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欧洲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8ECSandIA)

第八届欧洲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8ECSandIA)

一、第八届欧洲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大会(8ECSandIA)(论文文献综述)

刘国权[1](2016)在《体视学、图像分析、生物医学、材料科学与金相学、CT、仿真等多学科交叉协同发展的历史见证——《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创刊二十周年主编感言》文中研究说明体视学是研究三维结构的新型交叉学科和方法科学,图像分析则是从图像尤其是从数字化图像中提取有用信息的科学技术。二者的有机组合,可以在生物医学、材料科学、地质学、矿物学、工业、农业、遥感图像、救灾、环境保护、国家安全等不同应用领域中二维和三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和表征研究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体视学学会会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创刊于1996年,是体视学、图像学、生物医学、材料科学与金相学、CT、仿真等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发展的重要学术交流、信息发布的平台和历史记录载体。基于服务于该刊20年来的亲身经历,本文作者从交叉学科期刊定位与发展、论文关注度、推动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推动体视学方法与应用的标准化、国内外学术交流、学会工作等多个角度,扼要回顾了《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的创建与发展历程和面临的一些问题,谈了自己的一些感受与见解,并借此纪念《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创刊20周年。

张萌琦[2](2014)在《缺血性脑卒中微血管网络重塑的同步辐射三维成像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脑生理功能的维持依赖于微血管网络结构的完整。缺血性脑卒中后,机体启动瀑布式级联反应致微血管网络稳态失调,神经血管单元发生结构与功能重塑。脑缺血可引发自体血管新生,然而其发生机制、发展进程以及具体形式等目前尚不明确。传统的血管可视化研究手段如组织病理学方法等,对微血管空间结构的展示尚停留在二维平面层次,无法精确展示血管网络的时空分布。常规影像学手段如MRA、 CTA、DSA等,由于有限的时间空间分辨率,尚无法探测直径在50μm以下的微小血管。新兴的同步辐射技术突破传统光学成像方法的衍射极限,凭借亚微米至微米量级的极高分辨率能够清晰实现对物质显微结构的无损、三维成像。本研究应用上海光源同步辐射相位衬度成像进行正常和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的血管成像研究,明确脑微血管高分辨、三维成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探索脑缺血后血管网络重塑的动态发展过程,力求以新的视角为缺血性卒中血管损伤与修复的研究提供丰富的3D影像学信息和形态计量学依据。方法调整成像参数,使用滤波反算法及成像软件多角度多平面重建正常大鼠全脑血管3D视图。在此基础上,对血管网络进行基于结构信息学的量化分析。同时体式显微镜、HE染色检测的脑组织样品进行比较。随后围绕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利用同步辐射相位衬度成像观察缺血后不同时点自发性血管新生动态发展过程,探索定量分析血管新生的方法,同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从3D/2D可视化角度综合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的血管网络重塑进程。结果1.利用同步辐射相位衬度成像建立了从投影图、二维slice到全脑血管网络3D图像的完整可视化体系。使用5.9μmCCD探测器,可分辨的最小血管直径约为9.4μm,接近毛细血管水平。二维平片与HE染色比较,无需造影剂和繁琐切片制备程序,即可清晰显示海马区域的血管走行。脑体表面的3D渲染图像和Microfil血管铸型剂灌注后体式显微镜原位摄片结果高度一致,软脑膜的多级血管吻合支均能清楚辨析。2.进一步建立基于空间维度变换的全脑水平位、冠状位、矢状位虚拟切片和数字化3D脑血管断层视图,并对其功能区的血供配布进行解析,从2D、3D视角构建出一系列数字化的脑血管3D解剖图集。3.血管网络骨骼提取结果显示,大鼠全脑血管网络主要是在20μm以下的微小血管骨架基础上构建而成的。基于3D网络的形态计量学分析,进一步明确了正常大鼠脑血管容积、血管密度、血管分支数、节点数、相邻血管间距、直径分布频数等各项生理参考指标。4.此后围绕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的一系列同步辐射光源2D、3D成像研究结果显示:缺血后2小时、4小时、6小时微血管数目持续增高,密集分布在缺血区周缘,由缺血半暗带向梗死区延伸包绕。然而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缺血1天、3天后新生血管的分布范围和密度均有所减小,微血管形态扭曲,形成不规则血管襻。缺血7天梗死灶液化成蜂窝状囊腔,胶质瘢痕已逐渐形成,缺血18天病灶侧脑体积明显减小,脑室受到挤压,皮质和纹状体梗死灶发生机化,形成高密度的瘢痕组织和无实质组织的“中风囊腔”。5.定量分析研究显示:随着缺血时间的持续增加,病灶侧脑体积自3天后逐渐减小,其中缺血后18天病灶侧脑体积较对照组显着缩小(P<0.05)。缺血后2小时、4小时、6小时血管密度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缺血后7天、18天血管密度逐渐降低(P<0.05)。缺血后2小时、4小时、6小时血管分支数、节点数目较对照组显着升高(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缺血后3天、7天、18天血管分支、节点数目逐渐降低(P<0.05)。缺血后2小时、4小时、6小时10-20μm区段的微小血管和对照组相比,频数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频数逐渐下降,缺血7天、18天频数显着减少(P<0.05)。缺血后2小时、4小时、6小时、1天、3天的血管迂曲度明显增高(P<0.05)。6.CD31免疫组化结果缺血后2小时、4小时、6小时纹状体CD31阳性染色微血管持续增多,密集排布缺血边缘区域,血管呈点状、弯曲短状或圆管状,形态不一。随着时间推移,缺血1天、3天、7天,新生微血管数目逐渐减少。以上微血管的变化趋势与同步辐射成像结果一致。结论1.基于同步辐射的脑微血管可视化体系的建立,可多平面多角度解析全脑和局部靶区域的3D血供配布情况,并实现血管网络空间结构参数的量化分析。2.缺血性损伤导致微血管网络发生结构与功能重塑,血管新生在缺血后极早期即可启动,并迅速达到高峰,新生血管迂曲度增加,分支增多,形成繁复的血管网,对局部血流有重要的代偿意义。3.同步辐射相衬成像可同时从3D和2D角度,提供血管新生动态发展的影像学证据。

中国体视学学会秘书处[3](2009)在《中国体视学会解读“费解”的科学——体视学》文中认为为配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中国科协与人民网合作,开展了"理事长谈学会"大型网络系列访谈活动。2009年4月3日,中国体视学学会副理事长刘国权教授(国际体视学学会副主席,2004-2007)和副秘书长唐勇教授(国际体视学学会副主席,2008-2011)应邀做客人民网,就什么是体视学、体视学起源和发展、体视学的教育和普及、中国体视学学会发展和体视学的发展前景等问题,接受了人民网的在线访谈(http://scitech.people.com.cn/GB/61045/126379/151114/index.html),并在线回答了网友的提问。现将这次访谈内容整理成文并适当加注,以飨读者。其中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袁少玲[4](2008)在《基于线电极模型的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研究与仿真平台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电阻层析成像(ERT)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电阻传感机理的过程层析成像(PT)技术,适用于两相流中以导电性介质为连续相的工业过程,可提供封闭的管道或过程容器设备内部多相组分物质参数的二维/三维可视化信息,具有非侵入、成本低、响应速度快、安全性能好、适应范围广等优点。根据Neumann边界条件和电流垂直于电极流入流出特性,建立三角形-四边形混合网格模型,开展正问题与反问题的仿真研究;根据电极为等势体的物理特性和Neumann边界条件建立等电势线电极模型,分别进行了理论和解析的场域特性研究;利用叠加定理和分离变量首次推导得到均匀场域Neumann边界条件下等电势线电极的解析解公式;并进行了多种电极模型下的仿真研究。分别利用一个非迭代类算法即线性反投影算法(LBP)和一个迭代算法即修正的牛顿——拉夫逊类算法(MNR)进行等电势线电极系统图像重建。最后在我校对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的初步研究基础上,总结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技术特点以及上述所做工作,基于Matlab编写了一个电阻层析成像仿真软件包,实现了多种有限元网格模型的正问题分析以及图像重建算法,实现了场内等势线、电势图的绘制。

刘旭峰[5](2006)在《应用CSP技术生产不锈钢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CSP工艺生产不锈钢可极大地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目前国内利用CSP工艺生产不锈钢尚属空白,国外相关研究也鲜见报导。本文根据不锈钢的生产技术需求和薄板坯连铸技术的发展实际,首次采用数值模拟和离线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应用CSP技术生产不锈钢的可能性。首先,在详细推导了流热耦合湍流有限差分方程的基础上,借助商业软件包ANSYS-CFX4,并通过二次代码开发,采用焓热法并结合了流体流动与热量传递的相互影响,建立了CSP连铸过程的三维流热耦合模型。在此基础上首次模拟研究了CSP连铸机生产1Cr18Ni9Ti不锈钢的结晶器内和二次冷却段的流场和温度场,探讨了应用CSP技术生产不锈钢过程中钢液的流动和凝固行为。目前计算整个连铸凝固过程一般采用有效导热模型,尽管在校正后,可给出铸坯的表面温度和坯壳的厚度,但是通过扩大有效导热系数来考虑流动对传热和凝固的影响,不能客观地反映铸坯内部的流体流动、传热和凝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新近发展的耦合求解模型又很少考虑二冷中的凝固过程及流动行为对最终凝固过程影响。本文模型主要特点有:(a)用于建立模型的数据取自于工厂的实际参数,使模型更为准确和可靠;(b)在计算可能的情况下,最小程度的采用简化条件,如:拟合了CSP漏斗型结晶器的复杂壁面方程,采用了近似的侧开孔水口造型,以及函数变化的结晶器热流密度和二冷区换热系数;(c)计算域延伸至整个二冷喷水区域;(d)考虑了液相区和两相区的流体流动对凝固的影响。其次,在国内尚不具备直接研究CSP生产的不锈钢条件下,利用实验室离线实验研究了不锈钢在不同冷却速度下的凝固特点及组织和性能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CSP薄板坯连铸条件下不锈钢的凝固特性和组织特点。最后,在系统的对比研究CSP生产线在LCR工艺和非LCR工艺条件下SPA-H钢铸坯和成品板的室温组织及性能基础上,首次探讨了LCR技术对CSP不锈钢铸坯质量的影响。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从技术角度对CSP工艺生产不锈钢形成以下认识:(1)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凝固坯壳形成对钢液在CSP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流动的影响较大,钢液在结晶器内形成明显的上下涡旋,涡旋形态与中厚板类似,但下涡旋区受到水口注流压缩变小,上涡旋区也相应扩大。整个流场涡旋基本控制在结晶器内,出结晶器后流速趋于平均,呈现活塞流流态。对应钢水射流区域的发展,水口下方由于钢液过热存在一个高温区。随着钢液在结晶器内腔的冲击深入和强烈对流,过热也逐渐扩散而消失。在铸坯凝固末端呈现锯齿形温度分布,伴随二冷段的延伸,这种非均匀性在二冷区逐渐消失。另外,在靠近熔池液面和窄面交接处发现了存在二次涡现象,该结果在同类研究工作中还不多见,其冶金特征和影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2)与碳钢的CSP连铸过程相比,由于不锈钢液的粘度较大,在同拉速下不锈钢的CSP连铸过程中水口流出的流股要弱于碳钢,向上的速度相对变小,钢液表面波动减缓;由于不锈钢液的导热性较差,在同过热度条件下不锈钢的液相穴的深度要大于碳钢,铸坯内部的温降过程相对缓慢,难以形核,熔体中温度梯度大,因此,不锈钢的CSP铸坯组织中柱状晶区较为发达。(3)凝固坯壳厚度随拉速或过热度的增加而减小,随二次冷却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低拉速的情况下过热度对坯壳厚度影响较大。水口浸入深度对坯壳厚度的影响不大,但对整个流场的形态影响较为显着。在对坯壳厚度影响因素中,拉速是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二冷水量的大小,过热度的影响较小。薄板坯连铸的结晶器出口处坯壳很薄,应尽量采取低过热度浇注。二冷水量与拉速要相匹配,在保证一定的结晶器出口坯壳厚度和不产生裂纹的情况下可适当提高拉速,并相应增加二冷水量。冶金长度随二冷水量的增加变短,随拉速的增加或过热度的增加变长,但过热度对冶金长度的影响较小,拉速对冶金长度的影响则是很明显的。(4)离线实验研究表明,不锈钢凝固组织和性能与冷却条件有密切关系。1Cr18Ni9Ti钢凝固组织随冷却速度的增加而细化,强度也随之升高,在冷速为10℃/s左右时,抗拉强度达到990MPa左右,延伸率达到33%。冷速继续增加,晶粒细化和强度提高趋缓。不锈钢的凝固形态比较复杂,在凝固和冷却过程中存在多个区间的脆性温度区。在高温脆性区铸坯表层受拉应力作用,内部受压应力作用;在中温脆性区正好相反。在CSP的不锈钢铸坯结构中,应主要以较细密的柱状晶构成,而较难有中心等轴晶区的出现。且由于CSP薄板坯的冷却强度远远大于传统的板坯,其原始铸态组织晶粒比传统板坯更细、更均匀,为最终成品板材组织的细化创造了条件。另外,因为拉坯速度快,减少了在脆性区间和γ+δ两相区的停留时间,因此降低了不锈钢铸坯的裂纹产生的可能性。(5)运用定量金相和概率论知识,在对晶粒形状作出合理假设的基础上,针对CSP薄板坯成品板材凝固组织,提出了柱状晶粒三维尺寸的表征表达式,实测并计算表明,在CSP工艺下,SPA-H钢板材晶粒轴长平均尺寸为9μm左右,长度平均尺寸为12μm左右,各方向上晶粒表征尺寸以5~15μm为主,约占全部晶粒的90%。其成品板材性能优越,强度达到525MPa左右,延伸率接近33%。LCR工艺与非LCR工艺相比较,铸坯表面组织和内部组织有较明显的差异;在两种工艺下,铸坯和板材的性能都有一定差异。但因为液芯压下只有一道次且压下量较小,经过6道次热轧后两种工艺下的成品板组织和性能差别不明显。CSP工艺下铸坯的宏观偏析很少,主要是C、P元素偏析,偏析比在1.1以内,而经LCR工艺后偏析程度更小。磁粉探测铸坯有表面裂纹,裂纹较浅,数量很少;超声波检测铸坯中的各种缺陷和夹杂以中心对称分布,铸坯中心出现不规则坑状缺陷,主要是中心疏松;夹杂物以铝酸盐为主,钙处理后都呈球形,多数小于5μm,不会对钢材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可以预见通过合理采用LCR技术,能够改善不锈钢内部结晶组织,消除或者减少不锈钢在薄板坯连铸过程中出现的多数缺陷,最终提高不锈钢产品质量。上述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制定合理的连铸生产制度和相关工艺参数,在国内应用CSP工艺生产不锈钢是可行可为的。

曹珍山[6](2005)在《中国体视学学会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工作总结》文中认为 中国体视学学会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换届工作于2000年8月16—20日在大连第四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期间顺利完成。委员会聘请张一等8位教授为新一届专业委员会顾问;通过选举,产生了第三届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55人。在随后召开的三届一次会议上,王德文研究员当选为主任委员;涂开成、申洪、杨正伟、章锁江4位教授为副主任委员;曹珍山高师任组织秘书、彭瑞云研究员为学术秘书(附件1),均行使秘书长职权;新一届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又向前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从专业委员会成立至今己满5年。5年来,专业委员会(2002年更名为生物医学分会)在总会以及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的领导下,遵照学会章程及中国科协的有关文件精神,全体委员精诚团结,开展了下列工作。

段治文[7](2004)在《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文中研究指明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学术界较多的是侧重在对科技史的研究,而对科学文化史尤其是对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史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尝试突破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范围,力图从思想文化史角度,依据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的体制建构以及科学文化观念变迁等三个层次,对当代中国的科技发展的历程进行新的观照。 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无序、散漫和缺乏目标的状态,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本文在探讨中国近代科技的源起及其历史文化缺陷基础上,分三个阶段按三个层次系统分析了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科技建制以及科学文化观的变迁。其中包含了一系列重要的具有新意的探索:比如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及政策环境上,文章系统分析了建国以来三代领导集体的视野和重要探索;在科技发展建制上,文章第一次系统总结了当代中国科学体制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这就是建国初期新体制的建立、50年代后期开始的中国式“大科学”体制以及改革开放进程中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初步形成;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上,文章第一次揭示了科技大潮与社会主义思潮两次历史性合流的过程;在科学技术发展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上,文章更是首次提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科学文化观经历了“人民科学观”、政治化科学观以及理性化科学观三种形态的历史转换,等等。 通过对中国科学发展历程的文化思考,本文认为:经过长期曲折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已成全社会的共识,深入人心,中国不可能再回到以往那种不重视科学以致反科学的老路上去。但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是,目前中国不仅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民众科学素养状况仍是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制约因素;而且在如何发展中国科学技术的问题上更是存在严重问题,突出表现在科技发展仍存在严重的体制性障碍,制约科学发展的传统的文化因素仍未得到根本突破。探索中国本土科学技术发展的出路,推动中国原创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等,仍是今日中国的严峻课题。 在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仅要实现科技全球化与科技本土化的融合,以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的战略与文化环境;而且要实现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以构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更要通过科学教育化与教育科学化,冲破传统的制约科学发展的文化观念,以铸造面向未来的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这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科学文化发展方面的必由之路。

张振声[8](2003)在《中国体视学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 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团结奋进努力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第八届欧洲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大会(8ECSandI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八届欧洲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大会(8ECSandIA)(论文提纲范文)

(1)体视学、图像分析、生物医学、材料科学与金相学、CT、仿真等多学科交叉协同发展的历史见证——《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创刊二十周年主编感言(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一个独特的多学科交叉协同发展的学术交流平台
    1. 1 体视学的学科交叉特性与学会会刊
    1. 2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刊出论文的被关注度浅析
    1. 3 2D和3D结构表征新技术及其应用专辑———以EBSD技术与3D取向成像等为例
    1. 4 体视学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研发与推广应用
    1. 5 国外来稿
2 中国体视学学会的信息共享平台,系列宝贵史实的存留见证
    2. 1 学会的创建及早期编辑出版工作
    2. 2 学会分会与期刊的多学科交叉特性
    2. 3 学术动态与信息类文献
3 存在的问题、功能定位与创新发展
    3. 1 问题一: 期刊分类的尴尬
    3. 2 问题二: 作者群、读者群相对分散
    3. 3 问题三: 原创成果少与国外来稿
    3. 4 期刊功能定位
4 结束语

(2)缺血性脑卒中微血管网络重塑的同步辐射三维成像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设备和软件
    2.2. 实验动物分组
    2.3 动物的词养和管理
    2.4 样本制备
        2.4.1 第一部分实验样本制备
        2.4.2 第二部分实验样本制备
    2.5 同步辐射相衬显微断层成像扫描及图像处理
        2.5.1 同步辐射显微断层成像扫描装置
        2.5.2 扫描参数设定
        2.5.3 数据采集
        2.5.4 三维图像渲染
        2.5.5 3D血管网络量化分析
    2.6 HE染色
    2.7 体式显微镜检测
    2.8 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9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第一部分结果:基于同步辐射相衬成像的正常鼠脑微血管网络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3.1.1 正常脑血管的同步辐射相位衬度投影图
        3.1.2 同步辐射相衬二维重构断层图像和HE染色切片
        3.1.3. 脑体表面的同步辐射3D渲染图像和体式显微镜摄片图像
        3.1.4 三维空间虚拟切片的构建
        3.1.5 全脑血管网络3D可视化
        3.1.6 全脑血管网络骨架提取
        3.1.7 脑3D血管网络断层功能分区
        3.1.8 正常脑血管网络3D计量学参数
    3.2 第二部分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的同步辐射血管成像研究
        3.2.1 同步辐射相位衬度二维重构slice
        3.2.2 脑体表面的3D渲染图像
        3.2.3 血管3D渲染视图
        3.2.4 定量分析
        3.2.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第四章 讨论
    4.1 大鼠脑部的血供配布
    4.2 2D/3D脑血管构筑的方法学研究
        4.2.1 组织病理学技术
        4.2.2 常规血管影像学技术
        4.2.3 基于同步辐射的微血管3D可视化研究
    4.3 同步辐射相位衬度的成像要求
    4.4 基于3D血管网络的定量分析
    4.5 实验模型的选择
        4.5.1 线栓栓塞法
        4.5.2 光化学诱导血栓形成法
        4.5.3 开颅法
        4.5.4 血栓栓塞法
    4.6 局灶性脑缺血后的血管网络重塑
        4.6.1 缺血致血管网络稳态失调
        4.6.2 缺血后血管新生代偿
    4.7 新生血管的3D/2D可视化研究
    4.8 同步辐射相衬成像的应用前景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线电极模型的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研究与仿真平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多相流检测概述
        1.1.1 多相流检测概念
        1.1.2 两相流/多相流检测技术的现状
        1.1.3 两相流/多相流检测的意义
    1.2 过程层析成像技术
        1.2.1 过程层析成像的发展背景
        1.2.2 过程层析成像技术的系统组成与特点
        1.2.3 过程层析成像的用途与分类
    1.3 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简介
        1.3.1 ERT 技术背景及发展现状
        1.3.2 ERT 系统构成以及特点
        1.3.3 ERT 技术的工作原理
        1.3.4 ERT 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ERT 原理
    2.1 ERT 敏感场数学描述
    2.2 正问题求解方法
    2.3 ERT 正问题解析解
    2.4 正问题有限元解
        2.4.1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
        2.4.2 ERT 敏感场有限元方程的建立和求解
    2.5 反问题
        2.5.1 图像重建算法概况
        2.5.2 反问题的不适定性、病态性
        2.5.3 图像重建算法的评价方法
    2.6 局部细化
第三章 等参元在ERT 中的实现
    3.1 等参元的引入
    3.2 等参元运用到ERT
        3.2.1 ERT 等参元有限元解推导
        3.2.2 等参元模型正确性验证
        3.2.3 引入等参元的理论基础
    3.3 正问题仿真结果
    3.4 三角形/四边形混合网格模型的图像重建
        3.4.1 线性反投影算法(LBP)
        3.4.2 两种有限元模型LBP 成像结果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ERT 等电势线电极有限元模型建模
    4.1 等电势线电极建模
        4.1.1 研究现状
        4.1.2 从有限元角度建立模型
        4.1.3 从解析解角度建立等电势线电极模型
    4.2 误差分析
        4.2.1 两种求解方式的电流分布
        4.2.2 均电流解析解误差分析结果
        4.2.3 改进的均电流解析解误差分析结果
        4.2.4 等电势线电极解析解的应用
    4.3 宽电极模型仿真结果
        4.3.1 两电极系统仿真
        4.3.2 四电极系统仿真
        4.3.3 十六电极系统仿真
        4.3.4 敏感场内电势分布图
    4.4 混合网格等电势线电极仿真
        4.4.1 混合网格的激励电流分布
        4.4.2 混合网格线电极测量电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等电势体线电极的图像重建研究
    5.1 牛顿拉普森算法(MNR)
        5.1.1 MNR 算法简介
        5.1.2 MNR 算法的实现步骤
        5.1.3 雅可比矩阵的计算
        5.1.4 MNR 算法的正则化修正
    5.2 图像重建结果
        5.2.1 等电势线电极与点电极系统重建结果对比
        5.2.2 等电势线电极与均电流线电极重建结果对比
        5.2.3 图像重建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ERT 系统仿真平台设计
    6.1 ERT 系统仿真平台简介
    6.2 ERT 系统仿真平台主要功能介绍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应用CSP技术生产不锈钢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发展
        1.1.1 薄板坯连铸连轧的特点及技术优势
        1.1.2 典型的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技术
    1.2 CSP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
        1.2.1 CSP工艺产生的技术出发点
        1.2.2 CSP连铸的几项核心技术
        1.2.3 CSP工艺特点
    1.3 不锈钢及其连铸生产工艺
        1.3.1 不锈钢生产背景
        1.3.2 不锈钢连铸生产工艺技术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1.4.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4.2 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2章 CSP薄板坯连铸凝固传热过程数值模拟
    2.1 薄板坯连铸的凝固冷却过程
        2.1.1 薄板坯连铸过程钢液的流动行为
        2.1.2 薄板坯结晶器内的凝固传热行为
        2.1.3 二次冷却区的传热
    2.2 薄板坯连铸过程中的流动及凝固传热行为研究进展
        2.2.1 薄板坯冷态物理模拟研究的基本情况
        2.2.2 数值模拟研究的优势
        2.2.3 连铸过程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
        2.2.4 薄板坯数值模拟研究的基本情况
    2.3 CSP连铸过程中的传输行为数学模型的建立
        2.3.1 模型计算平台
        2.3.2 模型建立所考虑的基本现象
        2.3.3 流动模型的建立
        2.3.4 传热凝固模型的建立
    2.4 相关数值计算方法
        2.4.1 控制方程的离散化
        2.4.2 差分方程的求解
    2.5 CSP连铸过程的计算条件
        2.5.1 模型建立的基本假设
        2.5.2 数学模型的几何建立
        2.5.3 模型计算中参数的选择及处理
        2.5.4 模型的计算条件
        2.5.5 计算步骤框图
    2.6 凝固过程传输行为分析
        2.6.1 结晶器内流场的基本特征
        2.6.2 温度场及凝固过程预测
第3章 影响凝固行为预测结果的重要模型参数理论分析
    3.1 湍流模型的选取
        3.1.1 选用的流体数值仿真模型
        3.1.2 模型预测结果比较及分析
        3.1.3 流体数值仿真模型的选取
    3.2 传输行为的相互作用
        3.2.1 多场耦合的意义
        3.2.2 传热及凝固对流场的影响
第4章 主要工艺参数对CSP生产不锈钢铸坯凝固过程传输行为的影响
    4.1 不锈钢物性参数选择
        4.1.1 液固相线温度的确定
        4.1.2 其他相关物性参数的选择和确定
    4.2 CSP生产不锈钢连铸过程流场及温度分布特征
    4.3 工艺参数变化对流场及温度分布的影响
        4.3.1 拉速的影响
        4.3.2 过热度的影响
        4.3.3 水口浸入深度的影响
        4.3.4 冷却水流量的影响
    4.4 数模小结
        4.4.1 数模实验相关研究结论
        4.4.2 数值模拟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
第5章 不锈钢凝固特性与铸态组织及性能的研究
    5.1 Cr18Ni9Ti不锈钢的组织和性能特点
    5.2 Cr18Ni9Ti不锈钢凝固特性研究
        5.2.1 凝固特性测试装置
        5.2.2 1Cr18Ni9Ti不锈钢冷却曲线分析
        5.2.3 铸件厚度与凝固时间的关系
        5.2.4 形核过冷度与冷却速度的关系
        5.2.5 1Cr18Ni9Ti不锈钢凝固特性分析
    5.3 1Cr18Ni9Ti不锈钢铸态组织研究
        5.3.1 铸态凝固组织的宏观特征
        5.3.2 铸态凝固组织的微观形态
        5.3.3 冷却速度对枝晶微观结构的影响
        5.3.4 组织相分析
        5.3.5 CSP生产的不锈钢铸坯的凝固组织推演
    5.4 1Cr18Ni9Ti不锈钢铸态力学性能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LCR技术的应用对CSP的产品质量的影响
    6.1 LCR技术简介
        6.1.1 LCR技术发展背景及工艺原理
        6.1.2 国内外LCR技术研究概况
    6.2 LCR技术对SPA-H钢质量影响的研究
        6.2.1 实验材料的取样
        6.2.2 实验方案及测试设备
        6.2.3 无损检测结果
        6.2.4 缺陷及夹杂物对比
        6.2.5 成分偏析对比
        6.2.6 显微组织分析
        6.2.7 板材三维晶粒尺寸
        6.2.8 组织细化分析
        6.2.9 力学性能对比
    6.3 LCR技术对CSP不锈钢产品质量影响的探讨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珠钢CSP生产不锈钢的可行性分析
    7.1 背景分析
        7.1.1 市场需求
        7.1.2 CSP生产成本及质量优势
        7.1.3 珠钢技术、人员和设备优势
    7.2 珠钢CSP生产不锈钢的可行性初探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7)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中国近代科学的源起及其历史缺陷
一、 新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文化基础和新开端
    (一) 统一的人民民主政权建立:科学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 新中国科学的重建
        1 科研机构的组建与中国科学新体制的建立
        2 科学人才的集聚与自然科学界的大团结
        3 中国科学发展道路的最初探索
    (三) 科学文化观的第一次转型与民众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探索
        1 科学文化观的转型与“人民科学观”的历史奠定
        2 自然科学的大众化、通俗化与本士化
        3 对民众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探索
二、 第一代领袖群体的科技战略思想
    (一) 工业化视野下的科技观
    (二) “向科学进军”的主要思想和实践
        1 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追赶世界科技发展潮流
        2 切实解决好知识分子问题,努力培养大批又红又专的科技人才
        3 科技发展要与中国实际结合,重点发展,迎头赶上
        4 走群众路线,大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
    (三)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首次合流与历史迷途
三、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建立及其影响
    (一) 科学体制的转换与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建立
        1 建国之前中国的科技体制变革
        2 建国以后科学体制的转换与“大科学”体制的建立
    (二) 科学建制国家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1 世界科学建制发展的新动向
        2 中国现代化后发展特点的历史要求
        3 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果
    (三)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作用和反思
        1 科学规划和政策的制定
        2 科技发展战略的转移
        3 “大科学”体制下取得的突出成果
        4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并非真正现代的“大科学”体制
四、 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文化观的历史迷途
    (一) 科学文化观的第二次转型与“政治化科学观”的确立
    (二) 科学政治化的背景及原因探析
        1 历史原因:人民科学观的进一步发展与高度政治化的形势
        2 根本原因:整风与反右后全社会政治意识畸形转向并向各领域渗透
        3 现实原因:急于求成,全面大跃进形势的推动
        4 内在原因: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与功利主义科学观的泛起
    (三) 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与民众科学文化的畸形发展
        1 群众性的科技协作网建立
        2 群众性科技革新运动全面开展和畸形演变
    (四) 科学与反科学仅一步之遥
五、 从邓小平到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新发展
    (一) 邓小平的科技战略思想的演进
        1 拨乱反正“从科学和教育着手”: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开端
        2 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展开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深化
    (二) 江泽民对科技战略思想的发展
        1 科技动力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基础
        2 科教兴国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展开
        3 技术创新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核心
    (三)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再度合流
        1 关于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深刻阐述和新认识
        2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再度历史性汇流的战略展开
六、 中国科技体制的新变革及其影响
    (一) 中国科技体制的转型之路
        1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政策发展的四个阶段
        2 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初步形成
        3 科技发展仍存在严重的体制性障碍
    (二) 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体现
        1 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2 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科技法制体系
        3 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科技奖励制度
        4 开始建设并初步形成了国家创新体系
    (三) 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七、 中国社会的科学文化观的新发展
    (一) 科学文化观的再次转型与“理性化科学观”的初步形成
        1 科学文化观再次转型的历程
        2 对科学的理解进入了一个理性化的时期
    (二) 民众科学文化的新发展与民众科学素养评价
        1 民众科学文化的新发展
        2 民众科学素养状况仍是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制约因素
    (三) 制约科学发展的传统的文化因素仍未得到根本突破
八、 21世纪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其对科学文化发展的新要求
    (二) 科技全球化与科技本土化: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的战略与文化环境
    (三) 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构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
    (四) 科学教育化与教育科学化:铸造面向未来的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
附录一: 科学中国的历程:1949-2004年重要文献编目
附录二: 全国性的科学技术团体一览表
附录三: 作者在中国科技文化史领域发表的相关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体视学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 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团结奋进努力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论文提纲范文)

一、第三届理事会成立以来主要工作的回顾
    (一) 组织建设
    (二) 国内学术交流活动
    (三) 出版工作
    (四) 国际学术交流
二、对下届理事会工作的建议
    (一) 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学会工作
        1、加强组织建设, 竭诚为会员服务, 提高学会凝聚力、影响力和经济实力
        2、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 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密切党和政府同科技工作者的联系
    (二) 提高被社会的认知度是学会有序发展的主旋律
        1、适应新的形势不断扩展学会活动空间和活动领域
        2、广泛地开展国际民间科技交流
    (三) 加大学会改革力度, 完善学会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
    (四) 提高对“同行认可价值体系”的评价理念的认识, 促进优秀科技工作者脱颖而出
    (五) 提高学会期刊质量, 争取创办A、B、C版

四、第八届欧洲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大会(8ECSandIA)(论文参考文献)

  • [1]体视学、图像分析、生物医学、材料科学与金相学、CT、仿真等多学科交叉协同发展的历史见证——《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创刊二十周年主编感言[J]. 刘国权.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16(01)
  • [2]缺血性脑卒中微血管网络重塑的同步辐射三维成像实验研究[D]. 张萌琦. 中南大学, 2014(01)
  • [3]中国体视学会解读“费解”的科学——体视学[J]. 中国体视学学会秘书处.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09(03)
  • [4]基于线电极模型的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研究与仿真平台设计[D]. 袁少玲. 中国石油大学, 2008(06)
  • [5]应用CSP技术生产不锈钢的基础研究[D]. 刘旭峰. 上海大学, 2006(04)
  • [6]中国体视学学会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工作总结[A]. 曹珍山. 第六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暨第九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05
  • [7]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D]. 段治文. 浙江大学, 2004(03)
  • [8]中国体视学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 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团结奋进努力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J]. 张振声.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03(04)

标签:;  ;  ;  ;  ;  

第八届欧洲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8ECSandIA)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