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仲辛醇中的辛酮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仲辛醇中的辛酮

一、柱前衍生HPLC测定仲辛醇中的辛酮含量(论文文献综述)

冯笑笑[1](2021)在《豆浆关键挥发性异味成分的形成机制及加工工艺对豆浆风味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豆浆因其营养丰富、物美价廉而成为城乡居民最熟悉的早餐食品,同时还可用于进一步加工生产豆制品。然而,传统豆浆的不良风味却对其在新兴植物基产品中的应用造成了限制。挥发性异味成分是导致豆浆具有不良风味的重要原因,且绝大部分挥发性异味成分产生于制浆过程。与所有活性植物细胞受到外界环境胁迫时所发生的反应相同,大豆制浆过程中也会发生非常复杂的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涉及不同反应类型(酶、非酶),不同酶(水解酶、氧化酶、裂解酶),不同前体物质(脂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不同的中间产物(氢过氧化物、自由基)以及不同反应动力学。目前人们对大豆加工过程中挥发性异味成分形成机理的认识还很粗浅。本课题将对豆浆中几种关键挥发性异味成分的产生机理以及制浆工艺条件对豆浆风味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对大豆加工新工艺及高品质豆基植物蛋白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论文首先考察了豆腥味的代表性成分C6醛(己醛和反-2-己烯醛)的形成机理。通过酶抑制剂添加,发现磷脂酶A2(PLA2)是除脂肪氧合酶(LOX)和氢过氧化物裂解酶(HPL)之外的另一种关键酶。采用薄层层析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对子叶和胚芽在浸泡及磨浆前后各脂质组分中脂肪酸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1-棕榈酰基-2-亚油酰基-sn-3-磷脂酰胆碱、1-硬脂酰基-2-亚油酰基-sn-3-磷脂酰胆碱、1-棕榈酰基-2-亚麻酰基-sn-3-磷脂酰胆碱和1-硬脂酰基-2-亚麻酰基-sn-3-磷脂酰胆碱中sn-2位上亚油酸和亚麻酸是C6醛的主要前体脂质。研究了大豆在浸泡和磨浆时表现出的不同的反应行为与LOX在亚细胞水平上的分布的关系,发现浸泡时只有膜结合LOX起作用,消耗的亚油酸或亚麻酸完全转化为己醛或反-2-己烯醛,在磨浆时,细胞质LOX参与作用,底物–产物转化率只有约60%。研究了大豆磨浆过程中氢过氧化物总量以及磷脂氢过氧化物(PCOOH)、脂肪酸氢过氧化物(FAOOH)、C6醛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LOX催化反应几乎瞬时发生并且在10 s内结束,PLA2和HPL催化的反应在60 s内结束且PLA2对PCOOH的水解是C6醛生成的限速步骤。酶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LOX的催化效率最高,Kcat为8.70 s-1,PLA2和HPL的催化效率相差不大。其次,研究了豆浆中脂质自由基的产生情况。发现豆浆中含有5种脂类自由基加合物,分别为DMPO-X·、DMPO-L·、DMPO-R·、DMPO-LOO·和DMPO-RO·。考察了浸泡温度、p H值和时间对脂质自由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温度从4°С升高到50°С,浸泡p H从3.0升高到9.0,豆浆中自由基的自旋总量均增加。在50°С延长浸泡时间后,豆浆中R·的信号强度高于LOO·。考察了LOX缺失大豆体系以及LA–LOX–浸出物模拟体系中脂质自由基的变化情况,发现LOX与脂质自由基之间存在相关性,而且大豆浸泡过程中内源性物质的损失程度与豆浆中脂质自由基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然后,对大豆浸泡过程中反-2-庚烯醛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浸泡条件,发现反-2-庚烯醛通过非酶反应形成,与LOX、HPL活性无关,但与Fe2+和螯合剂浓度相关。以干物质计,胚芽产生的反-2-庚烯醛比子叶高得多。通过硅胶层析和氨基-丙基层析方法从大豆胚中纯化出一种磷脂氢过氧化物,经高分辨质谱(HRMS)和核磁共振波谱(NMR)鉴定,确认为1-棕榈酰-2-(12-氢过氧十八碳二烯酰)-sn-甘油-3-磷脂酰乙醇胺(12-PEOOH)。通过构建的12-PEOOH-Fe2+模型体系,考察了p H及Fe2+浓度对12-PEOOH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 H5.8时,12-PEOOH的降解速率与Fe2+浓度呈线性正相关,而反-2-庚烯醛的摩尔转化率为74%且保持不变,与Fe2+浓度无关。自由基LOO·和R·的形成显示出与反-2-庚烯醛相似的p H和Fe2+浓度依赖性。研究了大豆浸泡过程中,两种C8醇(1-辛烯-3-醇和3-辛醇)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C8醇的前体物质不是脂质,而且与LOX途径酶无关。研究显示,超过90%的1-辛烯-3-醇和3-辛醇来源于大豆胚芽,尽管其质量仅占大豆质量的2%。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层析、反相层析和制备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从大豆胚中纯化得到1-辛烯-3-醇基-β-樱草糖苷的同时,制备了一种新发现的3-辛醇基-β-樱草糖苷。通过NMR、HPMS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共同确认两种C8醇-β-樱草糖苷的结构分别为1-辛烯-3-醇-6-O-β-D-吡喃木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和3-辛醇-6-O-β-D-吡喃木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C8醇-β-樱草糖苷的酶水解结果表明,在大豆胚芽中存在一种樱草糖苷水解酶,对两种樱草糖苷的水解活性是杏仁β-葡萄糖苷酶的5~11倍,且其最适温度为50°С,最适p H为5.5。考察了C8醇-β-樱草糖苷的非酶水解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p H4.0时,非酶水解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1-辛烯-3-醇基-β-樱草糖苷和3-辛醇基-β-樱草糖苷Ea分别为30.41 k J/mol和38.08 k J/mol。最后考察了干法脱皮热磨、湿法热烫磨浆及无氧磨浆三种制浆工艺对豆浆风味成分、氢过氧化物及自由基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方法都可以显着抑制LOX反应。干法工艺可以去除豆浆中的C8醇和反-2-庚烯醛,但在脱皮大豆储存过程中,脂质容易发生自氧化,湿法热烫磨浆工艺和无氧磨浆工艺中1-辛烯-3-醇的含量较高,碱性浸泡及增加浸泡豆的清洗次数有利于1-辛烯-3-醇的去除。对三种工艺所得豆浆进行了气相色谱-嗅闻-质谱及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干法豆浆的主要气味组成为油脂味、青草味和蘑菇味;湿法豆浆的的气味组成较为丰富,以青草味和蘑菇味为主;无氧豆浆的主要气味组成为果味和蘑菇味。综合来看,干法工艺和无氧工艺制得的豆浆的风味更好。

陈子琪[2](2021)在《香菇发酵关键技术优化及风味成分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香菇(Lentinus edodes)是我国着名的珍贵食用菌,因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越来越多以香菇为主要原料的加工制品走向人们的生活。近年来,对香菇的加工方式及其对香菇风味的影响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主要集中在干燥、酶解、漂烫和煮制等方式对其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针对发酵促进香菇特征风味的释放特别是风味形成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论文在四种常见发酵菌种中筛选香菇发酵最适菌种,同时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香菇发酵液的特征呈味和呈香成分,探究香菇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变化情况,并对香菇发酵液的特征风味进行有效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香菇发酵菌种的理论筛选和实验验证。使用酿酒酵母、米曲霉、黑曲霉和植物乳杆菌分别对香菇不同部位进行静态发酵处理,通过测定其发酵液的酸度和风味物质含量,筛选最佳发酵菌种。结果表明,四种菌株均具有提升香菇风味的能力,植物乳杆菌发酵香菇所得发酵液的游离氨基酸和呈味核苷酸含量更高,具有更明显提升风味的能力。2、香菇发酵工艺优化。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发酵工艺条件下香菇发酵液的酸度、风味物质含量及等鲜浓度,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分析,确定香菇的不同部位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分别为:香菇盖发酵时间4 d,香菇添加量1.5 g,菌液接种量4.5%,发酵温度40℃;香菇柄发酵时间3 d,香菇添加量1.5 g,菌液接种量4.2%,发酵温度30℃。在该工艺条件下,香菇发酵液表现出较好的风味。3、探究香菇发酵过程中的特征呈味物质变化情况。通过对香菇发酵液的味觉属性进行评价,分析不同样品的滋味差异性,测定呈味物质含量,分析其变化情况,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可能的关键呈味物质。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将原有的滋味单一、淡薄转变为复杂、醇厚,不同发酵时间的香菇发酵液具有不同的滋味和口感特征;在发酵过程中大部分呈味物质(6种有机酸、17种氨基酸、4种5’-核苷酸)含量均有增加;相关性分析筛选得到23种呈味物质与味觉属性高度相关。4、探究香菇发酵过程中的特征呈香物质变化情况。通过对香菇发酵液的嗅觉属性进行评价,测定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分析不同样品的香气差异性及变化情况,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可能的关键呈香物质。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可有效改善香菇的香气,将香菇从原有的特征风味占主体转变为层次丰富的多种香气,不同发酵时间的香菇发酵液具有不同的香气特征;HS-SPME-GC-MS检测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香菇过程中共形成71种香气物质,包括11种醛类、4种酮类、7种酸类、7种酯类、6种醇类、22种碳氢化合物、5种含硫化合物、7种含氮化合物和2种其他化合物;相关性分析筛选得到25种呈香物质与嗅觉属性高度相关。

张瑾[3](2009)在《可同化氮素对酵母酒精发酵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葡萄汁中含有碳源、氮源,及其他利于酵母菌生存的微量化学物质。氮素营养是酵母菌进行正常酒精发酵所需的大量重要营养元素。葡萄中基本氮素化合物包括:游离α-氨基酸,铵态氮和少量小分子多肽。脯氨酸是亚氨基酸,不能在无氧条件下被酵母利用。因此,除脯氨酸外,游离α-氨基酸、铵态氮和小分子的多肽被称为酵母菌可同化氮(Yeast Assimilable Nitrogen, YAN)。葡萄汁中,酵母菌对含氮化合物可能的代谢途径有3条:在生物合成中被直接利用;被转变成相应的化合物后,再用于生物合成;通过转氨基作用(Transamination)将含氮化合物降解释放出游离态的铵离子或结合氮。在3条途径中,含氮化合物的骨架将作为代谢废物。葡萄醪中的氮素营养可以增加酵母菌的生物量,提高糖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酵母菌的酒精发酵速率。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一定浓度水平的氮源,特别是酵母菌可同化氮(Yeast Assimilable Nitrogen,YAN)。酯类、高级醇和挥发性脂肪酸是发酵香气的主要贡献者。这些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酵母菌的糖和氨基酸代谢产生的。而且,氨基酸是挥发性成分的前体物质。酵母菌完成酒精发酵过程需要一定量的氮素营养,如果酵母菌可同化氮含量不足,在酒精发酵过程中会造成发酵停滞,以及H2S的产生。酒精发酵开始前或中期,向发酵体系中添加无机氮(铵盐类,如:磷酸氢二铵)、有机氮(氨基酸)可避免酒精发酵停滞带来的诸多问题。国外一些研究者指出添加氨基酸和铵态氮会对发酵速率产生影响,同时会影响醇类、酯类物质的生成。然而国内针对添加氨基酸和铵态氮对酒精发酵的挥发性成分的研究尚无报道。基于以上事实,本研究综合添加可同化氮浓度范围和种类(氨基酸和铵态氮),对酵母菌酒精发酵速率和发酵结束后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分析,为酿造过程中氨基酸和铵态氮的添加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浓度可同化氮的模拟葡萄汁进行酒精发酵实验,分别对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菌群数量,还原糖的消耗进行监测,以及对酒精发酵结束后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结果发现:随着可同化氮浓度升高,酵母菌群体数量增多,还原糖消耗增大,酒精发酵速率增大;进行二次添加的发酵汁,酒精发酵速率明显高于同一水平处理组;二次添加处理的高级醇含量明显高于一次添加处理组;随着可同化氮浓度的升高,乙酸、琥珀酸、高级醇、乙酸乙酯、辛酸乙酯、辛酸和十二酸的含量也升高;2-辛酮含量随可同化氮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酵母菌可同化氮是酵母菌进行正常酒精发酵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可同化氮浓度低于150mgN/L时,添加有机氮(氨基酸)和无机氮(铵态氮)均能促进酵母菌完成酒精发酵;可同化氮浓度升高,生成较多的有机酸和酯类。由此说明,酒精发酵前,通过对葡萄汁中可同化氮进行控制和适当的添加,可改善和促进酒精发酵结束后葡萄酒挥发性成分的生成,这对葡萄酒酿造和管理的意义重大。另外,酵母菌菌群数量关于可同化氮浓度的回归关系达到显着水平(p=0.021<0.05);酵母菌菌群数量关于时间的回归关系达到显着水平(p=0.025<0.05);糖的浓度关于可同化氮浓度的回归关系达到显着水平(p=0.041<0.05);糖的浓度关于时间的回归关系达到极显着水平(p=0.0001<0.01)。

傅洪涛,王宁,张裕平,孙勤枢[4](2001)在《柱前衍生HPLC测定仲辛醇中的辛酮含量》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测定仲辛醇产品中微量辛酮的方法 ,用于仲辛醇的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了仲辛醇中的辛酮含量 ,用C8柱分离 ,乙腈 /水作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4 80nm。结果 实验表明在浓度为 6 5~ 6 5mg/L的线性范围内 ,可进行样品的定量分析 ,最低检测限为 0 16mg/L。结论 该方法应用于仲辛醇中少量的杂质辛酮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二、柱前衍生HPLC测定仲辛醇中的辛酮含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柱前衍生HPLC测定仲辛醇中的辛酮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豆浆关键挥发性异味成分的形成机制及加工工艺对豆浆风味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大豆与大豆异味
        1.1.1 大豆概述
        1.1.2 豆制品与新兴植物基产品
        1.1.3 豆腥味:大豆产品品质的关键
    1.2 植物源风味成分
        1.2.1 以脂质为前体的风味成分
        1.2.2 以氨基酸为前体的风味成分
        1.2.3 以碳水化合物为前体的风味成分
    1.3 大豆挥发性成分研究现状
        1.3.1 大豆LOX途径相关酶
        1.3.2 大豆LOX途径作用机理
        1.3.3 非酶反应途径
    1.4 豆浆制备方法与豆浆风味
        1.4.1 干热钝化制浆法
        1.4.2 热磨制浆法
        1.4.3 隔氧制浆法
    1.5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5.1 立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C6醛形成机理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大豆浸泡及磨浆处理
        2.3.2 大豆亚细胞器分离
        2.3.3 亚油酸氧化模型
        2.3.4 脂质分析
        2.3.5 脂质氢过氧化物的测定
        2.3.6 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测定
        2.3.7 磨浆过程LOX、PLA_2和HPL的动力学分析
        2.3.8 内源酶的LC–MS/MS分析
        2.3.9 内源酶活性测定
        2.3.10 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LOX途径相关酶的组成及其活性
        2.4.2 酶抑制剂对C6醛的影响
        2.4.3 大豆浸泡及磨浆过程脂质组成的变化
        2.4.4 浸泡和磨浆过程的LOX途径分析
        2.4.5 磨浆过程LOX途径动力学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豆浆中脂质自由基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3.3.2 大豆浸泡处理
        3.3.3 豆浆中脂质自由基的萃取
        3.3.4 大豆浸出物的制备
        3.3.5 LOX–LA–大豆浸出物体系的制备
        3.3.6 自由基测定
        3.3.7 氢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3.3.8 SDS-PAGE
        3.3.9 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大豆理化性质分析
        3.4.2 大豆蛋白质组成分析
        3.4.3 豆浆脂质自由基的鉴定
        3.4.4 浸泡条件对脂质自由基的影响
        3.4.5 模型体系中脂质自由基的组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反-2-庚烯醛形成机理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大豆浸泡处理
        4.3.2 胚芽粗磷脂制备
        4.3.3 Fe~(2+)–粗磷脂氧化体系制备
        4.3.4 12-PEOOH的分离纯化
        4.3.5 大豆中12-PEOOH的定量分析
        4.3.6 12-PEOOH降解模型
        4.3.7 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4.3.8 脂质分析
        4.3.9 自由基测定
        4.3.10 结构鉴定
        4.3.11 淡味豆浆基料的制备
        4.3.12 感官评价
        4.3.13 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浸泡处理对反-2-庚烯醛的影响
        4.4.2 粗磷脂氧化体系各组分变化
        4.4.3 12-PEOOH的结构鉴定及定量分析
        4.4.4 模型体系中12-PEOOH的降解机理
        4.4.5 反-2-庚烯醛对豆浆风味特征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8醇(1-辛烯-3-醇和3-辛醇)形成机理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大豆浸泡处理
        5.3.2 胚芽粗糖苷的制备
        5.3.3 C8醇-β-樱草糖苷的分离纯化
        5.3.4 C8醇-β-樱草糖苷的结构鉴定
        5.3.5 C8醇-β-樱草糖苷的定性与定量
        5.3.6 胚芽内源糖苷酶的分离
        5.3.7 糖苷酶活性测定
        5.3.8 糖苷酶的酶学特性分析
        5.3.9 内源糖苷酶的LC–MS/MS分析
        5.3.10 C8醇-β-樱草糖苷的非酶降解
        5.3.11 大豆酸热处理
        5.3.12 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测定
        5.3.13 统计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不同浸泡处理对C8醇的影响
        5.4.2 大豆组织对C8醇的贡献
        5.4.3 杏仁β-葡萄糖苷酶对C8醇的影响
        5.4.4 C8醇-β-樱草糖苷的结构鉴定及定量
        5.4.5 内源糖苷酶的种类
        5.4.6 C8醇-β-樱草糖苷的酶水解
        5.4.7 C8醇-β-樱草糖苷非酶水解
        5.4.8 豆浆酸热处理对C8醇-β-樱草糖苷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制浆工艺条件对豆浆风味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主要仪器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技术路线
        6.3.2 干法制浆
        6.3.3 湿法制浆
        6.3.4 无氧制浆
        6.3.5 挥发性风味成分测定
        6.3.6 风味特征分析
        6.3.7 氢过氧化物测定
        6.3.8 自由基测定
        6.3.9 统计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加工方式对豆浆风味的影响
        6.4.2 加工方式对豆浆氢过氧化物的影响
        6.4.3 加工方式对豆浆自由基的影响
        6.4.4 加工方式对豆浆感官特性及关键气味活性成分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及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I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附录 II 实验相关附表

(2)香菇发酵关键技术优化及风味成分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概述
        1.1.1 食用菌概述
        1.1.2 香菇概述
        1.1.3 香菇的营养及药用价值
    1.2 香菇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1.2.1 香菇呈味物质研究进展
        1.2.2 香菇呈香物质研究进展
    1.3 发酵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概况
        1.3.1 发酵技术概况
        1.3.2 发酵技术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1.3.3 发酵菌种的选择
        1.3.4 发酵技术在食用菌的应用
    1.4 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选题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1.4.4 课题来源
第2章 香菇发酵菌种的选择及发酵工艺参数优化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菌种活化及接种剂制备
        2.2.2 原料预处理、发酵处理及风味物质提取
        2.2.3 pH及总酸测定
        2.2.4 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
        2.2.5 呈味核苷酸含量测定
        2.2.6 等鲜浓度
        2.2.7 响应面实验设计
        2.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香菇发酵菌种筛选
        2.3.2 植物乳杆菌发酵香菇工艺参数优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香菇发酵过程中呈味物质变化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香菇发酵液制备
        3.2.2 味觉质量感官评价方法
        3.2.3 有机酸测定
        3.2.4 游离氨基酸测定
        3.2.5 5’-核苷酸测定
        3.2.6 电子舌分析方法
        3.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香菇发酵液味觉质量感官评价
        3.3.2 不同发酵时间香菇发酵液的味觉差异分析
        3.3.3 香菇发酵液有机酸含量变化分析
        3.3.4 香菇发酵液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分析
        3.3.5 香菇发酵液5’-核苷酸含量变化分析
        3.3.6 味觉属性与呈味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香菇发酵过程中呈香物质变化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香菇发酵液制备
        4.2.2 嗅觉质量感官评价方法
        4.2.3 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
        4.2.4 气质分析条件
        4.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香菇发酵液嗅觉质量感官评价
        4.3.2 香菇发酵过程中整体呈香物质的变化分析
        4.3.3 香菇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含量变化分析
        4.3.4 嗅觉属性与呈香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香气物质分析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可同化氮素对酵母酒精发酵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酵母菌的氮代谢及调控机制
        1.1.1 氮同化的核心途径
        1.1.2 氮调控的分子基础
        1.1.3 氨基酸利用机理
        1.1.4 氮代谢对其他代谢生理现象的影响
        1.1.5 氨同化作用的代谢工程
    1.2 发酵过程中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合成途径
    1.3 酒精发酵过程酵母菌对葡萄酒香气的贡献
    1.4 发酵停滞的成因
        1.4.1 葡萄汁成分
        1.4.2 酵母菌自身代谢产物的毒性
    1.5 添加氨基酸和铵态氮对酵母酒精发酵的影响
    1.6 氨基酸和铵态氮的添加量和添加时间
    1.7 添加氨基酸和铵态氮对酒精发酵速率的影响
    1.8 添加氨基酸和铵态氮对酿酒酵母基因表达的影响
    1.9 添加氨基酸和铵态氮对葡萄酒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1.10 酵母可同化氮素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1.10.1 甲醛滴定法
        1.10.2 NOPA 法
        1.10.3 氨基酸分析仪
        1.10.4 HPLC 法
        1.10.5 铵态氮的测定方法
    1.11 挥发性成分萃取方法及测定
        1.11.1 葡萄酒香气的特征及其分类
        1.11.2 影响葡萄酒气味物质的因素
        1.11.3 葡萄酒香气物质分析方法
    1.1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模拟葡萄汁的配制
    2.2 氨基酸和铵态氮的添加
    2.3 菌株来源
    2.4 菌种活化
    2.5 酵母计数
    2.6 糖测定
    2.7 游离氨基酸测定
    2.8 铵态氮测定
    2.9 有机酸测定
    2.10 挥发性成分测定
        2.10.1 挥发性物质提取
        2.10.2 挥发性成分GC/MS 分析
    2.11 数据处理与分析
    2.12 仪器
第三章 结果分析
    3.1 模拟葡萄汁酒精发酵
        3.1.1 可同化氮素对酵母菌数量的影响
        3.1.2 可同化氮素对酵母菌糖代谢的影响
        3.1.3 酒精发酵前后酵母菌可同化氮素的变化
        3.1.4 可同化氮素对有机酸的影响
        3.1.5 可同化氮素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3.2 回归模型及SPSS 软件简介
    3.3 酵母菌菌群数量关于可同化氮浓度及时间的回归模型
        3.3.1 酵母菌菌群数量关于可同化氮浓度的回归模型的建立及假设检验
        3.3.2 酵母菌菌群数量关于时间的回归模型的建立及假设检验
    3.4 糖的浓度关于可同化氮浓度及时间的回归模型
        3.4.1 糖的浓度关于可同化氮浓度的回归模型的建立及假设检验
        3.4.2 糖的浓度关于时间的回归模型的建立及假设检验
第四章 讨论
    4.1 可同化氮浓度与酵母菌菌群数量的关系
    4.2 可同化氮浓度与高级醇类和酯类的生成
    4.3 可同化氮浓度与有机酸含量的变化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4)柱前衍生HPLC测定仲辛醇中的辛酮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2 结果与讨论

四、柱前衍生HPLC测定仲辛醇中的辛酮含量(论文参考文献)

  • [1]豆浆关键挥发性异味成分的形成机制及加工工艺对豆浆风味影响的研究[D]. 冯笑笑. 江南大学, 2021
  • [2]香菇发酵关键技术优化及风味成分变化研究[D]. 陈子琪. 南昌大学, 2021
  • [3]可同化氮素对酵母酒精发酵影响的研究[D]. 张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4]柱前衍生HPLC测定仲辛醇中的辛酮含量[J]. 傅洪涛,王宁,张裕平,孙勤枢.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1(04)

标签:;  ;  ;  ;  ;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仲辛醇中的辛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