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智能天线接收技术

移动终端智能天线接收技术

一、移动终端智能天线接收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魏盼盼[1](2021)在《手持终端MIMO智能天线阵列的优化设计》文中提出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ulti-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和波束成形技术作为5G通信系统的两大研究热点,在工业界和学术界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作为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朝着小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给终端天线预留的空间越来越小。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小型化、多功能化的通信要求,对于天线设计工程师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为了解决当前手持终端天线面临的问题,本文以手持智能终端为研究对象,结合MIMO和波束成形两种技术设计了两款智能多天线阵列,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设计了一款工作在3.3-3.5GHz频段的手持终端八单元MIMO智能天线阵列。该阵列由两个对称的四单元子阵列组成,分别放置在移动终端的两个长边偏上位置。通过引入地面隔离槽,使MIMO接收系统获得良好的隔离和包络相关系数。基于最大功率传输效率法(Method of Maximum Power Transmission Efficiency,MMPTE),获得指定辐射方向的发射天线阵列的最优激励,并保证在该方向上获得最大增益。进而利用自行研发的波束成形控制器实现最优激励分布,从而将天线波束偏转到指定方向。通过仿真天线工作环境,模拟分析了机身和人体对天线辐射性能的影响。2.提出了一种由两个不同阵列模块组成的手持设备八单元MIMO智能天线系统。该系统由两个天线阵列模块组成。第一个模块是一个用于5G的N78(3.3-3.8GHz)频段的六元阵列,实现MIMO接收和波束扫描发射功能。第二个模块是一个二元天线阵列,在LTE/WWAN/N78(0.7-0.91GHz,1.63-2.61GHz,3.3-3.8 GHz)频段工作。为了充分利用移动设备中现有的天线资源,将第一模块中的6个单元与第二模块中的2个单元相结合,形成在重叠N78频段内的8单元阵列。在接收模式中,通过加载L形槽来实现组合模块的良好隔离和包络相关系数。该组合阵列在发射模式下的激励分布采用最大功率传输的方法进行优化,使光束以最大可能增益指向期望方向,并通过自行设计的波束形成控制器实现。研究了环境对天线阵列性能的影响。

安娜[2](2021)在《2.1GHz频段5G NR与现有通信系统的兼容性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随着5G业务量的不断上升,频谱资源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未来5G的全面部署将面临频谱资源短缺和建设运维成本大的问题。根据我国通信系统的实际部署情况,现考虑在2.1GHz频段进行频谱重耕,探索该频段部署NR FDD系统的可能性。在该频段进行频谱重耕,可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低频段频谱资源优越的传播特性;同时可充分利用已有的通信网络基础建设,减少5G网络全面覆盖时的运维成本。频谱重耕的前提是确保预部署系统和该频段已部署通信系统间的干扰在各系统的干扰评估准则之内。基于上述需求和企业需求,论文结合理论分析,搭建系统级仿真平台模拟2.1GHz频段NR FDD系统和LTE FDD系统、WCDMA系统、MSS系统的干扰共存。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1)NRFDD系统与LTE FDD系统的共存研究。明确了 2.1GHz频段NR FDD系统和LTE FDD系统基站和用户间的干扰场景,确定各自系统的干扰评估准则。计算上下行链路的隔离度ACIR。通过蒙特卡洛方法搭建系统级仿真平台,并不断校准,保证仿真结果的可靠性。给出了仿真平台的整体架构、关键子模块的实验方案。基于仿真平台,给出了两系统在2.1GHz频段的邻频共存结果。(2)NRFDD系统与WCDMA系统的共存研究。确定两系统间干扰的研究场景和研究假设,计算隔离度ACIR。搭建静态仿真平台,给出仿真平台中WCDMA系统架构和关键子模块功率控制模块的实验方案。分析不同部署方式、不同NR系统功率控制参数、不同天线相同系数下,两系统在2.1GHz频段临频共存所需的额外隔离度。(3)NRFDD系统与MSS系统的干扰共存研究。明确NR FDD系统和GEO卫星通信系统在2.1GHz频段共存时地对空、空对地、地对地的四种干扰场景和干扰评估准则。计算两系统间的隔离度ACIR。搭建仿真平台,给出仿真平台中MSS系统架构和关键子模块包括网络拓扑等的实验方案。分析NR系统功率控制参数、天线的相关系数和水平维度对两系统在2.1GHz频段临频共存的干扰影响。

王子阳[3](2021)在《基于智能天线的灾区环境搜救定位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在眨眼之间,由于灾后的黄金救援时间非常短暂,快速准确的灾区环境探查定位技术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然而灾区环境极为复杂,可能出现通信设施遭到破坏,需要部署临时基站,多径效应与信号衰减严重,且会发生基站与定位装置之间视距路径被遮挡的情况,导致现有的基于视距路径的定位方法效果不佳。面对这些挑战,本文结合智能天线,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天线的灾区环境单基站搜救定位方法。智能天线可以控制入射波的反射方向,利用智能天线对电磁波的调控功能,本文提出的定位方法可以在基站与定位终端间主动构建最优的毫米波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信号传播路径,实现高精度定位。本文针对智能天线在灾区非视距环境中的定位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有如下研究工作和内容:1.现有基于智能天线的信道模型通常被建模为从基站发射端经由智能天线到接收机的路径之和,在智能天线阵列每一个阵元引入一个复数增益。这样的模型仅考虑到阵元数目,忽视了智能天线的物理特性,例如辐射方向及信道路径损耗。因此,本文基于智能天线的物理特性,建立了更接近实际的新型路径损耗模型,将智能天线的尺寸、阵元数量、天线系统的电磁特性都考虑在内。通过仿真验证,相同场景中智能天线相较于有源的中继器件,在达到8bit/s/Hz的速率情况下,阵元数目为400的智能天线可以降低14.7%的功率。2.传统定位模型是基于视距路径建立的,其在处理非视距、多径等复杂问题时存在较大系统误差;与此同时,与传统微波传输相比,毫米波由于其传播特性,信道的有效散射体个数非常少,多径部分表现出很强的稀疏特性;毫米波信号的短波长使更大规模的MIMO系统成为可能,从而实现更窄的波束赋形。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以及毫米波MIMO系统的特点,本文结合提出的路径损耗模型建立了智能天线协助的非视距定位模型,计算了接收信号的表达式,并利用分布式压缩感知理论对原始信号进行还原,得到重构信道及定位参数。通过仿真验证,本文使用的分布式压缩感知同步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相比于其他算法拥有更高的重构精度。3.部分非视距优化模型仅考虑了电磁波的斯涅耳反射传播,并未考虑电磁波传播路径可控情况下的定位方法。智能天线使电磁波具有可控的传播路径,即定位系统可根据需要控制电磁波传播路径,从而使电磁波的传播过程与测量过程(如测距、测角等)统一到定位系统框架内。针对新的需求,本文结合智能天线对电磁波的反射/折射特性设计了基于智能天线的三阶段定位方法,采用扫描-定位-优化的思路提高接收信号的信噪比,实现更高的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在旋转角未知的情况下,优化后的定位精度可以提高57.9%:在旋转角已知的情况下,优化后的定位精度可以提高38.6%。相比于现有非视距定位方法,本文提出的定位方法可以获得更高的定位精度。

王大鹏[4](2019)在《黑河4G无线网络工程设计方案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通信方式从最初的电报发展到了可以实时语音交流的有线电话,又从有线通信终端发展到了现在的无线移动终端。无线通信也经历了从第1代模拟通信只能语音通话,到第2代数字通信可以进行语音通话、收发短消息、WAP上网等,到了第3代多通信数据传输速率提升,推动了移动网络上的多媒体的的发展,图像、音乐、视频等业务飞速发展,到现在第4代移动通信可支持高达100Mbps的快速数据传输。伴随着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无论是使用简单的按键手机还是功能繁多的智能手机,无线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论文将系统的阐述4G移动通信技术中的TD-LTE技术的先进性,与现网的GSM和TD-SCDMA技术进行对比,突出TD-LTE技术的优势。结合实际项目给出TD-LTE网络的设计方案,从理论方面计算分析了覆盖模型,在实际方面明确相关设备需满足的技术参数,通过设备的选型、安装和调试等过程,达到基站可以正常运行的效果,通过对基站覆盖效果测试结果和用户终端使用测试结果来看,从用户体验角度论证了4G技术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最后对后4G时代移动通信发展进行了展望。

全胜[5](2019)在《基于智能天线的Wi-Fi室内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大数据正无处不在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基于位置的服务已经覆盖了各种智能设备的应用,而终端位置数据则成为了提供服务的基础信息。位置数据除了技术应用价值之外,还蕴含着商业价值,监管价值和安全价值等等。目前基于卫星的室外定位技术已发展多年,有丰富的应用场景积累,较为成熟。而,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数据显示,目前人类在室内活动的时间占比高达87%。因此,在定位技术领域内,室内定位技术正更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Wi-Fi技术是目前室内应用最广泛的无线通信技术,将Wi-Fi与定位技术进行嫁接,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因此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智能天线的Wi-Fi室内定位系统,可对设定区域内的终端进行无差别定位。具体研究路径和设计过程简述如下: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室内定位技术的现状,主要包括:室内定位技术的发展情况、基于测距的定位方法等,并对定位性能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研究需求,重新界定了相关概念,包括:Wi-Fi相关基础理论、,路由器原理和概念及智能天线的相关概念。基于上述基础,展开了基于智能天线的室内定位算法研究。结合对各类室内经典传播模型和Wi-Fi室内定位技术关键性问题的分析,由此提出AOA+RSSD的混合定位算法,对其进行了求解分析,并通过设定定位区域,优化算法和选取探测单元安装位置,进行仿真分析,形成了实现方案。根据方案,首先对整个定位系统做了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设计的定位系统至少需要有两个探测单元构成。每个探测单元分为无线路由器模块和智能天线控制模块。文章详细介绍了每个模块软、硬件设计与实现过程。其次,应用本文设计的定位系统在真实办公环境对不同的被测终端在不同位置做定位实验,取得定位结果并进行分析根据结果数据分析,本文设计的定位系统在实际定位应用中的定位效果是基本满足设计要求的。在随机选取的3个不同测试位置上的平均定位误差都小于2m。此外,还针对两台不同型号目标终端做定位测试,验证结果证明定位系统对不同型号的目标具有几乎相同的定位效果,无差别定位效果得以证明。由此说明本文设计的定位系统在实际环境中是具有实用效果的。最后,将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差异原因。提出了后续的改进方向与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李婷[6](2019)在《手持终端智能天线的设计》文中提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对高质量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诸如4G LTE、5G之类的新的通信标准应运而生,呈现出信道容量更大、传输速率更快和信号覆盖范围更广的趋势,而这就给新型的4G和5G移动通信设备的设计带来了许多挑战。近几年来,作为解决无线通信的两大关键技术,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和智能天线的波束成形技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MIMO技术利用多天线同时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可以实现在频谱和功率资源都相同的情况下传输数据的速率更高以及信道容量更大的目的,而智能天线则是利用多天线将电磁场能量定向到所需方向从而增强天线的增益以及扩大信号的覆盖范围。本文以手持设备终端天线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小型化、多频化、低剖面为要求,结合了MIMO和智能两大关键技术,设计了一款尺寸为136mm×68.8mm×1mm的天线阵列系统。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以平面印刷型倒F天线(PIFA)为基础,在尺寸大小适用于手机的136mm×68.8mm×1mm的FR4基板上设计了一款八单元天线阵列系统。天线阵列覆盖GSM1900(1880-1920 MHz)和LTE2300(2300-2400 MHz)两个频段。天线结合了两大关键技术,接收模式实现MIMO技术,发射模式实现智能天线的波束成形技术。2、为了实现多角度多频率的波束成形,基于能量传输最大化理论,设计了一款连续可调的电压控制电路,为天线阵列提供合适的激励分布。分别测试了天线在中心频率为1.9GHz和2.35GHz时在x、y、z方向上的方向图并得到了该方向上实际最高增益。3、考虑到人体对天线性能的影响,通过测量研究了人体对天线隔离度、ECC以及辐射方向图的影响。结果显示该八单元天线阵列在人体模型的影响下依旧维持良好的MIMO特性以及智能天线的性能。

王晓华[7](2010)在《基于智能天线的Ad Hoc网络的MAC协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个人数据通信的普及,无线Ad Hoc网络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以接入的灵活性、移动性和自主性成为个人通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用户对数据业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这种业务需求,人们不断地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来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智能天线技术是一种可以有效改善无线信道性能,提高无线通信系统容量的新技术,它己经成为第三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因此,如何有效地将智能天线技术引入到无线Ad Hoc网络中成为了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无线网络中媒质接入控制协议(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用于解决多个用户如何共享信道的问题,它对无线网络系统的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MAC协议设计应该保证在任意的业务负载情况下都有较高的吞吐率、较低的时延以及较少的开销。传统的无线Ad Hoc网络MAC协议工作机制是建立在节点以全向天线工作机制下的,如果将定向天线引入到无线Ad Hoc网络中,由于定向天线具有方向性,会给全向天线的协议工作机制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为了有效地利用定向天线的空分复用的特点,同时减少由于其方向性带来的一些影响,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无线MAC协议。针对定向天线和无线信道的特点,有许多基于定向天线的接入控制协议被提出来,以实现信道的空分复用。本文研究了智能天线技术及其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分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使用智能天线的无线接入协议。最后根据无线Ad Hoc网络的特点和智能天线的一些优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时隙的智能天线的MAC协议( Time Division Scheduling,TDS-MAC)设计方案。通过把单信道划分出控制期和数据期,在控制时期进行自我调度的设计思想,改善了无线信道的通信环境,提高了对无线信道的空分复用。并且利用OPNET仿真工具实现了该协议的建模和仿真,把它与使用全向天线的无线WLNA协议和智能天线的MMAC协议的网络作了性能比较。通过仿真分析可以看到该协议利用智能天线实现了信道的空分复用,使得系统的吞吐量有了大幅的提升,同时也解决了使用智能天线所带来的新问题。

范军[8](2008)在《采用智能天线和功率控制的Ad Hoc网络MAC协议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Ad Hoc网络是一个由无线移动终端组成的分组多跳转发临时性自治系统。由于无线媒体的共享特性,使其介质接入控制(MAC)协议的性能成为Ad Hoc网络发展的关键。当前,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开放式问题。在MAC协议研究中,引入智能天线和功率控制技术后,有助于减小信号干扰,改善链路的传输质量,从而显着改善MAC协议性能。当前在应用智能天线时,有两个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其一:应用智能天线后,定向波束加剧了隐藏终端,并带来了聋节点等问题。其二:假设定向波束和全向波束有相同的增益,没有利用定向通信模式的增加传输距离的优势。对于基于CSMA/CA机制的功率控制协议,在单信道条件下RTS-CTS握手不能防止不同功率引起的隐藏终端的问题,很难实现既节省功率又提高网络容量的目标。因此,上述问题的研究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SDA-MAC协议是在CSMA/CA的基础上,使用了波束切换天线。它结合RTS/CTS握手机制、TDMA和定向波束,通过RTS和CTS握手来获得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的位置信息。SDA-MAC协议适用于单跳环境,使空间上的不同方向可以同时存在多对通信节点而不会造成分组碰撞,充分发挥了智能天线的空分复用特点。该协议有效解决了D-MAC协议存在的隐藏终端、暴露终端等问题,较大地改善了网络性能。其吞吐量最高达到D-MAC协议的119%、全向IEEE 802.11协议的307%。DMH-MAC协议是SDA-MAC协议的改进,使用了波束跟踪天线。在DMH-MAC协议中,节点处于空闲状态时使用全向-全向模式(O-O)监听及预约信道,而定向-定向(D-D)通信模式是常用的工作模式。在多跳环境下,DMH-MAC协议充分利用了智能天线的定向通信的优势,能够经过较少的跳数把数据包传递到目的节点,改善了网络性能。与MMAC协议相比,该协议的特点是定向通信容易实现,且发送节点不需要预先知道完整的路径。其吞吐量最高达到MMAC协议的121%、全向IEEE 802.11协议的312%。SPC-MAC协议通过RTS和CTS控制包中交换的信息来决定数据包DATA和ACK的发送功率。其有两个主要特点。其一:发送节点根据旁听的CTS决定最大发射功率PMax。由于发送节点可能是一个隐藏终端,必须限定其发射功率,以避免干扰邻节点的接收。其二:接收节点决定最小发射功率PMin,以保证数据分组的正常接收。在多跳环境中,路由报文以最大功率发送,保证所有一跳范围内的邻节点可以接收到。该协议避免了PCM协议周期性的最大发射功率造成的干扰,也无需PCMA协议所设置的额外信道。其吞吐量最高达到PCM协议的120%、无功率控制的IEEE 802.11协议的272%。利用OPNET仿真工具,设计了Ad Hoc网络节点模型、智能天线模型、功率控制模型等,使基于智能天线及功率控制的MAC协议和上层协议能够在同一个模板上实现。还在不同场景下对SDA-MAC、DMH-MAC和SPC-MAC协议进行了大量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这些协议可以充分地提高信道的空间复用程度,使Ad Hoc网络的吞吐量和端对端迟延等网络整体性能有大幅的改善。

徐银浩[9](2008)在《智能天线波束形成算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能天线技术是未来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如何消除同信道干扰(CCI)、多址干扰(MAI)以及多径衰落(MPF)的影响成为人们在提高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性能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智能天线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采用先进的自适应阵列处理技术,产生空间定向波束,使波束主瓣对准用户信号波达方向,旁瓣或零陷对准干扰信号方向,删除或抑制干扰信号,从而提高期望信号的接收信噪比,提高系统容量。智能天线是解决频率资源匮乏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智能天线技术成为移动通信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论文首先阐述了智能天线的基本工作原理,给出了其常用的体系结构以及阵列信号模型。然后介绍了智能天线的几种收敛准则以及根据这些准则提出的几种经典自适应算法,其中包括:基于时间参考方式的LMS、NLMS、RLS算法;基于盲处理方式的CMA算法;基于波达方向估计的MUSIC算法,并对它们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各种算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其次对这些经典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改进型SVSLMS算法、最优步长RLS算法、带调整因子的CMA算法,使它们在收敛速度、稳态误差、稳态失调各方面与传统算法相比都更具优势;探讨了传统MUSIC算法在分析强相关信号波达角方面的局限性,对平滑MUSIC算法进行了仿真,论证了平滑技术在分析强相关信号方面的有效性。其次,对移动终端(主要是手机终端)应用智能天线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结合阵元数目、阵元间距的选择给出了两种适用于手机终端的智能天线结构:双天线、半波长结构;四天线、0.3倍波长结构。同时结合前面提出的改进型SVSLMS算法收敛速度快、稳态误差小的优点,以及调整因子CMA算法稳态失调小的优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手机终端的半盲算法,并对其进行了仿真,指出了其在抗干扰方面的有效性;与传统的自适应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强的环境适能力(健壮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最后,探讨了智能天线技术的发展前景及研究方向。本论文的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提出的改进型算法和智能天线实现方案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芮智[10](2008)在《智能天线与MIMO技术结合研究》文中认为智能天线与MIMO技术都是广泛应用于下一代移动通信中的多天线技术,这两种技术的原理差异非常大,二者各有优势,智能天线在多径效应较轻情况下性能较好,MIMO在多径效应较重情况下性能较好,如何使两种技术同时在系统中被使用,在不同场景下都能获得较佳性能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本文以TD-SCDMA智能天线为前提研究在此基础上获得MIMO增益的方案,通过仿真性能比较和综合分析,对使用哪种结合方案提出了建议。本文第一章由探讨移动通信物理层技术的发展方向展开,引入智能天线和MIMO这两种多天线技术,阐述了智能天线和MIMO的基本原理,并总览全文介绍了论文的主要工作。第二章介绍了智能天线和MIMO各自的代表性技术以及发展情况,还列举了它们目前在标准化中的应用。第三章在对智能天线和MIMO可能的结合点进行研究之后,分析了几种已有的结合方案的优劣,并提出在TD-SCDMA系统中使用双极化天线,利用极化分集获得MIMO增益。第四章作为仿真方案的铺陈主要介绍了TD-SCDMA系统的帧结构和双极化天线技术。随后为考察验证所述几种方案的性能,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全面陈述下行仿真方案和上行仿真方案,仿真证明在智能天线基础上引入MIMO能够明显改善系统性能。最后,第七章依据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并考虑到实际工程应用等各方面的因素,对使用哪种方案给出了建议,并指出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移动终端智能天线接收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移动终端智能天线接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手持终端MIMO智能天线阵列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5G终端天线研究现状
        1.2.2 共享单元多天线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天线设计基本参数
        2.1.1 天线的S参数与输入阻抗
        2.1.2 天线的工作带宽
        2.1.3 天线的辐射方向图与方向性系数
        2.1.4 天线的场区划分
    2.2 MIMO终端天线系统衡量指标
        2.2.1 天线间的隔离度
        2.2.2 天线的包络相关系数
        2.2.3 天线的效率与增益
        2.2.4 天线的SAR值
    2.3 移动终端天线基本结构
        2.3.1 单极子天线、倒L天线、倒F天线
        2.3.2 平面倒F天线、立体倒F天线
    2.4 功率传输最大化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手持终端小型MIMO智能天线阵列的优化设计
    3.1 引言
    3.2 单个天线单元设计
    3.3 八单元天线阵列的设计与MIMO性能的实现
    3.4 八单元天线阵列波束成形的实现
        3.4.1 馈电网络的设计
        3.4.2 天线阵列仿真与实测结果
    3.5 天线工作环境对天线辐射性能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应用于手持终端的共享单元MIMO智能阵列天线设计
    4.1 引言
    4.2 单个天线单元设计
        4.2.1 工作在N78 频段的天线单元设计
        4.2.2 工作在WWAN/LTE/N78 频段的天线单元设计
    4.3 共享单元天线阵列的设计与MIMO性能的实现
    4.4 共享单元天线阵列波束成形性能的仿真与实测结果
    4.5 天线工作环境对天线辐射性能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
    5.2 未来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2)2.1GHz频段5G NR与现有通信系统的兼容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架构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系统间干扰共存研究综述
    2.1 引言
    2.2 2.1GHz频段通信系统概述
        2.2.1 5G NR系统
        2.2.2 LTE系统
        2.2.3 WCDMA系统
        2.2.4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2.3 无线通信系统间干扰共存研究
        2.3.1 干扰原理及类型
        2.3.2 干扰共存研究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5G NR系统与LTE系统的干扰共存研究
    3.1 引言
    3.2 干扰场景与评估准则
        3.2.1 干扰场景
        3.2.2 评估准则
    3.3 隔离度计算
        3.3.1 ACLR计算
        3.3.1.1 NR FDD终端干扰LTE FDD基站的ACIR
        3.3.1.2 LTE FDD终端干扰NR FDD基站的ACIR
        3.3.2 ACS计算
    3.4 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
        3.4.1 仿真平台架构
        3.4.2 仿真平台子模块
    3.5 仿真结果校准与分析
        3.5.1 仿真平台校准
        3.5.2 仿真结果及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5GNR系统与WCDMA系统的干扰共存研究
    4.1 引言
    4.2 干扰场景与保护准则
        4.2.1 干扰场景
        4.2.2 保护准则
    4.3 隔离度计算
        4.3.1 ACLR计算
        4.3.2 ACS计算
    4.4 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
        4.4.1 仿真平台架构
        4.4.2 仿真平台子模块
    4.5 仿真结果分析
        4.5.1 5G NR系统干扰WCDMA系统
        4.5.2 WCDMA系统干扰5G NR系统
        4.5.3 仿真结果小结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5GNR系统与MSS系统的干扰共存研究
    5.1 引言
    5.2 干扰场景与评估准则
        5.2.1 干扰场景
        5.2.2 保护准则
    5.3 隔离度计算
        5.3.1 ACLR计算
        5.3.2 ACS计算
    5.4 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
        5.4.1 仿真平台架构
        5.4.2 仿真平台子模块
    5.5 仿真结果校准与分析
        5.5.1 仿真平台校准
        5.5.2 仿真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3)基于智能天线的灾区环境搜救定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高精度定位
    1.3 智能天线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高精度定位研究现状
        1.4.2 智能天线相关研究
    1.5 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1.5.1 本文主要工作
        1.5.2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智能天线及室内定位相关理论技术
    2.1 引言
    2.2 常见室内定位方法
        2.2.1 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的室内定位技术
        2.2.2 基于角度的室内定位技术
        2.2.3 基于时间的室内定位技术
    2.3 智能天线理论技术
        2.3.1 广义斯涅耳定律
        2.3.2 智能天线工作原理
    2.4 压缩感知理论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天线协助的新型非视距无线定位系统模型
    3.1 引言
    3.2 智能天线的路径损耗模型
    3.3 智能天线协助的接收信号模型
    3.4 仿真实验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智能天线的非视距定位方法
    4.1 引言
    4.2 智能天线协助的非视距毫米波信道虚拟拟表示
    4.3 基于分布式压缩感知的信道参数估计及位置估计
        4.3.1 分布式压缩感知
        4.3.2 特殊情况下的位置估计方法
        4.3.3 一般情况下的位置估计方法
    4.4 基站-智能天线波束赋形配置联合优化
    4.5 仿真实验及其分析
        4.5.1 信道重构算法性能分析
        4.5.2 定位性能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黑河4G无线网络工程设计方案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无线移动通信发展的过程
    1.3 黑河无线通信网络需求分析
        1.3.1 市场营销保障需求
        1.3.2 网络性能需求
        1.3.3 网络覆盖需求
    1.4 论文主要工作
第2章 4G网络技术及组网形式的研究
    2.1 4G网络技术研究
    2.2 LTE技术的主要特点
        2.2.1 OFDM技术
        2.2.2 MIMO技术
        2.2.3 链路自适应技术
    2.3 TD-LTE无线接入网基本架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4G无线网络系统方案设计
    3.1 方案设计原则
        3.1.1 覆盖原则
        3.1.2 覆盖标准
    3.2 频段选择
    3.3 网络覆盖需求分析计算
        3.3.1 上行下行链路预算
        3.3.2 覆盖的估算
    3.4 站点布局设计
    3.5 容量规划
    3.6 设备选型
    3.7 基站的查勘
        3.7.1 新建站的查勘
        3.7.2 共址站的查勘
    3.8 典型场景设计方案
        3.8.1 郊区场景
        3.8.2 一般城区场景
        3.8.3 密集居民区场景
    3.9 具体方案设计规划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设计方案的实施与测试
    4.1 电源配套整改
    4.2 设备安装
    4.3 设备调试
    4.4 设计方案效果测试
        4.4.1 接收RSRP测试
        4.4.2 终端业务测试
    4.5 展望5G时代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5)基于智能天线的Wi-Fi室内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技术概述
    2.1 室内定位技术简介
        2.1.1 室内无线定位技术
        2.1.2 室内无线定位系统
        2.1.3 基于距离测量的室内定位方法
        2.1.4 基于距离测量的定位算法
        2.1.5 影响室内定位精度的因素
        2.1.6 定位性能的评价指标
    2.2 Wi-Fi技术
        2.2.1 Wi-Fi基本知识
        2.2.2 Wi-Fi的关键技术
    2.3 路由器
    2.4 智能天线
        2.4.1 天线的简介
        2.4.2 智能天线的定义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智能天线的室内定位算法研究
    3.1 室内无线经典传播模型
        3.1.1 Friis自由空间传播模型
        3.1.2 对数路径损耗模型
    3.2 室内Wi-Fi定位的关键问题分析
        3.2.1 接收功率采集与RSSI值的处理
        3.2.2 被测终端的差异化影响与改善
        3.2.3 环境中路径损耗系数的处理
    3.3 AOA/RSSD混合定位算法的研究
        3.3.1 定位算法推演
        3.3.2 定位流程设计
    3.4 算法的仿真、分析与优化
        3.4.1 算法求解分析
        3.4.2 环境仿真与误差分析
        3.4.3 定位策略的分析与优化
    3.5 不同算法的仿真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室内定位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4.1 定位设备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4.1.1 功能需求与分析
        4.1.2 室内Wi-Fi定位系统的总体设计
        4.1.3 探测单元的总体设计
    4.2 Wi-Fi路由器硬件设计与测试
        4.2.1 设计要求
        4.2.2 器件选型与硬件设计框图
        4.2.3 硬件设计工具介绍
        4.2.4 路由器电源设计
        4.2.5 CPU电路设计
        4.2.6 RF电路设计
        4.2.7 其余外围接口电路设计
        4.2.8 PCB设计
        4.2.9 结构设计
        4.2.10 硬件测试
    4.3 智能天线的设计与实现
        4.3.1 硬件设计框图
        4.3.2 天线选型
        4.3.3 MCU电路设计
        4.3.4 伺服舵机的电路设计
        4.3.5 其余外围接口电路设计
    4.4 系统软件设计
        4.4.1 路由器操作系统
        4.4.2 智能天线控制固件
        4.4.3 上位机定位应用程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测试验证与结果分析
    5.1 测试环境与参数
        5.1.1 测试环境
        5.1.2 系统架设与参数设置
    5.2 测试过程
        5.2.1 预备阶段
        5.2.2 测试阶段
        5.2.3 定位结果
    5.3 性能分析与展望
    5.4 本章小结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申请的专利及科研成果

(6)手持终端智能天线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天线基础理论
    2.1 天线基本参数
        2.1.1 反射系数
        2.1.2 辐射方向图
        2.1.3 辐射效率和增益
    2.2 移动终端天线理论
        2.2.1 倒F天线原理
        2.2.2 平面倒F天线
        2.2.3 PIFA天线多频工作的实现
    2.3 MIMO天线系统性能参数指标
        2.3.1 隔离度
        2.3.2 包络相关性系数
        2.3.3 平均有效增益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阵列天线优化方法
第四章 八单元天线阵列的设计
    4.1 引言
    4.2 八单元天线阵列设计
        4.2.1 单个天线单元设计
        4.2.2 天线阵列设计
        4.2.3 八单元天线阵列的S参数的仿真和实测
    4.3 天线测量原理
        4.3.1 天线场区划分
        4.3.2 天线测量原理
    4.4 MIMO天线基本参数实测与仿真对比
        4.4.1 八单元MIMO天线增益
        4.4.2 MIMO天线ECC,MEG和效率
    4.5 波束成形方向图实测和仿真对比
        4.5.1 馈电电路板的设计
        4.5.2 方向图实测与仿真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体模型对天线的影响
    5.1 引言
    5.2 人体模型对八单元天线阵列的影响示例1
    5.3 人体模型对八单元天线阵列的影响示例2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6.2 未来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基于智能天线的Ad Hoc网络的MAC协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无线Ad Hoc网络与智能天线
    2.1 移动Ad Hoc网络简介
    2.2 移动Ad Hoc网络的发展过程
    2.3 移动Ad Hoc网络的特点
    2.4 移动Ad Hoc网络主要的研究方向
    2.5 定向天线模型
        2.5.1 天线模型
        2.5.2 定向天线技术
    2.6 智能天线的优势与带来的问题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智能天线的MAC协议
    3.1 移动Ad Hoc 网络的MAC协议
    3.2 全向天线的MAC协议
        3.2.1 隐藏终端
        3.2.2 暴露终端
    3.3 智能天线的MAC协议相关研究
    3.4 几种智能天线的MAC协议
        3.4.1 D-MAC协议
        3.4.2 ORTS-OCTS协议
        3.4.3 SWAMP协议
        3.4.4 MMAC协议
        3.4.5 忙音DMAC协议(Tone DMAC)
        3.4.6 各种协议的特点分析
    3.5 使用智能天线引发的问题
        3.5.1 聋节点问题
        3.5.2 新隐藏终端问题
        3.5.3 定向天线的增益不对称问题
        3.5.4 暴露终端问题
        3.5.5 定向波束的盲点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种基于时隙调度的智能天线MAC协议
    4.1 协议的工作环境
        4.1.1 天线模型假设
        4.1.2 协议的信道和数据帧定义
        4.1.3 节点信息表
    4.2 协议的算法过程描述
        4.2.1 协议的分组初始化
        4.2.2 新节点加入新组算法
        4.2.3 同扇区多节点通信算法
        4.2.4 协议整体实现过程描述
    4.3 协议流程
        4.3.1 协议初始化
        4.3.2 协议整体流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协议的性能分析
    5.1 OPNET Modeler 10.0 仿真工具简介
    5.2 仿真模型的建立
        5.2.1 节点模型的建立
        5.2.2 进程模型的建立
    5.3 协议性能分析
        5.3.1 仿真场景一
        5.3.2 仿真场景二
        5.3.3 仿真场景三
        5.3.4 仿真场景四
    5.4 结论
    5.5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采用智能天线和功率控制的Ad Hoc网络MAC协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Ad Hoc 网络的概念
    1.2 Ad Hoc 网络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Ad Hoc 网络的特征
    1.4 Ad Hoc 网络的应用
    1.5 Ad Hoc 网络的关键技术
    1.6 主要贡献和论文结构
2 Ad Hoc 网络的介质接入控制协议
    2.1 Ad Hoc 网络 MAC 层协议解决的主要问题
    2.2 MAC 协议的性能指标
    2.3 采用智能天线的MAC 协议的研究
    2.4 采用功率控制的MAC 协议的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SDA-MAC:采用智能天线的单跳MAC 协议
    3.1 概述
    3.2 单跳SDA-MAC 协议机制
    3.3 SDA-MAC 协议的算法举例
    3.4 SDA-MAC 协议的仿真实现和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DMH-MAC:采用智能天线的多跳MAC 协议
    4.1 概述
    4.2 多跳DMH-MAC 协议机制
    4.3 DMH-MAC 协议的算法举例
    4.4 DMH-MAC 协议的仿真实现和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SPC-MAC:采用功率控制的多跳MAC 协议
    5.1 概述
    5.2 SPC-MAC 协议机制
    5.3 SPC-MAC 协议的算法举例
    5.4 SPC-MAC 协议的仿真实现和性能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束语
    6.1 全文总结
    6.2 Ad Hoc 网络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9)智能天线波束形成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智能天线的发展概述
    1.2 智能天线技术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1.2.1 智能天线的优点
        1.2.2 智能天线存在的问题
    1.3 智能天线的研究现状
        1.3.1 目前智能天线的主要研究方向
        1.3.2 智能天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智能天线的应用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各章节安排
第二章 智能天线技术概述
    2.1 智能天线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1.1 智能天线的基本概念
        2.1.2 智能天线的工作流程
    2.2 智能天线的实现方式
    2.3 智能天线系统的空间信号模型
        2.3.1 阵列天线的数学模型
        2.3.2 智能天线的信号模型
第三章 智能天线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3.1 智能天线数字波束形成技术
        3.1.1 波束切换方式
        3.1.2 自适应波束形成简介
    3.2 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3.2.1 最佳滤波准则
        3.2.2 智能天线波束形成算法的分类
        3.2.3 波束形成算法
第四章 智能天线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仿真
    4.1 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仿真
        4.1.1 LMS 算法仿真
        4.1.2 归一化LMS 算法(NLMS)仿真
        4.1.3 一种变步长LMS 算法(改进型SVSLMS 算法)的仿真
        4.1.4 递归最小二乘(RLS)算法的仿真
        4.1.5 一种改进型RLS算法(最优步长RLS算法)的仿真
        4.1.6 经典盲算法—恒模(CMA)算法的仿真
        4.1.7 多重信号分类(MUSIC)算法的仿真
    4.2 智能天线自适应算法分类小结
第五章 移动终端智能天线技术的研究
    5.1 移动终端天线智能化的可行性分析
    5.2 移动终端智能天线的实现形式
        5.2.1 手机终端智能天线的阵元数确定
        5.2.2 阵元间距d的选取
        5.2.3 移动终端智能天线示意图
    5.3 适用于移动终端的智能天线算法
第六章 论文工作总结及展望
    6.1 本论文的工作总结
    6.2 智能天线技术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智能天线与MIMO技术结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智能天线的基本原理
    1.3 MIMO的基本原理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第二章 智能天线与MIMO技术简介及应用
    2.1 智能天线的代表性技术
        2.1.1 智能天线的上行接收技术
        2.1.2 智能天线的下行发射技术
    2.2 智能天线的发展
    2.3 MIMO的代表性技术
    2.4 MIMO的发展
    2.5 无线标准中的多天线技术
        2.5.1 标准化情况概述
        2.5.2 标准化中的MIMO方案
        2.5.3 标准化中的智能天线方案
第三章 智能天线与MIMO技术的结合
    3.1 结合可能性分析
    3.2 已有的结合方案
        3.2.1 TD-SCDMA天线分组方案
        3.2.2 TD-SCDMA远端阵元方案
        3.2.3 TD-SCDMA双波束赋形方案
        3.2.4 UMB方案
        3.2.5 基于双极化天线的方案
    3.3 双极化天线用于TD-SCDMA的方案
第四章 TD-SCDMA系统与双极化天线
    4.1 TD-SCDMA系统的帧结构和关键技术
        4.1.1 TD-SCDMA的帧结构
        4.1.2 TD-SCDMA的时隙结构
        4.1.3 TD-SCDMA的关键技术
    4.2 双极化天线简介
    4.3 仿真安排
第五章 下行仿真方案
    5.1 双极化天线方案
        5.1.1 天线结构描述与分析
        5.1.2 开环闭环方案描述
        5.1.3 接收机方案
        5.1.4 仿真流程
    5.2 天线分组方案
        5.2.1 天线结构描述与分析
        5.2.2 仿真场景
        5.2.3 仿真结果
    5.3 远端阵元方案
        5.3.1 天线结构描述与分析
        5.3.2 仿真场景
        5.3.3 仿真流程
        5.3.4 仿真结果
    5.4 性能比较
第六章 上行仿真方案
    6.1 双极化天线方案
        6.1.1 天线结构描述与分析
        6.1.2 仿真流程
    6.2 天线分组方案
        6.2.1 天线结构描述与分析
        6.2.2 仿真流程
    6.3 传统智能天线上行接收
        6.3.1 天线结构描述与分析
        6.3.2 仿真流程
    6.4 上行方案改进
    6.5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第七章 论文总结和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四、移动终端智能天线接收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手持终端MIMO智能天线阵列的优化设计[D]. 魏盼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2.1GHz频段5G NR与现有通信系统的兼容性分析研究[D]. 安娜.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基于智能天线的灾区环境搜救定位方法研究[D]. 王子阳.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黑河4G无线网络工程设计方案与实现[D]. 王大鹏.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9(02)
  • [5]基于智能天线的Wi-Fi室内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D]. 全胜.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
  • [6]手持终端智能天线的设计[D]. 李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4)
  • [7]基于智能天线的Ad Hoc网络的MAC协议研究[D]. 王晓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8]采用智能天线和功率控制的Ad Hoc网络MAC协议的研究[D]. 范军. 华中科技大学, 2008(12)
  • [9]智能天线波束形成算法的研究[D]. 徐银浩. 天津大学, 2008(09)
  • [10]智能天线与MIMO技术结合研究[D]. 芮智. 北京邮电大学, 2008(10)

标签:;  ;  ;  ;  ;  

移动终端智能天线接收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