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命的意蕴是唐宋诗的“第一生命力”

论生命的意蕴是唐宋诗的“第一生命力”

一、试论人生意蕴是唐宋词的“第一生命力”(论文文献综述)

王靖懿,张仲谋[1](2020)在《从“别是一家”到“弱德之美”——关于词的艺术个性探索之回顾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关于词的艺术个性的探索,是千年词学发展史上的一个专门话题。宋代李之仪说词"自有一种风格",李清照称词"别是一家";明代王世贞说词的特点在"香而弱";清代宋征璧说"词之旨本于私自怜",焦循说词的独特功能在抒发人性情中所寓之柔气,刘熙载说词"虽小却好,虽好却小";王国维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现代词学家杨海明先生说词是"心绪文学",叶嘉莹先生说词之所长在表现"弱德之美"。当代词学,应在保持词学文献研究良好局面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词的文学艺术方面的研究。

周佐霖[2](2013)在《坚持三结合原则,提高古代文学教学质量——以楚辞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近几年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依然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难题与困惑。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质量,应始终坚持文史结合、人文结合和学思结合的三个教学原则。

许菊芳[3](2012)在《民国以来重要唐宋词选研究》文中认为选本是文学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文学批评的一种特殊形式。民国以来,唐宋词选的价值、功能更体现了现代性的转变。20世纪以来,唐宋词选既是当代人接受唐宋词的重要媒介,又折射出中国时代转型时期文艺思潮嬗变的轨迹。同时,民国以来的唐宋词选大多出于词学专家学者之手,凝聚了他们词学研究的智慧成果,因此,透过每一部词选,又能触及到词学观念演进的脉搏。基于此,文章运用宏观概括与微观剖析的方法,既全面梳理民国以来唐宋词选的选坛体貌,又深入剖析若干重要选本,勾勒民国以来唐宋词选发展流变的轨迹。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说明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并对民国以来唐宋词选的研究现状作了综述;结语部分简要总结了民国以来唐宋词选的发展规律和历史意义。正文以上编综论、下编分论的形式展开对民国以来近百年唐宋词选的梳理和探究。上编四章,前三章分别从民国时期(1911-1949)、建国后三十年(1949-1979)、新时期以来(1979至今)三个时期展开论述不同时代语境下唐宋词选的体貌特征:民国时期,唐宋词选体现出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鲜明特征,选坛上新旧词选杂糅,选心和选型逐步多样化,白话词选与评析型词选代表了词选发展的新方向,作词法词选体现出传统学者挽救词文体创作于式微的努力和普及词体创作的构想。建国后三十年中,在文艺理论与创作政治化、功利化的时代环境下,唐宋词选整体表现出数量少和类型单一的特点,其选心偏重于思想性和人民性,选域偏向于豪放词和民间词,选型表现出由重选向重释的全面转变。新时期以来,在较宽松开放的政治文化环境和多元化的文艺思潮推动下,唐宋词选再度繁荣。不仅选本数量多,而且整体呈现出编撰者层次多样、选心多元化、选型多维度、传播媒介多样化等特点。第四章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抽绎出民国以来唐宋词选嬗变的轨迹,并阐述了其历史文化意义。下编从第五章到第十一章为分论部分,通过重点剖析民国以来以朱祖谋《宋词三百首》、胡适《词选》、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胡云翼《宋词选》、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唐圭璋《唐宋词简释》、唐圭璋、缪钺等《唐宋词鉴赏辞典》等为代表的七部词选,展现民国以来唐宋词选的演变历程。《宋词三百首》集历代词选之大成,且选词精当,校勘审慎,堪称传统词选之“结穴”。胡适《词选》宣扬了白话词史观念,开启了现代型词选的新体例,建立了开创性的现代型词选范式。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贯穿着名家词的客观意识,同时标注词韵,兼顾填词和读词的双重意旨,是新旧交融的典范之作。胡云翼《宋词选》选词精炼,注释完备,既顺应了时代读者群体的需要,又烙上“左倾”思潮的鲜明印记,因此,它是一部影响广泛而得失参半的普及型词选。俞平伯《唐宋词选释》不仅切合了时代的主旋律,注重选词的思想性,又超脱于时代之上,注重了选词之“广”与释词之“深”,并宣扬了词体鉴赏的理念,因此,它是一部融研究、鉴赏于一体的选坛别调。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既衣钵于晚清常州词派“重拙大”的词学追求,又开创了“简释”体的词选体例,旧思想和新观念、新方法融合一体,体现出延续传统、开启新声的选词意义。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鉴赏辞典》兼具词选和工具书的双重性质,其以超大的包容量、选词与鉴赏方面广泛的覆盖面、普遍的影响成为词体鉴赏方面的集大成之作。通过以上论述,论文的结论是:民国以来,唐宋词选与时代文化政治意识、社会历史语境相低昂;唐宋词选折射出20世纪以来词学批评的“现代化”进程;唐宋词选整体呈现出选心、选型、体例等的历变过程和多元化色彩;且随着词体创作的式微和文化教育的普及,唐宋词选指示门径的功能弱化,传播传统文化的价值突显,与此相应,唐宋词选体例根本上也发生了由重选到重释的转变。

甘松,袁晓薇[4](2011)在《应对挑战: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当前高校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对此应该积极采取对策。总体思路是注重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代性、人文性、实践性,具体方式主要有:通过对教学内容合理取舍,辅以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利用网络论坛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拓展学生的课外学习;转变教学思路,加强古代文学教学在提升人文素养、人格塑造以及培养实际工作能力方面的作用。

曹辛华[5](2011)在《杨海明词学造诣的典范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杨海明词学文集》,杨海明着,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8册12卷340万字的《杨海明词学文集》出版,这是当代词学史上的盛事之一。是对杨海明先生的词学研究特别是唐宋词研究创获的首次全面而完备地整理。杨先生的词学论着篇目众多,有些已再版多次,甚至还有海外版本。

马丽梅[6](2010)在《宋词与宴饮》文中认为本文从宴饮活动的角度研究宋词,以宴饮文学的发展历程为经,以宋代的社会文化为纬,研究作为一个动态整体的宴饮活动及其与词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宴饮在词的风格形成中的作用,宴饮对于词的交际、娱乐和抒情功能的影响。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回溯宴饮和宴饮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最早的宴饮文学是《诗经》中的宴饮诗,此后历经汉、魏、晋、南北朝、唐、五代,宴饮文学一直是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门类。《诗经·小雅》中的宴饮诗以礼俗文化为主要特色,《国风》中的宴饮诗则较为真率,出现了及时行乐思想的萌芽。汉末魏初的邺下游宴将宴聚、游览、赋诗结合起来,开创了文人“游宴”的传统。曹丕和建安七子的游宴诗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交际性,在感情抒发上开创了乐尽哀来的情感生成方式。两晋南北朝的宴饮活动以帝王贵族为中心,其主要产品是游宴序和宫体诗。唐代的宴饮文学种类繁多,达到全面繁荣。安史之乱带来社会的巨大变革和转型,中晚唐以后,宴乐活动呈现出纷繁热闹的世俗化特征,词就是生长于这片土壤中的一丛绮艳富贵的花。西蜀词和南唐词虽然特点不同,但都是新的社会条件下世俗化艳情化宴饮生活的写照。第二章,考察宋人的宴饮活生活。宋人的宴饮生活是在发达的商业经济、新型的官僚士大夫政治、统治者的崇文政策和全面繁荣的封建文化的背景下展开的。皇室的宴饮活动对大臣和百姓的宴乐有着鼓励和示范的作用;市井民众的宴席是文化产品生产、传播并迅速流行的舞台;士大夫文人是宋代宴饮活动的主体,他们对社会交往的重视、追求享乐的思想和国家提供的丰厚物质生活条件造成了文人士大夫宴乐的频繁。宋代士大夫的宴饮活动继承了前代宴饮与游览、文学相结合,集社交与娱乐功能为一体的传统,并有着新的时代特色,如包含富有文化气息的物质要素、采取了歌妓侍宴侑酒的娱乐形式、以谈诗、论文、赋词等文学活动为基本内容等。第三章,宴饮和词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词是宋人宴饮中的文学活动之一,它产生的基础是宴席上的“主人——歌妓——宾客”角色结构。从主人的“备词”,歌妓?的“索词”到宾主的酬唱,从邀客、备宴到正式宴会和回请,宴饮活动对词的催生、对词人词艺的塑造是全面的。反过来,词对宋人的宴饮生活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从宫廷到民间,词全面渗透于宋人宴饮生活当中,以词送酒、以词伴舞、以词展示才艺构成了宋代宴席注重文采风华的时代风尚。第四章,宴饮生活对词主体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宴饮词中多喜欢采用果肴杯盏、花香烛雾、绣帘罗幕、舞裙歌板等宴席物象,对于词形成以“富”为美和以“艳”为美的审美风格有着重要的意义。词是“场上之文”,是歌妓演唱的底本,这要求词不但要合乐可歌,还要符合演唱者的年龄性别和身份特征。听者不同的身份和心理期待又使文本具有雅、俗两种倾向。宴饮还使词具有明显的交际功能和娱乐功能,在娱乐功能强化的条件下,作者和作品中的叙述者呈现出明显的区分,人们有意识地在词中进行某种角色扮演,词中独特的“代言体”就是这种“反串”和“角色扮演”的结果。词又是抒情文学,宴饮环境下词的抒情有着真实真挚、深婉、强烈的特色。第五章,宴饮词中的情感内涵。惜春乐生的生命意识是宴饮词所表达的主旋律之一。从迎春、赏春到留春、伤春,宋人的宴席歌唱有着一个共同的惜春情结。宴饮词的主旋律之二是抒发爱情与相思。宋词中的爱情意识是逐渐觉醒的,大致可以分为代言式抒情、描写宾客和歌妓之间的微妙情愫、词人置身其中地抒写自身的情路历程三个阶段。宴饮词还是人格修养、心灵境界的真实写照,表达出士大夫积极用世、闲散淡远、高远豪迈等各种各样的心灵境界。政治斗争风云折射在宴席上,使宴饮词中出现对现实的激烈批判,出现怨愤和讥刺之音。羁旅之愁与去国之悲是宋词中最现实最深沉的悲感,在某些经历特殊的词人身上和某些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表现得最为典型。

童向飞[7](2009)在《文学史教学应注意人生意蕴的揭示》文中认为本文从大学教育的目的、文学自身的特性和改进教学的需要等三个方面说明在文学史教学中应注意人生意蕴的揭示。

闫潇宏[8](2009)在《士大夫文人化的石湖词》文中提出范成大是南宋着名的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近两千首诗歌,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晚年因为《田园杂兴》组诗而被世人冠以“田园诗人”的桂冠。应该说范成大在诗歌上的成就是相当巨大的,但是我们也知道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成就往往是多方面的,所以在这里我和大家共同来了解范成大的另一个侧面,那就是作为词人的范成大。本文以范成大这百余首《石湖词》作为研究对象,把作品分为歌咏自然、抒发忧患之思、表达生命感悟、咏叹爱情四类,分别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剖析、评论。这样可以清晰地展现范成大的审美取向和主题取向,并由此了解范成大对词体的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石湖词的艺术特色、主体风格以及师承的大致线索。此外,还简要说明了儒释道三家对石湖词的影响。希望通过此次系统的研究,可以使大家更全面的认识这位南宋的显达文人,使得他的词作能够被更多的人关注。

曹辛华[9](2006)在《杨海明与唐宋词研究的深化》文中研究指明杨海明先生为当代词学研究大家,以其丰硕的成果,无论在唐宋词批评还是唐宋词研究方法上均有新的突破与大的建树。综观杨先生的词学研究,具有“专”、“精”、“变”、“化”四大特点,对词学研究有三大贡献,即视野的拓宽、方法的开创、观点的更新。

崔海正[10](2005)在《论唐宋词专家杨海明——当代词学家系列研究之一》文中研究指明在新时期以来颇有成就的新一代学者中,杨海明是最富个性的词学家之一。他专注于唐宋词研究,以"评说(论)"作为自己的话语方式;他立足于现实而"嫁接古今",其评说是"艺术化"的,具有"圆照"的态度与方法, 从而创造了独特的"杨氏风格"。他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从"外围"挺向"纵深"的过程,可分为试探性"四面出击"——"多棱面"烛照唐宋词——为人生(应用)而研究三个阶段。由于突出的研究个性,几令读者不看论着之署名也能判断是否出自其手,这正是学人所渴望的境界。

二、试论人生意蕴是唐宋词的“第一生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人生意蕴是唐宋词的“第一生命力”(论文提纲范文)

(1)从“别是一家”到“弱德之美”——关于词的艺术个性探索之回顾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坚持三结合原则,提高古代文学教学质量——以楚辞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史结合使学生全面准确地了解文学作品产生的社会大背景
二、人文结合原则使学生准确地全面地掌握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三、学思相结合原则使学生学会思考以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

(3)民国以来重要唐宋词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本学的由来及选本的价值功能
    第二节 唐宋词选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论文的基本思路及主要内容
上编 综论篇
    第一章 民国时期唐宋词选概述
        第一节 民国时期唐宋词选兴盛的原因探求
        第二节 民国时期唐宋词选的体貌特征
        第三节 三大类型词选探究
        小结
    第二章 建国后三十年唐宋词选概述
        第一节 建国后三十年中唐宋词选衰退的原因透视
        第二节 建国后三十年唐宋词选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建国后三十年若干重要唐宋词选探论
        小结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唐宋词选概述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唐宋词选繁盛的原因剖析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唐宋词选概貌
        第三节 五种特殊类型词选探析
        小结
    第四章 民国以来唐宋词选的发展轨迹及历史文化意义
        第一节 民国以来唐宋词选的发展轨迹
        第二节 民国以来唐宋词选的历史文化意义
        小结
下编 分论篇
    第五章 传统型词选的结穴之作:朱祖谋《宋词三百首》
        第一节 朱祖谋及其《宋词三百首》研究述评
        第二节 朱祖谋词学成就及《宋词三百首》成书过程
        第三节 《宋词三百首》对传统选本的继承与开拓
        第四节 《宋词三百首》的词选特色
        第五节 《宋词三百首》刊刻以来的传播与接受
        小结
    第六章 开创现代型词选的典范之作:胡适《词选》
        第一节 胡适的白话文学思想及其词学观念
        第二节 《词选》的编撰缘起及成书过程
        第三节 《词选》的选本特色
        第四节 《词选》的重要意义与影响
        小结
    第七章 与古维新、取精用弘的名家之选: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
        第一节 龙榆生其人及其词学贡献
        第二节 《唐宋名家词选》的成书过程及其版本考述
        第三节 《唐宋名家词选》的选本特色
        第四节 《唐宋名家词选》的选本价值与历史意义
        小结
    第八章 建国三十年中最具影响的普及型词选:胡云翼《宋词选》
        第一节 胡云翼的生平着述及其词学贡献
        第二节 胡云翼的词选观念及其词选编撰
        第三节 《宋词选》的选本特色
        第四节 《宋词选》的传播与影响
        小结
    第九章 识才兼备、意寓深广的研究型词选:俞平伯《唐宋词选释》
        第一节 俞平伯的治词经历及其词学思想
        第二节 俞平伯的选词实践及其词选观念
        第三节 《唐宋词选释》的选本特色
        第四节 《唐宋词选释》的选本价值与时代意义
        小结
    第十章 亦新亦旧、“蕴义宣扬”的苦心之选: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第一节 唐圭璋的词学渊源及词学成就
        第二节 《唐宋词简释》的成书缘起
        第三节 《唐宋词简释》的选本特色
        第四节 《唐宋词简释》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小结
    第十一章 唐宋词鉴赏成果的集大成之作:《唐宋词鉴赏辞典》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鉴赏热产生之原因及其表现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唐宋词鉴赏辞典的编撰及其共性特征
        第三节 《唐宋词鉴赏辞典》的选本特色
        第四节 《唐宋词鉴赏辞典》的历史意义和重要影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民国以来唐宋词选经眼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4)应对挑战: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化解教学量大与课时数少之间的矛盾
二、采取有效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三、注重人格塑造与实用性收益的有机统一

(6)宋词与宴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宋前宴饮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先秦到盛唐的宴饮活动与宴饮文学
    第二节 中晚唐五代的宴饮活动与宴饮文学
        (一) 社会转型和市民文化的兴起
        (二) 中晚唐五代的宴饮活动和宴饮文学
第二章 宋人的宴饮生活
    第一节 宋代宴饮活动发生的社会背景
        (一) 官僚士大夫政治与士大夫的文化性格
        (二) 城市、市民文化与社会的娱乐风尚
    第二节 皇室贵族的宴饮生活
    第三节 市井细民的宴饮生活
    第四节 文人士大夫的宴饮生活
第三章 宴饮和词的互动
    第一节 宋人宴饮中的文学活动
    第二节 宴饮生活对词的催生
        (一) 从宴会角色角度来看宴饮活动对词的催生
        (二) 从宴会程序角度来看宴饮活动对词的催生
    第三节 词对宴饮的影响
第四章 宴饮生活对词“主体风格”的塑造和影响
    第一节 “酒水气”——宴饮影响词中的物象选择
    第二节 “场上之文”——宴饮对词文本的特殊要求
    第三节 交际、娱乐和抒情——宴饮对词的功能的影响
        (一) 宴饮背景下词的交际功能
        (二) 宴饮环境下词的娱乐功能
第五章 宴饮词的情感内涵
    第一节 莫教欢会轻分散——宴饮词中惜春乐生的生命意识
    第二节 人生自是有情痴——宴饮词中逐渐觉醒的爱情意识
    第三节 指出向上一路——人生境界的审美观照
    第四节 忠愤气填膺——磊落不平的慷慨之音
    第五节 犹将孤影侣斜阳——漂泊之愁与去国之悲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7)文学史教学应注意人生意蕴的揭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教育的目的
二、文学自身的特点
三、改进教学的需要

(8)士大夫文人化的石湖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论
第2章 士大夫文人化词义界
    2.1 士大夫文人化词之定义与特征
    2.2 士大夫文人化词发展过程扫描
第3章 士大夫文人化石湖词之题材与主题取向
    3.1 歌咏、感怀自然的篇章
    3.2 充满忧患之思的篇章
    3.3 强烈的生命意蕴
    3.4 永恒的爱情主题
第4章 透过石湖词看范成大对儒释道的接受
    4.1 忠实的儒家信徒
    4.2 佛道的圆融互补
第5章 士大夫文人化石湖词之风格与审美取向
    5.1 石湖词艺术审视
    5.2 石湖词的继承与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试论人生意蕴是唐宋词的“第一生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别是一家”到“弱德之美”——关于词的艺术个性探索之回顾与思考[J]. 王靖懿,张仲谋.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6)
  • [2]坚持三结合原则,提高古代文学教学质量——以楚辞教学为例[J]. 周佐霖. 高教论坛, 2013(01)
  • [3]民国以来重要唐宋词选研究[D]. 许菊芳. 苏州大学, 2012(03)
  • [4]应对挑战: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 甘松,袁晓薇. 柳州师专学报, 2011(01)
  • [5]杨海明词学造诣的典范意义[J]. 曹辛华. 博览群书, 2011(01)
  • [6]宋词与宴饮[D]. 马丽梅. 苏州大学, 2010(10)
  • [7]文学史教学应注意人生意蕴的揭示[J]. 童向飞.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9(03)
  • [8]士大夫文人化的石湖词[D]. 闫潇宏. 河北大学, 2009(02)
  • [9]杨海明与唐宋词研究的深化[J]. 曹辛华.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7)
  • [10]论唐宋词专家杨海明——当代词学家系列研究之一[A]. 崔海正. 第四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05

标签:;  ;  ;  ;  ;  

论生命的意蕴是唐宋诗的“第一生命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