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8例治疗分析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8例治疗分析

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8例治疗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新法,郑慧芬,周贤波,张纪卫[1](2021)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观察》文中认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一种难治性致盲性眼病,其主要诱发因素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以及眼缺血综合征等眼底缺血性病变。其不仅对患者眼体产生影响,随着病情发展会导致视力完全丧失,直接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预后效果及生活质量[1]。西医治疗作用较单一,疗效不甚满意,且刺激大,副作用多,患者依从性较差,往往不能坚持长期治疗;手术虽是主要治疗方法,但风险较大,

何军玲[2](2019)在《外科治疗对合并缺血性眼病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眼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及疗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ur doppler flow lmaging,CDFI)对伴有眼部缺血性疾病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ny,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artery stenting,CAS)治疗前、治疗后颈部血管及眼部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检查,以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眼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比较这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眼缺血性疾病的疗效。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血管外科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DFI)或数字血管减影造影(DSA)诊断为颈动脉狭窄并需行血运重建手术治疗(包括CEA和CAS)的患者40例,检测颈动脉有无狭窄、斑块动以及颈内脉、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cm/s)、舒张末期流速(enddiastolic velocity,EDV,cm/s)、阻力指数(resistanee index,RI),RI=(PSV—EDV)/PSV。研究结果: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术3月后,眼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舒张末期流速(EDV)明显增加,阻力指数RI显着降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两种治疗都有助于改善颈动脉狭窄致眼缺血性疾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之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论:眼缺血性疾病的发生与颈动脉狭窄程度有一定相关性,颈动脉狭窄程度越严重,眼缺血性疾病的发生率越高;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可以有效的改善颈动脉狭窄致眼缺血性疾病的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一定程度上缓解眼缺血性疾病的症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测量颈内动脉、眼部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因其无创、可重复、操作方便、费用低,是判断颈部及眼部循环情况理想的检查方法,且可用于颈动脉狭窄的筛查。

乔春艳,邵蕾,许欣悦,杜秀娟,杨晓晗,曹凯,刘涛[3](2019)在《2002-2016年北京同仁医院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原发病因及治疗方式的变化趋势》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2002-2016年病因及治疗方式的变化趋势。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2-2016年北京同仁医院住院治疗的NVG患者。方法回顾200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住院治疗的NVG患者1094例(1152眼)的病历资料。分析2002-2006年及2012-2016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构成比;并且分析2013年前后NVG手术治疗方式构成比。主要指标病因构成比、手术方式构成比。结果 2002-2006年组(121例)及2012-2016年组(48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均为首要原发病(54.5%和52.1%);视网膜静脉阻塞其次(33.1%和26.7%)。2012-2016年组中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眼内肿瘤病例明显增多。儿童NVG最常见原发病是Coats病(36.4%)。2013年前睫状体破坏性手术最多(37.2%),2013年后下降到18.1%(χ2=53.997,P=0.000);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从2.9%上升到45.1%(χ2=246.599,P=0.000)。外滤过手术治疗者从32.6%下降到16.6%(χ2=39.714,P=0.000),视网膜光凝或冷凝联合睫状体破坏类手术者从11.1%下降到2.2%(χ2=38.495,P=0.000)。去除单纯行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者,2013年前、2013年后,睫状体破坏性手术均居于首位,其次为外滤过手术,变化均无显着差异。结论 2002-2016年15年间北京同仁医院NVG住院患者人口学特征和原发病因未发生明显变化。首要病因均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次为视网膜静脉阻塞。随着抗VEGF药物临床应用,NVG治疗策略发生巨大变化,抗VEGF治疗取代睫状体破坏类手术成为首位初始治疗方式;睫状体破坏和外引流手术有下降趋势但仍是目前治疗NVG的重要手术方式。

马丽,沈玲[4](2018)在《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手术治疗伴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大多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由于其视网膜广泛缺血缺氧,使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增加,形成了虹膜新生血管,属于难治性青光眼,若是患者伴有玻璃体积血,就会使得治疗更加棘手和困难[1,2]。我院为提高青光眼的治疗效果,对伴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采用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手术治疗,效果显着,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

刘雁,冉俊,谭海锋[5](2017)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差异。方法回顾分析42例(42眼)行单纯手术治疗的NVG患者(对照组)和同期予以药物联合手术方案的42例(42眼)NVG患者(研究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时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治疗成功率及新生血管消退率、复发率差异,记录其治疗前后眼压变化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时,研究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及治疗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新生血管消退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两组眼压检测结果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且研究组眼压检测结果明显低于同时段对照组。结论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NVG患者眼压,对促进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等具有积极意义。

徐小丽[6](2017)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睫状体冷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栾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中随机选取48例(48只眼),所有患者均接受小梁切除术联合睫状体冷冻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分析其视力、眼压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平均眼压(20.0±2.0)mm Hg,低于术前(54.5±4.0)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眼无变化,18眼光感,5眼数指,6眼视力0.010.05,9眼视力0.10.2。视力提升20眼,占41.7%。本研究中48例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睫状部反射性疼痛,对症治疗3 d后均好转;10眼出现眼压降低造成的前房积血,对症治疗后症状均消失。结论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睫状体冷冻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临床效果较好,该术式可控制患者眼压,改善其视力,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剡晓川,张舟,魏亚明[7](2017)在《康柏西普联合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7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进行性视功能损害、破坏性强、致盲率极高的眼病,属于难治性青光眼。本病严重时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多难以控制眼压,而常规手术方法,如小梁切除和引流阀植入等失败率较高。本研究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7例(28眼)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或萎缩后,行532nm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37天后,新生血管全部消退17例18眼;虽较术前有所好转但仍能见新生血管10例10眼,其中,虹膜表面可见细小新生血管3例3眼。行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后随访6个月,所有病例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视网膜周边部无灌注区均明显好转,新生血管全部消退。术后1周眼压无特殊波动;出院时眼压降至(16.2±1.7)mmHg,较入院时的(54.2±7.6)mmHg非常显着降低(P<0.01)。随访6个月,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9例10眼,视力不变18例18眼,无一例视力下降。本组病例提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532nm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效果满意,且安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魏鹏程[8](2017)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综合治疗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高致盲率的眼部疾患,为难治性青光眼。其主要继发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眼缺血综合征等疾病,同时眼外伤、眼部肿瘤等疾病亦可引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NVG的发生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视网膜血流供应减少,引起视网膜缺血缺氧,导致视网膜产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产生增加,导致虹膜、房角及小梁网大量新生血管形成,引起小梁网的阻塞和房角的进行性的关闭从而阻止了房水的正常流出通道,使眼压不断升高,进而引起眼部疼痛。同时随着眼压的不断升高,眼部缺血缺氧未得到控制,进而造成视神经的损害,造成视力的损害。然而对于NVG的治疗有很多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应用降低眼压的药物和手术治疗为主,但是这两种方法的效果却不明显。随着抗VEGF的药物研发和临床上的使用,为NVG的治疗又提出了新的理念。在手术治疗NVG之前,予以抗VEGF药物的注射,待虹膜和小梁网表面完全消退或大部分消退后再进行手术治疗。由于患者就诊时病情及家庭经济情况的不同,应从多方面考虑,予以一个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所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为治疗NVG的提出了新的理念。目的本研究通过对NVG患者进行的综合治疗来客观评估和探讨个体化综合治疗的效果,并为临床治疗NVG提供一个依据。材料和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NVG患者67例共70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30例32只眼,女性患者37例38只眼,年龄2976岁,平均年龄(57.9±12.2)岁,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继发NVG的患者32例34只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NVG患者29例30眼,其他疾病引起的NVG患者6例6只眼。其中眼压≤21mmHg但有虹膜新生血管即虹膜红变的患者共19例20只眼,眼压>21mmHg的患者共48例50只眼。排除既往患有青光眼患者、既往行眼部手术和接受视网膜激光光凝的患者、无视力患者。其中眼压≤21mmHg(虹膜红变)的20只眼接受了单纯的PRP治疗,眼压>21mmHg的患者在先完成雷珠单抗0.05ml注射后,根据患者37天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眼压以及眼部屈光间质情况接受了不同的治疗方案:(1)经注药治疗后眼压≤21mmHg的18只眼予以PRP治疗其中10眼因玻璃体积血另外进行了玻璃体手术来改善屈光间质;(2)经注药治疗后眼压>21mmHg的19只眼予以复合式小梁切除术+PRP治疗,13只眼予以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玻璃体切割+PRP治疗。对于眼压≤21mmHg的患者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眼压;对于眼压>21mmHg的患者记录注药前和接受个体化综合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眼压;同时记录接受个体化总综合治疗前眼压。应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的眼压情况应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注药前与手术前眼压对比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对于治疗前与注药后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对于眼压≤21mmHg(虹膜红变)的20只眼在随访期间有14只眼在完成PRP治疗后虹膜新生血管完全消退,有6只眼在随访过程中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后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对于眼压>21mmHg的50只眼在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后有22只眼在3天内虹膜新生血管完全消退,在注药后1周有45只眼虹膜新生血管完全消退,5只眼虹膜新生血管大部分消退,该5只眼于注药后9天完全消退。在接受个体化治疗后有5例患者出现虹膜新生血管复发,在再次接受雷珠单抗注射后消退。(2)眼压≤21mmHg(虹膜红变)的20只眼在末次随访时有7只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1只眼视力保持原状,2眼视力较之前下降。眼压>21mmHg的50只眼在末次随访时有20只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1只眼视力维持原状,9只眼视力较之前下降。(3)对于眼压≤21mmHg(虹膜红变)的20只眼激光治疗前眼压、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分别为:(18.35±1.04)mmHg;(18.25±1.58)mmHg;(17.80±1.79)mmHg;(17.85±1.53)mmHg;(17.95±1.53)mmHg。与治疗前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眼压>21mmHg的50只眼在注药前的眼压为(47.60±6.46)mmHg,接受个体化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眼压分别为:(17.62±5.12)mmHg;(17.40±4.91)mmHg;(17.34±4.20)mmHg;(17.02±4.47)mmHg。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的眼压于注药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所有接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32只眼中,在末次随访时维持有功能滤泡的有20只眼,12只眼为瘢痕型滤过泡。(5)所有手术患者均未出现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等手术并发症,个体化综合治疗后有3例患者出现浅前房,予以阿托品散瞳加压包扎后3天恢复正常,有6只眼出前房积血,于术后37天内消失。结论1.单纯的PRP治疗可以有效的消退虹膜红变患者的虹膜新生血管。2.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PRP可以有效的消退虹膜新生血管,降低眼内压。3.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改善屈光间质手术可以安全有效的治疗NVG。4.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合理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对于NVG的治疗安全、有效,能够安全有效的控制眼内压。

侯跃芳[9](2010)在《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0年第28卷主题词索引》文中提出

刘建君,杨潇远,秦玉芝[10](2010)在《两种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加视网膜光凝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与小梁切除加睫状体及全周视网膜冷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至2009年28例(28眼)新生血管青光眼患者。其中,对15例(15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实行玻璃体切割加视网膜光凝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13例(13眼)NVG患者行小梁切除加睫状体及全周视网膜冷凝术。结果术后1周和2个月冷冻组炎症明显重于青光眼阀组,术后虹膜新生血管均有不同程度回退,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24个月,两组眼压>21mm Hg的患者分别为青光眼阀组28%,冷冻组2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个月两组视力变化比较,青光眼阀组明显优于冷冻组(P<0.01)。结论玻璃体切割加视网膜光凝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治疗NVG即能及时降低眼压,又能提高视力是治疗NVG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而小梁切除+睫状体及全周视网膜冷凝术是治疗NVG的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

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8例治疗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8例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入选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
    3.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水平比较
4 讨论

(2)外科治疗对合并缺血性眼病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眼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3)2002-2016年北京同仁医院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原发病因及治疗方式的变化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患者基本情况及病因学变化
    二、治疗方法的变化
讨论

(4)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手术治疗伴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对比2组患者术后1 d前房深度:
    2.2 对比2组患者不同时间眼压水平变化情况:
    2.3 对比2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滤过泡眼数情况:
3 讨论

(5)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评估标准
        1.3.1 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标准
        1.3.2 治疗成功评估标准[7]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6个月时治疗效果评估结果比较
    2.2 两组新生血管消退及复发情况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眼压检测结果比较
3 讨论

(6)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眼压变化
    2.2 视力变化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3 讨论

(7)康柏西普联合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7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1.2 临床分期
    1.3 治疗方法
        1.3.1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
        1.3.2 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
    1.4 观察指标
    1.5 结果
        1.5.1 虹膜、房角及眼底新生血管情况
        1.5.2 眼压
        1.5.3 视力
2 讨论

(8)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综合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0 前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10)两种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1.2.1 青光眼阀组
        1.2.2 冷冻组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8例治疗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观察[J]. 王新法,郑慧芬,周贤波,张纪卫.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1(02)
  • [2]外科治疗对合并缺血性眼病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眼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及疗效评价[D]. 何军玲. 深圳大学, 2019(09)
  • [3]2002-2016年北京同仁医院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原发病因及治疗方式的变化趋势[J]. 乔春艳,邵蕾,许欣悦,杜秀娟,杨晓晗,曹凯,刘涛. 眼科, 2019(01)
  • [4]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手术治疗伴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分析[J]. 马丽,沈玲. 实用医技杂志, 2018(01)
  • [5]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J]. 刘雁,冉俊,谭海锋.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7(06)
  • [6]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 徐小丽. 河南医学研究, 2017(18)
  • [7]康柏西普联合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7例分析[J]. 剡晓川,张舟,魏亚明. 人民军医, 2017(09)
  • [8]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综合治疗分析[D]. 魏鹏程. 郑州大学, 2017(02)
  • [9]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0年第28卷主题词索引[J]. 侯跃芳.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0(12)
  • [10]两种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J]. 刘建君,杨潇远,秦玉芝. 医药论坛杂志, 2010(22)

标签:;  ;  ;  ;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8例治疗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