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落实政策调整报刊结构——新闻出版署报业管理司司长刘波回答记者提问

认真落实政策调整报刊结构——新闻出版署报业管理司司长刘波回答记者提问

一、认真执行政策 调整报刊结构——新闻出版署报刊管理司司长刘波答记者问(论文文献综述)

刘叶郁[1](2018)在《赵瑜体育报告文学对体育发展的意义探寻》文中研究说明体育报告文学以真实性和批判性为特质,以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为基础,是体育领域的深度调查报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转型为体育改革提供新的历史机遇,体育报告文学与体育改革潜在的一致性使其有充分的理由建构一种历史性的文学叙述,表达对当代中国体育的探索与思考。赵瑜的《强国梦》《兵败汉城》《马家军调查》《篮球的秘密》是80年代至今体育文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以创作者长期的体育参与经历为基础,以体育体制批判为主题一以贯之,真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体育发展历程和中国体育改革的曲折性与艰难性,呈现体育目标和体育发展战略的转变,透视体育价值观的更迭并对其有促进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文本分析、访谈法等,研究四部作品在中国体育领域中的特殊价值和意义,四部作品的文本内容,产生的社会背景,社会评价和对中国体育发展的意义等问题。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四部作品是体育文学领域的独特存在。文本内容以典型人物和事件为基础,文本主题以创作者赵瑜长期的体育参与经历为情感认知,以知识分子的独立品格为精神依托,表达个人的体育观点和思考,突破单一的“赞歌论”和“宣传论”转向对体育的全面记录,在文本特色和文本结构上均呈现出独特性。(2)四部作品的出现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是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时代环境是四部作品产生的历史依据;体育发展政策是四部作品产生的制度依据;文学思潮是四部作品产生的文本依据;创作者独特的经历是四部作品产生的主体依据;知识分子独立的主体意识是四部作品产生的精神依据。(3)四部作品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舆论,刺激并丰富了体育争论的思潮,让体育问题上升为社会问题,促进“以人为本”的体育价值观生成。每部作品都引发了体育、新闻、文学领域的广泛讨论,从体育主管部门到普通读者,从理论研究者到体育参与者,从主流权威的《人民日报》到专业的《中国体育报》成不同程度的争议,意见不一。体育价值观形成和国家体育宣传的社会效应密切相关,80年代,国家单一主体的宣传方式带来社会体育价值观的单一化,大部分民众沉浸在国家政治宣传的金牌大国的迷梦中,社会公众和国家主流意见一致,很难形成社会集体反思争论思潮,不利于体育长远发展。《强国梦》率先打破国家主流的宣传方式,形成多元化的体育价值观念,让体育“战线”之外的人认识体育也存在问题,让“战线”之内熟视无睹的的人认识这是一个问题。基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1949—1988》将《强国梦》纳入其中。(4)四部作品呈现80年代以来中国体育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的演进。80年代,国家寻求快速强大的路径,体育的政治价值占支配地位,体育发展理念出现失衡。基于此,《强国梦》和《兵败汉城》从外部宏观批判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发展失衡的体育理念问题。90年代,体育发展的突出矛盾从外向内转化,体育体制与社会改革的冲突日益凸显,改革重点逐渐转向体制问题,但体制改革内在动力不足,改革目标不明确,体育改革深陷“双轨制”带来的权力和利益纠缠问题。《马家军调查》将批判矛头从协调发展的理念问题深入体育内部的责、权、利问题,突出关注人的价值。(5)四部作品凝聚知识分子对体育发展的集中“谏言”。对中国体育发展忧思陈情以期实现对体育可持续发展,中国体育领域一批学者率先秉承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意识深入思考“举国体制”的时代性发展特色,提出深化体育改革的路径完善“举国体制”。四部作品以此为科学基础,将知识分子的社会思考传播至全社会,引发全社会的反思,平息民众对金牌的狂热追捧,在客观上形成了“公共舆论”的聚合空间和上下交流的公共空间,客观上形成对公权力的监督,尤其是新闻媒体的联动,形成了全社会的舆论压力,促使主管部门加速改革的步伐。(6)以赵瑜体育报告文学四部作品为典型代表,深入分析总结出普遍规律,以促进体育报告文学发展。建议为:契合时代语境——文本内容指向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行政手段助力——尊重文学创作规律协同推进体育均衡发展,加强科学基础——大力发展体育学术和体育文学理论研究,实现启蒙价值——形象记录并传达多元体育信息,增强实践反思——加强创作主体对体育感知与深入了解。

王洁[2](2017)在《仪式的解构与建构 ——我国新闻发布会历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有对新闻发布会的研究多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本文以人类学角度切入发布会,采用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的方法,首先梳理我国新闻发布会的时空脉络,论述预备立宪后我国记者会实践、形态与结构的变革,论述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新闻发布的管理思想以及制度的嬗变与发展。确定110年间记者会的时间结构、空间边界与格局、称谓结构以及形式结构。论证晚清至今我国记者会实践持续存在。论述新政背景下记者会的生发,确定我国记者会发端于清末而不是民初,阐述清政府政务发布内外有别,对内慎重发布、秘而不宣的思想。论述北洋政府新闻发布管理思想与记者会在国家层面的实施和制度建设,确定记者会发展于北洋政府时期,北洋政府首任内阁开创中央政府记者会的先河,继任内阁开始从中央到地方推动记者会制度建设。论述新闻统制背景下,国民党新闻发布管理思想与记者会的系统的制度设计和持续建设,国民党党政军系统内及高层官员普遍展开记者会实践,并特别重视国际宣传,外记者会为单独的类型广为运用。开办外记者会,这一媒介管理方式思路源于清政府,实践于北洋政府,发扬光大于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多个部门和部分省市政府出台记者例会制度和发布新闻办法、条例、法规。论述建国后30年间,记者会表现出国家的主导与民间的退场的特点,记者会空间边界表现出对内的压缩与对外的扩张特点。建国后,我国政府国际传播组织相当得力,境外记者会地理分布范围较之前各个历史时期大为扩展,境内外国政府记者会规格和层次大大提高。考证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时间段内既往学界认为是典型而阐述并不清晰的记者会并勘误。论述改革开放后记者会多元发布主体的均衡发展,国家与民间的对接,记者会空间边界的内外扩张,以及参与媒体层级的下移。其次,在此基础上,以我国新闻发布会的发展历程为支撑,对发布会进行文化人类学分析,阐释发布会的仪式属性及建构。重新定义新闻发布会。发布会是具有明确目的和策略的仪式实践,权力及权力控制隐藏在仪式行为之后。以人类学视野观察,发布会是以社会位阶较高的人群为执礼主体,基于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思想在现代社会盛行,实施社会控制的民主仪式。论证提高发布会效力的因素,仪式形式、仪式规格、仪式程序直接作用于发布会的仪式效力。又次,新闻发布会作为舶来的仪式,在中国本土着陆实践后,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生发,其形态和结构应能体现出中国特色。论述百余年间我国记者会称谓具有类型繁多、灵活多变,同一称谓存在多个变换形式等特点,分析记者会称谓的七个类型,确证招待记者、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为百余年间最为流行的三类称谓。各类称谓之间无本质差别,为同一仪式活动的不同能指。最后,论证我国发布会的仪式结构和形态的特点,并分析其文化个性。

刘菡[3](2015)在《我国电视剧市场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视剧市场政策是保证电视剧创作导向,规范和促进电视剧市场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的重要保障。电视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产品,其外部性特征决定了需要政府通过政策手段对电视剧市场进行管理与调控。因此,有必要分析电视剧市场政策的颁布现状、政策效果,在分析电视剧市场政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完善对策和建议。本文以电视剧市场发展现状为产业背景、以党和国家对发展包括电视剧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的重大需求为政策背景、以当前我国电视剧市场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现实背景,采用文献调研、数据统计、数学建模、典型政策分析等方法对电视剧市场政策进行了研究。纵向层面,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对1978年以来的电视剧市场政策进行了三个阶段的划分,并总结了其颁布时间、表现形式、颁布主体和政策内容方面的特点。横向层面对电视剧市场政策管理的不同方面进行了政策梳理和政策效果评价。我国对电视剧产品实行电视剧产品制作主体准入和电视剧产品内容准入,制作主体准入经历了从国有制作机构垄断向社会资本开放的过程,电视剧内容准入在保证电视剧质量的前提下简化了行政审批手续,充分发挥市场在电视剧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电视剧播出环节通过对播出内容、播出时段、播出时长和控制电视剧插播广告等方式,保证电视剧在播出环节的价值实现和观众收视的满意度;电视剧要素市场包含的税收优惠、投融资、人力资源以及技术等方面的政策,都为电视剧市场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典型政策分析选取了分级制和“一剧两星”政策。用“帕累托最优”理论建模分析,推导出推行电视剧分级是实现电视剧市场帕累托最优的有效路径和方法;运用公共政策分析过程,对“一剧两星”政策的制定、执行以及其政策效果的有限性进行了分析。针对我国电视剧市场政策存在的规范性文件滥用、决策系统缺乏统一协调、政策界定模糊、制定相对滞后,政策在传播过程中有效性较低,影响政策的执行效果和反馈等问题,本文也提出了完善建议,提高政策的预判能力,明晰政策内容,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统一性,为电视剧市场提供更加有效的政策支持。

马芳[4](2014)在《中国电视制度变迁及创新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后,中国电视业经历多次变革,虽取得一定成绩,但在管理方式、产业发展和节目内容生产方面仍旧存在诸多旧有体制遗留下的问题。作为电视体制改革的重要指标与刻度,国家电视制度设计的宏观调整变化对电视业发展和电视体制改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梳理中国电视制度中管理制度、产业制度、内容制度等相关制度,分类研究其制度的演变规律,横向梳理这些制度并结合数据分析了这些变化对中国电视各方面的影响。再结合不同的政治、经济、科技和国际背景,尝试对三类制度演变进行动因分析。通过横纵两轴的梳理,作者试着总结我国电视制度设计与管理中的过度与缺失。作者希望通过宏观梳理电视制度的演变,展示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制度的沿革过程,力图为优化我国电视制度制定提供依据,为改善电视生存状态提供出路,为电视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制度趋势分析,从而有利于当前的电视生产与经营。

赵小平[5](2012)在《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论文选取“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为题,以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科技观为线索,遵循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了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从萌芽到确立的艰难历程,并借助科技事件,进一步揭示了不同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状况。论文具体分六章展开分析:第一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根据地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是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摇篮。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与法治观指引下,根据地科技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得以初步确立并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但这种“阶级性”与“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日后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影响。第二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初步确立,在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科研机构与社团、科技奖励、科技人员的培养与管理、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展开,科技文化在科技法制的框架内建设发展。中国科学院的组建、留学生归国潮、技术革新运动以及“156项”工程的实施等科技事件揭示出法治科技观指引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共同促进了共和国科技事业向前发展。第三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在强调“阶级性”的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总体上经历了停滞、削弱及走下坡路的过程,科技界反右、科技大跃进以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科技事件反映了“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在曲折中发展。正是有了科学精神的回归与中共中央即时纠偏,才能取得成功合成牛胰岛素等标志性科技成就,从而迎来共和国第一个科技发展的黄金期。第四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毛泽东《最高指示》被视为科研领域人们行为与判断是非的准则。科技法制建设几近空白,科技事业遭受严重摧残。对相对论的批判与蜗牛事件是文革时期批判资产阶级学说、批判洋奴哲学的典型,揭示出“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共和国同世界本来缩小的科技差距又拉大了。第五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不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也推动了科技领域“人治”观念向“法治”观念的革新。摒弃“阶级性”的法治化科技观在这一时期逐步确立,以《科技进步法》为龙头的科技法制体系到1993年已初步形成。伴随着科技法制的恢复发展,科研机构与社团相继恢复建立,科技人员与科学的地位获得了极大提高,共和国迎来了科技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期。陈梦猇事件、韩琨事件以及曹时中事件反映出法治化科技观引导下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进程;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使共和国获得南极事务的决策权,标志着共和国的极地考察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预示着共和国的国际科技合作走向世界。第六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自1993年《科技进步法》实施以来,第三代与第四代领导人高度重视新时期的科技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1999年以宪法形式确立,共和国终于从人治走上了法治的轨道。从此,共和国科技法制建设进入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主要内容、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科技为奋斗目标的新阶段。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法治科技观的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在2010年基本形成,科技文化在建设健全的科技法制框架内谐调发展,共和国迎来科技发展的第三个黄金期。三桩科普文章官司反映了科技人员在自觉履行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揭示出中国科技界的社会分层状况与科学精神的部分缺失。“汉芯”事件的披露与处理显示出全社会尤其是科技共同体的科技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促进了科研诚信法制建设,也反映出科技评价法律机制亟待改进;《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科学精神的关注。这几起科技事件折射出“功利性”法治科技观的消极影响,启示我们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结论: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经历了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确立过程,以法治科技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文化是科技法制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而科技法制则是科技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的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决摒弃“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逐步摒弃“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构建一种新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

包东喜[6](2011)在《传媒集团经营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考察》文中认为我国传媒经济持续繁荣,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传媒集团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是中国传媒业实践探索的深水区和突破点,也是新闻传播理论界和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旨在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作为框架对报业集团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进行研究,并根据对H报业集团的媒介拓展经营项目的考察来解读、阐释,近年来报业集团一般表现为突破或绕过制度约束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制度创新实践。文章在中国报业传媒的发展历程的大背景下,努力发掘原始档案材料,梳理了H报业集团经营活动的沿袭和变革过程,以说明它在尔后的拓展媒介经营项目中实行制度创新的起始基础,包括经营活动资产的形成、早期经营体制与财务体制、集团成立前的主业经营与多种经营、“企业化管理”实践、集团的组建和组建集团后的多元化经营及其产权结构。文章随即系统论述了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正式制度约束和非正式制度约束;前者包括新闻出版法规约束、国家产业发展规划的约束、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约束和产权交易的制度约束;后者包括新闻管理部门的政治纪律、新闻宣传纪律、舆论导向管理,以及集团在长期运作中形成的财经、人事、新闻报道等各方面的机制惯例。文章分析了H报业集团项目规划原则和据此原则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制度创新理念,提出了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三类八种模式。三类就是国资经营类、国资-民资合作经营类,国资-外资合作经营类。八种就是国资经营类下的集团独资模式、跨地区品牌输出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模式、向行政单位租赁刊号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模式、政府委托经营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模式、股份制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模式、三角产权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模式、以及国资-民资合作模式和国资-外资合作模式。作者通过大量艰苦、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获取宝贵的、鲜为人知的一手材料,系统考察了H报业集团媒介经营的8个拓展项目:《特别关注》项目、《爱你》杂志项目、《家庭保健》杂志项目、“荆楚网”网站项目、H长江崇文国际文化交流股份有限公司项目、H特别书局项目、腾讯·大楚网项目和《爱篮球》杂志项目;它们分别与上述八种模式相对应,是这八种模式的典型个案。文章论述了它们的实施过程和实行的制度创新,指出:上述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制度创新模式之间,从纵向上看,基本上是依次循序发展的线性关系,从横向看,各模式之间前后照应,相互学习借鉴;后一种模式借鉴前一种模式或综合前数种模式的制度创新经验,实行诱致性变迁;每一种模式都具有一定的示范价值。在论述考察结果时,作者特别对腾讯·大楚网项目中为民营资本提供进入传媒业的途径方面的创新和国资-民资合作的产权配置的制度创新进行了深度剖析。鉴于国资-外资合作的突破意义上的重要性,文章专门阐述了作为《爱篮球》杂志项目背景的我国报刊出版领域的涉外合作现状,剖析了实施《爱篮球》项目时处理产权问题的基本思路,处理涉外合作问题的创新措施和实行涉外合作项目创新时的风险控制。文章在H报业集团开展涉外合作项目的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思考,提出处理合作项目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的配置、涉外合作项目的制度建设及其评估机制,继续拓展涉外合作项目应遵循的原则等问题的对策建议。

李静[7](2010)在《新时期体制演变中的电影进口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的重点是对1978—2008年间中国电影进口作研究。此30年对应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外国电影从文革后期以买断方式恢复进口到中国,到1994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复中国电影总公司以分账形式进口外国电影----即十部分账“大片”强势进入中国,直至21世纪中国加入WTO,依据国际性商业原则,进口至中国的外国分账影片数量强制性翻倍。30年间,中国共以商业形式进口了1279部国外影片作为影院放映,不同阶段进口影片的数量、质量、题材、国别、级别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直接来源于30年间中国社会体制的变化,反映到电影行业还包括各种管理政策、运作机制、进口权限等微观操作层面的改革。大批量的外国电影以不同方式进口至中国,对中国电影业及中国社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梳理了30年间进口电影名单与电影内容的基础上,论文的正文部分从以下四个章节进行展开:第一章对30年间中国电影进口作历史过程的描述。即此30年中国以什么方式进口电影,进口了哪些外国电影,这些进口电影呈现出什么面目。把新时期30年中国进口的1279部电影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简短梳理:主要包括1978—1993:买断进口电影的国别转向,1994—2000:分账进口电影登陆中国,2001-2008:分账进口电影数量激增。第二章来探讨进口电影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本文从30年间中国社会体制演变的大背景中考查进口电影变化的原因。文革结束后,拔乱反正的政治语境决定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政治先行,中国电影的创作观念延续着“打击敌人、教育人民”的宣教定位。在政治语境下,来自于第二世界的日本电影与法国电影在中国民众与知识分子阶层中引起了巨大反响。而美国作为世界电影强国,其进口电影在中国的影响并不甚明显。同时,进口电影作为政治外交的晴雨表,在中国与苏联、日本等国的文化外交中也发挥了特殊的政治作用。90年代市场经济的深入引发中国消费社会的形成。分账进口的外国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以巨大的资本优势,进入中国社会进而鲸吞中国电影市场。中国力图以最大的经济利益与最小的意识形态风险作为分账电影的引进原则,但实践表明,鱼与熊掌似乎不可兼得,在以商业利益为先导的好莱坞电影冲击下,中国本土电影业几近陷入崩溃境地。为了强化意识形态宣传,中国政府一度采用“政府输血制”支持国产电影业维持运行,但收效甚微。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加入WTO使中国分账进口电影的数量强制性翻倍,进口至中国的外国电影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中国特色与中国元素。中国电影在政府的强力保护下,分账电影进口量的增加并未使中国本土电影市场全军覆没。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整合民间、海外、港台经济与文化资源,以文化产业思路发展“大电影”观念,发起了对好莱坞的防守反击,并在本土市场上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第三章,从电影管理体制的微观层面进行探讨:中国电影进口方式及进口影片的变化怎样刺激着中国电影行业管理体制,使之在困顿中发生变革。而反过来,由于中国电影业的管理政策、运作机制、进口权限等方面的变化给中国电影进口带来了改变,进而改变了进口影片的面目,对本土受众的接受心理及时代文化风尚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影响。本章沿着30年中国电影体制改革的脉络,分析在三个不同阶段进口电影在中国的面目、地位、作用、以及中国政府对电影进口的种种限制、措施,可以看出,中国电影行政管理部门正是通过借用电影进口给中国电影市场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使电影体制改革逐步走上正轨。第四章,从电影观念形态入手,探讨进口电影对中国电影格局的深入影响:正是这种不可见的影响令30年间中国电影业产生了巨大变化。本章共分为两节:第一节,论述进口电影对中国电影格局的影响,进口电影一步步打破了中国电影人原有的电影创作本体观念,并随之形成了以观众为中心的放映档期,引发了受众自我意识的觉醒,并挑战传统官方立场的电影审查制度,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及余震效应使新时期中国电影格局在冲突断裂中浴火重生。第二节,探讨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中国电影怎样重新融入世界,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走了哪些弯路,积累了哪些经验和教训,受到了哪些阻碍。作为提高国家软实力、树立国际形象的重要手段,中国电影在中国政府强力支持下,如何在好莱坞电影霸权统治的全球化文化语境中争取民族文化主权,同时为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又做出了哪些努力。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以寓言方式指出中国现有电影观念的局限性,同时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业走产业与事业两翼并行发展的道路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本文的研究对象定位于电影进口而非进口电影(或进口影片),决定了这不是以文本分析的理论提升为基础的美学研究,只是将某些具有代表性的进口影片文本将作为个案引入研究视野。本文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以新时期30年进口电影为研究主体,将社会宏观背景与电影体制的微观视野相结合作为研究背景,集中于电影与社会建立的各种传播关系。本文力图将传播学的微观视野与宏观构架相结合---将美国经典传播学派的实证主义调查方法、受众分析理论与北美批判学派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相结合。传播“政治经济学不是不关注文本,它认为文本应当得到较多关注,但必须把它放在彻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来考察。”①与美国经典传播学相比,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下发展起来的批判传播研究不但一直注重权力问题,而且将它置于广阔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历程中来审视。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研究对象是以传播媒介为核心的人类传播行为及其活动,以生产、分配、流通、交换及其宏观决策活动的政治经济学的思路来观察特定社会和历史条件下的权力结构和传播资源分配模式。这一传统一开始就将传播研究理所当然地视为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性学术行为,呼吁传播理论与社会理论的结合。在写作过程中,将30年进口影片的定量分析应用于电影制度史学研究,同时结合社会性别分析、萨伊德的东方学、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等文化研究理论与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力图为30年中国社会体制变迁与进口电影传播的关系问题提供一种合法性阐释。“传播政治经济学的长处在于它向来强调结构形式的重要性,它一直致力于描述并分析影响传播商品的生产、分配与交换的结构形式,并主要考察国家如何规范这些结构。虽然政治经济学并未忽视商品本身和商品化的过程,但它仍然倾向于强调企业与国家的制度和结构。”目前国内还没有专着对新时期进口电影作专门性研究,同时囿于我国文化安全限制,亦没有国外学者对此项内容展开研究。本人在搜集了众多第一手的电影进口资料的基础上,以中国社会体制演变及电影行业体制改革的角度对电影进口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综合性。

范鲁彬[8](2009)在《中国广告三十年纪实》文中研究指明时光如水,岁月如歌。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十年弹指一瞬间。三十年改革开放却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与繁荣。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广告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绩斐

芮必峰[9](2009)在《政府、市场、媒体及其他 ——试论新闻生产中的社会权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窗口展示的视野取决于窗口的大小、窗格的多少、窗玻璃的明暗以及窗户的朝向是迎着街面还是对着后院”。塔奇曼这个形象的比喻是要说明新闻是被生产出来的,它受制于一定的“框架”,“媒介现实”不是真实的现实,而是媒介组织“制造”出来的现实。但是,那又怎么样昵?问题在于我们似乎无法摆脱依靠媒介的“制造”来了解现实的“宿命”。所以,在揭开“媒介现实”建构和结构之谜的基础上,能否进一步思考如何使新闻生产更加“合理化”,让媒介产品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呢?本论文运用知识社会学的方法来考察新闻生产及其产品。但是,我们并不打算全面考察那些影响和制约新闻生产的“存在”因素,而是集中考察和分析其中的几项重要“社会权力”因素。目的是想通过这种考察和分析,来寻求建立一种更好的“人们能够得到良好信息”的新闻生产关系。我们吸收了福柯、布尔迪厄、吉登斯等学者关于“权力”的一些基本思想,特别是权力的分散性、生产性、可转换性(不是暴力夺取)以及“控制的辩证法”等,分别将政府(执政党)、市场、媒介视为不同的“社会权力”主体,考察它们在我国新闻生产中的实际作用和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并试图通过另外引入以学界和各种非政府组织为代表的“公共权力”,来建构一种更为“理想”的新闻生产的“制度空间”。所以,本文的“社会权力”不同于政治学或法学界对权力所进行的分类,它只是对上述影响新闻生产的几种重要社会“力量”所做的一般性描述。舒德森在回顾西方新闻生产研究的各种理论取向后批评说,“它们既缺乏历史视野也不谙比较研究”,“媒介研究的动机通常是在缺乏比较视野的情况下构想出来的”,在他看,新闻生产研究中的这种缺陷“也一定损害了其作为社会科学的长期价值”李金铨也认为,“英美的媒介政治学家通常漠视比较的视野,他们的理论架构孕育于工业先进和政治稳定的富裕国家,无法完全解释第三世界复杂而曲折的经验。”本文立足当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特定语境,关注媒介、媒介机构和新闻工作者如何在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下,以及在和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中从事新闻生产,建构“媒介现实”。在对上述作用和相互作用的分析过程中,我们也会对这些力量的形成和变化做必要而简洁的历史扫描,以期发现它们的理路和走向。但是,我们的根本目的不在揭开中国“媒介现实”的建构和结构之谜,而在通过检视那些影响新闻生产的主要社会力量,寻求一种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新闻生产的“专业化制度空间”。在“新闻生产的中国‘语境’”一章,我们从“准入制度”和“政治家办报”两方面论述中国新闻生产的“语境”特点,认为它们从“外”(制度)到“内”(观念),安排着新闻生产的基本要素,设置了新闻活动的基本前提。但实践是发展的,因此“语境”也是变化的。改革开放30年来,传统新闻观念和体制与社会实践的冲突随处可见。也正是在这些冲突中,我们看到了新闻生产关系发生的一些微妙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方式和产品内容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所以,我们的基本观点是:这种表现在“制度”和“观念”层面的语境特点,并不只是一种作为“机械结果”的控制性力量,左右着新闻生产者及其生产过程,像许多媒介政治经济学者和文化批判学者认为的那样;也不是一种无碍于新闻生产者及其生产过程的可有可无的“背景”或“底色”,像一些多元自由主义学者和解释社会学者所做的那样。我将新闻生产的中国“语境”作为这项研究的出发点,同时也将“语境”变化过程中所体现的这种内在逻辑作为整个研究的思想方法。它们支持着我对一些深藏着的“根本关怀”的憧憬和乐观。从具体新闻生产着眼,我国媒体与政府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与各级党委宣传部门的关系,即与执政党的关系中。第三章“宣传管理”从“学习运动”、宣传通知、“命题作文”等方面,集中讨论我国宣传管理中的一些主要方法。但我并不打算系统梳理这些方法的种类,或者详细描述它们的实施过程。我的目的是分析这些方法作为新闻生产“统治技术”的成因,进而揭示它们如何与“自我技术”一起参与新闻生产,发挥实际作用。我们用从米歇尔·福柯那里借来的“统治技术”来描述影响媒体及其从业者并作用于新闻生产的各种外部结构性因素;而用“自我技术”来描述媒体及其从业者自身对各种“统治技术”的积极回应(而非消极响应)。并分别把它们与吉登斯的“结构”与“行动”这一对概念勾连起来,认为在具体新闻生产过程中,大量存在的是两者之间冲突中的合作、合作中的冲突,而不是那种要么是“对抗”要么是“合谋”的二元对立关系。正是在这样的复杂关系中,新闻生产的所谓“空间”,或者“临场发挥”中的所谓“场”以及“策略突围”中的所谓“围”,被一次次构筑,又被一次次打破。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生产同时也是新闻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第四章“市场的逻辑”,以马克思关于人类三大社会形态的论述为指导,在对传媒市场化进行社会学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市场逻辑与新闻生产的关系。我们的基本观点是:在传媒市场化过程中,“异化”和“异化”的扬弃实际上走着同一条道路。因此,对传媒市场化做简单的肯定或否定都难免有失偏颇。传媒的历史是整个社会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社会发展规律看,市场化或许是传媒发展史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积极利用它来发展现代新闻生产力,改造传统新闻生产关系,努力限制其“异化”程度和范围,以达到最终超越它的目的,这才是正确的态度。第五章“专业化追求”,通过分析功能主义和社会互动论关于“专业主义”的不同解释,并结合多项调查结果,认为在当前中国语境下,将媒体及其从业者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认同或追求视为对实际新闻生产中“专业权力”的追求,或者“职业权力的意识形态”的建构似乎更加符合实际。同时我们也认为,媒体及其从业者的“专业权力”之于现代社会是一种“必要”而且“合理”的权力,建构“职业权力的意识形态”自然也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当然,“专业权力”只是现代社会各种权力中的一种权力,媒体及其从业者的“专业权力”也只是各种“专业权力”中的一种“专业权力”;和所有的权力一样,它同样面临着和其他权力的关系问题,并存在一个相互监督和制约的问题。因此,需要构筑一种更加合理的媒介“专业化的制度空间”。我们将这个“空间”设想为由政府、市场、媒体以及以学界和各种非政府组织为代表的“其他社会权力”构成的一种“合力场”,寄希望充分发挥各种“权力”的建设性作用,把每一种力量当作吉登斯所谓“反思性监控系统”,在制度设计层面为其划分界限、设定范围,使彼此间形成“控制的辩证法”,共同推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马汇莹[10](2008)在《一国两制下的大众传媒:互动、边界与开放 ——回归十年香港与内地的新闻文化交流》文中研究指明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在一国两制的政治框架下,香港与内地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两地社会制度不同,大众传媒的性质、角色和功能也不尽相同,都存在着如何应对对方冲击的问题。这种交流和互动独具特色,是跨境传播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有助于理解不同社会如何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内地大众传媒系统如何应对香港因素的冲击。十年来,这种冲击已经变得更为频繁、直接、有力。研究发现,中央政府改变了部分新闻传播政策,香港因素是促使这些变化发生的重要压力来源之一。这些变化意味着传媒开放的边界不断被推进。但香港方面较为主动,中央政府较为被动。这些政策有时缺乏稳定,显示出政府对新闻开放欲进又退的矛盾心态。地方政府的应对策略具有不均衡的特点,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并不是经济越发达,就必然会越开放。这取决于当地领导人的思想,也取决于中央政府是否介入以及介入的程度。内地传媒组织与香港传媒的正式合作刚刚起步。但在新闻观念、管理规则、实践业务方面均明显受到香港传媒的影响,广东电视是最明显的例子。风凰卫视是一国两制制度最明显的受益者,它给内地传媒带来竞争压力同时也推动新闻改革。由于政策保护,两地传媒真正的竞争还远未开始。

二、认真执行政策 调整报刊结构——新闻出版署报刊管理司司长刘波答记者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认真执行政策 调整报刊结构——新闻出版署报刊管理司司长刘波答记者问(论文提纲范文)

(1)赵瑜体育报告文学对体育发展的意义探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家持续推进体育文学发展战略
        1.1.2 以体育故事为载体大力发展体育文化
        1.1.3 完善学科体系建设背景下加强学科融合
        1.1.4 竞技体育“十三五”规划下改革不断深化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文学具有时代性
        1.3.2 体育文学概念研究综述
        1.3.3 体育报告文学发展研究综述
        1.3.4 赵瑜体育报告文学研究热点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2.赵瑜体育报告文学简论
    2.1 赵瑜体育报告文学系列作品简述
    2.2 四部作品的内容阐释
        2.2.1 从体育“大事件”透视中国体育发展
        2.2.2 从体育“人”的视角探寻体育的本质
        2.2.3 从体育“世界”思考体育存在的问题
        2.2.4 从体育“问题”探究体制和文化关系
    2.3 四部作品的评价
    本章小结
3.赵瑜体育报告文学文本解读
    3.1 文本主题分析
        3.1.1 主题一:体育体制
        3.1.2 主题二:金牌
        3.1.3 主题三:人的主体性
        3.1.4 主题四:改革
    3.2 文本特色分析
        3.2.1 创作模式变化:从“冠军文学”到“问题文学”
        3.2.2 关注对象变化:从“体育理念”到“体育自身”
        3.2.3 作品立场转化:从关注“政治”到关注“人民”
        3.2.4 审美风格变化:从“冷峻尖锐”走向“理性多元”
    3.3 文本结构分析
        3.3.1 文本主题的一致性和延续性
        3.3.2 文本的艺术表现力不断增强
        3.3.3 文化反思的多元性
    本章小结
4“文化菱形”视域下赵瑜体育报告文学生产机制研究
    4.1“文化菱形”分析框架
    4.2 时代环境是四部作品产生的历史依据
        4.2.1 思想解放热潮下民众关注政治热情高涨
        4.2.2 市场经济转型下社会发展转向以人为本
        4.2.3 新时期社会发展要求体育全面深化改革
    4.3 体育发展政策是四部作品产生的制度依据
        4.3.1“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体育发展战略
        4.3.2 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体育强国”战略
        4.3.3 内部失衡背景下的“协调发展”战略
        4.3.4 政策工具视角下体育发展战略的演进
    4.4 文学思潮和出版体制是四部作品产生的文本依据
        4.4.1“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发展方针
        4.4.2“文学干预社会”的文艺思潮
        4.4.3“市场经济盛行下文学去魅”的社会思潮
        4.4.4“网络社会下文学神圣感失落”的发展态势
        4.4.5 文学出版体制和专业审稿人
    4.5 创作者的独特经历是四部作品产生的主体依据
        4.5.1 以个人体育经历为基础
        4.5.2 创作主体独特的文学创作经历
    4.6 独立的主体意识是四部作品产生的精神依据
        4.6.1 知识分子启蒙意识深化的共性表达
        4.6.2 创作主体个性的凸显表达
    本章小结
5 体育报告文学四部作品的社会评价及分析
    5.1 社会媒体评价
        5.1.1《人民日报》:从正面支持到关注度为零
        5.1.2《中国体育报》:从反响强烈归于平淡
        5.1.3 其他:支持和反对意见意见“势均”
        5.1.4“兴奋剂”章节披露再次引发热议
    5.2 读者评价
        5.2.1 《强国梦》批评和称赞意见
        5.2.2 《马家军调查》评价呈现地域、年龄、职业差异
    5.3 官方反响
        5.3.1 《强国梦》:国家体委“震惊不已”
        5.3.2 《马家军调查》:国家体育总局“尊重事实,不要炒作”
    5.4 研究者评价
        5.4.1 新闻研究领域评价赵瑜是“独立新闻人”
        5.4.2 文学领域肯定四部作品的文学审美价值
        5.4.3 体育领域认可四部作品的舆论价值
    5.5 历史评价
    5.6 负面评价
        5.6.1 体育领域:“没有开出治病良方”
        5.6.2 文学领域:报告性太强挤压文学性
    5.7 四部作品社会评价的演进凸显社会体育价值观的转变
        5.7.1 体育价值观的内涵及分类
        5.7.2 四部作品记录了体育价值观的转变过程
        5.7.3 从“一元”到“多元”的宣传方式转变
        5.7.4 四部作品对体育价值观的转变有启蒙意义
    本章小结
6 体育报告文学四部作品对体育发展的意义探析
    6.1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分析
    6.2 四部作品整合公共舆论表达群众体育需求
        6.2.1 20 世纪80年代是文学公共性凸显的年代
        6.2.2 集中表达作家、知识分子、媒体的体育思考
        6.2.3 四部作品对社会公众的启蒙价值
    6.3 四部作品实现对体育公共权力的“民间约束”
        6.3.1 公共舆论对体育主管部门的压力
        6.3.2 借助新闻媒介形成监督
    6.4 四部作品拓宽了公共舆论与权力机关的意见交流平台
        6.4.1 集中表达参加主体的各方意见
        6.4.2 主管部门和民间意见私下交流
    本章小结
7.体育报告文学发展建议及构想
    7.1 契合时代语境——指向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
    7.2 行政手段助力——尊重文学规律
    7.3 加强科学基础——促进学术争鸣
    7.4 实现启蒙价值——传播体育文化
    7.5 增强实践反思——加强创作感知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
    8.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体育类政策
附件2:作者赵瑜访谈提纲
附件3:文学评论家和作家 访谈提纲
附件4:体育记者 专家访谈提纲
附件5:体育学者、教练员 专家访谈提纲
附件6:读者 访谈提纲
附件7:访谈记录
附件8:科研情况

(2)仪式的解构与建构 ——我国新闻发布会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理论、历史与现实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仪式研究现状与理论述评
        二、新闻发布会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问题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叙事理论与方法
        二、访谈法
        三、内容分析
    第六节 研究创新
    第七节 文章架构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与测量
    第一节 仪式
        一、“仪”解
        二、“式”解
        三、“仪式”解
        四、仪式的起源和特点
    第二节 新闻发布会
        一、新闻发布会
        二、记者招待会
        三、新闻吹风会
    第三节 理论述评
        一、人类学仪式理论
        二、大众传播活动相关的仪式理论与研究述评
        三、礼与礼治思想
    第四节 抽样与测量
        一、报刊具体数据搜集与统计时间范围
        二、数据来源
        三、数据结构与类目划分
        四、信度分析
第三章 新政背景下记者会的生发:晚清时期记者会研究(1906-1911)
    第一节 晚清报刊业的发展与对朝政的监督作用
    第二节 清政府政务发布慎重发布,秘而不宣的思想与新闻界的长期抗争
    第三节 晚清记者会仪式实践与清政府对新闻发布的控制
        一、中央政府记者会考与商业机构记者会的出现
        二、清末地方政府危机管理记者会考
    第四节 结论
第四章 中原逐鹿中记者会的发展:北洋政府时期记者会研究(1912-1927)
    第一节 数据基本面分析
    第二节 政务公开思想与记者会在国家层面的实施及制度建设
        一、国务院、总统府及都督府的记者会仪式实践与制度建设
        二、外交部的记者会仪式实践与外务公开思想
        三、北洋政府与广东军政府南北议和时期的记者会与政务公开
        四、广东军政府、国民党的记者会与政界对记者会促进舆论整合的认识
    第三节 国内新闻界对境外记者会的报道与境外人士在我国的记者会
    第四节 仪式的多重主体:社会团体、政治人物的记者会
    第五节 结论
第五章 新闻统制背景下记者会的勃兴:国民党统治时期记者会研究(1928-1949)
    第一节 数据基本面分析
        一、报道媒体分析
        二、报道信息来源分析
        三、报道聚焦地理范围分布
        四、报道发布机构分析
    第二节 境内外国政府和外国军队记者会与国民党对西方新闻发布管理形式的效仿
    第三节 记者会在民间和社会的逐步流行:商业组织、社会团体与社会名流记者会
        一、商业组织的危机公关记者会与常规记者会
        二、社会团体与社会名流记者会
    第四节 日本侵略组织、伪政府的记者会与特点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民盟等政党的记者会实践、特点与制度建设
    第六节 国民党党政军系统记者会实践与新闻发布管理思想
        一、政党、政府、军队记者会报道发布机构分析
        二、国民党党政军记者会形式、实践与新闻发布管理思想
    第七节 记者会在国家层面的系统制度设计和持续建设
    第八节 结论
第六章 媒介环境变动下记者会的消长与变革:建国后记者会研究(1949-2016)
    第一节 国家主导的仪式: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后记者会研究(1949-1983)
        一、数据基本面分析
        二、记者会是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孤立政策的政治策略
        三、国家利益实现的技术:揭发美国政府细菌战的系列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四、中央政府各部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五、我国政要、社会名流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六、仪式空间边界的对外扩张:参加国际活动的中国代表团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七、仪式空间边界的对内消减:省市行政机构及部门的记者会
        八、所谓“渤海二号”记者会考
        九、仪式发布主体的失衡:商业机构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十、文革结束后发布会内容和主题的发展
    第二节 国家仪式与民间仪式的对接:改革开放后记者会的发展(1984-2016)
        一、记者会称谓的变动,多元主体的均衡发展,参与媒体层级的下移,经济主题备受关注
        二、全面推动政务公开与仪式空间边界的内外扩张
        三、人大、政协、党务会议记者会与新闻发布管理思想的发展
        四、结论
    第三节 论建国以来记者会的制度建设和全国布局
        一、从国家利益出发:建国初期的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及特点
        二、政务公开与舆论监督:文革结束后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及特点
        三、结论
第七章 新闻发布会的仪式阐释与建构:历史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发布会现场准入和身份限制
    第二节 区分社会群体的发布会
    第三节 发布会仪式的阈限
    第四节 发布会仪式中的结构与反结构
        一、仪式中的结构
        二、仪式实践与仪式的反结构
    第五节 媒介仪式的生成
        一、仪式与媒介技术
        二、发布会的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
    第六节 发布会的仪式效力
        一、仪式程序、规格、形式直接作用于发布会仪式效力
        二、发布会展演需循仪礼次序和规则,符合约定
第八章 中国新闻发布会形态、结构与文化个性
    第一节 中国新闻发布会的时间结构、空间边界与格局
    第二节 中国新闻发布会称谓考
        一、仪式名称的确立与嬗变
        二、晚清及民国时期记者会称谓
        三、建国后记者会称谓
    第三节 中国新闻发布会的文化个性
        一、宴会与新闻发布的形式和结构从汇流到区分
        二、新闻界与发布方彼此之间的“宾主”角色定位
        三、政治人物是记者会的主角,记者会重视外记者和国际宣传的面向
        四、商业机构的相对不在场,中央政府是发布制度全国布局的主导力量
参考文献
致谢

(3)我国电视剧市场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以及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电视剧市场政策研究综述
        1.4.1 电视剧市场政策基础理论研究
        1.4.2 电视剧产品市场政策研究
        1.4.3 电视剧服务市场政策研究
        1.4.4 电视剧要素市场政策研究
2 电视剧市场政策研究范畴及理论基础
    2.1 电视剧市场政策相关概念阐释
        2.1.1 电视剧市场的概念
        2.1.2 电视剧市场政策的概念及其特征
        2.1.3 电视剧市场政策的制定原则
        2.1.4 电视剧市场政策的分类
    2.2 理论基础
        2.2.1 市场失灵理论
        2.2.2 政府失灵理论
        2.2.3 公共政策理论
3 我国电视剧市场政策发展阶段及特点
    3.1 电视剧市场发展阶段划分
    3.2 电视剧市场政策发展阶段
        3.2.1 电视剧市场政策发展阶段划分依据
        3.2.2 政府主导时期(1978-1991年)
        3.2.3 政策规范时期(1992-2002年)
        3.2.4 政府规制和市场共同作用时期(2003年至今)
    3.3 我国电视剧市场政策特点分析
        3.3.1 政策颁布时间密度不一
        3.3.2 表现形式多为通知和规定
        3.3.3 颁布主体核心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
        3.3.4 政策内容重心为产品市场
4 电视剧产品市场政策研究
    4.1 电视剧产品制作主体准入政策
    4.2 电视剧产品内容准入政策
        4.2.1 电视剧题材规划政策
        4.2.2 电视剧内容审查政策
    4.3 境外电视剧产品准入政策
        4.3.1 引进剧准入政策
        4.3.2 合拍剧准入政策
    4.4 典型政策分析——电视剧产品分级的必要性
        4.4.1 推行电视剧产品分级的必要性
        4.4.2 推行电视剧产品分级的可行性分析
        4.4.3 分级制是实现电视剧市场帕累托最优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5 电视剧服务市场政策研究
    5.1 电视剧发行政策
        5.1.1 电视剧国内发行政策
        5.1.2 电视剧出口政策
    5.2 电视剧播出调控政策
        5.2.1 政策梳理
        5.2.2 政策效果评价
    5.3 广告播放调控政策
        5.3.1 政策梳理
        5.3.2 政策效果评价
    5.4 典型政策分析——“一剧两星”政策
        5.4.1 “一剧两星”政策内容及出台原因
        5.4.2 “一剧两星”政策对电视剧市场的影响
        5.4.3 “一剧两星”政策之下卫视的应对策略
        5.4.4 “一剧两星”政策效果分析
6 电视剧要素市场政策研究
    6.1 版权政策
        6.1.1 政策梳理
        6.1.2 政策效果评价
    6.2 税收政策
        6.2.1 政策梳理
        6.2.2 政策效果评价
    6.3 投融资政策
        6.3.1 政策梳理
        6.3.2 政策效果评价
    6.4 人力资源政策
        6.4.1 政策梳理
        6.4.2 政策效果评价
    6.5 技术政策
        6.5.1 政策梳理
        6.5.2 政策效果评价
7 我国电视剧市场政策现存问题及政策建议
    7.1 我国电视剧市场政策现存问题
        7.1.1 规范性文件与行政公文混淆使用
        7.1.2 决策缺乏科学性,行政管理用力不均
        7.1.3 政策界定模糊,制定相对滞后
        7.1.4 电视剧要素市场政策欠缺
        7.1.5 电视剧市场政策常见“一刀切”的管理方式
        7.1.6 电视剧市场政策传播有效性较低
    7.2 完善电视剧市场建设的政策建议
        7.2.1 政策制定应有预判性,界定清晰
        7.2.2 通过政策引导提高观众媒介素养
        7.2.3 完善电视剧要素市场相关政策,加强行业管理
        7.2.4 完善电视剧服务市场,建立电视剧评价机制
        7.2.5 为新兴媒体与电视媒体竞争创建公平的政策环境
        7.2.6 促进政策评估体系由“事后评估”向“事前评估”转化
参考文献
附录1 1983-2014我国电视剧市场政策颁布一览表
附录2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历史沿革
致谢

(4)中国电视制度变迁及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及目的
2. 相关研究现状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4. 研究意义
5. 文献综述
6. 研究方法 一、中国电视制度的沿革
(一) 粗放探索阶段(1979-1991)
    1. 开启法规建设
    2. 确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行政管理模式
    3. “四级办台”
    4. 人事选拔
    5. 放开经营
    6. 鼓励有线电视
    7. 电视剧许可证制度
    8. 确保舆论导向
(二) 调整发展阶段(1992-2002)
    1. 出台《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2. 提出电视产业属性
    3. 建立年检制度
    4. 超量电视台规模治理
    5. 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出现
    6. 资本准入加速开放
    7. 广电集团化启动
    8. 保护国产电视剧
    9. 强化中央电视台内容覆盖
    10. 限制广告播放内容及比例
(三) 分类管理阶段(2003-2010)
    1. 进一步集团化
    2. 准入部分资本类型
    3. 推动数字电视产业发展
    4. 人事管理进一步改革
    5. 互联网视听许可证
    6. 推动中央电视台覆盖
    7. 保护国产动画片
    8. 引导舆论监督导向
    9. 控制电视广告播放内容及比例
    10. 治理电视节目低俗化
    11. 治理电视剧超量播放 二、中国电视制度建立中存在的问题
(一) 中国电视制度内容分类
    1. 类型一:电视管理制度
    2. 类型二:电视产业制度
    3. 类型三:电视内容制度
(二) 电视制度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制度建立基础薄弱
    2. 规范化管理缺失
    3. 内容监管程序随意 三、中国电视制度建立存在问题的成因与改善策略
(一) 电视制度建立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1. 政治作用力
    2. 经济作用力
    3. 社会作用力
(二) 中国电视制度改善的建议
    1. 营造良善的政策环境
    2. 改善并拓宽投资融资渠道
    3. 建立科学的内容管理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科技法制
        (二) 科技文化
        (三) 法治科技观
    三 研究现状与问题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存在的问题
    四 研究思路与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内容
    五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及不足之处
        (一) 研究重点难点
        (二) 研究创新之处
        (三) 研究不足之处
第一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
    1.1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科技观与法治观
        1.1.1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
        1.1.2 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
    1.2 根据地科技法制建设
        1.2.1 宪法性文件对科技的规定
        1.2.2 优待科技人才的政策法令
        1.2.3 奖励发明与技术改进的规章
        1.2.4 发展农林牧业的规章
    1.3 根据地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
        1.3.1 吸引和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1.3.2 组建科研机构和科学社团
        1.3.3 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
    2.1 法治科技观的初步确立
        2.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2.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2.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2.1.4 “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2.2 科技法制的初创
        2.2.1 《共同纲领》与《五四宪法》对科技的规定
        2.2.2 科研机构与社团的规章
        2.2.3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
        2.2.4 科技奖励的法规规章
        2.2.5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2.2.6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2.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2.3.1 科技建制规章的彰显:中国科学院的组建
        2.3.2 科技强国的召唤:留学生归国潮
        2.3.3 科技奖励规章的凸显:技术革新运动
        2.3.4 国际科技合作的先河:“156项工程”的实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
    3.1 重人治、轻法治的科技观
        3.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3.1.2 未经法律程序的“科技宪法”
    3.2 科技法制的曲折发展
        3.2.1 科研开发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3.2.2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3.2.3 科技成果的法规规章
        3.2.4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3.2.5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3.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3.3.1 阶级性科技观的初显:科技界的“反右”运动
        3.3.2 科学精神的缺失:科技大跃进
        3.3.3 科学精神的回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
    4.1 “人治+群治”的科技观
        4.1.1 《五·七指示》:开门办科研
        4.1.2 《七·二一指示》:从工农中选拔科技人才
    4.2 几近空白的科技法制建设
        4.2.1 《七五宪法》取消了公民的科研自由权
        4.2.2 《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
        4.2.3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4.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4.3.1 批判资产阶级学说:对相对论的批判
        4.3.2 批判洋奴哲学:蜗牛事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
    5.1 科技观的法治化
        5.1.1 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5.1.2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5.1.3 科技体制改革走上了法治化路径
    5.2 科技法制体系的初步形成
        5.2.1 科技基本法
        5.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5.2.3 科技成果法
        5.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5.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5.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5.3.1 人治科技观的余毒:陈梦猇事件
        5.3.2 法治化科技观的初步觉醒:韩琨事件
        5.3.3 法治化科技观的再次觉醒:曹时中事件
        5.3.4 南极事务决策权的取得:南极科学考察站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
    6.1 法治科技观的确立
        6.1.1 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6.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6.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6.2 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
        6.2.1 科技基本法
        6.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6.2.3 科技成果法
        6.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6.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6.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6.3.1 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科普文章官司
        6.3.2 科研诚信的缺失:“汉芯”事件
        6.3.3 科学精神的弘扬:《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传媒集团经营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关于报业集团管理的一般问题研究
        1.2.2 基于制度经济学的报业集团管理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2 中国报业传媒的发展历程
    2.1 企业化管理阶段(1978年至1995年)
    2.2 集团化经营阶段(1996年至2003年)
    2.3 资本多元化阶段(2004年至今)
3 H报业集团经营活动的沿袭和变革
    3.1 H报社经营活动资产的形成
        3.1.1 报纸创办
        3.1.2 H报社的固定资产来源
    3.2 H报社早期经营体制与财务体制
        3.2.1 H报早期经营体制
        3.2.2 H报社的财务体制
    3.3 H报社成立集团前的主业经营与多种经营
        3.3.1 H报社发行经营:从"邮发合一"到自办发行
        3.3.2 H报社广告经营:广告经营的拓展
        3.3.3 H报社成立报业集团前的多种经营探索
    3.4 报业集团成立前的H报社的"企业化管理"实践
    3.5 H报业集团组建
    3.6 H报业集团多元化经营及其产权结构
    3.7 H报业集团的制度设计与约束机制
    3.8 H报业集团处理产权问题的正式制度约束
4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正式制度约束
    4.1 设立媒介(包括报纸、期刊、网络)编辑部受新闻出版法规约束
    4.2 国家产业发展规划的约束
        4.2.1 媒介的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分开、媒体运作"事企分开"
        4.2.2 引入社会资本与跨地区经营方面的约束
        4.2.3 文化产业投融资路径不断拓展,但传媒业仍属非国有资本的投资禁区
    4.3 国有资产管理的约束
    4.4 产权交易制度约束
5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非正式制度约束
    5.1 新闻管理部门的非正式约束
        5.1.1 政治纪律
        5.1.2 新闻宣传纪律
        5.1.3 舆论导向管理
    5.2 集团运作机制的惯例约束
        5.2.1 财经运作机制惯例
        5.2.2 人事运作机制惯例
        5.2.3 新闻报道运作机制惯例
        5.2.4 其他运作机制惯例约束
6 H报业集团媒介经营项目的拓展
    6.1 H报业集团的项目规划原则
    6.2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制度创新
    6.3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模式
7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实施过程与制度创新考察
    7.1 集团独资模式的《特别关注》项目
        7.1.1 《特别关注》项目的实施过程
        7.1.2 《特别关注》项目的制度创新
    7.2 跨地区品牌输出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项目:《爱你》杂志
        7.2.1 《爱你》项目的实施过程
        7.2.2 《爱你》项目的制度创新
    7.3 向行政单位租赁刊号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项目:《家庭保健》
        7.3.1 《家庭保健》项目的实施过程
        7.3.2 《家庭保健》项目的制度创新:国有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产权合作
    7.4 政府委托经营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项目:荆楚网
        7.4.1 荆楚网项目的实施过程
        7.4.2 荆楚网项目的制度创新:主流网络媒体运行政府网站
    7.5 股份制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的H长江崇文国际文化交流股份有限公司项目
        7.5.1 长江崇文项目的实施过程
        7.5.2 长江崇文项目的的制度创新
    7.6 三角产权模式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项目:湖北特别书局
        7.6.1 湖北特别书局项目的实施过程
        7.6.2 湖北特别书局的制度创新
    7.7 国资-民资合作模式的腾讯·大楚网项目
        7.7.1 腾讯·大楚网项目的实施过程
        7.7.2 腾讯·大楚网项目的制度创新
8 国资-外资合作模式:《爱篮球》项目
    8.1 实行国资-外资合作的背景:我国报刊出版领域的涉外合作现状
    8.2 《爱篮球》项目的实施过程
    8.3 《爱篮球》项目的制度创新
        8.3.1 借鉴国资-民资合作的商业网站腾讯网·大楚网的运作经验
        8.3.2 产权制度的创新
    8.4 对《爱篮球》项目所体现的H报业集团涉外合作项目的产权制度创新的评析
        8.4.1 产权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8.4.2 H报业集团涉外合作项目的产权制度创新的基本依据
        8.4.3 H报业集团涉外合作项目的产权配置
        8.4.4 H报业集团开展涉外合作项目的制度建设
        8.4.5 开展涉外合作项目制度建设的评估机制
    8.5 H报业集团继续拓展涉外合作项目的原则
        8.5.1 强化涉外合作项目在H报业集团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8.5.2 充分估计并着力规避涉外合作项目制度继续创新的风险
        8.5.3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二次修正)》等法律规定为准绳
        8.5.4 高度重视涉外合作项目的交易成本问题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7)新时期体制演变中的电影进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背景:新时期以前的中国电影进口研究
第一章 新时期30年电影进口态势分析
    第一节 1978—1993:进口买断电影的国别转向
    第二节 1994—2000:进口分账电影登陆中国
    第三节 2001-2008:进口分账电影数量激增
第二章 作为社会背景的体制演变:电影进口变化成因探析
    第一节 政治语境下的进口电影
        一、政治语境下的美国电影进口
        二、政治语境下的苏联电影进口
        三、政治语境下日、法电影进口
    第二节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进口电影
        一、电影经济的胜利
        二、意识形态的退守
    第三节 文化体制改革语境下的电影进口
        一、好莱坞进口电影中的"中国元素"
        二、香港进口电影向合拍片的转向
第三章 电影管理体制与电影进口之间的刺激反应
    第一节 电影管理体制改良期的电影进口
        一、体制内:进口电影作为应变量
        二、体制外:进口电影作为自变量
        三、体制的改良:被保留的电影进口垄断权
    第二节 电影管理体制蜕变期的电影进口
        一、侵略还是拯救:分账进口电影之于中国电影市场的政治意义
        二、改革还是固守:分账进口电影之于国产发行行业的矛盾作用
        三、拿来主义:分账大片为"政府输血制"提供经济基础
        四、政府调控:分账大片在放映终端受到的政策性限制
    第三节 电影管理体制创新期的进口电影
        一、对内政策:进口电影发行管制的放松
        一、对外政策:外资建立影院政策的收紧
第四章 进口电影对中国电影格局的深入影响
    第一节 冲突断裂:中国电影生产、消费格局的变化
        一、电影观念的变化
        二、电影放映档期的形成
        三、进口电影的分级制与中国电影的审查制
    第二节 交流碰撞:国际权力关系中民族电影的发展与保护
        一、历史维度:新世纪中国电影崛起的契机
        二、横向比较:中国电影的政治意义
总结:中国电影业"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展望
附录:1978—2008中国进口电影名单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政府、市场、媒体及其他 ——试论新闻生产中的社会权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理论依据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论文框架
    第四节 关于材料和方法
第二章 新闻生产的中国“语境”
    第一节 准入制度
    第二节 政治家办报
    第三节 中心扩散
    第四节 外围突进
第三章 宣传管理
    第一节 “学习运动”
    第二节 宣传通知
    第三节 “命题作文”
第四章 市场的逻辑
    第一节 传媒市场化的社会学分析
    第二节 资本的力量
    第三节 新闻娱乐化
第五章 专业化追求
    第一节 专业主义
    第二节 专业化与权力
    第三节 专业化的制度空间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一国两制下的大众传媒:互动、边界与开放 ——回归十年香港与内地的新闻文化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一国两制:跨境传播的新领域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理论框架与概念剖析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内地学者的研究
    二、港台及海外学者的研究
    三、分析与讨论:模糊的半张脸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香港传媒:后回归时代──香港大众传媒的发展与现状
第一节 传统报纸与免费日报
    一、免费报纸:突然兴起
    二、传统报业:频受冲击
    三、经营管理:公司化、多元化
    四、市场导向下的内容采编:小报化与煸情报道
第二节 电视:多元化发展
    一、地面数字电视:2008新纪元
    二、收费电视:四分天下
    三、无线:一枝独大
    四、亚视:股权多变命运波折
第三节 电台:风波不断
    一、香港电台:身份之争
    二、商业电台:“封咪”事件
    三、新城电台
第四节 回归后香港传媒的整体生态
    一、香港新闻自由:受到保护
    二、传媒公信力:为什么会下降?
    三、传媒的自律与他律:报业评议会之争
    四、传媒介入政治:从“第三者”、“代议者”到“鼓吹者”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两地传媒体制比较
第一节 香港的大众传媒管理
    一、法律监管
    二、行政调控
    三、新媒介环境下的规管政策检讨与变化
    四、反思:维护及推展广播自由与权利
第二节 内地的大众传媒管理
    一、法律监管
    二、党和政府的调控
    三、内地传媒管理体制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两地大众传媒比较:体制与观念
    一、法治保障
    二、市场经济与传媒自主性
    三、政权与传媒系统的整合度
    四、新闻观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地大众传媒互动:直面香港
第一节 十年新闻交流历程回顾
    一、97回归:新的起点
    二、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促进信息公开
    三、个人赴港“自由行”
    四、CEPA:传媒业合作的便捷通道
第二节 新闻传播政策:擅变与突破
    一、从“采访七条”到“奥运新规”
    二、常设记者站
    三、新闻发言人制度
    四、广电、影视节目交流与合作
    五、传媒上市:从分拆上市到整体上市
第三节 传媒实践与新闻业务:借鉴与创新
    一、受众意识的确立与强化
    二、时政新闻:突破传统模式
    三、内地新闻与“香港角度”
    四、“出口”与“内销”新闻
    五、新闻文化落差
    七、新闻伦理:差异与激荡──以“收红包”为例
第四节、“凤凰卫视”现象:在夹缝中游走
    一、凤凰卫视简介
    二、凤凰:一国两制、香港回归的受益者
    三、凤凰台与中央电视台:局部竞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香港电视在广东:跨越边界的传播
第一节 “第一梯队”的香港电视
    一、历史:政府管制、民众自发收看与媒介全球化
    二、香港电视受欢迎的原因
    三、影响:“弱势”的广东电视与“港式”观众
第二节 “鲶鱼效应”与广东电视
    一、作为一种变革“催化剂”的外来电视
    二、作为一种话语资源的外来电视
    三、直接成为借鉴对象
    四、促使广东电视发挥本土特长
第三节 观众的选择:悄无声息的变化
    一、收视行为的自我解说
    二、新闻节目:最经常看,也最不满意
    三、电视剧: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四、短剧:本土化、娱乐化
    五、文化接近性、节目质量与观众的选择
本章小结 结语
一、一国两制与跨境传播
二、香港传媒的冲击
三、中央政府的应对
四、地方政府的应对
五、传媒组织 附录一、回归十年香港与内地新闻文化交流大事记 附录二、受访者名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认真执行政策 调整报刊结构——新闻出版署报刊管理司司长刘波答记者问(论文参考文献)

  • [1]赵瑜体育报告文学对体育发展的意义探寻[D]. 刘叶郁. 上海体育学院, 2018(01)
  • [2]仪式的解构与建构 ——我国新闻发布会历史研究[D]. 王洁. 厦门大学, 2017(08)
  • [3]我国电视剧市场政策研究[D]. 刘菡. 武汉大学, 2015(01)
  • [4]中国电视制度变迁及创新研究[D]. 马芳. 内蒙古大学, 2014(10)
  • [5]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D]. 赵小平. 山西大学, 2012(01)
  • [6]传媒集团经营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考察[D]. 包东喜. 华中科技大学, 2011(12)
  • [7]新时期体制演变中的电影进口研究[D]. 李静. 山东大学, 2010(09)
  • [8]中国广告三十年纪实[J]. 范鲁彬. 中国广告, 2009(04)
  • [9]政府、市场、媒体及其他 ——试论新闻生产中的社会权力[D]. 芮必峰. 复旦大学, 2009(10)
  • [10]一国两制下的大众传媒:互动、边界与开放 ——回归十年香港与内地的新闻文化交流[D]. 马汇莹. 复旦大学, 2008(03)

标签:;  ;  ;  ;  ;  

认真落实政策调整报刊结构——新闻出版署报业管理司司长刘波回答记者提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