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部分城市幼儿园6岁幼儿体操能力研究

上海市部分城市幼儿园6岁幼儿体操能力研究

一、对上海市部分市区幼儿园六岁幼儿体操能力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之义[1](2021)在《3-6岁幼儿体育活动设计的研究 ——以上海市部分幼儿园为例》文中指出孩子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不仅和家庭息息相关,而且还与整个国家健康发展,民族伟大复兴息息相联。3-6岁是幼儿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对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有关研究表明幼儿时期动作技能的发展对日后动作发展有决定性作用。我国在幼儿体育教育领域起步较晚,研究不足。幼儿体育活动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遵循幼儿生理心理规律没有太多研究,幼儿体育活动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教学模式化倾向化;组织形式不够多样化;场地、器材设施不足等情况。针对于幼儿体育活动当下秉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上海市部分幼儿园为例,采用个案分析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以及文献资料法,对幼儿体育活动设计的内容、活动方式、活动场地以及组织实施方面进行梳理,结合当下幼儿体育的发展,对幼儿体育活动设计的各个方面的优化给出理论指导。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实现活动目标的方式有很多,设计时要避免活动内容过于单一。幼儿体育活动内容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是幼儿体育活动设计着自身素质问题,另一方面是受到器材设施的限制,幼儿体育活动很多内容的进行要依托于器材设施。2.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需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以学生为主题,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3.幼儿园需要加大幼儿园硬件上面的资金投入,不能因为器材设施的不足限制幼儿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4.关于幼儿体育活动设计科学性是前提,首先是设计理念要科学,然后设计内容要科学,要在遵循幼儿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设计。5.幼儿体育活动的设计需要设计者拥有体育教育背景以及较为完善的知识储备。在幼儿园教师中存在学前教育专业体育知识偏弱,体育背景教师幼教知识不足的情况,需要将这两个专业进行有效的结合。

何梓豪[2](2021)在《基于决策树的幼儿体质影响因素队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卢诗语[3](2020)在《上海市非营利性公共托育服务可及性研究》文中提出在保持适度生育政策、促进健康老龄化的人口目标下,我国于2015年底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与二孩政策相关的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全面二孩政策下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不仅是一个公共服务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发展问题。婴幼儿托育服务是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阶段公共托育的概念仍比较模糊。当前对于公共托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构性质、机构数量以及相关政策上,关于公共托育的供给与需求匹配问题的研究较少。实证研究方面大多仅针对公共托育机构的数量供给这一层面,缺少对涵盖非营利性公共托育机构的全方位可及性实证研究。本文构建了公共托育可及性评价体系,对上海市非营利性公共托育服务进行全面评价,得出总体水平并发现现阶段在各个可及性维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二部分阐述了公共托育服务可及性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服务可及性评价理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等。第三部分介绍公共托育可及性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本部分内容依据可及性指标构建的价值取向,确定了托育人力资源可及性、服务和设施可及性、经济的可及性、地理的可及性以及制度保障措施的可及性五个层面的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细分为15个子指标。搭建好指标体系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公共托育服务可及性的指标权重。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上海市公共托育可及性的相关政策和现状。本文发现,被调查对象对于非营利性公共托育机构需求较大、政策规定与实际存在一定差距、“平台”内外差距大以及托育费用超预期。第五部分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量化评估,发现上海市非营利性公共托育服务可及性水平总体较低,仅为“一般”水平。结合对0-3岁婴幼儿家长的访谈记录,总结出非营利性公共托育服务可及性特点,进而归纳出非营利性公共托育服务可及性存在的问题:非营利性公共托育机构总量小、占比小、未达到公共服务均等化、未来的核心需求群体可及性程度低。第六部分通过对上海市公共托育服务可及性的实证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公共托育服务可及性的对策与建议:改革准入机制,坚持先推广后提高、提高托育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提高托育从业人员社会地位、设立专管部门,配以相关法规、提高托育信息公开水平以及加大财政投入与政府支持力度。以期完善公共托育服务工作,营造良好的行业环境,促进整个托育服务体系健康发展。

李雨晨[4](2020)在《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幼儿体育教学是幼儿园整体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家对学前教育重视度的提高,使得近几年我国学前教育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不断提升,伴随着幼儿体育活动课在幼儿园广泛开展,有关幼儿体育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学界重视。因此,文章对高青县的幼儿体育活动课教学现状开展情况进行研究并针对性提出发展对策,对增强该县幼儿体育活动课科学健康发展,提高学前教育发展速度和办学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程的开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与分析,辨明影响全县范围内幼儿体育教学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从而提出促进高青县幼儿体育教学发展的规划设想,为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和推进落实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高青县幼儿体育教师中,专职教师较少,尤其是幼儿体育专业毕业的教师特别少,直接影响了高青县幼儿体育的发展。(2)高青县幼儿园中体育活动课的教学场地不足,大部分幼儿园现有的体育活动课教学场地无法满足幼儿上课的实际需要,同时,高青县乡镇幼儿园场地建设随意性较强,不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3)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的教学时间存在一定的不够,近一半的幼儿园未达到国家规定每天两个小时的幼儿体育活动课教学时间的要求。(4)高青县体育活动课程的开展缺少多样化的教学器材,对现有的器材没有进行定期的维护,器材损坏情况严重。(5)高青县幼儿体育教师的专业继续教育机会较少,教学观念、内容、手段和方法陈旧,不能满足现代幼儿体育的教学发展要求。(6)高青县幼儿体育课程存在安全问题,主要影响因素有:授课教师对幼儿体育安全知识掌握存在一定的欠缺,幼儿园教学场地不规范,幼儿园体育课程同一时间上课人数过多等因素。综合上述结论,目前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的开展现状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针对目前的现状,作者提出可通过提高幼儿教师薪资待遇,完善现有教学场地器材,增加教学时间,关注对幼儿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等方法改进不足,逐步完善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的发展体系。

李思雯[5](2020)在《幼儿教师美术欣赏领域教学知识及应用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就目前的美术教育现状来看,美术欣赏教育仍旧是美术教育中薄弱甚至缺失的部分。幼儿审美经验的获得及其对于审美对象的欣赏水平高低与教师的引导密不可分。所以,本研究以一名一线美术教师及其实施的活动为例,对其具有的关于美术欣赏领域教学知识内涵进行研究。本研究以个案教师实施的10次以绘画为主的中班美术活动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观察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辅以访谈法进行。研究中原始的资料内容是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活动录音收集的,主要关注个案教师在活动中所使用的领域教学知识内容及其导致幼儿的学习效果。本研究对个案教师在具体活动中展现的领域教学知识进行质性分析,首先对美术学科内容知识的运用进行解读,随后研究者关注了美术欣赏学习中个案教师关于对象(即中班幼儿)知识的运用,从进行审美教育的独特过程:审美知觉、审美联想与想象、审美情感三方面进行研究。然后,分析了个案教师关于幼儿美术欣赏教学方法知识的运用,涉及材料、多通道感知、师幼问答互动及环境渗透四部分。研究者通过对个案领域教学知识的研究,发现了美术欣赏领域教学知识三种成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互融共生的整体,幼儿美术欣赏学习知识是美术学科内容知识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有效实施美术欣赏教学方法知识的保证;美术学科内容知识是美术欣赏教学方法知识的核心指向,也是幼儿美术欣赏学习知识的评价参考;通过美术欣赏教学方法知识的制定与实施,又可以加深教师关于美术学科内容知识与幼儿美术欣赏学习知识的知识的理解。同时,研究者发现影响个案教师领域教学知识水平的主要因素有:个人因素,家庭环境因素以及职前教育和工作经历。最终,研究者得出以下结论:个案教师基本准确把握了幼儿美术欣赏领域的知识特点、拥有丰富的幼儿美术欣赏学习的知识、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活动,以及其领域教学知识水平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或可建议学校与机构开设科学的美术欣赏及其教学法的专业课程,教师则在活动实践中加深理解关于幼儿美术欣赏学习的知识;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养成善于反思的习惯;保持谦虚的态度不断学习,养成正确进行美术欣赏的习惯以提升幼儿教师美术欣赏领域教学知识水平。

杨茂诗[6](2020)在《城乡4-6岁幼儿学习品质的比较研究 ——以Z市和G市城乡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国际教育界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近年来对学习品质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已有研究证明学习品质不仅能够预测当下一段时间内幼儿的学习情况,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幼儿将来的学业发展;它不仅与幼儿的学习成就息息相关,还能影响其多方面的能力发展,如认知、同伴交往等能力;学习品质在幼儿时期的发展较为关键,而大多数关于幼儿学习品质的研究常将关注点集中在影响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因素上,选择的研究对象往往是同一个地区的幼儿,对处于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的两地区或者同一地区的城乡4-6岁幼儿在学习品质上是否存在差异的研究屈指可数。基于此,本研究从城乡幼儿学习品质是否存在差异入手,选取了来自一线城市G市以及三线城市Z市这两个地区的幼儿,试图探索不同地区间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差异,以及同地区下城乡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差异,以及探索差异形成的背后原因,为农村地区幼儿园及家庭提供提升幼儿学习品质的参考策略,为政府及教育发展部门提出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具体建议。本研究选取来自我国东南地区G市及西南地区Z市两地城乡共计715名4-6岁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从而对城市间,以及城乡间幼儿学习品质的特点及是否存在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在学习品质的总体发展情况上,G市与Z市4-6岁幼儿学习品质的总体发展情况较好,且三维度之间的发展较均衡;G市4-6岁幼儿在学习品质三维度上的表现显着优于地区4-6岁幼儿学习品质的表现。2.从总体上看4-6岁幼儿学习品质的城乡差异,城市4-6岁幼儿在学习品质不同维度上显着优于农村4-6岁幼儿。3.就个体自身特点的城乡差异上,从性别上看,城市男孩在能力动机维度上的表现显着优于农村男孩;就年龄来看,不同年龄段的城市幼儿学习品质均在不同的方面优于同年龄段的农村幼儿;4.就不同办园体制的城乡差异看,在城市公办园与城市民办园就读的4-6岁幼儿在学习策略以及注意力/坚持性两个维度上均显着优于在农村公办园与农村民办园就读的4-6岁幼儿。5.从4-6岁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特点上,4-6岁不同性别幼儿在学习品质发展上不存在显着差异;5岁与6岁幼儿在学习品质上的发展不存在显着差异,但都均显着优于4岁幼儿;在公办园就读的4-6岁幼儿的学习品质表现优于在民办园就读的4-6岁幼儿。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以缩小4-6岁幼儿学习品质的城乡差异。1.落后地区政府加强学前教育职责,如设立提升幼儿学习品质专项工作组,对农村地区幼儿进行补偿性学前教育等。2.教育部将学习品质纳入到幼儿入学准备的内容中去,加强大众对于幼儿学习品质的重视。3.落后地区幼儿园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丰富幼儿教师对于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策略知识。4.落后地区幼儿园应利用本地特色,构建特色课程,以弥补资源不足的客观缺陷。

范智毅[7](2020)在《以提升保教实施质量为导向的大班幼儿发展评价的行动研究 ——以学习习惯领域评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主要探讨教师如何通过幼儿发展评价来提升班级保教实施质量。在具体考察上海市C幼儿园幼儿发展评价现状及其评价在提升幼儿园保教实施质量方面的情况后,本研究挑选C幼儿园两个大班分别作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并进行班级保教实施质量的前测。同时,在实验班与幼儿园教师合作制定行动研究方案,从《上海市幼儿园办园质量评价指南(试行稿)》中的“幼儿发展行为观察指引”中选取“习惯与自理”领域下的子领域“学习习惯”为领域,在此基础上进行五轮通过幼儿发展评价提升保教实施质量的行动研究。每次行动后进行反思与总结,不断优化行动方案与策略,持续提升保教实施质量。行动研究之后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保教实施质量的后测,并结合行动研究结果为幼儿园教师通过幼儿发展评价提升保教实施质量提供参考性意见。本研究通过在实验班循环往复的五轮行动研究,证实了通过实施幼儿发展评价能够促进保教实施质量的提升。五轮行动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教师可以通过幼儿发展评价来提升保教实施质量;教师通过幼儿发展评价提升保教实施质量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幼儿的持续发展。此外,研究还总结了教师通过幼儿发展评价提升保教实施质量的运用策略:包括通过幼儿发展评价提升保教实施质量的前期准备策略,实施策略以及反馈策略。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以下通过幼儿发展评价提升保教实施质量的建议:在幼儿园方面,建立制度和机制,引导教师重视以提升保教实施质量为导向的幼儿发展评价的价值与行动;为教师提供以提升保教实施质量为导向的幼儿发展评价的相关培训;在幼儿教师方面,树立通过幼儿发展评价提升保教实施质量的意识,积极投身实践;加强合作,共同开展以提升保教实施质量为导向的幼儿发展评价。

马晓静[8](2019)在《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的运动负荷量研究 ——以兰州市A幼儿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运动负荷量是评价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指标,但目前关于户外活动运动负荷量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中小学生,有关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运动负荷的研究不足。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如何,运动负荷量是否达到标准,都是需要探讨的问题。本研究对甘肃省兰州市A园105节户外体育活动进行现场观察,对随机抽取120名幼儿在不同时段进行心率测量,并结合运动密度、运动强度及运动时间三个变量考察幼儿的运动负荷量。研究发现,该园户外体育活动运动负荷量的总体情况是:幼儿的运动负荷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加大,大班过半数幼儿心率达标,中班过半幼儿心率不达标,小班幼儿心率过低;从运动量角度分析,大班幼儿运动强度大,运动密度达标,但运动时间不足,中班幼儿运动密度达标,时间充足,但运动强度小,小班幼儿虽然运动时间充足,但运动密度与运动强度均不达标;在不同项目中的运动负荷量为,各年龄段幼儿间操运动强度、运动时间有待提高,大班幼儿间操和户外活动运动密度有待加强,中大班早操活动中韵律操的运动负荷量最低,缺乏兴趣、难度大、需等待的活动项目运动量不足。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结合该园户外活动的内容、场地、活动器械等相关因素,探析影响该园幼儿户外活动效果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张妮琦[9](2019)在《幼儿体操对幼儿身心素质发展的影响》文中提出近年来,幼儿的教育问题普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因为幼儿教育的好坏程度直接影响社会总体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进步方向。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增强,幼儿阶段儿童的身体健康也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幼儿体操作为促进幼儿身心素质健康发展的大众健身操之一,充分结合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使幼儿的形体健美。主要从幼儿体操对幼儿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的影响两个方面作详细分析,希望对幼儿体操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积极帮助。

刁玉翠[10](2018)在《3~10岁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与教育促进研究》文中提出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不仅对其身体、心理和社会性发展有重要影响,还对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养成有重要价值。进入21世纪后,动作发展受到神经科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诸多关注。尤其是在国际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下降和基本运动技能发展迟缓的严峻形式下,基本运动技能的发展与促进成为提升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的重要路径。然而,当前我国3~10岁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情况不容乐观,且在基本运动技能评价和干预促进方面的研究仍未成体系的前提下,笔者不禁思考该如何更为全面地调查不同地区儿童基本运动技能的发展情况和如何更为有效地促进儿童基本运动技能的发展。基于此,本研究旨在编制我国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测量工具的基础上,探讨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水平和敏感期,然后从发展敏感期的视角探讨基于课程标准和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规律而设计的基本运动技能促进计划对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的影响,从而为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与教育促进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首先,本研究在梳理当前国内外关于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特征、评价、影响因素和干预促进等四个方面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其次,基于心理测量范式,选取我国幼小阶段儿童常用的基本运动技能,编制了《3~10岁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测验》,并对上海市市区、近郊和远郊六个区共计24所幼儿园和小学的1057名3~10岁儿童进行测试,建立了上海市常模;然后,分析了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水平和掌握情况的年龄、性别和地区差异,并提出了基本运动技能的发展敏感期;最后,根据PRECEDE-PROCEED干预计划设计模式制定了基本运动技能促进计划设计的程序,并结合我国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规律设计出具体的促进计划,进而验证了其在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敏感期内(小学一年级)和敏感期外(小学三年级)对儿童基本运动技能的促进效果。通过上述理论与实证研究,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编制的《3~10岁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测验》包含三个分测验共计13个动作,其信、效度较好,并建立了上海市常模。(1)《3~10岁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测验》由位移、操控和稳定技能三个维度构成,包含立定跳、单脚跳、跑跳步、快速跑、躲闪跑、原地拍球、踢静止球、双手接球、上手投掷、单手持拍击打、单脚站立、走平衡木和前后滚动13个动作。该测验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我国3~10岁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的测量工具。(2)分年龄建立了上海市3~10岁儿童位移技能和基本运动技能发展常模表,分年龄并分性别建立了操控技能和稳定技能常模表,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基本运动技能的年龄和性别常模来评价儿童的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情况。2.上海市3~10岁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水平存在年龄、性别和地区差异,且存在发展敏感期,但其掌握情况不容乐观。(1)上海市3~10岁儿童的基本运动技能随年龄的增长而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且存在性别差异。其中,位移技能的性别差异出现在个别年龄段上,男童的操控技能从4岁开始均要好于女童,但稳定技能则从3岁开始一直要弱于女童。(2)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差异,上海市近郊儿童的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水平普遍好于市区和远郊儿童。13项具体的基本运动技能的发展水平也存在不同的地区差异。(3)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存在敏感期且具有性别差异。儿童位移和操控技能发展敏感期为4~8岁,稳定技能和总体基本运动技能的发展敏感期为4~9岁,具体的13项基本运动技能的发展敏感期集中在5~7岁。(4)上海市儿童基本运动技能掌握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升,且存在性别差异。其中,女童的稳定技能掌握情况要好于男童,而男童的操控技能和立定跳、快速跑、躲闪跑等位移技能的掌握情况均普遍要好于女童。但整体上各基本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各基本运动技能的具体动作标准的掌握情况呈现非线性增长趋势。3.基于动作教育课程模式设计的基本运动技能促进计划可以促进小学生基本运动技能的发展,且在其发展敏感期内的促进效果要好于发展敏感期外的效果。(1)基本运动技能促进计划设计的依据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以及幼小阶段儿童的基本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和心理发展规律;设计的原则是科学性、可行性、发展适宜性和游戏性;设计的程序包含诊断评估、计划设计、计划实施和效果评价四个阶段。(2)我国3~10岁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包含初级、中级、熟练和初步应用四个阶段,并基于此设计了适合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促进计划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3)基本运动技能促进计划可以提升小学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的发展水平和掌握情况,且在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敏感期内的促进效果要好于其发展敏感期外的效果。

二、对上海市部分市区幼儿园六岁幼儿体操能力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上海市部分市区幼儿园六岁幼儿体操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3-6岁幼儿体育活动设计的研究 ——以上海市部分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有关幼儿概念的界定
        2.1.2 有关幼儿体育概念的界定
        2.1.3 有关幼儿体育“活动”和“游戏”概念的区分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内研究现状
        2.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综述小结
    2.4 研究思路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案例分析:“小士兵丛林探险”和“小小冒险岛”
        4.1.1 “小士兵丛林探索”活动设计过程与实施
        4.1.1.1 “小士兵丛林探索”设计过程及分析
        4.1.1.2 “小士兵丛林探索”实施流程及分析
        4.1.2 “小小冒险岛”活动设计过程与实施
        4.1.2.1 “小小冒险岛”设计过程及分析
        4.1.2.2 “小小冒险岛”实施流程及分析
    4.2 幼儿体育活动设计
        4.2.1 活动设计前的准备
        4.2.2 活动方案的设计要求及步骤
    4.3 生长发育与幼儿体育活动设计
        4.3.1 身体发育与幼儿体育活动设计
        4.3.1.1 运动系统是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
        4.3.1.2 加强幼儿呼吸系统的锻炼
        4.3.1.3 幼儿动脉血管较粗,利于代谢和生长
        4.3.1.4 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需抓住关键期
        4.3.2 心理发育与幼儿体育活动设计
        4.3.2.1 过量阅读会对幼儿视觉发育产生消极影响
        4.3.2.2 幼儿的注意与记忆是由无意向有意发展
        4.3.2.3 幼儿期是想象最活跃的时期
        4.3.2.4 幼儿情绪随年龄增长由不可控变为可控
        4.3.2.5 幼儿主动性强,敢于尝试
    4.4 幼儿体育活动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4.4.1 幼儿经验既是设计的影响因素又是设计的目的
        4.4.2 器材材料是活动开展的物质基础
        4.4.3 社会价值导向对幼儿体育活动设计造成影响
        4.4.4 老师的专业能力是进行科学设计体育活动的基础
    4.5 幼儿体育活动设计的出发点
        4.5.1 幼儿体育活动设计的发展路径
        4.5.1.1 要符合现实,使活动切实可行性
        4.5.1.2 安全性是一切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
        4.5.1.3 体育运动不可脱离运动的本源
        4.5.1.4 幼儿的体育活动需简单、有效、有趣
        4.5.1.5 科学性设计活动内容及运动负荷
        4.5.1.6 多领域整合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求
        4.5.1.7 组织幼儿活动要循序渐进,抓住幼儿发展的关键期
        4.5.1.8 凸显地域特色,提高活动创造性,依托现实开发活动项目
        4.5.1.9 活动多样化设计为幼儿全面发展提供条件
        4.5.1.10 幼儿体育需贴近生活、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4.5.2 幼儿体育活动的主要任务
    4.6 幼儿体育活动的实施
        4.6.1 活动实施的过程
        4.6.2 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访谈提纲
附件2 访谈纪要
附件3 案例

(3)上海市非营利性公共托育服务可及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托育服务
        二、非营利性公共托育
        三、公共托育服务可及性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服务可及性评价理论
        二、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第二章 公共托育服务可及性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可及性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第二节 公共托育服务可及性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公共托育服务可及性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二、公共托育服务可及性指标的选取和体系构建
    第三节 可及性指标的权重测定
        一、可及性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二、可及性指标权重的确定
第三章 上海市公共托育服务政策和可及性现状
    第一节 上海市公共托育服务的指导性政策
    第二节 上海市公共托育服务可及性现状调查
        一、基于公开数据的公共托育服务可及性现状
        二、基于深度访谈的公共托育服务可及性现状
        三、基于调查问卷获取信息的公共托育服务可及性现状
第四章 上海市非营利性公共托育服务可及性评价及分析
    第一节 上海市非营利性公共托育服务可及性评价
        一、多指标可及性等级评估
        二、多层次权重集设定
        三、上海市非营利性公共托育服务可及性的主观评价
        四、对非营利性公共托育服务的可及性客观评估
    第二节 上海市非营利性托育服务总体可及性评估结果分析
    第三节 上海市非营利性公共托育服务可及性差异化分析
        一、不同常住区的可及性评估差异
        二、不同性别的可及性评估差异
        三、不同学历水平的可及性评估水平存在差异
        四、不同家庭模式的可及性评估存在差异
        五、孩子数量影响可及性评估结果
    第四节 上海市非营利性公共托育服务可及性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人力资源维度
        二、服务及设施维度
        三、经济维度
        四、地理维度
        五、制度保障维度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改革准入机制,坚持先推广后提高
        二、提高托育从业人员专业素养
        三、提高托育从业人员社会地位
        四、设立专管部门,配以相关法规
        五、提高托育信息公开水平
        六、加大财政投入与政府支持力度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上海市0-3岁婴幼儿公共托育服务需求及评价调查问卷
    上海市非营利性公共托育机构服务现状调查问卷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士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词

(4)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幼儿的概念界定
        1.3.2 幼儿体育概念界定
        1.3.3 幼儿体育活动课界定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文献综述
        1.4.2 国外文献综述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实地观察法
        2.2.5 数理统计法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高青县幼儿园基本情况分析
    3.2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观念与态度现状
        3.2.1 幼儿体育教师观念与态度
        3.2.2 幼儿家长观念与态度
        3.2.3 幼儿自身观念与态度
    3.3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软件、硬件支撑现状
        3.3.1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软件现状
        3.3.2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硬件现状
    3.4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现状
        3.4.1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课程设置现状
        3.4.2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上课内容现状
        3.4.3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上课时间现状
    3.5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城镇、乡镇幼儿园对比分析
        3.5.1 幼儿园数量对比分析
        3.5.2 幼儿园体育活动课教学设施对比分析
        3.5.3 幼儿园体育活动课教学内容对比分析
    3.6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发展的对策
        3.6.1 提高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授课教师师资力量
        3.6.2 提高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场地的建设和器材的利用率
        3.6.3 增加幼儿体育活动课课程内容
        3.6.4 加强幼儿体育活动课安全培训
        3.6.5 加强幼儿活动课教学的科学化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授课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B 访谈
附录C 幼儿园名单
致谢

(5)幼儿教师美术欣赏领域教学知识及应用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基于对幼儿自身美术素养的惊讶和施教教师的敬佩与好奇
        二、基于教师领域教学知识水平的重要性及领域教学知识在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三、基于研究者的个人兴趣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领域教学知识(PCK)概念与发展的相关研究
        一、关于领域教学知识(PCK)的内涵
        二、关于领域教学知识(PCK)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幼儿教师的领域教学知识研究
        一、关于幼儿教师各领域的领域教学知识研究
        二、关于幼儿教师领域教学知识影响因素的研究
        三、关于幼儿教师领域教学知识改进策略的研究
    第三节 幼儿教师的美术领域教学知识
    第四节 领域教学知识(PCK)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个案法
        三、调查法
        四、测量法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问题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过程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资料收集方法
        (三)资料分析方法
        二、研究过程
第三章 教师幼儿美术欣赏领域教学知识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美术学科内容知识运用的分析
        一、熟悉美术作品的“形式美”
        (一)通晓作品所涉及的美术要素
        (二)领会作品所蕴含的构成原理与美术法则
        (三)知晓作品的艺术风格
        二、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美”
        (一)强调感受作品中的情绪表达
        (二)掌握作品的题材与主题
        三、了解美术作品及其背景知识
    第二节 幼儿美术欣赏学习知识运用的分析
        一、掌握幼儿美术欣赏发展规律及特点
        二、知悉幼儿运用审美知觉欣赏作品
        (一)肯定幼儿的艺术直觉
        (二)了解幼儿的审美偏爱
        (三)尊重幼儿不同的情感表现性
        三、了解幼儿运用审美联想与想象欣赏作品
        (一)熟悉幼儿的生活经验
        (二)理解幼儿的想象力
        四、熟知幼儿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审美情感
        (一)知晓激发幼儿产生移情的方式
        (二)了解幼儿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身感受
    第三节 幼儿美术欣赏教学方法知识运用的分析
        一、提供丰富多彩的欣赏材料
        二、进行多种体验,实现多通道教学活动
        三、通过有效性提问,引导幼儿学会作品欣赏
        四、营造美的环境,激发幼儿欣赏的兴趣
第四章 教师幼儿美术欣赏领域教学知识各成分的关系分析
    一、美术学科内容知识与幼儿美术欣赏学习的知识相互联系
    二、美术学科内容的知识是幼儿美术欣赏教学方法知识的核心指向
    三、幼儿美术欣赏学习知识是有效实施幼儿美术欣赏教学方法知识的保证
    四、幼儿美术欣赏教学方法知识能够加深教师对美术学科内容知识和幼儿美术欣赏学习知识的理解
第五章 教师幼儿美术欣赏领域教学知识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对自身艺术素养高要求有效影响其美术欣赏领域教学知识水平
        (一)家庭影响其审美眼光
        (二)通过不断地参观看展保持对美的敏感度
        (三)积极进行反思性学习
    二、反思性实践经历有效影响其美术欣赏领域教学知识水平
        (一)职前教育经历培养了A教师的反思自觉
        (二)幼儿园的工作经历影响了A教师的课程观和幼儿观
        (三)美术教研组的经历促进了A教师提升美术欣赏领域教学知识水平
第六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基本准确把握了幼儿美术欣赏领域的知识
        (一)注重幼儿美术欣赏内容的启蒙性
        (二)准确把握幼儿美术欣赏内容与幼儿已有经验的联系
        (三)关注幼儿美术欣赏内容对幼儿的发展价值
        (四)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渗透有待深入
        二、拥有丰富的幼儿美术欣赏学习的知识
        (一)善于对幼儿进行从一般认知到审美知觉的引导
        (二)着重激发幼儿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审美联想与想象
        (三)重视培育幼儿的审美情感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活动
        (一)注意幼儿的“感知与体验”
        (二)注重良好活动氛围的营造
        四、教师的幼儿美术欣赏领域教学知识水平受多重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 教育建议
        一、学校与培训机构应开设科学的美术欣赏及其教学法的专业课程
        二、教师应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养成善于反思的习惯
        三、教师应确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养成正确进行美术欣赏的习惯
        四、教师在欣赏活动实践中加深理解关于幼儿美术欣赏学习的知识
    第三节 研究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反思
        二、研究展望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实地观察时间表
参考文献
致谢

(6)城乡4-6岁幼儿学习品质的比较研究 ——以Z市和G市城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理论基础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目的和意义
    (七)研究方法和步骤
    (八)研究工具
一、G市与Z市4-6岁幼儿学习品质城乡比较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G市及Z市城乡4-6岁幼儿学习品质的总体情况
    (二)G市及Z市4-6岁幼儿学习品质的城乡比较
    (三)G市和Z市不同地域4-6岁幼儿学习品质的城乡比较
    (四)4-6岁不同年龄段幼儿学习品质的城乡比较
    (五)4-6岁不同性别幼儿学习品质的城乡比较
    (六)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的城乡比较
二、G市与Z市4-6岁幼儿学习品质城乡比较的研究讨论与分析
    (一)对城乡4-6岁幼儿学习品质总体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二)对两市4-6岁幼儿学习品质城乡比较的讨论与分析
    (三)对不同地域4-6岁幼儿学习品质城乡比较的讨论与分析
    (四)对两市不同年龄段幼儿学习品质进行城乡比较的讨论与分析
    (五)对4-6岁不同性别幼儿学习品质进行城乡比较的讨论与分析
    (六)对两市就读不同体制幼儿园幼儿的学习品质进行城乡比较的讨论与分析
三、对缩小4-6岁幼儿学习品质城乡差距的建议
    (一)对幼儿园的建议
    (二)提升农村家庭幼儿学习品质教育质量
    (三)提升农村幼儿学习品质的政府责任
    (四)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以提升保教实施质量为导向的大班幼儿发展评价的行动研究 ——以学习习惯领域评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基于保教质量提升的政策要求
        1.1.2 基于幼儿发展评价对提升保教质量的重要性
        1.1.3 基于个人的研究兴趣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第2章 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教育与保育
        2.1.2 质量
        2.1.3 幼儿园保教质量
        2.1.4 幼儿园保教实施质量
        2.1.5 幼儿发展评价
    2.2 文献综述
        2.2.1 关于保教质量相关概念的研究
        2.2.2 关于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研究
        2.2.3 关于幼儿发展评价的研究
        2.2.4 关于幼儿园保教质量与幼儿发展评价的研究
        2.2.5 综述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和内容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内容
    3.2 研究步骤
    3.3 研究对象及参与者
    3.4 研究方法
        3.4.1 文献分析法
        3.4.2 问卷调查法
        3.4.3 访谈法
        3.4.4 行动研究法
    3.5 研究工具
        3.5.1 调查问卷
        3.5.2 访谈提纲
        3.5.3 幼儿园保教实施质量评价工具
    3.6 资料收集与编码
第4章 以提升保教实施质量为导向的幼儿发展评价现状调查
    4.1 现状调查的诊断与问题
        4.1.1 教师对以提升保教实施质量为导向的幼儿发展评价的认知情况
        4.1.2 教师对以提升保教实施质量为导向的幼儿发展评价的实践情况
        4.1.3 教师对幼儿发展评价结果的整理分析与反馈利用
        4.1.4 教师通过幼儿发展评价提升保教实施质量的困难
    4.2 总结
第5章 以提升保教实施质量为导向的幼儿发展评价行动研究过程
    5.1 行动研究方案设计
        5.1.1 幼儿发展评价领域的选择
        5.1.2 评价途径的选择
        5.1.3 行动研究开展的具体安排
    5.2 行动研究前期准备
        5.2.1 研究小组确定及研讨培训
        5.2.2 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测结果分析
        5.2.3 前测结果总结
    5.3 行动研究方案的具体实施与分析反思
        5.3.1 第一次行动研究的实施——途径:大班集体语言学习活动“我们换牙了”
        5.3.2 第二次行动研究的实施——途经:大班生活活动户外散步
        5.3.3 第三次行动研究的实施——途径:大班生活活动值日生
        5.3.4 第四次行动研究的实施——途径:大班分散运动“跳绳”
        5.3.5 第五次行动研究的实施——途径:大班结构游戏
    5.4 行动研究实施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5.4.1 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总体效果分析与讨论
        5.4.2 实验班与对照班各子量表后测结果与讨论
        5.4.3 后测效果总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教师通过幼儿发展评价可以提升保教实施质量
        6.1.2 教师通过幼儿发展评价提升保教实施质量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幼儿的持续发展
        6.1.3 通过幼儿发展评价提升保教实施质量的策略
    6.2 研究建议
        6.2.1 对幼儿园方面的建议
        6.2.2 对幼儿教师方面的建议
第7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7.1 研究不足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致谢
附件

(8)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的运动负荷量研究 ——以兰州市A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1.户外体育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2.运动负荷是反映体育锻炼效果的重要指标
        3.有关体育活动中的运动负荷的研究不足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1.概念界定
        2.文献综述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二、A园户外体育活动组织情况
    (一)活动目标
    (二)活动内容
    (三)活动组织形式
    (四)活动实施
三、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运动负荷量的现状
    (一)运动负荷量的总体情况
        1.运动负荷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加大
        2.大班过半数幼儿心率达标
        3.中班过半幼儿心率不达标
        4.小班幼儿心率过低
    (二)不同项目的运动负荷量情况
        1.各年龄段幼儿间操运动时间、运动强度有待提高
        2.大班幼儿间操和户外活动运动密度有待加强
        3.中大班早操活动中韵律操的运动负荷量最低
        4.各年龄段缺乏兴趣、难度大、需等待的活动项目运动量不足
四、影响幼儿户外体育活动运动负荷量的原因分析
    (一)管理者对户外体育活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管理者及教师有关运动负荷的专业知识欠缺
    (三)活动内容的选择随机性大,组织形式单一
    (四)活动场地人均面积不足,能利用的地面类型单一
    (五)自制活动器材较少,利用率不足
    (六)教师相关培训不足
五、教育建议
    (一)管理者应加强学习,增强对户外体育活动管理的科学性
    (二)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有关体育方面的专业知识水平
    (三)依据各年龄班学期目标以及幼儿兴趣,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
    (四)充分利用各类场地、器材,活动形式多样化
    (五)尝试开展走班活动,满足幼儿个体需要
    (六)加强园本教研,开发适合本班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
六、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和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幼儿体操对幼儿身心素质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幼儿体操对幼儿身体素质的积极影响
    (一) 有助于促进幼儿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
    (二) 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形体健美
    (三) 有助于促进幼儿平衡能力的发展
二、幼儿体操对幼儿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
    (一) 有助于促进幼儿品德的发展
    (二) 有利于促进幼儿意志品质的发展
    (三) 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记忆能力
    (四) 有利于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五) 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10)3~10岁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与教育促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动作发展作为儿童青少年体育与健康的重要内容受到国家的重视
        1.1.2 基本运动技能对儿童身心健康促进有重要价值
        1.1.3 我国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迟缓的严重现象亟需解决
        1.1.4 我国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与促进研究仍需完善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创新
2 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的研究进展
    2.1 基本运动技能相关概念辨析
        2.1.1 运动技能
        2.1.2 基本运动技能
        2.1.3 基本运动技能发展
    2.2 关于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特征的研究
        2.2.1 基本运动技能发展特征识别方法
        2.2.2 基本运动技能整体发展特征
        2.2.3 基本运动技能部分发展特征
        2.2.4 基于基本运动技能发展特征的教学设计研究
        2.2.5 小结
    2.3 关于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评价的研究
        2.3.1 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工具
        2.3.2 以过程为导向的评价工具
        2.3.3 小结
    2.4 关于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2.4.1 基本运动技能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2.4.2 关于儿童个体因素的影响研究
        2.4.3 关于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
        2.4.4 关于学校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
        2.4.5 小结
    2.5 关于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干预和促进的研究
        2.5.1 干预的类型
        2.5.2 干预的内容
        2.5.3 干预的时间与效果
        2.5.4 干预计划的理论基础
        2.5.5 干预研究评述
    2.6 小结
3 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的基础理论
    3.1 基本运动技能发展的理论基础
        3.1.1 哲学基础
        3.1.2 教育学基础
        3.1.3 心理学基础
        3.1.4 动作技能学基础
    3.2 动作发展的理论模型
        3.2.1 Seefeldt的动作熟练度模型
        3.2.2 Gallahue和Ozmun的三角沙漏模型
        3.2.3 Gabbard的动作发展连续体模型
        3.2.4 Clark和Metcalfe的动作发展山峰模型
    3.3 基本运动技能发展规律
        3.3.1 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
        3.3.2 普遍性与差异性相统一
        3.3.3 增长与衰退相统一
        3.3.4 对基本运动技能教学的启示
    3.4 小结
4 3~10岁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测验的编制与上海常模建立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方法
    4.3 结果
        4.3.1 《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测验》的初步编制
        4.3.2 《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测验(预测版)》的质量分析
        4.3.3 《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测验》的质量分析
        4.3.4 上海市3~10岁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常模的建立
    4.4 讨论
        4.4.1 基于专家调查和测量数据,初步编制了《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测验》
        4.4.2 《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测验》在上海市儿童中应用的信、效度较好
        4.4.3 分年龄和性别建立了上海市3~10岁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常模
    4.5 结论
5 上海市3~10岁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水平和掌握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对象与方法
        5.2.1 研究对象
        5.2.2 研究方法
    5.3 结果
        5.3.1 上海市3~10岁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水平情况
        5.3.2 上海市3~10岁儿童基本运动技能掌握情况
    5.4 讨论
        5.4.1 上海市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水平存在性别、年龄和地区差异
        5.4.2 上海市3~10岁儿童基本运动技能掌握情况
    5.5 结论与建议
        5.5.1 结论
        5.5.2 建议
6 基于动作教育课程模式的基本运动技能促进计划设计
    6.1 动作教育课程模式的基本理论
        6.1.1 动作教育课程模式的目的
        6.1.2 动作教育课程模式的特点
        6.1.3 动作教育课程模式的主要内容
    6.2 基本运动技能促进计划设计的基本理论
        6.2.1 基本运动技能促进计划设计的理论基础
        6.2.2 基本运动技能促进计划设计的目的
        6.2.3 基本运动技能促进计划设计的依据
        6.2.4 基本运动技能促进计划设计的原则
        6.2.5 基本运动技能促进计划设计的程序
    6.3 儿童基本运动技能促进计划设计实例
        6.3.1 设计实例
        6.3.2 设计实例评析
    6.4 小结
7 基本运动技能促进计划对小学生基本运动技能发展的实验研究
    7.1 实验目的与假设
    7.2 实验方法
        7.2.1 实验设计
        7.2.2 实验程序
        7.2.3 数理统计
    7.3 结果
        7.3.1 对一年级学生基本运动技能发展的影响
        7.3.2 对三年级学生基本运动技能发展的影响
        7.3.3 对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基本运动技能发展促进的差异
    7.4 讨论
        7.4.1 基本运动技能促进计划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水平和掌握情况
        7.4.2 在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敏感期内的促进效果要好于敏感期外的促进效果
    7.5 结论与建议
        7.5.1 结论
        7.5.2 建议
8 总结、反思与展望
    8.1 总结论
        8.1.1 编制的《3~10岁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测验》包含三个分测验共计13个动作,其信、效度较好,并建立了上海市常模
        8.1.2 上海市3~10岁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水平存在年龄、性别和地区差异,且存在发展敏感期,但其掌握情况不容乐观
        8.1.3 基于动作教育课程模式设计的基本运动技能促进计划可以促进小学生基本运动技能的发展,且在其发展敏感期内的促进效果要好于发展敏感期外的效果
    8.2 研究反思
    8.3 研究展望
        8.3.1 重视全国性的基本运动技能发展监测并建立全国常模
        8.3.2 基于PPCT模型制定家庭-学校-社区多位一体的综合性干预计划
        8.3.3 基于Laban动作分析理论和我国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规律,在幼儿园和小学低段全面实施动作教育课程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对上海市部分市区幼儿园六岁幼儿体操能力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3-6岁幼儿体育活动设计的研究 ——以上海市部分幼儿园为例[D]. 郭之义.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2]基于决策树的幼儿体质影响因素队列研究[D]. 何梓豪. 南昌大学, 2021
  • [3]上海市非营利性公共托育服务可及性研究[D]. 卢诗语.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4]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李雨晨.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5]幼儿教师美术欣赏领域教学知识及应用的个案研究[D]. 李思雯.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城乡4-6岁幼儿学习品质的比较研究 ——以Z市和G市城乡为例[D]. 杨茂诗. 西南大学, 2020(01)
  • [7]以提升保教实施质量为导向的大班幼儿发展评价的行动研究 ——以学习习惯领域评价为例[D]. 范智毅.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的运动负荷量研究 ——以兰州市A幼儿园为例[D]. 马晓静.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9]幼儿体操对幼儿身心素质发展的影响[J]. 张妮琦. 现代职业教育, 2019(05)
  • [10]3~10岁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与教育促进研究[D]. 刁玉翠.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上海市部分城市幼儿园6岁幼儿体操能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