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准则二阶模糊决策的退耕还林工程评价

多准则二阶模糊决策的退耕还林工程评价

一、用多准则二阶模糊决策对退耕还林项目的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陆海霞[1](2019)在《集成机器学习与面向对象影像分类的大区域林地信息提取及其泛化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起着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方面的作用,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准确获取林地空间分布有助于林地变化监测且通过对其变化的分析,制定相应保护管理政策。遥感技术的发展可以为生态监测和大面积森林资源清查提供经济有效的手段。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林地信息时,传统的目视解译属于劳动密集型信息提取工作,资源耗费巨大。与计算机相结合的遥感技术大大提高信息提取的自动化,其中,借助机器学习法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当前机器学习法在应用到特定的遥感影像分类中,普遍属于逐景训练、逐景分类的模式,存在训练样本重复选取以及分类过程中模型参数消耗等问题。对于跨越几十甚至上百景遥感影像广泛的研究区域,如何通过在小面积典型区域内建立的机器学习模型实现大范围研究区内高精度的林地信息提取,有待探索。机器学习方法中分类器正确分类训练集以外数据的能力称之为泛化能力,也称为预测能力。泛化能力是评价分类器所生成的算法好坏的重要指标。泛化能力越强,预测精度越高。选择泛化能力高的分类器从而使之有效用于训练集之外其它数据集,对于实现机器学习模型的可移植性至关重要。为了能够从多景多时相批量遥感影像中高质量地提取出跨越大地理区域的遥感影像林地信息,有必要探索一种具有更高泛化能力的机器学习算法。研究立足于两点来探究机器学习对于大区域林地信息提取的泛化能力。首先是好的机器学习分类器的使用,本文从众多机器学习法的研究中选取当前主流的三种机器学习算法,包括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深度神经网络。集成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法,进行机器学习分类器最优模型的构建。其次是针对当前遥感影像逐景训练、逐景分类的模式,考虑从研究区中选取小面积典型区域内的训练样本,对所选取的机器学习分类器分别进行训练,利用训练的最优分类器实现整个研究区林地信息的提取。通过对整个研究区林地提取精度及接边一致性等方面综合评价所选机器学习分类器的泛化能力。(1)针对大部分遥感影像采用逐景训练、逐景分类的信息提取模式,文中通过实验论证了在小面积区域的代表性数据上建立的最优机器学习分类器,可以应用到整个研究区域数据上,甚至可应用到相近时间、类似的数据上。证明文中所提出的遥感信息提取框架的合理性。同时该信息提取框架减少了分类器建立过程中的参数消耗和样本的重复性选取工作。通过小样本选取即可实现批量遥感影像得高精度信息提取,大大降低样本依赖性,提高了遥感信息提取效率。(2)采用集成面向对象与机器学习的方法,基于祁连山针叶林典型样区构建了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深度神经网络的最优模型。利用文中提出的信息提取框架对比三种机器学习分类器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泛化能力。整体来看,深度神经网络无论在空间还是时间上均表现出最高的泛化能力,其次是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当前多数分类回归等学习法为浅层结构算法,相对于浅层学习如支持向量机和集成学习随机森林,深度神经网络利用“层次化”的信息拟合复杂的非线性函数。文中构建深度神经网络时集成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法,对于所提取的反映针叶林信息的多个特征,采用Relief F-Cfs-Pso组合过滤式特征优选方式实现降维。减少输入变量的数量,利用每层更少的神经元拟合更加复杂的函数。通过消除多隐层间的冗余信息,最终确定4隐层的网络可实现较高的泛化能力。(3)对三种分类器在时空泛化能力的差异性进行分析表明三种分类器的在空间上的泛化能力均高于时间上的泛化能力。原因在于最优模型是在探讨空间泛化能力时所构建,并将该模型直接用于时间段相差较大的另一期影像的信息提取中,导致了精度的下降。因此,对于最优的深度神经网络的优化问题,通过改变样本即增加另一期影像的典型样区样本,直接用深度神经网络进行整个研究区的信息提取,提取结果在分类精度以及多景影像的接边一致性等方面精度均有所提高。证明可通过新增加典型样区,达到提高神经网络信息提取精度的目的。(4)基于最优模型就提取的两期精度最高的祁连山针叶林信息,分析近20年针叶林面积的时空变化以及景格局指标发现相比于2000年,针叶林在2017年整体增加423.88km2,增加了11.14%。从景观格局角度来看,整体破碎度增大,景观形状边界变得复杂。受人为干扰整体减小。针叶林分布情况整体呈现出较好的局势。但局部地区林地发展不均衡。具体来看,祁连山东、中、西以及县级行政区划的面积、景观指标变化情况表明地方之间林地长势参差不齐。保护区内居民毁林草开荒种地现象一直存在,林木矛盾等使得祁连山西段中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林地近20年减少212.15km2。祁连山东段林地面积虽然整体呈现增加趋势,但位于东段的天祝地区林地退化严重,景观格局破碎,受人为活动的干扰致使景观形态简单。位于青海省的门源回族自治县和湟中县因退耕还林(草)的政策林地的面积得到大幅增长,景观的斑块更加紧凑,整体形态更加简单。因此针叶林虽然在整体上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局部地区林地情况不均衡,仍然存在恶化现象。需因地制宜地加强相关保护管理政策的有力实施,并加强后期的监测与评估。

郭旭东[2](2018)在《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与建议》文中研究指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通过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政策带动,区域林草覆盖度明显提高,工程成效显着。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不断深入,有关工程实施成效、政策模式是否适用等相关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更对今后工程的计划调整和实施有着指导性意义。因此,针对西峰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进行科学、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在部门统计资料及现有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采取实地考察记录、抽样调查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西峰区2012年至2017年间的退耕还林数据和相关监测数据,综合参考国内外现有文献资料,以当前国家林业局对退耕还林工程记录的相关数据以及我国林业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并根据区域实际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意见调查(德尔菲法)等方法,建立西峰区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对基础数据处理分析,系统的层次性处理,计算各项功能的效益分值,以分值结果表示工程效益情况,对西峰区退耕还林工程做出评价及建议,以期为今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借鉴。研究结果如下:1、西峰区退耕还林工程综合得分57.25分,总体效益一般。其中,生态效益56分、经济效益52分,效益均不理想,需后期针对性改良;社会效益得分65.86分相对较好,需继续保持。2、在生态效益中,水源涵养功能得分64分,效益较好,表明退耕区水源涵养功能效益趋向较好状态。水土保持得分60分、改良土壤得分62.3分,效益均一般;改善环境作用38分,效益较差,均需在后期加强。3、在经济效益中,间接经济效益60分,效益一般;直接经济效益40分,效益较差。需在后期调整退耕还林林分结构,增加经济林比例。4、在社会效益中,可量化社会效益71.8分,效益较好;潜在社会效益52分,效益一般;需长期坚持政策扶持力度。

李皓[3](2018)在《密云水库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与恢复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密云水库流域作为北京市唯一的地表饮用水源地,近年来遭遇到流域生态系统服务退化、地区发展差距加大等多方面挑战,已经严重影响到北京城市饮用水安全。本研究采用多学科定量研究方法,重点探讨了密云水库流域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划分和恢复技术策略两个关键问题,为保障北京城市供水安全,提供更多技术对策和定量支撑。采用贝叶斯网络模型和有序加权平均(OWA)方法,分别在立地和子流域尺度上划分出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结果表明:(1)绝大多数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集中于水库上游河北省境内的潮白河流域,未来的森林景观恢复工作应以此为重点开展;(2)当前流域森林景观退化总体上表现为较高发生率,主要由水土流失所导致,而农业和建设干扰的较低发生率主要与自1998年起密云水库流域实施较为严格的水源保护政策有关,应将水土流失治理作为今后森林景观恢复工作的一个重点:(3)通过对不同退化风险区立地指标的比较得出:社区生计活动和气候变化是另外两个流域森林景观退化的主要驱动力,应针对性采取治理措施。对优先子流域划分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后发现:(1)各个决策准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敏感性。自然环境类准则的敏感性明显高于社会经济类准则,显示出自然环境因素对于森林景观恢复决策的重要性;(2)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L1和L2级)和非优先区(L3级)大体保持稳定,随着准则权重或配对比较分值的变化,它们之间极少发生相互转化,表明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地区具有较高的森林景观恢复优先级,这一空间决策结果较为稳健。本研究分别从恢复技术和社区参与两个角度,探讨了流域森林景观恢复技术策略。在恢复技术方面:(1)应考虑引进以近自然森林经营为核心的“以自然为本”恢复技术理念,以最大程度地消除各种自然、人为干扰对流域森林景观退化的影响;(2)无论木材生产经营目标,还是森林碳汇经营目标,开展长期森林经营规划(50年以上),较之短期森林经营规划(50年以内),均能够较好地实现经营目标,从而使森林逐步走上可持续经营之路;(3)密云水库流域以中幼龄林为主的资源特点,以及该地区生态区位的重要性,决定了单一的木材生产目标实际上是不可行的,不仅难以同时满足以水源涵养为主的其它多种生态系统服务需求,而且无法保证林场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可持续性;(4)在森林碳汇经营目标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森林碳汇与木材采伐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可通过设计一定数量的木材采伐任务,逐步将成熟林的碳汇转移至耐用木制品(如:建筑材料等)中,以采伐碳汇的形式储存起来。不仅延长了森林碳汇存在的周期,避免了由于自然消亡或人为干扰(森林火灾等)等造成的碳流失,同时通过采伐木材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为鼓励社区参与森林景观恢复项目,确保恢复效果,建议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1)推进林地产权改革,激发农户参与积极性;(2)创造本地非农就业机会,吸引合格劳力参加项目;(3)建立科学监测制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4)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特点,设计差异化的补偿策略;(5)建立一套综合性社区参与治理模式,节约项目补贴成本。

邓健[4](2017)在《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及优化》文中指出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区域小流域属典型的生态经济单元。退耕还林工程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有效改善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但在治理过程出现了人工林草退化、土壤深层水分过度消耗、经济效益低下等诸多问题。为提高生态恢复工程效果和小流域治理的可持续性,研究采用系统分析、试验研究、社会调查和文献分析等方法,利用Arcgis软件和SWAT模型对陕北黄土丘陵区小流域特征和5个典型小流域景观配置模式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开展试验和社会调查研究流域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应及农业系统可持续性;依据研究结果和文献资料构建评价模型并评价典型流域配置模式,找出存在的问题;依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优化措施并对典型流域配置模式进行优化调整,比较分析优化前后的评价结果和景观特征;依据评价过程和分析设计和开发小流域退耕还林评价软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平均面积为357.45 hm2-375.80 hm2,多为狭长型;研究流域内>15°的陡坡面积比例较大,土地利用以生态服务型景观为主(71.71%-97.23%),景观斑块破碎化严重;根据不同景观比例将小流域配置模式分为“林草模式”、“林草+耕地模式”、“林草+果园模式”、“林草+耕果兼作模式”和“林草+其他模式”5类;小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变化由多种因子共同驱动。(2)人工植被恢复显着增加了地表植被覆盖、枯落物归还和物种多样性恢复;且显着促进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等养分积累,土壤酶活性增加,微生物量增加和土壤物理状况改善;此外,与耕地相比植被恢复地显着减少了地表径流量(21.79%-69.65%)和土壤侵蚀量(31.28%-70.93%);植被恢复的生态效益总体均表现为乔木>灌木>草地。(3)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显着减少了区域农户耕地面积(39.59%);也导致粮食生产能力下降(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下降19.09%-41.36%),蔬果产量增加,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向非农化转移,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户均增加0.80人;同时退耕还林使得区域居住环境变好、生活条件改善,94.24%的农户支持退耕还林政策,但46.63%的农户仍选择补贴停止后采取复耕行为;农户态度、社会规范和行为感知能力等多种因素会通过农户复耕意愿而影响农户复耕行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显着增加了农户经济收入和支出,增加比例分别为190%和359%,收入和支出均向非农化转变;农村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均下降,农户劳动力生产效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4)利用能值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域内3种典型配置模式农业系统能值投入产出和可持续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式的农业生产均强烈依赖外部资源投入,对本地资源的利用程度有限,尤其是果树生产为主的模式本地资源贡献最低,仅12.18%;能值产出均以水果和蔬菜为主,占总产出能值的59.70%-98.62%,粮食产出比例次之;大量的外部能值投入对本地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以果树种植为主的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低;粮食生产为主的模式虽然资源投入较少,但是产出效率也最低;相对来说粮果兼作型农业发展模式可持续性优于其他两种模式,更适宜于陕北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发展。(5)利用频度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结合试验和调查数据分析,构建了包含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固碳释氧、经济收入、生产效率、粮食安全、产业结构和社会影响8个指标因素共19个指标的陕北黄土丘陵区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从生态恢复为主和社会发展为主两个方向确定了指标权重,最终建立了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和等级划分表。对研究的5个典型小流域配置模式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发现研究流域配置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流域发展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不协调,片面发展严重、高水平农田比例小、部分流域资源压力大、低效传统农业影响流域整体发展、树种管护不到位导致生态效益较低、劳动力转移对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不足。(6)结合资料分析、实地调研、试验研究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在典型小流域综合评价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多层水土流失防控工程体系、合理规划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5个方面的陕北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景观配置模式整体优化途径;并针对4种主要的景观布局要素提出低效林地改造、陡坡低产经济林地退耕、荒山荒地改造、高产农田建设等10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依据提出的优化途径和措施对5个典型流域的农林景观配置模式进行了优化和评价,优化后从生态和社会经济角度均显着提升了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的评价指数,改善了流域整体系统服务功能。(7)设计开发了包括系统管理、数据管理、流域评价、资料查询、决策建议等5个模块的“小流域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软件V1.0”,能够用于快速输入流域基础指标得到各类要素和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并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查询流域优化的技术措施。总之,本研究从配置模式现状的分析到优化模式的提出,综合多个学科理论和多种方法,为陕北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的评价和优化提供了系统的思路和途径。研究结果能够为黄土丘陵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理论指导,为黄土高原小流域景观配置模式的评价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欧定华[5](2016)在《城市近郊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文中指出长期以来,由于城市无序蔓延扩张和土地利用开发不合理,城市近郊区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遭到严重破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工业化飞速发展,城市近郊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更是愈演愈烈。为探寻一种能从空间上有效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关系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切实避免生态保护进入盲目保护和低效保护误区,加强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理论和方法研究显得非常必要。但是,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对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理论与方法的探讨还不深入,尤其是针对景观变化明显、人地矛盾尖锐、环境问题突出的城市近郊区的研究还很少见。龙泉驿属四川省会成都市辖区,是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和四川天府新区主要组成板块,距成都市中心12km,系典型大城市近郊区。其生态安全不仅关系到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四川天府新区生态屏障的建设。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该区人口快速聚集增加、经济飞速发展、城镇无序蔓延、工业区大幅扩张,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工业“三废”污染、森林植被锐减、乡村景观破碎化、生物多样性下降、水土资源短缺等生态安全问题较为突出,对其进行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理论和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鉴于此,本研究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案例研究区,旨在以景观格局优化为视角,在景观分类与景观格局现状分析、景观格局变化特征与驱动因子分析、景观格局变化潜力与动态模拟、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与变化趋势预测研究基础上,创新提出一种基于PSO算法原理的景观格局空间优化模型与算法,对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统筹兼顾3种情景景观空间布局进行优化,力图构建一种能有效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关系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为区域土地持续利用、城镇合理扩张、经济良性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空间管控依据,也为推进地方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论为:(1)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为依据,将研究区划分为6种景观类型,在此基础上对整个区域景观格局现状进行分析表明,各景观类型空间分布不均,斑块破碎化程度高,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利用OLI遥感影像、ASTER GDEM等数据,应用遥感影像分类、ArcGIS空间分析和地图编制等RS、GIS技术方法对景观分类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景观格局现状进行了分析。①以地貌类型、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为依据,构建了“景观类-景观型”两级景观分类体系,并根据该分类体系将研究区划分为18种景观类型,其中主要景观类型有山地果园景观、平坝果园景观、平坝城乡人居及工矿景观、平坝农田景观、山地森林景观、丘陵果园景观、平坝交通运输景观和平坝水体景观8种。②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为依据,参考相关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体系将研究区划分为6种景观类型,果园、城乡人居及工矿、农田为优势景观,其中果园景观面积、斑块数、多样性指数、斑块形状指数分别为29864.16hm2、772块、0.8614、1.6968,城乡人居及工矿景观分别为9356.20hm2、421块、0.9987、1.5887,农田景观分别为8006.15hm2、931块、0.9997、1.5709,整个区域景观类型空间分布不均,景观斑块破碎化程度高,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③应用ISODATA遥感影像非监督分类方法进行地貌类型化分,能把沟谷浅丘等小尺度地貌类型划分出来,确保地表形态的连续性和渐变性;QUEST、C5.0、MLC分类结果图的总体分类精度、Kappa系数、平均用户精度、平均制图精度大小依次均为QUEST>C5.0>MLC,平均错分误差、平均漏分误差大小依次均为QUEST<C5.0 <MLC,表明QUEST决策树分类法是研究区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分类的最佳方法;集成ISODATA遥感影像非监督分类、QUEST决策树分类、GIS空间分析等方法能综合利用多类景观生态分类指标进行景观类型划分,可在中尺度景观分类中推广应用。(2)对1992~2014年景观格局变化特征与驱动因子的分析表明,研究区主要景观类型均发生了频繁转化,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是人口状况、科技水平、经济发展等人文驱动因子。利用TM/OLI遥感影像、ASTER GDEM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数据,结合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和相关研究成果,构建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因子指标体系,并应用空间回归模型进行了驱动因子分析。①1992~2014年,交通运输、果园、城乡人居及工矿景观增加显着,分别增加329%、184%、125%,农田、森林、水体景观减少明显,分别减少67.85%、59.94%、41.00%;主要景观均发生频繁转化,其中农田向果园、森林向果园、农田向城乡人居及工矿的转化最明显。②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因子受时间尺度影响较大,同一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因子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不同程度地变化,同一驱动因子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力也会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改变。③研究区农田、果园、交通运输、水体景观格局变化主要受人文驱动因子影响,其中农田景观格局主要受人口状况影响,果园景观格局主要受人口状况、科技水平、经济发展影响,交通运输景观格局主要受经济发展影响,水体景观格局主要受经济发展、人口状况影响;而森林、城乡人居及工矿景观格局变化主要受自然驱动因子影响,其中森林景观格局主要受地形、土壤等驱动因子影响,城乡人居及工矿景观格局主要受地形驱动因子影响④人文驱动因子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程度总体上大于自然驱动因子,其中人口状况、科技水平、经济发展因子是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主要驱动因子。(3)对2014~2028年景观变化的动态模拟表明,研究区景观变化剧烈程度将逐渐减弱,各景观类型间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化,主要转化方向为“森林→果园、果园→城乡人居及工矿、果园→农田”。利用TM/OLI遥感影像、ASTER GDEM数据以及降雨量、有机质含量等景观变化驱动因子数据,在ArcGIS和IDRISI Selva软件支持下,建立Ann-Markov-CA复合模型,对研究区1992~2014年景观格局变化潜力以及2021、2028年景观变化趋势进行研究。①景观变化潜力预测组合驱动因子个数越多其预测准确率不一定就越高,需根据预测准确率选择恰当驱动因子组合进行变化潜力模拟。② Ann-Markov-CA模型模拟效果总体上优于已有研究中常用的MCE-Markov-CA、 Markov-CA和Logistics-Markov-CA模型,其Kappa系数达到了0.41-0.60精度要求,具有一定可信度,能够较好地实现研究区景观变化模拟。③2014-2028年,大部分景观保持2000~2014年间的变化趋势,即城乡人居及工矿、交通运输景观面积持续增加,农田、森林景观面积总体上持续缩减,但其变化剧烈程度逐渐减弱,各景观类型之间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化,转化类型以“森林→果园、果园→城乡人居及工矿、果园→农田”为主。④过去14年(2000~2014年)和未来14年(2014~2028年),农田、森林景观因转出概率较大(分别为72.92%、64.8%)而总体上呈缩减趋势,成为其他景观增加的稳定补给源,因此遏制农田、森林景观无节制缩减,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实现地方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互动双赢具有重要意义。(4)研究区2000~2014年生态安全评价结果为东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优于西部坝区,在此基础上预测得出2015~2028年生态安全水平将缓慢提升,但大部分区域生态安全等级偏低,生态安全严峻形势不会得到根本转变。基于P-S-R模型构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TM/ETM+/OLI遥感影像、ASTER GDEM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数据直接或间接获取各评价指标数据,在GIS技术支持下应用综合评价法对2000~2011年、2013-2014年研究区生态安全空间状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集成RBF神经网络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2015~2028年研究区生态安全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研究。①2000~2014年,东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优于西部坝区,且东部山区、西部坝区生态安全指数均呈波动下降趋势,生态安全呈现恶化态势;整个区域主要处于中警、预警、风险、敏感、临界5种生态安全状态,其中敏感安全等级以下区域多年占比均值为76.2%,大部分区域生态安全水平较低。②RBF神经网络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和误差均方根多年均值小于0.05,较好地实现了研究区生态安全变化预测。⑧2015~2028年,敏感安全水平以下区域多年占比均值和上升至85.6%,区域生态安全严峻形势未得到根本转变;一般、临界、敏感生态安全高等级区和重警、中警生态安全低等级区将大幅缩减,而处于中间水平的预警区和风险区将大幅增加,绝大部分地区将处于预警、风险2种生态安全状态,生态安全等级不高,未能摆脱生态安全威胁境遇。④合理控制人口规模,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保持适度城镇化增长率,科学配置城镇和工业区用地,加大植被恢复和生态保护力度,加快区域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是该地区摆脱生态风险威胁困境的重要举措。(5)应用PSO景观格局空间优化模型与算法对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结果表明,在3种情景中,经济发展情景方案因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使生态效益呈负增长,且不符合森林面积增大潜在可能性较大的实际;生态保护情景方案因强调生态效益最大化而使经济效益呈负增长,且不符合城乡人居及工矿用地扩张潜在可能性较大的实际;统筹兼顾情景方案经济、生态、综合效益均得以提升,符合区域景观变化潜在可能性和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实际,是研究区最理想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基于景观分类与景观格局现状分析、景观格局变化特征与驱动因子分析、景观格局变化潜力与动态模拟、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与变化趋势预测研究成果以及OLI遥感影像、ASTER GDEM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在景观适宜性评价、景观数量优化基础上,构建PSO景观格局空间优化模型与算法,并通过利用该模型和算法对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统筹兼顾情景景观空间布局的优化来进行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①基于PSO的景观格局空间优化模型与算法能够利用粒子位置模拟景观分布以及有效耦合约束最优化模型景观数量优化结果和相关政策、经济、社会因素进行空间格局优化,从理论上实现了基于高分辨率栅格图像的景观空间布局优化,是景观格局空间优化的有效方法,可在区域层面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中推广,但在应用中要根据研究范围和尺度选择恰当的栅格图分辨率。②目标年(2021年和2028年),经济发展情景优势景观为城乡人居及工矿、果园,景观格局呈现出西部坝区以城乡人居及工矿、农田为主,东部山区以果园为主的分布特征;生态保护情景优势景观为森林、城乡人居及工矿,景观格局呈现出西部坝区以城乡人居及工矿、果园、农田为主,东部山区以森林为主的分布特征;统筹兼顾情景优势景观为森林、城乡人居及工矿和果园,景观格局呈现出西部坝区以城乡人居及工矿、农田为主,东部山区以森林、果园为主的分布特征。③统筹兼顾情景景观格局优化方案符合区域景观变化潜在可能性和研究区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实际,未来潜在可能性最大,且该方案经济、生态、综合效益均得以优化提升,是目标年研究区最为理想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TM/ETM+/OLI遥感影像、ASTER GDEM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对景观类型与景观格局现状、景观格局变化特征与驱动因子、景观格局变化潜力与动态变化趋势、区域生态安全水平与变化趋势等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基础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创新提出了一种基于PSO算法原理的景观格局空间优化模型与算法,实现了研究区不同情景景观空间布局的优化,成功构建了一种能有效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关系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进一步增强了国内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基础理论探讨的系统性和方法应用的创新性,为区域编制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镇空间规划以及地方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空间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提供了方法参考,对促进区域土地持续利用、城镇合理扩张、经济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昱[6](2012)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挖掘分析与政策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它不仅承载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还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耕地是土地中的精华部分,确保一定数量的耕地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还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以及社会长治久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一方面对土地需求量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日益增长的人口和物质生活需求,对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土地管理“两难”局面日益加剧。为了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以及社会稳定,不仅要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还要集约利用城市土地,充分挖掘城市建设用地潜力。因而,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不仅成为破解“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两难问题的重要途径,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国内对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起步较晚,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具体对象,如大中城市和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相关对策研究。而潜力能否挖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不同用地类型集约利用评价和潜力测算为基础,分析城市土地管理者以及土地开发利用者土地利用行为的决策系统,探索其集约利用行为决策所需要的政策条件,并以此作为政策制定依据,结合不同类型潜力挖掘所需要的政策条件、政策执行者以及专家学者对于现有政策的改进建议,借鉴国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经验,整合提出政策制度改进的建议,对于最大化挖掘城市土地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一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技术路线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对现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的研究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为本文的研究提供铺垫。第二章为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介绍。明确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以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内涵,同时对基础理论进行了梳理,主要包括区位理论、土地报酬递减规律、集聚效应理论、博弈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第三章为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评价与计量经济分析。本章在遵循一致性原则、代表性原则、前瞻性与指导性原则、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因地制宜与可比性原则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由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利用可持续度4个指标层、16个因素层组成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对武汉市1999年到2009年城市土地集约度进行测算。以城市土地集约度为因变量,以人均GDP为自变量,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分析等计量分析方法对两者之间的内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城市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第四章为武汉市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和潜力挖掘分析。本章通过构建由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3个目标层,土地开发程度、用地结构状况、土地利用强度、投入产出效益、土地利用监管绩效和土地供应市场化程度6个子目标层以及15个指标层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武汉市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了评价。评价指标理想值根据专家咨询法、目标值法、发展趋势估计法和先进经验逼近法确定。评价结果显示,武汉市工业用地总体可挖掘潜力较大,但各潜力类型空间分布不均衡。第五章为工业企业用地标准探讨与集约度评价。本章以湖北省531份典型工业企业调查问卷为基础,选取9个工业行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区间估计方法来探讨不同工业行业的用地标准,不仅可以为企业集约度评价和潜力测算提供依据,还可以为不同行业的企业准入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由用地结构、用地强度、土地投入和土地产出4个子目标层、9个因素层组成的工业企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Bayes判别法对武汉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3个工业行业的19个典型工业企业集约度进行判别,并采用几何平均数算法对企业的综合潜力进行了测算。第六章为住宅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和潜力挖掘分析。本章采用划分功能区的方法,选取基础设施完备度、绿化率、人口密度、地价实现水平、综合容积率和建筑密度6个指标,对武汉市住宅用地集约利用状况以及可挖掘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空间分布看,过度利用区片主要分布在汉口解放大道两侧,集约利用区片主要分布在武昌区阅马场以及武珞路两侧,中度利用区片主要分布在汉阳地区。住宅用地绝对规模潜力共3154.37hm2,可挖掘潜力巨大。第七章为城市土地利用行为决策的经济学分析。本章采用经济学中的博弈论、垄断市场理论和外部性理论对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地方政府和土地开发利用者的用地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出于政绩最大化的考虑,在与中央政府的博弈中,选择不集约用地策略,同时,凭借其对于城市土地的垄断地位,对于用地弹性较小的住宅用地和用地弹性较大的工业用地采用不同的供地策略,从而造成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的低效不合理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者虽倾向于提高土地集约度,然而受土地利用中外部性的影响,其实际获取的土地面积与理想状态下的土地面积不符,从而导致了土地利用中社会整体效率的损失。这些分析为城市用地政策的改进提供了指导。第八章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政策体系研究。本章主要分析了不同潜力类型挖掘所需要的政策条件、城市土地管理者和开发利用者集约利用行为决策所需要的政策条件,结合对政策执行者以及专家学者的调查意见,借鉴国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经验,整合提出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以及潜力有效挖掘的政策体系,主要包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完善现有政策体系、以公共福祉为核心,倡导公众参与、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科学制定用地标准、完善土地收购储备以及加强产权管理,加大市场化供应力度。第九章为结论和展望。本章对全文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同时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提出了展望。

吕素冰[7](2012)在《水资源利用的效益分析及结构演化研究》文中提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水资源供需矛盾激化和水生态环境恶化情势非常突出。受其驱使,对水资源的认知定位和开发利用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水资源功能的体现和效益的发挥也存在不同层面。本文从用水保证率以及水源开发利用的角度,将水资源分为常规水资源和非常规水资源,针对其利用产生的边际效益、生态服务功能效益和区域综合效益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估,并提出用水结构的演化趋势。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水资源利用效益分析分析常规和非常规水资源的不同利用方式,从多角度分析水资源利用效益:一是从生产力角度出发,根据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的用水结构配置,计算其边际效益,定量分析水要素对不同产业增长的贡献程度;二是从水的生态服务功能出发,依据湿地等水生态类型发挥的生态服务功能,产生物质生产、大气水文调节、文化休闲、生命支持等方面的生态服务功能效益;三是从区域用水的整体性出发,通过用水结构耦合用水效益,综合评估直接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2)白城地区地下水利用及边际效益计算作为我国商品粮基地和典型干旱缺水地区,吉林省西北部白城地区以地下水利用为主,其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85%-95%,耕地面积增加和高耗水种植业产值的上升是农业用水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水资源对农业、工业和生活产值的贡献率分别为33.6%、22.8%和42.3%,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边际效益比例为1:15:15。据此,水资源产出与水量投入相悖,一方面与产业自身不同的技术密集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当地重农业、轻工业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整体用水效益偏低。(3)湿地洪水资源利用生态服务功能效益计算湿地是具有多功能的水生态系统,针对湿地普遍缺水、面积萎缩的大环境,以白城地区莫莫格湿地和向海湿地2003-2009年洪水资源利用实践为例,七年内引蓄嫩江和洮儿河洪水资源总量3.99×108m3,产生的生态服务功能效益逾1.52×109元(2009年价),引蓄1m3洪水的效益为3.81元/(m3.年),其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为0.98×108元、12.01×108元和2.20×108元,生态效益最为显着,突出了在缺水状态下,洪水资源作为非常规水资源对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补给作用。(4)区域洪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估当对常规水资源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区域中小频率洪水的利用效益可观。结合常规水资源的用水路径和洪水灾害损失,界定洪水资源利用效益的概念,并构建涵盖直接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的洪水资源利用效益指标体系。以白城地区连续多年洪水资源利用实践为例,建立其效益指标体系并利用可变模糊模式识别模型量化评估。结果表明洪水资源利用在干旱地区可行,其效益大小与洪水利用量高度相关,而且越干旱年份,效益的体现越明显。(5)用水结构演化趋势及预测从区域和全国两个尺度分析用水结构演化趋势。对于白城地区,其地下水利用农业用水比重偏大,但是洪水资源利用的水量补给弱化了用水结构的单一性,洪水资源和地下水综合开发利用有利于用水结构的合理化发展;对于避开了特定区域特殊性的全国范围,1997-2010年各产业边际效益均明显提升,并且农业、工业、生活用水的边际效益比例约为1:25:50,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农业用水逐年下降、工业和生活用水增长并且生活用水增长率大于工业用水的现状,表明了水资源在产业间“趋利性”流动。通过预测,1997-2020年用水结构信息熵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用水结构更为合理,与之相对应的用水产出效益也将更显着。

龚琦[8](2011)在《基于湖泊流域水污染控制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以云南洱海流域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农业发生了巨大改变。以采用手工工具和畜力农具为特征的传统农业,逐渐向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为特征的现代农业转变。这一转变虽然使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但转变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生态保护的行为,使我国湖泊资源环境遭受到了巨大损害和破坏,数量面积剧减、水质恶化日益严重,以致湖泊蓄洪、灌溉、供水、气候调节等生态和经济功能减弱,对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极大制约。据此,我们必须认真审视农业发展与湖泊资源环境的关系,从农业层面探讨湖泊资源环境保护的对策。本文以农业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等相关原理和分析框架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湖泊流域水污染和农业污染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一,客观分析湖泊生态环境与农业污染的关系,把握我国湖泊流域的农业污染状况。第二,对农业污染产生的经济学根源进行理论分析,并从农业部门、政府政策和宏观社会经济发展层面对我国农业污染产生和加剧的具体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三,利用1999-2008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和面板回归估计,实证检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他社会经济因素对我国及我国不同区域农业污染的影响。第四,归纳总结国外农业水污染治理的成功经验,并借鉴提出我国农业水污染控制的措施建议。第五,在导致农业污染加剧的关键因素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选择湖泊流域作为典型案例,建立基于湖泊水污染控制的农业产业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典型湖泊流域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设计,并提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综合保障措施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湖泊资源以其多重生态和经济功能,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农业、工业、生活污染的不断输入,湖泊水体污染情况非常严重,而农业污染是湖泊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我国东、中、西部主要湖泊流域的农业污染都非常严重,且呈现持续增加的态势,对湖泊水体的威胁日益加剧。第二,农业污染产生的经济学根源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农业污染产生的市场失灵是由农业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农业生产的负外部效应、农业环境的产权不确定和农业环境利用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农业污染的政府失灵是由政府认识不足、决策局限、政策目标单一,存在忽视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污染控制的现象,以及农业环境管理的低效率引起的。我国农业污染产生和加剧的具体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牧业产值比重的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的下降,农民收入增长,农业国际贸易程度的提高,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中的耕地减少、农业劳动力减少,以及农业污染管控资金不足、农业污染管控技术推广乏力、农业污染管控法律缺失、农业污染管控的机构机制不健全。第三,从全国层面来看,化肥施用强度会随着粮食种植比重的上升而降低,随着农民人均纯收入、单位种植面积人口数量的增长而提高,但农资价格、单位种植面积种植业劳动力的变化对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不显着;畜禽粪尿密度会随着牧业产值比重、农民人均纯收入、单位种植面积人口数量、单位种植面积一产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上升,随着农资价格的上涨而降低。从区域层面来看,粮食种植比重的变化仅对中南、西北、西南3个区域的化肥施用强度具有显着负向影响;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仅对中南和西南2个区域的畜禽粪尿密度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其他因素对不同区域农业污染的影响具有较大差异。第四,对日本、美国和欧盟的农业水污染治理在法律制度、对策措施、污染监测和公众参与、管理机构和机制等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借鉴其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农业水污染治理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开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积极发展生态环保型农业、加强农业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实施农业环境保护项目、发挥政府补贴的激励作用、加强环境监测和公众参与力度、建立完备的控污法律法规和管理协调机构。第五,典型案例洱海流域的水环境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存在农业污染控制乏力的治理困境,但基于流域水污染控制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设计结果显示,在保持农业产值持续增长、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农业入湖污染量消减15%的水质保护规划目标。由于流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方案的具体实施,一方面,将大大缓解流域水环境压力;另一方面,势必引发各种矛盾和问题,为此,提出了推进流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工作的综合保障措施建议,主要包括:管理组织保障、经济政策保障、技术研发与推广服务保障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服务保障。

黄彬彬[9](2010)在《大型湖泊水库的环境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粗放式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大湖泊和重要水域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是造成流域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点(面)源污染的不同特征,如不易监测性,导致点(面)源污染环境管理方式不能通用。因此,如何针对点(面)源污染的不同特征,设计出不同的管理模式,显得尤为关键。本文主要针对湖泊环境容量的确定、污染的最优削减量、点源污染的市场化管理方式——排污权交易以及面源污染的激励管理机制设计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和探讨对我国环境管理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环境容量的确定是构建区域环境管理体系中的基础。论文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湖泊生态系统内各生态元素之间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讨论了湖泊中各生态元素的变化对湖泊环境容量大小的影响,并利用算例计算某湖泊在满足国家一级水质标准下能够容纳的无机N的数量,为国家制定环境标准和排放标准提供依据。管理者知道当前该地区的污染量A和达到环境目标时的污染量B,此时,在环境管理目标从A到B的过程之中必然有一个最优路径的选择,于是我们利用最优控制理论来描述湖库流域污染存量连续变化特性,建立了污染削减量的最优控制模型,用最大值原理给出了污染存量最优控制的必要条件,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水库流域污染最优控制策略和具体表示形式。针对点源污染,单一的命令控制型的管理方式已无法对当前环境进行有效的管理,必须辅之以市场化的管理手段,论文讨论了总量控制下的排污权交易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的顺利实施,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初始排污权的合理、有效分配,于是,我们同时考虑效率、公平和污染企业生产的连续性,满足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了排污权初始分配多目标决策模型。实现排污权有效的初始分配之后,各企业或者投资机构等个体在拥有初始排污权的同时,由于一些因素(如治污技术的改进),必然会出现一些供需不平衡现象,通过交易市场实现排污权所有者之间的排污权转让与交易,将成为排污权优化配置的主要手段。另外,排污权交易对交易企业有激励作用,能够促进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所以论文构建了排污权交易市场结构的框架,并在此框架之上设计了一个满足激励相容的双边拍卖交易机制,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该交易机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非点源污染与点源污染不同,主要是指溶解的或固体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而引起的水体的污染。由于非点源污染的不易监测性、分散性、不确定性、滞后性等特性导致针对点源污染能起到很好的治理效果的手段(如排污权交易)对非点源污染的管理不再适用。生态补偿是当前生态经济学界、政府环保部门甚至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可将其运用到面源污染管理中。论文提出了生态补偿的内涵,对生态补偿主客体的确定、生态补偿的方式与途径做了总结,然后利用博弈论相关知识,对生态补偿项目中主客体之间的博弈行为进行了分析,建立补偿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静态和动态的博弈分析模型,从理论上探究传统补偿项目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原因。在传统的补偿模型中,由于补偿客体的策略性行为选择,导致补偿效果不理想。所以论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不完全信息下的非点源污染管理激励基本模型,基于激励理论之上的机制设计可以用来揭示生产者的私人信息。政府规制者获取生产者的私人信息的成本是支付给农户信息租金。应用机制设计研究了信息租金产生的根源:环境管理者与被规制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为了减少信息租金,本节后面对基本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带审核手段的政府激励模型,但是,审核需要成本。所以政府在进行管理时,要对各种规制策略的成本进行比较,以最经济的规制手段获得有效的规制效果。论文的第八章对全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概述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指出了进一步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利用最优控制理论描述了区域污染削减量与社会总福利之间关系的模型,精确地描述了区域环境中污染物的连续动态变化过程。采用最大值原理得到了简化模型的最优控制必要条件,通过对其解析求解,最终得到了最优控制路径,并对其特性进行了分析。针对某算例,将我们的结果与动态规划的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2)针对有多个排污权出售方和购买方参加的排污权交易市场,设计出一个激励相容的双边拍卖机制。此机制除了能保证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实时出清,实现社会的最小治污成本外,还能激励理性的企业披露自己的真实治污成本信息。该机制使排污权流向对单位排污权估价最高的厂商,从而达到全局经济优化,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最后通过算例表明了该机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3)对生态补偿项目中主客体之间的博弈行为进行了分析,建立补偿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静态和动态的博弈分析模型,从理论上探究补偿项目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原因。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博弈双方在完全信息下的占优策略选择,得到在占优策略下补偿的大小以及相应的环境质量;然后建立了不完全信息下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两个区域的策略选择以及不完全信息如何影响补偿的大小和环境质量。(4)建立了完全信息下的非点源污染管理模型,当政府掌握了农户的生产类型的充分信息后,就可以对农户进行有效的规制,达到环境管理者的管理目标。然后对不完全信息下的非点源污染管理激励机制进行设计,通过对所建立的模型求解,得到了在不完全信息下的政府激励的措施,从而达到揭示被规制生产者私人信息的目的。并设计了带审核手段的政府激励模型来减少信息租金。

袁伟[10](2009)在《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其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黑河作为维持流域内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其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因此,加强黑河流域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核心的统一管理,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对于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实现黑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和改善流域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推动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在对国内外水资源合理配置及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针对黑河流域的实际水资源状况与特点,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和二元水资源承载能力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其评价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系统分析研究,在研究中始终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其中,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目前水资源研究相关概念比较杂乱的状况,界定了水资源、水资源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合理配置及生态需水量的概念,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分析。根据黑河流域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水资源承载压力度和景观空间格局法对现状条件下的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式提供了基本依据。(2)根据黑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生态环境状况,以遏制并逐步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为基本前提,制定了规划水平年流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水资源利用条件。在此基础上,对黑河流域规划水平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量发展趋势分别采用适当的预测模型进行了分析预测。(3)结合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目标,生成规划水平年5个拟定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供需平衡分析.考虑到黑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需水量大于供水量的实际,按照兼顾流域缺水均衡,以流域总缺水量最小为目标的原则,采用大系统理论建立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多目标规划优化模型,并采用人工免疫进化算法作为该模型的求解方法。(4)系统地研究了指标体系构建、指标筛选、组合定权、综合评价、多方法决策等内容。建立了流域水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了分区指标与全局指标两个层次,涵盖了社会合理性、经济合理性、生态合理性、资源合理性、效率合理性与发展协调性六大类的多维评价指标。提出了德尔菲法与“改进的熵权法”两种方法综合的组合赋权法;探索性地将基于模糊隶属度的DEA/AHP的三阶段综合评价方法和投影寻踪决策法应用于水资源配置方案的优选过程。此外,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拟定的黑河流域规划水平年5种水资源配置方案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作进一步的分析评价,重点评价了发展系数、协调系数、公平系数和可持续发展系数,最后,按照综合优选结果确定了流域水资源配置的推荐方案,为黑河流域水资源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5)针对黑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突出问题,结合黑河流域的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一些实现黑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希望能为今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些参考。

二、用多准则二阶模糊决策对退耕还林项目的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多准则二阶模糊决策对退耕还林项目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集成机器学习与面向对象影像分类的大区域林地信息提取及其泛化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面向对象森林信息提取
        1.2.2 机器学习泛化能力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 论文特色与创新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数据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特征
        2.1.3 社会经济状况
    2.2 数据与预处理
        2.2.1 数据源
        2.2.2 数据预处理
    2.3 影像分割
        2.3.1 影像分割概述
        2.3.2 多分辨率分割算法
        2.3.3 最优分割参数选择
    2.4 特征优选
        2.4.1 地物特征提取
        2.4.2 地物特征优选
    2.5 机器学习算法及其Weka实现
        2.5.1 浅层学习
        2.5.2 集成学习
        2.5.3 深度学习
        2.5.4 Weka实现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机器学习分类算法构建
    3.1 影像分割参数设置
    3.2 基于Weka的 Relief F-cfs-pso混合特征选择算法
        3.2.1 特征提取
        3.2.2 特征优化
    3.3 分类器最优模型参数优化
        3.3.1 支持向量机参数优化
        3.3.2 随机森林参数优化
        3.3.3 深度神经网络参数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机器学习分类器的泛化能力评价
    4.1 机器学习分类器在空间上的泛化能力
        4.1.1 典型样区分类结果及精度评价
        4.1.2 机器学习法泛化能力的对比分析
    4.2 机器学习分类器在时间上的泛化能力
        4.2.1 典型样区分类结果及精度评价
        4.2.2 机器学习法泛化能力的对比分析
    4.3 泛化能力的时空差异性
    4.4 最优分类器优化
        4.4.1 典型样区分类结果及精度评价
        4.4.2 机器学习法泛化能力的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祁连山针叶林变化分析
    5.1 基于面积的时空变化分析
    5.2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退耕还林概况
        1.2.1 国外退耕还林概况
        1.2.2 国内退耕还林概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特征
    2.2 气候条件
    2.3 社会经济概况
    2.4 水土流失概况
    2.5 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2.5.1 林地概况
        2.5.2 退耕现状
        2.5.3 政策实施情况
第3章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数据获取
        3.3.2 分析方法
    3.4 技术路线
第4章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4.1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概述
    4.2 评价指标的筛选
        4.2.1 概念
        4.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4.2.3 指标筛选的原则
        4.2.4 评价指标选择与权重确定方法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4 指标评价方法及赋值
        4.4.1 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4.4.1.1 水源涵养效益
        4.4.1.2 水土保持效益
        4.4.1.3 改善环境效益
        4.4.2 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4.4.3 社会效益评价方法
        4.4.4 评价指标赋值
第5章 西峰区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分析
    5.1 效益评价
        5.1.1 生态效益
        5.1.2 经济效益
        5.1.3 社会效益
    5.2 综合效益评价
第6章 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6.1 存在的问题
    6.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3)密云水库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与恢复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1 绪论
    1.1 密云水库流域面临的挑战
        1.1.1 上游来水量减少
        1.1.2 森林水源涵养效益有限
        1.1.3 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1.2 密云水库流域保护工作实践
        1.2.1 国家尺度上的生态补偿
        1.2.2 区域间尺度上的生态补偿
        1.2.3 区域内尺度上的生态补偿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生态系统管理的尺度
        2.1.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理论
        2.1.3 森林景观恢复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划分
        2.2.2 森林景观恢复技术策略
3 研究区域、数据和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密云水库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3.1.2 密云水库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3.2 研究数据获取与处理
        3.2.1 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
        3.2.2 子流域空间数据
    3.3 研究方法
        3.3.1 贝叶斯统计学
        3.3.2 层次分析法
        3.3.3 有序加权平均法
        3.3.4 敏感性分析法
        3.3.5 模拟退火算法
        3.3.6 选择实验模型
4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森林景观退化风险评价
    4.1 贝叶斯网络模型
        4.1.1 模型介绍
        4.1.2 模型构建
    4.2 结果分析
        4.2.1 模型结构
        4.2.2 参数学习
        4.2.3 概率推理
        4.2.4 敏感性分析
    4.3 小结
5 采用有序加权平均算法的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划分
    5.1 确定评估指标/属性
        5.1.1 流域保护指标
        5.1.2 生计改善指标
    5.2 属性图层归一化处理
    5.3 计算准则权重
    5.4 计算次序权重
    5.5 确定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
    5.6 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划分结果
    5.7 小结
6 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决策的敏感性分析
    6.1 AHP-SA敏感性分析软件
    6.2 评价准则的确定与分级
    6.3 准则权重敏感性分析
    6.4 矩阵敏感性分析
    6.5 小结
7 采用模拟退火优化算法的森林景观恢复策略研究
    7.1 研究区概况
    7.2 研究模型构建
        7.2.1 森林模型
        7.2.2 目标函数
    7.3 转换方案
    7.4 控制参数
    7.5 森林经营措施的时空安排
        7.5.1 森林碳汇经营措施
        7.5.2 木材生产经营措施
    7.6 森林分析规划管理云计算平台(FSOS)介绍
    7.7 研究结果
        7.7.1 森林碳汇经营目标
        7.7.2 木材生产经营目标
    7.8 小结
8 采用选择实验模型的森林景观恢复项目农户参与意愿分析
    8.1 研究区域和调查方法
    8.2 实验设计和数据收集
    8.3 结果和分析
        8.3.1 描述性分析
        8.3.2 MNL模型分析
        8.3.3 边际效应估计和模拟
        8.3.4 边际接受意愿估计
    8.4 小结与讨论
9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9.2.1 创新点
        9.2.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资助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内外生态恢复工程概述
        1.3.2 生态恢复工程综合效益及评价研究
        1.3.3 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1.3.4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2.1 研究方法
    2.2 试验设计
    2.3 数据处理和计算方法
第三章 研究区域资源和发展现状
    3.1 研究区域
    3.2 自然资源
        3.2.1 气候和水文资源
        3.2.2 地貌特征和水土流失
        3.2.3 耕地资源
        3.2.4 植被资源
    3.3 社会经济条件
        3.3.1 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
        3.3.2 人口数量和构成
        3.3.3 农业生产状况和资料投入
    3.4 研究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3.5 研究区资源和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黄土丘陵区典型流域类型及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现状
    4.1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形态特征分析
    4.2 典型小流域范围的界定和地貌分析
        4.2.1 流域范围的界定和流域特征分析
        4.2.2 流域坡度分析
        4.2.3 流域坡向分析
    4.3 典型流域农林景观的构成要素和配置模式类型
        4.3.1 农林景观构成要素和分类
        4.3.2 研究区主要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类型
    4.4 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现状和特征分析
        4.4.1 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现状分析
        4.4.2 流域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4.4.3 流域景观功能类型特征分析
    4.5 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变化的驱动因子
第五章 陕北黄土丘陵区流域退耕还林综合效应分析
    5.1 流域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应分析
        5.1.1 退耕还林的植被恢复效应分析
        5.1.2 退耕还林的土壤恢复效应分析
        5.1.3 退耕还林地水土保持效应
    5.2 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效应分析
        5.2.1 农户调查基本资料
        5.2.2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5.2.3 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
        5.2.4 劳动力转移
        5.2.5 农户成果维护意愿
    5.3 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效应分析
        5.3.1 农民经济收入和支出
        5.3.2 农村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
        5.3.3 农林业产值
        5.3.4 劳动力生产效率
第六章 典型流域景观配置模式农业系统可持续性分析
    6.1 能值分析的步骤和数据处理
    6.2 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6.2.1 环境资源能值投入结构
        6.2.2 外部辅助能值投入结构
    6.3 能值产出结构分析
    6.4 典型流域农业系统可持续性分析
        6.4.1 自然资源水平
        6.4.2 农业经济资源水平
        6.4.3 农业社会资源水平
        6.4.4 系统发展可持续性
    6.5 流域农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6.5.1 农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6.5.2 农业发展模式的提升途径
第七章 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综合效益评价
    7.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7.1.1 构建流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7.1.2 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来源和方法
        7.1.3 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7.2 评价模型
        7.2.1 评价指标的权重
        7.2.2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7.2.3 综合评价的等级标准
    7.3 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评价
        7.3.1 评价结果及分析
        7.3.2 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存在的问题
第八章 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优化
    8.1 陕北黄土丘陵区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整体优化途径
    8.2 农林复合系统构成要素综合服务功能提升途径
        8.2.1 生态林地
        8.2.2 经济林
        8.2.3 草地
        8.2.4 农田
        8.2.5 其他要素
    8.3 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优化方案
        8.3.1 配置模式优化的原则
        8.3.2 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优化方案
        8.3.3 优化前后土地利用类型比较和分析
        8.3.4 优化后配置模式景观特征分析
        8.3.5 优化前后农户经济收入分析
    8.4 优化的配置模式评价
    8.5 优化配置模式评价结果和分析
第九章 小流域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软件设计
    9.1 开发综合评价软件的目的和需求分析
        9.1.1 综合评价软件开发的目的
        9.1.2 软件的需求分析
    9.2 综合评价软件的开发原则
    9.3 综合评价软件的总体框架设计
        9.3.1 软件的逻辑结构和流程
        9.3.2 软件的功能模块
        9.3.3 软件的数据需求
        9.3.4 软件开发和运行环境
        9.3.5 软件使用范围
    9.4 软件的运行界面
    9.5 软件不足和展望
第十章 结论、讨论和创新点
    10.1 结论
    10.2 讨论
    10.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5)城市近郊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理论基础
        1.2.1 基本概念
        1.2.2 基本理论
    1.3 研究进展
        1.3.1 景观生态分类
        1.3.2 景观格局演变与动态模拟
        1.3.3 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预警
        1.3.4 景观适宜性评价
        1.3.5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1.3.6 文献评述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环境
        2.1.2 自然资源
        2.1.3 社会经济
        2.1.4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2 研究目标与内容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3.1 主要方法
        2.3.2 技术路线
    2.4 主要数据来源与处理
        2.4.1 遥感影像来源与处理
        2.4.2 DEM数据来源与处理
3 景观分类与景观格局现状分析
    3.1 引言
    3.2 数据来源
    3.3 研究方法
        3.3.1 基于遥感影像的景观分类体系
        3.3.1.1 分类原则
        3.3.1.2 分类体系
        3.3.1.3 分类命名及编码
        3.3.2 景观分类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地貌类型划分结果对比
        3.4.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划分精度评价与比较
        3.4.3 景观类型划分结果
        3.4.4 景观格局现状分析
        3.4.4.1 景观数量特征
        3.4.4.2 景观结构特征
        3.4.4.3 景观形态特征
        3.4.4.4 景观分布特征
    3.5 小结
4 景观格局变化特征与驱动因子分析
    4.1 引言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景观类型数据来源
        4.2.2 驱动因子指标数据来源与处理
    4.3 研究方法
        4.3.1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4.3.2 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4.3.3 基于空间回归模型的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因子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1992~2014年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4.4.2 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因子空间回归分析模型构建结果
        4.4.3 农田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因子分析
        4.4.4 果园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因子分析
        4.4.5 森林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因子分析
        4.4.6 城乡人居及工矿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因子分析
        4.4.7 交通运输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因子分析
        4.4.8 水体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因子分析
    4.5 小结
5 景观格局变化潜力与动态模拟
    5.1 引言
    5.2 景观格局变化影响因素选取及其数据来源
        5.2.1 影响因素选取
        5.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3 研究方法
        5.3.1 基于Ann-Markov-CA复合模型的景观格局变化模拟
        5.3.2 模型精度检验
    5.4 结果与分析
        5.4.1 景观格局变化潜力
        5.4.2 景观格局变化预测精度检验与对比
        5.4.3 景观格局变化趋势预测与变化特征
    5.5 小结
6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与变化趋势预测
    6.1 引言
    6.2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数据来源
        6.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3 研究方法
        6.3.1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6.3.2 区域生态安全变化趋势预测方法
    6.4 结果与分析
        6.4.1 2000~2014年研究区生态安全状况时空变化特征
        6.4.2 RBF神经网络参数优化和预测精度检验
        6.4.3 2015~2028年研究区生态安全变化趋势及时空变化特征
    6.5 小结
7 基于景观格局优化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7.1 引言
    7.2 基于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的景观适宜性评价
        7.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7.2.2 研究方法
        7.2.3 结果与分析
    7.3 基于约束最优化方法的景观格局数量结构优化
        7.3.1 数据来源
        7.3.2 研究方法
        7.3.3 结果与分析
    7.4 基于PSO原理的景观格局空间布局优化
        7.4.1 数据来源
        7.4.2 研究方法
        7.4.2.1 PSO景观格局空间优化模型优化基本思路
        7.4.2.2 PSO景观格局空间优化模型优化目标与原则
        7.4.2.3 PSO景观格局空间优化模型建模关键技术
        7.4.2.4 PSO景观格局空间优化模型求解算法流程
        7.4.3 结果与分析
        7.4.3.1 PSO景观格局空间优化模型精度分析
        7.4.3.2 各情景景观优化格局数量、结构和空间特征
        7.4.3.3 各情景景观优化格局变化特征
        7.4.3.4 各情景景观优化格局比较
    7.5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8.3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Ⅰ RBF神经网络预测数据长度和SPREAD参数计算程序
附录Ⅱ RBF神经网络生态安全综合指数预测精度检验程序
附录Ⅲ RBF神经网络生态安全综合指数预测程序
附录Ⅳ 景观格局空间布局方案(粒子)初始化程序
附录Ⅴ PSO景观格局空间布局优化程序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挖掘分析与政策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1.3.1 国外部分
        1.3.2 国内部分
        1.3.3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能的创新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1.4.4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2.1.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
    2.2 理论基础梳理
        2.2.1 集约基础:区位理论
        2.2.2 集约约束: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2.2.3 集约机制:集聚效应理论
        2.2.4 集约策略:博弈论
        2.2.5 集约目标:可持续发展理论
3 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评价与计量经济分析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1.1 一致性原则
        3.1.2 代表性原则
        3.1.3 前瞻性和指导性原则
        3.1.4 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3.1.5 可持续发展原则
        3.1.6 因此制宜与可比性原则
        3.1.7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
    3.2 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2 原始数据标准化
        3.2.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3.2.4 集约度分值计算
    3.3 城市土地集约度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分析
        3.3.1 研究方法与变量选择
        3.3.2 平稳性检验
        3.3.3 Granger因果检验
        3.3.4 协整关系检验
        3.3.5 误差修正模型
        3.3.6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3.3.7 方差分解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潜力挖掘分析
    4.1 武汉市工业发展概况
    4.2 评价单元选定
    4.3 开发区用地调查
        4.3.1 开发区概况
        4.3.2 开发区土地利用资料
    4.4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4.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2 评价指标理想值的确定
        4.4.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4.4 评价指标标准化
        4.4.5 工业用地集约度测算
        4.4.6 评价结果分析
    4.5 集约利用潜力测算
        4.5.1 潜力类型
        4.5.2 潜力测算方法
        4.5.3 潜力测算结果
    4.6 本章小结
5 工业企业用地标准(理想值)探讨、集约度评价与可挖掘潜力分析
    5.1 工业企业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 评价指标量化
    5.3 评价指标理想值确定方法
    5.4 基础数据获取
        5.4.1 被调查企业基本情况
        5.4.2 不同工业行业土地利用状况
    5.5 不同工业行业用地标准探讨
    5.6 工业企业集约度评价与可挖掘潜力分析
        5.6.1 工业企业集约度评价方法
        5.6.2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企业集约度评价与潜力测算
        5.6.3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企业集约度评价与潜力测算
        5.6.4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集约度评价与潜力测算
    5.7 本章小结
6 住宅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潜力挖掘分析
    6.1 武汉市住宅用地现状
    6.2 评价单元确定
        6.2.1 评价单元划分原则
        6.2.2 功能区划分步骤
        6.2.3 功能区划分结果
        6.2.4 样本片区划分结果
    6.3 住宅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6.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3.2 样本片区评价指标数据
        6.3.3 评价指标理想值确定
        6.3.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6.3.5 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
        6.3.6 集约度分值计算
    6.4 住宅用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
    6.5 本章小结
7 城市土地利用行为决策的经济学分析
    7.1 地方政府城市土地利用行为分析
        7.1.1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
        7.1.2 基于垄断市场视角的分析
    7.2 城市开发利用者用地行为分析
        7.2.1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
        7.2.2 基于外部性视角的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政策体系研究
    8.1 基于政策执行者以及专家学者角度的政策改进要求
        8.1.1 调查问卷概况
        8.1.2 调查问卷分析
    8.2 国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经验与启示
        8.2.1 美国
        8.2.2 新加坡
        8.2.3 日本
        8.2.4 英国
        8.2.5 国外经验的启示
    8.3 不同潜力挖掘所需要的政策条件分析
        8.3.1 扩展潜力
        8.3.2 管理潜力
        8.3.3 结构潜力
        8.3.4 强度潜力
    8.4 政策建议与启示
        8.4.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8.4.2 重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规范政府用地行为
        8.4.3 完善现有政策体系,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8.4.4 以公共福祉为核心,倡导公众监督与参与
        8.4.5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促进城市土地合理利用
        8.4.6 科学制定用地标准,强化土地利用审批和全程监督
        8.4.7 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加快老城区改造
        8.4.8 强化产权管理,加大市场化供地力度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调查问卷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与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水资源利用的效益分析及结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资源利用研究现状
        1.2.2 水资源利用效益研究现状
        1.2.3 水资源利用结构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2 水资源利用方式及效益分析
    2.1 引言
    2.2 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2.2.1 常规水资源
        2.2.2 非常规水资源
    2.3 水资源利用效益
        2.3.1 边际效益
        2.3.2 生态服务功能效益
        2.3.3 区域综合效益
    2.4 小结
3 白城地区用水及边际效益分析
    3.1 引言
    3.2 白城自然概况
        3.2.1 地形地貌
        3.2.2 水资源
        3.2.3 水文气象
    3.3 用水结构变化与驱动力分析
        3.3.1 历年用水变化
        3.3.2 驱动力分析
    3.4 用水结构的边际效益
        3.4.1 农业用水边际效益
        3.4.2 工业用水边际效益
        3.4.3 生活用水边际效益
    3.5 小结
4 湿地洪水资源利用生态服务功能效益计算
    4.1 引言
    4.2 湿地概况
        4.2.1 湿地资源
        4.2.2 湿地洪水资源利用
    4.3 生态服务功能效益分类与计算方法
        4.3.1 效益分类
        4.3.2 分项效益计算方法
    4.4 效益估算结果及分析
        4.4.1 效益计算结果
        4.4.2 结果分析
    4.5 小结
5 区域洪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识别及量化评估
    5.1 引言
    5.2 洪水资源与洪水资源化
    5.3 效益指标识别
        5.3.1 洪水灾害损失
        5.3.2 洪水资源利用效益及分类
        5.3.3 洪水资源利用效益的特点
        5.3.4 洪水资源利用效益指标集
        5.3.5 不同背景的指标识别
    5.4 效益体系评估模型
        5.4.1 常用评估模型
        5.4.2 评估模型选择
    5.5 实例研究
        5.5.1 洪水资源利用背景
        5.5.2 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
        5.5.3 指标的相对优属度和权重
        5.5.4 效益评估及结果分析
    5.6 小结
6 用水结构的演化趋势分析
    6.1 引言
    6.2 用水结构演化的理论模型
        6.2.1 用水结构的耗散性
        6.2.2 用水结构的信息熵测算模型
    6.3 用水结构的演化趋势
        6.3.1 地区尺度
        6.3.2 全国尺度
    6.4 小结
7 用水结构变化驱动力及预测
    7.1 引言
    7.2 用水边际效益
    7.3 用水结构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7.3.1 驱动力指标选取
        7.3.2 因子分析
    7.4 用水结构的预测
        7.4.1 BP神经网络模型
        7.4.2 用水系统BP神经网络模型
        7.4.3 输入项模拟和预测
        7.4.4 预测结果
    7.5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创新点摘要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课题及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Ⅰ 参加课题
    Ⅱ 发表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8)基于湖泊流域水污染控制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以云南洱海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湖泊
        2.1.2 农业污染
        2.1.3 农业产业结构
    2.2 论基础
        2.2.1 农业发展阶段理论
        2.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第3章 湖泊生态环境与农业污染
    3.1 引言
    3.2 我国湖泊概况
        3.2.1 湖泊的类型
        3.2.2 湖泊的分布
        3.2.3 湖泊的生态经济功能
    3.3 我国湖泊生态环境退化现状
        3.3.1 湖泊数量面积缩减
        3.3.2 水体质量下降富营养化严重
        3.3.3 湖滨带受损、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3.4 我国湖泊水体污染的来源
        3.4.1 湖泊水体污染的来源与类型
        3.4.2 农业污染成为湖泊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3.5 我国典型湖泊流域农业污染状况
        3.5.1 种植业中的化肥污染
        3.5.2 种植业中的农药污染
        3.5.3 畜牧业中的畜禽粪尿污染
        3.5.4 渔业中的饵料污染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业污染产生的经济学解释与具体原因
    4.1 引言
    4.2 农业污染产生的经济学解释
        4.2.1 经济——环境系统
        4.2.2 市场的配置作用与市场失灵
        4.2.3 政府干预的作用与政府失灵
        4.2.4 农业污染产生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4.3 我国农业污染产生和加剧的具体原因
        4.3.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4.3.2 农民增收政策
        4.3.3 农业国际贸易
        4.3.4 宏观社会经济发展
        4.3.5 农业污染管控约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污染关系的实证检验
    5.1 引言
    5.2 全国层面的实证分析
        5.2.1 指标选择与研究假设
        5.2.2 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5.2.3 实证模型与方法步骤
        5.2.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 不同区域的实证分析
        5.3.1 区域划分与分析方法
        5.3.2 区域指标变量的检验
        5.3.3 区域实证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外农业水污染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6.1 引言
    6.2 日本农业水污染治理经验
        6.2.1 完善控污法律制度
        6.2.2 推进环保型农业的发展
        6.2.3 重视环境监测、科研应用和公众参与
        6.2.4 建立水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与机制
    6.3 美国农业水污染治理经验
        6.3.1 完善控污法律制度
        6.3.2 推行BMPs和实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项目
        6.3.3 环境监测数据库共享和公众参与决策
        6.3.4 建立水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与机制
    6.4 欧盟农业水污染治理经验
        6.4.1 完善控污法律法规
        6.4.2 征收污染税费、补贴环保农业和优化种植结构
        6.4.3 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6.4.4 建立水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与机制
    6.5 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6.5.1 建立完备的控污法律法规
        6.5.2 发展生态环保型农业
        6.5.3 实施生态退耕等农业环境保护项目
        6.5.4 开展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
        6.5.5 突出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6.5.6 发挥政府补贴的激励作用
        6.5.7 加强环境监测和公众参与力度
        6.5.8 构建以流域为单元的水环境保护机构与机制
第7章 基于洱海流域水污染控制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7.1 引言
    7.2 洱海流域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
        7.2.1 自然概况
        7.2.2 社会经济概况
    7.3 洱海流域水污染现状
        7.3.1 洱海水质变化趋势
        7.3.2 入湖河流水质情况
    7.4 洱海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困境与破解途径
        7.4.1 水污染治理措施
        7.4.2 水污染治理困境:农业污染控制乏力
        7.4.3 破解水污染治理困境的途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7.5 基于洱海流域水污染控制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设计
        7.5.1 流域农业污染分布与特征
        7.5.2 流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7.5.3 流域农业产业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建立
        7.5.4 流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型求解与分析
    7.6 洱海流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综合保障措施
        7.6.1 管理组织保障
        7.6.2 经济政策保障
        7.6.3 技术研发与推广服务保障
        7.6.4 农业劳动力转移服务保障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1.1 湖泊流域的农业污染严重危害到水体健康
        8.1.2 农业污染的成因和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8.1.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全国及全国不同区域农业污染的影响情况
        8.1.4 国外农业水污染治理的经验
        8.1.5 基于典型湖泊流域水污染控制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8.2.1 研究的不足之处
        8.2.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洱海流域各乡镇粮食作物TN、TP排放量
    附表2 洱海流域各乡镇经济作物TN、TP排放量
    附表3 洱海流域各乡镇畜禽TN、TP排放量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大型湖泊水库的环境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大型湖库水环境容量计算
    2.1 环境容量概念
    2.2 系统动力学概述
    2.3 模型假设与系统结构分析
    2.4 因果关系分析
    2.5 系统动力学模型
    2.6 模型的逻辑结构和动力学方程
    2.7 模型参数设定
    2.8 参数的灵敏性分析
    2.9 模型模拟结果与讨论
    2.10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区域污染削减的最优控制模型与最优控制策略
    3.1 经济排污量的确定
    3.2 本章建模思想
    3.3 区域污染削减最优控制模型的设计
    3.4 算例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排污权初始分配
    4.1 排污权交易经济学基础
    4.2 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的转变
    4.3 排污权交易体系框架设计
    4.4 初始排污权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
    4.5 多目标决策技术
    4.6 算例分析
    4.7 本章小节
第五章 排污权交易机制设计
    5.1 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基本构造与运行机制
    5.2 排污权交易方式——统一价格出清机制
    5.3 算例分析
    5.4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生态补偿及其无效性分析
    6.1 生态补偿的内涵
    6.2 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6.3 生态补偿主客体的确定
    6.4 生态补偿的方式与途径
    6.5 生态补偿项目的实践
    6.6 生态补偿无效性分析
    6.7 本章小节
第七章 非点源污染管理中补偿机制设计
    7.1 引言
    7.2 不完全信息下政府的激励机制模型
    7.3 带有审核手段的政府激励机制模型
    7.4 算例分析
    7.5 本章小节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10)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1.2.2 国内外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进展
        1.2.3 目前存在问题
        1.2.4 今后发展趋势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黑河流域概况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1 黑河流域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黑河流域水管理进程
    2.2 黑河流域水资源概况
        2.2.1 降水资源
        2.2.2 冰川资源
        2.2.3 地表水资源
        2.2.4 地下水资源
        2.2.5 水资源总量
        2.2.6 水资源可利用量
    2.3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3.1 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2.3.2 供水现状
        2.3.3 用水现状
        2.3.4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及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3.1 水资源承载能力概述
        3.1.1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
        3.1.2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特性
        3.1.3 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3.1.4 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3.1.5 水资源承载能力和合理配置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2 黑河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评价
        3.2.1 水资源承载能力判定指标与计算方法
        3.2.2 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及评价
    3.3 黑河流域生态保护进程
    3.4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综合分析计算评价
        3.4.1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理论综述
        3.4.2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评价方法分析
        3.4.3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计算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黑河流域人口、社会、经济及生态需水量预测
    4.1 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水资源条件
        4.1.1 水资源利用原则
        4.1.2 需水预测分类
    4.2 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
        4.2.1 人口及城市化进程预测
        4.2.2 GDP及工业产值预测
        4.2.3 牲畜发展预测
        4.2.4 农业发展预测
    4.3 生活需水量预测
    4.4 生产需水量预测
        4.4.1 工业需水量
        4.4.2 农业灌溉需水量
    4.5 生态需水量预测
        4.5.1 生态需水量研究概述
        4.5.2 本文采用的主要计算方法
        4.5.3 人工生态需水量分析
        4.5.4 中游生态需水量分析估算
        4.5.5 下游生态需水量分析估算
    4.6 需水总量及需水结构分析
        4.6.1 需水总量
        4.6.2 需水结构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
    5.1 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概述
        5.1.1 水资源理论研究概述
        5.1.2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研究
    5.2 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
        5.2.1 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内容
        5.2.2 面向水资源全属性功能的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准则
        5.2.3 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依据
        5.2.4 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模式
        5.2.5 黑河流域和其他地区水资源配置的区别
    5.3 黑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生成
    5.4 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优化模型
        5.4.1 水资源合理配置优化模型建模方法
        5.4.2 黑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合理配置优化模型构建
    5.5 水资源合理配置优化模型求解的免疫进化算法
        5.5.1 智能优化算法概述
        5.5.2 免疫进化算法及其应用
        5.5.3 免疫进化算法实现技术
    5.6 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优化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
        5.6.1 人工免疫进化算法求解黑河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优化模型过程
        5.6.2 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优化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系统研究
    6.1 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基础
        6.1.1 评价的目的和内容
        6.1.2 评价系统判别准则
        6.1.3 评价关键技术
    6.2 评价指标的选取
        6.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6.2.2 评价指标的初选
        6.2.3 评价指标的筛选
        6.2.4 评价指标数据的预处理
    6.3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6.3.1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方法确定
        6.3.2 组合赋权法确定综合权重
    6.4 综合评价方法
        6.4.1 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6.4.2 投影寻踪决策法
        6.4.3 基于模糊隶属度的DEA/AHP的三阶段综合评价方法
        6.4.4 水资源配置合理性综合评价系统计算流程
    6.5 黑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计算分析
        6.5.1 不同配置方案各评价区域的指标值
        6.5.2 不同配置方案合理性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6.5.3 不同配置方案水资源利用情况比较
        6.5.4 不同配置方案规划水平年水资源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分析
        6.5.5 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推荐
    6.6 黑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本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7.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四、用多准则二阶模糊决策对退耕还林项目的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集成机器学习与面向对象影像分类的大区域林地信息提取及其泛化能力研究[D]. 陆海霞. 兰州大学, 2019(08)
  • [2]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与建议[D]. 郭旭东. 甘肃农业大学, 2018(09)
  • [3]密云水库森林景观恢复优先区与恢复策略研究[D]. 李皓.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4]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及优化[D]. 邓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0)
  • [5]城市近郊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D]. 欧定华. 四川农业大学, 2016(03)
  • [6]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挖掘分析与政策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陈昱. 华中农业大学, 2012(11)
  • [7]水资源利用的效益分析及结构演化研究[D]. 吕素冰. 大连理工大学, 2012(09)
  • [8]基于湖泊流域水污染控制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以云南洱海流域为例[D]. 龚琦.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4)
  • [9]大型湖泊水库的环境管理模式研究[D]. 黄彬彬. 武汉大学, 2010(05)
  • [10]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其评价研究[D]. 袁伟. 浙江大学, 2009(09)

标签:;  ;  ;  ;  ;  

多准则二阶模糊决策的退耕还林工程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