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与费林试剂反应条件的探讨

甲醛与费林试剂反应条件的探讨

一、甲醛与斐林试剂反应条件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程一铭[1](2021)在《含笼型倍半硅氧烷聚合物的合成及其鞣制性能》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与铬资源的战略性考虑,开发新型环保无铬鞣剂势在必行。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具有独特的分子内有机无机杂化结构,其无机内核使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有机基团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计,使其应用于众多领域。课题组前期研究了多羧基、八氨基POSS在制革鞣制领域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设计合成了含氨基羧基POSS聚合物,同时提出采用POSS改性生物质多糖,制备含醛基POSS接枝氧化海藻酸钠聚合物,并对其鞣制性能进行探究。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以笼型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POSS-Vi)、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酸(MAA)为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含氨基羧基POSS聚合物(P(POSS-AM-MAA))。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对P(POSS-AM-MAA)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具有立方笼型结构的POSS外表面被聚合物链段包覆。将P(POSS-AM-MAA)与4%的戊二醛配合应用于山羊酸皮鞣制工艺中,考察了 AM与MAA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P(POSS-AM-MAA)用量等对革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M与MAA配比为4:1,引发剂用量为4%,P(POSS-AM-MAA)用量为8%,结合pH为8.5时,所得结合鞣革样收缩温度为83.7℃,增厚率为107.3%,相较于单独戊二醛鞣制革样均有所提高;结合鞣革样的抗张强度为16.5 MPa,断裂伸长率为109.5%,撕裂强度为58.8 N/mm,与戊二醛鞣制革样相当。(2)以海藻酸钠(SAG)、MAA、POSS-Vi为原料,通过接枝聚合法制备了 POSS接枝海藻酸钠聚合物(POSS-SAG-MAA),进而对其进行高碘酸钠氧化得到POSS接枝氧化海藻酸钠聚合物(POSS-OSA-MAA)。采用FT-IR、XRD、核磁共振波谱仪(NMMR)和热重(TG)对POSS-OSA-MAA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 POSS-OSA-MAA,且POSS-OSA-MAA的热稳定性明显高于SAG。将POSS-OSA-MAA应用于制革鞣制工艺中,研究了氧化时间和高碘酸钠用量对鞣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氧化时间为20h,氧化剂与POSS-SAG-MAA质量比为0.4:1时,POSS-OSA-MAA鞣制效果最佳;与OSA单独鞣制革样相比,收缩温度由68.9℃提高至73.1℃,增厚率由24.3%提升至42.9%,革样的物理机械性能提高。(3)将POSS-OSA-MAA分别与皮胶原模拟物、明胶和皮块作用,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FT-IR、XRD、TG、荧光光谱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OSS-OSA-MAA主要与胶原模拟物的酰胺基、羟基以氢键结合,与氨基可形成共价键结合。POSS-OSA-MAA改性明胶相较于OSA改性明胶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POSS-OSA-MAA可以与明胶形成更多的共价键结合。POSS-OSA-MAA鞣制皮块相较于OSA鞣制皮块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同时纤维分散程度更高。

孙术超[2](2020)在《莫匹罗星产生菌菌种诱变选育与发酵条件优化》文中研究说明莫匹罗星是由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内35组相关基因共同作用合成的带有吡喃环的一元酸类化合物,主要为局部外用的广谱抗生素,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和大多数革兰氏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杀作用,其主要作用位点为菌体内部的tRNA合成酶(aminoacyl-tRNA synthetase,AaRS)。研究表明,莫匹罗星在人体血液内极快分解,毒副作用少,同时与其它抗菌药物联用时未发现交叉耐药性,具有安全易用,经济实惠和开发潜力巨大的优点。本文将以实验室保藏产莫匹罗星的荧光假单胞菌菌株PFMUMPA为出发菌株,在菌种选育过程中将使用自然分离技术和离子注入诱变技术进行大通量筛选并通过传代稳定性试验得到稳定高产的突变型菌株。通过菌落形态学观察,并以突变型菌株作为发酵工艺优化的出发菌株,对斜面培养条件、种子培养条件、发酵培养条件、发酵培养基和部分罐上工艺五个方面进行优化,选出各级适宜培养条件;通过实验设计及分析软件对甘油、葡萄糖、山梨醇等十五种碳源,尿素、小麦胚芽粉、胰蛋白胨等十八种氮源;柠檬酸铁、丁二酸钠、硫酸镁等十七种无机盐;氨基酸和维生素等二十一种营养物质筛选能够提高发酵效价的营养物质组合新配方,最终在50 L生物反应器上放大实验获得该突变菌株的最高发酵效价以及相应最佳培养条件和工艺流程。主要研究内容结果如下;1.通过自然分离方法以及菌种稳定性试验从产莫匹罗星菌株PFMUMPA中筛选出稳定高产的莫匹罗星菌株PFMUMP27。2.以PFMUMP27为离子注入诱变出发菌株,在20 keV能量下进行140 s离子诱变,筛选获得稳定高产的莫匹罗星突变型菌株PFMUMP27-14(即PFMUMPB)。该菌株的菌落表型表现为菌落较大,表面微粗糙,中间凸起,透明范围小。3.通过优化培养条件获得PFMUMPB的斜面培养最佳条件为30℃培养36 h;种子培养最佳条件为32℃、摇床转速240 r/min、pH 6.6条件下培养48 h;发酵培养最佳条件为28℃、摇床转速240 r/min、pH 6.6的条件下培养72 h。4.通过多重单因素筛选结合Minitab19和Design-Expert12软件分析以及发酵试验验证获得适用于PFMUMPB的新工艺和新配方。新配方在50 L罐上发酵试验高于原配方32%,更新发酵工艺后可以再提升10%。50 L发酵试验验证结果显示利用新工艺和配方比原工艺和配方发酵效价提升46%。

雷自刚[3](2020)在《烷基糖苷APG1214的绿色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烷基糖苷(APG)是由葡萄糖及淀粉水解糖与醇在酸性催化剂条件下缩合而成的,具有表面张力低、配伍性能强、泡沫细腻丰富、耐强酸强碱及较强抗盐性等诸多优点,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无毒无刺激等环保优势。本文针对其在工业生产中存在的液体酸腐蚀设备、产品不纯等问题,利用固体酸催化合成烷基糖苷,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复配得到一种绿色环保的低界面张力泡沫驱油剂,并对其泡沫性能、界面性能、乳化性能、驱替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评价,结果表明,该复配体系在以上性能中均表现出优良的性能。(1)以葡萄糖、混合醇为原料,氧化铝负载对甲苯磺酸为固体酸催化剂,采用直接苷化法,以高产品收率及产物色泽浅为目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对C12-14烷基糖苷的合成条件进行实验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115℃-120℃,催化剂与葡萄糖质量比0.015,混合醇与葡萄糖物质的量比5:1,葡萄糖分批加入,催化剂使用2-3次为宜。在此条件下,产物产率可以达到96%,产品色泽较浅。(2)以玉米淀粉、乙二醇、混合醇为原料,氧化铝负载对甲苯磺酸为固体酸催化剂,采用转糖苷法,以高产品收率及产物色泽浅为目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法探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乙二醇用量、混合醇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合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比较适宜的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20℃、催化剂浓度与淀粉质量比为0.015、n(玉米淀粉中葡萄糖单元):n(乙二醇):n(混合醇)=1:4:2、转糖苷时间2h、催化剂使用2次为宜。在此条件下,具有良好的产物收率、产品色泽浅、反应时间短的优点。(3)对APG表面性能、界面性能、泡沫性能、乳化性能进行研究;将其与多种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以得到具有优良泡沫性能、低界面张力、低乳化稳定性的复配体系,并考察了复配体系配比、无机盐离子及浓度、温度等条件对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m(APG):m(K12):m(OAB)=5:1:4时,APG/K12/OAB复配体系起泡体积在500 mL以上,半衰期在4h以上,具有良好的泡沫性能,并受矿化度和温度影响较小;该复配体系能很好地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油水界面张力可以达到10-2mN/m,并随着矿化度的增大,界面张力逐渐减小。(4)采用岩心流动评价试验装置进行了室内填砂管调驱实验,考察了烷基糖苷复配体系驱替性能。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0.1%时,泡沫驱及后续水驱原油总采收率提高了约20%;随着烷基糖苷复配体系浓度的增加,泡沫驱阶段压力明显升高,原油采收率进一步提升,当质量浓度为0.3%时,泡沫驱及后续水驱原油总采收率提高了约25%,该复配体系具有良好的封堵能力和洗油能力。

周兴鹏[4](2020)在《清香型油莎豆酒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莎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适应性强和营养丰富等特点。以油莎豆为酿酒原料酿造油莎豆酒,可以提高对油莎豆的利用率,也能延长油莎豆的产业链。本文对油莎豆酒小试发酵工艺、油莎豆酒规模生产工艺和油莎豆酒快速催陈工艺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原料进行了成分分析,发现油莎豆的淀粉含量为37.83%,水分含量为10.56%;油莎豆饼淀粉含量为53.26%,水分含量为8.34%;高粱淀粉含量为62.37%,水分含量为14.92%,由于三种原料的淀粉含量都很高,水分较低,故确定油莎豆生产白酒具有可行性。(2)探究油莎豆酒小试发酵工艺,以油莎豆酒总酯含量作为主要指标,结合其他理化指标、发酵指标和香气成分的分析,发现液态发酵法的产酸产酯能力较低,故初步确定了固态发酵法为油莎豆酒发酵工艺。(3)对油莎豆酒小试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正交试验探究发酵温度、糖化酶添加量和活性干酵母添加量对油莎豆酒发酵指标、理化指标和香气成分的影响,确定最佳的油莎豆酒发酵工艺条件:发酵温度23℃,糖化酶添加量190 U/g,活性干酵母添加量0.5‰。在此工艺下进行发酵,得出酒液的酒精含量为7.8%(V/V),总酯含量为2.96 g/L,乙酸乙酯含量为1.4339 g/L。(4)探究油莎豆酒规模生产的发酵工艺,选用油莎豆和油莎豆饼混合高粱作为酿酒原料,通过对比固态发酵过程中两种不同原料酒醅的发酵指标变化趋势和生产出油莎豆酒的理化指标与香气成分,发现油莎豆饼发酵的出酒率及所产油莎豆酒的总酯含量更高,故选择油莎豆饼作为酿酒原料。在此工艺下生产的油莎豆酒,出酒率为41%,总酸含量为1.4476 g/L,总酯含量为3.9645 g/L,乙酸乙酯含量为2.4172 g/L,乙酸乙酯含量为2.1298 g/L。(5)对油莎豆酒快速催陈工艺进行优化,使用冷冻、加热和超声波三种方法对油莎豆原酒进行催陈处理,对比油莎豆酒的总酸含量、总酯含量、酒度和感官评价的变化趋势,发现加热催陈法催陈时间长、酒损较大,超声波催陈法容易使酒产生新的邪杂味,故以催陈时间短、酒损小、感官评分高的冷冻催陈法为最优的油莎豆酒催陈工艺。对冷冻催陈后的油莎豆酒再进行活性炭处理,发现感官评价有所上升,故采用响应面试验探究催陈温度、活性炭添加量和催陈时间对油莎豆酒感官评价的影响,确定最佳的油莎豆酒快速催陈工艺条件:催陈温度-18℃,催陈时间13 d,活性炭添加量2‰。在此催陈工艺条件下,油莎豆酒感官评分为83分。对经过最佳催陈工艺催陈后的油莎豆酒和原酒进行香气成分分析,发现酒中的乙酸乙酯含量明显提升。催陈后的油莎豆酒色泽清澈透亮,清香纯正,口感醇厚。

任津莹[5](2020)在《同时高产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酿酒酵母菌株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是清香型大类白酒的主体香气成分,其含量的变化对此类白酒的风味和质量有很大影响。一般白酒中的乳酸乙酯主要由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同乙醇酯化产生,而清洁化、机械化生产的日渐实施,自然气候的变化及人为城市建设所带来的自然环境条件变化等,均会引起白酒发酵体系中乳酸菌丰度的变化,最终导致乳酸乙酯合成不稳定,甚至出现减产(出酒率下降)等重大生产问题;乙酸乙酯一般由生香酵母在发酵后期合成,而生香酵母的出酒率较低,同时酿酒酵母产生的酒精对其有抑制作用。因此,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构建了同时高产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的酿酒酵母菌株。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Tcp-A、Tmt-V为出发菌株,分别对醇酰基转移酶基因AeAT9、VAAT进行了二拷贝和三拷贝过表达。随着AAT拷贝数的增加,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的生成量逐渐提高。最终多拷贝AAT的菌株Tcp-tA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的生成量为346.39±3.99 mg/L 和 690.82±12.09 mg/L,较亲本菌株 Tcp-A 分别提高了 11.57%、32.31%;菌株Tmt-tV乙酸乙酯的生成量为110.93±11.57 mg/L,较亲本菌株Tmt-V提高了31.53%,乳酸乙酯生成量有小幅提升。结果表明,增加AAT的拷贝数,有利于催化更多的乳酰辅酶A、乙酰辅酶A与乙醇反应生成相应的酯;(2)以Tcp-A、Tmt-V为出发菌株,对线粒体外膜孔蛋白基因por2、线粒体丙酮酸载体基因MPC2进行单敲除和组合敲除,试图通过阻碍酵母胞质中的丙酮酸向线粒体转运进而提高目标酯的生成量。结果发现Δpor2对于阻碍丙酮酸从酵母胞质向线粒体转运有效果,而ΔMPC2无明显效果。之后对多拷贝AAT的酵母菌株敲除por2基因,发现这两种代谢策略对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生成量的提高有叠加效果。最终菌株Tcp-tA△P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的生成量较亲本菌株Tcp-A分别提高了 35.43%、29.81%,分别达 420.48±6.03 mg/L、677.74±6.87 mg/L;菌株 Tmt-tVΔP 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的生成量较亲本菌株Tmt-V分别提高了 11.27%、50.85%,分别为252.33±5.57 mg/L、127.23±10.99 mg/L;(3)以Tcp-A、Tmt-V为出发菌株,过表达乙酰辅酶A合成酶基因ACS1、乙醛脱氢酶基因ALD6,试图通过增加酵母胞质内的乙酰辅酶A含量进而提高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的生成量。最终菌株Tcp-A-16、Tmt-V-16的乙酸乙酯生成量为592.19±1.33 mg/L 和 104.85±10.37 mg/L,较亲本菌株 Tcp-A、Tmt-V 分别提高了 13.42%、24.32%;而乳酸乙酯生成量并未如预期呈现上升趋势,反而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最终菌株Tcp-A-16 降低了 24.95%,Tmt-V-16 降低了 27.82%。

王志意[6](2020)在《基于氧化蔗糖的棉织物防皱整理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在众多类型的抗皱整理剂中,以2D类树脂的应用最为普遍。该类树脂能够使织物获得很好的抗皱效果,但是,经此类树脂整理的织物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以及穿着过程中会释放出游离甲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不符合绿色健康的发展趋势。伴随着人们日益高涨的以环保、健康发展的共同呼声,无甲醛抗皱整理剂的研究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利用高碘酸盐对邻二醇羟基结构的高度专一的选择性氧化这一特性,以高碘酸钠(Na IO4)选择性氧化蔗糖(C12H22O11),制得含有多醛基的生物交联剂——氧化蔗糖,并将氧化蔗糖用于棉织物的抗皱整理,研究氧化蔗糖与纤维素纤维之间的交联机理和合理的抗皱整理体系。首先,通过探究反应体系中不同的p H值、反应温度和时间对醛基含量的影响,选择适宜的反应条件制备氧化蔗糖。根据实验结果,将反应体系p H值控制在4.0±0.1,蔗糖与高碘酸钠以1:3的摩尔比于20℃条件下避光反应20h制备氧化蔗糖,反应产物经氯化钡沉淀后,再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溶液中残留的碘酸盐、高碘酸盐等进行纯化;产物与希夫试剂的显色反应证实了溶液中有醛基产生,红外光谱(FTIR)测试进一步表明,氧化蔗糖在1728cm-1处出现新的醛基特征吸收峰,说明蔗糖的仲羟基被成功氧化为醛基;液相质谱联用(HPLC-MS)测出m/z 337、m/z 307两个强峰,与两个理想结构的目标产物的分子质量相同,且前者的相对丰度明显低于后者,表明高碘酸钠对蔗糖α-D葡萄糖环上的三个邻醇羟基主要发生了双重氧化反应;核磁共振氢谱(1H NMR)上δ8.46ppm的醛基氢表明,蔗糖被高碘酸钠氧化生成含有醛基的蔗糖衍生物,δ5.0ppm左右出现的以半缩醛形式的氢谱说明,氧化蔗糖在制备、纯化及冷冻干燥过程中产物发生分子间缩醛化,生成半缩醛结构物。可见,氧化蔗糖产物结构十分复杂。其次,将制得的氧化蔗糖溶液用于棉织物抗皱整理。以传统的浸轧—烘燥—焙烘工艺,探究了催化剂的种类及用量、整理液p H值、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对棉织物抗皱效果的影响。以氯化镁做催化剂,能够使织物获得较好的回弹性能,且织物白度和强力保留率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得出各因素对织物抗皱效果的影响主次顺序为:催化剂用量>焙烘温度>整理液p H值>焙烘时间,并得出氧化蔗糖的最佳抗皱整理工艺:催化剂用量为30g/L,整理液p H值为3.0,焙烘温度为170℃,焙烘时间为150s。最后,将氯化镁和柠檬酸复配后作为混合催化剂用于棉织物的氧化蔗糖抗皱整理。柠檬酸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性能,柠檬酸与氯化镁产生了协同作用,但柠檬酸的酸性会对织物的白度、强力保留率产生负面作用,通过实验得出,柠檬酸与氯化镁的最佳混合比例为2:1、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120s时,抗皱效果较好。与乙二醛、低甲醛树脂DM-3510的抗皱效果相比,氧化蔗糖的抗皱效果相对较差,且经氧化蔗糖整理后织物的水洗尺寸稳定性表现不佳,氧化蔗糖存在的自交联问题可能是制约提升抗皱效果的主要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高铭俊[7](2019)在《“核心素养”为本的有机化学教学实践研究》文中指出时代在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提高。学生学习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应是为了发展其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能够从容地应对各种现实问题。如何让学生领悟学习的真谛,带着问题和思考走进课堂,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化学教学的现实需要”以及“有机化学的地位作用”三个方面论述了研究背景,并对素养、核心素养以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三个概念进行了界定,以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STSE理念以及深度学习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通过与一线教师访谈发现,虽然“核心素养”早已风靡全球,但一线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却是相对模糊,并表示缺乏能够真正适用于中学日常教学的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案例。笔者又深入中学课堂教学一线,对有机化学落实核心素养的现状进行了调研,以两种有代表性的有机化合物学习为例,一种是烃—《乙烯》;另一种是烃的衍生物—《葡萄糖》,分别挑选四节有代表性的中学常规课进行分析,发现在中学有机化学教学中,主要表现为: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方法;重讲解,轻讨论,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不容乐观。为此,笔者设计了两堂“素养为本”的有机常规课,通过分析多位优秀一线教师和专家点评,学生访谈以及后续观察发现,“素养为本”的有机化合物教学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其建构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热爱化学,发展化学学科素养,促进其终身发展。最后,笔者结合实践经历提出了一些反思,希望能为一线教师提供借鉴。

魏倩[8](2016)在《铜、银掺杂OMS-2催化剂的制备及对邻二甲苯深度催化氧化的研究》文中指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人类活动中最为常见的污染物,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及人类的健康。催化燃烧法是治理VOCs的最佳方法之一,制备出高效的催化剂成为治理VOCs的关键。本论文以邻二甲苯为目标污染物,制备出一系列铜、银掺杂改性的OMS-2(II型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催化剂。实验结果如下:(1)以高锰酸钾和丙醛为反应物,制备出OMS-2;同时利用丙醛和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氧化亚铜,采用同步还原法,制备出0.025Cu-OMS-2-400催化剂,并与浸渍法制备的0.025Cu/OMS-2-400进行对比。催化邻二甲苯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尽管OMS-2和0.025Cu-OMS-2-400的T100(CO2的产率为100%时催化燃烧温度)均为200℃,但0.025Cu-OMS-2-400的T20(CO2的产率为20%时催化燃烧温度)为147℃比OMS-2降低36℃。而0.025Cu/OMS-2-400的T100为210℃,T20为180℃。可见同步还原法掺杂铜有利于提高低温催化活性。XPS结果显示,0.025Cu-OMS-2-400中含有Cu+和Cu2+,但XRD结构表征显示,0.025Cu-OMS-2-400为OMS-2晶型,没有出现Cu的衍射峰,说明同步还原法可能将铜物种高度分散在OMS-2晶格间隙中。SEM结果显示,0.025Cu-OMS-2-400为四方体纳米颗粒,BET测试表明0.025Cu-OMS-2-400比表面积可达到164m2/g。H2-TPR和O2-TPO测试表明,0.025Cu-OMS-2-400晶格氧流动性和再氧化能力较强。上述结果表明,同步还原法得到的Cu掺杂OMS-2催化剂其催化活性提高可能是因为分子氧易于吸附在Cu2O的活性位点上,而且0.025Cu-OMS-2-400中的Cu+的存在促进了Mn3+/Mn4+间的交换,有利于将邻二甲苯完全催化氧化成CO2和H2O。采用同步还原法制备一系列ACu-OMS-2-B-C催化剂,其中A代表Cu/Mn摩尔比,B代表Cu(NO3)2溶液浓度,C代表焙烧温度。在催化氧化邻二甲苯的活性测试中0.025Cu-OMS-2-0.05-400的T100为200℃,T20为147℃,催化活性最佳。(2)由(1)中可知0.025Cu-OMS-2-400只能提高低温催化活性,所以进一步研究铜、银共掺杂OMS-2催化剂0.025Cu-0.02Ag-OMS-2-400。活性测试结果显示,0.025Cu-0.02Ag-OMS-2-400的T100和T20分别为180℃和119℃,与0.025Cu-OMS-2-400相比分别降低20℃和28℃,可见Ag的加入能同时提高高温、低温催化活性。XPS结果显示0.025Cu-0.02Ag-OMS-2-400中同时含有Cu+和Cu2+、Ag0和Ag+,但XRD结果显示并没有出现任何Cu、Ag的衍射峰。因此推测可能银物种高度分散在OMS-2晶格结构中形成Ag-O-Mn键,而铜物种高度分散在OMS-2晶格间隙中。SEM和BET结果显示0.025Cu-0.02Ag-OMS-2-400形貌为菱形纳米颗粒,比表面积可达178 m2/g。H2-TPR和O2-TPO结果表明,0.025Cu-0.02Ag-OMS-2-400晶格氧流动性及再氧化能力最强。上述结果表明Cu、Ag的协同作用,提高了OMS-2的高温和低温催化活性。从Cu、Ag掺杂量和丙醛反应量两方面进一步筛选同步还原法制备铜、银共掺杂OMS-2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得到XCu-YAg-OMS-2-Z,其中X代表Cu/Mn摩尔比,Y代表Ag/Mn摩尔比,Z代表丙醛反应量。结果发现,0.025Cu-0.02Ag-OMS-2-2.3的T100为180℃,T20为119℃,催化效果最佳。

李花,张爱菊[9](2014)在《甲醛斐林反应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方法:对影响甲醛与斐林试剂反应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研究和分析。结论:pH>14,斐林试剂甲与斐林试剂乙体积比不超过1∶1,水浴加热80℃以上,有单质铜生成;不同温度下,甲醛反应机理不同。

李晓梅[10](2014)在《生物—化学法净化甲醛废气应用基础研究》文中提出生物法废气净化新技术研究是现阶段低浓度废气治理技术研究领域中广受关注的前沿热点之一。由于甲醛兼有水溶性和挥发性的特殊性,使得采用生物法对低浓度甲醛废气的处理方式与其它有机废气的处理方式具有不同的特征,如何实现对废气中甲醛的高效生化降解去除是近年来研究获得生物法净化甲醛废气实用工程技术所面临的一个难题。本论文研究针对生物膜填料塔降解净化甲醛废气技术应用中,存在的气态甲醛溶解并累积于循环液而导致废气中甲醛不能被高效生化降解去除的技术难题,开展了采用添加化学促进剂强化生物膜填料塔降解净化甲醛废气性能的应用基础研究,重点对高效化学促进剂的选择及其强化生物膜填料塔降解净化甲醛废气性能的可行性、适用高效化学促进剂亚硫酸钠对微生物菌种及优势种群的影响、提高生物膜填料塔降解净化甲醛废气性能的最佳操作条件、甲醛降解过程机理与降解途径以及相关基础动力学等进行了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以期通过探索研究“化学促进-生物降解”集成优化于生物膜填料塔对甲醛废气降解净化效果的突跃增强作用,为解决生物法净化甲醛废气技术应用中的技术难题提供一个有效途径。首先,本研究通过实验证实,当生物膜填料塔在气体流量为0.2m3/h、循环液流量为5L/h、进口气体甲醛浓度范围50~150mg/m3的条件下操作时,溶解在循环液中的甲醛累积浓度可达8.45~33.00mg/L。对应进行的去除累积甲醛的化学促进剂选择实验结果表明,当按与液相甲醛化学反应摩尔比为1:1添加化学试剂时,在实验选用的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氯化铵等三种试剂中,以亚硫酸钠对液相甲醛的去除率最高,达到了68.69%。进一步实验考察亚硫酸钠添加浓度变化对生物膜填料塔系统中液相甲醛去除效果的结果表明,当亚硫酸钠浓度由0.05M增加到0.15M时,液相甲醛去除率随之升高,最高可达到99.98%。综合考虑工业木材生产过程中甲醛废气的排放浓度、本研究的目标以及生物膜填料塔系统操作运行的经济性等方面的因素,本研究选择亚硫酸钠作为最适用化学促进剂并以0.05M为适宜添加浓度开展后续相关研究。采用亚硫酸钠强化生物膜填料塔净化甲醛废气性能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采用浓度为0.05M亚硫酸钠循环液的生物膜填料塔(2号塔)的循环液中甲醛溶解累积的最大浓度值,比不添加亚硫酸钠的生物膜填料塔(1号塔)的减小了99.2%。随着循环喷淋液流量及进口气体甲醛浓度的增加,虽然两个生物净化塔的甲醛降解效率均可维持在96.6~100%的水平上,但2号塔的甲醛生化降解量随之增加(分别增加约0.02及1.5倍),而对应的不添加亚硫酸钠的1号塔的甲醛生化降解量则大幅度持续减小(分别减小约1.8及2.2倍),也即甲醛溶解累积量快速增加。这一结果证实了亚硫酸钠对溶解累积在循环液中的甲醛具有很强的去除作用,同时也验证了采用亚硫酸钠作为促进剂强化生物膜填料塔对甲醛废气的降解净化性能是可行的。通过应用PCR-DGGE、PCR扩增16Sr RNA、基因组总DNA提取及构建系统进化树等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研究添加亚硫酸钠对降解甲醛微生物优势种群影响的结果表明,采用亚硫酸钠能够促进甲醛降解菌群体的快速生长,并通过延长甲醛降解菌的生长稳定期大幅度提高优势种群降解甲醛的能力,同时也使甲醛降解微生物系统中的优势种群出现了明显变化。其中由于添加亚硫酸钠而新检出的一类甲醛降解菌(甲基营养菌)-副球菌,能够在亚硫酸钠的刺激下强势生长,使其转变成为优势种群,并在甲醛的生化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确认亚硫酸钠的强化作用效果,采用在添加亚硫酸钠的作用环境中驯化得到的微生物优势种群液挂膜的生物膜填料塔(3号塔),与仅采用以浓度为0.05M亚硫酸钠循环液的生物膜填料塔(2号塔)进行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随着进口气体甲醛浓度及气体流量增加,3号塔的甲醛生化降解量的最大值分别达到61.1及112.4mg/L.h,其值远大于对应的2号塔对甲醛最大生化降解量分别仅为5.3及3.08mg/L.h的结果。这充分体现出了“化学促进-生物降解”集成优化于3号塔对甲醛降解效果的突跃增强作用。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确定了3号塔的最佳操作条件是:循环液流量为5L/h,进口气体甲醛浓度为80mg/m3,气体流量为0.4m3/h。对3号塔中优势种群降解废气中甲醛的气、液相主要产物的分析结果表明,气相甲醛的最终生化降解产物主要为CO2,液相中的亚硫酸钠可与溶解的甲醛反应生成羟甲基磺酸钠,其可作为微生物生长的碳源被微生物降解及利用。通过对添加亚硫酸钠的生物膜填料塔降解甲醛废气的生化反应机理和降解途径的研究得知,添加亚硫酸钠的生物膜填料塔的生物膜中甲醛的生化反应速率小于它在液膜中的扩散速率,为一级慢速生化降解反应,亚硫酸钠显着强化了生物膜降解甲醛的生化反应过程,其降解净化甲醛废气的表观生化反应速率Ra值比不添加亚硫酸钠的生物膜填料塔的Ra值提高了363.3%,甲醛生化反应一级反应速率常k1*提高了216.8%。对应的微生物学分析表明,添加亚硫酸钠强化了生物膜填料塔对废气中甲醛的生化去除效果,其实质是亚硫酸钠刺激了降解甲醛优势种群中的甲基营养菌假单胞菌和副球菌的快速生长,从而使构成生物膜优势种群主体的甲基营养菌假单胞菌和副球菌能够共同通过异化和同化途径将其捕获的甲醛代谢为CO2和细胞能量,使甲醛得以生化降解完全。对添加亚硫酸钠的液相微生物降解甲醛动力学和生物膜填料塔系统净化甲醛废气的相关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添加亚硫酸钠的生物膜填料塔系统,其液相甲醛生化降解动力学过程符合Monod模式,其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852。由于添加亚硫酸钠的作用,使得微生物降解液相甲醛一级生化反应的甲醛浓度提高了11%,反应速率常数提高了7%,最大比降解速率提高了15.9%。这一结果证实了添加的亚硫酸钠对微生物在液相对甲醛的降解过程发挥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对采用亚硫酸钠强化的生化降解净化甲醛废气过程的适用动力学模型的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吸收-生物膜”理论动力学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关性(相关系数0.9297~0.9441)明显优于采用“吸附-生物膜”理论动力学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关性(相关系数0.5982~0.7650)。这表明“吸收-生物膜”理论动力学模型适合于描述本研究采用亚硫酸钠强化的生物膜填料塔降解净化甲醛废气的动力学过程。本论文研究通过采用亚硫酸钠促进剂将“化学促进-生物降解”集成优化于生物膜填料塔净化系统中,使生物膜填料塔对甲醛废气的降解净化性能实现了突跃增强,初步形成了一项具有“化学促进-生物降解”特性的高效降解净化甲醛废气新技术。该项新技术在有效解决气态甲醛溶解并累积于循环液而导致废气中甲醛不能被高效生化降解的技术难题,以及有效提升生物膜填料塔对甲醛废气的降解净化性能方面具有重要的突破意义。本研究成果将在工业低浓度甲醛废气净化污染控制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甲醛与斐林试剂反应条件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甲醛与斐林试剂反应条件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含笼型倍半硅氧烷聚合物的合成及其鞣制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无铬鞣研究进展
        1.2.1 非铬金属鞣剂
        1.2.2 醛鞣剂
        1.2.3 天然多糖鞣剂
    1.3 POSS概述
        1.3.1 分子内杂化结构
        1.3.2 多反应位点
        1.3.3 良好的溶解性
        1.3.4 结构稳定性
    1.4 含POSS聚合物的概述
    1.5 含POSS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1.5.1 物理共混法
        1.5.2 化学合成法
    1.6 POSS及其聚合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1.6.1 耐热阻燃材料
        1.6.2 疏水涂层材料
        1.6.3 生物医学材料
        1.6.4 吸附过滤材料
        1.6.5 皮革鞣剂材料
    1.7 课题的提出
2 实验部分
    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2.1.1 主要仪器
        2.1.2 主要试剂
    2.2 含氨基羧基POSS聚合物的制备
        2.2.1 单体配比
        2.2.2 引发剂用量
    2.3 POSS接枝海藻酸钠聚合物的制备
        2.3.1 引发剂用量
        2.3.2 反应温度
        2.3.3 单体配比
        2.3.4 POSS-Vi用量
    2.4 POSS接枝氧化海藻酸钠聚合物的制备
        2.4.1 氧化剂配比
        2.4.2 氧化时间
    2.5 应用实验
        2.5.1 含氨基羧基POSS聚合物的应用实验
        2.5.2 POSS接枝氧化海藻酸钠聚合物的应用实验
    2.6 POSS接枝氧化海藻酸钠聚合物与胶原模拟物及明胶的作用
        2.6.1 POSS接枝氧化海藻酸钠聚合物与聚己内酰胺和聚乙烯醇的作用
        2.6.2 POSS接枝氧化海藻酸钠聚合物与正丁胺的作用
        2.6.3 POSS接枝氧化海藻酸钠聚合物与明胶的作用
    2.7 性能测试
        2.7.1 单体转化率
        2.7.2 旋转粘度
        2.7.3 接枝率及接枝效率
        2.7.4 醛基含量
        2.7.5 革样的收缩温度
        2.7.6 革样的增厚率
        2.7.7 革样的物理机械性能
    2.8 表征
        2.8.1 核磁共振波谱
        2.8.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2.8.3 X-射线衍射
        2.8.4 透射电子显微镜
        2.8.5 凝胶渗透色谱
        2.8.6 热稳定性
        2.8.7 扫描电子显微镜
        2.8.8 紫外-可见光谱
        2.8.9 荧光光谱
        2.8.10 X射线电子能谱
3 结果与讨论
    3.1 含氨基羧基POSS聚合物的制备结果
        3.1.1 单体配比对转化率和旋转粘度的影响
        3.1.2 单体配比对鞣制性能的影响
        3.1.3 引发剂用量对转化率和旋转粘度的影响
        3.1.4 引发剂用量对鞣制性能的影响
    3.2 含氨基羧基POSS聚合物的表征结果
        3.2.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3.2.2 X-射线衍射分析
        3.2.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3.2.4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3.3 含氨基羧基POSS聚合物的应用结果
        3.3.1 渗透pH优化
        3.3.2 结合pH优化
        3.3.3 用量优化
        3.3.4 鞣制工艺对比
        3.3.5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3.3.6 结合鞣鞣制机理推测
    3.4 POSS接枝氧化海藻酸钠聚合物的制备结果
        3.4.1 引发剂用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3.4.2 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3.4.3 单体配比对鞣制性能的影响
        3.4.4 POSS-Vi用量对鞣制性能的影响
        3.4.5 氧化剂用量对鞣制性能的影响
        3.4.6 氧化时间对鞣制性能的影响
    3.5 POSS接枝氧化海藻酸钠聚合物的表征结果
        3.5.1 X-射线衍射分析
        3.5.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3.5.3 热失重分析
        3.5.4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3.5.5 醛基分析
    3.6 POSS接枝氧化海藻酸钠聚合物的应用结果
        3.6.1 渗透pH优化
        3.6.2 结合pH优化
        3.6.3 用量优化
        3.6.4 鞣制工艺对比
    3.7 POSS接枝氧化海藻酸钠聚合物的鞣制机理研究
        3.7.1 POSS接枝氧化海藻酸钠聚合物与聚乙烯醇和聚己内酰胺的作用结果
        3.7.2 POSS接枝氧化海藻酸钠聚合物与正丁胺的作用结果
        3.7.3 POSS接枝氧化海藻酸钠聚合物与明胶的作用结果
        3.7.4 POSS接枝氧化海藻酸钠聚合物与皮块的作用结果
        3.7.5 鞣制机理讨论
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2)莫匹罗星产生菌菌种诱变选育与发酵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莫匹罗星
        1.1 莫匹罗星简介
        1.2 莫匹罗星结构
        1.3 莫匹罗星作用机理
        1.4 莫匹罗星药物动力学
        1.5 莫匹罗星产生菌
        1.6 莫匹罗星临床应用
        1.7 莫匹罗星研究进展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莫匹罗星菌种选育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菌种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甘油管的制备
        2.2.2 斜面的制备
        2.2.3 种子制备
        2.2.4 发酵培养
        2.2.5 自然选育
        2.2.6 离子注入诱变
        2.2.7 突变菌株形态学观察
        2.2.8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菌株发酵水平
    3 结果与分析
        3.1 菌株自然选育结果与分析
        3.2 菌株离子注入诱变结果与分析
        3.3 诱变菌株形态学观察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发酵工艺优化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菌种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菌株发酵水平
        2.2.2 斐林试剂法测定还原糖含量
        2.2.3 甲醛法测定氨氮含量
        2.2.4 培养条件优化
        2.2.5 发酵培养基优化
        2.2.6 活菌计数法
        2.2.7 发酵放大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斜面培养条件的优化
        3.2 种子培养条件的优化
        3.3 发酵培养条件优化及培养基选择试验
        3.3.1 发酵培养条件优化
        3.3.2 发酵培养基选择试验
        3.4 发酵放大试验结果
        3.4.1 罐上配方试验结果
        3.4.2 罐上工艺试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3)烷基糖苷APG1214的绿色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烷基糖苷
        1.1.1 烷基糖苷的发展概述
        1.1.2 烷基糖苷的合成工艺
        1.1.3 烷基糖苷的性质
    1.2 三次采油技术
        1.2.1 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
        1.2.2 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1.3.1 立题的背景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葡萄糖烷基糖苷的合成研究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试剂制备
        2.2.1 固体酸制备
        2.2.2 斐林试剂制备
    2.3 葡萄糖烷基糖苷合成
        2.3.1 合成机理
        2.3.2 合成实验装置
        2.3.3 合成步骤
    2.4 合成工艺研究
        2.4.1 反应温度的影响
        2.4.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2.4.3 醇糖比的影响
        2.4.4 反应时间的影响
        2.4.5 催化剂使用次数的影响
    2.5 烷基糖苷产物表征
        2.5.1 产物提纯
        2.5.2 红外光谱仪表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淀粉烷基糖苷合成探索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试剂制备
        3.2.1 固体酸制备
        3.2.2 斐林试剂制备
        3.2.3 KI-I试剂制备
    3.3 淀粉烷基糖苷合成
        3.3.1 合成机理
        3.3.2 合成装置
        3.3.3 合成方法
    3.4 合成工艺研究
        3.4.1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3.4.2 反应温度的影响
        3.4.3 乙二醇用量的影响
        3.4.4 混合醇用量的影响
        3.4.5 反应时间的影响
        3.4.6 催化剂使用次数的影响
    3.5 烷基糖苷产物表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烷基糖苷及复配体系应用性能研究
    4.1 主要试剂及仪器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2 烷基糖苷的表界面性能
        4.2.1 表面张力的测定
        4.2.2 界面张力的测定
    4.3 烷基糖苷的泡沫性能
        4.3.1 起泡性能研究
        4.3.2 泡沫稳定性研究
    4.4 烷基糖苷乳化性能
        4.4.1 浓度对APG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4.4.2 矿化度对APG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4.4.3 温度对APG乳化稳定性影响
    4.5 表面活性剂界面性能筛选研究
        4.5.1 不同表面活性剂界面性能
        4.5.2 APG与不同表面活性剂复配界面性能
    4.6 表面活性剂泡沫性能筛选研究
        4.6.1 起泡性能研究
        4.6.2 泡沫稳定性
    4.7 APG/K12 复配体系泡沫性能
        4.7.1 APG/K12 复配体系起泡性能
        4.7.2 APG/K12 复配体系泡沫稳定性
    4.8 APG/K12/OAB三元复配体系泡沫性能
        4.8.1 APG/K12/OAB三元复配体系起泡性能
        4.8.2 APG/K12/OAB复配体系泡沫稳定性
    4.9 APG/K12/OAB三元复配体系乳化性能
        4.9.1 矿化度对乳化性能的影响
        4.9.2 温度对乳化性能的影响
    4.10 APG/K12/OAB三元复配体系界面性能
        4.10.1 界面张力的测定
        4.10.2 矿化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烷基糖苷泡沫复配体系驱油性能评价
    5.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1.1 实验试剂
        5.1.2 实验仪器
    5.2 驱油效果评价
        5.2.1 实验方法
        5.2.2 实验装置
        5.2.3 浓度为0.1%复合体系驱油效果评价
        5.2.4 浓度为0.3%复合体系驱油效果评价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4)清香型油莎豆酒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中国白酒的概述
    1.2 油莎豆的介绍
        1.2.1 油莎豆的简介
        1.2.2 油莎豆的主要价值
    1.3 油莎豆新型产品的研究
        1.3.1 油莎豆豆乳的研究
        1.3.2 油莎豆饮料的研究
        1.3.3 油莎豆酒的研究
    1.4 白酒加工中人工催陈的研究
        1.4.1 白酒人工催陈的意义
        1.4.2 白酒人工催陈的方法
    1.5 白酒中的香气成分
        1.5.1 酸类物质
        1.5.2 酯类物质
        1.5.3 醇类物质
    1.6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6.1 立题依据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酶制剂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实验仪器
        2.1.5 主要溶液
    2.2 分析方法
        2.2.1 原料及酒醅中水分的测定
        2.2.2 原料及酒醅中还原糖的测定
        2.2.3 原料及酒醅中淀粉的测定
        2.2.4 酒醅中温度的测定
        2.2.5 酒醅中酸度的测定
        2.2.6 油莎豆酒中酒精度的测定
        2.2.7 油莎豆酒中总酸的测定
        2.2.8 油莎豆酒中总酯的测定
        2.2.9 油莎豆酒中主要香气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2.2.10 油莎豆酒的感官评价
    2.3 实验方法
        2.3.1 油莎豆酒小试发酵的试验设计
        2.3.2 油莎豆酒规模生产的发酵工艺
        2.3.3 油莎豆酒的快速催陈的试验设计
3 结果与讨论
    3.1 制备白酒原料的基本成分分析
    3.2 油莎豆酒发酵工艺的研究
        3.2.1 发酵工艺对油莎豆酒发酵指标的影响
        3.2.2 发酵工艺对油莎豆酒香气成分的影响
        3.2.3 发酵工艺对油莎豆酒理化指标的影响
    3.3 油莎豆酒小试发酵试验的研究
        3.3.1 发酵温度对油莎豆酒发酵的影响
        3.3.2 糖化酶添加量对油莎豆酒发酵的影响
        3.3.3 活性干酵母添加量对油莎豆酒发酵的影响
        3.3.4 油莎豆酒小试发酵试验的正交优化试验
        3.3.5 油莎豆酒小试发酵试验的正交优化试验的验证
    3.4 油莎豆酒规模生产工艺的研究
        3.4.1 油莎豆酒发酵过程中的发酵指标监测
        3.4.2 油莎豆酒理化指标的检测
        3.4.3 油莎豆酒香气成分的检测
    3.5 油莎豆酒快速催陈工艺的研究
        3.5.1 冷冻催陈法对油莎豆酒的影响
        3.5.2 加热催陈法对油莎豆酒的影响
        3.5.3 超声波催陈法对油莎豆酒的影响
        3.5.4 活性炭处理对油莎豆酒的影响
        3.5.5 响应面法优化催陈工艺条件
        3.5.6 响应面结果分析
        3.5.7 油莎豆酒的香气成分分析
4 结论
    4.1 主要结论
    4.2 创新点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 致谢

(5)同时高产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酿酒酵母菌株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白酒概况
    1.2 白酒中主要风味物质概述
        1.2.1 醇类物质
        1.2.2 醛类物质
        1.2.3 酸类物质
        1.2.4 酯类物质
    1.3 酯类物质合成途径和机理
        1.3.1 酯化反应途径
        1.3.2 脂肪酶途径
        1.3.3 半缩醛脱氢途径
        1.3.4 Baeyer-Villiger单加氧酶途径
        1.3.5 醇酰基转移酶途径
    1.4 乳酸乙酯的合成现状和发展趋势
    1.5 乙酸乙酯的合成现状和发展趋势
    1.6 酿酒酵母细胞质中乙酰辅酶A合成的研究进展
    1.7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7.1 立题依据
        1.7.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菌株与质粒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溶液
        2.1.4 主要培养基
        2.1.5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引物设计
        2.2.2 酵母基因组DNA提取
        2.2.3 质粒的提取
        2.2.4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
        2.2.5 琼脂糖凝胶电泳
        2.2.6 PCR产物回收
        2.2.7 酵母转化
        2.2.8 KanMX筛选标记的去除
        2.2.9 生长曲线的测定
        2.2.10 酵母RNA提取
        2.2.11 RNA反转录
        2.2.12 实时荧光定量PCR
        2.2.13 玉米液态白酒发酵实验
    2.3 分析方法
        2.3.1 CO_2排放量的测定
        2.3.2 酒精度的测定
        2.3.3 还原糖的测定
        2.3.4 乳酸和乙酸含量的测定
        2.3.5 酯类和高级醇含量的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醇酰基转移酶基因AeAT9、VAAT多拷贝表达菌株的构建
        3.1.1 AeAT9、VAAT二拷贝表达菌株的构建
        3.1.2 AeAT9、VAAT三拷贝表达菌株的构建
        3.1.3 重组菌株与亲本菌株生长性能的比较
        3.1.4 AeAT9、VAAT基因mRNA水平测定
        3.1.5 重组菌株与亲本菌株基本发酵性能的比较
        3.1.6 重组菌株的醇酯生成量
        3.1.7 小结
    3.2 敲除孔蛋白基因por2、线粒体丙酮酸载体基因MPC2菌株的构建
        3.2.1 敲除por2、MPC2基因菌株的构建
        3.2.2 敲除por2基因的多拷贝AAT菌株的构建
        3.2.3 改造菌株与亲本菌株生长性能的比较
        3.2.4 改造菌株与亲本菌株基本发酵性能的比较
        3.2.5 改造菌株的醇酯生成量
        3.2.6 小结
    3.3 过表达乙酰辅酶A合成酶基因ACS1、乙醛脱氢酶基因ALD6的菌株构建
        3.3.1 单独过表达ACS1基因菌株的构建
        3.3.2 同时过表达基因ACS1、ALD6菌株的构建
        3.3.3 重组菌株和亲本菌株生长性能的比较
        3.3.4 重组菌株和亲本菌株基本发酵性能的比较
        3.3.5 重组菌株的醇酯生成量
        3.3.6 小结
4 结论
    4.1 全文总结
    4.2 论文的创新点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附录

(6)基于氧化蔗糖的棉织物防皱整理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棉织物抗皱整理研究背景
    1.2 棉织物的抗皱机理
    1.3 无甲醛抗皱整理剂的研究进展
        1.3.1 多元羧酸类抗皱整理剂
        1.3.2 二醛类抗皱整理剂
        1.3.3 有机硅抗皱整理剂
        1.3.4 壳聚糖抗皱整理剂
        1.3.5 水溶性聚氨酯抗皱整理剂
        1.3.6 离子交联抗皱整理剂
        1.3.7 环氧基类抗皱整理剂
    1.4 糖衍生化类整理剂
        1.4.1 高碘酸盐选择性氧化机理
        1.4.2 高碘酸盐氧化程度检测方法衡量标准
        1.4.3 高碘酸盐氧化多糖
        1.4.4 高碘酸盐氧化蔗糖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
    1.6 课题研究内容
2 多醛基氧化蔗糖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2.2 氧化蔗糖的制备
        2.2.3 醛基的定性分析
        2.2.4 氧化蔗糖的纯化
        2.2.5 醛基含量的测定
        2.2.6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
        2.2.7 液相质谱联用(UPLC-MS)测试
        2.2.8 核磁共振氢谱(1HNMR)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傅里叶红外光谱特征
        2.3.2 液相—质谱特征分析
        2.3.3 氧化蔗糖结构判定
        2.3.4 反应pH值对醛基含量的影响
        2.3.5 反应温度对醛基含量的影响
        2.3.6 反应时间对醛基含量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氧化蔗糖在棉织物抗皱整理上的应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3.2.2 单因素对氧化蔗糖抗皱整理的影响
        3.2.3 正交实验设计
        3.2.4 催化剂混合比例对抗皱效果的影响
        3.2.5 焙烘温度对混合催化抗皱效果的影响
        3.2.6 焙烘时间对混合催化抗皱效果的影响
        3.2.7 氧化蔗糖抗皱效果对比
        3.2.8 抗皱整理效果的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氧化蔗糖用量的确定
        3.3.2 催化剂种类对抗皱效果的影响
        3.3.3 催化剂用量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3.3.4 整理液pH值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3.3.5 焙烘温度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3.3.6 焙烘时间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3.3.7 整理工艺优化
        3.3.8 柠檬酸/氯化镁混合比例选择
        3.3.9 焙烘温度对混合催化抗皱效果的影响
        3.3.10 焙烘时间对混合催化抗皱效果的影响
        3.3.11 氧化蔗糖抗皱效果对比
    3.4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核心素养”为本的有机化学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1.1.2 化学教学的现实需要
        1.1.3 有机化学的地位作用
    1.2 研究的现状
        1.2.1 国内对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1.2.2 国外对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1.2.3 有机化学教学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核心素养
        1.3.2 为有机化学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素养
        2.1.2 核心素养
        2.1.3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2 理论基础
        2.2.1 人本主义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STSE教育理念
        2.2.4 深度学习理论
3 一线教师对有机化学的认识和教学现状
    3.1 一线教师对有机化学的认识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方式和内容
        3.1.4 调查结果
        3.1.5 调查结论与思考
    3.2 有机化学教学现状
        3.2.1 《乙烯》的教学现状
        3.2.2 《葡萄糖》的教学现状
4 基于“核心素养”的有机化学实践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内容
    4.3 研究方案
        4.3.1 研究对象
        4.3.2 研究时间
        4.3.3 研究调查及评价方式
    4.4 研究过程
    4.5 实践案例与效果分析
        4.5.1 《乙烯》的实践案例与效果分析
        4.5.2 《葡萄糖》的实践案例与效果分析
5 研究结论与思考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思考
6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铜、银掺杂OMS-2催化剂的制备及对邻二甲苯深度催化氧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VOCs的治理方法
    1.3 催化剂体系
        1.3.1 OMS-2
        1.3.2 金属掺杂OMS-2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选题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药品和仪器
    2.3 催化剂的制备
        2.3.1 OMS-2 催化剂的制备
        2.3.2 铜掺杂OMS-2 催化剂的制备
        2.3.3 银掺杂OMS-2 催化剂的制备
        2.3.4 铜、银共掺杂OMS-2 催化剂的制备
    2.4 催化活性测试
    2.5 催化剂表征
        2.5.1 X射线衍射(XRD)
        2.5.2 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5.3 能谱分析(EDS)
        2.5.4 比表面积分析(BET)
        2.5.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2.5.6 热重分析(TG-DTG)
        2.5.7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 H_2-TPR)
        2.5.8 氧气程序升温氧化(O_2-TPO)
        2.5.9 氧气程序升温脱附(O_2-TPD)
        2.5.10 二氧化碳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
第三章 Cu-OMS-2 催化剂表征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的影响
        3.2.2 Cu/Mn摩尔比对催化剂活性及结构的影响
        3.2.3 Cu(NO_3)_2 溶液浓度对催化剂活性及结构的影响
        3.2.4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及结构的影响
        3.2.5 同步还原法制备铜掺杂OMS-2 催化剂催化氧化机理探究
    3.3 结论
第四章 Cu-Ag-OMS-2 催化剂表征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铜、银掺杂对催化剂活性和结构的影响
        4.2.2 丙醛反应量对催化剂活性及结构的影响
        4.2.3 Cu/Ag/Mn摩尔比对催化剂活性及结构的影响
    4.3 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9)甲醛斐林反应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试剂制备
二、对比实验和实验现象
    1. 用量影响实验。
    2. 固体溶解实验。
三、现象分析
四、结论

(10)生物—化学法净化甲醛废气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甲醛废气的来源
        1.1.2 甲醛废气对人体的危害
    1.2 国内外甲醛废气治理技术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
        1.2.1 甲醛废气治理技术研究现状
        1.2.1.1 吸附技术
        1.2.1.2 化学技术
        1.2.1.3 光催化氧化技术
        1.2.1.4 臭氧氧化技术
        1.2.1.5 植物降解技术
        1.2.1.6 膜分离技术
        1.2.2 甲醛废气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1.2.2.1 联合技术
        1.2.2.2 生物法降解技术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4.1 本研究的思路
        1.4.2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2章 去除循环液中累积甲醛的化学促进剂的选择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实验装置及方法
        2.2.1 甲醛气体水溶性的测定装置及方法
        2.2.2 循环液中甲醛浓度的测定装置及方法
        2.2.3 化学促进剂选择实验方法
        2.2.4 亚硫酸钠促进剂添加量选择实验方法
        2.2.5 实验分析测试项目、仪器和主要试剂
        2.2.6 实验考察指标
        2.2.7 液相标准曲线制作
    2.3 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2.3.1 水中甲醛溶解性实验
        2.3.2 进口气体甲醛浓度变化对生物膜填料塔循环液中甲醛累积量的影响
        2.3.3 去除循环液中累积甲醛的化学促进剂选择实验
        2.3.3.1 高效化学促进剂选择实验
        2.3.4 亚硫酸钠促进剂浓度变化对甲醛去除率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亚硫酸钠强化生物膜填料塔净化甲醛废气性能的
    3.1 研究目的
    3.2 实验方法与实验装置
        3.2.1 实验方法
        3.2.2 实验装置
        3.2.3 实验分析测试项目和仪器
        3.2.4 实验考察指标
        3.2.5 气相甲醛标准曲线的制作
        3.2.6 实验条件
    3.3 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3.3.1 添加亚硫酸钠对去除液相甲醛的效果考察
        3.3.2. 循环喷淋液流量对甲醛去除效果的影响
        3.3.3 进口气体甲醛浓度对甲醛去除效果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亚硫酸钠对高效降解甲醛微生物优势种群的影响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实验条件与方法
        4.2.1 实验方法
        4.2.1.1 甲醛降解菌驯化实验方法
        4.2.1.2 扫描电镜(SEM)测试方法
        4.2.1.3 菌种的分离纯化方法
        4.2.1.4 菌种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初步鉴定方法
        4.2.1.5 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4.2.1.6 PCR扩增方法
        4.2.1.7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方法
        4.2.1.8 构建系统进化树方法
        4.2.2 分析测试主要项目、仪器和试剂
    4.3 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4.3.1 甲醛降解菌的驯化
        4.3.2 扫描电镜(SEM)观察
        4.3.3 菌种初步鉴定
        4.3.4 基因组总DNA提取结果分析
        4.3.5 PCR扩增分析
        4.3.6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
        4.3.7 DGGE条带的回收及序列测定分析
        4.3.8 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亚硫酸钠强化生物膜填料塔降解净化甲酸废气的性能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实验条件与方法
    5.3 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5.3.1 挂膜实验
        5.3.2 进口气体甲醛浓度对甲醛生化降解量的影响
        5.3.3 气体流量对甲醛生化降解量的影响
        5.3.4 循环液流量对甲醛生化降解量影响
        5.3.5 优势种群生物膜填料塔降解甲醛废气的气、液相主要产物分析
        5.3.5.1 气相产物分析
        5.3.5.2 液相产物分析
        5.3.5.3 羟甲基磺酸钠可为微生物生长利用碳源的实验探索
        5.3.6 最佳实验操作条件筛选
        5.3.6.1 极差分析
        5.3.6.2 最佳操作条件选择
        5.3.6.3 正交试验最佳性能操作条件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优势种群微生物降解甲醛废气过程机理研究
    6.1 研究目的
    6.2 降解过程的理论分析
    6.3 生物膜填料塔降解甲醛废气生化反应类型与过程控制机理研究
    6.4 甲醛降解途径
        6.4.1 甲基营养菌异化(氧化)甲醛途径
        6.4.2 甲基营养菌甲醛代谢的同化途径
        6.4.3 甲基营养菌降解甲醛途径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优势种群微生物降解液相及气相甲醛动力学研究
    7.1 研究目的
    7.2 液相甲醛生化降解动力学规律研究
        7.2.1 液相生化降解甲醛动力学模型
        7.2.2 微生物液相生化降解甲醛Monod模式适用性研究
    7.3 优势种群挂膜的生物膜填料塔降解甲醛废气动力学模型研究
        7.3.1 “吸收-生物膜”理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7.3.2 动力学模型的验证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核磁谱图
附录B “吸附-生物膜”理论动力学模型
附录C 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四、甲醛与斐林试剂反应条件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含笼型倍半硅氧烷聚合物的合成及其鞣制性能[D]. 程一铭.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2]莫匹罗星产生菌菌种诱变选育与发酵条件优化[D]. 孙术超.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5)
  • [3]烷基糖苷APG1214的绿色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D]. 雷自刚.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4]清香型油莎豆酒的研制[D]. 周兴鹏.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5]同时高产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酿酒酵母菌株的构建[D]. 任津莹.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6]基于氧化蔗糖的棉织物防皱整理研究与应用[D]. 王志意.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2)
  • [7]“核心素养”为本的有机化学教学实践研究[D]. 高铭俊.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8]铜、银掺杂OMS-2催化剂的制备及对邻二甲苯深度催化氧化的研究[D]. 魏倩.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
  • [9]甲醛斐林反应实验研究[J]. 李花,张爱菊. 教育教学论坛, 2014(37)
  • [10]生物—化学法净化甲醛废气应用基础研究[D]. 李晓梅. 昆明理工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甲醛与费林试剂反应条件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