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雕塑置于公共场所

将雕塑置于公共场所

一、将雕塑安置在大众之中(论文文献综述)

张金超[1](2021)在《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我国对于文化的建设也越发重视,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将建设“文化强国”纳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文化的全面发展,对于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雕塑作为一种可触的视觉艺术,可以反映历史文化,表达雕塑家的审美情感。以雕塑为主题建设的公园,不仅拥有普通公园具有的游憩、休闲等功能,又极具文化、艺术气息,是融社会、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场所,它在国家推进文化强国战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不同地域的环境特征、气候条件差异鲜明,但雕塑公园所采用的设计方法相似,没有实现作为视觉艺术的雕塑作品与园内环境的充分融合,不利于我国文化多样化发展。因此,结合地域特征从雕塑作品视觉属性出发,提出因地制宜的雕塑公园设计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严寒地区雕塑公园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严寒地区环境气候特征、雕塑公园视觉环境构成、公园设计相关基础理论,厘清了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设计中应考虑的影响因素,包括环境组成要素、季节差异特征、空间位置关系三方面;然后,从设计过程、设计原则、设计策略三个维度搭建起了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设计的理论模型,使得相关设计工作有清晰的过程可参考、明确的原则可遵循、具体的策略可运用;最后,通过具体设计实例提出了理论模型的应用方法以提高模型的可理解性和实操性,包括确定雕塑作品视觉类别、场地空间与雕塑作品融合、视觉环境内涵营建三个层面。本研究有助于提高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设计工作的规范性,丰富了雕塑类专题公园设计理论和实践体系,可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李强[2](2021)在《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上海自开埠以来逐渐成为一座世界着名的城市,并以其特殊的历史与文化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象。雕塑作为一种设置在城市中的艺术表达已有悠久的历史记载,早在建国之前便存在着诸多久负盛名的雕塑作品。然而,“城市雕塑”被定义为一种概念,依法纳入城市建设之中是二十世纪80年代。城市雕塑起初以美化城市、纪念革命、精神导向为理念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工程。上海作为我国城市雕塑的重要试点城市,自建国至今的七十余年中呈现出了跨越式的发展,总体呈现出有如从教化走向美化、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外化走向客观、从官方走向商业、从精英走向大众等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上海的开放性、包容性、合作性、引领性、国际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这座城市的显着特点,其展现城市精神的城市雕塑也越来越需要经得起各种文化思想的检视。本论文研究基于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城市文化现象,在性质上可称之为文化雕塑,通过文化批判理论的视角对上海城市雕塑进行全面考察。随着文化工业在我国的风起云涌、突飞猛进,上海城市雕塑显现出了其文化现状堪忧,在潜移默化中将工具理性的效用、拜金主义的观念、功利主义的张扬结合到城市雕塑的建设之中,使得城市雕塑作品在思想内涵上空洞无物,在造型语言上千篇一律,在人文精神上支离破碎,甚至与这座城市形成了鲜明对抗,从而影响着城市精神的追求。为此,需要从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环境与文化构成方面重新探索这种文化雕塑存在的真实本性,通过对城市雕塑现状的批判和城市雕塑实践的分析,在制度性、艺术性、公共性之间阐发城市雕塑未来的向度,以促使城市的管理者、艺术的创作者和文化的享有者形成一种共识,建构起美好城市的意象。在文化批判中产生出创新的进步力量,在公众交流中寻求鲜活的创作题材,在跨界互动中生成共赢的合作方式,让上海的城市建设展现出求真务实的精神态度,城市文化体现出遏恶扬善的人性品格,城市雕塑表现出美丽动人的理想境界。

靳艺[3](2020)在《基于设计伦理的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公共雕塑对于表现城市精神和城市形象,体现城市文化特色,彰显城市魅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品质具有独特的价值。同时,公共雕塑作为传达社会理想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对于培育大众高雅的审美趣味、提升大众审美教育也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有鉴于此,本文以北京老城室外公共空间中现存雕塑作品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北京老城13片文化精华区”内的公共雕塑进行调研分析,综合运用多个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在文献爬梳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其审美价值和伦理功能,结合北京老城有机更新与保护相关实践,对其更新与设计、管理与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与策略。本文对北京老城公共空间现存的雕塑作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同时基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提出的13片文化精华区,对精华区室外空间中符合“公共雕塑”内涵特征的现存雕塑进行重点调研并进行分类统计。在掌握较为丰富的一手材料并深入挖掘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现存状况的基础上,对调研信息进行分析,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审美价值和伦理功能,提出了一些保护策略,丰富了现阶段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首先,本文从老城公共雕塑所具有的形式语言、主题表达、造型风格的演变三个方面,分析其所独具特色的审美价值,并得出相关结论: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在形式语言表达上具有易于理解的具象写实性、情感提炼的意象式以及抽象概括的观念表达的特征;在主题表达方面具有历史叙事的纪念表达、时代记忆的民俗表达、人文关怀的感性表达以及丰富多元的社会表达的特征;在造型风格演变上,从开国后的纪念碑式雕塑演进为改革开放前的领袖与工农兵形象,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发展的审美特征。通过以上细部美学特征,表现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其次,本文提出了北京老城公共雕塑所应遵循的伦理设计原则,即公共性原则、教化性原则和生态性原则;从公共性功能、价值导向功能、隐形教化功能以及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功能四个方面,阐释了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独具的伦理功能。同时,本文提出,北京老城现有公共雕塑作品多强调视觉意义,而非伦理意义。并指出,北京老城现有公共雕塑在空间伦理方面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处理雕塑作品和城市空间装饰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身伦理作用存在不足的问题。为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的有机更新提供了理论支撑。最后,本文在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有机更新与保护相关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老城公共雕塑更新与设计、管理与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策略和相关建议,以期未来老城公共雕塑符合北京城市文脉和场所精神,更多体现人文情怀,成为具有恒常性的高水准艺术作品。

田阳[4](2020)在《基于大众行为的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设计探究》文中提出城市生态化建设为当代城市增添了大量的城市公共景观空间,而城市综合公园作为城市公共景观空间的重要构成部分,近几年来,开始在各类城市大量修建。城市综合公园是城市生态化建设的重要供给,在提升城市内部环境质量的同时,还需满足城市居民日常游憩活动的需求。虽然城市综合公园的数量激增,但是在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这一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失。当前城市综合公园在植物的配置、场所氛围的营造、景观小品的设立等方面都存在着反人性化的设计,严重破坏了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导致公园绿地空间的功能没有发挥到最大化,对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本文将通过对大众行为理论等相关知识的梳理,分析出人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及心理特征,并将其与城市综合公园设计相结合,解决当前城市综合公园人性化缺失的问题。本文首先将针对综合公园的概念、发展历程等做出一定的阐述,并将大众行为理论作为理论研究重点与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等学科进行理论延伸。然后总结出使用者在不同空间的不同需求与行为特征,并详细指出当代城市综合公园设计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本文将总结出城市综合公园人性化设计的设计建议,并以石家庄长安公园为例,在实例中对所提出的设计建议进行相关论述。

邹臾含[5](2020)在《当代艺术与公共空间 ——悦来公共艺术展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2018年11月18日《符号、象征与实在——艺术栖身青山绿水之间》悦来公共艺术展(以下简称悦来公共艺术展)为案例分析,以当代艺术在公共空间的形式探索为研究核心,通过当代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历史线索与契机引出悦来公共艺术展。笔者对展览图录与该展览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分析,力求客观地再现悦来公共艺术展对于策展人和艺术家的选择、展览策划、展览作品与展览执行并落地等一系列过程。希望通过对展览的分析及逻辑的建构,促进对中国当代艺术在公共空间的再认识。在悦来公共艺术展览中对当代艺术与公共空间讨论前,首先需明确公共艺术与当代艺术的概念区别,在大众认知中当代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实践往往被认为是公共艺术。其二者有一定差异性,公共艺术首先要考虑艺术的立足环境,如果按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西方社会学的“公共性”与“公共领域”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理念,那么公共艺术不存在中国的社会话语体系中,公共艺术作品发生的过程也不具备理想的“公共性”。其次需考虑大众对于作品的接受程度等问题。当代艺术在公共空间的艺术实践里,它本身的部分特性也必要渗透到公共空间中,因此,当代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实践,在公共艺术的概念里,被进一步拓宽。在今天的中国,“公共艺术热”使许多本质为当代艺术的展览通过公共艺术的概念形式进行展出,这使艺术走出美术馆、白盒子空间,去更外部的空间里,探索另外的视觉呈现方式。或许将当代艺术在公共空间的实践从公共艺术的体系中抽离解析,它的线索脉络是清晰的。文章梳理了从极少主义到后现代艺术再到当代艺术的艺术家们的作品在公共空间中的实践案例作为对此表述的补充。通过这些案例,本文也在试图揭示一种事实,即,中国当代艺术在公共空间展览的实践,在展览机制上还存在着对国外经验模式的学习,在本土化的转换中,也将存在一些问题。重庆悦来公共艺术展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策展人与艺术家身份与作品的转场,用具体的实践,将当代艺术与公共空间联动起来,而联动的结果还在继续发酵中,所以更应该关注用一种合理的方式让公众理解艺术在当下的发生。本文通过重庆悦来公共艺术展的深度研究,希望能够促进中国当代艺术在公共空间的良性发展和艺术实践。

戴天晨[6](2019)在《空间叙事 ——城市空间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研究》文中指出空间叙事的研究自1960年代起,成为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其核心关注点是空间之于人的意义,包括意义如何建构在空间中以及如何传达给体验者。空间叙事研究能够帮助建筑从业者理解空间之于人产生意义的机制,并总结出空间叙事视角下空间营造的设计策略。近几十年来中国城市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对地域性文化信息的忽视导致了城市文脉断裂、城市物质空间与文化意义脱离等问题。针对这些现象,本文旨在结合现有的空间叙事和城市设计理论研究成果,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范围内探索城市的非物质性要素如何通过建成环境的物质性转译向人们传递空间意义、建构城市意象。本文强调了非物质性要素在传递空间意义、建构城市意象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提出了空间叙事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从城市空间体验者的角度解析了空间叙事物质基础,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以及城市意象的营造、传播过程。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基于空间叙事理论框架分别选取了三个城市空间叙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探索出一系列城市空间叙事与非物质性要素转译策略。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视野方面:从非物质要素的视角研究了城市空间的形成、结构与意义,拓展了以空间叙事赋予城市空间场所精神与文脉联结的研究视野,阐述了非物质性要素在城市空间形态结构中扮演的角色和所具有的意义。2)理论架构方面:空间叙事是体验者在建成环境中通过参与一系列事件,获得与建成环境相关联的体验、感知和情绪,建立关于此空间意义的认知,建立场所独特性的过程。本文从城市空间体验者的角度提出了空间叙事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揭示了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公共空间中的事件和行为,以及大众传媒在城市文化内涵感知中的重要性。3)方法探索方面:非物质性要素通过转译,能够成为物质空间的构成部分,为体验者所感知。本文将文学、艺术领域中的“拼贴”、“再现”、“图符”、“隐喻”等经典叙事结构和方法延伸到了建筑领域,提出了空间叙事视角下非物质性要素的设计转译策略,并根据当今的数字技术和信息传播特性,提出了城市意象的营造和传播策略。论文正文约17.1万字,365幅插图。

刘熙媛[7](2019)在《历史革命背景下红色雕塑创作应用研究 ——以延安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广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十八大的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红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根基,作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超越性继承,更体现了我们党在灾难深重的近代中国勇于担当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1]。”如今红色文化迈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也直接影响着红色主题雕塑的发展趋势,它不仅是城市雕塑的一部分,更是作为传承红色革命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也被赋予更高的历史责任感,它以越发浑厚的姿态涌入到了现代人们的生活。因此,针对红色雕塑创作应用研究,尤其是历史革命背景下的红色雕塑的研究,将对传播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什么是红色文化、红色文化的重要性、红色文化与红色雕塑的关系以及从创作方法、艺术形式入手,对红色雕塑发展历程进行阐述,从设计风格、使用材质、选择颜色三方面,对其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分析,并对红色雕塑与纪念性雕塑给予定义,加以区分二者的异同之处;其次,从红色城市的历史革命文化特点入手,其中对项目所涉及的陕北地区的革命文化、地域文化,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得出结论,将历史革命背景下的红色雕塑进行举例分析,总结出与其相关的创作理论与方法;最后,结合西北局纪念广场红色主题浮雕墙的实际案例,在尊重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让红色雕塑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发挥出积极的精神导向作用。力求通过该作品的设计立意,深刻发掘红色文化精神内涵,并以现代人的眼光进一步探索红色雕塑的艺术形式。

孙睿[8](2019)在《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文中认为自20世纪开始,身体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研究焦点。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加深,它逐渐发展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身体作为人类意识的重要载体,其最显着的特征即丰富性,而这种丰富性不但指的是生物属性多样化,同时还彰显了人类社会文化的基本内涵。身体有自己的述说方式与设计语言,身体如同一面镜子,不仅能够展现人的风格,还能折射出当前社会人们在观念上发生的变化。身体的视觉形式通过引导、传达、记忆来满足身体的物质需求、审美需求、功能需求。通过视觉进行创造属于一种认知行为。身体在创作时能够感知自身正位于和世界的新型互动之中,将其发展至全新的精神层面中。梅洛·庞蒂在其前两部着作《行为的结构》和《知觉现象学》中均反复强调,他的目的是要探讨意识与自然的关系。在艺术设计的发展进程中,情感与设计如同两股持续涌动的潮流,成为人类造物活动有序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支持。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身体沟通打破“视觉”的范围,向“触觉、听觉、嗅觉、味觉”拓展,直至打动人们的情感。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理论认为,身体是我思的主体,而在我思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技术,这从另一个角度上展现出了人们把握世界本质的方法。身体体验是现象学的关注焦点,该学派重点研究的是空间中身体的各种感受。身体行为作为艺术创作的元素,行为艺术的本质更多的是身体作为媒介直接进行的自我反思,使作品表达出深刻的文化意义与内涵,看似简单的身体行为引起我们高度的共鸣。很多艺术类型都是以身体语言为载体进行表述的,譬如舞蹈、雕塑等。文学、美术等学科则是以描述身体语言的方式进行再创作,并以此为契机,揭示人的生存状态,赋予人类生命新的寓意。身体语言在设计中所传达的各种现象均取决于一种前提,即表达以信息诉求为基准的身体原因。具体来说,设计传达的基础是一种认知共性,即对某一姿态,某一动作,某一场景下的身体内在情绪、情感状态、常见动作的普遍性认知。设计的产生从本质上说是来源于身体的需求,在身体体验与产品设计的“感知层”中,身体行为对产品的感知过程是通过身体与产品产生接触性交互来实现的。身体美学包括如下要素:第一,肉体;第二,服装;第三,个人;第四,社会。将这四个要素运用到日常生活以及艺术设计中,从服装、肉体、个人三个要素下探讨时尚、设计和身体美学的关系,将身体与服装、人体外形、风貌、姿态等都结合起来,实现对身体美学更为细致深刻地刻画,分析出相关的艺术设计理念。

姜俊[9](2019)在《社会转型中公共雕塑的嬗变 ——明斯特雕塑项目展研究(1977-2017)》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着重讨论了发生在德国一个中型古城明斯特的雕塑项目展,并介绍了它作为一个公共雕塑节从1977年到今天的发展历史。首先通过对于1977年第一届和2017年第五届雕塑项目展的切片比较来勾勒一张欧洲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社会的变迁图,并在70年代到今天的资本主义转型中重新定位公共艺术和公共雕塑展的形式变迁,以及艺术在社会中职能的转变。本文在分析明斯特雕塑项目展的成因时,希望将其追溯到更早在欧洲60年代发生的左派政治-美学革命,按照法国哲学家朗西埃的讨论,审美的革命必定伴随着政治的革命,而政治的革命同样推动对于感性的重新分配,那么当我们在讨论西方当代艺术的变革时:60年代开始了艺术客体向艺术项目的变迁,主客体对立的观看向主客体交融的场域感知变革;我们也不能忘记,60年代的欧洲、德国在政治上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即一种对于公民政治参与性的述求,而这场从下至上的政治革命在1986年后推动了 70年代从上至下的政治体制的改革,即我们所熟知的欧洲民主化进程。这从革命到改革的转变也同样发生在艺术革命之中:60年代反体制的艺术革命和美学批判在70年代却触发了美术馆和博物馆从内部展开的体制改革。艺术机构通过自我开放反而将“反叛”的前卫艺术纳入它的系统之下,实现了一次成功的“招安”。70年代在德国的民主化改革中,公共艺术和文化在这个改革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精英主义转变为大众服务,从而也实现了其自身的社会职能的重新定位。1977年明斯特雕塑项目展的特征在于作品的特定场域性,也就是在地性和项目化。这两个特征我们也将在从60年代末到90年代的西方资本主义结构转型中看到。法国社会学家博尔坦斯基将这一转型定义为,从控管福利型向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转型、从科层制结构向项目制结构的范式转换。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的体制转变,批量生产变成了差异生产,大众消费变成了小众消费。劳动的组织随之发生变化,科层制变成了更为灵活和扁平的项目制,以适应琢磨不透、变动不居的消费市场。在同一时期艺术上也发生的激烈的变革:自律型艺术客体的创作在同一时期转变为更关涉特定场域的艺术项目,从对普世性主题的选择转于个体性和在地性主题的艺术创作。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艺术的范式转换同样配合着政治和经济的结构转向:普世主义的大众化生产转向差异化、定制化、个性化的小众生产。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左派运动推动了70年代的民主化进程,人们能更多地加入到政治决策之中,更平等的参与到文化和艺术活动之中。这种对个性的解放和对特殊性的尊重打破了原来单一化的等级制度,导致了多元主义消费市场的繁荣,也导向了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享乐主义——德国社会学家舒尔茨所谓“体验社会”的形成。拥有创造力和跨界协作的项目制正是使得现代主义单一的艺术展逐渐走向集政治、经济、文化多任务的混合项目——艺术展览变成了艺术的嘉年华,它一方面展现了多元主义的特性、另一方面打开了个体享乐主义的时代。娱乐成为了今天的王道,公共艺术和雕塑节开始遍地开花,和都市更新,旅游重塑、地产增值、大众文化娱乐消费等结合起来。这也让我们更容易理解,明斯特公众从1977年对于雕塑项目展保守和抵制的态度为何在40年后逐渐转变为开放的欢庆。这一审美转变也正奠基于一种文化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全球主义化。它在宣称尊重地方性的同时正在将保守的地方性消灭,并将其变成一种创意文化经济下的产品。如果说1977年明斯特的美学启蒙展是一种思想解放,那么思想解放所导致的消费解放难道不也正是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吗?

王亚奎[10](2019)在《论城市雕塑如何体现城市精神以大连市为例》文中提出在城市化不但推进的背景下,城市雕塑自身的区域性、传承性等要素让城市雕塑具有重大意义。尽管城市雕塑在引入国内之初进步不快,但因目前中国的科技、经济实力等方面的水准均在提升,已经迈入全球强国之列,雕塑技巧也在变得更加精巧,其进步也会反射到社会之中,促使城市化速度加快,这是一个彼此赋予对方正面影响的过程。融洽的社会氛围对城市雕塑的发展是有利的。相同的是,雕塑水准也表现出城市的文化积淀。城市雕塑伴随经济进步以及对应技术的向前推进,大家的思想也在不知不觉地变化着。而人作为城市中的主体,是对城市雕塑有需求的,是城市精神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这是城市雕塑的人文性决定的。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更确切的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它凝聚了一个城市的历史积淀、城市生态、文化素养和道德追求,是城市人的精神向往和依托。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价值,既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又具有包容性和持续发展性的特征。作为城市的发展动力之源,城市精神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城市精神不仅能给市民起个重要的引导作用,且在城市的政治文化、经济利益、社会责任感和生态上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一个城市的精神比较匮乏,不具有特殊性,那么没有精神灵魂的城市就是没有内涵的,城市的发展就会举步维艰。地球面积广大,城市林立,难以计数。但是,让大家记忆深刻的,一定是那些有自己精神特质的城市。人最为关键的是灵魂,城市何尝不是这样。灵魂的确立,追根溯源,还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修整。为此,城市精神则是城市灵魂的一种展示,而城市雕塑恰恰又是城市的灵魂。那么城市雕塑作用到城市精神时两者是如何怎样相辅相成的。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城市精神,城市雕塑要怎样展示城市的精神面貌,城市精神的发展的关键意义,依靠研讨城市精神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与贡献,以及城市雕塑对城市精神的推动作用,深化对城市雕塑的认识,从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因素以及当代城市雕塑环境如何结合的发展趋势和方法做出分析。以此解决大连城市雕塑发展的症结,从城市雕塑如何推动大连城市精神的角度分析,以作为大连文化经济的发展动力来源。

二、将雕塑安置在大众之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将雕塑安置在大众之中(论文提纲范文)

(1)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基础理论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严寒地区
        2.1.2 雕塑公园
        2.1.3 视觉环境
    2.2 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概述
        2.2.1 视觉环境特征
        2.2.2 视觉环境构成
        2.2.3 视觉环境功能
    2.3 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设计相关理论
        2.3.1 公园设计基础
        2.3.2 “雕塑场”与格式塔心理学
        2.3.3 视知觉
        2.3.4 冰雪艺术与文化
    2.4 本章小结
3 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3.1 环境组成要素
        3.1.1 自然方面
        3.1.2 人文方面
    3.2 季节差异特征
        3.2.1 整体视觉环境
        3.2.2 雕塑创作环境
    3.3 空间位置关系
        3.3.1 雕塑与人工景观
        3.3.2 雕塑与自然景观
    3.4 代表案例解析
        3.4.1 长春世界雕塑公园
        3.4.2 日本札幌艺术之森
        3.4.3 案例分析总结
    3.5 本章小结
4 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设计理论模型构建
    4.1 设计过程
        4.1.1 基地调查研究
        4.1.2 雕塑归类分析
        4.1.3 制定实施方案
        4.1.4 建造与反馈
    4.2 设计原则
        4.2.1 雕塑作品导向原则
        4.2.2 地域特征鲜明原则
        4.2.3 环境体验适宜原则
        4.2.4 打造美育资源原则
        4.2.5 设计过程生态原则
    4.3 设计策略
        4.3.1 分析雕塑作品并归类统计
        4.3.2 顺应场地形态与四季变换
        4.3.3 把握视线与空间结构关系
        4.3.4 营造雕塑与空间场所精神
    4.4 本章小结
5 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设计理论模型应用方法
    5.1 设计实例概况
        5.1.1 基地空间选址
        5.1.2 雕塑作品选择
    5.2 确定雕塑作品视觉类别
        5.2.1 初步分析
        5.2.2 效果分析
        5.2.3 确立观赏面
        5.2.4 特征定位
    5.3 场地空间与雕塑作品融和
        5.3.1 点状类空间
        5.3.2 线状类空间
        5.3.3 面状类空间
    5.4 视觉环境内涵营建
        5.4.1 平和静谧型
        5.4.2 动感活泼型
        5.4.3 倾向明显型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查问卷
附录 B 表格索引
附录 C 图片索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1.1 城市雕塑
        1.1.2 上海城市雕塑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内研究状况
        1.2.2 国外研究状况
        1.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研究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其主要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其主要观点
第二章 从雕塑到城市雕塑的兴起
    2.1 雕塑的起源及历史形态
    2.2 雕塑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2.3 城市雕塑在当代中国的兴起
        2.3.1 从实践活动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外延
        2.3.2 从城市管理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内涵
        2.3.3 从雕塑创作中建立城市雕塑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类型
    3.1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前期
        3.1.1 上海的古代雕塑遗存
        3.1.2 晚清时期的上海雕塑
        3.1.3 民国时期的上海雕塑
    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时期
        3.2.1 上海美术教育院校的建设
        3.2.2 上海美术社团与研究机构
        3.2.3 上海雕塑创作与雕塑建设
    3.3 上海城市雕塑的发展时期
        3.3.1 上海城市雕塑的管理建制
        3.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建设概况
        3.3.3 上海城市雕塑的类型特征
第四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结构
    4.1 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
    4.2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要素
        4.2.1 上海城市雕塑的制度性文化
        4.2.2 上海城市雕塑的艺术性文化
        4.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物态性文化
第五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批判
    5.1 城市雕塑与文化批判
    5.2 对创作方式标准化与伪个性的文化批判
        5.2.1 上海城市雕塑“标准化”的表现及其批判
        5.2.2 上海城市雕塑“伪个性”的表现及其批判
    5.3 对创作题材仿造性与照搬化的文化批判
        5.3.1 上海城市雕塑“国内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5.3.2 上海城市雕塑“国外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第六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实践分析
    6.1 编制城市雕塑规划推动城市雕塑建设
    6.2 搭建展示平台促进城市雕塑建设
        6.2.1 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
        6.2.2 上海“雕塑公园”建设
    6.3 借助国际活动进行城市雕塑建设
        6.3.1 2007 世界夏季特奥会主题雕塑园建设
        6.3.2 中国2010 上海世界博览会园雕塑建设
第七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未来向度
    7.1 文化批判意识的内化与审美霸权的解构
    7.2 地缘性经验的建构与跨学科平台的认知
    7.3 参与角色的互动合作与社会评价的制衡
        7.3.1 城市雕塑的管理与委托
        7.3.2 城市雕塑的创作与合作
        7.3.3 城市雕塑的评审与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社会项目
致谢

(3)基于设计伦理的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文章结构及提纲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现状调研
    2.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发展概况
    2.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实地调研及统计分析
        2.2.1 调研范围的界定
        2.2.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分布概况
        2.2.3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特征归类及统计情况
        2.2.4 调研结果汇总与分析
    2.3 调研结果问题分析
        2.3.1 空间分布不均,布局缺乏灵活性
        2.3.2 雕塑主题较为单一与趋同
        2.3.3 公共雕塑蕴含的审美和伦理价值尚需强化
        2.3.4 宣传不到位,价值被忽视
        2.3.5 公共雕塑缺乏系统的保护管理机制
    2.4 北京老城区与中心城区室外空间公共雕塑案例对比与分析
        2.4.1 案例选择
        2.4.2 老城传统街区公共雕塑
        2.4.3 公共雕塑对中心城区的空间的再利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的审美价值
    3.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形式语言
        3.1.1 易于理解的具象写实性语言
        3.1.2 情感提炼的意象式语言
        3.1.3 抽象叙事的观念表达
    3.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主题表达
        3.2.1 历史叙事的纪念表达
        3.2.2 时代记忆的民俗表达
        3.2.3 人文关怀的感性表达
        3.2.4 丰富多元的社会表达
    3.3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造型风格的演变
        3.3.1 建国后的纪念碑式雕塑
        3.3.2 改革开放前的领袖与工农兵形象
        3.3.3 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的伦理原则与伦理功能
    4.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的伦理原则
        4.1.1 公共性原则
        4.1.2 教化性原则
        4.1.3 生态性原则
        4.1.4 文脉传承原则
    4.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伦理功能
        4.2.1 公共性功能
        4.2.2 价值导向功能
        4.2.3 隐性教化功能
        4.2.4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功能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有机更新与保护策略
    5.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现状调研与问题分析
        5.1.1 调研问卷对象的基本情况
        5.1.2 公众对公共雕塑的接受情况
        5.1.3 公众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设置需求
        5.1.4 公众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价值体现的直观感受
        5.1.5 公众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互动情况
        5.1.6 公众对北京老城印象深刻的公共雕塑
        5.1.7 公众对北京老城印象深刻的公共雕塑的直观评价
    5.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更新策略
        5.2.1 公共雕塑应与所属空间属性相契合
        5.2.2 公共雕塑应有效传达意义
        5.2.3 公共雕塑管理应遵循有机更新原则
    5.3 设计伦理视角下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策略
        5.3.1 雕塑家的职业伦理
        5.3.2 雕塑作品的未来责任
    5.4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保护与管理的相关建议
        5.4.1 健全保护体制
        5.4.2 建构老城公共雕塑档案库
        5.4.3 监控雕塑作品的可持续性效应
        5.4.4 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5.4.5 发挥市民志愿者团体的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4)基于大众行为的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设计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实地调研法
        1.3.3 调查问卷法
        1.3.4 研究框架
    1.4 关键词界定
        1.4.1 城市综合公园
        1.4.2 大众行为
        1.4.3 人性化设计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外公园发展与理论研究现状
        1.5.2 国内公园发展与理论研究现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城市综合公园发展概述
    2.1 国外城市综合公园发展综述
        2.1.1 形成期
        2.1.2 发展期
        2.1.3 反思期
    2.2 国内城市综合公园发展概述
        2.2.1 发展前期
        2.2.2 起伏发展期
        2.2.3 蓬勃发展期
        2.2.4 发展新时期
    2.3 城市综合公园为城市创造的若干效益
        2.3.1 生态效益
        2.3.2 社会效益
        2.3.3 经济效益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众行为相关理论研究及城市综合公园设计现状
    3.1 人在景观空间中的环境认知
        3.2.1 环境知觉
        3.2.2 空间认知
    3.2 人在景观空间中的行为分析
        3.2.1 户外景观空间行为类型
        3.2.2 看与被看的行为特点
        3.2.3 常见的一般性行为
    3.3 人在景观空间中的需求
        3.3.1 环境需求
        3.3.2 私密性需求
        3.3.3 领域性需求
        3.3.4 空间尺度需求
    3.4 现代城市综合公园设计存在的问题
        3.4.1 形式大于功能
        3.4.2 大众参与度低
        3.4.3 “反人性”设计
        3.4.4 空间文化特色不足
        3.4.5 与城市融合度较低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众行为与公园内部空间的相关性研究
    4.1 公园内部空间对人的行为支持
        4.1.1 游憩行为
        4.1.2 社交行为
        4.1.3 活动行为
        4.1.4 其他行为
    4.2 人性化的公园内部空间细部设计
        4.2.1 入口空间
        4.2.2 游憩空间
        4.2.3 活动空间
        4.2.4 公共服务空间
        4.2.5 景观节点空间
    4.3 人性化的公园公共基础设施设计
        4.3.1 照明基础设施
        4.3.2 标识基础设施
        4.3.3 休息基础设施
        4.3.4 游乐基础设施
        4.3.5 卫生基础设施
        4.3.6 无障碍基础设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安公园使用状态(POE)调研分析及优化建议
    5.1 使用状况评价研究概述
        5.1.1 使用状况评价概念的界定
        5.1.2 使用状况评价的操作步骤
        5.1.3 影响使用状况评价的要素划分
        5.1.4 使用状况评价因素集的构建
    5.2 研究对象概述
        5.2.1 公园概况
        5.2.2 自然条件及人文资源
        5.2.3 区位分析
        5.2.4 公园内部空间分布
    5.3 公园使用概述
        5.3.1 使用群体时间空间分布
        5.3.2 使用群体分析
        5.3.3 使用者行为类型
    5.4 公园空间要素对大众行为的支持
        5.4.1 入口空间
        5.4.2 亲水空间
        5.4.3 活动广场
        5.4.4 公共基础设施
    5.5 使用状况评价分析
        5.5.1 评价指标测量方式
        5.5.2 使用状况满意度
    5.6 结论及优化建议
        5.6.1 设计亮点
        5.6.2 不足之处
        5.6.3 优化建议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当代艺术与公共空间 ——悦来公共艺术展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当代艺术在公共空间的实践
    2.1 当代艺术与公共艺术的共性与区别
    2.2 当代艺术在公共空间的演变历史
    2.3 公共空间的展览实践
        2.3.1 国外艺术实践
        2.3.2 国内艺术实践
        2.3.3 重庆艺术实践
第3章 当代艺术在悦来公共空间的契机
    3.1 城市发展政策环境
        3.1.1 城市转型
        3.1.2 公共定位
    3.2 艺术家创作转场
        3.2.1 策展人
        3.2.2 艺术家
第4章 悦来公共艺术展透析
    4.1 展览组织结构
    4.2 展览实施方式创新
        4.2.1 艺术家公众影响
        4.2.2 作品在地性
        4.2.3 作品制作
        4.2.4 对话沟通
    4.3 作品落地情况
    4.4 最终点位及作品
    4.5 展览过程与执行
第5章 思考与总结
    5.1 展览现状思考
        5.1.1 作品维护
        5.1.2 景观规划
        5.1.3 灯光规划
    5.2 总结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在校期间成果

(6)空间叙事 ——城市空间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背景及研究对象
        0.1.1 问题背景
        0.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0.2 研究现状及评述
        0.2.1 空间叙事理论研究
        0.2.2 以场所营造为目标的城市设计理论研究
        0.2.3 空间叙事的设计转译
        0.2.4 该领域中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0.3 研究目的和意义
        0.3.1 研究目的
        0.3.2 研究意义
    0.4 研究方法
        0.4.1 文献研究
        0.4.2 多学科交叉研究
        0.4.3 实证调研
    0.5 研究框架
上篇:城市空间叙事的理论框架
    1.城市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1.1 非物质性要素构成
        1.1.1 传统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
        1.1.2 当代全球化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
        1.1.3 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
        1.2 非物质性要素的物质性呈现形式
        1.2.1 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的关联性辨析
        1.2.2 非物质性要素的“神像”式呈现
        1.2.3 非物质性要素的“图符”式呈现
        1.2.4 非物质性要素的“神像”+“图符”式综合呈现
        1.3 本章小结
    2.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2.1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类型
        2.1.1 日常性事件
        2.1.2 周期性事件
        2.1.3 偶发性事件
        2.2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参与动因
        2.2.1 参与事件的内部动因
        2.2.2 参与事件的外部动因
        2.2.3 内部动因与外部动因之关联
        2.3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参与形式
        2.4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之于空间建构的意义
        2.4.1 事件的社交意义
        2.4.2 事件的美学意义
        2.4.3 事件的规训意义
        2.4.4 事件的传承意义
        2.5 本章小结
    3.城市空间叙事的运行机制
        3.1 城市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3.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3.2.1 传统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空间感知
        3.2.2 全球化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空间感知
        3.2.3 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空间感知
        3.3 城市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3.3.1 城市意象的营造
        3.3.2 城市意象的传播
        3.4 本章小结
下篇:城市空间叙事的案例研究与设计策略
    4.威尼斯本岛的空间叙事
        4.1 案例调研对象
        4.2 威尼斯本岛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4.2.1 对海洋的敬畏和利用
        4.2.2 对形式和表象的重视
        4.2.3 对节庆的热爱
        4.2.4 宗教与世俗的融合
        4.2.5 展示的传统
        4.2.6 分隔与融合
        4.2.7 商人的城市
        4.3 威尼斯本岛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4.3.1 日常性事件
        4.3.2 周期性事件
        4.3.3 偶发性事件
        4.4 威尼斯本岛的空间叙事运行机制
        4.4.1 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4.4.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4.4.3 威尼斯本岛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4.5 本章小结
    5.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的空间叙事
        5.1 案例调研对象
        5.2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5.2.1 水上的生活方式
        5.2.2 黄金时代的商业辉煌
        5.2.3 地位群体的非正式界定
        5.2.4 对科学知识的渴求
        5.2.5 古典和现代艺术的繁荣
        5.2.6 对自由与平等的向往
        5.3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5.3.1 日常性事件
        5.3.2 周期性事件
        5.3.3 偶发性事件
        5.4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的空间叙事运行机制
        5.4.1 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5.4.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5.4.3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5.5 本章小结
    6.上海外滩的空间叙事
        6.1 案例调研对象
        6.2 上海外滩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6.2.1 中国早期的对外贸易窗口
        6.2.2 多功能经济中心
        6.2.3 五方杂处的移民社会
        6.2.4 多元复合的身份认同
        6.2.5 自下而上的商业发展模式
        6.3 上海外滩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6.3.1 日常性事件
        6.3.2 周期性事件
        6.3.3 偶发性事件
        6.4 上海外滩的空间叙事运行机制
        6.4.1 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6.4.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6.4.3 上海外滩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6.5 本章小结
    7.城市空间叙事与非物质性要素转译策略
        7.1 非物质性要素的提取
        7.2 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策略
        7.2.1 异质拼贴
        7.2.2 系统层叠
        7.2.3 图符再现
        7.2.4 意象隐喻
        7.2.5 虚拟呈现
        7.3 城市意象的营造和传播策略
        7.3.1 城市意象的营造策略
        1 )日常性功能与标志性建筑设计
        2 )针对性场景设计
        3 )事件再现
        7.3.2 城市意象的传播策略
        1 )大众传媒介入下的城市意象“预设”
        2 )标志性图符的选取
        3 )交互式的城市意象传播
        7.4 本章小结
结语
    研究结论
    主要创新点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专着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学术成果
致谢

(7)历史革命背景下红色雕塑创作应用研究 ——以延安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广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红色文化的兴起
        1.1.2 红色文化的深远影响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文章创新点
    1.6 论文研究框架
    1.7 小结
2.红色雕塑的演变与分析
    2.1 红色雕塑的发展过程
        2.1.1 建党以后的红色雕塑
        2.1.2 建国初期的红色雕塑
        2.1.3 改革开放以后的红色雕塑
    2.2 红色雕塑的发展趋势
        2.2.1 设计风格分析
        2.2.2 使用材质分析
        2.2.3 选择色彩分析
    2.3 红色雕塑与纪念性雕塑
        2.3.1 红色雕塑的定义
        2.3.2 纪念性雕塑的定义
        2.3.3 红色雕塑与纪念性雕塑的区别
    2.4 小结
3.历史革命背景下红色雕塑举例分析
    3.1 历史革命背景下红色雕塑特点分析
    3.2 延安南门广场红色雕塑
    3.3 延安凤凰广场红色雕塑
    3.4 延安枣园革命遗址红色雕塑
    3.5 西柏坡革命遗址红色雕塑
    3.6 小结
4.历史革命背景下红色雕塑创作方法研究
    4.1 红色雕塑设计基本原理及理念
        4.1.1 红色雕塑与城市设计的融合
        4.1.2 红色雕塑与地域文化的融合
    4.2 红色雕塑的文化特征
        4.2.1 历史文化
        4.2.2 人文文化
        4.2.3 地域文化
    4.3 红色雕塑的空间特征
        4.3.1 点状空间
        4.3.2 线状空间
        4.3.3 面状型空间
    4.4 红色雕塑的需求特征
        4.4.1 审美需求
        4.4.2 互动需求
        4.4.3 社会需求
    4.5 红色雕塑的语言特征
        4.5.1 自然语言
        4.5.2 重力语言
        4.5.3 光影语言
    4.6 小结
5.延安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广场红色雕塑设计实例
    5.1 项目背景分析
        5.1.1 项目概况
        5.1.2 延安地域性文化红色调研
        5.1.3 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广场现状分析
    5.2 雕塑创作思路
        5.2.1 创作构思分析
        5.2.2 创作文化分析
        5.2.3 创作内容选取分析
        5.2.4 创作内涵分析
    5.3 雕塑创作要素
        5.3.1 尺度要素
        5.3.2 视觉要素
        5.3.3 光感要素
    5.4 西北局纪念广场地雕设计
        5.4.1 创作构思分析
        5.4.2 创作内容选取分析
    5.5 雕塑的材质与安装
        5.5.1 雕塑的选材分析
        5.5.2 石材的安装分析
    5.6 西北局纪念广场红色雕塑内涵与现实意义
    5.7 西北局纪念广场红色主题雕塑整体效果图
    5.8 小结
6.结论
    6.1 研究成果
    6.2 后续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索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8)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题来源及研究思路
    第二节 研究范围及相关特定概念界定
        一、当代艺术与设计
        二、身体艺术
        三、身体与设计
    第三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关于身体的哲学思考
        二、关于身体与艺术关系的研究
        三、关于身体艺术的研究
        四、关于当代艺术设计视野下身体的研究
        五、身体与设计学研究
    第四节 文本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文本结构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题研究意义
第一章 视觉艺术设计与身体
    第一节 身体与视觉形式的三种功能
        一、引导功能
        二、传达功能
        三、记忆功能
    第二节 身体“意象”与设计
        一、女性主义身体
        二、身体与创作——感觉的逻辑
        三、“表层”、“表现”与身体的“意象”
    第三节 身体绘画与设计
        一、抽象化设计
        二、写实主义
        三、超现实主义
        四、德国新表现主义
    第四节 身体与叙事设计
        一、戏剧化设计
        二、体验设计
        三、情感设计
        四、隐匿设计
第二章 公共艺术设计与身体
    第一节 雕塑设计与身体
        一、拟人型
        二、身体的局部表达
        三、器官的抽象化
    第二节 互动装置设计与身体
        一、身体与情境交融设计
        二、间接感发——互动设计
        三、体验感官式设计
    第三节 反形式艺术设计与身体
        一、身体或质料的现象学
        二、精神、物质与身体
    第四节 人体工程学与功能性公共艺术设计
        一、休息功能
        二、引导功能
        三、娱乐功能
第三章 身体行为的设计解读
    第一节 观念设计与身体
        一、怪诞艺术设计
        二、文化与身份
    第二节 行为艺术与身体
        一、身体与时间设计
        二、身体与空间设计
        三、身体与情感设计
    第三节 身体设计的视觉语言
        一、肢体语言的形式表现
        二、肢体语言的信息传达
        三、肢体语言与场景构建
    第四节 身体设计的动态演绎
        一、流动旋律中的身体设计
        二、张力幻象中的身体设计
        三、反叛意识下的身体设计
        四、身体设计与极限探索
第四章 身体功能的设计延伸
    第一节 技术、身体和设计的三重奏
        一、技术与身体
        二、身体、技术与现象学
        三、身体、技术与设计
        四、无器官身体
    第二节 基于本体的设计
        一、基于身体体验的设计
        二、弥补身体缺陷的设计
        三、增强身体功能的设计
        四、贴合身体习惯的设计
    第三节 身体导向的设计
        一、运动器械设计
        二、健身器械设计
        三、康复护具设计
第五章 身体美学与时尚设计
    第一节 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
        一、身体美学的本体论的三个场极
        二、身体美学现象论的三个角度
        三、身体美学的现实维度
    第二节 身体规训与设计
        一、缠足与姿态规训
        二、束胸与形体规训
        三、高跟鞋——身体的扭曲与时尚
    第三节 身体形态与设计
        一、身体形态与空间
        二、身体比例与剪裁
        三、人体动力学与身体形态
    第四节 身体、时尚、消费与设计
        一、鲍德里亚的消费身体与虚拟身体
        二、消费主义的兴盛与身体设计
        三、时尚消费语境中的身体装饰设计
        四、时尚消费语境中的身体形态设计
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社会转型中公共雕塑的嬗变 ——明斯特雕塑项目展研究(1977-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1 课题来源/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国内外研究概况
    4 主要问题意识和章节介绍
第一章 艺术与公共
    1.1 走向公共开放的艺术
        1.1.1 艺术自律的悖论
        1.1.2 公共艺术——从精英走向大众
    1.2 在艺术中构建理想的公共性
        1.2.1 二战后关于公共领域的话语
        1.2.2 公共生活中的审美判断
    1.3 小结
第二章 今天:2017年明斯特雕塑项目展
    2.1 综述
        2.1.1 明斯特雕塑项目展概述
        2.1.2 明斯特城市小史
        2.1.3 LWL(威斯特法伦-利珀河地区联合会)艺术与文化博物馆的历史
    2.2 平衡于公共性批判和大众嘉年华之间
        2.2.1 2017年明斯特雕塑项目展概况
        2.2.2 艺术的挪用与项目展的起源神话
        2.2.3 文化与士绅化
        2.2.4 行为表演与城市历史的活化
        2.2.5 回归缺失的共同体
        2.2.6 对卑贱物的消费与对边缘族群的展示
    2.3 小结
第三章 艺术的革命和变奏:特定场域和项目
    3.1 从艺术的自律性到特定场域性
        3.1.1 自律性和反自律性
        3.1.2 极简主义的场域性转向
        3.1.3 用场所代替空间
        3.1.4 从室内到室外:大地艺术的场域扩展
        3.1.5 从艺术机构的体制批判到日常空间的意识形态批判
    3.2 从客体到项目
        3.2.1 从艺术作品到艺术项目
        3.2.2 资本主义结构转型:对于市场的回归
        3.2.3 社会组织方式的变革:从科层制到项目制
    3.3 小结
第四章 40年前:1977年明斯特雕塑大展
    4.1 起源与背景:“里奇之争”
    4.2 1977明斯特雕塑大展的艺术项目部分
        4.2.1 概述
        4.2.2 八个特定场域性艺术项目
    4.3 在审美领域的公共性冲突
        4.3.1 雕塑大展的立项
        4.3.2 雕塑大展产生的对抗和争议
    4.4 介于本土和国际之间的雕塑项目展之父:布斯曼
    4.5 艺术公共性的转变——从公共启蒙到嘉年华1987-1997
        4.5.1 1987年明斯特雕塑项目展
        4.5.2 1997年明斯特雕塑项目展
    4.6 小结
第五章 政治-美学的革命和变奏
    5.1 联邦德国政治革命的60年代
        5.1.1 二战后的时代背景
        5.1.2 联邦德国学生运动概况
    5.2 明斯特的1968年:迟钝的地方性、慢半拍的全球化
        5.2.1 1968年明斯特的学生运动
        5.2.2 1968年之后的明斯特
    5.3 文化民主化和公共艺术的变革
        5.3.1 70年代开始文化艺术机构的民主化
        5.3.2 70年代开始的城市公共艺术政策
    5.4 小结
结论
文献目录
附录1: 明斯特雕塑项目展1977-2017艺术家参加届数列表
附录2: 访谈——在公共空间中保卫艺术的“自治”?
附录3: 明斯特雕塑项目展1977、2017项目列表
致谢

(10)论城市雕塑如何体现城市精神以大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关键问题以及发展动态分析
    1.5 研究方法
2 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理论研究
    2.1 城市雕塑内涵
        2.1.1 城市雕塑的作用
        2.1.2 城市雕塑的形式特征
    2.2 城市雕塑所处矛盾因素分析
    2.3 概述公共艺术的体现分析
        2.3.1 雕塑的整体观念设计认知
        2.3.2 公共雕塑艺术的参与性
        2.3.3 大环境下的差异性体现
        2.3.4 公共艺术所处的现有环境因素
        2.3.5 公共艺术与城市雕塑的交叉关系分析
3 城市发展的精神体现
    3.1 城市精神的特性
        3.1.1 树立城市精神的重要性所在
        3.1.2 城市的包容性与归属感分析
    3.2 大连城市精神的表现因素
        3.2.1 生态和经济因素对城市精神的影响
        3.2.2 人文因素对城市精神上升阶梯作用
        3.2.3 包容性影响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4 西方雕塑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发展线索
    4.1 文明古国背景下雕塑的政治精神体现
    4.2 雕塑发展脉络及推动艺术发展之因素
5 影响艺术发展的因素分析大连雕塑的精神体现
    5.1 大连区域划分与城市雕塑的连接性体现
        5.1.1 友好包容的精神体现
        5.1.2 海文化的精神体现
        5.1.3 历史文化的城市精神体现
        5.1.4 文化经济的精神体现
        5.1.5 竞技精神的体现
    5.2 实地考察大连城市雕塑的意义
    5.3 大连城市雕塑的可发展趋势分析
        5.3.1 从自身历史与文化出发
        5.3.2 多角度的表现形式
        5.3.3 粘合大众参与性
        5.3.4 雕塑材料丰富性发展趋势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将雕塑安置在大众之中(论文参考文献)

  • [1]严寒地区雕塑公园视觉环境设计研究[D]. 张金超.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2]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D]. 李强. 上海大学, 2021
  • [3]基于设计伦理的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研究[D]. 靳艺.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4]基于大众行为的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设计探究[D]. 田阳.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1)
  • [5]当代艺术与公共空间 ——悦来公共艺术展的个案研究[D]. 邹臾含. 四川美术学院, 2020(03)
  • [6]空间叙事 ——城市空间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研究[D]. 戴天晨. 东南大学, 2019(01)
  • [7]历史革命背景下红色雕塑创作应用研究 ——以延安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广场为例[D]. 刘熙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D]. 孙睿.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9]社会转型中公共雕塑的嬗变 ——明斯特雕塑项目展研究(1977-2017)[D]. 姜俊.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10]论城市雕塑如何体现城市精神以大连市为例[D]. 王亚奎.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将雕塑置于公共场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