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化给石油技术带来了什么?

本地化给石油技术带来了什么?

一、国产化给石油科技带来了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卢建昊[1](2021)在《倡导联盟与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航空制造产业“系统集成”战略制定的政治经济学》文中指出在改革开放的40余年间,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成为全球生产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经济崛起也推动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航空服务市场的发展,为国际与中国民航飞机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整机的发展战略一方面通过与麦道这样的商用客机公司合作进行总装生产,一方面通过技术合作的“三步走”战略来自主开发支线飞机,但遗憾的是这两条路径均以失败告终。但是,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产业政策出现重大调整。2002年4月,支线飞机ARJ21项目正式立项。时隔4年后,在ARJ21项目尚未完成之时,干线飞机C919项目于2007年2月得到了立项。这两个表面上看起来相似的项目为何会先后出台?是哪些国内外因素与力量促使中国政府对民用航空产业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如何从产业政策制订的政治经济学视角对中国重大产业战略调整进行解释?这些问题是本研究重点回答的问题。论文采用“倡导联盟框架”(Advocacy Coalition Framework,或称ACF)对中国民航制造业战略调整进行解释。该框架强调政策子系统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特别提出以社会为中心的视角解读不同部门的政策联盟的重要性。本论文在研究中试图将该分析框架运用于中国民航制造业的重大战略调整问题的分析上。本研究主要结论性的观点包括:伴随着国际航空制造业的日渐全球化,出现了主制造商-国际供应商的系统集成开发方式。中国决定利用该系统集成开发方式,推出ARJ21与C919两个重大项目。这两个项目是中国国家和社会对国际航空制造业全球化的挑战与系统集成开发方式出现的机遇的战略反应。1990年代以后中国日益高涨的经济民族主义主张,提倡实施战略产业政策,以促进中国的产业安全与大国发展战略施行。在社会力量的推动下,2003年新一任领导集体上台以后,将国家再一次设定为发展主体,《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是新的经济与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象征。ARJ21项目是在参与国际分工的前提下,瞄准“缝隙”市场的阶段式发展方式;而C919项目则充分考虑与波音和空客这两个国际航空制造巨头的可能竞争与冲突,通过集中国家资源,利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与关键零部件的可获得性,实现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跳跃式发展。在这个方面,论文提出C919项目决策正是中国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的政策观念调整与上海地区特殊政治地位相互结合的产物。目前呈现出的研究结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术意义:第一,论文展示了在全球生产网络环境下国家以战略贸易政策为基础形成选择性产业政策的过程,并通过C919项目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案例研究。第二,国际政治经济学对于产业政策形成过程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行为者层位分析,微观地观察了政策集团之间的相互竞争,系统地考察了作用于国家-社会关系的结构性变化压力,并为此将广泛用于政策过程分析的“倡导联盟”框架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相结合,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第三,关于C919项目的立项过程及相关的各种信息,在各方的争论过程中呈现出了分散和碎片化的状态。同时,由于各方的不同立场,又使得彼此之间的视角和信念有着微妙的差异。本论文以此为基础,通过政策联盟行为对政策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再现,同时对国际航空制造的发展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航空制造业商用客机发展战略展开了综合分析,并对ARJ21和C919之间所产生的发展政策变化脉络进行了结构性的把握。

刘伟岩[2](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王荐[3](2020)在《环保型深水恒流变生物质合成基钻井液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来源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洋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所属课题《深水钻完井工程技术》。论文针对海洋环保要求和深水钻井过程中,常规合成基钻井液在隔水管中由于低温会表现出高粘度、高凝胶强度、高抽汲压力和波动压力,而在井底高温情况下其粘度又会大幅度降低,从而导致井眼清洗效果差、加重剂沉降,还会由于钻屑床的行程而导致井漏和加重剂堵塞等一系列问题,对国外推广使用的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体系进行调研表明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体系不仅表现出了优异的井眼清洗能力、悬浮性能、ECD控制能力,更重要的是该体系的流变性不受温度影响,能够不以牺牲钻井液流变性能为代价解决工程问题。国外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基液主要使用第二代基液气制油,但是国际上气制油仅由壳牌MDS公司独家生产,国内使用依赖于进口。生物质合成基钻井液作为一种来源广泛的新型绿色环保钻井液体系,具有油基钻井液的工程性能优势,同时体系无毒、易于生物降解。论文将针对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作用机理和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和探讨,研究了现有合成基钻井液体系影响恒流变特性因素,提出了改善合成基钻井液恒流变特性措施,以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和活性烯类单体为原料研发聚酰胺类流变恒定剂MOCRA,通过环保生物质基液、有机土和降滤失剂及油水比的优选,开发环保型抗200℃的恒流变生物质合成基钻井液体系,以解决深水钻井过程中常规合成基钻井液因其流变性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差异大而造成ECD值高、井漏和压力控制难等问题。全文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深水钻井面临的主要技术难点以及国内外深水钻井液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对国内外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现状进行调研,最后阐述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技术路线。第二章通过对现有合成基钻井液体系影响恒流变特性因素研究,包括基液、有机土、降滤失剂、油水比等,分析影响恒流变的关键因素,提出改善合成基钻井液恒流变特性措施。第三章研究钻井液流变参数与ECD的影响规律,提出恒流变的控制指标。第四章通过调研国外流变恒定剂的分子结构特征和作用机理,研制了流变恒定剂MOCRA,并实现工业化生产。第五章通过对有机土、降滤失剂、乳化剂、润湿剂及流变稳定剂加量和种类的筛选,构建了环保型抗200℃恒流变生物质合成基钻井液体系。第六章室内系统评价了环保抗200℃恒流变生物质合成基钻井液不同密度、不同油水比、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性能,以及抑制水合物能力、储层保护性能和防漏封堵性能。第七章针对目标深水井工程和地层特征开展了恒流变生物质合成基钻井液设计和现场应用。第八章总结了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和认识,指出不足以及今后的改进方向。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论文研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现有合成基钻井液体系影响恒流变特性因素研究,提出了改善合成基钻井液恒流变特性措施。通过1)优选粘度小、且粘度随温度变化小的环保型生物质合成基基液;2)增大体系油水比,以获得更好低温流变性;在保证重晶石不沉降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有机土加量;3)选择非沥青胶质类降滤失剂,尤其是避免使用低软化点沥青类降滤失剂;使用流变恒定剂。(2)以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和活性烯类单体为原料研发出酰胺类流变恒定剂MOCRA,并完成产品中试。MOCRA加入到合成基钻井液体系中,可实现恒流变特性,实现了流变恒定剂的国产化。(3)通过基液、有机土和降滤失剂及油水比的优选,开发了抗200℃的环保型恒流变生物质合成基钻井液体系配方,在建立适用于深水钻井的恒流变钻井液体系的评价方法基础上,评价了开发的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体系的综合性能,其处理剂加量和基本性能达到国外FR-SBM水平。(4)完成了陵水22-1气田目标井恒流变生物质合成基钻井液设计及现场施工工艺设计,制定了一套适合于深水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现场施工工艺及维护方案。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成果:(1)研发了流变恒定剂MOCRA依据恒流变实现机理,设计了含有酰胺基活性吸附基团(-CONHR)和长碳链疏水基团、具有两亲性结构特点的温敏聚合物分子结构,进而研发了钻井液流变稳定剂MOCRA,实现了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关键材料国产化。(2)开发了抗200℃的环保型恒流变生物质合成基钻井液体系HFRS采用生物质特种油为体系基液,该基液具有粘度低、粘温性好、易生物降解的特点,实现了合成基基液的国产化。全部以国产材料构建的抗200℃恒流变生物质合成基钻井液,其处理剂加量及基本性能,达到国外FR-SBM水平。

洪定一[4](2014)在《2013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进展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我国石化行业2013年在高油价和经济减速条件下取得的一系列进展。一是全年石化行业运行态势平稳向好,石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两位数增加,炼油平稳,乙烯向好,经济效益明显改善,石化产业实现利润大幅增加。二是2013年石化生产取得良好业绩,原油加工量达到4.786亿吨,同比增加3.3%;生产成品油2.96亿吨,同比增长4.4%;乙烯产量1623万吨,增长8.5%,丙烯产量为1460万吨,年均增速11%;生产合成树脂5837万吨,增长11%;生产合成橡胶409万吨,增长6.3%,生产合成纤维3739万吨,同比增长7.1%;生产化肥7154万吨,同比增长4.9%。三是建设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取得新进展,原油加工能力保持世界第二,乙烯生产保持世界第二,芳烃产业链位列世界一流,三大合成材料生产位列前茅,大型炼油乙烯一体化装置首次实现"四年一修"。四是产业转型与产品升级取得新进展,现代煤化工顺利融入石油化工生产体系,国产生物航空煤油获得适航通行证。五是石化技术进步取得新进展,200万吨/年高能效(SHEER)加氢成套技术开发获得成功,200万吨/年液相循环加氢装置生产出总硫含量为3mg/kg的精制柴油,第二代S-Zorb技术开发成功,将建成15套装置,首次采用拥有我国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乙烯技术建成的武汉石化80万吨/年大乙烯装置顺利投产,乙烯关键装备丙烯制冷压缩机组和CBL-R裂解炉双双取得突破,开发自主产权60万吨/年大型联合芳烃技术取得成功并在海南建成装置,节能二代苯乙烯技术开发成功,首套12万吨/年装置在巴陵石化运行,茂金属气相法耐热聚乙烯(PE-RT)管材料实现了工业生产并通过产品认证,我国首套3万吨/年溴化丁基橡胶生产装置在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建成,甲醇制芳烃流化床技术万吨级工业试验取得成功。六是高油价下石化产业降本增效模式取得新进展,我国石化产业采取降本增效措施,改进原油资源获取机制初见成效,调整装置结构,提高加工较低成本原油的能力,开展炼油全流程优化工程,提高渣油使用价值,渣油加工按效益分配,加大化工轻油的非油替代力度,降低乙烯原料成本。同时,也对2013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包括我国炼油产业显现产能过剩,需要爱护和坚持行之有效的中国特色石化运行模式,消除尾气排放、治理雾霾天气仍存软肋,页岩气重振美国石化产业对我国的启示以及PX焦虑事件折射出石化科普的重要及企业的责任。文章还分析了进入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逐步缓慢向好,国际油价走势受美国经济数据提振保持高位振荡,我国经济将持续稳步发展,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与上年持平或略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这些宏观因素为包括成品油、乙烯、丙烯、芳烃、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在内的石化产品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催促石化产业加快向能源化工的转型进程。我国石化产业在2014年的实际运行中,将依托这些重要基础,遵循着重本质安全、重视节能减排、推行绿色低碳、加快结构调整的理念;继续创新运用行之有效的高油价下石化产业降本增效模式和经验,持续攻坚克难,克服产能过剩,决胜市场竞争,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取得新业绩;在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产品结构向基础加高端转变方面取得新进展;在践行可持续发展、加快原料结构向能源化工转变方面取得新突破。总之,石化产业2014年呈更加积极复苏态势几成定局,石化产业必将继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支柱产业应有的贡献。

陈柳钦[5](2013)在《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路径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已具有一定基础,但与先进国家相比,还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振兴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要求我们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强化规划科学引导,完善功能布局;二是发力高端装备制造,实现由大到强的战略转型;三是立足科学发展,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四是致力于国产化,提升石油石化装备国际话语权;五是努力拓展海外市场,寻求产业发展的更大空间;六是坚持走"绿色制造"之路,铸造新的辉煌。

陈柳钦[6](2013)在《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路径选择》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已具有一定基础,但与先进国家相比,还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振兴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要求我们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强化规划科学引导,完善功能布局;二是发力高端装备制造,实现由大到强的战略转型;三是立足科学发展,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四是致力于国产化,提升石油石化装备国际话语权;五是努力拓展海外市场,寻求产业发展的更大空间;六是坚持走"绿色制造"之路,铸造新的辉煌。

陈柳钦[7](2013)在《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路径选择》文中认为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已具有一定基础,但与先进国家相比,还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振兴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强化规划科学引导,完善功能布局;二是发力高端装备制造,实现由大到强的战略转型;三是立足科学发展,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四是致力于国产化,提升石油石化装备国际话语权;五是努力拓展海外市场,寻求产业发展的更大空间;六是坚持走"绿色制造"之路,铸造新的辉煌。

姜凤阁[8](2011)在《石油机械重大设备国产化的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全球石油能源的日益紧张,对石油的开采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给石油机械设备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本文阐述了石油机械重大设备国产化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分析。

钱伯章[9](2011)在《我国立足自主的石化国产化设备取得显着进展(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述了近年来我国石化行业在装备技术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尤其是"十五"、"十一五"期间在大型石油、化工装备的设计制造上所取得的巨大发展和业绩。这期间,许多引进的石化装备国产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批重要的大型石油化工装备的研制和开发获得成功,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论述所涉及的主要石油化工装备包括反应器、塔器、换热设备、工业炉、压缩机、分离设备、结晶器、干燥装置以及一些石油化工行业的专用机械等。

宋辉[10](2011)在《我国可再生能源供给的市场特征与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不能遵循大量节约能源的模式,未来巨大的能源需求将不能期望由化石能源供给来解决,只能寄希望于可再生能源、并不断优化可再生能源的供给结构。以计量模型等实证方法揭示本文的研究基点——我国阶段性可再生能源供给的市场特征;借助博弈论、激励理论等规范分析方式揭示本文的研究重点——可再生能源供给激励机制机理;借助数理统计模型揭示本文的研究落脚点——我国可再生能源供给激励的效果、即可再生能源替代率的实现。(1)我国阶段性可再生能源供给的市场特征传统化石能源在技术和成本上的优势限制了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本文基于VEC模型对中国19782006期间可再生能源与煤炭、石油、天然气供给量关系的研究,发现中国可再生能源供给存在着“先扬后抑”的市场特征,其中煤炭、石油供给对可再生能源供给的抑制作用较强。因此,实施可再生能源供给的经济激励和价格激励是必要的,但在20062009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供给依然存在着光伏市场发展迟缓、风电装机利用率低和生物质能供给面临资源瓶颈等问题。(2)可再生能源供给激励机制运行机理经济激励研究的理论基础。基于学习曲线和Hotelling法则等理论,本文在PSCAST的能源技术商业化阶段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时间点的可再生能源商业化阶段理论,将可再生能源供给技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商业化准备阶段、商业化过渡阶段、商业化运作阶段和完全商业化阶段。其中商业化过渡阶段是实现可再生能源规模化、产业化的重要时期,弥补这个时期可再生能源供给成本的不足是不断提高其供给规模的保证。可再生能源供给激励的运行机理。本文研究的可再生能源供给激励包括经济激励(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信贷扶持等)和价格激励:第一,关于经济激励机制。借助古诺模型分析了可再生能源供给的正向经济激励和化石能源供给的成本内部化效果,在能源价格由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共同决定的市场,经济激励对可再生能源替代率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相对于可再生能源供给的正向经济激励、化石能源供给的成本内部化更有利于替代率的实现,但不利于能源总量的有效供给。另外,可再生能源企业投资行为的“非理性”源于政府与企业之间在可再生能源供给的技术、资源市场化等方面信息的不对称。第二,关于价格激励机制。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条件下,借助Laffont的激励理论、风险决策等理论,对可再生能源供给数量与价格之间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在不同的资源市场配置环境和政府不同决策的策略组合中,趋风险中性价格激励策略是政府激励可再生能源有效供给的可行选择。文章针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在电力和生物燃料方面供给的价格激励机制的选择路线通过案例进行了分析和设计。(3)可再生能源供给激励机制运行效果本文以2006年为分界点,研究《可再生能源法》实施前后可再生能源替代率变化特征:基于Logistic模型发现,2006年以前,中国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饱和值是29%,并且实现时间的过于滞后;基于GM(1,1)模型发现,2006年以来,中国可再生能源法等相关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明显,并得出中国可再生能源替代的时间路径,无论是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替代率目标、还是参照世界可再生能源替代率的进程,这一替代路径都是合理的。并基于可再生能源供给可持续观点,提出经济激励机制矫正应遵循的原则。

二、国产化给石油科技带来了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产化给石油科技带来了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1)倡导联盟与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航空制造产业“系统集成”战略制定的政治经济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提出问题
    1.2 研究方法
    1.3 分析范围
    1.4 本论文的组成
第二章 理论背景和分析框架
    2.1 政策过程视角下的产业政策形成和变化
    2.2 用于政策过程分析的倡导联盟框架
        2.2.1. 倡导联盟框架的核心逻辑
        2.2.2. 倡导联盟框架与贸易政治经济学的衔接
        2.2.3. 国家和宪政体制
    2.3 产业政策倡导联盟的信念基础:发展主义
        2.3.1. 战略产业政策的经济逻辑
        2.3.2. 李斯特的不均衡发展观
        2.3.3. 不均衡发展观以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3.4. 日本的官僚制
        2.3.5. 中国产业政策体制
    2.4 全球生产网络和战略性产业政策
    2.5 小结
第三章 国际民用航空制造行业的结构变化
    3.1 航空运输市场“去管制”及其对航空制造业的影响
        3.1.1. 轴辐式航线的发展对干线飞机的影响
        3.1.2. 馈线航路的发展与支线飞机
        3.1.3. 航空运输的国际自由化
        3.1.4. 波音和空客双寡头结构形成
    3.2 喷气式支线飞机的出现与小双寡头的新生产组织
    3.3 系统集成的Tier-1开发模式
    3.4 小结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商用飞机制造的发展历程
    4.1 改革开放后中国航空制造产业变化概述
        4.1.1.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
        4.1.2. 首个商用客机研制项目:“运-10”
    4.2 学习的开始:MD-80组装生产
    4.3 MPC-75项目
    4.4 三步走战略
        4.4.1. 商用客机干、支之争的苗头
        4.4.2. MD-90
        4.4.3. AE-100 项目
    4.5 小结:存活下来的政策子系统
第五章 经济学者认知共同体的政策信念分化
    5.1 1990 年代经济学家的主流化与思想分化
        5.1.1. 新左派的经济体制构想
        5.1.2. 民族主义情绪的扩散
    5.2 非主流经济学派的出现和成长
    5.3 非主流经济学家与民族主义者的联手
        5.3.1. 大国优势和大国战略
        5.3.2. 战略产业和航空制造
        5.3.3.入世与非主流经济学者的活跃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产业政策导向变化
    6.1 “追赶期”产业政策体系概况
    6.2 “入世”前后的改革和产业政策体系
    6.3 国有企业制度改革:郎顾之争和反思改革
    6.4 创新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
        6.4.1. 由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
        6.4.2. 高铁建设与集成创新
        6.4.3. 大型飞机项目
    6.5 小结
第七章 从系统集成商的道路到大飞机项目
    7.1 支线飞机项目的推进
        7.1.1. 新舟60
        7.1.2. 喷气式支线飞机ARJ21的推进
        7.1.3. ERJ-145合作生产项目
    7.2 大飞机争论的序幕:运-10的神话化
        7.2.1. 大飞机与大型运输机
        7.2.2. 摇摆不定的ARJ21
    7.3 大飞机论证
        7.3.1. 支线道路与大飞机道路
        7.3.2. 第一次论证
        7.3.3. 第二次论证
    7.4 大飞机政策形成过程的主要参与者以及博弈
    7.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9.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环保型深水恒流变生物质合成基钻井液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分析
        1.2.1 深水钻井所面临的主要难题
        1.2.2 国内外深水钻井液研究现状
        1.2.3 深水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研究现状
        1.2.4 环保型生物质合成基钻井液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钻井液流变参数对ECD和波动压力的影响研究
    2.1 钻井液流变性对ECD的影响
        2.1.1 钻井液环空当量循环密度ECD
        2.1.2 钻井液密度影响因素研究
        2.1.3 环空压降
        2.1.4 钻井液ECD计算
    2.2 钻井液流变性对抽汲压力的影响
    2.3 钻井液流变性对激动压力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合成基钻井液恒流变影响因素研究
    3.1 常规合成基钻井液体系低温流变性
    3.2 基液性能的影响
    3.3 有机土加量的影响
    3.4 降滤失剂的影响
    3.5 油水比的影响
    3.6 合成基钻井液流变性大小影响因素分析
    3.7 恒流变特性改善措施
    3.8 小结
第四章 合成基钻井液流变恒定剂的研制
    4.1 合成基钻井液流变恒定剂的国内外现状
    4.2 流变恒定剂研制思路
    4.3 流变恒定剂的分子结构设计及合成方法
        4.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4.3.2 合成步骤
    4.4 流变恒定剂合成条件优化
        4.4.1 酰胺缩聚物反应条件优化
        4.4.2 酰胺共聚物反应条件优化
    4.5 流变恒定剂的评价和表征
    4.6 流变恒定剂中试生产
    4.7 小结
第五章 深水恒流变生物质合成基钻井液体系构建
    5.1 合成基基液的优选
        5.1.1 国产生物特种油基础性能对比
        5.1.2 粘温性能
        5.1.3 基液种类对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
    5.2 有机土种类优选
        5.2.1 常规有机土的成胶性能
        5.2.2 有机土改性
        5.2.3 有机土的成胶性能
        5.2.4 有机土在合成基钻井液中性能评价
        5.2.5 有机土HMC-5加量确定
    5.3 降滤失剂优选
        5.3.1 常规合成基降滤失剂介绍
        5.3.2 改性树脂类降滤失剂MOHOF降滤失合成机理
        5.3.3 改性树脂类降滤失剂MOHOF的合成
        5.3.4 改性树脂类降滤失剂MOHOF在合成基钻井液中性能评价
    5.4 乳化剂优选
    5.5 润湿剂对体系性能的影响
    5.6 流变恒定剂的加量
    5.7 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体系优化
    5.8 小结
第六章 深水恒流变生物质钻井液体系性能评价
    6.1 评价方法的建立
        6.1.1 深水钻井液流变性评价
        6.1.2 深水钻井气体水合物生成模拟评价
    6.2 不同密度合成基钻井液的基本性能
    6.3 合成基钻井液在不同油水比下的性能
    6.4 合成基钻井液抗温性能
    6.5 合成基钻井液抗污染性能
        6.5.1 抗劣质土污染
        6.5.2 抗水污染
        6.5.3 抗盐污染
    6.6 合成基钻井液在不同压力下的流变性能
    6.7 合成基钻井液储层保护性能评价
    6.8 合成基钻井液气体水合物生成与抑制
        6.8.1 气体水合物生成机理
        6.8.2 气体水合物抑制剂研究
        6.8.3 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抑制水合物能力评价
    6.9 合成基钻井液防漏堵漏性能评价
        6.9.1 防漏封堵性能评价
        6.9.2 堵漏性能评价
    6.10 本研究与国外同类型钻井液性能对比
    6.11 小结
第七章 目标井恒流变生物质合成基钻井液体系设计
    7.1 设计基础
        7.1.1 油田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
        7.1.2 地质分层
        7.1.3 储层物性
        7.1.4 油藏特征
    7.2 井身结构设计及套管程序
        7.2.1 结构管/导管
        7.2.2 套管程序
    7.3 邻井资料
    7.4 具体施工
        7.4.1 钻井液推荐性能
        7.4.2 各井段钻井液配制及处理程序
    7.5 防止污染措施
    7.6 固相控制
    7.7 油层保护措施
    7.8 目标井ECD计算
        7.8.1 计算基础数据
        7.8.2 计算结果
    7.9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主要结论与认识
    8.2 论文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已具有一定基础
二、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瓶颈
    (一) 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企业多而小,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不多
    (二) 重大石油装备攻关跟不上石油石化生产技术发展需要
    (三)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四) 国产化率低
三、振兴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的路径选择
    (一) 强化规划科学引导, 完善功能布局
    (二) 发力高端装备制造, 实现由大到强的战略转型
    (三) 致力于国产化, 提升石油石化装备国际话语权
    (四) 立足科学发展, 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五) 努力拓展海外市场, 寻求产业发展的更大空间
    (六) 坚持走“绿色制造”之路, 铸造新的辉煌

(6)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已具有一定基础
二、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瓶颈
三、振兴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的路径选择
    1. 强化规划科学引导, 完善功能布局。
    2. 发力高端装备制造, 实现由大到强的战略转型。
    3. 致力于国产化, 提升石油石化装备国际话语权。
    4. 立足科学发展, 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5. 努力拓展海外市场, 寻求产业发展的更大空间。
    6. 坚持走“绿色制造”之路, 铸造新的辉煌。

(7)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已具有一定基础
二、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瓶颈
三、振兴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的路径选择
    1. 强化规划科学引导,完善功能布局
    2. 发力高端装备制造,实现由大到强的战略转型
    3. 致力于国产化,提升石油石化装备国际话语权
    4. 立足科学发展,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5. 努力拓展海外市场,寻求产业发展的更大空间
    6. 坚持走“绿色制造”之路,铸造新的辉煌

(8)石油机械重大设备国产化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石油机械重大设备国产化概述
2 石油机械重大设备国产化发展现状
    2.1 大型海洋石油工程设备国产化
    2.2 数字化撬装增压集成装置
    2.3 大型油气运输船舶国产化
3 石油机械重大设备国产化未来发展趋势
    3.1 石油装备大型化
    3.2 信息科技化
    3.3 绿色环保化
    3.4 设备安全化
    3.5 设备服务高质化
4 结语

(9)我国立足自主的石化国产化设备取得显着进展(下)(论文提纲范文)

4 工业炉
5 压缩机
6 分离设备
    (a)中空纤维膜生产线
    (b)加氢裂化干气膜分离回收氢气
    (c)膜技术回收乙烯
    (d)氯甲烷有机蒸气膜法回收
7 结晶器、干燥装置
8 专用机械

(10)我国可再生能源供给的市场特征与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图清单
表清单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问题界定
    1.4 研究思路、结构与方法
2 可再生能源商业化阶段与激励的理论基础研究
    2.1 RE 供给的商业化阶段理论
    2.2 RE 供给激励的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3 我国可再生能源供给的市场特征研究
    3.1 我国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状况
    3.2 可再生资源能源化的商业化阶段
    3.3 化石能源影响下的RE 供给市场特征
    3.4 政策激励下的主要RE 供给市场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可再生能源供给激励政策的比较研究
    4.1 不同商业化阶段的RE 供给激励政策对比分析
    4.2 不同国家的RE 供给激励政策对比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经济激励对可再生能源供给的影响研究
    5.1 经济激励的相关研究
    5.2 经济激励与RE 替代率实现
    5.3 经济激励与RE 供给的“非理性”
    5.4 本章小结
6 可再生能源供给价格激励的决策研究
    6.1 价格激励机制选择
    6.2 价格激励机制运行
    6.3 激励价格与配额发现机理
    6.4 案例分析——风电特许权功能研究
    6.5 本章小结
7 我国可再生能源供给激励的实证及矫正研究
    7.1 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效果检验
    7.2 可再生能源供给激励机制的矫正
    7.3 激励机制构建案例解析——燃料乙醇配额制构建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国产化给石油科技带来了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倡导联盟与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航空制造产业“系统集成”战略制定的政治经济学[D]. 卢建昊. 北京大学, 2021(09)
  • [2]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3]环保型深水恒流变生物质合成基钻井液体系研究[D]. 王荐.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4]2013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进展回顾与展望[J]. 洪定一. 化工进展, 2014(07)
  • [5]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 陈柳钦. 决策咨询, 2013(01)
  • [6]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 陈柳钦. 科学发展, 2013(01)
  • [7]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 陈柳钦. 当代经济管理, 2013(01)
  • [8]石油机械重大设备国产化的发展趋势[J]. 姜凤阁.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1(07)
  • [9]我国立足自主的石化国产化设备取得显着进展(下)[J]. 钱伯章. 化工装备技术, 2011(02)
  • [10]我国可再生能源供给的市场特征与激励机制研究[D]. 宋辉. 中国矿业大学, 2011(08)

标签:;  ;  ;  ;  ;  

本地化给石油技术带来了什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