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森林地表CO_2通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鼎湖山森林地表CO_2通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一、鼎湖山森林地表CO_2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鑫[1](2021)在《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CO2浓度急剧上升,气候变暖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碳库,在调节全球碳平衡、缓解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生产力是评估森林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会受到众多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了解森林生产力在多种时空尺度下对各种因素的响应规律对于森林碳循环研究及碳汇管理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人工林造林树种马尾松为研究对象,以“规律探索-实测验证-模型驱动-情景预测”为研究思路,基于大量研究文献构建了我国南方区域尺度的马尾松树干、树枝、树叶、树根、地上部分和乔木层生产力数据库和基于树木年代学的“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基于生产力数据库并结合全国1 km空间分辨率的土壤数据和气象插值数据探讨了马尾松生产力在经纬度和海拔上的空间分异规律与影响因素,并基于树木年轮学分析了马尾松径向生长的季节性气候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分异规律,揭示了马尾松生产力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根据文献荟萃分析结果分别调查了马尾松生产力关键影响因素的野外典型样地,分析和验证了气温、降水、林分密度和林龄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在利用文献数据库和野外实测数据对3-PG(Physiological Principles Predicting Growth)生产力模型进行了区域尺度的马尾松参数化的基础上,模拟了马尾松生产力对未来不同气候情景的响应,以期为马尾松林的科学经营与碳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数据库的荟萃分析表明,各器官的净初级生产力均表现出了较大的变化幅度,其中树干为0.29~8.71 t·hm-2·a-1、树枝为0.10~2.11t·hm-2·a-1、树叶为0.02~2.31 t·hm-2·a-1、树根为0.07~2.11 t·hm-2·a-1,地上部分(树干、树枝和树叶)为0.88~10.81 t·hm-2·a-1,乔木层为1.04~13.13 t·hm-2·a-1。马尾松器官生产力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树干(3.51 t·hm-2·a-1)>树根(0.81 t·hm-2·a-1)>树枝(0.69 t·hm-2·a-1)>树叶(0.34 t·hm-2·a-1)。马尾松各器官生产力均随着纬度的升高而表现出显着的降低趋势,而在经度和海拔上未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2)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受到气候条件、土壤性质和林分特征的共同影响,且这些因素对各器官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和效应大小均有所不同。总体来看,年均温、年降水量、林龄、林分密度、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均表现出与马尾松生产力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7~8月平均高温与马尾松生产力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树叶生产力与林龄也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林分特征和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比土壤性质的影响更大。研究区内各土壤理化指标的空间变异规律比较复杂,仅土壤有效磷、p H和容重在纬度上表现出了微弱的变异趋势,而降水量的空间变异幅度也相对有限且基本能满足马尾松生长所需。值得注意的是,与马尾松生产力呈显着负相关的7~8月平均高温的空间变异幅度较小(27.94~33.45℃),说明整个研究区内的马尾松生长均会受到夏季高温的抑制;同时,由于年均温和12月低温随着纬度的降低而显着升高,分布在南亚热带地区的马尾松比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马尾松的生长季更长,因此表现出更高的生产力。可见温度是马尾松生产力在纬度上呈现分异现象的关键因素。(3)基于“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的季节性气候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分析表明,在马尾松生长当年及上一年间的各月气候变量中,当年的1~3月气温、6~8月气温和7~9月降水是影响马尾松生产力的关键气候因素。1~3月气温和7~9月降水在绝大多数样点表现出对马尾松生长的促进作用,而6~8月气温则表现为对马尾松生长的抑制作用。马尾松生长主要受当年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上一年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滞后效应”相对有限。研究样点的温度季节性变幅、温度年度变幅和最干季平均温度对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马尾松年轮宽度与6~8月气温表现出显着正相关、负相关和不显着关系的样地在经纬度和海拔上均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因此,季节性气候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分析同样反映出夏季高温对马尾松生产力的抑制效应遍布于整个树种分布区。(4)针对马尾松生产力关键影响因素(气温、降水、林分密度和林龄)的野外样地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降水量等级的不同气温梯度上,马尾松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广西凭祥马尾松林(年均温:22.30℃)>湖南会同马尾松林(年均温:17.50℃)>湖北恩施马尾松林(年均温:11.16℃),表明马尾松生产力随着样点年均温的升高而升高;在同一气温等级的不同降水梯度上,马尾松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湖南会同(年降水量:1349.71 mm)>江西千烟洲(年降水量:1617.34 mm)>湖北太子山(年降水量:1116.65 mm),可见中等年降水量的会同样点具有最高的生产力,而高年降水量的千烟洲样点和低年降水量的太子山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均较低,且二者间差异不显着。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马尾松树高、胸径以及单株木的各器官生物量均显着减小,但林分生产力却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马尾松单株木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变大,中龄林和近熟林生产力无显着性差异,它们均低于过熟林的生产力。样地实测结果总体上与文献荟萃分析结果相吻合,反映了气候条件和林分特征对马尾松生产力的作用规律,也证实了气温对马尾松生产力在纬度上的空间异质性起着重要作用。但各种土壤理化指标在研究样点和不同深度的土层间没有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异趋势,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也与荟萃分析得到的结果有所区别,因此土壤性质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比较复杂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5)在基于文献资料数据库和野外样地实测数据对3-PG生产力模型进行区域尺度的马尾松参数化后,运用模型对所有典型样地马尾松的树干及树枝、树叶、树根、地上部分和乔木层总生产力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马尾松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较高,决定系数R2分别达到了0.77和0.70,相对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85和0.79 t·hm-2·a-1,说明3-PG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各样点的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但模型对树叶和树根生产力的模拟精度不高,这2个器官的生产力往往会被低估,而与之对应的是对树干和树枝生产力的过高估计。尽管模型对各样点马尾松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的模拟效果较好,但树木的生物量分配模式受到气温、降水、光照和土壤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复杂影响,而马尾松分布区内的生态环境复杂且变幅较大,因此在区域尺度上对模型的生物量分配参数进行统一设定来实现对多个样点马尾松各器官生产力的准确模拟会比较困难。(6)以1981~2010年的气候为基准,利用3-PG生产力模型模拟了各实测样点马尾松乔木层生产力对未来2081~2100年间大气CO2、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样点马尾松生产力对不同气候情景的响应规律总体上趋于一致,即马尾松生产力随气温的升高而降低,随CO2浓度和降水量的升高而升高,但降水量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很小。在未来CO2浓度、气温和降水共同变化的情景下,CO2浓度上升和降水量增加给马尾松生长带来的正效应大于气温上升带来的负效应,因此马尾松生产力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南亚热带地区广西凭祥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受气温升高所引起的负效应影响较大,在典型浓度路径高排放情景(RCP 8.5)下的生产力模拟值低于基准气候下的生产力,这与其他4个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实测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对该气候情景的正响应规律有所不同。

刘帆[2](2020)在《帽儿山温带落叶林CO2通量与冠层特性的时间动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亚洲温带森林是世界三大温带森林之一,但其CO2通量年际波动及驱动机制很少被报道,这限制了我们对温带森林碳汇强度及其年际波动调控机制的理解。本文以中国东北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帽儿山站通量塔11年(2008~2018)CO2通量观测为基础,辅以地面测量和遥感测定林冠(如叶面积指数LAI和冠层物候等)、林木生长和环境因子,探讨CO2通量时间动态对生物和环境变化的响应及其驱动因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凋落物收集法和遥感植被指数监测2008~2018年该林分LAI和冠层物候的年际变化。权衡工作量和LAI精度,监测LAI年际波动需要考虑比叶面积(SLA)的时间变异,并且校正凋落叶相对于绿叶面积的收缩。MODIS LAI产品低估~9%,但能够有效监测LAI年际变化。宽带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B)和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M)估计的生长季结束日(EOS)与凋落叶法基本吻合,R2分别为0.66和0.44。辐射表和MODIS能够有效监测该林分秋季物候,凋落叶收集法可以补足基于近地遥感和卫星遥感的秋季物候监测。(2)利用涡动协方差法测定2008~2018年该生态系统CO2通量年际波动及其环境驱动因子。1 1年该生态系统平均CO2净交换量(NEE)、总初级生产力(GPP)和生态系统呼吸(Re)分别为-157±64、1356±148 和 1200±138 g Cm-2 yr-1。年 GPP 和 Re对春季和秋季土壤含水率的响应大致相互抵消,导致环境因子对NEE年际波动的影响微弱。春季降水和秋季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春、秋NEE的主要环境因子。温度波动对NEE年际变化没有显着影响,而降水和辐射变化通过改变秋季净碳吸收期结束时间影响NEE。(3)利用凋落物法测定该林分的LAI、冠层物候和生理参数,揭示该生态系统CO2通量年际波动的生物驱动机制。发现NEE年际波动由CO2净吸收期长度和夏季净吸收峰值联合控制,而GPP和Re由夏季峰值(GPPmax和Remax)主导。年GPP的增长趋势由叶片水平的光合能力而不是最大LAI决定。物候是决定春季和秋季CO2通量的主要生物因子。综合考虑生态系统和叶片水平生理、冠层结构和物候以及环境因子对CO2通量的影响,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森林碳收支的时间动态。(4)对比2008~2018年该林分的4种常用植被指数物候和凋落叶物候与光合物候的关系,探索植被指数夏季峰值与GPP峰值的关系,评估GPP与生长季累积植被指数的关系。25%~35%阈值定义的宽带增强植被指数(EVIB)春季生长季开始与光合物候吻合较好(R2:0.56~0.60,平均偏差<4 d)。45%或50%阈值定义的NDVIB和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M)秋季EOS是表征秋季光合物候的最优指标(R2:0.58~0.67,平均偏差<3 d)。4种植被指数峰值都不能反映GPPmax的年际波动。年GPP年际波动的最优指示者为生长季累积NDVIB和EVIM(R2:0.44~0.63),但与生长季的定义无关。植被指数物候定义阈值对体现光合物候非常重要,但对解释GPP年际波动并不重要。(5)连续11年(2008~2018)对该通量塔周围的9个固定样地进行每木检尺测量,探索林木生长与生态系统CO2通量以及环境因子的关系,对比林木生长与不同植被指数的关系。木质组织净初级生产力(NPP)与当年和下一年GPP显着正相关(R2=0.48和0.63),表明冠层光合作用与植被生长紧密相关。春季土壤含水率是影响林木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在各植被指数中,8月份的NDVIM与木质组织NPP的相关性最紧密(R=0.682),适合表征植被生长状况。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凋落物法测量落叶林LAI的标准化方案,发现LAI对帽儿山落叶阔叶林CO2通量年际波动影响不大,而冠层物候是春季和秋季生态系统CO2通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强调植被生理对生态系统CO2通量年际波动的重要性;累积植被指数可以大体反映林分GPP的年际波动,而植被生长与林分GPP有滞后关系。这些研究结论加深了我们对温带落叶林冠层与CO2通量时间动态及其相关性的理解。

王杰帅[3](2020)在《基于涡度法的西南丘陵区森林碳通量观测研究 ——以重庆缙云山为例》文中认为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进行碳交换的重要场所,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涡度相关法是直接测定碳交换最可靠的方法,但会受限于地形影响,因此通量数据校正与质量控制十分重要。本文运用涡度相关法对重庆缙云山的亚热带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进行碳通量研究,利用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整年通量与气象数据,讨论了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数据倾斜校正方法,探究出适宜当地的倾斜校正方法,并明确了当地能量平衡闭合情况及年内碳通量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发现适宜缙云山使用的倾斜校正方法为二次坐标轴旋转法(DR)。山区地形下,水平风会有明显的垂直切变,导致侧向应力较大,因而三次旋转法(TR)对通量低估明显;平面拟合法(PF)因下垫面起伏大不均一,无法拟合出一个适当的平面来代表下垫面,因此不适合缙云山地区使用。经DR、TR和PF校正后,热通量、碳通量和摩擦风速均有减小趋势,总体来说DR对通量值的影响程度最小,分别使显热H减小18%、潜热LE减小32%、碳通量Fc减小40%、摩擦风速u*减小22%。DR和TR校正后高质量数据比例(等级为0)提升2.89~4.51%,PF校正后高质量数据比例下降13.62~16.60%。坐标旋转使缙云山能量闭合率(EBR)降低,经过DR和TR旋转后的EBR分别为0.78、0.77,旋转后EBR仍在学术界认为合理范围内。(2)能量闭合程度白天>夜间,白天EBR为0.79,夜间仅为0.26,同时相关系数R2差异巨大,白天R2=0.72,夜间R2只有0.01。EBR在日出日落时段发生剧烈变化,夜间值在-1.00~0.65之间波动,最小值出现在19点;白天EBR缓慢上升,从7点开始直到18点30分达到最大值1.33。u*、湍流动能(TKE)、莫宁-奥布霍夫稳定度参数((Z-D)/L)以及平均风速(WS)与EBR有着极显着线性相关(p<0.001),u*与EBR为正相关,其他因子与EBR为负相关,u*对EBR影响最大,标准化系数为0.22。(3)缙云山针阔混交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平均日变化呈“U”字形,白天NEE为负,为碳汇,夜间NEE为正,为碳源。日均碳汇峰值最大、最小值分别在7月和12月。日碳汇时长与日固碳量均存在季节差异,日碳汇时长由大到小依次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日固碳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NEE、生态系统呼吸量Re、总生态系统碳交换量GEE年总量分别为-566.49、1196.68、-1761.63 g C·m-2。冠层碳储存(Fs)在半小时尺度对NEE有较大影响,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影响则不明显,年Fs仅为年NEE的4%。生态系统总体来说为碳汇,全年只有12月为碳源。u*、TKE、WS以及空气相对湿度(RH)与Fc有着极显着线性相关(p<0.001),其中u*与Fc负相关,其他因子与Fc为正相关;WS对Fc影响最大,标准化系数为0.13。

郑甲佳[4](2020)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及温度敏感性的空间变异特征和影响因素》文中认为土壤呼吸是CO2从陆地生态系统重返大气系统的重要途径,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Q10)是陆地碳循环和气候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关键参数。了解土壤呼吸及Q10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有助于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气候变化间的反馈关系,认识中国区域碳循环特征,并为区域碳循环模型提供参数化依据。本研究以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检索,收集了在中国开展的与土壤呼吸及温度敏感性相关的原位观测数据,构建了涵盖土壤呼吸、地理、气候、土壤温湿度、土壤理化性质等变量的综合数据集,共1162条记录,涵盖11种生态系统类型:落叶阔叶林(DBF)、落叶针叶林(DNF)、常绿阔叶林(EBF)、常绿针叶林(ENF)、针阔混交林(MMF)、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MBF)、竹林(BAM)、草地(GRA)、农田(CRP)、灌丛(SHR)、湿地(WET)。分析了土壤呼吸及Q10的空间变异特征与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年土壤呼吸速率(RS)的空间变异范围为51.13-2480 g·C·m-2·yr-1,RS随纬度和海拔的增加而减小,随经度的增加而增大;标准化土壤呼吸速率(RS10)的空间变异范围为0.09-5.55μmol·m-2·s-1,RS10随纬度和海拔的增加而增大,RS10与经度无显着关系;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空间变异范围为0.80–6.96。Q10随纬度和海拔的增加而增大,但与经度无显着关系。(2)年土壤呼吸速率(RS)随年平均气温(MAT)、平均年降水量(MAP)、年平均蒸发散(ET)、土壤全氮含量(TN)、叶面积指数(LAI)的增加而增大,气候(MAT、MAP)和土壤(TN)因素的结合解释了23%的Rs空间变异;土壤呼吸速率(RS10)随年平均气温(MAT)、年平均蒸发散(ET)的增加而降低,气候(MAT、MAP)和土壤(SOC)的结合解释了24%的RS10空间变异;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随年平均气温(MAT)、年平均蒸发散(ET)、土壤碳氮比(C/N)的增加而降低,Q10随AI、SOC、TN增加而增大,气候(MAT、MAP)和土壤(SOC)因素的结合解释了31%的Q10空间变异。(3)土壤呼吸在不同植被类型中有差异,且对环境因素的响应程度和方向不具有一致性。年土壤呼吸速率(RS)在EBF中最高(1072.22±36.05 g·C·m-2·yr-1),在SHR(586.22±95.76 g·C·m-2·yr-1)和DNF(653.90±78.32 g·C·m-2·yr-1)中较低,在其他生态系统类型间差异不显着;土壤呼吸速率(RS10)在DNF中最高(1.64±0.08μmol·m-2·s-1),在SHR(0.97±0.22μmol·m-2·s-1)和WET(0.85±0.11μmol·m-2·s-1)中较低,在其他植被类型间差异不明显;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在DNF中最高(3.49±0.24),在其他植被类型间差异不显着。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Q10的空间变异主要受气候(MAT、MAP)和土壤(SOC和TN)控制,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土壤呼吸及Q10在不同生态系统类型间有差异且对环境因素的响应不同,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不同生态系统间Q10可能发生分异。因此,未来的碳循环-气候模型需要考虑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碳循环关键参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

贾高辉[5](2020)在《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窗土壤甲烷通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土壤是大气甲烷重要的汇,对森林土壤甲烷通量的准确估算有助于进一步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日益加剧,尤其是台风的干扰使得热带森林的林窗逐渐呈增多的趋势,林窗形成是否会对土壤甲烷通量产生影响已成为当前森林甲烷通量估算和全球气候变化生态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同时土壤非微生物甲烷排放是碳循环研究的前沿,对其忽略可能会增加甲烷通量估算的不确定性。基于此,以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为期2年的甲烷通量野外定位观测试验,探讨林窗和林下土壤甲烷通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同时结合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热带森林土壤非微生物甲烷排放潜力和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阐明了林窗对土壤甲烷排放的影响。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表现为土壤甲烷吸收,林窗和林下的年均甲烷通量分别为-0.62±0.43 nmol·m-2·s-1和-0.63±0.43 nmol·m-2·s-1。林窗和林下的土壤甲烷通量月变化总体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的循环趋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其季节特征较为明显,呈现旱季高雨季低的特点。结果表明,因台风形成的6个林窗短期(6-7年)对土壤甲烷通量没有显着影响。2.明确了林窗和林下土壤甲烷通量的主要影响因子。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林窗和林下的土壤含水量、土壤铵态氮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土壤脲酶活性、土壤蔗糖酶活性和林下的有机碳含量与土壤甲烷通量呈极显着相关(P<0.01),林窗和林下的土壤温度与土壤甲烷通量存在显着相关(P<0.05)。差异统计分析表明,全年和雨季的土壤温度、全年和旱季的土壤全磷含量、全年的铵态氮含量、全年和旱雨季的土壤蔗糖酶活性、全年和雨季的土壤脲酶活性在林窗和林下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雨季的全磷含量、旱季和雨季的铵态氮含量、雨季的pH值在林窗和林下具有显着差异(P<0.05)。土壤甲烷通量的最佳结构模型表明,土壤含水量是影响林窗和林下土壤甲烷通量最主要的环境因子。3.揭示了林窗和林下的土壤产甲烷菌的分布。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窗的形成对土壤产甲烷菌的物种数量没有显着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但差异不显着(P>0.05)。在门分类水平上,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窗和林下土壤主要的古菌群为奇古菌门、广古菌门和泉古菌门。通过分析,共发现571个土壤产甲烷菌的OTU,包括2纲3门4科5属。4.探讨了热带森林土壤非微生物甲烷排放潜力及机理。高温和高过氧化氢含量可显着促进土壤非微生物甲烷的排放,表明热带森林土壤中至少存在两种非微生物甲烷排放机制(热降解和自由基机制)。适宜的土壤含水量(0-100%)和有机碳含量与甲烷排放速率具有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有氧条件下非微生物甲烷排放速率显着高于厌氧条件,说明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和氧气含量等环境因子均可对土壤非微生物甲烷的排放速率产生影响。本研究计算得出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每克干土的非微生物甲烷最大的排放潜力为212.45 ng·g(dw)-1。

李子涵,罗维均,杜虎,宋同清,彭海军,王彦伟,王世杰[6](2020)在《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旱季CO2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文中提出对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旱季生态系统CO2净交换(NEE)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计算研究期间碳汇大小,与其他相似气候条件下的不同生态系统进行对比,以期为准确估算该生态系统的年碳汇量提供基础。利用涡度相关法对该地区旱季(2018年10月1日~2019年3月31日) CO2通量进行连续观测,同时开展降水量(P)、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温度(Tair)、土壤温度(Tsoil)以及土壤含水量(SWC)等环境因子监测。观测期内该生态系统CO2通量及浓度具有明显的"单谷"状日变化特征,白天表现为明显的碳汇,夜间则表现为明显的碳源,NEE在12:00最强,为-0.309±0.330 mg CO2/(m2·s),18:30最弱,为0.074±0.061 mg CO2/(m2·s);观测期内NEE、生态系统呼吸(Re)、生态系统总生产力(GEP)分别为-121.4、209.2、330.6 g C/m2,该生态系统在2019年2月的碳吸收能力最强,Re、GEP在2018年10月达到最强;光合有效辐射是白天生态系统CO2净交换(NEEd)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R2=0.40,p<0.01),空气温度与夜间生态系统CO2净交换(NEEn)存在指数关系(R2=0.1267,p<0.01);观测期内的降雨抑制了该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即降水对NEE产生了抑制作用。旱季该生态系统整体表现出明显的碳汇,碳汇值为1.214 t C/ha,明显低于相似气候条件下的其他生态系统。

蒲敏[7](2020)在《西南岩溶石漠化治理区土壤CO2、CH4的变化特征及其碳汇效应 ——以重庆南川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气候变化和岩溶生态系统碳循环均与CO2、CH4的排放密切相关,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土壤中CO2、CH4的产生与排放是岩溶生态系统碳平衡的重要构成部分,研究它们的变化特征对于确认陆地遗漏碳汇及其大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西南岩溶石漠化典型地区-重庆市南川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为研究区域,分为石漠化治理试验区(杨树林YSL、花椒林HJ、金银花地JYH、坡改梯PGT)和未经治理的对照区(荒地HD、弃耕地QGD、非坡改梯FPGT)。采用L型PVC管自制装置监测土壤剖面中的CO2、CH4,使用静态箱监测地表土壤排放的CO2、CH4,对比分析土壤剖面CO2、CH4浓度与地表CO2、CH4排放通量在季节尺度和日尺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同时通过采用标准石灰岩溶蚀试片法测定试验区和对照区各样地岩溶碳汇量,探讨石漠化治理方式的不同对岩溶碳汇产生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各样地土壤不同深度CO2浓度季节差异明显,夏>秋>春>冬。对照区土壤CO2浓度年均值比试验区大(1785.59 mg·m-3),各样地从大到小为:弃耕地>金银花>荒地>杨树林>花椒林>非坡改梯>坡改梯。土壤CO2浓度年均值随深度的增加总体表现为先增大而后减小(20cm>10cm>50cm)。土壤CO2浓度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和气温。各样地土壤不同深度CH4浓度季节差异不明显,各深度CH4浓度介于0.17~2.51 mg·m-3。试验区和对照区各样地土壤CH4浓度年均值相差很小,从大到小为:花椒林>金银花>荒地>非坡改梯>弃耕地>坡改梯>杨树林。土壤CH4浓度年均值随深度的增加总体表现为先逐渐减小而后明显增大(50cm>10cm>20cm)。土壤CH4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土壤温度、气温和土壤含水率。石漠化治理区坡改梯不同深度土壤CO2浓度在夏季的日变化无规律性,各深度均在18:00出现最大值,在3:00出现最小值。土壤CO2浓度日均值随深度的变化表现为10cm>20cm>50cm,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影响土壤CO2浓度日变化的重要因素或为温度。不同深度CH4浓度在一天中随时间的动态变化也没有统一的变化规律,最小值在15:00土深50cm处(1.36 mg·m-3),最大值在18:00土深10cm处(1.64 mg·m-3)。土壤CH4浓度日均值随深度的变化表现为20cm>10cm>50cm,表层土壤大于深层土壤。影响土壤CH4浓度日变化的重要因素或为土壤温度。在一年的观测期内,各样地10cm、20cm和50cm的土壤CO2浓度与土壤CH4浓度均呈负相关,CO2浓度增大时,CH4浓度减小,反之亦然。对照区的相关性比试验区更显着,相关性更强,尤其对照区20cm处两者呈极显着负相关。在昼夜观测期内,10cm处CO2浓度与CH4浓度呈显着正相关,20cm、50cm处CO2浓度与CH4浓度的相关性较弱,50cm深处两者趋向负相关,20cm处两者趋向正相关。(2)试验区和对照区各样地有草覆盖下地表CO2通量整体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夏>秋>春>冬,夏季为其余各季节的1.5到8倍。总体上试验区和对照区均表现为CO2的排放源。试验区地表CO2排放通量年均值小于对照区,各样地CO2排放通量年均值从高到低为:荒地>坡改梯>金银花>杨树林>弃耕地>非坡改梯>花椒林。地表CO2通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和土壤CO2浓度。地表CH4通量季节之间差异不大,呈现两个吸收峰(12月到次年2月和7月到9月)。全年来看试验区和对照区地表土壤均表现为大气CH4微弱的吸收汇,吸收汇:荒地>金银花>弃耕地>杨树林,排放源:坡改梯>花椒林>非坡改梯。地表CH4通量季节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或是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含水率。坡改梯地表土壤在采样日表现为CO2的排放源,有草、无草覆盖下CO2排放通量日变化具有明显规律性,呈“V”型变化趋势,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在15:00和6:00。地表CO2排放通量与土壤CO2浓度呈极显着正相关,影响地表CO2排放通量的主要因素为土壤CO2浓度。有草、无草覆盖下地表土壤CH4通量的日变化也具有明显规律性,呈双峰型变化趋势,采样日地表CH4通量总体为正通量,土壤为CH4的排放源,释放CH4为主。地表CH4通量日变化与土壤CH4浓度相关程度较低,基本不相关。在一年的观测期内,除了金银花、坡改梯和荒地外,各样地有草、无草覆盖下的地表CO2通量与地表CH4通量均趋向负相关,未达显着水平。试验区坡改梯地表土壤CO2通量与地表CH4通量的日变化趋向正相关关系。坡地改为梯田可能会增加地表土壤CO2和CH4在夏季的日排放,使土壤对CH4的吸收减少。(3)各样地岩溶溶蚀速率随土壤深度增加未呈现统一的变化规律,最大值出现在杨树林地土下20cm深处(48.75mg·cm-2·a-1),最小值出现在非坡改梯地土下10cm深处(-5.10mg·cm-2·a-1)。按岩溶碳汇量从高到低排序,各样地依次为:弃耕地>杨树林>花椒林>金银花>坡改梯>荒地>非坡改梯。经过石漠化治理后,试验区单位面积CO2消耗量比对照区增加2.14mg·cm-2·a-1,试验区岩溶碳汇量增加了4.97 mg·cm-2·a-1。试验区土壤CO2含量与溶蚀速率呈正相关且显着,对照区土壤CO2含量与溶蚀速率为正相关但不显着,试验区溶蚀速率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为土壤CO2浓度。试验区各样地土壤CO2浓度变大,能使土壤中有更多CO2加入岩溶作用,土下溶蚀速率也随之提高,岩溶区石漠化治理起到了推动岩溶碳汇的作用,碳汇效应较强,杨树林和花椒林影响最大,金银花次之,坡改梯影响较小。

原文文[8](2020)在《华北低丘山地人工林生态系统甲烷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文中认为研究森林CH4通量变化过程与源汇转换格局是森林生态学、应用气象学及全球变化研究等相关学科及领域共同关注的重要科学主题。华北低丘山地地处暖温带气候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一直是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迄今为止该地区森林CH4通量变化及其控制机制的研究至今未见详尽的文献报道。因此,研究该地区人工林生态系统CH4通量变化特征、源汇转换过程及其影响机制,测算累计通量及其增温潜势,尤具重要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闭路式涡度相关法(Close Path Eddy Covariance,CPEC)观测森林生态系统CH4通量的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技术及其理论依据还存在一定不确定性。需要根据具体下垫面情况,量化关键技术参数不确定性,评价数据质量,才能进行数据应用,而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缺乏。本研究于2016.7-2019.11期间,以华北南部低丘山地栓皮栎-侧柏-刺槐人工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了解实际观测区域湍流运动特征的工作基础上,从流速、延迟时间和平均计算周期等方面,定量分析CPEC法观测CH4通量数据不确定性,进行数据质量评价,优化数据观测技术体系。采用优化后的CPEC系统,结合开路式涡度相关法(Open Path Eddy Covariance,OPEC),获取CH4通量观测数据,进一步研究CH4通量变化特征和影响机制,并了解源、汇转换过程,探讨CH4累积通量及其相对增温潜势,旨在为森林CH4通量长期定位观测提供技术支撑,为估算暖温带气候区人工林生态系统CH4收支、人工林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为进一步深入评价华北山区林业生态工程生态效应提供基础数据。主要结果如下:(1)大气湍流谱分析表明闭路涡度相关系统(CPEC)观测数据的质量满足涡度通量高频响应的观测需求以及湍流协方差基本理论的适用条件。晴天不同稳定状态下,风速、温度、CO2、H2O、CH4功率谱在惯性副区的斜率满足-2/3和-5/3,协谱满足-4/3斜率,仪器能很好的响应高频信号,能够符合通量观测的基本要求。以OPEC观测系统为准标准,对CPEC系统在不同流速观测得的原始10Hz数据进行的谱分析,发现合适的流速范围是大于31.5L·min-1,最合适流速为35.5L·min-1,仪器10Hz采样频率合理;并计算不同合适流速下CPEC系统的延迟时间,与OPEC观测系统相比,平均延迟时间为8-9s,经延迟校正后CPEC系统数据质量比较高。在今后通量观测试验中两系统可以作为并行观测互相弥补的观测技术手段。在本研究区下垫面情况下,平均计算周期为60min、15min的CH4通量数据分别较适合于研究月及其以上尺度、日及其以下尺度CH4通量变化特征。(2)利用footprint模型分析不同风向上通量源区的分布,结果表明观测所得数据在任何风向上均能较好地观测迎风向上的通量源区,所观测得到的数据具有较好的空间代表性。无论是在生长季还是在非生长季,不稳定状态下的源区面积均小于稳定状态,非生长季源区面积大于生长季。通量源区日变化分布具有非均匀性,白天的通量源区面积大于夜间,在中午时面积最小。(3)该人工林生态系统CH4通量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观测期间内各月CH4通量的月平均日变化为单峰趋势,白天CH4通量值为正,为CH4源,夜间CH4通量值为负,变化不明显。生长季CH4通量日平均最大值均低于非生长季。月平均日最大CH4通量值出现在3月,最小值出现在10月。不同时期的典型晴天和雨天CH4日变化特征发现:生长季和非生长季中晴天均具有明显日变化,雨天的日变化趋势多变,生长季中雨天的最大通量值明显低于晴天,生长季和非生长季的交接时期,雨天日变化不明显,而在非生长季与晴天变化趋势一致;人工林CH4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3月份通量值达到全年最高高峰,6月达到全年第一个低峰,在10月降低到全年最低峰。华北低丘山地人工林是一个大气CH4源,CH4通量年排放量为2017年>2018年>2019年>2016年,主要原因是2016年降水量最大,约为2017年的2倍。研究降雨前、中、后期的CH4通量日变化特征发现,降雨对其有滞后效应,滞后期约3天左右,同时,降雨还会改变CH4日通量源/汇的短暂转换。降水强度和降水频率导致观测的CH4年通量结果不同。(4)基于PCA和RDA分析显示不同水热因子对CH4通量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年尺度上,各水热因子与CH4通量均呈显着相关。但日尺度上,夏、冬两季,大气温度、相对湿度、净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均与CH4通量有显着相关关系,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与CH4通量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0-5cm土壤含水量与CH4通量的相关性最高,其次是5-10cm土壤温度。而降雨量对CH4通量的影响比较复杂。分析自然连续降雨(2016年10月19日-28日;2017年10月1日-15日)的不同时期各水热因子与CH4通量的关系显示:降雨前期,大气温度、净辐射、各层土壤温度与CH4通量有显着正相关,各层土壤含水量均与CH4通量有显着负相关;降雨影响期,相对湿度、净辐射、各层土壤温度以及10-20cm土壤含水量对CH4通量有显着负相关,只有5-10cm土壤含水量与CH4通量有显着正相关;降雨滞后期,CH4通量与气温、净辐射和0-5cm土壤温度对具有显着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10-15cm、15-20cm土壤温度和5-10cm、10-20cm土壤含水量具有显着负相关关系;降雨中期,相对湿度和各层土壤含水量正相关极显着,气温和各层土壤温度对CH4通量显性负相关;降雨末期,CH4通量与气温、净辐射和0-5cm土壤温度具有显着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10-20cm土壤含水量具有显着负相关关系。通过路径分析各主要影响的水热因子与CH4通量的综合效应,降水量、大气温度、净辐射、5-10cm土壤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影响CH4通量的主要因子,其对CH4通量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61,0.58,-0.49,0.24,0.11,其中净辐射对其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光合有效辐射和5-10cm土壤含水量对CH4通量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05和0.02,影响相对较小。同时,净辐射和降雨量分别通过大气温度、土壤含水量等间接对CH4通量产生影响(5)本人工林生态系统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甲烷累积通量分别为0.03、0.021、0.012、0.019 kg·hm-2,占全年的比例为33.37、26.82、4.53和25.28%,其相对温室潜势分别为0.728 kg·CO2·hm-2、0.588 kg·CO2·hm-2、0.308 kg·CO2·hm-2和0.56 kg·CO2·hm-2,其年累积通量为0.078 kg·hm-2·a-1,该人工林生态系统甲烷气体的相对温室潜势为2.184kg·CO2·hm-2。

温永斌[9](2019)在《基于Biome-BGC模型的景观格局与水分利用效率耦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耦合关系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便对生态系统碳水耦合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作者采用PEST模型结合涡度相关实测数据的方法对Biome-BGC模型的生理参数进行了优化并使用参数优化后的Biome-BGC模型对森林生态系统(长白山、千烟洲和鼎湖山)、草地生态系统(内蒙古和当雄)和灌木生态系统(海北)不同气候变化情景的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景观格局与水分利用效率、总初级生产力在不同幅度下耦合关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水分利用效率受降水、气温、叶面积指数、蒸散和总初级生产力的显着影响。其中,长白山、千烟洲、鼎湖山、内蒙古、海北和当雄的水分利用效率与气温(鼎湖山水分利用效率受气温的影响不显着)、叶面积指数和总初级生产力呈显着正相关关系;长白山和当雄的水分利用效率与降水呈显着负相关关系;长白山、千烟洲、鼎湖山和当雄的水分利用效率与蒸散呈显着负相关关系。(2)长白山、千烟洲和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的水分利用效率受景观破碎化程度、景观形状的复杂程度、景观的邻接和聚合程度以及景观的多样性和均匀性等的显着影响,且表现出明显的尺度效应。(3)气候变化对森林和灌草生态系统的水分利用效率有显着影响。其中,PTC情景、TC情景、T情景(对千烟洲、鼎湖山的水分利用效率影响不显着)、C情景、PT情景(对长白山、鼎湖山的水分利用效率影响不显着)和PC情景(对内蒙古的水分利用效率影响不显着)对长白山、千烟洲、鼎湖山、内蒙古和海北的水分利用效率有显着影响;P情景只对海北的水分利用效率产生显着影响;当雄的水分利用效率只受到T情景和TC情景的显着影响。

石旭霞[10](2019)在《中国典型森林总初级生产力温度敏感性的影响因子研究》文中提出气候变暖背景下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温度敏感性研究是全球变化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对温度的响应和适应机制是理解生态系统温度敏感性的关键。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对温度的响应表现为,在较低温度范围时,GPP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并出现GPP温度敏感性系数(DGPP/dt),之后随温度的继续增加GPP增加逐渐变缓,在最适温(TGPPopt)下达到最大值(GPPmax)。这三个参数是表征碳循环对温度响应的关键生态学指标,然而,关于森林生态系统TGPP、GPPmax和DGPP/dt的时空分布和影响因子还不清楚。本研究选取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季雨林、鼎湖山亚热带常绿针阔混交林、千烟洲亚热带常绿针叶人工林、会同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和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由南至北这5种代表性的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涡度相关技术测得的GPP和气象数据来分析不同森林生态系统GPP的温度响应曲线及相关参数的时空规律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在所有森林生态系统中,GPP对温度的响应模式均为单峰曲线,ToGpPP在长白山地区最低,而GPPmax和DGPP/dt均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2)对TGPPopt、GPPmax和DGPP/dt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表明,GPPmax和DGPP/dt具有一致的空间变异规律。在所有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温度和降水是引起GPPmax和DGPP/dt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两者均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少。饱和蒸气压差是影响我国东南部森林生态系统ToGpPtP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3)在时间尺度上,主导每个森林生态系统TGPPopt、GPPmax和DGPP/dt年际变异的因素各不相同。温度是影响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ToGPPopt、GPPmax和DGPP/dt年际变异的主要气候因子。本研究系统地描述了中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对温度的响应特征及三个关键温度敏感性指标的时空变化规律,有助于理解未来气候变暖背景下GPP的变化趋势,并为中国碳循环的准确模拟提供实验证据和参数依据。

二、鼎湖山森林地表CO_2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鼎湖山森林地表CO_2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生产力的研究概述
        1.2.2 森林生产力的计量方法
        1.2.3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对象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点
    2.3 地质地貌
    2.4 土壤条件
        2.4.1 北亚热带黄棕壤
        2.4.2 中亚热带红壤
        2.4.3 南亚热带砖红壤性红壤
    2.5 马尾松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3 基于生物量累积的马尾松生产力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
    3.1 引言
    3.2 生物量和生产力数据库建立
    3.3 生产力影响因素
        3.3.1 林分特征
        3.3.2 气候条件
        3.3.3 土壤性质
    3.4 数据统计分析
    3.5 结果与分析
        3.5.1 数据库林分特征统计
        3.5.2 马尾松NPP统计特征
        3.5.3 马尾松NPP的空间分异
        3.5.4 马尾松NPP影响因素分析
        3.5.5 马尾松分布区环境条件的空间变异
    3.6 讨论
        3.6.1 马尾松NPP的影响因素
        3.6.2 纬度对马尾松NPP的影响
        3.6.3 不确定性分析
    3.7 小结
4 基于树木年代学的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异
    4.1 引言
    4.2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4.2.1 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数据库建立
        4.2.2 数据库基本信息
        4.2.3 关键气候要素的识别及其空间分异
        4.2.4 样地气候特征比较
        4.2.5 敏感性分析
        4.2.6 统计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数据库年表统计特征
        4.3.2 马尾松生长对气温和降水的敏感性对比
        4.3.3 马尾松年轮宽度与月均温的关系
        4.3.4 马尾松年轮宽度与月降水量的关系
        4.3.5 基于关键气候要素的样地空间分异
        4.3.6 关键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异
        4.3.7 影响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样地气候特征识别
    4.4 讨论
        4.4.1 马尾松生长对气温和降水响应的敏感性
        4.4.2 影响马尾松生长的关键气候要素
        4.4.3 影响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样地气候特征
        4.4.4 滞后效应
        4.4.5 创新与不足
    4.5 小结
5 基于样地实测的马尾松生产力梯度变异及影响因素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样地设置与选择
        5.2.2 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5.2.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方法
        5.2.4 气候变量
        5.2.5 数理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气温梯度的变化
        5.3.2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降水梯度的变化
        5.3.3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密度梯度的变化
        5.3.4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林龄梯度的变化
        5.3.5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5.4 讨论
        5.4.1 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
        5.4.2 林分特征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
        5.4.3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的对比验证
    5.5 小结
6 基于3-PG模型的马尾松生产力模拟预测
    6.1 引言
    6.2 研究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3-PG模型原理
        6.2.3 模型参数
        6.2.4 模拟精度评价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模型拟合及验证
        6.3.2 马尾松NPP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响应
    6.4 讨论
        6.4.1 区域尺度马尾松NPP的模拟
        6.4.2 马尾松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5 小结
7 主要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特色与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区域尺度马尾松生物量数据库
    附录 Ⅱ.基于树木年代学的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
    附录 Ⅲ.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5 个随机子集的敏感性分析结果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成果与学术研究
致谢

(2)帽儿山温带落叶林CO2通量与冠层特性的时间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凋落物法叶面积指数测量方案
        1.2.2 监测物候的不同方法
        1.2.3 CO_2通量年际波动的控制因子
        1.2.4 植被指数表征冠层光合作用的可行性
        1.2.5 CO_2通量与林木生长的耦联关系
    1.3 本研究的问题与目标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地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凋落量和叶面积指数测量
    2.3 辐射测量和宽带植被指数
    2.4 MODIS产品
    2.5 CO_2通量数据采集和处理
    2.6 物候、生理参数和林木生长估计
    2.7 统计分析
3 冠层叶面积指数年际波动
    3.1 引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比叶面积测量方案对叶面积指数估计的影响
        3.2.2 比叶面积时空变异对叶面积指数估计的影响
        3.2.3 利用凋落物法验证MODIS叶面积指数时间序列
        3.2.4 叶面积指数年际变异影响因子
    3.3 讨论
        3.3.1 比叶面积测量方案对叶面积指数估计的影响
        3.3.2 比叶面积取样方案对叶面积指数估计的影响
        3.3.3 验证MODIS叶面积指数时间序列
        3.3.4 叶面积指数年际波动的影响因子
    3.4 本章小结
4 利用凋落叶法验证遥感法秋季物候年际变化
    4.1 引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冠层叶量和植被指数的时间动态
        4.2.2 对比基于近地遥感、MODIS和凋落叶法的秋季物候期
        4.2.3 基于近地遥感和MODIS的秋季物候的一致性
    4.3 讨论
        4.3.1 近地遥感和MODIS监测秋季物候对比
        4.3.2 凋落叶收集法验证基于近地遥感和MODIS的秋季物候
    4.4 本章小结
5 CO_2通量年际波动及其控制因子
    5.1 引言
    5.2 结果与分析
        5.2.1 CO_2通量和环境因子的年际波动
        5.2.2 环境因子对生态系统生理、物候和CO_2通量的影响
        5.2.3 生物因子对CO_2通量的影响
    5.3 讨论
        5.3.1 CO_2通量的年际波动
        5.3.2 环境因子对CO_2通量的影响
        5.3.3 生物因子对CO_2通量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利用植被指数表征总初级生产力年际波动
    6.1 引言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方法物候和峰值比较
        6.2.2 不同方法物候与季节累积总初级生产力的关系
        6.2.3 累积植被指数表征总初级生产力年际波动
        6.2.4 物候和生理对总初级生产力的贡献
    6.3 讨论
        6.3.1 植被指数物候、凋落叶物候与光合物候对比
        6.3.2 利用植被指数表征光合峰值
        6.3.3 累积植被指数表征总初级生产力年际变异
    6.4 本章小结
7 林木生长与生态系统CO_2通量的关系
    7.1 引言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林木生长与CO_2通量的关系
        7.2.2 林木生长的环境控制
        7.2.3 林木生长与植被指数的关系
    7.3 讨论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3)基于涡度法的西南丘陵区森林碳通量观测研究 ——以重庆缙云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和科学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研究现状
        1.2.2 通量数据校正方法研究现状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水文特征
    2.5 土壤特征
    2.6 植被特征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缙云山通量数据校正(倾斜校正)
        3.1.2 缙云山通量数据质量评价
        3.1.3 缙云山碳通量特征分析
    3.2 研究方法
        3.2.1 观测样地概况
        3.2.2 开路式涡度相关通量观测系统
        3.2.3 气象观测系统
        3.2.4 涡度相关技术碳通量观测原理
        3.2.5 数据处理方法
        3.2.6 技术路线图
4 缙云山不同倾斜校正方法对碳、能量通量及湍流的影响
    4.1 坐标旋转对碳通量、能量通量的影响
    4.2 倾斜角度与风向关系
        4.2.1 倾斜角度与风向回归方程
        4.2.2 倾斜角度与风向回归拟合
    4.3 坐标旋转对垂直风速的影响
    4.4 坐标旋转对摩擦风速的影响
    4.5 坐标旋转对通量质量等级的影响
        4.5.1 质量等级评定
        4.5.2 坐标旋转后质量等级变化
    4.6 坐标旋转对能量闭合的影响
        4.6.1 能量闭合率的计算
        4.6.2 旋转后能量闭合率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缙云山碳通量数据质量评价
    5.1 风向风速变化与通量贡献区
        5.1.1 风向风速变化
        5.1.2 通量贡献区分析
    5.2 能量闭合分析
        5.2.1 能量闭合率
        5.2.2 能量闭合日变化
        5.2.3 能量闭合影响因子
        5.2.4 能量不闭合原因
    5.3 本章小结
6 缙云山碳通量特征
    6.1 不同时间尺度碳通量变化特征
        6.1.1 不同月份碳通量日变化特征
        6.1.2 不同季节碳通量日变化特征
        6.1.3 碳通量年日变化特征
        6.1.4 碳通量全年日累积变化特征
        6.1.5 碳通量全年月累积变化特征
    6.2 生态系统呼吸量Re、总生态系统碳交换量GEE变化特征
        6.2.1 Re、GEE日累积变化特征
        6.2.2 NEE、Re、GEE月累积变化特征
    6.3 冠层碳储存量变化特征
    6.4 不同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比较
    6.5 CO_2通量影响因子探究
    6.6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果与展望
    7.1 主要结果
        7.1.1 风向风速与通量贡献区特征
        7.1.2 不同倾斜校正方法对通量的影响
        7.1.3 能量闭合
        7.1.4 缙云山碳通量特征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4)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及温度敏感性的空间变异特征和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呼吸的研究概况
        1.2.2 土壤呼吸的测定方法
        1.2.3 土壤呼吸的影响因素
        1.2.4 土壤呼吸的时空变异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2.3.1 数据来源与筛选
        2.3.2 数据处理
        2.3.3 数据集建立
        2.3.4 数据分析
3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3.1 年土壤呼吸速率RS的空间变异特征
    3.2 年土壤呼吸速率RS的影响因素
    3.3 标准化土壤呼吸速率RS10的空间变异特征
    3.4 标准化土壤呼吸速率RS10的影响因素
    3.5 讨论
        3.5.1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空间变异特征
        3.5.2 主要气候、土壤因素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
        3.5.3 植被类型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
4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4.1 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的空间变异特征
    4.2 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的影响因素
    4.3 讨论
        4.3.1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的空间变异特征
        4.3.2 主要气候、土壤因素对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的影响
        4.3.3 植被类型对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的影响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数据来源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窗土壤甲烷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甲烷产生机制
        1.2.2 森林土壤甲烷通量研究
        1.2.3 林窗对森林土壤甲烷通量影响研究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主要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林窗和林下土壤甲烷通量观测试验
        2.2.2 土壤非微生物甲烷潜力及影响机制室内模拟试验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林窗和林下土壤甲烷通量月变化特征
    3.1 两种土壤甲烷通量测量方法的比较
    3.2 林窗和林下土壤甲烷通量的月变化
    3.3 讨论
        3.3.1 土壤甲烷的吸收特征
        3.3.2 土壤甲烷通量的月变化特征
第四章 林窗和林下土壤甲烷的影响因子分析
    4.1 林窗和林下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特征及差异
    4.2 林窗和林下土壤酶活性变化及差异
    4.3 林窗和林下土壤微生物特征
        4.3.1 OTU及其丰度分析
        4.3.2 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4.3.3 林窗和林下土壤古菌组成及其丰度分析
    4.4 林窗和林下土壤环境因子与甲烷通量的相关性
    4.5 土壤甲烷通量的环境影响因子探索性模型研究
        4.5.1 全年林窗和林下土壤甲烷通量的最佳调控路径
        4.5.2 旱季林窗和林下土壤甲烷通量的最佳调控路径
        4.5.3 雨季林窗和林下土壤甲烷通量的最佳调控路径
    4.6 讨论
        4.6.1 土壤甲烷通量的主要调控因子分析
        4.6.2 林窗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4.6.3 林窗对土壤甲烷通量的影响
第五章 土壤非微生物甲烷排放潜力及其影响机制
    5.1 土壤非微生物甲烷排放机理研究
        5.1.1 热降解机制
        5.1.2 自由基机制
    5.2 讨论
    5.3 土壤非微生物甲烷排放的影响因子
        5.3.1 培养时间对土壤非微生物甲烷排放的影响
        5.3.2 水分对土壤非微生物甲烷排放的影响
        5.3.3 有机碳含量对土壤非微生物甲烷排放的影响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旱季CO2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观测系统设置
    1.3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境因子的变化
    2.2 CO2通量的变化
        2.2.1 CO2通量和浓度的月平均日变化特征
        2.2.2 NEE、Re和GEE的逐日变化特征
        2.2.3 NEE、Re和GEE的逐月特征
3 讨论
    3.1 辐射对NEE的影响
    3.2 水分对NEE的影响
    3.3 温度对NEE的影响
    3.4 与其他森林生态系统的比较
4 结论

(7)西南岩溶石漠化治理区土壤CO2、CH4的变化特征及其碳汇效应 ——以重庆南川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CO_2的研究进展
        1.2.2 土壤CH_4的研究进展
        1.2.3 岩溶作用及碳汇效应的研究进展
    1.3 土壤温室气体CO_2和CH_4的测定方法
    1.4 土壤CO_2和CH_4的影响因素
        1.4.1 土壤CO_2的影响因素
        1.4.2 土壤CH_4的影响因素
    1.5 土壤CO_2和CH_4的时空变化
        1.5.1 土壤CO_2的时空变化
        1.5.2 土壤CH_4的时空变化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范围
        2.1.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3 研究区石漠化及其治理概况
    2.2 样地布置
    2.3 研究方法
        2.3.1 土壤CO_2和CH_4气体采集与测定
        2.3.2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2.3.3 试片处理和岩溶速率测试方法
        2.3.4 其他环境因素的测定
        2.3.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第3章 土壤CO_2和CH_4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解析
    3.1 土壤CO_2和CH_4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3.1.1 不同深度CO_2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3.1.2 不同深度CH_4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3.2 土壤CO_2和CH_4浓度的日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3.2.1 不同深度CO_2浓度的日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3.2.2 不同深度CH_4浓度的日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3.3 土壤不同深度CO_2与CH_4浓度的相关分析
第4章 地表CO_2和CH_4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解析
    4.1 地表CO_2和CH_4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4.1.1 地表CO_2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4.1.2 地表CH_4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4.2 地表CO_2和CH_4通量的日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4.2.1 地表CO_2通量的日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4.2.2 地表CH_4通量的日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4.3 地表CO_2通量与地表CH_4通量的相关分析
第5章 不同石漠化治理方式对碳汇效应的影响分析
    5.1 不同石漠化治理方式的溶蚀速率及碳汇量
        5.1.1 试验区与对照区各样地的溶蚀速率及溶蚀量
        5.1.2 试验区与对照区各样地的岩溶碳汇量
    5.2 石漠化治理对岩溶碳汇效应的影响
        5.2.1 岩溶作用强度的影响因素
        5.2.2 土壤CO_2和CH_4含量对岩溶碳汇的影响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土壤CO_2和CH_4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6.1.2 地表CO_2和CH_4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6.1.3 不同石漠化治理方式对碳汇效应的影响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华北低丘山地人工林生态系统甲烷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冠层CH_4通量观测方法及设备概述
        1.2.2 涡度相关法观测CH_4通量的不确定性
        1.2.3 森林生态系统CH_4通量研究进展
    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试验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试验地概述
        2.1.2 观测点设置
    2.2 研究方法
        2.2.1 观测方法
        2.2.2 数据计算及处理
        2.2.3 统计方法分析
3 CPEC系统观测人工林生态系统CH_4通量数据不确定性分析与数据质量评价
    3.1 大气湍流谱分析
    3.2 流速对CPEC系统测定森林生态系统CH_4通量的影响
        3.2.1 OPEC 系统与CPEC 系统观测CH_4通量的谱特征分析
        3.2.2 不同流速下CPEC系统观测CH_4通量的谱特征分析
        3.2.3 不同流速下CPEC 系统与OPEC 系统观测CH_4通量的比较
    3.3 CPEC系统的延迟时间
        3.3.1 CPEC系统观测CH_4通量延迟时间的确定
        3.3.2 经延迟校正后CPEC与 OPEC两种观测系统CH_4通量比较
    3.4 涡度相关法测定人工林生态系统CH_4通量平均周期的确定
        3.4.1 不同平均周期计算CH_4通量日变化特征比较
        3.4.2 频谱相对贡献分析
    3.5 讨论
    3.6 小结
4 人工林生态系统CH_4通量的变化特征
    4.1 CH_4通量源区的变化特征
        4.1.1 风场分析
        4.1.2 主风向上的通量源区分布
    4.2 人工林生态系统CH_4通量的变化特征
        4.2.1 日变化
        4.2.2 季节变化和年变化
    4.3 讨论
    4.4 小结
5 水热因子对人工林生态系统CH_4通量的影响机制
    5.1 水热状况
        5.1.1 微气象因子
        5.1.2 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
    5.2 人工林生态系统CH_4通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权重
        5.2.1 水热状况与CH_4通量的PCA和 RDA分析
        5.2.2 不同水热因子对CH_4通量的相关性分析
        5.2.3 水热因子对CH_4通量的综合效应
    5.3 讨论
    5.4 小结
6 人工林生态系统CH_4的累积排放量及综合温室效应
    6.1 不同生态系统甲烷源汇对比
    6.2 甲烷累积通量
    6.3 甲烷相对温室潜势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CPEC系统观测森林生态系统CH_4通量数据不确定性分析与数据质量评价
        7.1.2 人工林生态系统CH_4通量的变化特征
        7.1.3 水热因子对人工林生态系统CH_4通量的影响机制
        7.1.4 人工林生态系统CH_4的累积排放量及综合温室效应
    7.2 特色及创新之处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9)基于Biome-BGC模型的景观格局与水分利用效率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景观格局
        1.2.2 生态过程
        1.2.3 模型与耦合
        1.2.4 尺度效应与气候情景
    1.3 研究内容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Biome-BGC模型
        2.2.2 PEST模型
        2.2.3 数据来源和处理
        2.2.4 气候情景模式
        2.2.5 模型模拟
        2.2.6 模型的校验
        2.2.7 景观格局指数
    2.3 技术路线
3 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子
    3.1 森林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特征
        3.1.1 长白山
        3.1.2 千烟洲
        3.1.3 鼎湖山
    3.2 草地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特征
        3.2.1 内蒙古
        3.2.2 当雄
    3.3 灌木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特征
    3.4 水分利用效率影响因子
    3.5 讨论和小结
        3.5.1 讨论
        3.5.2 小结
4 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4.1 长白山
    4.2 千烟洲
    4.3 鼎湖山
    4.4 内蒙古
    4.5 海北
    4.6 当雄
    4.7 讨论和小结
        4.7.1 讨论
        4.7.2 小结
5 水分利用效率与景观格局
    5.1 森林水分利用效率与景观格局
        5.1.1 长白山
        5.1.2 千烟洲
        5.1.3 鼎湖山
    5.2 灌草水分利用效率与景观格局
    5.3 讨论和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中国典型森林总初级生产力温度敏感性的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总初级生产力及其温度敏感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总初级生产力的有关概念及测定方法
        1.2.2 总初级生产力(GPP)对温度的响应
        1.2.3 总初级生产力温度敏感性指标的有关概念
        1.2.4 总初级生产力及其温度敏感性的驱动因子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区概况
        2.1.1 长白山
        2.1.2 会同
        2.1.3 千烟洲
        2.1.4 鼎湖山
        2.1.5 西双版纳
    2.2 研究方法
        2.2.1 数据获取
        2.2.2 数据统计与处理
3 总初级生产力最适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3.1 结果与分析
        3.1.1 环境因子的比较
        3.1.2 五个森林生态系统GPP的温度响应曲线
        3.1.3 五个森林生态系统T_(opt)~(GPP)的空间变异
        3.1.4 T_(opt)~(GPP)空间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3.1.5 各森林生态系统T_(opt)~(GPP)的年际变异和主要影响因素
    3.2 讨论
        3.2.1 温带森林生态系统GPP对温度的响应敏感性较高
        3.2.2 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T_(opt)~(GPP)显着高于温带
        3.2.3 森林生态系统T_(opt)~(GPP)的时空变异和环境控制因子
    3.3 小结
4 最大总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4.1 结果与分析
        4.1.1 五个森林生态系统GPP_(max)的空间变异
        4.1.2 GPP_(max)空间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4.1.3 各森林生态系统GPP_(max)的年际变异和主要影响因素
    4.2 讨论
        4.2.1 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GPP_(max)显着高于热带和亚热带
        4.2.2 森林生态系统GPP_(max)的时空变异和环境控制因子
    4.3 小结
5 总初级生产力温度敏感性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5.1 结果与分析
        5.1.1 五个森林生态系统T_(GPP)/d_t的空间变异
        5.1.2 D_(GPP)/d_t空间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5.1.3 各森林生态系统D_(GPP)/d_t的年际变异和主要影响因素
    5.2 讨论
        5.2.1 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D_(GPP)/d_t显着高于热带和亚热带
        5.2.2 森林生态系统D_(GPP)/d_t的时空变异和环境控制因子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鼎湖山森林地表CO_2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D]. 黄鑫.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帽儿山温带落叶林CO2通量与冠层特性的时间动态[D]. 刘帆.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3]基于涡度法的西南丘陵区森林碳通量观测研究 ——以重庆缙云山为例[D]. 王杰帅.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4]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及温度敏感性的空间变异特征和影响因素[D]. 郑甲佳.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窗土壤甲烷通量研究[D]. 贾高辉. 海南大学, 2020
  • [6]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旱季CO2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 李子涵,罗维均,杜虎,宋同清,彭海军,王彦伟,王世杰. 地球与环境, 2020(05)
  • [7]西南岩溶石漠化治理区土壤CO2、CH4的变化特征及其碳汇效应 ——以重庆南川区为例[D]. 蒲敏. 西南大学, 2020(01)
  • [8]华北低丘山地人工林生态系统甲烷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D]. 原文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9]基于Biome-BGC模型的景观格局与水分利用效率耦合研究[D]. 温永斌.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10]中国典型森林总初级生产力温度敏感性的影响因子研究[D]. 石旭霞.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鼎湖山森林地表CO_2通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