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市农民市民化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江都市农民市民化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一、江都市农民市民化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郭秀[1](2021)在《市民化、农地流转对宅基地退出的作用及其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郑欣悦[2](2021)在《海伦市农户承包地退出意愿与宅基地退出意愿关联性研究》文中指出

杨方[3](2021)在《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性别歧视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性别平等至今仍然是世界性的美好愿景。中国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我们不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高绩效十个国家之一,而且无论是在消除义务教育性别差距方面,或者女性在全社会就业人员中的占比,还是最近的互联网领域中女性创业者数量,都有相当可观的成绩;这跟两百年多前的封建社会相比,跟一百多前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比,跟七十多年前的旧中国相比,都是翻天覆地的巨变。但“建设一个妇女免于被歧视的世界,打造一个包容发展的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解放事业的伟大成就和重要经验是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理论及其早期实践是研究新中国妇女事业的逻辑起点。实现妇女解放的前提是妇女接受教育,成为自身解放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特别注重妇女教育事业。党和国家有关妇女教育的方针、政策如何落地重要、发挥作用,需要对其进行具体的考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为指导,以局部区域为代表,以当事人为对象,运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口述史研究等多种方法,结合相关档案材料,既有利于挖掘、丰富新中国成立初期妇女教育的史料,也有利于发现、梳理妇女解放、妇女教育事业发展的特色、经验、历史贡献和当代启示。泰兴地处苏北,解放初期的广大农村有三种不同类型,即老解放区、恢复区和新解放区,由于战争频繁,男子人口比例长期低于妇女,而且还有不少缺乏劳动力或者劳动力不足的烈军工属。以泰兴为样本,研究这一时期妇女教育问题,具有典型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妇女教育。国民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时期,基本确立了“人人平等,教育人人”、教育形式上不局限于学校、除了知识技能还要将革命思想融进教育并提高妇女政治参与能力的主要内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妇女人口中占绝大多数的农村妇女是决定中国革命胜败的重要力量,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苏区妇女教育模式,即妇女干部培养、妇女识字培训、女童学校教育、女工职业教育紧密结合;抗日战争时期,妇女解放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紧密结合,在民主根据地,妇女支前、妇女生产、妇女参政,无不体现出妇女的力量;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主要围绕服务解放战争和解放区建设展开,重点是培养妇女干部和提高妇女觉悟。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对全国女性教育重新进行了制度化、规范化、大众化改革,使女性教育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妇女教育问题,可以设立四个“观测点”,即:女童入学教育,识字扫盲教育,妇女社会教育,妇女干部教育。女童教育既是妇女解放和妇女教育的起点,也是从源头上阻隔农村文盲、半文盲妇女产生的重要途径。新中国初期泰兴当地政府加强女童入学教育的政策措施,满足了农村妇女的内在要求,切合了当地社会的具体实际,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新中国初期泰兴女童入学教育的基本经验就是提升学龄女童入学率、降低辍学率,具体教育实践中主要把握好了四个关键点,即:整体设计,协同推进;统筹兼顾,循序渐进;深入基层,有的放矢;创新教法,确保质量。泰兴的农村识字扫盲工作开展比较早,早在1941年冬,当时的泰兴抗日民主根据地就开展大规模的冬学运动。新中国成立以后,泰兴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积极动员农民继续参加冬学运动,并成立了专门的妇女识字班,开展识字扫盲;农村妇女在区乡妇联干部、村妇女干部和妇女代表的动员下,参与积极性远高于男性,不仅参加人数多,而且持续时间长,至1956年渐成高潮。泰兴妇女积极参与扫盲识字运动,宏观上讲为开展救灾备荒、实行土地改革、推进互助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具体而言,不仅使广大妇女能力素质得到了提高,而且切实增加了家庭收入,从而也为妇女地位的提升营造了氛围。通过社会教育活动促进女性从家庭走向社会,是促进妇女自身解放的重要路径。基于不同阶段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基于区域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新中国初期泰兴农村妇女社会教育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949-1952年,在苏北行署领导下,主要围绕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生产救灾、贯彻婚姻法等中心工作开展;1953-1956年,在江苏省委和扬州专区的领导下,主要结合基层普选、增产节约、农业合作化和统购统销运动等开展。但不管哪个阶段,形势政策、思想政治、生产劳动、卫生健康都是教育的重要方面和主要内容。苏北妇女社会教育促进了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农村妇女自我意识越发觉醒和增强,主体作用日益显现,社会地位显着提升。但也暴露出教育对象的局限性、教育过程的间歇性、教育内容的抽象性和教育形式的有限性等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妇女干部本身的素质和能力,以及社会整体氛围都是显着的影响因素。培养妇女干部、重视妇女参政是中国共产党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最具特色的重要举措。泰兴属于革命老区,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许多妇女积极分子脱颖而出成长为妇女干部,为根据地和解放区经济发展和民主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成立妇女自己的组织动员机构,将妇女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机构,推举妇女干群模范,是这一时期泰兴妇女解放事业的三条战线。围绕这三条战绩,泰兴妇女干部规模迅速发展,培养路径更加多样,教育内容也日渐丰富;而通过开展文化教育,妇女干部的工作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通过学习时势政策,其业务水平也得到相当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妇女干部队伍的稳步发展,切实引导了社会舆论导向——她们不仅以其成功形象吸引着同辈人的效仿,而且影响、教育了守旧的父母及周遭“他者”,从而既在更大程度上获得社会认可,又反过来触动社会文化转型。但妇女干部教育同样也受到传统思维方式、现实社会环境甚至家庭方面的制约。新中国初期的泰兴农村妇女教育,不仅对农村社会秩序的重建、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妇女解放事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留下了可供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借鉴的历史经验。女童教育构筑了男女性别平等的基础,扫盲教育提升了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社会教育提高了农村妇女的主体地位,干部教育促进了农村妇女的社会动员——其经验就在于,要以农村妇女素质的提升促进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在推进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促进妇女解放。新中国初期泰兴妇女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妇女解放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其经验对于加强与改善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对于实现《北京宣言》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孙崇明,叶继红[4](2021)在《农民集中居住研究的特征评述——基于CSSCI(2007-2019)文献计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以CSSCI数据库收录的135篇期刊论文为样本数据,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2007-2019年间我国农民集中居住的研究进路进行考察,研究发现,该领域呈现研究对象区域化、学科参与多元化、学术共同体集聚化等外部性特征。与此同时,随着农民集中居住研究的不断拓展,该领域在研究内容上逐渐形成了国家建设、权益维护、文化适应、社会转型四大研究主题,研究范式以"结构—制度"分析为主,在研究方法上呈现多学科方法综合运用的趋势。未来农民集中居住研究亟待系统化和体系化,在学科参与上要进一步增进跨学科交流,在研究内容上要增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联切合度,进一步强化理论阐释和对"后农民集中居住时代"的关注,在研究范式上要加强"过程—事件"与"结构—制度"两种范式的有机结合,在研究方法上要继续深化研究的比较视野。

王梦佳[5](2019)在《台州市农村宅基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建设用地的农村宅基地的合理规划和有效利用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农村宅基地流转直接关系到其利用效率问题,也是整个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中心问题,而农户对宅基地的流转意愿是宅基地能否顺利流转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台州市农村宅基地流转意愿为研究对象,以提出促进宅基地合理流转对策为研究目标,主要是通过实地调研获取第一手数据,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重点采用统计分析和构建模型的方法深层次地分析农户对农村宅基地的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宅基地流转对策和建议。文章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内容是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对象概述、国内外关于我国农村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以及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该部分首先对本文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然后梳理有关农村宅基地流转及流转意愿的相关理论并分别指出这些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最后分析构建出农村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系统框架图,作为全文核心问题研究的统领。第三部分:台州市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现状分析。根据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对台州市各地区农村宅基地流转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并提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台州市农村宅基地流转意愿的调查与统计分析。首先详细说明问卷中的内容,调查地点的选取,以及所获得的样本量。其次对所收集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被调查农户的基本情况,农户对农村宅基地流转的认知情况,以及农户是否愿意参与宅基地流转的原因。第五部分:台州市农村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依据农村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系统框架图,以及台州市地区的基本情况,选取相应的指标,并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由此模型分析出影响台州市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显着因素。第六部分:优化台州市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建议。依据第四、五部分所获得的结论,结合台州实际,对优化农村宅基地集居化流转提出对策与建议。

温馨[6](2018)在《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基于农民工内部分化的视角》文中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农民工群体大规模出现,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受城乡二元制度的制约,农民工在城镇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还未能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待遇,这不仅不利于农民工自身的发展,也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诸多隐患。因此,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然而,数以亿计的农民工群体同步实现市民化是不现实的,农民工市民化的推进应经历一个分阶段、有序的过程。自农民工进入城镇务工以来,他们从最初的具有高度同质性的群体逐渐分化成异质性群体,这种分化主要体现在代际分化、就业方式分化和流向区域分化三个方面。不同农民工子群体在城市的生存状态存在较大差异,实现市民化的诉求和条件也不同。因此,本文基于农民工内部分化的视角,对不同农民工子群体市民化状况和市民化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不同农民工子群体市民化状况和市民化影响因素是否呈现出相似性或差异性,以期为分阶段、有序实现市民化提供一定参考。首先,对农民工群体内部分化的机制及其表现进行分析。农民工群体作为一个有别于农民和市民的群体,在产生之初有其特有的群体特征:年龄构成以青壮年为主;主要流向东部地区;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和批发零售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然而,随着宏观制度和政策的变化,以及农民工自身因素的作用,农民工从产生之初的具有高度同质性的群体逐渐转变为异质性群体,群体内部不断产生分化,主要表现为代际分化、就业方式分化和流向区域分化三个方面,内部分化的结果是产生老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受雇就业农民工和自雇就业农民工,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工不同的子群体。其次,对农民工市民化的演进与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各时期对农民工流动的政策导向对农民工市民化的演进进行分析,发现农民工市民化的演进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具体分为严格控制阶段、允许流动阶段、引导流动阶段和有序市民化阶段。基于国家统计局《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从经济活动、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融入三个层面对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就经济活动层面的市民化现状而言,农民工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建筑业,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普遍存在劳动时间长、超时劳动现象;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收入水平与城镇职工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就基本公共服务层面的市民化现状而言,农民工基本游离于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之外,租房仍然是其解决住房问题的主要渠道,居住面积普遍较小且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较低,参加城镇各项社会保险的比例也较低。就社会融入层面的市民化现状而言,虽然农民工的社会交往仍以亲缘、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初级社会网络为主,但他们也逐渐构建起以业缘为基础的次级社会网络;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参与程度较低;他们有着较强的城市归属感,但难以实现对市民的身份认同,甚至还呈现出模糊化的现象。第三,基于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专题调查数据,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个体特征、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和制度性因素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发现受教育年限、城市务工年限、月收入、就业途径、城市归属感、身份认同、住房性质和参加社会保障数量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有显着影响。同时,通过分析个体特征、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流动特征对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影响,发现性别、受教育年限、外出务工年限、就业途径和流动范围对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有显着影响。第四,对不同代际农民工群体的基本特征、市民化状况和市民化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老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在基本特征、市民化状况和市民化影响因素上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就基本特征而言,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性别构成更为均衡、受教育程度更高、未婚比例更高。就市民化意愿及影响因素而言,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略强于老一代农民工;受教育年限、城市务工年限、就业途径、城市归属感、身份认同和参加社会保障数量对老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均有显着影响,而月收入、参加社会活动数量和住房性质对老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产生不同影响。就市民化能力及影响因素而言,老一代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明显强于新生代农民工;老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在市民化能力的影响因素上呈现出高度相似性,并未呈现出代际差异性。第五,对不同就业方式农民工群体的基本特征、市民化状况和市民化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自雇就业农民工和受雇就业农民工在基本特征、市民化状况和市民化影响因素上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就基本特征而言,相较于受雇就业农民工,自雇就业农民工男性比例更高、平均年龄更大、受教育程度更低、已婚比例更高。就市民化意愿及影响因素而言,自雇就业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略强于受雇就业农民工;城市务工年限、就业途径、城市归属感、身份认同和参加社会保障数量对自雇就业农民工和受雇就业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均有显着影响,而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月收入、参加社会活动数量和住房性质对自雇就业农民工和受雇就业农民工产生不同影响。就市民化能力及影响因素而言,自雇就业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明显强于受雇就业农民工;性别和受教育年限对自雇就业农民工和受雇就业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均有显着影响,而外出务工年限和流动范围对自雇就业农民工和受雇就业农民工市民化能力产生不同影响。第六,以农民工流入地为视角,对不同区域农民工群体的基本特征、市民化状况和市民化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工在基本特征、市民化状况和市民化影响因素上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就基本特征而言,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工在流动范围上呈现出明显差异,东部地区农民工以跨省流动为主;中部地区农民工以省内跨市流动为主;西部地区农民工跨省流动和省内跨市流动的比例相当,而市内跨县流动的比例较低。就市民化意愿及影响因素而言,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呈现出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的区域特征;城市归属感和身份认同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均有显着影响,而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城市务工年限、职业技能培训、月收入、就业途径、参加社会活动数量、住房性质和参加社会保障数量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产生不同影响。就市民化能力及影响因素而言,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呈现出中部最强、西部次之、东部最弱的区域特征;性别、外出务工年限和流动范围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均有显着影响,而受教育年限、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途径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工市民化能力产生不同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对于农民工在市民化问题上面临的共性问题提出统一的政策,如增强农民工城市归属感和“本地人”身份认同感等。同时,对于不同农民工子群体在市民化问题上面临的个性问题提出差异化政策。

许骁[7](2016)在《农民集中居住区的社区治理研究 ——对江阴市典型社区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2000年以来,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社成为城镇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展开并不断升温,得到了我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农民集中居住区的社区治理作为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对新型城镇化和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社区治理,西方学术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我国学者对城乡社区的治理也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为农民集中居住区的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本文在社区治理的理论视角下,以江阴市的绿园社区、泾南花苑和山泉花苑三处典型农民集中居住区为案例,从社区治理模式、社区中的居民认同和参与两个视角对集中居住区的治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民集中居住区实质上依然是乡村共同体,在延续乡村治理文化的同时,社区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得到明显拓展,在政府或村集体的主导下形成了不同于传统的城乡社区治理的模式。文章从社区服务供应主体的角度,将三个社区的治理实践总结为多元主体共治、政府-村集体二元共治和村集体单中心治理三类不同的治理模式。受经济社会背景、农民集中居住意愿、治理主体权能清晰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治理模式中的居民社区认同和参与之间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均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梳理三种治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农民集中居住区治理中应当注意的普遍问题:一是居民的生活适应缓慢,不仅增加了社区治理难度,而且阻碍了居民社区认同;二是针对于异地安置到城镇的集中居住区,兼具城市和农村两种治理形式,治理主体更为复杂,容易出现治理主体职能模糊的问题,同时政府行政力的干预也会导致“不接地气”的治理行为;三是对于缺乏广泛参与的村集体单中心治理格局,治理效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本研究的结论对丰富我国社区治理研究、推动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七个章节,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以及全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相关研究进展。对农民集中居住区和社区治理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指出我国集中居住区治理研究的不足。第三章,研究区域概况。概述了江阴市的基本社会经济概况,选取三处典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并结合其所在镇的背景进行介绍。第四章,社区治理模式研究。从政府、市场和社区组织等治理主体及其职能的角度着手,总结出不同的社区治理模式。第五章,社区治理中的居民认同与参与。在介绍居民社会经济特征的基础上,分别从居民满意度、身份认同、意见和建议的角度考察居民社区认同程度,以社区参与类型和参与程度评价社区参与水平,分别对整体情况和各社区的情况进行分析。第六章,不同社会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从建设背景、推进方式、治理主体情况、社区参与、优缺点等角度对三种治理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其共性与个性特征,指出农民集中居住区治理中应当注意的主要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促进社区治理的建议。第七章,结论与讨论。在总结全文主要发现的基础上,提出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建设的建议与未来研究方向。

陈佳旻[8](2015)在《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转型发展研究 ——以扬州市郊区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对我国乡村的影响不断深化。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进程当中,城市扩张速度很快,在城乡结合部形成大面积的半城市化地区。在半城市化地区,乡村遭到城市扩张的冲击,出现空间碎化严重、空间利用无序、规划管控困难等诸多发展问题,因此,促进城乡空间优化与高度融合,盘活挖潜空间资源,促进城乡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大量非农务工农民到城镇务工,这部分群体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成为“两栖人口”,工作在城镇,但是社会福利、家庭都在乡村,属于半城市化人口。在新型城镇化的时代主题下,要以人为核心,让非农务工农民实现健康的人口城镇化,甚至市民化,从而能够在城镇“就得了业”、“住得到房”、“看得起病”、“转得了型”。本文从概念内涵、理论基础、乡村转型发展特征、思考和启示等几个方面对半城市化地区中的乡村转型发展进行研究,并以扬州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乡村转型发展提供启示。本研究在国内外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明确了半城市化和乡村转型发展的概念。并对半城市化和乡村转型进行了详细的综述,还介绍了半城市化对乡村转型发展的影响。从而得出三点结论:第一,进一步关注城乡人口流动问题;第二,乡村转型发展需要以人为本;第三,制度创新研究需要进一步跟进。因此本文从农民的立场出发,分析半城市化地区的人口流动、房屋和土地特征,并判断半城市化地区城镇化的趋势,提出相关城镇化、市民化的政策建议将是本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扬州市区城郊半城市化地区进行实证研究。一方面,从乡村社会转型发展的视角分析该地区社会空间转型发展的特征,同时研究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的空间差异。另一方面,从房屋和田地的视角分析该地区物质空间转型发展的特征。对扬州城郊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转型发展的研究表明:就业非农化是人口城镇化的基础;半城市化人口在城乡之间频繁流动;城镇化和半城市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乡村衰退;农民集中居住意愿较弱,但半城市化人口集中居住意愿较强;半城市化乡村物质空间转型速度较快;半城市化地区乡村社会空间转型发展空间差异明显。根据上述分析,笔者提出关于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转型发展的启示: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差异化的城镇化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政策;进一步推动集中居住和土地流转。本文正文共约34000字,图表23幅。

陈汝军[9](2013)在《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保障是民生之要,是安国之策。社会保险是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的人数众多,涉及的领域宽广,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从建立到现在已经走过60多年的历程。江苏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职工大省。多年来,在贯彻国家养老保险政策的同时,江苏紧密结合省情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政策,这些政策的有效实施为江苏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结合国家和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实践,全面梳理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脉络,分析养老保险政策执行主体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职能、作用,对江苏省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完善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部分政策,从而更好地提高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效果。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分为制度改革的起步、制度的统一与功能展开、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三个阶段。通过先行先试,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实施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全社会养老保险意识普遍增强;二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与全国统一,各项管理不断规范;三是省级统筹稳步推进,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制度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四是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逐步提高;五是养老保险的管理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水平不断提高。然而,面对新形势江苏省养老保险政策实施也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即政策实施的主体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资源不足、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不高、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较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部分政策不够合理等四个方面。其中,这些不够合理的政策主要表现为: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水平不高,养老保险制度部分参数设计不够合理,多支柱体系不够完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进展缓慢,养老保险参保结构不够科学等方面。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主体。根据我国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性质、职能,从理论上分析,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该是服务型政府的执行机构。江苏省养老保险经办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机构的性质、编制、人员、经费等方面都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随着江苏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方式的变化,将有更多的人群纳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事业发展在整体上将进入科学管理、精细管理的新阶段。因此,必须逐步理顺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提升养老保险标准化建设的水平,大力推行网上社保经办业务,合理利用市场资源提高经办服务效率,以利于进一步优化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资源。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必然产物,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稳定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据统计,2010年底,全国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农民工3284万人,约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21.4%。对于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问题,全国各地进行了一些探索。江苏省较早地将农民工纳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范围,2007年至2011年,农民工参保人数五年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但是历年的参保率都在40%左右徘徊。农民工参保率不高主要有历史因素、劳动力因素、企业因素和制度因素等原因。因此,必须对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坚持分类保障的原则。对在城乡各类单位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制度明确他们必须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对于收入不稳定,流动频繁的农民工和劳务派遣的农民工,在制度上可作出弹性规定,即根据本人自愿可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也可以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适应农民工流动频繁的特点和身份经常在农民和职工之间转换的情况,尽快实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两种制度的转换衔接。同时,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工在城市的融入,加大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执法维权的力度,进一步优化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流程,增强农民工参保的便携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养老权益。人口结构是影响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负面影响尤为突出。江苏是在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省份,作为人口大省,江苏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主要呈现“二大三高”的特征,即绝对数量大、地区差异大,高速、高龄、老年抚养比高,养老金的实际支出占GDP的比例逐年上升。从最近几年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数据看,虽然当期的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总体上并不严重,但是人口老龄化对基金长期平衡的渐进影响仍然是十分明显的。必须切实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扩大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来源,强化基金的预算管理,拓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政策本身是否科学合理对于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至关重要。针对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存在的不够合理的问题,必须进行适当调整,达到完善政策的目的。第一,要提高省级统筹的水平,在实现统一制度政策、统一经办管理规程、统一信息系统等基础上,实现基金的统收统支,增强基金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二,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是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重要参数,维持适当的企业缴费比例是促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科学发展的重要条件。缴费比例是一个动态的量,应该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基金运营状况适时调整。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高达20%的费率,给许多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不利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还会引起严重的代际冲突,增加扩面征缴的难度。要适当降低企业缴费比例,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三,我国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行部分积累的筹资模式。但是多年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没有全面展开,个人账户空账运行,致使制度变形。由于国家对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没有给予补助等原因,江苏省的个人账户做实工作进展缓慢。必须按照国家要求,加快步伐,积极实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政策。第四,建立养老保险多支柱体系,确立政府、单位、个人养老保险责任合理的分担协调机制,是未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江苏省的企业年金发展滞后,没有起到养老保险第二支付应有的作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规定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强制参加企业年金,不断扩大企业年金制度的实施范围。第五,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人群应该主要是企业职工,但是由于江苏省养老保险覆盖面的不断扩大,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比例明显偏高,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努力加以改善。

丁媛媛[10](2013)在《关于农民市民化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靠市场机制的引导和调节,于此同时,市场需求(包括国内消费需求与国内投资需求,以及出口这一外部需求)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回顾我国这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以来都主要依靠出口、投资需求拉动,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相对不足。国家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外部的投资和需求的变化,导致投资和出口增长受阻,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本文由此入手,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比较分析法、逻辑推演法等方法,首先,在分析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内外需关系的发展基础上,论述了我国扩大外需政策向扩大内需政策的转变过程,指出了扩大内需政策的提出背景;其次,分析了我国内需的动力现状,从作为内需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国内投资需求和国内消费需求着手,层层分析,最终发现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之间、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之间、城镇居民消费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不协调既是我国内需的动力现状,又是导致我国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再次,从理论上的必要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论证了农民市民化是扩大内需的一条重要途径;最后,针对如何推进农民市民化,实现我国内需的扩大提出了一些政策措施。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使理论界从一个新的角度去思考扩大内需的途径,也可以对扩大内需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江都市农民市民化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都市农民市民化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3)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之前党的妇女教育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理论的形成
        一、传统中国妇女教育及其近代嬗变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三、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问题的基本主张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之前党的妇女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国民革命时期的妇女教育
        二、土地革命时期的妇女教育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女童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学制改革与女童入学教育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根据地学制与女童入学教育
        二、新中国初期农村女童教育概述
        三、新中国初期学制改革与小学教育
        四、学校教育恢复中的女童入学教育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学龄女童学校教育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苏北农村小学教育
        二、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小学教育
        三、苏北农村学龄女童入学的基本状况
        四、影响女童入学教育的多元因素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女童入学教育成就
        一、苏北农村女童入学率的提升
        二、苏北农村女童辍学率的降低
        三、苏北农村女童教育环境的改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识字扫盲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识字扫盲教育政策与措施
        一、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识字扫盲教育概述
        二、全国农村识字扫盲的方针政策
        三、江苏农村识字扫盲的具体措施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识字扫盲运动中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状况
        一、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文盲率
        二、“三区”并存下的妇女参与社会变革
        三、政府主导的升级识字扫盲教育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的识字扫盲教育成就
        一、苏北农村妇女能力素质的提高
        二、苏北农村妇女家庭收入的增加
        三、苏北农村妇女家庭地位的改善
        四、苏北农村识字扫盲教育的经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社会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农村妇女社会教育
        一、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社会教育概述
        二、农村妇女社会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内容
        一、形势政策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
        三、生产劳动教育
        四、卫生健康教育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主要成效
        一、农村妇女主体作用的显现
        二、农村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三、农村妇女自我意识的增强
        四、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经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一、革命战争时期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二、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成就
        一、苏北农村妇女干部规模迅速发展
        二、苏北农村妇女干部培养路径多样
        三、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内容丰富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的意义
        一、妇女干部教育与农村妇女解放
        二、妇女干部教育与农村社会进步
        三、妇女干部教育与妇女自身解放
        四、妇女干部教育的制约因素探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历史贡献与当代启示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历史贡献
        一、女童教育构筑了男女性别平等的基础
        二、扫盲教育提升了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
        三、社会教育提高了农村妇女的主体地位
        四、干部教育促进了农村妇女的社会动员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当代启示
        一、为新时代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二、为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改革提供方法
        三、为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提供借鉴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口述材料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农民集中居住研究的特征评述——基于CSSCI(2007-2019)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民集中居住研究文献的外部特征
    (一)年度载文状况
    (二)基金资助状况
    (三)学科分布
    (四)学术共同体的分布
    (五)学术影响力及刊载平台
二、农民集中居住研究文献的内部特征
    (一)农民集中居住的理论依据
    (二)农民集中居住的“转型”逻辑
    (三)农民集中居住政策的效果
    (四)农民集中居住存在的困境与问题
    (五)农民集中居住问题的治理策略
三、对当前农民集中居住研究的特征评述与未来展望
    (一)总体特征
    (二)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5)台州市农村宅基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内研究动态
        1.3.2 国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
        1.5.2 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村宅基地的概念界定
        2.1.2 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概念界定
        2.1.3 农村宅基地流转意愿的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土地产权理论
        2.2.3 城乡一体化理论
    2.3 农村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第三章 台州市农村宅基地流转现状分析
    3.1 台州市的基本情况
        3.1.1 台州市的人口状况
        3.1.2 台州市的经济发展概况
        3.1.3 台州市城乡消费支出情况
    3.2 台州市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现状
        3.2.1 台州市农村宅基地超标违法建筑比较多,流转步伐偏慢
        3.2.2 政府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宅基地流转取得了一定成效
    3.3 台州市农村宅基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3.3.1 农民的念旧思想严重,导致农户的流转意愿不强烈
        3.3.2 流转违规现象比较多,导致土地资源无法得到合理利用
        3.3.3 政府工作方法不够科学,导致农户的合法利益没有得到保障
        3.3.4 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导致农户流转意愿弱
    3.4 小结
第四章 农村宅基地流转意愿的调查与统计分析
    4.1 问卷设计和调查地点及样本选择
        4.1.1 问卷设计
        4.1.2 调查地点及样本的选择
    4.2 调查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1 调查农户的基本信息
        4.2.2 农民对宅基地流转的认知情况分析
    4.3 台州市农村宅基地流转意愿及其原因的统计分析
        4.3.1 台州市农户参与宅基地流转的意愿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4.3.2 台州市农村宅基地流转意愿被调查农户的基本情况分析
        4.3.3 台州市农户认知情况与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意愿分析
    4.4 农村宅基地流转意愿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
第五章 台州市农村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
    5.1 变量选择
    5.2 模型构建
    5.3 台州市农村宅基地流转意愿的LOGISTIC回归分析
    5.4 台州市农村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模型运用的结果分析
    5.5 分析总结
第六章 优化台州市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建议
    6.1 尊重农民意愿,分类推进宅基地流转
    6.2 促进进城农户市民化,加快农村宅基地流转步伐
    6.3 优先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户后顾之忧
    6.4 加大宅基地流转补偿力度,促进农村宅基地流转
    6.5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农户对宅基地流转制度的认知程度
    6.6 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提高农户文化素质,转变农户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基于农民工内部分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及问题
        1.2.2 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或障碍
        1.2.3 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路径
        1.2.4 农民工内部分化研究
        1.2.5 农民工内部分化与市民化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数据来源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实现的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民工
        2.1.2 农民工市民化
        2.1.3 农民工内部分化
        2.1.4 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
        2.1.5 自雇就业农民工与受雇就业农民工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口迁移理论
        2.2.2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理论
        2.2.3 人力资本理论
        2.2.4 社会资本理论
        2.2.5 自雇就业理论
        2.2.6 社会融入理论
第3章 农民工群体的产生与内部分化
    3.1 农民工群体的产生及群体特征
        3.1.1 农民工群体的产生
        3.1.2 农民工的群体特征
    3.2 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分化
        3.2.1 农民工群体内部分化的成因
        3.2.2 农民工群体内部分化的体现
第4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历史演进与现状
    4.1 农民工市民化的历史演进
        4.1.1 严格控制阶段:1978—1983年
        4.1.2 允许流动阶段:1984—1999年
        4.1.3 引导流动阶段:2000—2009年
        4.1.4 有序市民化阶段:2010年至今
    4.2 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
        4.2.1 经济活动层面的市民化现状
        4.2.2 基本公共服务层面的市民化现状
        4.2.3 社会融入层面的市民化现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5.1.1 文献回顾
        5.1.2 变量选择
        5.1.3 实证分析
    5.2 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文献回顾
        5.2.2 变量选择
        5.2.3 实证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代际分化与农民工市民化
    6.1 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基本特征
        6.1.1 性别构成
        6.1.2 平均年龄
        6.1.3 教育程度
        6.1.4 婚姻状况
        6.1.5 流动范围
    6.2 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市民化状况
        6.2.1 经济活动层面的市民化状况
        6.2.2 基本公共服务层面的市民化状况
        6.2.3 社会融入层面的市民化状况
    6.3 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的代际差异
        6.3.1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的代际差异
        6.3.2 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影响因素的代际差异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就业方式分化与农民工市民化
    7.1 农民工就业方式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7.1.1 文献回顾
        7.1.2 变量选择
        7.1.3 实证分析
    7.2 自雇就业与受雇就业农民工基本特征
        7.2.1 性别构成
        7.2.2 年龄构成
        7.2.3 教育程度
        7.2.4 婚姻状况
        7.2.5 流动范围
    7.3 自雇就业与受雇就业农民工市民化状况
        7.3.1 经济活动层面的市民化状况
        7.3.2 基本公共服务层面的市民化状况
        7.3.3 社会融入层面的市民化状况
    7.4 自雇就业与受雇就业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7.4.1 自雇就业与受雇就业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7.4.2 自雇就业与受雇就业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流向区域分化与农民工市民化
    8.1 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水平
    8.2 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工基本特征
        8.2.1 性别构成
        8.2.2 年龄构成
        8.2.3 教育程度
        8.2.4 婚姻状况
        8.2.5 流动范围
        8.2.6 来源地分布
    8.3 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工市民化状况
        8.3.1 经济活动层面的市民化状况
        8.3.2 基本公共服务层面的市民化状况
        8.3.3 社会融入层面的市民化状况
    8.4 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
        8.4.1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
        8.4.2 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1.1 农民工市民化现状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9.1.2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9.1.3 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影响因素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9.1.4 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整体上滞后于市民化意愿
    9.2 政策建议
        9.2.1 增强农民工城市归属感,强化农民工“本地人”身份认同
        9.2.2 加强农民工人力资本开发,夯实农民工市民化的素质基础
        9.2.3 尽快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和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9.2.4 减少农民工对初级社会网络的依赖,逐渐构建次级社会网络
        9.2.5 合理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
        9.2.6 鼓励农民工根据自身条件合理作出市民化决策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农民集中居住区的社区治理研究 ——对江阴市典型社区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下农民居住形态转变
        1.1.2 新型城镇化不断强调人口城镇化
        1.1.3 治理现代化成为新时期重要议题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获取
    1.5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1.5.1 研究框架
        1.5.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民集中居住区/新型农村社区
        2.1.2 社区与社区治理
    2.2 我国农民集中居住区相关研究综述
        2.2.1 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动力机制
        2.2.2 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模式
        2.2.3 农民集中居住的影响
    2.3 社区治理研究综述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2.4 研究评述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3.1 江阴市概况
        3.1.1 社会经济概况
        3.1.2 江阴市农民集中居住情况
        3.1.3 典型乡镇选取
    3.2 研究案例概况
        3.2.1 新桥镇绿园社区
        3.2.2 长泾镇泾南花苑
        3.2.3 周庄镇山泉社区
第四章 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4.1 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模式——新桥镇绿园社区
        4.1.1 社区治理主体的演变
        4.1.2 治理主体的多元协作
        4.1.3 社区居民对主体职能的认知
    4.2 政府-村集体共治模式——长泾镇泾南花苑
        4.2.1 社区治理主体的演变
        4.2.2 政府与村集体主导的治理体系
        4.2.3 社区居民对主体职能的认知
    4.3 村集体单中心治理模式——山泉花苑
    4.4 小结
第五章 社区治理中的居民认同与参与
    5.1 居民经济社会基本特征
        5.1.1 家庭与房屋信息
        5.1.2 收入来源变化
    5.2 集中居住区的社区认同
        5.2.1 居民满意度评价
        5.2.2 居民的身份认同
        5.2.3 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5.3 集中居住区社区参与状况
        5.3.1 社区情况了解渠道
        5.3.2 居民的社区参与类型
        5.3.3 居民的社区参与程度
    5.4 小结
第六章 不同社会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6.1 不同社区治理模式对比
        6.1.1 不同模式间的共性特征
        6.1.2 不同模式的差异
    6.2 社区治理中问题总结
        6.2.1 村民意识转变缓慢,社区治理难度较大
        6.2.2 村社权责边界模糊,社区治理效率低下
        6.2.3 政府行政干预与居民现实需求产生矛盾
        6.2.4 村委会单中心模式下缺乏有效制衡
    6.3 对完善农民集中居住区社区治理的建议
        6.3.1 前期完善准备工作,为良好治理奠定基础
        6.3.2 近期促进居民认同,实现稳步过渡
        6.3.3 中远期探索制度创新,促进人口城镇化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对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的启示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一 江阴市农民集中居住情况调查问卷(绿园、长泾)
附录二 江阴市农民集中居住情况调查问卷(山泉)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转型发展研究 ——以扬州市郊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加速城市扩张
        1.1.2 “乡村变迁”问题备受关注
        1.1.3 新型城镇化成为时代主题
    1.2 研究目标和问题
    1.3 研究意义、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获取
        1.3.4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 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转型发展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半城市化地区
        2.1.2 乡村转型发展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半城市化研究综述
        2.2.2 乡村转型发展研究综述
    2.3 半城市化对乡村转型发展的影响
        2.3.1 半城市化对乡村社会空间转型的影响
        2.3.2 半城市化对乡村物质空间转型的影响
    2.4 研究评述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3.1 扬州市概况
        3.1.1 发展历程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1.3 城镇化概况
    3.2 研究区域概况
        3.2.1 研究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3.2.2 研究区域城镇化概况
        3.2.3 研究区域乡村概况
第四章 扬州城郊乡村社会转型发展
    4.1 乡村社会转型发展总体特征
        4.1.1 就业非农化比例高,务工呈现长期化
        4.1.2 城乡之间流动频繁
        4.1.3 人口城镇化的市民化程度高
        4.1.4 农村的空心村和老龄化现象较为突出
        4.1.5 农民乡土归属感强,集中居住意愿较弱
    4.2 乡村社会转型发展空间差异
        4.2.1 务工农民工作地选择差异
        4.2.2 务工农民居住地选择差异
        4.2.3 农民家庭收入情况差异
        4.2.4 农村老龄化和空心化的程度差异
    4.3 小结
第五章 扬州城郊乡村物质空间转型发展
    5.1 扬州市建房政策现状
    5.2 乡村物质空间转型发展总体特征
        5.2.1 宅基地使用率不高
        5.2.2 房屋进入重建周期
        5.2.3 土地流转较普遍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启示
    6.1 结论
    6.2 启示
    6.3 研究不足与思考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1:扬州城市郊区农民城镇化和迁居意愿调查问卷
附录2: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研究综述
        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研究
        二、公共政策执行研究
        三、综合评价
    第三节 论文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社会保险
        二、养老保险
        三、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总体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总体思路
    第五节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有待完善之处
第二章 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回眸和审视
    第一节 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发展历程
        一、江苏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起步(1984—1996年)
        二、江苏省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与功能展开(1996—2000年)
        三、江苏省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2000—2010年)
    第二节 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成效
        一、全社会养老保险意识普遍增强
        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与全国统一,各项管理不断规范
        三、省级统筹稳步推进,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制度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
        四、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逐步提高
        五、养老保险的管理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水平显着提升
    第三节 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实施面临的问题
        一、政策实施的主体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资源不足
        二、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不高
        三、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较大
        四、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部分政策不够合理
第三章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主体--社保经办机构
    第一节 我国社保经办机构概述
        一、社会经办机构是服务型政府的政策执行机构
        二、当前我国社保经办机构存在的问题
        三、实现社保经办机构管理体制创新
    第二节 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建设的现状与进展
        一、江苏省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概况
        二、江苏省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体系的进展
    第三节 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一、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面临的挑战
        二、提升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的思考
第四章 江苏省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分析
    第一节 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现状及政策回顾
        一、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现状
        二、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回顾
    第二节 江苏省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历史沿革
        二、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江苏省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调查分析
        一、江苏省农民工基本特征
        二、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基本情况
        三、基于苏南、苏中、苏北农民工的调查分析
    第四节 江苏省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
    第五节 完善江苏省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建议
        一、调整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政策
        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三、加大执法维权力度,提高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参保率
        四、调整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优化转移接续流程
第五章 江苏省人口老龄化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
    第一节 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现状
        一、绝对数量大
        二、地区差异大
        三、老龄化速度快
        四、高龄占比高
        五、老年抚养比高
    第二节 江苏省养老金支付情况分析
        一、养老金支付水平现状
        二、未来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的合理支出水平
    第三节 江苏省近年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基本特点
        一、参保人数变化情况
        二、离退休人数变化
        三、负担系数
        四、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
        五、总结
    第四节 实现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简要探索
        一、扩大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来源
        二、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预算管理
        三、拓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
第六章 优化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的思考
    第一节 提高省级统筹的水平
        一、全国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历程
        二、江苏省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实践
        三、江苏省省级统筹面临的问题
        四、提升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水平的路径是实现基金的统收统支
    第二节 降低企业缴费比例
        一、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现状
        二、企业缴费比例偏高的负面效应
        三、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的可行性
    第三节 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一、个人账户的产生和发展
        二、我国个人账户做实的简要历程
        三、江苏省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的基本情况
        四、江苏省个人账户做实情况
        五、加快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的步伐
    第四节 扩大企业年金的范围
        一、企业年金的发展历程回顾
        二、企业年金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江苏企业年金发展情况
        四、完善企业年金发展的对策
    第五节 完善养老保险的参保结构
        一、江苏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结构情况
        二、参保群体结构形成的原因
        三、采取切实措施优化参保结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江苏省养老保险部分年份相关图表
附录2 江苏省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
附录3 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
致谢

(10)关于农民市民化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问题提出及意义
        1. 问题提出
        2. 研究意义
    (二) 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三) 文献综述
        1. 扩大内需
        2. 农民市民化
一、我国扩大内需政策提出的背景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外需关系的发展
        1. 内需与外需的内涵界定
        2. 内需与外需的一般关系
        3. 我国内外需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 我国扩大外需政策向扩大内需政策的转变
        1. 国内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失衡
        2.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导致外部需求萎缩
        3. 我国扩大内需政策的提出
二、我国内需的动力现状分析
    (一) 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不协调
        1. 投资率与消费率发展不协调
        2. 投资需求增长与消费需求增长不协调
    (二) 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不协调
    (三) 城镇居民消费与农村居民消费不协调
        1.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发展不协调
        2.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更为突出
        3.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长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长不协调
三、农民市民化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
    (一) 农民市民化内涵界定
        1. 农民的基本内涵
        2. 市民的基本内涵
        3. 农民市民化的基本内涵
    (二) 农民市民化的必要性分析
        1.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现状
        2. 农民市民化的必要性
    (三) 农民市民化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
        1. 城镇需求的扩大
        2. 农村需求的扩大
四、推动农民市民化的政策措施
    (一) 改革户籍制度
        1. 逐步放宽农村户口向城市户口转变的准入机制
        2. 逐步形成有利于人口合理流动的户籍管理体制
    (二) 建立合理的劳动力市场制度
        1.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2. 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
        3. 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三)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 努力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2. 处理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
    (四) 创新农村土地制度
        1. 界定农村土地产权
        2. 完善相关的土地立法
    (五) 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
        1. 拓展城镇的就业空间
        2. 提升城镇的容纳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江都市农民市民化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市民化、农地流转对宅基地退出的作用及其路径研究[D]. 郭秀.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海伦市农户承包地退出意愿与宅基地退出意愿关联性研究[D]. 郑欣悦.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3]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D]. 杨方. 扬州大学, 2021(02)
  • [4]农民集中居住研究的特征评述——基于CSSCI(2007-2019)文献计量分析[J]. 孙崇明,叶继红.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1)
  • [5]台州市农村宅基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王梦佳.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6]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基于农民工内部分化的视角[D]. 温馨. 吉林大学, 2018(12)
  • [7]农民集中居住区的社区治理研究 ——对江阴市典型社区的比较研究[D]. 许骁. 南京大学, 2016(05)
  • [8]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转型发展研究 ——以扬州市郊区为例[D]. 陈佳旻. 南京大学, 2015(05)
  • [9]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研究[D]. 陈汝军. 南京大学, 2013(05)
  • [10]关于农民市民化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的分析[D]. 丁媛媛. 首都师范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江都市农民市民化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