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报警控制系统接口技术标准化探讨

火灾报警控制系统接口技术标准化探讨

一、火灾报警控制系统接口技术标准化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宏运[1](2021)在《基于BIM与RFID技术的写字楼火灾疏散路线选取方法》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结构功能复杂的建筑不断涌现,建筑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也随建筑的规模变大而变大,因而减少建筑火灾带来的损失就显得极为重要,尤其是在减少人民生命安全损失方面。本文围绕写字楼建筑案例,根据其建筑功能特点及建筑防火设计特点,引入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与BIM等相关技术,利用BIM、RFID、消防疏散、疏散标志、疏散诱导系统等最新科学理论。提出了一种疏散指示标志布置优化办法,设计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楼宇火灾疏散指示装置,构建了一种基于BIM与RFID技术的消防疏散诱导系统。利用Revit与Pathfinder软件进行火灾下写字楼人员疏散模拟分析,得出具有实际意义的相关结论。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传统疏散指示标志布置规则已经不能更好的适应新型疏散指示标志,也不能更好的适应大型复杂建筑。本文对消防疏散指示标志布置规则进行研究,确定了新型疏散指示标志布置的优化思路,提出了一种新型疏散指示标志布置位置优化办法:疏散通道端头处的布置距离进行优化布置;建筑内T型路口的疏散指示标志布置位置的确定;确定新型疏散指示标志的服务半径和服务率。(2)针对消防疏散过程中人员接收疏散指示标志的指引信息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楼宇火灾疏散指示装置。研究分析了RFID技术与消防疏散诱导系统对人员疏散的积极影响,本文设计出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疏散诱导系统架构,结合一种基于RFID的楼宇火灾疏散指示装置,构建了一种基于BIM与RFID技术的疏散诱导系统。(3)结合某高层写字楼案例,在有疏散指示标志的情况下,利用Dijkstra算法得到建筑案例标准层的最短疏散路径,分析了人员密度及疏散出口大小对人员疏散的影响。分析在无疏散指示标志情况下,建筑防火设计不规范或者复杂的疏散通道会对人员疏散时间以及疏散路径选取产生较大影响,并得出相关结论:在无有效疏散指示标志的诱导下,不合规的建筑防火设计或过于复杂的疏散路线会影响人员疏散时决策判断能力,进而增加疏散人员选取非最优疏散路线的风险概率。因此利用本文提出的基于BIM与RFID技术的疏散诱导系统与消防疏散指示标志布置优化办法,可以帮助疏散人员对最佳疏散路线的决策选取。

宣政[2](2020)在《无人值守风电场区域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对风力发电长期的投资与建设,目前我国的风力发电已经具有了相当可观的规模。我国地域辽阔,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海上和一些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随着我国风电技术的发展,人力物力的投入,在这些地区工作的人员必然会面临环境艰苦等问题。另外,由于风电场建设比较分散,各个风电场独立运维,势必会增加企业的人力和物资的投入,使得企业运维成本增高。从提高人工效率、减员增效的角度出发,打造无人或少人值守的风电场势在必行。智能化、无人化的模式是我国风电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很多地方的风电场在将来也会实现无人值守。从另一方面来看,对于同一区域多个风电场,为了进一步将运检人员、检修设备复用,实现快速、准确消除现场缺陷,客观上需要设立合适的区值守站点,即将同一县市内若干个风电场控制系统迁移至某个地理条件优越的风电场,实现区域化运检管理,达到某些风电场无人值守的目的。本文主要从风电场的电力调度电话的传输、视频监控方案的实现、电子围栏和火灾报警系统的迁移、远程抄表以及风功率预测系统、风机监控系统、AGC(自动发电控制)系统、SVG(无功补偿)系统和电气后台监控系统等系统的迁移为切入点研究风电场的无人值守方案设计及实施办法。通讯网络是事关场站无人值守改造成败的基础与关键。本文综合考虑各个业务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了搭建网络的总体方案,在两个风电场之间建立了两条VPN(虚拟专用网络)链路,并采用子接口技术、划分多个逻辑网段等技术手段搭建了多业务以太网。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各个业务的迁移,并探讨搭建的多业务通讯网络如何满足电力系统安全防护的要求。在搭建好的多业务以太网的基础上,不改变原有的调度电话,将调度电话分接信号通过网络传输到远端风电场内,实现了调度电话的“网络化”传输,达到了调度通讯功能;设计并完成了风电场远程抄表系统,编写了抄表程序,搭建了监控画面,利用PLC采集九块电能表的读数,将串口信号经过协议转换后通过网络实时显示在监控画面上,并能自动生成报表和历史报表查询等,工作人员不需再进行人工抄表;设计并完成了火灾报警和电子围栏信号的远端采集系统,将电子围栏、火灾报警的动作、告警结点传输至中控室内进行监控;实现了视频监控系统的远程监控、远程操作、调整摄像头监控角度等功能,配合火灾报警、电子围栏系统工作;在保证风电场的其他重要的系统功能和操作方式不变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迁移。通过本人设计的这一套风电场的区域监控系统实现了风电场的无人值守,将一个风电场的业务迁移另一个条件较好的风电场,并保证原有系统功能和操作方式不变。实现两个风电场的区域化运检管理,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陈志伟[3](2020)在《群智能建筑电气设备接口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的建筑集中式系统采用分层架构,子系统各成体系,造成了组网调试、升级改造、机电设备互联互通困难等问题,严重阻碍了跨系统功能的实现。相比于传统的建筑集中式架构,群智能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运行管理系统,采用的分布式架构去掉了中央监控主机,使得整个系统更加扁平,而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电设备的互联互通是实现建筑群智能控制的关键。本文通过将计算处理节点(Computing Process Node,CPN)嵌入建筑电气设备对其进行改造升级,统一规范了电气设备的对外接口形式,并将一种改进的负荷预测算法植入电气设备中,将其升级为群智能电气设备。针对群智能建筑中电气设备的标准化描述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电气设备标准信息模型的编制方法,从控制需求角度将电气类机电设备划分为七类,选取其中的配电箱作为典型代表,建立了配电箱这一大类的标准化信息模型,然后着重研究了配电箱与CPN的接口特性,为实现配电箱与CPN的信息交互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了分析设备的能耗水平,需要在电气设备中集成负荷预测功能。本文又分别研究了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以及添加Attention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网络(Attention Long Short Term Memory,Attention-LSTM)的数学模型,并使用PyCharm编辑器对上述神经网络进行建模,结果表明Attention-LSTM较其他两种网络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然后,为实现配电箱与CPN的接口对接,本文研制了基于STM32F407芯片控制的协议转换装置,着重分析了转换装置硬件和软件的设计过程,给出了将神经网络部署在STM32嵌入式中的方式。最后,基于配电箱的标准信息模型以及AttentionLSTM负荷预测模型,实现了配电箱与CPN的信息交互。

刘杰[4](2019)在《电缆系统生产线的电子作业指导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生产成本的降低和产品的差异化是如今电缆系统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电子作业指导书系统对提升公司生产运营的效果以及加强对生产细节的掌控有非常好的作用。电子作业指导书系统是生产管理者对生产作业的标准化进行正确指导的重要基准。可降低企业营运成本,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并提高生产线响应的速度以及提高企业自身形象。本文设计并实现了电缆生产线的电子作业指导书系统,以规范电缆生产线和作业员的生产行为,实现现场作业安全以及产品质量的可控、在控,解决公司电缆生产线的规范化和质量控制问题,使公司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实时直观,优化生产线生产、执行效率,降低生产线的生产成本。本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通过UML建模分析了电缆系统生产线的电子作业指导书系统的具体需求、Web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以及服务端的API支持:1.电子作业指导书系统规范化设计。通过UML建模方法分析电子作业指导书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需求并建模,并完成了三层体系结构的系统总体结构设计。2.电子作业指导书系统核心功能模块实现。基于VB.net实现了主要功能模块的界面和业务逻辑,支持工位消息提醒反馈、质量检查、SOP和生产技术文件的管理与配置等核心功能。3.实现了电子作业指导书系统的对外接口和系统集成。允许维护人员通过简单的配置,实现与公司的其它信息系统无缝集成,包括SAP、PLM服务器、In-ERP、内部信息平台、技术文件管理系统等。通过功能测试以及非功能等方面的测试证明,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都运转顺畅、稳定。最终经过系统综合测试和用户使用的情况来看,本系统可以满足本文的预期目标,达到了预期效果。

琚倩茜[5](2017)在《面向联合调试的地铁设备系统多属性集成接口管理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目前处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高速发展的时期。近年来,随着地铁设备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提升,各专业子系统之间的接口数量呈指数增加,联合调试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联调中的各类工程接口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整个工程按时、保质验收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联调管理的滞后性、接口匹配范围的单一性、传统交付模式下各参建方之间的工程价值目标冲突,以及新建地铁项目业主方接口管理经验的匮乏,引发子系统之间的工程接口难以准确定义与追踪、各参建方之间的接口信息沟通效率低下以及接口责任模糊等问题。接口管理研究在本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研究未能从集成管理的角度,系统化的解决多属性接口的全面匹配问题。因此,本研究依据地铁设备系统工程特点和实际工程接口管理需求,基于接口管理、集成管理和信息化等相关理论,构建了面向联合调试的多属性集成接口管理框架,并进一步建立了地铁设备系统多属性接口匹配模型,研究了多参与方接口协调机制,最后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地铁设备集成接口管理系统,并结合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过程验证了理论成果的有效性。首先基于相关工程资料、专家调查和文献分析,提出了面向联合调试的多属性集成接口管理框架,论证了全文的研究思路。基于传统联调管理中的各类接口问题,提出了“面向联合调试的全建设期接口管理”概念,并归纳总结了其具体的管理目标和管理内容;随后识别定义了地铁设备系统工程接口的四类属性,分析了各类接口属性之间的关系,总结了“接口属性-接口任务-接口事件”多属性接口匹配的实施路径;最后构建了面向联合调试的多属性集成接口管理框架,该框架集成了多属性接口识别、匹配、分析以及多参与方接口协调机制,并将早期接口管理的关键管理要素依据联合调试的管控流程进行了分析与重组,与联合调试的过程控制要点进行关联,最终在应用层面上集成了地铁设备集成接口管理系统的应用目标。随后,基于面向联合调试的多属性集成接口管理框架,本文分别研究了地铁设备系统多属性接口匹配模型和多参与方接口协调机制。多属性接口匹配模型提出了地铁设备工程接口属性管理框架和匹配方法,为系统化的分类、定义和清晰表达各类接口信息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框架,为定量评估技术接口匹配度提供了合理的方法,为在整个建设期追踪和匹配责任接口提供了有效的方式。通过案例分析法,运用调查问卷总结分析基于多属性接口匹配模型设计开发的接口平台在国内某地铁项目的应用效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此外,本文基于价值管理相关理论,进行了以业主方和上下游承包商三方为核心的接口行为价值分析,通过量化在同一接口事件中不同参与方的期望接口行为价值评估各参与方以“价值”驱动的工程行为,对比研究了多参与方工程界面上的接口活动其相互影响路径以及对整体工程的影响,提出了减少复杂工程主承包商之间接口冲突的协调机制,有助于优化碎片化交付模式、提升各参与方短期对立合作关系下的复杂供应链集成程度、保障多属性接口的全面匹配。最后,本文依托前文的研究基础和用户需求分析,分别从技术匹配、时间匹配、责任匹配、空间匹配四个基本维度的接口约束属性出发,基于接口管理集成化和联合调试信息化两个纵向维度,设计开发了基于web的地铁设备集成接口管理系统(WIIMS)。该系统是基于开放性和易扩展的系统构架,是一个支持各参与方共享、交换、追踪和控制接口信息的协同管理平台。本文在理论层面上构建了面向联合调试的多属性集成接口管理框架,提出了多属性接口匹配方法和多参与方接口协调机制,在应用层面上设计开发了地铁设备集成接口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联合调试效率,避免项目后期接口冲突中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及返工,促进整体工程按期、保质验收。本研究对接口管理相关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代成茂[6](2017)在《社区电气火灾远程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社区居民用电量大幅增加,电气火灾的发生与日俱增。据统计,目前电气火灾已成为所有火灾事故中占比最大造成损失最为严重的灾害。在电气火灾防护措施上,大部分利用现有消防基础设施对已经形成的火灾进行报警,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将火灾扼杀在萌发状态,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论文针对电气火灾参数实时监测、异常信息及时预警、统计数据可视化显示等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套电气火灾远程监测系统平台。该系统具有数据形式多样化呈现,异常信息全程掌握的特点。在开发过程中,分别对系统硬件方案、远程数据传输以及数据存储三个部分进行了详细设计,应用了多项主流网络软件技术,功能完善,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论文在研究了电气火灾监测系统发展趋势、硬件采集设备、远程数据传输方式以及数据存储的研究现状基础上具体完成了如下工作任务:首先,通过对电气火灾监测特点及传统监测系统的分析,提出了电气火灾远程监测系统平台的设计需求。其次,针对系统设计过程的三个关键环节进行具体设计:(1)分析了电气火灾产生的原因,结合具体监测要求,对探测器、区域监控主机进行了选型,设计了电气火灾的底层数据采集方案。(2)分析了电气火灾数据传输需求,对系统远程数据传输方式及协议进行讨论,设计了网络化的UDP数据包传输方式,具体实现采用了对数据包分包的方式来提升传输效率。(3)分析了电气火灾存储数据特点,针对系统中实时监测数据、历史监测数据以及监测管理数据的存储和访问效率分别讨论了其存储方式,并具体设计实现了文件数据库、内存数据库以及关系型数据库的组织结构、索引结构以及存储容器。最后,论文依据上述三个关键环节的具体设计与实现,对系统整体应用业务逻辑进行分析,设计出对应业务需求的功能模块以及技术框架,并实现了完整的监测系统平台,对系统性能和功能进行了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王鹏[7](2016)在《船舶安全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文中认为随着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化船舶的发展方向主要是自动化和数字化。船舶安全综合监控系统是船舶自动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能够精确可靠的监测船舶内各种设备的参数及运行状态,保证船舶的安全运行。本文设计并完成的船舶安全综合监控系统能够在船上的不同区域及时了解船舶的信息,该系统实时性强,运行可靠。系统研究了Kongsberg船舶自动化技术,结合我国船舶的特点并基于船舶高度自动化和日益严格的安全要求的基础上,采用了CAN现场总线技术,更进一步利用了总线冗余技术,同时利用了网络技术进行远程传输,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准确性。系统硬件的设计上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利用了分布式数据处理单元,采用了PT100热电阻温度采集模块、气体浓度和固体浓度监测模块、开关量采集模块、热电偶信号采集模块、电流采集模块和开关量输出模块,根据船舶以及系统的需要设计模块安装位置,同时确定模块数量。本系统引进了GPS定位技术,对船舶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并确定船舶的速度、海拔等信息。现场控制器能够读取现场模块采集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此外还采用了TCP/IP技术,通过网络可以进行信息发布与数据传递,达到远程控制的目的。采用NI Lab VIEW编程语言,利用其强大的函数库以及丰富的控件功能设计了可操作性强、交互性好的上位机监控界面,同时设计了数据接收、TCP通信、数据查询、数据库操作、数据显示子程序,通过温度、压力、液位、坐标、烟雾的监测,实现了船舶的自动监控报警,并利用DataSocket技术进行远程人机交互控制。本系统综合应用了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GPS定位技术以及虚拟仪器技术,布线较少,开发成本较低,很好的实现了船舶安全监控以及报警功能,同时符合《钢质海船建造入职规范》。

张平[8](2014)在《物资库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战备物资库是存放装备器材的重要场所,保证物资库安全对于军队乃至整个国家都至关重要。目前物资库的管理仍以人工为主,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大部分也是单独运行,信息资源没有整合和共享,导致信息反馈不及时、防范效果差。当前军队信息化建设日益发展,物资库的信息系统由于不能实现数据共享,已无法满足军队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另外,由于物资库管理要求功能更加完善,系统可靠性更强,同时符合部队相关规定,因此,现有可借鉴的民用安防系统并不完全适用于物资库。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分析战备物资库管理系统现状和安防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物资库信息化管理系统方案,对物资库管理系统的点位综合布控、数据信息共享及系统功能联动进行研究。论文主要工作:(1)针对物资库管理需求,总结了安全防范系统发展与趋势,研究并分析了其理论基础和设计要求,完成了物资库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确定了系统组成模块、网络架构、信息传输方式及系统安全保护措施;(2)完成了各子系统关键技术分析与详细设计,确定了信息流程。通过研究各子系统的工作原理,比较各种设计方案的优缺点,确定了最优方案,优化功能模块组合结构,从而使系统功能更加完善,信息流程更加合理;(3)完成了系统智能化的设计及实现。引用人工智能中关于智能化的相关概念,给出了物资库信息化管理系统智能化的定义,然后分别从网络智能和系统联动两方面对系统智能化设计及实现进行了详细论述;(4)完成物资库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设计和实现。通过比较综合管理系统实现方法的优劣,结合物资库安防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组态模式开发综合管理软件,利用SQL Server进行了数据库的集成设计,以组态王软件为开发平台综合管理功能和界面的一体化设计与实现。物资库信息化管理系统已部署于物资库进行试用,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状态良好功能设计合理,性能稳定可靠,便于操作和维护,实现了安全防范系统综合管理、信息共享及功能联动的目标,具有重大军事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王峰[9](2013)在《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高速铁路作为一种安全可靠、快捷舒适、运载量大及低碳环保的运输方式,已经成为世界铁路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高速铁路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接口技术是系统集成技术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系统集成的成败,对工程建设质量、成本和工期有着重要影响。为了解决当前高速铁路接口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接口技术水平,并考虑为将来高速铁路建造技术走出国门进行技术储备,本论文对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进行了全面、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既适应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接口分析、设计、实施和验证技术。首先从总体角度对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技术进行了分析,根据基于结构化方法的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由接口规划、接口分析、接口设计、接口实施、接口验证等五个阶段构成的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生命周期,从而明确了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技术组成,然后根据系统论和顶层设计思想分析了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技术的顶层指标,为后文深入开展接口分析、接口管理和接口验证研究奠定了基础。根据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生命周期阶段,以实现接口技术顶层指标为基本出发点,系统研究了接口分析、接口设计、接口实施和接口验证四个阶段的接口技术。接口分析技术:利用分析分解法,对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关系进行了识别、分析和分类;采用基于改进的主成分分析理论,梳理出了重要的接口关系,为接口等级的划分奠定了基础。接口设计技术:利用WBS矩阵理论,构建了接口管理WBS矩阵方法模型;根据关键线路法(CPM)理论,探讨了接口管理计划的编制、分析和优化方法。接口实施技术:提出了由接口管理进度跟踪矩阵、接口问题网络图和接口问题记录表构成的接口管理程序;利用物理、事理、人理(WSR)理论,对接口问题产生的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促进了接口问题整改措施的提出。接口验证技术:提出了基于定性定量集成分析法的接口验证模型,并通过实例详细阐述了接口验证模型在评估和验证轮轨匹配关系时的实际过程;根据界面分解法、输出分析法、德尔菲法等,建立了接口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接口综合评价方法。最后根据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理论(CSCW),对接口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技术架构、网络架构、功能模块以及数据库进行了设计,为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识别、分析、设计、实施和验证顺利开展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工作平台。

于江利[10](2013)在《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及其集成的设计》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进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目前,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远远超过了“遮风避雨”的程度,住宅的安全、舒适、便捷已成为基本要求,住宅小区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设计在我国小区建设中越来越普遍。基于此,本文对古郡豪苑小区进行了智能化系统设计,并对各个子系统的集成做了进一步设计,设计目标达到二星级国家标准。本文本着一体化设计,分布实施的思想,按照施工图阶段的深度,对古郡豪苑小区安全防范系统、公共设备管理与监控系统、远程抄表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及小区公共广播等系统做了深化设计,并提出了以公共设备管理子系统为核心的古郡豪苑小区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方案,并对小区智能化系统机房、系统的供电、防雷和接地设计进行了叙述。

二、火灾报警控制系统接口技术标准化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火灾报警控制系统接口技术标准化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BIM与RFID技术的写字楼火灾疏散路线选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BIM与 RFID技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2 人员疏散及疏散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建筑火灾疏散相关理论
        2.1.1 建筑火灾疏散设计原理
        2.1.2 消防疏散通道
        2.1.3 疏散指示标志
        2.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2 RFID技术理论
        2.2.1 RFID技术原理
        2.2.2 RFID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2.2.3 RFID人员定位技术
    2.3 BIM技术理论
        2.3.1 BIM技术概念与发展
        2.3.2 BIM技术特点与价值
        2.3.3 BIM技术在疏散方面应用
    2.4 火灾下人员疏散相关理论
        2.4.1 人员疏散影响因素
        2.4.2 人员疏散理论
        2.4.3 火灾疏散模拟软件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BIM与RFID技术的疏散诱导系统
    3.1 高层写字楼建筑的基本特征
        3.1.1 高层写字楼的类型特征
        3.1.2 高层写字楼疏散特征
        3.1.3 高层写字楼疏散方式
        3.1.4 高层写字楼疏散人员行为特征
    3.2 疏散指示标志设置位置选取与优化
        3.2.1 疏散指示标志设置策略
        3.2.2 疏散指示标志设置优化
    3.3 疏散诱导系统
        3.3.1 疏散诱导系统原理
        3.3.2 疏散诱导系统架构
        3.3.3 一种疏散诱导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3.4 一种基于BIM与RFID技术的疏散诱导系统
        3.4.1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楼宇火灾疏散指示装置
        3.4.2 RFID疏散指示装置的工作原理
        3.4.3 RFID疏散指示装置的布置
        3.4.4 基于BIM与 RFID技术的疏散诱导系统
        3.4.5 疏散诱导系统稳定性说明
    3.5 本章小结
4 火灾下某高层写字楼人员疏散路线选取方法
    4.1 火灾下人员疏散参数确定
        4.1.1 某高层写字楼案例
        4.1.2 疏散人员密度与人员速度的确定
    4.2 火灾下写字楼人员疏散路线分析
        4.2.1 有疏散指示标志下人员密度对人员疏散的影响
        4.2.2 有疏散指示标志下不同出口宽度对人员疏散的影响
        4.2.3 基于疏散指示标志的平面疏散路线的选取
        4.2.4 基于疏散指示标志的竖向疏散路线分析
    4.3 火灾下基于疏散诱导系统的疏散路线选取方法
        4.3.1 疏散路线选取影响因素
        4.3.2 疏散诱导系统下的写字楼疏散路线选取流程
    4.4 本章小结
5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无人值守风电场区域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系统设计总方案
    2.1 布尔津风电一场现状
    2.2 系统的功能需求
    2.3 总体设计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网段的综合业务通讯网络设计与实现
    3.1 链路方案的确定
        3.1.1 链路的选择
        3.1.2 风电场综合业务网络流量分析与方案的确定
    3.2 搭建多业务以太网
        3.2.1 风电一场侧各业务的统计与需求分析
        3.2.2 虚拟专用网(VPN)
        3.2.3 虚拟局域网(VLAN)
        3.2.4 搭建多业务以太网
    3.3 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
        3.3.1 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的必要性
        3.3.2 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的设计与实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以太网的电力调度电话“网络化”传输方案设计与实现
    4.1 调度电话的业务需求
    4.2 以太网电话机的优点
    4.3 设备的选型及其安装调试
    4.4 后期的问题与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风电远程集控应用中的安防监控系统及电能量采集设计与实现
    5.1 电能量采集
        5.1.1 风电一场电能量采集的需求分析
        5.1.2 电能表通讯协议
        5.1.3 PLC与电能表的通讯
        5.1.4 远端计算机与PLC的通讯
        5.1.5 软件实现
    5.2 电子围栏和火灾报警
    5.3 监控系统的搭建
    5.4 视频
        5.4.1 概述
        5.4.2 实施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风功率预测系统、风机监控系统、AGC系统、SVG系统和电气后台监控系统的迁移
    6.1 系统迁移方案设计
    6.2 系统迁移的实现
        6.2.1 SVG系统
        6.2.2 风功率预测系统
        6.2.3 风机监控系统和AGC系统
        6.2.4 电气后台监控系统
    6.3 各业务主机整合与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加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群智能建筑电气设备接口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群智能的产生及发展
        1.2.2 群智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1.2.3 电气设备的运行控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2 群智能电气设备的接口特性分析
    2.1 群智能电气设备
    2.2 电气设备的标准信息模型
        2.2.1 电气类机电设备的划分
        2.2.2 信息模型是实现群智能设备互联互通的基础
        2.2.3 配电箱的标准化信息模型
    2.3 配电箱及CPN的接口特性
        2.3.1 配电箱的接口特性
        2.3.2 CPN的接口特性
    2.4 本章小结
3 负荷预测算法研究
    3.1 负荷预测算法基础理论
        3.1.1 负荷预测算法选择
        3.1.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3.1.3 神经网络的评价指标
    3.2 循环神经网络
        3.2.1 循环神经网络数学模型
        3.2.2 循环神经网络的反向传播
        3.2.3 循环神经网络的优缺点
    3.3 基于Attention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网络
        3.3.1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数学模型
        3.3.2 基于Attention机制的改进模型
    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3.4.1 传统时间序列模型仿真结果
        3.4.2 Attention+LSTM的改进效果
    3.5 基于Attention机制的负荷预测方法
        3.5.1 STM32与神经网络
        3.5.2 神经网络在STM32中的实现过程
    3.6 本章小结
4 接口技术的软硬件设计
    4.1 接口技术的硬件电路设计
        4.1.1 STM32最小系统
        4.1.2 与CPN的通讯模块
        4.1.3 与配电箱的通讯模块
        4.1.4 FLASH存储模块电路设计
        4.1.5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4.1.6 液晶显示模块电路设计
    4.2 接口技术的软件设计
        4.2.1 移植μC/OS-Ⅱ操作系统
        4.2.2 系统的任务划分及设计
        4.2.3 主程序设计
        4.2.4 通讯程序设计
        4.2.5 协议转换程序设计
        4.2.6 负荷预测程序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实验结果分析
    5.1 信息交互实验结果分析
        5.1.1 与配电箱模拟控制器的信息交互
        5.1.2 与带载配电箱的信息交互
    5.2 负荷预测实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电缆系统生产线的电子作业指导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业术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组织安排
第二章 系统相关技术
    2.1 接口技术
        2.1.1 .ADO.NET接口技术简介
        2.1.2 .Web Service接口技术简介
        2.1.3 .json接口技术简介
    2.2 消息实时推送技术
        2.2.1 WebSocket技术
        2.2.2 System.Web.Mail邮件功能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与设计
    3.1 系统需求分析
        3.1.1 服务器端需求分析
        3.1.2 客户端需求分析
        3.1.3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3.2 系统软硬件架构的概述与设计
        3.2.1 系统硬件框架概述
        3.2.2 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3.3 服务器端设计
        3.3.1 服务器端功能模块设计
        3.3.2 服务器端接口设计
    3.4 客户端设计
    3.5 数据库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服务器端实现
    4.1 服务器端的概述
    4.2 数据接口的实现
        4.2.1 通过ADO技术实现基础数据和技术文件数据接口
        4.2.2 通过Web Service技术实现SAP接口
        4.2.3 使用http协议通过json方式通信实现与PLM系统的文件接口
    4.3 信息推送的实现
        4.3.1 通过WebSocket实现消息推送功能
        4.3.2 通过System.Web.Mail实现发送问询邮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客户端实现
    5.1 客户端工程概述
    5.2 用户管理模块的实现
        5.2.1 检索功能的实现
        5.2.2 新增功能的实现
        5.2.3 修改功能具体实现
    5.3 工位管理模块实现
        5.3.1 检索功能的实现
        5.3.2 新增功能的实现
        5.3.3 修改功能具体实现
    5.4 匹配模块
        5.4.1 检索功能的实现
        5.4.2 新增功能的实现
        5.4.3 修改功能具体实现
    5.5 布线电缆/光缆生产线工位显示模块
        5.5.1 SOP显示模块A和 SOP显示模块B模块实现
        5.5.2 工位故障信息&缺料信息推送功能实现
    5.6 配线电缆生产线工位显示模块
        5.6.1 外围接线板显示模块实现
        5.6.2 切线表显示模块实现
        5.6.3 BOM显示模块实现
        5.6.4 重点注意事项显示模块实现
        5.6.5 工位故障信息&缺料信息推送功能实现
    5.7 生产线管理显示模块
        5.7.1 工位状态显示功能和质量问题回馈显示功能实现
        5.7.2 后台推送消息接收功能实现
    5.8 质量检查模块
        5.8.1 质量检查清单显示模块实现
        5.8.2 质量问题回馈信息推送实现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测试环境
    6.2 功能测试
        6.2.1 测试方法
        6.2.2 服务器端功能测试
        6.2.3 客户端功能测试
    6.3 系统非功能需求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面向联合调试的地铁设备系统多属性集成接口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面向联合调试的地铁设备系统多属性集成接口管理框架
    2.1 面向联合调试的全建设期接口管理
    2.2 地铁设备系统多属性接口分析
    2.3 面向联合调试的多属性集成接口管理框架
    2.4 本章小结
3 地铁设备系统多属性接口匹配模型
    3.1 多属性接口匹配模型框架
    3.2 多属性接口匹配模块
    3.3 案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多参与方接口协调机制
    4.1 多参与方接口行为价值分析
    4.2 传统交付模式下的接口协调机制
    4.3 基于IPD的接口协调机制
    4.4 本章小结
5 地铁设备集成接口管理系统
    5.1 系统的构建思路
    5.2 接口库的构建
    5.3 系统的功能体系与应用过程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6)社区电气火灾远程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2 社区电气火灾监测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
    2.1 社区电气火灾监测系统分析
        2.1.1 电气火灾监测特点
        2.1.2 电气火灾远程监测系统需求分析
    2.2 社区电气火灾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2.3 本章小结
3 社区电气火灾监测硬件方案设计
    3.1 电气火灾监测系统硬件总体分析
    3.2 硬件模块与通信方案设计
    3.3 本章小结
4 社区电气火灾监测远程数据传输方案设计
    4.1 电气火灾系统传输数据特性分析
    4.2 电气火灾远程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方案设计
        4.2.1 数据组包方案
        4.2.2 数据组包过程
    4.3 电气火灾监测系统远程数据传输方案测试
    4.4 本章小结
5 社区电气火灾监测数据存储方案设计
    5.1 面向电气火灾实时监测数据的内存数据库设计
        5.1.1 系统实时监测数据特点分析
        5.1.2 电气火灾监测系统内存数据库设计
    5.2 面向电气火灾监测数据的文件数据库设计
        5.2.1 系统历史监测数据特点分析
        5.2.2 电气火灾监测系统的文件数据库设计
    5.3 面向电气火灾监测管理的关系数据库设计
        5.3.1 系统监测管理数据特点分析
        5.3.2 电气火灾监测系统关系数据库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社区电气火灾监测系统业务逻辑设计及实现
    6.1 系统业务逻辑分析
    6.2 功能模块设计
    6.3 平台软件架构
    6.4 系统平台实现
        6.4.1 系统运行态势监测
        6.4.2 地理信息显示
        6.4.3 异常数据统计与分析
        6.4.4 数据管理
    6.5 系统测试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课题总结
    7.2 课题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船舶安全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船舶监控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
    1.3 研究意义
2 船舶安全综合监控系统总体方案
    2.1 船舶安全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2.2 船舶安全综合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2.3 船舶安全监控系统的方案设计
        2.3.1 报警信息的数据采集及指标
        2.3.2 船舶安全综合监控系统结构
3 系统通信技术的研究
    3.1 串行通信接口技术
        3.1.1 串行通信技术
        3.1.2 接口标准介绍
    3.2 CAN总线冗余设计
        3.2.1 CAN总线技术
        3.2.2 CAN总线技术规范
        3.2.3 CAN总线冗余技术的设计
4 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4.1 DPU数据采集模块
        4.1.1 DPU的供电电源模块
        4.1.2 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的设计
        4.1.3 PT100铂热电阻温度采集模块
        4.1.4 热电偶数据采集模块
        4.1.5 固体颗粒浓度检测模块
    4.2 船舶GPS定位
    4.3 电磁兼容
5 船舶安全综合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5.1 系统软件的总体结构
    5.2 嵌入式程序的开发
    5.3 服务器终端设计
        5.3.1 信息整合与数据处理
        5.3.2 TCP/IP接收模块
        5.3.3 用户界面
        5.3.4 远程发布DataSocket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物资库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安全防范系统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1.2.1 安全防范系统概述
        1.2.2 安全防范系统的发展概况
        1.2.3 安全防范系统的发展趋势
    1.3 物资库信息化管理系统概述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总体设计
    2.1 信息系统理论基础
        2.1.1 数据处理技术
        2.1.2 数据库服务技术
        2.1.3 网络数据交换技术
        2.1.4 系统综合集成技术
    2.2 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要求
        2.2.1 系统设计原则
        2.2.2 系统需求分析
    2.3 物资库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2.3.1 C/S网络架构设计
        2.3.2 通信链路设计
        2.3.3 系统安全性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子系统原理分析与框架设计
    3.1 门禁安检子系统
        3.1.1 系统工作原理
        3.1.2 系统结构与功能设计
        3.1.3 系统信息流程设计
    3.2 火灾报警子系统
        3.2.1 系统工作原理
        3.2.2 系统结构与功能设计
        3.2.3 系统信息流程设计
    3.3 温湿度监控子系统
        3.3.1 基于MODBUS的数据传输技术
        3.3.2 系统结构与功能设计
        3.3.3 系统信息流程设计
    3.4 视频监控子系统
        3.4.1 视频压缩编码技术
        3.4.2 系统结构与功能设计
        3.4.3 系统信息流程设计
    3.5 安全警戒子系统
        3.5.1 安全警戒系统分类及选择
        3.5.2 系统结构与功能设计
        3.5.3 系统信息流程设计
    3.6 基础配套设施
        3.6.1 系统供电设计
        3.6.2 系统防雷设计
        3.6.3 系统接地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信息处理智能化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智能化概要设计
    4.2 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化
        4.2.1 智能视频技术
        4.2.2 智能视频典型应用
        4.2.3 智能视频设计与实现
    4.3 系统网络智能化
        4.3.1 网络智能原理
        4.3.2 网络智能实现方式
        4.3.3 网络智能设计与实现
    4.4 系统联动机制
        4.4.1 系统内部联动关系
        4.4.2 信号类型与联机方式
        4.4.3 系统联动设计与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组态式综合管理平台软件实现
    5.1 组态软件开发方法
    5.2 信息化管理系统主控软件实现方式
    5.3 组态式综合管理平台软件设计
        5.3.1 数据库设计
        5.3.2 组态软件集成
    5.4 软件测试与试运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2.2 国内研究现状和水平
        1.2.3 综合述评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1.4 论文总体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论文总体思路
        1.3.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创新点
2 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技术分析
    2.1 高速铁路系统构成
    2.2 高速铁路接口的定义
        2.2.1 接口概念
        2.2.2 接口类型
    2.3 高速铁路建设中系统接口技术的作用
    2.4 基于结构化方法的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理论研究
        2.4.1 生命周期理论的内涵
        2.4.2 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原则
        2.4.3 基于结构化方法的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理论提出
    2.5 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生命周期阶段分析
    2.6 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技术的顶层指标分析
        2.6.1 顶层指标的设立意义
        2.6.2 顶层指标的确定
    2.7 本章小结
3 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分析
    3.1 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特点
    3.2 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识别
        3.2.1 子系统划分
        3.2.2 基于分析分解法的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识别
    3.3 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重要性分析
        3.3.1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理论
        3.3.2 基于改进主成分分析法的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分析模型
        3.3.3 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重要性分析实例
    3.4 本章小结
4 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设计与实施
    4.1 现有高速铁路接口管理方法分析
        4.1.1 京津城际铁路接口管理方法分析
        4.1.2 其它高速铁路接口管理方法分析
        4.1.3 现有高速铁路接口管理方法存在问题分析
    4.2 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设计
        4.2.1 WBS矩阵理论
        4.2.2 接口管理WBS矩阵方法模型
        4.2.3 接口管理计划
    4.3 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实施
        4.3.1 接口管理进度跟踪矩阵
        4.3.2 接口问题网络图
        4.3.3 接口问题记录表
        4.3.4 基于WSR的接口问题产生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验证
    5.1 接口验证的内涵
        5.1.1 接口验证的组成
        5.1.2 接口验证的原则
        5.1.3 接口验证的作用
    5.2 定性定量集成分析方法理论
    5.3 采用定性定量集成分析法进行接口验证的技术框架
        5.3.1 接口验证采用定性定量集成分析法的必要性
        5.3.2 接口验证采用定性定量集成分析法的框架结构
    5.4 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评价指标体系
        5.4.1 系统接口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5.4.2 建立系统接口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5.4.3 系统接口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5.5 基于定性定量集成分析法的接口验证实例
        5.5.1 定性理解与分解轮轨关系接口
        5.5.2 定量建立轮轨关系接口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判标准
        5.5.3 现场测试及定性判断测试数据是否全面、可靠
        5.5.4 定量分析轮轨关系接口测试数据
        5.5.5 定性分析轮轨关系测试结论
        5.5.6 问题整改及定量分析复测数据
        5.5.7 定性分析轮轨关系最终评价结论及建议
    5.6 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综合评价
        5.5.1 基于最高运行速度的接口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5.5.2 基于安全性的接口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5.5.3 基于舒适性的接口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5.5.4 基于行车密度的接口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5.5.5 基于节能与环保的接口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5.5.6 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综合评价
    5.7 本章小结
6 基于协同工作的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管理信息系统
    6.1 构建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6.2 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
    6.3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理论
        6.3.1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的含义
        6.3.2 CSCW系统模型和体系结构
        6.3.3 群体协作模式
        6.3.4 CSCW的应用领域
    6.4 基于协同工作的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技术方案
        6.4.1 接口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
        6.4.2 接口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技术构架设计
        6.4.3 接口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构架设计
        6.4.4 接口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6.4.5 接口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6.4.6 接口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学位论文数据集页

(10)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及其集成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1章 绪论
    1.1 智能小区的概念与组成
    1.2 智能小区的发展及现状
    1.3 智能小区的类别及其分类标准
    1.4 智能小区的设计原则
    1.5 古郡豪苑小区工程概况
        1.5.1 总体规划设计
        1.5.2 小区给、排水设计
        1.5.3 小区暖通、空调设计
        1.5.4 小区供电、照明设计
        1.5.5 小区防火设计
    1.6 小区智能化系统总体设计
        1.6.1 用户需求分析
        1.6.2 功能定位
        1.6.3 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总方案
    1.7 本文内容与论文安排
第2章 古郡豪苑小区公共设备监控管理系统设计
    2.1 公共设备管理监控系统的内容及设计要求
    2.2 公共设备管理系统的监控内容
        2.2.1 给排水监控系统
        2.2.2 小区热交换站的监控系统
        2.2.3 供配电监测系统
        2.2.4 照明控制系统
        2.2.5 电梯控制系统
        2.2.6 公共设备管理系统监测点的统计
    2.3 控制系统的选择
        2.3.1 系统的选择
        2.3.2 工作站的结构
        2.3.3 工作站的功能
    2.4 DDC的选择与布置
        2.4.1 DDC的选择
        2.4.2 DDC的布置
    2.5 现场检测设备的选择
    2.6 线路的敷设
    2.7 系统的供电
第3章 古郡豪苑小区综合安全防范系统设计
    3.1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3.1.1 系统概述
        3.1.2 系统功能
        3.1.3 系统设计
    3.2 周界防护系统
        3.2.1 系统概述
        3.2.2 系统功能
        3.2.3 系统设计
    3.3 电子巡更系统
        3.3.1 系统概述
        3.3.2 系统功能
        3.3.3 系统设计
    3.4 出入口管理、可视对讲与家庭报警系统设计
        3.4.1 系统概述
        3.4.2 古郡豪苑小区系统设计
    3.5 古郡豪苑小区停车场系统的设计
        3.5.1 古郡豪苑小区停车场系统功能
        3.5.2 古郡豪苑小区停车场系统入口设备及流程
        3.5.3 古郡豪苑小区系统出口设备及流程
        3.5.4 系统的配置及功用
        3.5.5 车辆管理系统的结构及线路设计
    3.6 安全防范系统集成的设计
        3.6.1 古郡豪苑小区综合安全防范系统功能
        3.6.2 古郡豪苑小区子系统集成的实现
第4章 古郡豪苑小区消防与公共广播系统设计
    4.1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设计
        4.1.1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功能及组成
        4.1.2 古郡豪苑小区建筑物火灾自动报警保护等级的确定
        4.1.3 古郡豪苑小区系统形式的选择
        4.1.4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4.1.5 火灾手动报警按钮和消火栓报警按钮的设置
        4.1.6 火灾应急广播及消防电话系统
        4.1.7 火灾应急照明
        4.1.8 控制器的选型
        4.1.9 自动报警联动控制的设计
        4.1.10 消防值班室
        4.1.11 消防系统布线
    4.2 古郡豪苑小区公共广播系统设计
        4.2.1 系统的功能要求
        4.2.2 古郡豪苑小区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
        4.2.3 产品选择
        4.2.4 小区公共广播系统线路敷设
第5章 古郡豪苑小区远程抄表及物业管理系统设计
    5.1 古郡豪苑小区远程抄送系统的设计
        5.1.1 远程抄表系统概述
        5.1.2 古郡豪苑小区远程抄表系统功能
        5.1.3 古郡豪苑小区远程抄表系统的工作组成
        5.1.4 古郡豪苑小区远程抄表系统设备选择与布置
        5.1.5 古郡豪苑小区远程抄表系统线型选择与敷设方式
        5.1.6 古郡豪苑小区远程抄表系统结构
    5.2 古郡豪苑小区物业管理系统设计
        5.2.1 物业管理系统概述
        5.2.2 物业管理系统的功能分析
        5.2.3 古郡豪苑小区物业管理系统的管理内容
        5.2.4 物业管理系统实现
第6章 古郡豪苑小区通信网络系统设计
    6.1 古郡豪苑小区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6.1.1 有线电视系统概述
        6.1.2 有线电视系统组成与各部分功能
        6.1.3 古郡豪苑小区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6.1.4 古郡豪苑小区有线电视系统线缆选择与敷设
    6.2 古郡豪苑小区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
        6.2.1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功能
        6.2.2 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
        6.2.3 古郡豪苑住宅小区网络设计
        6.2.4 网络连接部件的配置
        6.2.5 古郡豪苑住宅小区网络工作组分区
        6.2.6 小区布线及敷设方式
第7章 古郡豪苑小区系统集成设计
    7.1 智能小区系统集成概念
    7.2 智能化小区系统集成的必要性
    7.3 智能小区系统集成的功能
    7.4 智能小区的集成技术
        7.4.1 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技术
        7.4.2 通信技术
        7.4.3 互联软件技术
    7.5 智能小区的集成模式
    7.6 智能小区系统集成设计
        7.6.1 智能小区系统集成设计一般规定
        7.6.2 系统集成设计思想
        2.6.3 系统集成设计原则
        7.6.4 智能小区系统集成设计的步骤
    7.7 古郡豪苑小区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
        7.7.1 古郡豪苑小区系统集成需求分析
        7.7.2 小区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思想
        7.7.3 小区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方案的确定
        7.7.4 古郡豪苑智能小区系统选型
        7.7.5 Honeywell EBI系统简介
        7.7.6 古郡豪苑小区系统集成的实现
第8章 小区机房、智能化系统供电及安全设计
    8.1 设计依据
    8.2 古郡豪苑小区机房概况
        8.2.1 小区机房功能
        8.2.2 机房等级确定
        8.2.3 古郡豪苑小区机房建筑及环境条件
        8.2.4 古郡豪苑小区机房设备布置及线路敷设
    8.3 古郡豪苑小区智能化系统供电
    8.4 古郡豪苑小区机房防雷接地设计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小区消防系统设计图纸
    A.1 车库消防系统图
    A.2 车库消防平面图
    A.3 物业中心消防系统图
    A.4 物业中心地下层消防平面图
    A.5 物业中心一层消防平面图
    A.6 物业中心二层消防平面图
    A.7 18层住宅消防系统图
    A.8 住宅地下一层消防平面图
    A.9 住宅地下二层消防平面图
    A.10 住宅首层消防平面图
    A.11 住宅二-十八层消防平面图
    A.12 住宅跃层弱电及消防平面图

四、火灾报警控制系统接口技术标准化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IM与RFID技术的写字楼火灾疏散路线选取方法[D]. 张宏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无人值守风电场区域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 宣政. 新疆大学, 2020(07)
  • [3]群智能建筑电气设备接口技术研究[D]. 陈志伟.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4]电缆系统生产线的电子作业指导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杰. 东南大学, 2019(01)
  • [5]面向联合调试的地铁设备系统多属性集成接口管理研究[D]. 琚倩茜.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6]社区电气火灾远程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 代成茂. 重庆大学, 2017(06)
  • [7]船舶安全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D]. 王鹏.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8]物资库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张平.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 [9]高速铁路工程系统接口技术研究[D]. 王峰.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3(04)
  • [10]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及其集成的设计[D]. 于江利. 北京建筑大学, 2013(09)

标签:;  ;  ;  ;  ;  

火灾报警控制系统接口技术标准化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