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富第一群”的新追求

农村“富第一群”的新追求

一、农村“先富群体”的新追求(论文文献综述)

杨佳维[1](2019)在《马克思公正思想与当代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和价值目标。马克思公正思想体现在马克思思想中的各个方面。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一直是人民和国家热切关注的问题,缩小贫富差距对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家在各领域健康发展来说都至关重要。以马克思公正思想作为科学理论指导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由经济公正、政治公正和社会公正三个方面着手,精准高效的提出改善我国贫富差距过大这一状况,逐步实现我国的社会公正。本文从三个部分探讨马克思公正思想与当代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内容及关系。第一部分对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进行了阐释,追溯其理论渊源并将其具体内容加以梳理整合,探寻相应的特征规律,实现对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的正确认识和精准把握;第二部分对我国贫富差距问题做了具体详致的研究。不仅对其成因及具体表现做出了系统论述,还在其影响方面做出了积极和消极两个方向的回答;第三部分介绍了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为我国存在的贫富差距问题所带来的启示,不断推进我国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三个方面的公正管理和制度建设,真正改善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情况,为逐步实现普遍的共同富裕而不断努力。

杨勇[2](2018)在《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新时期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经济改革是中国改革的开端和突破口,由农村经济改革引发和带来的改革潮流使我国农村乃至整个社会发生了深刻、显着的变化。农村经济改革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进行,农村经济改革开创的新鲜经验和非凡成就为邓小平改革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及理论来源。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邓小平对农村经济改革经验的科学总结。本文通过回顾和追溯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把握其发展脉络,深刻领会其思想内涵、历史地位及其当代价值。本研究重在从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中汲取经验,寻求推进改革发展的动力因素,无论是对于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还是对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都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显着的当代价值。本文主要以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形成背景和理论基础为起点,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以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对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主要原则、基本内容及特点、价值取向、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作了深入的论述。文章在具体内容上包括导论和五个章节。导论部分,主要研究内容是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研究缘由、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状况、研究重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等。在国内外研究动态上,着重从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形成背景、理论基础,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性质、特点,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主要原则和价值取向以及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等几方面作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解读。通过对研究现状的解析,分析存在的不足,指出研究的方向。第一章,主要研究内容是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形成背景、条件。在对国际背景和国内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农村经济的思想、列宁关于农村经济改革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以及毛泽东对农村经济改革探索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这些构成了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来源。第二章,主要研究内容是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主要原则。本章通过对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分析,阐述了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所坚持的原则,即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内在统一、把握制度相对稳定与体制变革发展的辩证统一、注重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发展的有机统一、强调“先富”与“共富”关系的协调统一。第三章,主要研究内容是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的主要思想和特点。本章详细阐述了邓小平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实行的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改革、在农村开展的流通体制改革、乡镇企业的改革兴办以及科教兴农的改革措施等,这些构成了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的主要思想。第四章,主要研究内容是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价值取向。本章围绕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体现的价值指向,从三个方面作了充分的阐释。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体现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引,体现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选择,体现了确立发展农民、富裕农民的价值主体。第五章,主要研究内容是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本章是以前几章为基础,阐明了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历史地位。同时,列举出当前社会上对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提出的质疑观点及面临的挑战,进而,答复和回应了对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产生的质疑、误解误读等,最后阐释了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对深化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启示意义,彰显了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当代价值。

冯润兵[3](2018)在《村民自治中的富人治村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立足于村民自治实行后的乡村治理实践和理论,分析群众性自治实践过程的特征及遇到的挑战,尤其注重富人治村产生后村庄治理实践产生的变化特征及影响,以分析基层政府规范富人治村的机制。村民自治实践实行后,发达地区的村庄富人凭借个人经济资本和政府“双强双带”的政策条件进入村干部队伍,逐渐取代了村庄传统政治精英的治理。富人治村产生后,村庄治理特征随之发生变化,公私不分,社会排斥和村庄公共性弱化随之而来。本文将分析村民自治下富人治村的产生、特征及对村庄治理的影响,总结基层政府在规范富人治村上的措施和机制,以促进乡村社会治理的有序发展。村民自治是目前基层治理的最重要的载体,它的内涵是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具有充分的群众自治性。自1987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1998年正式通过,2010年再次修订完善,村民自治经过不同阶段的发展和逐步地完善,仍在不断探索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以实现符合当地情况的村庄治理。村民自治实践经过30余年的实践发展,不仅在法律制度上不断完善,而且在基层治理实践上不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中的富人治村是指“离土不离乡”的经济精英通过村干部的换届选举当选村干部获得村庄治理权力的治理样态。富人治村最先发生在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收入的分化导致村庄社会阶层分化,经济精英通过经济优势转化为政治优势,以在村干部选举中赢得选举。富人治村的逻辑不同于之前的传统政治精英,首先,凭借其经济资本及其社会关系网可为村庄和个人争取更多资源、项目和利益等,公私不分;其次富人惯于使用市场化经济手段处理村庄事务,打破原有社会关系;再者,富人治村会形成排斥其他群体进入,导致权力寡头;最后,富人治村致使村庄公共空间丧失,缺失监督。通过本项研究发现富人治村会引起抬高村干部选举门槛、社会排斥、公共空间丧失、以公谋私等问题,严重干扰基层群众性自治,不利于乡村社会的稳定。同时研究发现街道或乡镇基层政府对规范富人治村有重要意义,基层政府的整治措施不仅整治了富人村干部治理的不利影响,而且激活了公共性的村民代表会议的群众性治理组织。同时,东部发达地区基层政府对富人治村的规范措施,对于中西部农村已经呈现或即将出现的富人治村情况将提供可供参考的经验,也为我国基层村民自治的群众性自治完善提供助力。

谢柏梁[4](2016)在《姚金成:戏曲当代题材创作的一面旗帜》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历史大背景与写实新风格、变革年代的婚恋悲歌、人性视野中的公仆形象和直面现实矛盾的社会问题剧等四个方面,对剧作家姚金成的当代题材原创戏曲予以了系统的分析和审美的评价、历史的比照和地位的认定。在近三十年来的戏曲创作界,姚金成及其当代题材剧作在中原大地上再次举起了一杆猎猎飞舞的大旗。作为中国当代戏曲创作方阵中的一员骁将,"姚金成戏剧"通过河南豫剧院三团等团队的精彩呈现,创造了豫剧当代戏新的时代辉煌,同时也对戏剧界乃至我们所处的时代,从一个侧面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刘颖冰[5](2013)在《现代中国慈善事业的跃进与困境 ——中华慈善总会17年探索之路(1994-201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慈善公益事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实现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树立慈善理念,发展慈善事业,救助贫困人口,既是化解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贫富分化矛盾,避免出现大规模社会动荡的重要措施,也是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升人们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国家和治理结构的变化和“左”的影响,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一度陷入低谷。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开始被提到社会进步和公共文明发展的高度,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而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无疑成为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以此为契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慈善事业开始迈入发展的“高速快车道”。从1994年到2011年,慈善组织由几乎空白发展到近30万家①。全国民政系统收到的捐赠款物在1996年至2005年期间只有284亿元②,但这一数字在2009年一年就达到了332.78亿元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发展慈善事业,提出要“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④“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⑤对慈善事业社会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升华,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公民慈善意识普遍增强,现代慈善事业在推动社会进步中所发挥的作用明显加大,随之带来的是各级慈善组织的增多和慈善捐款数额的增长。但同时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也日渐显现。2011年6月份发生的“郭美美事件”激发了人们对慈善问题的广泛关注。人们对于慈善款项使用的透明度、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现行机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质疑,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慈善组织的信任和慈善捐赠的热情。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中华慈善总会为代表的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历程中有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而吸引我的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个人慈善行为的动机和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苏醒,慈善组织遭遇信任危机的根源以及慈善组织主体发展差异对中国现代慈善事业格局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社会学、政治学、宗教、法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结合的视角,从中华慈善总会17年发展历程为着眼点,研究、分析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缘起及其发展的跃进和困境,以及如何促进发展的对策。深化此课题的研究对于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良性发展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发展慈善事业,救助贫困人口,既可以化解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贫富分化矛盾,也可以避免出现大规模社会动荡,也能够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升人们道德素质。本文第一部分厘清慈善事业的相关理论和观念,指出现代慈善事业在中国的发展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慈善事业不同于第一、第二次分配,慈善事业是混合型分配,是自愿的行为,利于公正社会的建立,功在千秋,利在当代;强调了非政府行为是慈善事业的特色。第二部分研究古今中外的慈善思想及其历史活动,在慈善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官府和私人组织交替成为行善的主体,到民国时期,慈善事业一度发展到了历史高峰,成为现代慈善事业的催生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传统意义上的慈善事业一度转变成敬老院、社会福利院等,以社会福利的形式继续存在。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转轨带来的贫富差距加大等使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形成有了社会基础,成为历史的必然。本文第三部分分析了中华慈善总会成立的社会背景和经济环境,中华慈善总会成立的必然性和迫切性,记录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和初始历程及组织机构变迁,揭示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中华慈善总会的主要工作及其启示。从中华慈善总会的常规救助和突发灾难性救助两条线索出发,回顾了中华慈善总会自成立以来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及案例分析,总结归纳出中华慈善总会的项目建设、募款手段、救助管理、内部建设和发展模式。第五部分主要写慈善组织的监督管理,从主动接受管理和被动接受管理两个视角,从内部监督、公众监督和政府监督三个层面来论述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监督方面现存的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相关方面的经验,建议中国现代慈善事业依据和标准。第六部分统观全文,根据作者多年参与中华慈善总会工作的经验以及相关史料研究,得出对当代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总体印象,功绩不可磨灭,困惑依然存在。最后从建设性的视角提出中国现代慈善事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谢丹[6](2011)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财富观的研究》文中提出财富观是人们对于财富的总的看法和观点,直接体现着人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社会的转型,中国人的财富观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的积极影响在于,获取财富的正当性正日益突显,财富已成为人的素质和能力的象征。但与此同时,它也有消极影响,产生了多方面的不良财富观。因此如何构建社会主义财富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立足于当代中国实践的发展,力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财富观的基本理论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本文共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阐述财富的概念、财富观的概念、特征和作用;第二部分对古今中外学者的财富观及马克思主义的财富观进行梳理;第三部分论述了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财富观的变化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阐述社会主义财富观的主要内容,同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财富观的途径。

贺雪峰[7](2011)在《论富人治村——以浙江奉化调查为讨论基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农民的经济分化。受此影响,中国农村基层治理中出现了"富人治村"的新的治理景观。"富人治村"既是农村经济社会分化的产物,又是农村基层治理制度安排尤其是党建指导思想促成的结果。"富人治村"具有局部的合理性,同时,"富人治村"可能带来严重村庄政治排斥。在取消农业税的背景下,当前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应该主要是发展基层民主,而不是求助于"富人治村"。

第三编研部调研组[8](2010)在《江苏省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验和新思路调查》文中指出1979年12月6日,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是"小康之家",并提出了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的目标。自那时起,从实现小康目标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向泽雄[9](2006)在《论中国现代化视野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中国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对如何构建我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一些初步的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关于现代化的概念、内容和特征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并在这个基础上,将中国现代化作为重点来加以研究,分别对中国现代化的三个历程和四个特征的展开论述。接着分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理论意蕴,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中国现代化建设之间的价值关联。最后,借助中国现代化这样的视角,分别从“推进现代化的政治文明建设”、“实施现代化的利益协调机制”、“构建现代化的道德体系”、“构造现代化的‘四个尊重’体系”、“健全现代化的社会管理保障”和“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六个方面来具体论述和谐社会的构建。

周挺[10](2005)在《对“村官”富人化现象的思考》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富人当选”村官”的现象,已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显着特点。这既是农村“先富群体”的新追求,也是广大村民致富奔小康的理性选择。标志着村委会干部类型正在由道德权威型向经济能人型转变,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对于促进农村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加速农村致富奔小康进程,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农村“先富群体”的新追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先富群体”的新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公正思想与当代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国内研究状况
    (二) 国外研究状况
    (三) 选题依据、意义、方法及创新点
一、马克思公正思想的阐释
    (一) 马克思公正思想的理论渊源
        1. 古希腊哲学家公正思想的吸纳
        2. 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公正思想的借鉴
        3.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继承
    (二) 马克思公正思想的主要内容
        1. 以生产发展为核心的经济公正
        2. 尊重人权的政治公正
        3. 服务社会的社会公正
    (三) 马克思公正思想的特征
        1. 批判性与继承性相统一
        2. 阶级性与人类性相统一
        3. 科学性与理想性相统一
二、当代中国贫富差距论述
    (一) 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具体表现
        1. 经济贫富差距严重
        2. 政治生态差距明显
        3. 社会阶层差距突出
    (二) 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成因
        1. 市场竞争泛化的不合理性
        2. 政治制度建设的不完善性
        3. 社会阶层分化的不协调性
    (三) 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正确认识
        1. 贫富差距问题存在的积极作用
        2. 贫富差距问题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马克思公正思想对我国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启示
    (一) 马克思经济公正思想指导我国经济政策实现公正分配
        1.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机会平等
        2. 改薪调税,实现收入合理化分配
    (二) 马克思政治公正思想指导我国政治制度转向自由民主
        1. 打破二元结构,推动自由平等进程
        2. 完善监督问责机制,建立民主法治国家
    (三) 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指导我国社会公正的实现与进步
        1. 发展高质量教育,着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各阶层发展成果共享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2)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1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1.1.1 经济不发达国家农村发展的困境
        1.1.2 社会主义国家面临农业严峻挑战
        1.1.3 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竞争
    1.2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1.2.1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序幕
        1.2.2 对“左”倾错误路线的反思
        1.2.3 农村面临的困境亟待突破
    1.3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理论基础
        1.3.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思想
        1.3.2 列宁关于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论述
        1.3.3 毛泽东对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认识
第二章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主要原则
    2.1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内在统一
        2.1.1 尊重客观规律减少盲目性和无序性
        2.1.2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人的创造性
        2.1.3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内在统一
    2.2 把握制度相对稳定与体制变革发展的辩证统一
        2.2.1 保持制度的相对稳定性
        2.2.2 激发体制改革的探索创新性
        2.2.3 把握制度稳定与体制创新的辩证统一
    2.3 注重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发展的有机统一
        2.3.1 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民发展
        2.3.2 农民发展有助农村经济发展
        2.3.3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发展的有机统一
    2.4 强调“先富”与“共富”的协调统一
        2.4.1 “先富”的含义与合理性
        2.4.2 “先富”、“后富”及“共富”的相互关系
        2.4.3 “先富”与“共富”的协调统一
第三章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的主要思想及特点
    3.1 肯定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
        3.1.1 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实行政社分设
        3.1.2 明确家庭承包经营的合法性
        3.1.3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3.2 主张农村流通体制改革
        3.2.1 开展农村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
        3.2.2 倡导农产品购销体制方面的改革
        3.2.3 提出加快推进多种经营改革
    3.3 支持和鼓励乡镇企业改革发展
        3.3.1 乡镇企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3.3.2 支持农民发展乡镇企业
        3.3.3 鼓励乡镇企业大发展
    3.4 倡导科教兴农的思想
        3.4.1 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3.4.2 农业发展的关键是推广农业科技
        3.4.3 努力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
    3.5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特点
        3.5.1 以思想解放为改革先导
        3.5.2 以农村实际为改革基础
        3.5.3 以农民利益为改革核心
        3.5.4 以管理体制创新为改革突破口
第四章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价值取向
    4.1 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引
        4.1.1 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
        4.1.2 鲜明的社会主义方向
        4.1.3 高扬的集体主义原则
    4.2 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选择
        4.2.1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时代定位
        4.2.2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战略抉择
        4.2.3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实践要旨
    4.3 确立农民创造主体和价值主体的地位
        4.3.1 农民是创造主体,改革要依靠农民
        4.3.2 农民是价值主体,改革要富裕农民
第五章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5.1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历史地位
        5.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农村经济发展思想
        5.1.2 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5.1.3 提供了新时期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新选择
        5.1.4 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农村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5.2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现实挑战
        5.2.1 家庭承包制与现代农业是否相容
        5.2.2 “先富带动后富”的实践效应如何评价
        5.2.3 “农村集体经济”怎样巩固壮大
        5.2.4 “小岗模式”的典型意义怎样界定
    5.3 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的当代价值
        5.3.1 旗帜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
        5.3.2 “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唯物主义理念
        5.3.3 突破陈规的改革创新精神
        5.3.4 广阔深邃的开放发展视野
        5.3.5 面向未来的宏伟蓝图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村民自治中的富人治村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内文献研究
        1.3.2 国外文献研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理论依据
        1.4.1 精英与士绅理论
        1.4.2 村民自治理论
        1.4.3 民主治理理论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6.1 研究视角创新
        1.6.2 理论视角创新
第二章 村民自治的实践历程
    2.1 B村的村民自治实践过程
    2.2 治理任务变迁与村干部更替
        2.2.1 两个时期四阶段的治村任务
        2.2.2 治村任务对村干部的要求
        2.2.3 经济精英代替政治精英
    2.3 村民自治中的派性选举与群众参与
        2.3.1 村民自治中的派性选举
        2.3.2 村民自治中的群众参与
    2.4 村干部的精英更替逻辑
第三章 富人治村的机制及影响
    3.1 富人治村的基本情况
    3.2 富人治村的动力机制
        3.2.1 经济利益刺激
        3.2.2 扩展社会关系网
        3.2.3 提高政治地位
        3.2.4 提升声望面子
    3.3 富人治村的主要策略
        3.3.1 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用
        3.3.2 以资源代替规则
    3.4 富人治村对基层治理的影响
        3.4.1 村庄权力寡头现象
        3.4.2 村干部选举形式化
        3.4.3 村庄公共性弱化
第四章 富人治村的规范化发展
    4.1 富人治村的规范化过程
    4.2 富人治村的规范化措施
        4.2.1 加强公共监督
        4.2.2 严格工作时间制度
        4.2.3 规范村庄经济管控权
        4.2.4 调整治理任务与组织意图
    4.3 富人治村规范化的成效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5.1 基层治理任务变迁与村干部更替
    5.2 村民自治的实践与挑战
    5.3 富人治村的规范与群众自治的激活
    5.4 规范富人治村的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访谈提纲)
致谢
作者简介

(4)姚金成:戏曲当代题材创作的一面旗帜(论文提纲范文)

一、 历史大背景与新写实风格
二、 变革年代的婚恋悲歌
三、 人性视野中的公仆形象
四、 直面现实矛盾的社会问题剧

(5)现代中国慈善事业的跃进与困境 ——中华慈善总会17年探索之路(1994-20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个人慈善行为的动机与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苏醒
        1.1.2 慈善组织遭遇信任危机的根源
        1.1.3 本人对慈善问题的长期关注和工作积累
    1.2 文献回顾
        1.2.1 中国慈善史研究
        1.2.2 关于慈善意识和慈善理念的研究
        1.2.3 当代慈善组织的研究
    1.3 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1.3.1 社会文化理论
        1.3.2 制度经济学理论
        1.3.3 本文的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4.1 论文所涉及的研究方法
        1.4.2 论文的资料来源说明
    1.5 研究价值与创新
        1.5.1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5.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6 基本概念界定
        1.6.1 从不同的理论视角理解慈善
        1.6.2 本文理解的慈善
第2章 慈善事业的历史流变
    2.1 慈善的产生及历史流变
        2.1.1 我国慈善的溯源及历史
        2.1.2 西方慈善的溯源
    2.2 发展慈善事业的文化背景分析
        2.2.1 我国古代慈善文化
        2.2.2 我国近代慈善文化
        2.2.3 我国当代慈善文化
    2.3 我国当代的慈善组织分析
        2.3.1 慈善事业的基本特征
        2.3.2 慈善组织的基本类型
        2.3.3 慈善组织的主要功能
第3章 政府慈善与民间慈善的突围—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
    3.1 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
        3.1.1 总会成立的必然、需求和基础
        3.1.2 总会的初创与演变
    3.2 中华慈善总会的会内行政
        3.2.1 组织性质与组织制度
        3.2.2 组织架构运作及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3.3 从中华慈善总会看中国现代慈善事业
        3.3.1 慈善事业与普遍道德水平
        3.3.2 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事业的有力补充
        3.3.3 经济发展与慈善事业
        3.3.4 公共财政与慈善事业
        3.3.5 政府监管与机构自律
        3.3.6 动机与效果
        3.3.7 专业化与志愿者
        3.3.8 榜样与大众
第4章 领军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跃进——中华慈善总会的发展
    4.1 中华慈善总会的救助项目设置和发展
        4.1.1 1994 年—2002 年
        4.1.2 2002 年—2007 年
        4.1.3 2008 年之后
    4.2 突发性灾难救助
        4.2.1 非典救助
        4.2.2 印度洋海啸
        4.2.3 南方冰冻雨雪灾害
        4.2.4 汶川震灾
        4.2.5 玉树震灾
    4.3 中华慈善总会的筹募能力建设与善款管理
        4.3.1 筹募手段与模式的变化与丰富
        4.3.2 善款的监督、审查和使用管理
    4.4 中华慈善总会的发展历程透视
        4.4.1 创立回顾
        4.4.2 突破进步
        4.4.3 实践探索
        4.4.4 未来展望
第5章 中华慈善总会的监督管理:主动与被动的选择
    5.1 内部监督
        5.1.1 从法律视角分析慈善组织的特殊性
        5.1.2 慈善组织的特殊性在其监督机制中的反应
        5.1.3 内部结构不完善造成内部监督不力
        5.1.4 慈善组织内部监督的理论基础
    5.2 公众监督
        5.2.1 作为慈善活动组织者的媒体
        5.2.2 作为与社会大众沟通工具的媒体
        5.2.3 妥善处理媒体与企业在从事慈善活动中的关系
        5.2.4 社会监督重要组成部分的公众监督
    5.3 政府监督
        5.3.1 慈善组织的监督机制立法薄弱
        5.3.2 慈善组织的外部监督
    5.4 信息公开制度
        5.4.1 对捐赠者实施监督
        5.4.2 受益者的监督权
        5.4.3 行业自律——第三方评估机关的监督
    5.5 对慈善组织监督机制的建议
第6章 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总体认识
    6.1 成绩——慈善事业在社会发展中地位重要
        6.1.1 慈善事业有利于提高公平和效率
        6.1.2 慈善事业有利于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
        6.1.3 慈善事业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
    6.2 探讨——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方向性研究
        6.2.1 慈善组织与慈善精神的互动研究
        6.2.2 慈善组织体系的问题表现及其研究
        6.2.3 非营利组织的理论研究
        6.2.4 国家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机制研究
    6.3 困境——慈善组织在运行机制中仍有问题
        6.3.1 在内部治理结构中的问题
        6.3.2 在筹资机制方面的问题
        6.3.3 人力资源机制下的问题依然存在
        6.3.4 决策机制方面的问题
        6.3.5 绩效评估机制内问题依然存在
        6.3.6 监督体制上的问题
    6.4 对策——时代趋势与发展思考
        6.4.1 西方社会中慈善组织和政府的关系
        6.4.2 公民慈善意识的培育
        6.4.3 提高政府慈善的公信力
        6.4.4 微公益的启发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前后取得的科研成果

(6)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财富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财富和财富观的概述
    1.1 财富和财富观的概念
        1.1.1 财富
        1.1.2 财富观
    1.2 财富观的特征
        1.2.1 主体性
        1.2.2 传承性
        1.2.3 嬗变性
    1.3 财富观的作用
        1.3.1 导向作用
        1.3.2 协调作用
        1.3.3 整合作用
2、财富观的历史考察
    2.1 中国传统社会的财富观
        2.1.1 中国传统财富观的价值取向:“义利观”
        2.1.2 中国传统财富分配观:“均贫富”
        2.1.3 中国传统财富消费观:“崇俭节用”
    2.2 西方国家的财富观
        2.2.1 古典经济学之前的财富观
        2.2.2 古典经济学时期的财富观
        2.2.3 边际主义和新古典的主观财富观
        2.2.4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财富观
    2.3 马克思主义的财富观
        2.3.1 自然财富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基础
        2.3.2 劳动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
        2.3.3 资本主义财富生产的目的是“为生产而生产”
        2.3.4 财富发展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
3、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财富观的现实解读
    3.1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财富观嬗变的积极方面
        3.1.1 对待财富的态度:由“怕富、不敢富”到“致富光荣”
        3.1.2 财富的构成:由重视“有形财富”到重视“无形财富”
        3.1.3 对财富分配的认识:由“平均主义”到“效率与公平的兼顾”
    3.2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财富观嬗变的消极方面
        3.2.1 拜金主义的泛滥
        3.2.2 享乐主义的滋长
        3.2.3 仇富心理的蔓延
    3.3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财富观消极方面的原因分析
        3.3.1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3.3.2 法制建设的滞后
        3.3.3 西方财富观的消极影响
        3.3.4 道德规范的失范
4、社会主义财富观的建构
    4.1 社会主义财富观建构的内容
        4.1.1 科学地评价财富
        4.1.2 正当追求财富
        4.1.3 合理地分配财富
        4.1.4 正确地使用财富
    4.2 社会主义财富观建构的途径
        4.2.1 实践层面: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4.2.2 制度层面:建立健全的法制体系,提供法制保障
        4.2.3 政策层面:提供合理的政策平台,营造公平环境
        4.2.4 文化层面:加强宣传教育,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7)论富人治村——以浙江奉化调查为讨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社会的分化与富人治村的不同类型
二、对富人治村的看法
三、富人治村的机制
    1.个人出钱出资来为村庄提供福利和为村庄提供资源。
    2.富人村干部发展思路可能更清晰, 人脉关系更丰富。
    3.富人村干部更善于及更有能力与上级搞好关系, 从而更可能从上级争取资源。
    4.富人村干部往往更有政策执行力和克服村庄内部搭便车行为的能力。
四、若干讨论

(9)论中国现代化视野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理论上,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1.2.2 实践中,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解读现代化及中国的现代化
    2.1 现代化的概念、内容、特征
        2.1.1 现代化的概念
        2.1.2 现代化的内容
        2.1.3 现代化的特征
    2.2 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和特征
        2.2.1 中国现代化的历程
        2.2.2 中国现代化的特征
第三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与现代化的关联
    3.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3.2 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
        3.2.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体现
        3.2.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3.2.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3.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联
        3.3.1 现代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3.3.2 和谐社会的构建为现代化的继续推进提供保障
第四章 推进现代化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1 推进现代化的政治文明建设—实现民主法治的社会
        4.1.1 “民主”的基本内涵
        4.1.2 推进民主现代化建设的具体构想
        4.1.3 “法治”的一般概念
        4.1.4 现代化“法治”的实现要求
    4.2 建立现代化的利益协调机制—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
        4.2.1 对当前我国不同群体经济利益失衡的认识
        4.2.2 建立现代化的利益协调机制的具体构思
    4.3 构建现代化的社会道德体系—实现诚信友爱的社会
        4.3.1 现代化的社会道德体系建设对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现
        4.3.2 现代化的社会道德体系的建立途径
    4.4 构造现代化的“四个尊重”体系—实现充满活力的社会
        4.4.1 “四个尊重”的基本含义
        4.4.2 构建“四个尊重”体系的理论支撑
        4.4.3 建立“四个尊重”体系的总体路径
    4.5 健全现代化的社会管理机制—实现安定有序的社会
        4.5.1 社会安定的应有之义
        4.5.2 社会有序的基本内涵
        4.5.3 实现社会安定有序的根本途径
    4.6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6.1 可持续发展战略
        4.6.2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四、农村“先富群体”的新追求(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公正思想与当代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研究[D]. 杨佳维. 渤海大学, 2019(01)
  • [2]邓小平农村经济改革思想研究[D]. 杨勇. 山西大学, 2018(04)
  • [3]村民自治中的富人治村现象研究[D]. 冯润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2)
  • [4]姚金成:戏曲当代题材创作的一面旗帜[J]. 谢柏梁. 戏剧艺术, 2016(01)
  • [5]现代中国慈善事业的跃进与困境 ——中华慈善总会17年探索之路(1994-2011)[D]. 刘颖冰. 河北大学, 2013(12)
  • [6]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财富观的研究[D]. 谢丹. 江西师范大学, 2011(04)
  • [7]论富人治村——以浙江奉化调查为讨论基础[J]. 贺雪峰. 社会科学研究, 2011(02)
  • [8]江苏省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验和新思路调查[A]. 第三编研部调研组.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调研成果集(2009年), 2010
  • [9]论中国现代化视野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D]. 向泽雄. 合肥工业大学, 2006(09)
  • [10]对“村官”富人化现象的思考[J]. 周挺. 行政论坛, 2005(02)

标签:;  ;  ;  ;  ;  

农村“富第一群”的新追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