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相四线制照明电源的优越性

浅谈三相四线制照明电源的优越性

一、浅谈照明供电三相四线制的优越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雷明[1](2021)在《有源电力滤波器自抗扰控制器的设计》文中认为电动钻机电网中谐波与无功问题较为严重,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拥有动态治理谐波与补偿无功的性能,并结合其适用于小容量、低电压场合的特点,能为电动钻机电网中谐波与无功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针对电动钻机电网中APF采用传统控制策略时其滤波、电流跟踪和直流侧稳压的性能较差的问题,本文以三相四线制APF作为研究对象,在APF电流跟踪和直流侧稳压均采用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并设计了电流环和电压环的一阶LADRC控制器,并对此控制策略下APF的性能进行仿真研究,验证了在电动钻机电网工况下所设计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补偿性能。根据电动钻机电网APF结构建立三相四线制APF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经过坐标变换得到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根据电动钻机电网三相四线制的供电方式,选择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dq0检测法。建立APF的双闭环控制系统,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下APF数学模型设计APF电流内环的一阶LADRC并给出参数整定方法,然后对闭环LADRC控制器进行稳定性分析。建立APF功率交换模型来说明直流侧与交流侧能量交换的规律,并设计APF电压外环的一阶LADRC并进行参数整定。使用Matlab/Simulink建立电动钻机电网三相四线制APF分别采用PI与LADRC控制的仿真模型,验证了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dq0检测法可实时准确地检测负载电流谐波分量。然后分别在电流跟踪环节采用PI控制和LADRC控制并进行仿真对比分析,验证了LADRC在滤波性能、电流跟踪实时性和抗扰性能方面都优于PI控制;并分别在直流侧稳压环节采用PI控制与LADRC并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LADRC无论是动态响应速度还是抗扰性能都优于PI控制。最终结果表明,相比于采用传统控制策略的APF,本文所设计的双环均采用一阶LADRC控制器的三相四线制APF在电动钻机电网中有效提高了补偿性能、电流跟踪实时性及抗扰性能。

杨静俭[2](2021)在《基于神经网络的LED谐波分析与治理方案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新型电力电子设备在配电网中的广泛应用,其注入电网的谐波所引起的电能质量问题日益突出。但目前对于谐波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新能源和大型工业设备领域,照明设备引起的电能质量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单个照明设备负荷较小,但照明用电量约占全球总用电量的20%,并且由于LED(Lighting Emitting Diode)灯具具有节能高效、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许多政府已经出台指令,使用LED灯或CFL(Compact Fluorescent Lamp)取代低能效的白炽灯。因此LED等新型照明设备广泛应用带来的电能质量问题同样不容忽视。目前LED谐波分析与治理方面的研究尚不够完善:需要对LED谐波发射特性进行更加深入的检测与分析,需要建立更加精确的LED总谐波失真(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预测模型,需要动态响应速度和稳态精度更好的谐波检测算法和谐波补偿效果良好的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本文主要以LED灯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实验、结合人工智能算法与仿真模型对LED谐波预测分析与治理方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1、通过搭建调压电路对不同驱动电路的LED灯进行测试。使用Fluke 435电能质量分析仪和照度计采集了LED灯在电压变化时的各次谐波数据和照度值的变化情况。实验数据表明,LED会产生较大的谐波电流,且谐波相位分布与驱动电路类型有很强的相关性。通过对三次谐波电流相位的研究发现,组合不同驱动类型的LED能够减少谐波失真。2、利用实验采集的数据训练基于神经网络的LED灯具THD预测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Ada Boost算法的LED灯具THDi预测方法。首先建立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s,GRNN),并用思维进化算法(Mind Evolutionary Algorithm,MEA)对其进行参数优化,提高了GRNN的搜索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Ada Boost算法集成多个MEA-GRNN个体形成强预测器,提高模型泛化能力。为了避免阈值选取不当引起的集成失败,引入Sigmoid自适应因子改进Ada Boost算法。最后用实验采集的LED谐波数据对Ada-MEA-GRNN模型进行训练和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预测精度达到95.48%,优于BP和GRNN,即使减少输入维度后其精度下降也较小。3、针对传统检测算法易产生频谱泄漏和实时性较差的问题,将拥有全局优化能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与动态性能良好的Elman神经网络相结合,并重置激励函数构造了一种基于傅里叶基(Fourier Basis,FB)的神经网络用于谐波检测。此外,为了减小数据差异造成的影响,通过聚类算法对谐波采样数据进行分类,并将聚类后同类别的数据作为网络的训练数据。仿真结果表明,使用8万组k-means分类后数据训练的傅里叶基PSO-Elman网络比单纯的Elman神经网络拥有更高的参数辨识精度,谐波电流幅值与相位估计准确,并通过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该检测方法的可靠性。4、有源滤波器设计方面,从多个角度出发,分类整理了适用于不同场景的APF拓扑结构,阐述了各结构的优缺点。并从拓扑结构、APF参数设计和指令电流运算电路等方面出发,分析不同APF特点并给出三相LCL型APF数学模型。最后搭建了基于ip-iq法的并联三相两电平LCL有源电力滤波器仿真模型,较好地实现了谐波补偿。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LED谐波分析与治理方案的关键技术,如:谐波特性分析、THD预测方法、谐波检测方法和有源滤波器设计等。可对LED的谐波抑制、灯具选择、电能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完善和谐波抑制与补偿设备研发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赵云龙[3](2021)在《低压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治理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如何改善低压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已成为学者们的热门话题,其中三相不平衡特别是三相电流不平衡现象越来越严重,对变压器设备、线路损耗以及人身安全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采用合理的治理技术使三相不平衡水平达到要求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可靠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负载侧与电网侧两个方面实现对低压配电网三相不平衡问题的综合治理。针对单相负荷的不平衡分配造成的负载侧三相不平衡问题,本文采用三相不平衡换相开关治理技术,包括主控开关换相策略以及分换相开关换相过程两个方面。在主控开关方面,应对目前存在的换相策略生成过程复杂、计算速度慢的弊端,本文提出结合贪心算法的差分进化算法对换相策略进行寻优操作,以三相电流不平衡度和分换相开关动作次数为目标,通过初始化、变异、交叉与选择操作,获得最优的换相策略,对问题进行了降维处理,避免了维数灾,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在分换相开关方面,应对目前存在的换相过程断电时间长,换相过程电压、电流畸变严重的问题,本文对相序无缝切换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与逆变电路为基础,由初始阶段、当前相跟踪阶段、切换相跟踪阶段以及换相完成四个阶段组成的整体换相结构与流程,接着针对以上四个阶段对硬件电路进行仿真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使得断电时间缩短到0ms,且电压、电流畸变量极低。而负荷也有可能存在无功不平衡以及电流畸变的问题,单纯在负载侧治理所达到的效果不大。因此,本文在配电网侧采用SVG无功补偿技术进行治理。对于SVG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流检测以及电流的跟踪控制两个方面:在对不平衡负载电流的分离检测方面,采用的是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补偿电流检测法,将其中的不平衡分量、无功分量以及谐波分量分离出来并将其作为SVG输出补偿电流的参考值;在对电流参考值的跟踪控制方面,采用的是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直接电流控制策略,使得SVG输出合适的补偿电流,进而完成SVG的补偿功能,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其良好的补偿性能。最后,结合三相不平衡换相开关与SVG的优势,对综合治理方案进行研究,介绍了该方案的治理流程,并运用三种算例对该方案在降低三相不平衡度、减小线路损耗、无功补偿以及谐波治理等方面进行仿真分析,仿真验证了所述方案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王超然[4](2021)在《H桥式三相四线制低压APF的电压平衡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电力负荷种类的日益丰富以及电力电子装置应用的日益广泛,电能质量问题如谐波污染、无功消耗以及电压波动等日益凸显,而这些问题在中低压配电网中尤为明显。在我国,低压配电网与部分中压配电网如有色金属冶炼厂、矿井下作业区等大多采用三相四线制。因此,研究适用于三相四线制配电网络的电能质量调节设备是符合技术发展趋势与国民经济需求的。本文以三相四线制APF(有源电力滤波器)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以下工作:一、对适用于三相四线制的APF拓扑结构进行了讨论,分析了二极管箝位型、飞跨电容型以及H桥式等不同结构的特点,最后根据工作需要选择H桥式拓扑结构开展研究;二、分析了三相四线制H桥模块式APF的工作过程,并基于瞬时功率与理论建立了数学模型,阐明了谐波电流与无功电流的检测与补偿方法;三、重点分析了三相四线制H桥模块式APF直流侧电压的变化过程与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系列电压控制策略,包括:(1)基于“全局控制+相间调节”两层次电压控制策略;(2)基于负序电流注入的相间功率分配算法;(3)基于中性线电流归零化的动态附加电压补偿方法;(4)基于零序功率注入的相电压调节方法;四、对逆变单元的调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在理论与仿真结果的支撑下,选择了“电流滞环控制”方案,并对开关管的不同通断组合下电容器的充放电状态进行了梳理,总结出了其与直流侧电压变化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直流侧电压平衡的动态带宽电流滞环控制方法”;五、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模型,对前述控制策略了进行了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六、搭建了三相四线制H桥模块式APF实验平台,并接入风机、不控整流装置进行无功补偿、谐波治理等实验研究。目前所得的试验结果已验证了前述的部分结论。

李佳[5](2021)在《三相四线制三电平APF的直流电压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改善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大量复杂的电力电子设备被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发展中,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电能质量问题也接踵而来。各种复杂多变的负载产生大量谐波、无功等有害电流,严重危害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降低了电力电子设备的工作效率并缩短其使用寿命,产生额外损耗,此外还会造成电子设备故障、干扰,影响其安全运行。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是一种提高电能质量的重要补偿装置,其具有高效、稳定、灵敏等优点,是目前治理电力系统污染、提高电力系统效率并确保用电安全的最理想电力电子装置,本文针对三相四线制有源电力滤波器相关控制策略展开深入研究。有源电力滤波器在正常运行中的补偿效果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谐波电流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和运算速度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二阶广义积分器改进后的ip-iq检测方式,并分析改进锁相环,消除电压波动对ip-iq检测的干扰,对比传统锁相环锁相性能,验证双二阶广义积分锁相环的优越性。简化APF等效电路模型,通过改进后的检测算法有效提取正序有功分量,进行详细的公式推导和分析。针对三相四线制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直流电压控制算法,传统最常用的控制策略是PI控制,但传统PI控制的鲁棒性较差且动态响应慢,对于各种复杂的负载,通常无法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本文采用模糊PI控制与准比例谐振控制器相结合设计一种复合控制器,该复合控制器可对直流侧电压控制量进行模糊推理,实现控制参数自整定,对直流侧电压控制参数进行动态调整,抑制中线谐波电流;通过改进准比例谐振控制器对各个频率信号进行单独控制,避免相邻频率信号间的影响,提高控制效果,保证补偿质量。针对中性点电位平衡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中性点电位漂移原因,通过注入零序分量控制中性点电位平衡,简易有效,实现较好的控制效果。根据理论推导分析设计,本文在MATLAB仿真软件中搭建二极管钳位三电平APF仿真模型,分别进行线性、非线性负载仿真,对比补偿前与补偿后的电流波形,验证了本文所设计的复合控制器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简单介绍本文设计装置硬件电路,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文所述控制策略有效可靠。

岳冶[6](2020)在《中低压配电网负荷平衡智能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力系统运行时用户侧负荷不平衡现象时有发生,如何解决由此导致的系统参数不平衡、供电电压质量变差、功率因数降低等问题是当代学者研究的课题,随着工业发展,大负荷投入带来的问题变得更具研究价值。目前采用补偿装置使电力系统智能平衡化,以此提高功率因数、稳定三相系统参数的方法成为了热门话题。本文针对大负荷造成的三相不平衡问题展开研究,采用TCR+TSC型SVC(Static Var Compensator)补偿装置,应用相关补偿算法和电压、无功功率双闭环负反馈控制,通过仿真验证理论可行性和优越的补偿效果,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针对系统中不平衡负荷带来的损耗问题,说明解决负荷不平衡问题的必要性。综合几种降低不平衡负荷影响的方案,提出利用补偿装置平衡负荷的方案。2.进行不平衡补偿算法的研究。以斯坦门茨(Steinmentz)补偿算法为基础,以三种可应用于三相四线制电力系统的算法入手,说明如何应用在补偿装置中。最后以补偿装置的控制方式为基本原理,补偿算法为核心,对算法进行MATLAB仿真研究,对比分析何种算法最适合应用于工程中。3.详细介绍补偿装置的原理及控制方式。包括TCR+TSC综合型SVC补偿装置的原理和优越性,电压、无功功率PID双闭环控制方式及在九区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十三区智能投切控制方法,以此为基础提出第四章SVC补偿装置软硬件设计理论。4.对本次课题进行硬件及软件设计。硬件设计部分以TMS320F28335浮点DSP控制芯片为控制核心,还包括互感器信号转换电路、电平转换电路、信号转换电路、保护滤波电路、过零检测电路、晶闸管触发电路、光耦隔离电路、通讯电路、液晶显示电路、外扩存储电路、时钟电路、上电复位电路等内容。软件设计部分以模块化思想进行流程图设计,介绍了DSP控制、数据采集、设备投切、控制算法应用、同步触发设计。5.基于MATLAB仿真平台,得出各种算法的仿真曲线,分析比较哪种算法最优,更加适用于实际工程运行中,观察分析TCR+TSC型SVC在中低压系统中理想的补偿效果。

赵耀武[7](2020)在《三相不平衡补偿装置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低压供电系统的发展,大量的非线性装置、冲击性用电设备被接入系统,使配电系统中的三相不平衡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用户的用电质量。本文在具体工程应用背景下,采用SVG装置治理低压供电系统的三相不平衡问题,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首先针对不平衡电流检测的问题,从准确性和动态响应速度两方面对零序电流分离法和延时信号分离法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即基于双同步旋转坐标系的电流检测法,能够实现独立检测不平衡电流中的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并准确提取了正序、负序和零序电流。其次针对电网电压不平衡或存在谐波时,传统锁相环锁相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在双同步坐标系中设计了解耦锁相环(DDSRF-PLL)的方法,通过消除负序电压分量在正序坐标下产生的二倍频分量来提高锁相能力,进一步保证了不平衡电流检测的准确性。通过仿真对比分析了DDSRF-PLL与传统锁相环的锁相效果,验证了DDSRF-PLL锁相的优越性。然后本文设计了一种分序控制的方法,正负序控制在双同步旋转坐标下进行PI解耦控制,零序电流采用准PR控制器控制,并对控制器参数进行设计,实现了对补偿指令电流的无静差跟踪。由于四桥臂SVG具有开关状态多,电压调制算法复杂的特点,因此选择了基于a-b-c坐标系下的三维空间矢量脉宽调制(3D-SVPWM),并通过仿真对3D-SVPWM算法和整个SVG系统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设计的SVG对不平衡负载引起的无功与三相不平衡问题,动态治理效果显着。最后设计SVG主电路的重要参数、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并应用在焊网机这种冲击性负载的工程中,结果表明了SVG装置可以有效地治理三相不平衡,并将系统的功率因数稳定在0.96以上。

杨乔丹[8](2020)在《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三相电压不平衡度抑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日益增加,单相供电的终端负荷持续增长,导致配电网中的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对电能质量产生较大的危害。再加上传统化石能源危机的加重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电力系统中得到重视和发展。然而由于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为代表的新型能源具有随机性和不可控制性,在新能源接入电网的同时保证电能质量,同时实现新能源优化分配成为电力系统新的挑战。因此,本文视虚拟电厂(VPP)为电力系统的可调度资源,降低系统中光伏出力的随机波动性,提高其利用率,进而实现系统级的有功优化调度;同时通过优化光伏逆变器的电压无功控制策略,对电网提供无功补偿,抑制三相系统的不平衡现象,进而实现电能质量的提高。通过对算例分析、计算的结果验证了模型方法的实用有效性,具体内容如下:首先针对含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系统中的三相不平衡问题,结合VPP参与配电网优化调度的特性构造了分布式光伏系统、燃气轮机和电池储能系统的模型。根据配网三相不平衡情况,分析了配网中三相不平衡的计算依据。针对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分析的复杂性,引入Open DSS开源配网计算软件作为数值仿真计算平台,实现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序列潮流计算,并利用它开放、灵活的优越性,通过DSS/COM接口将Matlab与Open DSS连接。用Open DSS实现物理层的元件建模与电气计算,在Matlab平台上实现决策层的优化计算。然后,按照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发展水平的差异,针对初期状况,研究了通过优化光伏逆变器的电压无功补偿策略来降低三相不平衡度的基本方法;针对高级阶段,在预测不同环境条件下光伏和负荷功率曲线的基础上,进一步计入分布式电源的随机波动性,研究了以燃气轮机成本最低与三相不平衡度最小的VPP多目标优化运行策略。最后,以改进的IEEE34节点系统为对象,用粒子群算法实现对优化模型的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当少量光伏电源接入电网时,通过合理控制其逆变器能够实现降低三相不平衡度的作用;当可调度分布式电源十分丰富时,通过VPP实现多控制器的协调优化能够在以燃气轮机成本为代表的经济指标和以三相不平衡度为代表的电能质量指标间取得合理的平衡。

白杨杨[9](2019)在《新建西尔根66kV变电站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科右中旗地区地域狭长,村屯分散,本设计中变电站的建设地点科右中旗西尔根地区目前尚无66kV变电站,仅由一条10kV线路供电,由于线路供电半径较大,使得西尔根地区的电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西尔根地区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每年夏季水浇地负荷高峰时期,供电电压都会明显降低,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加之近年来西尔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成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落户企业迅速增多,政府规划负荷逐年增长,本着国网公司经济发展,电网先行的原则,西尔根变电站的建设便成了当务之急。结合负荷增长需求,新建66kV西尔根变电站,主变容量本期为1×10MVA。本次工程建设,缩短了10kV供电半径,降低电能损耗,提高了电压质量,另外,由于转移了66kV铜矿变电站的负荷,也有利于其他各乡的负荷发展。本设计首先根据该地区负荷增长情况论述了本站建设的必要性,结合当地地理环境条件对变电站站址进行了选择,然后对本站的建设规模和接线情况做出了合理规划,通过简要的短路计算和潮流分析确定了电气设备的参数。并根据系统继电保护方式和调度自动化现状,着重对二次系统的远动功能、信号采集、元件保护、调度自动化等进行设备配置的设计,确定二次系统设计整体要求和满足无人值守需求的方案。最后,对线路路径进行了选择设计,本站的建设将满足西尔根地区新增负荷的用电需求,增强该地区的供电可靠性。

王晴[10](2019)在《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方案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智能电网阶段。然而,目前南方电网绝大多数地区还是常规性电网和常规变电站。由于常规站采用多种规约,通信标准不统一,且二次电缆回路众多,布线复杂,使得定检维护工作量繁重;直流接地、交流串入直流等安全事故频发,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为了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以及满足建设智能电网的要求,智能变电站应运而生。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最主要的差异是二次系统的优化与升级,最显着的特点是网络化的二次系统。智能站一方面向一次设备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更庞大的服务,实现对一次设备的一体化监控和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对站内一次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及时发现并处理系统故障,保证了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因此,研究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组网方式以及相关新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结合智能变电站“三层两网”的结构特点,对220kV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和网络结构进行分析,介绍了智能站中常见的几种过程层接入方案,从不同角度分析比较了“直采直跳”和“网采网跳”的优缺点,并择优选出了最佳方案。最后阐明了现阶段“网采网跳”的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2)研究分析了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相关新技术的应用。针对智能防误一体化系统、温湿度在线监控系统以及视频图像智能化处理系统三大新技术的特点,研究其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技术方案。(3)通过研究智能变电站互感器的选型及配置,对电子式互感器实际存在的技术和运行故障问题进行定性分析,提出了采用“常规互感器+合并单元”的实施方案。(4)结合中山地区220kV团结智能变电站在建工程实例,从系统及元件继电保护配置原则、公用二次设备配置、SCD文件配置等几方面进行具体研究和分析,提出了适用于该智能站优化后的工程设计方案。本文在南方电网V2.1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中山地区220kV团结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工程设计方案,研究成果对现阶段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二、浅谈照明供电三相四线制的优越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照明供电三相四线制的优越性(论文提纲范文)

(1)有源电力滤波器自抗扰控制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电动钻机电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1.3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现状
        1.3.1 APF技术的研究现状
        1.3.2 APF装置的研究现状
    1.4 谐波与无功的产生及危害
        1.4.1 谐波与无功的来源
        1.4.2 谐波与无功的危害
    1.5 谐波的标准与抑制方法
        1.5.1 谐波的标准
        1.5.2 谐波抑制与无功补偿的方法
    1.6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电动钻机电气控制及谐波分析
    2.1 电动钻机电气控制系统组成
        2.1.1 动力系统
        2.1.2 电气传动控制系统
        2.1.3 MCC辅助系统
    2.2 电动钻机电网谐波与无功分析
        2.2.1 SCR系统的谐波与无功分析
        2.2.2 VFD系统的谐波与无功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源电力滤波器工作原理与数学模型
    3.1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3.1.1 APF的系统结构
        3.1.2 APF的工作原理
    3.2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分类
    3.3 三相四线制APF数学模型
        3.3.1 三相静止坐标系(abc坐标系)数学模型
        3.3.2 同步旋转坐标系(dq0 坐标系)数学模型
    3.4 dq0 坐标系下解耦控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电流检测技术研究
    4.1 谐波电流检测技术
    4.2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检测方法
        4.2.1 p-q检测法
        4.2.2 ip-iq检测法
        4.2.3 dq0 检测法
    4.3 谐波检测算法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PF双环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5.1 APF电流跟踪控制策略
        5.1.1 PI控制
        5.1.2 重复控制
        5.1.3 滑模控制
        5.1.4 自抗扰控制
    5.2 APF电流环LADRC的设计
        5.2.1 LADRC结构
        5.2.2 控制器设计
        5.2.3 控制器稳定性分析
    5.3 APF直流侧稳压控制理论
        5.3.1 直流侧功率交换模型
        5.3.2 控制策略
    5.4 APF电压环LADRC的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仿真分析
    6.1 APF仿真模型
    6.2 电流环控制仿真对比分析
        6.2.1 PI控制仿真分析
        6.2.2 LADRC控制仿真分析
        6.2.3 动态特性仿真分析
    6.3 电压环控制仿真对比分析
    6.4 电动钻机电网系统仿真分析
        6.4.1 PI控制
        6.4.2 LADRC控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基于神经网络的LED谐波分析与治理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LED谐波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LED谐波特性研究
    2.1 LED驱动电路
        2.1.1 电阻限流式驱动电路
        2.1.2 阻容降压式驱动电路
        2.1.3 降压恒流式驱动电路
        2.1.4 线性驱动电路
    2.2 LED灯谐波检测实验及特性分析
        2.2.1 谐波检测电路设计及元器件简介
        2.2.2 LED灯谐波特性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改进Ada-MEA-GRNN算法的LED电流谐波畸变率预测研究
    3.1 引言
    3.2 算法原理
        3.2.1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3.2.2 思维进化算法
        3.2.3 AdaBoost集成算法
    3.3 AdaBoost算法优化改进
    3.4 Ada-MEA-GRNN模型建立与仿真分析
        3.4.1 数据筛选及预处理
        3.4.2 模型参数设置
        3.4.3 仿真结果
        3.4.4 误差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聚类和傅里叶基PSO-Elman谐波检测研究
    4.1 引言
    4.2 谐波检测流程设计
        4.2.1 谐波参数辨识流程
        4.2.2 构建数据集
    4.3 算法原理
        4.3.1 改进傅里叶基Elman神经网络
        4.3.2 粒子群优化算法
        4.3.3 k-means聚类算法
    4.4 谐波检测建模及仿真分析
        4.4.1 神经网络建模及仿真分析
        4.4.2 聚类及PSO优化后各参数辨识误差对比
    4.5 谐波源电路仿真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有源滤波器设计
    5.1 APF拓扑结构分类及选择
        5.1.1 根据电网接入方式分类
        5.1.2 根据电源相数分类
        5.1.3 根据输出电平数分类
        5.1.4 根据直流侧储能元件分类
        5.1.5 根据变流器个数分类
    5.2 LCL型APF数学模型及参数设计
        5.2.1 LCL型APF的数学模型
        5.2.2 元器件参数计算
    5.3 指令电流运算电路研究
        5.3.1 p-q检测法与i_p-i_q检测法
        5.3.2 i_p-i_q检测法仿真分析
        5.3.3 基于i_p-i_q检测法的LCL型APF仿真分析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低压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治理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低压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治理现状
        1.2.1 基于负荷相序切换的负载侧治理
        1.2.2 基于无功补偿的配电网侧治理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组织结构
第2章 配电网三相不平衡基本原理
    2.1 三相不平衡的基本概念
    2.2 三相不平衡度计算
        2.2.1 对称分量法
        2.2.2 三相不平衡度的计算
    2.3 低压配电网线路模型以及三相不平衡下线路功率损耗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无缝换相的负载侧三相不平衡治理技术研究
    3.1 三相不平衡换相开关整体结构
    3.2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主控开关换相策略
        3.2.1 差分进化算法的基本原理
        3.2.2 负荷换相的数学模型
        3.2.3 换相开关换相流程
    3.3 换相开关相序无缝切换
        3.3.1 无缝切换总体结构及换相流程
        3.3.2 整流以及Boost电路设计
        3.3.3 逆变环节设计
        3.3.4 整体无缝切换环节仿真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MPC-SVG的配电网侧三相不平衡治理技术研究
    4.1 SVG基本原理
    4.2 主电路拓扑结构的选择与数学模型的建立
        4.2.1 三相四桥臂SVG拓扑结构
        4.2.2 数学模型的建立
    4.3 补偿电流检测技术研究
        4.3.1 补偿电流检测方法选取
        4.3.2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电流检测方法
    4.4 电流跟踪控制策略
        4.4.1 电流跟踪控制策略选取
        4.4.2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电流直接控制策略
        4.4.3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时滞补偿与代价函数优化
    4.5 直流侧电压控制策略
    4.6 SVG整体仿真分析
        4.6.1 严重三相不平衡情况仿真分析
        4.6.2 带有无功不平衡以及电流畸变严重情况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换相开关与SVG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5.1 三相不平衡综合治理方案
        5.1.1 综合治理方案整体结构
        5.1.2 综合治理流程
    5.2 综合治理方案仿真分析
        5.2.1 电流无畸变纯有功负荷仿真分析
        5.2.2 电流无畸变有功无功综合负荷仿真分析
        5.2.3 电流畸变有功无功综合负荷仿真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H桥式三相四线制低压APF的电压平衡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三相四线制低压APF研究现状
        1.2.1 APF的发展历程
        1.2.2 三相四线制APF拓扑结构的研究现状
        1.2.3 三相四线制APF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1.3 APF的发展趋势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三相四线制APF工作原理与数学模型
    2.1 APF工作原理
    2.2 H桥式三相四线制APF拓扑结构分析
    2.3 三相四线制APF数学模型
        2.3.1 三相四线制与三相三线制的差异性与一致性
        2.3.2 基于abc坐标系下的三相四线制APF数学模型
        2.3.3 基于αβ0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2.4 三相四线制APF谐波和无功补偿算法
        2.4.1 基于p-q理论的无功功率检测算法
        2.4.2 基于ip-iq理论的谐波检测算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H桥式三相四线制APF直流侧电压控制策略
    3.1 APF直流侧电压平衡的意义及影响因素分析
    3.2 H桥式三相四线制APF直流侧电压控制策略研究
    3.3 基于直流侧电压平衡的动态带宽电流滞环跟踪策略
    3.4 基于负序电流注入的相间功率分配算法
    3.5 基于中性线电流归零化的动态附加电压补偿方法
    3.6 基于零序功率注入的各相直流电压调节方法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仿真分析
    4.1 系统仿真整体模型
    4.2 仿真结果分析
        4.2.1 APF功能仿真测试
        4.2.2 电压控制策略仿真
        4.2.3 PWM电流跟踪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相四线制低压APF实验验证
    5.1 实验装置结构设计
    5.2 三相四线制低压APF实验平台
    5.3 实验方案
    5.4 实验结果
        5.4.1 无功补偿
        5.4.2 谐波补偿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5)三相四线制三电平APF的直流电压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电能质量问题的来源
        1.1.2 电能质量问题的危害
        1.1.3 电能质量治理的方法
    1.2 有源电力滤波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分类
        1.2.2 主电路拓扑研究现状
        1.2.3 电流检测的研究现状
        1.2.4 APF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APF的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分析
    2.1 有源电力滤波器工作原理
    2.2 三桥臂拓扑结构及数学模型分析
    2.3 谐波电流检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直流电压控制研究
    3.1 APF等效电路简化分析
    3.2 直流侧电容总电压控制
        3.2.1 准比例谐振控制
        3.2.2 协调控制及准R控制器实现
        3.2.3 模糊PI控制
    3.3 直流侧中点电位平衡控制
        3.3.1 中性点电位模型分析
        3.3.2 中性点电位平衡控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设计
    4.1 补偿容量设计
    4.2 直流侧上下电容设计
    4.3 LCL滤波器参数设计
    4.4 APF装置硬件电路板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仿真与实验
    5.1 APF仿真搭建
    5.2 仿真分析
        5.2.1 纯阻性负载
        5.2.2 阻感性负载
        5.2.3 不平衡负载
    5.3 实验
    5.4 本章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中低压配电网负荷平衡智能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2.1 功率补偿装置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不平衡负载补偿算法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负荷平衡化及损耗研究
    2.1 中低压负荷不平衡机理
    2.2 不平衡负荷的电能损耗研究
        2.2.1 线路上电能损耗的研究
        2.2.2 配电变压器上电能损耗的研究
        2.2.3 客户端供电质量的影响
    2.3 负荷平衡化算法研究
        2.3.1 斯坦门茨平衡化算法
        2.3.2 应用于三相四线制网络的斯坦门茨算法
        2.3.3 对称分量法平衡三相负荷
        2.3.4 针对三相四线制网络的区间取值算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无功补偿器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案
    3.1 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
        3.1.1 TCR结构与工作原理
        3.1.2 TCR谐波分析
    3.2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
        3.2.1 TSC结构与工作原理
        3.2.2 TSC投切特性
    3.3 晶闸管投切电容—电抗型无功补偿器(TSC+TCR SVC)
    3.4 TSC+TCR电压无功控制策略
        3.4.1 九区图控制策略
        3.4.2 十三区域自动调整策略
        3.4.3 控制器的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SVC软硬件设计
    4.1 软硬件概述
        4.1.1 CPU主板设计
        4.1.2 智能交流采样
        4.1.3 信号调理采样模块
        4.1.4 保护滤波模块
        4.1.5 触发脉冲模块
        4.1.6 显示模块
        4.1.7 辅助模块
    4.2 软件设计
        4.2.1 DSP控制流程
        4.2.2 数据采集处理设计
        4.2.3 连续投切控制及算法设计
        4.2.4 同步触发脉冲模块
        4.2.5 液晶显示模块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MATLAB仿真设计
    5.1 MATLAB仿真SIMULINK模块搭建
    5.2 MATLAB仿真分析
        5.2.1 利用斯坦门茨补偿算法
        5.2.2 改进对称分量法算法
        5.2.3 利用区间取值算法
        5.2.4 TCR+TSC仿真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三相不平衡补偿装置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三相不平衡产生的原因
        1.1.2 三相不平衡的危害
    1.2 课题涉及的关键技术及研究现状
        1.2.1 不平衡电流检测的研究现状
        1.2.2 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1.2.3 不平衡治理措施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负载特性与补偿装置的研究
    2.1 负载三相不平衡问题的分析
    2.2 补偿装置的选择
    2.3 SVG补偿装置的研究
        2.3.1 SVG拓补结构的选择
        2.3.2 SVG装置的补偿原理
        2.3.3 SVG的数学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VG不平衡电流检测方法
    3.1 传统的电流检测方法
        3.1.1 零序电流分离法
        3.1.2 延时信号分离法
    3.2 基于双同步旋转坐标系的电流检测法
        3.2.1 双同步旋转坐标系的电流检测法
        3.2.2 双同步坐标系的解耦锁相环
        3.2.3 低通滤波器的选择
    3.3 改进算法的仿真验证
        3.3.1 改进锁相环的验证
        3.3.2 不平衡电流检测的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VG系统控制策略与调制算法
    4.1 SVG系统的控制策略
        4.1.1 分序控制
        4.1.2 PI控制器的设计
        4.1.3 零序电流控制器
    4.2 三维空间矢量调制
        4.2.1 三维空间矢量调制的概述
        4.2.2 基于a-b-c坐标系的3D-SVPWM
    4.3 SVG系统的仿真验证
        4.3.1 3D-SVPWM算法的仿真验证
        4.3.2 主电路的仿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VG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分析
    5.1 SVG主电路参数的设计
        5.1.1 电容电感参数
        5.1.2 功率开关和驱动电路的选取
    5.2 SVG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5.2.1 DSP芯片的选择
        5.2.2 模数转换器
        5.2.3 采样检测电路的设计
    5.3 SVG系统的软件设计
        5.3.1 主程序设计
        5.3.2 中断子程序设计
        5.3.3 电流跟踪控制算法实现
        5.3.4 3D-SVPWM算法实现
    5.4 焊接车间动态补偿的应用分析
        5.4.1 补偿装置的总体方案
        5.4.2 补偿装置的效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插图清单
附录二 插表清单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8)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三相电压不平衡度抑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配电网三相电压不平衡分析基础
    2.1 引言
    2.2 分布式电源分类
    2.3 光伏发电模型及影响因素
    2.4 燃气轮机发电模型
    2.5 储能系统模型
    2.6 三相不平衡度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三相电压不平衡度抑制
    3.1 引言
    3.2 常规配网潮流计算方法
    3.3 基于Open DSS配电网分析
    3.4 三相不平衡度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计入VPP作用的配电网三相电压不平衡度抑制
    4.1 引言
    4.2 虚拟电厂结构
    4.3 考虑发电成本和三相不平衡度的模型
    4.4 多目标优化问题求解
    4.5 算例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9)新建西尔根66kV变电站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科右中旗电网概况
        1.1.2 项目实施必要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
        1.3.1 工程规模
        1.3.2 设计依据
        1.3.3 主要设计内容
第2章 变电站主接线设计
    2.1 负荷预测
        2.1.1 科右中旗地区负荷预测
        2.1.2 西尔根地区负荷预测
    2.2 接入系统方案
        2.2.1 外部条件及分析
        2.2.2 接入系统唯一性认证
    2.3 电气主接线
        2.3.1 变电站建设规模
        2.3.2 电气主接线设计原则
        2.3.3 电气主接线方案的选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气设备选择
    3.1 潮流计算
    3.2 短路电流计算
        3.2.1 短路电流计算条件
        3.2.2 短路电流计算
        3.2.3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3.2.4 无功补偿及调相调压计算
    3.3 电气设备的选择
        3.3.1 主变压器的选择2
        3.3.2 其他一次设备主要参数
    3.4 导体的选择
    3.5 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
        3.5.1 避雷器的配置
        3.5.2 66kV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
        3.5.3 10kV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
    3.6 站用电及照明
        3.6.1 站用电接线
        3.6.2 动力系统
        3.6.3 照明系统
    3.7 防雷接地
        3.7.1 防雷
        3.7.2 全站接地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二次部分
    4.1 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4.1.1 二次系统现状
        4.1.2 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
    4.2 系统调度自动化
        4.2.1 调度关系
        4.2.2 调度端主站设备配置
        4.2.3 远动传输方式和远动通道
        4.2.4 远动信息采集范围
        4.2.5 电量计费系统
        4.2.6 电力调度数据专网
        4.2.7 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4.2.8 安全监视系统
    4.3 系统通信及站内通信
        4.3.1 工程概况
        4.3.2 系统通信现状
        4.3.3 业务需求分析
        4.3.4 光缆建设方案
        4.3.5 系统通信通道组织
        4.3.6 通信设备配置
        4.3.7 站内通信
        4.3.8 光纤通信
        4.3.9 进站光缆
    4.4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4.4.1 管理模式
        4.4.2 监测、监控范围
        4.4.3 站用交直流电源系统
    4.5 其他二次系统
        4.5.1 全站时钟同步系统
        4.5.2 非关口电能计量系统
        4.5.3 智能辅助控制系统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方案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IEC61850 标准的发展
    1.3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智能变电站互感器的配置
    2.1 概述
    2.2 电子式互感器
    2.3 智能变电站互感器配置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与网络结构研究
    3.1 网络拓扑结构的研究
        3.1.1 技术特点对比
        3.1.2 投资成本对比
    3.2 组网方式
        3.2.1 过程层网络
        3.2.2 站控层网络
    3.3 保护采样和跳闸方式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新技术的应用
    4.1 智能防误一体化系统
        4.1.1 概述
        4.1.2 方案配置
        4.1.3 优化应用
    4.2 温湿度在线监控系统
        4.2.1 概述
        4.2.2 方案配置
        4.2.3 优化应用
    4.3 视频图像智能化处理系统
        4.3.1 概述
        4.3.2 方案配置
        4.3.3 优化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220kV团结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与实施
    5.1 中山地区电力系统现状
    5.2 220kV团结智能变电站案例概况
    5.3 电气一次智能化配置方案
    5.4 继电保护配置原则
        5.4.1 220kV侧保护配置
        5.4.2 110kV侧保护配置
        5.4.3 主变保护配置
        5.4.4 10kV侧保护配置
    5.5 公共二次设备配置
        5.5.1 智能故障录波器
        5.5.2 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
        5.5.3 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
        5.5.4 同步时钟对时系统
        5.5.5 电能计量系统
        5.5.6 站用电及照明系统
        5.5.7 远动部分
    5.6 SCD文件的配置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浅谈照明供电三相四线制的优越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源电力滤波器自抗扰控制器的设计[D]. 李雷明.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基于神经网络的LED谐波分析与治理方案研究[D]. 杨静俭.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3]低压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治理技术的研究[D]. 赵云龙. 山东大学, 2021(12)
  • [4]H桥式三相四线制低压APF的电压平衡控制策略研究[D]. 王超然.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5]三相四线制三电平APF的直流电压控制策略研究[D]. 李佳. 安徽大学, 2021
  • [6]中低压配电网负荷平衡智能控制技术研究[D]. 岳冶.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7]三相不平衡补偿装置的研究与应用[D]. 赵耀武. 安徽工业大学, 2020(07)
  • [8]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三相电压不平衡度抑制策略研究[D]. 杨乔丹.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9]新建西尔根66kV变电站设计[D]. 白杨杨. 长春工业大学, 2019(03)
  • [10]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方案研究与应用[D]. 王晴.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浅谈三相四线制照明电源的优越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