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连词“the

选择连词“the

一、选择连词"其(论文文献综述)

闫鹏飞[1](2021)在《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多维度分析 ——以材料科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学术英语作为学科知识构建与传播的主要形式,具有重要的语言学地位与理论研究价值。其中,研究论文作为学术话语行为呈现的典型语类,其语体特征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已有研究大体遵循语类分析、元话语分析和语言特征分析三种路径,尝试对之进行深入描写与解释。但是,前人文献大多仅涉及少数的语言特征,且较少依托大规模语料量化考察研究论文的语篇内部变异,即摘要、引言、结果与讨论、结论以及方法部分之间的功能与语言特征差异,因此不足以全面反映研究论文的整体以及局部语体特性。基于前人学术话语和语体变异理论架构,依据Becher(1989,1994)学科分类框架,本研究选取材料科学这一代表性应用型硬学科,创建千万词级实证性研究论文语料库,提取主要篇章结构,依次是摘要、引言、结果与讨论、结论以及方法部分;之后,梳理完善前人语体变异研究所用特征(如Biber 1988,2006b;Biberetal.2004,2007),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spaCy和word2vec挖掘短语与语义特征,构建涵盖词汇语法、短语、句法、语义和语用层面的22类共计165个特征,并从中提取出88个极具区分力的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在此基础上,开展多维度分析,结合索引行与聚类分析,同时参照研究论文共核的语步构成与元话语属性,探究论文不同语篇部分之间的功能差异及特征选择。结果显示,硬学科实证性研究论文的语篇内部变异突出体现于六个功能维度,分别是1)知识概念阐释相对于过程步骤描述、2)论述语气与层级相对于信息平铺直述、3)命题关系提炼相对于图表数据呈现、4)信息抽象度与概指性、5)研究目的与结果概述、以及6)认识情态意义拓展。各个功能维度均依托多种词汇语法、短语、句法、语义或语用特征得以实现。前三个维度内部均包含共变功能及特征,后三个维度则呈现单一功能属性。对于各个维度而言,硬学科研究论文的不同语篇部分之间均呈现显着的功能差异及特征选择。本文结论整体呈现了典型学术话语行为及其实现方式,有力拓展了语体变异和学术话语研究观察视角;充分验证了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挖掘构建语言特征集与资源库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为优化细化学术英语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以及二语学术写作评测提供了数据支撑、真实示例和量化指标。

王连柱[2](2021)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文中提出伴随“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愈发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欲解决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以国外受众乐于接受的形式讲述好“中国故事”,除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外,还应加强语言本体研究、跨语言和跨文化研究。汉、印、阿、希四个民族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广泛的影响力,研究好他们的语言和文化,提出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本研究选取汉、印、阿、希四种民族语言及其及物性系统作为跨语言比较研究的对象,以期增进人们对四种语言、四个民族的认识,让民族沟通之路更为通畅。纵观语言研究史可知,史上论及及物性这一重要且复杂语言现象的学者众多,总结来看,他们对及物性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形式和意义两个层面,即(形态)句法及物性和语义及物性。最先从意义层面探讨语义及物性的学者是Halliday,其将及物性视为小句经验功能的一部分,作用是把人们对主客观世界的各种经验用“过程”“参与者”以及“环境成分”表达出来。Halliday和Fawcett的及物性系统主要是基于英语建构的,而每种语言都需要一个特定的、与该语言特征相适应的及物性系统。多位学者如Caffarel、Teruya和何伟已相继建构起针对法语、日语和汉语的及物性系统。此外,有些学者如Lavid、Matthiessen和何伟已经尝试开展及物性系统的跨语言比较或对比研究,或者类型学研究,但是这类研究的数量还比较少,覆盖的语种和语料也不够丰富,且没有将语言比较或对比与文化、思维层面的阐释相结合,追问何以呈现此样不同。在汲取前人研究经验并指出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本研究以Halliday的及物性理论以及何伟关于及物性系统建构的研究为指导,借助比较和对比等研究方法,探究汉、印、阿和希四语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共性和殊性,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对殊异背后所隐伏的深层动因进行解释,以期补益于人们对四种语言,以及它们背后的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及物性过程类型出发,本研究发现,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有五点共性特征:丰富性、层次性、张力性、隐喻性和抽象性。丰富性指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均拥有丰富的过程类型和多样化的参与者角色,都能够有效表征发生在物质和社会世界、心理世界和关系世界的认知经验。层次性指四语的及物性过程类型均可按照具化程度,区分为上层、基本层和下层过程,在进行语篇分析时,人们可以选择基于上层、基本层甚至是下层及物性过程进行分析。张力性指当受到使用语境、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等主客观条件“牵制”时,小句从本应属的某种过程类型变成了另一种过程类型,或者小句的过程类型难以分辨,亦此亦彼、非此非彼。隐喻性指一种及物性过程会被隐喻化为另外一种过程,与过程相关的参与者和环境的功能角色可能会随之出现变化。抽象性指四语及物性系统内部不同层次的过程之间存在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从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出发,本研究发现,虽然四语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均包含“过程”“参与者”和“环境”三种语义成分,但它们的相对序位、省略与凸显、整合程度等并不完全相同。汉语呈现出:1)“参与者”前置,“过程”通常不居于小句句首,“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略多,有一定位置自由度;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较高比例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居中,语义整合程度稍高等显着特征。印地语呈现出:1)“过程”后置,“过程”的位置固定、单一,“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少;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一定数量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成分整合类型最少,语义整合程度最低等显着特征。阿拉伯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过程”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多,位置自由度最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没有“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最高等显着特征。希腊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参与者”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较多,位置自由度较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有少量“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较高等显着特征。四语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上的殊异,是由四个民族不同的认知、思维直接导致的,但殊异产生的最终根源还在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地理、自然和社会环境。汉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汉民族的农耕文化和儒道文化,及由其而生的事理逻辑思维、时间性思维、悟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顺序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非常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印地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印民族的多元文化、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论辩逻辑思维、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直觉证悟思维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较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低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阿拉伯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阿民族的沙漠游牧文化、外来文化和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非常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希腊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希民族的商贸文化、科学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探究不同语言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异同,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阐释殊异产生的根源,不仅有助于语言教学,而且对增进民族间的沟通与理解大有补益。

曹锐[3](2020)在《细粒度情感分析研究及在网络舆情分析上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网络评论大量增长,用户需求的不断细化,以往只对评论整体进行情感倾向性分析的粗粒度情感分析越来越不能满足分析人员的需求,为了更加准确地对用户在某个产品、服务、话题事件上的相关评论信息进行挖掘,更细致地了解评论用户的真实看法和情感表达,细粒度的情感分析成为了提供解决方法的关键研究方向之一。细粒度情感分析的优势在于能够针对用户评论所指向的对象完成情感倾向性分析,并给予更多可视化展示信息的可能性。网络舆情是可能对社会带来重大影响的,因此是研究者们十分关注的应用领域。网络舆情重要的信息来源就是大量的用户评论,这些大量评论蕴含的信息不论对个人、企业还是政府都有极具价值,细粒度情感分析正是可以较好挖掘网络舆情中大量用户评论价值的最佳方式之一。细粒度情感分析有两个主要任务:主题提取和情感倾向性分析。主题提取采用基于LDA算法的语料先验改进策略。原始LDA算法进行主题提取时会出现部分与主题无关的高频词被提取,部分有关的低频词被丢弃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入先验知识,修改语料库分布的改进策略。情感倾向性分析采用先人工标注训练集,再对预训练模型Bert-wwm进行微调的方法实现情感分类。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对语料库的先验改进策略的主题提取明显改善了不能实现较好的主题划分和被划分的主题关键词不能较好表达语义的问题。(2)情感倾向性分析模型在测试集上取得了 85.6%的准确率,可以合格地完成整体舆情评论数据集的预测任务。在网络舆情事件应用方面,本文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采取常用舆情分析手段结合细粒度情感分析实验结果的方式,生成了多种可视化的舆情分析图作为分析成果,其中,舆情评论情感强度时序图符合舆情评论分析人员的实际需求,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较全面而准确的整体和细节信息,有助于其进行舆情事件总结,并为相应的负责机构提供合理的应对建议。

王宏晨[4](2019)在《克拉维乌斯《原本》及其汉译研究》文中认为克拉维乌斯(Christoph Clavius,1537/1538-1612)编注的《欧几里得原本》1574年本前六卷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徐光启(1562-1633)译成汉语并以《几何原本》为题在1607年出版,是西方数学传入中国的开端,同时也是明清之际西学典籍传入中国的开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克拉维乌斯《原本》的汉译是一项非常艰难的文本转化:从语言差异角度来看,拉丁语和古汉语分属不同语系,构词、语法均各成系统;从文化差异角度来看,侧重演绎推理、抽象证明的欧氏几何学与侧重算法、崇尚实用的中国传统数学也是取向各异。这部西方数学典籍怎样跨越语言障碍得以翻译?西方数学的逻辑推理能否由古汉语准确表达?中国传统数学乃至传统文化在利玛窦与徐光启翻译西学原典中发挥了何种作用?要回答上述问题,首要之事是要开展克氏《原本》与汉语译本的比较研究。“克拉维乌斯《原本》”是克拉维乌斯编辑注释的欧几里得《原本》的简称,缀以“克拉维乌斯”这一修饰语,意在凸显该版本在卷数、正文、注释乃至性质方面均不同于欧几里得原作,而受编注者的影响甚深。由于克拉维乌斯《原本》之中包含有大量拉丁语版《原本》已有成果,因此在实际讨论中,本论文从现存首部拉丁语版《原本》阿德拉特本开始,对12-16世纪的重要拉丁语版《原本》展开梳理,将克拉维乌斯《原本》置于12-16世纪拉丁语版《原本》流变这一历史脉络之中予以观照,揭示克本与之前版本的异同。本论文还将克拉维乌斯《原本》与利徐汉译《几何原本》进行全面比勘,分别从正文与专论两个层面,探讨古汉语译本与拉丁语底本之间的传承、删减、增补、改易等复杂关系。具体来说,第一章为“绪论”,概述选题缘起、文献综述、研究要点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从文化定位与文本形态两个方面对从阿德拉特本到克拉维乌斯本的拉丁语版《原本》的流变情形展开研究,期间包括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两个阶段。文化定位方面,中世纪编者并不重视《原本》的希腊文化属性,《原本》在中世纪以普通数学教材的面貌出现,编者并未公开提及此书与希腊文明的关联。文艺复兴时期则不然,我们分析了其中赞伯蒂、康曼迪诺和克拉维乌斯三个版本的长篇序言,指出其共同结构模仿了5世纪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克洛的数学导言,首先论证数学为希腊学术的正统学科、再论证几何学为希腊数学的正统学科、最后指明欧几里得为“几何学家”、《原本》是一部传授几何学原理的着作,以此树立起《原本》在希腊文明中的地位。文本形态方面,公设公理、命题与专论的大量增加,使得《原本》的注释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原本》逐渐形成以理论几何学为主的正文与几何-算术-代数的注释之《原本》复合体。克拉维乌斯《原本》在思想倾向、体例结构、论证程式、命题数量与专论内容这五个方面都顺应了拉丁语版《原本》的发展趋势,是注释型《原本》的集大成之作。第三章总结克氏《原本》与欧几里得《原本》有三点不同:一、定位不同。欧几里得《原本》是理论性质的着作,并无多少实用成分,而克氏《原本》则加入了相当数量的实用几何学与实用算术内容。二、卷数不同。欧氏《原本》最初由十三卷构成,公元6世纪以来形成了通行十五卷本,克拉维乌斯将此十五卷统称为“欧几里得《原本》十五卷”,又续补一卷,形成克本十六卷本。三、正文不同。克氏《原本》在公设、公理、界说、命题四个层面均较欧氏《原本》有所增补,这些均表明克本在全面继承欧几里得《原本》论证结构的同时,大大扩充了欧氏《原本》的注释性内容。第四章重点考察了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分析《几何原本》中“几何”一词的由来,指出该词既有诸如线、面、体等几何量(magnitudo)之意,又有兼包度与数的一般量(quantitas)之意。相关概念“几何之学”乃至“《几何原本》”后面都有Geometria(拉丁语几何学)的影子,确定了“几何”译名与Geometry之间存在的关联。通过考察“几何”译名,将其上升为对西方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以来“几何之学”概念演变的历史认识。随后分别考察底本与译本在界说、命题以及证明结构方面的异同:界说的翻译总体上与底本原文差别较大:全部4个定义联项esse,dicitur,appellatur,vocatur中,只有esse的主要译词合乎底本原意。全部83个被定义项中,合乎底本原意的低于一半。全部80条界说释义部分中,只有28条完全忠于底本原意。利徐有意识地改造底本原文,使之符合古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显示出会通中西的实绩。句法是界说翻译中最与底本原文贴近的部分。命题的译文最贴合底本原文,密合程度最高。47条求作命题之中,有32条简单句采用的是保持原文句型的翻译模式,此外还有多条复杂句也是如此,占据绝大多数。五类求证命题中,除简单句之外,其余四类句型命题利徐均基本上选用恰当的古汉语虚词,尽量保持底本拉丁语命题的固有句型,条件句与结论句在译文中清晰可辨。证明结构的翻译受中国传统数学的影响最大。利徐援用中国传统数学语汇,借以构造译本证明结构的提示词,如“解曰”“法曰”,这些都为克本原文所无。克本原文的证明结构承袭自普罗克洛六分法,而利徐则将其改作“解曰”-“论曰”-“法曰”-“注曰”四分法,几乎全部删去原文结论部分,已非底本原貌。利徐又将大量设问句、反问句应用于驳论命题的论证,这些独立于拉丁语原文的辞句,与中国传统典籍中的驳论有相通之处。以上种种都使得译本的证明结构呈现出中西会通的独特形态。第五章比对了克氏《原本》所载四篇专论,即置于正文之前的《数学学科导言》、第三卷界说16注释中关于切边角的专论、第五卷界说3注释中关于比例分类的专论、以及第六卷界说5注释中关于复合比的专论。通过分析其与译本相应专论之间的异同,结果发现前三组专论的立意、侧重皆不相同,并非译文与原文之间的严格对应关系。克本《数学学科导言》采用了柏拉图哲学的先验说,利徐本相应专论则采用了儒学的“格物穷理”说。与克本切边角专论相比,利徐本切边角专论的重构有两大特点:一、角概念定义内容大为淡化,与中国传统数学不重视角概念相一致;二、援引《庄子》“尺棰之义”强调切边角可以无限细分。克本比例专论中诸如主谓互换、种加属差这些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内容,利徐均加以改易删削,重点保留了原文的计数法则。前三组专论的对勘表明:《几何原本》专论的具体数学材料取自拉丁文的西学文本,但是以中国传统的方式加以解读。本章第四组专论的对勘则在韩跋本与克氏1574年本第六卷第五界笺注中所含专论、以及初函本与克氏1589年之后所出各本第六卷第五界笺注与第六卷第二十三题“后注曰”中的专论之间展开。所得结论为韩跋本系《几何原本》初刻本、因此在年代上早于初函本的论断提供了内容上的支持。第六章是结语。本篇论文所探讨的年代范围上起阿德拉特本诞生的12世纪,下至《几何原本》初函本出版的1629年。跨越六个世纪的宏阔历史背景,贯穿中西两大文明,涉及拉丁语、古汉语等多个重要《原本》版本,综合运用科学史、语言学与翻译史的研究方法,系统探讨了欧几里得《原本》从阿德拉特本到克拉维乌斯《原本》,再从克拉维乌斯《原本》到利玛窦、徐光启汉译《几何原本》的流变过程。本论文从拉丁语底本比勘利徐译本,对克本前六卷全部80条界说、182条命题及其论证展开全面比对梳理。本论文注重以案例分析辨析历史疑难,如通过“几何”译名翻译再考,阐明“几何”一词并不排斥Geometria的背景;又如以《几何原本》第六卷界说五笺注来源分析,确认韩跋本为1607年初刻本。本论文还通过思想探源的方法,分析了汉译《几何原本》中具体体现的中西会通案例,从而为徐光启的“翻译会通”伟大思想提供了具体例证。这是汉译《几何原本》带给中国最有价值的学术思想,更是“几何之学”感动中国之真谛所在。

王世明[5](2019)在《弗洛恩提努斯《罗马城水务志》译注》文中指出《罗马城水务志》成书于公元一世纪末期,作者弗洛恩提努斯受涅尔瓦及元老院任命出任水务官(curator aquarum)后,亲自组织搜集罗马城供水系统的一手资料,整顿供水管理之种种积弊,重申供水管理相关法令规章与人员职责,并将上述工作成果简明扼要地整理成一份“备忘录”或“日志”(commentarius),是为该作。《罗马城水务志》是现存最早亦是唯一有关古代罗马城供水系统的专着,其中既包含水道系统建设的历史脉络与关键技术细节、数据,又有行政管理规范及法律、元老院决议、皇帝敕令原文,同时亦不乏作者的个人见解。因其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加之作者本人身份赋予该作的权威性,故被学界公认为研究古罗马供水问题的重要参考。本文分概述、译文及注释三个主要部分。概述简要介绍了该作写作背景、结构与内容,梳理了文本传统和今人研究成果,并对本文译注体例加以说明;译文以罗杰斯所作评注本为底本,参考洛布本及托伊布纳本,旨在给出相对可靠的中译本;注释参考罗杰斯的评注本,并尽力体现晚近研究成果。文中强调,对《水务志》文本的理解以及对古代罗马城供水问题的研究均应回归时代背景,由此对公元一世纪或罗马帝国早期政治环境、制度建设与社会变迁加以考察,方能发掘该作不同于一般“技术类着作”的史料价值。

杨敏[6](2019)在《《中国:希望还是威胁?》(第八章至第十章)翻译项目报告》文中提出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笔者选取的是《中国:希望还是威胁?》一书的第八章至第十章。该书由霍斯特·于尔根·赫勒所作,出版于2017年。论文所选内容主要探讨了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差异,在多位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从殷、商、周时期到孔子时代君王之道的发展变迁,指出中西方文化在社会规范行为模式、宗教、亲属制度以及家庭关系方面的种种差异。笔者选择该翻译材料的目的是了解西方学者眼中不同维度的中西文化差异,对于中西方文化交流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希望能够让更多关注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认识古代及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了解中国的崛起给西方带来的思考。在凯瑟琳娜·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分析了此次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一些翻译重难点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及解决方案。该翻译材料属于信息型文本,概念多,逻辑性强。翻译过程中主要存在两方面难点:词汇和长句的翻译。笔者灵活使用增译、省译、词性转换、补偿翻译、拆换句序等方法,尽可能使译文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并贴合汉语表达习惯。本翻译报告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翻译项目介绍;第二,任务描述,描述翻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第三,案例分析,翻译理论选择及重难点问题的解决,这是本报告的重点;第四,实践结论,总结此次翻译的经验教训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孙铭悦[7](2018)在《评价的语篇功能 ——以英语社论为例》文中提出语言作为社会符号系统具有表达各个层面的意义潜势,实现概念、人际和语篇三种元功能。语言元功能之间的互动关系是语篇分析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评价是语篇语义层面三大人际语义学系统之一。评价研究从体裁(语类)、语法、词汇和语篇视角,关注评价意义生成过程和评价语篇功能表征,分析语篇激活的评价意义、可及的评价选择、调用的评价策略和生成的潜在效果,识解表达主体态度、调节人际关系和组织语篇三种功能。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前两个方面评价的人际元功能研究,忽略了评价的衔接和连贯、主位和信息结构、体裁组织等三个方面的语篇元功能研究。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视阈,和评价系统的关照下,通过语篇元功能的视角,本研究旨在探索英语社论新闻语篇中评价系统的语篇功能,主要包括三个研究问题:(1)评价意义通过哪些语篇机制来实现人际元功能和语篇元功能互动关系?(2)评价意义如何在语篇发展过程中实现语篇语义层面上的组织配置模式?(3)评价意义因为什么变量或因素来解释其交际效果和语篇功能?围绕这些核心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语篇驱动的个体语篇发展分析方法,对《纽约时报》关于“9.11”恐怖袭击的两个社论语篇进行定性、个案研究。其研究程序或步骤是:首先,基于评价系统理论框架,构建了评价篇章性组篇机制分析框架,包括四个模块、三个层面、两个维度和一个中介变量。然后,从四个模块方面,依次分析评价系统资源作为重要的组篇机制,实现论证和劝说的体裁交际目的、团结一致的人际修辞效果和有机整体的语篇连贯功能。最后,综合起来,通过两个实例对比,例证和展示所构建的分析框架的可行和适用,最终揭示社论新闻的可识别的体裁地位、区别性语域属性和独特的语篇本质。评价的衔接连贯分别依赖五组态度词汇衔接链、级差修饰链和介入指称链,作为衔接机制,标示评价韵律繁殖的耦合、和谐、格律的三种手段,和饱和、加强、支配的三种模式,析出与体裁阶段和语域语场密切相关的评价分布模式、协同模式和交互模式,体现辩证、雄辩、劝说的三种评价论证方式,一种合理或合法的评价连贯关系,和像似、隐喻、符号或修辞的评价连贯原则。评价的主位和新信息关注,当评价资源被投射或配置在最大主位区域和最小新信息-述位的两个语篇显着位置上,作为组篇机制,实现四个方面的元功能。评价主位概念上识解语篇参与者的可见度、过程的名词化和及物性衔接和谐,逻辑上构建概念分类、拓展关系和轨道式、分类式和串联式的论证结构,人际上编码取值倾向、对话定位和非参与者主位的选择,语篇上实现八种推进模式、面向双向的超主位和评价韵律和格律的互动。而评价新信息可识别为经验危机点,逻辑核心点、人际争议点、语篇凸显点,分别体现句子功能观、修辞结构理论、社会秩序理论、音系学、语用交际的基本原则。二者与语旨变量的接触(亲密度)、地位(权力)、价值论(价值系统)三个维度密切相关。评价的体裁组织主要体现在微观逻辑连词和宏观元话语标记,作为语篇机制,实现微观合法化和宏观劝说的交际目的。逻辑连词,宏观上,识解体裁结构组织的四个原则(粒子、轨道、格律和韵律),一个典型的宏观结构(客观化前提或对比、积极或消极评价、指导或警告),添加的和对比的两种论证模式,和一个文化差异的原则;微观上,标示在评价-依据模式中,合理性或合法性修辞连贯关系、两种反驳声称的论证模式、不同学科的分析型和综合型两种知识结构、和论证的充分性和可接受性原则。而元语篇标记,宏观上识解在社论的三个体裁阶段中,四种元语篇标记(模糊语、言据的、态度的和介入的话语标记)所构建的三种权威性或可靠性论证劝说方式,即作为职业权威的、社会代表的、和知识分子的诉诸;微观上标示在问题-解决模式中,语篇主位的因果合法性、言据可靠性、条件让步性和时空位置性四组功能,评论附加语的命题、主语、言语行为、内在语篇和人际倾向四组元功能,和元语篇名词在补语小句、不定式、介词和特殊疑问词四种语法构式中的八组功能(概念、论证、言据、可能性、事物、属性、关系、语篇等名词)。二者与语式变量的语境依赖度、语境校准、作者意图、体裁规约、学科知识和文化社区等密切相关。评价的修辞策略在宏观维度上,决定评价立场的选择,即通过自言或借言识解的主体性价值立场、主体间对话立场和社区性和盟立场,以及对对话扩展或对话压缩的选择;在微观维度上,决定体裁不同阶段的态度、介入和级差的互动模式的选择。立场性和态度性评价依赖介入的人格化和去人格化、态度的铭刻和引发、级差的语力和聚焦等策略。在词汇语法层面,评价策略通过投射结构、情态语法、及物性模式、评价性词汇等机制体现。与社论体裁阶段相关的主观化客观、异言化团结和合法化劝说的三大类基本策略,及其人际修辞功能和语篇效果,主要依赖语境、语类和语域变量进行解释。本研究的创新点是:首先,构建的评价篇章性组篇机制的分析框架反映了评价系统人际功能与语篇功能的互动关系,为评价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系统的思路和全面整合的分析工具。有助于揭示语篇的评价意义是如何在语篇中按一定模式分布和推进;如何取得与交际目的相关的修辞效果,以及如何由体裁和语域等语境因素促动和支配的。其次,从四个模块方面的分析程序和研究步骤,扩大了衔接和连贯的研究范围、延伸了主位和新信息的理论概念、发展了体裁的组织原则、析出了语篇策略的中介变量。再次,关于语篇元功能的使能作用的正确理解和对评价组篇机制的功能范畴分类,对学术论证写作、修辞教学和多模态评价语篇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鉴于本研究以手动个案分析和定性研究为主,期待通过后续的大型语料库、跨语类和语域的语篇分析实践、先进的数据统计软件和功能标注工具,来优化分析过程和验证分析结论,确保分析的效度和信度,推进研究广度和深度。

穆凯待斯·阿布都艾尼[8](2018)在《维吾尔语动词bol-的依存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维吾尔语动词跟汉语动词一样,在句子中起核心作用。这是因为不仅在书面语而且在口头语中,各种状态的变化、事情的发生以及动作的过程等都通过动词来表示。众所周知,动词bol-在维吾尔语中最常用的动词之一,不管是在书面语还是在口头语中都会频繁出现,并以各种各样的语法形式表示各种意义。随着现代维吾尔语的不断丰富发展,动词bol-的使用频率增多,其意义却越来越虚化。这也是本文将动词bol-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依存语法又叫“从属关系语法”,是在语言学中的非常重要的理论之一,是自然语言处理形式模型的理论基础。依存关系指的是词与词之间的从属关系,即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将依存语法的理论应用于语言学,并对相关语料库进行标注等工作在汉语等语言中早已成熟,而在维吾尔语中才刚刚开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主要结合前辈学者的观点,以依存语法理论为基础,对现代维吾尔语动词bol-从语义、句法和语用等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根据依存语法理论和构建小型语料库的方法,对动词bol-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以依存语法为出发点,对自己构建的与动词bol-相关的语料库进行了标注。在此基础上对有关动词bol-的依存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本论文共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还有本论题在国内外研究综述等内容。第二部分为动词bol-的分析,具体包括动词bol-的语法、语义和语用分析等内容。第三部分为动词bol-的依存关系分析,包括依存语法简述、动词bol-的依存关系、依存结构等三个小内容。第四部分为基于语料库的动词bol-,这部分包括动词bol-的依存关系标注方法、语料库来源以及动词bol-的依存关系统计分析等内容。现代维吾尔语动词bol-的各种依存关系的研究无论在自然语言处理还是语言教学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社会意义。

张永富[9](2018)在《《经律异相》等夏译典籍谓词词头量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谓词前附加词头来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是藏缅语族羌语支语言重要的语法形式之一,作为藏缅语族中为数不多的文献语言,西夏语同样具有这一特点。关于西夏语谓词词头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论文在这一基础上选取《经律异相》、《新集慈孝传》和《十二国》三部夏译典籍,以专书穷尽的方式挑选出三部典籍中所有关于谓词词头的语料,对每个词头所表示的语法意义进行类化分析和研究。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经律异相》、《新集慈孝传》和《十二国》三部夏译典籍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第二部分分别将每一词头在三部典籍中的使用情况进行筛选和分类,着重对前辈学者未关注到的一些语法现象进行探讨和分析,如:词头(?)djij2可在句中表示假设语气;第三部分指出了三种与谓词词头有关的语言现象,分别是:(一)同一谓词前附加不同词头的现象;(二)西夏语中是否存在禁止式和命令式;(三)西夏语中词头连用的现象。文章对以上语言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以期促进西夏语言文字研究的发展,并为羌语支假说和藏缅语历史演化的研究做出些许贡献。

游正洋[10](2018)在《基于动态主题模型的软件演化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软件演化是一个软件系统不断调节变化从而满足开发需求的过程,演化的过程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都会出现。软件需求的变更、算法的使用、运行环境的改变、功能的加强或删除等都会造成软件系统的不断变化,这些变化就需要软件系统具有较强的演化特性,随之而来的便是对软件演化的描述和理解变得越来越困难和复杂,因此,软件演化的分析研究在软件工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在软件源代码层面对软件演化的研究通过对源代码的一系列预处理并利用主题模型算法提取出代码中隐含的主题并进行分析,得到软件主题随版本演化的变更信息。目前在代码层面使用的基于LDA的软件演化研究方法没有考虑到软件版本的时间属性。代码的各个版本是随时间不断演化的,而LDA本身为静态主题模型,自身并没有包含时间属性,因此,不考虑时间因素的主题模型对软件演化的分析存在缺陷。本文结合软件代码自身特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提出基于动态主题模型的软件演化分析方法,改用带有时间属性的动态主题模型对软件演化进行分析,使用动态主题模型来处理非自然语言,将其应用于软件源代码的主题提取,实现跨领域应用,同时,针对动态主题模型运行时间较长的问题对其进行改进。本文首先对软件各个版本的源代码进行预处理,构建软件源代码语料库,然后对动态主题模型进行改进,采用变分EM算法来建立动态主题模型,本文将改进的动态主题模型与LDA主题模型和没有改进的动态主题模型进行对比,验证改进的动态主题模型在软件源代码分析方面的效果,同时,将改进的动态主题模型与原模型在运行时间上进行对比以验证改进效果,最后采用该方法对软件各个版本的主题演化进行分析并与软件说明与开发文档进行对比,验证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本文将PostgreSQL数据库和JHotDraw绘图框架多个版本的源代码作为评估的参考对象,评估了该演化分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使用PostgreSQL的46个版本和JHotDraw的12个版本的源代码进行分析,通过实验分析,本文使用的基于动态主题模型的软件演化分析方法,在主题聚类准确度上要优于LDA主题模型,同时,在运行时间上改进后的动态主题模型也要优于原动态主题模型,在对软件演化的分析中,实验结果的分析结果与软件说明和开发文档基本吻合,说明该方能够有效的对软件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和描述。

二、选择连词"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选择连词"其(论文提纲范文)

(1)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多维度分析 ——以材料科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缩略语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价值
        1.2.1 理论价值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概述
        1.3.1 研究目的
        1.3.2 分析对象
        1.3.3 研究问题
        1.3.4 总体框架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英文研究论文语体特征分析综述
    2.1 研究论文语体特征的理论架构
        2.1.1 研究论文可视为特定受限语言
        2.1.2 研究论文可视作典型科学语言
        2.1.3 研究论文构成典型学术语类
        2.1.4 研究论文蕴含特有元话语功能
        2.1.5 研究论文呈现独特语言使用
    2.2 研究论文语体特征的分析路径
        2.2.1 语类分析
        2.2.2 元话语分析
        2.2.3 语言特征分析
    2.3 研究论文语体特征的分析利器——多维度分析法
        2.3.1 基本原理
        2.3.2 实践应用
        2.3.3 拓展完善
    2.4 前人研究尚存局限与不足
    2.5 小结
第3章 硬学科英文研究论文语料库建设及加工处理
    3.1 建库目标与实施过程
        3.1.1 来源期刊与目标语类
        3.1.2 语料采集与清理原则
        3.1.3 语篇结构标注与提取
    3.2 语料加工与处理
        3.2.1 词性赋码
        3.2.2 短语识别
        3.2.3 词向量模型训练
第4章 硬学科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集与多维度分析方法构建
    4.1 硬学科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集构建
        4.1.1 前人语体变异研究特征集及补充拓展
        4.1.2 基于词向量模型的短语特征提取
        4.1.3 硬学科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集提取与验证
    4.2 多维度分析方法构建
        4.2.1 特征提取与数据检验
        4.2.2 因子分析与功能解读
        4.2.3 维度得分与距离对比
        4.2.4 特征聚类与微观描写
第5章 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功能维度
    5.1 功能维度1:知识概念阐释相对于过程步骤描述
        5.1.1 维度1特征的典型型式
        5.1.2 维度1特征的聚合次序与层级
    5.2 功能维度2:论述语气与层级相对于信息平铺直述
        5.2.1 维度2特征的典型型式
        5.2.2 维度2特征的聚合次序与层级
    5.3 功能维度3:命题关系提炼相对于图表数据呈现
        5.3.1 维度3特征的典型型式
        5.3.2 维度3特征的聚合次序与层级
    5.4 功能维度4:信息抽象度与概指性
    5.5 功能维度5:研究目的与结果概述
    5.6 功能维度6:认识情态意义拓展
    5.7 小结
第6章 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的功能差异与变化
    6.1 功能维度1的语篇内部差异
        6.1.1 引言、结论、摘要以及结果与讨论的功能特性
        6.1.2 方法部分的功能特性
    6.2 功能维度2的语篇内部差异
        6.2.1 引言功能特性
        6.2.2 结果与讨论、结论以及摘要的功能特性
        6.2.3 方法部分的功能特性
    6.3 功能维度3的语篇内部差异
        6.3.1 摘要的功能特性
        6.3.2 结论与引言的功能特性
        6.3.3 结果与讨论以及方法的功能特性
    6.4 功能维度4的语篇内部差异
        6.4.1 结论、摘要与引言的功能特性
        6.4.2 结果与讨论以及方法的功能特性
    6.5 功能维度5的语篇内部差异
        6.5.1 引言的功能特性
        6.5.2 结论与摘要的功能特性
        6.5.3 结果与讨论以及方法的功能特性
    6.6 功能维度6的语篇内部差异
        6.6.1 结果与讨论的功能特性
        6.6.2 结论与引言的功能特性
        6.6.3 摘要与方法的功能特性
    6.7 论文语篇内部的功能组合及其变化路径
    6.8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研究结果
    7.2 研究创新与启示
    7.3 研究局限与不足
    7.4 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2)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语种和语料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及物性研究综述
    2.1 引言
    2.2 及物性
        2.2.1 句法及物性
        2.2.2 语义及物性
    2.3 及物性系统
        2.3.1 悉尼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2 加的夫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3 融合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4 其他及物性系统
    2.4 及物性系统的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2.4.1 双语比较或对比
        2.4.2 多语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
    3.1 引言
    3.2 理论基础
        3.2.1 及物性理论及及物性、及物性系统的层次归属
        3.2.2 及物性和及物性系统的概念
        3.2.3 及物性系统的建构
    3.3 研究设计
        3.3.1 总体设计
        3.3.2 语料的处理与使用
        3.3.3 语言与认知、思维和文化
    3.4 小结
第四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共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4.1 引言
    4.2 丰富性
        4.2.1 及物性系统丰富性的世界经验基础
        4.2.2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2.3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3 层次性
        4.3.1 及物性系统层次性的生物学基础
        4.3.2 及物性系统的层次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3.3 及物性过程的层次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4 张力性
        4.4.1 何谓张力性
        4.4.2 及物性系统的张力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4.3 一种认知经验与多种经验过程: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4.4 一种经验过程与多种认知经验: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5 隐喻性
        4.5.1 隐喻性的思维基础
        4.5.2 及物性隐喻:从“一致式”到“隐喻式”
        4.5.3 及物性隐喻的跨语言普遍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6 抽象性
        4.6.1 何谓抽象性
        4.6.2 及物性系统的相对抽象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6.3 不同层次及物性过程的相对抽象性
    4.7 小结
第五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5.1 引言
    5.2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5.2.1 关于序位和语气
        5.2.2 汉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3 印地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4 阿拉伯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5 希腊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5.3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5.3.1 关于感叹语气
        5.3.2 汉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3 印地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4 阿拉伯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5 希腊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5.4 “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1 关于“环境”
        5.4.2 汉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3 印地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4 阿拉伯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5 希腊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6 “环境”序位的跨语言比较
    5.5 “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与凸显
        5.5.1 关于省略
        5.5.2 汉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3 印地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4 阿拉伯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5 希腊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6 “参与者”或“过程”省略的跨语言比较
    5.6 “参与者”“过程”等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5.6.1 关于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5.6.2 汉、印、阿、希语中“复合参与者”现象
        5.6.3 汉、阿、希语中“过程”和“参与者”的重合
        5.6.4 阿、希语中“参与者”同“过程”的并合
        5.6.5 语义成分分立与整合的跨语言比较
    5.7 小结
第六章 从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看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6.1 引言
    6.2 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和民族文化
    6.3 从民族认知看殊性
        6.3.1顺序象似性(自然顺序)和突显象似性(规约顺序)
        6.3.2 由背景到图形和由图形到背景
        6.3.3 认知突显与不突显
        6.3.4 范畴化与去范畴化
    6.4 从民族思维看殊性
        6.4.1 事理逻辑(类比)思维(汉)、形式逻辑(演绎)思维(希、阿)和论辩逻辑(演绎+类比)思维(印)
        6.4.2 时间性思维(汉)、空间性思维(希、阿)和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印)
        6.4.3 悟性(直觉)思维(汉)、理性(逻辑)思维(希、阿)和直觉证悟思维(印)
        6.4.4 整体性/综合性思维(汉)、分析性思维(希、阿)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印)
    6.5 从民族文化看殊性
        6.5.1 农耕文化(汉)、商贸文化(希)、沙漠游牧文化和外来文化(阿)及多元文化(印)
        6.5.2 儒道文化(汉)、科学文化(希)和宗教文化(阿、印)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发现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
    7.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术语缩略表
    附录2 参与者角色术语缩写表
    附录3 英汉姓名对照表
    附录4 英汉术语对照表
    附录5 语言标注指南
    附录6 汉语文本语料
    附录7 印地语文本语料
    附录8 阿拉伯语文本语料
    附录9 希腊语文本语料

(3)细粒度情感分析研究及在网络舆情分析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情感分析研究背景
        1.1.2 网络舆情分析应用背景
    1.2 国外研究现状
        1.2.1 情感分析研究现状
        1.2.2 网络舆情分析应用现状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1.5 论文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细粒度情感分析的主要工作
        2.1.1 方面提取
        2.1.2 观点内容挖掘
        2.1.3 情感倾向性分析
    2.2 网络舆情分析的主要工作
        2.2.1 常用分析方法
        2.2.2 分析成果的常用表示形式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主题提取方法研究
    3.1 LDA简介
        3.1.1 LDA模型
        3.1.2 Gibbs采样法
        3.1.3 LDA模型训练
        3.1.4 LDA主题推断
    3.2 基于词性的主题提取改进方法
    3.3 实验准备
        3.3.1 数据集
        3.3.2 文本预处理
        3.3.3 测试集主题划分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评价指标
        3.4.2 标准LDA的主题提取实验结果
        3.4.3 主题准确率计算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主题的情感分析研究
    4.1 基于主题的观点句挖掘
        4.1.1 多主题评论文档的主题拆分
        4.1.2 单主题评论文档的观点句挖掘
    4.2 情感分析模型简介
        4.2.1 BERT模型
        4.2.2 BERT-wwm模型
    4.3 基于预训练模型的情感倾向性分析
        4.3.1 样本人工标记
        4.3.2 文本预处理
        4.3.3 训练参数设置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情感分类实验结果
        4.4.2 整体数据集预测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总体设计
        5.1.1 系统架构设计
        5.1.2 系统实现环境
    5.2 数据采集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5.2.1 模块概要设计
        5.2.2 模块详细设计
        5.2.3 模块实现
    5.3 舆情分析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5.3.1 评论关键词词云模块
        5.3.2 评论热度分析模块
        5.3.3 评论情感强度分析模块
    5.4 界面展示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5.4.1 关键新闻时间轴页面展示
        5.4.2 绘图型页面展示
        5.4.3 网络舆情分析报告生成展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致谢

(4)克拉维乌斯《原本》及其汉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史料文献、研究思路与相关术语的界定
第2章 拉丁语版《原本》的流变:从阿德拉特到克拉维乌斯
    2.1 拉丁语版《原本》版本流传概况
        2.1.1 古代阶段:一些早期尝试
        2.1.2 中世纪时期
        2.1.3 文艺复兴时期
    2.2 《原本》文化定位的回归:赞伯蒂、康曼迪诺与克拉维乌斯三本序言之对照研究
        2.2.1 三篇序言的内容分析
        2.2.2 三篇序言的文化意义
    2.3 《原本》文本形态的深刻变化
        2.3.1 体例结构与证明程式的变化
        2.3.2 命题与专论的内容拓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克拉维乌斯《原本》介绍
    3.1 克拉维乌斯及其六版《原本》概述
        3.1.1 克拉维乌斯的生平及其学术
        3.1.2 克版《原本》的沿革
    3.2 克版《原本》正文之增补
        3.2.1 增补,而非更换——以首卷公理11 的处理为例
        3.2.2 克本公理、公设之增补
        3.2.3 克本界说、命题之增补
    3.3 克本注释内容分析:以第一卷为例
        3.3.1 克本注释的分类及其特点
        3.3.2 克氏注释对利、徐译本正文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几何原本》翻译研究
    4.1 “几何”译名的历史探源与意义分析
        4.1.1 “几何”译名的历史探源
        4.1.2 “几何”译名含义续考
        4.1.3 “几何家”“几何之学”与“几何原本”
        4.1.4 沟通数、形、量:“几何”多义性的文艺复兴溯源
    4.2 《几何原本》界说翻译
        4.2.1 定义联项的翻译
        4.2.2 被定义项术语的翻译
        4.2.3 释义部分的翻译
    4.3 《几何原本》命题翻译
        4.3.1 求作命题的翻译方法
        4.3.2 求证命题的翻译模式
    4.4 《几何原本》证明结构的改造
        4.4.1 证明提示词的创造性使用
        4.4.2 命题正论的翻译
        4.4.3 命题驳论的翻译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几何原本》专论研究
    5.1 利玛窦数学观探源
        5.1.1 克拉维乌斯《导言》中的希腊印记与近代特质
        5.1.3 “几何之理”的演变与“易佛补儒”西学观
        5.1.4 “几何之用”的东方色彩
    5.2 佩尔捷与克拉维乌斯切边角之争的重构
        5.2.1 底本中的切边角之争
        5.2.2 译本切边角之争侧重的偏移
        5.2.3 利徐重构的中国色彩
        5.2.4 利徐对平面角概念的简化处理
    5.3 两篇比例专论的比较研究
        5.3.1 译本因循底本“De proportionibus”之处
        5.3.2 简明致用:译本删减原则探究
        5.3.3 译本改易段落分析
    5.4 《几何原本》第六卷第五界笺注来源探讨
        5.4.1 韩应陛跋文提出的问题
        5.4.2 韩跋本笺注来源考
        5.4.3 初函本笺注增补内容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阿本-克本-《几何原本》:《原本》的时代与文明历程
    6.2 《几何原本》专论研究的成果与意义
    6.3 克本汉译与徐光启的会通思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之学术成果

(5)弗洛恩提努斯《罗马城水务志》译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概述
    (一)作者生平
    (二)写作时间与背景
    (三)结构与内容
    (四)语言特点与体例
    (五)文献传统
    (六)相关研究
    (七)译注说明
二、《罗马城水务志》中文译文
三、注释
结语
附录
    (一)弗洛恩提努斯《罗马城水务志》原文
    (二)相关图表
    (三)缩写表
参考文献
译名表
后记

(6)《中国:希望还是威胁?》(第八章至第十章)翻译项目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翻译项目介绍
    1.1 翻译项目来源
    1.2 翻译项目的意义与价值
    1.3 项目分析
        1.3.1 原文作者介绍
        1.3.2 原文版本介绍
        1.3.3 原文内容介绍
        1.3.4 翻译报告结构
第二章 任务描述
    2.1 译前准备
        2.1.1 关于原作品及作者
    2.2 翻译过程
    2.3 译后处理
第三章 案例分析
    3.1 翻译重难点问题
    3.2 翻译理论与方法的选择与简述
    3.3 理论方法的应用与问题的解决
        3.3.1 词汇的翻译
        3.3.2 长句的翻译
第四章 实践结论
    4.1 项日翻译启示
    4.2 项目翻译教训
    4.3 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致谢

(7)评价的语篇功能 ——以英语社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rationale
        1.1.1 Metafunction
        1.1.2 Realization
        1.1.3 Context
    1.2 Appraisal and textual meanings
    1.3 News and editorials
    1.4 Research objectives, data and methodology
        1.4.1 Methodology and procedure
        1.4.2 Data and sample
    1.5 Outline of the study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Approaches to appraisal
        2.1.1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appraisal
        2.1.2 Approaches to appraisal as genre, grammar, lexis, and discourse
    2.2 Apprais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xtual metafunction
        2.2.1 Literatures of appraisal coherence
        2.2.2 Literatures of appraisal theme and appraisal new information
        2.2.3 Literatures of appraisal organization at the generic level
    2.3 Apprais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ational and interpersonal metafunctions
        2.3.1 News and ideational news value
        2.3.2 News and interpersonal news styles
    2.4 Summary
Chapter 3 Appraisal and Appraisal Textuality
    3.1 Appraisal system
        3.1.1 Attitude
        3.1.2 Engagement
        3.1.3 Graduation
    3.2 Recent developments of the Appraisal
        3.2.1 An extended framework of engagement
        3.2.2 Apprais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3.3 Some models of Appraisal textualty
    3.4 A framework of textual devices for appraisal textuality
        3.4.1 Three strata in the appraisal textuality framework
        3.4.2 Two dimensions in the appraisal textuality framework
        3.4.3 One intermediary in the appraisal textuality framework
    3.5 Summary
Chapter 4 Appraisal Coherence
    4.1 The notions of appraisal coherence
    4.2 Evaluative lexical patterns and appraisal coherence
        4.2.1 Attitude and appraisal coherence
        4.2.2 Graduation and appraisal coherence
        4.2.3 Engagement and appraisal coherence
    4.3 Prosody and appraisal coherence
        4.3.1 Three means of evaluative prosody and appraisal coherence
        4.3.2 Three patterns of evaluative prosody and appraisal coherence
    4.4 Field and appraisal coherence
        4.4.1 Patterning of appraisal system with field
        4.4.2 Co-patterning of prosody with field
        4.4.3 Inter-patterning of coherent relation with field
    4.5 Summary
Chapter 5 Appraisal Theme and Appraisal New Information
    5.1 The definitions of appraisal theme and new information
    5.2 Appraisal theme and appraisal textuality
        5.2.1 Appraisal theme and its ideational metafunction
        5.2.2 Appraisal theme and its logical metafunction
        5.2.3 Appraisal theme and its interpersonal metafunction
        5.2.4 Appraisal theme and its textual metafunction
    5.3 Appraisal new information and appraisal textuality
        5.3.1 Appraisal new information and its ideational metafunction
        5.3.2 Appraisal new information and its logical metafunction
        5.3.3 Appraisal new information and its interpersonal metafunction
        5.3.4 Appraisal new information and its textual metafunction
    5.4 Appraisal theme, new information and tenor
    5.5 Summary
Chapter 6 Appraisal in Editorial Genre
    6.1 The relationship of appraisal and genre
    6.2 Logical conjunction and appraisal in generic organization
        6.2.1 Conjunction, appraisal and global generic structures
        6.2.2 Conjunction, appraisal and local legitimation
    6.3 Metadiscourse and appraisal in generic organization
        6.3.1 Metadiscourse, appraisal and global persuasion
        6.3.2 Metadiscourse, appraisal and local problem-solution pattern
    6.4 Appraisal in genre and mode
    6.5 Summary
Chapter 7 Appraisal Strategies
    7.1 The variables of rhetorical strategies
    7.2 An analytical model of appraisal strategies
        7.2.1 Genre, tenor and appraisal strategies
        7.2.2 Appraisal strategies at the macro-dimensions
        7.2.3 Appraisal strategies at the micro-dimensions
        7.2.4 Appraisal strategies in lexico-grammatical realizations
    7.3 A taxonomy schema of appraisal rhetorical strategies
    7.4 Genre, register and appraisal strategy
    7.5 Summary
Chapter 8 Sample Analysis
    8.1 Sample analysis of appraisal coherence
        8.1.1 Attitude lexical linkage, engagement reference chains, graduation links
        8.1.2 Three means of appraisal prosody
        8.1.3 Three patterns of appraisal coherence
    8.2 Sample analysis of appraisal theme and new information
        8.2.1 Appraisal themes in two samples
        8.2.2 Appraisal new information in two samples
    8.3 Sample analysis of logical conjunction and metadiscourse in genre
        8.3.1 Appraisal conjunctions, global structure and local relations
        8.3.2 Appraisal conjunctions and local legitimation
        8.3.3 Appraisal metadiscourses and global authority
        8.3.4 Appraisal metadiscourse and local signals
    8.4 Sample analysis of appraisal strategies
        8.4.1 Appraisal strategies in opening stages
        8.4.2 Appraisal strategies in body stages
        8.4.3 Appraisal strategies in wrap-up stages
    8.5 Summary
Chapter 9 Conclusion
    9.1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9.2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9.3 The implications for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9.4 The problem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9.5 The future and potentials for the study
References
Appendix A Text 1
Appendix B Text 2
Appendix C Macrostructures
Acknowledgements
Publications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维吾尔语动词bol-的依存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三)本论题在国内外研究综述
        1.学术专着方面
        2.学术论文方面
一、维吾尔语动词bol-的基本分析
    (一)语法分析
        1.动词bol-的语态范畴
        2.动词bol-的语法作用和特点
    (二)语义分析
        1.当动词bol-为实意动词
        2.当动词bol-为助动词
    (三)语用分析
        1.动词bol-在陈述式中的运用
        2.动词bol-在否定式中的运用
    (四)小结
二、维吾尔语动词bol-的依存关系分析
    (一)依存语法概述
        1.依存语法在国外的研究概况
        2.依存语法在国内的发展概况
    (二)动词bol-的依存关系
        1.体助关系—AUX
        2.表系关系—COP
        3.词串关系—COLL
        4.主谓关系—SUBJ
        5.状中关系—ADV
        6.后置词关系—POST
        7.起因关系—ABL
        8.独立关系—IND
        9.分句关系—CL
        10.并列关系—COORD
        11.定中关系——ATT
        12.连词关系——CONJ
    (三)包含动词bol-的短语结构
        1.一般动词短语
        2.动词bol-当体助动词的短语
        3.动词bol-当系动词的短语
        4.动词bol-当轻动词的短语
    (四)小结
三、基于语料库的动词bol-
    (一)动词bol-的依存关系标注方法
    (二)语料库来源
    (三)动词bol-的依存关系统计分析
    (四)小结
结论
    1.本文的研究结果
    2.本文的不足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9)《经律异相》等夏译典籍谓词词头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三、整体构思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三部夏译典籍的基本情况介绍
    第一节 西夏文《经律异相》基本情况介绍
    第二节 西夏文《新集慈孝传》基本情况介绍
    第三节 西夏文《十二国》基本情况介绍
第二章 三部典籍中词头与谓词的结合情况
    凡例
    第一节 第一套词头与谓词的结合情况
    第二节 第二套词头与谓词的结合情况
第三章 有关谓词词头的语法现象的探讨
    第一节 同一谓词前可以附加的词头类型
    第二节 西夏语中的禁止式和命令式
    第三节 西夏语中的词头连用现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10)基于动态主题模型的软件演化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
    1.4 论文创新及意义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基础
    2.1 主题模型
        2.1.1 主题模型简介
        2.1.2 主题模型原理
        2.1.3 主题模型特点
    2.2 动态主题模型
    2.3 变分推断
    2.4 EM算法
    2.5 KL散度
    2.6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动态主题模型的代码主题提取
    3.1 源代码预处理及语料库的构建
        3.1.1 数据选取
        3.1.2 数据预处理及语料库构建
    3.2 动态主题模型改进
    3.3 基于动态主题模型的源代码主题提取方法
    3.4 实验设计及分析
        3.4.1 实验数据分析
        3.4.2 模型的收敛性验证
        3.4.3 主题提取准确率分析
        3.4.4 模型运行时间对比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动态主题模型的软件演化分析
    4.1 软件主题演化
    4.2 演化分析度量指标
    4.3 基于动态主题模型的软件演化分析及实验
        4.3.1 数据选取
        4.3.2 实验及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四、选择连词"其(论文参考文献)

  • [1]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多维度分析 ——以材料科学为例[D]. 闫鹏飞.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2]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D]. 王连柱.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细粒度情感分析研究及在网络舆情分析上的应用[D]. 曹锐. 扬州大学, 2020(04)
  • [4]克拉维乌斯《原本》及其汉译研究[D]. 王宏晨.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5]弗洛恩提努斯《罗马城水务志》译注[D]. 王世明.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6]《中国:希望还是威胁?》(第八章至第十章)翻译项目报告[D]. 杨敏. 安徽大学, 2019(07)
  • [7]评价的语篇功能 ——以英语社论为例[D]. 孙铭悦. 山东大学, 2018(12)
  • [8]维吾尔语动词bol-的依存关系研究[D]. 穆凯待斯·阿布都艾尼. 新疆大学, 2018(12)
  • [9]《经律异相》等夏译典籍谓词词头量化研究[D]. 张永富. 宁夏大学, 2018(01)
  • [10]基于动态主题模型的软件演化过程研究[D]. 游正洋.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选择连词“the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