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山水库产业发展探讨

龙凤山水库产业发展探讨

一、龙凤山水库产业发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杨子慧[1](2020)在《龙凤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旅游规划中较为吸睛的重要部分即为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的特点就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实现了旅游效益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成为目前最为主流的旅游形式。黑龙江省五常市在东南方向具有国家公园,名称为龙凤国家森林公园,其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极为丰富。1992年成为省级森林公园,20世纪末期龙凤国家森林公园在国家林业局的批准下正式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成为其快速发展的契机,但发展态势仍不理想。本文首先梳理了森林公园和生态旅游的相关概念和研究理论,从发展方向、规划原则、设施建设等方面分析了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实践成果。其次,调查了龙凤国家森林公园地理区位、地文水文、气候环境等基本条件,对公园的游客出入状况和日常建设进行分析,同时也对其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劣进行梳理,提出了生态旅游目标定位模糊、分区缺乏引导、交通系统缺失、服务设施匮乏、社区参与度低、生态资源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明确了龙凤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目标定位,并从生态旅游分区引导、建立生态旅游交通系统、完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加强社区参与及环境保护教育,并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层面上提出策略性建议,为其未来的生态发展提供持续性保障和依据。本文对龙凤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规划提出设计策略,旨在保护龙凤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的基础上,达到生态、社会、经济各方面的效益平衡。

周昊昊[2](2020)在《东北地区典型干旱—半干旱区湖泊反照率遥感反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湖泊反照率是描述水-气界面能量平衡的重要参数,能够刻画湖泊表面对太阳短波辐射反射能力的大小,调控着湖泊与大气之间辐射能量的分配过程,对局地气候、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然而,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地表反照率,对湖泊反照率鲜有涉及,且对影响湖泊反照率的因素考虑不够全面。现有的反照率遥感反演模型大多对陆地有较好的适用性,运用到湖泊时会产生较大误差,因而至今没有一种较为精确的湖泊反照率反演模型。因此,本文拟对湖泊反照率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天文因素(太阳高度角)、气象因素(风速)和水质因素(叶绿素a浓度、悬浮物浓度)对湖泊反照率的影响。并且,利用Sentinel-2影像,以能量传输方程为切入点,首次建立了 Sentinel-2 MSI传感器湖泊反照率遥感估算模型。本文所做的具体工作包括:(1)详细分析了天文因素、水质因素和气象因素对湖泊反照率的影响。太阳高度角是影响湖泊反照率变化的首要因子,湖泊反照率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大而降低。发展于海洋的反照率与太阳高度角参数化模型在内陆湖泊反演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低估现象。在不同太阳高度角区间内,由于悬浮物的强后向散射特性,湖泊反照率值均呈现随悬浮物浓度升高而增大的现象,并且两者关系在高太阳高度角时更为明显,决定系数达到了 0.76。湖泊反照率和叶绿素a浓度在低太阳高度角时无明显相关性,决定系数为0.11。在高太阳高度角时,反照率呈现随叶绿素a浓度升高而升高的正相关关系,决定系数为0.47,但相较于悬浮物浓度对湖泊反照率大小的贡献程度,叶绿素a浓度要小得多。风浪通过影响浅水湖泊悬浮物浓度从而间接影响湖泊反照率,因此在高太阳高度角和低太阳高度角区间内湖泊反照率与风速均呈现正相关关系,决定系数分别为0.62和0.50。CDOM和颗粒物吸收在较短波长具有强吸收作用,影响入射太阳辐射的分配及其光谱分布。但并无足够证据表明CDOM和颗粒物吸收会使湖泊反照率降低,本研究区内湖泊反照率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无机颗粒物的后向散射特性。大气透过率和湖泊反照率的关系表现为:大气透过率变大时湖泊反照率减小,当大气透过率较低时,湖泊反照率和太阳高度角没有太大关系。(2)首次建立了基于Sentinel-2 MSI传感器的湖泊反照率反演模型。本文从能量传输角度出发,选择窄波段反照率向宽波段反照率转换的反演方法,利用Sentinel-2A影像获得了研究区空间分辨率为10m的湖泊反照率产品,并基于实测反照率数据,利用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R2为0.62,RMSE为0.039。说明本文发展的湖泊反照率反演算法可以得到较高精度和高空间分辨率的湖泊反照率产品,能够满足区域尺度反照率时空特征分析的精度要求。研究区湖泊反照率的值分布在0-0.45之间,平均值为0.14。湖泊反照率高值出现在松嫩平原湖区南部,大小在0.28-0.45之间,低值聚集区出现在齐齐哈尔湖泊群,吉林中部湖区也有低值出现,大小在0~0.10之间。从吉林省西部到中部,反照率数值有逐渐减小的趋势,个别区域数值偏高。典型湖泊中,反照率均值大小排列为:洋沙泡>石头口门水库>查干湖>月亮泡>二龙湖>新立城水库。(3)明确了湖泊反照率和水质因素在空间上的关联性。以查干湖为例,利用Sentinel-2影像反演同一时期的悬浮物浓度和叶绿素a浓度等水质参数,并和湖泊反照率建立相关关系。研究发现:不同水质因子中,悬浮物浓度(TSM)的大小是影响湖泊反照率空间分布的主导因子,TSM和Albedo的在空间上的相关性达到了 0.85,而叶绿素a浓度和Albedo的相关性较低,为0.47。

王旭[3](2020)在《五常市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五常市是黑龙江省典型的农业大县(市),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五常市地处寒温带,冬夏温度相差悬殊,年均降水量在500至800之间,全年无霜期在130天左右,土壤肥沃,非常适宜水稻的生长,再加之五常大米品种优良,成熟后的五常大米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白透明,煮熟后饭粒油亮,香味浓郁,深受我国人民喜欢,热销于各大中城市,五常大米凭借其优良的品质荣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产地证明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五项桂冠,创造了巨大的品牌价值。尽管五常市水稻声名远播,但在五常水稻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五常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以黑龙江省五常市水稻产业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翻阅大量的期刊文献、实地调研走访以及发放调查问卷,获取关于五常水稻产业现状的相关数据,通过对五常水稻现状SWOT分析发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存在问题:1.产业链问题,五常稻米产业链组织模式较多,产业链的每个主体都是普通的合作关系,各主体过于依赖市场。2.农技推广问题,五常市乡镇机构改革以后,把农业服务中心纳入到乡镇中,从事农业技术的人员也由乡镇政府一并进行支配,一些乡镇有农业技术人员编制被挤压、挪用。3.机械化水平问题,五常市水稻产业在我国位居五强县之一,水稻的机械化水平却低于同级别的市(县)。4.稻米优质不优价问题,2018年五常大米的平均收购价格为7.2元/公斤,一般五常大米出厂价格在10-12元/公斤,经过品牌包装后,五常大米的价格暴涨至20-400元/公斤。5.稻米品牌杂乱问题,2018年五常市稻米加工企业数量飞速增长,已达到350家。不光如此,这些大米加工企业都有属于自己品牌,有的企业还有子品牌,这让五常大米的品牌数量多达400余个,五常大米品牌数量多而不精,五常大米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深受品牌的杂乱影响,同时给制假售假的不良商家带来利益空间。为了解决五常市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促进五常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结合五常实际,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强化水稻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以核心企业引导农民和庄稼大户标准化生产,企业可以为农民提供先进的机械设备和科学的种植方法,同时可以为农民分摊风险。2.加快推进农技推广,优化农业推广运行机制,做好农业推广保障工作;加大对农民关于农业技术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认识;积极引导企业加入农业推广工作,做好农业推广试点工作。3.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快土地流转,使水稻种植规模化;发展以企业和农村合作社为核心的水稻种植模式;加强农业机械相关的配套服务,合理配置资源。4.加强市场管理力度,建立专门的购买通道,丰富购买形式;对五常大米的包装统一管理,加强溯源管理;加大对五常大米宣传力度,重塑五常大米形象。5.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提升五常大米品牌价值,建立五常大米的标准体系;推动资源整合,延伸五常大米产业链打造“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加强对生态园的建设。

杨威[4](2019)在《黑龙江省五常市稻米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我国人民餐桌上的两大主食之一,水稻质量、产量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国家粮食安全,党和政府也表示:要将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要比能源安全更优先,而保障水稻的正常供给更是解决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黑龙江作为“北大仓”,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地之一,且东北粳米口感好和营养丰富,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普遍称赞。但是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黑龙江地区的水稻产能和潜能问题突显。五常市是黑龙江省的重要产稻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全国水稻生产强县之一,而五常市农业收入主要来源是稻米,所以本文将以五常市做为重点研究区域,如何健康发展稻米产业,是论文的研究目的所在。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整理国内外有关东北稻米的现有研究资料和成果,采用个案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分析方法,研究东北地区稻米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形势,尤其是五常市稻米产业发展的现状研究,对稻米产业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根据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这四个方面,系统、全面、准确的研究分析出五常稻米产业发展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我国稻米产业发展的一般模式探索出黑龙江省五常市稻米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并对现有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杨小雪[5](2018)在《90后新农人张雪:做家乡“脱贫攻坚”领头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取统一种植管理,从源头实现层层把关,再通过口碑传播逐渐打开多条零售渠道,新农人张雪把家乡的五常大米"种"出了新高度。今年28岁的新农人张雪,出生在黑龙江省五常市卫国乡东安村,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的她,是村民们眼中典型的大学生返乡创业典范。2015年,张雪放弃北京农业公司肥料销售区域经理的工作,返回家乡开始了她的农业梦。而今,作为黑龙江五常市亿品农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张雪,和乡亲们一起耕织着共同的事业。

崔焕俞[6](2016)在《哈尔滨市某净水厂升级改造工程设计》文中提出随着哈尔滨市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水的匮乏已成为哈尔滨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约因素。依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科学合理利用现有水资源,使之满足社会的需要,是保证哈尔滨市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自2010年1月1日磨盘山净水厂全面运行以来,江南主城区已全部使用磨盘山水源,松花江供水设施基本处于备用状态,形成以磨盘山水库为单一水源的局面。随着新区的建设和城市的发展,哈尔滨市城区用水量将会有较大增长,现有磨盘山水库水源及地下水水源供水能力已不能满足发展用水需求。同时,现有供水设施还存在水源单一,供水安全可靠性差等问题,急需启动松花江水源供水工程设施建设。改造前水厂只有常规处理系统,且近年来处于“热备”状态,存在设备锈蚀、材料老旧等问题。通过对水厂现有净水设施改造并增加深度处理,使出水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每日供水20万吨。通过对净水厂现有净水构筑物结构稳定性和工艺规划等方面的分析,在对各种处理工艺进行经济技术比较的基础上,确定本次工程内容包括改造常规净化系统、新建深度处理系统和排泥水处理系统。常规净化处理改造包括机械絮凝池增加进水渠道,絮凝池后增加继续混凝措施,以确保絮凝效果;将传统斜管沉淀池的材料更新,改为高效小间距斜管沉淀池;对滤池检查维修,更换滤料;根据改造后的工艺对加氯间、综合车间进行必要的维护、更新和补充。深度处理工艺采用臭氧氧化和活性炭滤池。排泥水处理系统包括排泥水调节池、贮泥池、浓缩设备间、脱水机间。具体工艺流程为:原水→预臭氧接触池→配水稳压井→竖式机械搅拌絮凝池→斜管沉淀池→气水反冲洗恒水位滤池→提升泵房→主臭氧接触池→活性炭滤池→送水高位水箱→送水泵房→市区配水。并经过设计、计算确定了各构筑物的主要设计参数,完成了工程设计。本次改造工程有效地提高了城市供水能力,保障了供水水质的安全性,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鲜于晓龙[7](2016)在《黑龙江省五常大米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中央1号文件多次指出:农民收入上不去,不仅制约农户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制约着农产品的供应和粮食的生产;而且影响着国民经济增长也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五常市在水稻产业发展上存在着很多优势,但是有些生产方式和经营的方式已经不适合五常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五常大米产业区域发展的实际需要,要加强改善五常大米产业的发展战略,以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位于黑龙江省重要的水稻产区的五常,五常大米因为其优良品质响誉海内外,在2012年被国家工商局总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大米是五常农业发展具有优势的作物,“五常大米”产业也策动着全市的经济成长。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将通过实地调研获取资料的分析结果与大米产业的相关理论知识相结合,从水稻的生产,加工,流通等方面入手,系统的了解五常市大米产业的发展结构。通过SW0T分析,总结出黑龙江省五常大米产业的发展战略。发展路线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以规范大米的生产标准、提高大米生产产量的提高产量时期。第二时期,以水稻种植土地综合利用为主的绿色无公害有机大米特色发展时期。第三时期,保护品牌与品牌宣传时期,保护五常大米的品牌以保证大米的质量属于原产,集中打“五常大米”一个品牌进行宣传,把五常大米打造成中国大米第一品牌。最后,根据发展战略提出了制定大米产业发展规划,引领产业的健康发展,推进水稻标准化生产,提升五常大米内在品质,采取现代科技管理措施,提升品牌保护水平,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规范经营秩序等保障措施。

贾长青[8](2013)在《拉林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与水量分配研究》文中指出拉林河为松花江干流一级支流,河长450km,界河长约233km。流域面积19923km2,水资源总量为46.80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8.67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4.153亿m3,重复计算量为0.39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9.52亿m3。流域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水需求越来越大,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加剧,给河流的生态健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带来了重大挑战,为了使水资源能够得到比较合理的利用,缓解地区间、上下游间以及行业间的用水矛盾,需要流域管理机构制定合理的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用水总量控制和水量分配工作是建立和完善国家水权制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预防和调节水事纠纷、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维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拉林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涉及黑龙江、吉林两省,本论文采用水量平衡和指标体系相结合的方法,以水资源供需平衡为基础,综合考虑各行政区域水资源禀赋、自然地理特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复杂因素,按照公平兼顾效率的原则,确定了流域水量分配原则和方法,提出了水量分配方案及实施保障措施。

魏建华[9](2012)在《龙凤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调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五常市龙凤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匹配,对完成工程建设的比例和采取的效益进行分析。总体建议,龙凤山的灌区已完善了配套,提高了灌区工程安全运行保证,节约了水资源,扩大了灌溉面积,调整了种植结构,对农业经济起到拉动作用。

李婷婷[10](2012)在《五常市旅游发展规划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类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我国旅游业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逐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大众化旅游时代已经到来。尤其是国内旅游市场的崛起,真正实现了中国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当今时代,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生态化的大背景下,旅游发展规划的合理制定越来越突显出其重要性。目前,县域旅游发展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然而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的研究较为薄弱,在现行的县域旅游发展规划中,往往存在理论不全面,规划体系不够完整等问题,致使旅游规划不能最合理的指导县域旅游的发展,从而使旅游规划缺乏可操作性。黑龙江省五常市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在黑龙江省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但五常市目前的旅游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目标定位不够准确,盲目开发现象普遍存在。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一套系统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发展规划对其指导。本文以黑龙江省五常市为例,运用了生态旅游理论、休闲游憩理论、城乡整体规划原则、品牌创新原则、旅游经济学原理作为论文的理论指导,对五常市进行了旅游发展规划的研究。首先介绍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概述目前国内外对旅游发展规划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现阶段我国旅游发展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理论研究的不足,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对五常市的旅游业发展背景进行分析,阐述了五常市的宏观经济背景、旅游资源及特色,依据五常市旅游业发展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评价,对五常市旅游业进行SWOT分析。对旅游市场进行分析预测,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评价。根据近、中、远期的时间对五常市旅游业提出发展目标,制订五常市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方向,区域精品旅游路线。对五常市旅游景区进行规划设计,同时,对旅游产品区域合作提出具体规划措施。对五常市旅游形象要素的主要组成部分、竞争优势进行分析。根据五常市的旅游形象、特征和优势,提出具有震憾力、吸引力和号召力的旅游形象宣传口号。最后,就加强五常市旅游业的支持与保障体系的建设的问题,从政策、资金、用地、人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五常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通过论文的研究最后得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结论:五常市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地理位置优越,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五常市主要旅游资源有230处,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将五常市旅游资源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8个主类,23个亚类和49个基本类型;依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五常市旅游资源有四个等级,其中四级资源为凤凰山风景区,拉林满族京旗文化,三级资源为磨盘山龙凤山水利工程,五常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非常适合生态旅游和京旗文化旅游的开发。

二、龙凤山水库产业发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龙凤山水库产业发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龙凤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内相关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2.1 生态旅游相关研究
        2.1.1 相关理论研究
        2.1.2 与传统旅游比较
        2.1.3 生态旅游规划
        2.1.4 生态旅游资源
    2.2 国家森林公园相关研究
        2.2.1 国家森林公园研究进展
        2.2.2 国家森林公园发展趋势
        2.2.3 国家森林公园开发模式
        2.2.4 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规划
    2.3 国内外国家森林公园案例实践
        2.3.1 天格露玛自然区
        2.3.2 鄂西生态文化区
        2.3.3 腾格里塔拉旅游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龙凤国家森林公园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基本条件概况
        3.1.1 地理区位
        3.1.2 地文水文
        3.1.3 气候环境
        3.1.4 动植物资源
    3.2 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
        3.2.1 旅游服务设施现状
        3.2.2 景区景点建设现状
    3.3 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及评价
        3.3.1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3.3.2 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评价
        3.3.3 森林生态旅游环境质量评价
        3.3.4 生态旅游开发条件评价
        3.3.5 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3.4 生态旅游现状问题分析
        3.4.1 生态旅游目标定位模糊
        3.4.2 生态旅游环境及资源保护缺乏
        3.4.3 生态旅游交通系统缺失
        3.4.4 生态旅游服务设施匮乏
        3.4.5 社区生态旅游参与度低
        3.4.6 生态资源保护意识薄弱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龙凤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规划设计
    4.1 生态旅游规划目标定位
        4.1.1 生态旅游规划原则
        4.1.2 生态旅游目标定位
    4.2 加强生态旅游环境及资源保护
        4.2.1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控制
        4.2.2 生态旅游功能分区及引导
        4.2.3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保护
    4.3 建立生态旅游交通系统
        4.3.1 生态旅游交通设施
        4.3.2 生态旅游路线设计
    4.4 完善生态旅游配套设施
        4.4.1 生态旅游景点设计
        4.4.2 生态旅游服务设施
    4.5 加强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及环境保护教育
        4.5.1 生态旅游社区参与
        4.5.2 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教育
    4.6 生态旅游发展保障策略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国家禁止开发区域名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东北地区典型干旱—半干旱区湖泊反照率遥感反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反照率遥感估算方法评述
        1.2.2 水体反照率研究文献简述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4.1 湖泊反照率影响因素分析
        1.4.2 湖泊反照率遥感反演研究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和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收集及其预处理
        2.2.1 水体光谱数据
        2.2.2 水质采样数据
        2.2.3 反照率数据
        2.2.4 遥感影像数据
        2.2.5 辅助数据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湖泊反照率空间特征和影响因子
    3.1 研究区湖泊反照率空间特征
    3.2 湖泊反照率的影响因子分析
        3.2.1 太阳高度角对湖泊反照率的影响
        3.2.2 悬浮物浓度对湖泊反照率的影响
        3.2.3 叶绿素浓度对湖泊反照率的影响
        3.2.4 风速对湖泊反照率的影响
        3.2.5 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entinel-2影像的湖泊反照率遥感估算模型
    4.1 Sentinel-2影像预处理
        4.1.1 辐射定标
        4.1.2 大气校正
        4.1.3 重采样和拼接
    4.2 湖泊反照率反演模型的建立
        4.2.1 窄波段湖泊反照率反演
        4.2.2 宽波段湖泊反照率反演
        4.2.3 湖泊反照率反演结果验证
        4.2.4 典型湖泊反照率差异分析
        4.2.4.1 查干湖悬浮物浓度和反照率空间关系
        4.2.4.2 查干湖叶绿素a浓度和反照率空间关系
        4.2.5 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本文研究结论
    5.2 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展望
        5.2.1 存在问题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活动和发表的论文

(3)五常市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资料的数据来源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技术和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水稻产业的特点
        2.1.2 水稻产业链分析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农业产业化理论
        2.2.3 产业政策理论
        2.2.4 竞争战略理论
3 五常市水稻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3.1 五常市水稻产业发展的历程
    3.2 五常市水稻产业发展的现状
4 五常市水稻产业的SWOT分析
    4.1 五常市水稻产业的优势分析
    4.2 五常市水稻产业的劣势分析
    4.3 五常市水稻产业的机遇
    4.4 五常市水稻产业的挑战
    4.5 五常市水稻产业现状SWOT分析归纳
5 五常市水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1 产业链问题
    5.2 农技推广问题
    5.3 机械化水平问题
    5.4 稻米优质不优价
    5.5 稻米品牌杂乱
6 促进五常市水稻产业的发展对策
    6.1 强化水稻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
    6.2 加快推进农技推广
    6.3 提高机械化水平
    6.4 加强市场管理力度
    6.5 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
        6.5.1 提升五常大米品牌价值
        6.5.2 推动资源整合,延伸五常大米产业链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黑龙江省五常市稻米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黑龙江省五常稻米产业发展现状
    2.1 五常市发展概况
        2.1.1 五常市区位概况
        2.1.2 五常市经济社会概况
    2.2 五常市农业发展概况
        2.2.1 五常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2.2.2 五常农业发展的历史概况
        2.2.3 五常农业发展的基础建设概况
        2.2.4 五常农业发展的结构概况
    2.3 五常市稻米产业发展概况
        2.3.1 我国稻米产业发展概况
        2.3.2 五常稻米产业发展概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省五常稻米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3.1 优势分析
        3.1.1 水稻种植优势
        3.1.2 稻米加工方面
        3.1.3 稻米质量优势
        3.1.4 稻米销售优势
    3.2 劣势分析
        3.2.1 创新能力较薄弱
        3.2.2 劳动力资源匮乏
        3.2.3 农民文化水平低
        3.2.4 销售渠道不畅
        3.2.5 掺假现象严重
        3.2.6 品牌价值未充分显现
    3.3 机遇
        3.3.1 市场需求量大
        3.3.2 国际影响力增加
        3.3.3 政策上的支持
    3.4 挑战
        3.4.1 产业发展融资难
        3.4.2 绿色壁垒压力大
    3.5 SWOT矩阵策略
        3.5.1 SO策略
        3.5.2 WO策略
        3.5.3 ST策略
        3.5.4 WT策略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五常稻米产业发展路径
    4.1 产业化发展路径
        4.1.1 农业产业化发展概念
        4.1.2 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4.2 规模化发展路径
        4.2.1 规模化发展概念
        4.2.2 五常稻米规模化发展模式
    4.3 品牌化发展路径
        4.3.1 品牌化发展概念
        4.3.2 五常稻米品牌化发展模式
    4.4 创新性综合发展路径
        4.4.1 创新性综合发展概念
        4.4.2 五常稻米创新性发展模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五常稻米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5.1 土地流转支持政策
    5.2 财政支持政策
    5.3 品牌支持政策
    5.4 质量优先支持政策
    5.5 产业化支持政策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90后新农人张雪:做家乡“脱贫攻坚”领头雁(论文提纲范文)

目标明确直面挑战
重视品控积累口碑
响应政策规划未来

(6)哈尔滨市某净水厂升级改造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现有供水设施现状
        1.2.1 供水水源状况
        1.2.2 净水厂现状
        1.2.3 供水管网现状
        1.2.4 供水加压泵站现状
        1.2.5 其它供水设施
    1.3 存在主要问题
        1.3.1 供水能力不足
        1.3.2 与农田灌溉争水
        1.3.3 水源单一运行风险大
        1.3.4 水源热备问题
    1.4 立项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水源论证
    2.1 哈尔滨市供水水源概况
    2.2 松花江水源
        2.2.1 松花江概况
        2.2.2 松花江水质评价
        2.2.3 松花江水量分析
    2.3 区内地下水
        2.3.1 地下水基本概况
        2.3.2 地下水评价
        2.3.3 可供城市供水量
        2.3.4 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2.3.5 地下水利用原则
    2.4 西泉眼水库
        2.4.1 水库概况
        2.4.2 水库水质评价
        2.4.3 可供城市供水量
        2.4.4 利用规划
    2.5 龙凤山水库
        2.5.1 水库概况
        2.5.2 水库水质评价
        2.5.3 可供城市供水量
    2.6 工农水库
        2.6.1 水库概况
        2.6.2 水库水质评价
        2.6.3 供水利用评价
    2.7 水源方案比选及推荐方案
        2.7.1 水源方案比选
        2.7.2 推荐水源方案
第3章 工程概要
    3.1 工程规模
    3.2 主要工程内容
    3.3 进出水水质
        3.3.1 进水水质
        3.3.2 水厂目前出水水质
        3.3.3 升级改造后水质目标
    3.4 需水量预测
        3.4.1 江南主城区
        3.4.2 哈南工业新城
        3.4.3 哈西地区
        3.4.4 哈东地区
    3.5 水量供需平衡
第4章 改造工程方案论证
    4.1 常规处理现存问题
    4.2 改造方案
        4.2.1 输水管道改造方案
        4.2.2 投药系统改造方案
        4.2.3 絮凝池改造方案
        4.2.4 沉淀池改造方案
    4.3 深度处理方案
        4.3.1 主要处理对象
        4.3.2 臭氧氧化法
        4.3.3 活性炭吸附法
        4.3.4 臭氧化-生物活性炭法
    4.4 排泥水处理方案
        4.4.1 泥量计算
        4.4.2 污泥浓缩方式
        4.4.3 污泥脱水设备选择
    4.5 工艺流程
第5章 净水工艺设计
    5.1 构筑物设计规模
    5.2 新建预臭氧接触池
    5.3 新建中间提升泵站
    5.4 新建主臭氧接触池
    5.5 新建生物活性炭滤池间
    5.6 新建排泥水处理间
    5.7 新建臭氧发生器间
    5.8 絮凝沉淀池改造
    5.9 滤池改造
    5.10 综合车间改造
    5.11 加氯间改造
    5.12 送水泵房改造
    5.13 自动控制工程
第6章 建筑设计
    6.1 总图设计
        6.1.1 厂址
        6.1.2 总平面布置
        6.1.3 竖向设计
        6.1.4 厂区道路
        6.1.5 主要工程量表
    6.2 结构设计
        6.2.1 基本设计原则
        6.2.2 主要建(构)筑物结构设计
        6.2.3 抗震设计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图

(7)黑龙江省五常大米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1.6 研究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
    2.1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2.2 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
    2.3 SWOT分析理论
第三章 五常大米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五常大米产业概况
    3.2 五常大米产业生产现状
    3.3 五常大米的加工现状
    3.4 五常大米流通现状
第四章 五常大米产业SWOT分析
    4.1 产业链分析
    4.2 优势分析
    4.3 劣势分析
    4.4 发展机会
    4.5 发展挑战
    4.6 SWOT矩阵
第五章 五常大米产业发展战略选定与保障措施
    5.1 发展战略
    5.2 发展目标
    5.3 五常大米产业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拉林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与水量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
    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1.2 自然地理
    1.3 气象特征
    1.4 水文特征
    1.5 经济社会概况
第二章 水资源评价
    2.1 水资源分区划分
    2.2 地表水资源量
    2.3 地下水资源量
    2.4 水资源总量
    2.5 水资源可利用量
    2.6 水功能区划及水质评价
第三章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3.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2 需水量预测
    3.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第四章 水量分配方案制定
    4.1 水量分配的意义、目的和任务
    4.2 指导思想、分配原则及编制依据
    4.3 水量分配的方法
    4.4 水量分配方案制定
    4.5 水量分配方案合理性分析
    4.6 水量分配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导师及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发表的论文论着
致谢

(9)龙凤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调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灌区基本情况
    1.1 灌区基本信息
    1.2 工程现状
2 项目规划
    2.1 规划范围
    2.2 规划标准
    2.3 规划情况
3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与规划的对比分析
    3.1 完成比例
        3.1.1 投资
        3.1.2 工程数量
        3.1.3 工程量
    3.2 差距原因
4 综合效益分析
    4.1 完善配套, 提高了灌区工程安全运行保证率
    4.2 节约水资源, 扩大灌溉面积
    4.3 调整结构, 促进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发展
    4.4 对农业经济起到的拉动作用
5 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6 下阶段拟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10)五常市旅游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旅游规划概念及特点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课题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五常市旅游业发展背景条件分析
    2.1 自然状况
    2.2 社会经济
    2.3 历史文化
    2.4 政策环境
    2.5 五常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
        2.5.1 五常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2.5.2 五常市旅游产业SWOT分析
3 五常市旅游开发的资源、客源条件分析
    3.1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3.1.1 旅游资源的类型
        3.1.2 旅游资源的特点
        3.1.3 五常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3.1.4 五常市旅游资源质量定量评价
        3.1.5 五常市与周边地区的合作
    3.2 五常市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3.2.1 客源市场现状
        3.2.2 目标市场定位
        3.2.3 客源市场前景评价
    3.3 小结
4 旅游规划主体
    4.1 旅游发展战略体系
        4.1.1 指导思想
        4.1.2 总体战略目标
        4.1.3 发展阶段及目标
    4.2 旅游区的划分原则与总体布局
        4.2.1 旅游区划分原则
        4.2.2 总体布局
    4.3 旅游项目策划
        4.3.1 旅游规划的理论指导
        4.3.2 旅游景区规划
    4.4 小结
5 旅游形象、旅游线路、旅游产品及市场营销策略
    5.1 旅游形象设计
        5.1.1 形象基础分析
        5.1.2 总体形象
    5.2 旅游线路组织
        5.2.1 市域内旅游线路
        5.2.2 区域联合旅游线路
    5.3 旅游产品
        5.3.1 旅游产品类型
        5.3.2 五常市旅游产品设计
    5.4 市场营销策略
        5.4.1 市场营销原则
        5.4.2 战略目标
        5.4.3 市场营销策略
    5.5 小结
6 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规划与旅游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6.1 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6.1.1 旅游服务设施
        6.1.2 具体建设规划
    6.2 旅游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6.2.1 大力发展农业
        6.2.2 积极发展旅游工业
        6.2.3 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
        6.2.4 营造良好的旅游文化环境
        6.2.5 改革旅游产业管理体制
        6.2.6 注重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
        6.2.7 完善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法规
    6.3 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龙凤山水库产业发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龙凤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D]. 杨子慧.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2]东北地区典型干旱—半干旱区湖泊反照率遥感反演研究[D]. 周昊昊. 延边大学, 2020(05)
  • [3]五常市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D]. 王旭.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4]黑龙江省五常市稻米产业发展研究[D]. 杨威. 武汉轻工大学, 2019(01)
  • [5]90后新农人张雪:做家乡“脱贫攻坚”领头雁[J]. 杨小雪. 农经, 2018(12)
  • [6]哈尔滨市某净水厂升级改造工程设计[D]. 崔焕俞. 吉林大学, 2016(02)
  • [7]黑龙江省五常大米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鲜于晓龙. 延边大学, 2016(02)
  • [8]拉林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与水量分配研究[D]. 贾长青. 吉林大学, 2013(09)
  • [9]龙凤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调研分析[J]. 魏建华.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2(03)
  • [10]五常市旅游发展规划研究[D]. 李婷婷. 东北农业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龙凤山水库产业发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