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丁烯的应用与发展值得关注

异丁烯的应用与发展值得关注

一、异丁烯应用开发值得重视(论文文献综述)

鲍捷萌[1](2021)在《成都平原城市群区域性臭氧污染期间醛酮类化合物污染特征与来源分析》文中提出醛酮类化合物是环境空气中的一类重要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既是光化学烟雾形成的重要前体物,也是其重要组成成分,同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也会存在不利影响,目前醛酮类化合物已成为大气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于2019年8月4—18日在成都平原城市群8城市同时开展醛酮类化合物外场观测,综合利用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15种醛酮类化合物的污染特征、大气光化学反应活性、生成机制和来源,并进行了有毒有害醛酮类化合物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成都平原城市群出现了区域性的臭氧污染过程。成都平原城市群醛酮类化合物浓度水平平均为17.90 ppbv,其中甲醛(36.4%—64.3%)、丙酮(12.4%—28.1%)和乙醛(8.2%—47.3%)是浓度占比最高的物种。大多数站点醛酮类化合物总浓度在污染天高于清洁天。醛酮类化合物和臭氧的浓度空间分布总体类似;大多数站点醛酮类化合物日变化与臭氧浓度日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均呈现白天高晚上低的特征。甲醛和乙醛是成都平原城市群各个站点大气光化学反应活性最高的物种。大多数醛酮类化合物物种的OH自由基消耗速率在污染天高于清洁天;在大多数站点的污染天与清洁天,醛酮类化合物的平均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均与已苯的MIR(3.04 g·g-1)值大小相当,表明成都平原城市群醛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大气光化学反应活性。成都平原城市群区域层面醛酮类化合物的PMF来源解析结果识别出人为源一次排放、植物一次排放与背景、二次生成和其他4类来源,甲醛、乙醛和丙酮的二次生成贡献占比分别为41%、42%和44%;各站点重点醛酮类化合物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来源分析结果表明,甲醛、乙醛和丙酮的二次生成占比范围分别为20%—50%、17%—54%和22%—55%。基于OBM模型的二次生成机制研究发现,烯烃和异戊二烯的光化学氧化是甲醛二次生成的主要途径;乙醛和丙酮的二次生成分别受到烯烃和烷烃的控制。醛酮类化合物污染受到了四川省内绵阳-德阳-成都沿线输送的影响。成都平原城市群各个站点周边环境空气中甲醛和乙醛均对暴露人群存在致癌性人体健康风险,大多数站点周边环境空气中的甲醛对暴露人群均存在非致癌性人体健康风险。大多数站点周边环境空气中甲醛和乙醛对暴露人群的致癌性人体健康风险值以及非致癌风险危害商值在污染天均高于清洁天。综上,成都平原城市群应该高度重视对本地醛酮类化合物及其关键前体物的排放管控,并与周边地区构建高效的联防联控机制,以有效地减轻醛酮类化合物对臭氧污染的贡献,并保护人群身体健康。

曹潘[2](2021)在《异丁烯烷基化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环保政策限制了汽油池中催化裂化、催化重整等高辛烷值汽油组分及非烃类抗爆剂的使用,高辛烷值,无烯烃、芳烃、苯、氧、硫,以异构烷烃为主体的烷基化油成为汽油理想组分。碳四资源是生产烷基化油的优质原料,随煤制烯烃规模的增大、乙醇汽油的推广、汽油中甲基叔丁基醚(MTBE)含量的限制等趋势,碳四资源中异丁烯含量明显增多,引起烷基化产物质量波动。分析烷基化装置对异丁烯增多等变化的适应性,研究改善因异丁烯增多引起烷基化产品质量下滑的可行措施。本文采用平衡常数法求解反应体系热力学平衡组成,创建三元混料设计分析烷基化装置对体系温变适应性。结果表明液相烷基化反应在-10~50℃内为不可逆放热过程,放热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生成目的产物放热量略大于生成副产物放热量,异丁烯参与烷基化反应时热效应最小,有利于烷基化过程移热控温;异丁烯烷基化平衡转化率略低于其它两种烯烃;随温度升高辛烷值较高的三甲基戊烷(TMP)选择性降低,而副产物二甲基己烷(DMH)、甲基庚烷(MH)选择性增加;增大烷烯比、酸烃比是降低体系绝热温升、稳定反应温度的有效手段,混合丁烯中每增加20%(体积分数)异丁烯,体系热效应减少3.4%左右,所需烷烯比、酸烃比降低3.8%、4.5%,即可维持反应温度。采用Aspen Plus化工流程模拟软件中RGibbs反应器,选用RK-SOVE物性方法模拟碳四原料烷基化生成轻烃、C8烷烃、C8烯烃的热力学平衡组成。结合安托因方程与理想混合物理论,分析异丁烯增多后压力调控反应相态对稳定热负荷的作用;碳四原料中异丁烷/丁烯理论反应摩尔比为1时,烷基化反应选择性最大,叠合反应选择性最小;丁二烯促进叠合反应、抑制其他反应作用明显,控制异丁烷/丁烯理论反应摩尔比为1、脱除杂质丁二烯是应对碳四原料频变引起烷基化产品质量波动的必要措施;相对1-丁烯、2-丁烯,异丁烯烷基化主产物选择性低、产品辛烷值随温度升高降低明显,建立混料设计分析丁烯组成、反应温度与产物RON关系,通过热负荷调整、原料调配可弥补异丁烯增多后产物辛烷值下降的不足,维持产品质量稳定,提升装置适应性。

马红琴[3](2021)在《煤基甲基丙烯酸甲酯合成热力学分析及中间产物催化行为调控》文中指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是生产有机玻璃的单体,其合成方法主要有丙酮氰醇、异丁烯氧化和醋酸甲酯法。其中,基于煤基路线的醋酸甲酯法涉及甲醛两步羟醛缩合和丙烯酸甲酯加氢反应,该法因其采用的原料符合我国能源资源结构特点,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另一方面,考虑到煤化工产品甲醇可以直接脱氢为该法提供甲醛与氢气,因而若能发展醋酸甲酯与甲醇为原料直接生产MMA的工艺路线将大大缩短生产流程,提高反应原子经济性。为此,本文聚焦以甲醇与醋酸甲酯直接制备MMA的新路径,首先对此进行热力学分析其反应可行性,并结合动力学实验对反应中间产物的催化行为进行调控,以期开发出高性能的甲醇脱氢与羟醛缩合反应催化剂,最终为甲醇与醋酸甲酯直接生成MMA路线开发提供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以甲醇与醋酸甲酯为反应物,丙烯酸甲酯与丙酸甲酯为中间产物直接合成MMA的反应热力学网络。发现此路线热力学可行,其主要受限于平衡常数较小的甲醇脱氢中间反应。进一步发现反应温度、甲醇/醋酸甲酯配比等对产物分布有着较大的影响,其中温度在300-400℃与进料比大于2时,MMA为主要产物。(2)探究了Ce2(MoO4)3催化甲醇直接脱氢制备甲醛反应的载体效应,阐明了酸碱性位点对催化性能的调变规律,揭示了较强的酸性位点能促进甲醇活化而较强的碱性位点则会促进副反应的发生。基于此,TiO2载体负载的催化剂因同时具有较强酸性和较弱碱性中心,而表现出最优的甲醇脱氢反应性能。(3)考察了Al2O3形貌和晶型对其负载Cs催化甲醛与醋酸甲酯羟醛缩合丙烯酸甲酯的性能影响。发现Al2O3表面过量酸性位点会促进甲醛与丙烯酸甲酯的缩合,降低产物选择性;而过量碱性位点会在甲醛活化物种不足的情况下抑制醋酸甲酯缩合反应的发生,从而降低反应物转化率。因而酸碱活性位点间存在协同作用,可进一步优化其相对含量获得较高的丙烯酸甲酯产率。

王晓达,陈宇,王清莲,黄智贤,杨臣,王红星,邱挺[4](2021)在《醚化反应精馏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醚化反应是生产燃油添加剂这一关系国计民生重要化工产品的关键途径,反应精馏是其生产的核心技术。对醚化反应精馏技术进行总结和回顾,既有利于推进反应精馏基础理论的发展,也可促进醚化产品生产技术的升级。本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生产甲基叔丁基醚、乙基叔丁基醚、甲基叔戊基醚、乙基叔戊基醚和二甲醚这几种燃油添加剂的反应精馏技术研究进展,涉及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包括反应原料选择、工艺系统开发和多稳态现象调控,分析了不同反应路径和工艺系统的优缺点,总结了反应精馏多稳态研究的基本问题和结论。展望了反应精馏技术在聚甲氧基二甲醚合成和甘油、5-羟甲基糠醛、糠醇等生物质平台化合物制备新型醚类化合物的应用前景和挑战。指出了醚化反应精馏技术在工艺系统开发和催化填料设计方面存在的核心共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陈志飞[5](2020)在《异丁烯与4-乙烯基苯并环丁烯阳离子共聚的特征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异丁烯(PIB)因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气密性以及对人体无毒无害等性能而被广泛应用,目前已经开发了各种以聚异丁烯基为主体的多功能弹性体。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用聚合物作为体内植入物已经是常规操作,其中聚异丁烯片段优异的生物稳定性正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聚异丁烯基生物医用材料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合成了两种阳离子引发剂2,4,4-三甲基戊烷(TMPC1)和5-叔丁基-1,3-二(1-甲基-1-甲氧基乙基)苯(HDCE),采用共引发剂TiC14分别与两种主引发剂络合引发异丁烯(IB)聚合,并添加质子捕捉剂2,6-二叔丁基吡啶(DTBP)以保持反应的活性,主要探究了不同引发体系下异丁烯阳离子聚合时的反应规律及活性特征;研究了异丁烯和4-乙烯基苯并环丁烯(4-VBCB)的无规和嵌段共聚反应规律,提出了异丁烯和4-VBCB无规共聚的反应机理;表征了 4-VBCB热交联后的结构变化以及异丁烯和4-VBCB共聚物在热交联后的热、机械性能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TMPCl/DTBP/TiCl4引发体系下异丁烯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在90min时可达96%,随着IB反应转化率的增大,聚异丁烯的分子量也在增大,二者大致呈线性关系,同时聚异丁烯的分子量分布在1.20~1.35之间变化;TMPCl/DTBP/TiCl4体系引发的异丁烯和4-VBCB的无规共聚反应不具有活性,随着4-VBCB的投料量增大,无规共聚产物的分子量减小,同时分子量分布反而增大;计算了 IB和4-VBCB无规共聚反应的单体竞聚率,分别为r1=0.47,r2=2.08;提出了 IB和4-VBCB无规共聚的反应机理,即4-VBCB相比于IB更容易从活性聚合链得到质子成为新的活性中心,从而导致链转移,聚合物链中的4-VBCB链段同样会发生自身耦合造成链转移反应。②HDCE/DTBP/TiCl4体系引发异丁烯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在50min时可达96%,聚异丁烯的分子量与单体IB的转化率同样呈线性关系,分子量分布在 1.10~1.20 之间,TMPCl/DTBP/TiC14和 HDCE/DTBP/TiCl4两种引发体系均实现了阳离子可控聚合,HDCE/DTBP/TiCl4体系的引发效率高于TMPCl/DTBP/TiC14;以 HDCE/DTBP/TiC14为引发体系成功合成了 IB 和4-VBCB 的嵌段共聚物 p(4-VBCB-b-IB-b-4-VBCB);在IB 和 4-VBCB 嵌段共聚的基础上引 入苯乙烯,成功合成了P(styrene-block-4-VBCB)-PIB-P(styrene-block-4-VBCB)三元嵌段共聚物,通过增加苯乙烯的投料量可以增大共聚物的分子量,从而间接达到调控整个共聚物分子链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目的。③将聚合物在250℃下以固态形式加热的方式实现了共聚物的交联,对交联后的共聚物分别作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红外光谱表征,三种谱图中都发现了交联形成的八元环结构;通过DSC和TGA测试分析得到,共聚物在经热处理交联后,其玻璃化转变以及热分解温度增大;共聚物的交联强度会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大而增加,在热处理大约30min后交联强度不再有大的变化;共聚物的强度在交联固化后有大幅度的提高。

汪成[6](2020)在《基于结构单元集总的催化裂化MIP-CGP工艺分子水平模拟与优化》文中研究指明原油的重质化趋势、不断升级的环保标准以及日益上升的低碳烯烃需求都对催化裂化工艺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催化裂化工艺需要不断升级和优化。本文基于结构单元集总方法,建立了分子水平的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并结合MIP-CGP装置特点,研究了 MIP-CGP反应器内的油品分子转化规律,揭示了工艺条件对催化裂化产物分布的影响机制,可以指导催化裂化装置的工艺优化。论文首先对催化裂化原料油进行分析检测,建立了油品分子组成矩阵,得到了原料油的数字化表达。借助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和柱色谱分离技术将重质原料油分离成窄馏分油和亚组分油,并综合多种仪器分析手段获得油品的平均分子结构参数和烃类组成信息。根据原料油分子组成特征,选取24个结构单元构建催化裂化体系中油品分子的结构向量,建立了含有4539个分子的分子库。利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使计算性质指标与仪器检测结果相吻合,得到数字化表达的原料分子组成矩阵。结合催化裂化反应机理,基于结构单元集总方法,编制了 96条反应规则。结合原料分子矩阵和反应规则,通过MATLAB编制程序建立了约含有118272个反应的反应网络。针对反应网络,构建反应动力学微分方程组,联合反应速率因子矩阵,采用改进的Runge-Kutta法进行数值求解,构建了分子水平的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固定流化床小试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在产物馏分分布、碳数分布和典型分子含量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合MIP-CGP工艺的两段串联反应器结构特征,构建了 MIP-CGP工艺反应过程模型,并通过工业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利用模型研究了 MIP-CGP反应器内的油品分子转化规律,发现在第一反应区中以裂化反应为主,烯烃大量生成,第二反应区中有利于氢转移、烷基化和异构化等二次反应的发生,烯烃转化为异构烷烃和芳烃。汽油收率和质量双目标优化的计算表明,当操作温度为510℃-530℃、剂油比为8.0-9.0时,汽油收率达到42%以上,烯烃含量低于15%的国六指标要求。以多产丙烯为目标的模拟计算表明,当反应温度高于520℃、剂油比大于7.0时,丙烯收率大于8.0%,满足炼厂MIP-CGP装置多产丙烯的目标。

秦至臻[7](2020)在《新型PIBSAE清净分散剂的合成及抑制喷气燃料热氧化沉积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先进飞行器中,喷气燃料的热氧化安定性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使用热氧化安定性添加剂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常见的热氧化安定性添加剂组分包括:抗氧剂、金属钝化剂、清净分散剂等。其中清净分散剂能直接作用于沉积物颗粒及其前驱体,从而抑制喷气燃料热氧化沉积的形成。常见的清净分散剂多存在制备过程复杂、产物热稳定性较差等缺点。本文提出以聚异丁烯丁二酸酐(PIBSA)以及绿色、环保的聚甘油为原料,制备新的聚异丁烯丁二酸酯(PIBSAE)型清净分散剂(简称酯型清净分散剂),并深入研究了添加剂结构以及抑制国产喷气燃料RP-3热氧化沉积的性能。首先,本文考察了合成新型PIBSAE清净分散剂的适宜温度和反应时间、研究了不同原料比(PIBSA:聚甘油)以及不同大小的聚甘油对于清净分散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IBSA与聚甘油反应的最佳原料摩尔比为1:1,过多的PIBSA会造成产物酸值过高,过多的聚甘油会造成产物中羟基的总量和双酯分子含量过高,这可能会引发新的结焦链反应。此外,以三聚甘油作为原料比四聚甘油、六聚甘油效果更佳。PIBSA与三聚甘油以1:1的摩尔比在180 oC的温度下反应10 h得到的清净分散剂在入口温度50 oC,出口温度350 oC的电加热管实验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抑制RP-3壁面热氧化沉积的效率达到84.6%。进一步研究了PIBSAE型清净分散剂与商用的清净分散剂T154的性能对比。电加热管实验和355 oC下的氧化安定性测试(JFTOT)结果表明:虽然PIBSAE型清净分散剂抑制壁面结焦的能力强于T154,但会造成悬浮状态的不溶物体积增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PIBSAE型清净分散剂进行了胺改性,降低清净分散剂酸值,控制聚酯分子的大小。系统研究了胺加入量对于产物性能的影响,发现控制胺的加入量是保证清净分散剂高温下性能的关键。胺改性酯型清净分散剂在电加热管实验中的热氧化结焦抑制率最高达到了81.2%,JFTOT结果表明胺改性后清净分散剂高温下抑制壁面结焦的能力略有下降,但解决了悬浮颗粒物体积过大的问题。

吴友根[8](2020)在《纳米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反应》文中研究表明氧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产物都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的各个方面。随着国家对环保问题的重视,研究和开发环境友好的氧化反应催化剂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根据目前能源化工领域的需求,选取了异丁烯氧化和甲酸脱氢分别代表有氧氧化和无氧氧化反应,研究了纳米催化剂对氧化反应的催化作用。由于国家推广乙醇汽油的使用,使得甲基叔丁基醚(MTBE)作为汽油添加剂被禁用,导致其原料异丁烯的产能过剩。以异丁烯为起始原料经过选择性催化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醛(MAL),MAL再经过氧化、酯化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工艺路线变得更有吸引力。而选择性催化氧化异丁烯制MAL是异丁烯两步法生产MMA的关键一步,对其进行系统研究以提高MMA收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不可再生能源汽油的大量使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所以寻求清洁可再生能源成为科研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重要挑战。氢能源具有环保、无污染、燃烧性能好等特点,因此,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但是难以储藏和运输的缺点阻碍了氢能源的普及。甲酸具有热力学稳定、常温下为液态、环境友好、储氢密度较高(4.4 wt%)等特点,成为目前液体储氢材料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主要对纳米金属材料催化异丁烯氧化和甲酸氧化脱氢进行系统研究。(1)本论文通过加快催化剂制备时的搅拌速度合成了一系列钼基复合金属催化剂,系统考察了不同金属组成及其比例对催化氧化异丁烯制MAL反应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催化剂组成的筛选,确定催化剂的最佳组成为Mo12Bi1.2Fe3Co8K0.4。对反应温度、异丁烯与空气的体积比、空速、运行时间等反应条件进行系统的考察,获得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320°C,异丁烯与空气的体积比为1:10,空速2000 h-1,异丁烯转化率为98.6%,MAL选择性为86.4%,MAL收率为85.2%。(2)本论文使用脱合金法制备了纳米多孔金催化剂对纯甲酸氧化脱氢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SEM和TEM表征显示其具有双连续的三维网络结构,平均韧带尺寸约为30 nm。对甲酸与三乙胺的物质的量比、胺的种类、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重复性等条件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实验结果表明:以四甲基乙二胺作为碱,甲酸与胺的物质的量比为4:1,温度为110°C,催化剂用量为0.08 mmol,甲酸转化率为95%,TOF值为132 h-1,催化剂进行5次循环后未见活性降低。

李艳勇[9](2020)在《钙钛矿修饰Pt基双金属催化剂异丁烷脱氢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对异丁烯下游化工产品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国内外对异丁烯的需求量在逐渐增加,而异丁烷直接脱氢是目前解决异丁烯需求量不足最有前景的技术。常用于异丁烷脱氢的催化剂主要有Pt基和Cr基两种,Cr物种的致癌性和有毒性限制了它的应用,而Pt基催化剂因其活性高、对环境友好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Pt基催化剂常常会因为金属Pt烧结和积碳而迅速失活。针对Pt基催化剂失活问题,本文选用弱酸性的、高比表面积的的介孔Si O2作为载体开展如下研究工作:(1)研究镧系钙钛矿掺杂的Pt-Cu双金属催化剂Pt-Cu/La MO3/Si O2(M=Al、Co、Fe)的脱氢性能;(2)考察助剂对Pt N/LaAlO3/Si O2(N=Cu、Co、Fe)脱氢性能影响;(3)探究Pt-Cu双金属催化剂的构效关系。首先,研究了不同镧系钙钛矿(LaFeO3、LaCoO3、LaAlO3)的添加对Si O2负载Pt-Cu双金属催化剂异丁烷脱氢性能的影响。脱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Pt-Cu/Si O2催化剂引入这三种镧系钙钛矿后能显着提高异丁烷的脱氢活性,其中LaAlO3的脱氢性能最好,反应5 h后异丁烷转化率不低于47%,异丁烯选择性始终高于92%,这可能与钙钛矿结构的稳定性有关。其次,在LaAlO3钙钛矿存在的条件下考察了过渡金属助剂Cu、Fe、Co的引入对Pt基双金属催化剂异丁烷脱氢性能的影响。脱氢反应结果显示,Cu的脱氢性能最佳,与Cu相比,Co和Fe的引入会导致异丁烯的选择性和产率降低,主要是由于Co、Fe的加入有利于C-C键的断裂,在异丁烷脱氢反应过程中会发生氢解等副反应,产生大量的甲烷,不利于生成目标产物异丁烯。最后,借助XRD、低温N2吸脱附、TEM、XPS、H2-TPR和TG等一系列表征手段重点研究了LaAlO3钙钛矿以及Cu助剂的添加对Pt基催化剂异丁烷脱氢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LaAlO3钙钛矿的加入不仅能够稳定金属粒子、提高金属粒子的分散性和高温抗烧结性,还能够促进积碳从活性部位向载体的转移。此外,LaAlO3钙钛矿还可以限制金属氧化物Cu Ox的还原使金属Pt和Cu之间建立适宜的相互作用并避免Pt Cu合金的生成。

魏明智[10](2020)在《燃料组分与热氛围协同作用下的燃烧及排放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能源与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类所面临的两大重点课题,这给汽车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内燃机高效清洁的燃烧过程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基于定容燃烧弹试验平台,从燃料组分和热氛围两个角度出发,针对燃料-空气的均质混合气在理论当量比下燃烧的完全性问题,进行试验研究,以燃料燃烧效率作为燃烧完全性的评价指标,分析了燃料组分和热氛围协同作用对燃料燃烧完全性的影响,并结合燃料的排放特性,提出了旨在改善燃料燃烧完全性的燃料组分优化方案。首先进行燃料组分的筛选,此过程借鉴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选取正庚烷、异辛烷、甲苯三组分体积掺混比例为1:1:1的TRF燃料为本试验研究过程的基础燃料,同时,选取甲苯、乙醇、ETBE、环戊酮、二异丁烯、呋喃六种不同族系的燃料为添加燃料,按10%的体积添加比,掺混至基础燃料中,得到本试验研究的优化燃料组分,最终的试验燃料包括基础燃料TRF及六种优化燃料组分。在试验边界条件的确定上,本研究选择发动机燃料燃烧完全性较差的小负荷区域作为优化对象,针对不同燃料组分和燃烧热氛围的情况,对此小负荷工况的不完全燃烧情况进行优化。因此,本试验研究选择1.6MPa为初始进气压力,50℃为初始进气温度,应用理论当量比下的均质混合气,在温度为50℃、80℃、110℃、140℃、170℃、200℃六组均匀稳定的热氛围环境下进行燃烧反应试验。在试验过程中,记录燃烧弹内燃烧过程的压力和温度变化,以及燃烧尾气中CO、HC、NOX等气相排放物和颗粒物的排放情况。接着,在获得试验数据后,为计算燃料组分的燃烧效率,以便完成燃料燃烧完全性的分析,本文对燃烧效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基于能量平衡的燃烧效率计算方法,并通过混合气在燃烧室内燃烧实际过程的分析,建立计算模型,对此方法进行了完整的数学描述,获得了基于能量平衡的燃烧效率计算方法的数学表达式。进一步,根据试验数据,将基于能量平衡的燃烧效率计算方法与基于排放物分析的燃烧效率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讨论其应用效果,确定了更为准确可靠的燃烧效率计算方法,为后续燃料燃烧特性的分析提供理论支持。最后,应用前面确定的燃烧效率计算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探讨燃料组分和热氛围协同作用对燃料燃烧完全性的影响,并结合燃烧过程CO、HC、NOX和颗粒物的排放情况,筛选能够在较宽温度区间内燃烧完全性好且排放特性优的燃料组分,提出了旨在改善燃料燃烧完全性的燃料组分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燃料燃烧的完全性受燃烧热氛围的影响。温度的升高可以促进燃料的氧化,使得燃料具有较高的燃烧效率,燃料燃烧完全性得到明显改善。在170℃-200℃温度范围内,燃料的燃烧效率基本都达到85%以上,尤其在200℃时,几种燃料组分的燃烧效率都接近或超过了90%。(2)燃料燃烧的完全性也取决于燃料组分的差异。基础燃料中,甲苯和二异丁烯的等体积添加,使得燃烧效率得以改善,在不同温度的燃烧热氛围下,均表现出好的改善效果。在温度为80℃时,两种燃料的添加使得燃烧效率由75.9%分别升高到82.7%和84%,而在温度为170℃时,同样的燃料组分变化使得燃烧效率由87.9%分别升高到89.9%和93.4%。体现了甲苯和二异丁烯两种燃料在促进燃料完全燃烧方面对不同温度的热氛围适应性较好,两种燃料可以在较宽温度区间内保持较好的燃烧完全性。(3)针对燃料燃烧的完全性问题,甲苯和二异丁烯的等体积添加,使得燃料的燃烧效率得以明显改善,且在不同温度的燃烧热氛围下,均表现出较好的改善效果,因此,其可以在较宽温度区间内保持较好的燃烧完全性。但添加甲苯的燃料组分在排放方面表现不佳,其在不同燃烧热氛围下的NOx和颗粒物排放均高于其他燃料组分,使得其难以成为理想的燃料添加组分。而燃料二异丁烯的添加,使得燃料在CO、HC和NOx的排放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且其添加对颗粒物的生成产生了抑制作用,在不同的燃烧热氛围下,颗粒物排放的质量浓度始终维持在了一个相对较低的范围。因此,可以认为,在本研究过程选取的几种添加燃料中,二异丁烯是改善燃料燃烧完全性问题较为理想的燃料组分,这为未来燃料组分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二、异丁烯应用开发值得重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异丁烯应用开发值得重视(论文提纲范文)

(1)成都平原城市群区域性臭氧污染期间醛酮类化合物污染特征与来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环境效应
        1.2.2 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生成和消耗机制
        1.2.3 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采样与分析方法
        1.2.4 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污染特征分析
        1.2.5 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化学转化机制研究
        1.2.6 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来源分析方法
        1.2.7 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框架与技术路线
        1.4.1 论文框架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与创新点
        1.5.1 论文完成的实际工作量
        1.5.2 创新点
第2章 实验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2.2 观测方案与仪器设备
        2.2.1 采样点位
        2.2.2 采样时间与采样频次
        2.2.3 采样仪器
    2.3 采样和分析方法
        2.3.1 采样方法
        2.3.2 分析方法
    2.4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3章 成都平原城市群醛酮类化合物污染特征
    3.1 空气质量和气象条件概况
        3.1.1 空气质量概况
        3.1.2 气象条件概况
    3.2 醛酮类化合物污染特征
        3.2.1 醛酮类化合物浓度水平
        3.2.2 醛酮类化合物组成特征
        3.2.3 醛酮类化合物时空分布特征
    3.3 醛酮类化合物浓度变化特征及浓度影响因素研究
        3.3.1 不同类型站点醛酮类化合物变化特征
        3.3.2 不同污染状况醛酮类化合物变化特征
        3.3.3 周末效应对醛酮类化合物浓度的影响
        3.3.4 气象条件对醛酮类化合物浓度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成都平原城市群醛酮类化合物大气光化学反应活性分析
    4.1 醛酮类化合物反应活性研究
    4.2 醛酮类化合物反应活性影响因素研究
        4.2.1 清洁天与污染天对比
        4.2.2 其他因素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成都平原城市群醛酮类化合物生成机制和来源分析
    5.1 区域层面醛酮类化合物来源解析
    5.2 重点醛酮类化合物定量来源解析
        5.2.1 绵阳站点
        5.2.2 德阳站点
        5.2.3 成都环科院站点
        5.2.4 成都新津站点
        5.2.5 遂宁站点
        5.2.6 资阳站点
        5.2.7 眉山站点
        5.2.8 雅安站点
        5.2.9 乐山站点
    5.3 重点醛酮类化合物二次生成机制诊断
    5.4 异戊二烯对甲醛的影响
    5.5 区域传输对醛酮类化合物的影响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成都平原城市群醛酮类化合物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6.1 醛酮类化合物人体致癌性风险评价
    6.2 醛酮类化合物人体非致癌性风险评价
    6.3 醛酮类化合物人体健康风险影响因素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异丁烯烷基化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烷基化油性质及地位
    1.3 烷基化油产能趋势及现状
    1.4 烷基化原料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烷基化反应机理
        2.1.1 碳正离子引发
        2.1.2 烷基化主反应机理
        2.1.3 烷基化副反应机理
        2.1.4 非均相烷基化反应
        2.1.5 烷基化反应区域
        2.1.6 反应原料与产物分布
    2.2 烷基化工艺
        2.2.1 硫酸法烷基化
        2.2.2 氢氟酸烷基化
    2.3 烷基化操作条件
        2.3.1 反应温度
        2.3.2 反应压力
        2.3.3 反应停留时间
        2.3.4 酸烃分散状况
        2.3.5 异丁烷浓度和烷烯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烷基化反应体系与理论方法
    3.1 烷基化反应体系
    3.2 反应温度、体系压力范围
        3.2.1 温度选取
        3.2.2 压力选取
    3.3 气相/液相烷基化反应转换途径
    3.4 丁烯烷基化反应热力学平衡计算方法
        3.4.1 平衡组成
        3.4.2 平衡转化率、选择性
    3.5 体系绝热温升计算方法
        3.5.1 混料设计
        3.5.2 混合丁烯热效应与绝热温升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烷基化装置适应性
    4.1 烷基化反应焓变
    4.2 吉布斯自由能变
    4.3 反应平衡常数
        4.3.1 平衡转化率
        4.3.2 平衡选择性
    4.4 热效应与绝热温升
        4.4.1 丁烯组成、反应温度与烷基化反应热效应
        4.4.2 丁烯组成与绝热温升
        4.4.3 操作条件与绝热温升
        4.4.4 装置适应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烷基化反应模拟分析
    5.1 RGibbs反应器内烷基化反应体系的确定
    5.2 RGibbs反应器内碳四烷基化反应热力学平衡
        5.2.1 温度、压力与平衡组成
        5.2.2 温度、压力耦合关系
        5.2.3 异丁烷/丁烯比例
        5.2.4 丁二烯的影响
        5.2.5 不同结构丁烯烷基化差异
    5.3 反应温度调控产品质量作用
    5.4 碳四原料调配优化
        5.4.1 不同碳四原料烷基化差异
        5.4.2 调配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3)煤基甲基丙烯酸甲酯合成热力学分析及中间产物催化行为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甲基丙烯酸甲酯
        2.1.1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性质
        2.1.2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市场前景
        2.1.3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合成路线
    2.2 甲醇直接脱氢制备无水甲醛的研究现状
    2.3 甲醛和醋酸甲酯羟醛缩合制备丙烯酸甲酯
        2.3.1 羟醛缩合反应机理
        2.3.2 羟醛缩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第3章 实验部分
    3.1 实验耗材与仪器
    3.2 催化剂的制备
    3.3 催化剂表征方法
第4章 甲醇与醋酸甲酯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热力学分析
    4.1 引言
    4.2 模拟软件与计算方法
        4.2.1 模拟软件
        4.2.2 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平衡常数与温度关系
        4.3.2 反应参数优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甲醇直接脱氢制备无水甲醛反应的载体效应
    5.1 引言
    5.2 热力学分析
    5.3 实验部分
        5.3.1 催化剂制备
        5.3.2 催化剂评价装置及分析方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催化剂与载体晶相结构分析
        5.4.2 催化剂与载体比表面积与孔结构分析
        5.4.3 催化剂形貌分析
        5.4.4 催化剂酸碱特性分析
        5.4.5 催化剂性能评价
        5.4.6 反应后催化剂晶相结构分析
        5.4.7 热重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Cs/Al_2O_3催化甲醛和醋酸甲酯羟醛缩合制备丙烯酸甲酯反应的载体效应
    6.1 引言
    6.2 热力学分析
    6.3 实验部分
        6.3.1 催化剂制备
        6.3.2 催化剂评价装置及分析方法
    6.4 结果和讨论
        6.4.1 载体比表面积与孔结构分析
        6.4.2 载体形貌分析
        6.4.3 催化剂与载体晶型结构分析
        6.4.4 催化剂HAADF-STEM分析
        6.4.5 催化剂电子结构分析
        6.4.6 催化剂酸碱性质分析
        6.4.7 催化剂性能考评
        6.4.8 失活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醚化反应精馏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MTBE的合成
    1.1 过程集成
    1.2 多稳态现象
2 ETBE的合成
    2.1 以异丁烯为原料
    2.2 以叔丁醇为原料
3 TAME的合成
4 TAEE的合成
5 DME的合成
6 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合成
7 生物质平台化合物的醚化反应
8 醚化反应精馏共性问题分析
    8.1 工艺系统
    8.2 催化填料
9 结语

(5)异丁烯与4-乙烯基苯并环丁烯阳离子共聚的特征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异丁烯的阳离子聚合
        1.1.1 聚异丁烯简述
        1.1.2 异丁烯的聚合反应
        1.1.3 异丁烯的活性阳离子聚合
        1.1.4 异丁烯阳离子活性聚合的反应机理
        1.1.5 异丁烯阳离子聚合的引发体系
        1.1.6 亲核试剂对阳离子聚合的影响
    1.2 聚异丁烯的性质及其应用
        1.2.1 聚异丁烯优良的稳定性
        1.2.2 聚异丁烯的硫化
        1.2.3 功能化聚异丁烯
    1.3 4-乙烯基苯并环丁烯
        1.3.1 苯并环丁烯的性质
        1.3.2 苯并环丁烯的应用
        1.3.3 异丁烯和苯并环丁烯的共聚
    1.4 本课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 合成实验
        2.2.1 引发剂2-氯-2,4,4-三甲基戊烷的制备
        2.2.2 TMPCl引发的异丁烯可控聚合
        2.2.3 TMPCl引发的异丁烯与4-乙烯基苯并环丁烯的无规共聚
        2.2.4 双官能团引发剂5-叔丁基-1,3-二(1-甲基-1-甲氧基乙基)苯的制备
        2.2.5 5-叔丁基-1,3-二(1-甲基-1-甲氧基乙基)苯引发异丁烯可控聚合
        2.2.6 5-叔丁基-1,3-二(1-甲基-1-甲氧基乙基)苯引发的异丁烯与4-乙烯基苯并环丁烯的嵌段共聚
        2.2.7 5-叔丁基-1,3-二(1-甲基-1-甲氧基乙基)苯引发合成三元嵌段共聚物P(styrene-block-4-VBCB)-PIB-P(styrene-coblock-4-VBCB)
        2.2.8 倍半铝引发IB和4-VBCB共聚
        2.2.9 共聚物样品的固体热处理
        2.2.10 拉伸样条的制备
    2.3 测试与表征
        2.3.1 聚合物分子量与多分散性的表征
        2.3.2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2.3.3 聚合物的热性能分析
        2.3.4 聚合物的机械性能测试
        2.3.5 聚合物的固态热交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异丁烯和4-乙烯基苯并环丁烯的无规共聚
        3.1.1 引发剂2-氯-2,4,4-三甲基戊烷的合成结果表征
        3.1.2 TMPCl引发的聚异丁烯的合成
        3.1.3 TMPCl引发的IB聚合活性的探究
        3.1.4 TMPCl引发的异丁烯与4-乙烯基苯并环丁烯无规共聚
        3.1.4.1 聚(IB-co-4-VBCB)的合成与表征
        3.1.4.2 IB和4-VBCB共聚反应的竞聚率
        3.1.4.3 IB和4-VBCB共聚反应活性探究
        3.1.4.4 IB和4-VBCB共聚反应的机理
    3.2 异丁烯和4-乙烯基苯并环丁烯的嵌段共聚
        3.2.1 双官能团引发剂5-叔丁基-1,3-二(1-甲基-1-甲氧基乙基)苯的合成结果表征
        3.2.2 双官能团引发剂HDCE引发异丁烯聚合
        3.2.2.1 聚异丁烯合成结果的表征
        3.2.2.2 HDCE引发IB聚合的活性探究
        3.2.3 HDCE引发IB与4-VBCB嵌段聚合
        3.2.3.1 HDCE引发IB与4-VBCB嵌段聚合产物的表征
        3.2.3.2 HDCE引发IB与4-VBCB和苯乙烯的嵌段聚合产物
        3.2.3.3 poly(P4-VBCB-b-IB-b-P4-VBCB)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变化
    3.3 共聚物的热交联
        3.3.1 4-VBCB交联的表征
        3.3.2 交联对热性能的影响
        3.3.4 加热时间对共聚物交联的影响
        3.3.5 4-VBCB热交联对共聚物机械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6)基于结构单元集总的催化裂化MIP-CGP工艺分子水平模拟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催化裂化技术的发展
        1.1.1 催化裂化工艺的重要地位
        1.1.2 催化裂化工艺面临的挑战
        1.1.3 国外催化裂化技术进展
        1.1.4 国内催化裂化技术进展
    1.2 催化裂化MIP-CGP工艺
        1.2.1 催化裂化MIP-CGP工艺特点
        1.2.2 MIP-CGP工艺与FCC工艺对比
    1.3 催化裂化过程的反应机理
        1.3.1 正碳离子反应机理
        1.3.2 催化裂化工艺中的主要反应类型
    1.4 催化裂化工艺反应动力学模型
        1.4.1 经验反应动力学模型
        1.4.2 馏分水平反应动力学模型
        1.4.3 分子水平反应动力学模型
    1.5 结构单元集总方法
        1.5.1 结构单元集总方法的基本思想
        1.5.2 结构单元集总方法的研究进展
    1.6 重油的分离和分析方法
        1.6.1 重油组成和性质的分析检测方法
        1.6.2 重油分离方法
        1.6.3 基团贡献法
    1.7 本论文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
        1.7.1 技术路线
        1.7.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催化裂化原料及催化剂
        2.1.1 催化裂化原料油
        2.1.2 催化裂化催化剂
        2.1.3 实验试剂
    2.2 主要实验装置和仪器
        2.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2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仪
        2.2.3 固定流化床催化裂化实验装置
    2.3 催化裂化原料油及产物的组成和性质分析
        2.3.1 催化裂化原料油的预分离
        2.3.2 催化裂化原料油的组成和性质分析
        2.3.3 催化裂化产物的组成和性质分析
第3章 催化裂化原料分子组成矩阵
    3.1 油品的分析表征
        3.1.1 轻质油品的分析检测
        3.1.2 重质油品的分析检测
    3.2 催化裂化体系原料和产物的组成和性质
        3.2.1 催化裂化产物的组成和性质信息
        3.2.2 催化裂化原料油的组成和性质
    3.3 实沸点蒸馏窄馏分油的组成和性质
        3.3.1 TBP窄馏分油的性质
        3.3.2 TBP窄馏分油的平均分子结构参数及烃类组成
    3.4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窄馏分油的组成和性质
        3.4.1 SFEF窄馏分油的切割分离
        3.4.2 SFEF窄馏分油的宏观性质分析
        3.4.3 SFEF窄馏分油的平均分子结构和烃类组成
    3.5 催化裂化原料分子组成矩阵的构建
        3.5.1 分子组成矩阵的描述
        3.5.2 种子分子的选取
        3.5.3 模拟退火算法计算原料分子组成矩阵
    3.6 原料油及SFEF窄馏分油性质的计算值与检测值对比
        3.6.1 原料油性质的计算值与检测值对比
        3.6.2 SFEF窄馏分油性质的计算值与检测值对比
    3.7 SFEF原料分子组成矩阵的合理性
        3.7.1 馏分油分子组成矩阵的递变规律
        3.7.2 SFEF原料分子组成矩阵的优势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结构单元集总的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4.1 催化裂化反应规则的构建
    4.2 催化裂化反应网络的求解
        4.2.1 反应网络的建立
        4.2.2 利用改进的Runge-Kutta法求解反应网络
    4.3 固定流化床催化裂化试验模型验证
        4.3.1 分子组成矩阵的产物划分
        4.3.2 不用反应温度下催化裂化试验对模型的验证
        4.3.3 不用剂油比下催化裂化试验对模型的验证
        4.3.4 催化裂化试验对模型预测产物碳数分布的验证
        4.3.5 催化裂化试验对模型预测产物典型分子的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MIP-CGP反应过程模型的模拟与优化
    5.1 基于结构单元集总的MIP-CGP工艺反应过程模型
        5.1.1 MIP-CGP工艺反应过程模型的建立
        5.1.2 MIP-CGP工艺反应过程模型的工业验证
        5.1.3 MIP-CGP工艺中的二次反应
    5.2 基于分子水平模型的催化裂化反应过程分析
        5.2.1 温度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的分布
        5.2.2 油气平均分子量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的分布
        5.2.3 催化裂化产物产率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的分布
        5.2.4 汽油产率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的分布
        5.2.5 液化气中烯烃含量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的分布
        5.2.6 汽油烃类族组成含量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的分布
        5.2.7 柴油烃类族组成含量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的分布
        5.2.8 典型产物分子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的分布
    5.3 以分子级MIP-CGP反应过程模型为指导的装置优化
        5.3.1 以汽油产率和质量为目标的MIP-CGP装置优化
        5.3.2 以柴油产率和质量为目标的MIP-CGP装置优化
        5.3.3 以轻油收率和和质量为目标的MP-CGP装置优化
        5.3.4 以丙烯产率为目标的MIIP-CGP装置优化
    5.4 催化裂化MIP-CGP反应过程模型软件包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新型PIBSAE清净分散剂的合成及抑制喷气燃料热氧化沉积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喷气燃料概述
    1.2 喷气燃料热氧化沉积
        1.2.1 喷气燃料热氧化沉积及其危害
        1.2.2 喷气燃料热氧化沉积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1.2.3 喷气燃料热氧化沉积抑制方法
    1.3 喷气燃料添加剂
        1.3.1 抗氧剂
        1.3.2 金属钝化剂
        1.3.3 清净分散剂
        1.3.4 其他添加剂
    1.4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
    2.2 清净分散剂的合成
        2.2.1 酯型(PIBSAE)清净分散剂的合成
        2.2.2 胺改性酯型清净分散剂的合成
    2.3 原料及产物的表征方法
        2.3.1 酸值测定
        2.3.2 羟值测定
        2.3.3 核磁共振碳谱分析(~(13)C NMR)
        2.3.4 红外光谱分析(FT-IR)
        2.3.5 凝胶渗透色谱(GPC)
        2.3.6 热重分析(TG-DTA)
        2.3.7 氮含量分析
    2.4 清净分散剂性能评价实验
        2.4.1 电加热管实验
        2.4.2 喷气燃料热氧化安定性测试(JFTOT)
第3章 酯型(PIBSAE)清净分散剂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3.1 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的确定
    3.2 不同原料比合成的酯型清净分散剂
        3.2.1 原料比对清净分散剂结构的影响
        3.2.2 原料比对清净分散剂性能的影响
    3.3 PIBSA与不同大小的聚甘油合成的酯型清净分散剂
        3.3.1 聚甘油分子量对清净分散剂结构的影响
        3.3.2 聚甘油分子量对清净分散剂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胺改性酯型清净分散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4.1 胺改性酯型清净分散剂的提出
    4.2 胺改性酯型清净分散剂的合成与表征
        4.2.1 胺改性酯型清净分散剂的合成
        4.2.2 胺改性酯型清净分散剂的结构表征
    4.3 胺改性酯型清净分散剂的性能
        4.3.1 电加热实验结果
        4.3.2 JFTOT测试结果
    4.4 其他常见清净分散剂的性能
        4.4.1 清净分散剂的准备
        4.4.2 性能测试及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纳米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MMA的工业化生产方法
        1.2.1 丙酮腈醇法(ACH法)
        1.2.2 新ACH法
        1.2.3 C_2路线
        1.2.4 C_3路线
        1.2.5 C_4路线
    1.3 异丁烯选择性氧化制MAL的研究现状
        1.3.1 复合金属催化剂
        1.3.2 杂多化合物催化剂
    1.4 甲酸氧化脱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4.1 贵金属催化剂
        1.4.2 廉价金属催化剂
    1.5 本文研究思路
2 钼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异丁烯选择性氧化的研究
    2.1 前言
    2.2 主要实验药品与仪器
    2.3 催化剂的制备
    2.4 催化剂的表征
    2.5 异丁烯选择性氧化反应的性能评价
        2.5.1 反应装置示意图
        2.5.2 催化剂的性能测试步骤
    2.6 催化剂性能研究
        2.6.1 Mo含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2.6.2 Bi含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2.6.3 Fe含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2.6.4 Co含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2.6.5 K含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2.6.6 过渡金属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2.6.7 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2.6.8 烯氧比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2.6.9 空速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2.6.10 运行时间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2.7 本章小结
3 纳米多孔金催化甲酸氧化脱氢反应的研究
    3.1 前言
    3.2 主要实验药品与仪器
    3.3 纳米多孔金的制备与表征
    3.4 催化甲酸脱氢过程
    3.5 催化剂性能研究
        3.5.1 甲酸与三乙胺物质的量比的影响
        3.5.2 甲酸-三乙胺体系温度的影响
        3.5.3 胺种类的影响
        3.5.4 溶剂的影响
        3.5.5 甲酸-四甲基乙二胺体系温度的影响
        3.5.6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3.5.7 重复性实验
    3.6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钙钛矿修饰Pt基双金属催化剂异丁烷脱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反应简介
        1.2.1 异丁烷直接脱氢制异丁烯反应简介
        1.2.2 异丁烷氧化脱氢制异丁烯反应简介
    1.3 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反应工艺
    1.4 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催化剂类型
        1.4.1 Pt基催化剂
        1.4.2 Cr基催化剂
        1.4.3 其它类型催化剂
    1.5 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Pt基催化剂改性
        1.5.1 助剂改性
        1.5.2 载体改性
    1.6 钙钛矿型氧化物简介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思路和内容
        1.7.1 研究目的和思路
        1.7.2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2.1 实验药品与实验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2 催化剂制备
    2.3 催化剂脱氢性能测试
    2.4 催化剂表征
        2.4.1 X射线粉末衍射
        2.4.2 低温N_2吸附-脱附等温线
        2.4.3 程序升温还原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2.4.5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
        2.4.6 热重
第3章 异丁烷脱氢催化剂设计与筛选
    3.1 引言
    3.2 催化剂制备
        3.2.1 载体制备
        3.2.2 负载镧系钙钛矿制备
        3.2.3 负载Pt-M(M=Cu、Co、Fe)双金属催化剂制备
    3.3 镧系钙钛矿对异丁烷脱氢性能的影响
        3.3.1 XRD表征
        3.3.2 低温N_2吸附-脱附等温线
        3.3.3 H_2-TPR表征
        3.3.4 异丁烷脱氢性能
    3.4 过渡金属助剂对异丁烷脱氢性能的影响
        3.4.1 新鲜催化剂的XRD表征
        3.4.2 异丁烷脱氢性能
        3.4.3 反应后催化剂的XRD表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异丁烷脱氢催化剂构效关系研究
    4.1 引言
    4.2 催化剂制备
        4.2.1 载体制备
        4.2.2 负载镧系钙钛矿制备
        4.2.3 负载Pt-Cu双金属催化剂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新鲜催化剂的XRD表征
        4.3.2 低温N_2吸附-脱附等温线
        4.3.3 TEM表征
        4.3.4 XPS表征
        4.3.5 H_2-TPR表征
        4.3.6 异丁烷脱氢性能
        4.3.7 反应后催化剂的TG表征
        4.3.8 反应后催化剂的TEM表征
        4.3.9 反应后催化剂的XRD表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存在的问题
    5.3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燃料组分与热氛围协同作用下的燃烧及排放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能源与环境问题
        1.1.2 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燃料组分优化的研究
        1.2.2 不同热氛围下燃烧特性的研究
    1.3 定容燃烧弹在燃料研究中的应用
    1.4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1.4.1 课题的提出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平台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平台
        2.1.1 试验台架组成
        2.1.2 试验方法介绍
    2.2 试验方案
        2.2.1 燃料选型
        2.2.2 试验方案
    2.3 燃料着火判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能量平衡的燃烧效率计算方法探讨
    3.1 燃料燃烧效率计算方法介绍
        3.1.1 定容弹实测历程分析
        3.1.2 燃烧效率计算方法
        3.1.3 基于能量平衡的燃烧效率计算方法思路分析
    3.2 燃料燃烧净热量
        3.2.1 燃烧室气密性和传感器准确性校验
        3.2.2 燃料燃烧净热量计算
    3.3 混合气传热量
        3.3.1 传热模型构建
        3.3.2 传热过程数学描述
        3.3.3 传热模型误差评估
        3.3.3.1 误差评估方法介绍
        3.3.3.2 初步评估结果
        3.3.3.3 表面传热系数拟合
        3.3.3.4 传热模型误差评估
        3.3.4 混合气传热量计算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基于能量平衡的燃烧效率计算方法结果描述
        3.4.2 燃烧效率计算方法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燃料组分与热氛围协同作用下的燃烧排放特性
    4.1 燃料在不同热氛围下的燃烧特性
        4.1.1 燃料在不同热氛围下的燃烧峰值压力和最高燃烧温度
        4.1.2 燃料在不同热氛围下的燃烧效率
    4.2 燃料在不同热氛围下的气相排放特性
        4.2.1 燃料在不同热氛围下的CO排放
        4.2.2 燃料在不同热氛围下的HC排放
        4.2.3 燃料在不同热氛围下的NO_x排放
    4.3 燃料在不同热氛围下的颗粒物排放特性
        4.3.1 燃料在不同热氛围下颗粒物排放的质量浓度
        4.3.2 燃料在不同热氛围下颗粒物排放的数量浓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异丁烯应用开发值得重视(论文参考文献)

  • [1]成都平原城市群区域性臭氧污染期间醛酮类化合物污染特征与来源分析[D]. 鲍捷萌.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21(02)
  • [2]异丁烯烷基化可行性研究[D]. 曹潘.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煤基甲基丙烯酸甲酯合成热力学分析及中间产物催化行为调控[D]. 马红琴.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4]醚化反应精馏研究进展[J]. 王晓达,陈宇,王清莲,黄智贤,杨臣,王红星,邱挺. 化工进展, 2021(04)
  • [5]异丁烯与4-乙烯基苯并环丁烯阳离子共聚的特征及机理研究[D]. 陈志飞.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基于结构单元集总的催化裂化MIP-CGP工艺分子水平模拟与优化[D]. 汪成.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7]新型PIBSAE清净分散剂的合成及抑制喷气燃料热氧化沉积性能[D]. 秦至臻. 天津大学, 2020(02)
  • [8]纳米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反应[D]. 吴友根.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9]钙钛矿修饰Pt基双金属催化剂异丁烷脱氢性能研究[D]. 李艳勇. 天津大学, 2020(02)
  • [10]燃料组分与热氛围协同作用下的燃烧及排放特性研究[D]. 魏明智.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异丁烯的应用与发展值得关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