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浅山植被恢复重建途径探讨

祁连山浅山植被恢复重建途径探讨

一、祁连山浅山区植被恢复与重建途径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珂[1](2021)在《张掖地区古城池与周边环境共生景观研究 ——以八卦营古城为例》文中认为古城池是时代演进的产物,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发展和人类聚居的需求状况,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物质载体。“丝绸之路”张掖段拥有大量的古城遗址,该段丝路的历史、文学、文化价值在考古学、地理学、风景园林等多个专业领域受到重视。张掖的八卦营古城是西汉时期霍去病在今焉支山附近建立的,是甘凉咽喉、丝绸之路关隘,其城池营建与地区山水格局相协调,如今古城池周边的山水环境在城乡发展中遭到破坏,周边聚落无序发展等都给古城遗址的保护发展带来挑战。上述城乡发展和古城池保护之间产生的矛盾是张掖地区古城池面临的共性问题。本文以八卦营古城址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法多次对八卦营古城进行实地勘察,展开对周边人群交流访谈和相关政府单位的访问等途径,收集八卦营古城的保护现状问题以及周边群众对古城保护发展的愿景和相关单位对古城发展的规划要求等多方面的资源;并采用空间分析法对古城与周边的空间格局格局进行分析,研究古城池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的协同联动发展。首先,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别对古城址空间特质进行解读,分析山水景观大格局、城池建筑特点和军事防御性特点,挖掘了古城池建筑的营建智慧并传承了璀璨的历史文化。其次,从共生景观理论的角度,进一步设计探索了古城池与人居聚落、山体地形、河道水系的和谐共生关系,提出了古城池再生发展应树立共生景观的设计思路。该设计为今后当地政府建设遗址及周边环境提供了参考,该思路对更好的营建古城与周边环境的景观风貌提供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的结论主要包括:(1)古城池是历朝历代人群与自然环境和谐互动的产物,张掖地区古城池的营造具有“山—水—城”的显着特点;(2)八卦营古城池在宏观的空间格局上具有“三山一河”的环境特征,微观上的空间布局上体现古城的军事作用;(3)本设计引入“共生理论”,使得八卦营古城与周边环境在多层次、多方面呈现和谐相处的状态。(4)本次古城池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设计促进了遗址保护的发展。

宋洁[2](2021)在《祁连山森林碳储量与森林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研究》文中提出高纬度山地森林由于受人为干扰的影响相对较小,已被证实成为不断增长的陆地碳汇的主要贡献者。但由于高纬度山地森林中贮存的碳极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使得其森林景观及森林碳储量在数量和空间分布上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监测高纬度山地森林景观及碳储量的时空变化情况,对理解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固碳场所。2017年6月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设立,更为实现祁连山生态系统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基于多源遥感数据、样地调查数据、空间环境数据以及相关辅助数据,综合运用3S现代技术手段,在对森林类型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祁连山森林碳储量现状进行估算。并从森林面积、森林覆盖度、森林景观格局角度分析祁连山1990-2018年森林景观时空动态变化情况。建立基于光学遥感变量的森林碳储量估算模型,监测祁连山森林碳储量1990-2018年间时空分布变化。并基于不同海拔、坡向、水平范围以及行政区域空间梯度对森林景观和森林碳储量时空变化模式进行分析。基于不同的空间尺度,分析祁连山森林景观格局与森林碳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为理解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以及制定祁连山国家公园森林资源保护及生态系统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相比仅依据光谱特征进行分类,依据光谱及垂直结构综合特征分类时,总体分类精度提高了10.67%,具有相似光谱特征但不同垂直结构的不同植被类型分类精度提升作用明显,森林范围的识别精度提高。地形信息加入后森林类型的分类精度提升了23.94%,显着提升了森林类型识别精度。相比海拔信息,坡向信息对提升分类精度效果更为显着。季相特征能够对不同森林类型的识别提供帮助,而不同波段组合虽然对地物增强的效果不同,但其对分类精度几乎没有影响。(2)2018年祁连山国家公园森林总碳储量为30.09×106t,平均森林碳储量密度为47.55t/hm2。公园内针叶林总碳储量约为阔叶林碳储量的5.5倍,但阔叶林森林平均碳密度稍高于针叶林。不同空间梯度森林碳储量的分布有较大的不同,对于不同的海拔梯度,海拔2770~3770m以及海拔1770~2770m分别拥有最多的森林碳储量和最高的森林平均碳密度;对于不同的坡向,森林碳储量与森林平均碳密度分布从高到低均依次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对于不同的水平范围,森林碳储量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东段>中段>西段,而森林平均碳密度在中段最高,接下来依次为东段和西段,西段森林碳储量与碳密度与东中两段差距较大;对于不同的行政梯度,甘肃省境内森林碳储量与碳密度均大于青海省。其中不同海拔梯度森林碳储量与森林平均碳密度差距最大,接下来森林碳储量与森林平均碳密度均差距较大的为不同行政区域,山区复杂的地形和不同行政区域管理措施的不同对森林碳储量及碳密度均有较大的影响。(3)1990-2018年间,祁连山国家公园内森林面积变化呈现先上升,后减少的趋势。其中1990-2010年,公园内针叶林和阔叶林面积均逐年增加。2010年起,阔叶林面积下降,2015-2018年,区内针叶林及阔叶林面积均较前一时期有所减少,且阔叶林下降幅度较大。不同空间梯度森林面积变化的分布不同,森林面积变化波动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的地区。1990-2018年,祁连山国家公园森林覆盖度占比最大的值域区间均为70~100%,研究区内森林覆盖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祁连山中、东段针叶林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2015年以前,区内森林植被覆盖未发现有明显的变化。2015-2018年,研究区森林覆盖度出现下降现象。针叶林作为研究区内的绝对优势景观,其景观异质性程度、景观复杂程度、景观聚集程度均较阔叶林高,而阔叶林的分布相较针叶林而言在区内更为分散。1990-2018年间,区内森林景观格局基本呈现逐步破碎化、逐步分散、以及逐渐均匀的趋势,森林生态系统脆弱度逐渐升高。(4)1990-2018年间,祁连山国家公园森林碳储量增加了1.09×106t。1990-2010年,公园森林碳储量持续增长,从2010年起,区内森林碳储量出现下降趋势。基于不同的空间梯度分析森林碳储量的时空变化模式,发现各空间梯度上森林碳储量变化强度排序与其所分布森林范围面积排序基本一致。且对研究区而言,相对于森林碳密度,森林面积对森林碳储量的蓄积影响更大。(5)随着尺度的增加,与平均森林碳密度具有相关关系的景观格局指数逐渐减少,说明随着尺度的增加,森林碳密度的影响因素也愈加复杂。与森林碳密度具有显着相关关系的景观格局指数其与森林碳密度间的相关关系模型平均拟合程度均较低,说明景观格局指数与森林碳密度之间的复杂关系较难用简单的线性关系直接进行描述。相反,与森林总碳储量具有相关性的景观格局指数随着研究尺度的增大逐渐增多。斑块总面积、斑块个数、景观形状指数、平均斑块面积、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斑块连结度指数以及聚集指数在各尺度上均与森林总碳储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说明通过增加森林景观面积、增加景观形状复杂度以及景观聚集度和连通性,能够提升森林碳储量的蓄积。而斑块密度在各尺度上均与森林碳储量具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减小森林破碎化程度能够在有限空间内为基于发挥最大固碳功能的森林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帮助。斑块总面积与森林总碳储量间的幂函数关系在各尺度下其模型拟合系数均达到0.95以上。综上所述,本文分别以垂直结构特征、光谱特征、季相特征和地形特征为分类依据,探讨了提升祁连山山地森林面积提取及类型识别精度的可行方法,为森林景观及森林碳储量变化监测研究奠定了基础;以GPS定位、RS遥感以及GIS空间分析技术为基础,梳理了近30年间祁连山重点区域森林景观及森林碳储量时空动态变化情况,并统计了祁连山森林景观及森林碳储量在不同空间梯度的变化模式;以森林碳贮存功能为例,探讨了高海拔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基于尺度的森林景观格局与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间的相互关系,为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核心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实例。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探索基于不同传感器的多源数据对历史影像森林类型进行更准确的分类并对森林碳储量变化进行估算,量化气候变化背景下山地区域环境的改变及人为活动因素对山地森林碳储量变化产生的影响,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谢宏杰,徐先英,王多胜,康才周,李得禄[3](2021)在《河西走廊创建国家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的对策建议》文中研究指明河西走廊地处丝绸之路咽喉要道,是国家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遏制风沙危害的战略前沿,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挡风墙"。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变化、无序开垦等原因,该地区荒漠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恶化。近年来,国家和省上加大了对河西走廊的生态保护和治理力度,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但荒漠化和土地沙化问题依然严峻,防沙治沙刻不容缓。

赵婷婷,赵成章,康满萍,李群,唐玉瑞,曾红霞,王毓芳[4](2021)在《祁连山北坡灌木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文中认为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异质生境条件下物种种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分异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有助于认识植物的生态适应性。本文基于祁连山北坡28个样地的调查数据,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法探讨了灌木群落的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间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 TWINSPAN分类将祁连山北坡灌木植被划分为盐爪爪+珍珠猪毛菜(Ass.Kalidium foliatum+Lyonia ovalifolia)、灌木亚菊+合头草(Ass.Ajania fruticulosa+Sympegma regelii)、合头草+茵陈蒿(Ass.Sympegma regelii+Artemisia capillaries)、珍珠猪毛菜+多根葱(Ass.Lyonia ovalifolia+Allium polyrhizum)、甘蒙锦鸡儿+针茅(Ass.Caragana opulens+Stipa capillata)、鬼箭锦鸡儿+高山柳(Ass.Caragana jubata+Salix cupularis)和金露梅+珠芽蓼(Ass.Dosiphora fruticosa+Polygonum viviparum)等7个群丛类型;(2) CCA排序结果表明,海拔和土壤全盐量是影响祁连山北坡灌木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机质、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和p H值是次要因子,速效磷和速效钾对植物群落的影响较弱。

李梓嫣[5](2020)在《石羊河流域生态流量分析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羊河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常年以来由于流域水资源缺乏,生态坏境问题突出,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流域内经济的发展。从2007年开始,政府重视石羊河流域的生态问题,通过10年多的恢复和治理,流域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本文通过对石羊河流域进行生态流量的分析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旨在唤起公众水资源保护和节约用水意识,保护水源,使石羊河的生态水系达到均衡发展,从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本文从水资源评价、生态流量分析和水资源优化配置这三方面展开,进行了分析说明,通过实地调研和公式推算,运用潜水蒸发法、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方法、定额法、三种常用水文学法和水力学法等计算出了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人工生态需水量和河道生态流量。现对结果总结如下:(1)通过水资源趋势分析发现,石羊河流域的径流量稳步增长,地下水资源不断增加,地下水开采量减少,跨流域补给水量稳定,水资源发展势头良好。2018年石羊河流域的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相比增加14.3%;地表水资源增加5.4%,地下水资源增加38.2%,地下水人工开采量减少28.73%。(2)得出石羊河流域内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人工生态湖泊需水量和河道生态流量。其中流域内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为1.08×109~3.19×109m3,人工生态湖泊需水量为1.2223×108m3,河道生态流量多种方法对比优化选取10%天然径流量法的计算数值2.661×108m3。(3)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差异显着。流域降水量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多,年内分配不均,夏秋多雨,冬春少雨,丰水期枯水期交替变化;河道径流量呈现出“春汛、夏洪、秋平、冬枯”的季节性水文变化规律,空间上从西南到东北逐渐增加。(4)以生态流量为基础,提出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案。提出要加大生态植被的保护力度,科学制定水库水量调度方案,推广节水农业,建立健全跨流域调水的制度体系。生态流量是一个地区或流域在生态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主要关注点,特别是在干早、半干旱地区,生态流量已成为影响水资源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对石羊河流域的生态流量分析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是一项适时的、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马蓉蓉,黄雨晗,周伟,周际,白中科,官炎俊,郑连福,詹培元,杨正,张艳[6](2019)在《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先进理念,实施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现阶段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机制及启示等方面,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但缺乏系统性的梳理与总结。以中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祁连山为例,以生态地位、退化现象及成因为切入点,结合已开展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总结了典型生态保护修复措施,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策略与建议,旨在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提供模式示范。祁连山生态退化的原因主要为: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活动干预、传统发展理念制约及环境保护投入不足等。典型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已涵盖了"山水林田湖草"各个方面,但在工程实践中如何有机整合各项措施,使生态系统成为"生命共同体"仍是未来探索的科学问题。生态保护修复的理论与实践还需完善以下内容:加强基础调研与科技创新;加强统一规划与协同管理;积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由"开刀治病"工程治理向"健康管理"自然恢复逐步引导的生态修复理念。

隋蕾[7](2018)在《生态都市主义视角下城市浅山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使得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因此城市不断向外扩张,侵占城市外围区域。浅山区绿色空间作为城市与山地的交界地带,是保护城市环境的一道“生态屏障”,对城市环境和气候有重要影响。但是,城市在扩张过程中忽略了浅山区绿色空间的重要作用,不断侵占甚至破坏浅山区绿色空间的生态环境,且国内目前对浅山区绿色空间的认识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其重视性不够且规划研究不足,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土地被侵占严重、资源破坏严重、功能系统紊乱等。在2009年,时任哈佛研究生院院长的莫森·莫斯塔法维教授提出了“生态都市主义”的概念,主张城市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城市设计应从不同尺度出发,提倡用更少的资源建设城市,对浅山区绿色空间的景观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以城市浅山区绿色空间为研究对象,从景观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总结我国城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的景观规划现状,分析总结当今城市浅山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类型案例,试图借鉴生态都市主义理论,提出城市浅山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应对和策略,以期对当前及未来阶段浅山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作出有益探索,使人们认识到浅山区绿色空间的重要性。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三个部分:第一、二章是论文的基础部分,主要内容包含论文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内容与方法、研究框架、相关理论基础、国内外相关研究,同时对浅山区、浅山区绿色空间、生态都市主义扥相关概念进行详细论述。第三、四、五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三章分析我国城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现有的规划类型及案例分析,提出问题与反思;第四章提出生态都市主义适用于浅山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的可行性,以及借鉴生态都市主义理论提出四大策略,分别是宏观尺度的总体加强保护策略,中观尺度的分区补充修复策略,微观尺度的专项设计创造策略和时间维度的场地空间空间塑造;第五章通过上文总结进行设计的规划策略,对青岛市城阳区浅山区绿色空间进行设计规划实践。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在阐述论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对未来浅山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的展望与期冀。

张磊[8](2018)在《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西部地区分布着大量的山地草原,地势海拔高,植被呈垂直分布,地形起伏大,气候环境恶劣,生态体系复杂。这些地区既是我国重点自然保护区和西部内陆主要河流的水源地,又是我国少数民族牧民主要聚居地。在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牧民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水平、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和保护民族文化的背景下,该地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的生态化、现代化和地域性建设显得十分必要。但现有牧民定居点内居住建筑出现了直接照搬城市住宅的现象,并存在应对自然生态环境措施不足、建筑空间功能不完善、传承地域文化方式单一和逐渐失去牧区居住建筑内涵等问题。因其自身的缺陷和局限,制约了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工程的良性建设。新的居住要求与现实条件决定了定居点内居住建筑必须更新来解决其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本文以西部山地草原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对其建立一套适合的建筑模式理论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从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环境出发,系统分析出影响本地区居住建筑的外部环境因素,并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和环境决定理论,分析了居住建筑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该地区现有定居点居住建筑进行了深入的现场实地调研和仪器测试数据分析,发现建筑空间适应性差、能耗高、室内热舒适性不足、太阳能利用方式不够和地域建筑文化缺失等现象,牧区传统建筑所蕴含的草原文化生态营造智慧被现代工业化的建造方式所完全取代。对于上述问题不能仅按照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去解决还要从地区建筑学方法论出发,按照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探索该地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模式化的解决方案。通过对牧民定居点聚落的演变及居住建筑演变历程、建筑空间、形态、技术的演变等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综合的提出了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的演变影响要素和规律。从分析建筑内涵出发,找到决定本地区居住建筑形式及演变的系统关系和居住建筑原始模型为定居建筑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将西部山地草原牧区发展背景及定居点居住建筑存在的问题为依据,以居住建筑拥有地域性特征并符合时代性为要求;以符合地域环境特征、满足牧民现代生产生活需求、降低建筑能耗并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健康的物理环境作为原则,论文提出了西部山地草原牧区定居点居住建筑设计策略。具体为顺应自然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设计策略、建筑空间的适应性设计策略、适宜性技术利用的优化性设计策略和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再生性设计策略。进而通过模式理论的建构后提出从建筑选址布局模式、建筑空间模式、建筑技术模式、地域语言模式四方面的建筑模式,通过四者之间共同作用,实现建筑功能、技术、文化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具有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双适应的特征。建筑选址布局模式是综合考虑地域气候及地形条件以及顺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建筑选址和总体布局;建筑空间模式是从内部空间构成入手,按照空间功能进行分类并明确模块化的布局模式;建筑技术模式是从建筑建构方式、建筑构造和资源利用三方面相关及时提出模式;地域语言模式主要是从建筑形体语言、色彩与装饰二方面,总结其表现方式,从而找到实现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与传承的方法。结合西部山地草原牧区定居点居住建筑模式理论和设计方法,通过肃南康乐牧民定居点示范工程项目上进行了建筑方案创作实践,通过计算机定量模拟方式对方案的生态性能进行评定,以验证该建筑模式理论和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论文旨在推动西部山地草原牧区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完成该地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生态化、现代化、地域性的建设目标。

冯艺佳[9](2016)在《风景园林视角下的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北京的城市建设范围在过去几年中以惊人的速度持续扩大,边界线逐渐靠近周边山地。一直以来,山地都是北京市的主要生态涵养地。北京东、北、西三面环山,山地约占总面积的2/3。浅山区作为平原与山地的交界地带,区域内包含有多种类型的绿色空间,其中不乏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地等生态敏感性极高的区域。同时,浅山区又面临着强烈的开发建设需求,承载着愈来愈多的人类活动。在对浅山区进行关注和研究之前,已有多处绿色空间成为城市蔓延的牺牲品。因此,如何在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浅山优化、科学发展是现阶段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本论文着眼于浅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绿色空间。通过对浅山区、绿色空间、浅山区绿色空间和理想格局的理论梳理和概念界定,明确浅山区绿色空间和理想格局的定义、现状、范围、分类、作用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较为清晰的理论脉络。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的现状问题和挑战,首次提出“宏观调控—中观网络—微观设计”相结合的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体系组成。宏观调控包含长期规划和政策法令;中观网络包含自然服务优化网络和人文服务优化网络;微观设计包含场地设计和社区共享。之后,总结其构建的整体思路和基本流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提出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的构建策略,并结合荷兰兰斯塔德绿心、美国瓦萨奇山前区和北京百望山森林公园三个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宏观调控策略包括构建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建设实施的法规体系;明确绿色空间理想格局范围内的补偿与发展机制;建立跨行政区的管理机制。中观网络策略包括生物栖息、水文过程、地质灾害缓冲、游憩功能和文化遗产保护优化网络构建的指导性导则。微观设计策略包括场地设计注重现状肌理和周边关系,加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挖掘场地乡土文化,使用与保护并重;建立社区共享机制,引导公众参与等。论文进而在镇域尺度上进行了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的进一步实践探索。以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浅山区这一具体地区为例,进行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相结合的理想格局构建并提出实施策略,对研究结论进行校正和完善。本论文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出发,基于适当保护的理念,对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的发展保护提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实施策略,综合涵盖政策法规、网络构建和微观设计等内容,对于北京乃至我国其它山前城市建设中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孟好军,张宏斌,徐柏林,刘建勋,李秉新,成彩霞[10](2013)在《祁连山区造林地封育效果的研究》文中认为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造林地封育试验26 a的调查资料,研究了造林地封育对物种多样性、林地生物量、封育区不同造林类型地土壤的质量状况等。结果表明:造林地封育区较对照区物种多样性指数提高31.9%;林草植被盖度>40%、30%~40%、20%~30%的地块面积分别由原来的15.6%、18.9%和27.8%增加到21.4%、25.6%和34.9%。植被覆盖度<20%的地块面积减少,由原来的37.7%减少为19.1%;灌木层植被盖度由30~40%提高到80~90%,平均高由40~50 cm增加到100~200 cm,林地凋落物量增大了27~43%;E、W向坡地上饲草生物量较对照分别提高2.22倍和2.14倍;青海云杉造林后种群分布逐渐呈现为群聚分布;不同造林类型的土壤质量优劣依次为青海云杉+落叶松混交林>山丹柳灌木林>青海云杉灌木混交林>沙棘林>灌木混交林;封育后衰退山丹柳灌丛每3~4 a现存生物量(standing biomass)增大一倍,特征返回时间为3.2 a,环境容纳量达到一半时,具有最大持续年生产量3.724 t/hm2,利用量大于3.724t/hm2时,原有稳定的灌丛生长速率就会下降。

二、祁连山浅山区植被恢复与重建途径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祁连山浅山区植被恢复与重建途径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张掖地区古城池与周边环境共生景观研究 ——以八卦营古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综述结论
    1.4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4.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2 相关概念
    1.5 理论基础
        1.5.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1.5.2 地域建筑理论
        1.5.3 共生理论
        1.5.4 遗址场效应理论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框架
2 张掖地区古城池概况
    2.1 张掖地区的地理环境
        2.1.1 气候特征
        2.1.2 水文特征
        2.1.3 地形地貌
    2.2 张掖地区的历史脉络
        2.2.1 先秦时期
        2.2.2 汉朝时期
        2.2.3 魏晋南北朝
        2.2.4 隋唐时期
        2.2.5 明清时期
    2.3 张掖地区的资源概况
        2.3.1 文化资源
        2.3.2 自然资源
        2.3.3 经济资源
    2.4 张掖地区古城池遗址的概述
        2.4.1 古城池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2.4.2 张掖地区古城池的分布
    2.5 本章小结
3 张掖地区古城池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3.1 城池的基本特征
        3.1.1 城池形状的选择
        3.1.2 城池的构成要素
        3.1.3 城池的类型及其特点
    3.2 山水格局及城池景观营建
        3.2.1 城池建设与山水的关系
        3.2.2 城内道路的规划方式
        3.2.3 城池内的建筑
        3.2.4 筑城的施工方法
    3.3 城池形态及空间特色的对比
        3.3.1 骆驼古城池
        3.3.2 许三湾古城池
        3.3.3 黑水国古城池
        3.3.4 东灰山遗址
        3.3.5 八卦营古城池
    3.4 本章小结
4 八卦营古城与周边环境的空间特征
    4.1 八卦营古城概况
        4.1.1 地理地貌
        4.1.2 历史沿革
        4.1.3 保护历程
        4.1.4 破坏因素
    4.2 八卦营古城的周边环境分析
        4.2.1 人居聚落
        4.2.2 山体地形
        4.2.3 河道水系
        4.2.4 周边草原
        4.2.5 文化遗址
        4.2.6 湖沼湿地
    4.3 八卦营古城的空间特质
        4.3.1 宏观景观格局特征
        4.3.2 中观景观格局特征
        4.3.3 微观空间场所特点
    4.4 八卦营古城址的价值体现
        4.4.1 八卦营古城的文化特性
        4.4.2 八卦营古城的内在价值
        4.4.3 八卦营古城的可利用价值
    4.5 八卦营古城与周边环境的共生价值
        4.5.1 共生对协调古城和周边环境风貌的影响
        4.5.2 共生对古城和周边环境和谐相处的价值
    4.6 本章小结
5 八卦营古城与周边环境共生的景观设计实践
    5.1 八卦营古城与周边环境发展的主要问题
        5.1.1 遗址本体严重受损
        5.1.2 人居聚落无序扩张
        5.1.3 山体地形遭到破坏
        5.1.4 河道冲破古城遗址
    5.2 八卦营古城与周边环境共生的设计探索
        5.2.1 古城与周边环境共生的定位与定性
        5.2.2 古城与周边环境共生的设计思想
        5.2.3 古城与周边环境共生的设计原则
    5.3 八卦营古城与周边环境共生的设计策略
        5.3.1 继承传统文化
        5.3.2 对周边建筑的控制
        5.3.3 构建山水环境空间体系
    5.4 四位一体的保护性设计
        5.4.1 八卦营古城址本体的保护设计
        5.4.2 人居聚落——居村亲城
        5.4.3 山体地形——眺山绕城
        5.4.4 河道水系——傍水而居
    5.5 张掖地区古城池与周边环境的保护发展趋势
        5.5.1 点状分区式发展
        5.5.2 线状廊道式发展
        5.5.3 面状地区式发展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中的创新点
        6.2.1 新的研究视角
        6.2.2 多学科相结合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表索引
附录二 图索引
附录三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祁连山森林碳储量与森林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森林分类研究
        1.2.2 森林空间分布变化监测研究
        1.2.3 森林景观格局研究
        1.2.4 森林碳储量研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预期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预期目标
第二章 研究区与数据
    2.1 研究区
        2.1.1 整体研究区概况
        2.1.2 重点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2.2.1 光学遥感影像数据
        2.2.2 激光雷达数据
        2.2.3 空间环境数据
        2.2.4 野外实地调查数据
        2.2.5 辅助数据
第三章 山地森林识别精度提升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构建分类系统
        3.1.2 基于GLAS数据的山地地物高度提取
        3.1.3 森林范围识别
        3.1.4 森林类型识别
    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3.2.1 森林范围识别精度比较
        3.2.2 森林类型识别精度比较
        3.2.3 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祁连山森林碳储量现状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森林类型分类及森林区域GLAS脚印点筛选
        4.1.2 GLAS脚印点森林冠层高度估算
        4.1.3 GLAS脚印尺度森林碳储量估算
        4.1.4 基于Max Ent模型的研究区森林碳储量空间分布估计
    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4.2.1 GLAS脚印点森林冠层高度估算结果
        4.2.2 GLAS脚印点森林碳储量估算结果
        4.2.3 研究区森林碳储量空间分布估计结果
        4.2.4 研究区森林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
        4.2.5 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近30 年祁连山森林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历史影像森林面积提取及类型识别
        5.1.2 森林面积动态变化分析
        5.1.3 森林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
        5.1.4 森林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5.2 结果分析与讨论
        5.2.1 研究区1990-2018 年森林类型分类结果
        5.2.2 研究区1990-2018 年森林面积动态变化分析
        5.2.3 研究区1990-2018 年森林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
        5.2.4 研究区1990-2018 年森林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5.2.5 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30 年祁连山森林碳储量时空变化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森林碳储量估算
        6.1.2 相对辐射校正
        6.1.3 森林碳储量的时空变化分析
    6.2 结果分析与讨论
        6.2.1 基于遥感变量的森林碳储量估算
        6.2.2 研究区1990-2018 年森林碳储量空间分布
        6.2.3 研究区1990-2018 年森林碳储量时空变化分析
        6.2.4 讨论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不同尺度森林景观格局与森林碳储量相关性研究
    7.1 研究方法
        7.1.1 实验区域选择
        7.1.2 划分不同尺度森林样区
        7.1.3 景观指数选取
        7.1.4 不同尺度样区内森林碳储量及景观指数提取
        7.1.5 统计分析
    7.2 结果分析与讨论
        7.2.1 研究区不同尺度样区划分结果
        7.2.2 不同尺度森林景观格局与森林碳储量相关性分析
        7.2.3 不同尺度森林景观格局与森林碳储量相关关系模型
        7.2.4 讨论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讨论与展望
    8.1 讨论
    8.2 主要研究结论
        8.2.1 山地森林识别精度提升研究
        8.2.2 祁连山森林碳储量现状研究
        8.2.3 近30 年祁连山森林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8.2.4 近30 年祁连山森林碳储量时空变化研究
        8.2.5 不同尺度森林景观格局与森林碳储量相关性研究
    8.3 特色与创新点
    8.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3)河西走廊创建国家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的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河西走廊打造国家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的现实意义及防沙治沙现状
二、河西走廊探索形成的可推广的典型防沙治沙模式
    (一)极端干旱区。
    (二)干旱区。
    (三)特殊区。
三、河西走廊创建国家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的总体思路及主要路径举措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完善工作协调机制,争取创建河西走廊国家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
    (二)坚持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治风沙,强化河西走廊内陆河流域系统治理和沙区整体治理。
    (三)加大治沙技术创新和示范推广,实施科学治沙、精准治沙。
    (四)在争取国家项目和资金支持的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可持续的投融资渠道。

(4)祁连山北坡灌木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地设置
        1.2.2 土壤采集与测定
        1.2.3 数据处理采用重要值描述植物物种在植物群落中的重要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群落的组成
    2.2 TWINSPAN分类
    2.3 CCA排序
        2.3.1 样方及物种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2.3.2 主要优势种与环境因子的CCA排序
3 讨论
4 结论

(5)石羊河流域生态流量分析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生态流量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情况
        1.2.2 国内研究情况
        1.2.3 石羊河流域生态流量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特色
第二章 石羊河流域基本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河流水系
    2.5 社会经济
第三章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及时空分布特征
    3.1 流域降水情况
    3.2 冰川雪水资源
    3.3 流域地表水资源概况
        3.3.1 流域径流量及其变化趋势
        3.3.2 流域地表水资源
    3.4 流域地下水资源概况
        3.4.1 流域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3.4.2 流域地下水资源量
        3.4.3 流域地下水动态
    3.5 跨流域调入水资源
    3.6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总量
第四章 生态流量以及计算方法的对比优化
    4.1 生态流量的产生
    4.2 生态流量的概念
    4.3 生态流量的计算方法
        4.3.1 水文学法
        4.3.2 水力学法
        4.3.3 生境模拟法
        4.3.4 整体分析法
    4.4 不同计算方法的对比优选
    4.5 生态流量的作用
        4.5.1 保证河流的自净功能
        4.5.2 维持水生态系统平衡
        4.5.3 保障大气水循环
    4.6 保障生态流量的措施
        4.6.1 科学确定生态流量
        4.6.2 生态用水优化配置
        4.6.3 加快推动河流生态修复
        4.6.4 落实监察管控制度
第五章 石羊河流域生态流量现状及分析
    5.1 石羊河流域生态流量组成
        5.1.1 流域内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
        5.1.2 石羊河流域人工生态需水量
        5.1.3 石羊河流域河道生态流量
    5.2 石羊河流域河道特征
        5.2.1 径流量呈季节性变化
        5.2.2 水资源分布在支流
        5.2.3 跨流域调水补充水量
    5.3 石羊河流域生态流量的问题与现状
    5.4 石羊河流域治理现状
        5.4.1 流域内生态环境初步恢复
        5.4.2 流域内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第六章 石羊河流域基于生态流量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6.1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6.1.1 流域水资源的供水量
        6.1.2 流域水资源的用水量
        6.1.3 流域水资源的耗水量
    6.2 水资源问题背景与成因分析
    6.4 以生态流量为基础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性
        6.4.1 阻止土地沙漠化
        6.4.2 促进地下水位恢复
        6.4.3 保障绿洲永存
    6.5 优化配置水资源、保障石羊河流域生态流量的措施
        6.5.1 加大天然植被的保护力度
        6.5.2 科学制定水库水量调度方案
        6.5.3 推广节水农业
        6.5.4 建立健全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制度体系
        6.5.5 综合发展水资源,统一管理,分区实行
        6.5.6 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结论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6)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祁连山概况及生态现状
    1.1 祁连山基本概况
    1.2 祁连山生态地位
    1.3 祁连山生态退化及成因分析
2 祁连山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2.1 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概况
    2.2 典型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
        2.2.1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2.2.2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2.2.3 林草生态保护与修复
        2.2.4 田地生态保护与修复
        2.2.5 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
3 生态保护修复的策略与建议
4 展望
    (1)加强基础调研,加强科技创新。
    (2)加强统一规划,加强协同管理。
    (3)积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4)建立由“开刀治病”工程治理向“健康管理”自然恢复逐步引导的生态修复理念。

(7)生态都市主义视角下城市浅山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解析
    2.1 浅山区
        2.1.1 概念界定
        2.1.2 浅山区基本特点
    2.2 绿色空间
        2.2.1 概念界定
        2.2.2 绿色空间用地组成
        2.2.3 绿色空间基本功能
    2.3 浅山区绿色空间
        2.3.1 概念界定
        2.3.2 浅山区绿色空间功能作用
        2.3.3 浅山区绿色空间特点
    2.4 生态都市主义
        2.4.1 景观都市主义的内涵
        2.4.2 景观都市主义发展与不足
        2.4.3 生态都市主义产生背景
        2.4.4 生态都市主义内涵
        2.4.5 生态都市主义的设计维度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浅山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现状分析与总结
    3.1 浅山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现状
    3.2 自然类浅山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现状分析
        3.2.1 浅山区郊野公园
        3.2.2 浅山区海绵绿道
        3.2.3 浅山区森林公园
        3.2.4 自然类浅山区绿色空间功能特点
        3.2.5 自然类浅山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原则
    3.3 半自然类浅山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现状分析
        3.3.1 特色小镇
        3.3.2 浅山区生态度假区
        3.3.3 半自然类浅山区绿色空间功能特点
        3.3.4 半自然类浅山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原则
    3.4 城市浅山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所面临的问题与反思
        3.4.1 规划不当,浅山区保护被忽略
        3.4.2 浅山区景观布局混乱
        3.4.3 乡土特色消失,与城市趋于同化
        3.4.4 反思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态都市主义视角下的浅山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应对
    4.1 生态都市主义对浅山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指导的可行性
        4.1.1 设计与自然相融
        4.1.2 保护为主,开发为辅
    4.2 浅山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要点
        4.2.1 精明保护生态优先
        4.2.2 嵌入式土地集约利用模式
        4.2.3 功能转变
        4.2.4 建立生态恢复机制
        4.2.5 空间尺度和时间维度的塑造
    4.3 景观规划原则
        4.3.1 系统整体性原则
        4.3.2 生态可持续原则
        4.3.3 景观连续性原则
        4.3.4 地域特色性原则
    4.4 自然类城市浅山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策略
        4.4.1 基于宏观尺度的总体加强保护策略
        4.4.2 基于中观尺度的分区补充修复策略
        4.4.3 基于微观尺度的专项设计创造策略
        4.4.4 基于时间维度的场地空间塑造
    4.5 半自然类城市浅山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策略
        4.5.1 基于宏观尺度的总体加强保护策略
        4.5.2 基于中观尺度的分区补充修复策略
        4.5.3 基于微观尺度的专项设计创造策略
        4.5.4 基于时间维度的场地空间塑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态都市主义视角下的青岛浅山区城阳超然度假区景观规划
    5.1 项目理解
        5.1.1 项目概况
        5.1.2 城市特色分析
        5.1.3 历史文脉分析
        5.1.4 SWOT分析
    5.2 现状分析
        5.2.1 区位分析
        5.2.2 青岛气温降水风频分析
        5.2.3 高程分析
        5.2.4 土地利用分析
        5.2.5 道路交通分析
        5.2.6 现状景观空间分析
    5.3 设计原则与目标
        5.3.1 设计依据原则
        5.3.2 规划目标与模式
    5.4 生态都市主义视角下宏观尺度的总体加强保护规划
        5.4.1 总体规划
        5.4.2 功能分区
        5.4.3 规划结构
        5.4.4 功能结构
        5.4.5 空间布局
        5.4.6 道路交通规划
    5.5 生态都市主义视角下中观尺度的分区补充修复规划
        5.5.1 入口景观带、入口广场区
        5.5.2 自然生态景观区
        5.5.3 度假酒店、禅寺
        5.5.4 滨水游憩区
        5.5.5 度假小镇、度假别墅区
    5.6 生态都市主义视角下微观尺度的专项设计创造
        5.6.1 设计专项规划
        5.6.2 植物景观总体设计
        5.6.3 场地水土保持策略和水系统循环
        5.6.4 溪流驳岸设计
        5.6.5 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意向
        5.6.6 铺装设计
        5.6.7 照明设计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8)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2 西部山地草原牧区居住建筑的发展转型
        1.1.3 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的问题与发展困境
    1.2 研究对象的释义、界定及内涵
        1.2.1 研究对象的释义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3 研究对象的内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的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与课题来源
        1.6.1 研究主要结构框架
        1.6.2 课题来源
2.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环境状况
    2.1 自然环境
        2.1.1 气候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
        2.1.4 土壤与植被
    2.2 生态环境
        2.2.1 生态环境现状
        2.2.2 生态环境恶化成因分析
    2.3 社会环境
        2.3.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3.2 生产生活方式
        2.3.3 文化宗教及习俗
    2.4 小结
3.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牧民定居点现状
        3.1.1 形成的背景
        3.1.2 类型特征
        3.1.3 聚落特征
    3.2 居住建筑现状
        3.2.0 建筑类型
        3.2.1 建筑用地
        3.2.2 空间特征
        3.2.3 建构特征
        3.2.4 室内物理环境特征
        3.2.5 建筑用能特征
    3.3 存在的问题
    3.4 小结
4.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的演变及内涵
    4.1 社会变革
        4.1.1 社会经济发展
        4.1.2 生产关系及方式的变化
    4.2 居住形态的转变
        4.2.1 演变历程
        4.2.2 新型城镇化建设
        4.2.3 房屋建设政策的变化
        4.2.4 居住人口与家庭的变化
    4.3 聚落演变
        4.3.1 位置的变化
        4.3.2 规模的变化
        4.3.3 功能的变化
    4.4 建筑空间演变
        4.4.1 空间功能关系的变化
        4.4.2 平面布局的变化
        4.4.3 空间特性的变化
    4.5 建筑技术演变
        4.5.1 建筑材料的更替
        4.5.2 建造方式的更新
        4.5.3 资源利用方式
    4.6 演变分析
        4.6.1 人的需求
        4.6.2 社会发展
        4.6.3 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4.6.4 生态保护要求
        4.6.5 发展趋势
    4.7 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内涵的剖析
        4.7.1 牧区定居点居住建筑的基因
        4.7.2 “人、草、畜”的关系对定居点居住建筑的影响解析
        4.7.3 西部山地草原牧区定居点居住建筑的原始模型
    4.8 小结
5.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设计策略
    5.1 策略的依据及原则
        5.1.1 策略依据
        5.1.2 策略原则
    5.2 顺应自然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设计策略
        5.2.1 避风向阳、近水沿路的建筑选址
        5.2.2 集中式的群体布局、集合式的建筑布局
        5.2.3 建筑用地的红线控制
        5.2.4 就地就近取材,使用可再生能源
    5.3 建筑空间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5.3.1 明确化的空间功能
        5.3.2 适宜性的空间布局
    5.4 适宜性技术利用的优化性设计策略
        5.4.1 选择地方材料的现代化建构方式
        5.4.2 太阳能资源的多级利用
        5.4.3 选用适宜的节能措施
    5.5 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再生性设计策略
        5.5.1 传统建筑形态的现代功能化运用
        5.5.2 传统建筑内部中心化空间的现代营建方式
        5.5.3 传统建筑色彩装饰的现代表达
    5.6 小结
6.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模式研究
    6.1 模式的理论建构
        6.1.1 居住建筑模式理论关系图示
        6.1.2 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模式的形成
    6.2 建筑选址布局模式
        6.2.1 建筑选址
        6.2.2 总体布局
    6.3 建筑空间模式
        6.3.1 功能空间
        6.3.2 附加阳光间
        6.3.3 空间组合方式
    6.4 建筑技术模式
        6.4.1 建构方式
        6.4.2 建筑构造
        6.4.3 资源利用
    6.5 地域语言模式
        6.5.1 建筑形体语言
        6.5.2 装饰与色彩
    6.6 小结
7.建筑实践
    7.1 项目概况
        7.1.1 康乐乡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状况
        7.1.2 项目介绍
    7.2 康乐乡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现状与分析
        7.2.1 背景条件
        7.2.2 聚落形态
        7.2.3 单体建筑
        7.2.4 居住时态调研及存在问题
    7.3 康乐乡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方案设计
        7.3.1 总体规划布局
        7.3.2 建筑平面设计
        7.3.3 建筑造型设计
        7.3.4 结构体系
        7.3.5 围护结构构造
    7.4 康乐乡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方案模拟
        7.4.1 软件模拟
        7.4.2 生态性能模拟与分析
    7.5 小结
8.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9)风景园林视角下的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北京:城市高速扩张背后的环境阵痛
        1.1.2 山地: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困局
        1.1.3 浅山区:被长期忽略的交界地带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范畴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对象与范畴
        1.4.3 研究技术路线
    1.5 论文框架
    1.6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2 浅山区绿色空间研究综述
    2.1 概念解析
        2.1.1 浅山区
        2.1.1.1 概念界定
        2.1.1.2 基本特点
        2.1.2 绿色空间
        2.1.2.1 概念界定
        2.1.2.2 主要组成
        2.1.2.3 基本功能
        2.1.3 浅山区绿色空间
        2.1.3.1 概念和分类
        2.1.3.2 主要特点
        2.1.3.3 特殊作用
        2.1.4 理想格局
        2.1.4.1 定义
        2.1.4.2 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2.1.5 相关概念辨析
        2.1.5.1 山麓平原
        2.1.5.2 城市边缘区
        2.1.5.3 开放空间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2.2.1 基础理论研究综述
        2.2.1.1 城市发展相关理论
        2.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2.2 浅山区理论研究综述
        2.2.2.1 国外浅山区理论研究综述
        2.2.2.2 国内浅山区理论研究综述
        2.2.3 绿色空间理论研究综述
        2.2.3.1 国外绿色空间理论研究综述
        2.2.3.2 国内绿色空间理论研究综述
        2.2.4 理想格局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综述
        2.2.4.1 理想格局的发展基础——公园系统(Park System)
        2.2.4.2 理想格局的有益探索
    2.3 本章小结
3 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
    3.1 北京城市概况
        3.1.1 地形地貌
        3.1.2 城市发展
        3.1.2.1 城市规模的扩大
        3.1.2.2 建国以来历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
    3.2 北京城市发展的特殊性
        3.2.1 自然因素限定
        3.2.2 历史因素影响
        3.2.3 政治因素促进
    3.3 北京市浅山区概况
        3.3.1 区域范围
        3.3.2 历史沿革
        3.3.3 未来发展趋势
        3.3.3.1 区域内的建设规模将继续扩大
        3.3.3.2 以旅游业等新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产业转型
        3.3.3.3 更加重视绿色空间的保护
    3.4 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的发展现状
        3.4.1 规划和措施
        3.4.2 问题和挑战
        3.4.2.1 早期的规划和建设对浅山区绿色空间造成一定破坏
        3.4.2.2 浅山区绿色空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缺少合理的保护方式
        3.4.2.3 场地设计形式和文化缺少整体考虑和控制
4 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的理想格局构建
    4.1 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的构建思路
        4.1.1 保护加强
        4.1.2 补充修复
        4.1.3 设计创造
    4.2 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的基本组成
        4.2.1 宏观调控
        4.2.1.1 长期规划
        4.2.1.2 政策法令
        4.2.2 中观网络
        4.2.2.1 自然服务优化网络
        4.2.2.2 人文服务优化网络
        4.2.3 微观设计
        4.2.3.1 场地设计
        4.2.3.2 社区共享
    4.3 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的基本流程
        4.3.1 明确目标并进行基础资料收集
        4.3.1.1 结合问题确定目标框架
        4.3.1.2 现状调查与分析
        4.3.2 关键因子的GIS综合辨析
        4.3.2.1 自然服务关键因子
        4.3.2.2 人文服务关键因子
        4.3.3 确立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中观网络
        4.3.4 制定指导性导则
        4.3.5 根据导则制定宏观调控和微观设计策略
        4.3.6 目标实施和效益评估
        4.3.6.1 制定阶段性目标和行动计划
        4.3.6.2 定期进行效益评估
    4.4 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的主要策略
        4.4.1 基于宏观调控的整体策略
        4.4.1.1 构建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建设实施的法规体系
        4.4.1.2 明确绿色空间理想格局范围内的补偿与发展机制
        4.4.1.3 建立跨行政区的管理机制
        4.4.1.4 案例研究:荷兰兰斯塔德绿心
        4.4.2 基于中观网络的构建策略
        4.4.2.1 生物栖息优化网络指导性导则
        4.4.2.2 水文过程优化网络指导性导则
        4.4.2.3 地质灾害缓冲优化网络指导性导则
        4.4.2.4 游憩功能优化网络指导性导则
        4.4.2.5 文化遗产保护优化网络指导性导则
        4.4.2.6 案例研究:美国瓦萨奇山前区(Wasatch Front)
        4.4.3 基于微观设计的规划策略
        4.4.3.1 场地设计注重现状肌理和周边关系,加强生态系统稳定性
        4.4.3.2 挖掘场地乡土文化,使用与保护并重
        4.4.3.3 建立社区共享机制,引导公众参与
        4.4.3.4 实践案例:北京市百望山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发展规划
5 镇域尺度下的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探索——以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为例
    5.1 苏家坨镇浅山区绿色空间的现状格局
        5.1.1 苏家坨镇概况
        5.1.2 苏家坨镇浅山区绿色空间概况
        5.1.2.1 具体组成
        5.1.2.2 基本特征
        5.1.3 已有的实践探索
        5.1.3.1 相关法规政策和项目实践
        5.1.3.2 探索中的问题
    5.2 苏家坨镇浅山区绿色空间的理想格局构建策略研究
        5.2.1 宏观调控层面
        5.2.1.1 与现有的相关规划进行协调和对接
        5.2.1.2 出台相关政策法令,建立核心绿色空间内的活动监督机制
        5.2.1.3 成立专门的负责机构
        5.2.2 中观网络层面
        5.2.2.1 生物栖息优化网络
        5.2.2.2 水文过程优化网络
        5.2.2.3 地质灾害缓冲优化网络
        5.2.2.4 游憩功能优化网络
        5.2.2.5 文化遗产保护优化网络
        5.2.2.6 苏家坨镇浅山区绿色空间中观网络
        5.2.3 微观设计层面
        5.2.3.1 场地设计和文化挖掘
        5.2.3.2 建立互动共享机制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浅山区相关理论体系的梳理和总结
        6.1.2 多尺度下的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
        6.1.3 进行宏观调控-中观网络-微观设计层面的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策略研究
        6.1.3.1 宏观调控层面
        6.1.3.2 中观网络层面
        6.1.3.3 微观设计层面
        6.1.4 镇域尺度下的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探索
    6.2 创新点
        6.2.1 梳理浅山区及浅山区绿色空间较为清晰的理论脉络
        6.2.2 提出从宏观调控、中观网络、微观设计尺度全面构建浅山区绿色空间的理想格局体系
        6.2.3 从风景园林视角来看待浅山区绿色空间的理想格局构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祁连山区造林地封育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的自然条件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取样方法
    2.2 数据处理方法
        2.2.1 物种丰富度测度方法[11-13]
        2.2.2 造林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
        2.2.3 衰退群落的恢复模拟
        2.2.4 植被盖度的计算
        2.2.5 造林地土壤质量的评价
3 试验结果
    3.1 造林封育区植被盖度变化分析
        3.1.1 植被盖度变化下的土地面积变化比例
        3.1.2 不同立地类型生态恢复区的植被盖度变化
    3.2 造林地封育对物种变化的影响
    3.3 造林地封育对主要造林树种的空间格局与种群更新动态的影响
    3.4 造林地封育对林地生产力的影响
    3.5 造林地封育对林地生物产量的影响
    3.6 造林地封育后衰退灌丛群落的恢复分析
        3.6.1 山丹柳灌丛的恢复与模型建立
        3.6.2 最大持续产量模型分析
    3.7 造林封育区土壤质量评价
4 结论与讨论

四、祁连山浅山区植被恢复与重建途径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张掖地区古城池与周边环境共生景观研究 ——以八卦营古城为例[D]. 张雪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祁连山森林碳储量与森林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研究[D]. 宋洁.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3]河西走廊创建国家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的对策建议[J]. 谢宏杰,徐先英,王多胜,康才周,李得禄. 发展, 2021(03)
  • [4]祁连山北坡灌木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J]. 赵婷婷,赵成章,康满萍,李群,唐玉瑞,曾红霞,王毓芳. 生态学杂志, 2021(03)
  • [5]石羊河流域生态流量分析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李梓嫣. 长安大学, 2020(06)
  • [6]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探索与实践[J]. 马蓉蓉,黄雨晗,周伟,周际,白中科,官炎俊,郑连福,詹培元,杨正,张艳. 生态学报, 2019(23)
  • [7]生态都市主义视角下城市浅山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研究[D]. 隋蕾. 青岛理工大学, 2018(05)
  • [8]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模式研究[D]. 张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9]风景园林视角下的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策略研究[D]. 冯艺佳.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10]祁连山区造林地封育效果的研究[J]. 孟好军,张宏斌,徐柏林,刘建勋,李秉新,成彩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12)

标签:;  ;  ;  ;  ;  

祁连山浅山植被恢复重建途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