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氮与寄生虫感染的研究进展

一氧化氮与寄生虫感染的研究进展

一、一氧化氮与寄生虫感染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伊娜娜[1](2020)在《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旋毛虫入侵及免疫调节过程中功能的研究》文中提出旋毛虫是一种食源性寄生虫。在旋毛虫寄生期间,宿主需要尽可能的排出病原生物,而寄生虫需要在宿主体内成功繁殖和生存,因此在寄生过程中逐渐进化出一种复杂的宿主-寄生虫相互作用关系,而旋毛虫serpin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TsSPI)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TsSPI在旋毛虫ML、AW、NBL中都有表达,其中在ML期表达水平最高。本研究旨在通过RNAi研究TsSPI在旋毛虫入侵以及调节宿主免疫方面的功能,同时探讨重组蛋白TsSPI在体外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本研究利用RNA干扰技术来探索TsSPI基因在旋毛虫生命周期中的功能。设计合成三条特异性siRNA(siRNA-153、siRNA-479、siRNA-986),同时体外合成特异性dsRNA-TsSPI,利用脂质体辅助浸泡的方法将特异性siRNA和dsRNA传递到旋毛虫肌幼虫体内,结果发现RNAi可以有效地传递到旋毛虫肌幼虫体内;利用qPCR和Western-blot检测TsSPI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发现siRNA和dsRNA-TsSPI的沉默效果为剂量依赖性,且2μM siRNA或60ng/μl dsRNA为最佳的作用浓度;三组特异性siRNA和dsRNA-TsSPI均可有效的降低TsSPI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其中siRNA-986和dsRNA-TsSPI效果最佳,考虑到成本,后续实验均利用60ng/μl dsRNA-TsSPI进行;利用dsRNA-TsSPI浸泡处理旋毛虫2 d后开始有很好的沉默效果,3 d后沉默效果最佳,而且持续到7 d依旧有显着的沉默效果,可见在后续感染实验中,整个肠期感染阶段(感染后3-7 d)内经过dsRNA-TsSPI浸泡处理的旋毛虫都处于TsSPI基因沉默状态;利用检测dsRNA-TsSPI处理后的旋毛虫中Ts Ka SPI的基因转录水平及蛋白水平的方法验证dsRNA-TsSPI干扰的特异性,结果显示dsRNA-TsSPI特异性良好。在本研究中,dsRNA介导的TsSPI基因沉默不影响幼虫在体外的蜕皮和存活率,但降低旋毛虫体外入侵肠上皮细胞的能力。将各组旋毛虫肌幼虫感染小鼠,结果发现与对照感染组相比,TsSPI基因沉默组小鼠肠道成虫荷和肌肉中肌幼虫数量均显着降低,但两组之间相同数量的成虫产出的新生幼虫数量没有差异。dsRNA干扰遗传性分析结果显示,旋毛虫成虫的TsSPI基因依旧受到抑制,而P 1代肌幼虫中TsSPI基因已经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我们推测肌肉中P 1代肌幼虫数量降低可能是肠道成虫荷降低导致的。将dsRNA-TsSPI介导的TsSPI基因沉默的旋毛虫感染小鼠,小鼠感染后4 d、7 d取腹腔巨噬细胞,用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感染旋毛虫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IL-12和抗炎性细胞因子TGF-β、IL-10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这种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形成的混合体内环境有利于旋毛虫的寄生;与感染后4 d相比,感染后7 d,促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抗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没有显着变化。与感染未经过处理的旋毛虫的小鼠相比,感染TsSPI基因沉默的旋毛虫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可见TsSPI基因沉默后,旋毛虫引起的宿主炎性反应显着加剧,说明TsSPI可能通过影响宿主炎症因子之间的平衡缓解旋毛虫引起的宿主炎性反应。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巨噬细胞P65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感染旋毛虫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65磷酸化水平显着升高;和感染后4 d相比,感染后7 d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65磷酸化显着降低,间接证明了随着感染时间的推移,旋毛虫引起的宿主免疫反应从Th1/Th2混合型反应转变为Th2型免疫反应为主。而与感染未经处理的旋毛虫的小鼠相比,感染TsSPI基因沉默的旋毛虫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65磷酸化水平显着升高,说明TsSPI可以缓解旋毛虫感染引起的巨噬细胞NF-κB的磷酸化,进而抑制宿主炎症反应。利用qPCR检测旋毛虫感染后腹腔巨噬细胞中效应因子CAM标志物i NOs和AAM标志物Arg-1的m RNA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感染旋毛虫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效应因子i NOs以及Arg-1的表达量均显着升高;和感染后4 d相比,感染后7 d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 NOs表达量显着降低,而Arg-1表达量则显着升高,说明旋毛虫感染可以调节宿主巨噬细胞极化。与感染未经处理的旋毛虫的小鼠相比,感染TsSPI基因沉默的旋毛虫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效应因子i NOs的相对表达量显着升高,而效应因子Arg-1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说明TsSPI在旋毛虫调节宿主巨噬细胞极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诱导表达重组蛋白TsSPI和mu TsSPI,其中mu TsSPI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活性降低的突变体TsSPI。qPCR检测各CAM相关因子转录水平变化,结果显示,TsSPI可以抑制LPS介导巨噬细胞分泌CAM相关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IL-12和效应因子i NOs的转录表达,同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P65磷酸化水平和IRAK、IκB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TsSPI可以抑制LPS介导的IRAK、IκB降解以及P65磷酸化,并且如果改用突变体刺激,以上调节功能均明显减弱。可见TsSPI可以依赖丝氨酸蛋白酶抑制活性抑制LPS介导的NF-κB通路活性,并进一步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效应因子i NOs的释放,阻止巨噬细胞向CAM极化。利用重组蛋白TsSPI和mu TsSPI直接刺激巨噬细胞。qPCR检测各AAM相关因子转录水平变化,结果显示,TsSPI可以有效的促进AAM相关抗炎性细胞因子TGF-β、IL-10和效应因子Arg-1的转录表达。同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JAK2和STAT3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TsSPI可以刺激激活JAK2和STAT3发生磷酸化,改用突变体刺激并不影响这种调节功能。可见TsSPI可以刺激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同时促进抗炎性细胞因子TGF-β、IL-10和AAM标志效应因子效应因子Arg-1的分泌,促进巨噬细胞向AAM极化。综上所述,dsRNA-TsSPI可以特异而有效的抑制TsSPI的基因转录水平及蛋白水平。TsSPI可能不直接参与寄生虫自身的生长和繁殖,但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调节旋毛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TsSPI基因沉默可以增强巨噬细胞NF-κB的磷酸化水平,促进巨噬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调节巨噬细胞极化。重组蛋白TsSPI可以依赖丝氨酸蛋白酶抑制活性抑制LPS介导的NF-κB通路活性,同时刺激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并调节相应细胞因子和效应因子的表达。TsSPI可能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进而影响宿主炎症因子之间的平衡,从而调节宿主免疫反应,为旋毛虫在宿主中的定殖创造有利环境。

张小凡[2](2020)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非编码RNA谱鉴定及作用于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棘球蚴病又称为包虫病,是由棘球属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于人和多种食草类家畜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其主要寄生部位为肝脏和肺脏。包虫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为我国重点防治的重大疾病。由细粒棘球蚴寄生引起的囊型包虫病,在我国广泛流行,受危胁人口数、患病数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一类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可有效启动初次免疫应答,在寄生虫感染时决定机体免疫应答方向。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cells,MDSC)和调节性 T 细胞(regulatoryT cells,Treg)是两群主要引起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两者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感染小鼠的外周血、腹腔和脾脏中明显富集。DC和MDSC可诱导Treg的产生,且DC可由MDSC分化产生。研究发现,寄生虫可释放携带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的外泌体,参与寄生虫-寄生虫的信息交流,寄生虫-宿主的相互作用,在寄生虫感染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寄生虫源外泌体含有大量的miRNAs,可被宿主细胞摄取,进而调控宿主的免疫应答。然而,DC和抑制性细胞群(MDSC和Treg)在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的原发感染病灶肝脏的动态变化情况尚不清楚;原头节源外泌体及其含有的miRNAs在细粒棘球蚴感染致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机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建立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模型,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感染早、中、晚期(3、6和12个月)肝脏白细胞DC、MDSC和Treg的比例动态变化情况。采用超速离心获得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样囊泡(protoscoleces derived exosome like vesicles,PSC-ELVs)和囊液源外泌体样囊泡(hydatid fluid derived exosome like vesicles,HF-ELVs),进行高通量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PSC-ELVs和HF-ELVs的ncRNAs(包括 miRNAs、lncRNAs 和 circRNAs)表达谱,对 PSC-ELVs 中含量前20的miRNAs进行筛选和鉴定,分析预测其潜在的靶基因,构建lncRNA-mRNA-miRNA调控网络,初步探索PSC-ELVs中最为丰富的miRNAs可能参与宿主的免疫调控和发病机制,为进一步研究这两种ELVs中miRNAs在寄生虫-宿主相互作用中的免疫调控功能提供理论基础。细粒棘球绦虫排泄分泌抗原(excretion-secretion antigens,ES)可调控DC的成熟和功能,影响炎症因子释放,调节Th1/Th2型免疫应答。外泌体是ES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参与核酸运输,细胞间物质交换和抗原递呈等。本研究通过将原头节源外泌体与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共培养,分析其对BMDC表面MHCII分子和共刺激分子表达,以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探索原头节源外泌体及其含有的miRNAs对DC的功能及作用机制,为原头节源外泌体及其含有的miRNAs参与宿主免疫应答的作用提供理论及分子基础,也为包虫病临床诊断和基因治疗等研究提供新思路。一、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树突状细胞和免疫抑制细胞群比例动态变化研究建立细粒棘球蚴感染Balb/c小鼠模型,每只感染组小鼠腹腔注射2 000个原头节,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感染早、中、晚期)收集肝脏白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肝脏白细胞中DC、MDSC及其亚型M-MDSC、PMN-MDSC与Treg细胞的比例;动态分析感染小鼠肝脏DC和免疫抑制细胞群(MDSC和Treg)比例的变化。结果显示,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DC细胞比例分别为(5.27±0.55)%、(6.87±0.32)%和(18.5±0.64)%,对照组分别为(5.92±0.43)%、(5.99±0.12)%和(13.73±0.22)%,感染后6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MDSC 比例分别为(1.61±0.36)%、(5.68±0.69)%和(16.18±0.69)%,对照组分别为(2.19±0.42)%、(0.99 ±0.07)%和(4.18±0.84)%,感染后6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后肝脏白细胞中M-MDSC 比例分别为(0.69±0.27)%、(5.30±0.72)%和(10.75±0.29)%,对照组分别为(0.42± 0.24)%、(0.69±0.02)%和(2.12±0.13)%,感染后 6 和 12 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PMN-MDSC 比例分别为(0.93 ± 0.23)%、(0.32±0.02)%和(5.14±1.03)%,对照组分别为(1.77±0.26)%、(0.28±0.05)%和(1.99±0.90)%,感染后3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Treg细胞比例分别为(3.35 ± 0.14)%、(6.24±0.38)%和(3.41±0.07)%,对照组分别为(3.48±0.46)%、(3.65±0.45)%和(3.12±0.12)%,感染后6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小鼠感染原头节6和12个月后,肝脏白细胞中DC、MDSC与Treg细胞比例增加;其中MDSC比例变化更明显,以M-MDSC为主;同时可由M-MDSC分化形成的DC也明显升高,提示M-MDSC可能在小鼠感染细粒棘球蚴中后期发挥主要免疫抑制作用,且可能促进DC的产生。二、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非编码RNA表达谱分析通过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protoscoleces,PSCs)的培养液和绵羊可育囊的囊液(hydatid fluid,HF)进行超速离心获得PSC-ELVs和HF-ELVs。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粒子跟踪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对分离获得的两种外泌体进行鉴定,其大小,形态与外泌体一致,且含有特定的外泌体标记物。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了两种ELVs的ncRNAs(包括miRNAs、lncRNAs和circRNAs)表达谱,并利用GO和Pathway对PSC-ELVs中含量前20的miRNAs功能进行预测。在PSC-ELVs和HF-ELVs中,分别鉴定出1 18和58个miRNAs,两者共表达的miRNAs共有53个,其中PSC-ELVs特异表达65个,HF-ELVs特异表达5个。在PSC-ELVs和HF-ELVs分别鉴定出2 361和1 254个lncRNAs,其中两者共表达的lncRNAs共有1 004个,PSC-ELVs特异表达1 357个,HF-ELVs特异表达250个。PSC-ELVs中含量前20的miRNAs和circRNAs的表达量高于HF-ELVs中相应的miRNAs和circRNAs,而lncRNAs的表达量则低于HF-ELVs。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对miRNAs测序结果进行验证。此外,从PSC-ELVs含量前20的miRNAs中筛选出与宿主免疫应答有关的miRNAs,及其调控的lncRNAs 和 mRNAs,并构建了一个包含 5 个 miRNAs,41 个 lncRNAs 和 23 个mRNAs的ceRNA调控网络。PSC-ELVs含量前20的miRNAs的靶基因可能参与调控寄生虫感染过程中的炎症反应、MAPK级联反应和胶原分解代谢过程。此外,egr-miR-4989-3p 为 PSC-ELVs 和 HF-ELVs 中含量最高的 miRNA,与 egr-miR-277a-3p同属一个miRNA家族,具有相同的种子序列。本研究为首次鉴定获得PSC-ELVs和HF-ELVs中的ncRNAs谱,可能与宿主免疫应答和发病机理有关。这两种外泌体中含量丰富的miRNAs可能介导相关信号通路或与靶基因相互作用方式,在外泌体参与寄生虫-宿主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的免疫调控作用。三、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miRNA作用于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通过将PSC-ELVs与BMDC共孵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PSC-ELVs可被BMDC内化摄取,qRT-PCR检测发现PSC-ELVs能将携带的miRNAs转运至BMDC中。通过qRT-PCR和ELISA分别检测处理后的BMDC细胞因子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BMDC表面MHCⅡ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结果发现PSC-ELVs可有效诱导BMDC产生促炎性因子IL-6、IL-12、TNF-α、IL-β、IFN-γ和抑炎性因子IL-10,且大多数与LPS存在协同作用,上调细胞表面MHC Ⅱ分子和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40、PDL1和PDL2的表达,这一结果提示PSC-ELVs可能携带某些毒力分子诱导BMDC成熟且往刺激型DC极化,呈现明显的促炎特性,可能产生Th1型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有助于杀伤并清除入侵的病原体而保护机体。将miR-277a-3p和miR-4989-3p的mimic 和 inhibitor 转染 BMDC 后,qRT-PCR 检测发现,miR-277a-3p 和 miR-4989-3p诱导BMDC促炎性因子IL-6、IL-12和TNF-α的mRNA水平显着增加,抑炎性因子IL-10的mRNA水平显着降低,提示miR-277a-3p和miR-4989-3p可诱导BMDC产生炎性因子,往刺激型DC极化。miR-277a-3p和miR-4989-3pmimic诱导BMDC IGF1和NF-κB1的mRNA水平显着降低,NF-κB P65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显着增加,并增加其磷酸化水平,提示IGF1和NF-κB1是miR-277a-3p和miR-4989-3p潜在的靶基因,可能通过活化NF-κB P65并使其磷酸化,进而诱导促炎性因子产生。本研究为进一步明确原头节源外泌体及其含有的miRNAs调控宿主免疫应答机制及包虫病防治研究提供新思路和分子基础。

马小涵[3](2020)在《旋毛虫感染宿主血清中差异miRNA的功能及诊断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旋毛虫病是一种遍及全世界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目前其感染宿主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发现在寄生虫感染的宿主血液循环中可稳定地检测到宿主或寄生虫来源的miRNA,它们通过靶向调节宿主mRNA,从而参与宿主-寄生虫的相互调节,或成为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本研究应用高通量测序对旋毛虫感染小鼠血清中旋毛虫和小鼠来源的差异miRNA分别进行检测,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miRNA进行功能分析,同时对不同感染时期血清中它们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对宿主血清中发现的旋毛虫miRNA应用于旋毛虫病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以期为揭示旋毛虫病的致病机制、寻找新型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标等提供新思路。材料方法1.旋毛虫感染血清中宿主差异miRNA的鉴定 将60只小鼠随机平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组小鼠经口灌胃旋毛虫肌幼虫500条/只,对照组小鼠经口灌胃生理盐水,于感染后30 d摘眼球取血清,提取总RNA,用于高通量测序及qRT-PCR验证。对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寻找旋毛虫感染血清中差异的小鼠miRNA,对其进行GO功能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另将540只小鼠随机平分为感染组及对照组,在感染后12、18及30 d收集小鼠血清,应用qRT-PCR对不同感染时期血清中差异的小鼠mi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2.宿主感染血清中旋毛虫来源miRNA的鉴定及诊断价值 实验分组及血清样本采集、总RNA的提取同上,采用高通量测序对小鼠血清中旋毛虫来源的miRNA进行鉴定,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鉴定的旋毛虫miRNA(let-7、miR-9、miR-1、miR-7-5p)进行功能分析,对感染12、18、30 d小鼠血清中它们的表达水平进行qRT-PCR检测,绘制ROC曲线分析其对旋毛虫病的诊断价值。qRT-PCR分析感染6、8、10、12 d小鼠血清中旋毛虫miR-9和miR-1的表达变化,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它们对旋毛虫病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最后,对旋毛虫及其他寄生虫(并殖吸虫、裂头蚴、囊尾蚴、日本血吸虫、棘球蚴)感染的人血清中这四种mi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绘制ROC曲线,明确其对旋毛虫病的特异性诊断价值。结果1.在旋毛虫感染小鼠血清中10个小鼠miRNA发生差异表达,其中5个明显上调(miR-467a-3p、miR-467d-3p、miR-376b-3p、miR-664-3p 和 miR-292a-5p),5 个明显下调(miR-199a-5p、miR-455-5p、miR-125b-5p、miR-125a-5p 和miR-615-3p)。GO功能及KEGG通路分析显示,它们具有调节蛋白质磷酸化、细胞粘附等功能,参与粘着斑、MAPK等信号通路。qRT-PCR分析显示,在5个表达上调的小鼠miRNA中,miR-467a-3p和miR-467d-3p的表达水平从感染12 d到30 d逐渐增高;miR-376b-3p和miR-664-3p的表达水平在感染18 d时最高,随后逐渐降低。miR-292a-5p的表达水平从感染12 d到30d逐渐降低。在5个下调的miRNA中,除miR-199a-5p在感染30 d时显着下调外,其余4个miRNA(miR-455-5p、miR-125b-5p、miR-125a-5p 和 miR-615-3p)的表达在感染的不同时间均显着下调。2.高通量测序分析显示,在小鼠感染血清中共发现4个旋毛虫miRNA(let-7、miR-9、miR-1和miR-7-5p)。GO功能及KEGG通路分析显示,它们具有激酶活性、细胞间粘附等功能,主要参与Ras1、PI3K-Akt和MAPK等信号通路。qRT-PCR分析显示,小鼠血清中旋毛虫let-7的表达水平从感染12 d到30 d逐渐增高;miR-9的表达水平从感染12 d到30 d逐渐下降;miR-7-5p的表达水平在感染18 d时最高,然后逐渐降低;而miR-1的表达在不同感染时间均显着增高。3.宿主血清中旋毛虫来源的miR-7、miR-9、miR-1和let-7对人旋毛虫病均具有诊断价值(P<0.001),且四者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效能,可用于旋毛虫病与其他几种寄生虫病的鉴别诊断。miR-9在旋毛虫感染小鼠早期血清中表达增高,其对旋毛虫早期感染具有诊断价值(P<0.001)。结论1.旋毛虫感染的小鼠血清中共10个小鼠miRNA发生差异表达,它们具有调节蛋白质磷酸化、细胞粘附等功能,参与粘着斑、MAPK信号通路,可能在宿主应对旋毛虫感染的免疫应答等中发挥作用。2.旋毛虫感染的小鼠血清中发现4个旋毛虫来源的miRNA:let-7、miR-9、miR-1及miR-7,具有激酶活性、细胞间粘附等功能,参与PI3K-Akt、Ras1等信号通路,其可能调控宿主的基因表达,从而实现寄生于宿主横纹肌的目的。3.宿主血清中旋毛虫来源的let-7、miR-9、miR-1及miR-7对旋毛虫病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且miR-9可作为旋毛虫早期感染的有效诊断指标。

高勇强[4](2020)在《髓源性抑制细胞在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文中提出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也是一种免疫病理性疾病。在中国危害最大的血吸虫病原体是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在血吸虫病免疫病理形成过程中,存在多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作用,如Th1/Th2、Th17/Treg细胞亚群的失衡,IL-1、IL-6及TNF-α等前炎性细胞因子的显着性升高,IL-4与IFN-γ细胞因子的失衡等。近年来研究发现:在寄生虫感染宿主后,体内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大量增殖和聚集在病变组织中,显着抑制宿主免疫应答,从而调节过度炎症反应,但这种抑制作用也有利于虫体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为探索MDSC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宿主体内的分布及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在构建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分离和分析血吸虫病模型小鼠各时期骨髓、血液、肝脏以及脾脏中的MDSC增殖状况、特性和动态水平变化;研究MDSC亚群对血吸虫病模型小鼠体内CD4+T和CD8+T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分析MDSC对Treg细胞水平的影响。从而为MDSC在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提供实验依据,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日本血吸虫感染宿主后的免疫调节网络,为日本血吸虫病防治提供新的研究靶点和实验依据。第一部分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中MDSC动态水平分析及亚群鉴定目的:构建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研究MDSC在模型小鼠不同组织中的分布和在自然病程中的动态水平变化,分离、鉴定其亚群和细胞形态。探讨MDSC在血吸虫病免疫病理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方法:1.采用血吸虫尾蚴腹部敷贴法,每只小鼠感染尾蚴30±条,构建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感染40只BALB/c小鼠作为实验组。同时设置正常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在计划时间点麻醉后处死小鼠,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法观察日本血吸虫病模型小鼠的肝脏病理变化。(备注:实际感染小鼠数量是计划数的120%,以防在长病程饲养和实验中因疾病或其他原因而死亡,本论文涉及到构建疾病模型的实验小鼠数量皆采取此方法计算;本论文中所有动物实验严格按照南华大学伦理委员会规定执行,实验动物在麻醉下处死,尽一切努力最大程度减少其疼痛、痛苦和意外死亡。)2.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模型小鼠在第0w(周),2w、4w、6w、8w、12w、16w、20w体内的血液、肝脏、脾脏和骨髓MDSC的动态水平变化,每个时间点取5只小鼠做样本。同时,正常对照组小鼠与感染组小鼠同步饲养,在感染组小鼠自然病程的第4w、8w的时间点,检测MDSC在两组小鼠体内上述四种组织中的水平。3.选取模型小鼠自然病程的第8w时间点,采用流式细胞仪分选法,以CD11bGr-1Ly6G为鉴定分子,分选出模型小鼠骨髓MDSC中表型为CD11b+Gr1+Ly6G+的粒系亚群(granulocytic MDSC,G-MDSC)和表型为CD11b+Gr1+Ly6G-的单核系亚群(mononuclear MDSC,M-MDSC),采用Write-Giemsa染色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分析。结果:1.模型小鼠肝脾标本肉眼观:肝脾的大体改变与日本血吸虫病肝脾病变相符。血吸虫感染第6w后肝脏呈褐色、质地变硬,表面可见明显的虫卵颗粒状结节,血吸虫感染第4w后脾脏体积开始增大;2.模型小鼠肝脏组织HE染色和Masson染色显示:BALB/c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第4w出现炎症反应和胶原蛋白表达,第6w后肝脏出现虫卵肉芽肿病变和纤维化病变,且随时间延长病变加剧。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在第4w和第8w时,对照组正常小鼠体内肝、脾、骨髓、血液四种组织MDSC水平变化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同期实验组(血吸虫病模型组)比较,四种组织的MDSC均显着低于实验组,P<0.05。3.在日本血吸虫病模型小鼠的自然病程中,采用流式细胞术连续检测血吸虫病模型小鼠在第0w、2w、4w、6w、8w、12w、16w、20w时,体内肝、脾、骨髓、血液四种组织的MDSC的动态水平变化,检测结果显示:血吸虫感染组小鼠体内骨髓、脾脏、肝脏、外周血等四种组织中MDSC水平较对照组正常小鼠显着性升高,P﹤0.05。在骨髓和血液组织中,MDSC在血吸虫感染后第2w出现第一个峰值;在血吸虫感染后第8w,MDSC在四种组织中达到较高水平后,一直维持在高水平状态,与日本血吸虫病模型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的严重程度相一致,呈现出MDSC在组织的聚集状态。4.采用流式细胞仪分选法,从处于自然病程第8w时的血吸虫病模型小鼠的骨髓组织内,分离纯化出MDSC粒系亚群(granulocytic MDSC,G-MDSC)和MDSC单核系亚群(mononuclear MDSC,M-MDSC),其中粒系亚群(G-MDSC)细胞占比约85%,单核系亚群(M-MDSC)占比约15%。Wright-Giemsa染色观察,显示粒系MDSC(G-MDSC)亚群细胞主要由中晚幼粒细胞为主的幼稚粒细胞构成,单核系MDSC(M-MDSC)亚群细胞主要由幼稚单核细胞构成。小结:在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中,随着虫卵肉芽肿形成及炎症反应的加剧,MDSC水平显着升高,并聚集于小鼠骨髓、血液、肝脏及脾脏等组织中;MDSC呈异质性,可分为表型为CD11b+Gr1+Ly6G+的粒系MDSC亚群(granulocytic MDSC,G-MDSC)和表型为CD11b+Gr1+Ly6G-的单核系亚群(mononuclear MDSC,M-MDSC),并以粒系亚群(G-MDSC)为主。第二部分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中MDSC亚群分离及对CD4+T和CD8+T细胞的免疫作用研究目的:分离和纯化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中的MDSC亚群,研究各亚群对CD4+T和CD8+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重新构建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分批感染45只BALB/c小鼠,置SPF动物房饲养。取病程第8w时日本血吸虫病模型小鼠12只,麻醉后处死,取模型小鼠双股骨、胫骨的骨髓组织,采用流式细胞仪分选法分选出表型为CD11b+Gr1+Ly6G-的单核系MDSC(mononuclear MDSC,M-MDSC)和表型为CD11b+Gr1+Ly6G+的粒系MDSC(granulocytic MDSC,G-MDSC)两个亚群细胞,同时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分选出10只正常BALB/c小鼠脾脏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采用CFSE(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succinimidyl ester;二醋酸羧基荧光素,琥珀酰基酯)标记T细胞,将分选出的G-MDSC和M-MDSC亚群细胞分别与两种T细胞以1:2、1:4、1:8的比例混合培养72小时,实验分为3组:阴性对照组(T细胞单独培养组)、阳性对照组(活化剂Dynabeads CD3/28-T-Activator刺激的T细胞培养组)、实验组(MDSC和活化剂刺激的T细胞混合培养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FSE染色的增殖抑制指数。2.取病程第8w时日本血吸虫病模型小鼠6只,麻醉后处死,取两侧的股骨和胫骨的骨髓组织,流式细胞仪分选法分选出BM-MDSC,q RT-PCR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IL-4、IL-10、IFN-γ、TGF-β和精氨酸酶1(Arginase 1,Arg1)、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2(induced nitric oxide synthetase 2,NOS2)的m RNA表达水平。3.麻醉后处死病程第8w时日本血吸虫病模型小鼠27只和正常小鼠18只,分别提取制备骨髓MDSC,实验分4组,模型小鼠BM-MDSC加10μg/m L Sj SEA(血吸虫可溶性虫卵蛋白)刺激组,模型小鼠BM-MDSC加10μg/m L Con A(刀豆蛋白A)刺激组,模型小鼠BM-MDSC加PBS组,正常小鼠BM-MDSC加PBS组(空白对照组)。细胞培养72h,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培养液上清中相关细胞因子TGF-β、IL-10、IL-4和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1.G-MDSC和M-MDSC两种亚群细胞均能抑制CD4+T、CD8+T细胞的增殖,且呈现浓度/数量依赖性。共培养体系中MDSC数量越多,抑制T细胞增殖作用越强。G-MDSC表现的抑制作用较M-MDSC更明显。2.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结果显示:血吸虫模型小鼠体内MDSC表达的TGF-β、IL-10、IL-4和IFN-γ等细胞因子以及Arg 1、NOS2两种酶的m RNA水平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ELISA结果显示模型小鼠MDSC加SEA刺激组分泌的TGF-β、IL-10、IL-4和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小鼠MDSC加PBS组。且Sj MDSC加SEA刺激组的四种细胞因子水平均高于Sj MDSC加Con A和Sj MDSC加PBS组,其中,TGF-β、IL-10的水平显着性升高,P<0.05。小结:MDSC能显着抑制CD4+T、CD8+T细胞的增殖,其中以MDSC粒系(CD11b+Gr1+Ly6G+)亚群抑制作用更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DSC分泌相关细胞因子TGF-β、IL-10、IL-4和IFN-γ,上调精氨酸酶1(Arg1)和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2(NOS2)的表达有关。第三部分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中MDSC对Treg细胞的影响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Treg细胞在肝脾组织中的动态水平变化,分析血吸虫病免疫病理过程中MDSC与Treg细胞的相关性,探讨MDSC对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1.重新构建30只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模型小鼠在自然病程的第0w、4w、8w、12w、16w、20w时的肝、脾组织中Treg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分析Treg细胞在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体内的动态水平变化。2.采用pearson法分析模型小鼠体内同期时间点的MDSC与Treg细胞的相关性。结果:1.FCM结果显示,感染组与对照组正常小鼠比较,小鼠肝、脾组织中的Treg细胞在病程第8w,第12w,第16w时,占CD4+T细胞数量百分比显着性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Treg细胞的比例在血吸虫病病程的第8w达峰值,肝组织为37.2±3.04%,脾组织为30.2±1.2%,均显着性高于其它时间点,P<0.01。2.Pearson法分析长病程中相同时间点的MDSC和Treg细胞两者动态水平变化的相关性,二者在肝组织中r=0.429,P<0.05,脾组织中r=0.498,P<0.01。说明在肝脾组织中,两者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且在脾组织中表现出更大的相关性。小结:在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中,随着肝虫卵肉芽肿病变严重程度的加剧,MDSC与Treg细胞在肝脾组织中均显着升高,两者呈中度正相关,可能在日本血吸虫病免疫病理改变中发挥抑制协同作用。总结论1.MDSC在日本血吸虫病模型小鼠骨髓、血液、肝、脾组织中显着性升高,并在外周免疫器官脾脏及病变组织肝脏中呈现明显聚集现象。2.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体内的MDSC由粒系MDSC亚群(G-MDSC)和单核系MDSC亚群(M-MDSC)构成,以G-MDSC为主。G-MDSC与M-MDSC均可以抑制CD4+T和CD8+T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其分泌的TGF-β、IL-10、IL-4、IFN-γ等细胞因子及上调NOS2和Arg1的表达有关。3.日本血吸虫病模型小鼠肝脾组织中的MDSC与Treg细胞呈中度正相关,可能在血吸虫病免疫病理反应中发挥免疫抑制协同作用。

孙晓轲[5](2019)在《旋毛虫3种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免疫保护性研究》文中指出旋毛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广泛分布,严重危害着食品与卫生安全。旋毛虫的完整生活史包括新生幼虫、肌肉幼虫和成虫3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处于宿主不同的组织部位和不同的细胞内外环境中,与宿主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而其在不同的发育寄生阶段中所表达的蛋白有所差异,这些差异表达蛋白与旋毛虫的入侵、感染、致病等有着密切关系。本文从实验室前期的旋毛虫比较蛋白组学数据中选取了 3个差异表达蛋白进行了基因的克隆表达,研究其对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功能和大鼠体内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并评价其免疫保护力,为免疫预防研究提供依据。1旋毛虫GLIPR1L2、TER1和ScoAL-β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本研究以旋毛虫肌肉幼虫总RNA作为RT-PCR模板,以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反应,得到旋毛虫胶质瘤致病相关蛋白1样蛋白2(GLIPR1L2,GenBank登录号:Tsp06690)、反式-2-烯酰辅酶 A 还原酶 1(TER1,GenBank 登录号:Tsp03549)和琥珀酸辅酶A连接酶β亚基(ScoAL-β,GenBank登录号:Tsp03823)。扩增产物进行凝胶回收与纯化后,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8a(+)、pET-32a(+)上并转入大肠杆菌。提取经双酶切鉴定为阳性的单克隆的质粒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可知,GLIPR1L2基因的开放阅读框由591个碱基构成,编码含有19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理论相对分子量为21.979kDa;TER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由1083个碱基构成,编码含有360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理论相对分子量为39.858kDa;ScoAL-β基因的开放阅读框由1308个碱基构成,编码含有43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理论相对分子量为47.189kDa。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并进行SDS-PAGE。结果发现构建的3种原核表达质粒pET-28a(+)/GLIPR1L2、pET-32a(+)/TER1和pET-32a(+)/ScoAL-β均可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且3种重组蛋白rGLIPR1L2(25 kDa)、rTER1(57 kDa)和 rScoAL-β(65 kDa)主要在包涵体中进行表达。Western blot显示,rGLIPR1L2、rTER1和rScOAL-β3种重组蛋白,均能被人工感染旋毛虫的小鼠血清所识别,虫体中的GLIPR1L2、TER1和ScoAL-β 3种蛋白都能分别被抗重组蛋白rGLIPR1L2、rTER1和rScoAL-β的大鼠血清检测到。2重组蛋白rGLIPR1L2、rTER1和rScoAL-β对大鼠PBMCs功能的影响分离得到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与重组蛋白rGLIPR1L2/rTER1/rScoAL-β共培养,免疫荧光技术观察3种重组蛋白与大鼠PBMC的结合。用10,20和40 μg/mL的3种重组蛋白分别与大鼠PBMCs共孵育,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使用迁移小室研究细胞迁移情况;总一氧化氮试剂盒检测细胞NO释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吞噬能力;使用细胞凋亡试剂盒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3种重组蛋白都能够与大鼠PBMCs结合,rGLIPR1L2和rTER1两种重组蛋白能够促进大鼠PBMCs的增殖与迁移、增强细胞NO的分泌和吞噬功能、一定浓度下还能提高细胞凋亡比例;重组蛋白rScoAL-β则对大鼠PBMCs的增殖、迁移和吞噬功能有抑制作用,但对于NO的分泌和细胞凋亡没有显着影响。3重组蛋白rGLIR1L2、rTER1和rScoAL-β对大鼠体内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为了研究rGLIR1L2、rTER1和rScoAL-β重组蛋白对大鼠体内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将60只标重SD大鼠每组10只随机分成6组。第1、2组分别腹腔注射300 μg pET-28a和pET-32a空载体诱导表达蛋白,第3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PBS,第4、5、6组分别腹腔注射300μg rGLIR1L2、rTER1和rScoAL-β重组蛋白。于注射前(第0天),注射后第1、2、3、4、5和6天采集血清。用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中IL-4、IL-9、IL-17、TGF-β和IFN-y的含量。试验结果证明,rGLIR1L2组大鼠体内IL-4的分泌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rTER1组大鼠体内IFN-γ的分泌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IL-17的分泌水平则显着低于对照组;rScoAL-β组中IL-17的分泌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4重组蛋白rGLIPR1L2、rTER1和rScoAL-β的免疫保护性研究为了研究rGLIPR1L2、rTER1和rScoAL-β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作用,将120只标重ICR小鼠分成6组,每组20只。第1、2组分别为pET-28a和pET-32a空载体诱导表达蛋白免疫对照组,第3组为PBS空白免疫对照组,第4、5、6组分别为rGLIR1L2、rTER1和rScoAL-β重组蛋白免疫组。用免疫佐剂乳化的25μg空载体诱导表达蛋白、重组蛋白或免疫佐剂乳化的等体积PBS对小鼠二免后,通过灌胃法感染肌肉幼虫200条,检测免疫前(0天)、首免(第7天)、二免(第21天)以及感染后(第28、35、42、49和56天)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G、IgG1和IgG2a抗体水平的变化。在感染后第7天取出每组中10只小鼠,收集并统计成虫数量的变化,感染后第35天取出每组中10只小鼠,收集并统计肌肉幼虫数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免疫重组蛋白rGLIPR1L2、rTER1和rScoAL-β后都能够引起特异性IgG抗体显着升高,并且攻虫后一直持续在高水平,三个重组蛋白免疫组中IgG1亚型和IgG2a亚型的变化与IgG相似,只是免疫后IgG1亚型升高的更快且水平更高。rTER1免疫组的旋毛虫成虫数量较对照组显着减少,成虫减虫率为6.20%,而rGLIPR1L2和rScoAL-β组的成虫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rGLIPR1L2、rTER1和rScoAL-β重组蛋白免疫组的肌肉幼虫数量较对照组均显着减少,肌肉幼虫减虫率分别为14.13%、18.36%和20.62%,具有作为疫苗候选抗原的潜在应用价值。

陆明敏[6](2018)在《捻转血矛线虫排泄分泌蛋白T细胞、单核细胞结合蛋白的鉴定及其对相应细胞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捻转血矛线虫是寄生于小反刍动物皱胃,以吸食宿主血液为生的寄生性胃肠道线虫。感染捻转血矛线虫可引起严重贫血、腹泻、脱水甚至是宿主的死亡。近期的研究表明寄生性胃肠道线虫可通过产生排泄分泌物(ESP)释放免疫抑制因子与宿主免疫细胞或免疫调节分子相互作用,抑制或逃避宿主的免疫应答从而保证其存活。T细胞和单核细胞均为参与宿主机体免疫应答的核心细胞,因此针对捻转血矛线虫ESP中一些对T细胞和单核细胞功能抑制分子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其调节宿主免疫反应及产生免疫逃避的具体机制。同时鉴定出的抑制分子可作为候选疫苗抗原,用于临床治疗与研究,为控制捻转血矛线虫病提供新的方法。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研究:1捻转血矛线虫半乳糖凝集素C端与N端糖结合域与山羊PBMC结合位点的鉴定及其功能研究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捻转血矛线虫半乳糖凝集素(Hco-gal-m/f)的C端和N端糖结合域(CRD)具有不同的糖结合能力。然而,在宿主与寄生虫相互作用中,Hco-gal-m/f的不同CRD是否具有不同的免疫调节功能依然未知。在本章研究中,我们发现Hco-gal-m/f的N端CRD(MNh)和C端CRD(MCh)可通过不同的受体与山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结合:跨膜蛋白63A(TMEM63A)是MNh的结合受体,而跨膜蛋白147(TMEM147)是MCh的结合受体。此外,重组C端CRD(rMCh)具有更强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而重组N端CRD(rMNh)在抑制PBMC分泌一氧化氮方面具有更强的生物学效应。另外,rMNh可以抑制干扰素-γ(IFN-y)的转录,但rMCh不能。以上结果有助于增强我们对寄生性线虫半乳糖凝集素及半乳糖凝集素家族生物学多样性的了解,并有助于阐明寄生虫的免疫逃避机制。2捻转血矛线虫ESP中与山羊T细胞结合蛋白的鉴定及其对T细胞功能的影响通过免疫共沉淀及质谱分析,共筛选出114种捻转血矛线虫排泄分泌蛋白及15种T细胞受体蛋白。结合GO注释及KEGG分析,对ESP参与的T细胞的调节功能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体外ESP能显着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力与增殖,诱导了 FasL介导的、Caspase 8及Caspase 9参与的T细胞内源性以及外源性细胞凋亡,并且通过下调细胞周期蛋白E和D及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DK4/6和CDK2的转录阻滞T细胞G1期向S期的转化。此外,ELISA检测结果显示ESP能够抑制T细胞分泌IL-2、IL-4及IFN-y,促进T细胞分泌IL-10、IL-17以及TGF-β1。以上发现为我们寻找捻转血矛线虫ESP中T细胞功能抑制分子提供了线索,同时进一步揭示了捻转血矛线虫调节宿主T细胞免疫应答的机制。3捻转血矛线虫ESP中与山羊单核细胞结合蛋白的鉴定及其对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通过免疫共沉淀及质谱分析,共鉴定出108种能与单核细胞结合的捻转血矛线虫排泄分泌蛋白及33种单核细胞受体蛋白。为了进一步研究ESP对山羊单核细胞调节功能,在体外使用ESP刺激单核细胞,我们发现捻转血矛线虫ESP对单核细胞的凋亡及MHC-I类分子的表达没有显着影响,但是却能抑制单核细胞分泌一氧化氮,降低其吞噬能力,并减少其MHC-II分子的表达。此外,ELISA检测结果显示ESP能够抑制单核细胞分泌IL-1β、IL-6、IL-12及-TNF-a,促进其分泌IL-10,但对IL-8的分泌没有显着影响。以上发现为我们寻找捻转血矛线虫ESP中单核细胞功能抑制分子提供了线索,同时进一步阐明了捻转血矛线虫调节宿主单核细胞免疫应答的机制。4捻转血矛线虫Hc-ABHD、Hc-GHD及Hc-ADRM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对T细胞功能的影响我们选取了与T细胞结合的捻转血矛线虫排泄分泌蛋白:水解酶结构包含蛋白(Hc-ABHD)、糖苷水解酶蛋白(Hc-GHD)及粘附调节因子(Hc-ADRM)。分别对捻转血矛线虫Hc-ABHD基因、Hc-GHD基因及Hc-ADRM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并获取了重组蛋白rHc-ABHD、rHc-GHD及rHc-ADRM。Western Blot分析显示3个重组蛋白均能被感染捻转血矛线虫山羊的血清所识别。荧光定量检测显示Hc-ABHD、Hc-GHD及Hc-ADRM在捻转血矛线虫的不同发育时期均有表达,Hc-ABHD以及Hc-ADRM在雄虫中表达水平最高,而Hc-GHD在三期幼虫中表达水平最高。同时,免疫共定位结果显示天然Hc-ABHD蛋白、Hc-GHD蛋白及Hc-ADRM蛋白在捻转血矛线虫成虫内均有分布。间接免疫荧测定显示rHc-ABHD、rHc-GHD及rHc-ADRM均能在体外与山羊T淋巴细胞结合。通过细胞功能实验,我们发现重组蛋白rHc-ABHD及rHc-ADRM均能降低T淋巴细胞的活力,可通过提高Caspase 8、Caspase 9及Caspase 3的转录诱导T淋巴细胞内源性及外源性凋亡。与此同时,重组蛋白rHc-ABHD及rHc-ADRM均能抑制T细胞增殖,rHc-ABHD可通过下调CCNE1、CCND1及CDK4/6基因的转录阻滞T细胞G1期向S期转换,而rHc-ADRM可通过下调CCNE1和CDK2基因的转录引起T细胞G1期向S期转换的阻滞。此外,重组蛋白rHc-GHD可上调T细胞的活力,促进T细胞增殖,并可通过上调CDK4/6和CDK2基因的转录促进T细胞G1期向S期转换。ELISA测定结果显示,重组蛋白rHc-ABHD刺激可抑制T细胞分泌IL-4、TGF-β1及IFN-γ,并促进IL-10的分泌;重组蛋白rHc-GHD可促进细胞因子IL-2、IL-4以及IFN-γ的分泌;重组蛋白rHc-ADRM可抑制细胞因子IL-4、IL-10及IFN-γ的分泌。结果表明,三个捻转血矛线虫重组蛋白rHc-ABHD、rHc-GHD及rHc-ADRM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宿主T细胞的免疫调节,并且T细胞功能抑制分子Hc-ABHD和Hc-ADRM可作为候选疫苗抗原,用于进一步的临床研究。5捻转血矛线虫Hc-Rab33、Hc-Mak1及Hc-ATPD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对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我们选取了与单核细胞结合的捻转血矛线虫排泄分泌蛋白:Ras结构域包含蛋白(Hc-Rab33)、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结构域包含蛋白(Hc-Mak1)以及液泡ATP酶(Hc-ATPD)。分别对捻转血矛线虫Hc-Rab33基因、Hc-Mak1基因及Hc-ATPD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并获取了重组蛋白rHc-Rab33、rHc-Mak1及rHc-ATPD。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Hc-Rab33、rHc-Mak1及rHc-ATPD均能被感染捻转血矛线虫山羊的血清所识别。荧光定量分析显示Hc-Rab33、Hc-Mak1及Hc-ATPD在捻转血矛线虫的不同发育时期均有表达,Hc-Rab33和Hc-ATPD在雌性成虫中表达水平最高,而Hc-Mak1在虫卵中表达水平最高。另外,免疫共定位结果显示天然Hc-Rab33、Hc-Mak 1及Hc-ATPD蛋白在捻转血矛线虫成虫内均有分布。间接免疫荧测定显示rHc-Rab33、rHc-Mak1及rHc-ATPD均能在体外与山羊单核细胞结合。此外,我们发现rHc-Rab33能显着降低单核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的水平,抑制其吞噬能力,并减少其MHC-Ⅱ类分子的表达;重组蛋白rHc-Mak1能够诱导单核细胞的凋亡;而rHc-ATPD可抑制单核细胞内NO的产生。ELISA测定结果显示,重组蛋白rHc-Rab33可抑制单核细胞分泌IL-12和TNF-α,并促进IL-10和TGF-β1分泌;重组蛋白Hc-Mak1可抑制细胞因子IL-6、IL-10以及TGF-β1分泌;而重组蛋白rHc-ATPD可促进单核细胞分泌IL-6,并抑制IL-10的分泌。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三个捻转血矛线虫重组蛋白rHc-Rab33、rHc-Mak1及rHc-ATPD参与了宿主单核细胞的免疫调节,并且作为单核细胞功能抑制分子的Hc-Rab33可作为候选疫苗抗原,用于下一步研究。6捻转血矛线虫水解酶蛋白(Hc-ABHD)、粘附调节因子(Hc-ADRM)及Ras结构域包含蛋白(Hc-Rab33)抗血清免疫保护性研究我们制备了重组蛋白rHc-ABHD、rHc-ADRM及rHc-Rab33的高免山羊血清,进行免疫保护性研究。共设置5组试验组,每组5只山羊,分别为不感染并注射健康山羊血清的空白对照组、感染并注射健康山羊血清的攻虫对照组、感染并注射抗rHc-ABHD血清的实验A组、感染并注射抗rHc-ADRM血清的实验B组、感染并注射抗rHc-Rab33血清的实验C组。在攻虫前第6天和第3天分别对各试验组注射相应血清,于第0天时各攻虫试验组内山羊经口感染8000条捻转血矛线虫三期幼虫(L3)。于攻虫后的第22、24、26、28、30、32、34天采集粪便,虫卵计数。于攻虫后的第0、7、14、21、28、35天采集试验羊抗凝血与非抗凝血,抗凝血用于山羊血常规指标测定,非抗凝血用于分离血清,并检测血清中IgG1、IgA、IgE抗体及细胞因子IL-2、IL-4、IL-10、IL-17、TGF-β1、IFN-γ、TNF-α的含量。攻虫后第35天剖杀试验羊,挑取皱胃成虫,统计荷虫数。结果显示,与攻虫对照组相比,抗rHc-ABHD血清试验组虫卵排出量减少了 50.1%,荷虫数减少66.7%;抗rHc-ADRM血清试验组虫卵排出量减少了 3 7.2%,荷虫数减少44.4%;抗rHc-Rab33血清试验组虫卵排出量减少32.1%。同时,在攻虫第35天,注射抗rHc-ABHD血清试验组及抗rHc-ADRM血清试验组与攻虫对照组相比,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显着下降,更趋向空白对照组,嗜碱性粒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未见显着性变化。在攻虫第35天,与攻虫对照组相比,抗rHc-ABHD血清试验组、抗rHc-ADRM血清试验组及抗rHc-Rab33血清试验组血清内IgG1、IgA、IgE抗体含量未见显着性变化。此外,在攻虫第35天,抗rHc-ABHD血清试验组内IL-2、IL-4分泌水平显着高于攻虫对照组,抗rHc-ADRM血清试验组内IL-4分泌水平显着高于攻虫对照组,抗rHc-Rab33血清试验组与攻虫对照组相比未见显着性变化。以上结果显示注射抗rHc-ABHD山羊血清及抗rHc-ADRM山羊血清具有一定的抗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效果。

王玉俭[7](2018)在《捻转血矛线虫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等六种蛋白对山羊单核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小反刍动物感染捻转血矛线虫引起的一种寄生性蠕虫病,主要造成小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降低。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捻转血矛线虫是吸血寄生虫,能够刺破宿主的皱胃粘膜吸食宿主血液,造成宿主贫血和总血浆蛋白的损失。寄生性线虫对其宿主免疫反应的调节和抑制被广泛的报道,虫体所释放的排泄分泌蛋白被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的作用。本文观察和研究了 6种捻转血矛线虫排泄分泌蛋白对山羊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1捻转血矛线虫HCMIF-1的分子鉴定及其对山羊单核细胞功能的调节寄生性线虫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同系物是一类重要的免疫调节分子。在本研究中,我们克隆和表达了捻转血矛线虫的一个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同系物(HCMIF-1),并对它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酶活性分析显示,重组HCMIF-1蛋白(rHCMIF-1)具有互变异构酶活性。对虫体的免疫组织定位表明天然HCMIF-1蛋白主要表达于虫体的体壁和肠道组织的内表面。rHCMIF-1可以被人工感染捻转血矛线虫的山羊血清所识别,同时还可以在体外和山羊单核细胞结合。通过ELISA检测发现,与rHCMIF-1作用后山羊单核细胞TNF-α、IL-1β和IL-12p40的分泌水平显着增加,IL-10和TGF-β1的分泌受到抑制。荧光单克隆抗体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山羊单核细胞表面MHC-II分子的表达在与rHCMIF-1作用后显着减少。在与rHCMIF-1共孵育后,山羊单核细胞LPS诱导的一氧化氮(NO)产生被抑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rHCMIF-1能够显着抑制山羊单核细胞对FITC标记的葡聚糖的吞噬作用。2捻转血矛线虫HCcyst-2分子的鉴定及其对山羊单核细胞功能的调节寄生性线虫所分泌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以对其宿主免疫系统发挥广泛的调节效应。在本研究中,我们对捻转血矛线虫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HCcyst-2)进行了克隆和原核表达,并分析了其相关生物学特性。对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活性分析表明,重组HCcyst-2蛋白(rHCcyst-2)能有效抑制组织蛋白酶B、组织蛋白酶L和木瓜蛋白酶的酶活性。蛋白免疫印迹分析表明人工感染捻转血矛线虫的山羊血清可以识别rHCcyst-2。HCcyst-2天然蛋白主要分布于虫体的外表面和肠道的内表面。免疫荧光分析表明rHCcyst-2可以被山羊单核细胞在体外所摄取。与不同浓度的rHCcyst-2共培养后,共培养细胞上清中的TNF-α、IL-1β和IL-12p40的水平显着降低,而IL-10却明显增加。与rHCcyst-2作用后,LPS诱导的山羊单核细胞NO产生显着增加。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rHCcyst-2可抑制山羊单核细胞MHC-Ⅱ分子的表达,对MHC-I分子的表达没有影响,单核细胞对FITC标记的葡聚糖的吞噬同时受到抑制。3捻转血矛线虫HCcyst-3分子的鉴定及其对山羊单核细胞功能的调节在本研究中,我们克隆了捻转血矛线虫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HCcyst-3),利用原核表达体系产生其重组蛋白(rHCcyst-3)。酶活性试验显示,rHCcyst-3能有效抑制其靶酶组织蛋白酶B、组织蛋白酶L和木瓜蛋白酶的酶活性。Western印迹显示,rHCcyst-3可以被人工感染捻转血矛线虫的山羊血清所识别。免疫荧光分析发现,山羊单核细胞能够在体外摄取rHCcyst-3。为观察体外rHCcyst-3对山羊单核细胞的调节效应,将不同浓度的rHCcyst-3与山羊单核细胞共培养。ELISA检测发现,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12p40水平显着下降,而IL-10和TGF-β1显着增加。rHCcyst-3同时能提高山羊单核细胞LPS诱导的NO的释放。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rHCcyst-3可有效抑制山羊单核细胞表面MHC-Ⅱ的表达,同时能抑制其对FITC标记的葡聚糖的吞噬。4捻转血矛线虫HCRD、HCETFα和HCPTPA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和生物学特性分析在本研究中,利用RT-PCR技术对捻转血矛线虫的硫氰酸酶基因(HCRD,GenBank登录号:CDJ82729.1)、电子转移黄素蛋白α亚基基因(HCETFα,GenBank登录号:CDJ97208.1)及酪氨酸磷酸酯酶活化因子结构域包含蛋白基因(HCPTPA,GenBank登录号:CDJ84273.1)进行了扩增。序列分析显示:HCRD基因ORF长度为1332 bp,编码443个氨基酸,理论蛋白分子量为50.6 kDa;HCETFα基因ORF长度为996 bp,编码331个氨基酸,理论蛋白分子量为34.5 kDa;HCPTPA基因ORF长度为987 bp,编码328个氨基酸,理论蛋白分子量为38.3 kDa。随后将3个基因亚克隆至pET-32a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均成功表达。重组蛋白rHCRD、rHCETFα和rHCPTPA均表达于包涵体中,大小分别为70.6kDa、54.5kDa和58.3 kDa左右。免疫组织定位表明,天然的HCRD、HCETFα和HCPTPA蛋白主要分布于虫体的体壁和肠道的内表面。rHCRD、rHCETFα和rHCPTPA可以被人工感染捻转血矛线虫的山羊血清所识别,也可以和山羊PBMC在体外结合。5捻转血矛线虫重组蛋白rHCRD、rHCETFα和rHCPTPA调节山羊PBMC和单核细胞功能的研究本研究旨在观察3种捻转血矛线虫重组蛋白rHCRD、rHCETFα和rHCPTPA在体外对山羊PBMC和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重组蛋白与分离的山羊PBMC共孵育,观察不同处理对山羊PBMC细胞增殖、迁移及NO释放的影响,用ELISA检测不同处理后细胞培养上清中IL-2、IL-4、IL-10、IL-17A、IFN-γ、TNF-α及TGF-β1的分泌,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处理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贴壁分离的山羊单核细胞与不同浓度的重组蛋白共孵育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处理对山羊单核细胞表面MHC分子的表达及其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rHCRD、rHCETFα和rHCPTPA均能显着抑制山羊PBMC在ConA刺激下的增殖,rHCETFα和rHCPTPA能显着诱导山羊PBMC的凋亡;经rHCETFα作用后,山羊PMBC的NO释放显着增加,而rHCPTPA却能抑制山羊PMBC的NO释放;20μg/ml的rHCETFα显着促进山羊PMBC的迁移,20 μg/ml和40 μg/ml的rHCPTPA显着抑制PBMC的迁移;与rHCRD作用后,山羊PBMC在ConA刺激下的IFN-γ和TNF-α的分泌显着减少,而IL-10的分泌显着增加,40 μg/ml的rHCRD显着增加TGF-β1分泌;在rHCETFα的刺激下,山羊PBMC IL-2、IL-4和IL-17A的分泌受到显着抑制,而TGF-β1的分泌显着增加;与rHCPTPA共孵育后PBMC培养上清中IL-2和IFN-y的水平显着降低,而IL-4和IL-10却显着增加;rHCRD和rHCETFα能显着抑制山羊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与rHCPTPA作用后,山羊单核细胞吞噬功能没有显着变化;rHCRD显着抑制山羊单核细胞表面MHC Ⅱ分子的表达。

刘茂军[8](2017)在《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组学分析及其致病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猪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 of swine,MPS)是由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引起的一种长期广泛流行性猪慢性呼吸道疫病。该病可引起猪生产性能下降,且常诱发其他病原继发感染,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自1965年分离到该病原以来,已相继出现诊断、疫苗、药物和防控等产品和技术的报道,但仍不能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Mhp的致病机制是有效防控该病的关键。关于Mhp致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原毒力因子方面,对病原与宿主互作的研究较少,且互作研究大多关注于病原或毒力因子与宿主细胞的黏附,对损伤作用缺乏系统的认识。因此,本研究应用基因表达谱和蛋白组学方法从整体上对Mhp感染引起猪气管黏膜的损伤进行研究,发现变化主要集中在细胞凋亡、免疫抑制和脂代谢等方面;然后,在细胞模型上研究了 Mhp及其膜脂蛋白(LAMPs)和重组蛋白P76对免疫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机制;并分析了胆固醇在Mhp致病中的作用。1 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猪气管黏膜损伤的组学分析16头1月龄健康三元杂交猪分成对照组和攻毒组,分别气管内注射PBS(Con组)和Mhp 168株(Mhp组),分别于攻毒后14天(D14)和28天(D28)各宰杀4头,采样进行分析。试验发现,Mhp攻毒猪临床表现咳嗽、气喘等症状,肺部出现典型的猪支原体肺炎肉样病变和间质性肺炎病变,猪支气管内纤毛脱落。对Mhp感染的猪气管黏膜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和蛋白组分析发现,在D14时间点,Mhp组与Con组对比差异表达基因有425个,差异表达蛋白有281个;在D28时间点,差异表达基因有339个,差异表达蛋白有148个。应用信号通路分析软件(IPA)对Mhp攻毒引起猪气管黏膜的差异基因和差异蛋白进行功能、通路和网络分析,结果发现,在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上,Mhp攻毒14天主要激活了感染、炎症和死亡等生物功能,主要抑制了细胞增殖、分化、运动、黏附和免疫等生物功能;在攻毒28天,主要激活了细胞凋亡、死亡、形态和发育等生物功能;主要抑制了细胞数量、运动、趋化、黏附和结合等生物功能。受影响的细胞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白细胞、巨噬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在攻毒14天,Mhp攻毒引起失调的通路主要集中在胆固醇代谢,细胞凋亡信号,炎性反应信号,免疫缺陷信号以及蛋白修饰等;在攻毒28天,失调的通路主要集中在胆固醇代谢,炎症反应,细胞凋亡,信号传导和功能障碍等。在攻毒14天,Mhp攻毒引起显着变化的网络主要为细胞死亡,发育,炎症,代谢和免疫等;在攻毒28天,显着变化的网络主要为发育,代谢和免疫抑制等。以上结果提示:细胞凋亡,胆固醇代谢和炎症与免疫在Mhp感染猪致病中起重要作用。2 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猪肺泡巨噬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用Mhp感染3D4/21细胞,结果发现Mhp诱导3D4/21细胞12 h和24 h时细胞凋亡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细胞培养液中NO浓度也显着升高,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效应(P<0.05)。用Triton-X 114提取Mhp膜脂蛋白,MTT法检测发现Mhp膜脂蛋白抑制3D4/21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0.3 mg/mL;用0.3 mg/mLMhp膜脂蛋白处理3D4/21细胞,在处理12h和24h后,细胞凋亡率呈时间依赖性增加(P<0.05),细胞产生的IL-6、TNF-α、超氧化物和NO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Caspase 3和Caspase 8被显着激活(P<0.05)。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总NOS抑制剂(L-NMMA)预处理3D4/21细胞1 h可显着缓解由膜脂蛋白引起的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Werstern Blot检测发现膜脂蛋白处理后,3D4/21细胞中Bax/Bcl-2比率显着增加(P<0.05);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2)在作用1 h极显着增加(P<0.01),作用3小时后恢复,而磷酸化的p38 MAPK从3h开始极显着上升(P<0.01)。以上结果提示:Mhp膜脂蛋白可通过MAPK-Caspase途径引起3D4/21细胞凋亡。Mhp P76蛋白为Mhp膜脂蛋白中的一个蛋白质,其在感染细胞后表达显着上调。为研究Mhp P76蛋白导致细胞损伤的作用,实验应用大肠杆菌表达了重组P76蛋白,将其与3D4/21作用后发现,该蛋白可诱导细胞产生NO,通过线粒体途径增加Caspase 3和Caspase 8酶活性,诱导3D4/21细胞发生凋亡。以上结果说明,Mhp及其膜脂蛋白和重组P76蛋白可诱导3D4/21细胞产生NO、超氧化物和促炎因子,激活Caspase 8和Caspase 3引起细胞凋亡。3 胆固醇在猪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猪血清中胆固醇含量与Mhp抗体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hp抗体与总胆固醇(Tch)水平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r=0.555)。对猪支原体肺炎典型病变和未病变的肺组织进行配对样品比较,发现病变组织中总胆固醇(P<0.01)含量均显着高于未病变组织。以上结果提示:Mhp感染与胆固醇含量有密切关系。为研究Mhp感染对宿主细胞胆固醇代谢的影响,采用Mhp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细胞油红O染色和细胞胆固醇含量测定结果显示,Mhp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中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基因表达分析发现调控胆固醇代谢的转录因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和法尼酯X受体(FXR)表达均显着上调(P<0.05),胆固醇合成基因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表达无显着变化,胆固醇转运、转化相关基因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显着上调(P<0.05),而载脂蛋白E(ApoE)、B类1型清道夫受体(SR-B1)和胆固醇7α羟化酶1(CYP7α1)基因表达均显着下调(P<0.05)。以上结果提示:Mhp通过影响胆固醇转运和转化,使猪肺泡巨噬细胞中胆固醇含量增加。为研究胆固醇对Mhp感染引起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在Mhp感染的猪肺泡巨噬细胞培养液中添加胆固醇。结果发现,胆固醇显着激活细胞Caspase 3酶活性(P<0.05),GR、TLR2、TLR4、IL-1β、IL-6 和 TNF-α 等 mRNA 的表达显着上调(P<0.05),细胞培养上清中NO的含量显着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显着增加(P<0.05);胆固醇显着促进Mhp黏附因子等基因的mRNA表达(P<0.05),增加了 Mhp与猪肺泡巨噬细胞的黏附(P<0.05)。为分析胆固醇是否通过促进Mhp增殖而增强Mhp诱导的细胞凋亡,实验采用在Mhp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胆固醇。结果发现,胆固醇可促进Mhp的增殖,上调Mhp DNA合成、蛋白合成、糖酵解、能量代谢、PTS转运系统和蛋白等基因的mRNA表达(P<0.05)。以上结果表明,胆固醇通过上调Mhp的DNA和蛋白合成、糖脂代谢、结构蛋白、转运系统和黏附因子等基因mRNA表达,促进Mhp增殖和黏附,从而促进了 Mhp诱导猪肺泡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和凋亡。综上所述,本研究应用基因表达谱和蛋白组的联合分析,发现Mhp引起猪呼吸道黏膜的损伤变化主要表现在凋亡、脂代谢和免疫等相关功能,其中免疫细胞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Mhp及其脂质蛋白和重组P76蛋白都可诱导猪肺泡巨噬细胞发生细胞凋亡;NO、炎性细胞因子和Caspase 3等参与了此过程;Mhp感染可引起猪肺泡巨噬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增加;而胆固醇的增加可促进Mhp的增殖和对细胞的黏附和损伤。这为Mhp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线索。

杨旭然,陈庭金,余新炳[9](2016)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与寄生虫感染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氧化氮(NO)是体内重要的信使分子,其参与血管、气道平滑肌的调节、神经递质的传递、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溶解及内分泌激素的释放等众多过程,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可在细胞因子等的刺激下催化生成NO,进而调节多种生物学功能,近年来研究表明iNOS及其催化生成的NO对多种寄生虫具有杀伤作用,表明其在抗寄生虫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就近年来iNOS和NO在抗寄生虫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以及影响iNOS表达的相关因素作一综述,为临床抗寄生虫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姜海燕[10](2016)在《肠道菌对旋毛虫存活、繁殖及蛋白表达变化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哺乳动物的胃肠道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生态系统,这是在已发现的生态系统中细胞密度最高的系统之一。一个正常成人体内,肠道内的细菌数量可达到1014个,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肠道菌在与人类长期的共进化过程中,对维持肠道免疫系统的稳态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并与宿主的健康及多种疾病息息相关。同时,人类的整个发展史几乎都与寄生虫进化史相生相伴,目前为止,全世界每年仍有数亿人发生寄生虫感染。旋毛虫是一种可以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的寄生虫,感染宿主后其肌幼虫发育到成虫及成虫孵育新生幼虫阶段都在胃肠道中,生活史中此阶段与肠道菌紧密接触。已有的资料表明肠道菌与寄生虫可以相互影响进而影响宿主生理和病理过程。目前对旋毛虫与宿主间的相互影响,及肠道菌对宿主的作用已有大量的研究,然而,旋毛虫与肠道菌间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影响,及产生影响的机制却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本实验将旋毛虫成虫200条/孔接入到六孔培养板中,分别与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嗜酸性乳酸杆菌、大肠杆菌DH5a、酵母菌、沙门氏菌及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体外共培养,观察不同肠道菌对旋毛虫活力、存活及孵育幼虫的影响,同时将旋毛虫单独培养作为对照。结果发现,共培养24小时后,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和嗜酸性乳酸杆菌显着提高了旋毛虫的存活率和新生幼虫产出率,尤其是保加利亚乳酸杆菌作用最显着(P<0.05);同时,显微镜下观察旋毛虫的活力状态结果显示,与乳酸杆菌共培养的旋毛虫活力水平明显高于单独培养组。相反,致病菌沙门氏菌及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显着抑制了旋毛虫的存活与繁殖(P<0.01),尤其是大肠杆菌O157:H的影响最为显着。与大肠杆菌DH5a共培养的旋毛虫活力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明显区别,共培养24小时后存活率与新生幼虫孵出率均无显着变化。酵母菌提高了了旋毛虫的存活,但是对新生幼虫产出率无明显影响。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重要的信使分子,在机体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关键的作用,本实验通过格里斯(Griess)试剂法检验旋毛虫与不同菌株共培养24小时后上清中NO水平变化,结果显示,旋毛虫与大肠杆菌O157:H共培养组上清中NO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着提高,其他组上清中NO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由此推断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存在,诱导旋毛虫一氧化氮生成的增加,参与了旋毛虫的应激反应。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肠道菌诱导的旋毛虫蛋白表达变化,我们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 TRAQ)技术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旋毛虫与不同菌株(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大肠杆菌DH5a、酵母菌、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共培养后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分析,共计获得23,377个MS/MS色谱峰,10707个不同肽段,鉴定到514个蛋白质,其中158个蛋白质具有定量信息。与对照相比,以差异倍数1.5为基线,得到各组中差异表达蛋白个数:大肠杆菌O157:H上调26个,下调2个;保加利亚乳酸杆菌上调8个,下调5个;大肠杆菌DH5a上调8个,下调3个;酵母菌上下调各1个。可见,大肠杆菌O157:H对旋毛虫蛋白表达变化影响最为显着。差异表达蛋白功能分类和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的蛋白主要与新陈代谢功能相关,其次是肌肉运动、蛋白质的合成与降解、信号转导及抗压力反应等功能群。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差异表达的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浆,其次是细胞核、细胞骨架、线粒体、细胞膜及膜外等部位。我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对旋毛虫与不同菌株共培养后基因表达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和胰岛素信号通路主要被大肠杆菌O157:H和沙门氏菌激活,大肠杆菌O157:H和沙门氏菌通过调控这两条信号通路的基因表达,从而抑制了旋毛虫的存活与繁殖。

二、一氧化氮与寄生虫感染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氧化氮与寄生虫感染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旋毛虫入侵及免疫调节过程中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旋毛虫病与旋毛虫
        1.1.1 旋毛虫病概述
        1.1.2 旋毛虫生活史
        1.1.3 旋毛虫入侵对宿主的影响
    1.2 RNA干扰技术在寄生虫中的应用
        1.2.1 常见的生物基因功能研究技术
        1.2.2 RNA干扰技术的原理
        1.2.3 RNA干扰在寄生虫中的作用方式和应用
    1.3 旋毛虫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1.3.1 丝氨酸蛋白酶概述
        1.3.2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概述
        1.3.3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1.3.4 寄生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功能
    1.4 旋毛虫感染与免疫
        1.4.1 寄生虫感染后宿主免疫策略
        1.4.2 寄生虫感染与宿主T细胞
        1.4.3 寄生虫感染与宿主巨噬细胞
        1.4.4 寄生虫感染与宿主其他重要免疫细胞
        1.4.5 寄生虫与免疫逃避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虫株与实验动物
        2.1.2 主要菌株、细胞株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试剂的配置
        2.1.5 主要仪器设备
        2.1.6 主要应用软件
    2.2 方法
        2.2.1 TsSPI基因siRNA设计与合成
        2.2.2 TsSPI基因dsRNA设计与合成
        2.2.3 旋毛虫肌幼虫的收集与体外培养
        2.2.4 siRNA/dsRNA导入旋毛虫肌幼虫
        2.2.5 qPCR检测TsSPI基因转染水平变化
        2.2.6 Western blot检测TsSPI蛋白表达水平
        2.2.7 qPCR检测dsRNA干扰效果的时间效应
        2.2.8 检测dsRNA干扰的基因特异性
        2.2.9 检测TsSPI基因沉默后肌幼虫体外存活率以及入侵IECs能力
        2.2.10 检测TsSPI基因沉默后旋毛虫在小鼠体内发育、繁殖、减虫率情况
        2.2.11 qPCR检测TsSPI基因沉默在旋毛虫中的遗传情况
        2.2.12 检测旋毛虫入侵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细胞相关因子表达水平变化
        2.2.13 检测TsSPI基因沉默的旋毛虫入侵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F-κB磷酸化情况
        2.2.14 CCK8 检测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 增值活力
        2.2.15 qPCR检测CAM相关因子基因表达量
        2.2.16 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IRAK通路相关蛋白含量
        2.2.17 qPCR检测AAM相关基因表达量
        2.2.18 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JAK2/STAT3磷酸化水平
        2.2.19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利用RNAI沉默TSSPI基因
        3.1.1 siRNA的设计与dsRNA的构建结果
        3.1.2 siRNA导入旋毛虫体内情况分析
        3.1.3 不同浓度RNAi对 TsSPI转录水平的影响
        3.1.4 不同RNAi对 TsSPI转录水平的影响
        3.1.5 dsRNA-TsSPI干扰的时间效应
        3.1.6 dsRNA-TsSPI干扰的特异性
    3.2 TSSPI基因沉默对ML体外存活率与入侵肠上皮细胞影响
        3.2.1 TsSPI基因沉默对ML体外存活率的影响
        3.2.2 TsSPI基因沉默对肌幼虫体外入侵肠上皮细胞的影响
    3.3 TSSPI基因沉默对ML入侵宿主肠道并发育的影响
    3.4 TSSPI基因沉默的遗传性分析
    3.5 TSSPI基因沉默对ML入侵后宿主免疫相关因子的影响
        3.5.1 TsSPI基因沉默对旋毛虫入侵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影响
        3.5.2 TsSPI基因沉默对旋毛虫入侵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效应因子含量的影响
        3.5.3 TsSPI基因沉默对旋毛虫入侵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F-κB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3.6 重组蛋白TSSPI对小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3.6.1 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复性
        3.6.2 重组蛋白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增值活力的影响
        3.6.3 重组蛋白对CAM相关因子基因表达水平影响
        3.6.4 重组蛋白对巨噬细胞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3.6.5 重组蛋白对AAM相关因子基因表达水平影响
        3.6.6 重组蛋白对巨噬细胞JAK2/STAT3 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4 讨论
    4.1 RNA干扰对旋毛虫TsSPI基因表达的影响
    4.2 旋毛虫TSSPI基因沉默在旋毛虫入侵宿主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4.3 旋毛虫TSSPI基因沉默在旋毛虫入侵过程中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
    4.4 重组蛋白TSSPI调节巨噬细胞极化的研究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非编码RNA谱鉴定及作用于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树突状细胞和免疫抑制细胞群比例动态变化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主要试剂
        2.3 主要仪器设备
        2.4 实验方法
        2.4.1 建立细粒棘球蚴小鼠感染模型
        2.4.2 肝脏白细胞悬液制备
        2.4.3 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DC细胞比例
        2.4.4 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MDSC及其亚型比例
        2.4.5 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Treg细胞比例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DC细胞在肝脏白细胞中的比例变化
        3.2 MDSC及其亚群在肝脏白细胞中的比例变化
        3.3 Treg细胞在肝脏白细胞中的比例变化
    4 讨论
第二部分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非编码RNA表达谱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本来源
        2.2 主要试剂
        2.3 主要仪器设备
        2.4 实验方法
        2.4.1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和囊液分离
        2.4.2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体外培养
        2.4.3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和囊液源外泌体分离和纯化
        2.4.4 透射电镜分析(TEM)
        2.4.5 纳米粒径跟踪分析(NTA)
        2.4.6 Western blotting
        2.4.7 外泌体总RNA的提取和纯化
        2.4.8 外泌体总RNA浓度和纯度测定
        2.4.9 miRNA文库构建及测序
        2.4.10 全转录组测序文库构建及测序分析
        2.4.11 ceRNA调控网络构建
        2.4.12 荧光定量PCR (qRT-PCR)分析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和囊液源外泌体的分离鉴定
        3.1.1 透射电镜分析(TEM)
        3.1.2 纳米粒径跟踪分析(NTA)
        3.1.3 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泌体特有蛋白标志物
        3.2 外泌体源miRNAs测序结果分析
        3.2.1 样本测序结果基本情况
        3.2.2 PSC-ELVs和HF-ELVs中保守miRNAs鉴定
        3.2.3 PSC-ELVs和HF-ELVs中miRNAs数量和表达水平分析
        3.2.4 靶基因预测及其功能富集和信号通路分析
        3.2.5 荧光定量PCR (qRT-PCR)验证
        3.3 外泌体源lncRNAs和circRNAs表达谱分析鉴定
        3.4 mRNA-miRNA-lncRNA相互作用网络
    4 讨论
第三部分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miRNA作用于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试剂
        2.3 主要仪器设备
        2.4 实验方法
        2.4.1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的分离鉴定:同第二章内容
        2.4.2 原头节源外泌体总蛋白浓度测定
        2.4.3 小鼠骨髓来源的DC体外培养
        2.4.4 外泌体内化实验
        2.4.5 miRNA功能获得性和缺失性研究
        2.4.6 BMDC总蛋白制备
        2.4.7 Western blotting
        2.4.8 ELISA
        2.4.9 BMDC总RNA提取
        2.4.10 荧光定量PCR (qRT-PCR)
        2.4.11 流式细胞术检测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PSC-ELVs总蛋白含量
        3.2 BMDC纯度鉴定
        3.3 BMDC摄取原头节源外泌体
        3.4 原头节源外泌体转运miRNAs至BMDC
        3.5 转录水平原头节源外泌体活化BMDC
        3.6 原头节源外泌体诱导BMDC产生炎性因子
        3.7 原头节源外泌体诱导BMDC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的改变
        3.8 原头节外泌体源miR-277a-3p和miR-4989-3p诱导BMDC上调炎性因子表达
        3.9 miR-277a-3p和miR-4989-3p潜在靶基因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文章及申请专利
附件

(3)旋毛虫感染宿主血清中差异miRNA的功能及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旋毛虫感染血清中小鼠miRNA的差异表达及功能分析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宿主感染血清中旋毛虫来源miRNA的鉴定及诊断价值分析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寄生虫和宿主microRNA在寄生虫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4)髓源性抑制细胞在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中的免疫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中英文索引
绪论
第一部分 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中MDSC动态水平分析及亚群鉴定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和主要试剂
        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的构建
        2.3.2 HE和 Masson染色观察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肝组织的病理变化
        2.3.3 FCM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模型小鼠体内四种组织MDSC的动态水平
        2.3.4 FCM分选及Giemsa染色鉴定小鼠模型中骨髓MDSC粒系和单核系亚群
        2.3.5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肝脏和脾脏的病理变化
        3.1.1 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肝脏和脾脏的大体改变
        3.1.2 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肝脏组织的HE染色
        3.1.3 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肝脏组织的Masson染色
        3.2 流式细胞术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体内MDSC动态水平变化
        3.2.1 FCM检测Sj模型小鼠、对照组正常小鼠MDSC水平
        3.2.2 FCM检测Sj模型组小鼠MDSC动态水平
        3.3 FCM分选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骨髓MDSC亚群
        3.4 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骨髓粒系和单核系MDSC亚群细胞的形态学鉴定
    第4章 讨论
    第5章 小结
第二部分 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中MDSC亚群分离及对CD4+T和CD8+T细胞的免疫作用研究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
        2.2 其他实验用试剂
        2.3 主要仪器设备
        2.4 实验方法
        2.4.1 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的构建
        2.4.2 免疫磁珠法分选CD4+T和CD8+T细胞
        2.4.3 CD4+T和CD8+T细胞的CFSE染色
        2.4.4 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骨髓MDSC亚群细胞的分离与纯化
        2.4.5 MDSC亚群对CD4+T和CD8+T细胞增殖抑制试验
        2.4.6 qRT-PCR检测相关细胞因子及Arg1、NOS2 mRNA的水平
        2.4.7 ELISA检测相关细胞因子水平
        2.4.8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MDSC亚群对CD4+T和CD8+T细胞的增殖抑制实验
        3.2 PCR检测相关细胞因子及Arg1、NOS2酶的mRNA水平
        3.3 ELISA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
    第4章 讨论
    第5章 小结
第三部分 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中MDSC对Treg细胞的影响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实验动物和试剂
        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的构建
        2.3.2 FCM检测血吸虫病小鼠模型肝脏和脾脏Treg细胞动态水平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FCM检测血吸虫病小鼠模型肝脾组织的Treg细胞动态水平
        3.2 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体内MDSC与 Treg细胞相关性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References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课题与论文
    一、研究及参与课题
    二、发表论文
课题资助
致谢

(5)旋毛虫3种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免疫保护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旋毛虫病概述
        1 病原学
        1.1 虫体形态特征
        1.2 生活史
        2 流行病学
        2.1 传染源
        2.2 传播方式
        2.3 分布与流行
        2.4 致病作用、病理变化及临床症状
        2.5 诊断
        2.6 防治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旋毛虫对宿主免疫应答的调节及应用
        1 旋毛虫的感染及免疫调节的特点
        2 树突状细胞及免疫平衡
        3 调节性T细胞及免疫调节
        4 旋毛虫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5 旋毛虫在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
        6 旋毛虫在移植排斥反应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旋毛虫蛋白组学的研究
        1 基本概念
        2 研究意义
        3 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篇 试验研究
    第四章 旋毛虫GLIPR1L2、TER1和ScoAL-β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GLIPR1L2、TER1和ScoAL-β蛋白预测分析
        2.2 基因的PCR扩增
        2.3 重组表达质粒pET-28a(+)/GLIPR1L2、pET-32a(+)/TER1和pET-32a(+)/ScoAL-β的鉴定
        2.4 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2.5 TER1重组蛋白的体外酶活鉴定
        2.6 Western Blot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rGLIPR1L2、rTER1和rScoAL-β对大鼠PBMCs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重组蛋白rGLIPR1L2、rTER1和rScoAL-β与大鼠PBMCs的结合
        2.2 重组蛋白rGLIPR1L2、rTER1和rScoAL-β对大鼠PBMCs增殖的影响
        2.3 重组蛋白rGLIPR1L2、rTER1和rScoAL-β对大鼠PBMCs迁移的影响
        2.4 重组蛋白rGLIPR1L2、rTER1和rScoAL-β对大鼠PBMCs NO分泌水平的影响
        2.5 重组蛋白rGLIPR1L2、rTER1和rScoAL-β对大鼠PBMCs吞噬能力的影响
        2.6 重组蛋白rGLIPR1L2、rTER1和rScoAL-β对大鼠PBMCs凋亡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rGLIR1L2、rTER1和rScoAL-β对大鼠体内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rGLIR1L2对大鼠体内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2.2 rTER1对大鼠体内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2.3 rScoAL-β对大鼠体内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旋毛虫rGLIPR1L2、rTER1和rScoAL-β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小鼠血清中抗体的检测
        2.2 各组旋毛虫成虫数量的比较
        2.3 各组肌肉幼虫数量的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
致谢

(6)捻转血矛线虫排泄分泌蛋白T细胞、单核细胞结合蛋白的鉴定及其对相应细胞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捻转血矛线虫及捻转血矛线虫病
        1 捻转血矛线虫病概述
        1.1 病原学
        1.2 生活史
        2 流行病学
        2.1 致病作用、病理变化及临床症状
        2.2 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
        2.3 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防治
        2.4 捻转血矛线虫的抗药性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寄生性胃肠道线虫感染与免疫研究
        1 寄生性胃肠道线虫病概述
        2 寄生性胃肠道线虫感染与宿主免疫应答
        2.1 机体检测
        2.2 信号转导
        2.3 机体免疫诱导
        2.4 免疫排斥
        2.5 机体修复
        3 捻转血矛线虫感染与宿主免疫应答
        3.1 三期幼虫、四期幼虫与宿主免疫应答
        3.2 捻转血矛线虫成虫与宿主免疫应答
        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反刍动物胃肠道线虫免疫调节分子研究进展
        1 反刍动物胃肠道线虫概述
        2 胃肠道线虫调节分子
        2.1 半乳糖凝集素
        2.2 蛋白酶抑制剂
        2.3 补体系统抑制分子
        2.4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
        2.5 其他免疫调节性分子
        3 免疫调节分子用于疫苗研究
        3.1 捻转血矛线虫
        3.2 背带线虫
        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篇 实验研究
    第四章 捻转血矛线虫半乳糖凝集素C端与N端糖结合域与山羊PBMC结合位点的鉴定及功能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重组表达质粒pET-32a-MNh及pET-32a-MCh双酶切鉴定
        2.2 重组蛋白rMNh及rMCh的纯化
        2.3 rMNh及rMCh与山羊PBMC结合
        2.4 MNh及MCh在山羊PBMC上受体鉴定
        2.5 rMCh与rMNh对细胞增殖的作用
        2.6 rMCh与rMNh对山羊PBMC一氧化氮分泌的影响
        2.7 rMCh与rMNh对山羊PBMC凋亡作用
        2.8 rMCh与rMNh对山羊PBMC细胞因子转录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捻转血矛线虫ESP中与山羊T细胞结合蛋白的鉴定及其对T细胞功能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捻转血矛线虫ESP的获取与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2.2 山羊T细胞的磁珠分选
        2.3 捻转血矛线虫ESP与山羊T细胞的结合
        2.4 捻转血矛线虫ESP与山羊T细胞体外免疫共沉淀的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
        2.5 LC-MS/MS鉴定与分析
        2.6 GO注释与KEGG分析
        2.7 ESP对T细胞活力影响
        2.8 ESP对T细胞凋亡的影响
        2.9 ESP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
        2.10 ESP对T细胞周期的影响
        2.11 ESP对T细胞主要分型的影响
        2.12 ESP对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捻转血矛线虫ESP中与山羊单核细胞结合蛋白的鉴定及其对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山羊单核细胞磁珠分选
        2.2 捻转血矛线虫ESP与山羊单核细胞的结合
        2.3 捻转血矛线虫ESP与山羊单核细胞体外免疫共沉淀的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
        2.4 LC-MS/MS鉴定与分析
        2.5 GO注释与KEGG分析
        2.6 ESP对单核细胞分泌一氧化氮水平影响
        2.7 ESP对单核细胞吞噬能力影响
        2.8 ESP对单核细胞MHC分子表达影响
        2.9 ESP对单核细胞凋亡影响
        2.10 ESP对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捻转血矛线虫Hc-ABHD、Hc-GHD及Hc-ADRM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对T细胞功能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Hc-ABHD、Hc-GHD及Hc-ADRM的PCR扩增
        2.2 重组质粒pET28a-HcABHD、pET-32a-HcGHD及pET-32a-HcADRM的双酶切鉴定
        2.3 重组蛋白rHc-ABHD、rHc-GHD及rHc-ADRM的纯化
        2.4 重组蛋白rHc-ABHD、rHc-GHD及rHc-ADRM的Western blot分析
        2.5 捻转血矛线虫不同发育阶段Hc-ABHD、Hc-GHD及Hc-ADRM转录水平的变化
        2.6 Hc-ABHD、Hc-GHD及Hc-ADRM的组织定位
        2.7 重组蛋白Hc-ABHD、Hc-GHD及Hc-ADRM与山羊T细胞结合
        2.8 重组蛋白rHc-ABHD、rHc-GHD及rHc-ADRM对T细胞活力影响
        2.9 重组蛋白rHc-ABHD、rHc-GHD及rHc-ADRM对T细胞凋亡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2.10 重组蛋白rHc-ABHD、rHc-GHD及rHc-ADRM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
        2.11 重组蛋白rHc-ABHD、rHc-GHD及rHc-ADRM对T细胞周期及相关通路的影响
        2.12 重组蛋白rHc-ABHD、rHc-GHD及rHc-ADRM对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捻转血矛线虫Hc-Rab33、Hc-Mak1及Hc-ATPD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对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Hc-Rab33、Hc-Mak1及Hc-ATPD的PCR扩增
        2.2 重组质粒pET28a-HcRab33、pET28a-HcMak1及pET28a-HcATPD的双酶切鉴定
        2.3 重组蛋白rHc-Rb33、rHc-Mak1及rHc-ATPD的纯化
        2.4 重组蛋白rHc-Rab33、rHc-Mak1及rHc-ATPD的Western blot分析
        2.5 捻转血矛线虫不同发育阶段Hc-Rb33、Hc-Mak1及Hc-ATPD转录水平的变化
        2.6 Hc-Rab33、Hc-Mak1及Hc-ATPD的组织定位
        2.7 重组蛋白rHc-Rab33、rHc-Mak1及rHc-ATPD与山羊单核细胞结合
        2.8 重组蛋白rHc-Rab33、rHc-Mak1及rHc-ATPD对单核细胞NO分泌水平的影响
        2.9 重组蛋白rHc-Rab33、rHc-Mak1及rHc-ATPD对单核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2.10 重组蛋白rHc-Rab33、rHc-Mak1及rHc-ATPD对单核细胞内MHC-11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2.11 重组蛋白rHc-Rab33、rHc-Mak1及rHc-ATPD对单核细胞凋亡的影响
        2.12 重组蛋白rHc-Rab33、rHc-Mak1及rHc-ATPD对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九章 捻转血矛线虫水解酶包含蛋白(Hc-ABHD)、粘附调节因子(Hc-ADRM)和Ras结构域包含蛋白(Hc-Rab33)抗血清免疫保护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虫卵排出情况
        2.2 成虫减少率
        2.3 血常规检测
        2.4 血清抗体检测
        2.5 细胞因子检测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致谢
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7)捻转血矛线虫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等六种蛋白对山羊单核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捻转血矛线虫病及其免疫机制
        1 捻转血矛线虫病
        1.1 病原学
        1.2 流行病学
        1.3 诊断与防治
        2 捻转血矛线虫的免疫机理
        2.1 抵抗L3机制
        2.2 抵抗L4机制
        2.3 抵抗成虫机制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寄生性线虫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同系物研究进展
        1 线虫的MIF同系物
        1.1 线虫MIF的生物学特性
        1.2 寄生性线虫MIF对宿主的免疫调节
        2 其它寄生生物的MIF同系物
        3 寄生性线虫MIF作为潜在的药靶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线虫cystatin对宿主免疫反应的调节
        1 寄生性线虫的免疫调节
        2 Cystatin超家族,一类天然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2.1 Cystatin抑制蛋白酶的机制
        2.2 线虫cystatin作为蛋白酶抑制剂的功能
        3 线虫cystatin对免疫的调节
        3.1 干涉抗原递呈和T细胞反应
        3.2 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
        3.3 增加可诱导的一氧化氮产生
        3.4 线虫cystatin可能作为潜在的过敏原
        4 Cystatin分子的进化
        5 总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硫氰酸酶、电子转移黄素蛋白和酪氨酸磷酸酯酶活化因子的功能研究
        1 硫氰酸酶
        2 电子转移黄素蛋白
        3 酪氨酸磷酸酯酶活化因子
        参考文献
第二篇 试验研究
    第五章 捻转血矛线虫HCMIF-1的分子鉴定及其对山羊单核细胞功能的调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生物信息学分析
        2.2 目的基因的RT-PCR扩增
        2.3 质粒pMD19-T-HCMIF-1的鉴定
        2.4 重组表达质粒pET-28a-HCMIF-1的鉴定
        2.5 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2.6 rHCMIF-1的酶活性分析
        2.7 Western Blot分析
        2.8 免疫组织定位
        2.9 rHCMIF-1与山羊单核细胞的结合
        2.10 rHCMIF-1对山羊单核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2.11 rHCMIF-1对山羊单核细胞MHC分子表达的影响
        2.12 rHCMIF-1对山羊单核细胞NO产生的影响
        2.13 rHCMIF-1对山羊单核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捻转血矛线虫HCcyst-2分子的鉴定及其对山羊单核细胞功能的调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生物信息学分析
        2.2 目的基因的RT-PCR扩增
        2.3 质粒pMD19-T-HCcyst-2的鉴定
        2.4 重组表达质粒pET-32a-HCcyst-2的鉴定
        2.5 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2.6 rHCcyst-2的酶活分析
        2.7 Western Blot分析
        2.8 免疫组织定位
        2.9 山羊单核细胞对rHCcyst-2的摄取
        2.10 rHCcyst-2对山羊单核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2.11 rHCcyst-2对山羊单核细胞MHC分子表达的影响
        2.12 rHCcyst-2对山羊单核细胞NO产生的影响
        2.13 rHCcyst-2对山羊单核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捻转血矛线虫HCcyst-3分子的鉴定及其对山羊单核细胞功能的调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生物信息学分析
        2.2 目的基因的RT-PCR扩增
        2.3 质粒pMD19-T-HCcyst-3的鉴定
        2.4 重组表达质粒pET-32a-HCcyst-3的鉴定
        2.5 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2.6 rHCcyst-3的酶活分析
        2.7 Western Blot分析
        2.8 免疫组织定位
        2.9 山羊单核细胞对rHCcyst-3的摄取
        2.10 rHCcyst-3对山羊单核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2.11 rHCcyst-3对山羊单核细胞MHC分子表达的影响
        2.12 rHCcyst-3对山羊单核细胞NO产生的影响
        2.13 rHCcyst-3对山羊单核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捻转血矛线虫HCRD、HCETFα和HCPTPA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和生物学特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目的基因的RT-PCR扩增
        2.2 质粒pMD19-T-HCRD、pMD19-T-HCETFα和pMD19-T-HCPTPA的鉴定
        2.3 重组表达质粒pET-32a-HCRD、pET-32a-HCETFα和pET-32a-HCPTPA的鉴定
        2.4 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2.5 Western blot分析
        2.6 免疫组织定位
        2.7 rHCRD、rHCETFα和rHCPTPA与山羊PBMC的结合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九章 三种捻转血矛线虫重组蛋白rHCRD、rHCETFα和rHCPTPA调节山羊PBMC和单核细胞功能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细胞增殖试验
        2.2 rHCRD、rHCETFα和rHCPTPA对山羊PBMC凋亡的影响
        2.3 rHCRD、rHCETFα和rHCPTPA对山羊PBMC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2.4 rHCRD、rHCETFα和rHCPTPA对山羊PBMC NO产生的影响
        2.5 rHCRD、rHCETFα和rHCPTPA对山羊PBMC迁移的影响
        2.6 rHCRD、rHCETFα和rHCPTPA对山羊单核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
        2.7 rHCRD、rHCETFα和rHCPTPA对山羊单核细胞MHC分子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8)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组学分析及其致病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猪肺炎支原体的病原学
        1 猪肺炎支原体的发现与分类
        2 猪肺炎支原体的组成及功能
        3 猪肺炎支原体的形态和生长特性
        4 猪肺炎支原体的营养代谢及转运系统
    第二章 猪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机制
        1 猪肺炎支原体对宿主细胞的黏附损伤及其机制
        2 猪肺炎支原体对宿主的凋亡作用及机制
        3 猪肺炎支原体对宿主的免疫损伤与机制
        4 组学方法研究猪肺炎支原体致病机制
    第三章 胆固醇在病原体感染中的作用
        1 胆固醇对病原体的影响及机制
        2 胆固醇对支原体的影响
        3 病原体对宿主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4 病原体对宿主胆固醇代谢的影响机制
第二篇 试验研究
    第四章 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猪气管黏膜损伤的组学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五章 猪肺炎支原体及其蛋白诱导猪肺泡巨噬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六章 胆固醇在猪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总体讨论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与寄生虫感染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iNOS和NO在寄生虫感染中的作用
    1.1 抗原虫作用
    1.2 抗蠕虫作用
2 NO抗寄生虫感染的作用机制
3 调节iNOS及NO表达的影响因素
    3.1 细胞因子细胞因子IFN-γ、TNF-α、IL-l、IL-4、IL-10等在调节iNOS和NO的生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1.1 正向调节的细胞因子
        3.1.2 负向调节的细胞因子
    3.2 TLR激动剂

(10)肠道菌对旋毛虫存活、繁殖及蛋白表达变化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肠道微生物研究的意义与进展
        1.1 人类微生物组计划
        1.2 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共进化
        1.3 肠道微生物与人类的健康及疾病的关系
    第2章 寄生虫与细菌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进展
        2.1 肠道菌不是孤立存在于肠道的群体
        2.2 细菌可以影响寄生虫的感染能力
        2.3 寄生虫感染能够影响肠道菌群构成
    第3章 旋毛虫与旋毛虫病
        3.1 旋毛虫形态和生活史
        3.2 旋毛虫的世界分布
        3.3 旋毛虫对宿主免疫应答的调节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肠道菌对旋毛虫存活及繁殖的影响
        1.1 材料
        1.1.1 微生物菌株
        1.1.2 实验动物和虫株
        1.1.3 器皿
        1.1.4 实验仪器及设备
        1.1.5 实验试剂
        1.1.6 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1.2 实验方法
        1.2.1 菌株的生长曲线的测定和培养
        1.2.2 旋毛虫肌幼虫的收集
        1.2.3 感染动物及旋毛虫成虫收集
        1.2.4 旋毛虫与肠道菌共培养
        1.2.5 Griess法检测共培养上清NO水平变化
        1.3 结果
        1.3.1 不同菌株对旋毛虫存活及繁殖的影响
        1.3.2 旋毛虫与不同菌株共培养上清一氧化氮浓度变化
        1.4 讨论
        1.5 小结
    第2章 肠道菌对旋毛虫蛋白表达变化影响的分析
        2.1 材料
        2.1.1 试剂
        2.1.2 仪器
        2.1.3 数据采集及处理使用的软件
        2.2 实验方法
        2.2.1 蛋白质提取
        2.2.2 蛋白质的消化
        2.2.3 肽段的标记
        2.2.4 离子交换色谱分析
        2.2.5 肽段的纯化(C18反相色谱脱盐)
        2.2.6 质谱检测
        2.2.7 蛋白质定性与定量分析
        2.2.8 生物信息分析
        2.2.9 RT-PCR法检测m RNA表达水平变化
        2.3 结果
        2.3.1 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2.3.2 显着差异表达的蛋白功能分析
        2.3.3 差异表达蛋白转录水平变化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不同菌株对旋毛虫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2.1 与抗菌功能相关的基因表达变化
        3.2.2 与细胞凋亡功能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变化
        3.3 讨论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一氧化氮与寄生虫感染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旋毛虫入侵及免疫调节过程中功能的研究[D]. 伊娜娜. 东北农业大学, 2020
  • [2]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非编码RNA谱鉴定及作用于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D]. 张小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
  • [3]旋毛虫感染宿主血清中差异miRNA的功能及诊断价值研究[D]. 马小涵. 郑州大学, 2020(02)
  • [4]髓源性抑制细胞在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中的免疫调节作用[D]. 高勇强. 南华大学, 2020
  • [5]旋毛虫3种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免疫保护性研究[D]. 孙晓轲.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捻转血矛线虫排泄分泌蛋白T细胞、单核细胞结合蛋白的鉴定及其对相应细胞功能的影响[D]. 陆明敏.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7]捻转血矛线虫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等六种蛋白对山羊单核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D]. 王玉俭.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8]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组学分析及其致病机理研究[D]. 刘茂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7
  • [9]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与寄生虫感染的研究进展[J]. 杨旭然,陈庭金,余新炳.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6(09)
  • [10]肠道菌对旋毛虫存活、繁殖及蛋白表达变化影响的研究[D]. 姜海燕. 吉林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一氧化氮与寄生虫感染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