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的脚步,林德再次选择未来的地平线

10年的脚步,林德再次选择未来的地平线

一、在10年的台阶上 林德再次选择前方的地平线(论文文献综述)

郭俊杰[1](2019)在《基于儿童游戏心理的上海市儿童公园使用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儿童的成长与他们日常活动的空间也愈发关注。都市中日益弥漫的高节奏高压力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身边儿童们的生活,家庭结构中独生子女的现状则影响了孩子们的看护模式,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在被家中监护人的看管下在家娱乐,而陪伴他们的电子游戏设备与设施器械则又影响着孩子们正常的心智发展,甚至部分家长还会揠苗助长式的压榨儿童们的课后时间进行各种报班辅导,期求小升初能够进入理想的学校。从报道看来,当下儿童患有社交障碍与心理疾病的比例日益上升,儿童们缺乏接触自然及参加户外活动,失去了原本应有的朝气与活力。社会迫切需要规划建设儿童们的户外活动空间,儿童公园很好的担当着培养儿童兴趣爱好及嬉戏与自然接触的角色。而我国对儿童公园的关注处于起步阶段,在近年仍然是一处尚待开发挖掘的研究领域,国内优秀的儿童公园案例更是十分的稀少。为此笔者以上海市的儿童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是否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游戏心理以使用后评价进行探索,进而研究公园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本文分4部分进行了撰写,第一部分为研究背景的梳理及提出拟解决的问题,梳理了国内外儿童心理的发展状况与理论研究,及现有儿童公园规划的理论体系和研究。在归纳搜集的社会数据和现有的文献理论后,结合实际勘查研究提出拟解决的研究问题;第二部分为实地调研、社会数据的采集分析及POE使用后评价,通过对综合性儿童公园、一般性儿童公园及综合性公园内儿童乐园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对儿童的行为痕迹分析与跟踪观察,对园内的积累型、摩损型痕迹进行分析,对儿童在园内游玩的路线轨迹、各区域停顿时间等进行观察,从而得出基于儿童真实游戏心理的实际游玩反馈。在园内通过问卷调查、组织自由访谈法及特邀几组家庭做半结构式访谈后,搜集了真实的社会数据,通过POE后评价,以上述数据为统计基础,总结儿童对公园的各项景观设计、管理的满意度;第三部分为优秀案例的分析,结合传统儿童公园及主题公园的规划案例,总结上述理论与调研结果,分析比较优秀的儿童公园中的设计元素、管理模式;第四部分为相关设计改进及展望,最后综合上述内容,以基于儿童的游戏心理的角度,提出以上海嘉定儿童公园为例的规划设计改进方法,解决其规划设计、管理的不足,并为国内相关儿童公园的改造提供建议与思路。

约翰·桑福德,秦红梅[2](2019)在《极端猎物》文中提出第一章玛丽斯·珀迪手提铁桶,绕过车库一侧,来到一摞兔笼前。兔笼层层叠叠地堆垛在一起,极像曼哈顿的多层公寓。她驻足片刻,目光炯炯,琢磨着该抓哪一只。十几只新西兰白兔透过铁网向外面窥探,粉色的鼻翼翕动着,灰白色的眼睛注视着入侵者,长耳朵像雷达天线似的转动着,试图解析它们即将到来的命运。送来的是晚餐,还是死神呢?夕阳西下,一辆汽车从碎石路上开了过去,

施州[3](2019)在《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研究》文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最大规模的总体战争,一场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美国凭借其强大国力和武装力量领导同盟国赢得最终胜利。其胜利的原因,除了正义战争之性质这一主因之外,离不开战时国家意志的凝聚,更离不开战时人民力量(包括大规模战争物资生产)的动员。二战期间,美国政府积极开动国家宣传机器,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报刊、广播、海报等媒介进行战时动员,其中尤以海报为重要宣传工具。海报宣传发挥强大效果,深刻影响了战争进程。同时,二战还对传播学产生巨大影响,传播学几位奠基人都参与战时宣传研究,开创重要理论体系,为传播学奠定理论基础。二战是近代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战争,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战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并输出强有力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时至今日世界之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格局依然深受二战影响,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的意义深远。本研究以战时宣传理论作为实证研究的基础,对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活动进行个案分析。本研究挖掘了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有关海报宣传的重要文献,收集整理了651张政府海报样本,以宣传研究方法论为基础,结合经典传播学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建构历史语境,采用定量内容分析法对海报样本作整体规律分析,用定性符号学文本分析法对单张海报进行意义解读。本研究分别从政府海报的“宣传组织运作机制”、“宣传渠道和媒介景观”、“宣传策略、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的流变”、“国家精神宣扬”、“战争逻辑建构”、“军事神话塑造”、“社会身份认同”、“文化价值输出”互为有机关联的八个方面对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活动进行全面透彻的解析。本研究发现,战时宣传组织并不一定是官方垄断式,也可以采用官民协作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资源,进行创作、发布,并通过事件配合、媒体联动等方式,共同营造媒介景观。战时宣传策略、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要避免抽象说教,而要具象化、通俗化。战时宣传的内容可以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宣扬国家精神和爱国主义;建构战争的性质和目标;塑造正义之师和强大武装力量的形象;促进国民身份认同,缓解社会矛盾;输出本国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本研究继承了传播学先驱的研究传统,是对战时宣传理论的延续和补充。本研究认为战时宣传研究首先要关注宣传组织,同时要分析宣传渠道、媒介事件、媒介景观、宣传策略、宣传内容、宣传形式;具体宣传内容分析不仅要从国家、战争和军事层面,也要从社会和文化角度切入。本研究为后续战时宣传研究供了新的框架和思路。同时,本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我国政府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加以凝聚国家意志、团结民心、动员全民参与;在重大历史转折期对内对外加以宣传国家精神、军队形象、国家软实力等重大问题供极其鲜活的典例和范式。

彼得·梅,秦红梅[4](2018)在《路易斯岛三部曲之三 棋子》文中研究指明The Chessmen by Peter May First published under the title "Le Braconnier du lac perdu" Copyright ? Editions du Rouergue, 2012 Simplified Chinese edition copyright ? 2015 by Yilin Pres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着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10-2014-421号

倪敏玲[5](2018)在《艺术与科学理性:文艺复兴透视学及其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透视学作为欧洲传统视觉艺术的核心基础,对西方艺术和科学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是理解艺术与科学理性关系的重要研究对象。本论文从古希腊科学理性、宇宙起源的系统化思想及中世纪为上帝服务的几何学观念等着手,探寻了西方透视学的思想根源,回顾了 15世纪前古希腊罗马、中世纪学者在透视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的概况及影响,阐述了托勒密《地理学》与线性透视及网格体系之间的隐含关系,尤其分析了文艺复兴透视学再发现前夕艺术家们如乔托、洛伦泽蒂等在画面中初步呈现的深度几何空间结构,从而进入到本论文研究的重点——文艺复兴透视学。本论文阐明了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共和政体、商业数学的“视觉观”、古典文献学习的氛围、受人尊敬的“万事通”型艺匠,以及传统宗教信仰等促使透视学再发现的社会环境因素后,详细描述了布鲁内莱斯基的首次透视技术实验和阿尔贝蒂的“窗子”理论,并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透视技法带来的绘画空间变化。文中着重分析多纳泰罗、马萨乔、吉贝尔蒂等艺术家的透视作品中所体现出的艺术与科学理性之间的调和现象,揭示出自然观看与视觉再现的内在一致性以及透视技术作为再现艺术的一个有效手段所具有的艺术独特性。文章论述了这个时期艺术家们进一步推动透视学的应用、发展及其重要作用,如弗朗切斯卡、达芬奇、丢勒等人的透视新成果、理论着作以及透视学对德国、法国等国艺术的影响,透视逐渐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特殊“符号形式”。然而,随着越来越深奥的数学和光学理论的渗入,透视学更多地转向于精确科学发展,16世纪下半叶关于艺术中科学理性的程度问题逐渐引起艺术家和数学家之间的争议。本论文通过研究17、18世纪艺术家和科学家之间在友谊与争论中所体现出来的持续性透视学影响,发现伟大的艺术家和科学家始终认为理论和实践只有达到高度统一,才能有好的艺术判断力。论文还从批评的视角观察了 18世纪美学发展观念转变下导致的透视艺术本身的变化,并进一步指出分科制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论文通过研究现代杰出艺术史家在艺术传统与现代发展问题上的观点,以及传统透视在艺术家作品中的新应用,论证在传统和变化之间的平衡中,在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下,艺术必将获得新发展。

王承庆[6](2016)在《中共早期军事领导与指挥权流变研究(1925-1935)》文中研究说明军事指挥不仅关系战争胜负全局,而且对于军队建设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革命时期,中共没有创建自己的军队,但仍在中央和省委层面建立了军事工作机构。土地革命前期,中共逐渐加强对武装斗争的领导,进行了一系列将军事指挥"集权于中央"的努力和尝试,并逐步将军事指导重心向革命根据地转移,标志着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向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转变。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南昌起义过程中,中共对建立什么样的领导指挥机构,进行了谨慎研究和初步探索。秋收起义时,中共湖南省委成立前敌委员会,作为起义领导机关;"三湾改编"从组织上建立起中共对军队实施领导的原则和制度,改变了旧式军队的习气和农民的散漫作风;前委先后清除了余洒度、苏先俊、张浩等旧式军官的军事指挥权,使这支队伍在组织体制上与旧的军阀部队和国民党军队产生本质区别。广州起义,始终未建立起有效的军事指挥系统,起义总指挥叶挺受到多方掣肘,不能独立行使指挥权,导致起义最终失败。井冈山会师,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红四军、红一军团、红一方面军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共军队历史沿革的主脉。在这一过程中,红四军军委与前委发生争权,实质是党的领导与指挥权之争。古田会议为持续近一年的"朱毛之争"划上句号,毛泽东领导的前委作为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在红四军中的领导地位得以确立。然而红军的渐次扩大,使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出现本质上莫及之势。于是总前委应运而生,并成为中央苏区的最高领导机关。苏区中央局取代总前委,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但接着又在前方作战指挥权与后方党的领导权之间产生争论,最后以中革军委作为最高指挥机构,实行靠前指挥而告一段落。争论虽然平息了,但带来的不是稳定,而是红军作战的迭次失败,表明指挥机构中"人"才是决定性因朱素。一个政党和一支军队的领导指挥机构能不能有效运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机构内部的思想能不能统一、路线能不能一致。本文从领导指挥机构内部思想分歧和路线斗争的视角,对革命与战争背景下的富田事变进行了个案研究,得出富田事变发生的深层原因,并不是肃AB团的扩大化问题,而是中央苏区最高领导层内部斗争的结果,是毛泽东正确路线与江西省行委盲目执行中央"左"倾错误路线之间激烈斗争的结果。而这种思想分歧和路线斗争又恰恰发生于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前夕,对根据地反"围剿"准备产生了直接负面影响,如不能断然处置和采取及时补救措施,将可能造成反"围剿"全局的失败。在这种情况下,肃AB团扩大化就具有了某种可理解的"合理性",并成为引发富田事变的导火索。为确保反"围剿"作战的全局胜利,毛泽东对富田事变作出及时处置,无异于"壮士断腕"。红军长征是中共军队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迁徙,也是中共最高领导层内部斗争最激烈、变换最频繁、影响最深远的重要时期。长征出发前成立的由博古、李德、周恩来组成的最高"三人团",其本质是"2+1",是对周恩来的重新起用。以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组成的中央队"三人小组",与博古、李德为首的"左"倾路线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通过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到遵义会议时取消了"三人团",初步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关于"统一指挥"和"组织问题"的争论,实质是党的领导和红军指挥权之争,并一度造成两大主力红军暂时分离。中共中央率中央红军主力先行到达陕北,成立新的"西北军委",在性质上履行"中央军委"的职能,但在现实上又不具备指挥全国红军的能力和手段。"西北军委"与张国焘为首的"中革军委"之争,实质是关于正统地位之争,最后统一到扩大的"中革军委",标志着毛泽东核心领导地位的最终确立。

彼得·梅,郑丽[7](2016)在《黑屋》文中指出故事发生在苏格兰西海岸外的路易斯岛。那里风景如画,但气候恶劣;世风纯朴,但民生多艰。8月的一个周六夜晚,内斯港的一个舢板棚里发生了一起谋杀案,外号"天使"的安格斯·麦克里奇被人勒死后吊在屋梁上剖腹。虽然"天使"向来作恶多端,但他的惨死还是震惊了每一位岛民。三个月前。在200英里外的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利斯路的一棵大树上赫然吊着一具被剖腹的赤裸尸体。两起谋杀案,作案手法极其相似:受害者都是从背后遭到袭击。都是在头部遭到重创后被勒死。都被脱去衣服后吊起来。都被剖腹……这两起谋杀案难道是一人所为?因年幼的儿子在一起肇事逃逸的车祸中不幸遇难,负责利斯路谋杀案调查的警官芬·麦克劳德不得不中途休假,他与妻子本就紧张的关系更是雪上加霜,婚姻面临解体。现在,芬要被派回已阔别18年的故乡路易斯岛,并案调查"天使"谋杀案。当年,他是那么急切地想逃离路易斯岛,逃离一些人,一些事。眼下,重新站在这片热土上,除了发小、故交、初恋情人,等待他的还有什么呢?

高金业[8](2016)在《北方之鹰——记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文中研究说明引子人类自有私欲以来,便有了战争,或同宗或异族,刀枪相向,杀戮成山。于是富饶的迦太基在罗马大军洗劫下满目疮痍,滑铁卢小镇上6万多具尸体永远留在了大雨后的沼泽里,莫斯科城飘舞的雪花见证了上百万人的惨死。正义与邪恶,顽强与懦弱,尽在刀光剑影下显现。唯有历史老人用他那睿智且一丝不苟的头脑,记下了许多的坚贞、许多的英勇、许多的同情、许多的丑陋与不平。以及,那一件件或许不为许多人所知的往事

布拉德·托尔,唐克胜[9](2015)在《雅典娜计划》文中研究指明序幕法国上空1944卑序幕狭窄的机身里,沉闷的枪声淹没在气流和飞机引擎的咆哮声中。护送文件箱回柏林的士兵有的己命归黄泉,有的奄奄一息,鲜血浸透了他们的衣服。22岁的杰奎琳·玛索把用过的弹匣从MP40冲锋枪里取出来,换上一个新的。她一边盯着驾驶舱门,一边给俘虏戴上手铐,然后捡起降落伞,费力地套在身上。她将一顶帽子戴在头上,把金色长发塞进帽子里,以免跳伞时打在脸上。她戴上护目镜和皮革手套。地上可能已经是夏天,可在这样的高度依然寒

黄怒波[10](2015)在《“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当代中国诗歌的现代性重构》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导言近30年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普遍重视从"朦胧诗"肇始的诗歌变革潮流与当代政治意识形态诗歌及"颂歌"风格的对话意义,强调其"拨乱反正"的历史价值和美学创新,却对他们立足"今天",自觉进行中国诗歌现代性重构的特色有所忽略。实际上,所谓立足"今天",就是自觉面向当代生活和

二、在10年的台阶上 林德再次选择前方的地平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10年的台阶上 林德再次选择前方的地平线(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儿童游戏心理的上海市儿童公园使用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符合儿童游戏心理的必要性
        1.1.2 儿童游戏元素设计的重要性
        1.1.3 儿童游戏元素品质的提升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拟解决的研究问题
        1.3.4 技术路线的设计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及进展
    2.1 儿童公园
        2.1.1 国外儿童公园的发展
        2.1.2 国内儿童公园的发展
    2.2 儿童心理学
        2.2.1 儿童心理学的概念
        2.2.2 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2.3 国外研究进展
        2.3.1 儿童公园的设计与理论
        2.3.2 儿童心理与儿童公园方面的研究
    2.4 国内研究进展
        2.4.1 儿童公园的设计与理论
        2.4.2 儿童心理与儿童公园方面的研究
第3章 儿童游戏心理对儿童公园的需求分析
    3.1 儿童的游戏
        3.1.1 儿童游戏的分类
        3.1.2 儿童游戏户外场所的分类
    3.2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游戏心理特征
    3.3 不同年龄段儿童游戏需求的类型分析
    3.4 儿童公园的需求分析
第4章 上海市儿童公园的实地调研
    4.1 综合性公园内儿童乐园的调研分析-以长风公园儿童游乐区为例
        4.1.1 长风公园的概括
        4.1.2 长风公园的总体布局
        4.1.3 长风公园的现状照片
        4.1.4 实地调研评价
        4.1.5 调研结果与分析
    4.2 综合性儿童公园的调研分析-以嘉定儿童公园为例
        4.2.1 嘉定儿童公园的概括
        4.2.2 嘉定儿童公园的总体布局
        4.2.3 嘉定儿童公园的现状照片
        4.2.4 实地调研评价
        4.2.5 调研结果与分析
    4.3 一般性儿童公园的调研分析-以霁华壁儿童乐园为例
        4.3.1 霁华壁儿童乐园的概括
        4.3.2 霁华壁儿童乐园的总体布局
        4.3.3 霁华壁儿童乐园的现状照片
        4.3.4 实地调研评价
        4.3.5 调研结果与分析
第5章 儿童公园的主观偏好分析
    5.1 基于问卷调查的儿童公园综合调研分析
        5.1.1 使用者情况分析
        5.1.2 儿童游戏心理、行为特征与家长的期待
        5.1.3 儿童与家长倾向偏好分析
        5.1.4 儿童公园满意度分析
        5.1.5 不同年龄段儿童园内的问卷信息回馈对比
        5.1.6 不同类型的儿童公园的差异对比
    5.2 个体儿童游戏行为观察
        5.2.1 观察的意义与原则
        5.2.2 儿童对园内游戏景观项目的使用情况
        5.2.3 儿童在园内自然环境下的游戏行为
    5.3 半结构式访谈
        5.3.1 访谈对象A(学龄前期阶段4 岁半女孩的父母)
        5.3.2 访谈对象B(学龄中期阶段12 岁男孩的父母)
    5.4 数据的分析总结
第6章 优秀儿童公园案例分析
    6.1 传统类儿童公园-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儿童乐园为例
        6.1.1 项目概括
        6.1.2 活动区域设计对象及特征
        6.1.3 设计思路与原则
        6.1.4 功能分区
        6.1.5 绿植设计
        6.1.6 总结
    6.2 主题公园的成功借鉴-上海迪士尼儿童乐园、上海欢乐谷等为例
        6.2.1 个性化的景观设计
        6.2.2 主题公园景观的层次
        6.2.3 主题公园景观的空间组合
        6.2.4 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因素
        6.2.5 总结
第7章 以上海嘉定儿童公园为例进行设计改进建议
    7.1 基于儿童游戏心理通过POE评价分析的改进思路
        7.1.1 公园规划设计方面的改进
        7.1.2 公园管理方面的改进
    7.2 基于调研过程中反馈的尝试性建议
        7.2.1 尝试动静结合规划活动功能区
        7.2.2 尝试年龄段混合空间带来更多儿童社交的可能性
        7.2.3 尝试以家长集散、社交的角度来调整儿童公园的休憩区域
    7.3 以上海嘉定儿童公园为例的改造方案
        7.3.1 设计概念
        7.3.2 设计方案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上海市综合性儿童公园/一般性儿童公园/综合性公园中儿童乐园使用者调查问卷(儿童监护人问卷)
附录 B 上海市综合性儿童公园/一般性儿童公园/综合性公园中儿童乐园使用者调查问卷(儿童问卷)
附录 C 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极端猎物(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极端猎物

(3)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文献与成果综述
        一、中外文献综述
        二、研究成果综述
    第三节 理论辨析与概念界定
        一、宣传理论问题辨析
        二、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基本框架
        三、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第一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公共协作机制
    第一节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组织机构流变
        一、政府海报的主要需求方
        二、政府海报官方主导机构的流变
        三、官方与民间机构合作机制
    第二节 政府海报的创作与采购模式
        一、明星海报回购模式(1941-1945年)
        二、海报大赛征集模式(1941-1942年)
        三、协调机构原创模式(1942-1945年)
        四、专家协同创作模式(1943-1945年)
    第三节 政府海报印刷和媒体投放模式
        一、政府海报的指定印刷方
        二、民间公司组织捐赠和分发
        三、基层志愿者分发和张贴
    小结
第二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媒介景观营造
    第一节 海报分发渠道策略和趋势
        一、海报渠道系统设计
        二、海报分发与张贴技巧
        三、海报数量与年份趋势
    第二节 海报在各类生活场景的运用
        一、海报在户外场景
        二、海报在工厂场景
        三、海报在校园场景
        四、海报在社区场景
    第三节 海报相关媒介事件与媒介景观
        一、杂志国旗封面运动
        二、海报与视觉艺术大赛
        三、海报与战时宣传展览
        四、海报与真人宣传活动
        五、海报与战时宣传电影
    小结
第三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宣传策略流变
    第一节 二战前海报宣传的历史演变
        一、二战前海报宣传简史
        二、一战中美国政府海报宣传
        三、一战与二战海报宣传策略对比
    第二节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宣传理念博弈
        一、政治艺术派的理想主义
        二、商业广告派的专业主义
        三、政府海报的商业化趋势
    第三节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宣传内容流变
        一、美国政府总体宣传策略
        二、政府海报宣传主题分析
        三、从抽象爱国到说服行动
    第四节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宣传技巧嬗变
        一、正反两面理诉求
        二、温和的恐惧诉求
        三、大众视觉艺术
        四、人物情感共鸣
        五、乐观主义基调
    小结
第四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国家精神宣扬
    第一节 政府海报中的国家精神溯源
        一、独立宣言中的自由精神
        二、开国元勋的精神图腾
        三、四大自由的对外传播
    第二节 政府海报中国家精神的战时表述
        一、国内外民主统一战线
        二、外交关系的政治宣言
    第三节 政府海报的爱国主义图形符号象征
        一、国旗的爱国主义象征
        二、国旗的爱国主义背书
        三、国旗的爱国主义隐喻
    第四节 政府海报的国家精神图像符号象征
        一、国家精神的人格符号象征
        二、国家精神的物化符号象征
    小结
第五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战争逻辑建构
    第一节 政府海报中的战争定性
        一、敌方谬论的批判
        二、屠杀行为的揭露
        三、难民问题的态度
    第二节 政府海报中的战争场景
        一、我方军事装备的损失
        二、我方军事人员的伤亡
    第三节 政府海报中的战争目标
        一、敌方的图形符号象征
        二、敌方的人物符号建构
    小结
第六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军事神话塑造
    第一节 政府海报中的军事武装力量
        一、武装力量霸权主义
        二、军需补给强力威慑
        三、出征场景仪式渲染
    第二节 政府海报中的军队集体人格
        一、乐观主义的军营纪实
        二、实用主义的战地纪实
        三、英雄主义的战场奇观
    第三节 政府海报中的英雄神话塑造
        一、平民式真人英雄
        二、古典式战斗英雄
        三、人道主义式光环
    小结
第七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社会身份认同
    第一节 政府海报中的军民统一战线
        一、全民认同和集体主义
        二、前后方工作的同一性
    第二节 政府海报中的性别身份认同
        一、战时女工与女权主义
        二、家政事务与爱国主义
        三、巾帼英雄的国家认同
    第三节 政府海报中的种族平等意识
        一、少数裔形象的缺席
        二、刻意凸显的平等幻象
    小结
第八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文化价值输出
    第一节 政府海报中的国家传统价值观
        一、国土情怀与乡民情结
        二、血缘情愫与情感需求
        三、宗教信仰与精神寄托
    第二节 政府海报中的国民战时价值观
        一、为国牺牲精神
        二、勤劳奋斗信念
        三、公平与诚信观
        四、节俭与环保意识
    第三节 政府海报中的战后和平憧憬
        一、安全感的获得
        二、丰衣足食的乐土
        三、乌托邦式的幸福
    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海报量化内容分析法详细步骤说明
附件二:本研究所有海报样本清单
附录三 :本文各章节所有图表清单
附录四 :二战时期美国着名艺术家和插画师
附录五 :重要历史海报文献及来源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5)艺术与科学理性:文艺复兴透视学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源起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透视学理论思想根源
    2.1 古希腊思想中的科学理性
    2.2 宇宙起源的系统化思想
    2.3 中世纪为上帝服务的几何学
第三章 15世纪前透视学的探索和发现
    3.1 文艺复兴前透视学理论发展概况及影响
    3.2 托勒密《地理学》中的透视学联系
    3.3 透视学再发现前夕的艺术实践
第四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特殊“符号形式”
    4.1 早期文艺复兴社会环境对透视学的促动
    4.2 布鲁内莱斯基的透视实验和阿尔贝蒂的“窗子”理论
        4.2.1 出自实践:布鲁内莱斯基的透视技术实验
        4.2.2 窗子理论的构建:阿尔贝蒂的《论绘画》
    4.3 绘画透视空间变化的心理学分析
    4.4 艺术实践家的创作本能和科学理性之间的调和
        4.4.1 布鲁内莱斯基画家朋友们的透视实践
        4.4.2 阿尔贝蒂圈子中画家的透视实践
        4.4.3 继续透视调和的艺术家们
    4.5 艺术家对透视学的推进及重要理论着作
        4.5.1 吉贝尔蒂、弗朗切斯卡、达·芬奇对透视学的进一步推动
        4.5.2 北方国家的艺术家们对透视学发展的重要贡献
    4.6 透视转向引发艺术家和数学家的争论
        4.6.1 坚持绘画应严格遵循透视学的科学理性派
        4.6.2 反对数学教条的艺术神性派
        4.6.3 兼具科学理性与艺术实践两种智慧的中立派
        4.6.4 透视渐转向高度抽象的数学几何
第五章 持续的透视学影响
    5.1 艺术家与科学家友谊中的透视学
        5.1.1 伽利略和西戈利:绘画与星空的真实
        5.1.2 鲁本斯和阿古罗尼乌斯:介乎感性与理性的科学插图
    5.2 法国透视法学院派之战
    5.3 实践和理论相统一的透视观
        5.3.1 17世纪伟大的艺术家对绘画透视法的态度
        5.3.2 17世纪理论家、艺术赞助人的立场及其影响
        5.3.3 18世纪艺术与科学理性相统一的绘画认识
    5.4 透视学的弱化与再发展
        5.4.1 美学发展观念转变下的透视学变化
        5.4.2 分科制教育下艺术的科学理性
        5.4.3 艺术与科学理性再调和下的透视学发展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6)中共早期军事领导与指挥权流变研究(1925-193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概念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方法
    五、主要创新点和挑战
第一章 中共中央军事领导机构的建立与运行
    一、大革命时期的军事领导机构
        (一) 中共广东区委率先成立"军委"
        (二) 中共中央在共产国际指导下成立军事部
        (三) 中共中央军事部(军委)主要职责
        (四) 中共早期军事实践活动
    二、土地革命前期的中央军事部
        (一) 中共中央恢复中央军事部
        (二) 将军事指挥权"集权于常委"
        (三) 中央军事部与军事委员会并存
        (四) 中央军事部机构编成及主要职能
    三、中央军委成为最高军事领导机构
        (一) 中央军事部与中央军委合并
        (二) 中央总行委统揽一切
        (三) "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与"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三大武装起义的领导和指挥问题
    一、南昌起义的领导指挥机构
        (一) 中共前敌委员会的政治领导
        (二)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及其参谋团的军事指挥
        (三) 起义军各军军部及其"军委"的实际掌控
        (四) 南昌起义的失败教训
    二、秋收起义和工农革命军的领导指挥机构
        (一) 中共湖南省委成立前敌委员会领导秋收起义
        (二) "三湾改编"奠定中共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基础
        (三) 从前委到师委:工农革命军领导指挥体制陷于困境
        (四) 秋收起义的转折意义
    三、广州起义的领导指挥机构
        (一) 中共广东省委和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领导作用
        (二) 谁在指挥广州起义?
        (三) 广州起义失败之组织指挥问题检讨
第三章 红军前委、总前委与苏区中央局
    一、红四军前委与军委之争
        (一) 井冈山会师成立第四军军委
        (二) 湘赣边界特委的领导指挥权责
        (三) 红四军军委、前委与行委的流变
        (四) 军委与前委发生争权的缘由
        (五) 军委与前委之争的导火索
        (六) 军委与前委争权的实质
        (七) 古田会议与前委领导地位的确立
    二、从扩大的红四军前委到总前委
        (一) "二七"会议与扩大的红四军前委
        (二) 组建军团指挥机构
        (三) 成立方面军指挥机构及其总前委
    三、苏区中央局取代总前委
        (一) 成立苏区中央局
        (二) 总前委去留何从?
        (三) 恢复总前委的战时指挥权
        (四) 赣南会议正式取消总前委
    四、关于总前委的余论
第四章 领导机关内部路线冲突引发"富田事变"
    一、总前委与省行委的冲突
        (一) "二七"会议上的土地政策之争
        (二) "二全"会议后赣西南地方党的集体"左"转
        (三) 反AB团的扩大化
        (四) 围绕"诱敌深入"战略方针的分歧和斗争
    二、富田事变的经过及起因
    三、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形势与富田事变的定性
        (一) 富田事变发生前后的反"围剿"战争环境
        (二) 富田事变的定性及其背后的"说法"
        (三) 中共维护总前委最高指挥权的努力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区中央局与中革军委:谁在指挥战争?
    一、中革军委与中央军委
        (一) 苏区中央局成立中革军委
        (二) 第一次全苏大会成立新的中革军委
        (三) 中革军委与中央军委之间的关系
    二、"苏区中央局一中革军委一作战部队"领导指挥体制
    三、前方"最高军事会议"
    四、关于前方作战指挥权责的争论
    五、东方军入闽作战的指挥问题:以"沪电"为例
    六、中革军委直接掌握作战指挥权
第六章 红军长征中最高指挥权的流变
    一、长征前期组成最高"三人团"
        (一) "三人团"的本质是"2+1"
        (二) "三人团"的目的在于垄断红军指挥权
        (三) "三人团"在长征前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从中央队"三人小组"到新"三人团"
        (一) 中央队"三人小组"反对博古、李德的斗争
        (二) 遵义会议"取消三人团"
        (三) 成立新"三人团"全权指挥军事
        (四) 会理会议和"四渡赤水"的"得意之笔"
    三、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统一指挥"和"组织问题"之争
        (一) 两大主力红军会合后的战略方针问题
        (二) 由战略方针分歧引发"统一指挥"问题之争
        (三) 中共中央与张国焘分裂主义斗智斗勇
    四、西北军委成为正统的"中央军委"
        (一) 红四方面军成立以张国焘为主席的西北军委
        (二) 陕甘苏区成立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西北军委
        (三) 中央红军成立以毛泽东为主席的西北军委
        (四) 统一于扩大的中革军委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黑屋(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第一章
    1
    2
    3
第二章
第三章
    1
    2
    3
第四章
第五章
    1
    2
    3
    4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1
    2
    3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1
    2
    3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1
    2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1
    2
    3
    4
    5
第二十章
    1
    2

四、在10年的台阶上 林德再次选择前方的地平线(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儿童游戏心理的上海市儿童公园使用后评价[D]. 郭俊杰. 天津大学, 2019(01)
  • [2]极端猎物[J]. 约翰·桑福德,秦红梅. 译林, 2019(04)
  • [3]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研究[D]. 施州. 上海大学, 2019(03)
  • [4]路易斯岛三部曲之三 棋子[J]. 彼得·梅,秦红梅. 译林, 2018(02)
  • [5]艺术与科学理性:文艺复兴透视学及其影响研究[D]. 倪敏玲. 上海大学, 2018(02)
  • [6]中共早期军事领导与指挥权流变研究(1925-1935)[D]. 王承庆. 南京大学, 2016(03)
  • [7]黑屋[J]. 彼得·梅,郑丽. 译林, 2016(02)
  • [8]北方之鹰——记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J]. 高金业. 时代文学, 2016(02)
  • [9]雅典娜计划[J]. 布拉德·托尔,唐克胜. 译林, 2015(05)
  • [10]“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当代中国诗歌的现代性重构[J]. 黄怒波. 诗歌月刊, 2015(07)

标签:;  ;  ;  ;  

10年的脚步,林德再次选择未来的地平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