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经验做大做强

总结经验做大做强

一、总结经验 做大做强(论文文献综述)

彭雯[1](2020)在《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的经济后果研究 ——来自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在PCAOB注册的经验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市场对信息中介国际化能力的需求亦随之增强。审计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信息中介之一,对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维护市场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企业国际化以及资本市场对外开放高速发展时期,打造拥有优质声誉、专业技能的国际化会计师事务所,塑造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知名度与核心竞争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高质量发展,是促进中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计师事务所是《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之一。在政策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国际化的审计产品,多家中国境内证券从业会计师事务所在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简称PCAOB)注册,拥有在美国资本市场中提供审计服务的资格,这是在审计市场集中度较高的美国市场承接审计业务的首要资质;是向客户体量较大,市场机制完善的国家学习国际执业标准,积累国际经验的入场券;是在发达国家市场建立国际声誉,进行高质量国际化建设,加强审计供给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主动在PCAOB注册这一背景,系统探究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对中国境内A股主板上市公司的审计定价、审计质量以及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机理。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提供审计产品的供给方,其要素特征关系到事务所定价决策等微观行为,从而决定会计师事务所能否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产品,进一步对资本市场中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探究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这一审计供给方特征如何影响审计行为、审计结果以及审计作用,以期揭示会计师事务所“走出去”如何发挥积极作用,为提高资本市场信息质量,保障市场机制有效运行提供理论借鉴。首先,本文通过分析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对中国境内业务审计定价决策行为的影响,发现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在PCAOB注册促使审计收费显着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声誉较高的事务所中效应更为显着,并且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促使审计投入增加,说明事务所提高定价的动机是对声誉成本与审计投入成本的考虑;结合审计师能力的分析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促使审计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在PCAOB注册之后提高审计收费反映为国际化能力的提升。此外排除了客户规模、产权差异、境外投资者持股、低价竞争、审计收费粘性、内生性等因素的潜在干扰。第二,在探究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对审计定价决策行为影响渠道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结合审计结果,分析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如何影响中国境内业务的审计质量。研究发现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在PCAOB注册之后,境内业务审计质量显着提高。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审计风险较高、事务所规模较大的样本中,国际化对审计质量的提高作用更加明显,一定程度上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促使审计师提高审计质量的动机是在声誉机制下,事务所为了发送国际化这一积极信号,出于对潜在风险,国际声誉成本的考虑,因而有动机提高审计质量。此外审计师能力方面,结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人数、学历素质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事务所在PCAOB注册之后注册会计师人数显着增加,学历水平显着提高,表明事务所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会吸收更多高学历的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师的素质能力,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事务所国际化促使审计师提高审计质量的能力渠道。最后,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影响审计质量,进而对会计信息产生作用。基于会计信息可比性视角的分析表明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在PCAOB注册有助于提升会计信息可比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也具有声誉效应和学习效应,能够增强审计师对国际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的理解能力,从而有助于审计师更高效的判断会计信息是否合乎准则,提供更加可比的会计信息。上述研究表明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这一审计供给特征通过审计师动机和能力渠道,促使审计师学习国际经验方法,增加审计投入,与国际标准体系接轨,提高专业能力,从而调整审计定价决策,提高审计质量,增强会计信息可比性,并且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检验克服了客户选择审计师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基于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自愿在PCAOB注册,并且禁止PCAOB强制检查这一独特的制度背景,能够将声誉效应与监管效应进行有效区分,研究发现即使在没有PCAOB强制检查的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通过主动在PCAOB注册这一自愿性的国际化方式具有积极效应,为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如何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亦说明PCAOB对于非美国企业的审计存在积极的外部性。同时,本文研究结论对于资本市场其他中介机构国际化建设也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张雅斐[2](2020)在《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路径研究 ——以信永中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资企业积极响应“走出去”战略的号召,在海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开工建厂,但也有不少“走出去”的企业因为缺乏配套的专业服务机构而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屡遭不顺。在此背景下,国家相关部门多次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本土会计师事务所“走出去”为企业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本土所国际化的进程。然而“走出去”只是一个方向性的概念,国际化的路径究竟该如何选择,也因此成为了困扰那些有能力、有意愿“走出去”的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一大难题。针对国际化路径该如何选择等一问题,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历程的资料,发现目前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的路径主要包括加入国际组织、自建国际网络、跟随客户“走出去”三种。本文分别对三种路径单独进行了介绍,并辅以案例表现其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情景,最后以中国首家走出国门的会计师事务所——信永中和为例,总结其自2005年以来十余年的国际化路径探索的全过程,发现信永中和并非局限于某一种特定路径,在围城中寻找出路,而是多种路径相结合,相辅相成,用加入国际组织来弥补自建国际网络的效率局限,用自建国际网络来抵消加入国际组织的自主性不足,在彼此网络达不到的地方互相提供支持,并且紧随客户“走出去”的步伐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不难发现,信永中和所有的战略制定,从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到多元化服务体系,再到注重人才培养方案,都在围绕国际化布局,这也给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起到了示范性作用。最后笔者呼吁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在国际化的路径选择上,可以参考信永中和模式,切勿固步自封,因特定的模式限定了自己的国际化进程,而是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阶段,合理的选择适合的路径。

鲍广鑫[3](2020)在《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R会计师事务所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又进入了一个经济增长的蓬勃期,各行各业欣欣向荣,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也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一些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我国执业注册会计师的人数也有了质的提升。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资本市场的作用日益强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占据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成为我国金融经济、企业管理方面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过去十几年,会计师事务所屡屡爆发出种种审计丑闻,导致人们对事务所的信任降低,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在执业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严重阻碍了会计师事务所想要做大做强的发展进程。因此,不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很关注如何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能力和审计质量,如何使会计师事务所可以走在健康的前进道路上。而所有答案的关键在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是否完善有效,内部治理是否完善有效直接决定了会计师事务所能否真正的做大做强。所以,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和案例分析法三种方法,对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理论和实际进行研究,为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实践应用提供一些参考意义。首先,本文以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为研究的主题,通过归纳总结有关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相关文献,确定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概念、内容和相关理论。其次,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实际情况着手,在归纳研究我国现阶段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现状的基础上总结现在内部治理存在的问题,从深层次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提出具有普适性并且细致的改进建议。最后,本文选择R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案例,具体分析了这家最近频频受到监管机构处罚的事务所在内部治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并且认为R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通过落实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强化激励约束力度以及加强对分所的管理这三个方面优化其内部治理。

李洋[4](2019)在《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讨论旨在破除全球化时代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对国有体制发展前景的质疑。“公有制必然不如私有制”的论调是站不住脚的。把国有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视为中国经济的枷锁是很危险的,也是不公正的。本文通过对我国国有经济发展历史的回顾,以及与全世界范围内其他经济体国有企业成功案例的对比分析,寻找出我国坚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强做大国有企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国有企业不仅存在于具有社会主义传统的欧洲国家,连私有化至上的美国也并非没有国有企业。学界常有观点认为西方国有经济的比例比中国低很多,但是以新加坡为例的不少完全市场经济体也拥有着很高的国有经济比例。这些国家的国有企业可以说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但为何也能够实现经济成功呢?这些都是简单支持私有化的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所以说,草率的把所有的经济问题归咎于国有体制是不负责任的。回顾历史,那些不立足本国国情就接受了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试图通过激进的私有化实现经济发展的失败案例比比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拉美国家、菲律宾等经济体陷入长久的“中等收入陷阱”就是例证。而这些国家也基本失去了实现工业化的机会。反观同时期有着更高国有企业比例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如韩国等)却完成了脱贫和赶超。国有企业存在的很多问题是与所有制无直接关系的。很多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在私有企业,尤其是在股权分散的大型私有企业里一个都不会少。如此可见,简单的改变企业的所有制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并没有帮助。从西方成功的国有企业经验中可以看到,如果能够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按照市场规则有效治理国有企业,所有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很好的管控和规避,完全不会比私有企业做的差。从对法国国有经济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在承认国有企业贡献和地位的同时,法国政府不推行激进私有化,而是通过积极改革保持企业竞争力,使其成为国家核心技术的掌握者。德国的国有企业也在战后恢复经济,实现国家工业化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而且在经历了几轮私有化后,近年来德国在电力等行业开始出现重新国有化的呼声。而北欧国家的国有企业则是支撑其高福利经济的重要部分,且在创新能力上走在世界前列。亚洲的新加坡和韩国则更加是利用国有企业实现经济腾飞,完成工业化的典型案例。甚至在完全信奉私有化的美国也有着数量可观的国有企业,除了在公共事业部门外,也不乏涉足军工、金融、地产等行业。这些都说明了国有企业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国有企业改革虽不是新问题,但目前大部分研究都只停留在企业微观治理的层面,并没有从全球化内外联动的视角,以及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直面指出坚定做大做强国有经济的理论基础和信心来源。只有跳出西方经济学范式的框架,从例证分析的角度才能更好找到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方向。本文在绪论中阐述了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动态及论文研究方法、基本框架与创新点;第一章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客观总结了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出的历史贡献。同时回顾了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诞生及推广的原因和过程,阐明了这一趋势对我国经济在逐渐融入全球体系后的影响。为了解释这一影响,本文在第一章第二节阐述了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第二章首先总结和分析了质疑国有企业运行效率的一些理论,包括“委托-代理”“搭便车”“预算软约束”等问题,揭示了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否与企业的产权归属公有或私有并无关联。随后,本文对推行私有化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陷阱”进行了梳理。最后,本章指出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私有化改革在本质上的不同之处。在第三章,本文通过对法国、德国、北欧国家、美国等经济体的国有企业发展历史的分析和对比,总结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值得借鉴的地方。第四章则主要分析了与中国更为接近的韩国、新加坡等经济体的国有经济成分和私有化改革的尝试,试图找到可供我国采用的改革路径。本文的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就当前全球化形势下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应对举措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第八章则是对全文的总结,以及对未来国有企业发展的展望。

张飞雁[5](2019)在《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很难找到不存在国有经济的国家,承担国有经济的载体是国有企业,在不同制度下国有企业承担的功能和作用不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的存在是为其政党服务,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有企业是为人民服务,所以在不同制度下国有企业的发展路径不同。纵观国有企业演变历程,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国有企业都经历改革,在不同的制度下国有企业的改革目的与路径必然不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有其制度的必然性,而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改革必然不能走私有化的道路,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所决定。中国国有企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创造“中国奇迹”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取得巨大成就。回顾中国国企发展和改革路径,改革开放前30年,建成了“统购统销”、“统分统包”、“一大二公”的单一公有制国有企业。改革开放后40年,中国国有企业基本上是围绕国有企业控制权进行改革,从“简政放权”、“股份制”、到目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基本上具备现代企业特征的基本构件。中国经过40年的改革,当前的国企再也不再是单一公有制的国有企业,已是产权多元化的现代企业组织,基本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但是,国有企业也积累一些问题、存在一些弊端,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并把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升到制度层面,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写进国家重要文件,这为中国国有企业未来发展提出明确的发展路径——混合所有制。文章就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问题进行分析,从国有企业发展改革的实践路径入手,对国企改革路径以及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借鉴中西方的相关理论,提出解释国企混改的理论框架,用以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中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优化方式。文章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描述性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法。笔者比较分析国内外国企改革的路径特点以及国外成熟市场经济的国有企业改革路径的实践,为构建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与实践路径提供有益的借鉴。文章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即本文绪论部分,主要对中国国企混改的背景和理论与现实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文献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既有的研究成果,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理清本文写作可行性、目的及意义;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明确本文可能创新点和难点。第二部分,即第一章,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理论,为分析国有企业改革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改革的逻辑发现公有制制度前提下可以实现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理论上解决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融合的问题,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就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的分析框架。第三部分,即第二章主要梳理中国国有企业的来源、发展历程,以及从整体和局部对国有企业治理的现状、运行状况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从整体上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萌芽、形成、发展并不断向成熟推进的过程,在国有企业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所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征。第四部分,即文章的第三、四、五章,这部分主要是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分析,首先分析现阶段实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几种主要路径的模式的内涵、特征,并从整体上对各种路径的效果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其次是分析对国有企业改革中两个典型案例和国外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改革实现路径中典型的模式特点研究,分析国有企业在实践的路径中出现的问题及国企改革的启示;第三,通过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模式和国内典型案例分析,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第五部分,即第六章,是在以上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国企混改优化的具体路径和政策建议,为国企改革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并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建议。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一)许多学者认为微观层面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国有经济主要载体和实现形式。笔者认为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并不仅仅通过国有企业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实现,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实现形式都可以是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二)实践中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点,笔者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的突破点要注重人力资本在价值增中的作用,形成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要素利益共同体。(三)学术界与理论界一致认为,混合所有改革的关键是市场化改革,引入市场化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垄断,而没有指出切实可行的实现市场化的路径。笔者认为职经理人的市场化机制是实现市场化的重要方式,最主要是政府放弃对国有企业人事的行政垄断权,使职业经理人选聘完全由市场决定。进一步探讨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运行需要市场经济驱动,但政府也要发挥作用,需要市场与政府二者共同协调。随着经济的演化与发展,国有经济的运行在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崭新的课题。进一步深入研究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有助于解决公有制制度体系下国有企业发展的问题,揭示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张俊豪[6](2019)在《TJ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门化经营实施效果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国外六大会计师事务所开始宣称自己的行业优势并实施行业专门化经营,形成特有的竞争优势。在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经历三次大规模的合并浪潮之后,开始认识到行业专门化经营的必要性,逐渐开始实施行业专门化经营策略。2010年11月1日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提出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需运用风险导向模型,要求其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对客户所处的行业环境有一定的了解。此外,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也从另一个方面要求会计师事务所走行业专门化经营道路,通过行业专门化经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做大做强。那么,在我国现阶段的审计市场中,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门化经营效果如何,行业专门化经营对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会产生怎样影响,这些问题有待理论界和实务界回答。本文选取TJ会计师事务所为案例分析对象,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TJ会计师事务所2009年至2017年的客户为样本,对其行业专门化经营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在衡量TJ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门化程度时,主要采用了行业市场份额法;在衡量审计质量方面主要采用了操纵性应计利润;在衡量审计费用时方面,主要采用了境内审计费用的自然对数。在总体客户层面考察了TJ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门化经营对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的影响之后,又根据客户规模、客户所在地以及客户风险三个指标划分为细分样本开展了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行业专门化经营在总体客户层面对TJ会计师事务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能够提高TJ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和帮助其获得更高的审计收费。但是,在细分客户市场中有着不同的影响。在大小客户市场中,行业专门化经营对于大小客户均能起到提高审计质量的作用,但在审计收费方面,仅在大客户市场中具有正相关性,对于小客户市场不存在相关性;在本外地客户市场中,行业专门化经营均能提高客户的审计质量,但只有在外地客户市场中能够对审计收费产生正相关性的影响;在高低风险客户市场中,行业专门化经营均能发挥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的作用。本案例虽然仅对TJ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研究,但是其结论能够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采用行业化经营的实施效果提供参考。会计师事务所应该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和中国独特的审计市场特征进行适当的行业专门化经营,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做大做强。同时,研究结论还对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未来沿着行业专门化路径的发展方向提供一定启发。

陈昕[7](2019)在《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成效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伴随着改革东风重新起航,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积极成效。然而,由于国内注册会计师行业基础较差,相关理论研究相对缺乏,导致国内会计师行业发展跟不上国际先进水平,也满足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因此,为促进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国内本土事务所竞争力,上世纪末,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出了“做大做强”发展战略,鼓励本土事务所通过合并增强实力、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切实提高自身竞争力。在政策措施的支持推动下,我国掀起了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浪潮。然而,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会造成多方面的影响,虽然很多事务所在合并后的规模有所扩大,但它们的审计质量、客户资源、审计收费是否相应的有所提升,以及和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差距是否正在缩小都属于未知。鉴于此,本文以2012年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案例研究的方式,以上市公司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国泰安数据库的数据为依据,从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前后的发展概况入手,通过对合并后事务所的相关指标,包括审计收费、客户结构、审计质量和行业地位等四个方面,对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成效进行全面剖析,并与同期的国际四大和国内百强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梳理出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形成的优势和不足及其存在的原因。通过对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例的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促进了规模效应和合作效应的突显,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其业务规模,为从业人员带来了更为优厚的收入,同时在行业内的综合地位和排名也有所上升。但在2012年合并初期,取得的成效不尽人意,存在着内部事务所核心资源(包括CPA人才、客户资源等)流失、外部审计收费标准降低问题。因此,致同的合并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改进,针对合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建立相应的人力资源体系、优化客户资源、提高业务质量控制、整合文化资源等对策建议,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提供借鉴和参考。

万瑾[8](2019)在《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的整合问题研究 ——以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自1980年注册会计师制度重建以来,在这30多年间,注册会计师行业取得了飞速发展。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提升,A股上市公司的数量截至2018年底已经突破3500家,吸引海外投资与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并行,使得对注册会计师的需求和要求都在提升。但是相比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本土事务所在规模和审计质量上还是存在差距。为了推动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做大做强,在注册会计师协会与财政部的共同推动与领导下,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形成了多次合并浪潮,旨在提高审计质量,扩大经营规模,促使优秀的资源更加集中,从而具备大型集团的审计能力并走出国门、走向国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在一轮轮的合并浪潮之后,国内事务所的确通过合并扩张而不断变大,但是从审计实践的角度看来,合并后审计失败遭受处罚的案例屡见不鲜,那么合并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承接业务能力是否有所提升?质量是否得到改善?本文将选取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案例为研究对象,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是国内第一家通过合并跻身全国排名前四,打破国际四大垄断的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然而在2017年初瑞华因2次行政处罚而导致的被暂停承接新的证券业务,导致其损失大量客户,业绩一落千丈。本文将从收入角度、客户角度以及审计质量三个角度综合分析瑞华2013年合并后的效果,找出合并后整合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合并前存在的风险,对事务所合并的合并提出有效的建议,使得我国事务所未来的发展能以之为鉴,越走越好。

周新华[9](2019)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经济后果研究 ——基于瑞华合并的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共经历了四次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浪潮,这四次合并浪潮均旨在实现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通过四次合并浪潮,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行业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许多会计师事务所只是为了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进行被动合并,在合并后并没有实现有效整合,而导致这些事务所出现了“大而不强”的局面。本文选取在合并浪潮中具有代表性的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研究案例,对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的经济后果进行分析,来考察会计师事务所在合并后是否能够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本文在研究案例时,从审计市场供给和需求两大视角进行经济后果的研究。首先是审计市场供给方面,本文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业务收入、注册会计师人数)、审计质量(非标准审计意见比例)和审计效率(审计延迟)进行分析,再通过审计收费和客户结构(客户数量、客户规模)来反映审计市场需求方面。本文的结论是,不论从审计市场供给还是需求来看,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扩大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审计质量,但是此次合并可能更多的体现在“做大”,而不是体现在“做强”上。其原因在于合并前风险防范不足以及合并后资源整合不完善,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牟怡姝[10](2019)在《“混改”视角下国有企业整体上市问题研究 ——以物产集团整体上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期进入了“三期叠加”的新常态阶段,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以国资国企改革为代表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其中最重要也最艰难的一个环节。2013年11月,国家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会上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拔高到经济体制的基本层面,混改被“任命为”国资国企改革的“排头兵”。2015年9月,中共中央开始鼓励集团公司着力推进整体上市、深化混改。整体上市最初的“诞生”是为了解困分拆上市,在这样的前沿背景下,肩负起了实现混改、盘活国有资本的神圣“使命”。近年来,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整体上市再次成为了经济改革领域的焦点,对于混改背景下的整体上市问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极强的现实价值。一、研究目的整体上市能够实现国资证券化,促进国企建立现代化产权制度、优化治理结构,改善国企的“所有者缺位”问题,重塑利益分享机制,是实现混改的主流途径。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两个问题:(1)探索以整体上市实现混改的动因。为什么国家鼓励整体上市?整体上市相比于混改的其他途径有什么优势;(2)探究整体上市实现混改的效果。通过深入分析物产集团整体上市产生的混改效果,总结该案例的成功经验、暴露出的问题,以期为深化国企改革和想要通过整体上市完成混改的更多国企提供经验借鉴和决策参考。二、主要内容从逻辑思路上来看,本文一共包括七大板块。第一章导论,说明论文主题为什么被提出来?提出论文整体要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列示文章的论证思路,概括文章的分析性内容和归纳性结论。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从混改的动因、路径、效果以及整体上市的动因、模式、对绩效的影响两大主体角度梳理了当前文献。第三章为理论分析,界定基本概念,描述基础理论,从理论层面剖析了不同整体上市模式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以及整体上市实现混改的逻辑机理。第四章为物产集团整体上市的基本情况,主要交代了整体上市双方的基本情况,整体上市具体方案,分析了其整体上市的具体模式和选择原因。第五章为物产集团整体上市的动因分析,从外部因素及包括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问题、财务情况、母子公司战略协同等内部因素分析了物产集团整体上市的原因。第六章为物产集团整体上市的效果分析,从股权结构安排,三会一层的治理结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经营业绩和运营效率、投融资方式六大角度的变化深入探索了其混改效果。第七章为结论、建议与展望,总结物产集团整体上市的成功经验和问题,针对不同主体提出切实建议、反思不足并展望后续研究的改进方向。三、预期贡献与不足本文的预期贡献在于:(1)丰富混改与整体上市的交互研究。目前,关于混改和整体上市的文献成果大多是互相独立的研究,鲜有学者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探索。本文新颖的地方在于将二者联系起来,从混改的新视角探究整体上市的动因和效果,补充国企混改的路径研究;(2)从实务的角度,通过对物产集团整体上市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为更好地推进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试图采用整体上市模式实现混改的更多国有企业提供实践经验借鉴和决策参考。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首先,个案研究具有独特性。每个企业自身的情况、整体上市的模式都不尽相同,产生的混改效果也不一样。其次,物产集团整体上市的案例观察期只有3年,对于其整体上市后的混改效果只能基于短期变化作出大致判断,后续仍需加强关注其长期效果。最后,整体上市包括多种细分模式,本文没有运用多个实务案例对比分析不同模式产生的混改效果。

二、总结经验 做大做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总结经验 做大做强(论文提纲范文)

(1)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的经济后果研究 ——来自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在PCAOB注册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相关概念界定与分析
        1.2.1 企业国际化
        1.2.2 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意义
2.相关研究的文献述评
    2.1 企业国际化与事务所国际化的文献述评
        2.1.1 企业国际化
        2.1.2 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
    2.2 审计师特征与审计定价的文献述评
        2.2.1 审计师能力与审计定价
        2.2.2 审计师动机与审计定价
    2.3 审计师特征与审计质量的文献述评
        2.3.1 审计师能力与审计质量
        2.3.2 审计师动机与审计质量
    2.4 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文献述评
        2.4.1 会计信息可比性经济后果
        2.4.2 会计信息可比性影响因素
    2.5 研究现状评价
3.制度背景与理论基础
    3.1 制度背景: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历程
        3.1.1 萌芽期(2005年以前)
        3.1.2 成长期(2005-2011年)
        3.1.3 发展期(2011年以来)
        3.1.4 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在PCAOB注册情况
    3.2 审计供给相关理论基础
        3.2.1 学习效应理论
        3.2.2 声誉理论
        3.2.3 代理理论
    3.3 国际化相关理论基础
        3.3.1 企业国际化与竞争优势理论
        3.3.2 规模经济与知识管理理论
        3.3.3 外部性与溢出效应理论
4.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对审计定价的影响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4.2 研究设计
        4.2.1 变量与模型
        4.2.2 数据来源
    4.3 基本实证结果
        4.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4.3.2 基本回归结果
    4.4 进一步检验
        4.4.1 审计师动机
        4.4.2 审计师能力
        4.4.3 审计需求
    4.5 稳健性检验
        4.5.1 审计收费粘性
        4.5.2 审计定价签约时间差异
        4.5.3 剔除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样本
        4.5.4 克服内生性问题
    4.6 本章小结
5.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5.2 研究设计
        5.2.1 变量与模型
        5.2.2 数据来源
    5.3 基本实证结果
        5.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5.3.2 基本回归结果
    5.4 进一步检验
        5.4.1 审计风险
        5.4.2 审计师声誉
        5.4.3 境外业务收入
        5.4.4 注册会计师人数
        5.4.5 注册会计师学历素质
    5.5 稳健性检验
        5.5.1 境外投资者持股
        5.5.2 发行H股或B股
        5.5.3 剔除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样本
        5.5.4 克服内生性问题
    5.6 本章小结
6.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6.2 研究设计
        6.2.1 变量与模型
        6.2.2 数据来源
    6.3 基本实证结果
        6.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6.3.2 基本回归结果
    6.4 进一步检验
        6.4.1 声誉机制
        6.4.2 学习机制
    6.5 稳健性检验
        6.5.1 境外投资者持股
        6.5.2 产权差异
        6.5.3 客户规模
        6.5.4 克服内生性问题
        6.5.5 变更样本范围
        6.5.6 替换可比性测度指标
    6.6 本章小结
7.研究结论
    7.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7.2 本文主要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路径研究 ——以信永中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国际化的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规模经济理论
        2.2.2 生产折衷理论
        2.2.3 比较优势理论
        2.2.4 竞争优势理论
第3章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基本情况
    3.1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历史沿革
    3.2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现状
        3.2.1 数量规模
        3.2.2 人才培养
        3.2.3 业务收入
    3.3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的优劣分析
        3.3.1 优势
        3.3.2 劣势
第4章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路径的一般分析
    4.1 加入国际组织
        4.1.1 国际组织基本情况介绍
        4.1.2 致同加入国际组织
        4.1.3 加入国际组织的特点
    4.2 自建国际网络
        4.2.1 自建网络基本情况介绍
        4.2.2 利安达自建国际网络
        4.2.3 自建国际网络的特点
    4.3 跟随客户“走出去”
        4.3.1 跟随客户“走出去”基本情况介绍
        4.3.2 中天运跟随央企“走出去”
        4.3.3 跟随客户“走出去”的特点
第5章 信永中和国际化的路径探究
    5.1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介绍
    5.2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进程
        5.2.1 信永中和自建国际网络
        5.2.2 信永中和加入国际组织Praxity
        5.2.3 信永中和跟随客户走出国门
    5.3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探索的经验分析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3)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R会计师事务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理论研究
        1.2.2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存在问题的研究
        1.2.3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问题解决对策的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相关概念
        2.1.1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概念
        2.1.2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内容
    2.2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理论基础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企业治理理论
        2.2.3 人力资本理论
第3章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3.1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现状
    3.2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3.2.2 内部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3.2.3 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3.2.4 总分所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3.2.5 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3.3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3.3.1 过度追求高利益
        3.3.2 业务管理模式存在弊端
        3.3.3 会计师事务所急于扩大经营规模
        3.3.4 对文化的建设见效缓慢
        3.3.5 违规成本低
第4章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改进建议
    4.1 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
        4.1.1 适当分散权利
        4.1.2 两职分离
        4.1.3 保证进出通道的畅通
    4.2 完善事务所的内部管理机制
        4.2.1 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4.2.2 加强对质量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
    4.3 注重人力资源培养
        4.3.1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4.3.2 建立学习培训制度
    4.4 总分所实行统一管理
        4.4.1 建立统一的制度
        4.4.2 对分所人员实施统一培训
        4.4.3 总所对分所委派负责人
    4.5 建立适当的文化制度
第5章 R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案例研究
    5.1 R会计师事务所概况
        5.1.1 R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
        5.1.2 R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情况
    5.2 R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的内部治理问题
        5.2.1 审计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不到位
        5.2.2 人力资源管理不够完善
        5.2.3 对分所缺乏管理
    5.3 完善R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对策
        5.3.1 切实落实内部质量控制机制
        5.3.2 强化事务所的激励约束力度
        5.3.3 加强对分所的管理
参考文献
后记

(4)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理论及研究动态
        一、经济全球化相关理论综述
        二、“华盛顿共识”的含义及影响
        三、国有企业私有化的相关理论综述
        四、发达国家(地区)国有企业改革相关理论及案例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国有企业改革历史回顾及全球化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
    第一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
        一、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分析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贡献
    第二节 全球化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
        一、新自由主义推广下的经济全球化
        二、全球化对不同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
        三、西方国家的“逆全球化”倾向及其影响
第二章 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误区
    第一节 “国企病”不专属于国有企业
        一、委托-代理问题
        二、搭便车问题
        三、软预算约束问题
    第二节 国有企业私有化的“陷阱”
        一、陷阱一:行业的选择
        二、陷阱二:企业的定价
        三、陷阱三:合适的收购者
        四、陷阱四:腐败的问题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不等同于私有化
        一、“混合所有制”概念的提出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
    第四节 发展国有企业不代表“民营经济离场”
        一、发展民营经济的现实依据
        二、发展民营经济的理论依据
        三、发展民营经济的历史依据
第三章 欧美国有企业的发展历史与借鉴意义
    第一节 法国:社会主义文化土壤下走出的全球性国有企业
        一、法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
        二、法国的国有企业改革
        三、法国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借鉴意义
    第二节 德国国有企业:经济国家主义的有效实践
        一、工业化中功不可没的德国国有企业
        二、德国的国有企业改革
        三、德国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借鉴意义
    第三节 芬兰国有企业:推进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楷模
        一、“红色政权”下的芬兰国有企业
        二、芬兰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和改革
        三、芬兰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借鉴意义
    第四节 美国国有企业:美国“无国企”的真相
        一、美国国有企业的分类及特点
        二、美国对国有企业的管理
        三、美国经验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借鉴和思考
第四章 亚洲国有企业的发展历史与借鉴意义
    第一节 韩国:经济起飞依靠集权政府下的国有企业
        一、韩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
        二、韩国的国有企业治理与改革
        三、集权政府下的经济起飞
        四、韩国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反思
    第二节 新加坡:国有企业治理的成功案例
        一、新加坡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
        二、新加坡的国有企业治理模式
        三、淡马锡模式的成功和借鉴意义
第五章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及评估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
        一、《指导意见》的改革思路
        二、经济全球化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践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足
        一、管资产到管资本的转型问题
        二、实行有效监督的问题
        三、选人用人的问题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难点
        五、党的领导与现代企业治理有机统一
第六章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第一节 “前全球化”时代的国有企业改革
        一、“前全球化”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
        二、“前全球化”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实践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挑战
        一、全球化带来新挑战的原因
        二、全球化给我国国有企业带来的新挑战
    第三节 全球化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的机遇
        一、政策机遇
        二、改革叠加期机遇
        三、“逆全球化”倒逼机遇
第七章 全球化背景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国有企业适应全球化趋势改革的基本路径
        一、党的领导
        二、法人治理结构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
        四、国有企业走出去
        五、国有企业道路自信
    第二节 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主要改革对策
        一、应对政府经济管理功能相对弱化的改革对策
        二、应对生产要素不对等流动的改革对策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5)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混合经济思想
        (二)国外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文献
        (三)国内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文献
        (四)文献分析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文章创新与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来源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所有制、所有权和产权
        二、混合所有制
        三、企业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的相关理论
        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三、启示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分析框架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的基本逻辑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根本制度——产权制度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治理模式——公司治理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保障机制——监督机制
第二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历程
    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来源
    第二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过程
        一、混合所有制萌芽阶段
        二、混合所有制产生阶段
        三、混合所有制的发展阶段
        四、新时代混合所有制深化阶段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整体运行状况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行业与地区分布状况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公司治理状况
第三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分析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缘由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条件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路径分析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模式
        二、并购和重组模式特点分析
        三、整体上市模式特点分析
        四、公私合营模式特点分析
        五、员工持股模式特点分析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特点分析
        一、推进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
        二、以构建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为目的
        三、资产监管方式从“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第四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思维怪圈
        一、概念认识误区:混合所有制概念的误区
        二、围绕产权和控股权的争论
        三、“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的争论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制度缺陷
        一、产权制度缺陷
        二、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
        三、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缺陷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企业不同产权主体的矛盾问题
第五章 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的典型路径及启示
    第一节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分析
        一、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与改革方案介绍
        二、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和效果分析
        三、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第二节 中钢集团案例分析
        一、中钢集团并购重组简单回顾
        二、中钢集团扩张过程
        三、中钢集团并购重组分析
        四、中钢集团重组给其他国企的启示
    第三节 国外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分析
        一、新加坡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二、法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三、英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四、金股制度
第六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优化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突破口
        一、重视国企的人力资本
        二、分类改革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优化
        一、优化的原则
        二、适合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范围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骤
        四、优化方案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要坚持增量改革,不轻易放弃控股权
        二、国有资本要积极入股非国有企业
        三、要注重员工持股公平公正与激励机制的建立
        四、要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正确的定位
        五、正确认识“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第四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改革顶层制度设计
        二、打破“政企不分”的瓶颈方法
        三、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方向
        四、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机制
        五、完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博士学习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6)TJ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门化经营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图
        1.2.3. 研究方法
2.行业专门化经营相关理论及背景介绍
    2.1 行业专门化经营相关理论
        2.1.1. 行业专门化及审计质量
        2.1.2. 行业专门化对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的影响
    2.2 背景介绍
        2.2.1. 中国政府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倡导
        2.2.2. 竞争对手行业专门化经营情况
3.TJ会计师事务所介绍
    3.1 TJ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
        3.1.1. 发展历程
        3.1.2. 人员结构
        3.1.3. 分所设置
    3.2 TJ会计师事务所客户构成
        3.2.1. 客户所在行业构成
        3.2.2. 客户所在行业构成
        3.2.3. 事务所客户构成的对比
4.TJ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门化经营现状及实施效果的研究
    4.1 TJ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门化经营现状
    4.2 行业专门化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4.2.1. 描述性统计
        4.2.2. 回归结果分析
    4.3 行业专门化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4.3.1. 描述性统计
        4.3.2. 回归结果分析
5.TJ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门化经营实施效果的进一步分析
    5.1 大客户市场和小客户市场行业专门化经营实施效果
        5.1.1. 行业专门化经营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5.1.2. 行业专门化经营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5.2 本地客户市场和外地客户市场行业专门化经营实施效果
        5.2.1. 行业专门化经营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5.2.2. 行业专门化经营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5.3 高风险客户市场和低风险客户市场行业专门化经营实施效果
        5.3.1. 行业专门化经营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5.3.2. 行业专门化经营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6.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7)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动因
        1.2.2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审计质量
        1.2.3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审计收费
        1.2.4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审计效率
        1.2.5 其他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创新点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界定和模式
        2.1.1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界定
        2.1.2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模式
    2.2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基础理论
        2.2.1 规模经济理论
        2.2.2 协同效应理论
        2.2.3 “深口袋”理论
第三章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例概述
    3.1 合并动因
    3.2 合并双方概况
        3.2.1 京都天华事务所概况
        3.2.2 天健正信事务所概况
    3.3 双方合并过程
    3.4 双方合并后发展概况
第四章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成效分析
    4.1 合并对客户结构的影响
        4.1.1 合并前后客户数量变化
        4.1.2 合并前后客户量级变化
        4.1.3 合并前后客户流动情况
    4.2 合并对客户审计收费的影响
        4.2.1 合并前后事务所总收入变化
        4.2.2 合并前后审计师人均收入变化
        4.2.3 合并前后客户审计收费变化
    4.3 合并对致同审计质量的影响
        4.3.1 合并前后非标审计意见概率变化
        4.3.2 合并前后客户财务重述比率变化
        4.3.3 合并前后受处罚情况变化
    4.4 合并对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地位的影响
        4.4.1 合并前后事务所综合排名变化
        4.4.2 合并前后市场份额变化
    4.5 致同合并成效分析小结
第五章 致同合并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5.1 合并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1 人才流失问题
        5.1.2 客户资源管理问题
        5.1.3 内部管理标准问题
        5.1.4 事务所文化和品牌建设问题
    5.2 致同未来发展的应对策略
        5.2.1 完善人才管理体系
        5.2.2 优化客户资源管理机制
        5.2.3 加强业务质量控制
        5.2.4 加强文化整合和品牌建设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的整合问题研究 ——以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事务所合并相关概念
        2.1.1 合并定义
        2.1.2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
    2.2 事务所合并相关理论
        2.2.1 规模经济理论
        2.2.2 准租理论
第3章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概况及动因
    3.1 合并概况
        3.1.1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历程
        3.1.2 瑞华合并的行业背景
    3.2 合并动因
        3.2.1 政府的推动
        3.2.2 审计市场发展的客观需求
        3.2.3 提升自身竞争力
第4章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整合及效果分析
    4.1 收入角度
    4.2 客户角度
    4.3 审计质量角度
    4.4 原因分析与综合评价
        4.4.1 2017年业绩下滑原因分析
        4.4.2 综合评价
第5章 瑞华合并后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5.1 总分所管理松散
    5.2 内部质量控制缺陷
        5.2.1 未严格按照审计准则执行程序
        5.2.2 对跨期损益未能保持职业怀疑
    5.3 客户资源整合不到位
        5.3.1 旧客户资源的流失
        5.3.2 新客户承接标准下降
    5.4 人力资源整合不到位
    5.5 文化难以统一
第6章 对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启示
    6.1 加强合并前的尽职调查
        6.1.1 考虑双方的需求
        6.1.2 考虑双方的文化差异
        6.1.3 考虑对方的质量控制
    6.2 加强合并后松散的总分所管理模式
        6.2.1 业务一体化
        6.2.2 财务一体化
    6.3 完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
        6.3.1 审计前的质量控制
        6.3.2 审计中的质量控制
    6.4 加强客户资源整合
        6.4.1 提升对客户资源的控制。
        6.4.2 发展中高端客户
        6.4.3 重视低端客户市场
    6.5 完善人力资源整合
        6.5.1 合并后的人员稳定
        6.5.2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制度
        6.5.3 建立完备的培训体系
    6.6 全面推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第7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9)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经济后果研究 ——基于瑞华合并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本文框架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1.4.1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概念
        1.4.2 经济后果范围界定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及贡献
第二章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经济后果文献综述
    2.1 供给视角下的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经济后果研究
        2.1.1 合并与事务所规模
        2.1.2 合并与审计质量
        2.1.3 合并与审计效率
    2.2 需求视角下的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经济后果研究
        2.2.1 合并与审计收费
        2.2.2 合并和客户结构
    2.3 文献述评
第三章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制度背景与相关问题
    3.1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浪潮
        3.1.1 第一次合并浪潮——脱钩改制
        3.1.2 第二次合并浪潮——“门槛”设限
        3.1.3 第三次合并浪潮——做大做强
        3.1.4 第四次合并浪潮——将“四大”拉下神坛
    3.2 案例选取原因
    3.3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动因
        3.3.1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外部动因
        3.3.2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内部动因
    3.4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类型
第四章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经济后果理论分析
    4.1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理论依据
        4.1.1 规模经济理论
        4.1.2 协同效应理论
        4.1.3 声誉理论
    4.2 审计市场供给视角下的经济后果理论分析
    4.3 审计市场供给视角下的经济后果理论分析
        4.3.1 事务所合并与审计收费
        4.3.2 事务所合并与客户结构
第五章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经济后果案例分析基于瑞华合并的案例研究
    5.1 案例简介
        5.1.1 公司合并背景
        5.1.2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5.1.3 合并过程
    5.2 供给视角下会计事务所合并的经济后果
        5.2.1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
        5.2.2 审计延迟
        5.2.3 审计意见类型
    5.3 需求视角下会计事务所合并的经济后果
        5.3.1 审计收费
        5.3.2 客户结构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案例启示与政策建议
        6.2.1 注重合并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6.2.2 注重事务所人力资源整合
        6.2.3 注重事务所客户资源整合
        6.2.4 提高违法成本、完善法律制度
    6.3 本文研究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混改”视角下国有企业整体上市问题研究 ——以物产集团整体上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预期贡献
2.文献综述
    2.1 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
        2.1.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
        2.1.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
        2.1.3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果
    2.2 整体上市的动因研究
        2.2.1 外部动因
        2.2.2 内部动因
    2.3 整体上市的模式研究
        2.3.1 整体上市模式的分类
        2.3.2 不同模式的比较
    2.4 整体上市的效果研究
        2.4.1 整体上市对企业市场绩效的影响
        2.4.2 整体上市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2.4.3 整体上市对企业管理绩效的影响
    2.5 文献述评
3.理论分析
    3.1 概念界定
        3.1.1 混合所有制改革
        3.1.2 国有企业
        3.1.3 整体上市
    3.2 理论基础
        3.2.1 产权理论
        3.2.2 委托代理理论
        3.2.3 交易费用理论
        3.2.4 效率理论
    3.3 整体上市模式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分析
        3.3.1 对股权结构的影响
        3.3.2 对关联交易的影响
        3.3.3 对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影响
    3.4 整体上市实现混改的逻辑机理分析
        3.4.1 市场平台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完善治理结构
        3.4.2 重塑利益共享机制,改变所有者缺位问题
        3.4.3 实现国资证券化,加大投融资运作
4.物产集团整体上市基本情况
    4.1 整体上市双方基本情况
        4.1.1 集团公司——物产集团
        4.1.2 上市公司——物产中大
    4.2 整体上市方案介绍
        4.2.1 整体上市时间进程
        4.2.2 整体上市具体方案
    4.3 整体上市模式分析
        4.3.1 具体模式概述
        4.3.2 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5.物产集团整体上市的动因分析
    5.1 国家政策倡导,力求深化混改
    5.2 行业变革,寻求战略转型
    5.3 负债居高不下,投融资落后乏力
    5.4 股权结构单一,“1.0 混改”激励钝化
    5.5 母子公司战略协同不深,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待消除
6.物产集团整体上市的效果分析
    6.1 股权结构多元化,股权制衡度增强
    6.2 公司治理结构改善,选聘职业化经理人
        6.2.1 “三会一层”内部治理优化
        6.2.2 资本市场反向加强外部治理
    6.3 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国有资本小幅增值
    6.4 战略驱动升级,业绩提质增效
        6.4.1 主营业务变化,践行“一体两翼”战略
        6.4.2 业绩大幅增长,利润质量优化
    6.5 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减少,业务协同效率提升
        6.5.1 同业竞争消除,关联交易减少
        6.5.2 三大板块业务协同,经营效率提升
    6.6 借力上市平台,投融资能力增强
        6.6.1 资本结构优化,融资渠道拓宽
        6.6.2 投资规模扩大,加大资本运作
7.结论、启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启示与建议
        7.2.1 对拟整体上市的国企的建议
        7.2.2 对政府和监管层的建议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四、总结经验 做大做强(论文参考文献)

  • [1]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的经济后果研究 ——来自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在PCAOB注册的经验证据[D]. 彭雯.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2]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路径研究 ——以信永中和为例[D]. 张雅斐.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3]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R会计师事务所为例[D]. 鲍广鑫.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4]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研究[D]. 李洋.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5]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D]. 张飞雁.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TJ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门化经营实施效果研究[D]. 张俊豪. 东华大学, 2019(03)
  • [7]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成效研究[D]. 陈昕. 南昌大学, 2019(02)
  • [8]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的整合问题研究 ——以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为例[D]. 万瑾.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1)
  • [9]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经济后果研究 ——基于瑞华合并的案例研究[D]. 周新华. 苏州大学, 2019(04)
  • [10]“混改”视角下国有企业整体上市问题研究 ——以物产集团整体上市为例[D]. 牟怡姝.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总结经验做大做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