面临着父权专制和日本侵略者两个敌人,双重的生存压力进一步激化了婆媳之间的矛盾,加剧了女性的生存困境。而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时代要求下,解放区文学多以婆媳关系来表现革命胜利、翻身解放、社会变迁等重大主题。同时,作家也开始挖掘婆媳矛盾形成的深层文化原因和心理成因,探寻兼具寡母/婆婆身份于一身的女性的人性之“恶”。第三章,十七年文学政治伦理视阈中的婆媳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整个社会形成了高度统一的文化权威和文化体系,家庭成员的关系高度政治化。十七年文学以革命道德为核心建构了新的婆媳关系,婆媳矛盾被纳入到进步与落后的革命伦理体系中进行评判。女性的社会政治地位极大提高,传统的家庭权力关系格局被打破,在新型的集体化大家庭中,婆媳均能和谐相处。第四章,新时期过渡型文化语境中的婆媳叙事。在新旧二元文化结构中,作家在延续恶婆婆/苦媳妇传统婆媳叙事模式的同时,将更多的目光聚焦于新时期的变化对婆媳关系的影响。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以及自我主体意识的增强,使媳妇有了足够的与婆婆平等对话的能力,婆媳关系趋于平和。文化背景的新旧杂陈、中国社会的独特转型与变革、对经济利益的功利性追求和道德文化的多元化状态等都成为引发现代家庭中婆媳矛盾的主要因素。部分女性作家则从女性视角出发,在历史文化长河中全面审视婆媳关系,揭示出女性困窘的生存状态与传统封建文化及社会性别秩序之间的深刻矛盾,同时也有了构建新型婆媳关系的冲动。

程琼晶[10](2012)在《大地的舞者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母亲形象》文中提出母亲创造了人类的生命,成为人类最亲密和最信赖的人物,因此,人类对母亲的关注和依赖,使得母亲成为了文学作品中的常客。作为文学书写的对象,母亲形象具有“原型”意义,她承载着人类集体情感,作家通过她表现自己体验的社会。母亲形象存在于全世界民族的集体潜意识中,母性精神成为人类生生不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动力,因此,对母亲形象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现代文学小说中所刻画的母亲形象为研究对象,透视出作家的情感走向及其他们对社会文化乃至人性的反思。本篇论文主要分为三章论述:第一章主要论述母亲“原型”的意义及其在中外文学作品中的表现;第二章进入本文论述的主要对象——现代文学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分类归纳了不同母亲形象的不同特点;第三章立足作家们的创作态度和观点,分析母亲形象丰富的外延意义,她不是作家单纯的书写对象,而是作家用以寻找心灵家园、审视亲情文化、理解人性的窗口。人类伊始,从神话到现实,母亲的身影从未离开过文学舞台,随着时代的变迁,母亲被赋予不同的表现意义,但有一点从未改变,就是母性精神对于人类的永恒性,因此,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存在的意义。

二、从《孔雀东南飞》《寒夜》谈旧时期中国妇女的悲剧命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孔雀东南飞》《寒夜》谈旧时期中国妇女的悲剧命运(论文提纲范文)

(1)“孤岛”妇女期刊文艺创作的女性主体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妇女期刊
        (二)女性主体意识
    三、研究范围
    四、“孤岛”时期妇女期刊研究现状
        (一)论着类
        (二)论文类
第一章 战争中拓荒:“孤岛”背景下女性话语空间的主体彰显
    第一节 女性话语的彰显
        一、现实“夹缝”中的发声
        二、不同阵营,同一战线
    第二节 女性话语的建构
        一、女性特质的栏目设置
        二、特殊群体的关注
第二章 人本意识的觉醒:女性家庭空间中的自我体认
    第一节 人/女人:生命自由的追寻
        一、生理:自然性别的认同
        二、婚姻:自主婚姻与自由恋爱
    第二节 女性/男性:反“父权制”下的女性成长
        一、仇父情结:父女关系的破裂
        二、娜拉效应:女性出走叙事
    第三节 女性/女性:同性建构的女性世界
        一、伦理之母:婆媳关系中的女性悲剧
        二、私有领域:“姐妹情谊”的书写
第三章 走向社会的人:女性在公共空间中的主体建构
    第一节 女性与社会:职业女性形象的塑造
        一、底层职业女性的苦难书写
        二、知识女性的职业困顿
    第二节 女性与政治:边缘到中心——女性政治身份的认同
        一、政治意识自觉性的召唤
        二、义务:女性参军与后援责任
        三、旧话新说:历史女性的翻案
        四、时代女性群像
第四章 “孤岛”妇女期刊与其他地区妇女期刊的比较
    第一节 与陕甘宁边区《中国妇女》的比较
        一、女性立场的差异
        二、妇女问题根源的挖掘
        三、“劳工神圣”论
    第二节 与《妇女共鸣》的比较
        一、女性想象“民族共同体”的建构
        二、男性形象的塑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论新文学婆媳矛盾的多元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文学婆媳叙事的文化背景
二、新文学婆媳矛盾的心理探秘
三、新文学婆媳关系的解决方式

(3)姚燮叙事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二、姚燮研究综述
第一章 姚燮的人生轨迹和创作成就
    第一节 姚燮的人生轨迹
        一、聪慧勤奋的早年
        二、意气风发的青年
        三、坎凛不遇的壮年
        四、息游韬潜的晚年
    第二节 姚燮的创作成就
第二章 姚燮的诗歌主张与交游活动
    第一节 姚燮的诗歌主张
    第二节 姚燮的交游活动
        一、姚燮与枕湖吟社
        二、姚燮在京的交游活动
        三、姚燮与寓居苏沪浙的文人交游活动
        四、姚燮与其他文人的交游
第三章 姚燮叙事诗的主题内容
    第一节 古代叙事诗的发展与近代叙事诗的流变
        一、古代叙事诗的发展
        二、近代叙事诗的特色
    第二节 鸦片战争爱国诗潮与叙事诗的发展
        一、鸦片战争爱国诗潮概说
        二、鸦片战争爱国诗潮与叙事诗
    第三节 姚燮叙事诗的思想内容
        一、鸦片战争时期的残乱景象
        二、展现民生疾苦图景,揭露统治阶级丑态
        三、刻画下层民众群像,赞美民间生活场景
        四、描写家庭悲欢与个人遭遇
        五、反映女性的悲苦生活境况
第四章 姚燮叙事诗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 表现手法:白描、讽刺、对比、夸张
    第二节 诗作风格:蕴藉宛转、悲凉顿挫
    第三节 语言特色:朴素、新奇
    第四节 人物形象:语言描写、环境衬托
第五章 姚燮的叙事长诗《双鸩篇》
    第一节 《双鸩篇》的故事梗概与爱情悲剧
    第二节 与《孔雀东南飞》的比较
    第三节 《双鸩篇》的艺术特色及诗歌地位
        一、艺术特色
        二、诗歌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圣经》视野下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家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第二章 新文化运动下《圣经》及其思想的传播与接受
    2.1 社会大变动与大革新下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取舍
    2.2 社会大变动与大革新下“新”文化构建的两大元素
    2.3 《圣经》牺牲、宽恕和博爱等思想的传播
    2.4 《圣经》思想对中国现代作家及其文学作品的影响
第三章 《圣经》视野下的鲁迅小说
    3.1 鲁迅在旷野之地背起十字架的呐喊与彷徨
        3.1.1 鲁迅在基督教堂林立的环境中渡过童年和少年的生活
        3.1.2 鲁迅的杂文集、散文集等与《圣经》的密切关系
        3.1.3 鲁迅以“拯救者耶稣受难”的呐喊之声呼唤民众
        3.1.4 独身于“旷野”呐喊的无力与彷徨
    3.2 《药》——背起十字架受难的耶稣
        3.2.1 夏瑜在“丁字街口”被杀——受苦难受的耶稣形象
        3.2.2 夏瑜背起十字架的负重与孤独
        3.2.3 小栓痨病与罪的拯救
    3.3 身处两栖(耶教文化与儒道文化)之地的“士”
        3.3.1 “士”的革新与守旧——徘徊于西方耶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
        3.3.2 《野草》——彷徨挣扎与迷茫的心声
        3.3.2.1 黑暗而寒冷的叙述色调
        3.3.2.2 在荒芜的旷野中徘徊的“彷徨游鬼”
        3.3.2.3 以“现在的死”获取“死后的新生”
        3.3.3 《孤独者》与《在酒楼上》——旷野中的脆弱呼喊之声
        3.3.3.1 魏连殳——旷野中嗥叫呼救的受伤之狼
        3.3.3.2 吕纬甫——徘徊于两栖之地的彷徨者
        3.3.4 《故乡》与《祝福》——回乡省亲的隐身两栖士
        3.3.4.1 《故乡》——过去的乐园和现实的荒园
        3.3.4.2 《祝福》——灵魂的孤独和启蒙者的彷徨
第四章 《圣经》视野下的老舍小说
    4.1 老舍皈依耶教与“犯罪堕落—苦难—拯救”信念
        4.1.1 老舍在缸瓦市教堂受洗入教
        4.1.2 老舍的创作自述、文艺主张与《圣经》的关系
        4.1.3 老舍对“罪感与堕落—苦难—拯救”观念的情有独钟
    4.2 《骆驼祥子》——悲情而苦涩的灰色人生
        4.2.1 众人物的堕落与苦难
        4.2.1.1 祥子买车梦想三次破灭的心酸苦难
        4.2.1.2 小福子的苦难与惨死
        4.2.1.3 刘四爷与虎妞、夏先生与阮明的犯罪与受难
        4.2.1.4 老马与小马、二强子及大杂院众人苦难多
        4.2.2 祥子的要强与受难、堕落与拯救
        4.2.2.1 祥子的“耶路撒冷圣殿”——北平城
        4.2.2.2 祥子受难与拯救
        4.2.3 《骆驼祥子》中的堕落与拯救形象
        4.2.3.1 虎妞与夏三太太—堕落的引诱与毁灭
        4.2.3.2 曹先生与小福子——脆弱基督徒的牺牲与拯救
        4.2.3.3 阮明与二强子——诱惑与堕落
        4.2.3.4 六月大雨的洗礼——挪亚大洪水的毁灭与新生
    4.3 悲苦与信望的博弈:《月牙儿》与《我这一辈子》
        4.3.1 被耶稣宽恕的妓女
        4.3.2 为嚼谷而发愁的巡警
    4.4 中西伦理的共鸣:《黑白李》与《四世同堂》
        4.4.1 舍予者:黑李
        4.4.2 忍韧舍身精神:从钱诗人到祁长孙
第五章 《圣经》视野下的巴金小说
    5.1 巴金与《圣经》的博爱、奉献与牺牲思想
        5.1.1 母亲的言传身教与旧家族的生长坏境孕育了巴金爱与憎的思想
        5.1.2 无政府主义理想及信仰的狂热与笃信、怀疑与迷茫、动摇与破灭
        5.1.3 生活中的巴金与耶教《圣经》之关系
        5.1.4 巴金创作自述、文艺作品与耶教《圣经》的关系
    5.2 《寒夜》——夜的寒冷,光的渴望
        5.2.1 黑夜需要从光照者身上摄取温暖
        5.2.2 家的结合、冲突与破裂
        5.2.2.1 家的结合——耶教文化与儒家文化中“爱”的相遇
        5.2.2.2 家的冲突——“平等与孝悌”张力的凸显
        5.2.2.3 家的破裂——“平等与孝悌”的分离
        5.2.3 在寒夜中孤独行走的曾树生
    5.3 《憩园》——旷野中迷失的羔羊和浪子
    5.4 《第四病室》——人间的堕落犯罪与地狱的受苦死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5)唐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古典诗歌人物形象艺术问题
    二、选题理由及其意义
    三、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四、研究思路
    五、创新点
上编
    第一章 唐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渊源
        第一节 唐前诗歌人物形象描写艺术的背景
        第二节 唐前诗歌人物形象的描写类型及意蕴
        第三节 唐前诗歌人物形象描写的艺术成就
        小结
    第二章 唐诗人物形象的描写类型
        第一节 唐诗人物形象的社会身份类别及新变
        第二节 诗人自我形象描写及新变
        第三节 典故类人物形象的描写及新变
        小结
    第三章 唐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的演进
        第一节 转折期的初唐诗歌人物形象描写
        第二节 发展期的盛唐诗歌人物形象描写
        第三节 新变期的中唐诗歌人物形象描写
        第四节 多元期的晚唐诗歌人物形象描写
        小结
    第四章 唐诗人物形象描写技巧
        第一节 人物描写的一与多
        第二节 人物描写的虚与实
        第三节 人物描写的动与静
    第五章 唐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的成就
        第一节 形神兼备的写人艺术
        第二节 多姿多彩的艺术效果
        第三节 影响深远的艺术魅力
        小结
下编
    第六章 唐诗人物形象描写与绘画
        第一节 唐前诗画相融的艺术渊源及意义
        第二节 唐人物诗与人物画题材的互融
        第三节 唐诗人物描写艺术对人物画艺术技巧的借鉴
        小结
    第七章 唐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的诗体差异
        第一节 唐近体诗的人物形象描写艺术
        第二节 唐古体诗的人物形象描写艺术
        小结
    第八章 唐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个案研究
        第一节 李白诗歌人物形象描写艺术
        第二节 杜甫诗歌人物形象描写艺术
        第三节 白居易诗歌人物形象描写艺术
    第九章 唐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比较研究
        第一节 李白、李颀诗中盛唐名士形象描写之比较
        第二节 杜甫“自我形象”描写对韩愈之影响
        第三节 张籍、白居易诗中女性形象描写之比较
        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6)从《寒夜》婆媳关系看巴金对五四精神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及动因
    1.2 研究现状
2 每个人有是也有非
    2.1 慈爱又狭隘的婆婆
        2.1.1 浓厚的母爱
        2.1.2 狭隘的亲情观与爱情观
        2.1.3 寡母心态
    2.2 新潮又自我的小资媳妇
        2.2.1 出走的直接原因:家庭矛盾
        2.2.2 出走的根本原因:汪文宣的软弱
    2.3 婆媳间的彼此伤害
3 巴金对五四启蒙的反思
    3.1 巴金的家族小说叙事
    3.2 汪文宣:知识分子的困境
        3.2.1 无父强母导致的依赖和自我压抑
        3.2.2 知识分子的软弱性
    3.3 曾树生:新女性的出走与回归
4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现代战争叙事中的女性形象研究(189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的缘起
    0.2 国内外研究状况
        0.2.1 战争研究
        0.2.2 中国现代战争文学研究
        0.2.3 涉及本课题的女性形象研究
    0.3 研究对象、思路、目标、与主要观点
        0.3.1 研究对象
        0.3.2 研究思路
        0.3.3 研究目标
        0.3.4 主要观点
1 女性视角下1894-1949战争叙事的历史考察
    1.1 清末民初国族话语中的战争叙事
        1.1.1 清末民初的国族话语与女子问题
        1.1.2 清末民初的战争叙事
    1.2 “五四”个人价值诉求下的战争叙事
        1.2.1 发现个人与写作的“娜拉”
        1.2.2 “五四”时期的战争叙事
    1.3 “大话”和“小话”:多元整合中的三四十年代战争叙事
        1.3.1 战争爆发后的社会总动员
        1.3.2 “国家至上”:“大话”和三四十年代战争叙事
        1.3.3 “大话”和“小话”交织中的三四十年战争叙事
2 现代战争叙事中的“危机女性”
    2.1 “男降女不降”与战争叙事中的“铁血英雌”
        2.1.1 “男降女不降”一语的历史况味
        2.1.2 “男降女不降”与“铁血英雌”
        2.1.3 战争叙事中的“铁血英雌”
    2.2 “国民之母”:战争叙事中的母亲角色再生
        2.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母道
        2.2.2 晚清的“国民之母”
        2.2.3 现代战争叙事中的“国民之母”
    2.3 “自释”与“他释”;女性的冲突化解机制
        2.3.1 “自释”:女性的冲突化解机制之一
        2.3.2 “他释”:女性的冲突化解机制之二
3 现代战争叙事中的“非一女性”
    3.1 走向迷途:无法选择的女人
        3.1.1 挣扎在个体爱欲/民族主义之间的女性
        3.1.2 母亲角色分裂的苦难
    3.2 性暴力的话语禁忌:被强暴的女人
        3.2.1 历史和现实中的性暴力
        3.2.2 现代战争叙事中性暴力讲述的传统呈现
        3.2.3 女性性暴力叙事的传统变现与失现
    3.3 美人计:身体的越界与划界
        3.3.1 美人计中的女性身体
        3.3.2 美人计中女性身体的越界与划界
4 现代战争叙事中的“边缘女性”
    4.1 反启蒙:“大脚”和“小脚”的错位
        4.1.1 话语出场:五四启蒙和三四十年代的新启蒙运动
        4.1.2 反启蒙:“大脚”和“小脚”的错位
    4.2 家庭性:战争中的个人自救
        4.2.1 作为一种批评话语的家庭性
        4.2.2 家庭性与战争中的个人自救
5 现代战争叙事中女性形象的类型特征及效应
    5.1 “危机女性,的体制性:“身份归属”与安全空间
        5.1.1 “危机女性”的伦理性
        5.1.2 “危机女性”的归附性
        5.1.3 “危机女性”的暴力性
    5.2 “非一女性”和“边缘女性”的悲剧性
        5.2.1 非此即彼:战争极境中的受难
        5.2.2 “神秘的分界线”:被战争放大的性别图像
    5.3 重建新的反思向度:战争体制的结构与性别问题
        5.3.1 战争体制的结构性别与“危机女性”的困惑
        5.3.2 战争体制结构性别化的文化推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灰色的亚当 ——论中国现代女作家对于“男性”的认知与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研究综述与选题意义
    第一节 已有成果的分类评述
    第二节 选题涉及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创新之处与选题价值
    绪论注释
第一章 “知识误我”的女性哀鸣
    第一节 “五四”妇女观——有关女性解放知识之形成
    第二节 知识如何误我——“五四”妇女观对现代女性的影响
    第三节 知识为何误我——对“五四”妇女观的反思
    第一章 注释
第二章 “男人本质”的女性认知
    第一节 公众场景中的男人本质——在“君子”与“小人”之间
    第二节 情爱场景中的男人本质——欲望的动物
    第三节 家庭生活场景中的男人本质——行将坍塌的“王者”
    第二章 注释
第三章 “男人形象”的女性书写
    第一节 渴望被异性拯救的男性形象——凄楚可怜的“乞情弱者”
    第二节 作为拯救者的男性形象——风流潇洒的“白马王子”
    第三节 玩弄情感的男性形象——寡情薄幸的“负心汉”
    第三章 注释
结语 女性视野下“娜拉”对应形象的缺失与建构
    结语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9)两个女人之间的战争与和平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婆媳关系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五四启蒙主义语境下的婆媳叙事
    第一节 底层社会中被言说的婆媳关系
    第二节 旧式大家庭中的婆媳关系书写
第二章 战争背景下婆媳叙事的多元格局
    第一节 战争背景下婆媳矛盾的淡化
    第二节 战争对婆媳生存境遇的影响
    第三节 探寻战争中的人性之“恶”
    第四节 解放区新生活环境中的婆媳叙事
第三章 政治伦理文化视阈中的婆媳伦理叙事
    第一节 新型婚恋观主导下女性的反叛与自救
    第二节 政治化评价体系下放大的婆媳矛盾
    第三节 一元社会文化的认同与婆媳关系的重构
第四章 新时期过渡型文化语境中婆媳叙事
    第一节 婆媳关系传统叙事的延续与反思
    第二节 时代新变影响下的婆媳叙事转变
    第三节 在历史文化长河中全面审视婆媳关系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大地的舞者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母亲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母亲”原型
    第一节 中外文学作品中的母亲原型
    第二节 中外文学作品中的母亲形象
第二章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母亲形象
    第一节 理想化的母亲形象
    第二节 苦难的母亲
    第三节 异化的母亲
第三章 母亲形象折射出的文化意蕴
    第一节 寻找与眷恋
    第二节 审视与反思
    第三节 理解与宽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四、从《孔雀东南飞》《寒夜》谈旧时期中国妇女的悲剧命运(论文参考文献)

  • [1]“孤岛”妇女期刊文艺创作的女性主体意识研究[D]. 崔丹.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2]论新文学婆媳矛盾的多元叙事[J]. 宋剑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3]姚燮叙事诗研究[D]. 申丽丽.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7)
  • [4]《圣经》视野下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家论[D]. 王鹏飞. 长沙理工大学, 2017(01)
  • [5]唐诗人物形象描写艺术研究[D]. 杨贺.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1)
  • [6]从《寒夜》婆媳关系看巴金对五四精神的反思[D]. 高谨. 四川师范大学, 2014(02)
  • [7]现代战争叙事中的女性形象研究(1894-1949)[D]. 雷霖.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8]灰色的亚当 ——论中国现代女作家对于“男性”的认知与书写[D]. 华维勇. 暨南大学, 2012(05)
  • [9]两个女人之间的战争与和平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婆媳关系演变[D]. 亓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1)
  • [10]大地的舞者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母亲形象[D]. 程琼晶. 江西师范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从《孔雀东南飞》《寒夜》谈中国古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