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咪替丁胶囊的稳定性预测

西咪替丁胶囊的稳定性预测

一、西咪替丁胶囊稳定性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李聪伟[1](2021)在《双嘧达莫共无定形体系的筛选及体内外性质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双嘧达莫(dipyridamole,DIP)是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临床被广泛应用于抗血栓治疗,近年来有大量研究表明该药具有免疫调节与协同抗癌的药理活性,DIP在“老药新用”方面表现出的极大潜力,使其具有良好的再研究和开发价值。然而,DIP水溶性差,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并且个体差异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新型药物固体形态的构建是改善药物溶解度等性质的有效策略,其中共无定形体系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一方面它具有无定形优良的溶解性能,另一方面,共无定形内部分子间的氢键等相互作用有助于维持体系的稳定性。因此,本论文构建了DIP的共无定形体系,对新体系的溶解,溶出,稳定性与生物利用度等性质进行考察,并对其性质优化程度进行评价,以期为DIP共无定形药物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更多理论支撑。第一部分双嘧达莫共无定形体系的筛选、制备与表征目的:以DIP为活性药物成分(API),筛选共前体物质(BAF),构建二者的共无定形体系,借助多种表征手段,确证该共无定形体系的形成。方法:选用多种小分子辅料和临床上可与DIP联用的药物作为BAF候选,尝试采用熔融法、溶剂法和研磨法制备DIP共无定形体系,并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PXRD),差示扫描量热(DBB)分析,温度调制差示扫描量热(TMDBB)分析,热重(TG)分析,扫描电镜(BEM),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拉曼(Raman)光谱,分子模拟,高效液相(HPLB)以及氢核磁(1H NMR)等技术对制备的共无定形体系进行结构确证及纯度分析。结果:从十余种小分子物质中筛选出对羟基苯甲酸(PHA)为BAF,并最终确定了熔融法制备DIP共无定形体系。PXRD图谱初步判定了DIP与PHA形成无定形复合物,TMDBB确认了具有单一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均相共无定形体系的形成;BEM显示了共无定形体系区别于原料药的形貌特征;FT-IR、Raman以及分子模拟提供了共无定形体系中的氢键信息,推断出共无定形体系主要由来自于DIP的O-H、C-H和PHA的C=O、O-H形成的O-H…O-H,C=O…H-C与C=O…H-O这三类连接方式的氢键结合;通过TG、HPLB与1H NMR证明了共无定形体系在制备过程中没有出现分解现象,纯度较高,DIP与PHA的化学计量比为1:2。结论:本实验部分以熔融法成功制备得到纯度较高的DIP-PHA共无定形体系,DIP与PHA分子通过氢键作用结合,并且该体系是具有单一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均相共无定形体系。第二部分双嘧达莫共无定形体系的稳定性评价目的:系统评价DIP晶态、无定形态以及DIP-PHA共无定形体系的加速稳定性,热分解稳定性,共无定形体系向晶态转化的热力学稳定性以及共无定形玻璃化转变动力学稳定性。方法:1.研究高温高湿条件下,DIP无定形态与DIP-PHA共无定形的加速稳定性。2.测定DIP晶态、无定形态及DIP-PHA共无定形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TG及DTG曲线,采用Kissinger与Ozawa两种方法考察三种体系的热分解稳定性,求出分解活化能(Ea)、指前因子(A),分解反应动力学方程,推断热分解机理函数,计算药品的贮存保质期。3.测定不同升温速率下,DIP无定形和共无定形的DBB分析曲线,采用Lasocka经验方程、Moynihan方程与Kissinger方程三种方法进行玻璃化转变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4.采用Van’t Hoff和Gibbs-Helmholtz equation方程计算共无定形态向晶态转化的热力学函数,推断转化过程的驱动力。结果:1.DIP无定形在高温高湿条件放置24 h,驼峰衍射晕完全消失,转变为晶态衍射峰,而DIP共无定形在第8 wk时,PXRD图谱仅存在极少量的晶态衍射峰,基本保持整体无定形的驼峰衍射晕轮廓,相比而言,共无定形转化为晶态的速度大大低于无定形。2.DIP晶态与无定形态的热分解机理函数相同,二者机理函数均是:G(α)=[-ln(1-α)]3/4,机理函数名称为Avrami-Erofeev,为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机理(n=3/4);共无定形的机理函数:G(α)=1-(1-α)1/2,机理名称为Bontracting cylinder(area),为相界面反应机理(n=1/2);Kissinger与Ozawa方法计算的A与Ea结果一致,彼此可相互校验,DIP晶态、无定形和共无定形态的贮存有效期均为4-5年。3.DIP无定形与共无定形体系的玻璃化转变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共无定形体系的Lasocka常数A和B均大于无定形体系,说明共无定形的形成能力和稳定性均较高;Moynihan和Kissinger方法计算得到共无定形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活化能(Et)均比无定形的要小,说明共无定形相对不易转变为晶态物质。4.共无定形态向晶态转化的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转化过程为吸热、熵增反应,转化反应的驱动力为熵驱动。结论:共无定形的形成没有降低药物的贮存有效期,其热稳定性良好;共无定形体系的高温高湿稳定性和玻璃化转变稳定性均高于单一的无定形体系。第三部分双嘧达莫共无定形体系体外溶解及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的研究目的:探究DIP-PHA共无定形体系的溶解度、体外溶出度及体内生物利用度等特性参数,并与DIP晶态及无定形态的相关性能进行对比,推测差异背后可能的影响原因。方法:1.建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UV-vis)的体外含量测定方法,分别测定DIP-PHA共无定形、DIP-PHA物理混合物(physical mixture,PM)、DIP晶态以及无定形态的平衡溶解度与体外溶出度,并运用相平衡溶解度法研究共无定形中DIP与PHA的结合机制。2.建立超高效液相(UPLB)体内样品含量测定的方法,对DIP-PHA共无定形态、DIP晶态以及无定形态进行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并通过非房室模型拟合计算得到药动学的特征参数,评价其体内生物利用度,运用统计学检验判断三种药物体系性能的差异。结果:1.DIP-PHA共无定形的平衡溶解度较DIP晶态分别提升约16.19倍(25℃)与17.38倍(37℃),较无定形态在37℃有较大提高;共无定形体系在6 h时的溶出百分数较DIP晶态提升约2.29倍,较DIP无定形态提升约4.10倍;相溶解度实验结果表明,DIP-PHA共无定形溶解性能改善的机制是二者在溶液中生成可溶性络合物,络合模型为AL型。2.药动学研究表明DIP-PHA共无定形的Tmax比晶态DIP提前2.0 h,比无定形DIP提前1.2 h,Cmax较两者增加约2.34倍,AUB0-∞分别提高1.78倍与2.64倍。结论:DIP-PHA共无定形的体外溶解度、溶出性能以及体内生物利用度相比于DIP晶态及无定形态均有明显改善,其具有开发为DIP新的固态制剂的潜力。

刘兰[2](2020)在《培菲康联合西咪替丁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rocolitis,NEC)是一种严重的消化道急症,常常发生在体质量不足1500g早产儿中,且胎龄越小患病率越高,病死率高达10%~15%。新生儿出生时肠道处于无菌状态,出生后数小时外界菌落会进入肠腔并定植,但由于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健全,且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耐药微生物的存在,极易导致早产儿肠道微生物异位而诱发相关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微生态制剂对早产儿NEC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具有抗炎、提高肠道免疫功能,可保持黏膜屏障完整性。H2受体拮抗剂有减少胃酸分泌,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和抗病毒作用。本文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H2受体拮抗剂对极低出生体重儿NEC的疗效、对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及对患儿病程及体重增长情况的影响。目的:研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培菲康)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疗效、对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及对患儿病程及体重增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25例)、试验组1(34例)和试验组2(33例),三组患儿均给予持续胃肠减压、禁食、抗感染及肠外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喂养。空白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1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上海医药有限公司信谊有限公司,培菲康)治疗,0.5g/次,3次/d。试验组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培菲康联合静脉滴注西咪替丁(重庆青阳药业有限公司)治疗,5mg/kg,1次/d。同时给予患儿酸碱平衡及电解质平衡纠正、肠道外营养支持治疗和抗生素治疗。三组均接受治疗7d。观察指标三组的疗效、患儿病程及体质量增长情况、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运用SPSS 16.0对本课题数据分析。结果:三组患儿的性别组成、平均胎龄、平均出生体重、剖宫产、绒毛膜羊膜炎、产前缺氧、人工哺乳等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空白对照组中,显效8例(32.00%),有效7例(28.00%),无效10例(40.00%),总有效率60.00%;试验组1患儿中显效11例(33.33%),有效10例(30.30%),无效12例(36.36%),总有效率为63.64%。试验组2中,显效16例(47.06%),有效13例(38.24%),无效5例(14.71%),总有效率为85.29%;试验组1,2这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均较空白对照组高(P<0.05),两个试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2显着高于试验组1。空白对照组患儿的病程时间为(8.7±1.5)d;试验组1患者的病程时间为(6.2±1.2)d,试验组2患儿的病程时间为(4.1±1.1)d,试验组2病程时间显着短于试验组1和空白对照组(P<0.05)。试验组2患儿平均每日体质量增长(14.5±3.2)g,试验组1患儿平均每日体质量增长(8.3±1.8)g,空白对照组患儿平均每日体质量增长(7.5±2.2)g,试验组2平均每日体质量增长显着高于试验组1及空白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2患儿的PCT表达水平为(3.47±1.21)ng/ml,CRP表达水平为(7.53±3.25)mg/L,试验组1患儿的PCT表达水平为(4.15±1.36)ng/ml,CRP表达水平为(8.25±3.54)mg/L,空白对照组患儿的PCT表达水平为(6.47±1.17)ng/ml,CRP表达水平为(11.53±2.25)mg/L,两组试验组患儿PCT和CRP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均显着降低,且试验组2显着低于试验组1(P<0.05)。结论:培菲康与西咪替丁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改善患儿炎症状态,缩短病程时间,增加患儿体重,从而提高疗效。

贾小越[3](2020)在《护士消化系统,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血容量扩张及营养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三甲医院的消化科护士可以开具的消化系统药物及普外科护士可以开具的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药,血容量扩张药及营养药物的处方内容和处方形式,为我国以后护士处方权的实行及护士处方权药物一览表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对象:“护士消化系统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专家咨询中,遴选了消化科的30名医疗及护理专家,共有14名护理专家和11名医疗专家全程参与了2轮专家咨询。“护士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药,血容量扩张药及营养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专家咨询中,选取了30名普外科的医疗及护理专家,有14名护理专家和12名医疗专家全程参与了2轮咨询。所有专家均同意授予护士处方权。所有专家均满足:(1)本科及以上学历;(2)在对应科室及相关领域有10年及以上工作经验;(3)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职称或临床经验相当于副高级及以上的中级职称;(4)具有严谨求实的态度并自愿参与。前三项满足两项即可。方法:文献调研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浏览器,查阅国外护士处方权相关文献,整理出国外护士药物处方一览表,翻译消化系统、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药,血容量扩张药及营养药物。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临床常用的两大系统药物,参考我国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第五版《临床药物手册》拟定问卷初稿。半结构访谈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对消化科的3名护理专家、3名医疗专家及普外科的4名护理专家、4名医疗专家进行访谈,之后对访谈结果分析总结,经小组讨论后修改问卷初稿,形成第一轮护士消化系统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专家咨询问卷和第一轮护士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药,血容量扩张药及营养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专家咨询问卷。德尔菲法针对“护士消化系统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专家咨询问卷,遴选了来自北京、上海、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8个省或直辖市共12所三甲医院30名专家,共有25名专家完成了2轮专家咨询,其中护理专家14名、医疗专家11名。针对“护士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药,血容量扩张药及营养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专家咨询问卷,选取了30名普外科的医疗及护理专家,涉及北京、天津、福建、湖北、内蒙古、山西6个省或直辖市10所三甲医院。其中有14名护理专家及12名医疗专家全程参与了2轮专家咨询。最后根据问卷咨询结果分别进行数据分析及统计计算,得出各项指标参数,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性(Cr)、判断依据(Ca)、熟悉程度(Cs)、专家认同率。结果:1.消化系统药物处方内容及处方形式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3.33%、100%,两轮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2、0.85。医疗及护理专家建议符合处方权申请资格并经过培训、考核后的消化科护士可以开全部助消化药、肠道微生物调节剂;部分导泻药、止泻药、促胃肠动力药、制酸剂、胃粘膜保护剂、抗溃疡药、治疗肝脏疾病辅助药;不建议护士开炎症性肠病药、平滑肌解痉药、利胆药、治疗胰腺病药。消化科护士可以开具的消化系统药物有9个类别37种药物,独立处方4种,协议处方24种,独立协议/独立处方9种。其中倾向独立处方的药物有干酵母、甘油、乳酶生、乳果糖;倾向协议处方的药物有胰酶、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硫酸镁、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西沙比利、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硫糖铝、双枸橼酸铋三钾、胶体果胶铋、胶体次枸橼酸铋、枸橼酸铋钾、铝碳酸镁、西咪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倾向独立处方/协议处方的药物为复合消化酶、聚乙二醇、双八面体蒙脱石、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双歧三联活菌胶囊、酪酸菌活菌片、复方碳酸钙咀嚼片、雷尼替丁、奥美拉唑镁片。2.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药,血容量扩张药及营养药物处方内容及处方形式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6.67%、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85和0.86。医疗及护理专家建议符合处方权申请资格并经过培训、考核后的普外科护士可开具部分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药物和营养药物,不建议开具血容量扩张药物。建议普外科护士开具的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药,血容量扩张药及营养药物有2个类别25种药物,其中倾向独立处方药物: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钾缓释片5种;倾向协议处方的药物:氯化钾、枸橼酸钾、葡萄糖酸钙、葡萄糖氯化钙注射液、肠内营养乳剂(TPF-D)/瑞代、肠内营养液/益力佳、肠内营养混悬液Ⅱ(TP)/益菲佳、肠内营养乳剂(TPF-T)/瑞能、脂肪乳剂、ω-3鱼脂肪乳注射液、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11种;倾向独立/协议处方的药物:口服补盐液、谷氨酰胺颗粒、肠内营养混悬液(SP)/百普力、短肽型肠内营养剂/百普素、肠内营养混悬液(TPF)/能全力、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能全素、加营素、肠内营养乳剂(TP-HE)/瑞高、肠内营养乳剂(TP)/瑞素9种。结论:本研究通过Delphi法初步确定了我国消化科护士可以开具的消化系统药物及普外科护士可以开具的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药,血容量扩张药及营养药物的处方内容和处方形式,科学性和可靠性较高,可以为护士处方权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汪锡佳[4](2020)在《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的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盐酸雷尼替丁是一类组胺H2受体阻滞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胃部疾病[1]。本论文针对目前国际研究热点基因毒性杂质N,N-二甲基亚硝胺(NDMA)和光降解杂质进行了杂质研究、对原料药和胶囊剂进行了质量标准的提高,为该药的生产及质量控制提供了检测依据,本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针对NDMA的理化性质,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LC-MS),采用全扫描模式对NDMA分子进行定性,并选择响应较高的母、子离子对进行定量,同时对流动相、色谱柱、离子源温度、碰撞能等参数进行筛选,最终建立LC-MS方法测定原料药及胶囊中NDMA的含量。结果表明,NDMA在3.174634.8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322 ng/mL和6.225 ng/mL。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及定量准确的优点,克服了采用GC-MS顶空进样检测时,样品在高温下自身结合为NDMA而导致假阳性的不足。同时对光降解杂质进行了研究,通过氙灯模拟日光照射制备光降解杂质,采用液相色谱收集3种未知杂质溶液,经过分离纯化后利用LC-MS推测杂质结构,并采用核磁技术对杂质3进行归属,最终利用Protox数据平台对3种杂质进行了毒性数据预测。结果表明,推测降解杂质1为(E)-N-甲基-N’-(2-(((5-((甲基氨基)甲基)呋喃-2-基)甲基)硫代)乙基-2-硝基乙烯-1,1-二胺,推测降解杂质2为(E)-2-(((1-(甲基氨基)-2-硝基乙烯基)氨基)乙烷-1-硫醇;确证降解杂质3为(E)-3-(甲氨基)-5,6-二氢-2H-1,4-噻嗪-2-酮O-(((5-((二甲氨基)甲基)呋喃-2-基)甲基)肟,毒性数据表明3种杂质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癌性,因此需对其进行进一步毒理研究。结合现行标准中的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对色谱条件优化后进行了有关物质检查及方法学考察,并进行了残留溶剂检测。结果表明,有关物质检查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以磷酸缓冲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0mL/min,柱温35℃,进样量10μL;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乙醇和1,2-二氯乙烷进行了残留溶剂的测定;含量测定色谱条件同有关物质检查法,样品测得含量为99.98%100.23%。最后对自制胶囊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溶出度测定方法并与参比制剂进行溶出行为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桨法测定溶出度,以四种溶液为溶出介质,溶出度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规定;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原料药与胶囊均在高温条件下较为稳定,高湿条件下吸湿较为明显,光照条件下含量降低、有关物质增加,该实验结果为产品的生产与贮存提供了数据支撑。

刘梦飞[5](2020)在《戊己胃漂浮粘附微丸的制备及其药效学研究》文中提出戊己丸是中医学经典方剂之一,由黄连、白芍(炒),吴茱萸(制)按6:6:1的比例组成,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胃溃疡和肠易激综合症。本研究采用熔融制粒法制备了戊己胃漂浮粘附微丸(WJGP),综合微丸的粘附性能、漂浮性能以及溶出性能筛选了制剂的处方,并选择粘附材料用量(X1)、漂浮材料用量(X2)、卡波姆(CP)与羟丙甲纤维素(HPMC)的比例(X3)三个因素进行星点设计实验,得出最佳处方为:含药量35%,粘合剂(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用量35%,粘附材料(卡波姆934、HPMC K100M)用量21.64%,漂浮材料(碳酸氢钠)用量8.00%,卡波姆934:HPMC K100M 3:4。对微丸的包衣工艺进行优化,最优包衣处方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水分散体(Eudragit NE30D)为包衣材料,包衣浓度10%,包衣增重10%,滑石粉用量30%。最终处方优化后的WJGP具有胃粘膜粘附特性,体外组织留存量达85.4±1.29%,微丸可以在人工胃液中1min内起漂,且8小时后具有88.6±1.33%的漂浮率。另外,由于体内良好的粘膜粘附性,WJGP可以在胃中停留6-8小时。家兔分别灌胃戊己胃漂浮粘附微丸与戊己丸,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戊己胃漂浮粘附微丸符合单室模型,能显着增加平均驻留时间,消除半衰期,药时曲线下面积,以戊己丸为参比制剂,小檗碱相对生物利用度达到260.16%,芍药苷相对生物利用度达到291.47%。这可能是由于戊己胃漂浮粘附微丸增加了药物在胃肠道的停留时间,提高了药物生物利用度。研究了WJGP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分别探讨了戊己胃漂浮粘附微丸(WJGP)抗乙醇型大鼠胃溃疡和抗乙酸型大鼠胃溃疡的药效学作用机制。建立的乙醇诱发大鼠胃溃疡模型出现了急性胃损伤,乙酸型大鼠胃溃疡模型出现了慢性胃粘膜损伤,西咪替丁和WJGP各剂量的治疗均有效改善了大鼠的临床症状,降低了溃疡指数,增加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降低了丙二醛(MDA)的水平、IL-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减轻胃黏膜的炎症反应,促进溃疡的愈合。戊己胃漂浮粘附微丸中剂量组效果与西咪替丁相当,且药效强于同剂量的戊己丸。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WJGP抑制NF-κBp65的核易位,从而抑制蛋白表达。结果表明WJGP发挥作用的潜在机制可能与通过NF-κB途径改善抗氧化和抗炎状态有关。

杜仪[6](2020)在《盐酸雷尼替丁口服液体缓释给药系统的构建和体内外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盐酸雷尼替丁(Ranitidine Hydrochloride,RH)是第二代H2受体抑制剂,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及其他高胃酸分泌等消化系统疾病。但RH微苦带涩、有异臭、且极易吸潮,另外其在体内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短,且消除快(半衰期仅23个小时),需多次给药才能维持治疗浓度,且常见剂型为固体制剂,不利于患者服药顺应性。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课题以盐酸雷尼替丁为模型药物,围绕制备具有缓释作用的盐酸雷尼替丁混悬剂及对其体内外释药情况展开系统性研究,可以分为如下三部分:一、RH药物树脂的制备及体外释放行为本章建立了RH体外分析方法,并通过考察树脂的类型、树药比、温度、初始药浓度等因素确定了静态法制备RH药物树脂的最优处方工艺。采用f2相似因子法对RH药物树脂体外释放情况进行评价,并对影响体外释放因素条件进行回归拟合,结果表明了RH药物树脂体外释放行属于粒扩散过程。仅仅依靠离子交换技术不能达到预期的缓释效果,需采用阻滞材料进一步包衣以获得。二、RH树脂的包衣处方工艺研究本章通过分析RH包衣微囊的外观、粒径及制备工艺难易程度,最终确定采用表面包衣法进一步对制备RH包衣微囊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载药量、阻滞材料种类及用量、反应介质体积、温度对RH树脂微囊复合物体外释放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实验进一步优化以得到最优处方。优化后的RH包衣微囊重现性良好,且明显的缓释效果。三、RH缓释混悬剂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本章以再分散性和沉降体积比作为评价指标,确定RH缓释混悬剂最优处方工艺,且其稳定性良好。采用HPLC建立RH大鼠体内的分析方法,以RH普通片为对照组,自制RH混悬剂为实验组对大鼠进行灌胃给药,基于非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自制RH缓释混悬剂的Cmax相比普通片有所降低,Tmax,t1/2有所延长,AUC0-24(片剂)=22521.53 ng·h·mL-1,AUC0-24(混悬剂)=22757.71 ng·h·mL-1,表明自制RH缓释混悬剂血药浓度平稳,且具有缓释效果,与RH普通片生物等效。

廖羽,余兰[7](2020)在《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西咪替丁含量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建立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西咪替丁的含量。方法采用西咪替丁与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进行荷移反应,以聚氧乙烯蓖麻油EL-40作为增敏剂,对反应物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条件进行考察,确定反应的最佳条件。对形成荷移络合物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在乙腈介质中,电子给予体西咪替丁与电子受体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在室温下形成1∶1型荷移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458 nm,摩尔吸光系数为2.9×103 L/(mol·cm);线性范围10.00~80.00μg/mL,相关系数r=0.9995,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2.07、6.28μg/mL;重复性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为0.90%、0.94%;本方法测定片剂、胶囊中的西咪替丁含量,结果与药典方法无显着性差异,其回收率为98.98%~101.63%和98.00%~101.60%。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西咪替丁片剂和胶囊剂的质量控制。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8](2019)在《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提出引言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事件的最终结果和各种心脏异常的累积效应,最终导致心脏泵功能下降。心血管患者一旦出现心衰的临床表现,提示预后差。心衰越重,死亡风险越高。因此,在面对心衰这种严重的可以致死的疾病时,需要临床医生正确地诊断、准确地评估病情、深刻理

王星星,孟旭[9](2019)在《共无定形给药系统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共无定形药物是将活性药物成分和其他药物或辅料等小分子固体组分混合形成的一种二元单相无定形固体分散体给药系统。作为一种新颖的药物传递系统,共无定形药物可能改善水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问题,为仿制药物和复方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思路。近年来,共无定形药物在学术和制药工业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共无定形药物的载体材料的筛选、制备方法、物理稳定机制,以及体外溶出性能和体内吸收情况,并对共无定形药物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王梦范[10](2019)在《姜黄素胃黏附给药系统的制备及评价》文中提出姜黄素是一种天然多酚类物质,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降血脂等药理作用,对胃溃疡、胃炎等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姜黄素溶解度低、机体较难吸收、在碱性条件下易降解,因此生物利用度低,临床应用较少。本文考察几种不同胃黏附给药系统并对其进行初步评价,选择溶出及黏附性能良好的胃黏附微丸作为胃黏附给药系统的合适剂型,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对大鼠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采用高速搅拌熔融制粒法制备姜黄素胃黏附微丸。以微丸的累积释放度为溶出指标,体外组织留存量为黏附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处方条件。以微丸的溶出及黏附总评分Y为指标,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终处方条件:粘合剂为十八醇及单硬脂酸甘油酯,用量47.11%(其中十八醇与单硬脂酸甘油酯质量比为24:76)、黏附材料为壳聚糖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100M,用量17.02%(其中壳聚糖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100M质量比为15:75)、PVP K30用量为15%、含药量(姜黄素)为20%。验证试验结果与软件预测的总评分基本吻合,该处方条件较为理想可靠。对姜黄素胃黏附微丸进行质量评价,制备的微丸表面光滑,大小均一,形状圆整,其12h累积溶出度为94.15±1.68%,可延缓药物溶出,体外组织留存量为97.80±1.42%,黏附性能较好。对姜黄素胃黏附微丸在家兔体内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姜黄素胃黏附微丸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单室模型,权重系数为1/C2。与普通微丸相比,姜黄素胃黏附微丸可显着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平均驻留时间及消除半衰期,增大药时曲线下面积,以普通微丸为参比制剂,姜黄素胃黏附微丸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359.37%。表明姜黄素胃黏附微丸可延长药物在体内滞留时间,促进药物吸收,增加生物利用度。通过体内组织留存量试验,观察了姜黄素胃黏附微丸及普通微丸在大鼠体内的滞留状况,结果显示,姜黄素胃黏附微丸在大鼠体内4h留存量为44.75%,6h为24.74%,显着高于同时间普通微丸在胃内的滞留量,表明胃黏附微丸能在生物体内真实环境下发挥良好的滞留作用,这与家兔药代动力学中可延长药物体内平均驻留时间的结果一致。研究姜黄素胃黏附微丸对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通过乙酸注射法建立大鼠胃溃疡试验模型,检测正常组、模型组、西咪替丁组、姜黄素普通微丸组及低、中、高剂量姜黄素胃黏附微丸组的溃疡面积、胃液pH、SOD活性、MDA、NO、IL-1β、TNF-α、Gas、EGF及PGE2水平。结果表明,姜黄素胃黏附微丸对乙酸型胃溃疡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中、高剂量组效果与西咪替丁组相似,能显着减小溃疡面积及溃疡深度,减轻水肿现象,恢复胃黏膜原有结构;姜黄素胃黏附微丸治疗效果优于同剂量的普通微丸,这是因为其在胃内滞留时间较长,且黏附材料的加入使微丸可吸水铺展,增加药物与胃黏膜的接触面积,进而促进药物吸收,提高治疗效果。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表明,姜黄素胃黏附微丸可提高NO水平及SOD活性,并能降低MDA含量,促进溃疡的愈合;降低IL-1β及TNF-α的表达,减轻胃黏膜的炎性反应;促进PGE2的合成与分泌,增强胃黏膜的防御能力;促进胃黏膜修复,使Gas及EGF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二、西咪替丁胶囊稳定性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咪替丁胶囊稳定性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双嘧达莫共无定形体系的筛选及体内外性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双嘧达莫共无定形体系的筛选、制备与表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双嘧达莫共无定形的稳定性评价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双嘧达莫共无定形体系体外溶解及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基于氢键的 BCSⅡ类药物超分子体系构建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培菲康联合西咪替丁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课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伦理原则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三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对比
    3.2 三组疗效对比
    3.3 三组患儿病程时间及每日体重增长情况对比
    3.4 三组患儿血清生化指标
第四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 益生菌治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见解
    参考文献
附录二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3)护士消化系统,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血容量扩张及营养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方法简介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 咨询问卷的形成
    3.1 德尔菲法简介
    3.2 遴选咨询专家
    3.3 编制咨询问卷
    3.4 实施专家咨询
4 护士消化系统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结果
    4.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2 专家基本情况
    4.3 专家可靠性分析
    4.4 第一轮护士消化系统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咨询结果
    4.5 第二轮护士消化系统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咨询结果
    4.6 消化系统药物处方形式的确定
    4.7 最终咨询结果
5 护士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药,血容量扩张药及营养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结果
    5.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5.2 专家基本情况
    5.3 专家可靠性分析
    5.4 第一轮护士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药,血容量扩张药及营养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咨询结果
    5.5 第二轮护士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药,血容量扩张药及营养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咨询结果
    5.6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药,血容量扩张药及营养药物处方形式的确定
    5.7 最终咨询结果
6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研究结论
    6.3 对策(建议)
    6.4 创新之处
    6.5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个人简历

(4)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的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基因毒性杂质N-二甲基亚硝胺的研究
    1.1 研究内容
    1.2 HPLC-MS分析方法的建立
        1.2.1 仪器与试药
        1.2.2 基因毒性杂质NDMA计算方法
        1.2.3 液相色谱条件的筛选
        1.2.4 质谱条件的筛选
        1.2.5 液相色谱-质谱条件的确定
    1.3 方法学验证
        1.3.1 线性溶液的配制
        1.3.2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1.3.3 专属性试验
        1.3.4 线性与范围
        1.3.5 检测限、定量限
        1.3.6 精密度试验
        1.3.7 稳定性试验
        1.3.8 回收率试验
    1.4 样品测定
    1.5 小结与讨论
2.光照降解产物的研究
    2.1 研究内容
    2.2 光降解杂质的制备
        2.2.1 仪器与试药
        2.2.2 光降解试验
        2.2.3 杂质溶液的制备
    2.3 光降解产物结构确证
        2.3.1 仪器与试药
        2.3.2 液相色谱-质谱条件的筛选
        2.3.3 降解杂质1 的结构推测
        2.3.4 降解杂质2 的结构推测
        2.3.5 降解杂质3 的结构推测
        2.3.6 降解杂质3 的核磁数据归属
        2.3.7 毒理数据预测
    2.4 小结与讨论
3.盐酸雷尼替丁原料药的质量研究
    3.1 研究内容
    3.2 仪器与试药
        3.2.1 仪器
        3.2.2 试药
    3.3 理化性质研究
        3.3.1 外观
        3.3.2 引湿性
        3.3.3 溶解度
        3.3.4 熔点
        3.3.5 晶型
    3.4 鉴别
        3.4.1 醋酸铅溶液反应
        3.4.2 液相图谱鉴别
        3.4.3 紫外-可见光谱鉴别
        3.4.4 红外光谱鉴别
        3.4.5 氯化物鉴别
    3.5 检查
        3.5.1 水分
        3.5.2 炽灼残渣
        3.5.3 重金属
        3.5.4 有关物质检查
        3.5.5 样品有关物质检查结果
        3.5.6 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有机残留溶剂
    3.6 含量测定
        3.6.1 方法学验证
        3.6.2 含量测定
    3.7 小结与讨论
4.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的质量研究
    4.1 研究内容
    4.2 理化性质研究
        4.2.1 外观与性状
        4.2.2 水分测定
    4.3 检查
        4.3.1 装量差异
        4.3.2 溶出度测定
    4.4 溶出曲线测定
        4.4.1 四种介质标准曲线的测定
        4.4.2 四种介质的溶出曲线测定
    4.5 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有关物质研究
        4.5.1 辅料及处方的组成
        4.5.2 方法学考察
        4.5.3 胶囊中有关物质检查结果
    4.6 含量测定
        4.6.1 方法学验证
        4.6.2 含量测定
    4.7 影响因素试验
        4.7.1 盐酸雷尼替丁原料药及胶囊的影响因素试验
    4.8 小结与讨论
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盐酸雷尼替丁胶囊质量标准(草案)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戊己胃漂浮粘附微丸的制备及其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综述
    1.1 戊己丸简介
        1.1.1 戊己丸方源
        1.1.2 戊己丸药方组成
        1.1.3 戊己丸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1.3.1 镇痛抗炎作用
        1.1.3.2 抗消化性溃疡
        1.1.3.3 抗肠易激综合征
        1.1.3.4 改善胃肠运动
        1.1.4 戊己丸剂型研究进展
        1.1.4.1 戊己滴丸
        1.1.4.2 戊己安中散
        1.1.4.3 戊己双层片
        1.1.4.4 戊己胃漂浮缓释片
        1.1.4.5 戊己胃漂浮微丸
    1.2 胃溃疡研究进展
        1.2.1 胃溃疡发病原因
        1.2.1.1 中医分析胃溃疡
        1.2.1.2 现代医学分析胃溃疡
        1.2.2 建立胃溃疡模型的方式
        1.2.2.1 乙醇型胃溃疡
        1.2.2.2 乙酸型胃溃疡
        1.2.2.3 水浸-束缚型胃溃疡
        1.2.2.4 幽门结扎型胃溃疡
        1.2.2.5 幽门螺杆菌感染型胃溃疡
        1.2.3 治疗胃溃疡的药物
        1.2.3.1 酸抑制剂
        1.2.3.2 质子泵抑制剂
        1.2.3.3 H_2受体拮抗剂
        1.2.3.4 胃粘膜保护剂
        1.2.3.5 中药复方制剂
        1.2.3.6 胃动力药
        1.2.3.7 其他
    1.3 胃滞留给药系统分类
        1.3.1 胃漂浮给药系统
        1.3.2 胃粘附给药系统
        1.3.3 药物膨胀给药系统
        1.3.4 药物沉降给药系统
        1.3.5 几种机制协同给药系统
    1.4 胃滞留给药系统制剂评价方法
        1.4.1 胃滞留给药系统的体外评价
        1.4.1.1 胃漂浮型给药系统的评价方法
        1.4.1.2 胃粘附给药系统的评价方法
        1.4.1.3 药物膨胀给药系统
        1.4.2 胃滞留给药系统的体内评价
        1.4.2.1 γ-闪烁扫描法
        1.4.2.2 .X-射线示踪法
        1.4.2.3 胃镜检查法
        1.4.2.4 超声波检查法
        1.4.2.5 动物实验法
    1.5 胃滞留制剂常用材料
        1.5.1 蜡质材料
        1.5.2 起泡材料
        1.5.3 膨胀材料
        1.5.4 粘附材料
        1.5.5 其他材料
    1.6 立题依据
第二章 戊己胃漂浮粘附微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戊己丸提取物的制备
        2.2.2 戊己丸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2.2.1 色谱条件
        2.2.2.2 标准曲线的建立
        2.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2.4 精密度试验
        2.2.2.5 加样回收率试验
        2.2.2.6 稳定性试验
        2.2.3 戊己胃漂浮粘附微丸载药丸芯的制备
        2.2.3.1 粘合剂用量的考察
        2.2.3.2 粘合剂比例的考察
        2.2.3.3 粘附材料种类的考察
        2.2.3.4 粘附材料比例的考察
        2.2.3.5 粘附材料用量的考察
        2.2.3.6 漂浮材料种类的考察
        2.2.3.7 漂浮材料用量的考察
        2.2.3.8 戊己丸载药丸芯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
        2.2.4 包衣处方考察
        2.2.4.1 包衣增重考察
        2.2.4.2 包衣液浓度考察
        2.2.4.3 抗黏剂用量考察
        2.2.5 戊己胃漂浮粘附微丸的评价指标
        2.2.5.1 溶出性能
        2.2.5.2 粘附性能
        2.2.5.3 漂浮性能
        2.2.5.4 体内组织留存量的测定
        2.2.5.5 戊己胃漂浮粘附微丸的含量测定
    2.3 实验结果
        2.3.1 戊己胃漂浮粘附微丸载药丸芯实验结果
        2.3.1.1 粘合剂用量
        2.3.1.2 粘合剂比例
        2.3.1.3 粘附材料种类
        2.3.1.4 粘附材料比例
        2.3.1.5 粘附材料用量
        2.3.1.6 漂浮材料种类
        2.3.1.7 漂浮材料用量
        2.3.2 星点设计实验
        2.3.2.1 载药丸芯因素与水平的确定
        2.3.2.2 模型拟合
        2.3.2.3 效应面优化及预测分析
        2.3.2.4 验证试验
        2.3.3 包衣条件筛选结果
        2.3.3.1 包衣增重
        2.3.3.2 包衣液浓度
        2.3.3.3 抗黏剂用量
    2.4 戊己胃漂浮粘附微丸的综合评价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戊己胃漂浮粘附微丸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材料与仪器
        3.1.2 实验动物
    3.2 实验方法
        3.2.1 液相条件的考察
        3.2.1.1 检测波长
        3.2.1.2 流动相系统
        3.2.2 标准样品的配制
        3.2.3 血浆样品处理方法的筛选
        3.2.4 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3.2.4.1 专属性
        3.2.4.2 标准曲线
        3.2.4.3 绝对回收率
        3.2.4.4 定量限
        3.2.4.5 精密度
        3.2.4.6 稳定性
        3.2.5 含药血浆的制备
    3.3 实验结果
        3.3.1 检测波长
        3.3.2 流动相pH及比例
        3.3.3 血样处理方法筛选结果
        3.3.4 体内分析方法结果
        3.3.4.1 专属性
        3.3.4.2 标准曲线
        3.3.4.3 绝对回收率
        3.3.4.4 定量限
        3.3.4.5 精密度
        3.3.4.6 稳定性
    3.4 生物利用度实验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戊己胃漂浮粘附微丸的药效学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材料与仪器
        4.1.2 实验动物
        4.1.3 动物分组
    4.2 乙醇型胃溃疡模型实验方法
        4.2.1 乙醇型胃溃疡大鼠模型的建立
        4.2.2 大鼠取材
        4.2.3 溃疡指数和溃疡抑制剂率的测定
        4.2.4 组织病理学
        4.2.5 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测定
        4.2.6 IL-1β及 TNF-α含量测定
        4.2.7 免疫组化测定NF-κB蛋白的方法
    4.3 乙酸型胃溃疡模型实验方法
        4.3.1 乙酸型胃溃疡大鼠模型的建立
        4.3.2 给药
        4.3.3 大鼠取材
        4.3.4 溃疡面积和溃疡抑制剂率的测定
        4.3.5 组织病理学
        4.3.6 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测定
        4.3.7 IL-1β及 TNF-α含量测定
        4.3.8 免疫组化测定NF-κB蛋白的方法
    4.4 数据处理
    4.5 乙醇型胃溃疡实验结果
        4.5.1 戊己胃漂浮粘附微丸对乙醇型胃溃疡的影响
        4.5.2 戊己胃漂浮粘附微丸对乙醇型胃溃疡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4.5.3 戊己胃漂浮粘附微丸对乙醇型胃溃疡MDA、SOD的影响
        4.5.4 戊己胃漂浮粘附微丸对乙醇型胃溃疡IL-1β、TNF-α的影响
        4.5.5 戊己胃漂浮粘附微丸对乙醇型胃溃疡NF-κB蛋白的影响
    4.6 乙酸型胃溃疡实验结果
        4.6.1 戊己胃漂浮粘附微丸对乙酸型胃溃疡的影响
        4.6.2 戊己胃漂浮粘附微丸对乙酸型胃溃疡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4.6.3 戊己胃漂浮粘附微丸对乙酸型胃溃疡SOD、MDA的影响
        4.6.4 戊己胃漂浮粘附微丸对乙酸型胃溃疡IL-1β、TNF-α的影响
        4.6.5 戊己胃漂浮粘附微丸对乙酸型胃溃疡NF-κB蛋白的影响
    4.7 讨论
    4.8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盐酸雷尼替丁口服液体缓释给药系统的构建和体内外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抗消化道溃疡药物研究概况
        1.1.1 消化道溃疡疾病
        1.1.2 抗性消化道溃疡药物
    1.2 口服缓控释制剂研究进展
        1.2.1 渗透泵制剂
        1.2.2 骨架片
        1.2.3 多单元给药系统
        1.2.4 口服液体缓释制剂
    1.3 离子交换树脂在药物制剂中的研究情况
        1.3.1 药物树脂载体在缓释方面的应用
        1.3.2 药物树脂载体在掩味方面的应用
    1.4 盐酸雷尼替丁研究概况
        1.4.1 理化性质
        1.4.2 药理学作用
        1.4.3 药动力学
        1.4.4 临床应用
        1.4.5 国内外上市的剂型及存在问题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2 盐酸雷尼替丁药物树脂的制备及体外释放行为考察
    2.1 仪器与试剂
        2.1.1 仪器
        2.1.2 药品与试剂
    2.2 UV分析方法的建立
        2.2.1 检测波长的确定
        2.2.2 标准曲线的建立
        2.2.3 精密度实验
        2.2.4 稳定性实验
    2.3 药物树脂处方工艺的确定
        2.3.1 RH药物树脂制备方法的选择
        2.3.2 RH药物树脂处方工艺的优化
        2.3.3 静态法制备RH药物树脂处方工艺的确定
    2.4 树脂与RH药物结合机制研究
        2.4.1 形态分析
        2.4.2 X-ray衍射
        2.4.3 差示扫描热分析(DSC)
        2.4.4 红外光谱分析
    2.5 静态交换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2.5.1 动力学研究
        2.5.2 热力学研究
    2.6 RH药物含量测定方法
        2.6.1 不同影响因素对RH药物树脂含量测定的影响
        2.6.2 RH药物树脂含量测定方法的确立
    2.7 RH药物树脂体外释放方法建立
        2.7.1 释放度考察
        2.7.2 评价方法
        2.7.3 体外释放因素考察
        2.7.4 RH药物树脂体外释放条件确定
    2.8 RH药物树脂释药机制
    2.9 本章小结
3 盐酸雷尼替丁药物树脂包衣工艺研究
    3.1 仪器与材料
        3.1.1 仪器
        3.1.2 药品与试剂
    3.2 含量测定方法
    3.3 体外溶出方法的建立
    3.4 相似因子评价法
    3.5 RH树脂的浸渍
        3.5.1 溶胀度考察
        3.5.2 浸渍行为对RH树脂的释药影响
    3.6 RH缓释微囊的制备
        3.6.1 制备RH缓释微囊方法比较
        3.6.2 单因素实验制备RH缓释微囊
        3.6.3 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工艺
        3.6.4 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3.6.5 RH包衣微囊含量检测
    3.7 本章小结
4 盐酸雷尼替丁缓释混悬剂的制备及稳定性和体内药动学研究
    4.1 仪器与材料
        4.1.1 仪器
        4.1.2 药品与试剂
    4.2 混悬剂相关参数测定
        4.2.1 微囊粒径
        4.2.2 润湿性
        4.2.3 有关混悬介质的密度
    4.3 评价指标
        4.3.1 沉降体积比
        4.3.2 再分散性
    4.4 RH缓释混悬剂制备
        4.4.1 RH缓释混悬剂的制备流程
        4.4.2 助悬剂的筛选
        4.4.3 RH混悬液最终处方确定
    4.5 RH缓释混悬剂的质量评价
        4.5.1 释放度
        4.5.2 含量
        4.5.3 药物泄漏量
    4.6 RH缓释混悬剂稳定性考察
        4.6.1 影响因素实验
        4.6.2 加速实验
    4.7 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4.7.1 体内分析方法建立
        4.7.2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实验
    4.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西咪替丁含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1.2 材料与试剂
    1.3 溶液的配制
        1.3.1 西咪替丁(CMI)对照品储备液
        1.3.2 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DDQ)溶液
        1.3.3 聚氧乙烯蓖麻油(EL-40)溶液
    1.4 荷移反应条件优化
        1.4.1 电子受体的选择
        1.4.2 测定波长的确定
        1.4.3 溶剂的选择
        1.4.4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1.4.5 DDQ用量的选择
        1.4.6 EL-40用量的选择
        1.4.7 反应时间的影响
        1.4.8 反应温度的影响
    1.5 实验方法学考察
        1.5.1 线性范围及回归方程
        1.5.2 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
        1.5.3 干扰物影响
        1.5.4 样品含量测定
        1.5.5 重复性实验
        1.5.6 日间精密度实验
        1.5.7 稳定性实验
        1.5.8 耐用性实验[14-15]
        1.5.9 试样回收率试验[13]
    1.6 络合物的络合比测定
        1.6.1 络合比的测定及络合常数的计算
    1.7 反应机理的研究
2 结果
    2.1 荷移反应的条件优化结果
        2.1.1 电子受体的选择
        2.1.2 测定波长的确定
        2.1.3 溶剂、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2.1.4 DDQ、EL-40用量的选择
        2.1.5 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的影响
    2.2 实验方法学考察
        2.2.1 线性范围及回归方程
        2.2.2 检测限和定量限
        2.2.3 干扰物测定
        2.2.4 样品含量测定
        2.2.5 重复性、日间精密度、稳定性试验
        2.2.6 耐用性实验
        2.2.7 试样回收率试验
    2.3 络合比的测定结果及络合常数的计算
        2.3.1 等摩尔连续变化法和摩尔比法
        2.3.2 络合常数与摩尔吸光系数的计算
    2.4 反应机理的研究
        2.4.1 1H NMR谱
        2.4.2 IR光谱
3 讨论

(8)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心力衰竭的概述
    1.1定义
    1.2分类
    1.3分期和分级
    1.4流行病学
    1.5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
        1.5.1病因
        1.5.1.1原发性心肌损害
        1.5.1.2异常的心脏负荷
        1.5.2诱因
        1.5.3病理生理机制
2心力衰竭的诊断与评估
    2.1症状与体征
    2.2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2.2.1常规检查
        2.2.1.1心电图 (Ⅰ类, C级)
        2.2.1.2胸部X线片 (Ⅰ类, C级)
        2.2.1.3生物学标志物
        2.2.1.4实验室检查
        2.2.1.5经胸超声心动图 (Ⅰ类, C级)
        2.2.2心衰的特殊检查用于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因的患者。
        2.2.2.1心脏磁共振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
        2.2.2.2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ransesphageal echoc ardiography, TEE)
        2.2.2.3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 gr aphy, CT)
        2.2.2.4冠状动脉造影
        2.2.2.5核素心室造影及核素心肌灌注和 (或) 代谢显像
        2.2.2.6 6 min步行试验
        2.2.2.7心肺运动试验
        2.2.2.8基因检测
        2.2.2.9心肌活检
        2.2.2.10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 QOL) 评估
        2.2.2.11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2.3诊断流程
    2.4预后评估
3心力衰竭的预防
    3.1对心衰危险因素的控制与治疗
        3.1.1高血压治疗
        3.1.2血脂异常
        3.1.3糖代谢异
        3.1.4其他危险因素
        3.1.5利钠肽水平升高
    3.2对无症状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干预
4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4.1一般治疗
        4.1.1治疗病因和诱因
        4.1.2限钠
        4.1.3限水
        4.1.4营养和饮食
        4.1.5休息和适度运动
        4.1.6监测体重
        4.1.7心理和精神治疗
    4.2利尿剂
        4.2.1适应证
        4.2.2利尿剂的分类
        4.2.3使用方法
        4.2.4禁忌证
        4.2.5不良反应及处理
    4.3 RAAS抑制剂
        4.3.1 ACEI
        4.3.2 ARB
        4.3.3 ARNI
    4.4β受体阻滞剂
        4.4.1适应证
        4.4.2禁忌证
        4.4.3应用方法
        4.4.4不良反应
    4.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4.5.1适应证
        4.5.2禁忌证
        4.5.3应用方法
        4.5.4不良反应
    4.6伊伐布雷定
        4.6.1适应证
        4.6.2禁忌证
        4.6.3应用方法
        4.6.4不良反应
    4.7洋地黄类药物
        4.7.1适应证
        4.7.2禁忌证
        4.7.3应用方法
        4.7.4不良反应
    4.8中药
        4.8.1辨证分型
        4.8.2分期治疗
        4.8.3中西药相互作用
    4.9改善能量代谢药物
        4.9.1曲美他嗪
        4.9.2辅酶Q10
        4.9.3辅酶Ⅰ (NAD+)
        4.9.4左卡尼汀
        4.9.5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4.9.6雷诺嗪
    4.10血管扩张剂
    4.11抗血栓药物
    4.12心衰患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的药物
        4.12.1α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
        4.12.2抗心律失常药物
        4.12.3 CCB
        4.12.4非甾体抗炎药或COX-2抑制剂
        4.12.5糖皮质激素
        4.12.6西洛他唑
        4.12.7口服降糖药
    4.13慢性HFrEF的治疗流程
5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的治疗
    5.1利尿剂
    5.2基础疾病及合并症的治疗
    5.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5.4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
6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6.1急性心衰的诊断
        6.1.1病史、症状及体征
        6.1.2急性肺水肿
        6.1.3心源性休克
    6.2急性心衰的评估
        6.2.1院前急救阶段
        6.2.2急诊室阶段
    6.3辅助检查
        6.3.1常规检查
        6.3.2超声心动图和肺部超声
        6.3.3动脉血气分析
    6.4监测
        6.4.1无创监测
        6.4.2血流动力学监测
    6.5急性心衰的分型和分级
    6.6治疗原则
        6.6.1一般处理
        6.6.2根据急性心衰临床分型确定治疗方案, 同时治疗心衰病因。
        6.6.3容量管理
    6.7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6.7.1利尿剂 (Ⅰ类, B级)
        6.7.2血管扩张剂 (Ⅱa类, B级)
        6.7.3正性肌力药物 (Ⅱb类, C级)
        6.7.4血管收缩药物
        6.7.5洋地黄类 (Ⅱa类, C级)
        6.7.6抗凝治疗 (Ⅰ类, B级)
        6.7.7改善预后的药物 (Ⅰ类, C级)
    6.8心源性休克的处理
    6.9急性心衰稳定后的后续处理
7终末期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7.1利尿剂
    7.2神经内分泌阻滞剂
    7.3静脉正性肌力药物
    7.4静脉血管扩张剂
    7.5中药治疗
8右心衰竭的药物治疗
    8.1右心衰竭的诊断和评估
        8.1.1诊断标准
        8.1.2鉴别诊断
        8.1.3病情评估
    8.2治疗原则
    8.3药物选择和合理应用
9心力衰竭病因及合并疾病的药物治疗
    9.1心衰合并心律失常
        9.1.1房颤
        9.1.2室性心律失常
        9.1.3缓慢性心律失常
    9.2心脏瓣膜病
        9.2.1二尖瓣病变
        9.2.2主动脉瓣病变
    9.3冠心病
        9.3.1慢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9.3.2急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9.4高血压
    9.5心肌炎
    9.6特殊类型的心肌病
    9.7先天性心脏病
    9.8高原性心脏病
        9.8.1高原肺水肿
        9.8.2慢性高原性心脏病
    9.9糖尿病
    9.10血脂异常
        9.10.1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合并心衰
        9.10.2其他原因心衰合并血脂代谢异常
    9.11痛风和高尿酸血症
    9.12肥胖
        9.12.1肥胖在心衰患者中的患病率和对预后的影响
        9.12.2肥胖引起心衰的机制
        9.12.3肥胖合并心衰的处理原则
    9.13电解质紊乱
        9.13.1低钾与高钾血症
        9.13.2低钠血症
    9.14缺铁和贫血
    9.15泌尿系统疾病
        9.15.1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
        9.15.2心衰合并前列腺梗阻
        9.15.3心衰合并勃起功能障碍
    9.16肺部疾病
    9.17睡眠障碍和睡眠呼吸暂停
    9.18神经系统疾病和心理疾病
    9.19肿瘤治疗相关性心衰
        9.19.1抗肿瘤治疗前的基线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与预测
        9.19.2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筛查与诊断
        9.19.3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监测与随访
        9.19.4抗肿瘤相关心衰的药物治疗
    9.20恶病质
10心力衰竭患者管理
    10.1心衰管理团队
    10.2优化心衰管理流程
    10.3随访频率和内容
    10.4患者教育
        10.4.1症状和体征的监控
        10.4.2饮食、营养和体重管理
        10.4.3运动
    10.5老年心衰患者的管理
        10.5.1老年心衰诊治特殊性
        10.5.2一般治疗
        10.5.3药物治疗
    10.6妊娠心衰管理
    10.7终末期心衰患者的管理
        10.7.1识别心衰终末期患者
        10.7.2与患者沟通
        10.7.3治疗方法
    附录A心力衰竭常用药物一览表
    附录B药物相互作用一览表

(9)共无定形给药系统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共无定形药物概述
2 共无定形药物载体材料选择
3 共无定形药物的制备工艺
    3.1 熔融淬冷法
    3.2 溶剂挥发法
    3.3 球磨法
    3.4 喷雾干燥法
    3.5 热熔挤出法
    3.6 小结
4 共无定形药物物理稳定性机制
    4.1 固溶度
    4.2 玻璃转化温度
    4.3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4.4 均匀混合
    4.5 小结
5 溶解特性
6 体内性能
7 结语与展望

(10)姜黄素胃黏附给药系统的制备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综述
    1.1 胃溃疡研究进展
        1.1.1 胃溃疡发病原因
        1.1.1.1 传统中医对胃溃疡的分析
        1.1.1.2 现代医学对胃溃疡的分析
        1.1.2 胃溃疡药理模型
        1.1.2.1 幽门结扎型胃溃疡模型
        1.1.2.2 水浸-束缚胃溃疡模型
        1.1.2.3 乙醇型胃溃疡模型
        1.1.2.4 乙酸型胃溃疡模型
        1.1.2.5 药物诱发型胃溃疡模型
        1.1.2.6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胃溃疡模型
        1.1.3 胃溃疡的治疗药物
        1.1.3.1 抗酸剂
        1.1.3.2 抑酸剂
        1.1.3.3 胃黏膜保护剂
        1.1.3.4 抗菌药物
    1.2 姜黄素简介
        1.2.1 姜黄素物理化学性质
        1.2.2 姜黄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2.2.1 抗氧化自由基作用
        1.2.2.2 抗炎作用
        1.2.2.3 抗肿瘤作用
        1.2.2.4 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
        1.2.2.5 抗纤维化作用
        1.2.2.6 抗微生物作用
        1.2.2.7 神经保护作用
        1.2.3 姜黄素的剂型研究进展
        1.2.3.1 姜黄素纳米粒
        1.2.3.2 姜黄素固体分散体
        1.2.3.3 姜黄素包合物
        1.2.3.4 姜黄素微乳与自微乳
        1.2.3.5 姜黄素脂质体
        1.2.3.6 姜黄素胶束
        1.2.3.7 姜黄素微球与微囊
        1.2.3.8 微丸
    1.3 胃黏附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1.3.1 黏附材料
        1.3.1.1 特异性黏附材料
        1.3.1.2 非特异性黏附材料
        1.3.2 体内外评价方法
        1.3.2.1 同位素示踪法
        1.3.2.2 γ-闪烁扫描法
        1.3.2.3 X-射线照片法
        1.3.2.4 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法
        1.3.2.5 最小分离力法
        1.3.2.6 黏膜表面的组织留存量法
        1.3.2.7 黏膜表面的黏附滞留时间测定法
    1.4 立题依据
第二章 姜黄素胃黏附给药系统的制备工艺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材料与仪器
        2.1.2 实验动物
    2.2 实验方法
        2.2.1 姜黄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2.1.1 检测波长
        2.2.1.2 标准曲线
        2.2.1.3 精密度
        2.2.1.4 回收率
        2.2.1.5 稳定性
        2.2.2 姜黄素胃黏附给药系统的制备
        2.2.2.1 姜黄素胃黏附微丸的制备
        2.2.3 影响因素考察
        2.2.3.1 粘合剂用量的筛选
        2.2.3.2 粘合剂比例的筛选
        2.2.3.3 黏附材料种类的筛选
        2.2.3.4 黏附材料比例的筛选
        2.2.3.5 黏附材料用量的筛选
        2.2.3.6 水溶性材料用量的筛选
        2.2.4 姜黄素胃黏附微丸的评价方法
        2.2.4.1 黏附性能评价方法
        2.2.4.2 溶出性能评价方法
        2.2.5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
        2.2.5.1 星点试验
        2.2.5.2 验证试验
    2.3 实验结果
        2.3.1 单因素试验结果
        2.3.1.1 粘合剂用量的筛选结果
        2.3.1.2 粘合剂比例的筛选结果
        2.3.1.3 黏附材料种类的筛选结果
        2.3.1.4 黏附材料比例的筛选结果
        2.3.1.5 黏附材料用量的筛选结果
        2.3.1.6 水溶性材料用量的筛选结果
        2.3.2 星点试验设计及效应面优化结果
        2.3.2.1 因素与水平的确定
        2.3.2.2 模型拟合
        2.3.2.3 响应面优化及条件优化
        2.3.2.4 验证试验结果
        2.3.3 姜黄素胃黏附微丸的质量评价结果
        2.3.3.1 黏附性能结果
        2.3.3.2 溶出性能结果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姜黄素胃黏附微丸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材料与仪器
        3.1.2 实验动物
    3.2 实验方法
        3.2.1 液相条件
        3.2.2 相关标准溶液的配制
        3.2.3 样品预处理方法的考察
        3.2.4 姜黄素体内分析方法的确证
        3.2.4.1 专属性
        3.2.4.2 标准曲线
        3.2.4.3 定量限
        3.2.4.4 精密度与准确度
        3.2.4.5 绝对回收率
        3.2.4.6 稳定性
        3.2.5 家兔体内生物利用度研究
        3.2.6 体内留存量测定
    3.3 实验结果
        3.3.1 液相条件的考察
        3.3.2 样品预处理方法的考察
        3.3.3 体内分析方法的确证
        3.3.3.1 专属性
        3.3.3.2 标准曲线
        3.3.3.3 定量限
        3.3.3.4 精密度与准确度
        3.3.3.5 绝对回收率
        3.3.3.6 稳定性
        3.3.4 生物利用度试验
        3.3.5 体内组织留存量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姜黄素胃黏附微丸对大鼠胃溃疡的药效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材料与仪器
        4.1.2 实验动物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动物分组及乙酸型胃溃疡模型的建立
        4.2.2 药物剂量及给药方法
        4.2.3 取材
        4.2.4 药效学评价
        4.2.4.1 溃疡灶肉眼形态观察
        4.2.4.2 溃疡面积
        4.2.4.3 胃液pH
        4.2.4.4 氧化应激指标检测
        4.2.4.5 NO检测
        4.2.4.6 IL-1β及TNF-α含量
        4.2.4.7 Gas含量
        4.2.4.8 EGF及PGE_2含量
        4.2.4.9 HE切片
    4.3 实验结果
        4.3.1 溃疡灶肉眼形态观察
        4.3.2 溃疡面积
        4.3.3 胃液pH
        4.3.4 氧化应激指标测定结果
        4.3.5 NO含量
        4.3.6 IL-1β及TNF-α含量
        4.3.7 Gas含量
        4.3.8 EGF及PGE2含量
        4.3.9 HE结果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西咪替丁胶囊稳定性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双嘧达莫共无定形体系的筛选及体内外性质评价[D]. 李聪伟.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2]培菲康联合西咪替丁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疗效观察[D]. 刘兰. 汕头大学, 2020(02)
  • [3]护士消化系统,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血容量扩张及营养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D]. 贾小越.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0)
  • [4]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的质量研究[D]. 汪锡佳. 成都大学, 2020(08)
  • [5]戊己胃漂浮粘附微丸的制备及其药效学研究[D]. 刘梦飞.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6]盐酸雷尼替丁口服液体缓释给药系统的构建和体内外评价[D]. 杜仪. 五邑大学, 2020(12)
  • [7]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西咪替丁含量的研究[J]. 廖羽,余兰.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0(01)
  • [8]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07)
  • [9]共无定形给药系统研究进展[J]. 王星星,孟旭. 中国药事, 2019(05)
  • [10]姜黄素胃黏附给药系统的制备及评价[D]. 王梦范. 青岛科技大学, 2019(12)

标签:;  ;  

西咪替丁胶囊的稳定性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