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略论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简议(论文文献综述)

王颖[1](2020)在《汉代社会与鼓吹乐》文中研究表明汉代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之一,在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长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而在汉代社会中,从天子出行到国家典礼,甚至陪葬,都会有鼓吹乐的影子。鼓吹乐作为在这个时代兴起而后又一直延续至今的乐种,备受学界瞩目,不论历代文献资料还是今人研究成果数量颇丰。但就现有研究而言,更多的集中在以音乐学视角下对鼓吹乐音乐形态方面的考察,而从社会角度考察鼓吹乐和汉代社会关系的文章,寥寥无几。鼓吹乐之所以能够从民间进入汉代宫廷音乐系统,实现这种空间转换是跟汉武帝大力推进中央集权制挂钩的,在它频繁参与国家各项重大活动中来看,鼓吹乐并非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单纯的音乐种类而已,而是承载着相当重要的政治功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汉代社会转型以及秩序的建构,可见鼓吹乐的音乐属性在当时并非是其主要,他所被赋予的社会属性应当更值得我们关注。本文以“汉代鼓吹乐”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涉及“汉代社会”和“鼓吹乐”两个方面的内容。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了 问题提出和文献研究综述。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主要涉及先秦和汉代的社会背景情况。本章分别就先秦社会和汉代社会之情形作简要概述,主要从国家制度、社会结构、政治理念三个方面进行梳理与讨论,从中把握其社会的主要特点;第三部分为第二章,主要从音乐学角度考察鼓吹乐在汉代的具体情况。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以及原始文献资料的梳理,讨论涉及鼓吹乐的起源、分类、曲辞内容、以及施用情况等方面的问题,从整体上把握鼓吹乐在汉代的情况;第四部分为第三章,主要论及鼓吹乐同汉代社会运作之间的关联。依据前文所推论出的汉代社会的特性以及需求,通过考察鼓吹乐与相关社会空间、社会阶序、周边文化等方面的互动情况,进一步讨论鼓吹乐和汉代社会的关系,从而能够证明鼓吹乐和社会转型及汉王朝制度建构之间的关联。最后对鼓吹乐进行历时性考察,简要梳理魏晋时期鼓吹之使用情况,以此证明他对于政治所存在的影响。第五部分为结论,总结鼓吹乐在汉代社会中的运用,联系汉代的社会性质以及社会的需求,回答为什么鼓吹乐会在汉代兴起,揭示鼓吹乐对汉代社会秩序建构的重要性以及同社会政治形成的互动关系。

赵丽霞[2](2020)在《明代照磨官研究》文中提出照磨官,是属于首领官的一类官员,照磨这一名称,普遍出现于元朝。明初沿袭元朝官制,设置照磨官,并在洪武朝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将照磨一职设为明朝的正式官职。之后,在明朝一代,照磨这一官职几经裁革,到明后期,大多数职位被革除,但仍有部分留存。清朝建立后,沿用了明代的照磨官一职。照磨官主要负责各有印信衙门的行政文书的检查、复核和管理事宜,此外,还协助正官处理事务,参与社会活动等,可谓“位卑职重”。虽说官秩低微,但照磨官的升迁前景还是较为乐观的,这与他们的选任途径和履职结果有很大的关系,照磨任职官员主要有承荫、举贡、以才荐授和谪充几种途径,这些出身使他们具备较好的履职能力,从结果来看,他们的履职的确是值得肯定的,因而具有比其他首领官较好的升迁前景。通过分析可知,在明代的历史上,照磨官起到了教化社会、改善吏治、鼓舞民众等作用。从明人文集中记载的个别照磨官来看,时人对他们普遍是积极正面的评价,这些评价虽然充满个人感情色彩,也缺乏其他史料的佐证,无法判定其真伪,但对照磨官群体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明代照磨官的出现,具有必然性,这种必然性,体现在它既是明代政局的需要,更是明代统治者制度设计的必然产物。封建国家的这种职官设置,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统治者的目的,但是职权与地位不匹配的设置方式,始终会影响到官员工作的积极性,从长期来看,是非常不利于国家发展的。

谢颖[3](2019)在《人教版高中古诗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发展,各种文化在这个时代交锋与交融。俗文化、浅文化、外来文化占领文化市场。作为我国文化重要因子的传统文化如何在这个时代被继承、被弘扬,需要整个社会共同思考、一同研究。学校向来被视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而语文课堂又是社会公认的文化传播主阵地,故传统文化的传承的重任,语文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无论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还是高中语文教材文本的选编,都折射出高中语文教育的现行导向,即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2007)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众多,它们就像是繁星一样散落在整个高中语文教材这片天空。然而,由于传统文化的分布,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因此对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的传统文化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十分必要。一方面,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可以助益学生应对高考试卷中出现的传统文化常识考点,另一方面,从长远的角度考虑,能够有效构建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此外,语文教材作为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最直接的媒介,对助益学生构建传统文化知识体系,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笔者写作该论文的初心和目的。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用于阐述研究缘起、界定研究范围、综述相关研究以及介绍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说明本论文的创新特色之处。第二部分,以论证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关系为写作方向。这一部分,笔者试图找到本论文立论的可行性,并通过分析教学现状,找寻到本论文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传统文化不应该在这个时代遭遇失落,笔者在议论“古诗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意义”部分,呼吁语文教育工作者助力学生挖掘古诗文中潜藏着的传统文化宝藏,提高学生古诗文学习的兴趣与热情。第三部分是本论文的重中之重。笔者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深入地、细致地总结,采用表格的形式、序列的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希望能够给学生建构一个一目了然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第四部分是笔者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提出古诗文教学中有关传统文化如何系统传承的策略,希望能为高中古诗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提供一些操作性、可行性强的办法。最后附录一份《雨霖铃》中的意象文化教学设计,旨在提供一份古诗文传统文化教学样式。综上,本文从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角度出发,论证了如何利用古诗文教学传播传统文化,如何帮助学生在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笔者希望通过本次论文研究,解决一些长期以来古诗文传统文化教学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能切切实实服务于今后的教学。

杨梅[4](2018)在《从吏多军功到贤良文学取士 ——西汉前中期选官制度的变化》文中研究指明秦末农民起义,风云际会,战乱不息,项羽、刘邦异军突起,楚汉战争刘邦取得胜利,最后由刘邦建立汉王朝,自此开启刘氏汉家天下。自从高祖至文景数十余年间,将相宫卿多为军吏。这个局面一直持续到景帝末年,到武帝时才彻底改变。秦末之际刘邦起义军并入张楚政权,从汉王国再到汉帝国的建立,刘邦采用军功爵制分封功臣,经由了汉高祖五年诏、白马之盟和封爵之誓,汉初吏多军功的局面逐步形成。随着西汉政治的发展,吏多军功局面所带来的问题也随之暴露,为此,贤良文学取士在汉代逐渐发展起来了,从高祖到武帝这一期间,贤良文学取士也逐渐规范化、制度化。并且选拔出来的人才在西汉的政治舞台上大放异彩,例如晁错、董仲舒、公孙弘之辈。从高祖到武帝这一时期由吏多军功到贤良文学取士这个趋势的变化,与西汉政治的发展息息相关。治国方略的转变是最主要的原因,主要有陆贾高祖之争的“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和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趋势逐渐加强,主要是通过武帝到高祖期间的丞相、三公九卿、王国相、郡太守的任职变化所变现出来的。纵观高祖到武帝这几十年间皇权与军功阶层的博弈,对于汉代政治的发展影响深远,在此消彼长之间,又有其稳定发展的趋势。

刘小平[5](2017)在《三国选官制度比较初探及其对西晋统一的影响》文中指出比较魏、蜀、吴三国的选官制度,可以看出,曹魏一方面对旧有的察举制度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又创立九品官人法以适应当时的客观形势,起到了维系政权的作用。与此不同,吴、蜀两国的选官仅仅是沿袭了汉朝的制度,几无创新之处,导致了人才缺失和政治腐败,在后期魏蜀、魏吴、晋吴的对抗中渐处下风,对西晋的统一产生了影响。

王会斌[6](2016)在《战国令书制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国令书,战国命令文书的简称,它是战国时期各国家传达命令信息的一种工具,具有命令性、强制性、公务性、合法性和文本性等基本特征,被书写或刻铸在竹木、金属和玉石等载体上,体现了战国统治者的统治意志,是战国统治者统治国家,协调统治阶级相互之间、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被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各种关系时所使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战国令书制作是将战国时期各国家传达的命令信息转化为实物令书的一项工作,是战国令书运行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战国令书制作研究就是要对这项工作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探讨,如在战国时期统治阶层用什么人来制作令书;根据统治者颁布命令内容的不同这些人都使用哪种令书进行制作,这些令书都起源于何时;在制作令书时他们都采用了什么样的格式、语言、载体材质和规格,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等等。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战国国家权力的运行机制、实现途径和秦汉社会令书制作进入成熟期的原因。本文共分7章,第1章前言阐述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并通过对战国令书制作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确定了本文写作的主旨及框架。第2章对战国令书制作的种类及其源流进行考辨。战国时期的令书已经形成了命书、“令”书、诏书、告书、誓书、檄书、律法书、式法书、释法书、判决书、盟书、符书和节书等十数种门类。这些令书种类的历史演化与当时社会复杂变化的政治形势息息相关。第3章主要对战国令书制作者的身份进行辨证。战国令书制作者主要由两部分人构成,一是发令者;二是书写者。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制作令书的知识过于专业、事情秘密、形势紧急及史官和书吏不在时,某些无身份职责的人员也会被赋予临时的令书制作权,另外,某些部门长官有时也要亲自书写令书。这与战国时期官僚体制尚未完善,官吏职能专业化不强有关。第4章对战国时期各类令书的书写格式及用语进行探微。因令书种类的不同,有的令书包含发令者、受令者、发令时间、发令地点和命令内容等较完整的要素,有的令书要素则缺失很多,这主要与各自的文体功能有关;在用语风格上,有的令书追求简洁、质朴和准确,有的令书则追求灵活、生动和达意,这主要与令书文体功能、书写格式及当时盛行的诸子论理文风有关。第5章对战国令书使用的载体材质及规格进行探究。战国令书的载体材质主要有竹木、金属和玉石等。令书因种类和等级不同,在载体材质与规格上存在较大差异。如律法书、“令”书多用竹木材质书写,盟书多用玉石材质制作,其形制又有简、牍、圭、璋等的不同,尺度则有一尺、一尺二、二尺、二尺四寸等的差异。这主要与日益成熟的战国官僚科层制对令书功能的不同需求有关。第6章重点分析了战国令书制作中各项因素的种种关系。如令书种类在原有令书种类基础上的内容变革;部分令书种类发生裂变形成新的令书种类,但原令书种类并未完全消失;部分令书种类的内容与形式均出现了某些变化,但却承袭了前代不断衰落的趋势;部分令书种类在前代并没有出现,为应对新的时代及功能需要而被创造出来等。再如令书制作者之间具有上下等级;战国令书制作者职能不但有主导与辅助的区别,还有总揽与分管的不同;战国令书制作者看似各自独立,但却为同一系统服务等等。而这种种关系产生及变化的根源在于当时不断进步的社会生产力与滞后的生产关系之间的巨大冲突。第7章主要阐述了战国令书制作的特点及其影响。战国令书制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军事与司法方面的令书所占比例较大、令书载体与规格带有深刻的战国官僚科层制特征、令书制作体系处在向专门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其主要影响,不仅保证了战国令书系统的其它环节顺利运行,维持了战国当权者统治的稳定,促进了战国官僚体制的建设,同时也为秦汉令书制作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张志建[7](2016)在《合法性视阈下的董仲舒德教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董仲舒,是汉代儒学的奠基人,是中国儒学教化系统的真正创立者。董仲舒构建的以德教为核心的儒学理论和实践,使儒学由思想成为制度,从乡野走上殿堂,深刻影响着汉代及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他同时构架起了汉代教化的基本脉络,使教化成为汉代文化的重要特征,儒学教化开始成为中国教化传统的主体基调。思想政治教育欲汲取传统之精华,则必须关注董仲舒之德教思想。依汉初之时代背景,因教化之时代课题,董仲舒适时而动,应势而起,更新先秦及汉初之儒学,集诸子百家于大成,依托《春秋公羊传》而成《春秋繁露》,展开德教思想之理论构架。其后,董仲舒积极展开实践,“天人三策”应帝王,推动德教思想的制度化,在儒学制度化和制度儒学化、制度化儒学和儒学化制度的合理有效互动中实现了思想与王权的合谋共赢,汉代由此成为接受学术(儒学)指导的政权。董仲舒以德教为核心之儒学理论和实践,深刻影响汉代乃至中国传统社会,并逐渐演变为中国传统教化的根本基调。其教化理论和实践赋予中华民族以儒学为核心的文化特征,奠定中华民族之政治格局、民族心理和文化结构,在事实上起到了塑造民族、塑造文化中国之功勋。董仲舒德教思想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中国政治与社会生活提供了历史的启示、文化的资源以及方法的借鉴。在董仲舒德教思想研究中,所采者以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为主,就是坚持以中国思想文化之“本来面目”认识董仲舒,采取“以中释中”之模式,将董仲舒德教思想的观念、命题、范畴等置于中国思想文化系统中进行观照、解释,运用中国文化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问题意识、话语体系等范畴来研究和界定董仲舒思想,持“同情”、宽容、“独立”之研究理念,以期更为接近历史之“本来”与董仲舒思想之“本义”。

黄琳锋[8](2016)在《两汉魏晋“设难体”研究》文中提出“设难体”是从对问式论说文中分出来的一种小众文体。它滥觞于先秦,发展并成熟于西汉,东汉时期达到繁盛,魏晋以后逐渐式微,后世尚有袅袅余响。文人们面对“士不遇”的千古难题时内心生出了创作动机,他们以设客难己、宾主问答的形式结撰全篇,以解疑答难、自通自释为目的,形成了语言上辞彩华茂、诙谐幽默,主旨上机锋四射、寄托遥深的艺术风格。本文以两汉魏晋时期的“设难体”为研究对象,着眼于整体性与动态性的结合,从文体溯源入手,结合具体的篇章解读,辨析其文体功能与特征,并考察“设难体”在生成与演化进程中其主体风格的消长嬗变轨迹,多维度剖析这一独特文体的主旨内涵与艺术价值。“设难体”在形成之初尚有策士遗风,表现出了鲜明的纵横气质。随着东汉皇权的稳固与主流思想经学化,其时的“设难体”文章逐步演变得渊懿温雅,有别于汉初“设难”之文。魏晋时期,文人融合老庄之学与生命自觉意识,“设难”之文也走向了文理相生、述道谈玄之路, “设难体”呈现式微之势。嬉笑怒骂的外表下夹带着强烈的批判精神本是“设难体”特立于其它文体之林的重要法宝,但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变迁,文人意识的改变,文体样式的逐渐多元化,及其本身的日渐程式化等原因,“设难体”走向衰微也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结果。而这也为后人在如何处理模拟与创新、通与变、因与革的关系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杨绍成[9](2015)在《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研究”为题,主要从唐宋变革时期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背景视野下,通过纵向考察、横向分析,对李觏的新功利主义经济伦理思想、农商关系经济思想、理财经济思想、民生经济思想及其经济思想的历史回响和现实借鉴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看,李觏作为北宋初期首先在经济思想领域掀起波澜的思想家,其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既合乎于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又决定于唐末宋初变革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基本进程和客观要求,堪称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的先驱者。因此,研究和探讨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首先,本文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价值、研究的意义以及目前研究现状。唐宋时期是我国传统社会的一个重大变革时期。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实质上是当时社会变革现实和经济领域出现的新动向和新变化的深刻反映。分析由唐至宋变革期的时代特征,可以对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获得更新、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进而揭示唐宋社会发展变迁过程中人们经济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宋代经济思想的发展情况。第一章唐宋变革与经济思想转型,探讨了唐宋变革时期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思想的转型变化对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产生的影响和作用。重点分析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学术文化繁荣的情况,从唐宋变革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呈现出的时代特征,变革产生的根本原因、义利关系思想的演变、农商关系思想的演变、新功利主义的产生以及李觏的人生历程和思想路径等方面,指出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充分体现了唐宋变革时期文化继承批判与双重关怀的学术学风特点,同时兼具独特的创新性,实现了对后世的思想引领。第二章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伦理思想,通过分析中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的流变,阐述了李觏的新功利主义经济伦理思想。李觏以“人论”、“易论”和“礼论”作为其新功利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通过义利之辩,确立了“注重功利、义利双行”的义利双重价值观;通过对佛教思想的批判,提出了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实用论;通过为富人辩护,提出了安富保富的新思想——保富论,构建了极富特色的新功利主义经济伦理思想体系。第三章李觏新功利主义农商关系经济思想,在分析中国古代农商关系经济思想演变的基础上,阐述了李觏以“强本抑末”论为核心的农本经济思想和以“商业富国论”为核心的商业经济思想,说明其农商并重、农商相补、农商互利的重农不抑商的农商关系思想。第四章李觏新功利主义理财经济思想,通过立足于中国古代理财文化的流变考察,探讨了北宋理财实践中的种种问题,指出宋代国家财政负担沉重、入不敷出,横征暴敛、开始陷入“积贫积弱”的状况。针对社会现实,李觏在理财富国论、理财养民论、“民不益赋而国用饶”的基本观点基础上构建了其富有特色和实用价值的理财经济思想体系。第五章李觏新功利主义民生经济思想,论述了中国古代民生经济思想的流变以及李觏民生经济思想的基本观点和特点。李觏的民生经济思想遵循着中国古代思想家“尊天、敬德、保民”的逻辑思路,提出了“医国救民”、“康国济民”、“富国利民”等一系列民生政策、措施。李觏民生经济思想是其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的闪光点。最后,第六章结论及启示,强调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各种原因,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难免存在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并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在许多理论观点上都表现出不足和缺陷。但是,应该看到,李觏经世致用的学术特点和丰富的经济思想理论体系,对中国自宋以后经济思想的发展衍变产生了长期积极、深远的影响,其诸多的经验和启示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对于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刘雪娜[10](2014)在《唐朝文官铨选制度评析》文中研究指明在古代,各个朝代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官员的选拔和任用工作,铨选是国家选拔官员重要的方式,也是任官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铨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提高官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选拔出出类拔萃的精英,加快社会各阶层的沟通和对话,加强中央集权,提升统治效能都起到积极和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唐朝,铨选制度的机构、内容、流程、方式、原则等都不断的完善并使铨选制度不断走向成熟。当前我国公务员选拔工作还存在一些的问题,为了能够公正、科学、合理、客观的选拔优秀的公务人员,完善公务员选拔工作,应当重视当代公务员选拔工作,并不断完善。本文从唐代文官铨选制度本身和其所处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出发,探索古代统治者选拔官员中的铨选制度所发挥作用的方法,研究唐代文官铨选制度在古代铨选制度中起到的作用和价值。希望用当代的管理逻辑能够提炼唐代文官铨选制度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对我们当代公务员选拔制度的完善与创新提供相关的启示。

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简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简议(论文提纲范文)

(1)汉代社会与鼓吹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先秦、汉代社会述略
    第一节 先秦社会简况
        一、周代国家制度
        二、周代社会等级结构
        三、周代政治理念
    第二节 汉代社会发展情况
        一、汉代国家制度
        二、汉代社会等级结构
        三、汉代政治理念
    小结
第二章 汉代鼓吹乐及其发展
    第一节 鼓吹乐的起源
    第二节 鼓吹乐的类别
        一、鼓吹
        二、黄门鼓吹
        三、骑吹
        四、短箫铙歌
        五、横吹
    第三节 鼓吹曲辞的内容
    第四节 鼓吹乐的施用情况
        一、用于典礼仪式
        二、用于仪仗卤簿
        三、用于给赐
        四、用于宴享
        五、用于军队
    小结
第三章 鼓吹乐与汉代社会的运作
    第一节 鼓吹乐与相关社会空间
        一、边地
        二、宫殿
        三、郊、陵寝
        四、道路
    第二节 鼓吹乐与社会阶序
        一、鼓吹乐对王权的彰显
        二、鼓吹乐对臣子的约束
        三、鼓吹乐对臣民的控制
    第三节 鼓吹乐与周边文化互动
    第四节 鼓吹乐对后世的价值与影响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明代照磨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明代照磨官的设置
    第一节 明代照磨官的设置背景及原因
        一、历史源流:中国古代官吏发展史
        二、承袭与改革:照磨转官的过程
        三、现实需要:洪武朝政治体制改革
    第二节 明代照磨官的设置状况
        一、照磨所机构
        二、照磨官的设置情况
第二章 明代照磨官的选任及迁转
    第一节 明代照磨官的选任来源
        一、明代文官铨选制度
        二、照磨官的选拔途径
    第二节 明代照磨官的迁转情况
        一、明代首领官考核标准
        二、照磨官群体迁转情况
第三章 明代照磨官的职能与履职
    第一节 明代照磨官的职能
        一、监察审计职能
        二、档案管理职能
        三、其他职任
    第二节 明代照磨官的履职情况
        一、照磨官的履职条件
        二、照磨官的实际履职
第四章 明代照磨官的作用与评价
    第一节 明代照磨官的作用
        一、教化社会
        二、改善吏治、鼓舞民众
    第二节 个案分析:明人对照磨官的评价
        一、顺天府照磨汪有祥——才德兼备、勤能守廉
        二、刑部照磨姚功茂——娴于法令、尽职尽责
        三、江西按察司照磨崔文翼——不避烦苦、公道彰明
        四、太平府照磨马克让——不畏权贵、好善嫉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人教版高中古诗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范围
    三、相关研究综述
    四、本文研究目的、意义
第一章 高中古诗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关系
    一、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可行性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其分析
        (一) 教学心态功利
        (二) 教学观念传统
        (三) 教师传统文化修养不够
    三、高中古诗文教学于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
第二章 高中古诗文选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要素
    一、古诗文中的基本文化常识
        (一) 人际称谓
        (二) 选官制度
        (三) 天文历法
        (四) 古代地理
        (五) 礼仪习俗
    二、古诗文中的文学艺术形式
        (一) 先秦文学
        (二) 两汉文学
        (三) 魏晋文学
        (四) 唐诗
        (五) 宋词
        (六) 元杂剧
        (七) 明清小说
    三、古诗文中的儒释道思想
        (一) “仁者爱人”的儒家思想
        (二) “自然无为”的道家思想
        (三) “万法皆空”的佛家思想
第三章 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体味传统文化
        (一) 知人论世,从源头上领会文化要旨
        (二) 立足文本,在细读中感悟文化魅力
    二、营造课堂氛围,渗透传统文化
        (一) 开展活动,活化教学
        (二) 创设情境,激趣课堂
    三、品读国学经典,领略传统文化
        (一) 日常课前古典名句分享
        (二) 阅读课上古典名着阅读
    四、巧用现代技术,传播传统文化
附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从吏多军功到贤良文学取士 ——西汉前中期选官制度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吏多军功局面的形成
    第一节 吏多军功局面的形成与军功爵制
        一、汉的建立与“立有功”
        二、秦楚汉间的军功爵制
        三、汉初的军功爵制
    第二节 吏多军功的表现
        一、汉初的军功丞相
        二、西汉前中期的三公九卿
    第三节 吏多军功的弊端
        一、皇权与相权的冲突
        二、军功功臣及其子弟们的不作为
        三、寒门子弟入仕困难
第二章 贤良文学取士
    第一节 贤良文学的概况
        一、贤良文学取士的定义
        二、贤良文学取士的原因
    第二节 贤良文学取士的表现
        一、汉高祖时期
        二、吕惠文景时期
        三、武帝时期
第三章 从吏多军功到贤良文学取士的变化
    第一节 从吏多军功到贤良文学取士的变化的原因
        一、治国方略的转变
        二、高帝到武帝期间功臣的减少
    第二节 从吏多军功到贤良文学的表现
        一、西汉前中期官吏来源的纵向比较
        二、西汉前中期官吏来源的横向对比
    第三节 从吏多军功到贤良文学取士的影响
        一、积极的影响
        二、消极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三国选官制度比较初探及其对西晋统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国的选官制度
    (一) 曹魏的选官制度
    (二) 蜀与吴的选官制度
二、三国人才情况及其与选官制度的关系
三、三国选官制度对西晋统一的影响

(6)战国令书制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战国
        1.2.2 令书
        1.2.3 制作
    1.3 研究状况
        1.3.1 战国令书种类的研究状况
        1.3.2 战国令书制作者的研究状况
        1.3.3 战国令书书写格式及用语的研究状况
        1.3.4 战国令书载体材质及规格的研究状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战国令书种类源流考辨
    2.1 命书的源流
    2.2“令”书的源流
    2.3 诏书的源流
    2.4 告书的源流
    2.5 誓书的源流
    2.6 檄书的源流
    2.7 律法书的源流
    2.8 式法书的源流
    2.9 释法书的源流
    2.10 判决书的源流
    2.11 盟书的源流
    2.12 符书、节书的源流
第3章 战国令书制作者辨正
    3.1 命书的制作者
    3.2“令”书的制作者
    3.3 诏书、告书的制作者
    3.4 誓书的制作者
    3.5 檄书的制作者
    3.6 律法书的制作者
    3.7 式法书的制作者
    3.8 释法书的制作者
    3.9 判决书的制作者
    3.10 盟书的制作者
    3.11 符书、节书的制作者
第4章 战国令书书写格式及用语探微
    4.1 命书的书写格式及用语
    4.2“令”书的书写格式及用语
    4.3 诏书的书写格式及用语
    4.4 告书的书写格式及用语
    4.5 誓书的书写格式及用语
    4.6 檄书的书写格式及用语
    4.7 律法书的书写格式及用语
    4.8 式法书的书写格式及用语
    4.9 释法书的书写格式及用语
    4.10 判决书的书写格式及用语
    4.11 盟书的书写格式及用语
    4.12 符书的书写格式及用语
    4.13 节书的书写格式及用语
第5章 战国令书载体材质及规格探究
    5.1 以竹木简、牍(方)为载体的令书规格
        5.1.1 以竹木简为载体的规格
        5.1.2 以竹木牍(方)为载体的规格
    5.2 以金属器物、片块为载体的令书规格
        5.2.1 以金属器物为载体的规格
        5.2.2 以金属片块为载体的规格
    5.3 以玉石碑牍、简圭为载体的令书规格
        5.3.1 以玉石碑牍为载体的规格
        5.3.2 以玉石简圭为载体的规格
第6章 战国令书制作之诸项关系论析
    6.1 种类方面的诸项关系
        6.1.1 与前代令书种类之间的关系
        6.1.2 各种类之间的关系
        6.1.3 与令书各小类之间的关系
    6.2 制作者方面的诸项关系
        6.2.1 与前代令书制作者之间的关系
        6.2.2 制作者之间的关系
        6.2.3 制作者与令书之间的关系
    6.3 书写格式及用语方面的诸项关系
        6.3.1 与前代令书书写格式及用语之间的关系
        6.3.2 书写格式之间的关系
    6.4 载体材质及规格方面的诸项关系
        6.4.1 与前代令书载体材质及规格之间的关系
        6.4.2 与令书制作者、种类及内容之间的关系
第7章 战国令书制作之特点与影响
    7.1 特点
    7.2 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7)合法性视阈下的董仲舒德教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创新之处
2 合法性及汉初教化问题的形成
    2.1“过秦”与“改制”
        2.1.1“汉承秦制”的历史选择
        2.1.2“过秦”与思想“大一统”
        2.1.3“更始”与教化国策的确立
    2.2 合法性危机及论证的时代呼唤
        2.2.1 反秦合法性与“革命”论弊端
        2.2.2 统治者“正义”论证及其缺陷
        2.2.3“天”与合法性论证的信仰化
    2.3“大一统”及合法性论证诉求
        2.3.1“大一统”趋向与合法性论证之必要
        2.3.2“大一统”反动与合法性论证之迫切
        2.3.3“大一统”应对及思想大一统之凸显
    小结:时代、时代课题及董氏之应对
3 董仲舒德教与合法性论证的确立
    3.1“天”之阐释与合法性论证
        3.1.1“唯天之施”及其神圣性
        3.1.2“取象于天”及其合理性
        3.1.3“天命”转移及其合法性
    3.2“人”之德教与合法性论证信仰化
        3.2.1“人”及其德教之可能性分析
        3.2.2 人性及其德教之必要性论证
        3.2.3“中民”及其德教之对象选择
    3.3“德”之言说与合法性论证具体化
        3.3.1 教化与统治者之“德”
        3.3.2“五常”与社会伦理道德
        3.3.3“三纲”与政治秩序
    小结:天、人、德及其教化
4 董仲舒的德教构想及其制度化
    4.1 儒学教化及其思想大一统努力
        4.1.1 儒术“独尊”及其经学化
        4.1.2 学校教育的确立及其官方化
        4.1.3 儒家伦理道德及其政治化与社会化
    4.2 政治制度构架及其德教实践
        4.2.1 德政理想与儒家“礼”制
        4.2.2 德主刑辅与儒家“法”制
        4.2.3 官僚制度与儒家“士”制
    4.3 教化保障措施及其制度化
        4.3.1“调均”制度及其经济基础作用
        4.3.2 乡里控制制度及其教化实践
        4.3.3 符瑞灾异说及其心理制裁功能
    小结:德教、制度化与“大一统”论证
5 董仲舒德教思想的基本分析与评价
    5.1 董仲舒德教思想的“二重性”
        5.1.1“独尊儒术”与专制化弊端
        5.1.2 合法性认同与凝聚力作用
    5.2 董仲舒德教思想的当代审视
        5.2.1“二重性”的当代区辨
        5.2.2 德教的当代解读与现代转化
    5.3 思想政治教育借鉴与转化董仲舒德教之可能性
        5.3.1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教之耦合
        5.3.2 思想政治教育的德教传统分析
    小结:徳教价值剖析与当代实现之可能
6 董仲舒徳教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启示
    6.1 徳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合法性”论证
        6.1.1 合法性的阐释与强化
        6.1.2 意识形态的整合与凝聚
        6.1.3 核心价值的确立与认同
    6.2 徳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论证
        6.2.1“人性”的设定与适用
        6.2.2“理性”的彰显与重塑
        6.2.3“德性”的审视与发挥
    6.3 徳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当性”论证
        6.3.1“成人”教育的全面实现
        6.3.2“生活教育”的有效开展
        6.3.3“有效教育”的合力推动
    小结:徳教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结语:传统的现代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董仲舒年谱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8)两汉魏晋“设难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对象及范畴
    二、研究历史及现状
    三、研究价值及意义
第一章 “设难体”的文体溯源
    第一节 先秦说理散文中的“设难”因素
    第二节 先秦历史散文中的“设难”因素
    第三节 《楚辞》中的“设难”因素
第二章 “设难体”的文体功能与特征辨析
    第一节 “设难体”的文体功能
    第二节 “设难体”的文体特征辨析——与对问式论说文比较
第三章 “设难体”的风格嬗变
    第一节 西汉“设难体”文章——纵横余绪
    第二节 东汉“设难体”文章——渊懿温雅
    第三节 魏晋“设难体”文章——文理相生
余论
    一、“设难体”式微的原因
    二、“设难体”的价值与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论期间发表论文的发表情况

(9)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框架
        (一) 研究方法
        (二) 思路框架
第一章 唐宋变革与经济思想转型
    一、唐宋变革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
        (一) 政治领域的变革
        (二) 经济领域的变革
        (三) 社会领域的变革
        (四) 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
    二、唐宋变革与经济思想转型
        (一) 义利关系思想的转变
        (二) 农商关系思想的转变
        (三) 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
    三、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的先驱——李觏
        (一) 人生历程与思想路径
        (二) 批判引领与双重关怀
        (三) 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的基本线索
第二章 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伦理思想
    一、中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的源流及衍变
    二、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一) 人本经济哲学——人论
        (二) 新社会变革论——易论
        (三) 新社会秩序论——礼论
    三、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 政治经济伦理观——富国富民
        (二) 生产伦理观——平土以强本
        (三) 交换伦理观——平准与平籴
        (四) 消费伦理观——等级消费与损上益下
        (五) 职业伦理观——人各有事,事各有功
    四、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特点
        (一) 义利并行——义利双重之价值观
        (二) 经世致用——反佛思想之实用论
        (三) 保富安富——为富民辩护之新思想
第三章 李觏新功利主义农商关系经济思想
    一、中国古代农商关系经济思想的源流及衍变
    二、李觏强本抑末论与农本经济思想
        (一) 平土均田论
        (二) 薄赋均役论
        (三) 兴修水利论
    三、李觏商业富国论与商业经济思想
        (一) 商业富国论
        (二) 商业经济思想的基本观点
    四、李觏新功利主义农商关系经济思想的主要特点
        (一) 农商并重
        (二) 农商相补
        (三) 农商互利
第四章 李觏新功利主义理财经济思想
    一、中国古代理财经济思想的源流及衍变
    二、李觏新功利主义理财经济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 理财富国论
        (二) 理财养民论
        (三) 民不益赋而国用饶
    三、李觏新功利主义理财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天下为公,理财富国
        (二) 去伪存真,理财利民
        (三) 量入制出,节用爱人
        (四) 平准平籴,宏观调控
    四、李觏新功利主义理财经济思想的主要特点
        (一) 宏观调控富国富民
        (二) 合理预算财政收支
        (三) 有效赋税调节财政
第五章 李觏新功利主义民生经济思想
    一、中国古代民生经济思想的源流及衍变
        (一) 儒家民生经济思想的理论线索
        (二) 儒家民生经济思想之利欲观的历史演变
        (三) 道家、墨家和法家对民生问题的论述
    二、李觏新功利主义民生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与特色
        (一) 尊天——天生斯民,天人合一
        (二) 敬德——天下归仁,以人为本
        (三) 保民——民为邦本,为政以德
    三、李觏新功利主义民生经济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 医国救民,扶弱济困
        (二) 康国济民,保富教民
        (三) 富国利民,上下皆益
第六章 结论及启示
    一、历史回响
        (一) 个人评价
        (二) 历史影响
    二、现实借鉴
        (一) 社会转型期的经济思想必须具有创新性
        (二) 以人为本的经济思想必须关注解决民生问题
        (三) 做好新形势下经济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义利观
        (四) 必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10)唐朝文官铨选制度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唐朝文官铨选制度概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 铨选制度界定
        二、 铨选制度的功能
    第二节 唐朝文官铨选制度的认识基础
        一、 唐以前对铨选制度的认识
        二、 唐朝对铨选制度的认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唐朝文官铨选体系
    第一节 唐以前铨选制度述略
        一、 战国时期——雏形阶段
        二、 秦汉时期——初步发展阶段
        三、 隋朝——正式确立阶段
    第二节 唐朝文官铨选制度基本构成
        一、 铨选机构
        二、 铨选对象
        三、 铨选内容
        四、 铨选流程
        五、 铨选方式
        六、 铨选原则
        七、 铨选的改革和完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朝文官铨选制度评价
    第一节 唐朝文官铨选制度积极性
        一、 巩固国家政权
        二、 配套科举制度
        三、 规范官员选拔
    第二节 唐朝文官铨选制度局限性
        一、 铨选主体权力过大
        二、 铨选标准缺乏可操作性
        三、 选官待遇不平等
    第三节 唐朝铨选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唐朝文官铨选制度对当代公务员选拔的启示
    第一节 增强公务员选拔主体的公正性
        一、 现行公务员选拔主体存在的问题
        二、 唐代铨选制度对选拔主体公正性的启示
    第二节 强化公务员选拔标准的时代性
        一、 现行公务员选拔标准存在的问题
        二、 唐代铨选制度对选拔标准时代性的启示
    第三节 提高公务员选拔程序的民主性
        一、 公务员选拔程序的现状分析
        二、 唐朝铨选制度对选拔程序民主性的启示
    第四节 规范公务员任前考察责任制
        一、 现行公务员任前考察责任制分析
        二、 唐朝铨选制度对任前考察责任制的启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简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汉代社会与鼓吹乐[D]. 王颖. 西南大学, 2020(02)
  • [2]明代照磨官研究[D]. 赵丽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人教版高中古诗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研究[D]. 谢颖.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从吏多军功到贤良文学取士 ——西汉前中期选官制度的变化[D]. 杨梅.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5]三国选官制度比较初探及其对西晋统一的影响[J]. 刘小平.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 [6]战国令书制作研究[D]. 王会斌. 吉林大学, 2016(03)
  • [7]合法性视阈下的董仲舒德教思想研究[D]. 张志建. 西安科技大学, 2016(02)
  • [8]两汉魏晋“设难体”研究[D]. 黄琳锋. 杭州师范大学, 2016(08)
  • [9]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研究[D]. 杨绍成. 云南大学, 2015(09)
  • [10]唐朝文官铨选制度评析[D]. 刘雪娜. 黑龙江大学, 2014(10)

标签:;  ;  ;  ;  ;  

略论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