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是路尽头的和尚——苏曼殊诗

英雄是路尽头的和尚——苏曼殊诗

一、英雄末路半为僧——苏曼殊其人其诗(论文文献综述)

肖菲[1](2019)在《弘一法师诗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弘一法师一生存诗97首、词14首、歌词40首。这些作品既是诗人生命体验和心灵世界的艺术化再现,也是诗人艺术观念、宗教体悟等理性思考的具体实践。诗人秉持“先器识而后文艺”的艺术观,生命意识、爱国情怀成为他诗词的重要主题;贵含蓄,重创新的自觉追求,使他的作品呈现出词美格高、幽秀沉着的艺术风貌;他吸收传统乐教思想和外来教育理念,他的歌词文质兼具,至今广为传唱;他的诗词体现着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这与他出家后护持众生的宗教理念内在相通;诗词写作上的认真、自律与他佛法修持的严格同样体现了对生命极致境界的追寻。弘一法师诗词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这位文化名士、佛教高僧的全新路径。本文以弘一法师诗词创作为研究对象,遵循严谨的文体辨析意识,对其诗词创作情况做出全面梳理。以准确文本为研究立足点:就诗论诗,发现其诗词创作的艺术特性;以诗识人,借此了解弘一法师人生经历、心理状态、价值取向的同时,观照彼时文人普遍的生存状态;以诗观世,从中获得对当时社会实景的具体认识;因诗寻教,实现其文学创作行止与宗教修为的通观。本文共分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本论文选题缘起,分析选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应用价值,对目前学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整理、分析,了解相关问题研究现状的同时,找到本课题研究的学术空间,并就重要概念做出界定、说明。第一章至第三章按照诗、词、歌词三类进行分体研究,采用严谨的界分标准,全面爬梳、辨析其不同的文本属性;从作品出发,联系创作背景,分析其表现内容与艺术个性;通过文学文本“知人论世”的同时,亦认识到作者在文学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与历史定位。第四章对弘一法师的佛理诗、歌词做出专章论述,分析此类作品对前人的借鉴、阐释其蕴涵的佛学哲理及普世价值。第五章着重分析弘一法师诗、词、歌词创作中体现出的共性,并在这些作品中找到弘一法师宗教皈依理路的文学依据,实现诗词创作与佛法修行的通释观照。余论部分总结本论文的创新点,提出论文尚未解决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郭建鹏[2](2018)在《南社报刊文学史料研究》文中提出南社作为晚清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的社团,通过办报活动来完成“革命文人”的“文人革命”活动。他们投身于国族建构中,也是成为晚清民初文学变革中的健将。南社通过政治、报刊、文学三者的联姻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力图通过对南社报刊及南社报刊文学的梳理,揭示南社不仅是一个引领“政治革命”的团体,也引领了中国报刊媒介的发展,更重要的在文学变革时代亦走在了前列,他们属于启蒙、递变的一代,其磅礴的文学气势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潮流。本文分为六个部分:在绪论部分,首先明确了研究的对象、内容与目的,即从南社报刊所刊载的文学史料入手,多角度地去考察南社时期南社人的社会、文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为其“正名”。其次,概述了南社研究的现状与不足,提出南社研究的价值。第一章主要是对南社的兴起与报刊业产生关系进行一个总结性的概说,南社通过报刊来代表整体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并将个体内在的政治价值取向聚集到一起,并形成了一个具有时代特色,集政治性、文化性、商业性于一体的“南社报刊编辑群”。同时对南社人的“笔名文化”进行了分析,还有部分作者与笔名的考证。第二章以时间为序,从南社成立前的海外办报到国内鼓吹革命再到南社社刊《南社丛刻》的出版,进行数据与内容上的分析,进而梳理出此阶段的报刊在政治、文学革命上的特色,作为《南社丛刻》,从与之密切相关的雅集活动进行分析,得出《南社丛刻》无论是从编辑人员的更换还是从内容的选择、编辑来看,它代表了南社发展过程中的成就与缺陷,同时也是古典文学终结路上最灿烂的一幕。本章还将于右任主办的“竖三民”及南社女社友的办报活动纳入研究的视野,尤其是在倡导性别平等的南社群体,女性共同参与社事和政治活动,为晚清妇女解放运动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民元后,随着政治空间的突变,南社报刊出现分化,一部分坚持鼓吹革命,形成“反袁文学”,一部分走向消闲,并入通俗文学,成为主流。而《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的的诞生,承载着新旧文学的转变,也是南社发展史上的分水岭。可以说,在《民国日报》上的“唐宋诗之争”只是南社堡垒垮塌的一角,也是其历史必然性的真实再现。第三章以分类文体进行研究。南社作为文学社团,其在小说、诗歌、戏剧、散文领域取得的文学成就引领了晚清民初文学的发展导向。南社的小说是古典小说与翻译小说结合下的产物,它接受西方悲剧美学思想,打破了传统“大团圆”结局模式,书写了“革命+恋爱”模式的典范。书信体、日记体及第一人称叙事等创作方法的革新,给五四作家诸多启示。南社诗歌吸纳、融汇中西传统,从本质上超越了维新派的诗学主张,通过追忆前人、幻想历史的重构与颠覆,修复、建立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联系,并寻找自我价值存在的生存空间、重塑国族传统的历史地位。南社戏剧最为突出的历史贡献在于理论倡导、剧本创作与舞台实践并重,弥补了改良派脱离舞台的缺陷,真正在戏剧舞台上造成了改革的声势,使近代戏剧革新运动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第四章重在讨论南社在民国机制下的文学史地位,从民国文学的命名存在性说起,认为民国文学是对历史传统的衔接,只是替代现代文学的历史局限性,并不是要遮蔽、颠覆文学发展史上出现得现代性。然后从鸳鸯蝴蝶派的文学创作进行具体分析,得出南社小说家为主流的以民间文化出场面向市民群体的鸳鸯蝴蝶派,以其商业化的市场和价值取向延续着传统文化精髓,兼祧新的时代内涵,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同时对影响新文学运动的南社与胡适等新文学家之间白话之争从历史的源流、论争的本源及历史的现代性反思来重新诠释南社的“保守”与“反动”行为,重估南社白话文运动的影响及价值。结论南社的报刊,打造了南社为革命团体的名片,也影响了南社乃至整个晚清民初文学的发展。通过报刊中的文学作品还原南社的政治活动和文学创作的历史在场,在历史的还原与文学的解构中去找寻南社文学走向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给“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文学现代性发展一个合理的解释。南社作为连接古典与现代的桥梁,作为是新文化运动的萌芽,值得我们去认识、评说,它自身存在的矛盾更值得我们去思考。

王峰[3](2018)在《激进时代的理学与诗学:吴芳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吴芳吉(1896-1932)所生活的时代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变动最为激烈的时代之一。这一时期,儒家价值体系轰然崩塌,文言作为书面语的地位也被白话文所取代,由此诞生了新文化和新文学,以“现代性”为核心的线性历史观逐渐支配了中国人的时间意识。作为理学的信奉者,吴芳吉坚持认为传统文化和古典诗歌不能剥离于“现代性”之外,他试图在“普遍性”和“差异性”之间寻求某种平衡,以缓和新文化和新文学对传统的敌意和对立情绪。儒学信念与时代潮流的矛盾深刻影响了吴芳吉的文化选择和诗学实践,使其在诗歌创作上出现了“革新”与“保守”的两幅面孔。论文以吴芳吉儒学思想与诗学思想的互动为研究中心,考察了儒学近代形态——“理学”的历史表现与时代遭遇,通过对“白屋诗”这一新诗体的系统分析,揭橥儒学观念对个体文学心理程序的建构以及儒学价值观对现代诗学思想的介入。在此基础上,论文在“新文化运动”的语境里探讨儒学影响下的诗歌创作的意义及其在新诗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价值。论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交待了选题的缘起,对本论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学术梳理和评述,同时提出论题的研究价值和学术意义,概述了论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吴芳吉的生命文本进行解读,分析吴芳吉文化性格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吴芳吉的人生选择注定了他作为时代趋势“旁观者”和“边缘人物”的宿命,也正因如此才使其在大时代的狂飙突进里一反潮流地将自己嵌入传统的链条之中。吴芳吉的人生充满诸多悖论,其生涯狼狈困穷却又超脱洒然,遵循严格的道德主义却又具有诗人的敏感与深情,生命的烈焰炽热短促却能铸炼出圆融统一的人格。吴芳吉的复杂性在于他身处启蒙时代而眷恋执守儒家信念,通过对吴氏生命文本的解读,我们可以触摸到理学思想在错位尴尬时代勃然跳动的脉搏,感受到“白屋诗”所流露出的乱世哀感与人生涩意,体会到一位文化保守主义者在激进时代的困惑与执着。第三章呈现了吴芳吉以道自任的理学信徒的形象,讨论了吴芳吉的“内圣”情结与“以礼为归”的道德抱负。“五四运动”以来,以“科学”和“民主”为尚的“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中国思想启蒙的新纪元,在强调批判和改造中国文化的历史语境中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进行了激烈的否定。在此情形下,儒家意识形态虽呈崩解之势,但并未丧失生命力,而是以特殊的“游魂”方式影响着中国人现代精神的重建。吴芳吉的内心深处跃动着“五四”之后日渐游移的文化精魂,主动接续了消散中的儒学的精神魂魄,且对儒家的性善哲学与礼教思想进行了具有时代色彩的阐发与扬弃。本章以吴芳吉对理学思想的接受为切入点,还原了吴芳吉不为人知的“儒者”身份,探讨了吴芳吉诗学思想的儒学渊源和发展脉络,并以此叩问儒学在中国现代思想谱系中的价值。第四章讨论了吴芳吉如何以儒家价值观的视角看待和评价“新文化运动”,如何在儒学和“新人文主义”的谱系中阐释自己的文化观和文学观。本章勾勒出吴芳吉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渊源,探讨了“柏拉图—白璧德”一脉的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如何嵌入到儒家话语的肌理之中,进而呈现了儒学思想内蕴的弹性与顽强生命力。与“文学革命”中盛行的新锐主张不同,吴芳吉以“大文学观”的宏大视角处理“道”与“情”的关系,试图以文学上的“个人无政府主义”打破新文学的霸权地位。在“新文化运动”的现场,吴芳吉的文化独白和文学主张究竟是孤独先知的预言还是守旧者不识时务的螳臂当车?本章从历史的维度回答这一问题,进而探析吴芳吉作为“文化失语者”的精神质地和文化追求。第五章探讨了儒家话语对吴芳吉诗学思想的建构和塑造,以此为起点审视了新诗的语言问题和文化意味。吴芳吉的诗学思想一方面继承了《诗大序》、《文心雕龙》的儒学传统,一方面又汲取了《沧浪诗话》、王阳明心学的某些理念,将文学视为对生命本体至善状态的表达,认为诗歌的意义在于肯定人性本善的光明属性和对卑俗人生的超越。本章分析了吴芳吉作为现代新儒家如何对古典、西方诗学资源进行形式多样的借鉴和化用,以此探寻儒家诗学改造和吸纳外来异质文化的途径。在以吴芳吉为代表的“学衡派”诗人和新文学人士关于新诗的对垒中,可以发现文白之争、中西之争的背后各自别有潜思和寄托。吴芳吉的诗论站在文化民族主义的价值立场上看待语言和文体的转换与更新,其初衷乃是保持中国诗歌殊异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情怀。为此,吴芳吉在保持和进入传统的前提下进行了“化欧化古”的诗学实践,以儒家诗学的视角对新诗的可能路径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吴芳吉的诗学求索代表了文化保守主义者诗体变革的努力,也是中国现代诗学史上值得重视和研究的一环。第六章在诗界革命的谱系之中重审吴芳吉创制的“白屋诗体”的特质所在。“白屋诗”是对古典诗体的改良,借鉴了乐府诗歌的民间性、口语性和体裁的现实性,从而使诗歌的口语性具有复杂的张力和独特的面貌。本章从“白屋诗”的酝酿、特色以及时代影响等角度对吴芳吉诗歌改良的历程进行了文化描述和诗学分析。第七章集中分析了吴芳吉生命后期诗歌转向的原因,并以“白屋诗”为参照讨论了旧体诗变革的极限和可能性。吴芳吉诗学变革的理念是在不改变旧体诗基本体制的前提下扩大中国诗歌的表现空间,“白屋诗”的诗学实践部分完成了吴芳吉的这一构想,但在整体上“白屋诗”并未解除古典形式牢固的限制而创造出一种具有现代意味的新诗体。吴芳吉尽管意识到了其诗体变革的局限所在,但又无法突破“白屋诗”这一“旧瓶装新醴”的诗学模型,于是退回到了古典诗熟悉而自得的审美之境,以对古典诗的赤诚之心反衬了诗体改革的徒劳与挫败感。吴芳吉重回古典之途,并不意味着“白屋诗”作为一种新诗体丧失了意义,它的存在指出了另外一种可能:在白话诗的语言空间里完全可以容纳古典诗的文化意味与形式结构。第八章为结语。在激烈变动的时代氛围里,吴芳吉先后实现了两次“回转”:一是向理学的回转,在心性层面完成了对时代的超越;一是向古典诗歌的回转,在语言层面再次融入传统。论文以吴芳吉的两次回转为背景,探讨了儒学和旧体诗作为文化记忆对吴氏精神主体的吸纳作用,审视和反思了中国新诗与文化传统、古典诗学、外国诗歌的复杂关系。

牛志威[4](2018)在《晚清粤港小说研究》文中认为晚清时期,粤港之地是小说创作出版中心上海之外,另一小说创作出版较为繁盛的地区。晚清粤港小说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报刊小说和单行本小说。经全面搜集,现见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共50家,刊载小说共506种;单行本小说出版机构共22家,出版单行本小说共48种。本论文从地域角度,对晚清粤港创作出版的小说进行整体研究。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四部分组成,正文共五章。绪论说明选题缘起、明确研究对象、总结研究现状并拟定论文框架。第一章在全面搜集晚清粤港小说文献的基础上,对晚清粤港小说进行整体概观。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认识晚清粤港小说的发展态势与地域分布状况,并分析其形成原因。第二章研究晚清粤港小说的作家群体。首先,全面细致地考索粤港每篇小说的作者署名,尽可能多地弄清晚清粤港小说的作者及其生平。其次,从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身份共性较大的籍贯、创作时的年龄阶段、政治倾向等几个方面,认识小说家群体与小说整体面貌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章论述晚清粤港小说的主流思想——排满革命宣传及其表达途径。为达到宣传排满革命的目的,晚清粤港小说家对小说类型及小说主人公有一定的选择倾向。反抗异族统治及进行共和革命的历史演义小说、“革命+恋爱”模式的艳情小说、便于讲述道理的寓言体小说是小说家主要选择的小说类型。抗清人物与反清人物及其后代、晚清革命派人物、晚清保皇派人物是小说家主要选择或虚设的小说主人公,其中小说家对最后一类小说主人公是持批判嘲讽态度,对前数种小说主人公则是持赞扬歌颂态度。第四章全面论述晚清粤港小说排满革命宣传之外的其他主题,主要包括批判现实中的丑恶人物及丑恶现象、提倡实业、戒烟戒嫖、广博见闻、消闲娱乐等。第五章对晚清粤港小说家中成果丰富,但却一直未被学界关注的王斧、黄伯耀二人的小说创作进行个案研究,弄清他们创作的小说作品,并对其小说创作进行总体认识。结语总结晚清粤港小说的地域特色及历史意义。思想以宣传排满革命为主和内容以粤人粤事为主,是晚清粤港小说的两大特色。其中前者是因小说家大多是革命者而形成,后者是因小说家大多是粤籍人而形成。就其历史意义看,一方面,晚清粤港小说与同时期其他地域的小说互相影响,共同促成了晚清中国小说的繁荣,其对晚清南洋地区的华文小说创作影响尤大。另一方面,晚清时期是粤港小说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高峰时期,其形成的小说兴盛传统对粤港之后的小说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附录主要是对晚清粤港小说及小说家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是论文展开论述的基础。附录共五个: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简介表、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及其刊载小说统计表、晚清粤港单行本小说出版机构及其出版小说统计表、晚清粤港小说家小传、晚清粤港小说作品简介。

魏鹏展[5](2016)在《徐自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柳亚子所着《南社纪略》称南社最有成就的四位女诗人:吕碧城、张默君、徐自华、徐蕴华。徐自华擅诗、词,是秋瑾好友,又是革命党员,职业是校长。其一生事迹充满传奇色彩。本论文共六章,第一章考察其生平事迹。第二章研究其文学作品。据《听竹楼诗稿》、《忏慧词》、《秋心楼诗词》、《徐自华诗文集》、《徐自华集》等书,今存其诗284首、词68阕、各体文57篇。其诗词主要书写山水游记、送别、赠答、爱国情怀、革命意识等,其文章主要内容主要是传记、序跋、书信、通告、广告等实用性文章。其作品的风格既有传统诗词的题材内容,也有现代情怀,作品多有愁苦悲痛的情感色彩。本论文共六章,力求“知人论世”,通过细阅她的所有作品,又考察其生平事迹,从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中,探讨她的作品风格、文学渊源、革命思想内涵、女性意识。纵向研究方面,主要考察徐自华对李清照文学的接受研究,两人生平事迹相近,而作品风格又相似,如徐自华对李清照的词论的接受、创作手法的接受,及两人作品的情感色彩等。因此笔者尝试通过比较研究,了解两人的作品风格与生平事迹的相似性;横向比较方面,主要进行徐自华与同时期人的比较,包括秋瑾及徐蕴华。徐自华与秋瑾的比较,重点在於徐自华如何接受了秋瑾的革命思想,最终走上革命之路;徐自华与徐蕴华的姐妹比较研究,重点在於她与同一家庭背景成长的妹妹,两人生平事迹相近,作品风格相似,如两人的作品都既有古典题材,也有现代情怀,但又同中有异,通过比较,更能了解徐自华的成长背景对她的影响。最後,徐自华出生於书香世家,身处男权社会,在这个女性没有地位,没有话语权的时代背景下,她却能於文学上有所成就,於革命活动上有所贡献,於教育事业上又贡献良多;她又为了跟从秋瑾进行革命,离开家庭,放弃养育子女。这些成就与行径都能体现女性的个体意识,自主意识,因此笔者於最後一章探讨她的女性意识。

石伟[6](2012)在《以生命见证文学 ——流浪的苏曼殊与苏曼殊的流浪文学》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是对流浪天才苏曼殊及其文学创作的研究。民国时期,苏曼殊以亦僧亦俗的“浪子”形象闻名于户牖,他的诗文绘画为时人追捧传诵,他的特立独行、怪异性情也为时人津津乐道,而最重要的是,他一身的浪漫气质以及由这一身浪漫气质创作的流浪文学,为后世树立了典范。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苏曼殊及其流浪文学:引言。简要介绍苏曼殊的生平及创作。一、“行云流水一孤僧”———苏曼殊的流浪人生。本章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对苏曼殊的流浪人生作更细致的勾画,同时解构苏曼殊流浪的原因。二、“无端狂笑无端哭”———苏曼殊的流浪文学。本章具体解析苏曼殊流浪文学的两个方面:诗歌和小说;并以《断鸿零雁记》为典型文本,挖掘苏曼殊流浪文学的独特之处。三、“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苏曼殊流浪文学的神采与精髓。本章主要从“人本主义的文学理念”、“浪漫抒情的感伤基调”、“二律背反的张力审美”三个角度,以更高的立意阐释苏曼殊流浪文学的特质。结语。苏曼殊流浪文学的精神传承。讲述在民国这一特定的历史境遇中,苏曼殊流浪文学的历史价值和历史意义。

孟洋[7](2012)在《清代纳兰词接受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纳兰词在清代的接受为研究对象,考察纳兰性德之人格精神,纳兰词之文学张力、词史地位、接受维度等在清代接受的整体情况。借助接受的观照视角,进一步全面深入考察纳兰词全貌及其词史地位确立的动态过程。同时,在清代词史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具体细致的作家作品个案研究,以期将湮没于清词洪流中的优秀词人适当予以抉幽显晦之表章,有助于考察清代词风播迁嬗变的整体面貌。本文的撰写采用“一维历时结构”的接受史模式,即按照时间顺序综合性地评述纳兰词在后世的接受情况,又根据纳兰词在清代的影响范围和力度,将考察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纳兰词风在康、雍、乾、嘉四朝的发轫和影响,纳兰词接受在道、咸、同、光四朝的多元与高潮期,以及纳兰词接受在民国时期的成熟与转型期。同时,单独梳理并阐释了晚清女性词人对纳兰词风的接受情况。本文立论建立在大量文献史料基础之上,建构了纳兰词接受史宏观背景下的批评格局,对清词别集、选本予以定量考释和定性分析。研究方法上以批评家言论为考察对象的阐释接受研究和以词人词作为考察对象的创作接受研究为本文的两条历时性主线。相较于清代苏、辛、姜、张词接受研究较为明显的历史背景、社会风气、地缘文化等影响因素,清代纳兰词接受研究更倾向于个体心理的认同感,包括生命历程、审美经验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审美经验和观念发展演变的历程。

彭继媛[8](2012)在《西学东渐中的民国旧体诗话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旧体诗话作为与中国现代文论着作并存于现代语境中的传统文化的一支,一直因单线性的现代文学史研究弊端备受冷落。目前近两百本的民国旧体诗话只有少许的诗话纳入了现代学者的研究视野,八十年代以来“重建文学史”的呼声使得民国旧体诗话纳入“现代文学史”的研究成为可能。鉴于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文将民国旧体诗话纳入研究视野,力图对产生于新旧杂糅社会中民国旧体诗话作一宏观的、整体的观照,以还原民国旧体诗话在现代文学史、现代诗学体系建构中的应有地位及重要意义。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对民国旧体诗话作大致的体制分类。本章分类沿用了古代诗话体制分类的方法,即“论诗及事”、“论诗及辞”及“论评、记事”兼重的三大分类。然诗话作为传统的诗学书写方式,其发展到民国时期虽然存在着极其明显的传承性,但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民国旧体诗话新旧并存、旧中寓新、中西交汇、新质萌生的特性得以彰显。第二章阐述民国旧体诗话批评主体的现代转型。民国旧体诗话作者一部分大致出生于晚清,而大都是旧士大夫出身,曾以科举入仕,科举废除不再依附朝廷生活,诗学活动横跨晚清民国两时期。另一部分大致出生于晚清民初,早年接受过比较完整的旧式教育,稍后接受新式教育(包括出洋留学),其诗学活动主要在民国时期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他们在晚清民初时期以其社会角色和知识结构、思想文化的变化实现了向新型知识分子不同程度的现代转型。第三章阐述民国旧体诗话中的“西学”和“新学”。本章主要从诗话批评对象的角度来探讨民国旧体诗话在西学东渐中的变化。与历代诗话批评的范围和对象局限于中国古典诗歌相异的是民国旧体诗话把批评的对象指向蕴含着新理想、新理念的新派诗、外国诗和外国诗人以及白话新诗和新文化运动倡导人等呈现出新质。第四章阐述民国旧体诗话批评内容的现代质素。本章主要从民国旧体诗话所体现出来的淑世情怀、世俗关怀、中西比较角度以及从诗话诗论、批评话语、批评思维所体现出来的现代质素来探究民国旧体诗话的现代性。第(一)民国旧体诗话产生于经历了辛亥余绪、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及国内民族战争烟火四起的多事之秋,其时代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这在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中是比较少见的。第(二)民国旧体诗话不同程度地关注词曲、小说等俗文学,不仅延续了晚清以来关注俗文学的情绪,同时也是五四以后新文学运动平民化关注视野的体现和产物,这与历代传统诗话指向正统文学的诗文也呈现出新质。第(三)民国旧体诗话中出现了少许的中西诗学比较的例子,此处的比较虽为较为粗浅的诗学比较,但其中彰显出来的比较意识却是难能可贵的。第(四)民国旧体诗话中少量诗论在现代时代境遇被赋予了现代色彩,数量不多,且仅点到为止,阐述不足,但新的诗论在民国旧体诗话中的出现,毕竟体现了传统诗学领域在发展方向上向现代理论品质的趋近,意义不可低估。第(五)民国旧体诗话在西方诗学话语形式大行其道、新的现代汉语诗学话语成功夺取诗坛霸主位置之时,旧体诗话虽然仍以温和但不失韧性的方式构筑着中国传统诗学体系,也以其不同开放的姿态接受西方诗学话语、现代诗学话语因而呈现出现代性。第(六)民国旧体诗话不少作品不同程度地打破中国人重直觉的思维惯性,开始重视逻辑推理、综合分析、专题分类等强调理性的方法的运用。第五章阐述民国旧体诗话的批评风格。随着晚清科举制度的废除,除却少部分诗话作者以遗民身份自居,大部分旧体诗话作者不再仰赖清廷而生活,他们成为职业作家、批评家或者报人等靠固定的职业收入或稿费而生活,独立的生活来源使他们在进行诗学批评之时,不用刻意地获取统治者的欢心而维护所谓的“道统”、“文统”,民国旧体诗话表现出凸显批评主体精神个性的诗学批评,从而彰显了民国旧体诗话的批评风格。本章主要从批评主体热情的肯定批评、直言不讳的否定批判和客观平实的印象式点评,严肃、冷静的分析和总结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六章通过阐述同光派与民国旧体诗话的关系以还原同光派在现代文学史、现代诗学建构中应有的历史地位。同光派向来被目为“落后、顽固”的传统诗学流派,然其于民国时期积极建构古典诗学、与南社政治上的对垒和诗学上的对接、其他民国旧体诗话中频繁出现的“同光派”话语以及新文学诗学观念中“以文为诗”、“主知尚理”作诗主张与同光派所张扬的宋诗传统的契合都极好地说明了同光派对于突破单一的研究视野从而克服中国现代批评极其西化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意义。

祝云赛[9](2011)在《清末民初报刊言情小说研究 ——兼论古代言情小说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文中指出清末民初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之际,言情小说一度呈独领风骚之势,并初步完成了古代小说向现代小说的过渡,成为现代通俗小说的重要品种。在这一过程中,根植于传统的类型意识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古代言情小说传统包括了“三言二拍”的部分篇目、才子佳人小说、《红楼梦》、《花月痕》等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品。清末民初作者、读者和批评家对类型的自觉促使他们体认、承继与改造言情小说传统,使之成为一种现代小说类型的文学资源。另一方面,当时小说的创作和传播以报刊为中心,这不仅改变了作品发表方式,也构造了新的“作者-作品-读者”关系。报刊媒体与小说创作二者的互动,形成了传统转化的情境与动力。本文以1901-1917年间的报刊言情小说为考察对象,在掌握文本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报刊史、文学史研究,分析报刊与小说结合的成因与过程,探讨编者、作者与读者对报刊言情小说兴起的历史过程所发生的影响,并以言情小说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为线索,审视其在主题、价值观、叙事与文体等方面产生的特色与新变,阐释言情小说向现代小说类型的转化,及其历史意义所在。

唐志远[10](2011)在《六朝史学与文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六朝时期虽然南北对峙,朝代更迭,战乱频仍,却是古代学术发展兴盛的重要时期,其中文学和史学各自走向独立和自觉,二者之间往往呈现出交互影响、难分彼此的状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六朝史学和文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先从目录学出发,调查六朝史籍之存佚情况,充分利用现存史籍和辑佚材料,建立起比较坚实的文献基础。然后择取六朝时期最有特色的一些史学门类及其代表性着作,联系时代背景,就其与六朝文学之关系进行细致和深入的辨析。全文共七章:第一章以裴松之《三国志注》为例,考察六朝史学批评与文学之关系。分别从裴松之的史学批评与文学、《三国志注》的文学取向两大方面进行论述,指出:要求史书富有文采,是六朝人的普遍观念,若史书没有文采,则会遭到时人的批评。在理论批评上,为后文的展开作一个铺垫。第二章以沈约《宋书》为例,探讨六朝正史与六朝文学之关系。分别从《宋书》之本文、《宋书》之征引以及《宋书》所涉及之文学批评和文学活动等四大方面展开讨论,认为《宋书》在上述方面都受到了六朝文学的影响和渗透。第三章更换角度,探讨魏晋史学对于左思《三都赋》的影响。认为左思之所以提出征实的辞赋观,并且将之贯彻到《三都赋》的写作中去,取得巨大的成功,跟汉末魏晋以来史学的发展关系密切。本章所附《论晋代史学的简约之风》一文,认为晋代史学之所以出现追求简约的风气,除了受经学简化之连带影响外,更受到魏晋玄学特别是玄学中的言意之辨的影响。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可划分为一组,对六朝时期最富特色的地志、杂传着作进行考察。《荆湘地记》一章在考察六朝荆湘地记之存佚的文献基础上,对荆湘地记与文学之关系进行了详尽的探讨,认为以荆湘地记为代表的六朝地志既有美丽的山水风光,又有动人的小说故事,氤氲着浓厚的人文气息,无疑受到了六朝文学的极大影响。《异物志》一章同样考察了六朝“异物志”的存佚情况,认为“异物志”之源头至少包括《山海经》及类似着作、正史之异域传两大方面;就其与文学的关系而言:“异物志”的出现为六朝文学特别是咏物赋的写作提供了素材,拓宽了畛域,而六朝文学之影响于“异物志”的写作,则主要表现在使其文学性得到加强。第六章分别从慧皎《高僧传》之本文、《高僧传》之征引以及《高僧传》中所透露的慧皎对于文采之重视等三大方面,论证此书与六朝文学之间的密切关系。第七章通过对六朝《高士传》的接受史研究,考察六朝史着对于士人心态的影响,并辨析由此带来的文学风格的差异。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调查六朝各家《高士传》的存佚情况;第二部分认为儒家在思想资源、隐逸典范和叙事模式上对“高士传”的形成和写作产生了重大影响,理应与道家一样,被看作六朝“高士传”的思想渊源;第三部分从“为我”与“兼爱”两个角度论述六朝“高士传”的创作动机;最后一部分以嵇康、阮籍和陶渊明为例,细读文本,深入探讨了“高士传”与六朝文学之关系。论文最后得出结论:六朝文学主要在形式上影响到六朝史着,使其表现出富有藻采、以情动人、行文骈俪化、叙事小说化等鲜明的文学特征;六朝史学则主要在题材和内容上给与六朝文学最大的支持,为六朝文学的创作提供了素材,拓宽了领域;至于《高士传》等深有寄托的史着,则更成为六朝文学创作的思想资源和典故渊薮。总的来说,二者之间关系密切,六朝文学对六朝史学的影响更为明显,也更加突出。

二、英雄末路半为僧——苏曼殊其人其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雄末路半为僧——苏曼殊其人其诗(论文提纲范文)

(1)弘一法师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价值
    三、本论文选题研究现状
    四、概念界定
第一章 李叔同诗歌创作研究
    第一节 早期创作:《断句》一则
        一、生命意识的萌生
        二、成因溯源
    第二节 创作发展期(1898—1905)
        一、酬赠诗
        二、咏怀诗
        三、本阶段诗歌创作特点与成就
    第三节 创作成熟期(1905—1916)
        一、抒怀咏志仍为主要题材
        二、感时伤事成为重要内容
        三、语言组合更洒脱灵活
        四、用典更加密集紧凑
    第四节 叔同诗歌总体艺术风貌
        一、感于哀乐、有情而发
        二、词美格高、幽秀沉着
        三、长于近体,尤擅七绝
第二章 李叔同词创作
    第一节 李叔同词的表现内容
        一、交谊酬赠
        二、感怀伤情
    第二节 李叔同词的艺术个性
        一、词风清丽,兼有风骨
        二、以口语、散句入词
        三、小令、长调兼擅
        四、喜用整散结合、节奏感强的词牌
    第三节 一首值得注意的自度曲——《老少年曲·梧桐树》
        一、诗体属性辨析
        二、独特的认识价值
第三章 李叔同歌词创作研究
    第一节 李叔同歌词的表现内容
        一、感怀之歌
        二、咏景状物之歌
        三、乐教之歌
        四、宗教哲思之歌
    第二节 诗词与歌词——李叔同爱国情怀的双重变奏
        一、爱国主题在两类文体中的不同表现
        二、“一喉异曲”的生成原因
    第三节 李叔同歌词的艺术成就
        一、兼顾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
        二、贯通古今、包容中外的通融性
    第四节 《送别》——文化融合的结晶之作
        一、人类共情的高度浓缩
        二、古典意象的精妙运用
        三、对古典词调的借用
第四章 《护生画集》题句与《清凉歌集》
    第一节 《护生画集》题句
        一、《护生画集》题句的诗意
        二、《护生画集》题句的表现内容
        三、从《护生画集》题句看法师由儒入僧的路径
    第二节 《清凉歌集》
第五章 弘一法师文学行止与释门修行之通观
    第一节 诗歌与宗教——生命意识的二维表现空间
        一、生与死——诗歌与宗教的共同课题
        二、李叔同生命意识的典型性
        三、佛家对生死问题的解答
    第二节 信仰逡巡在诗中的折射
        一、《化身》《男儿》——圆融宗教观的体现
        二、1914 年至1917 年所做诗三首——出世、入世的踌躇
        三、《中文名歌五十曲》歌词三首——走近佛门
        四、几番辗转终归灵台
余论
附录 李叔同诗词创作年表——兼论当下几种选集之得失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南社报刊文学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南社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二、从南社的活动方式来看南社的影响
    三、从南社性质看南社研究的价值空间
第一章 南社的兴起与报刊业
    第一节 国族话语下的文人聚义
        一、南社成立前国族革命下的文学聚义
        二、南社成立后文学团体的政治言说
    第二节 报刊、政治、文学三者的联姻
    第三节 南社报人与笔名文化
        一、蕴含丰富意蕴的笔名
        二、剑气与梅魂——高旭名号透析
        三、南社社友名号匡谬
第二章 南社报刊述略
    第一节 南社成立前的报刊
        一、留学生与革命报刊
        二、国内引领时代潮流的革命报刊
        三、“文界革命”影响下的白话报刊
    第二节 南社成立后的报刊
        一、南社雅集与《南社丛刻》的出版
        二、于右任与“竖三民”
        三、反袁旗帜下的南社报刊
        四、南社报人与消闲报刊
        五、南社报人与《民国日报》副刊的转型
    第三节 南社女社友与报刊
        一、从闺阁中走出来的新女性
        二、异国他乡的社会政治活动
        三、民元前南社女社友的革命活动
        四、民元后南社女社友引领的妇女解放运动
        五、南社女社友的办报活动
第三章 南社报刊文学综论
    第一节 报刊中的南社小说
        一、大社会背景下的身体写作
        二、翻译世界中的“归化”与“异化”特征
        三、创作方法上的新变
    第二节 报刊中的南社诗歌
        一、响应“诗界革命”的创作
        二、感世之作中“咏史”主题
    第三节 报刊中的南社传奇杂剧
        一、从《二十世纪大舞台》到戏剧理论的创新与实践
        二、源自社会不同层面的声音
第四章 民国机制下的南社报刊文学
    第一节 民国文学史言说与南社文学
        一、“民国文学”存在的合理性
        二、南社:民国文学书写的起点
    第二节 政治革命下的南社消闲文学
        一、南社社友思想的消闲化转型
        二、南社与鸳鸯蝴蝶派的交集
        三、鸳鸯蝴蝶派与文学的现代性
    第三节 南社与新文学家“白话文运动”之论战
        一、南社文人与“新文学家”之间的交集
        二、南社文人与“新文学家”论争之源
        三、南社文人与“新文学家”论争背后的反思
结语:启蒙、革命与现代性的追寻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后记

(3)激进时代的理学与诗学:吴芳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主要研究成果评述
        1.2.1 吴芳吉遗着的整理与出版情况
        1.2.2 吴芳吉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第2章 吴芳吉生命文本之解读
    2.1 穷愁与玄思
    2.2 道德与深情
    2.3 迈向圆融之境
第3章 理学余绪与现代新命
    3.1 理学的“形散神不散”
    3.2 吴芳吉理学思想之渊源
    3.3 理学的新命
        3.3.1 性善之辨与文学功用
        3.3.2 以礼为归:为“礼教”正名
第4章 “新文化”的儒学表达
    4.1 对新文化运动之观察
    4.2 吴芳吉的文化观
        4.2.1 学衡派的影响
        4.2.2 在保守与会通之间
    4.3 吴芳吉的文学观
        4.3.1 “文学”之辨
        4.3.2 “载道”与抒情
        4.3.3 文学专制与写作自由
第5章 吴芳吉的诗学思想
    5.1 “文心”说
    5.2 “摹仿”说
    5.3 新诗的语言问题
    5.4 新诗的文化意味
第6章 “白屋诗”的再认识
    6.1 “白屋诗”之酝酿
    6.2 “白屋诗”之特色
    6.3 诗史与史诗
    6.4 “白屋诗”的文学史意义
第7章 终归古典之途
    7.1 吴芳吉的早期诗歌
    7.2 回归古典传统
    7.3 吴芳吉后期的旧体诗
第8章 结语
    8.1 儒学与诗学
    8.2 传统与创造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晚清粤港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一)关于“晚清”
        (二)关于“粤港小说”
    三、晚清粤港小说研究现状
        (一)晚清粤港部分小说家及部分小说作品的个案研究
        (二)晚清粤港小说某些局部的综合研究
    四、论文框架
第一章 晚清粤港小说概观
    第一节 晚清粤港小说创作出版的发展态势
    第二节 晚清粤港小说创作出版的地域分布
        一、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与出版小说机构的地域分布概况
        二、晚清粤港小说地域分布形成的原因
第二章 晚清粤港小说家队伍研究
    第一节 晚清粤港小说家队伍的构成概况
        一、晚清粤港小说作者考索面临的问题
        二、晚清粤港小说家队伍的构成成分统计
    第二节 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的构成成分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一、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成员的籍贯分布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二、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成员的年龄结构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三、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成员的政治倾向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第三章 排满革命思想及其表达途径——晚清粤港小说的主题思想(上)
    第一节 排满革命与晚清粤港小说的类型选择
        一、反抗异族统治及进行共和革命的历史演义小说
        二、“革命+恋爱”模式的艳情小说
        三、便于讲述道理的寓言体小说
        四、大受读者欢迎的侦探小说
    第二节 排满革命与晚清粤港小说的主人公选择及情感倾向
        一、抗清、反清人物及其后代
        二、晚清革命派人物
        三、晚清保皇派人物
第四章 晚清粤港小说的主题思想(下)
    第一节 批判现实中的丑恶现象和丑恶人物
    第二节 宣传戒烟(鸦片)
    第三节 提倡实业
    第四节 广博见闻和娱乐消闲
第五章 晚清粤港小说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王斧小说研究
        一、王斧小说考
        二、王斧小说的主题思想
        三、王斧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二节 黄伯耀的小说理论与小说创作
        一、黄伯耀的小说理论文章与小说作品考
        二、黄伯耀小说理论与小说创作的总体概貌
结语
    一、晚清粤港小说的地域特色
    二、晚清粤港小说的历史意义
附录
    附录一: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简介表
    附录二: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及其刊载小说统计表
    附录三:晚清粤港单行本小说出版机构及其出版小说统计表
    附录四:晚清粤港小说家小传
    附录五:晚清粤港小说作品简介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徐自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徐自华生平研究
    第一节 徐自华生平概述
    第二节 若干事迹考辨
第二章 徐自华作品考论
    第一节 现存作品情况概述
        一. 诗(数量、编辑、版本、补佚等)
        二. 词(数量、编辑、版本、补佚等)
        三. 文(数量、编辑、版本、补佚等)
    第二节 徐自华作品的创作分期
    第三节 徐自华思想行为羶变考论
    第四节 徐自华作品的古典手法与现代情怀
第三章 徐自华对李清照的接受
    第一节 徐自华与李清照的婚姻深探
    第二节 徐自华与李清照的女性意识
    第三节 徐自华与李清照的政治书写
    第四节 徐自华与李清照的性情品格
    第五节 徐自华对李清照文学观的接受
第四章 徐自华对秋瑾革命思想的接受
    第一节 两人的情谊
    第二节 两人的婚姻
    第三节 两人的爱国情怀
    第四节 两人的革命思想
    第五节 两人的革命行为
第五章 徐自华与徐蕴华姐妹比较研究
    第一节 徐自华与徐蕴华的家庭背景和经历
    第二节 秋瑾对徐自华、徐蕴华的影响及意义
    第三节 徐自华与徐蕴华的政治意识
    第四节 徐自华与徐蕴华的平等自由思想
    第五节 徐自华与徐蕴华的家庭与道德观
    第六节 二徐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异同
    第七节 徐自华与徐蕴华的作品风格
    小结
第六章 徐自华女性意识初探
    第一节 从诗词主题思想中看徐自华对情感的自主性
    第二节 从传统道德观念看徐自华的个体意识
    第三节 从家庭观念看徐自华对传统固有角色的抗拒
    第四节 从政治思想看徐自华对理想的追求与执着
    第五节 从自由平等观念看徐自华的批判思维
    第六节 从参与社团组织看徐自华的个体自主意识
    小结
结论
附录:徐自华简谱
参考文献
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後记

(6)以生命见证文学 ——流浪的苏曼殊与苏曼殊的流浪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行云流水一孤僧”———苏曼殊的流浪人生
    第一节 芒鞋破钵:自由的行脚僧
    第二节 断鸿零雁:精神的落荒者
    第三节 生命的镣铐:“身世有难言之恫”
第二章 “无端狂笑无端哭”———苏曼殊的流浪文学
    第一节 燕子龛诗:“幽梦无凭恨不胜”
    第二节 焚剑碎簪:“莫愁还自有愁时”
        1、流浪母题的表现——身体漂泊与情感流浪
        2、流浪元素的穿插——偶遇情节、侠盗形象和旅途伴侣
        3、流浪叙事的运用——自叙传叙事策略、定型化主角设置和联缀\情绪式结构
    第三节 《断鸿零雁记》:“流浪”在远方
        1、从小说的结局看主人公的情感流浪
        2、由小说的悲情看苏曼殊的流浪意识
第三章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苏曼殊流浪文学的神采与精髓
    第一节 人本主义的文学理念
    第二节 浪漫抒情的感伤基调
    第三节 二律背反的张力审美
结语 苏曼殊流浪文学的精神传承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清代纳兰词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纳兰词研究现状分析
    1.2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手段、方法和思路
第2章 清代纳兰词接受总体情况
    2.1 人格精神
    2.2 文学张力
    2.3 词史地位
    2.4 接受维度
第3章 纳兰词风在康、雍、乾、嘉四朝的发轫和影响
    3.1 纳兰“性情”说在清前、中期的影响和意义
        3.1.1 纳兰创作、选政的宗旨和意义
        3.1.2 纳兰词与“阳羡”、“浙西”两派的互渗互透
    3.2 “小山词社”——长调阆苑中的小令奇葩
        3.2.1 王时翔
        3.2.2 王策
    3.3 “随园”一脉——“性灵”在词坛的觉醒与崛起
        3.3.1 袁通·钱枚
        3.3.2 杨芳灿·杨英灿·刘嗣绾·严元照
    3.4 小结
第4章 道、咸、同、光四朝——纳兰词接受的多元与高潮期
    4.1 龚自珍·周之琦·项鸿祚——乱世中的“变徵”之音
        4.1.1 龚自珍
        4.1.2 周之琦
        4.1.3 项鸿祚
    4.2 谢章铤·刘家谋——侠骨柔肠的性情中人
    4.3 谭献——“别有怀抱”的纳兰词再阐释
    4.4 况周颐——“重、拙、大”中的“性灵”升华
        4.4.1 况周颐
        4.4.2 “临桂词派”:龙启瑞·王鹏运·朱祖谋·文廷式
    4.5 周星誉·余一鳌·宋志沂等——晚清词苑的清新流美风韵
        4.5.1 周星誉
        4.5.2 余一鳌·吴兰修·勒方錡
        4.5.3 “吴中词派”:汪元治·汪承庆·宋志沂·潘曾莹等
第5章 民国时期——纳兰词接受的成熟与转型期
    5.1 王国维——“境界”背景下的“人间”意蕴
    5.2 梁启超——政治语境中的词体“情感”审美解读
        5.2.1 梁启超·麦孟华
        5.2.2 曾习经·桂念祖
    5.3 柳亚子·潘飞声——“南社”革命文学中的别调异响
        5.3.1 柳亚子·高旭
        5.3.2 潘飞声
第6章 晚清女性词人纳兰词风之脉承一隅
    6.1 吴藻——工愁善怨、惝恍迷离的《花帘词》
    6.2 顾春——自然朴拙、高华疏朗的《东海渔歌》
    6.3 赵我佩——足继“婉约”雅音的《碧桃仙馆词》
第7章 结论
附录1. 纳兰词入选清代词选情况一览表
附录2. 现当代纳兰风词人及词作举隅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及作者简介
后记

(8)西学东渐中的民国旧体诗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关于“民国诗话”的概念及其本文的研究对象
    二、本文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三、本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民国旧体诗话体制分类
    一、“论诗及事”即偏重于记录故实的诗话
    二、“论诗及辞”即偏重于理论品评的诗话
    三、论评、记事兼重的诗话
第二章 民国旧体诗话批评主体的现代转型
    一、民国旧体诗话作家社会角色变化
    二、民国旧体诗话作家知识结构的变化
    三、留学背景与旧体诗话作者的知识结构转变
第三章 民国旧体诗话中的“西学”与“新学”
    一、采集和评说“新派诗”
    二、采集、品评外国诗及外国诗人
    三、品评白话新诗和“新文化”运动倡导人
第四章 民国旧体诗话批评内容的现代质素
    一、民国旧体诗话的淑世情怀
    二、民国旧体诗话的世俗关怀
    三、民国旧体诗话的中西比较视角
    四、民国旧体诗话诗论的现代色彩
    五、民国旧体诗话批评话语的现代性
    六、民国旧体诗话批评思维的现代性
第五章 民国旧体诗话批评风格
    一、激情的赞美和评说
    二、直言不讳的否定和批评
    三、平实的印象式点评和论说
    四、谨严的分析和抽象的总结
第六章 同光派与民国旧体诗话
    一、同光派诗学传承与嬗变
    二、南社诗话与同光派诗话的对垒与对接
    三、其他旧体诗话中的“同光派”形象
    四、新文学诗学观念中的“同光派”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民国旧体诗话的目录及版本演变
附录(二):读博期间发表的文章
后记

(9)清末民初报刊言情小说研究 ——兼论古代言情小说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海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报刊与小说的结合
    第一节 报刊小说的兴起
    第二节 从传统说部到翻译小说
    第三节 "新小说"的主要阵地
第二章 编者、作者与读者
    第一节 晚清报人小说家的影响
    第二节 民初编创群体的共性与特点
    第三节 学生读者与市民读者
第三章 报刊言情小说的时代内涵
    第一节 域外的冲击与传统的张力
    第二节 儿女英雄、旧道德与自由结婚
    第三节 唯情倾向与感伤主义
    第四节 至情理想的社会化书写
第四章 报刊言情小说的形式演进
    第一节 文白消长与小说体制的演变
    第二节 叙事方式与心理描写的推进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0)六朝史学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六朝史学批评与文学
    第一节 裴松之的史学批评与文学
    第二节 《三国志注》的文学取向
    第三节 六朝其他史学批评
第二章 沈约《宋书》与六朝文学
    第一节 《宋书》之本文
    第二节 《宋书》之征引
    第三节 《宋书》与文学批评
    第四节 《宋书》与文学活动
第三章 左思《三都赋》与魏晋史学
    第一节 征实之理论
    第二节 征实之表现
    第三节 征实与史学
        (一) 史学观念的影响
        (二) 史学着作的支持
    馀论
附录:论晋代史学的简约之风
    一.晋代史学的简约之风
    二.晋代史家的玄学背景
    三.言意之辨与简约之风
第四章 六朝荆湘地记与文学
    第一节 六朝荆湘地记叙录
    第二节 荆湘地记与文学
    第三节 馀论
第五章 六朝异物志与文学
    第一节 六朝《异物志》叙录
    第二节 六朝《异物志》探源
    第三节 《异物志》与文学
第六章 六朝高僧传与文学
    第一节 《高僧传》之本文
    第二节 《高僧传》之征引
    第三节 慧皎之文学观念
    小结
第七章 六朝高士传与文学
    第一节 六朝高士传叙录
    第二节 高士传之思想渊源
    第三节 高士传之创作动机
    第四节 高士传与六朝文学
        (一) 嵇康与高士传
        (二) 阮籍与高士传
        (三) 陶渊明与高士传
    馀论
结论
附录一:隋志着录六朝纪传体史书存目
附录二:隋志着录六朝编年体史书存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英雄末路半为僧——苏曼殊其人其诗(论文参考文献)

  • [1]弘一法师诗词研究[D]. 肖菲. 吉林大学, 2019(02)
  • [2]南社报刊文学史料研究[D]. 郭建鹏. 吉林大学, 2018(04)
  • [3]激进时代的理学与诗学:吴芳吉研究[D]. 王峰.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
  • [4]晚清粤港小说研究[D]. 牛志威.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5]徐自华研究[D]. 魏鹏展. 中山大学, 2016(06)
  • [6]以生命见证文学 ——流浪的苏曼殊与苏曼殊的流浪文学[D]. 石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
  • [7]清代纳兰词接受研究[D]. 孟洋. 吉林大学, 2012(08)
  • [8]西学东渐中的民国旧体诗话研究[D]. 彭继媛. 湖南师范大学, 2012(11)
  • [9]清末民初报刊言情小说研究 ——兼论古代言情小说传统的创造性转化[D]. 祝云赛. 复旦大学, 2011(01)
  • [10]六朝史学与文学[D]. 唐志远. 南京大学, 2011(08)

标签:;  ;  ;  ;  ;  

英雄是路尽头的和尚——苏曼殊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