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洱海沉积物记录的近8000 a气候变化

云南洱海沉积物记录的近8000 a气候变化

一、Climatic variations recorded by the sediments from Erhai Lake,Yunnan Province,southwest China during the past 8000 a(论文文献综述)

刘柏妤[1](2020)在《茈碧湖表层沉积物有机碳、氮变化及其水质评价》文中认为湖泊作为岩石圈层重要的“源”和“汇”,受到各种外部自然因素及湖泊内部过程的持续作用影响而不断演变,正确认识湖泊地球化学变化过程是目前研究湖泊沉积物及其古气候环境变化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茈碧湖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全氮全磷含量、有机质、TOC及其碳氮同位素等指标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探讨了茈碧湖现代沉积过程及其现代污染状况,有效判别了流域内人类活动对湖区的影响,同时根据湖泊水体的TN、TP含量进行水质评价,结合茈碧湖现存水质状况和沉积物污染状况对茈碧湖作出环境评价,为保护洱海、深入茈碧湖环境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茈碧湖表层沉积物样品粒度分为黏土、粉砂、砂三类,其中黏土组分含量范围介于5.985%32.162%之间,受山坡冲积扇的影响主要分布在湖泊的西北部;粉砂组分作为湖区的优势粒径,主要受地下水补给及喀斯特地貌地质岩层影响,呈无明显规律分布;砂组分百分含量占比变化范围在0.36%28.758%之间,受入湖河流及人类活动影响主要分布在北部靠近湖岸的深水区位置以及河流入湖口处;粒度频率曲线图显示出沉积物的分布受多种因素控制影响;(2)沉积物的TP含量范围在241.071814.33(mg/Kg)之间,空间分布呈现出一个南高北低的特征,TN范围介于1571.545605.32(mg/Kg)之间,其中高值区与砂组分高值分布区相似,沉积物受外源输入影响较大;有机质和TOC与砂组分和全氮含量的分布大致相似,说明外源输入是沉积物污染的主要来源;δ13C同位素值变化范围在-32.073‰-25.34‰之间,平均值为-29.725‰,说明茈碧湖主要受陆源输入影响较大,部分超出可能是受来自湖泊内源的影响,但影响相对陆源输入较小,空间分布上整个湖心区低于湖周,说明湖周受外源影响比湖心大。δ15N值变化介于1.237‰3.386‰之间,来源主要是化肥的使用输入。结合C/N值可知,茈碧湖有机质来源输入受内外源输入的共同影响,但受外源输入影响大于内源;(3)根据综合污染程度分级,茈碧湖表层沉积物污染严重,基本无清洁程度,少部分为中度污染,大部分为重度污染甚至远超重度污染,有机污染指数评价标准显示,茈碧湖表层沉积物的有机污染程度可能在轻-中度污染的程度范围,结合两种评价方法结果总体评价茈碧湖表层沉积物为中-重度污染;(4)茈碧湖底层水质的氮磷含量高于表层,N/P分析结果显示基本全部>16,说明湖中磷元素偏低,茈碧湖是一个磷限制湖泊。根据国标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GB3838-2002)标准,总体评价茈碧湖湖泊水质保持较良好,为国家Ⅱ类水。因此,应该着重注意保持茈碧湖沉积物的沉积环境稳定,加强对人类活动区域的监管和入湖河流的监测,减少湖周农耕用地的化肥使用量,力求保持水体现有的质量状况,为洱海的输水质量保驾护航。

贺柳青[2](2020)在《大理西湖表层沉积特征及其环境意义》文中指出湖泊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调节区域气候、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繁衍生物多样性等有重要作用。湖泊对全球变化有敏感响应,忠实地记录了气候及环境变化,通过对湖泊沉积物的研究,可以重建过去的古气候、古环境。湖泊表层沉积物反映了现代环境特征,人类活动对湖泊产生的影响也能在沉积物中体现出来。大理西湖对当地社会发展、维系湖区生态环境等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理西湖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富营养化、湖泊萎缩、生态系统退化等,严重影响了湖泊的生态及经济功能。因此,本文以大理西湖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集了4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对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烧失量、磁化率等指标的分析,并结合水质分析,探讨大理西湖的物质来源、湖泊环境以及污染状况等。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大理西湖表层沉积物的黏土含量为16.742.1%,平均值为29.5%,粉砂含量为56.679.3%,平均值为65.2%,砂含量为0.221.3%,平均值为5.1%,粉砂是优势粒径。外源物质输入对大理西湖西部湖区的粒度空间分布影响较大,水动力条件影响东部湖区的粒度空间分布特征。(2)大理西湖表层沉积物的有机质含量为13.1145.92%,平均值为22.29%,碳酸盐含量为7.5326.58%,平均值为15.69%。有机质含量随着水深加深呈增高趋势,有机质的内源贡献较大。碳酸盐含量与有机质和水深呈负相关系,西北部的碳酸盐含量较高可能是外源碳酸盐的输入。(3)大理西湖表层沉积物的磁化率值为2.2×10-898.5×10-88 m3/kg,平均值为24.75×10-88 m3/kg。西部湖区的磁化率值高于东部湖区,因为西部湖区接收了大量外源物质,外源磁性矿物多沉积在西部湖区,而东部湖区的外源物质输入少,高的有机质含量也会稀释磁化率。百分频率磁化率值为1.0310.61%,平均值为4.82%,西部湖区的百分频率磁化率由北向南随着水深加深呈增高趋势。(4)大理西湖表层沉积物的δ13C值在-31‰-27‰,平均值为-29‰。δ15N值在1‰7‰,平均值为5‰,C/N比值在1319之间,平均值为19。根据δ13C值和C/N值可以看出,西部湖区的有机质来源于陆源有机质、水生植物和浮游植物,东部湖区的有机质来源于水生植物和浮游植物,芦苇的贡献较大。大理西湖的δ15N值说明其氮素来源于氮肥、粪肥、生活污水等,沉水植物、挺水植物以及固氮蓝藻影响了δ15N值。(5)大理西湖表层沉积物的TN含量在4833.2411915.85 mg/kg,平均含量为7275.589 mg/kg,TP含量在590.431656.05 mg/kg,平均含量为1071.91mg/kg。大理西湖表层沉积物的TN含量和TP含量都较高,有机污染状况严重,水体理化性质和人类活动都会促进营养盐的内源释放潜力。

刘园园[3](2020)在《滇西北地区深水湖泊藻类与碳循环响应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域开发强度和类型的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湖泊系统出现了环境质量恶化、生态功能的退化。在区域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云南地区部分湖泊经历了流域植被退化、水文调控增强、污染物输入增加、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等环境胁迫,近几十年来出现了水体水质下降、藻类爆发、生物多样性降低等诸多问题,导致了湖库的生态安全水平降低、水资源总量减少,制约了云南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围绕该地区类型众多的湖泊,已有现代调查集中于水体的资源与环境评价,而揭示湖泊长期变化的沉积物研究缺乏与现代过程的有机结合,缺少考虑流域地表过程与水体环境特征、湖泊理化性质与生物群落响应等耦合过程,急需开展多时空尺度相结合的模式识别与综合评价。与浅水型湖泊相比,深水型湖泊(如最大水深>10 m)具有水资源储量大、换水周期长、热力分层稳定、湖滨带不发育等特点,呈现出较强的环境敏感性和生态脆弱性。因此,本研究应用湖沼学和古湖沼学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湖泊-流域-大气的地表系统及其关键过程,结合季节调查、沉积物分析和湖泊对比研究,探讨了深水湖泊生态环境的变化规律、驱动过程及其区域模式,可为云南地区深水型湖泊的生态评估与流域管理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本研究选取滇西北地区的五个深水型湖泊为研究对象,重点围绕流域开发历史不同的泸沽湖和程海开展湖泊与流域的现代调查,首先识别典型流域植被类型下土壤碳酸盐岩风化速率与湖泊水体环境的季节变化特征,揭示湖泊生物(硅藻)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水体理化性质的关系。进一步对上述两个湖泊开展沉积物钻孔分析,在建立高分辨率年代序列基础上,利用不同代用指标(粒度、磁化率、碳酸盐、水体总有机碳(TOC)、碳氮元素及稳定同位素等)重建了流域开发与湖泊环境的变化历史,通过藻类指标(色素、硅藻群落)揭示了生物群落响应的变化模式,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等方法揭示碳循环与藻类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通过同一气候区内五个深水湖泊的对比研究,甄别了不同流域开发类型下湖泊环境变化的时空模式及其对关键生态过程的驱动强度。通过季节调查、沉积物记录分析以及湖泊对比,本研究重建了云南深水湖泊碳循环及藻类响应不同流域开发历史的区域模式,为深水湖泊的生态评价与流域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现代调查表明,流域碳酸盐岩的风化速率与流域植被类型显着有关,湖泊水体无机碳浓度呈现季节变化模式。不同植被类型下泸沽湖流域碳酸盐岩风化速率的差异显着,乔木林中碳酸盐岩的溶蚀速率(270.2 mg·m-2·d-1)是灌丛的1.6倍左右(173.7 mg·m-2·d-1)。程海流域不同类型灌木林内的碳酸盐岩溶蚀速率接近,而桉树林内岩石风化速率(16.9 mg·m-2·d-1)显着低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90.6 mg·m-2·d-1)。对比泸沽湖的相关结果,程海流域的平均溶蚀速率(77.32±41.67 mg·m-2·d-1)远低于泸沽湖(222.56±64.93 mg·m-2·d-1)。程海流域内的植被以低矮灌木为主(26%),而泸沽湖流域林地覆盖度约为47%,不同流域间的对比结果同样表明,植被的正向演替(即由灌木向森林演替)过程对岩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泸沽湖水体CO32-主要受到流域季节性输入影响,而作为水生生物重要碳源的HCO3-浓度在水体垂直剖面上的变化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在程海中,生物的同化作用同样显着影响了湖泊无机碳的溶解-沉降过程。(2)泸沽湖和程海水体的有机碳循环与藻类分布均呈现明显的干湿季节性差异。其中,泸沽湖流域森林覆盖度(47%)显着高于程海(20%),两个湖泊水体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呈现相反的变化模式。程海水体叶绿素与DOC呈显着的相关关系(P<0.001,r=0.57),表明湖泊初级生产力是水体有机碳变化的主要驱动力。2019年泸沽湖水体营养盐(TN、TP)浓度在5月份时最高(750.5±161.4μg/L和52.4±43.1μg/L),雨季时期营养盐浓度显着降低(457.6±122.0μg/L和17.9±11.3μg/L);而程海水体营养盐(TN、TP)在雨季(1175.2±230.1μg/L、92.3±65.7μg/L)显着高于旱季(1300.1±440.8μg/L、72.5±45.5μg/L),可能反映了流域地表径流与面源输入(如磷)的影响。泸沽湖水体中嗜氮硅藻全年占优反映了磷限制的湖泊状态,而程海较高的水体pH值促进了喜碱种Cyclotella meneghiniana的优势地位,同时水体高营养含量导致耐污种Nitzschia spp.具有较高的优势度。水温升高促进了两个湖泊小个体硅藻的增加,反映了水体热力分层对硅藻群落构建的影响。水温、硅酸盐、营养盐浓度是泸沽湖水体硅藻群落演替的主要因子,分别解释了群落变化的7.8%、5.7%和10.3%;而水温、电导率和营养盐分别解释了程海水体硅藻群落变化的30.7%,13.7%,6.1%。(3)沉积物记录显示,流域开发的增强显着改变了深水湖泊碳循环与藻类变化的长期模式,并与流域开发历史相关。1950年代开始,泸沽湖流域森林的大规模砍伐导致了土壤侵蚀强度(如磁化率)的快速增加,陆源输入有机碳(水体TOC)和无机碳(沉积物碳酸盐)的同步降低且持续减少(水体TOC由6.6±0.2mg/L降低至3.9 mg/L,沉积物碳酸盐含量由12.1±1.2%降低至7.2±3.2%)。相反地,程海流域在近250年内土壤侵蚀强度相对稳定、沉积物碳酸盐水平无显着变化,但沉积物营养盐含量、叶绿素水平(沉积物色素)和水体TOC水平自1980年代开始快速上升,反映了水体富营养化促进了藻类生物量的增加和内源有机碳的累积。随着泸沽水体TOC浓度的持续降低,水体透明度逐渐增加并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因此,流域植被退化显着降低了泸沽湖沉积物有机与无机碳含量,而程海内源有机质的快速积累过程表明其有机碳循环主要受水体富营养化的驱动。同时区域气候的变暖导致了湖泊热力分层强度的增加和水动力的减弱,出现了小个体硅藻逐渐占优的相同趋势。(4)五个深水湖泊的对比分析表明,湖泊富营养化过程及区域气候变暖显着促进藻类生物量的升高,增加湖泊有机碳汇,而湖泊水文的人为调控(如筑坝建闸等)延长了水体滞留时间、降低水动力条件,促进了碳酸盐的沉降和累积。由于不同流域的干扰类型和开发强度的差异,滇西北深水湖泊中气候变暖、水文改造和富营养化过程产生的湖沼学效应存在空间异质性。其中,营养水平是区域尺度上硅藻群落演替的主要驱动因子,解释了硅藻群落结构演替的44.8%。监测数据分析的季节尺度和年际尺度上,湖泊初级生产力主要受营养水平的升高所驱动;而基于沉积物记录的百年尺度上,长期的气候变暖是促进湖泊初级生产力提升的关键环境因子。综上所述,流域植被退化、水体富营养化、人为水文调控增强共同驱动了百年尺度上滇西北深水湖泊藻类与碳循环的变化。流域植被退化显着降低了有机与无机碳的输出,而水文调控增强和富营养化则分别对湖泊无机碳和有机碳的埋藏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区域气候的变暖通过增强深水湖泊热力分层过程促使其硅藻群落呈现小型化的特征,并可能通过食物链作用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产生重要的生态效应。因此,对滇西北深水湖泊的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需要加强流域植被的恢复与污染物的防控,同时需要考虑水文管理模式的优化(如增强水动力条件)和减缓区域变暖生态效应。

谢成晟[4](2020)在《泸沽湖地区百年温度重建与全新世气候变化周期分析》文中指出全新世气候是具有周期性波动和冷暖交替变化特征的非稳定时间序列,对全新世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方面。树木年轮和湖泊沉积是不同分辨率的气候记录载体,对它们的深入分析,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区域气候变化状况,找到气候变化的驱动原因和与全球变化的联系;同时,可以利用区域气候背景和变化规律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合理安排当地生产建设等,于科学研究和经济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泸沽湖地区的年分辨率气候重建非常稀少,对气候变化的驱动原因分析也较欠缺。基于此,本文运用采自泸沽湖北部山地的丽江云杉树木年轮样芯,通过树木年轮气候学的方法体系,重建了该区域119 a平均最低温度变化历史。引用前人建立的泸沽湖碳酸钙沉积序列和重建的平均最低温度序列分别进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得到泸沽湖地区全新世以来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变化周期,并对周期驱动进行了简单探讨。同时也对新构造运动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作简要论述。论文取得以下成果:(1)通过树轮年表和器测数据的相关分析,发现:2000 A.D.之前,冬春季平均最低温度是限制泸沽湖地区丽江云杉径向生长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水分对树木径向生长影响不显着。2000 A.D.之后,这种相关关系发生突变。表现出明显的树轮-气候”分异现象”。之后对这一现象进一步探讨,可知树木生长和器测数据之间的分离是客观存在的生态现象;2000 A.D.后主控因子可能受夏季最低温、最高温或平均相对湿度的综合影响。但因这种现象发生的时间较短,新的控制因子并不能明确。(2)通过对年表-气候要素相关分析,参照发生“分异现象”后的一般处理方法。本文重建了年表可靠时段1882~2000 A.D.泸沽湖地区冬春季(上一年10月至当年5月)的平均最低温度变化历史。重建序列表现出2个暖期(1911~1927 A.D.和1992~2018 A.D.)、1个冷期(1940~1991 A.D.)。同时还发现1888~1895 A.D.、1900~1904 A.D.和1931~1939 A.D.三个暖时段;1883~1887 A.D.、1896~1899 A.D.、1905~1910 A.D.和1928~1930 A.D.四个冷时段。本重建与CRU格点序列、滇西北树轮重建序列的温度升降变化基本一致。也与泸沽湖沉积物古色素记录,冰川进退记录具有很强的对应关系。同时,各冷暖期均有历史记载的气象灾害事件相对应。空间场相关分析得到2000 A.D.之前时段,泸沽湖重建和器测温度的场相关范围大致相同。而2000 A.D.后时段,重建的温度场高相关地区主要为环孟加拉湾北部地区,且与样点所在区域没有相关性。(3)使用能够反映泸沽湖地区季风降水变化历史的碳酸钙沉积序列与重建的泸沽湖百年平均最低温度序列分别进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得到,平均最低温度序列具有2~4 a,8 a,11 a和23 a的变化周期;碳酸钙序列则具有72 a,189 a,303 a,1006 a,2222 a,6667 a和10000 a的变化周期,其中6667 a、10000 a周期的存在和稳定性无法确定。(4)新构造运动造成的高原隆升及滇西北构造地貌格局,加强了亚洲冬季风,方便印度季风对中国西南地区的影响,成为全新世后高原及地处高原周缘的泸沽湖地区气候变化的构造—环流背景。太阳活动是泸沽湖地区全新世以来各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子。特别是在千年尺度气候周期变化上,太阳活动起到稳定且重要的作用。总体上来说气候变化周期越短,受到的影响因素越复杂。北大西洋冰飘碎屑事件、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太阳总辐照度(TSI)是控制泸沽湖地区百年-千年尺度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而年际-年代际周期尺度上,影响因素较多且复杂,北大西洋涛动(NAO)、北太平洋涛动(PDO)、太阳黑子相对数、黑潮等,都可能是泸沽湖高频周期变率的影响因子。

王教元[5](2019)在《滇西北湖泊水文调控与生态环境响应的时空特征》文中指出近几十年来,日益增强的人为水文调控导致云南部分湖泊出现了明显的水库化特征,造成湖泊水质下降、湖滨带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等生态环境问题。湖泊水文调控及其导致生态环境变化的比研究受到监测数据不足的制约,需要结合多学科方法对湖泊水文调控生态环境效应的基本特征进行识别,并系统甄别水体环境和生态系统对水文调控的长期响应模式。本研究以滇西北地区典型湖泊为研究对象,结合遥感影像、监测数据、文献记录等研究手段,首先甄别了过去30年来区域湖泊水体面积的变化特征、影响因子与驱动过程。随后选取了受到不同强度水文调控影响的三个湖泊:姐湖(没有水文调控的高山湖泊)、海西海(多次水文调控)和洱海(水文调控和富营养化)作为代表湖泊进行古湖沼学研究。在建立沉积物年代序列的基础上,开展理化指标分析,建立了湖泊与流域环境变化的时间序列;结合硅藻、沉积物色素等生物代用指标,识别了硅藻群落结构、指示物种、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变化模式。进一步应用多种统计方法,对比分析不同湖泊之间、湖泊内部湖盆之间的生态环境变化特征并识别主要影响因子,最终甄别出不同水文调控强度下湖泊的生态环境响应特征与关键驱动机制。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近30年来滇西北地区湖泊面积呈现波动变化特征,并受到极端干旱事件影响显着。自然调控为主的湖泊面积变化幅度小于人为调控影响的湖泊,人为水文调控不仅使湖泊面积增大,面积变化幅度也显着增加。气候变化是驱动滇西北湖泊水位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同时流域开发对湖泊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叠加影响了湖泊面积的长期波动。(2)未受人类扰动直接影响的高山浅水湖泊(姐湖)1980s以来呈现水动力显着增加、水位下降的特征,促进了底栖硅藻百分比持续增加,但对硅藻群落变化的独立作用弱于气温与营养盐的驱动强度。1950s以来滇西北高山地区气候明显变暖,促进了湖泊初级生产力的提高、内源有机质的增加。流域降水增多、流域侵蚀搬运等过程增强影响了湖泊水动力的变化。湖泊水体营养水平升高、气温升高和水动力条件增强是驱动姐湖初级生产力和硅藻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3)根据粒度-水深转换函数定量重建了海西海过去200年以来的湖泊水位变化历史,多次水文调控导致了湖泊沿岸带生境逐渐丧失、底栖硅藻持续减少,湖泊有机碳的内源贡献率增加。同时,随着蓄水强度的增加,湖泊有机物的降解速率加快、埋藏量明显降低,加速了有机碳向无机碳的转化和温室气体的释放。水文调控导致的湖泊水位波动对硅藻群落演替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当水深达到10 m阈值或水深变化超过±2 m时,硅藻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异质性均出现显着降低。(4)洱海不同湖盆间营养元素循环、初级生产力和硅藻群落结构对水文调控的响应模式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西洱河节制闸、梯级水电站的建成运行等人为调控事件显着改变了洱海湖泊水文状态,导致了湖泊水位波动的频率和幅度显着增加。自1970年代以来,湖泊富营养化、区域气候变暖与水文调控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大型水生植物大幅减少,导致了藻类初级生产力的升高和蓝藻水华的发生。洱海硅藻群落转变为浮游种占优的单一群落构成,多样性明显降低。水深较浅的南部湖盆对人为调控导致的水位波动更为敏感,湖泊水深变化是硅藻群落结构变化和蓝藻爆发的主要原因。(5)滇西北地区不同类型湖泊的对比分析表明,相较于气候变化影响下的高山湖泊(姐湖),人为水文调控显着地改变湖泊水深及其变化幅度,是沿岸带生境退化和底栖藻类降低的重要驱动因子。湖泊高水位运行和水动力减弱使营养盐滞留效应增强,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生长,湖泊有机碳源出现了由底栖通道向浮游通道的转变。同时,不同水文调控类型与强度对湖泊碳氮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产生了差异性的影响。随着人为调控强度的增加,湖泊水文变量对姐湖、洱海和海西海硅藻群落变化的单独解释量由约6%增加至大于25%。湖泊水深变幅和硅藻生物多样性关系符合典型的中度干扰假说理论模型,水深变化幅度增大将导致湖泊生物多样性将显着降低。综上所述,水文调控的驱动作用明显大于自然状态下水文波动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且水文波动、气候变化和水体富营养化是驱动滇西北典型湖泊生态与环境变化的重要因子。随着水文调控的频次和幅度增加,水文条件与营养盐、气温的相互作用明显增强,表明了水文调控类型及其强度对其他类型环境压力的调控作用。此外,在湖盆形态与流域开发类型存在较大空间差异的湖泊中,不同湖盆对水文调控的响应模式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因此,在区域气候变暖和富营养化增强的背景下,对湖泊水文的合理调控是对滇西北湖泊开展有效保护与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前提。

欧阳椿陶[6](2019)在《泸沽湖沉积物记录的16.0 cal.ka BP以来气候变化》文中提出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发生剧烈变化,该时段有十分丰富的古环境古气候记录,是开展区域对比、亚洲季风演化、突变事件提取气候变化驱动机制的主要时段。该时段正好经历了与现代变暖相似的一个剧烈波动增温时段。因此,理解掌握末次冰消期以来亚洲季风变化规律,对目前以增温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预测有着重要现实意义。云南属于典型的印度季风区,其特殊的季风气候特点为研究末次冰消期以来印度季风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机制提供良好的条件。湖泊沉积物中保存了大量的气候环境信息,是探索气候变化的理想载体。泸沽湖位于西南季风的边缘地带,对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反应敏感,也是云南湖泊中人类活动干扰少的大型湖泊,水深,沉积物环境长期稳定,因此成为近年来古气候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本文针对泸沽湖LGH-2孔,利用碳酸盐含量、磁化率和微量元素中的Rb/Sr、Sr/Ba和Sr/Ca等指标进行了综合研究,孢粉研究结果,重建了泸沽湖流域从16.0 cal.ka BP以来的气候演化历史,同时分析泸沽湖流域古气候变化驱动机制,得到以下结论:1.重建了泸沽湖流域16.0 cal.ka BP以来的古气候环境演变序列晚冰期(16.0-14.7 cal.ka BP),Rb/Sr比值迅速上升,碳酸盐含量迅速下降,Sr/Ba比值减小,阔叶树种开始增多,低频磁化率下降;表明此阶段西南季风迅速增强,降水迅速增多,湖泊水位上升,植被覆盖度逐渐增高,表土侵蚀减弱。总体上看,气候由冷干状态逐渐转变为温暖偏湿状态。BA暖期(14.7-12.9 cal.ka BP),Rb/Sr比值处于高位,碳酸盐含量迅速降低到0左右;表明此阶段西南季风强,水位高,湖水外流,松林扩张,植被盖度高,气候温暖湿润。YD冷期(12.9-11.6 cal.ka BP),Rb/Sr比值低,Sr/Ba比值高Sr/Ca比值低,碳酸盐含量高,磁化率比较高,植被稀少,侵蚀作用加强,桤木、榆、桦等耐干冷的落叶阔叶林增多;表明西南季风减弱,湖泊水位降低,盐度增大,气候以冷干为主要特征。早-中全新世阶段(11.6-3.5 cal.ka BP),Rb/Sr值高Sr/Ba值低,碳酸盐含量很低,磁化率变化小,松林扩张,落叶阔叶林萎缩;表明西南季风强盛,降水丰富,湖水盐度低,湖水外流,土壤侵蚀弱,总体上气候温暖湿润。突变期(3.5-3.0cal.ka BP),碳酸盐迅速增加,Rb/Sr、Sr/Ca比值迅速降低,Sr/Ba增高,硬叶常绿栎林明显扩张,而松林大幅减少;表明降水减少,水位降低,盐度增加,经历了大约500年的变干过程。晚全新世(3.0 cal.ka BP至今),Rb/Sr和Sr/Ca值低,Sr/Ba值高,碳酸盐含量高,磁化率值突然升高并维持高位;表明季风弱,降水减少,植被减少和人类活动造成水土侵蚀作用加强;植被明显比全新世早-中期稀疏,总体气温明显偏低,降水少,气候波动频繁。末次冰消期气候变化与全球的气候变化一致。全新世期间气候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共出现12次冷干事件,它们分别是11.38-11.1、10.35-10.22、9.4-9.0、8.39-7.66、5.95-5.75、5.3-5.06、4.56-4.13、3.87-3.71、3.0-2.82、2.55-2.30、1.3-1.1和0.43-0.25 cal.ka BP。2、泸沽湖流域湖16.0 cal.ka BP以来湖水盐度的重建16 cal.ka BP以来泸沽湖流域湖水盐度变化划分为6个阶段:晚冰期(16.0-14.7 cal.ka BP),Sr/Ba比值从0.6迅速下降到0.4以下,表明湖水盐度迅速变淡;BA暖期(14.7-12.9 cal.ka BP),Sr/Ba比值在0.35-0.25之间小幅波动,水体盐度为淡水;YD冷期(12.9-11.6 cal.ka BP),Sr/Ba比值处于一个低谷值区,略高于0.4,湖泊水为淡水;早-中全新世(11.6-3.5 cal.ka BP),Sr/Ba比值为0.25-0.35,湖水盐度达到最小值,湖泊水位高,此时湖泊属于开放型湖泊,3.5 cal.ka BP以前可能一直处于高水位阶段;Sr/Ba比值反映出还有8次盐度的升高,它们分别出现在11.1、10.0、9.2、8.2、6.7、5.6、4.2和3.8 cal.ka BP,与气候的冷干事件相对应,表明在此期间气候也具有不稳定性特征;中全新世晚期(3.5-3.1 cal.ka BP),Sr/Ba比值在400年内从0.3的淡水迅速转化为0.6;晚全新世(3.1 cal.ka BP以来),Sr/Ba比值始终处于0.4-0.7高值区,湖水盐度频繁而快速转变,湖水相对咸化时期(0.37、1.14、2.5、3.0 cal.ka BP)和2次湖水相对淡化时期(0.7和0.11 cal.ka BP)。3、泸沽湖流域16 cal.ka BP以来气候变化模式在末次冰消期,东亚和南亚季风区的气候变化模式大致相同,出现BA温暖湿润期和YD寒冷干燥期。进入全新世后,气候模式发生变化,早全新世期间,南亚季风区降水北多南少,东亚季风区降水南多北少;中全新世期间,南亚季风区降水南多北少,东亚季风区降水北多南少。两大环流系统东西方向也存在“跷跷板”效应:早全新世南部东多西少,北部则东少西多,中全新世则恰恰相反。泸沽湖流域气候变化具有显着的区域独特性。水热组合依不同的时间尺度而不同,不能一概而论。长时间尺度的末次冰消期和全新世而言,表现为暖湿-冷干的组合特征;较长时间尺度的早、中和晚全新世而言,可能分别表现为暖湿、暖干和温干特征;更短时间的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为暖干-冷湿的组合特征。4、泸沽湖流域16.0 cal.ka BP以来气候驱动机制分析泸沽湖流域从16.0 cal.ka BP以来的气候演化,具有高度的全球一致性,受夏季太阳辐射、印度季风和北半球高纬地区冰量变化三者综合驱动。末次冰消期泸沽湖流域YD冷干期与以及全新世期间的9次干旱事件与北大西洋地区冰筏事件一一对应,表明泸沽湖流域与高纬地区具有很强的遥相关。早全新世,泸沽湖流域降水达到最大,与印度季风的变化模式相一致;中全新世泸沽湖流域温度达到最高,降水有所减少;晚全新世气温降低和降水急剧减少,但后期气温升高和降水增多。5、微量元素扫描结果的Rb/Sr,Sr/Ba,Sr/Cu指标等能敏感地响应降水量的变化,具有高分辨率(14.15yr),气候意义明确的特征,能够捕捉到突变气候事件,因此微量元素扫描结果的Rb/Sr,Sr/Ba,Sr/Cu等指标是反演和重建长尺度和高分辨率气候环境变化的高效途径。

刘毅[7](2019)在《洱海浮游植物群落演替驱动因子分析及其微囊藻水华的生态风险评估》文中认为湖泊水生态系统作为独特而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在保持水源、调蓄洪水、净化污染、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水产品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古生态学证据表明众多湖泊在过去100-200年,特别是1950s后经历了显着的营养富集和生态退化过程。引起湖泊水生态系统改变的主要原因包括城市化和农业活动等带来的人为干扰以及气候变化。浮游植物是水体中的初级生产者和食物链的基础环节,对环境和气候变化高度敏感,其群落组成是反映水生态状况的重要指标。富营养化导致的浮游植物生长过剩已成为湖泊等水体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在富营养化进程中,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发生机制和驱动因子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洱海是云贵高原第二大淡水湖泊,近几十年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洱海从1996年开始,1998、2003、2013年相继多次发生大规模蓝藻水华,局部小规模蓝藻水华则更为常见。监测显示,近几年洱海水质保持在Ⅱ-Ⅲ类,处于中富营养阶段。这种良好水质条件下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和蓝藻水华发生的规律和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同时洱海频繁发生的蓝藻水华,在持续时间、面积、藻密度方面各有不同,其对水生态系统退化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如何准确判断各种程度的蓝藻水华危害?急需有针对性地开展水华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本研究借鉴生态毒理学风险评价思路,从洱海水生态系统保护的角度出发,评估其微囊藻水华的生态风险。通过提取和分析来自洱海沉积物的色素、化石硅藻,重建近百年来洱海的浮游植物丰度和群落结构演替过程,结合流域的环境因子数据(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指标),进一步分析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驱动因子以及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洱海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洱海水质和浮游植物调查发现,洱海全湖年平均水质类别为Ⅲ类,春季和冬季水质较好,夏季和秋季因降雨造成水质较差。年均富营养化综合指数(TLI)为47.1,处于中营养水平,TLI指数同样在春季和冬季较低,夏季和秋季较高,绝大部分月份处于中营养水平,少数月份达到轻度富营养水平。2)洱海微囊藻水华的急性生态风险分为低中高三级,分别为微囊藻藻密度小于3.4×106 cells/L为低风险;微囊藻藻密度在3.4×106-3.4×107 cells/L之间为中风险;微囊藻密度大于3.4×107 cells/L为高风险。慢性生态风险同样分为低中高三级,对应的微囊藻藻密度分别为小于1.1×106 cells/L、在 1.1×106-1.1×107 cells/L之间和大于1.1×107 cells/L。实际应用中需进一步讨论水华发生面积、持续时间,再综合微囊藻水华密度进行水华水生态风险评价。当微囊藻水华处于中风险状态时,应启动预警、强化水质管理和生物抑制措施,当处于高风险状态时,应采取水华的应急处理措施。本研究获得的洱海微囊藻水华生态风险评价标准将有助于洱海水环境管理和治理,对其他水体的微囊藻水华风险评估也有参考价值。3)沉积物色素和化石硅藻记录有效反映了洱海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洱海浮游植物密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数量低,变化小,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急剧增加,约1992-1996年达到顶点,近150年以来蓝藻、绿藻、硅藻一直是浮游植物优势种;在整个约150年的沉积期间,共鉴定发现3纲13目18科31属316种(包括变种与变型)化石硅藻,其中,浮游种Cyclostephanos dubius、Aulacoseira granulata、Aulacoseira ambigua和非浮游种Fragilaria pinnata是洱海沉积物硅藻群落的优势物种;整个沉积期间硅藻群落组合变化可划分为4个主带,群落组合变化最显着的特征是:在小环藻属的相对丰度增加的同时小型非浮游种类脆杆藻属的相对丰度减小;喜贫营养种类的硅藻(如F.pinnata、Fragilaria brevistriata)相对丰度减少而中富营养种类(如A.ambigua,A.granulata)相对丰度增加。营养水平、气温和水位变化是演替发生的主要原因。4)沉积物色素和硅藻PCA分析均表明主轴一是显着性主轴,代表了群落结构整体变化趋势。PCA反映从过去到现在,沉积物色素呈明显阶段性变化,硅藻群落组合由贫-中营养物种共优势到中富营养物种占绝对优势的特征变化。主轴一得分的STARS突变检测和R语言平台的Strucchange系统结构变化检测表明,色素组成稳态变化发生的时间节点在1980s中后期,硅藻群落组成稳态变化发生在1970s中后期和1990s后期,1970s中后期、1980s中后期和1990s后期分别对应洱海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的三个阶段。RDA分析表明:绝大多数色素与人类干扰相关的环境因子以及秋季气温、冬季日照呈显着正相关,与降水变化呈负相关;中富营养物种如A.ambigua,A.granulata,Cyclotella ocellata,以及对 N 富集敏感的Asterionella formosa与人类干扰相关的环境因子以及温度变化呈正相关性,贫营养的Fragilaria属则多与人类干扰活动和气温呈负相关性;人类活动干扰和温度变化是色素和硅藻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进一步定量评价表明:人类活动干扰与气候变化因素分别独立解释了色素变化的24.21%和2.0%,二者共同解释了 37.82%;人类活动干扰与气候变化因素分别独立解释了硅藻群落变化的20.64%和2.76%,二者共同解释了 20.58%,未解释部分达到54.97%。因此,以人口增长为典型特征的人类活动干扰是洱海色素组成变化即富营养化进程以及硅藻群落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综上所述,近百年来洱海浮游植物群落发生了显着演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浮游植物密度急剧升高,硅藻群落中小环藻属相对丰度增加,小型非浮游种类脆杆藻属相对丰度减小,喜贫营养种类的硅藻相对丰度减少而中富营养种类相对丰度增加。人类活动干扰是洱海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驱动力,而温度、降水等气候变化则起到了进一步加强作用。因此,控制和减少人类活动干扰仍然是本阶段阻止洱海富营养化加剧和水生态退化的主要手段。同时,本研究制定的洱海微囊藻水华生态风险评价标准将有助于洱海水环境管理和治理。

刘培[8](2018)在《腾冲青海湖近1700a来沉积物有机碳、氮同位素特征及古环境重建》文中提出流域主要的集水盆地为湖泊,它汇集了流域内各种物质,其碎屑物的风化、搬运和沉积过程受到各种环境因子(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因而蕴藏着丰富的环境、生物变化信息。通过对湖泊沉积物各环境代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有效地了解湖泊及其流域的水文变化、生态演化以及污染情况,可以重建区域气候环境演化历史,对预测以后环境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滇西南腾冲地区的火山口湖青海为研究对象,以沉积物中有机碳同位素、氮同位素、C/N比值、TOC和TN含量等指标为手段,并采用端元混合模型,结合210Pb和137Cs年代结果以及14C测年,对青海沉积物1700 a来各环境代用指标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该湖泊有机质来源和区域气候演化阶段。主要结论如下:(1)青海沉积物各环境代用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碳同位素(δ13C)值介于-26.97‰-28.98‰之间,平均值为-27.97‰;有机氮同位素(δ15N)变化范围介于-0.19‰4.01‰,平均值为1.89‰;总有机碳(TOC)的变化范围3.24%9.79%之间。经过青海湖沉积物不同粒径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青海湖沉积物TOC含量与粘土组份呈现明显的负相关,与粉砂组份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和砂组分也存在正相关性;总氮(TN)含量变化范围介于0.13%0.39%之间,平均值为0.25%;C/N比值变化范围较宽介于24.53630.134,波动最大且最不稳定。(2)通过对各环境代用指标所指示的环境意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青海沉积物的TOC与TN含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且在变化趋势上协同性表现最为明显,这表明两者共同表征了湖泊的初级生产力水平,即TOC和TN的高值指示湖泊的初级生产力高,反之则代表初级生产力低;C/N比值揭示青海湖湖心有机质以内源输入为主;δ13C、δ15N有很好的相关关系(r=0.81),可认为δ15N与δ13C有相同的环境指示意义,即偏负指示暖干的气候环境,反之则为冷湿的环境条件。此外,由于青海湖独特的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通过对沉积物粒度参数研究分析发现,区域降水量是影响沉积物粒度分布的主要因素。当气候条件较湿润时,湖泊水位上涨,以细颗粒为主;反之,在干旱时期,流域降水量稀少,湖泊萎缩,沉积物粒径偏粗。(3)根据同位素变化特征以及δ13C值与C/N比值、TOC的关系,判断青海沉积物没有受到早期成岩作用的影响或影响太小,不至于导致同位素发生明显分馏,之后运用端元混合模型对沉积物样品中的有机质来源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有机质主要以湖泊自生为主,且浮游植物贡献率最大,陆源有机质占很少的比例。(4)综合各类指标变化特征的分析,将青海湖1700 a来的气候特征划分为四个阶段:302524 a AD青海湖的气候特征总体呈现低温而湿润的生态环境;5241072 a AD总体由冷湿的生态环境迅速变为温暖较干旱的气候特点且存在明显的气候波动;10721950 a AD青海湖处于较暖干的气候特征;19502017a AD此阶段相比较上一个时间段来说,降水量呈现下降趋势,气温持续上升,因此认为青海湖气候存在“冷湿-暖干”的过渡。

路志明[9](2018)在《湖泊沉积物记录的云南程海地区自1800年以来气候环境变化研究》文中提出近200年来的气候变化是现代气候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对于理解工业革命前后气候变化规律和现代文明与自然环境冲突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预测今后气候变化发展方向与协调人地关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云贵高原因其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征,对气候变化反应非常灵敏,这里为数众多的湖泊是古气候信息记录的良好载体。本论文选取云南省西北部的程海作为研究对象。程海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气候既有明显的西南季风影响特征,又有显着的区域地形影响特征。本研究从程海最深处(水深35 m)钻取47 cm沉积物岩芯,在实验室进行粒度组分、碳酸盐含量、有机质含量、碳氮同位素和XRF元素扫描等指标测定,并利用210Pb-137Cs测年创立可靠的年代标尺,重建自公元1800年以来程海湖泊变化过程和程海地区气候演化历史,获得以下结论:1.程海地区自1800年以来的古气候重建。总体来看,程海地区自1800年以来气候呈现冷湿-暖干-热干的组合特征。1800年至1880年,气候整体冷湿,湖泊流域植被覆盖度相对较好,湖泊初级生产力相对较低;1880年至1950年,气候整体暖干,流域降水量变化不大,蒸发量相对于上一阶段逐渐增强,致使湖泊面积持续缩小,水位持续降低,湖泊初级生产力水平缓慢提高,同时流域植被覆盖率相对减少,裸露地表面积增大;1950年至今,气候整体热干,到目前为止,该地区温度依然呈缓慢上升趋势,降水量相对减少,偶然性强烈干旱事件常有发生,并且人类活动强度高于历史上任一时期,湖区植被覆盖度急剧减少。2.沉积物各指标对环境气候变化研究的意义。程海沉积物中,粒度组分含量变化能够清晰反映湖泊水动力情况,碳酸盐含量变化可以有效反映湖泊水位变化和湖区温度变化,粒度组分结合碳酸盐含量变化能很好的指示地区干湿变化情况,有机质含量变化结合C/N能很清晰的反映有机质来源,同时指示湖泊流域地表径流强度,进而反映湖区降水强度或者地表植被覆盖情况。3.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变化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沉积物中铁(Fe)元素含量和地区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因此,铁元素含量变化可以指示降水强度变化和该地区风化侵蚀强度变化。铷锶比(Rb/Sr)和碳酸盐含量存在负相关关系,在以后研究中铷锶比和碳酸盐含量可以用此关系进行相互验证。

孙启发[10](2018)在《抚仙湖流域过去13300年的植被、气候和森林火灾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抚仙湖是云贵高原着名的断陷深水湖,其沉积物蕴藏着流域地质历史时期丰富的环境信息。本论文以抚仙湖南部水深81.2 m处取的900 cm钻孔岩芯为研究对象,以7个沉积物全样的AMS 14C测年数据建立了钻孔的年代框架。对钻孔以10 cm间隔共取91个花粉/炭屑样品(样品的平均分辨率约为150 a)作花粉/炭屑分析。通过91个样品的花粉/炭屑分析及对其花粉数据的数值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揭示了抚仙湖流域过去13300年的植被、气候与森林火灾史。花粉/炭屑分析和花粉数据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抚仙湖流域过去13300年的植被演替、气候变迁及森林火灾经历了六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1330013000 cal.a BP),植被以松林为主,伴有山地暗针叶林,表明该时期气候较为冷湿;炭屑沉积通量相对较高,表明森林火灾发生频率高。第二阶段(1300010400 cal.a BP),植被仍以松林为主,但常绿阔叶树种明显增多,表明该时期气候仍冷,但气温较上阶段要高,湿度相比上阶段明显变低,森林火灾发生更为频繁。第三阶段(104006800 cal.a BP),松林收缩,常绿阔叶林扩张,出现一定数量的落叶阔叶林,显示该时期气候较上一阶段偏暖偏干。此阶段早期随着气候变暖变干森林火灾的发生延续上阶段高发的状态,直到9500 cal.a BP后随着湿度的增加森林火灾明显减少。第四阶段(68001700 cal.a BP),松林变化较小,常绿/落叶阔叶林比重较大,首次出现了暖热性的枫香林,显示该时期暖湿的气候特征。炭屑沉积通量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表明火灾发生频率较低。第五阶段(17001100 cal.a BP),松林扩张,阔叶林收缩,本阶段后期草本植被比重开始增加,显示该时期气候相对冷干,此阶段森林火灾发生频率升高。第六阶段(1100 cal.a BP至今),松林收缩,落叶阔叶树种增多,草本植物花粉明显增多,显示该时期气候冷干。炭屑沉积通量降低,表明森林火灾发生频率降低。抚仙湖花粉记录反映了该流域过去13300年的植被经历了松林+山地暗针叶林→松林+常绿阔叶林→松林收缩+常绿阔叶林→松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树增多→松林扩张→松林收缩+草本增多的演替过程,指示气候由冷湿→相对冷干→相对暖干→暖湿→冷干→凉且更干的变化过程。炭屑记录则反映冷气候是云南森林火灾频率增加的气候驱动因子之一。

二、Climatic variations recorded by the sediments from Erhai Lake,Yunnan Province,southwest China during the past 8000 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limatic variations recorded by the sediments from Erhai Lake,Yunnan Province,southwest China during the past 8000 a(论文提纲范文)

(1)茈碧湖表层沉积物有机碳、氮变化及其水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有机碳、氮稳定同位素在湖泊沉积研究中的应用
    1.3 湖泊沉积物及碳氮同位素的研究现状
        1.3.1 湖泊沉积学的研究进程
        1.3.2 湖泊沉积物的研究现状
        1.3.3 碳氮同位素的研究现状
    1.4 茈碧湖研究现状
        1.4.1 流域生态环境问题
        1.4.2 古气候研究
        1.4.3 湿地景观保护恢复与资源开发利用
        1.4.4 茈碧湖区资源分说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6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地质地貌
        2.1.2 河流水文
        2.1.3 土壤条件
    2.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2.1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及环保、低碳经济
        2.2.2 全力推进洱海源头万亩湿地生态恢复建设
        2.2.3 农副产品
    2.3 环境质量概况
        2.3.1 水质概况
        2.3.2 动植物资源概况
第3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3.1 样品采集
        3.1.1 采样点选择
        3.1.2 样品采集
    3.2 实验方法
        3.2.1 水质指标监测与分析方法
        3.2.2 粒度实验
        3.2.3 有机碳氮同位素、C/N分析
        3.2.4 沉积物全氮、全磷测定
        3.2.5 有机质及碳酸盐测定
    3.3 数据处理
第4章 茈碧湖水体基本理化性质及其氮磷特征
    4.1 湖泊氮磷浓度及其理化参数变化特征分析
        4.1.1 湖泊表层水与底层水氮磷含量
        4.1.2 湖泊垂直方向上理化参数及其氮磷含量变化
    4.2 河流氮、磷含量变化特征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茈碧湖各环境代用指标参数变化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5.1 茈碧湖表层沉积物各环境代用指标分析
        5.1.1 沉积物各粒度组分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5.1.2 沉积物全氮全磷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5.1.3 沉积物TOC、有机质及其碳酸盐空间分布特征对比分析
    5.2 茈碧湖表层沉积物有机同位素示踪及其来源分析
        5.2.1 沉积物δ~(13)Corg、δ~(15)N及其C/N空间分布特征
        5.2.2 沉积物碳、氮同位素及有机质来源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茈碧湖环境评价分析
    6.1 茈碧湖水质环境评价分析
    6.2 茈碧湖表层沉积物环境评价分析
        6.2.1 综合污染指数法
        6.2.2 有机污染指数法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
第8章 存在问题及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主要参加的学术会议
参考文献
致谢

(2)大理西湖表层沉积特征及其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及现状
        1.2.1 国外湖泊沉积研究进展
        1.2.2 国内湖泊沉积研究进展及现状
        1.2.3 大理西湖的湖泊研究现状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拟解决的问题及技术路线
        1.5.1 拟解决的问题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
        2.1.3 水文
        2.1.4 地质地貌
        2.1.5 土壤植被
        2.1.6 植物和动物
        2.1.7 经济发展
        2.1.8 土地利用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品采集与处理
        2.2.2 各指标测定方法
        2.2.2.1 粒度测定
        2.2.2.2 烧失量测定
        2.2.2.3 磁化率测定
        2.2.2.4 有机碳氮同位素测定
        2.2.2.5 沉积物总氮含量测定
        2.2.2.6 沉积物总磷含量测定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3章 大理西湖底层水体水质参数分析
    3.1 水温的空间分布特征
    3.2 溶解氧的空间分布特征
    3.3 pH的空间分布特征
    3.4 电导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3.5 小结
第4章 大理西湖表层沉积物各代用指标分析
    4.1 粒度指标分析
        4.1.1 粒度指标的指示意义
        4.1.2 粒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分析
        4.1.3 小结
    4.2 烧失量指标分析
        4.2.1 烧失量指标的指示意义
        4.2.2 烧失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分析
        4.2.3 小结
    4.3 磁化率指标分析
        4.3.1 磁化率指标的指示意义
        4.3.2 磁化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分析
        4.3.3 小结
    4.4 有机质碳、氮同位素指标分析
        4.4.1 有机碳、氮同位素指标的指示意义
        4.4.2 有机碳、氮同位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分析
        4.4.3 小结
    4.5 沉积物TN、TP指标分析
        4.5.1 沉积物TN、TP指标的指示意义
        4.5.2 沉积物TN、TP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分析
        4.5.3 小结
第5章 结论
第6章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术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主要参加的学术会议
致谢

(3)滇西北地区深水湖泊藻类与碳循环响应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1.1.1 全球变化背景下湖泊系统响应的时空模式
        1.1.2 沉积物代用指标
        1.1.3 云南深水湖泊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由及科学问题
        1.2.1 选题缘由
        1.2.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数据搜集和样品采集
        2.2.1 水质调查数据及遥感数据搜集
        2.2.2 区域气候数据
        2.2.3 湖泊水质及水体硅藻样品采集
        2.2.4 标准溶蚀试片法
        2.2.5 沉积物样品采集
    2.3 实验分析
        2.3.1 水质指标的测试分析
        2.3.2 沉积物钻孔年代学分析
        2.3.3 沉积物环境代用指标分析
        2.3.4 硅藻样品处理与分析
    2.4 数理统计分析
第3章 近百年来泸沽湖生态环境演化及其对流域植被退化和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
    3.1 泸沽湖概况
        3.1.1 湖泊/流域基本概况和研究现状
        3.1.2 泸沽湖区域气候特征
        3.1.3 泸沽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历史
    3.2 泸沽湖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碳酸盐岩风化速率
    3.3 泸沽湖现代水体环境变化特征
        3.3.1 泸沽湖水体温度与热力分层的季节变化特征
        3.3.2 泸沽湖水环境垂直变化的季节特征
        3.3.3 泸沽湖水体有机碳、无机碳变化特征
    3.4 泸沽湖水体硅藻群落时空变化特征
        3.4.1 泸沽湖水体硅藻季节性变化特征
        3.4.2 泸沽湖水体硅藻空间变化特征
        3.4.3 泸沽湖常见水体硅藻物种的分布模式
        3.4.4 水体硅藻群落与多样性分布的驱动因子识别
        3.4.5 水体硅藻群落多样性的分布模式与驱动因子识别
        3.4.6 泸沽湖现代过程小结
    3.5 泸沽湖钻孔年代序列及沉积速率
    3.6 泸沽湖沉积物记录的湖泊环境长期变化历史
        3.6.1 沉积物磁化率与粒度的变化特征
        3.6.2 湖泊碳循环响应流域植被退化的长期模式
        3.6.3 沉积物总氮对湖泊营养富集历史的响应
        3.6.4 流域植被退化与湖泊碳循环响应的模式分析
        3.6.5 藻类生产力及硅藻群落结构的变化历史
    3.7 泸沽湖湖泊系统响应环境变化的长期模式探讨
        3.7.1 植被退化与气候变暖对泸沽湖碳循环变化的驱动作用评价
        3.7.2 植被退化及气候变暖驱动泸沽湖藻类的长期模式
        3.7.3 喀斯特地区碳循环以及森林管理的研究启示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程海生态环境响应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的长期模式
    4.1 程海概况
        4.1.1 湖泊/流域基本概况和研究现状
        4.1.2 程海区域气候特征
        4.1.3 程海湖泊水位及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历史
    4.2 程海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碳酸盐岩风化速率
    4.3 程海水体环境时空变化特征
        4.3.1 程海水体温度与热力分层的季节变化特征
        4.3.2 程海水环境季节性分层变化特征
        4.3.3 程海水体有机碳与无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
    4.4 程海水体硅藻群落时空变化特征
        4.4.1 程海水体硅藻季节性变化特征
        4.4.2 程海水体硅藻空间变化特征
        4.4.3 程海常见水体硅藻物种的分布模式
        4.4.4 水体硅藻群落与多样性分布的驱动因子识别
        4.4.5 水体硅藻群落多样性的分布模式与驱动因子识别
        4.4.6 程海现代过程小结
    4.5 程海钻孔年代序列及沉积速率
    4.6 程海沉积物记录的湖泊环境长期变化历史
        4.6.1 沉积物磁化率与粒度组成的变化特征
        4.6.2 湖泊有机碳与无机碳循环的变化特征
        4.6.3 沉积物总氮与氮同位素的变化特征
        4.6.4 流域开发与程海碳循环响应的主要特征
        4.6.5 藻类生产力及群落结构的长期变化历史
    4.7 程海湖泊系统响应环境变化的长期模式探讨
        4.7.1 程海流域开发与富营养化对湖泊碳循环的驱动机制
        4.7.2 程海流域开发、富营养化及气候变暖对硅藻群落变化的影响评价
        4.7.3 程海长期变化小结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滇西北地区深水湖泊生态环境变化的时空模式
    5.1 区域气候与湖泊水环境特征
        5.1.1 区域气候特征
        5.1.2 三个深水湖泊概况与研究现状
    5.2 滇西北深水湖泊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的长期特征
        5.2.1 湖泊水文波动历史
        5.2.2 不同营养水平下湖泊碳循环的变化历史
        5.2.3 茈碧湖、海西海和洱海藻类变化特征
    5.3 不同时间尺度上深水湖泊藻类对环境压力的响应特征
        5.3.1 季节尺度
        5.3.2 近30年尺度
        5.3.3 百年尺度
    5.4 滇西北地区深水湖泊系统响应环境变化的模式探讨
        5.4.1 滇西北地区流域开发与深水湖泊环境变化的长期特征
        5.4.2 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影响深水湖泊碳循环的时空模式
        5.4.3 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影响深水湖泊藻类变化的时空模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优势硅藻图版
    图版1:泸沽湖水体、沉积物优势硅藻
    图版2:程海水体、沉积物优势硅藻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泸沽湖地区百年温度重建与全新世气候变化周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全新世古气候研究进展
        1.2.2 青藏高原全新世古气候研究进展
        1.2.3 泸沽湖地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样芯野外采集
        1.4.2 树轮样品前处理
        1.4.3 交叉定年、去趋势和年表建立
        1.4.4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1.4.5 其他数据获取和分析方法
        1.4.6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区位
        2.1.2 地形地貌及土壤
        2.1.3 湖泊水系概况
        2.1.4 气候特征
        2.1.5 植被状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研究区地层
        2.2.2 地质构造简述
第3章 树轮样芯采集与年表建立
    3.1 树轮采集及样本处理
        3.1.1 树轮采集
        3.1.2 样本预处理
    3.2 交叉定年和年表建立
        3.2.1 轮宽测量与交叉定年
        3.2.2 年表建立
第4章 泸沽湖百年温度变化重建
    4.1 气候相关分析
        4.1.1 气候数据
        4.1.2 相关分析
    4.2 树轮气候分异解释
        4.2.1 样芯间相关和树龄的影响
        4.2.2 树轮气候相关的时间稳定性
    4.3 泸沽湖百年温度变化
        4.3.1 重建方程建立和方程检验
        4.3.2 温度变化特征
    4.4 空间相关与其他资料对比
        4.4.1 空间代表性
        4.4.2 其他序列比较
        4.4.3 历史记录比较
第5章 全新世泸沽湖气候变化驱动
    5.1 气候代用序列比较
    5.2 新构造运动对气候变化影响
    5.3 周期特征
        5.3.1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5.3.2 不同周期时频分布
    5.4 周期驱动因子
        5.4.1 千年周期驱动因子
        5.4.2 百年周期驱动因子
        5.4.3 年际和年代际周期驱动因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滇西北湖泊水文调控与生态环境响应的时空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湖泊水资源与主要环境压力
        1.1.2 湖泊水文调控下生态环境变化评价的方法体系
        1.1.3 湖泊水库化生态环境评价的沉积物代用指标
        1.1.4 云南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化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由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2.1 选题缘由
        1.2.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2.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提取及样品采集
        2.2.1 水位监测数据
        2.2.2 湖泊遥感数据
        2.2.3 现代气象数据
        2.2.4 历史文献
        2.2.5 湖泊野外调查及样品采集
    2.3 实验分析
        2.3.1 沉积物钻孔年代学建立
        2.3.2 湖泊环境代用指标测定方法
        2.3.3 湖泊生物代用指标分析方法
    2.4 数理统计分析
第3章 水文调控下滇西北地区湖泊水位变化的时空模式
    3.1 近30 年滇西北湖泊面积变化趋势
        3.1.1 滇西北湖泊面积提取
        3.1.2 滇西北湖泊面积与水位的对应关系
        3.1.3 滇西北湖泊面积变化的时空模式
        3.1.4 滇西北湖泊水位变化影响因子识别
    3.2 沉积物粒度重建湖泊水位的可靠性评价
        3.2.1 海西海表层沉积物现代调查
        3.2.2 表层沉积物粒度-湖泊水位转换函数建立
        3.2.3 海西海湖泊水位变化历史的重建及其可靠性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丽江姐湖对气候变化和水文波动的响应模式
    4.1 姐湖概况
    4.2 年代学序列及沉积速率
    4.3 姐湖沉积物记录的湖泊环境长期变化历史
        4.3.1 区域气候、沉积物磁化率及粒度变化
        4.3.2 沉积物总氮和叶绿素的变化
        4.3.3 全样碳稳定同位素(δ~(13)C)和C/N的变化
    4.4 姐湖硅藻群落及多样性长期变化历史
    4.5 高山湖泊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模式
        4.5.1 硅藻群落对湖泊水动力过程的生态响应
        4.5.2 湖泊生产力和硅藻群落对区域气候变化和大气氮沉降的生态响应
        4.5.3 硅藻群落变化的驱动因子与驱动强度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文调控下大理海西海的环境变化与生态响应特征
    5.1 海西海概况
    5.2 年代学序列及沉积速率
    5.3 沉积物记录的湖泊环境长期变化历史
        5.3.1 湖泊水位和沿岸带生境的长期变化
        5.3.2 沉积物粒度、营养元素及碳、氮同位素的长期变化
        5.3.3 湖泊有机碳来源及其通道的识别
        5.3.4 湖泊初级生产力和硅藻群落长期变化
    5.4 海西海生态系统响应水文调控及其强度的长期模式
        5.4.1 湖泊生境结构对水文波动的长期响应模式
        5.4.2 碳氮元素循环对湖泊水文调控的长期响应模式
        5.4.3 硅藻群落及多样性对水文调控的长期响应模式
        5.4.5 不同阶段水文调控的生态影响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洱海对水文调控、气候变化和富营养化响应的时空模式
    6.1 洱海概况
    6.2 洱海水文调控及水位变化历史
    6.3 年代学序列及沉积速率
    6.4 不同湖盆沉积物记录的洱海环境变化历史
        6.4.1 沉积物粒度和磁化率的长期变化历史
        6.4.2 碳氮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的长期变化
        6.4.3 湖泊初级生产力的长期变化历史
        6.4.4 沉积物色素记录的蓝藻爆发时空模式
        6.4.5 硅藻群落及生物多样性的长期变化模式
    6.5 水文调控强度影响湖泊生态系统的长期模式
        6.5.1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水文调控及其强度长期响应模式
        6.5.2 硅藻群落结构及其生物多样性对水文调控及其强度长期响应模式
        6.5.3 湖泊蓝藻爆发对水文调控的长期响应特征
    6.6 不同湖区对水文调控强度长期响应的空间差异性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滇西北湖泊水文调控与生态环境响应特征比较
    7.1 湖泊水位波动及生境变化对水文调控的响应特征
    7.2 碳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水文调控的响应特征
    7.3 湖泊生产力、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水文调控及其强度的响应特征
    7.4 滇西北典型湖泊环境生态长期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其强度的识别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表目录
附录二 沉积物钻孔主要优势硅藻图版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泸沽湖沉积物记录的16.0 cal.ka BP以来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依据
        1.1.1 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性
        1.1.2 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研究变化进展
        1.1.2.1 末次冰消期(Last Deglacial)
        1.1.2.2 全新世(Holocene)
        1.1.3 末次冰消期以来亚洲季风区气候变化的研究
    1.2 中国湖泊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记录研究
        1.2.1 末次冰消期以来我国湖泊时空演变特征
        1.2.1.1 青藏高原高寒区
        1.2.1.2 西北干旱区
        1.2.1.3 东部平原地区
        1.2.1.4 云贵高原湿润区
        1.2.2 末次冰消期以来湖泊演化的驱动机制研究
        1.2.2.1 万年时间尺度
        1.2.2.2 千年时间尺度
        1.2.2.3 百年时间尺度
    1.3 地球化学指标在湖泊环境重建中的作用
    1.4 研究内容和科学问题
        1.4.1 泸沽湖研究存在的问题
        1.4.2 研究内容
        1.4.3 科学问题
第2章 泸沽湖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貌与构造背景
    2.3 气候特征
    2.4 植被特征
    2.5 水文水质特征
第3章 样品采集以及年代序列的建立
    3.1 样品采集
    3.2 岩芯岩性分析
    3.3 岩芯年代的测定及其序列的建立
        3.3.1 ~(14)C年代误差来源
        3.3.2 泸沽湖钻孔的年代序列
第4章 气候代用指标实验方法与结果
    4.1 地球化学微量元素
        4.1.1 元素的XRF(X-ray fluorescence)测定方法
        4.1.2 元素(含稀土元素)含量的ICP-MS测定方法
        4.1.3 地球化学微量元素测试结果
        4.1.3.1 微量元素扫描强度及其含量
        4.1.3.2 稀土元素含量测试结果
        4.1.4 元素XRF扫描结果的校正
        4.1.4.1 XRF岩芯扫描的优点与问题及校正方法
        4.1.4.2 XRF扫描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4.1.4.3 泸沽湖沉积物XRF元素扫描结果校正模型的建立
    4.2 碳酸盐
        4.2.1 碳酸盐测量方法
        4.2.2 碳酸盐实验结果
    4.3 磁化率
        4.3.1 磁化率测定方法
        4.3.2 磁化率的测定结果
第5章 气候代用指标指示意义与结果解译
    5.1 碳酸盐
        5.1.1 碳酸盐含量代用指标气候环境意义
        5.1.2 碳酸盐含量揭示的16 cal.ka BP以来泸沽湖流域水热状况
    5.2 磁化率
        5.2.1 磁化率在湖泊沉积物中的环境指示意义
        5.2.2 泸沽湖沉积物中磁化率的古环境气候意义
    5.3 稀土元素
        5.3.1 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
        5.3.1.1 稀土元素分异与配分模式
        5.3.1.2 Ce和 Eu的地球化学特征
        5.3.2 影响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因素
        5.3.3 泸沽湖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环境气候意义
        5.3.3.1 泸沽湖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的物源判别意义
        5.3.3.2 泸沽湖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气候意义
    5.4 微量元素气候替代指标的意义
        5.4.1 微量元素比值在各类沉积物中的环境指示意义
        5.4.2 微量元素比值揭示的16 cal.ka BP以来泸沽湖流域气候环境变化
        5.4.2.1 Rb/Sr比值揭示的16 cal.ka BP以来泸沽湖流域气候环境变化
        5.4.2.2 其它微量元素比值揭示的16 cal.ka BP以来泸沽湖水体盐度变化
第6章 16.0 cal.ka BP以来泸沽湖流域古气候环境重建
    6.1 泸沽湖流域16.0 cal.ka BP以来的古气候环境演变序列的重建
    6.2 泸沽湖流域16.0 cal.ka BP以来主要气候事件
        6.2.1 YD冷干事件
        6.2.2 8.2 cal.ka BP(冷)干事件
        6.2.3 4.2 cal.ka BP(冷)干事件
        6.2.4 2.5 cal.ka BP(冷)干事件
        6.2.5 中世纪暖期和和小冰期
    6.3 泸沽湖末次冰消期以来古气候环境与云南地区研究成果对比
    6.4 泸沽湖流域重建结果与各朝代以来主要气候事件对比
    6.5 泸沽湖流域全新世气候的不稳定性和周期性
第7章 区域对比与泸沽湖流域气候变化机制分析
    7.1 泸沽湖与南亚季风区16.0 cal.ka BP以来气候变化内部差异
    7.2 泸沽湖流域与东部季风区气候变化模式的异同
    7.3 泸沽湖流域与青藏高原区气候变化模式的异同
    7.4 泸沽湖流域16.0cal.ka BP以来气候驱动机制分析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洱海浮游植物群落演替驱动因子分析及其微囊藻水华的生态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浮游植物概况及生态功能
    1.2 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2.1 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生态功能分组
        1.2.2 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3 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特征及驱动因子
        1.3.1 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演替驱动因子的研究进展
        1.3.2 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演替驱动因子的研究方法
    1.4 水华及其生态风险
        1.4.1 水华和生态风险概念
        1.4.2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1.4.3 水华生态风险的研究进展
    1.5 洱海浮游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目的意义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洱海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3 洱海水质时空分布特征
        2.3.1 Chl.a时空分布特征
        2.3.2 透明度时空分布特征
        2.3.3 TN时空分布特征
        2.3.4 TP时空分布特征
        2.3.5 高锰酸盐指数时空分布特征
        2.3.6 洱海水体富营养化状况
    2.4 洱海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及其影响因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洱海微囊藻水华的生态风险评估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材料与水质理化指标测定
        3.2.2 微囊藻水华对鱼类的急性效应实验
        3.2.3 微囊藻水华对钩虾急性效应实验
        3.2.4 微囊藻水华对沉水植物的慢性效应实验
        3.2.5 微囊藻水华的急性和慢性水生态风险推导
        3.2.6 风险评价推导
        3.2.7 数据处理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微囊藻水华暴露下的水生生物LC50和NOEC值
        3.3.2 微囊藻水华的急性效应值、慢性效应值和无效应浓度的推导
        3.3.3 根据效应阈值的风险评价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沉积物色素重建洱海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沉积物采集
        4.2.2 沉积物年代测定
        4.2.3 沉积物色素的提取及分析测定方法
        4.2.4 数据分析与制图
    4.3 结果和分析
        4.3.1 色素含量与历史变化
        4.3.2 沉积物色素推导的浮游植物群落历史演替
    4.4 讨论
        4.4.1 沉积物色素指示的稳态转变信号及原因探讨
        4.4.2 沉积物色素变化与富营养化驱动因子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洱海硅藻群落演替过程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沉积物采集
        5.2.2 沉积物年代测定
        5.2.3 硅藻样品预处理、制片和鉴定
        5.2.4 硅藻浓度、硅藻沉积通量及相对丰度计算
        5.2.5 硅藻物种多样性指数计算
        5.2.6 数据分析与作图
    5.3 结果和分析
        5.3.1 近百年洱海硅藻群落结构分析
        5.3.2 近百年洱海硅藻群落演替过程
        5.3.3 洱海沉积柱理化和生物指标分析
    5.4 讨论
        5.4.1 化石硅藻反映的洱海水生态系统稳态转变信号探讨
        5.4.2 近百年洱海硅藻群落演替的驱动因子分析
        5.4.3 洱海沉积物色素与硅藻记录的相互关系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洱海沉积物化石硅藻物种版图(Ⅰ~Ⅳ)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8)腾冲青海湖近1700a来沉积物有机碳、氮同位素特征及古环境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氮同位素示踪有机质来源
        1.1.2 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氮同位素在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2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3 拟解决科学问题与技术路线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气候条件
        2.1.2 植被概况
        2.1.3 腾冲青海湖水生生态特征
        2.1.4 腾冲青海湖湖水理化性质
    2.2 样品采集与实验分析
        2.2.1 样品采集
        2.2.2 实验方法
第3章 腾冲青海湖年代序列建立与不同指标的特征分析
    3.1 腾冲青海湖年代学序列的建立
    3.2 腾冲青海湖柱状岩芯沉积物粒度各组分变化特征分析
    3.3 腾冲青海湖柱状岩芯沉积物总有机碳(TOC)、总氮(TN)、C/N值变化特征分析
    3.4 腾冲青海湖柱状岩芯沉积物有机质稳定δ~(13)C、δ~(15)N变化特征分析
第4章 腾冲青海湖柱状沉积物各环境代用指标的指示意义
    4.1 沉积物粒度指标的环境指示意义
    4.2 沉积物总有机碳(TOC)、总氮(TN)、C/N比值环境指示意义
    4.3 沉积物有机碳、氮同位素古环境意义
第5章 腾冲青海湖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分析
    5.1 沉积物有机质来源的影响因素
    5.2 沉积物有机质来源的定性分析
第6章 腾冲青海湖1700a来沉积物气候阶段划分及其区域气候对比分析
    6.1 腾冲青海湖流域古气候演化阶段划分
    6.2 腾冲青海湖古气候与不同地区气候变化的差异对比
第7章 结论
第8章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湖泊沉积物记录的云南程海地区自1800年以来气候环境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云贵高原湖泊沉积与环境变化研究
    1.2 程海研究现状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形成过程
    2.2 气候
    2.3 程海植物资源与水生物资源
第3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3.1 样品采集
        3.1.1 采样点选择
        3.1.2 样品采集
    3.2 实验处理与数据处理方法
        3.2.1 ~(210)Pb、~(137)Cs定年
        3.2.2 粒度分析
        3.2.3 碳酸盐含量分析
        3.2.4 有机质含量测定
        3.2.5 元素扫描
        3.2.6 有机质C/N测定
第4章 结果分析
    4.1 年代序列建立
    4.2 粒度
        4.2.1 粒度在湖泊沉积物中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
        4.2.2 程海CH-2岩芯粒度参数变化特征
        4.2.3 程海岩芯粒度分析结果解释
    4.3 碳酸盐
        4.3.1 碳酸盐在湖泊沉积物中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
        4.3.2 程海CH-2岩芯碳酸盐参数变化特征
        4.3.3 程海碳酸盐分析结果解释
    4.4 有机质及C/N值
        4.4.1 有机质在湖泊沉积物中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
        4.4.2 C/N值在湖泊沉积物中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
        4.4.3 程海CH-2岩芯有机质含量及C/N值变化特征
        4.4.4 程海有机质含量及C/N值分析结果解释
    4.5 程海水质参数
        4.5.1 程海水体温度和溶解氧季节变化特征
        4.5.2 程海水体温度和溶解氧分析结果解释
    4.6 XRF扫描结果及其分析
        4.6.1 Rb/Sr在湖泊沉积物中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
        4.6.2 程海CH-2岩芯Rb/Sr值变化特征
        4.6.3 程海CH-2岩芯Ca、K、Fe元素在沉积物中的分布及其气候环境指示意义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2 主要结论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抚仙湖流域过去13300年的植被、气候和森林火灾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晚冰期以来的气候研究
        1.2.1 晚冰期与新仙女木事件研究
        1.2.2 全新世气候研究
        1.2.3 云南地区晚冰期以来的气候研究
        1.2.4 炭屑与花粉结合研究气候的实例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与地貌概况
    2.3 气候与水文
    2.4 植被概况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与年代测定
    3.2 花粉和炭屑研究方法
        3.2.1 花粉和炭屑的提取技术
        3.2.2 花粉和炭屑的鉴定
    3.3 花粉和炭屑的数据处理
        3.3.1 花粉百分比含量的计算
        3.3.2 花粉/炭屑浓度与沉积通量的计算
        3.3.3 花粉和炭屑图谱的绘制和聚类划带
        3.3.4 主成分分析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测年结果与年代序列的建立
    4.2 花粉分析结果
        4.2.1 花粉分析的百分比结果
        4.2.2 花粉分析的沉积通量结果
    4.3 炭屑分析结果
    4.4 蕨类植物孢子及盘星藻分析结果
第5章 抚仙湖流域过去13300年的植被、气候与森林火灾
    5.1 云南主要植物的生态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5.1.1 裸子植物
        5.1.2 被子植物
        5.1.3 蕨类及藻类植物
    5.2 主要花粉属种的主成分分析
    5.3 古植被、古气候与古火灾重建
    5.4 气候变化和森林火灾的区域对比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完成的工作
图版
致谢
基金资助

四、Climatic variations recorded by the sediments from Erhai Lake,Yunnan Province,southwest China during the past 8000 a(论文参考文献)

  • [1]茈碧湖表层沉积物有机碳、氮变化及其水质评价[D]. 刘柏妤.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大理西湖表层沉积特征及其环境意义[D]. 贺柳青.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滇西北地区深水湖泊藻类与碳循环响应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D]. 刘园园. 云南师范大学, 2020(12)
  • [4]泸沽湖地区百年温度重建与全新世气候变化周期分析[D]. 谢成晟.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滇西北湖泊水文调控与生态环境响应的时空特征[D]. 王教元.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泸沽湖沉积物记录的16.0 cal.ka BP以来气候变化[D]. 欧阳椿陶.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洱海浮游植物群落演替驱动因子分析及其微囊藻水华的生态风险评估[D]. 刘毅.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8]腾冲青海湖近1700a来沉积物有机碳、氮同位素特征及古环境重建[D]. 刘培.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9]湖泊沉积物记录的云南程海地区自1800年以来气候环境变化研究[D]. 路志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10]抚仙湖流域过去13300年的植被、气候和森林火灾史[D]. 孙启发.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云南洱海沉积物记录的近8000 a气候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