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河岩水电站十年运行分析与评价

隔河岩水电站十年运行分析与评价

一、隔河岩水电厂十年运行分析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袁柳[1](2018)在《水电站短期发电调度不确定性问题及优化方法》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作为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为5.42亿kW,年发电量可达2.47万亿kWh。2017年我国水电发电量已经达到11945亿kWh,同比增长1.7%,全年弃水电量515亿kWh,水能利用率为96%左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能利用需求的快速增长,各流域水电站群陆续建成投运,水电能源系统跨区跨流域大规模混联的格局已初步形成。然而,混联水电站群联合调度在发挥巨大综合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了水电能源系统运行的复杂性和强耦合性,带来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学术前沿问题和工程实际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流域各支流区间河道演进规律难以捉摸,不同流域间信息共享机制还不完善,受限于当前径流预报方法和技术,水库入库流量预报尚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精准。如何针对来水的不确定性,提出考虑效益-风险均衡的水电站优化调度模型与方法,并发展应对来水变化的实时调度理论,是当前水电站优化调度研究的热点问题。(2)电网负荷受到气候变化、区域经济发展和间歇性新能源并网规模等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因此,如何理清负荷随机波动对水电站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发展不确定性条件下水电站精细化调度理论,是当前研究的另一热点。由此可见,混联水电站群调度是一类在调度模式、风险传递和多维对策等约束集合条件下的动态、高维、不确定性优化问题,亟需寻求新的理论、模型、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深入研究。因此,研究工作以华中区域三峡、沅水梯级和清江梯级水电站为研究对象,从来水和电网负荷不确定特性分析出发,运用不确定优化和系统动力学理论等研究手段,采用问题抽象和数学建模、模拟和优化分析与工程实践验证相结合的思路,对梯级电站群短期实时发电不确定性问题及考虑不确定因子的优化调度方法开展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在华中电网调通中心和清江梯调中心等相关生产调度系统中得以成功应用,为其他水电站水调或电调中心调度决策提供了借鉴参考。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针对负荷预测不准确导致的梯级水电站日前发电计划与次日承担电力负荷可能不匹配问题,研究工作以清江梯级电站历史运行数据为基础,推导了梯级水电站承担电力负荷偏差的随机模糊分布规律;通过模拟负荷不确定条件下梯级水电站常规运行过程,分析了负荷偏差对梯级水电站群短期运行的影响;综合考虑水电站群最小耗能和机组出力上下可调容量,提出了梯级水电站群短期模糊随机优化调度模型,制定考虑负荷不确定性的水电站日前发电计划。算例结果表明,该日前发电计划有效地减缓了机组在负荷偏差情形下的频繁开停机,为负荷不确定下梯级水电站96点日发电计划协调编制提供了参考,进一步发挥了梯级集控优势。(2)为量化来水不确定性条件下水电站调度发电效益和风险,研究工作引入经济学均值-方差理论,建立了兼顾决策者风险偏好的水电站发电效益-风险均衡随机优化模型;同时,在分析历史径流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了随机径流情景树,并提出了多阶段随机径流情景树重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效益-风险均衡调度模型发电量和发电风险对风险偏好的敏感性,推求分布合理的效益-风险曲线。三峡实例表明所提效益-风险模型能容忍一定的发电风险,并实现了水电站发电量和发电风险的均衡,为决策者制定发电计划提供了决策支持。(3)围绕水电站实时调度运行过程中水情变化引起的水库水位约束破坏甚至弃水等问题,充分考虑网内火电出力可调范围约束,遵循“优先消纳水电、减少水电弃水、增加梯级水库蓄能”经济调度原则,提出了梯级电站群实时出力调整方法及余留期滚动修正策略:来水增加时,在满足梯级水电站中长期末水位控制约束和不弃水的前提下加大水电出力;来水减少时,通过对梯级电站间负荷的合理分配与转移,充分发挥梯级水库蓄能效益,同时维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沅水梯级的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能为梯级水电站制定安全经济的实时负荷滚动调整方案,同时满足水电站实际调度需求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约束,有助于提高梯调中心实时调度水平。(4)综合考虑梯级水电站群在短期及实时发电调度过程中面临的来水变化、负荷偏差等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梯级水电站群发电系统余留库容和余留蓄能量评价指标,以表征系统不确定条件下弃水和出力不足风险裕度,分析并提取了影响系统风险裕度的关键变量;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思维和动态反馈机制,创新性地建立了梯级水电站群短期调度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关键变量不同反馈模式下水电站系统动力学行为的观测和对比分析,提炼了不确定条件下梯级电站短期及实时运行实用化的调度规则。清江梯级水电站仿真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观测,可依据调度决策者的预期目标调整反馈模式,验证了系统动力学反馈机制应对系统风险的有效性。

常楚阳[2](2017)在《清江梯级短期与实时优化调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流域水能资源的开发规模进一步扩大,统一管理、集中控制流域梯级电站机组,对充分发挥梯级水库联调作用,提升水电站发电效益有着重要意义。梯级水电站群短期及实时优化调度是直接指导水电机组安全运行,实现水电调峰、出力、流量或水位控制等目标,落实电网精细化出力要求的重要依据。梯级水电站群短期及实时优化调度问题是典型的多维度、多约束、复杂的非线性优化问题,也是水电能源优化运行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至今难以找到具有普适性的最优求解方法。本文以清江梯级水电站系统工程实例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现有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围绕梯级水电系统短期及实时联合优化调度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就水电站厂内负荷分配方法、电力电量平衡约束下的非实时计划编制、梯级实时调度方法等进行了问题分析、建模仿真、实例计算等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以水电站机组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发电耗流量最小的厂内负荷分配模型,引入了一种动态机组组合表,并通过与启发式迭代修正的等微增率算法相结合,实现了对于厂内负荷分配问题的求解。动态机组组合表综合考虑了机组最小开停机持续时间约束和耗水率大小,结合最少开机台数原则确定机组组合,为等微增率方法分配负荷奠定基础。利用启发式信息对传统等微增率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迭代修正,使机组出力结果满足各项约束。通过对隔河岩电站进行实例计算,验证了上述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有效性,降低了水电站调度期内的发电耗水量。(2)以梯级水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梯级非实时计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构建了以梯级发电消耗水位势能最小为目标的梯级站间非实时负荷分配模型,运用了逐次切负荷算法求解梯级电站初始解,对上下游具有直接水力联系的两个电站引入了“对偶电站”系统概念,并提出了POA自适应廊道寻优方法逐时段寻优方法,调用电力电量平衡修正策略调整后续时段出力,弥补当前时段寻优计算过程中出力变动引发的电量偏差。通过对清江梯级电站进行实例计算,本文所提模型及求解方法能够在满足上述约束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梯级发电耗能,提升梯级发电效益,实现经济化调度目标。(3)以梯级水电系统实时调度过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以水位势能消耗量最小为目标的梯级实时负荷分配模型,考虑了实时调度过程中电网潮流断面出力要求,引入了基于电量偏差率的电站序位计算方法、考虑上下可调空间的电站组合方法和厂间负荷分配策略为一体的系统性求解策略。结合前文所提到的厂内负荷分配方法,实现了实时响应梯级负荷波动的精细化出力计划编制。清江梯级电站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求解方法可以有效地满足梯级负荷实时变化要求,尽量减少各电站的实发电量与合同电量的偏差,从而更好地实现实时调度方案与短期调度计划的衔接。最后对本文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有待进一步细化研究的科学问题进行了简要阐述。

王晓哲[3](2014)在《环锚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隧洞在线监测及安全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工隧洞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最常见的引水建筑物,主要用于泄洪、引水发电、输水灌溉、排泄水库泥沙、导流等。环锚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结构被逐渐应用于水工隧洞中。它是一种能充分发挥预应力结构特性的新型结构形式,主要适用于压力水头较高、围岩厚度较薄或围岩地质条件较差、衬砌开裂后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水工隧洞工程。目前我国已有多个大型水利工程采用这种衬砌结构形式,如清江隔河岩水电站引水发电隧洞、天生桥引水发电隧洞、南水北调工程穿黄隧洞、小浪底工程排沙洞和辽宁大伙房水库引水工程的输水隧洞等。与其他水工隧洞结构形式相比,环锚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隧洞具有许多突出优点。但作为一种新型结构形式,他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问题是制约其得以普遍应用的关键。本文基于我国首例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的水工隧洞——小浪底排沙洞工程,对于工程自1999年6月投入运行以来至今十几年的大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了针对此类结构监测断面的布置方法、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以及各监测仪器受不同因素影响的影响因子。由此确定了环锚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隧洞在运行期的运行状态及结构可靠性的安全评价方法,得出了衬砌结构的安全预警值。通过以上分析也同时表明:经过十几年的运行,在各种未知环境作用下,小浪底环锚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隧洞并未发生开裂、渗漏、钢绞线断裂或松弛等影响其可靠性的安全隐患,衬砌混凝土绝大部分处于受压状态。环锚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安全可靠。同时以小浪底实际工程作为实例进行安全评价分析研究,既能对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验证,也可以对今后类似工程的安全监测仪器布置作出指导,对环锚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的安全评价实施提供明确的步奏参考和数据资料。

刘攀,张文选,李天元[4](2013)在《考虑发电风险率的水库优化调度图编制》文中认为传统发电水库优化调度模型一般以最大多年平均发电量和发电保证率为目标函数,其内涵是水库经多年调度运行的平均期望效益最大化,而不能反映调度运行一段时期的风险率。本文针对水电站水库优化调度图编制问题,采用不同目标函数建立了两个模型:①以最大化多年平均发电量和发电保证率为目标的多年期望模型;②基于原设计常规调度图这一评价基准,定义发电风险率为发电量或发电保证率低于原设计调度图模拟运行结果的频率,建立了强调发电风险的特定时期风险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求解,以隔河岩~高坝洲梯级水电站为研究背景,结果表明:较原设计调度图,得到的一个优化调度图年均发电量增加了1.22亿kW.h,年发电量风险率仅为1.82%,发电保证率可增加2.74%。因此,提出的特定时期风险模型适合于临时运行时期或者每年单独考评的调度操作中。

王小君[5](2012)在《清江隔河岩水电厂管理与创新的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湖北清江隔河岩水电厂,面对建厂初期电力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思想、工作习惯、思维方式,实行新厂新办法,以短时间、高效率赶上全国水电企业运行管理水平及多年治理整顿的步伐而成为全国首家常规一流电厂的经验。

裴哲义[6](2012)在《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及风险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力发展水电方针的落实,水电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水电第一大国。特别是随着近几年大机组、巨型电站的投运,水电厂安全经济运行和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的优化调度问题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开展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不仅关系到水库群自身的安全和经济利益,也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以及防洪、航运、供水等多方面的利益。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的联合优化调度和水调自动化系统建设为研究对象,从优化调度模型构建、求解策略和方法、优化调度目标确定、对电网运行风险分析和水调自动化系统建设等方面深入探讨了水电站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问题,并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水库运行调度管理及水调自动化系统建设。对我国水库调度管理的现状以及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分析,并对我国水电站水库和电网水调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了水库调度管理和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构建新型水电站水库调度管理体系,加强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管理、加快现代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以及完善标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设想和建议,将对今后我国水库调度工作的开展和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设管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2)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研究。针对长江上游巨型水电站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的多目标及多约束特点,分别按整体系统、局部电网和河流梯级三个空间层次,在满足水库综合利用要求的前提下,建立了长期、中期、短期的多维时间尺度联合调度模型,并在传统动态规划及其改进方法、现代智能仿生算法的基础上,研究引入了自调整参数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其进行求解,为地区电网、区域电网以及互联电网条件下的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3)大规模多约束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的解算方法研究。针对水电站水库群联合调度这个涉及多水力联系、电力联系和多目标、多约束的高维、动态、非线性的系统优化问题,引入了基于MPI(消息传递标准)与OpenMP(共享存储编程模型)混合控制的双层并行优化方法,成功实现了多进程与多线程的同步并行计算,为大规模多约束的水电站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提供了一条快速求解途径。(4)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实例分析。研究了中国水电站的分布及其水文、水库调节特性,针对西南地区长江上游的部分大型水电站水库群和华中地区长江中下游的部分大型水电站水库群,建立了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将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优化调度问题分解为各个小规模的问题求解,然后借助水库调度知识经验进行总体协调。分析结果表明,开展大型流域水电群优化调度工作,不仅可以增加水电发电量,而且可以提高整个水电站群的保证出力。(5)大型流域控制型水库蓄放水风险分析。以三峡水库2008年实验性蓄水为例,对2008年度试验性蓄放水过程进行了细致分析,并从蓄水时间、蓄水目标、蓄水过程和消落过程等方面研究了整个蓄放水过程对电网运行的风险。提出了三峡水库蓄放水时间和应遵循的原则,将对今后三峡梯级电站运行以及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6)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根据大型流域水库群调度的需要,提出了大规模水电站水库群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的计算机网络及软件结构;在基础应用平台及三维视景仿真建设方面,对数据通信、数据库、人机界面等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特别是针对流域仿真、枢纽工况仿真等需求,研究提出了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VR&GIS)的解决方案,提供了直观、互操作性良好的信息终端服务系统,满足了专业应用需求。

王永强[7](2012)在《厂网协调模式下流域梯级电站群短期联合优化调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厂网协调模式下的流域梯级电站群短期联合优化调度受水文径流过程、电网负荷需求、机组状态、下游用水需求等多种影响因素制约,是一类非线性、高维度、多约束的复杂水-机-电耦合优化问题,也是水电能源科学与复杂性科学交叉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随着我国大型梯级电站群的相继建成与投运,流域梯级水电能源系统的规模与拓扑结构日趋复杂,流域电站群短期联合优化调度涌现出一系列新问题。水电能源综合利用要求大幅提高,而互联大电网下流域水能资源联合优化调度还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和协调机制;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易出现负荷峰谷差过大和调峰容量不足的情况;在负荷低谷时段,水电站往往被迫运行于低效率区,导致整个电网经济效益显着降低,因此,亟需协调电网吸纳与电站出力关系,研究并发展新的厂网协调模式下的流域梯级电站群短期联合优化调度理论与方法。本文围绕全国互联大电网背景下流域梯级电站群联合优化运行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以水电能源学、系统科学、群智能优化等基础理论为支撑,以三峡梯级电站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厂网协调模式下梯级电站群短期联合优化调度建模和求解方法开展研究,取得了一些有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的成果。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包括:(1)针对水电站机组检修计划、健康状况、运行状态等对机组稳定运行的影响程度,提出水电机组综合运行状态评价指标与评价模型。结合本文所提出的综合运行状态评价指标,对水电机组在当前面临时段发电优化调度中的综合运行状态进行评价,由此确定可参与运行机组的开机或停机优先次序,为优化调度过程时段间负荷变化引起的增加或减少机组台数提供选择依据;通过对机组母线出力限制、机组气蚀振动区限制与机组出力上下限求取交集,精确描述机组稳定出力区域的边界值,为水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2)在水电站机组综合运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多种群蚁群优化算法的梯级电站实时自动发电控制方法。针对不同时间尺度,以梯级电站耗水量最小为目标,分别建立单时段梯级电站实时发电控制与当前时段至余留期梯级电站自动发电控制的数学优化模型,提出适用解决电站机组组合问题的多种群蚁群优化算法,在收敛过程中以前期最优解集不断替代进化种群,加速模型求解速度,合理分配梯级各电站所需承担的系统负荷,并根据时段负荷需求在各级电站内制定最优开机机组组合与机组间最优负荷分配方案,有效满足电网实时性要求。(3)综合分析电网中梯级电站日发电计划编制与厂内经济运行在发电过程中的共性与差异性,提出梯级电站日发电计划编制与厂内经济运行循环嵌套模式。针对二者优化目标不同而产生的电站下泄流量可行域冲突问题,将日发电计划编制优化结果作为厂内经济运行优化计算的输入,对发电计划编制方案进行目标反向演算,二者循环嵌套计算直至满足各项约束条件,同时获得梯级电站最优发电计划与厂内经济运行方案,实现二者的一体化运作,为梯级电站调度中心水调部门与电调部门以及电网调度中心的有机协调运行提供保障,且有效降低发电计划与电网实际发电需求的偏差。(4)结合流域梯级电站群归口管理层级、隶属电网关系、区域分布特征以及电站间的水力、电力补偿关系,提出厂网协调模式流域梯级电站群分层分区分级短期精细化调度方法。对流域梯级电站群短期发电优化调度进行分层分区分级划分,以流域梯级电站群短期发电量最大或效益最优为目标,以中长期优化调度水位消落过程为指导,建立流域梯级电站群短期发电优化调度模型,给出最优发电流量和有功负荷分配方案,制定流域梯级电站群短期联合最优发电计划,提高流域梯级电站群的短期发电效益。(5)以流域水文过程、电网负荷要求以及不同部门间用水需求的非线性耦合特性作为水火电力系统优化的建模基础,针对水火电能源丰枯、峰谷补偿特性,研究水火电力系统可描述化网络拓扑及其补偿调节机制,建立水火电力系统短期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提出基于实数差分量子进化算法的水火电力系统优化方法与启发式约束处理策略,有效处理系统运行约束,实现水火电力系统运行域边界的精确描述,制定水火电力系统短期优化调度方案,为区域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供数量基础和理论依据。

陈莉娟[8](2011)在《长阳县水电资源开发的利益协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水电、旅游、石油、煤炭等资源丰富,近年来,在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由于利益分配不合理,出现了一系列的矛盾,并逐渐引发了人们对资源开发中利益分配机制的思考。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涉及到国家、地方政府、开发企业、当地居民这四方的利益,这四方本应该做到利益共享,但是,目前的不公平的资源分配机制,却明显的忽视了当地政府及居民的利益,导致了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失衡。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水电资源丰富,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由于目前没有建立很好的利益协调机制,使当地政府和居民处于一种“富饶的贫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完善各项制度解决各利益方的冲突,成为日益突出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建立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利益协调机制,对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与利用将产生巨大的示范作用,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缓解利益冲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维持社会安定团结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理论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对长阳县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及如何建立利益协调机制进行了研究,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的关于资源开发中利益相关者及利益协调机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第二部分介绍了长阳县水电资源的总量、分布特点、开发现状,再从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分析了水电资源开发给当地带来的影响。第三部分分析了长阳县水电资源开发中的利益相关者及各方的利益冲突表现,认为出现利益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在于水能资源产权管理机制不科学、水电资源开发管理制度不合理、水电资源开发过程中未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此外,由于生态补偿机制缺位而缺乏对环境的有效保护。第四部分引入了国内外在资源开发中的一些案例,总结了如贵州省引子渡水电站、三峡水电站、美国、埃及、世界银行等在利益协调方面的经验,并将其运用到我国的水电资源开发中。第五部分提出构建利益协调机制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建立资源过程中的利益共同体机制;改革收益分配制度,进行税费改革和创新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合理的产权安排;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冲突化解机制;建立环境保护机制。

郭富强[9](2010)在《梯级水电站实时优化调度与经济运行》文中研究表明研究水电站实时优化调度和站间经济运行,不仅可以为电网提供可靠电源、降低发电成本,还可以为水电站自身稳定安全运行提供参考依据,减少水轮机组耗损、改善其性能和挖掘发电潜力,提高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对缓解当前的能源供需紧张、水资源短缺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清江梯级水电站实时经济运行为研究对象,从单站运行到梯级电站联合调度,针对研究电站的规模不同,建立不同的优化模型并给出相应求解策略。在对白山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模拟仿真运行的基础上,构建抽水-发电循环优化模型,探讨增加抽水蓄能机组后对该电站长期运行的影响。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总结国内外水电站实时经济运行的研究现状,指出现行的水电站运行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给出研究思路;回顾抽水蓄能电站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对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方式及效益变化进行详细分析。(2)探讨了梯级水电站短期优化调度的运行模式以及优化调度准则,对清江梯级电站短期优化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归纳出两类调度结果。给出水电站厂内经济运行的四种数学准则,对求解固定机组负荷分配的各种方法进行详细阐述和定性分析,分析研究隔河岩和高坝洲电站的厂内经济运行。(3)提出了隔河岩水电站机组自动控制条件下的实时发电控制运行策略,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建立双目标实时负荷分配模型,利用机组优先顺序判定与开停机原则设定相结合的方法安排机组组合,采用动态规划法求解空间目标并协调时间目标来取得一组优化解,并对多解集的方案进行优选,针对机组的运行工况提出了不可调控区的判定及区内运行调整办法。在给定不同备用负荷条件下,优化模型对电站节约用水、减少开停机和降低机组穿越振动区次数方面都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4)针对电站之间机组联合躲避振动区、站间开停机策略、梯级电站实时运行忽略汇流时间的特点,提出两种以梯级耗能最少为目标的水电站厂间实时负荷分配模型。模型Ⅰ是围绕“站间-厂内-站间”思路建立和求解的,它是通过厂内经济运行信息反馈给站间分配机制后,再改进电站之间的负荷分配值,电力平衡作为站间联系的纽带;模型Ⅱ则通过虚拟“对偶电站”建立站间联系,其中一个电站以电力为输入、流量为输出,另一个以流量为输入、电量为输出,经过电力平衡协调完成分配,它直接以机组的可执行操作情况寻找优化空间,减少因站间联合躲避振动区而进行的站间负荷调整次数。通过清江隔河岩和高坝洲两梯级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模型Ⅰ和模型Ⅱ分别对隔河岩电站和高坝洲电站减少发电耗水1.35%和1.45%,以及0.95%和1.6%;减少隔河岩机组穿越振动分别降低9.83%和17.3%,说明所建立的两种模型对提高电站经济效益以及提高电站运行稳定性具有显着效果。(5)提出了清江梯级电站实时联合运行优化模型。根据水布垭机组与隔河岩电站机组振动区互补的特性,优化模型的研究思路是忽略电站间的空间分布而将整个梯级看作一个虚拟电站,划分为四个虚拟单元,每单元内各包含水布垭、隔河岩和高坝洲一台机组,利用类似固定机组空间负荷分配的思想来完成单元内的机组分配,通过各单元总负荷累加最后划分梯级各电站的负荷分配。电站间的水流联系仍以系统耗能最少为目标来协调还原,整个分配过程直接以机组为单位、简化了电站间负荷往复调节的步骤。通过仿真计算与实际过程结果对比分析,优化模型节省耗能效果良好,但由于在实际运行中水布垭机组忽略振动区约束,导致优化结果在机组穿越振动区和开停机次数方面效果并不理想,在分析其原因后给出电网调度中心下达给整个清江梯级水电站负荷指令的相关意见。(6)探讨了白山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日运行模式,以实际日发电量为标准,分别比较了不抽水、给定日抽水量、最大程度保持日水位不变的三种抽水方式情形下的引用水量、水头等的变化情况,分析电站抽水所带来的水头效益,并给出每日最大抽水能力后的发电量与耗电量关系。建立了抽水—发电循环模式的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优化运行模型,采用改进动态规划法进行求解。采用以电定水方式,给出不同时段末水位与抽水量以及耗电量的关系。分析白山常规电站与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中长期运行方式差异,比较月均等量抽水条件下电站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单月抽水对电站运行方式的影响。

沈家俊[10](2008)在《中国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与监测》文中认为本文全面总结了我国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和大坝安全监测的发展现状,结合存在的问题,比较系统全面地分析了我国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和大坝安全监测今后的发展趋势。

二、隔河岩水电厂十年运行分析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隔河岩水电厂十年运行分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水电站短期发电调度不确定性问题及优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标
    1.3 水电站短期优化调度研究综述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2 负荷不确定性分析及水电站群短期随机模糊优化调度
    2.1 引言
    2.2 短期负荷不确定特性分析
    2.3 水电站群短期随机模糊优化调度
    2.4 随机模糊优化调度模型求解流程
    2.5 清江梯级水电站群实例研究
    2.6 本章小结
3 考虑来水不确定性的水电站效益-风险均衡优化调度
    3.1 引言
    3.2 效益-风险均衡随机优化调度模型
    3.3 效益-风险均衡模型求解方法
    3.4 三峡电站实例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水情变化下梯级水电站群实时出力优化调整
    4.1 引言
    4.2 梯级电站水情变化问题描述
    4.3 梯级水电站群实时出力优化调整方法
    4.4 沅水梯级水电站群实例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不确定条件下梯级水电站群动力学行为研究
    5.1 引言
    5.2 系统动力学方法概述
    5.3 梯级水电站群短期实时发电调度不确定性问题
    5.4 梯级水电站群短期实时发电系统动力学建模
    5.5 清江梯级水电站仿真模拟结果及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2:攻读博士期间完成和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附录3:攻读博士期间与导师合作完成的发明专利
附录4: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2)清江梯级短期与实时优化调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清江梯级概况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2 基于动态机组组合表的厂内负荷分配方法
    2.1 引文
    2.2 模型构建
    2.3 求解策略与流程
    2.4 实例计算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电力电量平衡约束下的梯级非实时负荷分配研究
    3.1 引文
    3.2 模型构建
    3.3 求解策略与流程
    3.4 实例计算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梯级实时调度方法研究
    4.1 引文
    4.2 模型构建
    4.3 求解策略与流程
    4.4 实例计算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2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3)环锚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隧洞在线监测及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水工建筑物安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我国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工作
第二章 水工建筑物安全评价体系
    2.1 引言
    2.2 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评价过程
    2.3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2.4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2.5 半定性半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2.6 安全评价基本方法理论
        2.6.1 统计学方法
        2.6.2 有限单元法
        2.6.3 模糊数学理论评估法
        2.6.4 灰色系统理论评估法
        2.6.5 BP 神经网络评估法
        2.6.6 遗传算法
        2.6.7 反演分析法
        2.6.8 反馈分析法
第三章 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隧洞在我国的应用及安全监测
    3.1 引言
    3.2 隔河岩水电站引水洞
        3.2.1 工程概况
        3.2.2 工程中采取的安全监测措施及仪器方法
    3.3 小浪底排沙洞工程
        3.3.1 工程概况
        3.3.2 工程中采取的安全监测措施及仪器方法
    3.4 天生桥水电站引水发电隧洞
        3.4.1 工程概况
        3.4.2 工程中采取的安全监测措施及仪器方法
    3.5 南水北调穿黄隧洞
        3.5.1 工程概况
        3.5.2 工程中需要采取的安全监测措施及仪器方法
    3.6 辽宁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
        3.6.1 工程概况
        3.6.2 工程中需要采取的安全监测措施及仪器方法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锚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的三项指标安全评价分析
    4.1 引言
    4.2 锚索测力计安全评价分析
        4.2.1 锚索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4.2.2 基于监测数据的锚索测力计安全评价分析
        4.2.3 基于监测数据的锚索测力计安全评价结果
    4.3 渗压计安全评价分析
        4.3.1 渗压计的工作原理
        4.3.2 小浪底环锚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隧洞渗压计布置情况
        4.3.3 基于监测数据的渗压计安全评价分析
        4.3.4 基于监测数据的渗压计安全评价结果
    4.4 预应力混凝土应力状态安全评价分析
        4.4.1 混凝土应变计的工作原理
        4.4.2 无应力计的工作原理
        4.4.3 无应力计监测数据分析
        4.4.4 混凝土应变计监测数据分析
        4.4.5 预应力混凝土应力状态评价
    4.5 基于分析结果的隧洞安全预警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考虑发电风险率的水库优化调度图编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优化模型
    1.1 目标函数
        1) 模型1 (多年期望模型)
        2) 模型2 (特定时期风险模型)
    1.2 约束条件
        1) 水量平衡约束:
        2) 水库库容约束:
        3) 水库出库流量约束:
        4) 调度线形状约束, 主要指各调度线不交叉:
2 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模型
    2.1 NSGA-Ⅱ多目标遗传算法[8]
    2.2 调度线编码
    2.3 约束条件处理
3 隔河岩~高坝洲梯级水库调度研究
    3.1 原设计水库调度图
    3.2 优化设计结果
        1) 多年期望模型
        2) 特定时期风险模型
4 结语

(5)清江隔河岩水电厂管理与创新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廿年耕耘, 坚持发展与创新的主题
    1.1 思想和认识的统一
    1.2 指标和程序的整合
    1.3 技能培训和劳动竞赛的结合
2 与时俱进, 迎接责任与使命的挑战
    2.1 运用新思路, 强化了行为履行力
    2.2 采用新做法, 提高了程序执行力
    2.3 使用新方式, 增强了团队战斗力
3 面向未来, 实现光荣与梦想的承诺
    (1) 本质效益。
    (2) 衍生效益。

(6)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及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水库调度及相关理论发展概况
        1.2.1 国外水库优化调度理论和方法综述
        1.2.2 国内水库优化调度理论和方法综述
        1.2.3 水调自动化系统研究
    1.3 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
第2章 水库运行调度管理及水调自动化系统建设
    2.1 水库调度运行管理成就与展望
        2.1.1 水电站水库调度运行管理成就
        2.1.2 加强水库调度管理措施与建议
    2.2 水调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展望
        2.2.1 水调自动化系统的效益
        2.2.2 水调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
        2.2.3 水调自动化系统展望与建议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研究
    3.1 引言
    3.2 模型目标及思路
        3.2.1 模型目标及要求
        3.2.2 模型思路
    3.3 长江上游水电站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模型
        3.3.1 长期联合调度模型
        3.3.2 中期联合调度模型
        3.3.3 短期联合调度模型
    3.4 基于自调整参数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模型求解
        3.4.1 粒子群算法简介
        3.4.2 自调整参数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3.4.3 水电站水库群补偿调度的自调整粒子群优化算法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规模多约束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的解算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并行算法思路及框架
        4.2.1 目标及思路
        4.2.2 技术路线及算法框架
    4.3 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双层并行优化算法
        4.3.1 基于PC机群的水电站水库群多进程并行计算
        4.3.2 基于多核PC机的阶段决策多线程并行计算
        4.3.3 基于MPI与OpenMP混合控制的双层并行优化
        4.3.4 并行程序性能评价及其优化
        4.3.5. 水能迭代算法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实例分析
    5.1 引言
    5.2 水库特性分析
        5.2.1 华中电网基本情况分析
        5.2.2 水库群水文特性分析
    5.3 水库群优化调度模型研究
        5.3.1 水电站水库群优化调度目标
        5.3.2 优化调度数学模型
        5.3.3 模型求解
    5.4 优化结果分析
        5.4.1 优化计算结果
        5.4.2 结果分析比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型流域控制型水电站水库蓄放水风险分析
    6.1 引言
    6.2 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放过程
        6.2.1 156米蓄水阶段
        6.2.2 172米蓄水阶段
        6.2.3 水位消落阶段
    6.3 三峡蓄放水对电网运行影响的风险分析
        6.3.1 蓄水时间和蓄水目标不确定性给电网运行带来的风险
        6.3.2 来水的不确定性给电网运行带来的风险
        6.3.3 蓄水过程的不确定性给电网运行带来的风险
        6.3.4 集中消落期的问题及对电网的风险
    6.4 蓄放水机制及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
    7.1 引言
        7.1.1 主要内容
        7.1.2 关键技术和难点
    7.2 系统结构
        7.2.1 计算机网络结构
        7.2.2 软件结构
    7.3 技术方案
        7.3.1 基础应用平台
        7.3.2 三维视景仿真(VRGIS)
    7.4 运行效果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7)厂网协调模式下流域梯级电站群短期联合优化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标
    1.3 流域梯级电站群短期联合发电调度研究综述
    1.4 电网水火电联合优化调度研究现状与进展
    1.5 论文主要内容与框架结构
2 水电站机组综合运行状态评价方法
    2.1 引言
    2.2 水电站机组运行影响因素
    2.3 水电站机组运行综合状态评价方法
    2.4 实例研究与应用
    2.5 本章小结
3 流域梯级电站实时自动发电控制
    3.1 引言
    3.2 电网自动发电控制与水电站自动发电控制
    3.3 流域梯级电站联合实时自动发电控制模型
    3.4 梯级电站实时自动发电控制模型求解方法
    3.5 实例研究与应用
    3.6 本章小结
4 梯级电站日发电计划编制与厂内经济运行一体化优化方法
    4.1 引言
    4.2 梯级电站日发电计划与厂内经济运行模型分析
    4.3 梯级电站日发电计划编制与厂内经济运行一体化运行
    4.4 实例研究与应用
    4.5 本章小结
5 厂网协调模式下流域梯级电站群短期联合优化调度
    5.1 引言
    5.2 电力系统厂网协调模式
    5.3 流域梯级电站群层级区划原则
    5.4 流域梯级电站群短期联合发电优化调度模型与求解
    5.5 实例研究
    5.6 本章小结
6 大规模水火电力系统短期联合优化调度
    6.1 引言
    6.2 电网水火电耦合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6.3 水火电系统短期发电联合优化调度模型
    6.4 基于实数差分量子进化算法的模型求解方法
    6.5 仿真研究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8)长阳县水电资源开发的利益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点
        (一)从经济、社会、环境方面较全面的分析了长阳县水电资源 开发给当地带来的影响
        (二)实地调研个案与理论研究相结合
第二章 长阳县水电资源开发的现状
    一、长阳县水电资源的概况
        (一) 水电资源的总量及分布特点
        (二) 长阳县水电资源开发现状
    二、长阳县水电资源开发给当地带来的影响
        (一) 资源开发对经济的影响
        (二) 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三) 资源开发对社会的影响
第三章 长阳县水电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冲突
    一、利益冲突的表现
        (一)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冲突
        (二) 企业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冲突
    二、利益冲突的原因
        (一) 水能资源产权管理机制不健全
        (二) 返还给地方政府和居民的水资源税费比例少
        (三) 生态补偿机制缺位
第四章 国内外资源开发中利益协调的经验借鉴
    一、国内的实践
        (一) 案例
        (二) 启示
    二、国外的实践
        (一) 案例
        (二) 启示
第五章 长阳县水电资源开发中利益协调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利益共同体机制维护开发地居民权益
        (一) 提高利益共同体的意识
        (二) 加大对居民的补偿和扶持力度
        (三)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二、改革收益分配制度
        (一) 税费改革
        (二) 创新利益分配机制
    三、实现合理的产权安排
        (一) 明确自然资源的产权
        (二) 改革企业的所有制结构
    四、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冲突化解机制
        (一)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二) 建立利益表达机制
    五、建立环境保护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9)梯级水电站实时优化调度与经济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背景
        1.1.1 水电站经济运行的必要性和意义
        1.1.2 水电站经济运行概述与研究思路
        1.1.3 论文相关研究课题和应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水电站经济运行研究现状
        1.2.2 国内水电站经济运行研究现状
        1.2.3 抽水蓄能电站发展与研究现状
        1.2.4 水电站经济运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梯级水电站短期优化调度
    2.1 引言
    2.2 以水定电短期调度模型
        2.2.1 目标函数
        2.2.2 约束条件
        2.2.3 模型求解
    2.3 以电定水短期调度模型
        2.3.1 目标函数
        2.3.2 约束条件
        2.3.3 模型求解
        2.3.4 调度结果分析
    2.4 小结
3 水电站厂内经济运行
    3.1 引言
    3.2 厂内经济运行的数学准则
        3.2.1 空间优化准则
        3.2.2 时间优化准则
    3.3 固定机组间的最优负荷分配
        3.3.1 数学模型
        3.3.2 求解方法
        3.3.3 结果分析
    3.4 日优化经济运行数学模型
        3.4.1 建模思路
        3.4.2 发电耗水量计算
        3.4.3 开停机转换耗水量计算
        3.4.4 结果分析
    3.5 站内AGC控制原理
        3.5.1 AGC的控制目标和工作方式
        3.5.2 AGC负荷分配原则
        3.5.3 AGC功能实现
    3.6 隔河岩电站AGC负荷分配模拟
        3.6.1 多年模拟运行比较分析
        3.6.2 实时模拟运行分析
    3.7 高坝洲电站AGC负荷分配模拟
4 水电站实时负荷分配控制研究
    4.1 引言
    4.2 实时运行负荷分配模型
        4.2.1 目标函数
        4.2.2 约束条件
    4.3 不可调控区内的调整运行策略
        4.3.1 不可调控区区域概述
        4.3.2 电站功率死区划分
        4.3.3 不可调控区内的控制方式
    4.4 机组自动控制运行方式设计与模型求解
        4.4.1 投入运行机组组合方案设置
        4.4.2 实时负荷分配控制
    4.5 计算实例
        4.5.1 开停机台数给定方式
        4.5.2 自主开停机方式
    4.6 小结
5 梯级水电站实时负荷分配模型研究及应用
    5.1 引言
    5.2 站间AGC控制原理
        5.2.1 站间AGC运行负荷分配原则
        5.2.2 AGC旋转备用分配细则
        5.2.3 站间AGC开停机算法
        5.2.4 站间AGC运行方式
        5.2.5 模拟运行成果
    5.3 梯级实时负荷分配模型
        5.3.1 优化调整目标
        5.3.2 模型Ⅰ
        5.3.3 模型Ⅱ
        5.3.4 约束条件
    5.4 梯级电站实时运行关键问题探讨
        5.4.1 站间联合躲避振动区
        5.4.2 开停机策略
    5.5 仿真计算结果
    5.6 小结
6 清江梯级水电站实时联合经济运行研究
    6.1 引言
    6.2 清江梯级电站经济运行问题分析
        6.2.1 水布垭电站机组运行工况
        6.2.2 梯级电站机组运行工况互补性
    6.3 实时联合经济运行模型
        6.3.1 模型设计结构
        6.3.2 目标函数
        6.3.3 约束条件
        6.3.4 模型求解
    6.4 实例分析
    6.5 小结
7 白山抽水蓄能电站运行规律及效益分析
    7.1 引言
    7.2 白山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效益分析
        7.2.1 不同日抽水量对发电调度运行的影响
        7.2.2 日等量抽水对发电调度运行的影响
    7.3 白山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优化运行模型
        7.3.1 目标函数
        7.3.2 约束条件
        7.3.3 模型求解
        7.3.4 结果分析
    7.4 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与常规电站中长期运行对比
        7.4.1 常规电站与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运行差异
        7.4.2 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运行分析
    7.5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工作与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隔河岩水电厂十年运行分析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电站短期发电调度不确定性问题及优化方法[D]. 袁柳.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2]清江梯级短期与实时优化调度策略研究[D]. 常楚阳.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7)
  • [3]环锚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隧洞在线监测及安全评价研究[D]. 王晓哲. 天津大学, 2014(05)
  • [4]考虑发电风险率的水库优化调度图编制[J]. 刘攀,张文选,李天元. 水力发电学报, 2013(04)
  • [5]清江隔河岩水电厂管理与创新的实践[J]. 王小君. 水电与新能源, 2012(05)
  • [6]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及风险分析[D]. 裴哲义. 华北电力大学, 2012(11)
  • [7]厂网协调模式下流域梯级电站群短期联合优化调度研究[D]. 王永强.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8)
  • [8]长阳县水电资源开发的利益协调研究[D]. 陈莉娟. 中南民族大学, 2011(07)
  • [9]梯级水电站实时优化调度与经济运行[D]. 郭富强. 武汉大学, 2010(05)
  • [10]中国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与监测[A]. 沈家俊. 2008中国水力发电论文集, 2008

标签:;  ;  ;  ;  ;  

隔河岩水电站十年运行分析与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