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起搏器(右心室流出道起搏)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一例

双腔起搏器(右心室流出道起搏)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一例

一、双腔起博器(右室流出道起搏)治疗扩张性心肌病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陈火龙[1](2021)在《左束支区域起搏术中冠状动脉的安全性评估》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左束支区域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Area Pacing,LBBAP)术式出现以后,一些单中心、小样本的研究表明LBBAP效果显着。但目前尚无关于LBBAP电极植入位置与冠状动脉损伤的研究。目的:研究LBBAP电极植入位置与冠状动脉的毗邻关系对LBBAP术式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1日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LBBAP术并于术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阅读患者LBBAP术和冠状动脉造影术影像资料。在RAO30°透视下,将心室沿长轴和短轴各分三等份,分为九个区域,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标为后上位、中上位、前上位、后中位、正中位、前中位、后下位、中下位及前下位,观察并记录起搏电极在九宫格中的位置。测量多个体位下收缩期时起搏电极尖端至前降支动脉的垂直距离,取其中最大值,该值最接近电极与前降支动脉的真实空间距离。用相同的方法测出电极尖端至右冠状动脉后降支及左室后支的距离。在各体位下,观察前降支、后降支、左室后支及室间隔支等冠状动脉是否被起搏电极压迫或穿破。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0名患者,其中46名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4名患者植入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仪(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起搏电极局限在二维九宫格的后中位、正中位、后下位及中下位内或交界区域,且集中分布在四个位置中心点连线所形成的矩形中。起搏电极尖端至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后降支和左室后支的平均距离分别是:19.69±8.72mm、26.09±8.02mm、21.11±7.86mm,极差分别为:37.79mm、34.60mm、33.81mm。起搏电极到前降支、后降支及左室后支最近距离只有5.28mm、9.51mm、8.69mm。后中位内电极至上述所有冠状动脉的距离均处于最大值。后中位及正中位电极损伤前降支风险较大,损伤右冠状动脉后降支及左室后支风险较小。后下位及中下位电极损伤前降支风险较小,损伤右冠状动脉后降支及左室后支风险较大。所有患者中均未出现电极压迫或穿破冠状动脉、电极折断及心包填塞。结论:本研究表明LBBAP术式中电极可安全起搏范围较大。当起搏电极定位于后中位、正中位、后下位及中下位中心点连线构成的矩形内时,冠状动脉可能是安全的。电极定位于后中位,既可快速夺获左束支,还可提高冠状动脉的安全性。相比后降支,电极损伤前降支的潜在风险更大。

赵晶[2](2020)在《应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优化左束支区域起搏时间间期治疗心衰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近年新发展的左束支区域起搏通过在左束支阻滞部位以下起搏而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但目前其时间间期的优化仍然是设置短而固定的房室间期(AVI)以保证双室起搏,这废弃了房室结生理性房室延迟功能,且双室起搏时右室激动非生理性,而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算法可通过动态调节AVI以协调心房对心室的充盈,通常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右侧希-浦系统传导正常,右室无需起搏,这提示通过应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算法优化左束支区域起搏时间间期与右束支自身下传的激动融合,可能更符合生理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算法优化左束支区域起搏时间间期,比较在急性血流动力学改善,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心功能改善等各方面是否优于或不劣于传统CRT标准双心室起搏方式。[方法]研究入选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符合2016年ESC指南CRT Ia类适应症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5例,其中扩张型心肌病28例,缺血性心肌病7例,所有患者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成功植入带有RAAV功能的双腔或三腔起搏器,两组患者给予最佳药物治疗,并按照性别、年龄、QRS波群宽度、纽约心功能(NYHA)分级等基线资料按1:1匹配,分为左束支起搏组(LBBP)20例和标准双室组(BVP)15例,左束支起搏组中真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者11例,非真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者9例。入组的所有患者于术后1月、3月、6月及1年随访,术后随访及研究均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指导下完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NYHA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实验),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及心脏彩超评价指标(包括常规超声测值及超声评价心脏同步化指标)改善情况。以明确应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优化左束支区域起搏时间间期实现CRT在急性血流动力学改善、心功能改善、心脏同步化指标等方面是否优于或不劣于传统标准双心室起搏。研究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标准双室起搏组相比,左束支起搏组患者术后QRS波群更窄[(121.7±10.99)ms vs(134.73±10.78)ms,P<0.05],IVMD 缩短[(59.45±11.51)ms vs(70.06±12.83)ms,P<0.05],AVTI 有所增加[(22.05±2.26)cmvs(20.45±2.11)cm,P<0.05],余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束支区域起搏亚组中,真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与假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组相比,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算法优化右房-左束支区域起搏时间间期可实现双心室再同步,其疗效不劣于标准双心室起搏,且更符合生理性。

李晓飞[3](2020)在《左束支区域起搏新技术在心动过缓及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左束支区域起搏改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左心室机械同步性的研究背景及目的:左束支区域起搏,作为一种新的传导束起搏模式,目前仍缺乏足够的临床评估。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左束支区域起搏在房室传导阻滞需要接受心室起搏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索左束支区域起搏是否能维持甚至改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室收缩同步性。研究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3例因房室传导阻滞符合心室起搏适应证的患者。所有纳入的患者在术前基线状态以及术后3个月均接受术前心电图、起搏参数以及左心室同步性的评估,同时评估左束支区域起搏相关的围术期及术后可能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评价通过二维超声测量左心室收缩总体应变来实现。左束支区域起搏成功,定义为起搏达峰时间的骤然缩短以及起搏的QRS波宽度在130ms以内。研究结果:在本研究纳入的患者中,左束支区域起搏成功率达90.0%(30/33),纳入患者的平均年龄55.1±18.5岁,其中66.7%为男性患者。左束支区域起搏成功的患者平均夺获阈值为0.76±0.26 V(输出脉宽0.4ms),经过3个月随访,患者的起搏输出阈值无明显升高(0.64±0.20 V,输出脉宽0.4ms)。起搏的QRS波宽度也在3个月随访期间变化不大(术后即刻:112.8±10.9 ms;术后3个月:116.8±10.4ms)。在纳入的患者中,有16例基线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或右束支传导阻滞,这部分患者手术成功率为68.7%(11/16),起搏的QRS波宽度较基线水平有明显改善(基线自身QRS波宽度:153.3±27.8 ms,3个月随访起搏QRS波宽度:122.2±9.9 ms)。通过对比术前及术后3个月左心室收缩应变评估左室收缩机械同步性对比,术后左心室机械收缩同步性有一定程度改善,尤其见于基线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结论:左束支区域起搏可以实现低阈值夺获、起搏窄QRS波宽度,并维持甚至改善左心室机械收缩同步性,且无严重并发症。本研究提示,左束支区域起搏可能成为房室传导阻滞这类心室起搏比例要求高的患者未来主要的生理性起搏模式之一。第二部分:左束支区域起搏改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动过缓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脏电学同步性及心功能的研究背景及目的:左束支区域起搏已经成为目前重要的一种生理性起搏模式。前序研究探索了左束支区域起搏在缓慢型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但目前仍缺乏其在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的应用的临床经验。研究方法:自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们从169例连续尝试左束支区域起搏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其中基线合并束支传导阻滞(包括左束支传导阻滞和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束支区域起搏成功定义为起搏的QRS波在V1导联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并记录到手术中刺激-达峰时间有骤减,且高低电压输出条件下达峰时间稳定。术前以及术后6个月均进行起搏相关参数、超声心动相关的参数测量。超声心动图通过测量左、右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同步性参数峰值应变离散度(peak strain dispersion,PSD)以及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ricuspid annular plane systolic excusion,TAPSE)来评估左右心室功能及同步性变化。研究结果:缓慢型心律失常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束支区域起搏总体成功率为83.6%,术中中位累计X线曝光量位100.5(60.0,179.3)uGym2。在基线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中,左束支区域起搏成功率为73.1%(19/26),起搏的QRS波宽度较术前有明显缩短(术前:169.4±22.6ms,术后:119.6±9.5ms,P)。在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左束支区域起搏成功率为93.1%(27/29),起搏的QRS波宽度较基线QRS宽度有一定程度缩短(术前:143.1±16.6ms,术后:119.5±11.7 ms)。左束支区域起搏实现QRS波缩窄的阈值,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明显高于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右束支传导阻滞:1.74±0.36V/0.4ms,左束支传导阻滞:0.79±0.17 V/0.4ms,P<0.001)。截至6个月随访,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左右室同步性均有一定程度改善,起搏缩窄的QRS波在6个月时也得到保持。结论:对于多数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左束支区域起搏不仅可以纠正左束支传导阻滞,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纠正右束支传导阻滞。第三部分:左束支区域起搏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的应用以及与传统双室起搏的疗效对比研究背景及目的:左束支区域起搏可以纠正左束支传导阻滞改善左室心功能。但目前仍缺乏左束支区域起搏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效果的相关研究。作为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索左束支区域起搏在慢性心衰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的效果,并通过与传统双室起搏对比,探索左束支区域起搏和双室起搏的疗效差异。研究方法:从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连续纳入国内三个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并尝试左束支区域起搏患者(无论左束支区域起搏作为初始策略还是补救策略)。为了对比左束支起搏和双室起搏效果,研究通过倾向性评分(以1:2匹配性别、基线QRS波宽度、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心室舒张末径)匹配2018年因慢性心衰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接受双室起搏的患者来减少研究偏倚。研究结果:本研究中左束支区域起搏成功率81.1%(30/37),在左束支区域起搏成功的患者中,其中27例患者仅接受左束支区域起搏(10例患者为选择性左束支起搏,占比33.3%),25例患者左束支起搏QRS波宽度在130ms以内。其余3例患者最终接受左束支区域起搏联合左室心外膜起搏以实现更窄的QRS波。经过6个月随访,左束支起搏成功患者实现明显的QRS波宽度的缩窄(术前:178.2±18.8ms,术后6个月:121.8±10.8ms,P<0.001),以及左室射血分数有明显改善(术前28.8±4.5%,术后6个月:44.3±8.7%,P<0.001)。选取其中仅接受左束支区域起搏患者(27例),以1:2匹配54例同期接受双室起搏患者,两组6个月随访结果比较发现,接受左束支区域起搏患者QRS波宽度缩窄更明显(QRS缩窄量:左束支区域起搏组:58.0ms,双室起搏组:12.5ms,P<0.001),中位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更明显(左束支区域起搏组:15.6%,双室起搏组:7.0%,P<0.001),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超声反应率更高(左束支区域起搏组:88.9%,双室起搏组:66.7%,P=0.035),临床反应率也更高(左束支区域起搏组:96.3%,双室起搏组:75.9%,P=0.028)。结论:对于大多数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束支区域起搏可以实现束支传导阻滞的纠正以及心功能的改善,未来可能会成为慢性心衰患者双室起搏的重要补充。

谭亚丽[4](2020)在《383例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临床及心电生理学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首次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基线资料、伴随疾病、心律失常类型、起搏器类型、起搏部位等,探讨我院首次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及心电生理特征,以期服务于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38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首发症状(头晕、乏力、心悸、胸闷、气短、胸痛、晕厥或黑蒙)、伴随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心脏术后、甲状腺功能异常)、心律失常类型(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分支阻滞、房颤伴房室传导阻滞、房颤伴长R-R间期、双结病变、长Q-T间期综合征、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起搏器类型(双腔、单腔)、起搏部位(右室心尖部、右室间隔部、右室流出道、希氏束)的特点。结果1.于我院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383例患者中,年龄2196岁,平均年龄(68.4±12.1)岁,其中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有307例,约占所有患者的80.2%。男性有201(52.5%)例,女性有182(47.5%)例。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中,⑴以胸闷、气短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有177(46.2%)例,头晕的患者177(46.2%)例,心悸的患者78(20.4%)例,胸痛的患者48(12.6%)例,乏力的患者55(14.4%)例,晕厥的患者115(30.0%)例,仅于体检时发现心电图异常的患者5(1.3%)例。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以黑蒙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有47(12.3%)例,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于我院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383例患者中,⑴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有235(61.4%)例,冠心病66(17.2%)例,糖尿病74(19.3%)例,心脏术后7(1.8%)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5(1.3%)例。以上伴随疾病在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合并心脏瓣膜病9(2.3%)例,心肌病9(2.3%)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1.3%)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1(2.9%)例。以上伴随疾病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因心动过缓行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中,房室传导阻滞有213(55.6%)例,病窦综合征有114(29.8%)例,分支阻滞有13(3.3%)例,房颤伴房室传导阻滞有14(3.7%)例,双结病变有20(5.2%)例,房颤伴长R-R间歇有6(1.6%)例,长Q-T间期综合征2(0.5%)例,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有1(0.3%)例。两组在心律失常类型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⑴所有患者中安置双腔起搏器的患者有274(71.5%)例,单腔起搏器109(28.5%)例。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222(58.0%)例患者在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前安置临时起搏器。主动电极固定于右室心尖部318(83.0%)例;固定于右室间隔部60(15.7%)例;固定于流出道4(1.0%)例;固定于希氏束1(0.3%)例。两组患者在临时起搏器和主动电极固定部位上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行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以老年人为主,且男性稍多于女性。2.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表现不一,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头晕;且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老年性疾病。3.本研究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型以房室传导阻滞中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为主,其次为病窦综合征中的窦性停搏。4.本研究中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多于单腔,且主动电极固定以右室心尖部为主。

侯锦婷[5](2020)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既往未明确诊断房颤病史且首次于我院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发病率进行分析,研究此类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具有抗房颤功能的起搏器在开启相应功能后是否可起到预防房颤发生的作用。方法:对2010-2018年于我院住院行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进行筛选,除外既往明确诊断心房颤动及资料不全者,最后纳入125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入组患者都符合本研究要求的纳入标准,不符合排除标准,并于术后规律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门诊随访并进行心脏起搏器程控及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出院时告知患者,若在随访期间出现心慌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就诊同时完成常规的心电图检查,若存在心脏相关问题需携带就诊检查资料来我院门诊进行程控检查。结果:通过对以上125例入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在植入起搏器后1年内共有22例在随访过程中发生房颤,占入组人数的17.6%。在对新发房颤患者的基础情况及既往疾病的研究中,合并有高血压的有14例(64%,P=0.021)、糖尿病有14例(64%,P=0.004)、术前动态心电图提示存在房早或短阵房速的有12例(55%,P=0.007),既往有饮酒史的患者有13例(59%,P=0.035),超重或肥胖患者11例(50%,P=0.017),提示起搏器术后患者中,房颤在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房早或短阵房速、饮酒史、超重或肥胖患者中高发。对收集到的这些患者在入院时的血生化及心脏彩超检查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发生房颤的患者血尿酸(UA:360.59±78.65umol/L,P=0.005)、血浆B型钠脲肽(BNP:322.18±190.137pg/ml,P=0.002)、左房内径(LA:41.73±5.75mm,P=0.001)、射血分数(EF:56.05±4.72%,P=0.000),提示在起搏器术后患者中,UA、BNP、LA、EF与新发房颤相关。在针对起搏器及其特殊功能分析中,非房颤组患者中开启MVP功能14例(14%)、Search AV功能3例(3%)、VIP功能46例(45%),P=0.022,结果提示我们开启相关的功能可以预防心脏起搏器术后房颤的发生。最后在针对以上对新发房颤有影响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超重或肥胖、左房大、射血分数低是起搏器术后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对植入心脏起搏器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中,能够大致获得出以下结论:1.2010-2018年于我院首次行心脏永久起搏器的既往无房颤病史的患者中,起搏器术后1年内新发房颤的发病率为17.6%,较未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明显偏高。2.高血压、糖尿病、房早或短阵房速、饮酒史、超重或肥胖、UA、BNP、左房内径偏大、射血分数偏低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房颤,其中超重或肥胖、左房内径大以及射血分数低是心脏起搏器术后新发房颤独立危险因素。3.开启起搏器的特殊功能后可以有效预防房颤,且房颤发生后rATP功能可以有效终止房颤。

张文成[6](2020)在《永久起搏器右室导线植入位置与三尖瓣反流加重的机制及影响因素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完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经胸二维(2DE)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研究右室植入导线与三尖瓣瓣膜相对解剖位置关系,评估RT-3DE用于探究导线介导三尖瓣反流(TR)机制的可行性,以及导线植入于右室心尖部与中位间隔部的不同路径是否影响导线与瓣膜相互作用,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三尖瓣反流加重的危险因素是否与导线干扰瓣膜的机械性作用起主要作用,而与功能性三尖瓣反流加重的危险因素无关。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来我院起搏器程控室行程控检测,且已在我院心脏中心初次植入永久性双腔起搏器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具有完整的术前超声影像学资料并完成术后2DE及RT-3DE的右室全容积成像或三尖瓣放大成像,观察导线与瓣膜解剖关系以及不同位置对瓣膜活动性影响分为干扰组及非干扰组;心尖部及中位间隔部起搏位置通过X线、心脏彩超及心电图联合判断。反流程度通过半定量分级TR束最大面积与最大右心房面积之比(TR/RA area ratio,%)和三尖瓣反流紧缩口宽度(VCW)进行评估,当二者定级存在矛盾时最终以VCW为准,最终分为无或轻微反流者(0级)、轻度反流者(1级)、中度反流者(2级)、重度反流者(3级),TR加重定义为术后反流程度加重至有临床意义等级即中、重度。对离线存储图像关于导线与瓣膜关系及测量的VCW值进行读者间的一致性Kappa检验;比较起博导线干扰组与未干扰组、术后TR加重组与未加重组基线资料、术前术后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差异;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术后VCW与2DE指标的相关性;筛选与术后TR加重有意义的单变量预测因素作为自变量,术后TR加重作为因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共纳入患者142例,其中12例患者因未能获得合格声窗的RT-3DE图像在进一步分析中被排除,最终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共130例,其中右室心尖部61例(67%),中位间隔69例(53%)。导线相对瓣膜解剖关系的3DE显像成功率可达92%。2.根据RT-3DE所显示的起搏导线与三尖瓣相对解剖位置关系将研究对象分为起搏导线干扰三尖瓣组40例(31%)(A5%、S15%、P11%),起搏导线未干扰三尖瓣组90例(69%)(M44%、AS8%、AP2%、PS15%),植入右室起搏导线距离完成RT-3DE成像评价平均时间为77.92±33.08个月,其中随访时间小于12个月的患者10例。术前TR分级:0级22例(73%)、1级72例(55%)、2级36例(28%)。术后TR分级:0级1例(1%)、1级72例(55%)、2级53例(41%)、3级4例(3%)。TR变化情况:77例(59%)分级不变,46例(35%)分级至少加重1级,其中39例(30%)加重1级,7例(5%)加重2级,其中有临床意义的TR加重的患者总数为34例(26%)。观察者间不一致结果12例,隔瓣VS后隔瓣连合处8例、后瓣VS后隔瓣连合处4例,观察一致率90.8%,kappa值0.82。3.干扰组与未干扰组比较:(1)基线资料:与未干扰组相比,干扰组患者导线植入时间更长,导线位于右心室心尖部者更多,术前合并房颤者占比更大,同样抗凝剂使用者占比也更大,以上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2)超声指标:两组术前超声指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指标相比干扰组的RA-L、RA-T、RVEDD、RVEDT、MR、TR、PASP明显增大,其中术后反流指标VCW(0.55?0.12VS0.3?0.1,P<0.001)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干扰组术后超声指标恶化更明显。4.加重组与未加重组比较:(1)基线资料:加重组导线植入时间更长(89.08?28.71VS67.99?36.87,P=0.001),植入心尖部者占比更大(64.7%VS40.6%,P=0.016),VP百分比更高(71.62?38.97VS50.53?44.57,P=0.011),导线干扰瓣膜者占比更大(88.2%VS10.4%,P<0.001)。(2)超声指标:两组术前指标相比较,加重组RA-T(37.86?5.58VS35.88?4.04,P=0.047)、PASP(33.51?9.59VS30.5?4.36,P=0.044)高于未加重组,而MR流速、VCW值均低于未加重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加重组术前轻度MR、TR比重大有关。两组术后指标相比较,加重组RA-L、RA-T、RVEDD、RVEDT、TR、PASP、VCW数值均高于未加重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加重组右心超声指标恶化程度大于未加重组。4.相关性分析发现TR反流评价指标VCW与RA-L、RA-T、RVEDT及其术后术前变化值、TR、PASP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而与LVEF则不存在相关性。5.选取影响TR加重的单变量预测因素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导线干扰瓣膜是导致起搏器植入术后TR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3.492,95%CI3.822-47.627,P<0.01)。结论:应用RT-3DE可清晰显示起搏器导线路径及其与三尖瓣相对解剖关系,发现其经胸3DE显像成功率可达92%,RT-3DE在导线介导TR机制的研究中具有可行性。干扰组中导线位于心尖部者占比为62.5%,似乎说明位于心尖部的导线更易与三尖瓣发生撞击从而导致术后TR加重的发生,其结果的准确性及原因需进一步研究。起搏器导线植入后可增加TR加重的发生率且导线干扰瓣膜是起搏器术后TR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不能排除导致功能性TR加重的因素在此过程中的附加作用。关于右心室起搏对左心室功能,TR及右心室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更多前瞻性和长期随访研究。

姚瑶[7](2019)在《右室中位间隔部与心尖部起搏术后新发房颤的随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右室心尖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apical pacing,RVAP)在既往临床研究中已经证实存在起搏器术后不良临床反应的弊端,右室中位间隔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mid-septal pacing,RVMSP)在临床实践中是可行的,比RVAP拥有更高的临床安全性。研究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和中位间隔部两个起搏组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内行永久性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为单位开展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规定右室中位间隔部起搏组(RVMSP组)为研究组,右室心尖部起搏组(RVAP组)为对照组。起搏位置通过X线、心脏彩超、心电图三者联合判定。分析两组基线资料及术后新发房颤的长期随访结果并进行相关风险因素评估。研究结果本研究唯一临床终点事件是起搏器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本研究经严格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后入选人数共317例,RVAP组和RVSMP组人数对比(187例vs 130例)。两组最终结局事件(起搏器术后新发房颤)出现人数比较无明显差异(RVAP组vs RVSMP组:21人vs 32人,p=0.660,p>0.05)。两组共同平均随访时间为52.18±2.40个月。两组平均观察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RVAP组vs RVSMP组:51.52±2.6个月vs 52.84±2.3个月,p=0.763,p>0.05)。RVAP组和RVSMP组中起搏器植入术后新发房颤第一次发生时间(18.47±3.5个月vs 24.27±3.5个月,p=0.040,p<0.05)具有差异性。右室心尖部起搏组(RVAP组)患者术前LAD 3.57±0.78mm,术后LAD 3.71±0.63mm;术前LVESD 3.94±0.30mm,术后LVESD 4.72±0.30mm;术前LVEDD 4.39±1.70mm,术后LVEDD 5.22±1.50mm;术前LVEF 0.63±0.08,术后LVEF 0.61±0.07。右室中位间隔部起搏组(RVSMP组)患者术前LAD 3.49±0.51mm,术后LAD 3.52±0.36mm;术前LVESD 3.28±0.37mm,术后LVESD 3.86±0.22mm;术前LVEDD 4.71±0.56mm,术后LVEDD 4.80±1.38mm;术前LVEF0.63±0.06,术后LVEF 0.65±0.03。RVSMP组相比于RVAP组,RVAP组左室内径增大明显(p<0.05),在LVEDD和LVESD增大方面两组比较上有差异(p<0.05),在LVEF方面RVAP组较RVSMP组轻度下降(p>0.05),其余指标如MR、TR、MV E/A、TV E/A上不具有差异性(p>0.05)。起搏器植入术前高血压(RR=1.349,95%CI=0.429-1.529,P=0.025)、年龄(RR=1.828,95%CI=1.015-3.292,P=0.045)、SSS(RR=2.182,95%CI=1.111-4.284,P=0.023)、VVI起搏模式(RR=2.273,95%CI=1.891-9.027,P=0.001)、心房累积起搏百分数(cum%AP)(RR=1.028,95%CI=1.012-1.044,P=0.038)、左房内径LAD(RR=2.222,95%CI=1.019-4.843,P=0.045)是结局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研究结论在右室中位间隔部行起搏器植入术后相比于右室心尖部,可延迟起搏器术后新发房颤的出现时间,具有一定心功能保护作用,但是对于长期此部位起搏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随访。患者年龄、术前患高血压、术前左房内径较大、病态窦房综合征、采用VVI起搏模式、心房累积起搏百分数是起搏器术后新发房颤发生的风险因素。

苏浩[8](2018)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性预测及右室导线位置对疗效、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心力衰竭是心脏疾患发展的终末阶段,心脏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导致心脏舒张及收缩功能异常,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不足,而引起胸闷、气喘、呼吸困难、浮肿等,严重者可致休克、猝死。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疗效取得巨大进步,所以治疗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改善心力衰竭导致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减轻症状为主,继而逐渐发展为应用神经内分泌阻滞剂,逆转心脏重塑、修复心肌病变,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再住院率、死亡率,改善预后和提高远期生存率。虽然药物治疗取得了巨大进步,尤其一些新型药物的临床应用给心力衰竭治疗带来更多选择,但是仍然面临很多挑战。心衰依然是心血管疾病领域治疗的重点和难点。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电学传导或机械收缩不同步发生率较高,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通过纠正心衰患者房室、室间、室内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可以改善心衰症状。同时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CRT-D)可逆转心脏重构,抑制神经内分泌机制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NT-proBNP是脑钠肽(BNP)分解的一个非活性片段,心肌细胞受到刺激,心室压力或容量负荷增加,心肌缺血缺氧,心房、心室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神经内分泌激素,主要功能是调节水、盐排泄和血压平衡。血液中的NT-proBNP浓度与患者心功能严重程度相关,同时也是心力衰竭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NT-proBNP水平作为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指标,其值大小反应心衰严重程度,同时也是心衰治疗后疗效的评定指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治疗心衰的有效手段,CRT术后血清NT-proBNP水平较高提示患者预后差,如果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性良好NTproBNP下降明显。早期右室导线均为翼状被动电极,常规放植于右室心尖部,部分患者由于长期的右室心尖部起搏可诱发房室失同步、三尖瓣返流、心肌重构,心脏结构改变,出现头晕、心慌、乏力、胸闷等神经系统及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这种临床症状统称为起搏器综合征。螺旋电极的出现使右室不同部位起搏成为现实。非右室心尖部起搏主要为右室流出道起搏,可分为:高位间隔、中位间隔和低位间隔起搏。CRT患者右室导线位置是否会影响CRT疗效,间隔部起搏能否增加CRT的反应性,让更多的心力衰竭患者获益,尚不明确。CRT的原理在于通过房室、室间顺序起搏,使得心脏恢复同步性,而右室间隔部起搏更加靠近心脏电传导生理部位,将导线植入右室间隔部是否可以增加左右室、室内电、机械同步性,从而进一步提高CRT疗效,降低无反应率有待进一步考证。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CRT-D)通过纠正心脏不同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在降低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率和全因死亡率等同时,还可以降低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s,VTAs)发生风险。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CRT-D)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Antiarrhythmic)可能与心肌重构及电重构改善相关,再同步化治疗后产生不同的电激活和心肌收缩,改善了电和机械重塑,从而可以降低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的风险。而有关右室导线位置对应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CRT-D)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和室性心律失常影响的研究较少,其结果并不一致。当右室导线位置距离左室导线较远时可能会提高CRT疗效,但有关不同右室导线位置对VTAs的影响作用也缺乏相应的研究,其作用亟待进一步明确。目的:研究血清NT-proBNP水平对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CRT-D)疗效的反应性预测及不同右室导线位置对再同步化治疗疗效和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s,VTAs)发生率和恰当除颤风险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省立医院心脏中心2012年5月至2016年7月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并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and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CRT-D)患者352例。比较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12个月血清N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含量、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LVEF)、心电图QRS波群时限以及NYHA等级改善情况。根据再同步化治疗反应性,LVEF改善>10%定义为有反应,分为有反应组(Response)和无反应组(Nonresponse)。观察术前术后血清的NT-proBNP浓度水平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其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性评价。再根据右室导线位置分为:右室间隔组(RVMS)和右室心尖组(RVA),评价右室导线不同位置对12个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的影响。继续收集24个月的临床随访资料和起搏器随访资料,通过Kaplan-Meier曲线和COX多因素分析评价右室导线位置对VTAs的影响。结果:1)术后12个月,心脏彩超LVEF改善>10%有反应组(Response)221例(62.8%),另外无反应组(Nonresponse)131例(37.2%)。术前两组心脏彩超和心功能数值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有反应组心脏功能改善明显,无反应组改善不明显。患者血清NT-proBNP的浓度检测显示,术前两组含量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2个月有反应组血清NT-proBNP的浓度含量下降明显,无反应组下降不明显,有反应组与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密切相关;2)RVMS组和RVA组患者术前心功能、超声心动图数值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2个月反应率分别为62.6%和62.9%,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心脏功能、结构临床症状均显着改善,但两组间无显着差异,分别为LVEF(7.8±4.32%对8.01±4.13%,P=0.74);LVEDV(18.33±11.29对19.07±10.39,P=0.56);LVESV(34.9±23.5对35.6±21.9,P=0.77),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58)。术后12个月心力衰竭死亡率两组没有区别;3)不考虑左室导线位置时,RVMS组和RVA组对VTAs无影响。但亚组分析发现当左室导线位于ALCV时,RVMS组VTAs(HR=2.82,P=0.01)和恰当除颤(HR=2.71,P=0.02)风险增加;位于PLCV时,RVA组VTAs(HR=2.14,P=0.04)和恰当除颤(HR=2.77,P=0.01)风险增加;而左室导线位于LCV时,RVMS组和RVA组VTAs风险(HR=1.28,P=0.50)和恰当除颤(HR=1.53,P=0.33)相似。不恰当除颤各导线组合间均无差异(P>0.05)。结论:1)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CRT-D)是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血清NT-proBNP水平变化可以对再同步化治疗临床疗效做出预测;2)与RVA相比,RVMS不能提高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CRT-D)的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及预后;3)左室导线位于ALCV和PLCV时,右室导线位置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CRT-D)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和恰当除颤相关,较远的导线间距离除了进一步改善心功能外还有可能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栾和运[9](2011)在《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流出道起搏的近期临床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评价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脏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41例病窦综合征、高度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根据心室起搏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随机分为RVOT起搏组(21例)和RVA起搏组(2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2个月通过超声心动图对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之间的运动延迟(SPWMD)心室间机械延迟(IVMD)等相关指标进行观察随访。结果:术后3个月、12个月时,两组各项起搏参数均无差别。术后3个月时,RVOT起搏组的LVEDD、LVESD、IVMD和SPWMD均明显小于RVA起搏组(P<0.05),LVEF高于RVA起搏组(P<0.05),术后12个月时,ROVT起搏组的LVEDD、LVESD、IVMD、SPWMD等两项指标均显着小于RVA起搏组(P<0.05),LVEF明显高于RVA起搏组(P<0.05)且其差异性有随时间恶化的趋势。结论:右室流出道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心脏同步性,且对心功能的不良影响较小。

郑舒[10](2009)在《右室流出道起搏和心尖部起搏对心脏运动同步性和心功能影响的比较》文中指出背景:人工心脏起搏技术已成为心动过缓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右室心尖部(RVA)起搏作为一种传统的永久心脏起博器的植入方式因电极易放置,不易脱落而被临床广泛使用,但是存在起搏器综合症、起搏器诱导性心肌病等现象。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起搏技术,因为可以较RVA起搏保持更好的心脏传导顺序、获得更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而备受医学工作者青睐。不同部位心室起搏对心功能的中长期影响亟待进一步研究和比较,以选择更优化的起搏方式。目的:研究传统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在病态窦房结患者行DDD起搏后,对心脏运动的同步性和心功能方面的影响。研究对象和方法:排除器质性心脏病的41例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需要植入DDD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2例,行传统的RVA起搏;B组19例,行RVOT起搏。两组分别在起搏器植入术前、术后第二天、3月后、6月后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E峰/A峰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EF)、心肌运动指数(Tei指数)、左右室射血前期时间延迟(PETd)、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收缩后收缩节段(PSS)发生率;并同时抽取清晨空腹血测量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对上述指标进行同组治疗前后、组间同期比较。结果:1.起搏器植入后第2天、3个月后、6个月后LVEDD、E/A、EF均较治疗前无变化(P>0.05),而且A、B两组同期比较也无差别(P>0.05)。2.PETd在术后第二天就体现出左右两室运动的明显不同步(A组t=12.361,P<0.01;B组t=11.112,P<0.01),A组较B组更为明显(t=2.292,P=0.03);3.Ts-SD在术后第二天就体现出左心室内运动的不同步(A组t=33.426,P<0.01;B组t=30.853,P<0.01),A、B两组比较(t=4.041,P<0.01)。4.PSS的发生率在术后6个月时,A组较B组明显增加(x2=8.63,P<0.01),A组治疗前后增加亦明显(x2=23.48,P<0.01);B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x2=2.80,P>0.05)。5.A、B两组在治疗6个月后Tei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A组t=33.328,P<0.01;B组t=32.118,P<0.01);A组较B组升高更加明显(t=2.231,P=0.03)。6.A组在治疗6个月后血浆NT-proBNP的浓度升高(t=3.562,P<0.01),B组治疗前后无变化(t=0.221,P=0.82),A组较B组升高(t=2.727,P=0.01)。结论:DDD起搏后,无论是心尖部起搏还是流出道起搏均影响心室间和心室内运动的同步性;心尖部起搏较流出道起搏对心脏运动的同步性影响更加显着,并且这种影响在术后第二天就明显表现出来。随着起搏治疗时间的增加,两种部位起搏都会影响到心功能,但是心尖部起搏较流出道起搏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更加显着。

二、双腔起博器(右室流出道起搏)治疗扩张性心肌病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腔起博器(右室流出道起搏)治疗扩张性心肌病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左束支区域起搏术中冠状动脉的安全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2.2 左束支区域起搏电极的植入
    2.3 起搏器电极的测量方法
        2.3.1 九宫格法记录电极位置
        2.3.2 起搏电极至冠状动脉距离的测量
    2.4 观察电极植入术中及术后心脏血管损伤情况
        2.4.1 冠状动脉造影术
        2.4.2 观察术中及术后24小时内并发症
    2.5 数据分析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数据收集
    3.2 数据基线特征
    3.3 起搏电极在九宫格中的位置
    3.4 起搏电极至冠状动脉的距离
    3.5 起搏电极至冠状动脉距离与冠状动脉血管损伤的风险预测
    3.6 起搏电极损伤室间隔支的风险预测
    3.7 术中及术后24h内并发症
第4章 讨论
    4.1 多种电极定位方法的比较
    4.2 九宫格在LBBAP中的应用与意义
    4.3 冠状动脉解剖变异对LBBAP的影响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论文综述 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电极对心脏的血管损伤
    参考文献

(2)应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优化左束支区域起搏时间间期治疗心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左束支区域起搏新技术在心动过缓及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关键词)
英文摘要(关键词)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左束支区域起搏改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左心室机械同步性的研究
    背景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左束支区域起搏改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动过缓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脏电学同步性及心功能的研究
    背景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左束支区域起搏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的应用以及与传统双室起搏的疗效对比研究
    背景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左束支区域起搏在缓慢型心律失常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
个人简历
致谢

(4)383例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临床及心电生理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5)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患者选择
    2.2 术前资料的收集
    2.3 起搏器的植入方式
    2.4 起搏器的类型及参数设定
    2.5 随访资料收集
    2.6 房颤发作的定义
    2.7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临床基础资料分析
    3.2 起搏相关参数分析
    3.3 起搏器术后新发心房颤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4 讨论
    4.1 房颤相关危险因素
        4.1.1 BMI、饮酒、高血压、糖尿病、房性心律失常与房颤
        4.1.2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与房颤
        4.1.3 心脏彩超与房颤
        4.1.4 UA、BNP与房颤
    4.2 起搏器与房颤
        4.2.1 起搏模式与房颤
        4.2.2 心房起搏与房颤
        4.2.3 特殊功能
5 结论
6 局限性
本论文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永久起搏器右室导线植入位置与三尖瓣反流加重的机制及影响因素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立题依据
    1.3 实验内容及目的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数据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相关指标的定义
    2.2 研究观察指标测量方法及定义
        2.2.1 患者入院基线资料
        2.2.2 2 D、3D心脏彩超方法及观察指标
        2.2.3 心电图
        2.2.4 起搏器植入情况
    2.3 起搏器电极植入部位及与三尖瓣关系确定超声表现
    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基线资料特点分析
        3.1.1 基线资料总体特征
        3.1.2 起搏导线与三尖瓣瓣膜相对解剖位置分组情况
        3.1.3 起搏器植入前后及干扰组和非干扰组三尖瓣反流等级变化情况
        3.1.4 干扰组与非干扰组基线资料比较
        3.1.5 干扰组与非干扰组术前术后超声数据比较
    3.2 间隔部组与心尖部组术前术后超声数据对比
    3.3 起搏器植入术后 TR 加重组与未加重组临床基线资料对比
    3.4 起搏器植入术后 TR 加重组与未加重组术前术后超声参数对比
    3.5 定量评价三尖瓣反流程度指标 VCW 与 2DE 参数 Pearson 相关性分析
    3.6 术后TR加重的相关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心脏植入电子装置导线与三尖瓣反流关系
    4.2 关于起搏器植入术后导线相关三尖瓣反流的机制
    4.3 实时三维超声在起搏器导线介导的三尖瓣反流机制探讨
    4.4 右室电极的主动起搏电生理及其他影响因素
    4.5 导线相关严重三尖瓣反流治疗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缩略词表

(7)右室中位间隔部与心尖部起搏术后新发房颤的随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立题依据
    1.3 试验内容及目的
第二章 数据资料和方法
    2.1 数据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的纳入标准
        2.1.3 研究的排除标准
        2.1.4 研究疾病诊断标准
    2.2 研究观察指标
        2.2.1 患者入院资料
        2.2.2 患者入院前合并疾病的诊断标准
        2.2.3 患者起搏器植入情况
        2.2.4 患者心脏彩超观察指标
    2.3 试验仪器及设备
    2.4 起搏器植入部位确定
        2.4.1 RVSMP与 RVAP的胸部正位片表现
        2.4.2 RVSMP与 RVAP的心脏彩超表现
        2.4.3 RVSMP与 RVAP的心电图表现
    2.5 分组及研究内容
        2.5.1 术前检查
        2.5.2 起搏器植入判定
        2.5.3 研究分组
        2.5.4 研究流程及表格设计
        2.5.5 临床基线资料
        2.5.6 随访情况
    2.6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临床基线资料
    3.2 随访结果
    3.3 结局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局限性与展望
    6.1 试验研究的局限性
    6.2 试验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英文缩略词表

(8)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性预测及右室导线位置对疗效、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9)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流出道起搏的近期临床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一览表
引言
资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实验材料
    3 起搏器植入方法
    4 实验方法
    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右室流出道起搏和心尖部起搏对心脏运动同步性和心功能影响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实验部分
    资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起搏器的选择和植入
        1.3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访
        2.2 超声心动图检查
        2.3 NT-proBNP的检测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综述部分
    1.正常心脏电激动的重要性
    2.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3.右心室间隔部起搏
    4.心脏起博的再同步化治疗
    5.个体化起搏模式
    6.发展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双腔起博器(右室流出道起搏)治疗扩张性心肌病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左束支区域起搏术中冠状动脉的安全性评估[D]. 陈火龙. 南昌大学, 2021(01)
  • [2]应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优化左束支区域起搏时间间期治疗心衰的研究[D]. 赵晶. 昆明医科大学, 2020
  • [3]左束支区域起搏新技术在心动过缓及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 李晓飞.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4]383例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临床及心电生理学特征分析[D]. 谭亚丽.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5]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侯锦婷.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6]永久起搏器右室导线植入位置与三尖瓣反流加重的机制及影响因素相关性研究[D]. 张文成. 兰州大学, 2020(01)
  • [7]右室中位间隔部与心尖部起搏术后新发房颤的随访分析[D]. 姚瑶. 兰州大学, 2019(09)
  • [8]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性预测及右室导线位置对疗效、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D]. 苏浩. 安徽医科大学, 2018(04)
  • [9]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流出道起搏的近期临床对比研究[D]. 栾和运. 青岛大学, 2011(06)
  • [10]右室流出道起搏和心尖部起搏对心脏运动同步性和心功能影响的比较[D]. 郑舒. 青岛大学, 2009(11)

标签:;  ;  ;  ;  ;  

双腔起搏器(右心室流出道起搏)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