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林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锦州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林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一、锦州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林主要害虫与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赵倩[1](2021)在《辽宁干旱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文中提出杨树速生丰产林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辽宁地区人工林的重要组成。辽宁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在西部的山地、丘陵地区,年降水量只有400 mm。干旱地区培育杨树速生丰产林,必须要结合气候特点、雨水条件、土地资源等客观因素,熟练掌握造林技术,才能保证树苗的成活率。分别从地块与树种的选择、栽植技术要点、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干旱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林的造林技术展开分析。

赵倩[2](2021)在《辽宁省干旱地区杨树速生丰产营林技术》文中研究说明杨树速生丰产林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辽宁地区人工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干旱地区培育杨树速生丰产林,要结合气候特点和土地资源等客观因素,熟练掌握造林技术,才能保证树苗的成活率。本文从地块与树种的选择、栽植技术、抚育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干旱地区杨树速生丰产营林技术。

李爱霞[3](2020)在《杨树速生林栽培技术要点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杨树速生林的栽培不仅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在防沙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近些年在市场对杨树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对杨树速生林的栽培技术更加重视。怎样才能让杨树速生林的生长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在栽培杨树时,注意其栽培技术要点,提升杨树的栽培质量,让杨树速生林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阎合[4](2020)在《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时空流行特点与风险分析》文中认为由金黄壳囊孢(Cytospora chrysosperma)引起的杨树腐烂病是一种枝干病害,在中国“三北”地区发生严重,已造成大量杨树死亡。控制杨树腐烂病的核心是预防,而摸清病害的流行规律是预防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整理分析中国东北地区自2002年至2015年共14年间杨树腐烂病发生数据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纬度、海拔,不同森林经营区,不同功能区等分类方式,对比分析杨树腐烂病在不同类型区域的流行趋势;并以县(区、市)行政单元作为样本统计单元,采用时空扫描统计量(Sa TScan)技术,并结合回顾性时空扫描方法,分析了14年间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的时空分布与流行特点及其聚集模式;通过Max Ent模型与Arc GIS技术,结合不同环境变量对病害发生的贡献率,对杨树腐烂病潜在分布区及其适宜性进行了分析,预测了不同气候变化下未来30年和50年潜在分布区的变化情况,并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杨树腐烂病在东北地区传播扩散的风险性进行分析。旨在为该病害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的发生趋势与纬度区间的相关性并不显着,但相同纬度下高海拔地区的发病率明显低于低海拔地区。不同森林经营区中,杨树腐烂病发生程度差异较大,松辽平原农田防护林区林木种类相对单一,构成了一个相对集中的杨树腐烂病地理分布区;在长白山脉沿线与大兴安岭南部,常年以中、低程度发生;大兴安岭北部与小兴安岭基本不发生。不同功能区中,城市园林绿化区的发病率高于农田防护林区,且在整体发病率越高的地区,差异越显着。2、中国东北地区的杨树腐烂病平均发生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均上升速度为27.62%。14年间共有149个县累计901县(次)受害,但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较大。病害的时空分布呈现“爆发-聚集-蔓延-稳定”的特点。病害的空间聚集效应明显。2002-2015年累计发病面积扫描显示1个一类聚集区和4个以上的二类聚集区;分年度空间扫描统计,探测到14个一类聚集区和37个二类聚集区,显示出“扩张-集中-扩张”的三阶段变化规律。一类聚集区主要集中在辽宁省(LLR=86469.86,p<0.001)。病害也表现出显着时空聚集效应,2002-2015年连续时间维度的时空扫描结果显示,存在1个一类聚集区和6个二类聚集区。一类聚类区集中在辽宁省,出现于2009-2015年(LLR=64182.00,p<0.001)。时空动态分析显示未来杨树腐烂病在局部区域的爆发流行可能更加趋于频繁和严重。3、杨树腐烂病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适宜分布区覆盖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内蒙古东北部地区。在19个环境变量中,对腐烂病的发生影响最大的环境变量是降水量变异系数、最暖季度降水量和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它们对病害发生的影响分别达到模型贡献率的28.0%、25.3%、24.8%。未来30年和50年杨树腐烂病在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和适宜程度出现扩张、加重的趋势。其中辽宁、吉林、黑龙江的大部分地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最适宜分布区呈现出加重趋势,内蒙古北部和西部的各等级适宜区在向外扩张,适宜等级有上升趋势。4、风险性分析结果显示,杨树腐烂病的寄主在中国东北地区分布广泛,病害的发生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危害。同时,该病害的潜伏侵染特征,造成苗木调运过程中的检疫鉴定困难,定殖后的防治难度大。杨树腐烂病风险综合评价值R=1.87,在中国东北地区属于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的风险较大,监测和防控的重点应以发生区的防治和检疫为主。

亓军红[5](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霍爽[6](2018)在《锦州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林主要害虫与防治》文中认为随着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人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我国对造林生产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大力发展林业经济,致力于通过林业产业发展,扩大林业规模,提高森林覆盖率,从而有效缓解生态环境危机。杨树是我国辽宁省平原地区的主要速生树种之一,近年来随着私有化和集体栽培区域的不断扩大,本地的杨树品种越来越多,加上管理过程比较粗放,导致杨树速生丰产林的病虫害越来越严重,这已经成为杨树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查清杨树速生丰产林的

张海龙[7](2017)在《山西雁北桑干河流域中部地区杨树退化林分评价与改造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西雁北桑干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是我国主要生态脆弱区之一。自上世纪60年代起,该地区就开始了大规模的防护林建设,对雁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该地区的杨树防护林大面积死亡,生态防护功能明显降低,雁北地区的风沙危害风险加大。退化的防护林成为我国北方绿化生态屏障的薄弱环节,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改善退化林分质量,并对防护林维护提供参考,针对桑干河流域以杨树为主的防护林出现大面积死亡、树龄老化、树木衰死等退化现象,对桑干河流域退化林分现状进行了研究,选择抗逆速生的金白杨和中金杨为主栽树种,选择针叶树种樟子松,阔叶灌木长柄扁桃和小乔木梭梭为混交树种,提供了四种改造试验类型,并对样地改造的情况状进行为期3a的监测。建立退化林分评价指标,对不同混交类型的树高、胸径、成活率等进行评价。各混交类型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在杨树伐桩嫁接更新改造试验中,杨树在胸径、树高、成活率方面均表现出优势状态,其中三年生中金杨可达6m,胸径5.62cm,三年生金白杨可达5.7m,胸径5.12cm,中金杨的长势要优于金白杨。(2)在杨树伐桩嫁接与樟子松混交试验中,樟子松成活率较高,生长表现较好,杨树伐桩嫁接的生长表现则十分稳定。(3)在杨树伐桩嫁接与长柄扁桃混交试验中,长柄扁桃的成活率较低,生长较为缓慢,“中金杨”与“金白杨”表现较为稳定。(4)在杨树伐桩嫁接与梭梭混交试验中,梭梭的成活率比较差,推测原因是初期水分没有跟上,但尚需进一步实验证明。“中金杨”和“金白杨”表现则比较稳定。(5)各种更新模式均能有效对退化林分进行修复改造,混交模式与杨树伐桩嫁接纯林在3年内表现没有明显差异性,但杨树伐桩嫁接+樟子松混交模式总体生长稳定性优于其他混交模式。

张慧,刘永新[8](2016)在《迎春五号杨树速生林的营造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对迎春五号杨树速生林的营造技术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赵亮,韩清华[9](2014)在《杨树速生丰产林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文中认为从栽培技术、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三方面总结了杨树速生丰产林的高效栽培技术,目的是促进杨树速生丰产林尽快步入品种良种化、技术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的轨道,为本县及周边地区的木材加工企业提供充足、优质的原材料。

谭丽娟,张秀丽[10](2014)在《辽西干旱地区影响杨树林分速生丰产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辽西气候干旱地区,立地条件的优劣、造林的技术方法、树种的选择、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林木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及林分密度的大小等6项因素,是影响杨树林分速生丰产的关键。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实现杨树速生丰产的目的。

二、锦州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林主要害虫与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锦州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林主要害虫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辽宁干旱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造林地的选择与整理
2 优选树种
3 造林密度和栽植技术
    3.1 合理密植
    3.2 挖植树坑
    3.3 植苗要点
4 杨树的抚育管理
    4.1 除草松土
    4.2 灌溉施肥
    4.3 病虫害防治
        4.3.1 常见病害的防治。
        4.3.2 常见虫害的防治。
    4.4 定期修枝
5 结语

(2)辽宁省干旱地区杨树速生丰产营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造林地的选择与整理
2 优选树种
3 栽植技术要点
    3.1 合理密植
    3.2 挖植树坑
    3.3 植苗要点
4 抚育管理
    4.1 除草松土
    4.2 灌溉施肥
    4.3 病虫害防治
        4.3.1 病害防治
        4.3.2 虫害防治
    4.4 定期修剪
5 总结

(3)杨树速生林栽培技术要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杨树速生林栽培技术要点
    1.1 选育树种
    1.2 林地选择
    1.3 选择适宜的栽植密度
    1.4 整地要求
    1.5 肥水管理
    1.6 病虫害防治
    1.7 松土除草
    1.8 合理修枝
2 杨树速生林栽培中需要重视的几个技术环节
    2.1 重视育苗工作
    2.2 坚持高质量、高标准栽植
    2.3 做好开发面积和水资源供给能力的合理规划
    2.4 科学抚育,促进杨树速生林良好生长
3 结语

(4)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时空流行特点与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杨树腐烂病的研究概况
        1.1.1 杨树腐烂病的病原菌
        1.1.2 杨树腐烂病症状
        1.1.3 杨树腐烂病的侵染循环
        1.1.4 影响杨树腐烂病发生的因素
        1.1.5 杨树腐烂病的综合防治
    1.2 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
    1.3 在时-空尺度上研究植物病害流行的方法
        1.3.1 扫描统计量(Scan statistic)的发展
        1.3.2 扫描统计量的工作原理
    1.4 物种适生区预测与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研究概况
        1.4.1 物种适生区预测研究概况
        1.4.2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概况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2 研究目的
        1.5.3 研究意义
        1.5.4 研究内容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大兴安岭地区
    2.2 呼伦贝尔护牧林区
    2.3 松辽平原地区
    2.4 小兴安岭地区
    2.5 长白山脉地区
3 中国东北地区不同类型区域对杨树腐烂病流行的影响
    3.1 数据获取
        3.1.1 测报数据
        3.1.2 NDVI数据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杨树腐烂病的发生与纬度和海拔的关系
        3.2.2 杨树腐烂病的发生与不同森林经营区的关系
        3.2.3 杨树腐烂病发生与不同功能区的关系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杨树腐烂病在不同纬度与海拔地区的流行趋势
        3.3.2 杨树腐烂病在不同森林经营区的流行趋势
        3.3.3 杨树腐烂病在不同功能区的流行趋势
    3.4 小结与讨论
4 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时空传播与聚集效应
    4.1 数据获取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杨树腐烂病整体发生趋势
        4.3.2 杨树腐烂病分县区发生趋势
        4.3.3 杨树腐烂病时空分布规律
        4.3.4 杨树腐烂病空间聚集效应
        4.3.5 杨树腐烂病时空聚集效应
    4.4 小结与讨论
5 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潜在分布区预测及风险性分析
    5.1 数据获取
        5.1.1 测报数据
        5.1.2 生物气候数据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潜在分布区预测分析
        5.2.2 风险性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潜在分布区预测分析
        5.3.2 风险性分析
    5.4 小结与讨论
6 主要结论与创新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6)锦州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林主要害虫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锦州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林的主要害虫
2 锦州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林虫害的防治措施
    2.1 提高营林生产技术水平
    2.2 药剂防治
    2.3 加强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的应用

(7)山西雁北桑干河流域中部地区杨树退化林分评价与改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退化林分改造技术发展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1.1 国外研究现状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2 发展趋势
        1.2.1 多学科交流的态势
        1.2.2 综合的效益评价体系
        1.2.3 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1.2.4 不断加强的政策保障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研究区域选择
    2.3 地形地貌
    2.4 河流水系
    2.5 气候条件
    2.6 土壤条件
    2.7 植被条件
3 研究方法
    3.1 退化杨树林生长评价
        3.1.1 林分生长发育时期划分的依据
        3.1.2 退化程度的划分
        3.1.3 退化林分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3.2 退化杨树人工林改造模式技术研究
        3.2.1 立地类型选择
        3.2.2 改造对象(采伐林分)选择
        3.2.3 更新换代品种选择
        3.2.4 采伐方式和面积
        3.2.5 采伐时间与伐桩质量
        3.2.6 接穗的采集与处理
        3.2.7 嫁接时间
        3.2.8 嫁接方法
        3.2.9 封土
        3.2.10 嫁接后管理
    3.3 退化杨树人工林改造模式研究
        3.3.1 杨树伐桩嫁接模式
        3.3.2 杨树伐桩嫁接+樟子松模式
        3.3.3 杨树伐桩嫁接+长柄扁桃模式
        3.3.4 杨树伐桩嫁接+梭梭模式
4 结果与分析
    4.1 退化杨树人工林现状评价及成因分析
        4.1.1 桑干河流域杨树退化现状
        4.1.2 退化林分的成因分析
        4.1.3 退化林分修复措施建议
    4.2 退化杨树人工林改造模式对比
        4.2.1 退化杨树人工林改造模式
        4.2.2 不同模式下杨树生长对比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9)杨树速生丰产林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栽植技术
    1.1 品种选择
    1.2 宜林地选择
    1.3 造林地平整
    1.4 苗木选择
    1.5 栽植密度
    1.6 苗木栽植
2 抚育管理
    2.1 培土
    2.2 追肥
    2.3 浇水
    2.4 松土、除草
    2.5 修枝
    2.6 间作
3 病虫害防治
    3.1 营林措施
    3.2 仿生制剂及生物防治
    3.3 人工物理防治
    3.4 化学防治

四、锦州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林主要害虫与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宁干旱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J]. 赵倩. 中国林副特产, 2021(03)
  • [2]辽宁省干旱地区杨树速生丰产营林技术[J]. 赵倩.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06)
  • [3]杨树速生林栽培技术要点分析[J]. 李爱霞. 农村实用技术, 2020(11)
  • [4]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时空流行特点与风险分析[D]. 阎合.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5]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锦州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林主要害虫与防治[J]. 霍爽. 农民致富之友, 2018(12)
  • [7]山西雁北桑干河流域中部地区杨树退化林分评价与改造技术研究[D]. 张海龙.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8]迎春五号杨树速生林的营造技术[J]. 张慧,刘永新. 民营科技, 2016(01)
  • [9]杨树速生丰产林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J]. 赵亮,韩清华. 北京农业, 2014(33)
  • [10]辽西干旱地区影响杨树林分速生丰产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 谭丽娟,张秀丽. 防护林科技, 2014(03)

标签:;  ;  ;  ;  ;  

锦州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林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