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患者的食疗

不孕症患者的食疗

一、为不育症病人献食疗(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君[1](2021)在《消粘方治疗不育症合并精索静脉曲张(湿热瘀阻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1目的观察消粘方加减治疗不育症合并VC(湿热瘀阻型)的临床疗效,从临床研究方面探讨本方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评价消粘方治疗不育症合并VC(湿热瘀阻型)的安全与有效性。2方法2.1理论研究通过文献的检索与研究,分析不育症合并VC的病因病机与治疗方法,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的疗效差距,阐述对于不育症合并VC(湿热瘀阻型)患者采取“祛湿、清热、益肾、化瘀”之法论治的理论依据。2.2临床研究选取70例男性不育症合并VC(湿热瘀阻型)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把入选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方案为:口服消粘方+左卡尼汀+地奥司明治疗;对照组方案为:口服左卡尼汀+地奥司明治疗,观察12周。随访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精液常规、精子DNA碎片率、畸形率、安全性指标的变化。治疗结束时比较两组患者记录值的变化,从而评价本方的疗效。通过SPSS23.0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3结果3.1理论研究结果外感六淫之邪气都可致病,男性生殖器官在下部阴位,因此更易感受湿、热、寒邪等侵袭。湿热邪气导致体内气血无法正常运行,使得瘀血阻滞于脉络之中;血瘀进而使阴囊脉道产生湿热,湿热和血瘀相互影响,病久则涉及肾之阴阳,因此祛湿、清热、益肾、化瘀是治疗本证的基本治法。3.2临床研究结果治疗前对患者年龄、病程、病情和观察指标进行比较,P大于0.05,说明两组患者在以上方面有可比性。治疗后,各组组内比较的P值都小于0.05,表明无论是治疗组还是对照组,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都有好转;治疗后,组间比较除精子浓度以外,其他各组P值都小于0.05,说明治疗组患者在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精液液化时间、黏稠度、精子畸形率、精子DNA碎片率方面下降更明显,在精子前向运动(PR)、精子总活力(PR+NP)的提高方面也更佳,在精子浓度方面的改变,两组未见明显区别。总体来说,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和临床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4结论(1)消粘方能够显着改善不育症合并VC(湿热瘀阻型)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且优于对照组。(2)消粘方能够显着提高不育症合并VC(湿热瘀阻型)患者的PR及PR+NP、减少精液液化时间、降低黏稠度、畸形率、DFI,且明显优于对照组。(3)消粘方能够有效提高不育症合并VC(湿热瘀阻型)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且明显优于对照组。

梅自芳[2](2021)在《针刺联合左卡尼汀口服液治疗肾阳不足型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目的观察针刺与左卡尼汀口服液联用对肾阳不足型弱精子症患者的临床疗效。2方法依据研究要求挑选70例肾阳不足型弱精子症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5人。对照组服用左卡尼汀口服液,每次1支,早晚与餐同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加上针刺治疗,在充分得气后留针20分钟,中间行针1次,每周2次。经过12周治疗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精液体积、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PR)百分比、精子总活力(PR+NP)、精浆锌、精浆中性-α葡萄糖苷酶、精浆果糖、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3结果(1)总有效率方面:经过为期12周的连续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2%,两组整体疗效相比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症状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57%、65.71%,在显效率上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3)精液质量方面:两组经过治疗后,精液中PR+NP、PR均较前提高(P<0.01),治疗组的PR+NP、PR提高更显着(P<0.01)。两组治疗后的精液体积、精子浓度均较治疗前增加,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4)精浆生化方面: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精浆锌、中性-α葡萄糖苷酶、果糖水平较前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1)。4结论针刺联合左卡尼汀口服液治疗肾阳不足型弱精子症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能够更好提高精液中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精子总活力、精浆锌、精浆中性-α葡萄糖苷酶、精浆果糖的水平,同时可改善肾阳不足的临床症状。

周翌翔[3](2018)在《敦煌医学文献中男性不育症的治疗方药与临床运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收集整理敦煌医学卷子中男性不育症的相关文献,同时结合李应存教授的临床运用,综合后进行分析评价,探究敦煌医方治疗男性不育症的规律及用药特色,为中医药辨证论治男性不育症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通过查阅敦煌医学文献中关于男性不育症的资料,以及临床实践中的病案,对敦煌医学中有关男性不育症的疗法及临床应用进行研究,总结出其方药特点及用药思路。结果:敦煌文献中有关于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医学卷子,方义古朴,重视配伍,用药精专,多为补肾阳益精血之品,药材重视地域性,大多选用道地药材。病证以肾虚为主,病位重点在肝、脾、肾三脏。病在肝时,侧重于实证;病在肾、脾时,多以虚证为主。李应存教授临证将以补为通,兼及妇人,汤丸并用的原则,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并且以“肾德在坚”为指导,补肾为主。汤剂一般采用敦煌大补肾汤为主方配合其他敦煌方药加减化裁。精气两虚、阴阳偏重不明显者:重用熟地黄、黄芪,配伍鹿茸、肉苁蓉、锁阳、菟丝子等补肾阳益精血的药物。肾阳虚偏重者:易桂枝为肉桂,减少淡竹叶、泽泻的用量,配伍阳起石、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杜仲等长于补肾阳的药物。肾阴虚偏重者:重用熟地、菟丝子,减小肉桂(桂枝)、干姜的用量,配伍桑葚、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磁石等益阴的药物。肾虚肝实者:以大泻肝汤合大补肾汤加减为主方,配伍牛膝、柴胡、川芎、栀子等药物。脾肾两虚者:以大补脾汤合大补肾汤加减为主方,配伍茯苓、薏苡仁、槟榔等药物。丸散一般采用三等丸方、八公神散等为主方根据患者兼证加减化裁。通过对敦煌医方治疗男性不育症规律及用药特色的探究,使敦煌医方在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临床实践中发挥更好的作用。结论:敦煌医学中有关男性不育症的文献,内容丰富,治法多样,种类较多。临证中遵循以补为通,兼及妇人,汤丸并用的原则,临证思辨,以敦煌医学卷子中“肾德在坚”作为指导,补肾为主,即滋养肾中精血,温煦肾中阳气,选方以敦煌大补肾汤为主加减化裁。李应存教授在运用敦煌医方治疗男性不育症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吕小洽[4](2018)在《补肾益气活血方治疗无症状性弱精子不育症的疗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完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评价补肾益气活血方治疗无症状弱精子症不育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20例病患均为初诊时间在2017年2月至2017年11月于河南省中医院生殖与男科诊疗中心就诊的门诊病人。按照完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60例采用补肾益气活血方治疗,对照组60例应用左卡尼汀口服液联合维生素E软胶丸治疗。12周为1疗程,治疗期间及疗程结束后4周内,进行随访,询问其配偶妊娠情况并记录治疗后精液质量改变情况,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所进行观察的病人中,治疗组脱落1人,对照组脱落及剔除3人,其余116例临床观察资料符合评价标准,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59例中,痊愈4例,显效21例,有效2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4.75%;对照组57例中,痊愈2例,显效13例,有效20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61.40%。两组有效率经PearsonΧ2检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经秩和检验,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方差分析,将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精液参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两组在精液量、精子浓度、直线速度、A+B级精子活力、精子顶体酶活性、低渗膨胀率和精子形态正常率两组均有改善(P<0.05);组间比较,精液量、精子尾部低渗膨胀、精子顶体酶活性及形态正常率比较没有优劣(P>0.05),治疗组对精子浓度、直线运动速度、活力等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未发现治疗组有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补肾益气活血方可明显提高无症状性弱精子症不育患者的临床疗效、精子的直线运动速度和精子的活力,并有较好的安全性。

刘安平[5](2017)在《基于数据分析的衰老相关医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年过六十,症见发白、齿脱、目昏、耳聋,方为衰老。实际上衰老是个广义的概念,现代研究已经发现,人类衰老的进程自胚胎发育期已经启动[1]。衰老主要出现在六十岁以后,但即便是在婴幼儿时期也可出现衰老,实际上从临床而言,衰老可出现在任何一个年龄段。衰老的表征既可表现为形体外观上的衰老貌,亦可表现为内在组织器官形态结构的改变,并且伴随着组织器官的老化,其功能也会出现一系列的衰退,从而并发衰老相关疾病。可见正确认识衰老的本质及其表征,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衰老相关疾病及延缓衰老具有重要意义。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客观记录,记载了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体征,体现了中医诊治疾病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以医案为样本资料的研究接近于临床实践的研究。散落在古今医案中的衰老相关医案涉及到衰老之因、衰老之征、衰老之防、早衰之治等各个方面。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古今医案,筛选衰老相关医案,结合数据库及数据挖掘技术,对衰老相关医案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比较,旨在梳理中医衰老理论及其源流,探索衰老的表征及其中医机理,认识衰老相关疾病及其论治规律;基于衰老应当及早干预的思想,以儿童早老症作为衰老相关疾病的典型病例,旨在探索中医衰老理论在临床中的具体运用,以及对衰老尽早干预的方法。2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中医衰老与延缓衰老理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系统梳理中医衰老与延缓衰老理论源流,总结不同历史时期的医家对衰老与延缓衰老的认识。2)收集整理古今医案,基于古今医案筛选衰老相关医案,对筛选出的衰老相关医案进行数据预处理,以“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v1.2.2”中的中医医案管理模块为建库工具,建立衰老相关医案标准数据库。3)以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v1.2.2中的数据挖掘分析模块为数据分析工具。将衰老相关医案标准数据库中的医案加入分析池,执行数据分析。分别对医案各要素如“病名(中医诊断)、症状、证候、治法、方剂、中药”进行频数分析。对医案各要素分别与单味中药、五脏虚证分别与症状(患者年龄≥40岁)进行关联分析。4)以SPSS19.0为数据据分析工具对衰老相关医案标准库中的单味中药进行聚类分析。3医案数据分析的结果与结论共收集古今医案书籍681本,含有衰老相关医案书籍251本,最终获得符合衰老相关医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医案1220例。对1220例衰老相关医案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结果如下:1、频数分析结果(频次位于前10位):1)病名:“不育、痢疾、中风、泄泻、气喘、水肿、不孕、咳嗽、虚劳、胸痹”;其中不同年龄段的衰老相关疾病分布频次不同,例如:21-30岁具有衰老表现的患者中,以不育、不孕分布较多;31-40岁以不育、脱发、不寐分布较多;41-50岁以泄泻、痢疾分布较多;51-60岁以中风、胸痹分布较多;61-70岁以中风、咳嗽分布较多;71-80岁以咳嗽、气喘分布较多;81-90岁以水肿、便秘分布较多。2)证候: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气血两虚证、阳虚证、肾气虚证、气虚证、脾胃气虚证、肾精亏虚证、脾肾两虚证、血瘀证;3)治法:温补肾阳、温补脾肾、补益气血、补脾益气、活血化瘀、补益中气、补肾益精、补益脾肾、清热解毒、滋阴清热;4)症状:苔薄白、舌质淡、脉沉细、腰膝酸软、面色苍白、舌质红、神疲乏力、乏力、形体消瘦、脉沉细无力;5)方剂:桂附地黄丸、补中益气汤、附子理中汤、六君子汤、真武汤、六味地黄丸、理中汤、十全大补汤、归脾汤、四神丸;6)中药(频次:前12位):附子、黄芪、人参、党参、当归、白术、熟地黄、茯苓、桂枝、白芍药、枸杞子、炙甘草。以上频数分析结果表明,1220例衰老相关医案中,中医病名的分布甚为广泛,共计有375种,病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其中以内科疾病与妇科疾病为多见。证候的分布以虚证为主,其中肾阳虚证分布最广,其次为脾肾阳虚证、气血两虚证、阳虚证、肾气虚证等,另外血瘀证位居前列具有特殊意义,这提示衰老相关疾病中,血瘀证是一个重要的兼证。治法的分布提示衰老相关疾病的治疗仍以温补为主导,其中以补肾、补脾为先,其次为补气血,补肾中以补肾阳为先,其次为补肾气、补肾精;另外活血化瘀法是对衰老相关疾病中兼证的常用治法。从高频症状可以看出,该组症候包含了阳虚、肾虚、气虚以及气血两虚的症状要素。这说明了衰老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中以肾虚证、阳虚证、气虚证、气血两虚证的症候群为多见。从方剂的分布可以看出衰老相关疾病的治疗方药以补益剂为多见,其中以温阳补气为主,补肾为先,其次补脾。从中药分布可以看出,衰老相关疾病的治疗用药以补阳、补气、补血、填精益髓类中药为主。另外频次位居前12位的中药构成了一个新的中药组合,该组合以温补肾阳、填精益髓为主,气血双补,兼以滋阴涵阳,形成了一个新的方剂,该方剂的方证恰好与衰老的中医病机相吻合,蕴含了衰老与气血阴阳的衰减密切相关,与肾、脾、肝三脏的机能减退密切相关,从医案层面验证了中医衰老理论。此组合可以考虑作为延缓衰老之基础方,并在辨证延衰思路的指导下结合临床表现具体运用。2、聚类分析的结果与结论对1220例衰老相关医案进行聚类分析,得到20类中药组合,第一类为补中益气汤和归脾汤的方剂组成,第二类为桂附地黄丸和肾气丸的方剂组成。其中具有补益功效的中药组合有12类,占总类别的60%,具有补益功效的类别中,补肾占主导,其次为补脾,其次为补气血。3、关联分析结果与结论3.1医案各要素与中药的关联分析1)关联强度较高的中药组合有:黄芪与当归、炙甘草与当归、黄芪与白术、党参与白术、附子与白术、桂枝与附子等。2)关联强度较高的病名与中药:不育与“熟地黄、菟丝子、构杞子”等;痢疾(久痢)与“党参、人参、白术、附子”等;泄泻(久泄)与“附子、人参、白术”等;不孕与“熟地黄、当归”等;水肿与“茯苓、附子”等;气喘与“人参、附子”等。3)关联强度较高的证候与中药:肾阳虚证与“熟地黄、附子”;气血两虚证与“黄芪、当归”;脾肾阳虚证与“附子、桂枝、白术”;阳虚证与人参、附子;气虚证与人参;肾精亏虚证与熟地黄。4)关联度较高的治法与中药:温补脾肾治法与桂枝;温补肾阳法与“熟地黄、附子”;补肾益精法与“熟地黄”,补气血法与“黄芪、当归”。5)症状与中药:“舌质淡、苔薄白、腰膝酸软、饮食少思、脉沉细无力”这一组症状分别与熟地黄、桂枝、党参、附子关联度较高且呈正相关,其中“饮食少思”与桂枝关联强度最高。从单味中药之间的关联强度可以看出,衰老相关疾病的治疗用药以补气与补血、补肾与健脾为主要配伍原则。从与病名相关联的中药的药性及功效可以看出,衰老相关疾病以虚证为主,并以肾虚、脾虚、阳虚、气虚、血虚为多见。从证候与与中药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说明衰老相关疾病不同证候的用药规律。从治法与中药关联可以看出,衰老相关疾病的治疗,温补肾阳时,可首选熟地黄、附子进行加味,温补脾肾时,可首选桂枝进行加味。从症状与中药关联结果可以看出,在衰老相关疾病中的治疗中,若患者症见“饮食少思”,证属中阳不足者,可酌加桂枝。3.2五脏虚证与症状的关联分析(患者年龄≥40岁)1)肾阳虚证与“浮肿、心悸、乏力、畏寒、咳嗽、纳呆、气短、四肢冷、头晕、腰酸”具有较高关联度且呈正相关,其中“浮肿”与肾阳虚证关联强度最高。肾气虚证与“乏力、心悸、咳嗽、气短、腰酸、神疲、腹胀、腰痛、尿频、纳呆”具有较高关联度且呈正相关,其中“乏力”与肾气虚证关联强度最高。肾阴虚证与“头晕、腰酸、耳鸣、口干、浮肿、心悸、咽干、大便干燥、失眠、腰痛”具有较高关联度且呈正相关,其中“头晕”与肾阴虚证关联强度最高。肾精虚证与“耳鸣、心悸、头晕、乏力、腰膝酸软等具有较高关联度且呈正相关,其中与“耳鸣”关联强度最高。2)脾气虚证分别与“头晕、神疲、心悸、出血、便溏、浮肿、乏力”等具有较高关联度,其中“头晕”与脾气虚证关联强度最高。脾肾阳虚证与“乏力、浮肿、纳呆、畏寒、心悸、腰酸、神疲、腹痛、消瘦”具有较高关联度且呈正相关,其中“乏力”与脾肾阳虚证关联强度最高。另外脾阴虚证等与症状的关联未出现在满足最小置信度与最小支持度的范围内。3)肝虚证与症状关联分析:肝阳上亢证与“头晕、耳鸣、心悸、目胀痛、口干、恶心、头痛、头昏、呕吐、消瘦”具有较高关联度且呈正相关,其中“头晕”与肝阳上亢证关联强度最高。肝肾阴虚证与“心悸、大便干燥、头晕、口干、纳呆、头痛、耳鸣、沉默寡言、咽干、口苦、腰痛”具有较高关联度且呈正相关,其中以“心悸、大便干燥、头晕、口干”与肝肾阴虚证关联强度相同且最高。另外肝血虚证、肝气虚等证与症状的关联未出现在满足最小置信度与最小支持度的范围内。4)心阳虚证与“心悸、气短、胸闷、四肢冷”等具有较高关联度且呈正相关,其中以“心悸”与心阳虚证关联强度最高。心肾阳虚证与“心悸、浮肿、咳嗽、乏力、四肢冷、畏寒、失眠、气喘、腰酸”等具有较高关联度且呈正相关,其中“心悸、浮肿”与心肾阳虚证关联强度相同且最高。另外心气虚证、心阴虚证与症状的关联未出现在满足最小置信度与最小支持度的范围内。5)肺气虚证与“咳嗽、气短、欲尿不出、浮肿、心悸、少腹下坠、纳呆、哮鸣”具有较高关联度且呈正相关,其中以“咳嗽”与肺气虚证关联强度最高。肺肾气虚证与“气喘、咳嗽”具有较高关联度且呈正相关。另外肺阴虚证等与症状的关联未出现在满足最小置信度与最小支持度的范围内,在此范围内与肺肾气虚证关联的症状要素也较少。以上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在40岁以上兼有衰老相关疾病患者,肾衰老的证候中,肾阴、肾阳、肾气、肾精虚证均可见,其中以肾阳虚证为最多见,肾衰老的常见代表性表征为“腰酸或腰痛、浮肿、乏力、头晕、耳鸣”;脾衰老的常见证候为脾气虚证和脾肾阳虚证,脾衰老的常见代表性表征为“头晕、乏力”。肝衰老的常见证候为肝阳上亢证和肝肾阴虚证,肝衰老的常见表征为“心悸、头晕”等;心衰老的常见证候为心阳虚证和心肾阳虚证,心衰老的常见代表性表征为“心悸”;肺衰老的常见证候为肺气虚证,肺衰老的常见代表性表征为“咳嗽”。4理论探讨1)结合时代背景及古今衰老相关医案部分内容,阐述了中医衰老与延缓衰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医家对中医衰老与延缓衰老的认识,以及时代因素的局限性形成的延缓衰老的误区。2)结合衰老相关医案的内容与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脉衰在人体衰老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以脉衰为序分别阐述了阳明脉衰、三阳脉衰、冲任脉衰以及脉道衰之表征与机理。3)结合衰老相关医案中年龄在40岁以上患者五脏虚证与症状之间的关联分析结果,探析了五脏衰老之表征,以及五脏衰老之相关疾病,论述了“保护肾阳”在防治衰老相关疾病中的重要性。4)归纳总结了衰老相关疾病的类别与证治规律。以衰老相关疾病的典型代表---儿童早老症为例,结合现代研究进展探析了儿童早老症的中医病因病机;结合对衰老相关医案中方药的分析结果,探讨了治疗儿童早老症的方药。

苏孟媛[6](2017)在《右归丸联合温针灸治疗肾阳亏虚型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右归丸联合温针灸治疗肾阳亏虚型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中药汤剂右归丸加减,水煎至300ml,饭后分次温服,日一剂,温针灸主穴:①双侧天枢、气海、关元、中极、双侧足三里;②大椎、腰阳关、双侧肾俞、命门,隔一天灸一次,两组穴位轮流灸,每次随机选取3个穴位进行温针灸,其他穴位进行针灸,30天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间隔7天;对照组单服用右归丸加减。服药、温针灸前进行精液分析测定、中医症状评分及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服药或温针灸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年龄、病程、BMI)基本相同。对照组30例,无效8例,有效12例,显效8例,治愈2例,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31例,无效3例,有效8例,显效13例,治愈7例,总有效率90.32%,两组治疗均有效,但治疗组疗效显着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24,P<0.05),治疗组总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总治疗效果好。在精子浓度、前向运动(PR)方面,以及肾阳不足型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性欲减退、面色晄白、夜尿次数多、小便清且长、精神萎靡、勃起功能下降、舌淡苔白、脉沉迟、尺无力等主要症状方面右归丸联合温针灸效果明显,经统计学检验,P<0.05,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在精液量、精液液化时间、非前向运动(NP)、正常精子数、总活力方面,两组治疗经统计学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服药期间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组在温针灸期间出现1例头晕,嘱其饮用糖水后头晕症状消失,可继续行温针灸治疗。其不良反应较少出现。结论:右归丸联合温针灸在精子浓度、前向运动和中医肾阳亏虚症状方面治疗效果更好。

马凰富[7](2016)在《左归丸治疗少弱精子型男性不育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诸如精神压抑、暴饮暴食、长期熬夜等因素直接导致男性精子质量水平普遍下降。如何有效提高男性生育能力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但是目前西医除去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以及感染、梗阻等病因明确的疾病,临床上尚无有效解决男性不育症的治疗方法。同时,研究表明辅助生殖技术虽然可以解决部分患者的生育问题,但是其远期影响尚未可知。因此,广大临床医生将目光转向中医药对于男性不育症的诊治。本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历史悠久,基础坚实,且临床疗效明显。这种情况下,如何充分挖掘本病的中医药特色疗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首先对左归丸治疗肾阴亏虚型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然后探索使用雷公藤多苷制备少弱精子症大鼠模型,研究其用药剂量及时间的最佳组合,制备相对合理的少弱精子症模型;之后设计保护实验和治疗实验,每个实验包含正常组、模型组以及治疗组,综合评价左归丸对少弱精子型模型大鼠脏器系数、精液质量、性激素水平、附睾肉毒碱、抑制素B水平的影响,从药效学角度对左归丸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最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以及Real-Time PCR检测技术,对保护实验以及治疗实验中各组睾丸组织Bax、Bal-2、SCF、 Ki67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对左归丸可能的抗凋亡及促增殖的作用机制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第一部分左归丸治疗少弱精子型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研究目的:研究左归丸对肾阴亏虚型少弱精子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因本病尚无合适的阳性对照药物,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进行临床观察。本方法的治疗周期为90天,每日给予42例入组的肾阴亏虚型少弱精子症患者左归丸中药配方颗粒剂进行治疗。患者用药前及结束后分别进行1次精液常规检查;研究开始后,每30天对入组患者进行随访一次,随访时对患者中医证候进行评分并严格记录合并用药和不良事件,若出现不良反应报告则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并进行相关处理。同时在研究期间详细记录患者配偶怀孕情况。系统评价左归丸对于肾阴亏虚型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液质量各项指标以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综合探讨其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使用左归丸进行治疗后精液量、液化状态、精子总活动力、a级精子百分率、非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b级精子百分率、精子浓度、精子总数等指标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性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证候总评分以及肾阴亏虚相关中医症候评分随着随访次数的增加以及时间的延长,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差异性显着,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左归丸配方颗粒安全性较高,整个研究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报告。结论:左归丸能够安全有效的提高肾阴亏虚型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子质量各项指标,提高男性的生育能力,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中医相关症状,特别是对肾阴亏虚相关症状改善效果显着。第二部分雷公藤多苷诱导少弱精子型大鼠模型的研究目的:研究多种雷公藤多苷用药剂量以及造模时间的组合,并观察停止用药后各组大鼠自身恢复情况,制备少弱精子型大鼠模型。方法:将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雷公藤多苷大剂量组、中剂量组以及小剂量组。其中正常组采用去离子水进行干预;雷公藤多苷各剂量组分别采用50 mg/ (Kg·d)、40 mg/(Kg·d)、30mg/(Kg·d)的雷公藤多苷进行干预。给药第3周及第4周后,每组中选取SD大鼠4只取材;第4周取材后,每组选取4只按照上述实验方案继续喂养,并在第5周进行取材,剩余的大鼠在第4周给药完成后就停止进行干预,并在实验开始后的第6、7、8周,每周每组取材4只实验大鼠,观察其生殖相关功能的恢复情况并进行相关记录。结果:造模期间(第3周至第5周),一般状态、生殖器官脏器系数、精液质量各项指标随着雷公藤多苷用药剂量增大以及用药时间的延长呈显着的降低趋势;睾丸组织病理损伤程度随着雷公藤多苷用药剂量增大以及用药时间的延长呈显着的增高趋势。停止用药后(第6周至第8周),雷公藤多苷小剂量组上述指标逐渐恢复至正常组水平,未见明显差异性;中剂量组上述各项指标略有恢复,但与正常组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大剂量组生殖功能损伤未见明显恢复。结论:综合考虑造模时间、经济成本以及大鼠的自我恢复情况,采用40mg/(Kg·d)的雷公藤多苷干预4周后可以得到少弱精子型大鼠模型。第三部分左归丸对雷公藤多苷诱导的少弱精子型模型大鼠的药效学研究目的:观察左归丸对少弱精子型模型大鼠一般状态、脏器系数、精液质量、睾丸组织病理改变、性激素水平、附睾肉毒碱、抑制素B的影响。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治疗实验和保护实验;每个实验又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左归丸组,每组12只大鼠。在保护实验中,正常组采用去离子水进行干预,共计4周;模型组采用40mg/(Kg·d)的雷公藤多苷进行造模,共计4周;左归丸治疗组采用40mg/(Kg·d)的雷公藤多苷进行造模,同时采用6g/(Kg·d)的左归丸混悬液(相当于人体用药20倍)进行保护性干预4周。治疗实验中,正常对照组采用去离子水进行干预8周;模型组实验前4周采用40mg/(Kg·d)的雷公藤多苷进行造模,实验第5至8周采用去离子水进行干预;左归丸治疗组实验前4周采用40mg/ (Kg·d)的雷公藤多苷进行造模,实验第5至8周,采用6g/(Kg·d)的左归丸混悬液(相当于人体用药20倍)进行干预。结果:在保护试验中,左归丸组与模型组相比,在大鼠睾丸脏器系数、附睾脏器系数、精囊腺脏器系数、精液质量各项指标、睾酮水平、血清抑制素B方面具有显着的差异性,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治疗试验中,与雷公藤多苷模型组相比,左归丸组在大鼠睾丸脏器系数、附睾脏器系数、前列腺脏器系数、精液质量各项指标、睾酮水平、血清抑制素B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保护实验与治疗实验两个实验中,左归丸组大鼠一般状态、睾丸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与模型组相比都明显减轻。结论:左归丸可以有效改善模型大鼠一般状态、生殖器官脏器系数、精液质量、睾酮水平、血清抑制素B水平,具有明显的保护及治疗作用,效果明显。第四部分左归丸对少弱精子型模型大鼠的抗细胞凋亡机制及SCT、Ki67表达的研究目的:观察左归丸对少弱精子型模型大鼠细胞凋亡调控因子Bax、Bcl-2蛋白以及mRNA的影响;同时观察左归丸对少弱精子型模型大鼠SCF、Ki67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以及Real-Time PCR技术,对上述左归丸药效学研究中的保护实验和治疗实验中全部大鼠睾丸组织进行Bax、Bcl-2、SCF、Ki67蛋白及mRNA表达的检测。结果:保护实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与模型组相比较,左归丸组Bax、Bcl-2、 SCF、Ki67蛋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western blot检测中,左归丸组与模型组相比较,Bax、Bcl-2、SCF蛋白具有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Real-Time PCR检测中,与模型组相比较,左归丸组Bax、Bcl-2、SCF、 Ki67 mRNA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或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实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与模型组相比较,左归丸组Bcl-2、SCF、Ki67蛋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或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检测中,左归丸组与模型组相比处于相同水平,未见明显差异性,但是Bcl-2以及SC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Real-Time PCR检测中,左归丸组与模型组相比较,SCF、Ki67mRNA表达水平明显提高,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或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归丸可以有效调控模型大鼠Bax、Bcl-2、CF、Ki67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生精细胞凋亡、促进生精细胞增殖的作用。

杨倩倩[8](2016)在《补肾法治疗少弱精症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不育症发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影响夫妻双方及社会稳定的全球性问题,其中男性因素约占不育的50%。少弱精症作为男性不育的最常见病因,由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常用经验性药物主要包括激素类、抗氧化药物、锌制剂等,对于这些药物的疗效,临床各研究报道并不一致。历代医家提出了以肾先天之精为中心的男性生殖学说,因此补肾法一直作为少弱精症治疗的基本大法。我们课题组前期的实验研究表明,补肾法能明显提高肾阳虚大鼠的精液质量、血清中性激素水平及生精能力;导师的临床经验亦发现补肾法能较好的提高男性患者配偶的妊娠率。因为中医药疗法具有疗效显着、不良反应小、易于被患者接受等特点,国内中医药治疗少弱精症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RCT)研究日益增多。但是,目前临床报道结果差异较大,结论的证据强度不高、整体文献质量差异较大。鉴于中医药在少弱精症治疗上发挥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现拟通过对补肾法治疗少弱精症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以探讨补肾法治疗少弱精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少弱精症提供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目的:通过对补肾法治疗少弱精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为少弱精症的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1)计算机全面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Pub 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年限为数据库建库-2015年7月)。采用自由词与主题词结合的方法,由2名研究者进行文献筛选,通过制定严格的纳入及排除标准,获取补肾法治疗少弱精症的随机及半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的研究文献;2)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特征信息提取;3)按照文献可靠性的分级和改良Jadad量表评价文献的质量;4)用Rev 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统计疗效指标;5)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评价补肾法治疗少弱精症的临床安全性。结果:1)共检索到431篇文献,最终纳入25篇。2)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发现,补肾法治疗少弱精症的临床研究存在诸多设计缺陷,如样本含量的估算、随机、盲法、随访等方面缺乏规范。3)纳入的25篇的文献均是在补肾填精法的基础上,加用了其他治法,其中,9篇为肾阴阳双补法(阴阳双补法);7篇为温补肾阳法;3篇采用了补肾祛湿法;而采用补肾活血法、补益脾肾法、补肾疏肝法的治法各有2篇文献;纳入的文献没有滋补肾阴法治疗少弱精症的文献。4)采用Rev Man 5.3软件分析得出:单用补肾法或联合西药治疗少弱精症的总有效率和配偶妊娠率的合并优势比(Odds ratio,OR)[95%CI]值分别3.17[2.62,3.84],2.44[2.01,2.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补肾法或联合西药组均能提高总有效率和配偶妊娠率,其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并且安全性较好。5)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单用阴阳双补法或联合西药、单用温补肾阳法或联合西药以及补肾祛湿法、补益脾肾法、补肾活血法治疗少弱精症的有效率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补肾疏肝法与西药对照组在效率和配偶妊娠率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精液分析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单用补肾法或联合西药组治疗的精液分析指标(a级精子活动力,a+b级精子活动力,精子密度)优于西药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除一篇文献的自拟方外,单用补肾法或联合西药组的不良反应低于西药对照组。结论:1)纳入的25篇的文献中,均是在补肾填精法的基础上,加用了其他治法,如阴阳双补法、温补肾阳法、祛湿法、活血法、补脾法、疏肝法。2)采用单用补肾法或联合西药组治疗的总体有效率和总配偶妊娠率高于西药对照组。单用阴阳双补法或联合西药、单用补温肾阳法或联合西药治疗少弱精症的有效率较西药对照组好;补肾祛湿法、补益脾肾法和补肾活血法治疗少弱精症的有效率亦较西药对照组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3)由于高质量的研究较少,应该开展更多的多中心、大样本、设计合理、执行较严格并且具有中医特色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4)鉴于临床试验和疗效评价方面的问题,中医药临床系统评价应根据中医药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建立病证结合的循证医学体系。

王利广[9](2011)在《当代名老中医男性不育症医案的研究与对比》文中研究表明男性不育症作为男科重要内容之一,中医药治疗有其特色和优势,特别是代表当代中医最高理论和临床水平的名老中医群体在此病的治疗上颇有建树,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本文通过整理研究当代名老中医的典型医案,总结名老中医群体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共性诊治经验与规律,对比各家的不同诊疗特色和优势,以期对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辨治体系和诊疗标准建立提供帮助,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并为进行科学研究提供思路与方向参考。在全国范围内,采取统一标准共遴选了6名医家的119份典型医案作为研究资料,归纳总结出当代中医男科名家的共识是:男性不育症为肾虚、气滞血瘀和湿热痰浊三者单独为害或相互作用、夹杂的结果,其表现主要为肾阴不足、肾精亏损、瘀血阻络、湿热下注和湿热挟瘀等,病位重点在肾、肝、脾三脏。临证治疗,以补肾填精为根本大法,兼以活血祛瘀、清热祛湿;注重中医传统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辨病”指导临床。另外,当代中医男科名家治疗男性不育症特色明显,各具优势和特色,如陈文伯注重调和阴阳治则在男性不育中的应用;徐福松多用子药和动物药;王琦的“辨体-辨病-辨证”特色诊疗模式等。

杨海亮[10](2011)在《特种红米杂交稻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及配合力遗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所谓特种稻是指水稻中具有特定性状并具有特殊利用价值的品种类型。而红米作为一种特种稻资源,具有其特殊的营养、保健和加工利用价值,在我国已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深受国内外的广泛重视。本研究首次通过利用7个不育系(其中A7为红米不育系)和8个恢复系(其中R7、R8为红米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配制了56个组合材料,研究了10个农艺性状和10个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表现规律,并着重对其总花色苷含量、硒含量和锌含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以及相互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9个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普遍存在较强的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其中以每穗总粒数和单株产量的超亲优势最强,而以结实率和千粒重超亲优势最弱,均为负值;以株高、有效穗和穗长的竞争优势最强,而以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着粒密度的竞争优势最弱,均为负值。大部分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都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其中株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性状的表现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作用。除穗长、千粒重外,其它所有性状受不育系的影响大于受恢复系的影响。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是相互独立的。各农艺性状狭义遗传力大小顺序为:千粒重>着粒密度>结实率>株高>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有效穗>穗长>单株产量。2、10个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普遍存在较强的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除精米率和垩白度的超亲优势为正值外,其余品质性状的超亲优势均为负值,以蛋白质含量超亲优势最弱;竞争优势中以糙米率和碱消值最强,均为正值,其余性状均为负值,以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竞争优势最弱。在品质性状中,大部分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了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在整精米率、垩白粒率、精米长、精米长宽比和直链淀粉等性状上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精米率、碱消值等性状则以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为主。各品质性状狭义遗传力大小顺序为:直链淀粉>精米长宽比>垩白粒率>整精米率>精米长>垩白度>蛋白质>糙米率>精米率>碱消值。3、功能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杂种优势分析中,硒含量和锌含量的超亲优势正值,以硒含量的超亲优势最强,总花色苷含量的超亲优势最弱,为负值;在竞争优势中,3个功能性状的竞争优势均为正值,以硒含量的竞争优势最强。在配合力分析中,3个功能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显着或者极显着水平,总花色苷含量和硒含量主要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影响,锌含量受组合特殊配合力的作用较突出。所有性状受不育系的影响大于受恢复系的影响。在遗传力分析中,总花色苷含量、硒含量的广义和狭义遗传率均较高;而锌含量广义遗传率较高,狭义遗传力低。

二、为不育症病人献食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不育症病人献食疗(论文提纲范文)

(1)消粘方治疗不育症合并精索静脉曲张(湿热瘀阻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不育症合并VC的认识
        1.1 古今医家对不育症合并VC的认识
        1.2 不育症合并VC的病因、病机
        1.3 不育症合并VC的辨证分型与治疗
        1.4 小结
    2 不育症合并VC的西医研究进展
        2.1 不育症合并VC的病因及机制研究
        2.2 不育症合并VC的治疗方法研究
    3 精子DNA碎片的研究进展
        3.1 精子DNA碎片相关研究
        3.2 精子DNA碎片化发生的病因及机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一般资料
    2 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2.1 诊断标准
        2.2 病例纳入标准
        2.3 病例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案与方法
        3.1 病例分组
        3.2 治疗方案
        3.3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及检测方法
        3.4 观察指标
        3.5 不良事件观察
        3.6 疗效评定标准
        3.7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4.1 消粘方对不育症合并VC患者湿热瘀阻症状的影响
        4.2 消粘方对不育症合并VC患者中医症候疗效的影响
        4.3 消粘方对不育症合并VC患者精液常规参数的影响
        4.4 消粘方对不育症合并VC患者精子畸形率的影响
        4.5 消粘方对不育症合并VC患者DFI的影响
        4.6 消粘方治疗不育症合并VC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
        4.7 两组病例脱落及副作用发生的情况
    5 讨论
        5.1 VC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
        5.2 湿热瘀阻为男性不育症合并VC的病理变化特征
        5.3 临床药物选择的依据
        5.4 消粘方的治法、药物组成及方药分析
    6 结论
    7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中医药治疗不育症合并VC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2)针刺联合左卡尼汀口服液治疗肾阳不足型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弱精子症的认识
        1.1 历史源流
        1.2 病因
        1.3 病机
        1.4 辩证分型及论治
    2 现代医学对弱精子症的认识
        2.1 弱精子症的主要发病机制
        2.2 弱精子症的主要病因
        2.3 治疗方法
临床研究
    1 对象和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一般资料
    2 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中止、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案
        3.1 病例分组
        3.2 治疗方案
        3.3 主要仪器、试剂及检测方法
        3.4 观察指标
        3.5 不良事件处理
        3.6 临床疗效判定及标准
        3.7 统计学处理方法
    4 结果
        4.1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变化
        4.2 中医疗效
        4.3 治疗前后精液体积变化
        4.4 治疗前后精子浓度变化
        4.5 治疗前后PR+NP、PR变化
        4.6 治疗前后精浆锌、中性-α葡萄糖苷酶、果糖变化
        4.7 临床综合疗效
        4.8 两组病例脱落和副作用发生情况
讨论
    1 左卡尼汀与弱精子症
    2 针刺疗法与弱精子症
        2.1 调护生殖轴
        2.2 抗氧化作用
        2.3 针刺选穴意义
    3 针药联合与弱精子症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肾阳不足型患者中医症状评分表
综述 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敦煌医学文献中男性不育症的治疗方药与临床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男性不育症的概述及敦煌医学的相关描述
    一、男性不育症的概述
        1. 男性不育症的概念
        2. 西医对男性不育症的认识与研究进展
    二、男性不育症的历史源流
        1. 男性不育症的病名
        2. 男性不育的中医病因
        3. 男性不育的中医病机
        4. 男性不育症的中医治疗
    三、敦煌医学中性医学的相关研究
        1. 文献研究
        2. 临床应用研究
第二部分 敦煌医学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特色
    一、敦煌医学中男性不育症的相关文献现状与特点
    二、敦煌医学中可用于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医方
        1. 补肾类
        2. 摄生类
        3. 健脾类
        4. 调肝类
    三、所选医方的方药特色
    四、所选医方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五、敦煌医学对男性不育症的治法探究
        1. 病位
        2. 治疗
第三部分 敦煌医学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临床应用
    一、选方
    二、方药的归纳与整理
        1. 化裁分析
        2. 药量变化
    三、病案举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补肾益气活血方治疗无症状性弱精子不育症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观察项目
    4 主要仪器
    5 检测方法
    6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治疗后两组有效率比较
    2 补肾益气活血方的临床疗效
    3 治疗前后两组精液质量比较
    4 治疗前后两组精子功能情况
    5 脱落及剔除患者分析
    6 药物安全性评价
理论探讨
    1 中医对男性不育症的认识
    2 中医对无症状性疾病的应对策略
    3 西医对弱精子症的认识
    4 补肾益气活血方的方义及研究
    5 导师诊治无症状性弱精子不育症的经验及思想
    6 研究思路
    7 研究结果分析
    8 总结及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观察表
    附录2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3 在校期间论文论着和科研情况

(5)基于数据分析的衰老相关医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古今医案衰老相关医案数据库的建立
    1 古今医案的收集
    2 衰老相关医案的筛选
        2.1 制定衰老相关医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2.2 医案采集
        2.3 汇总校对
    3 数据预处理
        3.1 方剂名的数据预处理
        3.2 中药名、剂量及剂量单位的数据预处理
        3.2.1 噪声数据的处理
        3.2.2 数据分割
        3.2.3 中药名的标准化
        3.3 证候的数据预处理
        3.3.1 证候数据粒度的细化
        3.3.2 证候的标准化
        3.4 症状的数据预处理
        3.4.1 噪声数据的处理
        3.4.2 症状的规范化
        3.5 治法的数据预处理
        3.5.1 治法的数据粒度细化
        3.5.2 噪声数据的处理
        3.3.3 治法的标准化
        3.6 病名的数据预处理
        3.7 患者年龄的数据预处理
        3.8 医家年代的数据预处理
    4 建立标准化衰老相关医案数据库
        4.1 建库工具简介
        4.2 方法与步骤
第二部分 基于衰老相关医案的数据分析
    1 频数分析
        1.1 病名的频数分析
        1.2 证候的频数分析
        1.3 治法的频数分析
        1.4 症状的频数分析
        1.5 中药的频数分析
        1.6 方剂的频数分析
    2 聚类分析
    3 关联分析
        3.1 病名与中药的关联分析
        3.2 中药与中药的关联分析
        3.3 证候与中药的关联分析
        3.4 治法与中药的关联分析
        3.5 症状与中药的关联分析
        3.6 证候与症状的关联分析
        3.6.1 肾虚证与症状的关联分析
        3.6.2 脾虚证与症状的关联分析
        3.6.3 肝虚证与症状的关联分析
        3.6.4 心虚证与症状的关联分析
        3.6.5 肺虚证与症状的关联分析
    4 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 理论探讨
    1 衰老相关医案中蕴含的衰老与延缓衰老理论及其源流
        1.1 周秦及以前中医衰老与延缓衰老理论的起源
        1.2 两汉、历晋、隋、唐、宋、金元时期中医衰老与延缓衰老理论的形成
        1.3 明清时期至建国前中医衰老与延缓衰老理论的特点
        1.4 现代中医衰老与延缓衰老理论的发展
    2 从衰老相关医案析衰老表征
        2.1 脉衰之表征
        2.1.1 阳明脉衰
        2.1.2 三阳脉衰
        2.1.3 冲任脉衰
        2.1.4 脉道衰
        2.2 脏衰之表征
        2.2.1 肾衰之表征
        2.2.2 脾衰之表征
        2.2.3 肝衰之表征
        2.2.4 心衰之表征
        2.2.5 肺衰之表征
    3 医案中的衰老相关疾病及其证治规律
        3.1 衰老相关疾病及其分类
        3.1.1 因衰致病类疾病
        3.1.2 因病致衰类疾病
        3.2 衰老相关疾病的证治规律
        3.2.1 从衰论治
        3.2.2 衰老相关疾病案例举隅-儿童早老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综述一 衰老的中医理论研究进展
    综述二 古今医案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的论文论着及科研
致谢

(6)右归丸联合温针灸治疗肾阳亏虚型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1 祖国医学对男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1.1.1 历史变革
        1.1.2 病因病机
        1.1.3 辨证论治
        1.1.4 针灸治疗
        1.1.5 针药并用
        1.1.6 中医外治法
    1.2 现代医学研究治疗进展
        1.2.1 流行病学
        1.2.2 病因
        1.2.3 男性不育症的诊断
        1.2.4 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2.1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治疗用药
        2.2.2 研究设计
        2.2.3 注意事项
        2.2.4 疗效评价
        2.2.5 统计方法
    2.3 技术线路图
    2.4 研究结果及分析
        2.4.1 基线特征比较
        2.4.2 治疗效果比较
    2.5 讨论
        2.5.1 右归丸理论分析
        2.5.2 右归丸的方药分析
        2.5.3 温针灸理论分析
        2.5.4 温针灸选穴依据及分析
        2.5.5 治疗结果分析
        2.5.6 不足与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7)左归丸治疗少弱精子型男性不育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诊治男性不育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男性不育症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左归丸治疗少弱精子型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
    方法
    结果
    小结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雷公藤多苷诱导少弱精子型大鼠模型的研究
        前言
        材料
        方法
        结果
        小结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左归丸对雷公藤多苷诱导的少弱精子型模型大鼠的药效学研究
        前言
        材料
        方法
        结果
        小结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左归丸对少弱精子型模型大鼠的抗细胞凋亡机制及SCF、Ki67表达的研究
        前言
        材料
        方法
        结果
        小结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创新点
存在问题与不足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补肾法治疗少弱精症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中医治疗少弱精症的研究进展
    2 西医治疗少弱精症的研究进展
1 方法
    1.1 检索策略
    1.2 文献筛选
    1.3 文献质量评价
    1.4 资料提取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2 纳入研究的治法
    2.3 文献质量评价
    2.4 文献检索与筛选
    2.5 有效性评价
    2.6 安全性评价
    2.7 卫生经济学评价
3 讨论
    3.1 补肾法治疗少弱精症的基本特征
    3.2 补肾法治疗少弱精症的有效性分析
    3.3 补肾法治疗少弱精症的安全性分析
    3.4 对少弱精症治疗的指导意义
    3.5 目前临床研究的局限性及建议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9)当代名老中医男性不育症医案的研究与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资料与来源
    1.1 入选标准
        1.1.1 名老中医的选择标准
        1.1.2 医案选择标准
    1.2 检索方法
    1.3 确定研究对象和资料
2 当代名老中医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共性规律和经验
    2.1 中医对男性不育症的认识
    2.2 当代名老中医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共性规律和经验
        2.2.1 医案证型分类
        2.2.2 医案证型分析
    2.3 当代名老中医诊疗男性不育症的用药规律初探与分析
        2.3.1 用药规律
        2.3.2 用药分析
3 当代名老中医治疗男性不育症各家经验与特色
    3.1 陈文伯
        3.1.1 医家小传
        3.1.2 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3.1.3 调和阴阳治则在男性不育中的应用
    3.2 徐福松
        3.2.1 医家小传
        3.2.2 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3.2.3 多用子药和动物药
    3.3 王琦
        3.3.1 医家小传
        3.3.2 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3.3.3 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名老中医辨治男性不育症经验概述
    参考文献

(10)特种红米杂交稻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及配合力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特种稻的研究进展
        1.1.1 特种稻的营养品质
        1.1.2 特种稻的生理功能
    1.2 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
        1.2.1 杂种优势理论
        1.2.2 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
    1.3 配合力的利用研究
        1.3.1 配合力的基本原理
        1.3.2 杂交水稻配合力研究
        1.3.2.1 杂交水稻农艺性状配合力研究
        1.3.2.2 杂交水稻品质性状配合力研究
        1.3.3 杂交水稻配合力和亲本自身表现关系
    1.4 功能性状
        1.4.1 花色苷的研究进展
        1.4.1.1 花色苷的生理功能研究
        1.4.1.2 花色苷的遗传研究
        1.4.2 矿质元素
        1.4.2.1 硒元素生理功能研究
        1.4.2.2 锌元素生理功能研究
        1.4.2.3 矿质元素的配合力研究
    1.5 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观察记载项目与测定方法
        2.3.1 取样
        2.3.2 农艺性状测定
        2.3.3 品质性状的测定内容及方法
        2.3.3.1 碾磨品质的测定
        2.3.3.2 外观品质的测定
        2.3.3.3 蒸煮和食用品质的测定
        2.3.3.4 营养品质的测定
    2.4 总花色苷含量的测定
    2.5 微量元素的测定
        2.5.1 硒含量的测定
        2.5.2 锌含量的测定
    2.6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农艺性状遗传分析
        3.1.1 农艺性状的平均表现及变异
        3.1.2 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3.1.2.1 超亲优势
        3.1.2.2 竞争优势
        3.1.3 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3.1.3.1 农艺性状的方差和配合力方差分析
        3.1.3.2 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3.1.3.3 农艺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3.1.3.4 农艺性状群体方差和遗传力估计
    3.2 品质性状遗传分析
        3.2.1 品质性状的平均表现及变异
        3.2.2 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3.2.2.1 超亲优势
        3.2.2.2 竞争优势
        3.2.3 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3.2.3.1 品质性状的方差和配合力分析
        3.2.3.2 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3.2.3.3 品质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3.2.3.4 品质性状群体配合力方差和遗传力估计
    3.3 供试组合功能性状的分析
        3.3.1 功能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3.3.2 功能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3.3.2.1 功能性状的方差分析和配合力分析
        3.3.2.2 功能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3.3.2.3 功能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3.3.2.4 功能性状的群体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特种稻发展及其限制因素
    4.2 特种稻的杂种优势评价
    4.3 特种稻的配合力评价
    4.4 特种稻功能性状测定和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为不育症病人献食疗(论文参考文献)

  • [1]消粘方治疗不育症合并精索静脉曲张(湿热瘀阻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文君.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针刺联合左卡尼汀口服液治疗肾阳不足型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梅自芳.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敦煌医学文献中男性不育症的治疗方药与临床运用[D]. 周翌翔.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8(01)
  • [4]补肾益气活血方治疗无症状性弱精子不育症的疗效评价[D]. 吕小洽.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8(02)
  • [5]基于数据分析的衰老相关医案研究[D]. 刘安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7(12)
  • [6]右归丸联合温针灸治疗肾阳亏虚型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研究[D]. 苏孟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7]左归丸治疗少弱精子型男性不育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 马凰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8]补肾法治疗少弱精症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D]. 杨倩倩. 第四军医大学, 2016(03)
  • [9]当代名老中医男性不育症医案的研究与对比[D]. 王利广.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1(10)
  • [10]特种红米杂交稻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及配合力遗传分析[D]. 杨海亮. 四川农业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不孕症患者的食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