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公路沙害

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公路沙害

一、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公路沙害(论文文献综述)

闫敏[1](2020)在《乌兰布和沙漠防沙技术措施复合作用机制及其优化配置》文中研究表明工程防沙措施作为生物措施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被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及城镇等地区的沙害防治,不同防沙措施复合作用机制及有效防护范围的确定对防护体系结构设计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不同防沙技术措施的风洞实验,研究了单一防沙措施和叠加防沙措施在不同指示风速梯度作用下的水平气流速度场变化规律与垂直气流速度廓线变化特征,分析了措施前后风沙流的垂直分布及其周围阻沙效果,探讨了不同防沙措施的复合作用机制,并对其复合作用规律进行野外实地验证,结合经济成本优化了不同沙害防治模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防沙措施近地表气流随水平距离均呈现出“先降低、逐渐稳定、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且这种变化规律不受指示风速干扰,但其气流变化拐点差异显着。方格沙障迎风侧-10H始终为气流波动的点位,-5H为风速降低的拐点,沙障内气流趋于稳定的拐点不同,整体表现为规格越小、高度越高气流稳定速度越快,拐点位置越靠前,而背风侧有效防护距离较短,气流穿过沙障区域后很快恢复。单行沙障迎风侧-4H始终为气流波动的点位,-2H为风速降低的拐点,气流趋于稳定的距离较短。双行沙障迎风侧气流变化拐点与单行沙障相同,气流进入沙障间后逐渐趋于稳定,在背风侧一定距离后开始恢复。当沙障经不同方式叠加后,没有改变气流在迎风侧的变化规律。“前窄后宽”与“前阻后固”模式增加了气流稳定区域的距离,延长了气流恢复点的位置,“前高后低”模式与双行沙障差异不显着。(2)不同防沙措施迎风侧不同位置气流速度廓线受障碍物影响不显着,背风侧气流速度廓线变化拐点差异显着。方格沙障与单行沙障背风侧近地表0~4cm高度内气流显着降低,4~16cm气流抬升明显,4cm高度为风速急剧变化的拐点。双行沙障增强了对近地表气流的控制作用,8cm高度为风速急剧变化的拐点。当不同防沙措施叠加后,不同高度风速的降低和抬升作用出现分异,4cm高度为“前阻后固”模式风速急剧降低的拐点,8cm高度为“前高度低”和“前窄后宽”模式风速急剧降低的拐点,且呈现出随防沙措施高度的增加拐点向上移动的变化规律。所有模式中指示风速的变化只影响风速变化的尺度,不影响气流速度廓线的变化规律。(3)风洞放置模型后,迎风侧风沙流结构特征与空洞时基本相似,90%的输沙量主要集中在0-10cm高度层,背风侧输沙量随垂直高度的变化不再遵循风沙流结构定律,且不同位置不同高度层输沙量与风速呈显着幂函数关系。因措施的不同每一高度层输沙量发生变化,整体表现为高度越高、叠加数量越多输沙总量越少,且输沙量集中范围逐渐向上移动,峰值由8cm移至16cm高度,10~20cm与20~30cm高度层输沙量所占比例也逐渐增加。(4)防沙措施二维空间积沙表面积直接反映措施对风力的干扰范围和积沙的潜在范围,间接反映防沙措施的阻沙效果;防沙措施三维空间阻沙量直接反映一定沙源、风况条件下防沙措施的阻沙效果,两者共同反映防沙措施的阻沙效果。0.15m高度1.5m×1.5m规格和0.15cm高度2m×2m规格、单行沙障以及12H行间距的双行沙障阻沙效果均较差。经不同措施相互组合后阻沙效果明显增强,不同指示风速条件下,三行沙障阻沙范围约为双行沙障的1.51倍,阻沙量约为双行沙障的2.18倍;“前阻后固”型叠加模式较同规格方格沙障阻沙范围平均增加了 32.18%,阻沙量增大了 17.12%。(5)复合作用模型及预测结果显示,不同防沙措施近地表风速的有效防护距离差异显着,规格越小、高度越高、防沙措施数量越多复合作用越明显。不同单一措施经过叠加后,其有效防护范围成倍增加,双行沙障较单行沙障有效防护距离约增加了 13H,三行沙障较单行沙障约增加了 28H;而合理的“前高后低”叠加模式与等高模式差异不显着,“前窄后宽”模式显着增加了高立式沙障的有效防护距离、“前阻后固”模式显着增加了方格沙障的复合作用,近地表气流趋于稳定的速度明显加快。结合阻沙特征及野外实测结果,0.15m高度1.5m×1.5m和2m×2m规格,0.8m高度以下单行沙障以及12H行间距双行沙障防风效应较弱,0.2m高度1m×1m规格、0.3m高度1m×1m规格沙障与4H行间距双行沙障与相近规格防风效应差异不显着,经济成本较高,均不推荐使用,其它措施均可根据实际情况相互叠加选择使用。(6)乌兰布和沙漠沙害防治体系中应建立工程防沙与植物防沙相结合的综合防沙体系,其中,工程防沙体系中应结合当地风沙环境特征选择“吕”字型前密后疏配置模式、“回”字型外密内疏配置模式、“前高后低”型两行一带以及“前窄后宽”型三行一带等沙害防治模式,根据沙害程度相互叠加建立成由“前沿阻沙带、固阻结合带、固沙带”组成的“前阻后固、固阻结合”的综合防护体系。

任康[2](2019)在《青藏铁路沿线严重沙害区植被恢复措施及恢复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部分,采用植被进行恢复是解决沙化土地的根本措施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植被恢复分为人工植被建植和天然植被恢复两部分,其中青藏铁路沿线植被恢复主要以人工建植为主,在人工植被影响下逐步促进植物的天然恢复,在青藏铁路沿线进行植被恢复不仅可以促进沙质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同时植物的防风固沙功能对铁路的安全运营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显着的生态和经济效益。青藏铁路所经之地—青藏高原,是世界上仅有的独特生态系统,这里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寒冷、干旱、立地困难,物质循环和能量的转换过程缓慢,生态环境敏感而脆弱,因而,在进行植被恢复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难题。本文以青藏铁路沙害严重路段为研究对象,主要对铁路沿线的植被恢复措施和恢复效果进行研究,旨在为生态敏感而脆弱的青藏铁路沿线地区植被恢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首先在西藏措那湖沙害区,采用不同搭配方式和不同混播比例对红豆草、紫花苜蓿、披碱草、高羊茅进行播种,并在播种当年和第二年生长期结束后对生物量等特性进行分析,旨在找到适合在措那湖沙区植被恢复中可应用的适宜草种及最佳的种植方式。结果表明:1)播种当年混播方式对两种禾本科植物披碱草和高羊茅的株高、根长影响不显着,但会使两种豆科植物红豆草和紫花苜蓿的株高增加;2)混播方式对草地单位面积的生物量有明显的影响,豆禾草种混播处理中生物量会随着豆科植物比例的减小而增加,播种当年披碱草单播及披碱草+高羊茅(5:5)的混播处理有较高的生物量,分别为756.33±96.29 g/m2、720.25±35.63 g/m2,次年披碱草单播及披碱草+高羊茅(7:3)的处理总生物量最高分别为832.13±124.71 g/m2、723.83±57.14 g/m2;3)披碱草+高羊茅三个混播比例的处理两年中均表现出较高的盖度,其中播种当年披碱草+高羊茅(5:5)的处理盖度最大为87%,次年盖度均达到60%以上;4)在高寒气候下的混播草种实验中,禾本科植物对草地建植的贡献要明显大于豆科。这一结果也为极端气候区的植被恢复提供了借鉴和理论支持。其次,通过对青藏铁路西格段沿线5种不同类型人工恢复模式下土壤及植被的调查,分析了人工恢复措施对林下植物多样性以及林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林恢复模式的地上生物量和生产力因林龄和林分配置不同而不同,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柽柳(Tamatix chine)nsis林生产力最高为1.92 t·hm-2·a-1,其次为柽柳纯林1.87t·hm-2·a-1;各模式都增加了林下植物的多样性,其中:沙棘(Hippophaer hramnoides)-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林内出现了 6科8属8种植物、柽柳纯林地中出现植物7科9属10种,但不同模式下优势种不同。5种恢复模式均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人工灌木林在改善土壤碱化程度上比乔木林效果更好:沙棘-柠条林和柽柳纯林林地内,表层(0-20 cm)土壤pH分别降低了 1.05和0.75;5种恢复模式都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并且表现出由表层向深层逐渐减小的“表聚”现象,柽柳纯林内有机质增加最为明显:表层含量达到了 12 g·kg-1,比恢复前增加了将近一倍。这一研究结果为铁路沿线的沙漠化防治和植被恢复中恢复模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春媛[3](2017)在《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沙害综合治理规划研究》文中提出为改变先开发后治理的传统做法,将内蒙古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的防沙治沙与沙产业发展协同进行、互为保障。研究区位于乌兰布和沙漠东缘,阿拉善左旗黄河西岸巴音木仁苏木境内,总面积为1000km12,东临黄河与乌海市接壤,西接广袤的乌兰布和沙漠,南连阿拉善盟乌斯太经济开发区,北靠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论文在野外实地调查、地理信息资料分析、大量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掌握了研究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土壤、水土流失等现状,结合阿拉善盟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生态建设总体规划、阿拉善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等示范区相关规划设计。对研究区进行系统诊断与分析,以防沙治沙和发展经济相结合为原则,对研究区进行规划。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研究区的植被,按其盖度可划分为高盖度(植被覆盖度大于50%)、中盖度(植被覆盖度在30%-50%之间)、低盖度(植被覆盖度在10%-30%之间)和极低盖度(植被覆盖度小于10%)四种植被类型区,其面积分别为5.74、78.81、234.64、680.81 km2。各类型区占总面积(1000 km2)比为0.6%、7.9%、23.4%、68.1%。对研究区的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进行生态保护,中、低盖度植被区,植物集中连片,种类较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具有很好的固沙和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必须有针对性地加以保护和健康经营,对于集中连片的原生植被,尽量避免人为干扰,必要时设置网围栏,进行封育保护。依照天然规律,遵循自然修复能力加速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进一步修复与完善。(2)研究区应采用“三纵多横”的防沙治沙治理模式,带线防护体系包括研究区西侧外缘沙漠前沿阻沙林带,这是研究区沙害治理的第一道防线,即要求“固”,同时又必须具备“阻”的功能,固阻兼备;磴-乌二级纵向穿沙公路沿线景观护路林带,打造成为贯穿整个研究区的护路景观廊道;研究区东侧沿黄景观护岸林带,保护黄河沿岸湿地和居民村落,兼有景观效果;横向护路护渠阻沙林带,沿支线道路布设防风固沙屏障,与三条纵向防护林带有机连接,可形成覆盖整个研究区的防护林框架;同时对研究区内的农田采取农田防护林网进行保护,分为普通农作物种植区和多年生经济植物种植区;对研究区内的高大流动沙丘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理。(3)由于该区气候条件恶劣,很多在其他沙区已经成功的治理措施和模式,在这里都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对一些有使用前景,但又没有实际应用的方法和技术,需进行一定规模的实验示范,以确定其可行性和操作方式。试验示范工程包括:植物活沙障试验示范工程、化学固沙试验示范工程、沙东青复壮更新试验示范工程、公路沙害防治试验示范工程、万亩梭梭林试验示范工程和抗性植物材料引种栽培试验示范工程。本研究改变先开发后治理的传统做法,使沙产业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相互促进,互为保障,相得益彰,同时可以有效遏制乌兰布和沙漠的风沙和沙尘暴对当地和异地人居环境造成的危害,减少或消除泥沙对河套及下游平原区农业生产和居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为乌兰布和沙漠防沙治沙提供治理模式和经验。

李坤[4](2015)在《甘肃河西地区公路沙害的预防和治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甘肃省河西地区独特的沙漠化气候和地理条件出发,对公路沙害的类型和特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公路沙害的措施和办法。

秦雷[5](2013)在《太中银铁路沙害调查和治理措施选择及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铁路沙害的防治是我国沙漠化防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自包兰铁路修建以来,在50多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在半干旱地区还是在干旱地区都有卓有成效的铁路治沙范例。对于沙漠铁路沿线风沙活动规律、沙害治理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极端干旱地区塔中沙漠公路防沙体系的建立、干旱地区沙坡头“五带一体”防沙体系的建立以及戈壁地区兰新铁路玉门段沙害的防治研究等都取得了显着的成就。沙漠科研人员关于沙地整体沙害的治理的宏观研究较多,但涉及沙地铁路沙害的治理则论述较少,沙地一般水热条件较好,地形、地貌、植被及土壤条件不同于沙漠、戈壁区域,铁路穿越沙地时相应的沙害治理措施也不同于沙漠等区域。太中银铁路穿越毛乌素沙地南缘,固定、半固定沙丘、沙地在铁路两侧分布较多,铁路部分区段分布有流动沙丘、沙地,大风时节风沙流活动强烈,对线路造成风蚀沙埋威胁,危害严重。经调查,兰州铁路局管内,定中线有13处需要采取防治措施(一级沙害),定银线有9处需要采取防治措施(一级沙害)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急需研究防护措施以保证铁路运营安全。本文以穿越毛乌素沙地南缘的太中银铁路防沙治沙实践为例,调查研究了穿越毛乌素沙地南部的太中银铁路沿线自然环境特征、沙害类型、沙害分布、沙害特点、危害情况及沙害成因;通过对国内现有铁路防沙体系的分析,结合太中银铁路沿线的沙害特点,综合考虑各区段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条件、植被条件、土壤条件等,按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就地取材、经济合理、有效的原则,结合对当地风沙流研究结果,建立了单一工程固沙体系、单一植物固沙体系、工程固沙措施与植物固沙措施相结合的综合固沙体系,以及远阻近固、固阻结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沙体系和经济作物治理铁路沿线农田沙害体系等。根据太中银铁路沿线沙害的特点,确立基本的防治原则和行之有效的沙害防治措施,通过现场调查及野外实地观测,研究了穿越毛乌素沙地南部的太中银铁路典型地段风沙活动特点,分别从措施实施前后,沙层含水率的变化、沙丘移动速度的变化、近地表风速及粗糙度的变化、输沙率的变化以及植被生长情况的变化等,对沙害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评价,可为同类型沙地区域铁路、公路防沙工程的设计提供依据。

赵阳[6](2012)在《集二铁路防风固沙植物防护措施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集二铁路防风固沙植物防护措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测试和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该防护措施对主要生态环境要素造成的影响。论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总结了集二线沙害表现形式,主要有路基风蚀、线路沙埋和道床积沙三种,而以线路沙埋危害最为严重;分析了路基、路堑的积沙机理,得出了积沙危害大小顺序为:路基(3~6m)>路基(>6m)>路堑(3~6m)>路堑(>6m)>路堑(<3m)>路基(<3m)。进行了集二线积沙危害的分级,分为特级沙害、一级沙害、二级沙害、三级沙害。2、集二线沙害综合治理工程的造林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了优良水平。防护林取得显着的护路保畅通效果,防护体系的建设是成功的。3、林带结构科学合理,以草为主、草灌乔结合窄带多带的林带结构有效地发挥了自然植被的防护作用。已初步形成了由封育带、阻沙带、固沙带、防护林带组成的“四带一体”的铁路防沙治沙体系。实测结果表明,防护体系可以消弱风速80%4、集二铁路防护林建设成功的关键技术是滴灌造林技术。采用滴灌技术造林,4年后樟子松的保存率达到75%,家榆达到93.10%,沙枣达到80.25%,柠条达到92.2%。家榆、柠条的造林保存率比对照区分别提高了19.1%和33.2%。5、集二铁路防护林体系中,荒漠化草原、沙地和草原化荒漠三种立地类型上林木生长状况有差异。荒漠化草原立地区造林保存率为:家榆>柠条>樟子松>沙枣;沙地造林保存率为:柠条>家榆>沙枣>樟子松;草原化荒漠造林保存率为家榆>柠条>沙枣>山杏>樟子松。

朱生宪,徐实,杨有海,秦雷[7](2012)在《太中银铁路沿线沙害的治理原则及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太中银铁路穿越毛乌素沙地南缘,在调查研究毛乌素沙地自然环境特征、沙丘分布的基础上,分析了太中银铁路沿线沙害成因及特点;根据沙害的程度及情况确立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就地取材、固阻结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植物措施为根本、综合治理"的基本治理原则,为太中银铁路沙害治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了指导原则和依据.采取了相应的工程和植物防沙措施,有效地减轻了沙害对铁路运营的影响.

刘畅[8](2011)在《G111线公路内蒙古科右中旗段沙害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对公路沙害防治的国内外现状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对公路沙害防治理论与工程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论述了工程措施中的固沙、阻沙、输沙和导沙措施,以及生物防护措施、化学防护措施的各自特点与适用条件。然后进行了研究试验区科右中旗自然地理状况、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同时对该地区沙害现状做了总结和沙害成因做了具体分析,指出研究区沙害最主要原因是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紧接着在第四章,在对科尔沁沙地的性质及其植被的可恢复性和围栏封育、人工补植模式防风固沙的理论进行论证和阐述的基础上,进行了G111线科右中旗段路域植被恢复的试验研究。最后在第五章,针对如何将生态建设、公路建设与运营防护和沙地经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这一主题,开展了结合公路运营风沙防护的人工麻黄草和沙棘栽培的试验研究。通过本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在沙漠区进行沙害防治时,须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采用工程防护、生物防护、化学防护等综合防护。2.科尔沁沙地属于沙化草地,可通过人工促进加速恢复。3.围栏封育确实对恢复沙化草地植被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围封实验区群落物种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和强旱生植物已逐渐由优势物种变为劣势物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和一些优良的半灌木逐渐成为群落中的优势物种。围封5年后的沙化草地,其植被已得到较大程度的恢复。同时围封实验区的沙化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得到了很好的改善。4.人工补植试验区内地表粗糙度大幅提升,防风效能明显,林地内50cm至200cm高度处风速降低了39.06%至25.78%;阻沙效果显着,补植林内的输沙量仅为对照地区的4-5%。补植林内的小气候(温湿度)有所改善。补植林内的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改善,其中有机质含量增加70%左右。5.人工栽培麻黄草有不可低估的防风固沙作用,对土壤理化性质有积极的改进作用,恢复植被作用明显,同时有良好经济效益。6.沙棘植物作为生物围栏植物推广前景广阔,沙棘植物既可用于生物围栏,又可用于治理盐碱地,改善生态环境和恢复植被,还能创造经济价值。并且沙棘一般15年进入衰退期,投入一次多年受益。7.在治理公路沙害的同时,种植麻黄草、沙棘,开发沙产业可行,并具有向当地大面积封育治理沙害的推广价值,其发展前景广阔。

牛刚[9](2010)在《沙漠油田公路路面结构与线形指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庆油气田道路等级较低,一直沿用农村公路或者等外标准建设,其特点就是等级低,建设期集中,资金有限,为了保证油气田道路的建设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充分科学合理利用有限的资金投入,去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就需要对油气田道路的设计阶段的各个指标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减少土方工程量,减少道路里程,节约投资和保护环境。本文结合长庆油气田道路实际运营现状,通过对道路设计中的关键指标进行研究,提出了新的更加适合油气田道路的技术指标。(1)灵活运用“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的公路勘测设计新理念和运行车速理论,针对长庆油田道路等级低,结合行驶车辆的特性制定出符合长庆油田工程实际的道路标准,对油气田道路进行了主干线、干线、支线的道路分级,提出了40、30、20、15、10km/h的设计速度,及各个速度下的平、纵设计指标。(2)其中15、10km/h的设计速度及相关设计指标是通过调查研究后得出来的,解决了低等级的油田道路没有设计指标可以参考依据的困难,而且因为是通过多年运营的考验,所以具有实用价值,同时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起到了关键作用。(3)针对油气田专用道路大多数难易达到交通部行业标准的现状,在油气区专用道路日交通量较少,车辆运行速度低,且防护措施得力的情况下,通过本次研究得出的设计标准较好的符合自然地形,减少了环境破坏,具有经济、环保和实用性。

阿力木江[10](2009)在《新疆沙质荒漠化防治区划及分区防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地处内陆干旱区,有着我国三分之二的沙漠面积和约43.30万km2的沙漠化土地,是我国沙质荒漠化(以下简称沙漠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也是世界上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疆许多县市大风、沙尘暴、扬沙、浮尘等灾害性天气频繁,耕地、草场、林地、居民点、道路等经常遭受风沙侵袭。沙漠化严重威胁和制约着新疆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并且危及我国东部地区环境质量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沙漠化防治区划作为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对于科学指导沙区的防沙治沙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科研工作者陆续开展了一些这方面或类似这方面的工作。截止目前,也已有一些工作对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域的划分有所涉及,但大都比较粗略或不够系统、全面,针对新疆的专门的、较详细的沙漠化防治区划尚未见到。本文针对新疆沙质荒漠化成因的复杂性、类型的多样性、分布的广泛性、危害的严重性和防治的紧迫性,在科学分析新疆沙漠化发生条件和发展现状的空间分异规律并借鉴已有相关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新疆的沙漠化防治区划。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采用三级区划系统。其中一级区的区划,为与全国的防沙治沙治理区划相衔接,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中位于新疆的两个治理亚区作为本区划的一级分区,仅对分区名称作必要的调整。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二级和三级区的划分。鉴于新疆幅员广阔,各地貌区域沙漠化发生发展条件差异显着,为便于成果应用,二级区划主要依据大地貌单元进行划分。三级区划是在二级区划的基础上,根据中小自然地理单元、沙漠化成因、土地覆被类型、沙漠植被覆盖状况、风沙活动特征及危害状况、沙漠化防治难易程度、沙漠化防治对策一致性等多种因子中某一项或多项因子的差异进行划定。为定量(或半定量)反映这些差异以便于划区,经过分析和对比筛选,并考虑到资料可获取性,选取了沙尘天气指数(由年沙尘暴日数和年扬沙日数合并后分级生成)、土地覆被指数(由土地覆被类型和大地貌类型合并后赋指生成)、植被盖度指数(由NDVI值分级生成)、大风指数(由年大风日数分级生成)、海拔高程指数(由海拔高程分级生成)等五项因子作为三级区划的指标。然后,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支持下将这些指数通过指数和法模型生成沙漠化综合评级指数。根据综合评级指数及主导因子的差异,并参考自然地理单元界线、(非山地区)雨养植被界线、县级行政区划界线、耕居地人口密度(县域人口总数除以县域耕地、园地与居民点三者面积之和)、人口耕居地比重和(县域人口占全疆人口的比例与县域耕居地占全疆耕居地的比例之和)等辅助因子,划定各三级区划单位及其界线。经过上述区划过程,最终将全疆划分为2个一级区,7个二级区和22个三级区。论文最后归纳和提出了适用于新疆的生物、非生物防治技术及22项专项和综合性技术与模式,并针对各防治区的具体特点,分别提出了适用的防治技术与模式,主要包括封禁技术、封育技术、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节水灌溉造林模式、林农间作、特色药用植物种植模式等。

二、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公路沙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公路沙害(论文提纲范文)

(1)乌兰布和沙漠防沙技术措施复合作用机制及其优化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风速廓线研究
        1.2.2 风沙流研究
        1.2.3 工程防沙技术措施研究
        1.2.4 风沙环境风洞研究
    1.3 研究区概况
        1.3.1 地理位置
        1.3.2 地质地貌条件
        1.3.3 气候与水文
        1.3.4 土壤与植被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风洞实验设计方案
        2.2.2 野外试验设计方案
        2.2.3 数据分析方法
    2.3 技术路线
3 单一防沙措施对气流速度的影响与复合机制
    3.1 单一防沙措施水平气流速度场变化规律
        3.1.1 方格沙障对水平气流速度场的影响
        3.1.2 单行沙障对水平气流速度场的影响
        3.1.3 双行沙障对水平气流速度场的影响
    3.2 单一防沙措施气流速度廓线变化规律
        3.2.1 方格沙障对气流速度廓线的影响
        3.2.2 单行沙障对气流速度廓线的影响
        3.2.3 双行沙障对气流速度廓线的影响
    3.3 单一措施防风效应复合作用规律
        3.3.1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回归的防风效应复合模型
        3.3.2 单一防沙措施有效防护距离的确定
    3.4 小结
4 叠加防沙措施对气流速度的影响与复合机制
    4.1 叠加防沙措施水平气流速度场变化规律
        4.1.1 “前高后低”型双行沙障叠加模式
        4.1.2 “前窄后宽”型三行沙障叠加模式
        4.1.3 “前阻后固”型沙障叠加模式
    4.2 叠加防沙措施气流速度廓线特征
        4.2.1 “前高后低”型双行沙障叠加模式
        4.2.2 “前窄后宽”型三行沙障叠加模式
        4.2.3 “前阻后固”型沙障叠加模式
    4.3 叠加措施防风效应复合作用规律
        4.3.1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回归的防风效应复合模型
        4.3.2 叠加措施有效防护距离的确定
    4.4 小结
5 不同防沙措施对风沙流结构的影响及阻沙效果
    5.1 空洞时风沙流结构特征
        5.1.1 风沙流垂直分布
        5.1.2 不同高度层输沙量与风速的关系
    5.2 不同防沙措施前后风沙流结构特征
        5.2.1 单一防沙措施的风沙流结构特征
        5.2.2 叠加防沙措施的风沙流结构特征
    5.3 不同防沙措施周围阻沙效果
        5.3.1 单一防沙措施阻沙效果
        5.3.2 叠加防沙措施阻沙效果
    5.4 小结
6 不同防沙措施复合作用规律的野外实证
    6.1 不同防沙措施近地表风速度变化规律
        6.1.1 方格沙障对近地表风速的影响
        6.1.2 单行沙障对近地表风速的影响
        6.1.3 双行沙障对近地表风速的影响
    6.2 不同防沙措施近地表输沙变化规律
        6.2.1 方格沙障对近地表输沙量的影响
        6.2.2 单行沙障对近地表输沙量的影响
        6.2.3 双行沙障对近地表输沙量的影响
    6.3 不同防沙措施复合作用变化规律
        6.3.1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回归的防风效应复合模型
        6.3.2 不同防沙措施有效防护距离的确定
    6.4 小结
7 乌兰布和沙漠沙害防治模式优化配置方案
    7.1 乌兰布和沙漠风沙危害成因
    7.2 乌兰布和沙漠沙害防治模式构建
    7.3 乌兰布和沙漠沙害防治模式优化
8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2)青藏铁路沿线严重沙害区植被恢复措施及恢复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1.2.1 受损草地、退化草原植被恢复的研究
        1.2.2 高寒草地植被恢复的研究
        1.2.3 青藏铁路沿线植被恢复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水文条件
        2.1.3 植被状况
        2.1.4 沙害状况
    2.2 研究方法
        2.2.1 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植物播种实验研究
        2.2.1.1 实验草种选择
        2.2.1.2 试验方法
        2.2.1.3 调查及取样
        2.2.1.4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2.2.2 植生袋技术研究
        2.2.2.1 植生袋概况
        2.2.2.2 植生袋设计
        2.2.2.3 植生袋放置方案
        2.2.3 水压沙技术研究
        2.2.3.1 水压沙措施概况
        2.2.3.2 水压沙措施示意图
        2.2.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2.2.4 西格段植被恢复效果研究方法
        2.2.4.1 样方设置与调查采样
        2.2.4.2 样品的测定分析与数据处理
        2.2.4.3 群落草本重要值计算
        2.2.4.4 群落生物量及生产力计算
3 青藏铁路措那湖沿线风沙防治及植被恢复措施研究
    3.1 青藏铁路措那湖沿线现有防沙工程措施概况
        3.1.1 防沙措施布设
        3.1.1.1 空心挂板沙障
        3.1.1.2 实心挂板沙障
        3.1.1.3 石方格沙障
        3.1.1.4 PE网格沙障
        3.1.1.5 PE阻沙网沙障
    3.2 防沙措施效果
    3.3 措那湖沙害区采用植被恢复的防沙措施研究
        3.3.1 播种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1 不同处理中植物株高与根长
        3.3.1.2 不同处理中的生物量及其分配
        3.3.1.3 总生物量
        3.3.1.4 地上、地下生物量
        3.3.1.5 根冠比
        3.3.1.6 不同处理中样方总盖度
        3.3.1.7 不同混播比例对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
        3.3.2 植生袋实验结果与分析
        3.3.3 水压沙实验结果与分析
        3.3.4 小结
4 青藏铁路西格(西宁至格尔木)段风沙防治研究
    4.1 青藏铁路西格段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恢复效果研究
        4.1.1 现有防沙措施概况
        4.1.2 不同恢复模式恢复效果的结果分析
        4.1.2.1 各模式内群落地上生物量和生产力对比
        4.1.2.2 各模式内植被恢复情况
        4.1.2.3 各模式下土壤物理性质
        4.1.2.4 各模式下土壤化学性质
        4.1.3 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1.1 青藏铁路措那湖沙害区植被恢复实验
        5.1.2 青藏铁路西格段沿线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调查与研究
    5.2 讨论及研究展望
        5.2.1 讨论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项目资助
致谢

(3)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沙害综合治理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沙害综合治理
        1.2.2 国内沙害综合治理
        1.2.3 乌兰布和沙漠防沙治沙研究进展
    1.3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条件
        2.2.1 气候
        2.2.2 地形地貌
        2.2.3 植被
        2.2.4 土壤
        2.2.5 水文
    2.3 社会经济
    2.4 生态环境建设概况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技术路线
4 资源条件分析
    4.1 自然条件分析
        4.1.1 气候资源
        4.1.2 土地资源
        4.1.3 水资源
        4.1.4 植被资源
    4.2 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4.2.1 交通
        4.2.2 电力通讯
        4.2.3 人口现状
5 措施布局与方案设计
    5.1 原有植被生态保护布局与健康经营
    5.2 研究区带状防护体系框架布局与设计
        5.2.1 研究区西侧外缘沙漠前沿阻沙固沙林带
        5.2.2 磴-乌二级纵向穿沙公路沿线景观护路林带
        5.2.3 研究区东侧沿黄景观护岸林带
        5.2.4 横向护路护渠阻沙林带
    5.3 农田防护林网结构与配置设计
    5.4 高大流动沙丘区综合治理措施设计
6 防沙治沙技术典型工程
    6.1 植物活沙障典型工程
    6.2 化学固沙典型工程
    6.3 沙冬青复壮更新典型工程
    6.4 公路沙害防治典型工程
    6.5 万亩梭梭林典型工程
    6.6 抗性植物材料引种栽培典型工程
7 投资估算、效益分析
    7.1 投资估算
    7.2 效益分析
        7.2.1 生态效益
        7.2.2 经济效益
        7.2.3 社会效益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图
个人简介
校内导师简介
校外导师简介
致谢

(4)甘肃河西地区公路沙害的预防和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 风沙对公路危害的类型和特征
    1.1 沙埋
    1.2 风蚀
2 防治公路沙害的主要措施
    2.1 因地制宜, 正确选线
    2.2 重视公路防沙体系建设
    2.3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2.4 因害设防, 因地制宜
    2.5 根据沙区特点, 综合治理
3 结语

(5)太中银铁路沙害调查和治理措施选择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沙害治理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关键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形、地貌及沙丘分布、移动特点
        2.1.1 毛乌素沙地地形、地貌
        2.1.2 毛乌素沙地沙丘分布、移动特点
    2.2 气候条件
        2.2.1 日照
        2.2.2 气温变化
        2.2.3 降水量、蒸发量和干燥度
        2.2.4 风和风沙日
    2.3 水文条件
    2.4 土壤
    2.5 植被
    2.6 太中银铁路沿线植被特征
3 太中银铁路沙害调查及特点分析
    3.1 毛乌素沙地沙害产生的原因
        3.1.1 自然因素
        3.1.2 人为因素
    3.2 太中银铁路沿线沙害产生的原因
        3.2.1 农田开垦
        3.2.2 滥牧
        3.2.3 樵采
        3.2.4 施工破坏
        3.2.5 交通破坏
        3.2.6 新修线路对原地形地貌的影响
    3.3 沿线沙丘分布及形态特点
        3.3.1 流动沙丘
        3.3.2 抛物线半固定沙丘
        3.3.3 灌丛沙丘
    3.4 风沙对线路的危害情况
        3.4.1 定银线(K1476+400~K1564+500)
        3.4.2 太中线(K1469+900~K1473+700)
    3.5 太中银铁路沿线沙源特点
        3.5.1 沙源类型
        3.5.2 沙源分布特点
        3.5.3 沿线风沙运动特点
        3.5.4 沿线风沙对铁路危害
    3.6 本章小结
4 太中银铁路沿线沙害的防治原则
5 太中银铁路防沙体系建设及沙害治理措施选择
    5.1 太中银铁路防沙工程体系的建立
        5.1.1 单一固沙体系
        5.1.2 工程固沙措施与植物固沙措施相结合综合固沙体系
        5.1.3 远阻近固,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沙体系
    5.2 太中银铁路沙害治理措施的选择
        5.2.1 固沙措施
        5.2.2 阻沙措施
        5.2.3 固阻结合(格状防沙网固沙措施与复式阻沙栅栏阻沙措施相结合)
        5.2.4 远阻近固、固阻结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
    5.3 本章小结
6 定边工点防沙措施研究及效益评价
    6.1 定边段沙害成因分析
        6.1.1 历史人为因素
        6.1.2 近代人为因素
        6.1.3 自然因素
        6.1.4 定边段铁路沿线沙源分布特点
        6.1.5 铁路沿线沙害具体表现方式
    6.2 定边段沙害程度评价
    6.3 治理原则
    6.4 定边段铁路沿线沙害治理措施
        6.4.1 清沙
        6.4.2 固沙措施
        6.4.3 植物措施
        6.4.4 综合治理措施
    6.5 沙害治理效益评价
        6.5.1 风速及沙丘移动速度
        6.5.2 风沙流运动特点
        6.5.3 防护体系的防风阻沙效益
        6.5.4 治理措施实施后输沙率的变化
        6.5.5 线路沙害减轻情况
    6.6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集二铁路防风固沙植物防护措施对环境影响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评价依据
        1.4.3 评价基准
        1.4.4 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2 研究区自然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征
    2.3 土壤特征
    2.4 植被特征
    2.5 水资源特征
    2.6 野生动植物及矿产资源
3 集二铁路沙害及综合治理工程评价
    3.1 集二铁路沙害成因及治理对策
        3.1.1 铁路防护体系建设前沙害状况
        3.1.2 集二线沙害表现形式
        3.1.3 沙害形成成因
        3.1.4 铁路自身结构的障碍作用
        3.1.5 路基、路堑积沙机理分析
        3.1.6 集二铁路沿线积沙危害分级
        3.1.7 集二线沙害的特征
    3.2 集二线沙害的分布类型
    3.3 集二线沙害综合治理工程
    3.4 防护体系建设技术
        3.4.1 集二线沙害综合防治原则
        3.4.2 集二线沙害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4 植树造林与滴灌技术应用的评价
    4.1 造林树种选择
    4.2 林带结构与树种配置
        4.2.1 集二线干旱草原人工林带结构
        4.2.2 集二线半荒漠草原人工林带结构
        4.2.3 集二线沙漠地带人工林带结构
        4.2.4 集二线荒漠草原人工林带结构
    4.3 滴灌技术在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4.3.1 长距离管路滴灌系统及节水灌溉技术
        4.3.2 滴灌远程集中控制系统
    4.4 小结
5 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的评价
    5.1 人工林建设生态效益
        5.1.1 造林保存率调查
        5.1.2 不同配置下树种生长状况调查
    5.2 封育恢复天然植被效果
        5.2.1 三种类型样地植被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5.2.2 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恢复的差异性
    5.3 小结
6. 防风固沙植物防护措施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
    6.1 治理工程典型地段的选择
    6.2. 观测指标及方法
        6.2.1 风速等气象数据采集与处理
        6.2.2 土样采集与处理
        6.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6.3 防护体系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
        6.3.1 防护体系概述
        6.3.2 防风效益分析
        6.3.3 对粗糙度的影响
        6.3.4 防护带内温湿度变化
        6.3.5 防护带内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6.4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问题探讨
    7.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公众参与
附录二、集二铁路沿线生态环境变化调查表
附件三、集二铁路线路图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太中银铁路沿线沙害的治理原则及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毛乌素沙地自然环境特征
2 毛乌素沙地沙丘分布特点
3 太中银铁路沙害产生的原因
    3.1 自然因素
    3.2 人为因素
4 太中银铁路沿线沙害的特点
    4.1 沿线沙物质与风动力特点
    4.2 沿线风沙运动特点
    4.3 沿线沙害对线路危害方式
5 太中银铁路沿线沙害的治理原则
    5.1 因地制宜
    5.2 因害设防
    5.3 就地取材
    5.4 固阻结合
    5.5 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
    5.6 植物措施为根本
    5.7 综合治理
    5.8 因时制宜
6 治理效果
    6.1 工程措施的效果
    6.2 植物措施效果
7 结论

(8)G111线公路内蒙古科右中旗段沙害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公路风沙危害与治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公路风沙危害与治理的国外研究现状
        1.2.2 公路风沙危害与治理的国内研究现状
    1.3 沙化草地植被恢复研究的国内外发展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1 本文研究目标
        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公路沙害防治理论与工程技术
    2.1 工程防护
        2.1.1 工程防护的原理及分类
        2.1.2 固沙工程
        2.1.3 阻沙工程
        2.1.4 导沙工程
        2.1.5 输沙工程
    2.2 生物防护
    2.3 化学防护
    2.4 综合防护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试验区沙害及自然地理状况现状调查分析
    3.1 研究试验区自然地理概况
        3.1.1 研究试验区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
        3.1.2 研究试验区水文特征
        3.1.3 研究试验区社会经济状况
        3.1.4 研究试验区土壤特征
        3.1.5 研究试验区植被特征
    3.2 研究试验区生态建设
    3.3 研究试验区沙害现状
    3.4 研究试验区公路沙害成因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科尔沁沙化草地G111 线路域植被恢复试验研究
    4.1 科尔沁沙地的性质及其植被的可恢复性
        4.1.1 科尔沁沙地的性质
        4.1.2 科尔沁沙地植被的可恢复性
        4.1.3 沙地植被恢复途径
    4.2 围栏封育加人工补植模式的理论基础
    4.3 G111 线科右中旗段路域植被恢复试验研究
        4.3.1 试验内容
        4.3.2 试验设计
        4.3.3 调查与测定方法
        4.3.4 试验过程
        4.3.5 后期抚育管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围栏封育试验结果分析
        4.4.2 人工补植试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公路沿线路域沙地经济开发研究
    5.1 人工栽培麻黄草
        5.1.1 公路沿线人工栽培麻黄草试验
        5.1.2 公路沿线人工栽培麻黄草试验结果与分析
    5.2 人工栽培沙棘
        5.2.1 试验地选择
        5.2.2 试验方案
        5.2.3 试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一、通过本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沙漠油田公路路面结构与线形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长庆油气田公路现状
    1.2 目前国内同地区、同级别道路设计的标准
        1.2.1 我国农村公路设计标准
        1.2.2 甘肃省农村道路标准
    1.3 国内、外沙漠公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3.1 我国沙漠公路现状
        1.3.2 我国沙漠公路存在的问题
        1.3.3 国内、外关于沙漠公路的相关研究
    1.4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国内外公路线形指标与沙漠路面结构调查
    2.1 国外公路线形指标调查分析
        2.1.1 线形连续性指标
        2.1.2 舒适性指标
        2.1.3 运行速度
    2.2 国内公路线形指标调查分析
        2.2.1 平面线形指标
        2.2.2 纵断面线形指标
        2.2.3 停车视距指标
        2.2.4 超高指标
    2.3 国外沙漠路面结构调查分析
    2.4 国内沙漠路面结构调查分析
        2.4.1 我国沙漠地区地理、自然气候状况分析
        2.4.2 我国沙漠路面结构、材料调查分析
        2.4.3 我国沙漠路面使用状况调查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油田车辆特性与油田公路线形指标
    3.1 油田公路路线设计标准制定依据
    3.2 油田公路车辆特性分析
        3.2.1 油田公路设计车型
        3.2.2 油田公路设计交通量
        3.2.3 油田公路设计车速与运行车速
    3.3 油田公路线形设计
        3.3.1 直线设计
        3.3.2 圆曲线设计
        3.3.3 缓和曲线设计
        3.3.4 超高设计
        3.3.5 纵坡设计
        3.3.6 竖曲线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沙漠油田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
    4.1 典型沙漠地区路基设计参数调查
    4.2 沙漠油田公路路基合理填筑高度研究
        4.2.1 道路沙害的主要形式
        4.2.2 风沙流场与填土高度间的统计规律
        4.2.3 不同等级沙漠油田公路路基填土高度确定
    4.3 沙漠油田公路路基设计
        4.3.1 沙漠油田公路路基设计原则及有关规定
        4.3.2 沙漠油田公路路基路基结构设计形式
        4.3.3 沙漠油田公路路基路基横断面设计
    4.4 沙漠油田公路路基施工控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沙漠油田公路路面结构设计
    5.1.国内外沙漠公路路面结构分析
    5.2.沥青面层材料设计参数调查
    5.3.沙漠油田公路设计原则
    5.4.沙漠油田公路路面结构组合推荐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油田公路固沙防沙与绿化体系
    6.1 公路防沙治沙原则及主要措施
        6.1.1 公路防沙治沙原则
        6.1.2 防风沙工程措施
        6.1.3 固沙植物措施
    6.2 沙漠公路防沙固沙体系
        6.2.1 工程防沙体系
        6.2.2 植物防沙体系
        6.2.3 公路防沙体系的建立
    6.3 沙漠公路沙害控制措施
        6.3.1 我国沙害基本现状和特点
        6.3.2 公路沙害危害形式
        6.3.3 沙漠公路控制沙害措施
    6.4 长庆油田实体工程应用
        6.4.1 侯北井区主干沥青道路
        6.4.2 姬塬油田罗1井组道路
        6.4.3 长庆油气田路线设计标准
        6.4.4 长庆油气田路基设计
        6.4.5 长庆油气田路面设计
        6.4.6 长庆油气田桥涵设计
        6.4.7 路线交叉及交通安全设施
主要研究结论与进一步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10)新疆沙质荒漠化防治区划及分区防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与关键的科学问题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
第二章 新疆沙漠化形成背景及演变过程
    2.1 新疆沙漠化现状分析
        2.1.1 新疆沙漠化的空间分布格局
        2.1.2 新疆沙漠化的主要形式
        2.1.3 新疆沙漠化的主要危害状况
    2.2 新疆沙漠化形成背景
    2.3 新疆沙漠化演化过程
        2.3.1 新疆沙漠化演化历史
        2.3.2 新疆沙漠化发展趋势
第三章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研究
    3.1 已有的相关工作简介
    3.2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的目标、原则及方法
    3.3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的指标体系
    3.4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方案
第四章 新疆沙漠化分区防治技术与模式
    4.1 新疆沙漠化防治的指导思想、战略思路与对策
        4.1.1 指导思想
        4.1.2 战略思路与对策
    4.2 新疆沙漠化分区防治技术与模式
        4.2.1 新疆沙漠化防治适用技术与模式
        4.2.2 新疆沙漠化分区适用防治技术与模式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区划成果表格
附录 B 新疆沙漠化适用防治技术与模式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公路沙害(论文参考文献)

  • [1]乌兰布和沙漠防沙技术措施复合作用机制及其优化配置[D]. 闫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2]青藏铁路沿线严重沙害区植被恢复措施及恢复效果研究[D]. 任康.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3]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沙害综合治理规划研究[D]. 王春媛.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4]甘肃河西地区公路沙害的预防和治理[J]. 李坤. 科技视界, 2015(27)
  • [5]太中银铁路沙害调查和治理措施选择及效果评价[D]. 秦雷. 兰州交通大学, 2013(02)
  • [6]集二铁路防风固沙植物防护措施对环境影响的评价[D]. 赵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12(05)
  • [7]太中银铁路沿线沙害的治理原则及措施研究[J]. 朱生宪,徐实,杨有海,秦雷.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2(04)
  • [8]G111线公路内蒙古科右中旗段沙害防治技术研究[D]. 刘畅. 吉林大学, 2011(05)
  • [9]沙漠油田公路路面结构与线形指标研究[D]. 牛刚. 长安大学, 2010(02)
  • [10]新疆沙质荒漠化防治区划及分区防治模式研究[D]. 阿力木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9(01)

标签:;  ;  ;  ;  ;  

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公路沙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