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山子构造系统古地磁研究

粤北山子构造系统古地磁研究

一、粤北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古地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峰[1](2020)在《华南雪峰陆内造山带东向构造扩展隆升与转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陆内造山带的形成机制是近年国际构造地质学的热点问题之一。华南雪峰造山带经历了强烈的陆内造山作用,以雪峰造山带为实例建立构造模型,不仅对于揭示陆内造山带的形成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约束和评价该地区矿床剥露历史也十分关键。本文对雪峰造山带东段的湘中后陆逆冲构造带为重点研究区,开展了野外构造解析、显微构造观察和深部构造解译。结合古构造应力场和构造变形序列进行综合分析,以构造—热年代学研究和构造物理模拟为研究手段,本文对雪峰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及其构造转向过程进行了重点论述。通过对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解译,厘定出雪峰造山带东段的湘中后陆构造带以在深度约10km出存在拆离断层及其上的断展褶皱。根据古构造应力场计算,梳理了雪峰山东缘燕山期以来五个阶段的构造应力场,先后经历了 NW-SE向挤压构造体制、NWW-SEE向挤压和NNE-SSW向伸展的走滑构造体制、近东西向挤压构造体制、NNW-SSE向伸展构造体制、NEE-SWW向挤压和NNW-SSE向伸展的走滑构造体制。通过构造解析,将湘中后陆构造带燕山期构造变形划分为三阶段构造变形:D31阶段构造变形以向NW逆冲为主;D32阶段表现为共轭走滑断层;D33阶段表现为东逆冲的脆性断层和穹隆群。根据碎屑锆石U-Pb同位素结果,将雪峰造山带东段燕山期构造变形的时间下限定为176 Ma。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表明,晚白垩世以来,湘中后陆构造带平均剥露速度约在0.06-0.07km/Ma,剥露厚度6.5-6.6km,是西部厚皮-薄皮构造带的两倍。热演化史综合分析表明,在~90Ma,雪峰山东侧发生快速冷却事件。D33阶段的构造应力场转换为东西向挤压,导致湘中后陆构造带的强烈变形和大规模隆升剥露,造成大乘山、龙山和猪婆山穹隆出露于地表,是雪峰造山带向东递进扩展的结果。雪峰造山带发生构造转向与前陆逆冲带受到四川盆地刚性基底克拉通的阻挡有关。通过沙箱模拟实验与综合研究,本文认为前陆块体阻挡导致造山楔达到临界角状态,由此引发的向后陆扩展隆升是控制陆内变形扩展的内在原因。雪峰造山带在结构上经历了多次构造转换,并于90 Ma后基本定型。而约60-30 Ma和10Ma存在两次快速冷却在整个华南板块基本一致,对雪峰造山带进行了改造,可能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和中国南海板块扩张有关。

桂先刚[2](2019)在《甘肃红层特征及丹霞地貌分区研究》文中提出丹霞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质资源,具有较高的科学和美学价值。随着中国丹霞联合申遗的成功,丹霞地貌逐步走向世界,由此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红层是一种红色陆相碎屑沉积物,在国内外广泛分布,作为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其研究是不可回避的内容。虽然红层与丹霞地貌在我国研究历史已有90年,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基础研究还较薄弱、学科间融合交叉不够、地域研究发展不均衡及缺乏国内外对比研究等方面。西北地区红层作为我国红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育的大量丹霞地貌,仅甘肃就居全国第三。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框架及“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下,西北红层及丹霞地貌研究迎来了良好的机遇。选取甘肃红层及其上发育的丹霞地貌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资料及野外调查,借助空间分析软件Arcgis,研究红层的地史背景、岩性岩相及分布等方面特征,分析其形成影响因素;同时,对红层发育的丹霞地貌的分布规律、类型、形成条件及发育演化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选取因子对甘肃丹霞地貌进行发育分区。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甘肃红层形成时代跨度长,但集中于中生代中期之后,白垩系分布最多,泥盆系最少;主要分布陇东、陇中地区,其余地区较少,基本与深大断裂带等构造线延伸方向基本一致。地台区与褶皱带红层分布差异显着。红层岩性多为砾岩、砂岩、砂砾岩及泥页岩,沉积相以山麓相、河湖相为主。岩性岩相横向、纵向变化较大。构造运动及其形迹(深大断裂)和古气候是甘肃红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2)甘肃丹霞地貌发育有116处,全省分布范围广,除嘉峪关外,其余各市(州)均有发育;海拔在10283468m之间,垂向高差大;密度分析显示呈条带状、片状格局;时代从晚古生代到中新生代红层中均有发育,集中在白垩系-新近系三套地层内;地貌区上集中于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流域上分布以黄河流域最多,丹霞地貌数量随着与河流的距离增大而减少;构造板块上分布在柴达木-祁连、华北及扬子等板块上,其余板块上未见发育。综合物质基础、构造因素、主导动力及规模大小等因素,对甘肃丹霞地貌进行了初步分类。(3)内外力地质作用共同制约甘肃丹霞地貌形成及演化。其中,红层及岩性是物质基础条件,新构造运动是关键性动力条件,断裂是控制性条件,气候、流水及风化等是造貌成景重要外动力条件。甘肃丹霞地貌大致经历了红盆发育与成岩、构造抬升及成景塑形等三个重要阶段。(4)综合地层、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及新构造运动等因素,选取红层、距断裂距离、距河流距离、地貌类型及新构造运动分区为代表因子,采用频率比模型,对丹霞地貌划分为极高、高、中、低4个发育区。理论及实地验证均表明此分区基本符合实际情况,较好地反映了丹霞地貌发育的分布规律。通过甘肃红层特征和丹霞地貌分布、分类、发育演化及发育分区等的研究成果,为深入挖掘红层及丹霞地貌的科学和旅游价值提供了参考依据,对今后调查研究和保护开发红层及其地貌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求知[3](2017)在《广东八宝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浅析》文中研究表明广东八宝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南褶皱系粤北凹陷带、大东山花岗岩体的南缘,是一个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型矿床,产于东岗岭组(D2d)灰岩与砂岩界面上。区内构造活动强烈,岩浆作用频繁,中新生代的岩浆活动为本区提供了大量的成矿流体和热源,从大地构造位置和岩浆活动情况来看,对成矿十分有利。钻探工程揭露发现深部隐伏花岗岩体的存在,同时在矿区北东部有燕山三期中—细粒花岗岩(γ52(3))岩体(八宝岩体),其银、钼、铜、铅、钨、镍、铷等的背景值较高,推测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

刘建军[4](2017)在《广东八宝铅锌银多金属矿地层地球化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东八宝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之大东山花岗岩体的南缘[1],产于东岗岭组(D2d)灰岩与砂岩界面上,是一个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型矿床。主要地层以晚古生界地层为主,南西小面积出露新生界及中生界地层;具有南岭成矿带中常见含矿地层:泥盆统东岗岭组-天子岭组地层;通过对广东八宝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地层地球化学分析,矿区具有良好的成矿有利条件,八宝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发现是一个新突破。本文着重对从地层与成矿的关系,对矿床的成矿条件进行总结,为新一轮外围找矿提供参考。

葛枝华[5](2018)在《威宁地区玄武岩风化壳中稀土迁移富集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稀土是一种相当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电子、石油化工、能源、军事、环境保护、农业、高新技术产品中被广泛使用,使得世界上很多国家对稀土的需求与日俱增。长期以来,对于峨眉山玄武岩风化壳中稀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因此,选取威宁地区峨眉山玄武岩风化壳中稀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对玄武岩风化壳哲觉、海外剖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稀土主要富集于中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顶部与上二叠统宣威组底部之间的一套含铁岩系中,含矿岩系主要为高岭石粘土岩、凝灰质粘土岩、粘土岩及铁矿层,其总稀土(ΣREE)含量较高,平均为776.93x10-6,最高含量为2828.91x10-6,在剖面上总体呈抛物线趋势,中部高岭石粘土岩较下部和上部粘土岩更富集稀土,是潜在的玄武岩风化壳型稀土资源,其资源潜力十分巨大。2、对玄武岩风化壳中粘土岩的矿物学和岩石学研究结果表明,稀土主要赋存于粘土岩中高岭石矿物之中,主要呈类质同象形式存在,见有少量磷铝铈矿稀土独立矿物。3、通过哲觉、海外剖面中主量元素分析表明玄武岩风化壳地球化学过程实质就是一种脱硅富铝的过程。在随风化的过程中,辉石、长石类矿物强烈分解,铁铝钛等氧化物明显增加,Ca、Na、Mg、K强烈迅速淋失,SiO2的含量不断降低,元素的迁移活动顺序是CaO>MgO>Na2O>SiO2。通过风化淋滤作用使得稀土在风化壳中不断富集起来。4、通过哲觉、海外剖面中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微量元素Sr/Ba、V/Zr、Th/U比值表明玄武岩风化壳中稀土主要形成于温暖潮湿富氧的环境,并伴随有海进海退的过程。5、通过哲觉、海外剖面中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风化壳中稀土与基底峨眉山玄武岩相比表明风化壳中稀土超常富集,轻重稀土在玄武岩风化壳中发生了强烈的分异作用,轻稀土分异作用较强烈,重稀土分异作用不明显,为右倾轻稀土富集型。6、通过挑选10件稀土样品浸出实验,其中稀土浸出率平均值7.14%,表明玄武岩风化壳中稀土主要以类质同象为主,离子吸附型占很小比例。7、通过大陆风化作用和岩相古地理的研究表明,继东吴运动之后峨眉地幔柱的形成,玄武岩喷溢后,康滇古陆抬升且距离海岸线靠近,而晚二叠世乐平期属于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从而导致峨眉山玄武岩遭受风化剥蚀,为稀土的形成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通过综合分析得出,稀土的迁移富集模式经历了三期六个阶段,最终富集成矿。

李金玺[6](2014)在《大巴山弧形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位于上扬子克拉通北缘,属四川盆地和秦岭造山带过渡地带,是研究盆山耦合和陆内造山作用的理想区域。弧形构造在全球主要造山带普遍发育,构造解析和古地磁是研究弧形构造最有效手段。本文以构造地质学为主,结合多重热年代学、地球物理学、平衡剖面等理论和技术方法,对大巴山弧形构造特征进行详细了研究。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以铁溪-巫溪断层和城口-房县断层为南北边界,西接米仓山-汉南隆起,东为神农架隆起和黄陵隆起。该弧形构造带以镇巴-鸡唱断层可分为北带褶皱冲断带和南带滑脱褶皱带,前者逆冲断层非常发育,形成叠瓦式、双重、对冲和背冲构造体系,褶皱以紧闭和闭合褶皱为主,尖棱褶皱较发育;后者褶皱发育,断层次之,以闭合褶皱为主,箱状褶皱较发育。城口-房县断层对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形成尤为关键,可能早在华南和华北碰撞之前已拉张形成,并且具有一定弧形,在板块碰撞过程中和后期陆内造山阶段,发生多次逆冲和走滑运动,各段均存在大量倾竖和倾伏褶皱,显示其走滑强烈,在东段左旋走滑,中、西段右旋走滑。各段平衡剖面恢复表明中段构造缩短最小而弧两翼缩短量最大。石泉-安康断裂和城口-房县断裂构造定向样品的显微组构特征揭示了大巴山构造带变形机制和温压环境。大巴山石泉-安康断裂带石英颗粒呈波状消光和带状消光,定向拉伸明显,以亚颗粒旋转(SGR)动态重结晶为主,具韧性变形特征;石英c轴指示了底面滑移为主或底面滑移与菱面滑移共同作用,温度在350-450℃; Flinn指数K值大于1表明应变样式为拉长型椭球体。城口-房县断裂带东段样品石英无动态重结晶,石英c轴指示了底面滑移为主,脆韧性变形特征,Flinn指数K值小于1,表明应变样式为压扁型椭球体。石泉-汉阴一带有限应变椭球体长轴以近于水平为主,而在城口到镇坪一带产状较陡为主,可能暗示了城口-房县逆冲断层可能受到后期走滑叠加。运动学涡度规律不明显,简单剪切和纯剪切均存在。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内各段磁性组构特征具有较大相似性,磁面理较为发育,磁线理欠发育,但磁面理却是西段最发育,东段次之,中段最差。 Flinn指数指示磁化率椭球体以压扁型为主,局部存在一定拉伸型;磁化率各项异性度Pj几乎全小于1.20,说明构造应变为中等到弱应变。大巴山弧形构造带西段磁线理优势发育方向150°,次优势方位60°;磁面理北西和北北西向最发育,另外近东西向磁面理次发育。中段磁线理优势发育方向140°,次优势方位65°;磁面理北西向最发育,东北东向磁面理次发育。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东段磁线理优势发育方向90°,次优势方位40°;磁面理东西向最发育,近南北向磁面理次发育。大巴山地区磁线理和面理优势方位分析表明至少存在两期构造叠加现象。Kmax—构造走向差斜率非常接近,0.63±0.03,因此,确定巴山弧形构造属于递进弧,即具有原生弧又具有递进弧特征,且弧度弯曲大于50%以上。多重热年代学限定了米仓山-大巴山和川中-川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热构造(剥蚀)事件主要发生于早白垩世末(100Ma)和中新世以来(2520Ma)。综合该区已有年代学资料,表明弧形构造变形时限在两翼(或两端点)隆升早,向弧顶呈现递减趋势。大巴山弧形构造受多种因素控制,华南在与华北板块碰撞前拉张导致弧形构造南部边界形成,具有原始弧度,后期NW向挤压,加剧了城口-房县断层弧度,在大巴山由北东向南西逆冲过程中,两侧基底先期隆升产生砥柱阻挡效应,由于存在多层次滑脱层,基底埋深(两翼凹中间凸)导致中段滑移速率比东西两翼快,正是在如此多的有利因素下才形成如此完美的弧形构造。至于东西段的不对称,可能是由于滑脱层厚度东厚西薄,基底东浅西深以及内部岩石圈温度和埋深北东高南西低的诸多差异引起的。总之,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三叠纪以来的构造演化历史为:中三叠世,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因华南和华北板块的碰撞受到近N-S向的挤压;晚侏罗-早白垩世,持续受到NE向挤压,褶皱变形由北东向南西扩展;晚白垩世,伴随着秦岭造山带的伸展发生了短暂拉张;新生代,受到青藏高原向东扩展的远程效应,为NNW向挤压,城口-房县断层产生了强烈右旋走滑。

宁树正[7](2013)在《中国赋煤构造单元与控煤特征》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了赋煤构造单元与大地构造单元、赋煤单元、成矿单元的关系,定义了赋煤构造单元及命名原则;在分析中国含煤岩系形变特征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赋煤构造单元三级划分方案,将中国赋煤构造单元划分为5个赋煤构造区、13个赋煤构造亚区和66个赋煤构造带;以构造控煤理论为指导,以煤系形变研究为主线,分析了主要赋煤构造单元控煤特征;通过对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背景等分析,探讨了典型赋煤构造带煤系形变控制因素;在对主要大地构造单元形成演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大地构造单元对区域煤系形变的影响;进而总结了中国赋煤构造单元煤系形变发育规律。

祖辅平[8](2012)在《中国东南部晚古生代以来典型盆地沉积构造环境演化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中国东南部为研究对象,以“三个典型盆地”为工作区,通过野外地质与构造调查、样品的薄片鉴定、地球化学定量值判识以及室内文献资料整合分析,对金衢盆地、永安盆地及萍乐盆地进行了重点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岩石物性、层序地层、盆地构成要素、主元素与稀土元素特征、有机碳同位素特征等方面;以此为基础,在确定各盆地区沉积构造、沉积中心、岩相变化以及构造环境演化史的前提下,对中国东南部晚古生代-中新生代区域性盆地形态分布格局及构造环境演化进行了对比研究。金衢盆地是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断陷盆地之一,发育在前中生代变质褶皱基底之上,主要山北部浅凹陷带、中央隆起带以及南部深凹陷带三个构造单.元组成:①以地层岩石所蕴含的物质信息为主线,通过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辅以野外地质调查,从垂向深部和横向表层两方面综合考察,研究了该盆地中新生代的地层岩石及构造演化特征。结果表明:a)金衢盆地内部的不整合、向斜等构造现象反映了盆地的动态形成,盆地接受沉积的同时伴随着横向拉张;双峰式火山岩体现为流纹岩与玄武岩的SiO2含量差异超过18%,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展示出玄武岩无铕亏损和流纹岩铕亏损明显,微量元素蛛网图表现出玄武岩和流纹岩的Nb、Ta均为槽,Zr、K较富集,Ti较贫化,据此判断研究样品为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b)早白垩世晚期,盆地局段地层中夹有橄榄玄武岩,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为板内快速拉张环境的碱性玄武岩,盆地西端的广丰盆地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红层中的玄武岩特征基本一致。②运用盆地原型分析方法,对该盆地的构造事件、深部构造、蚀源区、沉降史、沉积中心、盆地边界构造和沉积问断等进行了研究。盆地经历了早期陆内挤压(NW-SE)、早白垩世晚期伸展拉张(NW-SE)、晚白垩世拗陷、白垩世末萎缩以及后期改造几个演化阶段。研究认为:盆地沉积物主要来自于早期褶皱隆升的前中生代地层的剥蚀以及晚期拉张背景的山体风化剥蚀,证实了金衢盆地经历过由挤压向拉张机制转换所致抬升剥蚀事件,这些事件对断陷箕状盆地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盆地沉积沉降中心主要在衢州附近,而在不同的古岩相期又有一定位移的迁移。研究表明,盆地具有良好的含油气前景,钱家、水亭、杨塘和蒋塘4个构造圈闭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③进一步综合分析后发现,中新生代金衢盆地的地层岩性特征是其构造环境演化的物质记录,总体呈现“北断南超”,反映了拉张背景下的盆地迁移;根据重力资料及部分钻孔推断的基底形态,按照汤姆逊提出的三角形计算方法估算,金衢盆地在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的拉张量大约为2100m,沉降量约为5100m。④鉴于金衢盆地是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复杂陆相盆地的一个典型代表,盆地所处构造环境具有横向和纵向应力场相叠合的多阶段复杂演化特征,故这些认识有助于供同类陆相盆地研究时参考。萍乐盆地沿萍乡至乐平一带出露的晚古生代至早三叠纪地层是原地系统;附近的“板溪群”,既包含有前震旦纪变质岩系,也可能含中生代构造混杂岩的成分,属于外来系统。综合前人研究表明:①萍乐坳陷海相含油气系统的烃源岩包括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岩、泥岩和煤,具有有机质丰度高、分布面积广、成熟度适中、油气显示较好的特点;②坳陷具有中白垩统-古近系红色岩系和元古界-三叠系推覆岩系两套区域性盖层;③坳陷内中西部以找气为主,东部以找油为主,勘探有利区为余干区和萍乡区;④具有在推覆体之下寻找油气藏的潜力。永安盆地发育在前泥盆纪基底之上,位于华夏古陆南缘,沿NE向新元古代政和-大埔断裂带展布,是在其基础上由早寒武世永安-龙岩海湾经伸展作用而成的一个沉积断陷盆地。利用层序地层学方法,辅之以野外调查,研究了永安盆地的地层序列和岩石组合:①对晚古生代至早三叠世地层格架及柱状剖面的分析表明,伴随海平面的升降,海相沉积序列具有旋回性,不同沉积相在盆地东、中、西区段分布不均,盆地沉积沉降中心大致位于龙岩和梅县地区;②对横贯盆区的地质剖面及盆内辅助剖面的研究表明,中新生代,盆内以断块作用为主,改造了晚古生代地层,代之以断褶复合地层;③有机碳质层为盆地的海陆变迁作了时域界定,并且其赋存部位和形态也在空间上表征了盆地构造演化的力学机制。通过分析构造事件、古地理及物源区、深部构造、边界构造等盆地要素,研究了盆地的沉积构造环境演化及其应力机制,结果表明:①盆地具有隆起-伸展构造发育的特点,主要经历了华力西期海陆交互相巨厚沉积阶段,印支期稳定的准地台向活动大陆边缘转变阶段并伴随挤压隆升,以及印支期后中新生代由挤压向拉张机制转换的构造改造阶段。②晚古生代,海进海退的快慢受控于不同时期构造事件的强弱变化,由此产生的沿岸隆起区的剥蚀以及拉张背景的山体风化剥蚀为盆地提供了物源,存在北、南两个物源区。以海侵与海退为标志,晚古生代的古地理环境及各时段沉积相的展布和变化各具特色,沉积相相带分布处于重复变化之中,演化序列比较清晰;海退时期,沿NE-SW方向展布河流相-三角洲相-滨海相-海相,缺少边缘相,海侵时期的盆地沉积环境分为潮坪泻湖、台地边缘浅滩、台地前缘斜坡及陆棚边缘盆地几个沉积相带;中新生代,盆地总体为火山活动背景下的山前及河湖相沉积环境。另外,盆内不同时代含碳层位样品δ13Corg值的变化及其与邻区样品δ13Corg值的对比研究佐证了盆地本身乃至整个中国东南部沉积环境在不同地质时期以及同一时期不同区段沉积相变化的异同特征;永安盆地晚古生代沉积物有机碳δ13Corg值区主要为(-15~-25‰),与同时期金衢盆地北缘沉积物有机碳δ13Corg值区间(-20~30‰)较为相似,盆地有机碳TOC与同时期萍乐盆地TOC也有相似之处,这些特征表明,永安盆地成盆时期的沉积环境在区域范围内与其它盆地具有相同之处,即海陆过渡环境;同时,又有定的区别,ZM(浙闽沿海)地区含碳层位多为中新生代,分析认为,在晚古生代永安盆地成盆地成盆期,ZM地区为一隆起区,该隆起区和武夷山隆起区共同构成了永安盆地的主要物源区。这一认识与区域古流向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对该盆区的认识为中国东南部盆地的薄弱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参考信息。鉴于几前述“三个典型盆地”研究内容,可知中国东南部前泥盆纪基底之上发育的晚泥盆世-早中三叠世稳定的海相沉积序列以印支事件为标志经构造改造与中新生代陆相沉积序列复式叠合。为了恢复各阶段海相沉积地层对应的盆地面貌,揭示沉积作用在时空演化上的差异变化特征,以期在中国东南部海相油气勘探的理论和技术层面寻求新思路,通过建立由30个代表性柱状图组成的层序地层格架并形成9个时期地层厚度等值线图(地层年代从晚古生代到早中生代,涉及区域包括广东省、湖南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以及福建省),从地层对比所展示的规律性特征、烃源岩发育的环境及空间分布规律、主要盆地的基本特征与残余露头的分布规律、早古生代以来构造环境演化史与油气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①受江绍、赣江和政和-大埔三大断裂带的控制,中国东南部形成了包括江南盆地区、华南(武夷-南岭)盆地区、东南沿海盆地区、武夷山古隆起、江绍拗陷带、永梅拗陷带在内的盆-隆-拗构造格局;②单位地层具(?)区域连续性,岩石地层厚度大对应区段水体深,生物化含量多对应水体稳定性好,反之则水体浅且活动性强;③石炭系、二叠系及三叠系对于研究中国东南部油气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龙潭组(或童子岩组,或茅口组)是最有利的烃源岩层位。研究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和创新认识。包括如下方面:①首次完成晚泥盆世古近纪残余地层露头分布图编制;②建立了晚古生代以来一个古隆起、四个盆地区的构造格局;③特提斯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对于研究区沉积构造环境的变迁具有标志作用;④龙潭组是最有利的烃源岩层位,次为坂头组;⑤利用层序地层中的生物刘比,反映了区域性沉积特征变化,建立了研究区各剖面岩石地层单位之问的时代对比关系;⑥通过对野外盆区主干剖面、辅助剖面的特征描述,并结合前人成果的综合分析,根据露头层序地层学方法,并结合生物地层、层序的碳同位素特征等,较为清晰地把盆区古环境的变迁与区域性古环境及构造环境有机结合起来;⑦详细阐述了中国东南部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层序地层特征。⑧金衢盆地是中国东南部典型的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之一,水安盆地则是中国东南部兼具晚古生代海相特征和中新生代陆相特征的典型复合盆地之一,两者在演化过程中所受内驱力和所经历的机制转换具有相似性,即中新生代古亚洲动力学体制向古太平洋体制的转换,晚白垩世之初的由挤压向拉张的机制转换,以及垂向地幔物质的上涌,由此首次提出了能量源团分形设想,即盆地的轮廓是横向与垂向分布不均匀的点能量源团组成的能量源团面传播推进叠合的外在表现;该设想不仅为研究盆地构造环境演化机制提供了新视角,而且对地震灾害预测具有借鉴意义。

王涛[9](2010)在《雪峰山构造系统印支期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华南陆块东部包括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而雪峰陆内构造系统又是扬子地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雪峰山地区深入调查,研究华南内陆地区印支期构造变形过程,对理解华南早中生代的构造演化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雪峰山基底隆起带及其两侧的大量野外调查,分析古地理面貌和花岗岩分布,侧重从其印支期不整合面的分布和特征、印支期褶皱特征以及断裂特征等角度。以构造分析为主,结合地球物理学、岩石学、古地磁学知识和资料来力求揭示该区印支期构造演化特征以及动力学演化模式。最后,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印支期角度不整合分布规律由东往西表现为:高角度不整合—微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整合四个递变区域,且空间分布区域依次由东往西递变渐新。据此可知,华南地区印支期构造运动或构造变形强度从东向西由强变弱,且早期变形范围宽大,后期逐渐向东退缩。(2)陆内变形的边界效应:研究区印支期在南、北边缘有强大的南北向挤压作用的情况下,却发育有南北向弧形构造线和北东向构造线,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在同一构造作用下受陆内不同边界控制的结果,与古太平洋无关,与秦岭—大别造山带也无关。(3)差异旋转导致陆内两幕变形:印支早期NEE向的构造线原始可能也为NNE向或NE向,是印支晚期顺时针旋转变位为现今NEE向的方位,而印支晚期NNE向褶皱依然是在前期同一应力方向下形成的(都属于古特提斯洋构造域),也就是说印支期以后整个华南旋转是整体旋转,不存在华夏地块和扬子地块之间的差异旋转;而印支期华夏地块和扬子地块之间存在差异旋转。(4)南、北方的构造线呈垂直格局:扬子地块内部印支期总体北东向的构造线与东西轴向的秦岭-大别造山带和扬子地块南部东西轴向的构造线相垂直,其原因是: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最终陆内收缩变形的时间要比扬子地块与华北陆块沿秦岭-大别造山带的陆间碰撞拼合的时间要早,印支早期的先存北北东向构造线在印支晚期由于扬子地块顺时针旋转变位为北东东向;新的第二幕构造线是在与早期第一幕变形相同的构造应力方向的作用下形成北北东向;秦岭-大别造山带近东西向的构造线是取决于近东西向的华北陆块南缘边界,其原始方位为总体近东西向。这些复杂的边界条件和旋转作用决定了先形成彼此近于垂直的构造线,然后拼接形成现今构造线垂直的格局。

柏道远,邹宾微,赵龙辉,李泽泓,王先辉,马铁球,肖冬贵,彭云益[10](2009)在《湘东太湖逆冲推覆构造基本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地表地质调查和钻探资料,厘定了湘东太湖逆冲推覆构造。推覆构造总体呈北东走向,自北西往南东依次由前缘逆断裂(螺丝桥断裂)、推覆体前带和上部滑脱构造、下断坡(铁铺坳—龙凤桥隐伏断裂)及推覆体后带、反冲断裂(中湾断裂)、后缘向斜等组成。在前缘断裂北西面发育青洞倒转向斜。后缘向斜呈向NW凸出的弧形,其中段发育丫江桥穹状隆起和印支期丫江桥花岗岩体。青洞向斜走向中分点、后缘向斜弧形前凸部位及丫江桥岩体(穹状隆起)中心组成NW向直线,并与丫江桥岩体长轴重合。基于以上特征,分析提出太湖逆冲推覆构造及丫江桥穹状隆起和丫江桥岩体形成的动力机制:印支运动中在区域NW(W)向挤压下,发生深部和浅部滑脱以及沿下断坡的逆冲,形成太湖逆冲推覆构造。太湖推覆体向北西运动过程中存在自青洞向斜至丫江桥岩体的具有更强的挤压和更大距离滑移的中轴带,使丫江桥地区形成穹状隆起,并使后缘向斜轴迹因后拽牵引而组成一向北西凸出的弧形构造。丫江桥穹状隆起区由于更强的挤压剪切作用及更大幅度的地壳增厚,深部地壳发生更大幅度的升温,在强挤压过后应力松弛环境下减压熔融、岩浆上侵而形成丫江桥花岗岩体。太湖逆冲推覆构造为华南中生代构造演化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二、粤北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古地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粤北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古地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华南雪峰陆内造山带东向构造扩展隆升与转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陆内造山带及其结构对称性
    1.2 雪峰造山带与江南造山带、江南古陆和江南隆起
        1.2.1 江南古陆和江南隆起
        1.2.2 江南造山带
        1.2.3 雪峰造山带
    1.3 研究现状
    1.4 选题意义与项目依托
        1.4.1 选题意义
        1.4.2 项目依托
    1.5 主要内容与研究路线
        1.5.1 主要内容
        1.5.2 研究路线
    1.6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7 论文特色和创新点
        1.7.1 论文特色
        1.7.2 论文创新点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
        2.1.1 区域断裂
        2.1.2 主要韧性剪切带
        2.1.3 区域构造事件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岩浆岩
        2.3.1 喷出岩
        2.3.2 侵入岩
    2.4 区域变质作用
    2.5 深部地球物理资料
        2.5.1 地震层析成像
        2.5.2 地震测深与大地电磁剖面
        2.5.3 大地热流
3. 湘中后陆逆冲构造带
    3.1 构造边界厘定
    3.2 浅部构造样式
    3.3 深部构造解译
4. 湘中构造带构造序列与古构造应力场
    4.1 构造层划分的原则
    4.2 构造样式与构造运动学
        4.2.1 D_1~1期挤压构造变形
        4.2.2 D_1~2期伸展构造
        4.2.3 D_2~1期挤压构造变形
        4.2.4 D_2~2期韧性剪切变形
        4.2.5 D_3期构造变形
        4.2.6 D_4期伸展构造变形
        4.2.7 D_5期走滑构造变形
    4.3 古构造应力场重建
    4.4 构造变形与古构造应力场演化序列
5. 构造变形时代限定
    5.1 D_1~1期
    5.2 D_1~2期
    5.3 D_2~1期
    5.4 D_2~2期
    5.5 D_3期
        5.5.1 碎屑锆石U-Pb同位素测年
        5.5.2 裂变径迹低温热年代学限定
    5.6 D_3期构造变形时间讨论
6. 雪峰造山带东向构造扩展与隆升
    6.1 一维稳态热模拟
        6.1.1 原理与方法
        6.1.2 一维稳态热模拟结果
    6.2 热演化史与隆升过程
    6.3 雪峰造山带裂变径迹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6.4 讨论
7. 雪峰造山带构造演化与动力学机制
    7.1 岩石圈构造变形的深部基础
    7.2 来自构造物理模拟的启示
        7.2.1 方法
        7.2.2 结果
        7.2.3 构造意义
    7.3 雪峰陆内造山带演化模式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甘肃红层特征及丹霞地貌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环境
    2.1 自然地理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象、水文
    2.2 区域地质
        2.2.1 大地构造背景
        2.2.2 地质构造
        2.2.3 地层
第三章 甘肃红层特征
    3.1 红层形成的地史背景
    3.2 红层岩性及岩相
    3.3 红层分布
        3.3.1 分布范围
        3.3.2 分布规律
    3.4 红层成因分析
        3.4.1 古构造因素
        3.4.2 古气候因素
第四章 丹霞地貌分布、分类及发育演化
    4.1 丹霞地貌分布
        4.1.1 行政区分布
        4.1.2 时空分布
        4.1.3 地貌区分布
        4.1.4 流域分布
        4.1.5 板块构造分布
    4.2 丹霞地貌分类
        4.2.1 按物质基础分类
        4.2.2 按气候区分类
        4.2.3 按成因分类
        4.2.4 按地层产状分类
        4.2.5 按规模大小分类
    4.3 丹霞地貌的发育条件
        4.3.1 地层与岩性条件
        4.3.2 新构造运动条件
        4.3.3 活动断裂条件
        4.3.4 外动力条件
    4.4 丹霞地貌的形成演化
        4.4.1 红盆发育与成岩阶段
        4.4.2 红盆构造抬升
        4.4.3 丹霞地貌成景塑形阶段
第五章 丹霞地貌分区
    5.1 分区方法
    5.2 因子选取及计算
    5.3 综合分区与验证
        5.3.1 综合分区
        5.3.2 验证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1 甘肃省丹霞地貌一览表

(3)广东八宝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2.2 构造
    2.3 岩浆岩
3 矿床地质特征
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5 结论及认识

(4)广东八宝铅锌银多金属矿地层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2.1.1 中下泥盆统老虎头组(D1-2l)
        2.1.2 中泥盆统东岗岭组(D2d)
        2.1.3 上泥盆统天子岭组(D3t)
    2.2 构造
    2.3 岩浆岩
3 矿床地质特征
4 地球化学特征
    4.1 1:25000土壤测量
    4.2 1:10000土壤测量
5 地层地球化学特征
5 结论及认识

(5)威宁地区玄武岩风化壳中稀土迁移富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稀土元素基本性质及其地球环境中的分布
        1.2.1 稀土元素的物理化学特征
        1.2.2 稀土的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1.3 国内风化壳型稀土矿研究现状
        1.3.1 稀土矿概述
        1.3.2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综合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4 峨眉山玄武岩概况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实物工作量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6.2 实物工作量
    1.7 论文主要的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构造
    2.3 古地理特征
    2.4 典型玄武岩风化壳剖面特征
        2.4.1 哲觉剖面特征
        2.4.2 海外剖面特征
    2.5 含矿岩系特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稀土的矿物学研究
    3.1 矿物组分
    3.2 矿物岩石学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玄武岩风化壳中稀土地球化学特征
    4.1 样品处理和实验方法
    4.2 地球化学特征
        4.2.1 主量元素
        4.2.2 微量元素
        4.2.3 稀土元素
    4.3 分析与讨论
        4.3.1 风化壳风化作用的讨论
        4.3.2 古环境地球化学标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风化壳中稀土的赋存状态研究
第六章 风化壳中稀土迁移富集机制研究
    6.1 稀土物质来源
        6.1.1 大陆风化作用
        6.1.2 地球化学元素物源示踪
    6.2 岩相古地理对稀土富集影响因素
    6.3 稀土元素迁移富集机制
    6.4 稀土的时空分布规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大巴山弧形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弧形构造带研究现状
        1.2.2 大巴山构造带研究进展与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主要工作量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主要工作量
    1.4 取得的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1.4.1 取得的主要认识
        1.4.2 创新性研究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
        2.1.1 大巴山构造带
        2.1.2 秦岭造山带
        2.1.3 川东高陡褶皱带
        2.1.4 米仓山隆起
        2.1.5 神农架和黄陵隆起
    2.2 区域地层
        2.2.1 基底
        2.2.2 沉积盖层
第3章 大巴山弧形构造带构造特征
    3.1 大巴山弧形构造平面展布几何特征
    3.2 主要断裂带构造变形基本特征
    3.3 大巴山弧形构造带西段构造特征
    3.4 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中段构造特征
    3.5 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东段构造特征
    3.6 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各段缩短量
    3.7 构造序列及期次
        3.7.1 断层擦痕
        3.7.2 节理
        3.7.3 (叠加)褶皱
    小结
第4章 大巴山弧形构造带显微构造特征
    4.1 构造定向片制作与测量
    4.2 大巴山显微构造特征
    4.3 石英组构
    4.4 有限应变
    4.5 运动学涡度分析
    小结
第5章 大巴山弧形构造岩石磁组构特征
    5.1 古地磁学
    5.2 样品采集、制作和测试
    5.3 大巴山弧形构造带磁组构特征及指示意义
        5.3.1 磁性矿物特征
        5.3.2 磁性组构基本特征
        5.3.3 磁化率椭球体主轴方位
    小结
第6章 大巴山构造带中新生代隆升剥蚀-沉积响应
    6.1 热年代学样品及测试方法
    6.2 热年代学测试结果
    6.3 关键热-构造事件和抬升-剥蚀历史
第7章 大巴山弧形构造带成因机制
    7.1 弧形构造主控因素分析
        7.1.1 滑脱层展布特征
        7.1.2 两端基底隆起砥柱效应
        7.1.3 基底特征
        7.1.4 深部岩石圈结构特征
        小结
    7.2 大巴山弧形构造演化历史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中国赋煤构造单元与控煤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煤田构造研究现状
        1.2.2 构造分区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原则
        1.3.2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1.3.3 赋煤构造单元控煤特征
        1.3.4 赋煤构造带煤系形变控制因素
        1.3.5 主要大地构造带区域控煤与煤田构造发育规律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手段
    1.5 主要工作量
    1.6 论文创新点
2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
    2.1 赋煤构造单元定义
        2.1.1 构造单元定义
        2.1.2 成矿单元定义
        2.1.3 赋煤单元定义
        2.1.4 赋煤构造单元定义
    2.2 构造单元、成矿单元、赋煤单元、赋煤构造单元之间的关系
    2.3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依据
        2.3.1 聚集特征(成煤地质时代)差异
        2.3.2 含煤岩系赋存形态表现差异
    2.4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体系
        2.4.1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体系
        2.4.2 成矿单元划分体系
        2.4.3 赋煤单元划分体系
        2.4.4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体系
    2.5 中国赋煤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2.5.1 划分的资料基础
        2.5.2 划分结果
    2.6 本章小结
3 赋煤构造亚区控煤特征
    3.1 东北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3.1.1 东北西部赋煤构造亚区
        3.1.2 东北中部赋煤构造亚区
        3.1.3 东北东部赋煤构造亚区
    3.2 华北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3.2.1 华北北部赋煤构造亚区
        3.2.2 华北西部赋煤构造亚区
        3.2.3 华北东部赋煤构造亚区
        3.2.4 华北南部赋煤构造亚区
    3.3 华南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3.3.1 扬子赋煤构造亚区
        3.3.2 华南赋煤构造亚区
    3.4 西北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3.4.1 北疆赋煤构造亚区
        3.4.2 南疆赋煤构造亚区
        3.4.3 祁连赋煤构造亚区
    3.5 滇藏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典型赋煤构造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4.1 二连断陷赋煤构造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4.1.1 煤系变形特征
        4.1.2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环境
        4.1.3 深部构造与基底属性
    4.2 鄂尔多斯东缘褶皱赋煤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4.2.1 煤系变形特征
        4.2.2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环境
        4.2.3 深部构造与基底属性
    4.3 柴北缘逆冲推覆赋煤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4.3.1 煤系变形特征
        4.3.2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环境
        4.3.3 深部构造与基底属性
    4.4 滇东褶皱赋煤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4.4.1 煤系变形特征
        4.4.2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环境
        4.4.3 深部构造与基底属性
    4.5 本章小结
5 区域大地构造带对煤系形变的构造控制
    5.1 天山-兴蒙造山系
        5.1.1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
        5.1.2 天山造山带对煤系变形影响
        5.1.3 蒙古造山带对煤系变形影响
    5.2 秦祁昆造山系
        5.2.1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
        5.2.2 秦岭大别造山带对煤系变形影响
        5.2.3 祁连造山带对煤系变形影响
    5.3 邻庐断裂带
        5.3.1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
        5.3.2 郯庐断裂对煤系变形影响
    5.6 本章小结
6 煤田构造发育规律
    6.1 构造演化与动力学背景
        6.1.1 大地构造演化
        6.1.2 大地构造与赋煤作用
        6.1.3 深部构造与构造应力场
    6.2 煤系变形基本规律
        6.2.1 含煤岩系变形规律
        6.2.2 含煤岩系变形组合
    6.3 控煤构造样式与煤系展布规律
        6.3.1 伸展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3.2 挤压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3.3 剪切和旋转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3.4 反转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3.5 滑动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3.6 同沉积(成煤期)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期成果

(8)中国东南部晚古生代以来典型盆地沉积构造环境演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选题背景
    0.2 研究的问题
    0.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0.4 工作思路、创新点及主要工作量
第1章 理论基础与区域地质概况
    1.1 国内外沉积盆地研究现状
        1.1.1 盆地的地球动力学分类
        1.1.2 盆地的地球动力学研究现状
        1.1.3 研究沉积盆地的意义
    1.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第2章 金衢盆地中新生代地层岩石特征及其构造环境判识
    2.1 研究基础
    2.2 地质背景
    2.3 中新生代地层特征
        2 3.1 基本特征
        2.3.2 金衢盆地内部地层
        2.3.3 内部地层与边缘地层接触关系
        2.3.4 构造指示意义
    2.4 火山岩特征及其构造指示意义
        2.4.1 火山-岩浆活动基本特征
        2.4.2 早白垩世早期双峰式火山岩
        2.4.3 构造指示意义
    2.5 早白垩世晚期以来强烈拉张的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2.5.1 岩石地球化学判别分析
        2.5.2 构造环境判别
    2.6 小结
第3章 金衢盆地的原型及其含油气前景
    3.1 研究基础
    3.2 金衢盆地原型分析
        3.2.1 盆地区域地层序列
        3.2.2 构造事件
        3.2.3 深部构造
        3.2.4 蚀源区
        3.2.5 边界构造
    3.3 沉积与沉降史分析
        3.3.1 地层接触形态
        3.3.2 沉积速率
        3.3.3 沉积(降)间断
        3.3.4 沉降中心及其迁移
    3.4 金衢白垩纪盆地的伸展断陷及其拉张量估算
        3.4.1 盆地拉张量估算
        3.4.2 拉张量估算原则和方法
        3.4.3 金衢盆地基底形态及伸展量估算
        3.4.4 沉积物厚度及沉降量
        3.4.5 金衢盆地伸展成因分析
    3.5 金衢盆地的构造环境与油气关系
    3.6 小结
第4章 萍乐盆地(坳陷)的地层系统及其含油气性
    4.1 地质概况
    4.2 萍乐坳陷地层系统
    4.3 萍乐坳陷构造样式
    4.4 萍乐坳陷沉积环境变迁
    4.5 萍乐坳陷含油气性
        4.5.1 含油气系统特征
        4.5.2 油气显示层位
    4.6 小结
第5章 永安盆地晚古生代-中新生代沉积构造环境演化特征
    5.1 地质背景
    5.2 地层序列
        5.2.1 柱状剖面
        5.2.2 主干横剖面
        5.2.3 辅助剖面
    5.3 盆地沉积构造环境演化特征
        5.3.1 盆地沉积构造演化阶段性
        5.3.1.1 构造事件
        5.3.1.2 古地理及物源区
        5.3.1.3 晚古生代沉积相分类及其特征
        5.3.1.4 中新生代沉积相分类及其特征
        5.3.1.5 晚古生代与中新生代沉积相对比分析
        5.3.2 盆地构造环境演化机制
        5.3.3 盆地地层特征与构造演化特征的关系
        5.3.4 盆地构造环境演化对成矿机制的影响
        5.3.5 推覆断裂构造与构造环境演化
        5.3.6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永安盆地有机碳同位素特征及其与邻区古环境意义对比
    6.1 研究基础
    6.2 地质背景
    6.3 永安盆地及其邻区碳同位素(C~(13)ORG)对比研究
        6.3.1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6.3.2 沉积环境指示意义
    6.4 小结
第7章 中国东南部区域地层特征对比及区域构造环境演化
    7.1 晚古生代-中新生代分省地层特征
        7.1.1 浙江省晚古生代以来(D3-T2-E)地层描述
        7.1.1.1 上泥盆统(D_3)
        7.1.1.2 石炭系
        7.1.1.3 二叠系
        7.1.1.4 三叠系
        7.1.1.5 侏罗系
        7.1.1.6 白垩系
        7.1.1.7 第三系
        7.1.2 江西省晚古生代以来(D3-T2-E)地层描述
        7.1.2.1 上泥盆统(D_3)
        7.1.2.2 石炭系
        7.1.2.3 二叠系
        7.1.2.4 三叠系
        7.1.2.5 侏罗系
        7.1.2.6 白垩系
        7.1.2.7 第三系
        7.1.3 福建省晚古生代以来(D3-T2-E)地层描述
        7.1.3.1 上泥盆统(D_3)
        7.1.3.2 石炭系
        7.1.3.3 二叠系
        7.1.3.4 三叠系
        7.1.3.5 侏罗系
        7.1.3.6 白垩系
        7.1.3.7 第三系
    7.2 中国东南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区域地层对比及其研究意义
        7.2.1 研究基础
        7.2.2 地质背景
        7.2.3 区域地层特征对比研究
        7.2.3.1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地层对比
        7.2.3.2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残余盆地特征
        7.2.4 沉积构造演化史与油气关系
    7.3 三个典型盆地含油气性对比
        7.3.1 地层发育特征
        7.3.2 沉积环境和相
        7.3.3 生、储、盖条件
        7.3.4 油气显示情况及勘探潜力
    7.4 金衢盆地和永安盆地演化之能量分形机制设想
        7.4.1 研究基础
        7.4.2 盆地演化模式
        7.4.2.1 金衢盆地演化模式
        7.4.2.2 永安盆地演化模式
        7.4.3 能量分形设想
        7.4.3.1 分形机制设想
        7.4.3.2 分形机制与盆地的关系
        7.4.3.3 分形机制与地震的关系
    7.5 小结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已发表与本研究有关的论文目录
论文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主要参考的内部地质报告
附录

(9)雪峰山构造系统印支期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内容和目标
    0.4 技术方案和工作量
        0.4.1 技术方案
        0.4.2 野外调查阶段
        0.4.3 室内整理资料阶段
1 区域地质背景
    1.1 大地构造背景和单元划分
    1.2 构造层划分和地层组成
    1.3 印支期岩相古地理面貌
    1.4 印支期岩浆作用
2 印支期角度不整合特征
    2.1 印支期角度不整合整体特征
    2.2 印支期高角度不整合的分布
        2.2.1 沅陵地区角度不整合
        2.2.2 溆浦地区角度不整合
    2.3 印支期微角度不整合的分布
        2.3.1 桑植地区微角度不整合
        2.3.2 石门地区微角度不整合
        2.3.3 怀化地区微角度不整合
3 雪峰构造系统断裂组合及其性质
    3.1 雪峰构造系统逆冲断裂特征
        3.1.1 雪峰山东缘逆冲推覆特征
        3.1.2 雪峰山西缘逆冲推覆特征
    3.2 雪峰构造系统滑脱层特征
4 褶皱几何学特征
    4.1 近东西向褶皱
    4.2 北北东向褶皱
    4.3 褶皱叠加组合
    4.4 褶皱演化分析
5 动力学机制
    5.1 华南地块古地磁
    5.2 陆缘控制因素
        5.2.1 印支期秦岭—大别造山带对扬子地块变形的影响范围
        5.2.2 太平洋的构造运动对华南的影响
        5.2.3 古特提斯洋的影响
    5.3 旋转作用导致华南印支期构造线的变位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湘东太湖逆冲推覆构造基本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太湖逆冲推覆构造的厘定
    2.1 青洞向斜
    2.2 推覆体前缘断裂——螺丝桥断裂
    2.3 推覆体前带
    2.4 推覆体后带、下断坡及反冲断裂
    2.5 后缘向斜
    2.6 推覆构造纵向变化、形成时代与推覆距离
3 推覆构造运动学分析
4 讨论
    4.1 太湖推覆构造与安仁“y”字型构造关系探讨
    4.2 太湖推覆构造对华南中生代构造演化的制约
5 结论

四、粤北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古地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南雪峰陆内造山带东向构造扩展隆升与转换研究[D]. 陈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2]甘肃红层特征及丹霞地貌分区研究[D]. 桂先刚. 兰州大学, 2019(09)
  • [3]广东八宝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浅析[J]. 张求知.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7(03)
  • [4]广东八宝铅锌银多金属矿地层地球化学研究[J]. 刘建军. 世界有色金属, 2017(05)
  • [5]威宁地区玄武岩风化壳中稀土迁移富集机制研究[D]. 葛枝华. 贵州大学, 2018(05)
  • [6]大巴山弧形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D]. 李金玺.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7]中国赋煤构造单元与控煤特征[D]. 宁树正.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08)
  • [8]中国东南部晚古生代以来典型盆地沉积构造环境演化特征[D]. 祖辅平. 南京大学, 2012(04)
  • [9]雪峰山构造系统印支期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D]. 王涛.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2)
  • [10]湘东太湖逆冲推覆构造基本特征研究[J]. 柏道远,邹宾微,赵龙辉,李泽泓,王先辉,马铁球,肖冬贵,彭云益. 中国地质, 2009(01)

标签:;  ;  ;  

粤北山子构造系统古地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