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医学工程的职能和职责

非典医学工程的职能和职责

一、从SARS看医学工程科的职能与责任(论文文献综述)

钟婷[1](2016)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急体系建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医疗器械作为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物,现已广泛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各个领域。任何医疗器械都不是零风险或者绝对安全的,它在给人们带来预期用途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潜在风险。医疗器械被批准上市,只说明根据上市前评价研究结果,其已知风险和已知效益相比是一个风险可接受的产品,相对于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和使用范围来说,这仅是产品风险评价的阶段性结论。一些发生率较低的长期效应或者已知风险的实际发生频次或程度,只有在产品投入市场、大量人群长期使用后才可能被发现或认识。因此,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急体系,对于控制和处置好突发性的、造成严重后果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的背景及特点,建立了“一个体系,三个系统”(一个体系是指“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急体系”,三个系统是指“应急准备与预警系统”、“应急响应系统”和“应急恢复与检查评估系统”)的应急体系框架。“应急准备与预警系统”指为了有效应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危害,而在不良事件发生前所做的所有准备工作。“应急响应系统”指通过指挥调度系统随时传达上级的指示与工作部署,听取工作汇报;实现分级、分区域指挥调度相关力量和资源,为指挥决策提供快速、高效、准确的信息;并通过汇总各应急小组的工作状态信息,了解各小组的工作安排及工作进展及各项指令的执行情况信息,应急计划、计划的执行状态。“应急恢复与检查评估系统”通过对应急处理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分析,修订预案,为本次危机处理建立完整的档案;为应急预案评估和修订、应急能力评估等提供参考依据;并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应急资源的消耗情况等进行及时、准确的现场记录和事后分析,便于开展事后补偿、制定预防措施等工作。本文以“一个体系,三个系统”作为设计原则,开发出一套实用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急管理平台。该平台的运行结果显示:该体系能实现对应急处理事件进行建档、评估、修订和总结分析,能够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有效的预防和应对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程红群[2](2007)在《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了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的理论、评估指标、仿真分析模型及建设对策。提出应急医学救援是对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批量伤病员,按时效救治理论、原则,组织并实施医疗救治的活动;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评估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组成;通过基于Agent的仿真模型进行能力分析,发现医院的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并不与医院等级大小、业务水平完全成正比,军队医院以及担负特殊任务的医院具有一定优势;各医院资源及实力状况不同,担负的救治任务也不同,把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到自身的极致,是建设的目标;目前,医院应急医学救援各项能力指标在不同程度上均存在不足,有加强建设的空间,其中较为薄弱的10个能力指标是:“信息通讯”、“安全防卫”、“防疫防护”、“运输转送”、“知识技能”、“人员素质"、“专业救援”、“经费投入”、“培训演练”及“预案制度”。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是保证救援成功的关键。它不仅是医疗业务的组合,更是救援相关能力的组合,是一个独特的知识体系;它具有层次结构,蕴藏于医院的各个层面;它是动态发展的,通过能力识别、选择、培育可以实现大幅提升;它是一种储备能力,需要建立长期战略规划。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的策略包括:制定战略规划、健全组织机构、优化人才队伍、建立运行机制、加强后勤保障、强化教育培训、增加经费投入与能力储备及完善预案制度等。各医院应针对应急能力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在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加强薄弱能力的建设。

赵晓春[3](2007)在《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文中认为20世纪以来,科学发展总的趋势是综合化和整体化,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就目前我国跨学科研究的发展状况来看,还只是止于跨学科表象和经验的层面,更没有从跨学科的角度上,就如何提高我国科研创新能力,展开实质性的探讨和研究。本论文以跨学科研究和科研创新能力建设作为两个核心。对跨学科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系统阐述了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学的含义和特征;对学科、跨学科学科的分类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国内外跨学科学的研究状况。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跨学科模式研究,即跨学科学科的结构模式和发生模式;并对跨学科模式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从计量学的角度对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进行精密化描述。通过计量分析,从大体上反映出跨学科学科发生的整体状况与一般规律。如何将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结合起来,是本文的关键。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当代新兴学科发展是以跨学科为主导;二、学科的发展与科研创新存在互动关系;三、从知识背景、研究领域、研究主体三个角度出发,论述了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四、跨学科研究对产生原创性成果的实证分析。通过四个方面的论述,系统地探讨了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从跨学科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角度上,提出跨学科研究和对科研创新的影响六个问题,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线路安排。第二章首先对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学的含义进行了界定,阐述了跨学科学科的特征,国内外对学科和跨学科的分类模式,指出我国的学科分类存在问题,介绍了我国跨学科学的状况。第三章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从学科的层级结构和交叉发生域理论出发,论述了跨学科学科的结构模式;另一方面从研究客体、研究主体和学科理论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跨学科学科发生模式。在理论论述的基础上,以蛋白质组学为案例,进行了跨学科模式的实证研究。第四章以23本学科辞典为样本,以第二章的理论为前提,筛选出一定数量的自然科学跨学科学科、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学科和文理交叉学科;对自然科学跨学科学科、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学科的整体的跨学科状况,内部的跨学科状况和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状况进行了计量分析;文理交叉学科则是从相互转移的角度进行了计量研究。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这一章将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结合起来,系统地阐述了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第六章是在第五章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意义,并考察了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举措,分析了国外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经验,结合国内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现状,从课题管理、组织管理、成果管理、人才培养及其管理四个方面,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管理模式。最后一部分对全文的主要问题和基本观点进行概括总结,并指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纵观全文,主要有如下的创新点:1.从两个方面提出了跨学科模式。2.对跨学科学科的发生状况进行计量分析。3.从跨学科的角度研究科研创新能力建设。4.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管理模式。

徐海琴[4](2003)在《从SARS看医学工程科的职能与责任》文中提出

二、从SARS看医学工程科的职能与责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SARS看医学工程科的职能与责任(论文提纲范文)

(1)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急体系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背景
        1.2.1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
        1.2.2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现状分析
        1.2.3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特点
        1.2.4 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急体系的必要性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应急体系建立的历史
        1.3.2 国外应急管理体系
        1.3.3 国内应急管理体系
第2章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急体系的原则与总体框架
    2.1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急管理的原则
    2.2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急体系框架
    2.3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急体系建设主要内容及功能
        2.3.1 应急准备与预警系统
        2.3.2 应急响应系统
        2.3.3 应急恢复与检查评估系统
第3章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急体系的应用分析
    3.1 应用仿生学原理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应急机制
    3.2 应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要经历的三个阶段和处理原则
    3.3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分类
    3.4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分级及确定
    3.5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急体系的运行分析
        3.5.1 应急处理的准备
        3.5.2 日常监测
        3.5.3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和通报
        3.5.4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急系统的分析
第4章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急体系的实施运行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目的意义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基本理论
    一、能力相关基本概念
        (一) 能力概念、内涵及模型
        (二) 能力建设概念及原则
    二、应急医学救援相关概念
        (一) 应急医学救援
        (二) 应急医学救援内涵
        (三) 应急医学救援的特点
    三、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基本理论要点
        (一) 医院在应急医学救援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理论问题
第二部分 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一、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评估指标的初选
        (一) 文献调研
        (二) 自由访谈
        (三) 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框架的初拟
    二、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评估指标的筛选与确定
        (一) 专家咨询过程
        (二) 咨询结果汇总及分析
        (三) 形成指标框架
    三、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评估指标权重确定
        (一) 评估指标权重专家咨询表的设计原理
        (二) 确定指标权重值
        (三) 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四、综合评估模型的建立及能力指数区间划分
        (一) 建立综合评估数理模型
        (二) 能力指数区间划分
第三部分 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分析模拟仿真
    一、建模仿真基本理论
        (一) 建模仿真的目的及原则
        (二) 基于Agent的建模仿真
        (三) 建模仿真的基本步骤
    二、医院应急医学救援系统分析
        (一) 医院应急医学救援流程模型
        (二) 流程13个节点属性描述
        (三) 建模数据准备
    三、模型建立
        (一) 建模的环境条件
        (二) 模型算法
    四、模型系统功能
        (一) 管理功能
        (二) 服务功能
第四部分 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实证研究
    一、6家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常态评估
        (一) 评估数据来源及处理
        (二) 6家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评估结果
        (三) 6家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评估结果分析讨论
    二、典型案例分析
        (一) 解放军总医院附属二院(原309医院)SARS医学救援
        (二) 解放军总医院附属一院(原304医院)森林大火医学救援
        (三) 武警总医院印尼海啸医学救援
    三、模型探索性数据分析
        (一) 能力指标重要性排序
        (二) 主指标、全指标运行结果无明显差异
        (三) 模型对确定指标权重值的意义
第五部分 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
    一、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问题分析
        (一) 组织管理能力方面
        (二) 快速反应能力方面
        (三) 救援技术能力方面
        (四) 救援保障能力方面
        (五) 野外生存能力方面
    二、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的外环境体系建设
        (一) 明确的目标规划
        (二) 优化的组织结构
        (三) 必备的基础设施
        (四) 合理的运行机制
        (五) 灵敏的信息系统
        (六) 及时的分析调控
    三、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对策建议
        (一) 制定医院应急医学救援战略规划
        (二) 健全医院应急医学救援组织机构
        (三) 优化医院应急医学救援人才队伍
        (四) 建立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运行机制
        (五) 加强医院应急医学救援后勤保障
        (六) 强化医院应急医学救援教育培训
        (七) 增加医院应急医学救援经费投入及能力储备
        (八) 完善医院应急医学救援预案
    四、军队医院应急医学救援建设
        (一) 军队医院参与应急医学救援的内涵
        (二) 军队医院参与应急医学救援的优势
        (三) 军队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重点建设方向
        (四) 军队参与应急医学救援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五、应急医学救援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平衡建设投入与产出效益
        (二) 重视应急信息储备
        (三) 正确处理日常工作与应急工作关系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分析讨论
        (一) 应急医学救援理论框架
        (二) 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三) 对未来研究的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附件1 专家咨询表
    第一轮专家咨询表
    第二轮专家咨询表
    第三轮专家咨询表
附件2 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自由访谈问卷
附件3 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专家评估表
附件4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
致谢
附录

(3)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问题的意义
        1.1.2 问题的设定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安排
        1.3.1 对跨学科学科群的研究方法
        1.3.2 对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研究方法
        1.3.3 研究线路安排
第2章 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学
    2.1 什么是学科
        2.1.1 学科的定义及其特征
        2.1.2 学科的两大系统
        2.1.3 学科系统的转换
    2.2 跨学科学科的内涵和特征
        2.2.1 跨学科概念的源起
        2.2.2 跨学科学科概念的界定
        2.2.3 跨学科学科的特征
    2.3 学科、跨学科学科分类研究
        2.3.1 学科分类思想的历史回顾
        2.3.2 当代学科分类模式
        2.3.3 跨学科学科分类模式
    2.4 跨学科学的内涵和研究状况
        2.4.1 跨学科学的内涵
        2.4.2 跨学科学的研究状况
第3章 跨学科模式研究
    3.1 跨学科学科的结构模式研究
        3.1.1 现代学科的层级结构及交叉发生域理论
        3.1.2 非全域跨学科模式分析
    3.2 跨学科学科的发生模式研究
        3.2.1 学科的创生与演化分析
        3.2.2 研究客体的跨学科
        3.2.3 研究主体的跨学科
        3.2.4 学科理论的跨学科
    3.3 跨学科模式实证研究——以蛋白质组学为例
        3.3.1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客体跨学科分析
        3.3.2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主体的跨学科分析
        3.3.3 蛋白质组学的学科理论的跨学科分析
第4章 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计量分析
    4.1 计量分析的样本选择和统计
        4.1.1 样本的选择
        4.1.2 跨学科学科的数量统计
    4.2 自然科学部类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计量分析
        4.2.1 自然科学部类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总体分析
        4.2.2 自然科学部类内部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分析
        4.2.3 自然科学部类与其它学科部类的跨学科发生状况分析
    4.3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计量分析
        4.3.1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总体分析
        4.3.2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内部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分析
        4.3.3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与其它学科部类的跨学科发生状况分析
    4.4 文理交叉学科发生状况的计量分析
        4.4.1 人文社会科学向自然科学跨学科计量分析
        4.4.2 自然科学向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计量分析
第5章 跨学科与科研创新
    5.1 科研创新能力的基本理论
        5.1.1 科研创新能力概述
        5.1.2 科研创新的行为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5.2 跨学科研究的理论概述
        5.2.1 跨学科研究的特征
        5.2.2 跨学科研究的方法
    5.3 跨学科学科与科研创新关系
        5.3.1 当代新兴学科演化是以跨学科为主导
        5.3.2 学科的发展与科研创新存在互动关系
    5.4 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
        5.4.1 知识背景的跨学科特性分析
        5.4.2 研究领域跨学科方法应用
        5.4.3 研究主体跨学科集体协作
        5.4.4 跨学科研究对产生原创性成果规律的实证分析
第6章 推动跨学科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的探索
    6.1 推动跨学科科研创新能力的意义
        6.1.1 跨学科研究是产生新领域新观念的主要途径
        6.1.2 跨学科研究是产生原始创新的主要途径
    6.2 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国际借鉴
        6.2.1 美国推动跨学科研究的战略思想
        6.2.2 美国对跨学科研究资助的状况
        6.2.3 美国大学推动跨学科研究的举措
        6.2.4 美国跨学科研究现状的计量分析
        6.2.5 发达国家跨学科研究机构的案例简介
    6.3 我国跨学科研究的现状
        6.3.1 我国跨学科研究活动的总体现状
        6.3.2 我国跨学科研究的主要模式
        6.3.3 我国部分高校教师学科背景和研究论文跨学科计量分析
        6.3.4 中国的跨学科教育状况
    6.4 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的管理
        6.4.1 跨学科研究的课题管理
        6.4.2 跨学科研究的组织管理
        6.4.3 跨学科研究的评价管理
        6.4.4 跨学科研究的人才培养及其管理
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自然科学跨学科学科目录
    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学科目录
    医学科学跨学科学科目录
    工程与技术科学跨学科学科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从SARS看医学工程科的职能与责任(论文参考文献)

  • [1]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急体系建模研究[D]. 钟婷. 北京理工大学, 2016(11)
  • [2]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研究[D]. 程红群.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7(05)
  • [3]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D]. 赵晓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03)
  • [4]从SARS看医学工程科的职能与责任[J]. 徐海琴. 医疗卫生装备, 2003(S1)

标签:;  ;  ;  ;  ;  

非典医学工程的职能和职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