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评价对儿童绘画活动的影响

成人评价对儿童绘画活动的影响

一、成人评价对幼儿绘画活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胥婕[1](2021)在《教师对大班幼儿绘画作品评价的现状研究 ——以延吉市X幼儿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思岚[2](2021)在《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户外涂鸦区环境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涂鸦区是幼儿园开展艺术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幼儿园户外涂鸦区为幼儿提供了自由且宽敞的绘画空间,但是,当下以成人审美标准为主导的涂鸦环境创设弱化了幼儿的参与,同时,美术教育中教师支持幼儿绘画创作能力较低影响幼儿获得完整的艺术经验。基于此,研究聚焦四个目的:第一,帮助教师了解并梳理幼儿园户外涂鸦区的课程价值,掌握幼儿园户外涂鸦区环境的优化方向与具体要素,提升审美环境优化的能力。第二,通过现状研究把握幼儿园户外涂鸦区教育实践中游戏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第三,呈现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幼儿园户外涂鸦区。第四,为幼儿园进行户外涂鸦区创设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所以,研究旨在根据涂鸦区环境创设的实际状况优化儿童视角的涂鸦区并聚焦三个问题:其一,幼儿园户外涂鸦区的课程价值是什么?其二,幼儿园户外涂鸦区教育实践中游戏环境存在什么问题?其三,如何基于儿童视角进行幼儿园户外涂鸦区环境优化?研究从儿童视角出发,探究幼儿期待的涂鸦区环境,以充分发挥涂鸦区的课程价值。研究采用行动研究范式,尝试优化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户外涂鸦区。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和马赛克方法进行资料收集:观察法和访谈法用于考察幼儿园户外涂鸦区的现实状况;运用马赛克方法中的自主拍照、视频引谈、幻灯片、自主绘画和幼儿会议等5种参与式工具了解幼儿对涂鸦区的看法和期待,并基于目的性抽样选取小班、中班和大班各10名幼儿作为研究参与者,通过与幼儿交流讨论收集幼儿对幼儿园户外涂鸦区的看法和期待的资料。资料的分析包括阅读原始资料、登录与寻找“本土概念”和资料的系统化等三个阶段,最终形成编码结果。研究考察荔浦市幼儿园户外涂鸦区环境在创设过程中存在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涂鸦空间与材料调整的程度低、幼儿缺少审美色彩的感受与体验、涂鸦区域的规划与材料投放不利于幼儿进行涂鸦活动和涂鸦工具与材料缺少幼儿对“美”的表达与创造的机会四个问题,由此进行了两轮环境优化行动研究:第一轮行动研究中,幼儿期待能感受自然美与色彩美和欣赏作品的空间布局、喜欢运用多种涂鸦工具与材料表达和创造美、渴望舒适与满足想象的涂鸦活动的体验与感受和期望在涂鸦活动中能与同伴交往与得到教师的支持。在环境改造中,涂鸦区环境也从“忽视幼儿参与、空间规划不足与材料缺乏”到“注重幼儿的参与、规划与利用涂鸦空间和丰富涂鸦材料”,优化的过程中侧重改善“基础玩色空间”和“可着色材料”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在改造后,基于教师和幼儿的反馈,还存在涂鸦展示空间的作品形式、内容及其高度不合理和部分涂鸦材料数量欠缺且收纳杂乱的问题。第二轮行动研究中,幼儿期待好看、好玩的玩“色”和玩“水”的空间、喜欢便于操作的涂鸦工具,满足幼儿对线条和形状的渴望、期望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涂鸦材料可以表征对事物的认识与想象和与同伴和教师分享涂鸦“叙事”的活动体验。在环境中进行了从“忽视师幼互动,规划涂鸦空间和丰富涂鸦材料”到“优化涂鸦空间、调整涂鸦工具与材料、加强师幼互动”的改造,注重优化“多样玩色空间”和“混色工具”促进幼儿叙事表达。通过研究得出两点结论:其一,幼儿的绘画能力和教师绘画作品的解读能力得到发展;其二,拓展涂鸦空间与增加材料种类激发了幼儿表达与创作的欲望。基于研究提出了四个建议:首先,设置满足幼儿视觉审美体验与创造的涂鸦空间;其次,提供种类和性质不同的涂鸦工具与材料;再次,增加师幼共同参与环境优化的机会;最后,加强对幼儿涂鸦作品认识的与解读能力。

左芯羽[3](2021)在《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班级美工区环境优化研究》文中认为美工区是为幼儿提供自由欣赏、自主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场所。但教育实践中美工区环境存在空间的过度装饰与材料的伪丰富性等现象,幼儿能接触的欣赏材料局限于艺术美而缺乏自然美和生活美,教师指导过于注重美工技能的教授和提供直接的示范以及传统的美工区环境创设逻辑常常与幼儿的想法相悖。因此,创设一个幼儿喜欢且符合幼儿需求的美工区环境至关重要。研究试图先厘清幼儿园班级美工区的课程价值,再考察美工区环境现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行动研究以获取幼儿对美工区环境的想法并依据幼儿想法优化环境;接着分析环境对幼儿和教师发展的价值,最终对美工区环境创设提出可操作性建议。基于此,研究将思考三个关键问题:一,幼儿园班级美工区的环境创设如何进行的?二,幼儿园班级美工区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如何?三,幼儿园班级美工区中,幼儿与教师的活动情况如何?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范式。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和马赛克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其中运用观察法和访谈法考察幼儿园班级美工区环境的现状;运用马赛克方法中“旅行”、“自主绘画”、“自主摄影”和“幻灯片”等4种参与式工具,基于目的性抽样选取小班、中班、大班三个年龄阶段各10名幼儿作为研究参与者,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以此收集幼儿对美工区环境的想法和期待。数据资料经过阅读原始资料、登录与寻找“本土概念”和资料的系统化等三个步骤处理,形成最终的编码结果。研究发现教育实践中美工区环境存在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即美工区环境创设的成人审美取向导致幼儿难以发挥主体性;美工区空间布局和材料投放未能满足幼儿审美和探究需要;幼儿对宽松自由、鼓励创造的美工氛围的深度体验被忽视。由此开展了两轮行动研究:第一轮行动研究中,优化展示性空间、探究性材料以满足幼儿互动需要。实现了空间由“缺乏主题、无序展示”到“结合主题、多位展示”和材料由“单一、高结构、陈旧繁杂”到“丰富、低结构、新颖有序”的转变,同时为幼儿提供宽松愉悦、多重互动的活动体验。反思发现美工区环境仍存在空间展示效果欠佳和材料利用率较低的问题。第二轮行动研究中,优化审美性空间、实用性材料以支持幼儿欣赏和创造。实现了空间由“出现留白、作品单一”到“填补空白、作品多样”和材料由“沉闷单调、缺乏吸引力”到“生动多样、吸引力增强”的转变,同时为幼儿营造了自主自由、鼓励创造的活动氛围。总结得出美工区空间发挥作品展示功能且提高审美价值;材料符合幼儿期待且满足幼儿创作需要以及幼儿在美工区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发展。通过研究得出两点结论:第一,幼儿在与空间的互动中获得动手能力、探究精神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自主欣赏和创作的机会。同时,行动研究的开展促进教师转变环境创设的成人审美取向并学会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和关注幼儿的美工作品。第二,儿童视角的美工区环境主要包括充分展示作品、具有审美价值的空间,丰富性、审美性、自然性和难度适中的材料以及自由愉悦、充满互动和鼓励创造的活动体验。基于整个研究过程及结论,提出两点建议:第一,美工区环境创设应彰显参与性、艺术性、创造性和互动性,具体操作内容包括教师明确“儿童视角”并赋予幼儿自主创设的权利;重视美工区空间展示功能并凸显艺术氛围;为幼儿提供获得审美体验和自主探索的材料;通过解读美工作品以关注幼儿情感表达。第二,美工区环境创设应具备物质条件、经验储备和多方认可,具体操作内容包括幼儿园应该为教师创设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开展园本培训促进教师明确艺术发展目标;积极组织教研活动督促教师分享环境创设经验;主动与家长沟通以获得家长对美工活动的认可。

卢旖旎[4](2021)在《幼儿绘画教学实施教师评价的现状及策略》文中提出本文针对幼儿绘画教学过程实施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论述学前美术教师对幼儿绘画实施行之有效的目标性、多元化、统一性评价策略,提高学前美术教育教学质量。

徐畅[5](2020)在《论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兴起使得各个学科领域也被卷入全球化的浪潮,文化、教育、政治等各个方面的交流互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各国各地区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断推动着文化转型,促使了多元文化的产生,并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多元文化观念之所以能够得到认可,一是得益于世界多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样性,二是得益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文化渗透性。多样化的文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教育的发展也产生巨大影响,幼儿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美术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美术教育的发展也受到多元文化带来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将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纳入幼儿美术教育的思考和教学中。本文通过分析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美术教学现状及幼儿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以这些问题为切入点,首先对多元文化和幼儿美术教育进行分析界定,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美术教育发展的意义,阐述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是教育的需要、是现实社会的需要、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其次,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美术教学现状的分析,分析当今幼儿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儿童美术教学的正确方法,阐述多元文化背景下正确的幼儿美术教育观念。最后,从教学目标的构建取向、教学内容的选择、课程的教学原则等几个方面,阐述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美术教育课程的实施策略。希望本研究能为多元化文化背景下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和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人文精神,多元文化意识,传承民族文化和理解异质文化会有所帮助,以丰富幼儿美术教育理论。

蒋宜宏[6](2020)在《大班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研究》文中提出自我评价是人类的本质属性之一,是人类以改善自身行动为目的的自我认知活动。良好的自我评价不仅是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性发展的需要。人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水平在幼儿期开始形成和发展,因此该阶段的自我评价发展对于每个个体的发展与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反观现实生活,由于部分幼儿的自我评价没有得到重视,导致幼儿自我评价意识淡薄,从而影响幼儿良好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此外,大班幼儿正处于幼小衔接的关键阶段,即将面临学业压力,由此,对大班幼儿的自我评价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了解促进大班幼儿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教育策略,是目前亟待思考和探究的重要课题。研究者以武汉市某一公立幼儿园为取样对象,选取其中某一大班共30名幼儿为研究样本,采用自编访谈提纲对幼儿进行访谈,辅以作品分析法,分析幼儿关于“自我”的作品,对大班幼儿自我评价的具体表现进行研究,重点考察了大班幼儿自我评价的内容、自我评价的标准、自我评价的归因三方面。通过运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 plus对访谈文字资料进行编码,对大班幼儿的自我评价进行解读和分析发现,大班幼儿自我评价呈现如下特点:自我评价机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自我评价标准多元化,内部标准与外部标准并重;自我评价归因具有个性化特征;自我评价整体倾向偏正向积极。与此同时,为了丰富和加深大班幼儿自我评价的研究,研究者还自制访谈提纲,对家长和教师进行非结构式访谈,以深入分析大班幼儿自我评价行为的影响因素。在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后,研究者将影响大班幼儿自我评价行为的因素总结如下:幼儿自身,包括幼儿的认知能力和个性特征;活动主题,包括区域活动、主题环境创设活动以及大型活动;同伴参照,包括同伴的言行和同伴的评价;成人言行,包括家长言行与教师言行。最后,根据本研究中幼儿自我评价特点及影响幼儿自我评价行为的因素,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研究者提出了促进大班幼儿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如下建议:观念转变:帮助幼儿成为评价的主人;空间建立:提供幼儿自我评价的舞台;适时介入:探索有效自我评价的策略。此外,研究者就本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

周夕佳[7](2020)在《大班幼儿对同伴绘画作品的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幼儿对同伴绘画作品的评价即幼儿作为评价主体对同伴绘画作品的价值判断过程,其对幼儿审美发展彰显重要价值。况且,幼儿审美评价能力的发展能够综合反映儿童审美能力发展水平,是儿童审美心理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本研究采用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大班幼儿为评价主体、以美术活动中同伴的绘画作品为评价对象,力图进一步了解幼儿评价同伴绘画作品的表现,探究幼儿评价的特点,追寻影响幼儿评价的因素,并提出促进幼儿审美评价能力发展的教育建议。本研究聚焦于大班幼儿评价同伴绘画作品的内容、标准以及类型三个方面,详细地分析了幼儿评价的具体表现。研究发现,幼儿对同伴绘画作品的评价内容多元,包括绘画内容、绘画表现形式及绘画技巧;评价标准多维,包括内在标准与外在标准;评价类型多样,按评价的发起方式可分为自发性评价与非自发性评价,按评价的表达方式可分为言语性评价与非言语性评价,按评价的性质可分为肯定性评价与否定性评价,按评价的深度可分为阐述性评价、具体性评价与笼统性评价。进一步探究幼儿评价同伴绘画作品的表现发现,幼儿的评价具有以下特点:幼儿对同伴绘画作品的评价是一个直觉反应的过程,幼儿对同伴绘画作品的评价是一种非艺术性的审美评价,幼儿对同伴绘画作品的评价具有个体差异性,幼儿对同伴绘画作品的评价具有不稳定性。在追寻影响幼儿评价同伴绘画作品的因素时,研究者发现幼儿的评价既受自身发展的影响,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从影响幼儿评价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两方面加以分析,其中内在因素主要包括幼儿审美心理发展水平、自发的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外在因素主要包括“意义他人”和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等。基于上述的分析结论,研究者立足于幼儿教师的角度提出:给予幼儿绘画作品评价的机会,帮助幼儿积累审美评价经验;尊重幼儿对绘画作品的评价,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审美体验;做好幼儿与作品对话的中介,提升幼儿审美评价能力,以期为幼儿教师促进幼儿审美评价能力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李炳淑[8](2020)在《幼儿园大班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幼儿园绘画活动中的教师示范是指教师利用语言或动作,通过对图片、实物、视频、音频等教具的演示,使幼儿利用感官去感知事物或现象,从而获得直观的感受与经验,形成相对完整的绘画形象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示范以其直观、具体、形象等特点一直在幼儿园绘画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倡导艺术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消除“重技能,轻表现”,但是并未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详细说明。因此,如何在绘画教学中保证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同时又能提高幼儿的绘画表现力,是现在许多一线教师面临的难题。本研究通过深入观察幼儿园绘画活动中的教师示范,用量化的方式分析教师示范的现状,总结教师示范对幼儿绘画作品的影响。结合教师访谈找出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幼儿园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问题的解决对策。本研究主要运用观察法、访谈法以及作品分析法。在幼儿园绘画教学中教师示范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班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的类型和频率、教师示范的语言和态度、教师示范的时机和情境、教师示范的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记录。研究发现,当前幼儿园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存在着示范类型固化单一、示范频率相对较高、示范情境未切合幼儿需要、示范时机不合时宜以及范画使幼儿作品相似度高等问题。解决教师示范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师示范,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给予幼儿更多的主动权。研究者从优化教师示范的本身、树立教师正确的绘画教学观和角色观、提高教师的绘画技能和教学组织能力、完善幼儿园的教学管理以及家长和社会的密切配合等方面提出了有效对策,优化教师示范。

任德君[9](2020)在《幼儿绘画中创造性表现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造性表现出在5-6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绘画作品中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幼儿完成一幅绘画作品需要考虑内容、布局、上色等方面的因素还需要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融入到绘画作品当中。本次研究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对5-6岁幼儿绘画作品中创造性表现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套幼儿绘画创造性评分标准用于幼儿的绘画作品的创造性评分。通过此评分标准的建立,我们可以从造型及形象的使用、空间的把握、内容的选择、颜色的使用这四个维度对幼儿绘画作品中的创造性表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次的研究结果表明在5-6岁这个年龄阶段幼儿大部分的绘画作品或多或少的都表现出了创造性。在对幼儿绘画作品中创造性表现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我们对相应的绘画教学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其中包括:创造轻松的环境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尊重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视觉经验等。

郑昕[10](2020)在《无锡市Y幼儿园大班教师改进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等文件中,都明确了美育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地位,鼓励幼儿大胆表达、用于创造。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由于教师专业能力等条件的限制,幼儿园美术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反而起到了限制幼儿想象与创造的作用。Y幼儿园大二班在开展创意美术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引发了教师对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开展的具体方式方法的研究与讨论,促使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发挥其提高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的作用。本研究中,笔者与大二班其他两名教师组成了研究小组,在充分尊重幼儿创造性的基础上,以创意美术活动的完整过程为研究对象,将教师的指导策略和幼儿的创作行为作为研究的重点,充分考虑到活动背景、教师能力等因素,开展行动研究,旨在实质性改进Y幼儿园大二班创意美术活动。本研究采用了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文献法和作品分析法,对Y幼儿园大二班创意美术活动各要素与环节进行研究探索与改进。从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笔者对Y幼儿园大班创意美术活动观察分析后发现存在如下问题:教师的指导策略存在较大误区,活动以教师主导开展、教师高度控制为主,对幼儿创造过多干预;创意美术活动来源不具有“创意”,与幼儿实际生活脱节,幼儿兴趣较低;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评价不足,幼儿作品得不到充分尊重,也导致幼儿创作的信心与积极性遭到打击。从2019年9月至12月,笔者与大二班的另外两名教师对此进行了反思与研讨,在大二班原有创意美术活动基础上,从活动主题生成、内容生成、材料准备、教师指导、幼儿创作表现、作品分析等方面,改进大二班创意美术活动。研究发现,在Y幼儿园大二班的创意美术活动中,教师对于活动内容与材料的选择、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教师的指导策略、教师对作品的评价等因素,对创意美术活动成效的影响很大。因此,对于幼儿园创意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而言,树立起“儿童本位”的课程观念、尊重幼儿本身,有重要意义;对于教师发展而言,转变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提高观察与反思能力较为重要;对于幼儿而言,兴趣的提高、想象力的提升是较为重要的。

二、成人评价对幼儿绘画活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人评价对幼儿绘画活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户外涂鸦区环境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一、户外涂鸦活动中教师支持幼儿绘画创作能力有待提升
        二、户外涂鸦活动中幼儿完整艺术经验的获得受到限制
        三、户外涂鸦环境创设以成人审美为主导弱化了幼儿的参与和操作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研究促进教师树立儿童立场的美术教学观以支持幼儿自主绘画创作
        二、研究促进幼儿获得科学探索的经验和提升艺术创作能力的发展
    第三节 研究目的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幼儿园绘画教育呈现出摆脱技能训练并走向绘画审美情感表达的倾向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转向以儿童艺术领域发展核心取向的教育
        三、幼儿园涂鸦区环境创设注重幼儿审美经验的获得
    第五节 研究问题
    第六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范式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伦理
第一章 幼儿园户外涂鸦区的课程价值阐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涂鸦区活动使幼儿获得艺术体验并促进幼儿艺术表达的发展
        一、幼儿感知艺术色彩美获得初步的审美体验
        二、艺术符号的创作是幼儿绘画语言的表达
    第二节 涂鸦区活动转变教师绘画教学观念以提高解读绘画作品能力
        一、教师注重涂鸦技能的观念转向注重情感体验
        二、幼儿涂鸦活动指导提高教师的美术素养并学习美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三、幼儿涂鸦作品的解读加强教师对涂鸦作品的理解能力
        四、涂鸦环境的创设与优化提升教师涂鸦区域活动组织能力
    第三节 涂鸦区活动依托美术资源促进幼儿园课程的生成
        一、涂鸦区环境支持幼儿的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游戏
        二、教师利用涂鸦区环境资源实现课程的相互渗透并生成课程
第二章 幼儿园户外涂鸦区教育实践中游戏环境存在的问题——现状研究
    第一节 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涂鸦空间与材料调整的程度低
        一、幼儿参与方式单一——“我带自己喜欢的涂鸦材料来涂鸦区”
        二、幼儿表达途径单一——“老师只是问我们想带什么东西来涂鸦区”
        三、幼儿表达内容不充分——“我不知道自己想要带什么来涂鸦区”
    第二节 幼儿缺少审美环境色彩的感受与体验
        一、涂鸦区空间布置简单——“涂鸦区空空的,一点儿也不漂亮”
        二、涂鸦区空间布置装饰少——“涂鸦区只有一种颜色不好看”
        三、涂鸦区的遮荫设计不美观——“涂鸦区的遮阳伞丑丑的”
    第三节 涂鸦区域的规划不利于幼儿进行涂鸦创作活动
        一、幼儿在涂鸦区易产生拥挤现象——“其他小朋友会总是碰到我”
        二、涂鸦区缺少幼儿作品展示区——“我们的作品被丢进垃圾桶或者带回家了”
        三、涂鸦材料收纳没有进行分类整理——“材料干的、湿的混在一起存放”
        四、洗手池缺少洗手槽——“水龙头没有槽,会弄湿我们的脚”
    第四节 涂鸦工具与材料缺少幼儿对“美”的表达与创造的机会
        一、涂鸦材料更新慢,缺乏吸引力——“我早就玩过了,一点也不好玩”
        二、涂鸦材料不能满足所有幼儿的实际需求——“涂鸦区白板、地板不够用,且部分幼儿扎马步画”
第三章 改善“基础玩色空间”和“可着色材料”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第一轮行动研究
    第一节 行动计划:幼儿多途径参与可着色性材料的收集
        一、明确行动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确定行动研究的具体步骤
    第二节 环境优化:进行基于儿童视角的涂鸦区空间规划和材料丰富
        一、运用马赛克方法收集幼儿想法:幼儿关注色彩美的环境与舒适的涂鸦体验
        二、依据幼儿想法和实际需要优化环境:从“空间规划不足,材料缺乏”到“充分利用涂鸦空间,丰富材料”
    第三节 总结反思:涂鸦区展示缺少美感、材料数量欠缺且收纳杂乱
        一、涂鸦展示空间的作品形式和内容及其高度不合理
        二、部分涂鸦材料数量欠缺且收纳杂乱
第四章 优化“多样玩色空间”和“混色工具”促进幼儿叙事表达——第二轮行动研究
    第一节 行动计划:根据幼儿的想法拓展“玩色空间”和“混色工具”
        一、明确行动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确定行动研究的具体步骤
    第二节 环境优化:开展儿童视角下的涂鸦区环境空间延伸和材料优化
        一、运用马赛克方法收集幼儿想法:幼儿期待多样化的涂鸦空间和便于操作的材料以满足想象与表达
        二、依据幼儿想法和实际需要优化环境:从“充分利用涂鸦空间,丰富材料”到“优化涂鸦空间布局,调整涂鸦材料”
    第三节 总结反思:教师观念的转变与涂鸦材料种类的尝试需要加强
        一、幼儿需要与多种类型的材料互动而获得发展
        二、教师需要支持幼儿在涂鸦区玩“水”和玩“颜色”活动
        三、教师应该参与幼儿涂鸦创作活动并多领域解读幼儿作品
第五章 研究结论
    第一节 幼儿的绘画能力和教师的绘画作品解读能力得到发展
        一、幼儿通过自由地创作提高了叙事能力和绘画能力
        二、教师对环境“美”的优化能力和绘画作品解读的能力得到提升
    第二节 拓展涂鸦空间与增加材料种类激发了幼儿表达与创作的欲望
        一、涂鸦空间的延伸丰富幼儿的活动体验
        二、涂鸦展示空间的合理设置加强了幼儿对“美”的感受与欣赏
        三、多样化的涂鸦材料引发幼儿“美”的表达与创造
第六章 教育建议
    第一节 设置满足幼儿视觉审美体验与创造的涂鸦空间
        一、涂鸦环境的设置注重“自然性”与“色彩性”
        二、展示空间的创设要满足幼儿二维作品和三维作品的摆放
        三、延伸涂鸦活动空间促使幼儿进行多领域的学习
    第二节 提供种类和性质不同的涂鸦工具与材料
        一、给幼儿提供科学探索的涂鸦工具
        二、增加涂鸦自然和生活材料的种类
    第三节 增加与幼儿共同参与环境优化的机会
        一、运用多种方式了解幼儿的想法
        二、与幼儿一起收集与创作涂鸦材料
        三、选择供幼儿欣赏感知的对象
    第四节 加强对幼儿涂鸦作品认识的与解读能力
        一、让幼儿在观察中获得审美感知
        二、分享讨论环节要促进幼儿艺术经验的内化
        三、做好对幼儿绘画作品的针对性提问
        四、注重幼儿涂鸦过程中的叙事体验
        五、涂鸦作品评价时应考虑到幼儿的表征想象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班级美工区环境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一、美工区环境存在空间的过度装饰与材料的伪丰富性等现象
        二、幼儿接触的欣赏材料局限于艺术美而缺乏自然美和生活美
        三、教师指导过于注重美工技能技巧的教授和提供直接的示范
        四、传统的美工区环境创设逻辑常常与幼儿的想法和期待相悖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研究促进幼儿运用艺术语言表达审美体验和艺术想象
        二、研究促进教师支持幼儿获得审美经验并关注幼儿创作内容
    第三节 研究目的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幼儿通过美工区活动获得艺术表现和情感表达能力的统整发展
        二、教师多途径支持幼儿创造性美术表达和尊重幼儿创作意图
        三、美工区环境创设由幼儿审美倾向取代成人审美标准
    第五节 研究问题
    第六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范式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伦理
第一章 幼儿园班级美工区的课程价值阐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美工区活动培养幼儿科学探究、审美表征和社会交往能力
        一、欣赏美工材料及作品为幼儿获得审美体验和科学认知创造条件
        二、探索美工材料为幼儿动作发展和审美表征提供机会
        三、分享美工材料及作品为幼儿营造自由交往和语言表达的氛围
    第二节 美工区活动促进教师审视审美性环境价值并关注幼儿的美工体验
        一、教师重审美工区环境的审美价值并注意幼儿经验获取的需要
        二、教师学习美术鉴赏与表现知识以掌握美工区活动指导必备技能
        三、教师通过创设审美性环境和组织多形式美工活动促进幼儿探索
    第三节 作为支持幼儿审美与创造的场所促进艺术领域课程生成
        一、美工区环境支持幼儿开展自由欣赏、自主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
        二、美工区活动为生成课程提供资源并推动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制定
第二章 幼儿园班级美工区教育实践中游戏环境存在的问题——现状研究
    第一节 美工区环境创设的成人审美取向导致幼儿难以发挥主体性
        一、环境创设以教师想法为主——“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法进行”
        二、教师了解儿童想法的渠道单一——“我就是问孩子需要什么”
        三、教师与儿童想法存在偏差——“孩子真正喜欢的没有很了解”
    第二节 美工区空间布局和材料投放未能满足幼儿审美和探究需要
        一、美工区空间布局未能达到幼儿对作品呈现和审美设计的期待
        二、美工区材料的投放与管理限制幼儿自主探究的美工活动方式
    第三节 幼儿对宽松自由、鼓励创造的美工氛围的深度体验被忽视
        一、过分强调规则意识——“有些材料不能玩,弄脏了老师要说”
        二、美工创意较欠缺——“一个孩子做了新东西,其他都会模仿”
第三章 优化展示性空间、探究性材料满足幼儿互动的需要——第一轮行动研究
    第一节 行动计划:幼儿参与环境优化以改善物质环境和营造心理氛围
        一、明确行动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确定行动研究的具体步骤
    第二节 环境优化:呈现展示为主的空间、丰富低结构的材料和自由充满互动的活动体验
        一、运用马赛克方法收集幼儿想法:幼儿渴望审美、探究、情感表达和互动的环境
        二、依据幼儿想法和实际需要优化环境:美工区从“空间利用不善、材料投放不合理”到“空间综合利用、材料投放更合理”
    第三节 总结反思:美工区空间展示效果欠佳且材料利用率较低
        一、美工区空间的展示效果欠佳
        二、美工区部分材料利用率较低
第四章 优化审美性空间、实用性材料支持幼儿欣赏和创造——第二轮行动研究
    第一节 行动计划:幼儿参与环境优化以弥补环境不足和增强活动体验
        一、明确行动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二、确定行动研究的具体步骤
    第二节 环境优化:呈现及时更新的展示空间、不同功能的材料和自主创新综合活动体验
        一、运用马赛克方法收集幼儿想法:幼儿渴望童趣、实用、自由表现和创意的环境
        二、依据幼儿想法和实际需要优化环境:美工区从“空间内容陈旧、材料更新不足”到“空间添补新作、材料及时更新”
    第三节 总结反思:美工区环境兼具审美价值和创造价值
        一、美工区空间发挥作品展示功能且提高审美价值
        二、美工区材料符合幼儿期待且满足幼儿创作需要
        三、幼儿在与美工区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发展
第五章 研究结论
    第一节 环境优化促进幼儿艺术创造和教师转变情感回应方式
        一、幼儿在美工区活动中习得探究、交往和艺术创造的经验
        二、教师为幼儿的美工区活动提供物质环境支持和情感回应
    第二节 美工区环境优化呈现出展示性、探究性和互动性的环境
        一、儿童视角对美工区空间、材料和活动体验提出具体要求
        二、优化成果符合幼儿对展示空间、探索材料和深度互动氛围的期待
第六章 教育建议
    第一节 美工区环境创设应彰显参与性、审美性、创造性和互动性
        一、教师明确“儿童视角”并赋予幼儿自主创设的权利
        二、教师重视美工区空间展示功能并彰显其艺术氛围
        三、教师为幼儿提供获得审美体验和自主探索的材料
        四、教师通过解读幼儿美工作品以关注幼儿情感表达
    第二节 美工区环境创设应具备物质条件、经验储备和多方认可
        一、幼儿园为教师进行环境创设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
        二、幼儿园开展园本培训促进教师明确幼儿艺术发展目标
        三、幼儿园积极组织教研活动督促教师分享环境创设经验
        四、幼儿园主动与家长沟通以获得家长对美工活动的认可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幼儿绘画教学实施教师评价的现状及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幼儿绘画教学实施教师评价的现状
    (一)评价标准的工具性偏差
    (二)评价方式选择的单一化
    (三)评价类型运用的片面化
二、幼儿绘画教学实施教师评价的策略
    (一)目标性
    (二)多元化
    (三)统一性

(5)论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美术教育的思考
    (一)关于多元文化与幼儿美术教育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幼儿美术教育
二、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幼儿美术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当下幼儿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美术教育课程的教学策略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美术课程的构建取向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美术课程内容的选择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美术课程实施的原则
    (四)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美术课程教学的建议
    (五)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大班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 基于认识论的角度:自我评价的重要性
        (二) 基于幼儿发展的角度:幼儿自我评价的现实需要
        (三) 基于研究动机的角度:研究者的兴趣倾向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幼儿自我评价相关研究
        (二)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四、概念界定
        (一) 评价
        (二) 自我评价
        (三) 大班幼儿自我评价
    五、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对象
        (四) 研究方法
        (五)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一部分 大班幼儿自我评价的具体表现
    一、大班幼儿自我评价的内容
        (一) 对生理自我的评价
        (二) 对心理自我的评价
        (三) 对社会自我的评价
    二、大班幼儿自我评价的标准
        (一) 内在标准
        (二) 外在标准
    三、大班幼儿自我评价的归因
        (一) 归于内部原因
        (二) 归于外部原因
第二部分 大班幼儿自我评价的总体特征
    一、自我评价机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
    二、自我评价标准多元化,内部标准与外部标准并重
    三、自我评价归因具有个性化特征
    四、自我评价整体倾向偏正向积极
第三部分 大班幼儿自我评价的影响因素
    一、幼儿自身
        (一) 幼儿的认知能力
        (二) 幼儿的个性特征
    二、活动主题
        (一) 区域活动
        (二) 主题环创
        (三) 大型活动
    三、同伴参照
    四、成人言行
        (一) 家长
        (二) 教师
第四部分 结论、建议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二、促进大班幼儿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建议
        (一) 观念转变:帮助幼儿成为评价的主人
        (二)空间建立:提供幼儿自我评价的舞台
        (三) 适时介入:探索有效自我评价的策略
    三、反思与展望
        (一) 研究反思
        (二)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大班幼儿对同伴绘画作品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 幼儿评价同伴绘画作品对幼儿审美发展彰显重要价值
        (二) 幼儿审美评价能力在幼儿审美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
        (三) 幼儿的评价在幼儿审美活动中缺失严重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 同伴绘画作品
        (二) 评价
        (三) 幼儿对同伴绘画作品的评价
    四、文献综述
        (一) 幼儿评价的相关研究
        (二) 幼儿审美评价的相关研究
        (三) 幼儿评价同伴绘画作品的相关研究
        (四)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五、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步骤
第一部分 大班幼儿评价同伴绘画作品的表现
    一、大班幼儿评价同伴绘画作品的内容
        (一) 绘画内容
        (二) 绘画表现形式
        (三) 绘画技巧
    二、大班幼儿评价同伴绘画作品的标准
        (一) 内在标准
        (二) 外在标准
    三、大班幼儿评价同伴绘画作品的类型
        (一) 幼儿评价的发起方式:自发性评价与非自发性评价
        (二) 幼儿评价的表达方式:言语性评价与非言语性评价
        (三) 幼儿评价的性质:肯定性评价与否定性评价
        (四) 幼儿评价的深度:阐述性评价、具体性评价与笼统性评价
第二部分 大班幼儿评价同伴绘画作品的基本特征
    一、幼儿对同伴绘画作品的评价是一个直觉反应的过程
    二、幼儿对同伴绘画作品的评价是一种非艺术性的审美评价
    三、幼儿对同伴绘画作品的评价具有个体差异性
        (一) 审美体验的差异性
        (二) 评价能力的差异性
    四、幼儿对同伴绘画作品的评价具有不稳定性
第三部分 大班幼儿评价同伴绘画作品的影响因素
    一、内在因素
        (一) 审美心理发展水平
        (二) 自发的兴趣
        (三) 语言表达能力
    二、外在因素
        (一) “意义他人”
        (二) 幼儿园美术教育
第四部分 教育建议与研究反思
    一、教育建议
        (一) 给予幼儿评价的机会,帮助幼儿积累审美评价经验
        (二) 尊重幼儿的评价,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审美体验
        (三) 做好幼儿与作品对话的中介,提高幼儿的审美评价能力
    二、研究反思
        (一) 研究工具不够完善
        (二) 研究取样不够全面
        (三) 研究者个人视野和思维能力有限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幼儿园大班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相关概念界定
        1.幼儿绘画及幼儿园绘画活动
        2.教师示范
    (四)文献综述
        1.幼儿绘画教学方法的演变
        2.幼儿园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的作用和地位
        3.幼儿园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的策略
    (五)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一、幼儿园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概述
    (一)教师示范的目的
    (二)教师示范的类型
    (三)教师示范的内容
    (四)教师示范的态度
    (五)教师示范的时机
    (六)教师示范的情境
二、幼儿园大班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的现状
    (一)教师示范的频数
    (二)教师示范的类型
    (三)教师示范的内容
    (四)教师示范的态度
    (五)教师示范的时机
    (六)教师示范的情境
三、幼儿园大班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的效果
    (一)幼儿作品的分析与评定
    (二)教师示范对幼儿作品的影响
        1.图片示范对幼儿作品的影响
        2.现场演示对幼儿作品的影响
        3.示范情境对幼儿作品的影响
        4.示范时机对幼儿作品的影响
        5.示范强度对幼儿作品的影响
        6.绘画类型对幼儿作品的影响
四、幼儿园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幼儿园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存在的问题
        1.教师示范目的有失偏颇
        2.教师示范类型固化单一
        3.教师示范频率相对较高
        4.教师示范情境未切合幼儿需要
        5.教师示范时机不合时宜
        6.教师示范态度语气强硬
        7.范画使幼儿作品相似度高
    (二)幼儿园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存在问题的原因
        1.传统绘画教学观的影响
        2.教师绘画教学能力的欠缺
        3.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局限性
        4.家长与社会对幼儿过高的期望
五、幼儿园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优化绘画活动中的教师示范
        1.端正示范目的,关注教师示范的启发性
        2.灵活示范形式,激发幼儿创作活力
        3.创设示范情境,贴合幼儿需要
        4.把握示范时机,把控好示范的“量”和“度”
        5.正视范画弊端,尊重幼儿自由表达
    (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1.树立正确的绘画教学观
        2.树立正确的教师角色观
    (三)提高教师的绘画教学能力
        1.提高教师的绘画活动组织与设计能力
        2.提升教师的绘画素养
    (四)完善幼儿园的教学管理
        1.积极开展绘画教研活动,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提高班级师幼比,增加个体关注度
    (五)营造良好的家庭与社会环境
        1.创设良好的家庭绘画氛围
        2.打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观察记录表
附录二 幼儿作品评定表
附录三 访谈提纲(一)
附录四 访谈提纲(二)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幼儿绘画中创造性表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概念的界定
        1.2.2 已有研究综述
        1.2.2.1 儿童绘画阶段的相关研究
        1.2.2.2 儿童绘画构图方面的相关研究
        1.2.2.3 幼儿绘画色彩方面的研究
        1.2.2.4 幼儿绘画评价标准的研究
        1.2.2.5 已有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过程与方法
第三章 制定幼儿绘画创造性评分标准
    3.1 已有框架的分析与创造性标签的形成
    3.2 单幅绘画的分析过程
    3.3 制定评分条目与具体分数
    3.4 评分细则的设计
第四章 幼儿绘画创造性表现评分标准可行性评估
    4.1 幼儿绘画创造性评分标准可行性的检验
        4.1.1 数据来源与基本情况
        4.1.2 可行性检验方法
        4.1.3 可行性检验结果
    4.2 幼儿绘画创造性评分标准的信度评估
第五章 幼儿绘画创造性表现分析及教学反思与建议
    5.1 幼儿绘画创造性分析
        5.1.1 幼儿在绘画造型上的创造性表现
        5.1.2 幼儿绘画构图上的创造性表现
        5.1.3 幼儿绘画内容上的创造性表现
        5.1.4 幼儿绘画色彩上的创造性表现
    5.2 幼儿绘画创造性教学的建议与反思
        5.2.1 创设轻松自由的环境,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
        5.2.2 尊重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2.3 教师和家长要丰富儿童的视觉经验和生活经验
        5.2.4 运用多种途径促进幼儿绘画创造性发展
        5.2.5 通过多种方式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
第六章 研究不足与反思
    6.1 收集的幼儿绘画作品有限
    6.2 制定的幼儿绘画创造性表现评分表不够完善
    6.3 对绘画作品的分析理论深度不够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无锡市Y幼儿园大班教师改进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
        一、创意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感受、表现和创造美的重要途径
        二、在Y幼儿园采用行动研究法改进创意美术活动的重要性
        三、自身研究的兴趣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美术活动
        二、创意美术活动的概念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研究动态
        二、关于创意美术活动的研究现状
        三、对已有研究的综合评价
第一章 Y幼儿园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的价值探寻
    第一节 Y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的社会价值
        一、促进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提升
        二、推动创新竞争力的增强
    第二节 Y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的个体价值
        一、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和身心发展需要
        二、提高教师的组织、指导与反思能力
第二章 Y幼儿园大二班创意美术活动开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Y幼儿园大二班创意美术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指导策略存在误区
        二、活动内容的来源缺乏创意
        三、对幼儿的作品评价不足
    第二节 Y幼儿园大二班创意美术活动现有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理念和专业水平的局限
        二、创意美术活动形式化
        三、活动研讨缺乏深度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行动研究法
        三、观察法
        四、作品分析法
    第二节 研究资料
        一、资料的收集
        二、资料的分析
        三、资料的可信度
    第三节 研究背景
        一、研究现场
        二、参与幼儿
        三、参与教师
    第四节 研究流程
        一、研究准备
        二、研究过程
        三、研究分析与写作
第四章 研究过程
    第一节 寻访大师
        一、制定计划
        二、活动的实施
        三、活动反思与提升
        四、总结与建议
    第二节 动物世界
        一、制定计划
        二、活动的实施
        三、活动反思与提升
        四、总结与建议
    第三节 自然的变身
        一、制定计划
        二、活动的实施
        三、活动反思与提升
        四、总结与建议
    第四节 有趣的新材料
        一、制定计划
        二、活动的实施
        三、活动反思与提升
        四、总结与建议
第五章 成效与分析
    第一节 研究成效——创意美术活动中师幼获得的成长
        一、幼儿的成长
        二、研究教师的成长
    第二节 成果分析——改进创意美术活动的关键因素
        一、创意美术活动的基本条件
        二、创意美术活动中幼儿的活动类型及分析
        三、创意美术活动中教师指导的分析
        四、创意美术活动的评价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的总结
        一、创意美术活动改进受诸多因素影响
        二、教师理念的更新是改进创意美术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节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二、对教师和幼儿园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成人评价对幼儿绘画活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教师对大班幼儿绘画作品评价的现状研究 ——以延吉市X幼儿园为例[D]. 胥婕. 延边大学, 2021
  • [2]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户外涂鸦区环境优化研究[D]. 刘思岚.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3]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班级美工区环境优化研究[D]. 左芯羽.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4]幼儿绘画教学实施教师评价的现状及策略[J]. 卢旖旎. 广西教育, 2021(13)
  • [5]论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D]. 徐畅.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5)
  • [6]大班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研究[D]. 蒋宜宏.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7]大班幼儿对同伴绘画作品的评价研究[D]. 周夕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幼儿园大班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李炳淑.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9]幼儿绘画中创造性表现的研究[D]. 任德君. 山西大学, 2020(01)
  • [10]无锡市Y幼儿园大班教师改进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行动研究[D]. 郑昕.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成人评价对儿童绘画活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