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之战中的杂牌军

台儿庄之战中的杂牌军

一、台儿庄战役中的杂牌军(论文文献综述)

彭星[1](2018)在《台儿庄战役的文学书写》文中提出台儿庄战役的文学书写是正面战场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抗日战争史的深入研究和“大文学”史观的逐步推进,台儿庄战役的文学书写理应得到关注。以台儿庄战役为主题的文学书写,其发生和发展,既与大战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也源于文学界抗日宣传活动的需要。然而,这股当时影响甚广的创作潮流却始终未被重视。本文立足于民国史料的基础,重新审视文学与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打捞”和梳理相关的文学作品,对代表性作家作品进行细致分析,探索台儿庄战役中文艺工作者的活动、文学的纪实宣传和抗战救亡的价值和意义,力图揭开正面战场文学一定程度上被遮蔽的文学光芒。全文分为三章,分别叙述如下:第一章立足于台儿庄战役的基本史实,深入地了解大战背景、细节和胜利的原因,追踪文艺工作者在台儿庄战役期间开展的一系列文艺活动。关于台儿庄战役文艺工作者的动向,综合个人的爱国热情、国家政策的影响以及时代要求这三种因素,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文艺工作者以多种途径走向台儿庄前线,体验战场生活;二是对文艺工作者们针对台儿庄战役所举行的文艺纪念活动。对此进行探索研究,可以把握台儿庄战役文学书写的历史现场和文学记忆。第二章从“纪实和宣传”的角度研究台儿庄战役文学书写中的特殊文体及其内涵。文艺通讯、报告文学和通俗文艺是战时极为发达的三种文体,首先,它们在抗战初期能够形成一股创作潮流离不开台儿庄战役的助力;其次,这三种文体有着强烈的宣传性和鼓动性,它们的写作推动了台儿庄战役在国内外的影响,发挥了动员抗战、播报战况、鼓舞士气的作用。第三章从“抗战与救亡”角度出发,关注台儿庄战役的诗歌与戏剧,联系作品的主导观念和基本主题,同时结合台儿庄战役的历史背景,由此探究相关诗歌和戏剧作品所表达的民族国家观念。相比通讯、报告文学和通俗文艺的适用性、时效性而言,诗歌和戏剧是具有强烈艺术审美的两种文学体裁,在关注作品主导观念的同时,从审美角度分析其艺术特征,由此证实抗战文学丰富的审美内涵。

徐家谣[2](2018)在《台儿庄战役中的黄埔师生》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是台儿庄战役胜利80周年。80年前的春天,已经侵占中国东北、华北以及上海、南京等地的日本侵略者,妄图速取台儿庄以图徐州,贯通津浦线。日军第5师团坂垣师团自胶济线南下直逼临沂,第10师团矶谷师团沿台枣支线挺进。坐镇徐州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黄埔军校南宁分校总负责人李宗仁,

陈宇[3](2018)在《台儿庄战役与黄埔精神》文中指出台儿庄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第一次大捷,在中国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台儿庄战役及外围作战中,出身黄埔的军、师、旅、团中高级指挥官有40多人,还有数百名营、连、排级下级指挥官。由黄埔军人指挥参战的部队主要集中在以台儿庄为中心的鲁南地区和豫东战场,他们或坐镇中枢、运筹帷幄,或指

郝在今[4](2017)在《一个军的传奇——从滇军精锐到解放军劲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序幕:寻找长的军史白雪,黑烟,炮火轰鸣,岩石崩裂,寒冬和战争正在压制这一带山峰。这山峰的北坡是朝鲜第一大河汉江,汉江的北岸是首都汉城,1950年冬季的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汉江南岸守卫战。硝烟渐渐散去,炮弹不再降临,把守山头的战士赶紧钻出工事,找一把干净的白雪,咽一口家乡送来的炒面。刚刚露头又赶紧缩回去——美国飞机来了!一架轰炸机悄然而来,掠过山脊,没想到,

付勇,潘家德[5](2012)在《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的合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儿庄战役,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巨大胜利,消灭日军二万余人;它鼓舞了中国军人的士气,增强了中华民族抗战的信心。台儿庄战役取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中国军队的相互配合,合作是十分重要的。所有参战的中国部队基本上都能克制私欲、暂时放弃个人恩怨,相互合作,共同抗日,效命抗日疆场,从而保证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付勇,潘家德[6](2011)在《台儿庄战役取胜原因的再思考》文中认为台儿庄战役,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胜利,消灭日军一万多人;它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增强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关于台儿庄战役取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李宗仁体恤部属、向蒋介石要指挥权及对不同的军队采取不同的命令方式是分不开的。

李艳[7](2011)在《抗战初期正面战场上三次战役之比较》文中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入侵者第一次取得完全性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史上的一座伟大丰碑。它由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共同组成,这两个战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起到了不同的历史作用。在全面抗战初期,蒋介石政权领导的正面战场作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在整个抗日战争史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采取了图表数据分析、文献史料、比较研究及归纳分析等方法,试图以全面抗战之初三场较为典型的战役,即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和台儿庄战役为例,分析研究这三次战役发生的历史背景,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这三次战役在诸多方面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全文分为以下几部分:本文第一章主要是从全面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界定入手,分析正面战场形成的历史背景,简要概述这三次战役发生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全面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及作用。本文第二章主要是在对日军侵华的军事态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简要概述了这三次战役发生前中日双方的作战准备、战略方针及会战过程,以此揭示战役失败或胜利的原因。本文第三章主要是对这三次战役后果进行比较的研究,具体分析了三次战役在战略地位、战略意志、抗战精神上的相同点,阐述了三次战役在国民党参战部队组成、国民党装备配置、战略部署、战役策略及战役结局上的不同之处,以期达到研究视角由史实研究向理论研究转变。

马冠群[8](2009)在《略论台儿庄战役的历史启示》文中提出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政府在山东台儿庄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次重要战役。参加这次重要战役的是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的部队。作战地区包括以台儿庄为中心的整个鲁南地区。中国军队首先在临沂挫败了日本侵略军第十师团的主力,随后即围歼孤军深入台儿庄的日军第五师团。台儿庄战役从

袁成亮[9](2009)在《电影《血战台儿庄》拍摄的台前幕后》文中研究指明《血战台儿庄》是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反映抗战时期国民党军正面战场抗战的影片。这部集纪实性、文献性、史诗性风格于一身的作品,真实再现了抗日战争史中重要的一页,生动地记录了国民党军爱国官兵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塑造了一批国民党军高级将领的形象。影片一经上映便受到了各方好评,并对打破海峡两岸坚冰起了重要作用。那么,电影《血战台儿庄》是如何诞生的,它的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何德廷,辜宗秀[10](2007)在《杂牌军伪化探源》文中指出抗战时期,国民党对杂牌军并未完全放弃削除异己的做法,未平等地对待杂牌军和中央军,两者在武器装备、后勤供给、兵员补充、将领处分等诸多方面存有差别,造成杂牌军在抗战中处境极为艰难,个别杂牌军将领伪化以图存。

二、台儿庄战役中的杂牌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儿庄战役中的杂牌军(论文提纲范文)

(1)台儿庄战役的文学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台儿庄大战的历史现场与文学记忆
    第一节 台儿庄大战:一次血与火的洗礼
    第二节 台儿庄火线中的文艺轻骑兵
        一、文艺界的抗战行动
        二、中外记者奔赴台儿庄火线
        三、文艺工作者的台儿庄巡礼
    第三节 台儿庄战役的文艺纪念活动
        一、台儿庄大捷后的“扩大宣传周”活动
        二、文艺界追悼台儿庄大战将领
        三、台儿庄战役文艺纪念活动的意义
第二章 纪实与宣传:台儿庄战役的即时性书写
    第一节 亲临沙场传战讯:文艺通讯中的台儿庄血战
        一、理性的温度——范长江笔下的台儿庄大战
        二、存真求实——陆诒健笔绘大战尘烟
        三、率性与奔放——谢冰莹的台儿庄大战书写
    第二节 浩然正气写历史:台儿庄战役与报告文学的真实呈现
        一、作为战斗武器的报告文学
        二、《津浦北线血战记》:“冷”的事实和“热”的情感
        三、郁达夫的台儿庄慰劳报告与文人气质的体现
    第三节 “旧瓶新酒”颂捷报:台儿庄战役与通俗文艺的传唱
        一、作为“战斗号角”的通俗文艺
        二、通俗文艺中的台儿庄大战
        三、台儿庄大战与冯玉祥的通俗文艺写作
第三章 诗歌与戏剧:台儿庄战役的审美呈现
    第一节 诗歌:台儿庄战役中的战歌与赞歌
        一、台儿庄战役诗歌的“同声歌唱”
        二、醒狮之吼:台儿庄大战诗词中的战歌
        三、龙战于野:台儿庄大战诗词中的赞歌
    第二节 戏剧:舞台上的烽火与人事
        一、作为“艺术急先锋”的中国现代戏剧
        二、《台儿庄》:记录中国一个胜利的开始
        三、《张自忠》:一个抗日民族英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一个军的传奇——从滇军精锐到解放军劲旅(论文提纲范文)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毛泽东于1932年4 月15日对日本宣战, 高举抗日大旗。
8 月11日, 重庆发出三道命令。蒋介石要求国军积极推进, 命令沦陷区地下军维持治安, 命令共产党领导的第十八集团军原地驻防待命。蒋委员长着急啊, 自己的部队龟缩西南和西北, 距离东部的大中城市太远!必须按住共产党的军队不准动, 赶紧抢运中央军去争地盘。
8 月28日, 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在美国大使赫尔利、军委政治部部长张治中的陪同下, 乘坐飞机到达重庆!
8 月28日毛泽东飞重庆, 当日, 刘少奇在延安送行首批赴东北干部:“你们要赶快去抢!”9月14日, 一架苏联飞机突然降临延安, 先期进入东北的曾克林飞来向中央汇报。刘少奇主持讨论, 当天就决定成立东北局, 第二天东北局书记彭真和陈云就飞往东北!延安与重庆之间电报往来频繁, 毛泽东和刘少奇在两地同步运作, 默契合作。刘少奇提出“向北推进, 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毛泽东和周恩来立即复电同意。
9 月26日, 一个军长和两个师长, 三员带兵将领终于达成一致——起义!。
9 月27日, 三人商讨起义的具体步骤, 又发现难以解决的问题:家属怎么办?
9 月30日, 新华社发布毛泽东撰写的社论, 庆贺济南解放:“任何一个国民党城市都无法抵御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了!”
9 月12日南下北宁线, 刀锋直指锦州。10月2日林彪又犹豫了, 发报毛泽东, 要求北上先打长春!
1 0 月1 0日, 新7军军长李鸿来访曾泽生。第二天, 曾泽生回访李鸿。乔景轩诧异, 两个从不来往的军长, 现在居然交往频繁?
1 0 月13日, 曾泽生决定采取行动。行动之前, 先要派遣两个联络员出城。谁能与解放军沟通呢?曾泽生选中那两个被解放军释放回来的校级军官, 张秉昌和李峥先。
1 0 月14日清晨, 两个联络员悄悄出城。同日同时, 长春南方的锦州城被炮火笼罩, 解放军发起总攻!
1 9 4 9 年1 0 月1日, 北京举行开国典礼。1 0 月4日, 云南发生联防大队起义。
1 0 月9日50军进军鄂西北, 1 0 月14日四野解放广州。10月底, 解放军一野、二野、四野三路大军包抄大西南。四野发起湘鄂西作战, 5 0 军主动请战, 总部也愿意让这支新部队试试刀锋。
1 1 月3日首战关口垭, 149师奋勇当先。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野三关, 被50军一举攻克, 全军上下军心振奋。
1 2 月8日, 张群从昆明接走三位军长, 预计第二天从重庆返回。你能釜底抽薪, 我能乘虚而入, 卢汉当天决定起义。1 2 月9日, 张群和三位军长飞回昆明传达蒋介石指令, 卢汉有理由组织云南高官会议听取命令。
1 2 月23日, 二野四兵团挺进滇东, 国民党军不得不撤围昆明。1 2 月27日, 解放军一野开进成都。昆明和成都, 西南的两大中心城市, 都牢牢地掌握在解放军手中。
1 3 军是二野的老部队, 历史上战功赫赫, 长期驻守云南边境, 此时移防重庆。新1 3 军的政委艾维仁来自50军, 在两军合编后提出口号:“爱我集团军, 建设铁拳头!”

(5)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的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民党军的相互合作
    (一) 国民党“杂牌军”的相互合作
    (二) 国民党“中央军”和“杂牌军”的合作
二、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及地方武装的合作

(6)台儿庄战役取胜原因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 李宗仁体恤部属
二 向蒋介石要指挥权
三 对“杂牌军”和“中央军”采取不同的命令方式

(7)抗战初期正面战场上三次战役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全面抗战初期正面战场上三次战役概述
    一、对全面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界定
        (一) 时间上的界定
        (二) 空间上的界定
    二、全面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 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计划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地位
        (二) 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抗战怒潮猛烈冲击着蒋家王朝的统治
        (三) 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从自身利益考虑希望蒋介石抗日
        (四) 受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
    三、对全面抗战初期三次战役的简要概述
        (一) 淞沪会战
        (二) 南京保卫战
        (三) 台儿庄战役
    四、全面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及其作用
        (一) 标志着大规模地全面抗战的开始
        (二) 迟滞了日军的进攻,为中国的持久抗战争取时间和空间
        (三) 为沿海沿江工业、高校的内迁赢得了时间
        (四) 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激起了中华民族的抗战意识
第二章 全面抗战初期三次战役的战略设计比较
    一、日军侵华的军事态势
        (一) 日军侵华由来已久
        (二) 1931年以来日本侵华的军事部署
    二、淞沪会战
        (一) 战前日军的侵华意图及作战计划
        (二) 国民政府的作战准备与抗战方针
        (三) 会战过程
        (四) 会战简析
    三、南京保卫战
        (一) 战前日军的战役目标与军队部署
        (二) 国民政府的战略方针及对南京的作战指导
        (三) 作战经过
        (四) 战役简析
    四、台儿庄战役
        (一) 战前日军的侵略意图及作战计划
        (二) 中国军队的军事部署与兵力调动
        (三) 战役过程
        (四) 战役简析
第三章 抗战初期三次战役的战役后果比较
    一、相同之处
        (一) 战略地位一致
        (二) 战略意志一致
        (三) 抗战精神一致
    二、不同之处
        (一) 参战部队组成上的不同
        (二) 国民党装备配置上的差别
        (三) 战略部署不同
        (四) 战役策略不同
        (五) 战役结局不同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8)略论台儿庄战役的历史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与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支持与配合是分不开的
二、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是抗日战争正确的战略战术得以运用的结果
三、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是国民党各派系之间团结一致、共赴国难、协同歼敌的辉煌成果
四、台儿庄大捷的历史经验还告诉我们,反对法西斯侵略,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需要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相互合作、相互支持

(9)电影《血战台儿庄》拍摄的台前幕后(论文提纲范文)

八一电影制片厂对拍摄《血战台儿庄》这样的题材顾虑重重, 广西电影制片厂主动找上门来
修改后的剧本融纪实性与文献性于一体, 剧中人物从总指挥李宗仁到营长, 所有重要人物都是真实的
邵宏来毛遂自荐出演李宗仁, 长期担任李宗仁秘书的程思远看了影片后惊呼:“德公还魂了!”
由于题材过于敏感, 因而电影审片会的规格很高, 导演杨光远甚至带上了一本《毛主席语录》
蒋经国说:“从这个影片看来, 大陆已经承认我们抗战了……大陆 (对台湾) 的政策有所调整, 我们相应也要作些调整才是。”

(10)杂牌军伪化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民党对杂牌军的政策、态度
二、杂牌军与中央军的差别待遇
三、杂牌军伪化的原因
    1.杂牌军将领伪化是其民族意识丧失的产物
    2.政府对中央军和杂牌军政策、态度及待遇的不同, 使杂牌军将领抗战积极性受挫, 是杂牌军伪化的一个重要外因
    3.国民党及其政府抗战状况的影响
    4.日寇和汪伪的策动

四、台儿庄战役中的杂牌军(论文参考文献)

  • [1]台儿庄战役的文学书写[D]. 彭星. 贵州师范大学, 2018(12)
  • [2]台儿庄战役中的黄埔师生[J]. 徐家谣. 黄埔, 2018(03)
  • [3]台儿庄战役与黄埔精神[J]. 陈宇. 黄埔, 2018(03)
  • [4]一个军的传奇——从滇军精锐到解放军劲旅[J]. 郝在今. 当代, 2017(04)
  • [5]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的合作[J]. 付勇,潘家德.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 [6]台儿庄战役取胜原因的再思考[J]. 付勇,潘家德. 鸡西大学学报, 2011(10)
  • [7]抗战初期正面战场上三次战役之比较[D]. 李艳.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8]略论台儿庄战役的历史启示[J]. 马冠群. 大众文艺(理论), 2009(15)
  • [9]电影《血战台儿庄》拍摄的台前幕后[J]. 袁成亮. 党史博览, 2009(03)
  • [10]杂牌军伪化探源[J]. 何德廷,辜宗秀.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6)

标签:;  ;  ;  ;  ;  

台儿庄之战中的杂牌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