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装饰——体现浪漫情怀

玻璃装饰——体现浪漫情怀

一、玻璃装饰——倒映浪漫情怀(论文文献综述)

李雅倩[1](2020)在《广州传统建筑格扇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搜集了广州及其周边地区佛山的大量传统建筑的格扇门信息,并对其归纳分析,总结规律,展现了广州传统建筑格扇门的历史信息和人文风貌,丰富了广州建筑史的内容。广州传统建筑格扇门在建筑中的功能作用,格扇门的构造形式,格扇门的尺度规律。其中格扇门在建筑中起到的功能可以大致分为四个方面:建筑的立面上的格扇门组成,是建筑立面的窗口以及重要组成部分;中门格扇门在建筑入口处起到挡中作用,是礼仪的象征以及遮挡视线的功能。厅堂背景格扇门从周王朝时的斧依演变而来,成为传统建筑中端正庄严的建筑内立面组成。建筑室内空间划分的格扇门为传统建筑带来了曲折的室内空间意蕴,是中国传统建筑精神的象征者。格扇门在构造以及尺度上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木作在木材以及木雕上展现出一定的地域特征,同时本文对广州木雕历史的演进进行了一定的脉络梳理。玻璃刻画是广州地区独特门窗装饰材料,是西方建筑装饰本土化的一个转变。明瓦是沿海地区的特色门窗装饰材料,对本土的气候和环境都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格扇门的装饰纹样上蕴含着一个地域的文化风貌。文章从纹样的构图、表现手法以及风格特点来探究纹样的特征,并与北方以及江南地区进行比较,从三地的文化心理角度出发来探究地域特征出现的原因。最后将一些常见纹样进行分析,并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本文从格扇门的功能、构造、工艺、装饰材料以及纹样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对格扇门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谭斯慧[2](2016)在《岭南传统名园造园中言语素材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的造园艺术历来与中国的文学艺术相通,一方面文学艺术点缀美化了园林,另一方面园中保存的书法碑帖等储存了历史文化信息,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言语素材”的概念来源于电影美学,指电影中被记录的言语音声(影片中的言语),电影言语素材赋予影视剧的视听联觉造型以内在生命力,即诗语意境的表现力。本文定义的言语素材是指环境中具有审美意象和审美价值的文学样式。言语素材能通过“对话”机制,传递思想感情,建立起作品、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联系,使得语言艺术在园林环境中的借用能够达到“对内足以抒己,对外足以感人”的效果,因而也就具备帮助人们把对园林的审美感受进行表达的功能。岭南古典园林中的言语素材十分丰富,但前人对岭南私家园林言语素材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楹联匾额的研究,并对传统名园中的楹联匾额进行罗列介绍,缺乏专门、系统、深入且具体地研究和探讨岭南园林言语素材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论题。本文以岭南四大名园为研究范围,通过现场观察体验、实地拍摄和文字记录等方式对言语素材的形式、内容主题及内涵的表达、装饰元素等方面进行信息采集,共收集言语素材300个。总结归纳其外在表现形式的规律以及对空间效果的影响,并针对言语素材的题材内容进行统计,得出题材主题的规律以及题材与场所的关联性。同时,根据园林构成要素,对言语素材的典型景观内容进行陈述;根据岭南四大名园的历史发展,总结归纳出四大名园新园与旧园言语素材的差异性。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岭南传统名园言语素材的外在表现形式包括7种:木板雕刻、室内书法画作、灰塑、石雕、套色玻璃、竹板雕刻、砖刻。岭南传统名园言语素材以木色和黑色的木板雕刻形式为主,构成岭南传统园林言语素材的基调,并以色彩活跃的灰塑进行点缀,以书法及画作强化室内空间的意境。(2)岭南传统名园中言语素材的题材包括5类:状景类、抒情类、咏志类、训诫哲理类;宗教仙境类。其中以状景类言语素材最多,其中对于绿树葱茏、繁花似锦的植物景象描述使用频率最高,对景物的描写侧重其生机盎然的状态。抒情类言语素材的数量次之,其中由于自然之趣抒发的愉悦之情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由园林游乐生活引起的情感。(3)言语素材使用场所与题材的联系包括:a、交通型构筑物空间以状景类及抒情类言语素材为主,在主题的运用上特点为总体概括园内自然景色或表明园主造园理念,抒情类题材主要表达对自然的怡然之情;b、庭院休憩空间:以状景类素材最多,并表现为因时、因地、因景而作,或描述与眼前之景氛围相同、意象相似的园外之景,以引发联想。抒情类言语素材次之,并主要抒发园林生活的雅趣闲情;c、居住型空间:以描写园内植物景象及建筑的状景类素材比例最大,且注重咏志类素材的应用;d、书房:对于题材的运用也偏重表达好学志趣和隐喻人格追求的咏志类题材。(4)岭南传统名园言语素材的特色包括:追求自然真朴、生活世俗化、注重隐逸精神的表达、具有较强的地域色彩、注重形式美。(5)言语素材在岭南现代园林中的继承发展策略:a、言语素材自身具有艺术美,可丰富园林景观;b、传达园林立意信息,揭示景观主题与意蕴;c、引导及集中观赏者思维,引起游览者对景物的审美注意;d、通过文学修辞手段,强化景物的感染力;e、引起观赏者想象及联想,塑造心理空间。

刘毅娟[3](2014)在《苏州古典园林色彩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园林色彩是抽象的造型因素,是影响空间氛围、意境及区域景观特色的重要视觉要素之一。它所展现和暗含的,既是直观的,又是抽象的;既是科学的,又是感性的;即是视觉的,又是精神的:既有视觉生理的需求,又具有心理的引导……总之,园林色彩作为园林视觉感受的第一要素,在刺激视觉感官与诱导情感联想的同时,通过景色的渲染,促进内心情感的表现,从而达到园林意境的联想。这些辩证的特性,及表达的抽象性,人们更习惯以具体的物来描绘景色,渲染园林意境。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更新,风景园林专业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变革,色彩作为抽象的形式与精神符号再次得到重视,需求刺激研究的发展。因此,对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文献查询、实地调查、统计分析、色彩数据量化处理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用了4年时间十二次到苏州古典园林采集数据,其中包括3万多张的色彩调研照片。在研究过程中,按色彩的产生原理,分别研究苏州自然光色的规律及园林色彩元素的固有色;按园林色彩动静特征,统计分析了苏州古典园林的静态与动态色彩的元素,统计分析人造色彩元素的频率,使每个色彩元素具有国际色卡的标定值;按园林的专业描述特征,从空间色彩结构布局、区域立面色彩比例的分析、景点立意与色彩构成规律等角度入手,结合色彩专业程序进行色彩数据量化处理,分析色彩规律。论文从园林史、建筑史、文学史、绘画史、思想史、民俗史、工艺美术史、文人心态史等多个领域的文化背景去分析苏州园林色彩审美情趣的文化底蕴。涉及风景园林学、色彩学、色彩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对苏州古典园林色彩体系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如下:1、苏州园林色彩审美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首先源于地理及资源的优势苏州,山明水秀、资源丰富、温暖潮湿、四季分明、光照柔和等,这些自然条件奠定了苏州园林粉墙黛瓦、朱栏翠幂的景观特色。其次是苏州特有的人文因素,助长了文人园林的发展,展示了文人清新、淡雅的审美情趣。2、根据园林自然因素占主要的特性,把色彩分为动态色彩与静态色彩,依据调研的数据整理出一套具有实用价值的国际色号,为苏州园林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一套完整的色彩保护体系。3、采用色彩定量的分析法对苏州9大古典园林色彩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所得数据将有利于意境主题的保护,及传统色彩的转译,为传统和发扬中国传统用色奠定扎实的技术基础。4、通过苏州古典园林色彩体系的研究,完善了中国传统园林色彩的研究体系。5、依据研究的需求,研发两套园林色彩分析软件。

席丽莎[4](2014)在《基于人类聚居学理论的京西传统村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传统聚落受到学者的普遍关注,但一直处于南热北冷的状况,即与南方相比,北方传统村落社会知名度较低。京西门头沟区地处京畿之地,山川河流、进山古道、军事防御、寺庙道观、物资供给均促进了这一区域村落的形成和繁荣发展。近代由于交通线路的更改以及京西煤炭业的衰落,村落发展缓慢、趋于衰败,又由于深山作为天然屏障,现代工业文明对其影响较平原地区小,因此,村落的面貌和居民生活方式得以较为完整的保存。历史上的繁荣发展和上世纪的衰败没落以及山地环境共同促使了这些传统村落现今风貌的形成。本文选取34座最晚形成于明代,且具有北方山区传统风貌特点的村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人类聚居学理论对这些传统村落的自然条件、地理分布特征、风水特征、地域文化、历史成因、村落形态、建筑特征、村落街巷空间及精神文化空间进行分析,并提出对京西地区传统村落的适应性保护与发展的观点及建议。本文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方法、国内外聚落研究动态及本文创新点,并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道萨迪亚斯的人类聚居学,将其构成五要素(自然、社会、建筑、网络、人)与京西传统村落聚居构成因素相结合以形成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从“自然”角度分析京西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地形地貌、气候条件、风水特征;第三章从“社会”角度分析与村落形成发展及村落空间形态相关的文化、地理、宗教、政治、经济等因素,并采用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将京西文化生态圈内的诸多文化群落划分入文化生态层级体系;第四章从“建筑”角度,通过建筑结构、材料、装饰、色彩、与山地结合方式等方面分析京西地区建筑与环境相融合这一地域性特征;第五章从“网络”角度对传统村落中街巷及交往空间进行分析;第六章从“人”的角度重点对村落宗教信仰空间、戏台娱乐空间等精神文化空间做出分析,探究居住者的情感心理需求、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第七章通过人类聚居学中的分支研究“聚居病理研究”分析现今京西传统村落的病状特点,并针对京西传统村落中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当前所面临的既要保持历史风貌的完整性,又要适应居民现代使用要求的现实问题,提出在对其保护中融入绿色节能技术的建议,将对村落中既有建筑的保护与居民的生活需求紧密结合,探求传统村落未来发展的前景。

安妮·赖斯,顾炜[5](2007)在《吸血鬼莱斯特》文中认为《吸血鬼莱斯特》是美国着名“吸血鬼”小说大师安妮·赖斯继轰动一时的《夜访吸血鬼》之后的第二部经典力作。吸血鬼莱斯特身为法国大革命前的风流贵族,在遭到数度重创,而且似乎即将被时代潮流所淘汰的他沉眠多年后,被现代的摇滚乐所唤醒,摇身一变成为走在时代最尖端、前卫的摇滚巨星,他穿越时空四处寻觅同类,努力探询自身长年不死的神奇奥秘。面对这个已经全然不同的新世界,他讲述了他的吸血鬼生涯,并以此来澄清自己的信仰与理念,以及路易斯对他的误会。他的自述逐步展现了自己的过去与血族的传承,让读者看到他在黑暗世界中的挣扎——一个充满勇气、向往舞台和掌声的贵族如何被剥夺了他本来会拥有的光明与美好;他将自己的母亲化为吸血鬼;他在寻找马格纳斯的过程中发现历史秘密;他和尼古拉斯、阿曼德的爱恨情仇……这段惊心动魄的精彩故事熔魔幻、恐怖于一炉,紧张的情节让人无法呼吸。神圣和堕落、真善美的交错对立……尽在《吸血鬼莱斯特》!

詹红[6](2002)在《建筑与水 ——现代建筑空间水要素研究》文中认为水——宇宙万千生物因它孕育而来。人类因水而有了生命,城镇因水而繁荣。建筑活动中对自然水环境的研究和利用,从古代就已经开始了。在古典园林中水作为一种建筑要素被广泛的采用,并得到发展和传播,确立了建筑空间水要素的重要地位。历史发展到今天,城市之中的建筑往往用地紧张,不可能都有充裕的内外环境用地,但是人们在现代建筑空间中仍然渴求自然环境。水作为一种典型的自然物质,由于其和人类的密切关系,越来越被建筑师所关注,因此对现代建筑空间水要素的研究是需要的,而且是迫切的。论文首先在绪论部分介绍了建筑与水的关系、建筑空间和建筑空间水要素的基本概念、发展及研究现状,并指出研究的主题是现代建筑空间中的水要素;第二部分从历史出发,介绍和分析中外古典园林和水乡民居中水要素的特色及设计,并分别阐述对现代建筑空间水要素研究的意义;第三部分分析阐述了现代建筑空间中水要素的角色、作用,以及典型现代建筑——居住小区和公共建筑空间中的水要素;第四部分从水、人、美学和生态性等同现代建筑空间水要素的设计密切相关的角度来分析现代建筑空间水要素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此主要阐述建筑空间水要素设计应满足以水为中心、以人为主体,以及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最后一章根据前文的分析,对现代建筑空间水要素设计方法进行探讨,形成现代建筑空间水要素设计的组合方式和设计手法以及其它相关要素的设计要点。结合几部分归纳、整理现代建筑空间水要素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为今后的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玻璃装饰——倒映浪漫情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玻璃装饰——倒映浪漫情怀(论文提纲范文)

(1)广州传统建筑格扇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广州传统建筑格扇门形式特点
    2.1 概念
    2.2 建筑功能
        2.2.1 建筑立面组成
        2.2.2 门厅中门
        2.2.3 厅堂背景
        2.2.4 室内房间划分
    2.3 构造形式
        2.3.1 构件组合
        2.3.2 尺度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传统建筑格扇门制作工艺
    3.1 木作
        3.1.1 木材
        3.1.2 制作工序
        3.1.3 木雕传承
    3.2 玻璃刻画
        3.2.1 发展脉络
        3.2.2 制作技艺
        3.2.3 色彩关系
    3.3 明瓦
        3.3.1 材料辨析
        3.3.2 损坏原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传统建筑格扇门装饰纹样
    4.1 纹样部位分类
        4.1.1 格心
        4.1.2 绦环板及裙板
    4.2 纹样表达特征
        4.2.1 构图形式
        4.2.2 风格特征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岭南传统名园造园中言语素材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缘起
        1.1.1 园林艺术与文学语言关系紧密
        1.1.2 言语素材在园林运用中具有民族特色
        1.1.3 岭南园林中的言语素材研究局限性大
    1.2 相关概念
        1.2.1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
        1.2.2 言语素材的定义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外园林中言语素材的应用研究现状
        1.4.1 东亚国家园林中言语素材应用现状
        1.4.2 西方国家园林中言语素材应用现状
    1.5 中国园林中言语素材的应用研究现状
        1.5.1 从写作题材及表现手法方面研究
        1.5.2 从园林意境方面研究
        1.5.3 从文学方面研究
        1.5.4 从表现形式方面研究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1.1 岭南自然人文条件概况
        2.1.2 岭南园林的发展简述
    2.2 研究对象及其基本情况
        2.2.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2.2.2 研究范围的确定
    2.3 研究数据采集
        2.3.1 文献资料
        2.3.2 实地调研
3 结果与分析
    3.1 岭南传统名园中应用的言语素材汇总
        3.1.1 番禺余荫山房
        3.1.2 顺德清晖园
        3.1.3 东莞可园
        3.1.4 佛山梁园
    3.2 言语素材的题材与应用场所
        3.2.1 岭南传统名园中言语素材的常见题材
        3.2.2 言语素材的应用场所类型
        3.2.3 言语素材题材与应用场所的关联性
    3.3 言语素材的涵义在景观空间中的表达
        3.3.1 言语素材在水庭景观中的表达
        3.3.2 言语素材在植物景观中表达
        3.3.3 言语素材在建筑景观中的表达
        3.3.4 言语素材在山石景观中的表达
    3.4 言语素材的形式对空间效果的影响
        3.4.1 言语素材的形式及其使用频率
        3.4.2 言语素材的形式与园林空间的关联
    3.5 旧园与新园的言语素材对比分析
        3.5.1 个体内对比分析
        3.5.2 整体性对比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岭南传统名园中使用言语素材的特色
        4.1.2 岭南传统名园中言语素材所起的作用
        4.1.3 当代园林中应用言语素材的意义
        4.1.4 当代园林中言语素材的应用思路探讨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3)苏州古典园林色彩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苏州古典园林色彩体系概念的提出
        1.1.1 苏州古典园林研究范围的限定
        1.1.2 园林色彩体系的研究基础与范畴
        1.1.3 苏州古典园林色彩体系的概念
    1.2 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内容与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查询
        1.4.2 实地调查
        1.4.3 比较分析
        1.4.4 色彩面积统计
        1.4.5 色彩数据的量化处理
        1.4.6 调查问卷分析
    1.5 课题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2 苏州古典园林色彩体系的研究基础
    2.1 色彩学的理论基础
        2.1.1 色彩学的发展概述
        2.1.2 色彩的产生
        2.1.3 色彩的属性
        2.1.4 色彩的视觉心理
        2.1.5 色彩的搭配原理
        2.1.6 小结
    2.2 色彩地理学的借鉴
        2.2.1 色彩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2.2.2 色彩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2.2.3 色彩地理学研究方法的借鉴
    2.3 城市色彩景观研究方法的启示
        2.3.1 国外城市色彩景观的理论发展
        2.3.2 国内城市色彩景观的理论发展
        2.3.3 城市色彩景观研宄方法的启示
    2.4 中国传统色彩观的影响
        2.4.1 中国传统文化中“色彩”的认知
        2.4.2 中国传统五色体系
        2.4.3 中国传统五色体系色彩观的演绎
        2.4.4 小结
    2.5 本章小结
3 苏州古典园林色彩体系形成的自然与人文因素
    3.1 影响苏州古典园林色彩体系的自然环境因素
        3.1.1 地理环境造就园林特色
        3.1.2 苏州地质资源影响园林色彩
        3.1.3 苏州气象特征影响区域自然色彩
        3.1.4 不同自然光照类型对苏州园林色彩显色的影响
        3.1.5 不同时间段的光照条件对园林色彩显色的影响
        3.1.6 三种主要天气现象对苏州园林色彩显色的影响
        3.1.7 苏州自然环境下产生的苏州文化色彩
        3.1.8 自然环境综合因素造就苏州园林色彩特色
    3.2 影响苏州古典园林色彩艺术的人文因素
        3.2.1 苏州历史沿革对区域色彩景观的影响
        3.2.2 人文交往所形成的苏州文化特色
        3.2.3 苏州岁时节对苏州古典园林色彩的影响
        3.2.4 人文因素造就了各个历史时期苏州园林色彩艺术
    3.3 本章小结
4 苏州古典园林色彩元素的采集与分析
    4.1 动态色彩
        4.1.1 天色
        4.1.2 水色
        4.1.3 植物
        4.1.4 移动的色彩
    4.2 静态色彩
        4.2.1 粉墙
        4.2.2 黛瓦
        4.2.3 青砖
        4.2.4 灰饰
        4.2.5 油漆
        4.2.6 彩画
        4.2.7 彩饰
        4.2.8 本色家具
        4.2.9 花岗石
        4.2.10 花街铺地
    4.3 本章小结
5 苏州古典园林色彩研究
    5.1 拙政园
        5.1.1 概述
        5.1.2 园林布局与色彩结构体系
        5.1.3 区域色彩景观的分析
        5.1.4 主题景点色彩景观的分析
        5.1.5 小结
    5.2 留园
        5.2.1 概述
        5.2.2 园林布局与色彩结构体系
        5.2.3 区域色彩景观的分析
        5.2.4 主题景点色彩景观的分析
        5.2.5 小结
    5.3 网师园
        5.3.1 概述
        5.3.2 园林布局与色彩结构体系
        5.3.3 中心区域色彩景观的分析
        5.3.4 主题景点色彩景观的分析
        5.3.5 小结
    5.4 环秀山庄
        5.4.1 概述
        5.4.2 园林布局与色彩结构体系
        5.4.3 中心区域色彩景观的分析
        5.4.4 主题景点色彩景观的分析
        5.4.5 小结
    5.5 沧浪亭
        5.5.1 概述
        5.5.2 园林布局与色彩结构体系
        5.5.3 区域色彩景观的分析
        5.5.4 主题景点色彩景观的分析
        5.5.5 小结
    5.6 狮子林
        5.6.1 概述
        5.6.2 园林布局与色彩结构体系
        5.6.3 区域色彩景观的分析
        5.6.4 主题景点色彩景观的分析
        5.6.5 小结
    5.7 艺圃
        5.7.1 概述
        5.7.2 园林布局与色彩结构体系
        5.7.3 区域色彩景观的分析
        5.7.4 主题景点色彩景观的分析
        5.7.5 小结
    5.8 怡园
        5.8.1 概述
        5.8.2 园林布局与色彩结构体系
        5.8.3 区域色彩景观的分析
        5.8.4 主题景点色彩景观的分析
        5.8.5 小结
    5.9 耦园
        5.9.1 概述
        5.9.2 园林布局与色彩结构体系
        5.9.3 区域色彩景观的分析
        5.9.4 主题景点色彩景观的分析
        5.9.5 小结
    5.10 本章小结
6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4)基于人类聚居学理论的京西传统村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和目的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文物考证
        1.2.2 实地考察
        1.2.3 图像法
        1.2.4 比较法与归纳法
        1.2.5 典型个案法
    1.3 已有研究成果与本论文创新点
        1.3.1 国内外聚落研究的多维视野
        1.3.2 北京地区的传统村落研究
        1.3.3 研究创新点
    1.4 理论基础
        1.4.1 人类聚居学理论
        1.4.2 文化生态学理论
第二章 京西传统村落概述
    2.1 “京西传统村落”界定
        2.1.1 “京西”概念界定
        2.1.2 “传统村落”范围界定
        2.1.3 门头沟区传统村落保存数量众多的原因分析
    2.2 京西自然环境
        2.2.1 地形地貌
        2.2.2 水文地质
        2.2.3 气候条件
    2.4 京西传统村落地理分布特征
        2.4.1 深山区传统村落分布密度大
        2.4.2 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与海拔成反比
        2.4.3 传统村落沿河流分布
        2.4.4 传统村落沿古道分布
    2.5 京西传统村落的风水与选址
        2.5.1 川底下:蜿蜒磅礴聚福禄
        2.5.2 灵水:静卧群山立玄武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京西文化生态层级体系及传统村落成因分析
    3.1 京西文化生态圈的层级结构分析
        3.1.1 文化生态位
        3.1.2 京西聚落文化的层级划分
    3.2 京西聚落文化的层级格局
        3.2.1 京西文化圈与其他文化圈的交错重叠
        3.2.2 京西原初文化
        3.2.3 京西文化生态圈内的层级谱系
    3.3 文化群落在文化生态链上的传播
        3.3.1 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的京西古道
        3.3.2 孕育文化并促进文化传播的的永定河
        3.3.3 与政治和经济相关的人口迁移
    3.4 人地关系论与京西传统村落成因分析
        3.4.1 人地关系论
        3.4.2 京西传统村落成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京西传统村落建筑地域特征
    4.1 传统村落建筑实例测绘分析
        4.1.1 宗教建筑测绘分析
        4.1.2 戏台建筑测绘分析
    4.2 京西传统村落民居建筑地域特征分析
        4.2.1 建筑结构体系
        4.2.2 建筑与山地的结合方式
        4.2.3 就地取材的建筑材料
        4.2.4 建筑装饰的运用
    4.3 京西传统村落典型民居形式——山地合院
        4.3.1 山地合院类型划分
        4.3.2 因地制宜的合院空间布局
        4.3.3 山地合院的空间组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京西传统村落街巷空间特征
    5.1 京西传统村落街巷界面分析
        5.1.1 侧界面
        5.1.2 底界面
        5.1.3 顶界面
    5.2 京西传统村落街巷空间构成
        5.2.1 主街
        5.2.2 支线巷道
        5.2.3 街巷节点
    5.3 京西传统村落街巷平面形态
        5.3.1 鱼骨型街巷
        5.3.2 棋盘型街巷
        5.3.3 核心型街巷
        5.3.4 放射型街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京西传统村落精神文化空间特征
    6.1 宗教信仰空间
        6.1.1 三家店:免受自然灾害的保护神
        6.1.2 圈门:与经济生活相关的保护神
        6.1.3 琉璃渠:由古道交通形成的宗教建筑特殊功能
        6.1.4 灵水:保佑登科及第的儒家思想
        6.1.5 桑峪:多元信仰的和谐共存
    6.2 戏台娱乐空间
    6.3 京西民间戏曲与民俗
        6.3.1 京西民间戏曲
        6.3.2 京西民俗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京西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7.1 聚居病理研究与京西传统村落
        7.1.1 聚居病理研究
        7.1.2 当前京西传统村落的“聚居病状”特征与成因
    7.2 京西传统村落的保护
        7.2.1 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及与村落保护相关的国际宪章、建议
        7.2.2 传统村落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7.2.3 京西传统村落保护中绿色节能技术的融入
    7.3 京西传统村落的发展
        7.3.1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
        7.3.2 传统村落影视基地发展
        7.3.3 传统村落主题产业园发展
    7.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出版物
致谢

(6)建筑与水 ——现代建筑空间水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基本概念
        1.1.1 建筑与水
        1.1.2 建筑空间
        1.1.3 建筑空间水要素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框架
        1.3.1 研究范畴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方法
2 传统建筑空间水要素分析
    2.1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水要素分析
        2.1.1 中国古典园林之水
        2.1.2 中国水乡民居之水
    2.2 国外传统建筑空间水要素分析
        2.2.1 日本古典园林之水
        2.2.2 欧洲古典园林之水
        2.2.3 伊斯兰古典园林之水
3 现代建筑空间水要素分析
    3.1 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与水要素
        3.1.1 内部空间设计与水要素
        3.1.2 外部空间设计与水要素
    3.2 现代建筑空间水要素设计分析
        3.2.1 居住小区庭院空间水要素
        3.2.2 公共建筑空间水要素
4 现代建筑空间水要素的设计原则
    4.1 水的特性
        4.1.1 水的基本特性
        4.1.2 水的基本类型
        4.1.3 水的美学特征
        4.1.4 水的文化特征
        4.1.5 水的气候特征
        4.1.6 水的利用原则
    4.2 以人为本
        4.2.1 人的基本需求
        4.2.2 人对建筑空间的基本需求
        4.2.3 人对水的基本需求
    4.3 现代建筑空间水要素设计的美学原则
        4.3.1 经典美学原则
        4.3.2 现代先锋美学观念的影响
    4.4 现代建筑空间水要素设计的生态原则
        4.4.1 生态建筑的设计思想
        4.4.2 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4.4.3 现代建筑空间水要素设计的生态原则
5 现代建筑空间水要素设计方法
    5.1 空间形态设计
        5.1.1 水作为建筑的背景
        5.1.2 水作为建筑空间的联系体与隔离体
        5.1.3 水作为建筑空间的核心
        5.1.4 水作为建筑的造型元素
    5.2 水要素设计手法
        5.2.1 衬托手法
        5.2.2 对比手法
        5.2.3 借声手法
        5.2.4 点色手法
        5.2.5 光影手法
        5.2.6 贯通手法
        5.2.7 藏引手法
    5.3 相关要素及其设计
        5.3.1 构筑物
        5.3.2 雕塑和园石
        5.3.3 动植物要素
        5.3.4 光和声要素
        5.3.5 人的活动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发表论文
    附录B竞赛获奖作品

四、玻璃装饰——倒映浪漫情怀(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传统建筑格扇门研究[D]. 李雅倩.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岭南传统名园造园中言语素材的应用研究[D]. 谭斯慧.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 [3]苏州古典园林色彩体系的研究[D]. 刘毅娟. 北京林业大学, 2014(03)
  • [4]基于人类聚居学理论的京西传统村落研究[D]. 席丽莎. 天津大学, 2014(05)
  • [5]吸血鬼莱斯特[J]. 安妮·赖斯,顾炜. 译林, 2007(S1)
  • [6]建筑与水 ——现代建筑空间水要素研究[D]. 詹红. 重庆大学, 2002(02)

标签:;  ;  ;  ;  ;  

玻璃装饰——体现浪漫情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