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开拓视野,求异创新

夯实基础,开拓视野,求异创新

一、夯实基础·拓宽视野·求异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魏俊华[1](2018)在《职业高中艺术班历史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某职业高中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观念的进步,必将会有更多的学生进入职业高中,成为职业教育培养下的技能型人才。而职业高中的文化课教学,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与普高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为了提高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急需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教育形态下的文化课教学的研究。职业高中艺术班历史教学更是如此,本次研究,研究者在查阅、收集了相关文献资料后,认识了国内职业高中艺术班历史教学的研究现状,发现这一方面的研究非常有限,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和提高教学水平的需求,所在的职业学校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及其当前国家深化对教育认识的要求,本着发现并解决职业高中艺术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历史教育的重要意义,确定了将职业高中艺术班历史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作为研究的问题。研究者在把握某职业高中现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和经验总结法,分析职业高中艺术班历史教学的目的及特点,学生的特点,历史教学与艺术班学生的关系。根据分析的结果,尤其是历史教学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来设计问卷、拟定访谈提纲。采用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经验总结法,调查职业高中艺术班历史教学的现状,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基于研究事实,提出职业高中艺术班历史教学的策略建议:一是转变教学观念,改进历史教学方法,建议教师要加强学习,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课程理念,不断对历史教学进行反思,利用多媒体工具辅助历史教学;二是优化历史教学设计,加强历史学法指导,建议教师整合历史教材内容,设立艺术班分层教学目标及要求,加强历史方法指导;三是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建议教师加强历史教学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关注学生历史课堂状态,师生及时沟通,不断交流。

蒋志辉[2](2018)在《在线开放课程中教师支持行为对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纵观教育发展和研究的历程,教育系统中的环境会变、媒体会变、方法会变……但始终不曾改变的就是教师与学习者之于教育的“双主”地位。在线开放课程是实现以个性化、差异化教育和终身教育为关键词的教育信息化蓝图美景的有力推手,提升学习者满意度是在线开放课程提质扩容、化茧成蝶的重要突破口。提供可感知的教师支持行为是助提学习者满意度的关键所在。当下,教育从纯公益性事业逐步迈向兼具开放性、投资性、消费性等服务性事业的新型教育综合体。这一深刻的变化正在悄然形成一种基于师生间的新型“供给——感知”的供需关系。鉴于此,确定以“在线开放课程中,教师支持行为对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为目标,需要基于对学习者感知满意度与教师支持行为的具体内涵及本质进行全面的探究与透视,才能洞悉相互间的影响与作用,厘清与寻径其原理。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教师支持行为与学习者满意度间‘利益均衡’最大优化融合”的愿景。针对源自在线开放课程中教师支持行为对学习者满意度影响的现实问题。本研究通过意义与价值的分析、现有文献的梳理、局限性的甄别、问题目标的确定、研究内容的选择,逐步架构基于“问题——方法”的整个逻辑推进思路,进而聚焦于三个核心问题:“在线开放课程中学习者感知的满意度是什么样的?”、“教师的支持行为构型又是如何形态?”及“教师支持行为提升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关系与作用机制如何?”第一,基于“教师提供支持行为与学习者感知间存在差异性”的教育共识。通过影响学习者满意度之核心因素(学习者预期、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及学习者满意度)的分析与界定,借鉴美国顾客满意度模型(ACSI)和技术接受模型(TAM)的基础之上,提出研究假设,借助问卷数据分析,构建在线开放课程中学习者感知的满意度模型。研究发现,在教师方面、学习者方面、关键因素,以及基础因素等四个方面对学习者满意度存在影响。与此同时,在厘清与寻径模型中的重要路径关系时发现,“学习者预期直接影响学习者满意度”和“感知价值完全中介作用于感知质量和满意度”等二个重要关系的存在。此研究发现为教师支持行为应该如何提升学习者满意度奠定了理论基础与实践场域。第二,从学习者的诉求视角出发,探寻教师支持行为的维度构成与模型构建。为剖析教师支持行为对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必须构建学习者可感知的且与在线开放课程匹配的教师支持行为模型。因此,对教师支持行为的内涵、概念结构、理论基础及在线开放课程中的教师支持行为进行递推式分析与阐述,借助扎根理论等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在线开放课程具体实践教学中收集到的学习者反思日志、平台数据等多维质性材料进行相关内容分析,分析学习者对于教师支持行为各维度较于传统教师的诉求差异。同时,为回应质化研究的讨论与总结,进一步从量化分析的视角,进行了问卷设计与检验,对教师支持行为构成进行探究。最后,构建了基于学习者诉求视角下的在线开放课程中教师支持行为模型。结果表明,学习者感知的教师支持行为的各结构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第三、教师支持行为构成的复杂性与学习者对支持服务的感知情境性决定了它对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不可能是简单的、线性的、单维度、单层次、静态的关系。因此,在基于已构建的学习者满意度模型和教师支持行为模型的基础之上,探究教师支持行为的不同维度之于学习者满意度的相互关系、作用及机制影响分析。研究发现:①教师支持行为正向影响学习者满意度;②感知质量在教师支持行为对学习者满意度影响机理中存在中介效应,具体为交互质量在教师情感性支持、知识性支持中存在中介作用,平台易用性在教师工具性支持存在中介作用,课程有用性及课程质量在教师知识性支持对学习者满意度影响中存在中介作用;③感知价值在教师支持行为对学习者满意度影响机理中存在中介效应,具体而言为感知价值在教师社交性支持和知识性支持对满意度的影响中存在中介作用;④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在教师支持行为对学习者满意度影响路径中存在调节效应,具体为自我调节能力在教师情感性支持和社交性支持中调节效应受到自我调节能力强弱的影响,但是始终正向调节知识性支持对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教师工具性支持对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中没有起到调节作用。最后,从教师支持行为的视角对其学习者满意度这样一个既主观又感性的概念进行研究与探讨,难免会受其他一些因素的限制与局限,对其结果的表述可能存在偏颇,不能做到尽人如意。因此,站在教师支持行为、学习者满意度及在线开放课程等三个元素综合考量的视角,提出后续研究如何实现“教师支持行为与学习者满意度‘利益均衡’下的最大优化融合”的研究思路,为在线开放课程中教师及管理者提供了建议及措施。对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正视与反思了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指出研究延深方向:革新在线学习理念,构建“支持服务复合体”生态圈;定位教师发展观念,由“孤军奋战”转向“群策群力”;注重教师支持行为供给,彰显“个性化、差异性、精准化”之魂。总体而言,本研究通过全面审视在线开放课程下学习者的诉求,针对在线开放课程发展的现状与困境,遴选了教师支持行为对学习者满意度影响为研究问题,在梳理与厘清概念问题的基础之上,构建了学习者感知满意度模型和教师支持行为模型,探究了教师支持行为与学习者满意度间的影响关系和作用机制,指明了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和路径。

王会亭[3](2017)在《基于具身认知的教师培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端于新世纪之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转向内涵式发展的同时,也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挑战。而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是教师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共同组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师教育体系,同时,教师培训也是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在需要。教师培训的质量不仅关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也关乎学生的整全发展,还关乎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当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方向推展,提高教师培训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鉴于此,近年来,教师及其培训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已将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列入我国基础教育当前改革和发展规划工作的一个重点,明确提出要“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启动了国家级层面的教师培训工作(简称“国培计划”)。与此同时,省级教师培训、县区级教师培训、校本培训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尽管教师培训备受关注与重视,但其实施效果却并不理想。教师培训即教师学习的过程,其效果深受教师培训相关行为主体的认识论的影响。当前教师培训效果不彰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源则在于对人类认知与学习本质的误解。因此,当前教师培训走出困境的重要出路就在于重新认识人类的认知和学习活动。而被誉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具身认知对于人类的认知与学习有全新的认识与把握。它认为,认知、思维、记忆、学习、情感和态度等是身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塑造出来的。从本质上来说,心智是一种身体经验,身体的物理体验制约了心智活动的性质和特征。心智基于身体、源于身体。具身认知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认知与学习发生的条件和内在机理,这正好为本研究的进行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哲理上的依据。因此,本研究以具身认知为理论视域,以复杂性思维、关系思维为导引,以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是教师专业实践的改善为基点,以教师培训的核心要素为主线,以“不同的认知范式会对教师培训造成不同的影响为核心观点”,以问题解决为旨归,对教师培训如何走出困境进行了阐释与反思。具体而言,本论文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界定了研究中出现的核心概念,指出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一章为了廓清教师培训的逻辑起点,首先阐释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实质及其发展阶段,接着勾画了何为教师的理想形象,最后分析了教师的应然素质。第二章介绍了离身认知的思想渊源、主要流派、核心观点及主要困厄,使我们对离身认知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第三章选取S大学承办的两个“国培计划”项目为研究个案,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从本体论、价值论、知识论、方法论等四个维度剖析离身认知对教师培训造成的危害。第四章首先阐述了具身认知的实质意涵及具身效应,接着介绍了具身认知产生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最后分析了具身认知的优势、局限及未来路向,使我们从本体论意义上对具知认知有一个全面、客观的把握,为具身认知理论在教师培训中的合理运用奠定基础。第五章在分析具身认知用于指导教师培训适切性的基础上,指出教师具身培训应遵循悬置与还原、体验、反思等原则,进而从本体论、价值论、知识论与方法论等四个层面阐述了具身认知对于提升教师培训质量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教师具身培训的理想范型。结语部分主要阐明离身认知与具身认知都有其价值与限度,强调要客观、辩证地对待这两种理论,并指出在运用具身认知理论观照教师培训时,要避免落入“技术至上”的窠臼。

郁红美[4](2015)在《指导学生多元阅读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研究》文中指出大数据时代,全民阅读势在必行,处于成长和发展中的中学生的语文阅读更是备受关注。语文阅读是初中语文学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增长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重要抓手。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充分而有效的阅读,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至关重要。而当前乡镇学校初中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1)阅读环境过于功利化,学生阅读兴趣不高;(2)阅读内容,特别是阅读教学内容单一化;(3)阅读教学指导方法低效化;(4)阅读教学评价机制片面化。本研究选择了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这样一所乡镇学校作为研究个案,来具体剖析学生阅读以及阅读课堂教学反映出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给出一些策略和建议,为进一步促进乡镇学校阅读教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本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多元阅读的定义和意义,为实践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调查分析乡镇学校学生阅读以及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着重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认真的反思和研究;第三部分是针对存在问题,探寻指导学生多元阅读,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途径和策略:○1创设良好阅读环境,培养学生阅读兴趣○2合理选择和安排阅读内容○3完善阅读指导方法○4丰富阅读评价。

李道勇[5](2014)在《大都市区多中心视角下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发展》文中提出面对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及持续快速城镇化的冲击,我国大都市区正面临着进一步巨型化、高密度、连绵发展带来的发展压力,必须引导城市空间形态由高强度单中心向功能相互渗透的多中心空间结构转变,并通过建立高效便捷的联系通道以提高综合承载力,才能适应大都市区的发展需求。新城作为大都市区多中心空间体系和高密度城镇群体的有机组成单元,是承载大都市区城市功能的重要节点,也是推动大都市区整体功能与结构优化的关键地区,轨道交通则因其快捷、准时、安全、大容量的特点能有效提高新城与其他城市组团的交通可达性而成为区域空间联系的首选。实践证明,实现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发展是大都市区建构多中心空间体系的客观要求,也是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大都市区高密度空间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全文始终贯穿着如何实现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对世界各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理论、方法与实践进行剖析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以大都市区多中心空间发展的一般现象与普遍规律为导向,梳理了我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主导现象并对问题进行了归纳,结合国际实践活动的研究,总结了影响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集中在新城与轨道交通的建设动机、内在关系以及功能空间的组织和保障机制等方面。论文通过综合分析新城的建设条件、轨道交通的建设时机及其类型等,提出不同状态下轨道交通与新城在时序配合上的协调对策。开发前必须客观论证新城与轨道交通的建设可行性,合理选择轨道类型,加强二者之间的联合开发,科学确定以轨道交通为导向的新城土地开发时序。主城区内外轨道交通线路在功能定位、技术特征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基于新城组团的优先发展,论文首先对外围轨道线路的速度目标值进行了探讨,对沿线站点类型、站点间距及其影响区范围进行了综合研究,然后从新城空间布局、土地使用类型、开发强度、土地利用价值等方面对轨道交通导向的新城土地使用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轨道交通导向的新城功能空间的成长主要体现在如何通过产业空间建设促进主城区内部的功能梯度转移以及缺失功能的培育,应从大都市区整体产业结构的布局与整合的角度出发,主动承接主城区转移产业,并借助轨道交通积极培育新型产业空间,逐渐实现新城工业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升级与转换,进而实现主城功能内涵的提升与新城功能的外延扩张和成长。同时,新城中心区的有效供给是主城功能疏解的源动力,发挥轨道交通的通达优势,培育新的、强大的新城中心才能实现主城区功能空间重叠的有机疏解。论文通过明确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目标,从新城的产业、创新、生态、文化、健康五个角度出发,构建出相应的指标体系和理论方法,对空间系统的协调发展状态和过程进行评价分析,进而为揭示矛盾成因和协调管理提供分析基础。最后,论文分别从区域与新城两个层面提出促进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整合策略与规划方法,并对相关的制度改革方向进行了探讨。

武春娟[6](2013)在《专家型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逐渐成为国际教育研究的主题和方向之一。本人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发现已有的研究中,从内容方面,多关注教师某一方面的发展而忽略了教师作为“人”的全面发展;从方法方面,多使用单一的研究方法而忽略了教师发展的动态性和社会性所导致的复杂性。根据质性研究的特点,本文选取现象学、解释学和过程哲学作为本个案研究的理论基础,分别选择了观察法、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展示化学专家型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素质变化,揭示化学教师专业发展历程以及影响专业发展的因素。文中选取江苏省化学特级教师严西平老师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通过课堂观察,比较严老师与另一位老师对同一教学内容教学情况、严老师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班级的教学情况以及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学阶段的情况等三方面的比较分析,研究严老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挖掘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展现的专业素质。此外,通过对严老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教案和学术论文的内容分析展示其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等专业素质的变化。通过访谈,我们研究了严老师在成为专家型化学教师过程中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总结了影响他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开阔的视野;专业反思和专业进取能力;终身学习的思想和习惯,重视学生发展的职业情怀。

刘亚云[7](2011)在《社会转型期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整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整个社会也正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这就使得我国原有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失去了有效运作的土壤,中国体育也走到了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十字路口。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如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就成为摆在我国理论界和体育主管部门面前的一大难题。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和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结合我国竞技体育的具体实践,综合运用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人才学和运动训练学等多学科知识,以竞技体育产品性质研究为切入点,介绍了国外部分国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通过回顾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历史沿革,分析了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探究了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了实现中国竞技体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存的保障措施。研究认为:(1)单一的竞技体育人才国家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建国以后实行的举国体制,培养周期长、投入金额大、运动寿命短、淘汰率高等问题一直深受社会诟病。我国民众对竞技体育的胜负观已经发生变化,国人对竞技体育的心态也日渐成熟理性。同时,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深层次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原有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所赖以生存的政治制度正在丧失必要的社会基础。(2)竞技体育产品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其供给主体应包括国家、市场和社会,因此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应该包括国家、市场和社会等多种培养主体。(3)由于市场经济地位确立,市场化改革全面铺开,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市场化改革也已初见成效,目前已经出现包括国家培养、高校培养、俱乐部培养及家庭培养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局面。(4)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各不相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美国是以学校为中心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德国是以体育俱乐部为基础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澳大利亚是以体育组织为中心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俄罗斯是以体育运动学校为基础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日本是以学校和俱乐部为基础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但各种培养模式却都有一些共同特征,主要表现在:各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都注重本国国情和具有鲜明的特色;各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都注重体育与教育的结合;各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大多走政府和社会相结合的道路;各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都建立在广泛的群众体育基础上。(5)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改革应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体育与教育相结合、兼容并存与各有侧重相结合、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原则,与传统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充分满足了社会资本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参与需求,弱化了国家培养的主导地位,凸显学校培养的主体地位,兼顾了投资主体与运动项目的结合,既借鉴国外的经验又体现了中国特色。为使多种培养模式“并行不悖、各有侧重”,实现多元化培养模式的效能最大化,必须进行观念更新、制度创新、政策调整和法律完善。

二、夯实基础·拓宽视野·求异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夯实基础·拓宽视野·求异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职业高中艺术班历史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某职业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1.从国家层面来看:深化对教育的认识
        2.从学校层面来看:促进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
        3.从个人层面来看:提高历史教学水平
        4.从教学层面来看:发现并解决艺术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5.从课程层面来看:充分认识历史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概念界定
    (一)文献综述
        1.研究现状
        小结
    (二)相关概念界定
        1.职业高中
        2.职业高中艺术班
        3.职业高中艺术班历史教学
三、某职业高中现状及艺术班历史教学
    (一)学校现状
        1.基本情况
        2.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二)职业高中艺术班历史教学
        1.职业高中艺术班历史教学的目的与特点
        2.职业高中艺术班学生的特点
        3.历史教学与艺术班学生的关系
四、历史教学现状调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教师的访谈实录
        1.对学生的问卷调查
        2.对教师的访谈实录
    (二)对学校历史教师课堂教学的观察与思考
        1.W老师课堂教学的资料整理
        2.对W老师课堂教学的观察与思考
        3.L老师的课堂教学的资料整理
        4.对L老师课堂的观察与思考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教学观念转变较慢,历史教学方法单一
        2.历史教学设计不充分,历史学法指导不足
        3.学习历史(科目)主动性不足,遇到困难容易放弃
        4.历史课堂效率低下,师生交流、沟通不足
        5.历史学习方法不足,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
五、职业高中艺术班历史教学策略建议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进历史教学方法
        1.教师要不断更新相关历史学科知识及教育教学知识
        2.教师要不断对历史教学进行反思
        3.利用多媒体工具辅助历史教学
    (二)优化历史教学设计,加强历史学法指导
        1.整合历史教材内容
        2.设立艺术班学生的分层教学目标及要求
        3.加强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三)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1.加强历史教学过程中的监督与检查
        2.关注学生历史课堂的状态
        3.师生及时沟通、不断交流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职业髙中艺术班历史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后记

(2)在线开放课程中教师支持行为对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1.3 研究意义
        1.1.4 研究价值
    1.2 概念界定
        1.2.1 在线开放课程
        1.2.2 教师支持行为
        1.2.3 学习者满意度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访谈法
        1.3.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论文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何为其撑:理论基础的综述
        2.1.1 方法论及方法的综述
        2.1.2 满意度模型理论
        2.1.3 学习支持服务理论
        2.1.4 “S-O-R”理论
        2.1.5 自我调节学习能力
    2.2 有何可为:相关研究综述
        2.2.1 在线开放课程学习支持相关研究
        2.2.2 在线开放课程中教师的研究
        2.2.3 在线开放课程中教师支持行为研究
        2.2.4 在线教师支持行为与学习者满意度研究
        2.2.5 研究述评
    2.3 本章小结
3 在线开放课程中学习者感知的满意度模型构建
    3.1 相关概述
    3.2 因素分析
        3.2.1 学习者预期
        3.2.2 感知质量
        3.2.3 感知价值
        3.2.4 学习者满意度
    3.3 研究假设
    3.4 研究设计
        3.4.1 问卷的编制
        3.4.2 数据的收集
    3.5 数据分析结果
        3.5.1 信度与效度检验
        3.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3.5.3 感知质量二阶模型拟合分析
        3.5.4 假设验证
    3.6 讨论分析
        3.6.1 透视与探究:感知质量由四个二阶潜变量构成
        3.6.2 厘清与寻径:模型中的重要路径关系
    3.7 本章小结
4 在线开放课程教师支持行为模型构建
    4.1 问题缘由
    4.2 扎根理论视域下在线开放课程中教师支持行为构建
        4.2.1 扎根理论方法阐述
        4.2.2 质性数据收集过程
        4.2.3 质性数据编码过程
        4.2.4 质性研究结果与讨论
    4.3 在线开放课程中教师支持行为问卷的设计与检验
        4.3.1 问卷的编制
        4.3.2 问卷调查数据的收集
        4.3.3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4.3.4 学习者感知的教师支持的差异分析
    4.4 在线开放课程中教师支持行为结构模型构建
        4.4.1 在线开放课程中教师支持行为理论模型构建
        4.4.2 在线开放课程中教师支持行为模型检验与效应分析
        4.4.3 在线开放课程中教师支持行为模型构建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节
5 教师支持行为对在线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5.1 教师支持行为对在线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
        5.1.1 教师支持行为对学习者满意度的关系探究
        5.1.2 教师支持行为对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机制探寻
        5.1.3 感知质量为中介的教师支持行为对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
        5.1.4 感知价值为中介的教师支持行为对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
    5.2 教师情感性支持对在线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
        5.2.1 教师情感性支持促进感知交互质量,从而提高满意度
        5.2.2 感知价值未在教师情感性支持对满意度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
    5.3 教师社交性支持对在线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
        5.3.1 交互质量在教师社交性支持与满意度间的效应分析
        5.3.2 感知价值部分中介于教师社交性支持对满意度的影响
    5.4 教师工具性支持对在线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
        5.4.1 教师工具性支持对学习者满意度影响的中介变量:平台易用性
        5.4.2 感知价值未存在中介效应于工具性支持对满意度的影响
    5.5 教师知识性支持对在线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
        5.5.1 教师知识性支持通过多元变量作用于学习者满意度
        5.5.2 教师知识性支持提升感知价值,进而作用于满意度提高
    5.6 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于教师支持行为对在线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
        5.6.1 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的提出
        5.6.2 测量工具:自我调节学习能力问卷
        5.6.3 学习者感知的教师支持行为对满意度的作用:有调节的模型检验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讨论及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讨论
        6.2.1 情感性支持对在线学习者满意度的作用机制
        6.2.2 社交性支持对在线学习者满意度的作用机制
        6.2.3 工具性支持对在线学习者满意度的作用机制
        6.2.4 知识性支持对在线学习者满意度的作用机制
    6.3 研究启示
        6.3.1 感知质量向感知价值转换的理性思考:在线学习者满意度提升的关键
        6.3.2 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在线学习者满意度提升的灵魂
        6.3.3 教师支持行为:在线学习者满意度提升的核心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1.1 构建在线开放课程中学习者感知满意度模型
        7.1.2 构建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师支持行为模型
        7.1.3 探索教师支持行为对在线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机制
    7.2 创新之处与不足
        7.2.1 创新之处
        7.2.2 不足之处
    7.3 后续研究与展望
        7.3.1 革新在线学习理念,构建“支持服务复合体”生态圈
        7.3.2 定位教师发展观念,由“孤军奋战”转向“群策群力”
        7.3.3 注重教师支持行为供给,彰显“个性化、差异性、精准化”之魂
    7.4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在线开放课程中教师支持行为对学习者满意度影响调查问卷
附录2: 在线开放课程中教师支持行为对学习者满意度影响访谈调查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基于具身认知的教师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目标与问题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六、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教师培训的始基:对教师专业发展、理想形象及素质的理解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实质及其阶段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第二节 教师的理想形象--反思性实践者
        一、教师形象概述
        二、教师的理想形象:从教学技术员到反思性实践者的转向
    第三节 教师的素质
        一、教师素质的内涵
        二、教师素质的结构
第二章 渊源、流派与困厄:对离身认知的审视
    第一节 离身认知的思想渊源
        一、身心二元论
        二、功能主义
        三、思想语言假说
        四、图灵测试
    第二节 离身认知的主要流派与困厄
        一、符号计算主义
        二、联结主义
        三、离身认知的困厄
第三章 教师离身培训的缺陷:来自现场的调查
    第一节 教师培训个案介绍
        一、S大学的基本情况
        二、S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的基本情况
        三、本研究中的教师培训项目简介
    第二节 教师离身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本体论:身心分离
        二、价值论:为什么培训
        三、知识论:培训什么——学科本位
        四、方法论:怎样培训
第四章 认识“第二代认知科学”:对具身认知的探讨
    第一节 具身认知的内涵与效应
        一、具身认知的内涵
        二、具身效应
    第二节 具身认知产生的基础
        一、哲学基础
        二、心理学基础
    第三节 具身认知的优势、局限与未来进路
        一、具身认知的优势
        二、具身认知的局限
        三、具身认知的未来进路
第五章 超越与贡献:具身认知在教师培训中的运用
    第一节 具身认知用于指导教师培训的适切性
        一、把“人”当作“人”
        二、缄默知识习得的主要途径
        三、契合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
    第二节 教师具身培训的主要原则
        一、悬置与还原
        二、体验
        三、反思
    第三节 具身认知在教师培训中的价值体现
        一、本体论:身心一体
        二、价值论:为什么培训
        三、知识论:培训什么——问题中心
        四、方法论:怎样培训
    第四节 教师具身培训的范例——合作教学
        一、合作教学的涵义与缘起
        二、合作教学的典型模式
        三、合作教学高度契合教师具身培训的理念与要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4)指导学生多元阅读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多元阅读的定义和意义
    第一节 多元阅读的定义
    第二节 多元阅读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学生阅读现状调查设计及其成因分析
    第一节 学生阅读现状调查设计及调查结果统计
        (一)调查设计
        (二)调查结果统计
    第二节 学生阅读低效及语文课堂教学低效形成原因的分析
        (一)阅读兴趣缺失
        (二)阅读内容选择单一
        (三)阅读指导方法低效
        (四)阅读评价机制片面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指导学生多元阅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
    第一节 创设良好阅读环境,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
        (一)校内教师的积极引导
        (二)校外家长的有效鼓励
        (三)社会中群体活动的倡导促动
    第二节 合理选择和安排阅读内容的策略
        (一)内容选择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
        (二)内容选择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素养、人文素养
        (三)内容选择要“海纳百川”
    第三节 完善阅读指导方法的策略
        (一)鼓励质疑提问,巧妙设计问题
        (二)用多变的课堂模式拓宽学生阅读理解的深度、广度
        (三)用多样的教学媒介、活动促进阅读分享、共鸣和升华
    第四节 丰富阅读教学评价的策略
        (一)尊重学生的最初阅读体验,呵护学生的阅读自信心
        (二)立足多种活动的开展,全方位看待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三)在“严苛”与“宽容”中前行,用阅读评价指引新的阅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后记

(5)大都市区多中心视角下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多中心高密度集聚: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
        1.1.2 城乡空间一体布局: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1.1.3 大都市区空间重构:快轨时代”的新城开发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上篇 理论与经验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述评
        2.1 研究范畴与研究视角的确定
        2.1.1 大都市区概念界定
        2.1.2 多中心的概念与内涵
        2.1.3 新城概念的再认识
        2.1.4 轨道交通的分类与特征
        2.1.5 研究视角的建立
        2.2 交通引导大都市区空间演化的理论基础
        2.2.1 对空间演化过程与特征的归纳
        2.2.2 对空间发展机理与机制的总结
        2.2.3 对空间布局政策与制度的概括
        2.3 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互动关系研究综述
        2.3.1 国外研究动态
        2.3.2 国内研究进展
        2.3.3 研究趋势总结
        2.4 轨道交通与新城空间协调发展的理论借鉴
        2.4.1 新理论思潮的基本思想
        2.4.2 根植新理论思潮的土壤差别
        2.4.3 理论指导实践的本土化原则
        2.4.4 理论框架的构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主导现象与问题梳理
        3.1 新城发展历程与总体特点
        3.1.1 随背景与城市职能演变的发展进程
        3.1.2 大都市区新城建设现状与实现途径
        3.1.3 当前大都市区新城建设的总体特点
        3.2 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与动因分析
        3.2.1 随政策和技术升级变迁的建设特征
        3.2.2 轨道交通建设的主要动因分析
        3.3 当前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中的特征梳理
        3.3.1 轨道交通对新城发展的积极效应
        3.3.2 轨道交通对新城发展的消极影响
        3.3.3 轨道交通与新城建设中的问题总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际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实践经验借鉴
        4.1 新城建设特征与战略调整
        4.1.1 以问题为导向的新城建设进程
        4.1.2 以目标为导向的新城开发模式
        4.1.3 各国新城发展历程分析与启示
        4.2 轨道交通与多中心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
        4.2.1 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与发展趋势
        4.2.2 轨道交通对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的作用
        4.2.3 大都市区多中心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与特征
        4.3 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4.3.1 日本东京:战略整合中的四个导向
        4.3.2 法国巴黎:规划实施中的五个策略
        4.3.3 新加坡:建设运营中的四个重点
        4.3.4 关键因素的分类与总结
        4.4 本章小结
中篇 机理与成长
    第五章 建设时机是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关键
        5.1 新城建设的可行性评价
        5.1.1 新城建设的目标探索
        5.1.2 新城建设的可行性论证
        5.1.3 新城发展不可行性研究
        5.2 轨道交通的建设时机与类型选择
        5.2.1 建设轨道交通的可行性论证
        5.2.2 轨道交通建设规模与城市规模的关系
        5.3 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建设时机协调
        5.3.1 新城轨道交通的特殊性
        5.3.2 轨道交通与新城建设的时序协调
        5.3.3 建设前需重点研究的其他问题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内在机理是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基础
        6.1 大都市区外围轨道交通线路的特殊性
        6.1.1 功能定位的转换
        6.1.2 技术特征的综合比较
        6.1.3 轨道交通市域线速度目标值的发展趋势
        6.2 新城轨道交通站点的类型与影响区细化
        6.2.1 功能导向视角下新城轨道站点的分类
        6.2.2 新城轨道站点影响区的四圈划分
        6.2.3 基于新城优先发展的站点间距设计
        6.3 轨道交通导向的新城土地利用特征
        6.3.1 轨道交通与新城空间布局结构
        6.3.2 轨道交通与新城土地使用类型
        6.3.3 轨道交通与新城土地开发强度
        6.3.4 轨道交通与新城土地利用价值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功能成长是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根本
        7.1 轨道交通引导下新城功能的成长与组织
        7.1.1 新城各阶段成长内涵与特征
        7.1.2 轨道交通引导下新城功能成长问题梳理
        7.1.3 轨道交通引导下新城产业功能组织解析
        7.2 轨道交通与新城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
        7.2.1 轨道交通对新城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
        7.2.2 新城产业发展对轨道交通的空间响应
        7.3 大都市区发展思维下新城产业的发展指向
        7.3.1 新城产业的发展原则
        7.3.2 新城产业的发展方向
        7.3.3 新城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同构
        7.3.4 新城与主城产业发展的竞合
        7.4 轨道交通引导下新城产业空间培育指南
        7.4.1 轨道交通与新城知识经济空间
        7.4.2 轨道交通与新城现代服务空间
        7.4.3 轨道交通与新城创意休闲空间
        7.4.4 轨道交通与新城都市型工业空间
        7.5 本章小结
下篇 评价与策略
    第八章 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空间的协调关系评价
        8.1 轨道交通与新城空间协调发展的目标体系
        8.1.1 目标体系的多维度导向
        8.1.2 目标体系的模块化构建
        8.2 轨道交通与新城空间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
        8.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分析
        8.2.2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8.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筛选
        8.2.4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与解释
        8.2.5 评价方法与评价模型
        8.2.6 评价影响分析与案例模拟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促进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9.1 区域视角下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策略
        9.1.1 鼓励轨道交通导向性和超前性的城市开发
        9.1.2 动态匹配轨道沿线运力与站点功能
        9.1.3 强化轨道交通导向的新城功能核心的培育
        9.1.4 架构层次性、网络化的区域联系通道
        9.1.5 基于区域效能优化的 HDL 空间调控
        9.2 新城视角下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的协调方法
        9.2.1 基于紧凑发展的密度分区与用地布局
        9.2.2 基于四维空间的活力提升与功能复合
        9.2.3 基于耦合效应的换乘优化与中心带动
        9.2.4 基于生态安全的边界保护与场所精神
        9.2.5 基于效能优化的节点间奏与街区尺度
        9.2.6 基于功能成长的空间培育与多元平衡
        9.3 促进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9.3.1 呼吁立法支持,建立高效统一的新城规划协调机制
        9.3.2 创新融资渠道,实行“政府+运营商+开发商”联合开发
        9.3.3 健全管理机制,构建长效开放的规划实施监督体系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的主要结论
        10.2 思考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我国部分大都市区新兴城市形态分布与轨道交通规划
    附录B 调查问卷
    附录C 轨道交通引导下国际大都市区多中心空间体系的建设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6)专家型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0.1 研究背景
        一 教师专业化是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
        二 新世纪的中国教育需要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0.2 研究意义
        一、促进教师专业健康发展
        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发展
    0.3 研究目的
    0.4 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专家型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综述
    1.1 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1.1.1 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
        1.1.2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
    1.2 专家型教师素养及专业发展的研究
        1.2.1 专家型教师的涵义
        1.2.2 关于专家型教师素养的研究
第二部分 专家型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理论基础
        2.1.1 现象学
        2.1.2 解释学
        2.1.3 过程哲学
    2.2 研究方法
第三部分 专家型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
    3.1 个案研究对象的选择
    3.2 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
        3.2.1 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师课堂教学的比较分析
        3.2.2 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班级教学的比较分析
        3.2.3 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学阶段教学的比较分析
第四部分 专家型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4.1 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的发展分析
        4.1.1 教学目标发生转变,体现教学理念的变化
        4.1.2 教学方法更灵活,体现教学选择能力在提高
        4.1.3 教学过程更合理,体现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
        4.1.4 教学内容更丰富,体现教学资源整合能力在提高
        4.1.5 教学反馈更及时,体现教学评价能力在提高
    4.2 教学研究能力的发展分析
第五部分 专家型化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5.1 教师专业发展历程的访谈
    5.2 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分析
    5.3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素质变化
        5.3.1 专业知识的发展
        5.3.2 专业技能的发展
        5.3.3 专业情意的发展
    5.4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5.4.1 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5.4.2 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开阔的视野
        5.4.3 终身学习的思想和习惯
        5.4.4 专业反思和进取的能力
        5.4.5 重视学生发展的职业情怀
第六部分 结论、启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启示
        6.2.1 教师自身要注意通过知情意的发展达成教师的专业发展
        6.2.2 师范教育机构增加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6.2.3 教师任教学校提供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
    6.3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7)社会转型期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假设
    1.6 主要内容
2 竞技体育产品性质及其人才培养特征
    2.1 竞技体育产品
        2.1.1 竞技体育的概念
        2.1.2 体育产品的概念
        2.1.3 竞技体育产品的定义
    2.2 竞技体育产品的性质
        2.2.1 准公共产品特征
        2.2.2 竞技体育产品的性质分析
    2.3 竞技体育产品的供给主体
        2.3.1 准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
        2.3.2 竞技体育产品的供给主体
    2.4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
        2.4.1 人才的概念
        2.4.2 竞技体育人才概念
        2.4.3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特征
    2.5 小结
3 国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状况及其经验借鉴
    3.1 部分国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状况
        3.1.1 美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3.1.2 德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3.1.3 澳大利亚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3.1.4 俄罗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3.1.5 日本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3.2 部分国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借鉴
        3.2.1 各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都注重本国国情和具有鲜明的的特色
        3.2.2 各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都注重体育与教育的结合
        3.2.3 各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大多走政府和社会相结合的道路
        3.2.4 各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都建立在广泛的群众体育基础上
    3.3 小结
4 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4.1 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历史沿革
        4.1.1 培养模式的初步形成阶段
        4.1.2 国家培养模式的强化与完善阶段
        4.1.3 多元培养模式的探索阶段
    4.2 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4.2.1 国家培养模式
        4.2.2 学校培养模式
        4.2.3 职业俱乐部培养模式
        4.2.4 家庭培养模式
    4.3 小结
5 影响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因素
    5.1 有利因素
        5.1.1 国民社会心态的变化
        5.1.2 国际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
        5.1.3 行政管理体制深层次改革的推进
    5.2 不利因素
        5.2.1 经济发展水平
        5.2.2 体育管理体制
        5.2.3 家庭教育观念
        5.2.4 学校应试教育
    5.3 小结
6 社会转型期中国竞技体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6.1 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指导思想
    6.2 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
        6.2.1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
        6.2.2 体育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6.2.3 兼容并存与各有侧重相结合原则
        6.2.4 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原则
    6.3 中国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6.3.1 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架构
        6.3.2 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
        6.3.3 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
    6.4 小结
7 社会转型期中国竞技体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存的实现保障
    7.1 观念更新是中国竞技体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存的基础
    7.2 制度创新是中国竞技体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存的动力
    7.3 政策调整是中国竞技体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存的关键
    7.4 法律完善是中国竞技体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存的保证
    7.5 小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夯实基础·拓宽视野·求异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职业高中艺术班历史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某职业高中为例[D]. 魏俊华.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5)
  • [2]在线开放课程中教师支持行为对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 蒋志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3]基于具身认知的教师培训研究[D]. 王会亭. 苏州大学, 2017(04)
  • [4]指导学生多元阅读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研究[D]. 郁红美. 苏州大学, 2015(06)
  • [5]大都市区多中心视角下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发展[D]. 李道勇. 天津大学, 2014(05)
  • [6]专家型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D]. 武春娟. 苏州大学, 2013(11)
  • [7]社会转型期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刘亚云.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

标签:;  ;  ;  ;  

夯实基础,开拓视野,求异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