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化感效应的遗传效应及其亲本育种潜力分析

水稻化感效应的遗传效应及其亲本育种潜力分析

一、水稻化感作用的遗传效应及其亲本育种潜力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吴国芳[1](2021)在《高丹草低氢氰酸性状主效QTL PA7-1和PA7-2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高丹草(Sorghum-sudangrass hybrid)杂种优势强、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可多次刈割利用,是重要的一年生饲用作物。但因其幼嫩茎叶中含有一定量的氢氰酸,家畜采食过量易产生中毒现象。因而培育低氢氰酸含量的高丹草是重要育种目标。在课题组前期对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性状相关主效QTL PA7-1定位研究基础上,我们用高丹草(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F2分离群体1200个单株对低氢氰酸含量性状定位研究发现了另一个相关的主效QTL PA 7-2。进而采用BSA-SSR方法和低氢氰酸含量目标性状QTL侧翼的SSR标记,从高丹草群体1200个分离单株中筛选建立了等位基因重组QIRs群体,经套袋自交得到F3分离群体,并从中筛选出130个F3重组株构建了精细定位群体。本试验重点对PA 7-1和PA7-2这两个主效QTL进行了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挖掘和功能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从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的1200个F2群体单株中各选10个低氰与高氰植株的DNA等量混合建立基因池,并以亲本为对照筛选得到SSR适宜引物11对。用这11对引物对F2分离群体1200个单株及其双亲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得到多态性条带位点253个。2.利用这253个多态性标记构建了一个基于高丹草F2群体的连锁群图谱,其覆盖基因组长度211.5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0.84 cM。QTL定位检测到4个与低氢氰酸含量性状相关的QTLs,只有PA 7-1和PA 7-2为主效QTL,其遗传贡献率分别为57.4%和47.1%。3.采用QTL侧翼SSR标记对1200个F2单株进行筛选,分别建立了 2个PA 7-1和PA7-2的QIRs群体,各包含379和121个重组株。利用单粒传法分别获得了 F2:3群体,基于该群体再次进行QTL定位,验证了 PA7-1和PA7-2的稳定性。4.为缩短PA7-1和PA7-2的精细定位区间,利用高丹草130个F3重组单株的精细定位群体分别进行了精细定位。最终将PA7-1确定在标记SORBI4G4-120和SORBI4G4-680之间,包含8个SSR标记;将PA7-2确定在标记Sobic.8g1-600和XM00242-400之间,包含6个SSR标记。5.对PA7-1的8个和PA7-2的6个SSR标记片段进行回收、纯化、测序及与已知的高粱基因组比对分析,首次建立了PA7-1和PA7-2高分辨率的物理图谱。将PA7-1确定在高粱第4号染色体的203.6 kb基因组区域内,该区间包含了 18个候选基因;将PA7-2确定在高粱8号染色体上18.4 kb和25.5 kb的区域内,以及该染色体上克隆BAC 88M4基因AY661656.1上,它们共包含了 5个候选基因。6.通过RT-PCR表达水平验证发现,PA7-1有2个基因XM 021458168.1和XP021313843.1,PA7-2有1个基因AY661656.1,这3个基因在低氰的父本红壳苏丹草和F2植株的苗期、分蘖期和拔节期中均有显着表达,表明它们是调控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

朱世杨[2](2019)在《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花椰菜年栽培面积和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近年来单位面积产量呈现下降趋势。花椰菜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利用CMS是一条重要途径。但是,花椰菜没有自身的CMS,同时面临着杂交亲本遗传背景狭窄、杂交配组盲目性大等瓶颈问题。本研究运用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分析了165份花椰菜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按照NCⅡ设计,研究了6个不同来源的花椰菜CMS对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细胞质效应、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等,以期为花椰菜杂种优势育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指导育种实践。主要结果如下:1.165份自交系基于30个表型性状中10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CV)为23.0%,变幅13.7%42.6%;20个质量性状的平均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为0.97,变幅0.211.57;UPMGA聚类可分为6大类,不同类群在花球熟期、株幅、叶色、叶面蜡粉和花球重等性状上遗传差异较大。基于43对SSR分子标记,共检测到111个等位基因(Na),平均2.581个,多态性位点26个;有效等位基因(Ne)变幅1.0193.200个,平均1.599个;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变幅0.0541.215,平均0.517;PIC值变幅0.0190.687,平均0.316;Nei’s遗传距离变幅0.000.67,平均0.30;NJ聚类和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均可分为4大类,不同类群在品种的来源地和花球熟期方面复杂多样。表型性状欧氏距离矩阵与SSR标记Nei’s距离矩阵间的相关系数很小(r=0.0406)。表明165份自交系具有较为丰富的表型遗传多样性,但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较低,杂交育种中应尽可能选择不同类群亲缘关系较远、性状差异较大的优良自交系作为配组的亲本。2.利用来自油菜、甘蓝等的6个不同来源CMS的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与5个父本杂交配制了30个成对F1杂种,研究表明,不育细胞质对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同时存在正、负效应,并表现出明显的组合特异性。来自油菜的CMS对生育期和叶片数总体呈显着正效应,但对花球重呈负效应;来自甘蓝的CMS对花球重和维生素C含量呈显着正效应,但对叶绿素含量呈显着负效应;来自花椰菜的CMS对生育期和维生素C含量总体呈显着正效应,但对花球重呈负效应。表明,6个不同来源的CMS中没有一种细胞质在所有性状上的效应都是理想的,但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杂交父本核来减轻或克服不育细胞质对相应性状的不良效应。3.利用上述6个不同来源CMS系与8个父本杂交配制了48个F1杂种,分析表明,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有正有负。其中,中亲优势花球重平均12.63%,变幅-43.46%83.09%,24个组合达到显着;维生素C含量平均16.77%,变幅-48.50%153.93%,25个组合达到显着。超亲优势花球重变幅-46.01%60.60%,10个组合达到显着;维生素C含量变幅-61.56%134.24%,16个组合达到显着。表明不同CMS应用于杂种优势对产量及品质性状具有明显的组合间差异性。在产量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好的不育系是SH120A、XG108A和YDSL60A,父本是SH120、Shanghai80、R4和R132;在品质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好的不育系是TDXG100A、NB65A和XG108A,父本是SM80和SH120。综合产量及品质性状,SH120A/Shanghai80、XG108A/SH120和YDSL60A/R132是较优的组合。4.通过配合力与F1观测值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花球重、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不育系GCA、父本GCA、(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极显着正相关;花球横径、花球纵径和维生素C含量与不育系GCA、(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显着正相关;各性状与组合SCA效应值均极显着正相关;且花球重及维生素C含量等5个性状与不育系GCA的相关系数大于与父本GCA的。通过配合力与F1杂种优势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花球重的中亲优势或超亲优势与不育系GCA或(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显着正相关,维生素C含量的中亲优势与父本GCA显着正相关;各性状中亲及超亲优势均与组合SCA极显着正相关。表明,花椰菜杂种F1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与双亲GCA或组合SCA密切相关,尤其是母本不育系的GCA。5.分析亲本间遗传距离与中亲优势、超亲优势间的相关性发现,结合亲本的表型及SSR标记的遗传距离可以对F1的花球横径、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杂种优势进行预测,但不能对花球重、花球纵径、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杂种优势进行预测。6.CMS对花球产量品质相关性状的细胞质效应与不育系GCA、父本GCA、(不育系+父本)GCA间相关不显着,而对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细胞质效应与组合SCA间极显着正相关。表明CMS细胞质效应与亲本GCA之间相对独立,但与组合品质性状的SCA关系密切,印证了父本核对杂交后代的作用,也为不同来源CMS的杂种优势利用提供可能。综上,利用油菜、甘蓝等胞质不育材料核置换育成的不同花椰菜CMS对多个农艺及品质性状表现出负效应,但可以通过杂交父本核来改善细胞质的不良效应。且不同CMS配组F1的杂种优势与双亲GCA或组合SCA密切相关,优势组合中至少要包含一个较高的GCA或SCA,尤其是母本不育系的GCA。

李聪聪[3](2017)在《小麦抑草化感力的特异性及双列杂交分析》文中认为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小麦抑草化感力与杂草之间的互作关系及小麦抑草化感力的遗传方式,本实验以选育的9个小麦品种(系)为供体,以国际上通用的两种模式植物(莴苣,黑麦草)和华南地区两种主要的麦田杂草(看麦娘,牛繁缕)为受体植物,采用蛭石共培法(根分泌物抑草化感作用测定)和叶片水浸提物测定法研究不同小麦品种(系)对不同受体的抑草化感潜力差异,不同伴生杂草与小麦共培后小麦抑草化感力及化感物质丁布含量的变化,探讨小麦与杂草互作的机理。以实验室选出的5个抑草化感力有差异的小麦品种(系)进行完全双列杂交,测定了亲本及F1代个体根分泌物和叶浸提液对牛繁缕根长的抑制率,对结果进行遗传规律分析,以期得到小麦抑草化感力遗传效应,包括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抑草化感力遗传率,狭义遗传率,广义遗传率;细胞质效应等遗传参数,找出适用于抑草化感小麦品种选育的亲本,为抑草小麦的选育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小麦品种(系)抑草化感力存在显着差异。根分泌物对看麦娘抑制率高的小麦品种(系)有N8,N254,N74和10-197,对牛繁缕抑制率高的小麦品种(系)有N36;叶水提液对看麦娘抑制率高的小麦品种(系)有N74,N209和N61,对牛繁缕抑制率高的小麦品种(系)有N74,N8和10-174。(2)根分泌物和叶水浸提液的试验结果均表明:同一小麦品种对不同受体植物抑制力不尽相同,不同小麦品种对同一受体植物抑制力也不尽相同。小麦根分泌物和叶水提取液对不同受体植物抑制率都没有显着相关性。试验结果清楚地揭示:小麦品种和受体植物之间存在显着的互作关系。因此,有关抑草力的遗传育种研究宜使用小麦地的杂草做受体,而避免选用以往的模式植物。(3)小麦品种的根分泌物和叶的水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的抑制作用不尽相同,二者没有显着相关。由于在麦田生态系统中,小麦根系分泌物对杂草抑制起做主要作用,有关小麦的抑草研究宜选用根分泌物的测定方法。(4)小麦与不同伴生杂草共培后叶片浸提液抑草化感作用会增强或减弱甚至改变化感性质。小麦与不同受体植物共培后叶片的化感物质丁布含量增加了0.0634.48ug/FWg,或减少了0.5456.65ug/FWg。除与莴苣共培的小麦叶片水提取物,其丁布含量和对牛繁缕的抑制率表现显着相关,其它试验组合则没有显着性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品种与受体植物的抑草化感作用特异性可能是小麦品种同受体植物化学识别后引起小麦体内化感物质合成或分解等生化过程引起。(5)小麦的抑草化感力主要受到基因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的遗传控制。根抑草化感力的狭义遗传率和广义遗传率分别为21.77%和56.08%,叶抑草化感力的狭义遗传率和广义遗传率为53.10%和66.04%。小麦抑草化感存在显着的反交效应。(6)小麦根和叶抑草化感力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5个亲本根抑草化感力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大小为15Y4>N8>15Y2>K>10-114,15Y4,15Y2和N8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为正值。5个亲本叶抑草化感力一般配合力大小为N8>15Y2>15Y4>K>10-114,N8,15Y2和15Y4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为正值。亲本N8根抑草化感力和叶抑草化感力均具有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可以作为选育高化感小麦品种的优良亲本。10个杂交组合中,15Y2×15Y4,N8×10-114和N8×K的两个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均为正值,其中N8×K两个性状的反交效应值均为正值,可作为优良的杂交组合。

李少泽[4](2017)在《化感稻不育系化57S抑草化感特性及其配组表现评价》文中指出本文以课题组选育的化感稻不育系化57S为材料,以美国强化感稻PI312777及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的化感稻3号为对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对化57S及其所配5个化感杂交稻组合的抑草化感特性进行评价,并从育性光温反应特性、配组产量表现、稻瘟病抗性和米质等方面对化感稻不育系化57S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化57S在两年6个播期中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草化感特性,其对伴生稗草平均株高的抑制效果在2016年7月10日播期显着优于对照化感稻3号,6个播期的平均抑制效果与2个对照差异均不显着;其灌浆期抑草率6个播期平均值与2个对照差异均不显着,封行前抑草率、竞争抑草率和伴生稗草单株干物重在6个播期也均与2个对照差异不显着。化57S伴生稗草平均株高和稗草单株干物重的稳定性均优于对照PI312777和化感稻3号;灌浆期抑草率稳定性优于对照化感稻3号,且其变异系数仅为12.14%,在5个抑草性状中稳定性最好。2、化57S所配5个化感杂交稻组合均表现出良好的平均抑草效果(两年6个播期),其中化57S/华恢521的5个抑草性状表现均优于对照PI312777,整体抑草效果最好。化57S所配化感杂交稻组合的灌浆期抑草率、封行前抑草率、竞争抑草率、稗草平均株高及稗草单株干物重6个播期的平均超亲优势分别为11.45%、7.51%、74.80%、5.21%和10.94%,6个播期的平均超对照优势分别为1.22%、2.05%、13.21%、1.46%和1.70%,全部表现为抑草正优势,表明利用化57S可以选配出具有化感杂种优势的化感杂交稻组合。3、化57S在广州自然条件下,早季平均播始历期约95天,晚季约76天;周年育性具有“可育-不育-可育”的转换特性,不育期约160天,不育期较长。人工气候箱育性检测显示,化57S育性的变化主要受温度影响,表现为在高温条件下不育、低温条件下可育,属温敏型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约23℃,不育起点温度低,制种比较安全。4、连续两年4季对化57S所配杂交稻组合进行比产试验显示:化57S所配的组合中,有85.29%的组合在产量上表现出较好的竞争优势,增幅在0.47%22.62%,其中化57S/华恢535增产最为明显,达到22.62%。化57S所配组合的晚季米质优于早季,其中组合化57S/华恢55晚季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米3级标准,表明利用化57S可以在晚季选配出优质组合;部分组合的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偏高,可通过使化57S与低垩白度和低直链淀粉含量的恢复系杂交选配优质组合。在阳江市农科所做的稻瘟病田间诱发抗性鉴定试验表明,化57S所配组合对稻瘟病表现为抗病、中抗和中感水平,抗病和中抗组合比率较高,可通过对杂交稻组合的鉴定选配出抗稻瘟病的组合。综上所述,化感稻不育系化57S具有良好的化感抑草特性,其所配化感杂交稻组合也表现出抑草化感特性及化感杂种优势;化57S不育期较长,不育性稳定,容易配出产量高、稻瘟病抗性和米质较好的杂交稻组合,说明化57S是一个具有较好利用前景的化感稻不育系,可以利用其与恢复系配组来选配具有较强化感抑草特性且高产、优质及稻瘟病抗性好的化感杂交稻组合。

李曙光[5](2017)在《大豆巢式关联作图群体QTL定位方法的优化并用于开花期与籽粒性状的遗传解析》文中提出大多数农艺、品质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并且往往受到环境互作的高度影响。连锁定位和关联定位是解析复杂性状遗传结构的两种常用方法,基于双亲本分离群体的连锁定位方法,只能鉴定两亲本之间的多态性基因位点,而基于自然群体的关联分析方法,能够检测同一位点的多个等位变异。连锁定位初步确定目标性状QTL的位置,关联分析可快速对目标基因进行精细定位,关联分析和连锁定位可以相互补充。巢式关联作图(Nested Association Mapping,NAM)群体,是由一个共同亲本与其他多个亲本分别杂交而构建的多个重组自交系群体的总和,利用了多亲本之间更多的遗传变异以及群体大小增加,NAM成为解析复杂性状解剖的很有发展前景的多亲本遗传设计。该群体的亲本数目相对有限,其中一个共同亲本是固定的,能够相对较好地区分群体结构,在进行关联分析时,可以考虑群体结构对关联结果造成的影响。NAM群体成为解析复杂性状的多亲本遗传设计之一。本研究构建了具有共同亲本(M8206)的四个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LM、ZM、MT和MW),整合为一个 LZTWM 群体,并利用 RAD-seq(Restriction-site associated DNA-sequnencing)技术进行SNP标记基因分型,经过2012年~2014年五个不同环境下的田间试验。LZTWM群体的五个亲本临河、正阳、通山、WSB、蒙8206的遗传构成覆盖了该群体623个家系的所有表型变异,通过LZTWM群体的QTL定位来揭示五个亲本的开花期、百粒重、油脂含量与蛋白质含量等性状的遗传构成,并从中探索五个亲本的重组潜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RTM-GWAS是大豆LZTWM群体的高效定位方法为了鉴定高效解析NAM群体复杂数量性状遗传结构的分析方法,首先以大豆LZTWM群体开花期性状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具备分析软件的5个QTL定位方法的检测结果。其中以SNP连锁不平衡区块(SNP linkage disequilibrium block,SNPLDB)作为复等位变异的基因组标记的限制性二阶段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restricted two-stage multi-locus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RTM-GWAS)提供 了最好的定位结果,该方法检测到最多的开花期QTL(139个)和等位变异(496个),除3个遗传贡献率较低的QTL以外,RTM-GWAS方法基本上覆盖了其他4个定位方法CIM(7个)、MCIM(15个)、JICIM(7个)和MLM-GWAS(6个)的所有QTL位点。RTM-GWAS方法定位的开花期QTL遗传贡献率总和最高(81.7%),并且体现了 LZTWM群体具有复等位变异的基本特征(每个位点2-5个等位变异)。因此,RTM-GWAS方法是本研究LZTWM群体中能够提供较多遗传信息的QTL定位方法,本研究将RTM-GWAS方法用于下文中进一步深度解析LZTWM群体中开花期、百粒重、油脂含量与蛋白质含量等性状的遗传构成。2大豆LZTWM群体开花期性状的遗传构成及其五个亲本的重组潜力在LZTWM群体全基因组55,936个SNP标记,被划分为6,137个SNPLDBs标记。在此基础上,采用RTM-GWAS两阶段关联分析方法,来解析LZTWM群体中开花期性状的遗传构成。根据多环境联合方差分析,遗传变异解释开花期表型变异为97.6%。该群体检测到的139个开花期主效QTL/SNPLDB,分布在大豆所有20条染色体上,其中84个QTL是本研究中新检测到的,每条染色体上具有2个(Chr.09)至12个(Chr.06、Chr.10和Chr.13)QTL,表型变异解释率在0.03%-18.27%之间,共解释81.7%表型变异。其中9个大贡献主效QTL(贡献率大于1.0%)共解释53.2%的表型变异;其余130个小贡献主效QTL(贡献率小于1.0%)共解释28.5%的型变异,剩余15.9%的遗传变异来源于未定位到的微效QTL。QTLX环境互作与试验误差在表型变异中所占比例较小,解释3.4%表型变异。LZTWM群体的623家系及其五个亲本的139个QTL的496个等位变异效应,组成开花期QTL-allele矩阵,全面显示了 LZTWM群体及其五个亲本开花期的遗传构成,大多数等位变异(91.53%)的效应值在-2 d至+2 d之间。所有家系及其亲本均由减效和增效等位变异构成,表明开花期改良存在很高的重组潜力。基于LZTWM群体的139个开花期QTL,推测出控制大豆开花期的包含126个基因的候选基因体系,共解释79.44%的表型变异,表明大豆开花期是一个典型的数量遗传性状,而不是由少量主基因控制。3大豆LZTWM群体百粒重性状的遗传构成及其五个亲本的重组潜力基于LZTWM群体全基因组6,137个SNPLDBs标记,采用RTM-GWAS两阶段关联分析方法,来解析该群体中百粒重性状的遗传构成。根据多环境联合方差分析,遗传变异解释百粒重表型变异为97.7%。该群体检测到的119个百粒重主效QTL/SNPLDB,分布在大豆所有20条染色体上,其中30个QTL是本研究中新检测到的,每条染色体上具有1个(Chr.14、17)至13个(Chr.06)QTL,表型变异解释率在0.06%-7.06%之间,共解释84.6%表型变异。其中18个大贡献主效QTL(贡献率大于1.0%)共解释49.4%的表型变异;其余的101个小贡献主效QTL(贡献率小于1.0%)共解释35.2%的型变异,剩余13.1%的遗传变异来源于未定位到的微效QTL。QTLX环境互作与试验误差在表型变异中所占比例较小,解释2.3%表型变异。LZTWM群体的623家系及其五个亲本的119个QTL的407个等位变异效应,组成百粒重QTL-allele矩阵,全面显示了 LZTWM群体及其五个亲本百粒重的遗传构成,大多数等位变异(93.86%)的效应值在-2 g至+2 g之间。所有家系及其亲本均由减效和增效等位变异构成,表明百粒重改良存在很高的重组潜力。基于LZTWM群体的119个百粒重QTL,推测出控制大豆百粒重的包含92个基因的候选基因体系,共解释65.82%的表型变异。4大豆LZTWM群体油脂含量性状的遗传构成及其五个亲本的重组潜力基于LZTWM群体全基因组6,137个SNPLDBs标记,采用RTM-GWAS两阶段关联分析方法,来解析该群体中油脂含量性状的遗传构成。根据多环境联合方差分析,遗传变异解释油脂含量表型变异为90.2%。该群体检测到的128个油脂含量主效QTL/SNPLDB,分布在大豆所有20条染色体上,其中35个QTL是本研究中新检测到的,每条染色体上具有1个(Chr.12)至17个(Chr.17)QTL,表型变异解释率在0.02%-6.1 6%之间,解释58.1%的油脂含量表型变异。其中13个大贡献主效QTL(贡献率大于1.0%)共解释29.6%的表型变异;其余的115个小贡献主效QTL(贡献率小于1.0%)共解释28.5%的型变异,剩余32.1%的遗传变异来源于未定位到的微效QTL。QTL×环境互作与试验误差解释9.8%的油脂含量表型变异。LZTWM群体的623家系及其五个亲本的128个QTL的422个等位变异效应,组成油脂含量QTL-allele矩阵,全面显示了 LZTWM群体及其五个亲本油脂含量的遗传构成,大多数等位变异(88.86%)的效应值在-0.5%至+0.5%之间。所有家系及其亲本均由减效和增效等位变异构成,表明油脂含量改良存在很高的重组潜力。基于LZTWM群体的128个油脂含量QTL,推测出控制大豆油脂含量的包含106个基因的候选基因体系,共解释51.57%的表型变异。5大豆LZTWM群体蛋白质含量性状的遗传构成及其五个亲本的重组潜力基于LZTWM群体全基因组6,137个SNPLDBs标记,采用RTM-GWAS两阶段关联分析方法,来解析该群体中蛋白质含量性状的遗传构成。根据多环境联合方差分析,遗传变异解释蛋白质含量表型变异为85.0%。该群体检测到的112个蛋白质含量主效QTL/SNPLDB,分布在大豆所有20条染色体上,其中38个QTL是本研究中新检测到的,每条染色体上具有1个(Chr.09、12、17)至14个(Chr.06)QTL,表型变异解释率在0.02%-3.94%之间,解释46.9%表型变异。其中10个大贡献主效QTL(贡献率大于1.0%)共解释19.4%的表型变异;其余的102个小贡献主效QTL(贡献率小于1.0%)共解释27.4%的型变异,剩余38.1%的遗传变异来源于未定位到的微效QTL。QTLX环境互作与试验误差解释15.0%的蛋白质含量表型变异。LZTWM群体的623家系及其五个亲本的112个QTL的371个等位变异效应,组成蛋白质含量QTL-allele矩阵,全面显示了 LZTWM群体及其五个亲本蛋白质含量的遗传构成,大多数等位变异(90.84%)的等位变异效应值在-1.0%至+1.0%之间。所有家系及其亲本均由减效和增效等位变异构成,表明蛋白质含量改良存在很高的重组潜力。基于LZTWM群体的112个蛋白质含量QTL,推测出控制大豆蛋白质含量的包含94个基因的候选基因体系,共解释42.46%的表型变异。

徐高峰,申时才,张付斗,张玉华[6](2014)在《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抑草效果与化感潜力和农艺性状的关系》文中指出明确化感潜力和农艺性状对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及其后代抑草效果的影响及相互关系,对发掘与利用野生种质资源的化感基因培育水稻化感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化感抗稗草长雄野生稻、亚洲栽培稻‘RD23’及其杂交F1代(RD23×O.longistaminata)和F2代单株分离群体为材料,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温室盆栽试验相结合方法,研究化感潜力和农艺性状对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抑制稗草的影响,并探讨三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室内生物测定为强化感潜力的水稻材料在盆栽条件下对稗草的密度防效、生物量防效和株高抑制作用并非总强于弱化感和无化感作用的水稻材料,但在根际距离03 cm时,强化感潜力水稻材料对伴生稗草的抑制效应显着强于弱化感潜力和无化感作用的水稻材料。不论供试材料化感潜力强弱,当根际距离大于3 cm时,株型高大、分蘖强的供试水稻材料在盆栽条件下对稗草的密度防效、生物量防效和株高抑制作用均显着强于株型矮小、分蘖少的材料。供试水稻材料在不同苗龄对稗草的抑制作用也存在显着差异,苗龄60 d的供试材料在根际距离03 cm范围内对伴生稗草的密度防效均小于苗龄30 d的对应处理组,但对伴生稗草的生物量防效和株高抑制作用则大于苗龄30 d对应处理组;之后随着距离的增加,除根际距离在36 cm的密度防效外,其他均无显着差异。在根际距离03 cm时,供试材料的化感综合效应指数(SE)与对伴生稗草的密度防效、生物量防效和株高抑制作用显着相关,但随根际距离的增加相关性逐渐减小;株高和分蘖数与稗草的密度防效不相关,与生物量防效和株高抑制作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田间抑草效果与化感潜力、苗龄、株高和分蘖数等因素相关,在根际距离03 cm时,化感作用在苗龄30 d的强化感潜力水稻材料的抑草效应中起主要作用。

贾小丽,林文雄[7](2010)在《控制水稻RIL群体化感作用的QTL定位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莱蒙"(弱化感)和"多拉"(强化感)水稻杂交产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及其亲本为供体植物,并以稻田主要杂草稗草为受体植物,采用迟播共培法测定与各家系及亲本共培稗草的根长,并转化成抑制率来表征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群体及亲本根长抑制率基本呈正态分布,且用它来表征化感作用是适合的。运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该群体的遗传图谱,共97个分子标记,覆盖水稻12条连锁群。QTL定位检测到控制水稻化感作用的5个QTL,分别位于1、1、5、9、9号连锁群,解释了23.97%、15.21%、13.89%、18.63%、6.64%的遗传变异。进一步证实水稻化感作用存在主效QTL,同时为分子育种提供依据。

贾小丽[8](2010)在《水稻灌浆期相关性状的动态遗传及环境互作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水稻灌浆已成为生理生态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对水稻灌浆特性及其影响因子的探讨对指导水稻高效生产意义重大。目前,对水稻灌浆过程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生理生化机理、栽培措施调控等手段上,在基因水平上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揭示水稻灌浆过程灌浆相关数量性状的动态变化及其环境互作,本研究利用课题组由小穗小粒型品种密阳46和大穗大粒型品种FJCD建立的一个包含130个家系F10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在水稻开花后6d、12d、18d、24d和30d五个时期分别记为水稻灌浆始期,灌浆前期,灌浆中期,灌浆后期和灌浆末期(分别记为第一、二、三、四、五期),测定武夷山和莆田环境下水稻的源性状、库性状、净光合速率及灌浆速率的动态变化,进行灌浆相关QTL的定位及环境互作研究,并探讨了源库QTL互作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考察水稻灌浆源相关的11个性状,包括旗叶长、旗叶宽、旗叶面积、倒二叶长、倒二叶宽、倒二叶面积、倒三叶长、倒三叶宽、倒三叶长、倒三叶面积、抽穗期和株高,结果表明:各性状的频率分布均呈正态或偏正态分布,表明这些性状为数量性状,可以用于QTL定位研究。在武夷山环境下,对11个与源相关的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共检测到22个加性QTL位点,分布于水稻第1、2、6、11号染色体上,解释了大部分的遗传变异。这些QTL的贡献率介于1.79%-44.55%之间,其中大于10%的位点有15个,效应值小于5%的微效QTL也检测到有3个。单个性状的QTL位点数为1-4个。检测到与抽穗期有关的QTL1个,位于6号染色体上,解释了25.63%的变异,该QTL的正加性效应由亲本FJCD的等位基因提供。莆田种植的RIL群体,进行源相关的11个性状的QTL分析,共检测到20个加性QTL位点,分布于水稻第2、5、6、7、12号染色体上,解释了大部分的遗传变异。这些QTL的遗传效应值介于0.66%-56.75%之间,其中效应值大于10%的位点有7个,效应值小于5%的微效QTL也检测到有8个。单个性状的QTL位点数为0-5个,没有检测到与抽穗期、旗叶长、旗叶叶面积相关的QTL,其余8个性状均检测到相应的QTL位点。GE互作分析,共检测到20个QTL,分布在水稻1、2、6、11、12号染色体上,均与环境存在互作效应。20个QTL中,加性效应对表型变异贡献率1.37%-34.98%,4个加性QTL贡献率较大,大于10%,10个表型变异小于5%的加性QTL,GE互作效应对表型贡献率0%-15.16%,4个贡献率大于10%,12个小于5%的微效GE互作。2.考察水稻灌浆库相关的5个性状,包括穗长、穗重、粒长、粒重、粒宽等,结果表明:各性状的频数分布均呈正态或偏正态分布,表明这些性状为数量性状,可以用于QTL定位研究。武夷山环境下定位灌浆期五个时段的穗长、穗重的QTL:结果共得到21个相关QTL,分布在水稻第1、3、5、6、7、8、11号染色体上,加性效应表型贡献率0.61%-31.63%,大于10%的加性效应QTL8个,小于5%的微效QTL6个。其中,qPL-7-5和qP L-7-6两个QTL在灌浆第一、四阶段重复出现,分别在两个阶段对表型变异的贡献也差异很大。定位控制灌浆期五个阶段千粒重的QTL:结果共得到9个相关QTL,分布在水稻第1、2、3、5、7号染色体上,加性效应表型贡献率3.03%-11.9%,大于10%的加性效应QTL1个,小于5%的微效QTL3个。其中,qGW-7-7在灌浆第四、五阶段重复出现,分别在两个阶段对表型变异的贡献为7.64%、3.82%。定位控制灌浆期粒长的QTL:结果共得到7个与粒长相关的QTL,分布在水稻第4、6、7、10、12号染色体上,加性效应分别为-0.03、-0.03、-0.03、-0.03、0.02、-0.05、0.03,表型贡献率分别为5.69%、5.69%、8.22%、5.69%、2.53%、15.82%、5.69%。定位控制灌浆期粒宽的QTL:结果共得到相关加性QTL7个,分别位于2、2、5、5、6、6、7号染色体上,加性效应分别为0.02、0.01、0.01、0.01、-0.02、-0.02、0.02,表型贡献率分别为5.72%、0.44%、0.44%、0.44%、1.77%、1.77%、1.77%。莆田环境下定位灌浆期五个时段的穗长、穗重的QTL:结果共得到41个相关QTL,分布在水稻第1、2、3、4、5、6、8、9、10号染色体上,加性效应表型贡献率0.32%-16.52%,大于10%的加性效应QTL11个,小于5%的微效QTL26个。其中,控制穗长的qPL-2-11、qPL-2-12、qPL-2-13、qPL-4-2、qPL-4-3、qPL-8-3、qPL-8-4、qPL-9-4等QTL均在一个以上的阶段重复出现;控制穗重的qPW-10-3、qPW-3-2、qPW-3-3、qPW-8-8等QTL均在一个以上的阶段重复出现,说明QTL加性效应是穗长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力量。定位控制灌浆期五个阶段千粒重的QTL:结果共得到13个相关QTL,分布在水稻第1、2、4、6、7号染色体上,加性效应表型贡献率1.9%-24.78%,大于10%的加性效应QTL5个,小于5%的微效QTL1个。其中,qGW-6-7、qGW-2-1、qGW-6-8分别在灌浆第四、二、三阶段出现,又全部在灌浆第五阶段重复出现,说明QTL加性效应对水稻灌浆后期产量的形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定位控制灌浆期粒长的QTL:结果共得到9个与粒长相关的QTL,分布在水稻第1、2、4、5、7、10、11、12号染色体上,加性效应分别为-0.02、0.02、-0.02、-0.02、-0.03、-0.04、-0.03、0.02、-0.02,表型贡献率分别为3.58%、3.58%、3.58%、3.58%、8.06%、16.12%、8.06%、3.58%、3.58%。定位控制灌浆期粒宽的QTL:对控制籽粒宽的QTL进行定位分析,得到相关加性QTL3个,分别位于5、5、6号染色体上,加性效应分别为0.0136、0.0061、-0.0159,表型贡献率分别为14.99%、3.02%、20.49%。库相关性状的GE互作分析,联合该群体两地的灌浆期穗长、穗重、粒长、粒重、粒宽等5个库相关性状,定位控制相应性状的GE互作位点,共检测到46个位点,分布在水稻1、2、3、4、5、6、7、8、9、10、11号染色体上,均与环境存在显着的互作效应。46个QTL中,加性效应对表型变异贡献率0%-19.22%,加性效应的大于10%的主效QTL10个,小于5%的微效QTL29个,GE互作效应对表型贡献率0%-12.31%,大多为小于5%的微效QTL。3.武夷山环境下定位灌浆期五个时段的净光合速率的QTL:只在灌浆期第一、四阶段检测到7加性QTL位点,分布于水稻第2、4、10、11号染色体上,解释了大部分的表型变异。这些QTL的遗传效应值介于0.34%-22.71%之间,除了两个QTL为贡献率小于5%的微效QTL外,其他QTL的效应值均在10%左右。莆田环境下定位灌浆期五个时段的净光合速率QTL:灌浆期第五阶段仍然没有定位到相关QTL,但在第二、三阶段各定位到一个显着的加性QTL。莆田环境下共检测到15与净光合速率相关的QTL位点,分布于水稻第1、2、4、7、9、10号染色体上,解释了大部分的表型变异。这些QTL的遗传效应值介于0.36%-17.85%之间,2个QTL为贡献率小于5%的微效QTL,只有1个QTL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大于10%。GE互作分析,联合该群体两地的灌浆期五个阶段的净光合速率,共检测到灌浆期第一、二、四阶段的7个GE互作位点,分布在水稻2、4、9、11号染色体上,均与环境存在显着的互作效应。7个QTL中,加性效应对表型变异贡献率3.51%-16.05%,加性效应的大于10%的主效QTL1个,小于5%的微效QTL2个,GE互作效应对表型贡献率0%-20.91%,大于10%的主效QTL3个,小于5%的微效QTL3个。4.武夷山环境下定位灌浆期五个时段的灌浆速率的QTL:在灌浆期第一、二、四、五阶段及灌浆期平均灌浆速率检测到11个加性QTL位点,分布于水稻第1、2、4、5、7、10号染色体上,解释了大部分的表型变异。这些QTL的遗传效应值介于0.92%-17.39%之间,6个QTL为贡献率小于5%的微效QTL,只有1个QTL的贡献率大于10%。莆田环境下定位灌浆期五个时段的灌浆速率的QTL:在灌浆期第二、三、四阶段及平均灌浆速率检测到9个加性QTL位点,分布于水稻第1、2、5、6、8号染色体上,解释了大部分的表型变异。这些QTL的遗传效应值介于1.99%-24.41%之间,2个QTL为贡献率小于5%的微效QTL,3个QTL的贡献率大于10%。GE互作分析:联合该群体两地的灌浆期五个阶段的灌浆速率及平均灌浆,共检测到灌浆期第二、四、五阶段及平均灌浆速率的7个GE互作QTL,分布在水稻1、2、4、5、6、10号染色体上,均与环境存在显着的互作效应。8个GE互作位点中,加性效应对表型变异贡献率1.1%-4.54%,均为加性效应为小于5%的微效位点,GE互作效应对表型贡献率0%-10.29%,加性效应对表型贡献率不大。5.运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源性状与灌浆速率的相关性分析;净光合速率与灌浆速率相关性分析;五个阶段的灌浆速率及平均灌浆速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灌浆期相关性之间关系复杂存在相关性,有些达到了显着相关,形成了统一的整体。本研究从两地水稻灌浆的不同时期分别对于源、库组件进行分别定位及环境互作分析,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水稻灌浆过程是一个基因动态表达的过程,不同基因之间、基因环境之间存在互相作用,这对水稻遗传育种的工作实践有一定的意义,但基因间的互作仅靠QTL方法作简单的分析,无法确切了解基因的时空表达特征,需要如RNA水平和蛋白质组水平进一步加以证实。

高承芳,翁伯琦,王义祥,徐国忠,熊德中[9](2009)在《植物化感作用对牧草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从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就牧草之间的化感作用及其研究方法与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牧草化感作用与影响因素,并就该领域今后研究工作的特点及应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贾小丽,林文雄[10](2009)在《水稻RILs化感作用遗传模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Lemont(弱化感)和Dular(强化感)水稻杂交产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ent inbred lines,RILs)及其亲本为供体植物,并以稻田主要杂草稗草为受体植物,采用迟播共培法对群体及亲本化感作用进行测定及评价,应用主基因+多基因分离分析法研究水稻化感作用的遗传体系。结果表明,水稻亲本化感抑草作用差异较大,对受体稗草的根长抑制率呈连续变异,体现出数量性状特征;水稻Lemont(弱化感)×Dular(强化感)组合的RILs群体化感作用遗传体系由两对连锁的主基因控制,主基因间的作用方式呈互补作用。进一步估计受体根长抑制率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稗草根长抑制率的群体均值m=29.3908245,主基因加性效应与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I*=7.0619195,主基因遗传率为49.36379%。

二、水稻化感作用的遗传效应及其亲本育种潜力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化感作用的遗传效应及其亲本育种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丹草低氢氰酸性状主效QTL PA7-1和PA7-2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高丹草概述
    1.2 氢氰酸
        1.2.1 非生氰糖苷类氰化物
        1.2.2 生氰糖苷类氰化物
    1.3 QTL定位
        1.3.1 QTL定位原理及步骤
        1.3.2 QTL定位的方法
        1.3.3 QTL定位验证
        1.3.4 QTL精细定位
        1.3.5 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分析
    1.4 高丹草QTL定位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和技术路线
        1.5.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2 技术路线
2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QIRs群体构建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与种植
        2.1.2 氢氰酸含量测定
        2.1.3 DNA提取及BSA基因池的建立
        2.1.4 SSR适宜引物的筛选及PCR扩增
        2.1.5 数据统计与处理
        2.1.6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相关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2.1.7 遗传群图谱的构建和QTL定位分析
        2.1.8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QIRs等位基因重组群体的构建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氢氰酸含量测定
        2.2.2 基因组DNA纯度的电泳检测
        2.2.3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相关SSR引物的筛选及多态性分析
        2.2.4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相关SSR分子标记的获得
        2.2.5 高丹草遗传图谱构建及氢氰酸含量QTL定位
        2.2.6 QIRs群体获得
    2.3 讨论
        2.3.1 BSA法评价
        2.3.2 SSR分子标记及遗传图谱研究
        2.3.3 QTL定位准确性
        2.3.4 等位基因重组株QIRs分析
    2.4 小结
3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主效QTL PA7-1 的精细定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群体构建
        3.1.2 精细定位区间内标记的开发
        3.1.3 F_3精细定位群体DNA提取、氢氰酸含量测定
        3.1.4 高丹草连锁群构建
        3.1.5 主效QTL PA7?1 的精细定位
        3.1.6 主效QTL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F_(2: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分析
        3.2.2 F_(2: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QTL定位
        3.2.3 F_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变异
        3.2.4 PA7?1 精细定位区间内标记的SSR特异引物的筛选
        3.2.5 基于高丹草F_3精细定位群体连锁群构建及QTL定位
        3.2.6 PA7?1 的精细定位
        3.2.7 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3.2.8 精细定位区间序列比对、物理图谱建立与候选基因分析
    3.3 讨论
        3.3.1 主效QTL PA7?1 的稳定性
        3.3.2 主效QTL PA7?1 精细定位的准确性
        3.3.3 低氢氰酸含量性状候选基因
    3.4 小结
4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主效QTL PA7-2 的精细定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群体构建
        4.1.2 精细定位区间内标记的开发
        4.1.3 F_3精细定位群体DNA提取、氢氰酸含量测定
        4.1.4 高丹草连锁群构建
        4.1.5 主效QTL PA7?2 的精细定位
        4.1.6 主效QTL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F_(2: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分析
        4.2.2 F_(2: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QTL定位
        4.2.3 F_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变异
        4.2.4 PA7?2 精细定位区间内标记的SSR特异引物的筛选
        4.2.5 基于高丹草F_3精细定位群体连锁群构建及QTL定位
        4.2.6 PA7?2 的精细定位
        4.2.7 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4.2.8 PA7?2 精细定位区间序列比对、物理图谱构建与候选基因分析
    4.3 讨论
        4.3.1 PA7?1 和PA7?2 的加性效应
        4.3.2 精细定位可行性分析
    4.4 小结
5 PA7?1 和PA7?2 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表达水平验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植物总RNA的提取
        5.1.3 cDNA的合成
        5.1.4 半定量RT?PCR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氢氰酸含量差异
        5.2.2 总RNA的提取和检测
        5.2.3 候选基因的RT?PCR表达验证
    5.3 讨论
    5.4 小结
6 结论
    6.1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主效QTL PA7?1 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
    6.2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主效QTL PA7?2 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
    6.3 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

(2)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花椰菜起源、分布与种质资源概况
        1.1.1 花椰菜的起源
        1.1.2 花椰菜种植与分布
        1.1.3 我国花椰菜种质资源概况
    1.2 花椰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2.1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概念与意义
        1.2.2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方法
        1.2.3 国内外花椰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3 花椰菜CMS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1.3.1 细胞质效应研究的意义
        1.3.2 细胞质效应研究的方法
        1.3.3 十字花科作物CMS来源及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1.3.4 花椰菜CMS来源及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1.4 花椰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1.4.1 杂种优势的概念
        1.4.2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1.4.3 杂种优势预测的方法
        1.4.4 国内外花椰菜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第二章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性状调查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花椰菜自交系10 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2.2.2 花椰菜自交系20 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2.2.3 基于表型数据的主成分分析
        2.2.4 基于表型数据的自交系聚类分析
        2.2.5 基于表型性状的不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
    2.3 讨论
        2.3.1 花椰菜自交系的表型性状变异与遗传多样性
        2.3.2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及评价利用
        2.3.3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性状聚类分析及评价利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DNA提取
        3.1.3 SSR引物
        3.1.4 PCR扩增
        3.1.5 电泳检测
        3.1.6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SSR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3.2.2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间遗传距离分析
        3.2.3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聚类分析
        3.2.4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主成分分析
        3.2.5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群体结构分析
        3.2.6 基于SSR标记的不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
        3.2.7 表型性状与SSR分子标记两种分析结果的比较
    3.3 讨论
        3.3.1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3.3.2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
        3.3.3 表型与分子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的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来源CMS的花椰菜不育系细胞质效应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性状测定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育细胞质对杂种F115 个性状的一般效应
        4.2.2 核背景对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影响
        4.2.3 不同来源CMS的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比较
        4.2.4 两个同质异核花椰菜CMS细胞质效应的比较
    4.3 讨论
        4.3.1 花椰菜CMS对多个性状的细胞质效应为负
        4.3.2 花椰菜CMS负效应可通过杂交父本核背景改善
        4.3.3 不同来源CMS的花椰菜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综合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花椰菜杂种优势及其亲本配合力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性状测定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父母本及杂种F1的性状表现
        5.2.2 联合方差分析
        5.2.3 配合力分析
        5.2.4 杂种优势分析
        5.2.5 杂种优势的预测
    5.3 讨论
        5.3.1 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5.3.2 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配合力的特点
        5.3.3 配合力、遗传距离和不育胞质效应与杂种优势的预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下一步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小麦抑草化感力的特异性及双列杂交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1 前言
    1.1 小麦抗草化感作用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小麦化感作用研究现状
        1.2.1 小麦化感物质分离与鉴定
        1.2.2 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
        1.2.3 小麦化感作用研究方法
        1.2.3.1 浸提液生物测试法
        1.2.3.2 迟播共培法
        1.2.3.3 等隔离体积共培法
        1.2.3.4 田间抑制圈测试法
        1.2.4 小麦抗草化感作用的研究
        1.2.5 小麦化感种质资源筛选评价
        1.2.6 小麦化感遗传研究
        1.2.7 影响小麦化感作用的因素
        1.2.7.1 小麦遗传背景
        1.2.7.2 气候
        1.2.7.3 土壤
        1.2.7.4 伴生杂草
    1.3 试验研究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2.1 小麦抑草化感力的特异性
        2.1.1 材料
        2.1.2 方法
        2.1.2.1 小麦根分泌物抑草化感力的测定——蛭石共培法
        2.1.2.2 小麦叶片抑草化感力的测定——浸提液生物测试法
        2.1.2.3 不同伴生杂草对不同小麦品种(系)抑草化感力的诱导
        2.1.2.4 丁布测定方法
    2.2 小麦抑草化感力双列杂交分析
        2.2.1 材料
        2.2.2 方法
        2.2.2.1 双列杂交
        2.2.2.2 小麦根部抑草化感力潜力的测定
        2.2.2.3 小麦叶片抑草化感潜力的测定
    2.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3.1 数据处理
        2.3.2 数据分析
3 结果和分析
    3.1 小麦抑草化感力的特异性
        3.1.1 小麦根部分泌物对不同受体抑制率
        3.1.2 小麦叶片浸提液对不同受体抑制率
        3.1.3 小麦小麦根部分泌物和叶部浸提液对不同受体根长抑制率相关性
        3.1.4 不同伴生杂草对小麦叶片化感力影响
        3.1.4.1 不同小麦品种(系)与不同杂草共培后对莴苣根长的抑制率
        3.1.4.2 不同小麦品种(系)与不同杂草共培后对黑麦草根长的抑制率
        3.1.4.3 不同小麦品种(系)与不同杂草共培后对看麦娘根长的抑制率
        3.1.4.4 不同小麦品种(系)与不同杂草共培后对牛繁缕根长的抑制率
        3.1.5 不同伴生杂草对小麦叶片丁布含量的影响
    3.2 小麦化感潜能的双列杂交分析
        3.2.1 亲本和F_1的化感潜力
        3.2.2 小麦抑草化感潜力的基因效应及遗传分析
        3.2.2.1 小麦化感潜力的遗传方差
        3.2.2.2 亲本化感作用的加性效应和杂交组合的显性效应
        3.2.2.3 小麦抑草化感力的杂种优势分析
        3.2.3 小麦化感潜力的配合力分析
        3.2.3.1 一般配合力
        3.2.3.2 特殊配合力
        3.2.3.3 反交效应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小麦对不同受体的抑草化感力特异性
        4.1.2 小麦根部分泌物和叶部浸提液抑草化感力差异
        4.1.3 伴生杂草对小麦化感抑草力的影响
        4.1.4 小麦抑草化感作用特异性机理
        4.1.5 小麦抑草化感力的遗传模式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化感稻不育系化57S抑草化感特性及其配组表现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水稻化感物质研究
    1.2 化感作用的机理机制研究
    1.3 水稻化感作用遗传规律分析
    1.4 水稻化感种质筛选与评价方法
    1.5 水稻化感作用在育种及生产上的应用
        1.5.1 培育化感作用水稻品种
        1.5.2 探究化感水稻合理的种植方式及栽培管理措施
    1.6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化感特性评价供试材料
        2.1.2 化 57S配组表现评价供试材料
        2.1.2.1 产量评比试验供试材料
        2.1.2.2 米质分析供试材料
        2.1.2.3 稻瘟病抗性鉴定供试材料
    2.2 试验设计
        2.2.1 化感特性评价
        2.2.2 化感稻不育系化 57S分期播种
        2.2.3 产量评比试验
        2.2.4 稻瘟病抗性鉴定
    2.3 试验调查方法
        2.3.1 化感稻材料田间抑草率调查
        2.3.2 化感稻伴生稗草平均株高及单株干物重的测定
        2.3.3 化感稻不育系化 57S花粉育性鉴定
        2.3.4 产量评比试验
        2.3.5 米质分析
        2.3.6 稻瘟病抗性调查方法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
    3.1 化感稻不育系化 57S抑草化感特性评价
        3.1.1 化 57S田间抑制稗草效果评价
        3.1.1.1 化 57S对伴生稗草发生数量的抑制效果
        3.1.1.2 化 57S对伴生稗草生物量积累的抑制效果
        3.1.1.3 化 57S 5 个抑草性状的稳定性分析
        3.1.2 化 57S所配化感杂交稻田间抑制稗草效果评价
        3.1.2.1 化感杂交稻对稗草发生数量的抑制效果
        3.1.2.2 化感杂交稻对稗草生物量积累的抑制效果
        3.1.2.3 化感杂交稻5个抑草性状的稳定性分析
        3.1.2.4 化感杂交稻的化感杂种优势分析
    3.2 化感稻不育系化 57S育性表现评价
        3.2.1 化 57S的形态特征
        3.2.2 化 57S周年育性表现
        3.2.3 化57S制种期育性表现
        3.2.4 人工控制温度、光照条件对化 57S育性的影响
    3.3 化感稻不育系化 57S配组表现评价
        3.3.1 化 57S所配组合产量表现
        3.3.2 化 57S所配组合稻米品质分析
        3.3.3 化 57S所配组合稻瘟病(C群)抗性表现评价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化感稻不育系化 57S抑草化感特性评价
        4.1.2 化感稻抑草化感特性稳定性评价
        4.1.3 化感稻不育系化 57S配组表现评价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2 论文附表和附图

(5)大豆巢式关联作图群体QTL定位方法的优化并用于开花期与籽粒性状的遗传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作物育种及育种目标
    2 作物DNA分子标记、QTL定位与标记辅助育种
        2.1 DNA分子标记的类型
        2.2 作物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
        2.2.1 连锁定位
        2.2.1.1 作图群体
        2.2.1.2 遗传图谱构建
        2.2.1.3 QTL定位方法
        2.2.1.4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QTL定位
        2.2.2 关联分析
        2.2.2.1 影响关联分析的因素
        2.2.2.2 关联分析方法
        2.2.2.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作物中的应用
        2.2.3 巢式关联作图群体QTL定位研究进展
        2.3 标记辅助育种
        2.3.1 标记辅助育种概念
        2.3.2 标记辅助育种的应用
    3 大豆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3.1 大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
        3.2 大豆常规育种
        3.3 大豆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3.3.1 大豆遗传图谱构建
        3.3.2 大豆开花期QTL研究进展
        3.3.3 大豆百粒重QTL研究进展
        3.3.4 大豆油脂含量QTL研究进展
        3.3.5 大豆蛋白质含量QTL研究进展
        3.4 大豆分子育种的应用
    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供试材料与田间试验
        1.1 供试材料
        1.2 田间试验设计
    2 表型数据测定
        2.1 开花期
        2.2 百粒重
        2.3 油脂与蛋白质含量
    3 表型数据统计分析
    4 基因型分型与遗传图谱构建
        4.1 SNP基因型分型
        4.2 SNPLDB标记分型
        4.3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4.3.1 重组自交系群体的遗传图谱构建
        4.3.2 巢式关联作图群体的整合遗传图谱构建
    5 大豆数量性状QTL定位研究
        5.1 单个重组自交系群体QTL定位
        5.1.1 复合区间作图法
        5.1.2 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
        5.2 巢式关联作图群体QTL定位
        5.1.1 联合完备区间作图法
        5.1.2 混合线性模型关联分析方法
        5.1.3 限制性二阶段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
        5.3 QTL命名规则
    6 QTL-等位变异矩阵构建
    7 候选基因预测
第三章 巢式关联作图群体QTL定位方法的比较
    1 开花期性状的表型变异
        1.1 亲本及重组自交系群体的开花期表型变异
        1.2 LZTWM群体的开花期表型变异
    2 基因型分型
        2.1 重组自交系群体中SNP基因型分型
        2.2 LZTWM群体中SNP基因分型
        2.3 LZTWM群体中SNPLDB基因分型
    3 遗传图谱构建
        3.1 重组自交系群体遗传图谱构建
        3.2 LZTWM群体遗传图谱构建
    4 LZTWM群体的群体结构
    5 单个重组自交系群体QTL定位
        5.1 复合区间作图法定位
        5.2 基于混合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定位
        5.3 复合区间作图法与基于混合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的QTL结果比较
    6 巢式关联作图群体QTL定位
        6.1 联合完备区间作图法连锁定位
        6.2 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关联定位
        6.3 限制性二阶段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关联定位
    7 鉴定适合于巢式关联作图群体的高检测功效定位方法
        7.1 五种QTL定位方法结果比较
        7.2 鉴定高检测功效的定位方法
    8 讨论
        8.1 巢式关联作图群体SNP与SNPLDB标记的特点
        8.2 重组自交系群体的遗传图谱
        8.3 巢式关联作图群体的遗传结构特点
        8.4 巢式关联作图群体中RTM-GWAS定位方法的优势
第四章 巢式关联作图群体开花期性状的遗传解析
    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1 LZTWM群体中开花期性状的遗传解析
        1.2 LZTWM群体中开花期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
        1.3 LZTWM群体中开花期QTL-等位变异矩阵
        1.4 LZTWM群体五个亲本的开花期育种潜力
        1.5 LZTWM群体中开花期相关候选基因体系
    2 讨论
        2.1 开花期表现数量遗传特点
        2.2 本研究检测到DTF QTL与文献报道QTL比较
        2.3 本研究五个亲本的DTF候选基因体系与文献报道比较
第五章 巢式关联作图群体百粒重性状的遗传解析
    1 百粒重性状的表型变异
        1.1 亲本及重组自交系群体的百粒重表型变异
        1.2 LZTWM群体的百粒重表型变异
    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1 LZTWM群体中百粒重性状的遗传解析
        2.2 LZTWM群体中百粒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
        2.3 LZTWM群体百粒重QTL-等位变异矩阵
        2.4 LZTWM群体五个亲本的百粒重育种潜力
        2.5 LZTWM群体中百粒重相关候选基因体系
    3 讨论
        3.1 本研究检测到百粒重QTL与文献报道QTL比较
        3.2 LZTWM群体中百粒重QTL-allele矩阵的遗传构成特征
第六章 巢式关联作图群体油脂含量性状的遗传解析
    1 油脂含量性状的表型变异
        1.1 亲本及重组自交系群体的油脂含量表型变异
        1.2 LZTWM群体的油脂含量表型变异
    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1 LZTWM群体中油脂含量性状的遗传解析
        2.2 LZTWM群体中油脂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
        2.3 LZTWM群体油脂含量QTL-等位变异矩阵
        2.4 LZTWM群体五个亲本的油脂含量育种潜力
        2.5 LZTWM群体中油脂含量相关候选基因体系
    3 讨论
        3.1 本研究检测到油脂含量QTL与文献报道QTL比较
        3.2 LZTWM群体中油脂含量QTL-allele矩阵的遗传构成特征
第七章 巢式关联作图群体蛋白质含量性状的遗传解析
    1 蛋白质含量性状的表型变异
        1.1 亲本及重组自交系群体的蛋白质含量表型变异
        1.2 巢式关联作图群体的蛋白质含量表型变异
    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1 LZTWM群体中蛋白质含量性状的遗传解析
        2.2 LZTWM群体中蛋白质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
        2.3 LZTWM群体蛋白质含量QTL-等位变异矩阵
        2.4 LZTWM群体五个亲本的蛋白质含量育种潜力
        2.5 LZTWM群体中蛋白质含量相关候选基因体系
        2.6 LZTWM群体中调控籽粒性状的一因多效QTL
    3 讨论
        3.1 本研究检测到蛋白质含量QTL与文献报道QTL比较
        3.2 LZTWM群体中蛋白质含量QTL-allele矩阵的遗传构成特征
第八章 全文结论和创新点
    1 全文主要结论
    2 全文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抑草效果与化感潜力和农艺性状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供试水稻材料化感潜力测定
        1.2.2 供试水稻材料在不同苗龄对不同根际距离伴生稗草的影响及主要农艺性状测定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水稻材料化感综合效应指数及其在不同苗龄的株高和分蘖数
    2.2 供试水稻材料在不同苗龄对不同距离范围内伴生稗草密度的影响
    2.3 供试水稻材料在不同苗龄对不同距离范围内伴生稗草生物量的影响
    2.4 供试材料在不同苗龄对不同距离范围内伴生稗草株高的影响
    2.5 供试材料在不同苗龄对稗草的影响与其化感潜力、株高和分蘖的相互关系
3 讨论和结论

(7)控制水稻RIL群体化感作用的QTL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受体稗草根长抑制率测定
    1.3 遗传图谱构建
2 结果与分析
    2.1 受体稗草根长抑制率的频率分布图
    2.2 QTL定位分析
        2.2.1 控制水稻化感作用QTL定位
        2.2.2 控制水稻化感作用的QTL效应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8)水稻灌浆期相关性状的动态遗传及环境互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数量性状位点
    1.2 遗传图谱构建的方法概述
        1.2.1 群体类型
        1.2.2 遗传标记
        1.2.3 遗传图谱构建要素
    1.3 QTL 定位分析
        1.3.1 QTL 定位统计方法
        1.3.2 QTL 定位及环境互作分析软件
        1.3.3 QTL 定位要素
    1.4 QTL 定位及环境互作研究意义
        1.4.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1.4.2 QTL 的图位克隆
        1.4.3 种质资源中的有利等位基因的鉴定
        1.4.4 分子设计育种
    1.5 灌浆期相关性状的数量遗传研究进展
    1.6 水稻源库理论研究
第二章 水稻RIL 群体灌浆期相关性状的群体表现及相关性分析
    2.1 实验材料及设计
        2.1.1 材料
        2.1.2 田间管理及实验设计
        2.1.3 灌浆期相关性状测定
        2.1.4 光合性状及相关生理性状的测定
        2.1.5 灌浆速率的测定
        2.1.6 株型数据测定
    2.2 亲本灌浆期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2.3 灌浆期源相关性状与灌浆速率的相关性分析
        2.3.1 武夷山灌浆期源相关性状与灌浆速率的相关性分析
        2.3.2 莆田灌浆期源相关性状与灌浆速率的相关性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水稻RIL群体灌浆期源相关性状的基因定位及环境互作分析
    3.1 实验方法
        3.1.1 DNA 提取及检测
        3.1.2 聚合酶链式反应
        3.1.3 变性聚丙烯酰胺电泳
        3.1.4 数据统计分析
        3.1.5 QTL 定位及环境互作分析
    3.2 灌浆期源相关性状群体分布
    3.3 武夷山灌浆期源相关性状 QTL 定位
    3.4 莆田灌浆期源相关性状QTL定位
    3.5 灌浆期源相关性状环境互作分析
    3.6 控制灌浆期源相关性状QTL的差异表达
    3.7 小结
第四章 水稻RIL群体灌浆期库相关性状动态遗传及环境互作分析
    4.1 武夷山库相关性状QTL定位分析
        4.1.1 武夷山穗部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4.1.2 武夷山籽粒性状的 QTL 定位分析
    4.2 莆田库相关性状QTL定位分析
        4.2.1 莆田穗部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4.2.2 莆田籽粒性状的 QTL 定位分析
    4.3 灌浆期库相关性状环境互作分析
    4.4 控制灌浆期库相关性状QTL 的差异表达
        4.4.1 控制同一性状的QTL时空差异表达
        4.4.2 灌浆期库相关性状的一因多效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水稻 RIL 群体净光合速率动态遗传及环境互作分析
    5.1 净光合速率群体分布
    5.2 灌浆期净光合速率与灌浆速率相关性分析
        5.2.1 武夷山灌浆期净光合速率与灌浆速率相关性分析
        5.2.2 莆田灌浆期净光合速率与灌浆速率相关性分析
    5.3 灌浆期净光合速率 QTL 定位分析
        5.3.1 武夷山灌浆期净光合速率QTL 定位分析
        5.3.2 莆田灌浆期净光合速率 QTL 定位分析
    5.4 灌浆期净光合速率环境互作分析
    5.5 控制灌浆期净光合速率的QTL差异表达
    5.6 小结
第六章 水稻RIL 群体灌浆期灌浆速率动态遗传及环境互作分析
    6.1 灌浆速率群体分布
    6.2 灌浆期各阶段灌浆速率的相关性分析
        6.2.1 武夷山灌浆期各阶段灌浆速率相关性分析
        6.2.2 莆田灌浆期各阶段灌浆速率相关性分析
    6.3 灌浆期灌浆速率动态 QTL 定位分析
        6.3.1 武夷山灌浆期灌浆速率动态 QTL 定位分析
        6.3.2 莆田灌浆期灌浆速率动态 QTL 定位分析
    6.4 灌浆期灌浆速率环境互作分析
    6.5 控制灌浆期灌浆速率的QTL差异表达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与讨论
        7.1.1 水稻RIL 群体灌浆期相关性状的群体表现及相关性分析
        7.1.2 水稻 RIL 群体灌浆期源相关性状的动态遗传及环境互作分析
        7.1.3 水稻RIL群体灌浆期库相关性状的动态遗传及环境互作分析
        7.1.4 水稻RIL群体灌浆期净光合速率的动态遗传及环境互作分析
        7.1.5 水稻 RIL 群体灌浆期灌浆速率的动态遗传及环境互作分析
        7.1.6 小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植物化感作用对牧草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化感物质及其作用机制与研究方法
    1.1 植物化感物质与分泌
    1.2 植物化感作用的机制研究
    1.3 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方法
2 植物化感作用对牧草的影响
    2.1 牧草对杂草及其他植物的化感作用
    2.2 其他植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
    2.3 牧草之间的化感作用
3 启示与展望

(10)水稻RILs化感作用遗传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1.2.2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受体稗草根长抑制率的频率分布图
    2.2 方差分析
    2.3 遗传模型适配
    2.4 遗传参数
3. 讨论

四、水稻化感作用的遗传效应及其亲本育种潜力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丹草低氢氰酸性状主效QTL PA7-1和PA7-2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分析[D]. 吴国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D]. 朱世杨.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4)
  • [3]小麦抑草化感力的特异性及双列杂交分析[D]. 李聪聪.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4]化感稻不育系化57S抑草化感特性及其配组表现评价[D]. 李少泽.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5]大豆巢式关联作图群体QTL定位方法的优化并用于开花期与籽粒性状的遗传解析[D]. 李曙光.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6]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抑草效果与化感潜力和农艺性状的关系[J]. 徐高峰,申时才,张付斗,张玉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11)
  • [7]控制水稻RIL群体化感作用的QTL定位研究[J]. 贾小丽,林文雄. 中国农学通报, 2010(23)
  • [8]水稻灌浆期相关性状的动态遗传及环境互作研究[D]. 贾小丽. 福建农林大学, 2010(12)
  • [9]植物化感作用对牧草影响的研究进展[J]. 高承芳,翁伯琦,王义祥,徐国忠,熊德中. 中国草地学报, 2009(03)
  • [10]水稻RILs化感作用遗传模型分析[J]. 贾小丽,林文雄. 武夷学院学报, 2009(02)

标签:;  ;  ;  ;  ;  

水稻化感效应的遗传效应及其亲本育种潜力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