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网络在科技期刊编辑部的应用

计算机与网络在科技期刊编辑部的应用

一、计算机和网络在科技期刊编辑部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祁媛,格屿,陈睿超,刘培一,贾非[1](2021)在《我国企业办刊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浅析》文中指出【目的】全面梳理我国各类型企业主体办刊的情况,调研分析企业办刊的潜在需求及主要存在问题,提出我国企业办刊的发展策略。【方法】根据2018年的年检数据及《中国科技期刊名录(2019)》对4958种科技期刊的主管或主要主办单位进行筛选,共筛选出1007种企业主管、主办的科技期刊,并对所筛选期刊的基本情况、学术质量情况及办刊人力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相对于我国科技期刊,企业主管、主办的期刊学科分布主要集中在工业技术类,英文期刊数量较少,数据库收录比例不高,编辑部人力资源配置不甚合理,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办刊主体性质与高校、科研院所、学会有所不同。【结论】企业主管、主办的科技期刊作为我国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期刊管理者应加强期刊编辑队伍建设,推动期刊集群化发展,重点扶持行业代表性期刊,加大创办英文期刊的力度,以提高我国企业期刊的整体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杨克魁,姚亚楠,王志娟,彭苗[2](2020)在《医学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特征及着作权保护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我国医学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特征及从业者对着作权认知、行为实践和关切现状,期望提升从业者在着作权保护方面的"知行合一"能力,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出版人员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择68种2004年以来创办的医学电子科技期刊及18种已开展数字出版的医学科技期刊,使用自行设计的匿名自填式问卷,对以上期刊的主要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目前我国医学科技期刊已由纸质、光盘出版向网络出版过渡,但多处于初级阶段;基本建立了着作权保护制度,但侵权审查流程不够严密。从业人员对着作权保护及侵权的认知状况处于中上水平,70%以上在自我约束、非合理使用等方面有保护意识,但选择违法必究的比例不到1/3,目前数字出版着作权维护还存在诸多困难、障碍。【结论】我国医学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尚需完善整体配套方案。医学科技期刊从业者的着作权维护意识较强,但实际保护行为较少。期刊出版单位应重视数字出版人才的"定制培养",注重办公设备的合规性,提高应对数字出版着作权保护及纠纷的能力。

马峥[3](2020)在《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期刊出版是科研成果向社会经济生产转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在学术期刊的识别、监测、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学术期刊评价理念与方法不能适应学术期刊发展、学术期刊评价思想落后于出版融合概念下的多元化发展态势、科技管理单位和科研绩效评估单位在实践中滥用、误用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和结果、学术期刊片面追求单项和关键评价指标数值而导致的学术不端和出版诚信问题。这些问题从情报学研究角度看,可以归结为学术信息集合的静态和动态的定量测度问题。信息熵正是解决信息度量问题的经典理论。本研究基于信息熵研究科技学术期刊在知识传播中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是:对于一个孤立知识系统,信息的引入降低了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可以理解为通过学术期刊为系统引入负熵的作用,实现了系统的熵降低。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被看作一个信息引入过程,若论文被更广泛地传播,就表明学术期刊所供给的信息内容具有更大价值,也就更加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知识系统的有序性,体现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趋于明朗和一致,对未知领域的错误理解趋于降低和消除。在期刊评价领域,知识系统可以看作期刊所提供的内容(论文)集合。对知识系统整体而言,显示度水平(概率)越高,意味着内容价值越大,也就是学术期刊为知识系统提供负熵的贡献越大。基于此假设,可以将信息熵变化作为一个定量测度信息价值水平的指标用于科技期刊评价工作。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描述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模型;以能源研究领域为样本实证计算一个以期刊论文集合构成的知识系统信息熵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信息熵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探索从测度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所贡献的“负熵”的全新角度,构建对学术期刊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的新方法。本研究采用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大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最终成果将为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实用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本研究采取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引文分析方法、标准化归一法来研究由学术期刊出版行为对学科知识系统所带来的信息熵变化量。采用文献调研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信息熵分析法、比较研究方法,将SCI数据库和E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新能源领域的学科作为样本对信息熵变化量监测方法进行验证。采用层次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专家调查法构建科技学术期刊评价的准则层指标,并以我国出版的、经期刊管理部门认定为科技学术期刊进行大样本实证分析。本研究的创新点一是在学术期刊的评价思路上采用“评价知识贡献来替代评价质量”的逻辑。该定量方法与传统的引文分析方法为主的定量分析方法相比,在评价角度有所突破。二是本研究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是从信息熵评价角度出发,选择描述不确定性的相关指标。在评价方法的操作性上,针对现实存在的各类问题,从信息熵这个宏观系统状态量的测度出发进行评价,既符合我国学术期刊管理评价的实际需求,又能科学有效地对学术期刊的评价和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特别是研制了“红点指标”“竞争强度”等创新指标。本研究提出了知识系统中信息熵的概念,并设计了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数学模型:因为学科发展具有显着的系统属性,因此可以把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作为一个孤立系统进行研究。在本研究中,这个知识系统就是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集合。在这个孤立系统中,对未能明确的研究观点,存在不同的预判,即不确定性状态。这种不确定性通过这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来表达。而随着研究发展,不断有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引入,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知识系统的信息熵向着降低方向发展,也就是系统不确定性在降低。通过能源科学学科的实证研究,验证了随着时间进展,能源科学领域知识系统信息熵值呈现减少的趋势,表明该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在减少。学术期刊通过同行评议发表的论文,减少对科学问题的不明确认识,为知识系统输入有价值研究成果,也就是输入负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术期刊的贡献。本研究设计了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状态量和变化量的基本方法。为此设计了基于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确定指标体系结构和权重。该评价指标系统共包括7个准则层指标(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4年公布认定的3713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实证研究的样本。

谢文亮,郑伟发,郑添尹[4](2020)在《区块链在科技论文网络首发出版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可追溯、可验证、不可篡改等特征,将分布式存储、智能合约、时间戳等应用于科技论文的网络首发出版模式上,建立起信任机制,增强科技论文首发的各方信任关系,保障首发安全。【方法】将科技论文首发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作者首发,另一类是科技期刊首发。研究科技论文从作者首发出版到科技期刊首发出版间的信任保障机制,并讨论基于区块链的科技论文网络首发出版模式特征、原理以及架构。【结果】区块链在科技论文网络首发出版中保护稿件的原创性,缩短稿件发表周期,增加作者投稿信心,监督各角色在稿件处理过程中的行为,震慑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保护作者和科技期刊的权益。【结论】应用区块链于科技论文首发出版中有利于建立起各方的信任关系,促进学术传播。

王健,赵立芹,单凝,韩啸,李琦[5](2020)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引入信息自动化技术,可有效适应网络化时代的发展需求.在组稿、审稿、编辑、审校、排版和印刷出版中应用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使编辑出版效率得到显着提升.基于此,该文重点探讨和分析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编辑部的主要工作任务,以及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自动化建设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启示.

栾嘉[6](2020)在《我国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经过几十年高速经济发展,中国开始拓展国家发展战略,把卫生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卫生与健康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并对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创新提出了新要求。科学的医学研究成果是临床决策的指南,也是国家制定卫生政策的依据。作为记载、传播医学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医学科技期刊承载着为各类医疗卫生决策提供证据的重任。然而,我国至今处于临床医学研究证据的“进口国”地位,多年来我国的临床指南主要参照欧美国家的指南或研究结果;我国的临床医学研究的学术影响力与欧美国家相比总体处于较低的水平,中文医学期刊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的质量一直未能获得国际业界的广泛认可。针对于此,本研究旨在对我国医学期刊近年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深入查找并证实我国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聚焦医学期刊编辑部,探讨我国临床研究论文整体质量控制对策。首先,从论文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概念内涵的描述出发,梳理文献,结合专家访谈,对“临床研究论文质量”以及“影响因素”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界定“临床研究论文质量”“质量评价”与“质量影响因素”的概念并丰富其内涵。其次,采用“滚雪球法”抽取中文医学期刊近年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229篇,以研究注册率、伦理审查率、前瞻性研究患者知情同意等数据评价其伦理;以该篇论文发表之前国内同类研究论文篇数评估其创新性;以“国际医学报告清单”评估其报告质量;“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评估其方法学质量并评价其证据强度。结果显示:中文医学期刊近年发表了大量单中心(97.38%)、小样本(单组≤100例占77.3%)、纯阳性结果(99.22%)、高重复性(国内同类研究>10篇占37.11%)、低质量(报告率≤50%占85.15%,高偏倚风险论文占44.10%)的临床研究论文;研究注册率(3.06%)和伦理审查率(16.95%)均低;研究的真实性和严谨性均不可考。再次,结合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田野调查等方式募集、筛选中文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自行设计问卷,对纳入评估的229篇临床研究论文的作者、编辑部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模型显示:作者因素方面,专业阶层(学历、职称)对论文质量的直接影响较弱,而作者科学思维、科研方法学水平、对论文质量有较强的正向影响。机构环境方面,科研政策和组织监管均对论文质量有正向影响;科研资源既能直接对论文质量发挥正向影响,也能通过作用于科研政策和组织监管间接影响论文质量。编辑部(编辑)因素方面,编辑的专业能力、期刊管理水平、审稿人水平均对论文质量有正向影响;格式标准化要求对论文质量有负向影响。最后,采用析因设计证实以上可能因素对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作者与研究机构相关的23项可能影响因素里仅伦理审查1项与论文综合质量相关(χ2=11.075,P=0.010);在编辑部与编辑相关的18项可能因素中,编辑是否具有医学专业背景(χ2=21.533,P=0.000)、医学编辑的统计学水平(t=2.221,P=0.028)、编辑工作时间和精力用于版面形式消耗(t=-3.064,P=0.002)与期刊是否为核心期刊(χ2=4.714,P=0.034)等4项与论文质量显着相关。研究证明:期刊编辑部及编辑相关因素是国内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本研究结果,为控制我国医学临床研究论文质量,针对我国医学期刊编辑部管理构架提出:医学编辑必须具有医学相关专业背景,按照发展要求满足医学编辑数量并进行功能性分工,向学术型方向培养医学编辑等举措建议。针对编辑部审定稿流程提出:中文医学期刊亟待统一临床研究论文录用的基本标准,严格实行临床研究注册制度,复核研究的伦理审查,加强临床研究国际规范、评价工具以及报告清单的认知普及,注明利益冲突以及允许发表阴性结果等举措建议。针对医学编辑的职能拓展提出:医学编辑应在执行论文发表准入标准的同时做好作者教育,并为审稿人提供详细的审稿标准及必要的相关培训等举措建议。从而令中文医学期刊能够严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出口”关,真正服务于“健康中国”。

展雪梅[7](2020)在《科技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我国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纸质媒介的生存空间已经受到了显着的压缩。我国网络采编系统目前已经正式上线,并且成为了各个科技期刊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需要得到各个科技期刊的充分重视。文章先阐述了科技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优势,接着分析了网络采编系统的建立流程和使用现状,最后从提高整个采编系统的稳定性、保证学术不端检测的精准度、开发更加智能的专家遴选库、提高专家与作者的指导力度4个方面,综合全面探讨了科技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改善对策。

徐芷慧[8](2019)在《《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现状与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科技无国界的今天,科技期刊不仅是展示科技创新水平的窗口,更是记录和传播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和阵地。《甘肃科学学报》作为地方科研院所主办的甘肃省唯一的自然科学综合类期刊更是甘肃省科技成果信息聚集、发布、检验的重要平台。而面对现如今网络化、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期刊市场,《甘肃科学学报》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以分析《甘肃科学学报》现阶段的学术影响力为主要目的,分析《甘肃科学学报》的发展历程,选取《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与《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的评价指标,分别从国内科技核心期刊中自然科学综合类期刊、甘肃省内综合性科学技术类科技期刊的范畴对《甘肃科学学报》的学术影响力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其他科技期刊进行对比发现《甘肃科学学报》办刊过程中存在编辑把关不严、稿源单一且质量不高、栏目设置不成熟、数字化进程缓慢等问题,并针对办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扩充稿源、合理规划学科与栏目、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建议,以期能为提升《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提供参考依据。

崔兴道[9](2016)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信息服务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云计算技术以一种全新的数据处理方式开始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社工作中,云计算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不仅能提高编辑部的工作效率,而且能扩大科技期刊的影响力。本文对云计算技术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应用领域、应用效果以及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舒安琴,石芸,姚雪,廖梓言,徐川平[10](2016)在《“互联网+”在科技期刊办刊模式中的应用及问题分析》文中认为根据《重庆医学》的办刊情况,总结在线投审稿系统、数字化校对工具、数字化出版,网站、微信等新媒体,以及复合型网络编辑高级人才等在科技期刊办刊模式中应用的情况,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二、计算机和网络在科技期刊编辑部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和网络在科技期刊编辑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企业办刊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2 我国企业办刊的基本情况
    2.1 出版地
    2.2 出版周期
    2.3 语种分布
    2.4 学科分布
    2.5 主管、主办单位分布情况
3 企业办刊学术质量情况
    3.1 数据库收录比例
    3.2 发文量分析
4 企业办刊人力资源情况
    4.1 编辑部人员组成分析
    4.2 编辑部人员学历情况分析
    4.3 编辑部人员职称情况分析
5 我国企业办刊发展建议
    5.1 优化编辑队伍建设
    5.2 促进期刊集群化建设
    5.3 加大行业代表性期刊的扶持力度
    5.4 加强市场化运营机制转换
    5.5 适当创办英文期刊,争夺国际话语权
6 结语

(2)医学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特征及着作权保护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设计与实施
    1.1 调查对象的确定
    1.2 调查内容及调查工具的制订
    1.3 调查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2.2 期刊数字出版情况
    2.3 对我国着作权法律法规及侵权的认知状况
    2.4 着作权保护及侵权的具体行为调查
        2.4.1 尊重他人着作权情况
        2.4.2 维护出版单位的着作权状况
    2.5 着作权维护的困难、障碍及可采取的措施
3 讨论
    3.1 医学科技期刊数字化处于初级阶段,需完善整体配套方案
    3.2 医学科技期刊需要数字出版方面的专业复合型人才
    3.3 从业者对着作权的关注度较高,但对侵权行为的认识不够
        3.3.1 尊重他人着作权
        3.3.2 维护出版单位的着作权
    3.4 着作权维护存在诸多困难和障碍,维权行为较少
    3.5 医学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过程中着作权保护措施优化
4 结语

(3)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
    1.5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科技学术期刊传播规律的研究
        2.1.1 学术期刊传播模式的研究
        2.1.2 基于引文分析探索学术期刊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研究
        2.1.3 基于知识扩散理论的期刊信息传播研究
        2.1.4 数字化时代给学术期刊传播方式带来的变化和相关问题研究
    2.2 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的研究
        2.2.1 基于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评价办法
        2.2.2 基于传统计量学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2.2.3 基于替代计量学(Altmetrics)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2.2.4 期刊评价活动长期存在的挑战
    2.3 熵的概念与研究应用
        2.3.1 热力学熵概念
        2.3.2 玻尔兹曼熵概念
        2.3.3 信息熵概念
        2.3.4 信息熵概念的发展
        2.3.5 信息熵的应用
    2.4 小结
第3章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测度
    3.1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概念
        3.1.1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出版研究
        3.1.2 学术传播的系统属性
        3.1.3 知识系统不确定性的构成
        3.1.4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定义
    3.2 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原理
        3.2.1 构造指标矩阵
        3.2.2 标准化处理
    3.3 以能源领域为样本测度一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
        3.3.1 数据来源
        3.3.2 知识系统信息熵数学模型
        3.3.3 指标计算
        3.3.4 实证:以能源领域论文为样本
    3.4 小结
第4章 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贡献的测度模型
    4.1 研究假设和思路
        4.1.1 研究假设
        4.1.2 测度思路
    4.2 学术期刊对相应知识系统的贡献的测度
        4.2.1 学科分类体系划分
        4.2.2 各学科高频关键词统计
        4.2.3 计算各学科领域由期刊论文所构成的知识系统的信息熵背景值
        4.2.4 计算被评价期刊缺位状态下对应知识系统的信息熵的虚拟值
    4.3 测度学术期刊贡献的实证
        4.3.1 实证测算
        4.3.2 结果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指标评价体系和实证
    5.1 构建指标体系
        5.1.1 准则层构建
        5.1.2 指标(二级指标)选择和研制
        5.1.3 原创指标之一:红点指标的研制
        5.1.4 原创指标之二:竞争压力指标的研制
    5.2 确定指标的权重
        5.2.1 专家邀请和调查
        5.2.2 调查结果的一致性检验
        5.2.3 计算权重
    5.3 实证:以中国3713 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样本
        5.3.1 样本的特点
        5.3.2 采集数据计算各项指标
        5.3.3 计算期刊加权评分
        5.3.4 实证结果的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和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和比较优势
        6.2.1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6.2.2 基于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方法相对于以往方法的比较优势
        6.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优势
    6.3 讨论
        6.3.1 未来研究展望
        6.3.2 研究局限性
        6.3.3 研究成果的应用场景
参考文献
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区块链在科技论文网络首发出版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科技论文网络首发出版亟需信任保障机制
2 区块链可为科技论文网络首发出版提供信任机制
    2.1 区块链概述及其在出版业的应用现状
    2.2 区块链可为科技论文网络首发出版提供多种信任机制
3 基于区块链的科技论文网络首发出版原理
    3.1 科技论文网络首发出版中的区块链模式选择
    3.2 基于区块链科技论文网络首发出版技术原理
4 基于区块链的科技论文网络首发系统的构建
    4.1 科技论文网络首发系统区块链结构
    4.2 科技论文网络首发系统总体设计
    4.3 科技论文网络首发系统智能合约设计
5 结语

(5)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编辑出版信息化建设的实现条件
    1.1 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是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1.2 提高科技期刊质量是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信息化建设的内在条件
    1.3 增强信息化平台的共享性是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信息化建设的外在条件
    1.4 提升编辑人员的信息能力是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信息化建设的必备条件
2 新时代编辑部工作信息化建设涉及的主要内容
3 选择与自身个性化特征相适应的办公自动化
    3.1 切实有效地进行组稿
    3.2 实现审稿与编辑自动化
    3.3 确保人工校对和软件信息化校对充分融合
    3.4 排版与印刷工作过程中充分实现信息化操作
4 结束语

(6)我国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控制相关理论研究
    2.1 临床研究的定义
    2.2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评价概念辨析
    2.3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概念辨析
    2.4 本研究涉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概念及其评价方式
    2.5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控制的概念辨析
    2.6 小结
第3章 中文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现况的抽样调查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我国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质性访谈
    4.1 访谈目的
    4.2 访谈设计
    4.3 访谈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中文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3 研究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我国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建立及作用机理阐释
    6.1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
    6.2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探索性因子分析
    6.3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验证性因子分析
    6.4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及修正
    6.5 修正后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分析
    6.6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关系及机理探讨
    6.7 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
    7.1 研究结论
    7.2 我国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控制对策
    7.3 本研究的创新点
    7.4 本研究的局限性
    7.5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科技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科技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优势
2 科技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现状分析
    2.1 科技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建立流程
    2.2 科技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使用现状
3 科技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应用对策
    3.1 提高整个采编系统的稳定性
    3.2 保证学术不端检测的精准度
    3.3 开发更加智能的专家遴选库
    3.4 提高专家与作者的指导力度
4 结束语

(8)《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现状与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关于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及提升途径
        1.3.2 关于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
        1.3.3 关于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
        1.3.4 关于甘肃省科技期刊影响力
        1.3.5 关于《甘肃科学学报》影响力分析
        1.3.6 文献综述小结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我国科技期刊概况
    2.1 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2.1.1 科技期刊数量与数据库收录数量持续走高
        2.1.2 行政化办刊导致与市场脱节
        2.1.3 高质量论文流失严重
        2.1.4 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还有待提高
    2.2 甘肃省科技期刊发展概况
    2.3 科技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
        2.3.1 科技期刊影响力评价体系概况
        2.3.2 科技期刊影响力评价体系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章 《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分析
    3.1 《甘肃科学学报》发展概况
        3.1.1 《甘肃科学学报》创刊情况
        3.1.2 《甘肃科学学报》发展历程
        3.1.3 《甘肃科学学报》获奖与收录情况
    3.2 《甘肃科学学报》办刊要素分析
        3.2.1 栏目设置分析
        3.2.2 学科分布分析
        3.2.3 基金论文分析
        3.2.4 稿源分析
    3.3 《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分析
        3.3.1 期刊评价指标分析
        3.3.2 《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总结
第四章 《甘肃科学学报》学术质量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4.1 编辑把关不严
    4.2 稿源充足但质量欠佳
        4.2.1 稿源单一
        4.2.2 稿件学术质量不高
    4.3 栏目设置不成熟
    4.4 编辑审稿具有局限性
        4.4.1 编辑学科背景有限
        4.4.2 外审力度不够
    4.5 数字化进程缓慢
        4.5.1 《甘肃科学学报》网站建设滞后
        4.5.2 采编系统功能不完善
        4.5.3 DOI码推广力度不足
        4.5.4 尚未涉足知识服务领域
第五章 提升《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的思考
    5.1 拓宽稿源渠道,保证稿源质量
        5.1.1 重视约稿组稿工作
        5.1.2 关注学科前沿,掌握学科动态
        5.1.3 充分调动编委积极性
    5.2 发掘优势学科,打造特色栏目
        5.2.1 合理利用栏目评价
        5.2.2 适时增设新栏目
    5.3 加强编辑把关力度,提高编辑工作质量
        5.3.1 树立“内容为王”的编辑理念
        5.3.2 加大外审力度
        5.3.3 发展学科编辑,培养敏锐的学术眼光
        5.3.4 把握科技期刊编校工作的特殊性
    5.4 加快数字化转型,优化知识服务
        5.4.1 通过网站建设树立期刊品牌
        5.4.2 优先数字出版
        5.4.3 全文数据库资源整合
        5.4.4 由内容服务转向知识服务
        5.4.5 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专着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网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
    参与课题
致谢

(9)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云计算技术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社工作中的应用领域
二、云计算技术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社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1. 减少成本,提升效率
    2. 自我推销,增强影响
    3. 促进升级,加速创新
    4. 可遏制学术不端行为
    5. 可降低编辑工作强度
    6. 可实现专业化运营
三、云计算技术应用的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
    1. 云计算技术应用的安全问题分析
    2. 云计算技术应用的安全问题防范措施
四、结语

四、计算机和网络在科技期刊编辑部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企业办刊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浅析[J]. 祁媛,格屿,陈睿超,刘培一,贾非.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04)
  • [2]医学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特征及着作权保护调查[J]. 杨克魁,姚亚楠,王志娟,彭苗.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11)
  • [3]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D]. 马峥. 南京大学, 2020(10)
  • [4]区块链在科技论文网络首发出版中的应用[J]. 谢文亮,郑伟发,郑添尹.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10)
  • [5]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信息化建设研究[J]. 王健,赵立芹,单凝,韩啸,李琦.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06)
  • [6]我国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对策研究[D]. 栾嘉.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
  • [7]科技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展雪梅. 科技传播, 2020(04)
  • [8]《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现状与提升研究[D]. 徐芷慧. 兰州大学, 2019(09)
  • [9]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J]. 崔兴道. 今传媒, 2016(05)
  • [10]“互联网+”在科技期刊办刊模式中的应用及问题分析[J]. 舒安琴,石芸,姚雪,廖梓言,徐川平. 编辑学报, 2016(01)

标签:;  ;  ;  ;  ;  

计算机与网络在科技期刊编辑部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