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劳动力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浙江省劳动力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一、影响浙江劳动就业的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瑞佳[1](2021)在《中国建筑业产能利用及调节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业作为各行业赖以发展的支柱型先导产业,长期处于需求牵引供给状态,要素投入过于刚性,其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较低。产能过剩在建筑业产业界几成共识,但学术界至今有关建筑业产能利用水平的定量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运用静态和动态SBM模型测算了建筑业的产能利用率,接着选择能够解决变量内生性问题的系统GMM法考察了投资比重、技术水平、经济波动、市场竞争、国有比重、劳动就业以及政府干预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最后构建了一个基于建筑业产能的吸纳框架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从行业整体看,中国建筑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并不严重,但存在不可忽视的落后产能;从区域差异看,组间差异是区域建筑业产能利用水平差异的主要来源,要着重关注西部和东北地区产能过剩情况;从经济类型看,不能拘泥于国企产能利用水平低下的旧见解;从资质类别看,总承包企业的产能利用水平比专业承包企业高,但后者的动态调整能力更强。(2)建筑业产能过剩成因复杂,是由政府深度干预与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下,微观企业理性与非理性投资生产决策的畸形产物。从影响因素看,建筑业产能利用水平与经济波动、国有比重、技术投入之间呈正相关,与投资比重、市场竞争、上期水平、劳动就业及政府干预呈负相关。(3)从生产和需求两个角度分析建筑业产能的消纳路径,创新升级是化解落后产能的必由之路,战略改革能够使建筑产品更适应当下需求,开拓海外市场从空间上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对金融政策的敏感度则能使企业规避不必要生产带来的投资风险。

汪振林[2](2021)在《公共服务满意度对中间农民参与基层民主选举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等相关政策和理念的引导下,农业产业化,特别是“一县一产业”、“一村一品”等农村经济发展措施得到大力推进。农民面向市场进行农业经营活动,从事农业产业作物种植和畜牧业养殖,与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实现了从“自给小农”到“经济小农”的转型,加速形成了一批经营农业产业为主的中间农民群体。他们的收入水平在农村处于中等,主要利益关系在土地上,主要社会关系在村庄里。这一群体比其他农民阶层更加关心村庄事宜,在农村政治社会事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我国基层民主实践中,基层民主选举是我国农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民主权利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我国农民政治参与最为广泛的活动。中间农民作为留守村庄的主体,是参与选举投票的大多数,是基层民主自治的重要力量。他们与所生活的村庄联系十分密切,对公共服务的需求非常强烈,因此对农村公共服务的主观评价和利益诉求,越来越影响着他们在基层民主选举参与中的决策和行动。但是否各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都会产生这样的影响?不同类型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是否有差异?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影响和差异,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年的样本数据,使用多层线性模型(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和交叉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探讨了公共服务满意度与中间农民基层民主选举参与的关系,同时分析了不同类型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差异及其原因。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第一,相较于外出不以农业产业为经济收入来源的群体,中间农民的基层民主选举参与积极性最高,并且参与度是前者的两倍还多。第二,高需求度低依存度类型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对中间农民的基层民主选举参与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这是一种“保障性政治参与”,表示这样的公共服务得到较好的满足之后,能够保障和增强农民的政治参与意愿。第三,高需求度高依存度类型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与中间农民的基层民主选举参与度呈U型结构关系,满意度处于最低和最高两端的中间农民群体,选举参与度最高。第四,低需求度低依存度类型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对中间农民的基层民主选举参与没有显着影响。中间农民对该类型公共服务的需求偏好较低,该类型公共服务与村委会的联系也弱,因此中间农民缺乏就此类公共服务在基层民主选举中“设置议题”的动力,也即此类型公共服务还不足以影响中间农民在基层民主选举中的行动。在对研究结论进行分析和探讨深层次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应的研究建议:第一,继续加强农村地区在高需求度低依存度类型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这是中间农民,同时也是广大留村农民,参与基层民主自治的基础保障。第二,对于高需求度高依存度类型中的社会保障服务和社会管理服务,应当注重对村委会的监督和帮助,及时回应和满足低满意度群众的诉求,实现农村社会和基层民主机制的有序运行。第三,通过扩宽中间农民参与农村基层治理的途径、加强劳动就业服务供给等方式,激发中间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中间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

杨阳[3](2020)在《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性别平等的视角》文中提出教育公平作为衡量社会文明和进步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受到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重视。然而,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偏见一直是个国际性问题,在高等教育300多年发展的历史中,女子高等教育不过区区的100多年而已。日本作为亚洲第一个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儒教圈国家,其女子高等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有独特的发展历程。本论文运用文献法、历史法、图表法、案例法和因素分析法,通过大量的事实和数据等资料,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进行研究。女性主义作为一个新兴的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强烈的批判意识,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领域发起挑战。以女性主义的视角,观察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性别平等与女子高等教育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四个基本问题:第一,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基于什么样的性别平等观念发展起来的?第二,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如何落实性别平等的?第三,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都发挥了什么样的功能?第四,影响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促进性别平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本论文以日本女子高等教育与性别平等之间的作用关系为横轴,以作者所支持的历史分期为纵轴建立分析框架,借助女性主义理论及女子高等教育的相关理论,系统地分析和论述了战后70余年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和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论文重视女子高等教育发展与性别平等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清晰地从教育对社会整体及女性学生个体两方面明确各阶段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所发挥的功能,并结合结构、价值、话语三个维度反观社会现实对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功能的制约,分析了日本社会形式上的性别平等和现实中的性别平等之间的分裂、矛盾和冲突以及逐步解决这种表里不一问题的策略,对于儒教圈国家的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特别是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具有参考价值。通过综合探究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战后日本高等教育体系内,长期存在一种基于生理性别的知识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一方面促使日本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另一方面也加固了既有的性别价值秩序。纵观战后70余年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迁史,可以发现,在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高学历女性群体始终处于被动的处境。但随着日本社会环境的变化,日本女性尤其是高学历女性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分为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及意义、研究方法及视角、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概念界定及历史分期五部分,在细致梳理问题意识、总结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本论文的问题意识、研究构想、分期结构等作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第二章,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分为女性主义理论、女子高等教育相关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三节,系统梳理了女性主义发展的历史、理论流派、哲学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女性主义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以表明女性主义作为本论文的研究视角、理论基础的合理性与可能性。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则针对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期式的论述分析。其中,第三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确立期,集中分析论述战后初期到1960年代中后期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第四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扩大期,集中分析论述1960年代中后期到1990年代中期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第五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革期,集中分析论述1990年代中期至今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为方便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阶段性对比,依照本研究所建立的分析框架,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分别对时代背景和对女性的价值期待、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及变化、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四个主要内容进行了剖析,并阐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内涵的性别平等观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内在机制。第六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迁过程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根据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得出的关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阶段性发展的结论,对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脉络进行梳理,并对本研究提出的研究问题进行了回应。

韩国英[4](2020)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政策研究》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与日俱增,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90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16%,人均GDP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28.4%,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公共服务方面看,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73个,比1949年增长56.7倍;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9.7万个,增长了 271倍;卫生技术人员952万人,增长了 17.8倍,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2%,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3%;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着提升。然而,基本公共服务的数量、质量和种类,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异问题还很突出。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发展的基础与潜力,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瓶颈”。同时,财政的主要职能就是提供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则是财政施策的最终目标。因此,在新时期,研究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关系,财政如何施策推进减少基本公共服务的区域差异尤为必要。当前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大多集中于基本公共服务化的供给责任主体、财政能力均等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的关系,基本公共服务化水平评估、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逐步深化,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基本公共服务更具有空间特点,需要兼顾社会维度和空间纬度进行研究。本文主题就是对当前基本公共服务是否区域均等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基本公共服务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关系,探索通过系统的财政政策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本文分析框架使用了“理论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实证评估一财政政策研究”的研究架构。第一部分为基本概念和理论研究(第一章和第二章)。先是对将要研究的主题进行概念界定,分别从学界和政府政策规定两方面来阐释“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区域性、基本性和均等化特点,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并从财政支出视角来观察要研究的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就要将人民逻辑和财政逻辑结合起来,在研究的过程中运用了福利经济学、公平正义理论、公共财政理论和治理理论。当前国内外对该主题的研究主要是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实证分析,政府和财政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财政均等化与基本公共服务之间的关系,以及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作用等。第二部分为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实证研究(第三章)。按照全面、科学、合理、可及的原则,构建了 7大类34个指标,运用综合评价法,对2007年至2017年公共教育、医疗保障、社会保障与服务、公共文化、劳动就业服务、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7个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横向均等化水平和纵向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同时结合财政支出安排情况,从资金投入和服务项目两个层面,全面反映31个省区市、东中西部片区和部分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的区域差异。第三部分为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与财政政策研究(第四、五、六章)这部分先是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FE)、随机效应模型(RE)、系统GMM广义矩估计模型,依次探讨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支分权度、转移支付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发挥财政综合治理的职能作用,不断完善财政政策,推进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转变财政“包揽过多”的角色倾向,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优化税制结构、构建多元协同治理体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多元主体供给局面;二是转变财政“经济优先”的支出倾向,调整完善支出结构,优化转移支付制度,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更多投向民生支出,解决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三是转变财政“供给”导向,以人民群众需要作为起始点,以绩效结果为目标,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本文力求在研究视角、内容、方法上有所创新。具体表现在:一是研究视角创新。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视角出发,将“点、片、面”的区域经济研究逻辑应用到基本公共服务的研究上,对全国、东中西部片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支撑点进行逐级深入研究。二是计量方法多样化。本着数据可及、最优、典型的原则,选取7大类34个指标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多元化量化评估方法进行评估。同时构建三个效应模型,对财政政策与基本公共服务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三是意见建议系统化。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新时代基本公共服务与新技术的融合,呈现了许多新特点,因此没有局限于单独城市辖区提出解决方案,而是在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基础上,从综合治理的角度出发,突出区域协同性、系统性,以期跨区域财政合作、多主体参与,各城市为了共同的目标系统发力,同频共振。

韩东[5](2019)在《农民工就业质量研究 ——基于与城镇职工的比较》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农民工在城镇就业的规模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已达到2.88亿人。规模庞大的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他们主要分布在建筑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行业,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与农民工稳定增长的就业数量相比,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却不容乐观,工资水平低、工作时间长、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小、劳动合同缺失、就业满意度低等问题已成为常态化,这不仅关系到农民工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因此,对农民工就业质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工就业质量的“高”与“低”是相对的,需要将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质量进行比较方能得出定论。然而,现有研究多是关注农民工群体本身的就业质量,而对于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质量差异的关注尚显不足。因此,本研究基于比较研究的视角,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质量进行横向比较,探讨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质量是否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考察个体特征、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就业特征和区域特征对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就业质量的影响,探讨上述因素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质量的影响是否相似。首先,基于国家统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20082018年期间发布的宏观数据,从宏观层面考察近十年间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变动趋势,发现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某些维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而某些维度尚未得到有效改善。从工资收入来看,农民工工资收入在过去的十年间提升最为明显,但与城镇职工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工作时间来看,农民工超时劳动情况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但劳动时间长、超时劳动仍然是常态。从社会保障来看,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会保障的人数有所增加,但大多数农民工仍然游离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从劳动关系来看,农民工劳动合同缺失现象尚未得到有效改善,近年来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甚至有所下降。从就业满意度来看,农民工就业满意度整体较低,但相对高于城镇职工就业满意度。其次,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作条件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相较于城镇职工,农民工工资收入相对较低,农民工超时劳动现象也相对更为严重,农民工长时间的劳动供给与其较低的工资收入形成鲜明的反差。就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收入的影响因素而言,个体特征、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就业特征和区域特征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收入的影响呈现出高度相似性。然而,就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作时间的影响因素而言,个体特征、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就业特征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作时间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工会作为组织型社会资本,仅降低了城镇职工超时劳动的可能性,而未对农民工工作时间带来保障。第三,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参加社会保障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相较于城镇职工,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问题更为突出。个体特征、人力资本、就业特征和区域特征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参加社会保障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健康状况仅对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情况有显着影响,单位性质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参加社会保障情况的影响略有不同。第四,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相较于城镇职工,农民工劳动合同缺失现象更为突出,劳动合同短期化特征也更为明显。个体特征、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就业特征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性别仅对城镇职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有显着影响,单位性质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的影响略有不同。第五,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由于参照群体不同,农民工对于就业的预期与其实际的就业状况相对较为匹配,因此农民工就业满意度相对高于城镇职工。个体特征、人力资本、就业特征和区域特征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受教育年限和职业层次仅对城镇职工就业满意度有显着影响,具体表现为受教育程度越高、职业层次越高的城镇职工就业满意度越高;工作时间仅对农民工就业满意度有显着影响,具体表现为超时劳动仅制约了农民工就业满意度的提升;务工地区仅对城镇职工就业满意度有显着影响,具体表现为西部地区的城镇职工就业满意度高于东部地区的城镇职工。最后,基于研究的主要结论,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农民工就业质量提升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建立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加强非公单位的工会建设力度、完善建筑业劳务用工模式等对策建议。

陈秋红[6](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改善:基于农民需求的视角》文中提出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基于浙江、安徽、四川3省的调查数据,描述了农民对改善农村各项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程度认知、满意程度评价,从需求视角剖析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有待改善的重点领域。研究表明:虽然目前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改善的政策措施重点基本能契合农民的有关需求,但农民对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仍有较强烈的需求;在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农民最看重的基本公共服务(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教育)与他们最不满意的基本公共服务(农村劳动就业和便民服务)所体现的需求应得到不同回应;不同地区应基于农民的主要需求明晰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重点领域;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成为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曾鹏[7](2019)在《我国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CGSS2015的数据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整体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位,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党和政府也非常重视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那么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如何呢?又有那些因素会影响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呢?首先,本研究利用CGSS2015数据对我国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以及九个分领域满意度的均值都在65分以上,处于较高水平;60%以上的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以及九个分领域的满意度都超过60分,持基本肯定态度。其次,本研究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OLS模型)和多层线性回归模型(HLM模型),从省级层面因素和个人层面因素分析影响我国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因素。研究发现: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大约有17.75%的变异来自省级层面因素,各省人均GDP、财政一般公共服务人均支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有负向作用,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上差异的显着性水平。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大约有82.25%的变异来自个人层面因素,其中,居民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民族、健康程度、地区、婚姻状况、城乡、政治面貌、政治参与情况、收入、单位性质、是否有房产、是否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阶层、公平感、幸福感等因素对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显着,达到统计学意义上差异的显着性水平。具体影响如下:女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高于男性;居民的年龄越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越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越低;汉族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少数民族居民;居民的健康程度越高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越高;西部地区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高于东部地区居民;未婚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已婚居民;农村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城市居民;党员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高于非党员;参加政治活动的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高于没有参加政治活动的居民;居民的收入越高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越低;国有部门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高于非国有部门居民;有房产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高于没有房产的居民;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高于未参加的居民;居民所处的社会阶层越高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越高;居民的公平感越强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越高;居民的幸福感越强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越高。

王通[8](2019)在《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地理空间结构(人口流动)和社会阶层结构(阶层流动)中的位置变化。从社会整体来看,社会流动是阶层结构优化的重要形式;从成员个体来看,社会流动是社会成员改善阶层状况或改变阶层类型的关键机制。兼具公共和个人双重属性的社会流动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面之一,是解读政治生活的关键视角。根据FJH假设的基本原理,社会流动模式是由社会的分工结构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在“两化叠加”(现代化和后现代化两个历史阶段近乎于嵌套在一起的时代特征)的时代背景下,描述和解释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流动的特征和规律具有理论和实践等双重价值。对于社会阶层关系的解读,马克思主义阶级范式和韦伯主义阶级范式是两种不同的理论逻辑。具体到社会流动分析,前者以阶层类型转变为聚焦,侧重于解读社会成员在城乡结构和产业结构等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变化,是一种结构性社会流动逻辑;后者偏重于阶层状况的升降变化,是对社会成员在高低有序的地位体系中位置变化的分析,是一种指标性社会流动逻辑。在社会转型期,结构性社会流动逻辑更适合形成对中国社会基本面变迁的有效解读。从历史变迁来看,中国的结构性社会流动模式经历了限制性阶段、区别性阶段和赋能性阶段等转变。这一历史进程是制度性阻滞作用不断弱化,而制度性支持作用日渐显示,同时,社会成员的个人能动作用日益强化的变化过程;并且,呈现出社会流动路径的多元化和社会流动机会的非农化等发展趋势。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是指中国社会流动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律。其中,社会转型是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形成的基础性因素;城乡关系变迁是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成因的基本线索;乡城社会流动为主要形式是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典型表现。这种特殊性具体表现为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三个层次。在宏观层面,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和对比来看,中国社会流动突显社会转型和政府主导等发展性特征,同时,城乡关系变迁和能动作用强化是社会流动模式变迁的重要线索。在中观层面,从社会成员在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中的流动来看,人口流动与阶层流动的含义重合、结构性社会流动与指标性社会流动的结果重合以及乡城社会流动与城城社会流动的时代重合等是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的重要特征。在微观层面,乡城社会流动作为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的主流形式,可以分为联根式社会流动、脱嵌式社会流动和发展式社会流动等三种结果;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相关数据来看,三种乡城社会流动形式的比重分为为45.15%、39.87%和11.54%(其他形式占比为3.43%)。这构成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本涵义。形成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础性成因在于中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成员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等是现代化进程中必然的伴生性现象。但是,农村人口基数大以及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上述转型过程的长期性;发展性城乡二元结构和制度性城乡二元结构并存增加了上述转型过程的复杂性;地区间产业布局差异以及公共服务水平梯度格局使得人口流动具备了阶层流动的属性。这构成中国社会流动格局的结构性成因。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释放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潜力;伴随社会流动,农村社会流动人口由“进城诉求”向“融城需求”转变,产生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需求。在中国社会流动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城市社会的人口容量和流动机会等现实制约并没有降低中国社会流动的规模,以非正规就业等形式进行流动成为中国流动人口的能动性选择。在具体的社会流动过程中,贫富差距扩大以及社会资本差距等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流动能力产生了实质性影响。但是,贫富差距的相对合理水平以及信任文化的可塑属性等则为社会成员的能动精神提供了作用空间。然而,基础教育资源的城乡配置差距弱化了农村社会成员获得优质流动机会的能力,这对政府强化社会公平职能提出了实质需求。对当前的社会流动格局进行综合归纳是学术研究的基本任务。对此,部分媒体和学者偏向于进行阶层固化的解读,并使得阶层固化成为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的“热门标签”。作为对当前社会流动问题的集中揭露,这一命题具有一定价值,但也存在夸大社会风险或放大社会问题的偏向,同时,具有理论和事实等双重缺陷。这启示我们对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进行更加准确和全面的概括。以社会流动成本变迁作为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的综合概括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因为,伴随户籍制度等政治经济改革进程,社会成员跨越制度阻隔的成本降低;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为社会流动增加了权利保障,同时也增加了政府及其他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单位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扩招等降低了传统流动路径的实际效能,这意味着社会流动群体个人成本的增加。从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视角看,保障畅通且公平的社会流动机制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分担社会流动成本。这成为流动社会治理的题中之义。政府职能转变是中国社会流动机制变迁的重要线索。比如,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以及政府与个人关系等政府职能范围的变迁产生了社会流动机会和流动路径效能等方面的变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优化流动社会的治理机制也应该以政府职能转变为着力主线:从政府职能体系维度强化社会职能和优化职责体系;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维度确立政府边界和建设有为政府;从城乡关系变迁维度突出政府责任和推进城乡融合。

顾天竹[9](2019)在《城市扩张对低技能服务业发展与非农就业创造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的大政方针。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也为了实现规模经营和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最终需依靠农民数量的减少;否则,恩格尔定律:购买食品支出的比例随收入提高递减,相应地社会支付给农业和农民的比例随经济增长而下降,这必然使农民的相对收入下降。基于中国城镇化速度将放缓,未来仍有庞大人口生活在农村这一判断,十九大期间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也更需要又快又好地推进城镇化。我国过去的城镇化道路以年轻、人力资本水平相对较高的个体劳动力进城为特色,农村剩余人口主要为低技能劳动力,所以吸引包括中年劳动力在内的农村相对低技能人口进城并且使他们有机会更长久地留在城市是提升城镇化水平的关键。由于城镇化发展最终依靠非农行业对劳动需求来决定,所以城市服务行业发展、尤其是低技能服务业扩张是当前和未来低技能劳动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此外,城镇化本身也会促进服务业发展,创造对低技能劳动力的引致需求,相比人口分散的农村:一方面,城镇拥有更高的人口密度,其产品和服务市场充分庞大,劳动分工也就足够细化,服务业细分种类和服务从业人员也就越多;另一方面,城镇化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时间机会成本,从而刺激服务性消费需求的增长。如此来看,城市扩张有利于低技能服务业扩张以吸纳更多非农就业。然而,在城市发展道路问题上,政府政策的重点是推进中小城镇建设,并且采取措施控制一些特大型城市扩张。这种限制大城市的发展,通过行政力量将经济资源配置在地理劣势地区的做法,既不利于包容性就业也不利于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在此问题上需要继续关注的是:今后农民工转移潜力,特别是大量农村低技能劳动力如何转移到城市内从事非农就业。在农村劳动力需要持续转移的背景下,城市能否为这些劳动力提供足够的非农就业机会?城市低技能服务业扩张是否是创造非农就业的主要源泉?如果低技能服务行业能够吸纳更多的低技能劳动力,那么何种方式的城镇化或何种城市更有利于低技能服务业扩张以创造更多非农就业机会,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型城市?围绕这些问题,本文将对城市低技能服务业需求和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并测算低技能服务业需求增加及其就业增加的差异与数量关系。本研究主要内容与相应结论如下:研究内容1: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城市家庭生活服务外包需求的影响因素,确定城市规模对家庭购买家政服务来代替家务劳动的影响。本部分的研究目标是确定城市规模与家庭生活服务外包行为的关系,预测未来城市人口结构对劳务服务消费需求的影响及变化趋势。本部分研究探讨了家庭生活服务外包需求的影响因素,并主要测度了城市规模对家庭购买家政服务行为的作用。通过家庭层面的数据实证,结果显示从家庭生活服务外包角度来看,城市总人口、人口密度和土地面积对城市家庭是否购买家政服务和购买家政服务时长均有显着正向影响,表明衡量城镇化的三大指标——城市总人口、人口密度和土地面积均是促进城市劳务服务消费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内容2: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城市低技能服务业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确定城市规模对低技能服务业需求总量和人均需求的影响。本部分的研究目标是确定城市规模与低技能服务业消费需求的关系,预测未来城市规模扩张对低技能服务业需求的影响及变化趋势。本部分研究探讨了城市低技能服务业需求的影响因素,并主要测度了城市规模对低技能服务业生产总值的作用。通过对城市低技能服务业需求总量和人均需求模型进行分步回归,结果发现城市规模在扩大低技能服务业消费需求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且实证发现城市人口密度变量是最为稳健有效的指标。随后增加了平方项的模型估计,实证结果也显示线性与非线性模型估计结果较为相似。研究内容3: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实际就业的影响因素,确定城市规模对低技能服务业就业总量和就业比例的影响。本部分的研究目标是确定城市规模与低技能服务业实际就业的关系,预测未来城市规模扩张对低技能服务业就业的影响及变化趋势。本部分研究探讨了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的影响因素,并主要测度了城市规模对低技能服务业实际就业的作用。通过对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总量和就业比例模型进行分步回归,结果发现城市规模在创造低技能服务业就业机会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且实证发现城市人口密度变量仍是最为稳健有效的指标。随后增加了平方项的模型估计,证实了城市规模对低技能服务业就业的影响存在非线性作用机制,实证结果也解释了拐点基本位于分布区间以外是导致线性与非线性模型的估计结果较为一致的主要原因。研究内容4:理论分析并实证测度城市低技能服务业需求和就业的数量关系,确定城市低技能服务业需求增加对就业增加的非线性影响。本部分的研究目标是测算低技能服务业消费需求与实际就业的关系,预测城市低技能服务业扩张对需求增加与就业增加的数量差异。本部分研究分析了扩大城市低技能服务业消费需求是创造相关行业就业机会的最主要路径,但是伴随着城市规模扩张而产生的低技能服务供给方规模经济,会使得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总量的需求弹性应该小于1。通过对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弹性和就业比例模型的回归,结果发现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随着需要增加而增加,并且就业的需求弹性数值显着小于1,这证实了增加城市居民对低技能劳务服务的消费需求并不必然能够创造同样比例低技能劳动力在服务行业的实际就业机会。研究内容5:理论分析城市规模对低技能服务业需求和就业的影响程度,分别测度城市总人口、人口密度和土地面积对低技能服务业需求和就业的作用。本部分的研究目标是测算城市规模指标与低技能服务就业的关系,比较各指标在截面数据实证和面板数据实证中的一致性和稳健性。本部分研究基于中国人口普查资料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重新估计了城市总人口、人口密度和低技能服务业就业指标,继续使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面板回归、分年回归和门槛回归,发现在各个时间截面内城市规模对低技能服务业就业均有正向影响,并且在各个实证过程中城市人口密度变量的正向影响仍然最为稳健可靠;即使考虑存在非线性的作用机制,那么从城市规模正向作用的拐点或门槛值基本位于我国现阶段城市规模分布区间以外的情况来看,城市规模继续扩张仍会有利于促进低技能服务业就业的增加。研究证实了城市规模对低技能服务业就业的影响在面板数据和截面数据估计中的一致性,检验了前述实证的结果稳健可靠。综合这五方面研究内容得出以下结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家庭生活服务外包的需求增加;这种微观层面上对劳务服务需求的增加,加总可得城市层面上对低技能服务总需求的增加;低技能服务业消费需求的增加会进一步转变为对低技能服务业劳动需求的增加,并以此创造低技能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机会;然而由于城市规模扩张会导致服务行业供给方的规模经济,这会使得服务就业会随着服务效率的提高而减少,这最终导致了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的增加幅度小于低技能服务业需求的增加幅度,因而城市规模对低技能服务业就业存在非线性的作用机制;又由于非线性作用的拐点基本位于城市规模分布区间以外,所以现阶段城市规模对低技能服务业就业的正向作用不会改变;无论是从家庭层面数据、城市截面数据、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来看,城市规模扩张都有利于低技能服务业需求和就业的增加,并且与城市总人口或土地面积变量相比,人口密度变量始终是最为稳健有效的衡量指标;此外,与城市经济发展相关的城市人口结构、职工平均工资、城市产业结构和物质资本投资等因素,也会对城市低技能服务业需求和就业产生影响。综上所述,从发展低技能服务业来吸纳更多农村低技能劳动力非农就业的角度来看,人口高度聚集的大城市要比人口稀松分散的小城市(城镇)的效率更高:例如建设一个200万规模较高人口密度的大型城市要明显优于建设两个100万规模较低人口密度的中型城市;建设一个100万人的中型城市也要优于建设两个50万人的小型城市,以此类推。故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通过城市人口聚集和规模扩张来增加低技能服务业需求和就业的政策。本研究在理论上认同从发展城市低技能服务业的角度来转移更多农村低技能劳动力,相关政策建议也有三个方面:其一,适度放宽城乡之间人口流动限制;其二,适度鼓励城乡居民社区集中安置;其三,适度包容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

汪雨晴[10](2019)在《湖北阳新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世纪以来,“三农”问题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颁发16个中央一号文件支持农村发展。尤其在十九大以来,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乡村的发展和振兴离不开农民,特别是新生代农民,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动“以城带乡”,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更是实现农村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推进下,阳新县政府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配套政策力度,实施“凤还巢”农民工返乡创业工程。农民工形成“回乡潮”,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和智慧。本文以湖北省阳新县为研究对象,从我国返乡农民工创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入手,陈述了阳新县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现状与成效,分析了阳新县农民工返乡创业中所存在的资金匮乏、招工困难、管理低效与创业风险难控四个方面的难题,并提出了提高政府在政策法规上的重视度、增强农民工自身素质、优化农民工创业环境以及强化农民工创业保障等扶持阳新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建议。

二、影响浙江劳动就业的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浙江劳动就业的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建筑业产能利用及调节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图
        1.5.3 研究创新点
2 建筑业产能利用率的测算
    2.1 测算方法分析
    2.2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2.2.1 模型设定
        2.2.2 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2.3 基于全国层面的分析
        2.3.1 整体情况
        2.3.2 产能供给水平分析
    2.4 基于区域层面的分析
        2.4.1 区域情况
        2.4.2 差异来源分解
    2.5 基于不同类型企业的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建筑业产能利用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3.1 建筑业产能过剩形成机理
    3.2 建筑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经济周期因素
        3.2.2 体制因素
        3.2.3 行业结构因素
    3.3 实证分析
        3.3.1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3.3.2 数据处理与模型筛选
        3.3.3 实证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建筑业产能调节路径研究
    4.1 基于吸纳框架的原理分析
    4.2 建筑业产能消纳路径
        4.2.1 创新升级
        4.2.2 战略改革
        4.2.3 海外市场
        4.2.4 金融政策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观点和结论
    5.2 研究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主要学术论文成果
    主要科研项目及竞赛奖励

(2)公共服务满意度对中间农民参与基层民主选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中间农民
        2.1.2 公共服务满意度
        2.1.3 基层民主选举参与
    2.2 理论视角
        2.2.1 需求偏好视角
        2.2.2 自我相关度
        2.2.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3 文献综述
        2.3.1 中间农民的政治参与
        2.3.2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民公共服务满意度
        2.3.3 农民公共服务需求偏好
        2.3.4 农民基层民主选举参与的影响因素
        2.3.5 研究评述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类型划分与研究假设
        3.1.1 选举参与度对比假设
        3.1.2 公共服务类型划分
        3.1.3 高需求度低依存度类型的影响假设
        3.1.4 高需求度高依存度类型的影响假设
        3.1.5 低需求度低依存度类型的影响假设
    3.2 数据来源与样本说明
    3.3 变量的选取与操作化
        3.3.1 被解释变量
        3.3.2 解释变量
        3.3.3 控制变量
        3.3.4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3.4 分析工具
        3.4.1 随机效应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3.4.2 随机截距模型
第四章 实证分析
    4.1 参与度对比
    4.2 零模型检验
    4.3 随机截距模型分析
    4.4 实证结果解释与影响机制分析
        4.4.1 高需求度低依存度类型
        4.4.2 高需求度高依存度类型
        4.4.3 低需求度低依存度类型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5.2 实践启示
    5.3 创新点
    5.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性别平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战前日本教育系统的性别失衡
        二、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男女平权
    第二节 研究问题及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视角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视角
    第四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现状
        二、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概念界定及历史分期
        一、相关概念及用法的界定
        二、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历史分期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第一节 女性主义理论
        一、女性主义的概念及发展
        二、“生物性别”与“社会性别”
        三、“性别平等”与“性别差异”
    第二节 女子高等教育相关理论
        一、传统认识论视域下高等教育的特征
        二、女性主义认识论对传统认识论的思辨
        三、教育机会均等概念及原理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构建
第三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确立期:以法定女性人权为基础的性别平等观念
    第一节 战后复兴时期的社会背景及对女性的价值期待
        一、GHQ占领政策:女性解放思想的兴起
        二、日本战后复兴:传统女性观的延续
    第二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目的
        二、“男女同校”与“男女分校”并行的发展方式
    第三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
        一、高等教育面向女性招生及女子大学的设立
        二、短期大学的设立及发展
        三、女子大学的学部构成和课程设置
        四、女子高等教育的第一次危机:关于“女大学生”的论争
    第四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
        一、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影响
        二、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及影响
    第五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结构维度: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平等
        二、价值维度:传统社会女性观的干扰
        三、话语维度:女性失语、女性保护主义
第四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扩大期:两分主义的性别平等观念
    第一节 日本工业社会时代的社会背景及对女性的价值期待
        一、日本型工业社会的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性别分工观念
        二、日本型福祉社会的形成:以“核家庭”为单位
        三、日本型学历社会的形成:学历主义、名校主义
    第二节 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化及发展
        一、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扩大的原因
        二、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目的
        三、高等教育“女性专用轨道”的形成和固化
        四、女子高等教育的第二次危机:关于“女大”存在意义的论争
        五、“家政学”的变革和“女性学”的兴起
    第三节 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
        一、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影响
        二、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及影响
    第四节 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结构维度:社会结构中的不平等
        二、价值维度:性别平等思维下的价值陷阱
        三、话语维度:男性语境下的自我规范
第五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革期:均质的性别平等观念
    第一节 日本后工业社会时代的社会背景及对女性的价值期待
        一、日本型工业社会的瓦解和后工业社会的形成
        二、男女共同参与社会的构筑:以“女性”为核心
        三、21世纪日本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机构的“大淘汰”时代
    第二节 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动向
        一、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目的
        二、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特征
        三、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
    第三节 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
        一、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影响
        二、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及影响
    第四节 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结构维度:女性环境改善
        二、价值维度:“二流劳动力”以及社会价值的“女性通道”
        三、话语维度:男性化的均质平等
第六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迁过程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
    第一节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性成就和特征
        一、确立期:以“制度”为中心
        二、扩大期:“女性专用轨道”
        三、变革期:流动性增强
    第二节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底色:日本社会性别平等观念的变化
        一、确立期:女性解放思想和保守女性观
        二、扩大期:“男主外,女主内”性别分工观
        三、变革期:以男性为标准的均质性别平等观
    第三节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对性别平等的促进作用
        一、确立期:促进女性解放的变革功能
        二、扩大期:抑制性别平等的保守功能
        三、变革期:促进女性多样化发展的变革功能
    第四节 高学历女性的价值和功能:在男性中心社会中的机遇与困境
        一、确立期:少数女性精英
        二、扩大期:“家庭主妇”和“二流市民”
        三、变革期:劳动市场中的“二流劳动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日本战后女大学生人数变化曲线图
    附录2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变化曲线图
    附录3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机构变化概况(表)
    附录4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学生数变化概况(表)
    附录5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教员人数变化概况(表)
    附录6 战后日本18岁人口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变化概况
    附录7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男女差值对比
    附录8 战后日本大学院在籍者数男女对比
    附录9 各学科学生入学状况(1980-2019)
    附录10 2014 年日本全国女子短期大学列表
    附录11 2014 年日本全国女子大学列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公共服务
        1.3.2 基本公共服务
        1.3.3 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
        1.3.4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4 研究方法、框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4.3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经典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经典理论
        2.1.1 福利经济学理论
        2.1.2 公平正义理论
        2.1.3 公共财政理论
        2.1.4 多中心治理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责任研究
        2.2.2 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机制研究
        2.2.3 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评估分析
        2.2.4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路径研究
        2.2.5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要评述
第3章 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财政投入现状
    3.1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1 指标选取思路
        3.1.2 分项指标构建
        3.1.3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总指标模型和演算
    3.2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状况分析
        3.2.1 各省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水平分析
        3.2.2 各省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水平的变动水平分析
        3.2.3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水平演变的核密度分析
        3.2.4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分析
        3.2.5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差分析
    3.3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水平分区域特征分析——基于东中西部的视角
        3.3.1 东中西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水平特征分析
        3.3.2 东中西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分析
        3.3.3 东中西部区域内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特征
        3.3.4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标准差分析
    3.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相关财政投入分析(含东中西和部分城市群)
        3.4.1 基本公共教育
        3.4.2 基本医疗保障
        3.4.3 基本社会保障与服务和基本劳动就业服务
        3.4.4 基本公共文化
        3.4.5 基础设施建设
        3.4.6 环境保护
第四章 经济发展水平与基本公共服务关系分析
    4.1 核心指标选取和统计描述
    4.2 现状分析和模型设定
    4.3 实证分析
    4.4 模型检验
    4.5 主要结论
    4.6 公共产品供给经验借鉴
    4.7 实现经济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双促进的对策建议
        4.7.1 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4.7.2 优化税制结构推动经济发展
        4.7.3 加强区域协同合作
第五章 财政收支分权度与基本公共服务关系分析
    5.1 指标选取和统计描述
    5.2 现状分析和模型设定
    5.3 实证分析
    5.4 模型检验
    5.5 主要结论
    5.6 财政分权国际经验借鉴
    5.7 优化财政分权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对策建议
        5.7.1 明确各级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
        5.7.2 调整完善支出结构
        5.7.3 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第六章 财政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关系分析
    6.1 指标选取和统计描述
    6.2 现状分析和模型设定
    6.3 实证分析
    6.4 模型检验
    6.5 主要结论
    6.6 转移支付国际经验借鉴
    6.7 完善转移支付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6.7.1 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6.7.2 加强转移支付资金动态监控管理
结论
附录
    附表1 2008-2017年中国基本公共服务总体保障水平变动情况表
    附表2 2014-2018年各级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情况表
    附表3 2007-2017年基本公共教育水平指数表
    附表4 中国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指数
    附表5 中国基本社会保障与服务水平指数
    附表6 中国基本公共文化水平指数
    附表7 中国基本劳动就业服务水平指数
    附表8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指数
    附表9 中国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指数
    附表10 中国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指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5)农民工就业质量研究 ——基于与城镇职工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就业质量的概念与内涵
        1.2.2 就业质量的评价方法
        1.2.3 农民工就业质量现状
        1.2.4 农民工就业质量影响因素
        1.2.5 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对策
        1.2.6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3.3 数据来源
        1.3.4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研究可能实现的创新之处
        1.4.2 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民工
        2.1.2 就业质量
        2.1.3 农民工就业质量
        2.1.4 城镇职工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口迁移理论
        2.2.2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2.2.3 人力资本理论
        2.2.4 社会资本理论
        2.2.5 社会保障理论
        2.2.6 相对剥夺感理论
第3章 农民工就业质量变动趋势的宏观考察
    3.1 农民工就业特征
        3.1.1 农民工就业数量稳定增长
        3.1.2 农民工就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3.1.3 农民工就业方式以受雇为主
        3.1.4 农民工就业稳定性较低
        3.1.5 农民工维权途径呈现出一定的新特征
        3.1.6 农民工求职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3.2 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变动趋势
        3.2.1 农民工工作条件的变动趋势
        3.2.2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变动趋势
        3.2.3 农民工劳动关系的变动趋势
        3.2.4 农民工就业满意度的变动趋势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民工工作条件:与城镇职工的比较
    4.1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作条件的比较
        4.1.1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收入的比较
        4.1.2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作时间的比较
    4.2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2.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4.2.2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收入影响因素的OLS回归结果
        4.2.3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收入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4.3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超时劳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3.1 农民工超时劳动的群体差异
        4.3.2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超时劳动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4.3.3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超时劳动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城镇职工的比较
    5.1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障状况的比较
    5.2 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的群体差异
        5.2.1 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的个体特征差异
        5.2.2 不同人力资本状况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差异
        5.2.3 不同就业特征的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差异
        5.2.4 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的区域差异
    5.3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5.3.1 变量选择
        5.3.2 实证分析结果
    5.4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民工劳动关系:与城镇职工的比较
    6.1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的比较
    6.2 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的群体差异
        6.2.1 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的个体特征差异
        6.2.2 不同人力资本状况的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
        6.2.3 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
        6.2.4 不同就业特征的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
    6.3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劳动合同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3.1 变量选择
        6.3.2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劳动合同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6.4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民工就业满意度:与城镇职工的比较
    7.1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满意度的比较
    7.2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7.2.1 模型与变量
        7.2.2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的Probit回归分析
    7.3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1.1 农民工就业质量各维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8.1.2 农民工就业质量各维度之间的相互作用
        8.1.3 农民工劳动合同缺失问题更具一般性
        8.1.4 农民工就业质量呈现出一定的行业分割,其中建筑业农民工就业质量问题最为突出
        8.1.5 人力资本的提升整体上能够促进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提升
        8.1.6 社会资本在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方面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
        8.1.7 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就业质量存在的共性问题
    8.2 对策建议
        8.2.1 建立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缩小农民工与城镇职工收入差距
        8.2.2 合法保障农民工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权利
        8.2.3 提高城镇社会保障对农民工的覆盖率,建立与农民工特点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8.2.4 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发挥劳动合同对于农民工就业质量的保障效应
        8.2.5 加强农民工人力资本开发,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
        8.2.6 加强非公单位的工会建设力度,对《工会法》进行修订和完善,增强农民工维权能力
        8.2.7 完善建筑业劳务用工模式,提升建筑业农民工就业质量
        8.2.8 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提高农民工就业满意度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改善:基于农民需求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文献综述
二、研究范畴与数据来源
    (一) 研究范畴
    (二) 数据来源和样本基本特征
三、农民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改善状况的满意状况
    (一) 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改善状况的整体满意程度分析
    (二) 对农村各项基本公共服务改善状况的满意程度分析
四、农民对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程度评价
    (一) 农民在乡村建设中对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看重程度
    (二) 农民对改善农村各项基本公共服务重要程度的评价
五、综合分析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7)我国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CGSS2015的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问题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及概况
    2.2 基本概念界定
    2.3 理论视角
    2.4 研究假设
    2.5 变量的操作化及测量
    2.6 分析方法与模型建构
第三章 我国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基本状况及比较分析
    3.1 我国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及其差异分析
    3.2 我国居民对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差异分析
    3.3 我国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差异分析
    3.4 我国居民对住房保障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差异分析
    3.5 我国居民对社会管理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差异分析
    3.6 我国居民对劳动就业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差异分析
    3.7 我国居民对社会保障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差异分析
    3.8 我国居民对社会救助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差异分析
    3.9 我国居民对公共文化与体育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差异分析
    3.10 我国居民对城乡基础设施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差异分析
第四章 我国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OLS模型)
        4.1.1 居民的基本特征对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
        4.1.2 居民的政治状况对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
        4.1.3 居民的经济状况对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
        4.1.4 居民的社保参与状况对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
        4.1.5 居民的社会阶层对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
        4.1.6 居民的公平感与幸福感对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
    4.2 多层线性回归模型(HLM模型)
        4.2.1 零模型检验
        4.2.2 随机截距模型
        4.2.3 模型检验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结论
    5.2 讨论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选题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价值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二、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框架
        一、章节结构
        二、技术路线
        三、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相关概念与基本涵义
    第一节 概念梳理与辨析
        一、阶级与阶层
        二、社会阶层与社会分层
        三、社会流动:结构性社会流动与指标性社会流动
    第二节 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本涵义
        一、中英文研究成果的总体概况及具体比较
        二、对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涵义的初步总结
第二章 新中国社会流动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从二元阻隔到有序推进的政策变迁
        一、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的限制性社会流动阶段(1949-1984)
        二、经济体制转轨背景下的区别性社会流动阶段(1984-2003)
        三、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的赋能性社会流动阶段(2003至今)
    第二节 制度作用变迁与能动机制强化并存的演变规律
        一、制度因素:作用机制变迁与新生制度问题
        二、能动机制:多元选择与非农趋势
第三章 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的基本格局
    第一节 当前社会流动的总体概况
        一、当前结构性社会流动的基本现状
        二、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当前社会流动的基本类型
        一、形成背景:从身份到契约的历史演变
        二、基本类型:联根式流动、脱嵌式流动与发展式流动
第四章 中国当前社会流动格局的基本成因
    第一节 当前社会流动格局的动力机制
        一、社会流动特殊性的结构性动力成因
        二、社会流动特殊性的能动性动力成因
    第二节 当前社会流动格局的制约机制
        一、先赋性差距:经济收入差距与社会资本差距
        二、后致性差距:基础教育资源的城乡配置不均
第五章 对于阶层固化命题的反思
    第一节 阶层固化命题的问题指向与理论来源
        一、阶层固化命题的问题指向
        二、阶层固化命题的理论来源
    第二节 对于阶层固化命题事实维度的反思
        一、贫富差距现状:纵向对比与横向比较
        二、教育机制影响:农村的社会基本面变迁
        三、对阶层固化命题基于事实维度反思的总结
    第三节 对于阶层固化命题的逻辑反思
        一、问题研判的片面性:形而上,而非辩证性
        二、现实所指的含混性:局部问题,抑或全局特征
        三、分析单位的混淆性:阶层分化,还是社会流动
        四、对阶层固化命题基于逻辑维度反思的总结
第六章 对于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的综合概括
    第一节 以社会流动成本变迁为理论总结的原因
        一、社会转型: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结构性致因
        二、制度变迁: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生态性致因
    第二节 社会流动成本的含义及构成
        一、基本涵义
        二、基本内容
        三、主体构成
    第三节 当前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表现、问题及诉求
        一、基本表现
        二、现实问题
        三、基本诉求
第七章 优化流动社会治理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政府职能体系维度:强化社会职能,优化职责体系
        一、政府职能重心转移:突出公共服务,强化社会职能
        二、政府间纵向关系调整:治理重心下移,优化职责配置
        三、政府间横向关系补缺:强化府际合作,构建伙伴关系
    第二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维度:确立政府边界,建设“有为政府”
        一、政府与市场关系:维护公平竞争,消除流动障碍
        二、政府与社会关系:发挥政府主导,推动多元治理
        三、政府与个人关系:明确责任边界,激励能动精神
    第三节 城乡关系变迁维度:突出政府责任,推进城乡融合
        一、城市维度: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增加社会流动容量
        二、城乡结合部:强化社会治理能力,推动管理机制变迁
        三、农村维度: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寻求内生增长动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一.个人简历
    二.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城市扩张对低技能服务业发展与非农就业创造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问题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假说和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假说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和不足之处
        1.4.1 研究创新
        1.4.2 不足之处
    1.5 结构安排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城镇化
        2.1.2 低技能劳动力
        2.1.3 低技能服务业
    2.2 经济理论基础
        2.2.1 城乡二元结构
        2.2.2 农业劳动转移
        2.2.3 劳动分工理论
        2.2.4 规模经济理论
    2.3 相关文献回顾
        2.3.1 国际关于城市化发展与劳动力就业的讨论
        2.3.2 国内关于城镇化道路与劳动力吸纳的争论
        2.3.3 关于已有文献的评述与小结
3 分析框架与实证思路
    3.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逻辑背景
        3.1.1 三农问题与城乡统筹发展
        3.1.2 农地市场与农业现代化
        3.1.3 人口流动与农地再分配
        3.1.4 劳动市场与劳动力就业
    3.2 城市低技能服务就业的扩张机制
        3.2.1 城市规模与低技能服务业需求
        3.2.2 城市规模与低技能劳动力就业
        3.2.3 城市低技能服务需求与低技能劳动就业增长的关系
    3.3 理论框架与实证模型
        3.3.1 城市家庭生活服务外包的实证模型
        3.3.2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需求的实证模型
        3.3.3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的实证模型
        3.3.4 城市服务需求创造就业的实证模型
        3.3.5 城市面板数据稳健检验的实证模型
    3.4 小结
        3.4.1 本文研究问题的逻辑起点
        3.4.2 本文研究内容的核心机制
        3.4.3 本文实证分析的技术路线
4 研究背景与数据介绍
    4.1 我国非农就业与产业结构时序变化
    4.2 我国城镇化道路与城市发展历程
    4.3 我国城市统计数据简介
        4.3.1 城市统计数据的介绍
        4.3.2 城市统计指标的说明
        4.3.3 城市统计指标的时序变化
5 城市家庭生活服务外包研究
    5.1 家庭生活服务外包的理论模型
    5.2 实证模型与变量选择
    5.3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5.3.1 数据来源
        5.3.2 样本描述
    5.4 实证结果与讨论
    5.5 小结
6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需求研究
    6.1 分析框架与逻辑思路
    6.2 实证模型与变量选择
    6.3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6.3.1 数据来源
        6.3.2 样本描述
    6.4 实证结果与讨论
        6.4.1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需求总量的回归
        6.4.2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人均需求的回归
    6.5 小结
7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研究
    7.1 分析框架与逻辑思路
    7.2 实证模型与变量选择
    7.3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7.3.1 数据来源
        7.3.2 样本描述
    7.4 实证结果与讨论
        7.4.1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总量的回归
        7.4.2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比例的回归
    7.5 小结
8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需求与就业的关系研究
    8.1 低技能服务业需求与就业增长的差异来源
        8.1.1 城市人口密度异质性引起的差异
        8.1.2 城市服务业动态发展引起的差异
    8.2 实证模型与变量选择
    8.3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8.4 实证结果与讨论
        8.4.1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总量的回归
        8.4.2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弹性的回归
        8.4.3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比例的回归
    8.5 小结
9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的面板数据分析
    9.1 城市总人口数据再估计
    9.2 实证模型与变量选择
    9.3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9.4 实证结果与讨论
        9.4.1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的面板回归
        9.4.2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的分年回归
        9.4.3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的门槛回归
    9.5 小结
10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0.1 研究结论
    10.2 政策建议
        10.2.1 适度放宽城乡之间人口流动限制
        10.2.2 适度鼓励城乡居民社区集中安置
        10.2.3 适度包容城市低技能劳动力就业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湖北阳新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二)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相关理论与重要意义
    第一节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人口理论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三、“推力--拉力”理论
    第二节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二、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三、有利于乡村振兴的实现
        四、有利于增强乡民“幸福感”
第二章 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 返乡创业的机遇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各级政府政策的扶持
        三、优良创业环境的营造
        四、乡土情怀的回归
    第二节 返乡创业的挑战
        一、创业项目单一
        二、创业技术匮乏
        三、创业资金短缺
        四、创业知识储备不足
第三章 阳新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与成效
    第一节 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
        一、基本县情
        二、返乡创业农民工结构分析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类别
    第二节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效
        一、推动乡村企业的发展
        二、带来新技术的应用
        三、优化“产--销一体化”产业链
        四、促进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
第四章 阳新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第一节 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匮乏
        一、自身创业资金短缺
        二、融资途径单一
    第二节 农民工返乡创业招工困难
        一、农村空心化严重
        二、农村人才资源少
    第三节 农民工返乡创业管理低效
        一、管理能力缺乏
        二、团队协作能力差
    第四节 农民工返乡创业风险难控
        一、市场风险
        二、政策风险
        三、产业风险
        四、技术风险
第五章 阳新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落实党的政策是前提
        一、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二、拓宽创业资金筹集渠道
        三、提高服务效能
        四、落实帮扶措施
    第二节 提升农民工创业素质是基础
        一、完善创业规划
        二、提升技术与管理水平
        三、增强城乡资源联动
        四、提高市场把控能力
    第三节 良好的创业环境是保障
        一、完善创业体系
        二、营造创业氛围
        三、加大创业宣传
    第四节 创业保障体系是支撑
        一、保障创业权益
        二、弥补创业损失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影响浙江劳动就业的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建筑业产能利用及调节路径研究[D]. 杨瑞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2021(09)
  • [2]公共服务满意度对中间农民参与基层民主选举的影响研究[D]. 汪振林. 兰州大学, 2021(12)
  • [3]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性别平等的视角[D]. 杨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政策研究[D]. 韩国英.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5]农民工就业质量研究 ——基于与城镇职工的比较[D]. 韩东. 吉林大学, 2019(02)
  • [6]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改善:基于农民需求的视角[J]. 陈秋红. 改革, 2019(06)
  • [7]我国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CGSS2015的数据分析[D]. 曾鹏. 兰州大学, 2019(08)
  • [8]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D]. 王通. 南开大学, 2019(05)
  • [9]城市扩张对低技能服务业发展与非农就业创造的影响研究[D]. 顾天竹.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10]湖北阳新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D]. 汪雨晴. 三峡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浙江省劳动力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