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戏曲丑角表演艺术对传统戏曲的继承与发展

现代戏曲丑角表演艺术对传统戏曲的继承与发展

一、现代戏中丑角表演艺术对传统戏曲的继承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春鹏[1](2021)在《东路哈哈腔的审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路哈哈腔,又称“东调哈哈腔”,是哈哈腔三大支系中的原初母系。它形成于明末清初,跨区域流传于衔接冀鲁两省的冀东南-鲁西北地区,是融合清初“东柳”与“西梆”两大声腔特点的北方民间艺术,几百年来一直深受流传区域内民众的欢迎与喜爱。东路哈哈腔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信息与艺术资源,反映当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重要的审美文化研究价值。但由于时代变迁,人们的生活与娱乐方式发生巨变,东路哈哈腔正显现出不容乐观的生存状况。政策引导、经济补助、行政干预等手段虽然可以在短时期内起到缓解作用,但却很难做到能长久地维持其生命。在诸多措施不见明显成效的情况下,对东路哈哈腔开展一种基于学术层面的“抢救”,即进行审美文化内涵研究,应是当前很必要的一个现实选择。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跨区域生长的东路哈哈腔缺乏应有的关注和深入探讨,往往围绕某一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哈哈腔进行研究,或者将其作为哈哈腔整体中的一部分而停留于纯艺术的概要论述,致使我们很难触及到它的真实面目,从而不能很好地为剧种保护与研究起到有力支撑。为此,本文将以问题研究为导向,在“文化区域”视域下对东路哈哈腔进行独立而系统的审美文化内涵研究,即以田野调查和文献记载为依据,结合民族音乐学、文化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的学术积累,梳理东路哈哈腔的形成与发展,并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其艺术特质、审美内涵、剧种本体、审美价值与文化属性,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向整体呈现这门艺术的发展全景。全文内容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必要性、研究现状与综述、研究思路与创新点。此部分着重阐述了东路哈哈腔现实生存状况,以及对其开展审美文化内涵研究的必要性;在综合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拟定从“文化区域”、文化生态以及审美文化学统摄下的多学科交叉三个维度进行研究;希望通过运用历史演绎与逻辑分析相结合、整体研究与比较研究互补、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考证相统一的方法,在东路哈哈腔的形成与发展、艺术特质、审美内涵解析、审美规律探寻等方面取得新发现、提出新见解。第一章是东路哈哈腔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论文从地理文化生态、源流与生成、支系划分与东路哈哈腔的传播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与梳理了东路哈哈腔的形成与发展。在地理文化生态方面,当地地势平坦、地理位置重要、水陆交通发达;悠久的民俗活动和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使该地区形成多样与多元的文化艺术生态;当地在明末清初就已出现诸多初具戏曲形态的民间表演艺术,从而使这一区域形成浓郁的戏曲文化氛围。在剧种起源与生成方面,论文提出哈哈腔最早以俗曲形态从十七世纪中叶生发,艺人所说其存在“三百年历史”的提法并不是它成为剧种的起始时间;指出哈哈腔有多重艺术源头,而不是从某一单独源头生发;认为将剧种发源地表述为沧州运东地区更贴近;第一次完整地回溯了哈哈腔的生成与发展过程。在流派划分与东路哈哈腔的传播方面,论文认为东路哈哈腔是三路支系中的原初母系;东路哈哈腔在鲁西北的流传呈现阶梯式和多样化的传播特点。第二章是东路哈哈腔的艺术特质。论文从语言、唱腔、音乐、剧目和表演五个方面对东路哈哈腔的艺术特质进行了全面论述。在语言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语言通俗而诙谐,具体表现为独特的声调与音韵、规整且直白的唱词以及大量运用的俏皮俚语。在唱腔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唱腔质朴自然,其旋律具有浓郁的地域属性,行进时稳中求变;板式结构组织有序。相对于西路,东路哈哈腔保留了冀东南-鲁西北地区民歌的粗犷舒展、平稳流畅,带有更多来自生活的直爽性格。在音乐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音乐给人以灵动自由之感,其过门音乐以灵活多变的曲调为唱腔起到引导与桥梁的作用;伴奏曲牌和锣鼓经种类繁多、色彩丰富;文武场各有侧重,在吹拉敲打间烘托着唱腔,渲染着舞台氛围,它们在突出人物冲突与情感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剧目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剧目具有典型的平民品格,它的对子戏短小精悍,生活气息浓厚;草台戏主要演民间历史故事、传奇小说,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形象富有个性,彰显出强烈的民间气质;台本戏具有超出以往的故事长度、人物数量、行当角色和排场规模,虽然达到至臻成熟的水平,但始终不失平民本色;建国后的新编戏在艺术精神和思想上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现代戏则较为新颖地反映了新时代的生活特点。在表演特质方面,东路哈哈腔的表演笃实率真,它注重逼真细腻的生活化动作;偏好风逗乐的表演手段;运用多种舞姿身段和特殊技巧;擅长夸张性的舞台表演风格。第三章是东路哈哈腔的审美解析。在全面论述东路哈哈腔艺术特质的基础上,论文从艺术题旨、叙事模式、人物形象、人文价值理念四个角度出发,结合历史背景和人文传统,对其审美内涵进行深入解读与分析。在艺术题旨上,东路哈哈腔用幽默逗乐调节底层生活;歌唱坚贞不渝的男女爱情;高扬忠孝节义的是非观念,充满了日常生活化的特点。在叙事模式上,东路哈哈腔的叙事平中见奇,呈现为归于“团圆”的串珠叙事结构、“背道而驰”的情节冲突,“少”而不“弱”的悬念设置以及“悲”而不“伤”的审美基调。在人物形象上,东路哈哈腔贴近百姓生活塑造人物;将角色放置于“二元相对”模式下进行刻画;通过“以事见人”的讲述方式展现人物,从而使其戏中人物充满个性魅力。在人文价值理念上,东路哈哈腔以“广乐成教”为宗旨,秉承“俗而不庸”的审美取向;以“明志”观照人生;崇尚“中和”的价值理念;讲求有裨风化的劝惩之道。第四章是东路哈哈腔的剧种本体及创生机制。论文以剖析研究的方式深入剧种内部,分析了东路哈哈腔的声腔、剧种本体和其创生机制。在声腔上,认为东路哈哈腔声腔本质上是一种从“东柳”向“西梆”的过渡与衍变,其成因在于:柳子腔曲牌板腔化为这种衍变发展提供了前提基础;诗赞体上下句为它借鉴吸收梆子剧目搭建了可以跨越的桥梁;京杭运河是剧种产生并发生变化的外在客观条件。在剧种本体结构上,认为东路哈哈腔的剧种本体呈现为一种逐级向外递增的圈层嫡存结构,每一层级都是在上一层级基础上的发展或衍变,而不是推翻或取代;在圈层结构层级数增加过程中,它们逐渐体现出统一的外在定势、题材取向、声腔风格等剧种本体特征,使剧种本体得以构建;这一结构清晰地揭示了东路哈哈腔等地方小剧种的成长模式和嫡存方式。在剧种创生机制上,认为东路哈哈腔具有顽强的自我创生机制,具体体现在:艺人的二次创造、“戏仿”策略和观演互动等。第五章是东路哈哈腔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属性。论文从审美价值和文化属性两个方向探讨东路哈哈腔的文化份量。在审美价值方面,论文认为东路哈哈腔有自己的审美体系,不仅包括具体文化现象中蕴含的艺术特质、审美内涵,剧种审美规律,也包括当地社会赋予它的民间情感。它是当地社会共同“人类情感”的集中体现,是其艺术价值的持久性所在;东路哈哈腔还是当地民众源自内心、纯粹天性的自然表达,它使百姓朴素的生活呈现出人文的美丽和有益于社会稳定发展的积极意义;东路哈哈腔在当代则是人们实现文化认同的精神符号。在文化属性方面,论文认为东路哈哈腔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文化;它审美的深层向度是指向人性;古典格调应是其在当代审美文化中的主要品格。结语对全文进行系统总结与提升。在正文对东路哈哈腔论述与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地方小剧种的整体性、艺术魅力、审美文化内涵以及如何实现其当代价值等问题作进一步阐述与总结。

游耀旺[2](2021)在《“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研究(1949-1966)》文中研究表明戏曲的娱乐性是指戏曲剧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产生的情感愉悦以及戏曲接受者在观戏的过程中产生的感官享受和精神陶冶,是戏曲的本质属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意蕴。“十七年”时期的戏曲指的是1949年至1966年间戏曲的演出与创作实践。本论文论述的是在“十七年”时期颁布的戏曲政策对戏曲娱乐性的影响,即便在“左”倾思潮的制约下,戏曲也从来没有摆脱娱乐性的黏附。本论文以对“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的发掘和呈现,还原戏曲娱乐性的本来面目,并折射出“十七年”时期里被遮蔽的真实的人的心理和时代心理。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戏曲娱乐性也随之开始转型。本论文第一部分从“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对戏曲娱乐传统的承继和新时代下戏曲娱乐性表现出新的审美内涵出发,对戏曲“娱人”传统和寓教于乐传统进行论述,并阐述了以丑行为代表的戏曲喜剧娱乐传统的内在精神。随后论文立足于新的历史环境和文化语境,论述“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的新风貌和对人民娱乐需求的满足。论文第二部分,结合“十七年”时期的戏曲政策分析戏曲娱乐性沉浮。本章第一节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改”方针的推行,分析了戏曲娱乐性的规整与提升,进而从取得的成就里论述戏曲娱乐性的高涨。在随之发生的“禁戏”与“解禁”的政策下,第二节用丰富的剧目作为例证,阐释戏曲娱乐性在动态的轨迹里呈现出危机与回弹的特征。第三节通过戏曲现代戏的实践及其发展的偏激现象,分析戏曲娱乐性走向消沉的必然结果。由于受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戏曲政策的影响,戏曲娱乐性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本文在最后一部分论述“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在当代的承继与变革,并对“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的局限进行反思。

王文彬[3](2020)在《“文”尽其妙,绽放舞台 ——习志淦戏曲剧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以来,中国戏曲高速发展,一批新时期的戏曲剧作家在摸索中脱颖而出习志淦便是中国新时期戏曲文学史上的优秀剧作家。创作了《徐九经升官记》、《膏药章》、《美人涅盘记》等一系列优秀剧目,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为中国新时期戏曲添砖加瓦。纵观新时期剧作家的研究,目前对习志淦的研究还处在拓荒期,虽然他的作品经常活跃在戏曲舞台上,但对他的研究缺乏系统、客观的分析。本文按照习志淦创作生平介绍——创作模式分析——戏曲文本研究——舞台艺术呈现的行文思路,通过史实资料分析、戏曲剧本解读等多种方法,分五章对习志淦戏曲创作和艺术特色进行分析,从而对习志淦作品进行整体性梳理和理论成果探索。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目前学术界对于习志淦戏曲创作研究不足,另一方面通过研究习志淦剧本创作模式,分析作品的艺术成就及得失。在习志淦戏曲创作过程中,最为显着的特点就是“编导演”的集体创作,在“鄂派”京剧的滋养下,以余笑予、朱世慧、习志淦为主的“三剑客”创作模式发扬了戏曲“一棵菜”精神。拓宽了新时期戏曲表演程式的创新,尤其弥补了“丑行”的先天不足,丰富了戏曲舞台人物形象的可塑性。同时,在习志淦的戏曲作品中,虚实相生的叙事风格,韵味天成的唱词设计,“理趣”、“情趣”、“谐趣”动人的艺术特色,使得习志淦在新时期戏曲创作道路上大获成功。本文试图通过以上分析,思考习志淦戏曲创作对当代的影响和意义,通过研究力求给正在创作的戏曲编剧一点经验和参考。

苏冠宇[4](2020)在《柳子戏剧目发展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剧种,柳子戏有着丰富的传统剧目资源可以继承和发展。柳子戏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萌芽与产生、发展和变革、停滞又回归,不断地探索和奋斗,每次都用崭新的面貌跨过每一个低谷,焕发出无限生机。本文以柳子戏剧目发展变化为研究对象,梳理明清、民国、“十七年”、“文革”、“改革开放后”这几个时期柳子戏的发展特征,总结其变化之处,试图总结、提炼出适合柳子戏剧目未来发展的启示。第一章是柳子戏的产生与发展。明清时期,柳子戏这个古老剧种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后形成,这一时期创作的传统戏,题材从单一到丰富,人物形象类型多样,线索及叙事也日益复杂多样,丰富缤纷、有趣生动。到了民国时期,柳子戏创作出许多展现百姓生活的民间生活小戏,但由于战乱柳子戏也鲜少演出,柳子戏自身也无突破性创新,新的剧目创作陷入停滞。第二章是柳子戏的繁荣与衰落。分为“十七年”和“文革”两个时期,具体分析柳子戏剧目繁荣与衰落。建国后,柳子戏经历了新形势、新政策的洗礼,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在经历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十七年”后,柳子戏在改革中达到空前的繁荣,但是却不幸遭遇了“文革”的十年浩劫,大大阻碍了柳子戏前进的步伐。第三章是柳子戏的继承与创新。这一阶段继承优秀传统剧目的同时,创作优秀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继承与创新二者协调统一。改革开放后新的思想、文化、艺术元素的种子在戏曲剧目创作的土壤中萌芽,打破剧目类型化的固定模式,主题思想也更加发散,融入当代主流思想,以迎合现代观众的先进思想,并把先进优良的思想发扬下去。柳子戏传统戏在保持戏曲本质不变的基础上,多次的创新润色打磨,在舞台上仍经久不衰。柳子戏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也在不断尝试中创新和突破,以诗化、哲理化的内在精神和愈发精美的外在风貌,建构出具有现代性的新剧目。第四章是柳子戏剧目发展研究的启示。总结分析柳子戏创作和传播两方面的启示。对于柳子戏的创作,应当注重剧目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剧目内容与形式之间相契合。对于柳子戏的传播,多培养柳子戏观众以增加柳子戏的爱好者和传承机会,同时也要创新柳子戏的传播方式,运用多种传播媒介展现柳子戏。柳子戏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对柳子戏在新时代的发展道路应该充满信心。坚守柳子戏艺术传统,提升柳子戏艺术品格,发挥柳子戏艺术特长,创造柳子戏艺术新篇,吸引更多观众、演员、导演、编剧投身其中,可以使柳子戏的艺术创作不断进步、柳子戏的剧目得到广泛传播。在未来柳子戏若能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一定能焕发出更加耀眼夺目的艺术光彩。

褚昕怡[5](2020)在《1950-1960年代戏曲改革中老舍的京剧改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前后,以“改人、改制、改戏”为方针的戏曲改革运动在政府的主导下逐步展开。传统戏曲,作为一种生长在民间的艺术,涵纳着几百年来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审美形式和伦理观念,进而具备了深厚的接受基础。基于前期的创作经历和戏曲底蕴,老舍在1949年之后迅速成为了正式的“戏改”参与者。他的特殊性在于,同时作为偏爱民间资源的戏曲爱好者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宣扬者出现。本文所关注的是,老舍在“戏改”期间的三部剧目改编作品中,在服务于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同时,将会采用怎样的方式辨析、取弃和改造戏曲的民间文化资源和要素?会怎样处理民间文化资源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他的实践反映出创作主体在“一体化”格局中怎样的状态,又能提供怎样的启示?本文将采取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细读法,结合《戏剧报》等旧报刊进入“戏改”不同阶段的历史背景,围绕三部戏曲文本的剧目渊源、改编基础和改编后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等方面展开探究。全文主要有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研究价值和相关的研究成果。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老舍加入1950-1960年代戏曲改革的经过及其颇为纠结的处境。第二章围绕1956年的新编京剧《十五贯》进行个案研究,在1956年相对宽松的文艺氛围中,老舍力图在这部作品中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和民间审美趣味的“并存”。第三章围绕1959年的新编京剧《青霞丹雪》进行个案研究。在这一案例中,主流意识形态同民间伦理达成了“协作”。第四章围绕1963年的新编京剧《王宝钏》进行个案研究。在日益激进化的“戏改”背景下,老舍倒向了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对原作进行了大幅度改动,对一部分民间伦理进行了“置换”,并尝试“改造”追求娱乐性的民间审美趣味。结语回顾了全文的论述脉络,认为我们之所以有必要对老舍的三部戏曲改编的过程进行详细考察,不仅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了老舍在参与建构“人民的文艺”的过程中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对话、协商的经过,也在于他对“戏改”难题的尝试性解答中带来的经验和思考。

王旭琪[6](2020)在《山东茂腔戏曲美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茂腔作为山东地区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被誉为“胶东之花”,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姥爷是个资深戏曲爱好者,在他的影响下,笔者逐渐对地方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专业化的学习,笔者从理论上明白了舞台美术对于戏曲演出的重要意义。茂腔传统剧目中有一套非常严密的系统,不同身份、性格的人物装扮都有一定的区别,这是其精髓,绝不能撼动。本篇论文通过对茂腔戏曲美术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主要探究内容如下:一是山东茂腔的发展演变过程及特征概述;二是山东茂腔的舞台美术元素,包括戏曲布景、传统服饰、化妆造型、舞台道具和舞台灯光等;三是对茂腔经典剧目《罗衫记》的美术分析;四是分析山东茂腔当下在舞台美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茂腔的传承和发展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从多个角度,找出茂腔的美术元素在纹样、色彩、造型、符号等方面的一些特征和规律。茂腔就其本质来看,属于地方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实现日常娱乐教化的功效。茂腔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得到相关政策的支持,更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把传统经典剧目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让它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当下,茂腔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严峻的问题,需要急需去解决,以此来加强对该地方戏的保护。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价值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对茂腔这一地方戏曲的美术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第二,通过对茂腔造型特征的分析,总结出其在美术方面的一些规律;第三,对山东地方戏曲的舞台美术研究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使山东民间艺术和地方戏曲美术的框架、体系更加完善;第四,对如何更好的传播和保护茂腔提出一些可行性方案,让更多的人愿意去了解这一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对同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总而言之,期望通过这项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对茂腔这一家乡戏的传承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谢立伟[7](2020)在《晚清京、沪昆曲“三国戏”剧本研究》文中提出晚清时期的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经历了几次战乱之后已经奄奄一息。昆曲在动荡的社会之中也遭受重创,元气大伤。晚清时期的昆曲从业者们,为了自救,采取了诸多措施。其中,昆曲“三国戏”应运而生。向来以文戏为主的昆曲,在晚清时期搬演以武戏为重的“三国戏”,对于昆曲走向通俗吸引观众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举措的实施,与当时京剧武戏的成功不无关系。然而,京剧中的武戏,最早亦是从昆曲中学来的。显而易见,京剧与昆曲的发展,始终是相互借鉴,互相影响的。通过对晚清京、沪昆曲“三国戏”剧本的文本内容进行详细考察,能够发现创作者多采用拿来主义,其中的宾白唱词几乎直接从元杂剧、明传奇、清宫廷戏等“三国戏”剧本中照搬而来。除了在细微处稍作修改之外,还将其中含有性暗示的低俗片段悉数删去。这种改编手法既继承发扬了前代戏曲文学的优秀传统,又不失昆曲艺术的根本特征。将晚清昆曲“三国戏”与京剧“三国戏”剧本放在一起比较,差异主要体现在:故事内容上昆曲相对简单,京剧则较为繁杂;人物塑造上昆曲为了宣扬正义,教化百姓,而倾向于将主要人物刻画为高雅正直的形象。京剧则更多是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符合通俗文艺作品趣味,而倾向于将主要人物塑造为胆小畏死苟且偷生的低俗小人。但在主题思想的表达上,两者却不谋而合,均表达了“拥刘贬曹”的思想,将国家前途和兴亡慨叹寄予戏曲创作之中。晚清京、沪昆曲“三国戏”剧本创作的经验,对于如今的昆曲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增加武戏比重,重拾戏曲“绝活”,提高关注度;以丑脚为中心,创编优秀的昆丑戏;回归传统,寻找具有现实意义的精品公案戏,以此作为昆曲打开市场的一个突破口等。此外,重要的是,立足传统博采众长,在主体思想上,体现现实意义。

赵莎莎[8](2019)在《传统秦腔剧目研究》文中认为秦腔作为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剧种,是整个梆子腔体系的代表。明清以来,生长于民间的传统秦腔经过长期演出实践,由无数民间艺人积累创造,形成了题材丰富、类型多样的剧目,承担着娱人娱神、祈福还愿、人际交往等多重社会功能,是西北地区民众性格、世俗人情、地域文化的集中展现。“传统秦腔剧目研究”是一项牵涉面较广的课题,本文着力于在戏曲学研究视域下对传统秦腔剧目进行综合性、全面性考察,融传统秦腔剧目的基本特征、发展流变、创作形态、文学特色、舞台呈现、民俗文化、地域流播等多方面的研究于一体。本文从传统秦腔剧目的概况研究开始,从“概况”、“分类”、“命名”三方面对剧目进行系统梳理。重点聚焦剧目的创作形态演变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剧目的文学特色与舞台呈现,并延展到传统秦腔剧目在西北地区的流播。力图构建一个立体多元的传统秦腔剧目研究框架。第一章“传统秦腔剧目概况”是对本文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介绍,主要考辨传统秦腔剧目的出现时间,探析其生成机制、传承方式及剧本体制特征,分析民间艺人集体创作特征及创作阶段,研究代表性文人创作剧目的秦腔移植,统计剧目数量并梳理存目、存本情况。第二章“传统秦腔剧目分类”按研究视域的不同,从戏曲研究的常规视角和传统秦腔剧目的本体特征两个维度出发,对剧目的分类进行系统梳理与细化评述,总结剧目分类的价值与意义。第三章“传统秦腔剧目的命名”关注以往研究较少涉及的内容,从剧目命名方式的多样性出发,重点分析纷繁复杂的多名与重名现象,探究传统秦腔剧目命名背后的民间性特质。第四章“传统秦腔剧目的创作形态及其演变”是第五章“传统秦腔剧目的文学特色”与第六章“传统秦腔剧目的舞台呈现”的研究基础。第四章从演员中心制为主导的剧目创作形态出发,梳理传统秦腔剧目从口头剧本形态的路头戏到有固定文本形态的定本戏的嬗变轨迹。第五章分析传统秦腔剧目的文学特色,重点关注剧目文学与地域文化、民众心理之间的关系。探讨叙事共生体背景下剧目的多元化题材来源,分析英雄演义、世俗传奇和神怪故事这三种传统秦腔剧目的主要题材类型对秦人性格、西北民风、甘陕民俗等秦地文化的展现。探究传统秦腔剧目的故事内涵对民众心理的体现以及集体愿望的表达,分析传统秦腔剧目中王侯将相、英雄人物的塑造所体现出的平民阶层的想象特征,分析“同姓一家”心理主导下演出剧目的民俗禁忌。在上述论述基础上概括传统秦腔剧目所具备的俗文学特质,重点分析经典剧目《五典坡》与《打金枝》中的世俗民情展现。第六章研究传统秦腔剧目的舞台呈现。传统秦腔剧目的编演将舞台效果放在第一位,特技使用的目的是为了在舞台上艺术化地塑造人物、表现情绪、展现剧情。名角优秀的舞台表现力成就了一批经典剧目,二者之间形成了繁荣共生的关系。而传统秦腔剧目之所以适宜场上演出,和剧目所具备的剧场性密切相关。从南戏《琵琶记》与秦腔《铡美案》的对比分析可见,根植于民间的传统秦腔剧目具备更强的剧场性,更适合舞台演出。第七章是传统秦腔剧目的衍生研究。秦腔在西北地区的广泛流播使其具备了西北文化的共性特质,但不同地区依据不同的实际情况,秦腔班社和艺人在组织方式、擅演剧目上各有不同,剧目的流播也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传统秦腔剧目由此更为丰富多元。余论部分是传统秦腔剧目研究的延展性讨论。关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戏改工作对剧目造成的影响,并引入“戏曲剧种文化生态”的概念探讨新时期以来秦腔的命运。

黄建华[9](2019)在《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文中提出台湾京剧从1948年至2018年间的发展,历经多次转变,充满不同发展时期的时代印记。这相关发展现象及其动力机制,既有内在的需求,也有外在影响。总体而言,这七十年间台湾京剧的发展,尝试并经历了古今合流和中西合流,还有京崑合流,由此建构了台湾现代京剧发展的基本脉络。1948年前台湾的京剧,混杂了不少地方戏元素,发展并不显着。随着台湾政府意识形态的需求,以及很多来台军人需要休闲娱乐,军中京剧剧团一时便如雨後春笋,扩枝散叶,对台湾京剧的发展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至1980年代中後期,这些军中京剧团发展逐渐脱离现代社会思潮,於是,台湾京剧究竟将何去何从的问题被强烈地提出来了,不久便孕育了台湾京剧的改革:传统京剧逐渐被现代京剧所取代。从1990年代中後期开始,台湾京剧不仅尝试古今合流、中西合流,还注意京崑合流。这些带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的发展,迄今为止已有二十多年,构成了当代台湾京剧的基本格局及未来发展基础。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论,共有六章,分别梳理并研究探讨了如下基本内容:1948年後的台湾政社艺文环境;来台艺人与京剧团的发展,不仅有三大民间京剧团,更有以历史悠久四大军剧团为主体的公办专业京剧团;1980年代後,京剧在台湾传承发展与时代思潮、市场需要的互动,尤其是京剧广电传播反映市场机制对京剧曲艺变化的影响;台湾三军京剧教育、民间京剧教育和高等教育学院三大方面对京剧教育及人才培养的深刻影响;台湾京剧在艺术美学方面努力於古今合流、中西合流和京崑合流所带来的传承与发展效果。感於现代京剧在台湾普遍受到观众喜爱,全文在回顾其发展历史各阶段特色基础上,着眼於研究新京剧美学的传承与创新,并对未来展望提出了期盼与省思。

谌曾灵[10](2019)在《芜湖梨簧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梨簧戏是流行于安徽芜湖及周边地区的民间传统地方戏,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梨簧戏于芜湖诞生发展,形式上兼具戏曲、曲艺艺术性质,文化上则离不开社会政治背景和地方乡土风情,是融合民众精神和思想、社会需求和功用、兼具娱乐和教化多重作用于一身的民间艺术。但由于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梨簧戏陷入了发展困境,相关研究工作也几近停歇。文章以芜湖梨簧戏为主体,试图利用文学、戏剧学、音乐学、民俗学等学科研究方法,从历史溯源、剧本分析、艺术形式以及保护发展四个方面,全方位展示梨簧戏从诞生至今的整体面貌。本文共四章。第一章对梨簧戏自清道光年间诞生至今的起源、发展及重大历史转折进行梳理,并根据文献史料对各路说法进行辨析,还原梨簧戏真实风貌;第二章首先梳理梨簧戏剧本整体情况,再根据各剧本主题分类,总结出梨簧戏剧本艺术特点的五个方面,分别为凸显多角度女性人物形象、传统与日常兼具的婚恋取材、提倡惩恶扬善的孝道思想、社会性和地方性渗透,最后分析梨簧戏中出现较多的移植剧本创作方式,归纳移植剧本形式的特点;第三章立足于梨簧戏各艺术形式剖析,从伴奏曲牌、声腔、身段表演、服化道四个方面,还原梨簧戏整体艺术范式发展、形成的过程和审美标准;第四章则以保护、继承、发展非遗项目梨簧戏入手,通过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将笔者田野调查及收集整理的资料一一展现,分析梨簧戏目前面临的困境,并对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设想梨簧戏未来发展。迄今为止,包括剧本、身段表演、服装化妆道具等在内的对梨簧戏的较为系统、规范的研究尚未出现。笔者通过整理各方资料,力求使梨簧戏初具理论轮廓框架,是以为今后的深入挖掘提供资料支撑,并试图构建一个现实可行的梨簧戏现代化实践方案。

二、现代戏中丑角表演艺术对传统戏曲的继承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戏中丑角表演艺术对传统戏曲的继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东路哈哈腔的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必要性
        (一) 不容乐观的东路哈哈腔生存现状
        (二) 一种学术层面的“抢救”——开展审美文化内涵研究
    二、研究现状综述与分析
        (一) 研究现状综述
        (二) 既有研究分析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东路哈哈腔的历史文化语境
    第一节 孕育东路哈哈腔的地理文化生态
        一、地理与人文环境
        二、文化艺术生态
        三、当地演剧状况
    第二节 哈哈腔的源流与生成考述
        一、哈哈腔的源流考述
        二、哈哈腔的生成过程回溯
    第三节 流派辨析和东路哈哈腔的传播
        一、哈哈腔的流派辨析
        二、东路哈哈腔的流播路径
        三、东路哈哈腔的流播特点与分析
第二章 东路哈哈腔的艺术特质
    第一节 语言特质: 通俗诙谐
        一、方言声韵独特
        二、唱词规整而直白
        三、大量运用俏皮俚语
    第二节 唱腔特质: 质朴自然
        一、带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旋律属性
        二、稳中求变的旋法
        三、组织有序的板式结构
        四、东路哈哈腔与西路哈哈腔的旋律比较
    第三节 音乐特质:灵动自由
        一、锦上添花的过门音乐
        二、色彩丰富的曲牌与锣鼓经
        三、吹拉敲打的文武场
    第四节 剧目特质:平民品格
        一、生活气息浓厚的对子戏
        二、彰显民间气质的草台戏
        三、走向至臻成熟的台本戏
        四、焕然一新的改编戏与现代戏
    第五节 表演特质:笃实率真
        一、注重逼真细腻的生活化动作
        二、偏好风趣逗乐的表演手段
        三、娴熟运用多种舞姿身段及特殊技巧
        四、擅长夸张性的舞台动作表演
第三章 东路哈哈腔的审美解析
    第一节 日常生活化的艺术题旨
        一、用幽默逗乐调节底层生活
        二、歌唱坚贞不渝的男女爱情
        三、高扬忠孝节义的是非观念
    第二节 平中见奇的叙事模式
        一、归于“团圆”的串珠叙事结构
        二、“背道而驰”的情节冲突
        三、“少”而不“弱”的悬念设置
        四、“悲”而不“伤”的情感基调
    第三节 充满个性的人物形象
        一、贴近百姓生活的人物
        二、“二元相对”模式下的角色特性
        三、“以事见人”的人物讲述方式
    第四节 “广乐成教”的人文价值理念
        一、“俗而不庸”的审美理念
        二、“戏以明志”的人生观照
        三、“中和”为美的价值导向
        四、有裨风化的劝惩之道
第四章 东路哈哈腔的剧种本体及创生机制
    第一节 声腔: 从“东柳”到“西梆”的过渡与衍变
        一、从“东柳”到哈哈腔
        二、过渡基础: 唱腔中的板腔因子
        三、从哈哈腔到“西梆”
        四、成因分析
    第二节 剧种本体: 一种逐级向外递增的圈层嫡存结构
        一、什么是剧种本体
        二、东路哈哈腔作为剧种本体的建构基础
        三、东路哈哈腔的剧种本体结构
    第三节 创生机制: 二次创造、“戏仿”策略、观演互动
        一、东路哈哈腔艺人的二次创造
        二、“戏仿”策略
        三、观演互动
第五章 东路哈哈腔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属性
    第一节 东路哈哈腔的审美价值
        一、当地社会民间情感的集中体现
        二、地方民众自然表达的生命艺术
        三、当代人实现文化认同的精神符号
    第二节 东路哈哈腔的文化属性
        一、东路哈哈腔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文化
        二、东路哈哈腔审美的深层向度是指向人性
        三、东路哈哈腔的古朴格调与当代审美文化
结语
附件: 田野调查工作部分图片及资料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闼及答辩情况表

(2)“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娱乐”的经典解释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章 “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的转型
    第一节 戏曲娱乐性的旧传统
        一、戏曲“自娱”与“娱人”的传统
        二、戏曲寓教于乐的传统
        三、以丑行为代表的喜剧传统
    第二节 “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的新内涵
        一、“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的新风貌
        二、“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的美学原则和审美心理
第二章 “十七年”时期戏曲政策与戏曲娱乐性的沉浮
    第一节 “三改”方针:戏曲娱乐性的规范与引导
        一、“三改”方针对戏曲娱乐性的改造
        二、“三改”后首届戏曲会演的娱乐品格
    第二节 “禁戏”与“解禁”:戏曲娱乐性的危机与回弹
        一、“禁戏”政策对戏曲娱乐性的损伤
        二、“解禁”后戏曲娱乐性的恢复
    第三节 现代戏的戏曲政策:戏曲娱乐性的消沉与变奏
        一、“以现代剧目为纲”政策对戏曲娱乐性的限制
        二、“大写十三年”政策对戏曲娱乐性的消解
第三章 “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的“常”与“变”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在当代的承继与沿袭
        一、延续以人民为主体的娱乐导向
        二、沿袭戏曲现代化的娱乐方向
    第二节 “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在当代的变革与反思
        一、从戏曲娱乐性到戏曲娱乐泛化
        二、 “十七年”戏曲娱乐性的局限与自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文”尽其妙,绽放舞台 ——习志淦戏曲剧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本与舞台契合交融
    第一节 习志淦的创作经历简介
    第二节 习志淦的创作模式介绍
    第三节 习志淦剧作研究现状及意义
第二章 习志淦的戏曲创作背景
    第一节 习志淦与“鄂派”京剧
    第二节 习志淦戏曲创作“三剑客”
第三章 习志淦的戏曲文本研究
    第一节 习志淦的戏曲主题探幽
    第二节 “语求肖似、韵味天成”的唱词设计
    第三节 虚实相生的叙事风格
第四章 习志淦的戏曲舞台呈现分析
    第一节 因“人”制“戏”的舞台人物形象
    第二节 因“事”制“戏”的舞台程式创新
    第三节 因“情”制“戏”的舞台风格
第五章 习志淦的戏曲创作艺术特色
    第一节 “理趣”动人
    第二节 “情趣”动人
    第三节 “谐趣”动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柳子戏剧目发展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柳子戏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明清时期
        一、明清时期柳子戏的发展状况
        二、明清时期柳子戏的剧目内容
    第二节 民国时期
        一、充满活力的民间小戏创作
        二、陷入停滞的新戏创作
第二章 柳子戏的繁荣与衰落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的繁荣
        一、重焕新机的传统戏
        二、日益精美的表演
    第二节 “文革”时期的衰落
        一、“文革”时期创作的举步维艰
        二、对“文革”时期创作的反思
第三章 柳子戏的继承与创新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的传统戏
        一、重排传统戏的过程
        二、改编后传统戏的变化及意义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
        一、内容的变化与创新
        二、结构的变化与创新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的小剧场柳子戏
        一、柳子戏小剧场戏曲的探索
        二、关于小剧场戏曲的思考
第四章 柳子戏剧目发展的启示
    第一节 柳子戏创作的启示
        一、剧目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
        二、剧目内容与形式相契合
    第二节 柳子戏传播的启示
        一、柳子戏观众培养
        二、传播方式创新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1950-1960年代戏曲改革中老舍的京剧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全文框架
第一章 老舍与1950-1960 年代戏曲改革
    第一节 1950-1960 年代戏曲改革的发生
    第二节 老舍加入“戏改”的经过与原因
    第三节 纠结的处境:老舍在“戏改”中的立场和创作
第二章 新编京剧《十五贯》:主流意识形态与民间审美趣味的并存
    第一节 从昆曲到京剧:剧目渊源与改编契机
    第二节 主题的重释:去“迷信”与“反封建”
    第三节 “清规戒律”下的人物塑造:“丑角”与“幽默”
第三章 新编京剧《青霞丹雪》:主流意识形态与民间伦理的协作
    第一节 现代戏热潮中的新编历史剧创作
    第二节 “忠”于人民:“忠”观念的挪用
    第三节 民间伦理的“渗透”:“群众”的现身
第四章 新编京剧《王宝钏》:民间伦理的置换与趣味的改造
    第一节 一出“老戏”:王宝钏故事的源流与改编基础
    第二节 从家庭伦理到革命伦理:人物的“净化”与“提高”
    第三节 “笑声”的规训:“戏妻”情节的清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山东茂腔戏曲美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分析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专着类
        2.论文类
    (三)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四)创新性及应用价值
        1.创新程度
        2.应用价值与实际意义
    (五)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田野考察法
        3.个案研究法
        4.图像分析法
        5.跨学科研究法
第一章 山东茂腔的发展演变与特征概述
    (一)茂腔的起源
    (二)茂腔的发展演变历史
    (三)以生、旦、净、末、丑为行当划分
    (四)茂腔的美学特征
        1.戏曲美学特征
        2.茂腔美学特征
第二章 山东茂腔舞台美术元素分析
    (一)茂腔戏曲布景的分析与探究
        1.茂腔传统戏布景的表现形式和审美观
        2.茂腔布景的装饰位置和两种倾向
        3.茂腔舞台中体现的戏曲时空意识
        4.茂腔的舞台艺术表现特点
    (二)茂腔传统剧装的美术分析
        1.茂腔传统剧装概述
        2.头饰分析
        3.色彩特点
        4.纹样分类及布局
        5.纹样题材分析及其吉祥寓意
        6.主要美学特征及其作用
    (三)茂腔化妆中脸谱的美术分析
        1.茂腔脸谱概述
        2.造型特征分析
        3.符号构成、内涵和功能
        4.局部图形特点及应用
        5.茂腔脸谱中体现的形式美
        6.色彩应用原则
        7.化妆造型特点与化妆技巧
    (四)茂腔舞台道具分析
        1.舞台道具概述
        2.茂腔中常用道具的分类和功能
        3.“砌末”在茂腔舞台上的应用
        4.茂腔舞台道具的艺术价值
    (五)茂腔舞台灯光分析
        1.茂腔舞台灯光应用概述
        2.灯光变化在戏曲演出中的作用
        3.茂腔舞台灯光和化妆的关系
        4.茂腔现代戏的灯光设计
第三章 山东茂腔经典剧目《罗衫记》的美术特点分析
    (一)时代背景与主要剧情
    (二)各场次舞台布景、道具及灯光分析
    (三)色彩分析
    (四)剧装构成纹样分析
    (五)人物化妆造型特点分析
第四章 山东茂腔当下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一)当下面临严峻的生存困境
    (二)舞台美术上存在的问题
    (三)传承、恢复与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现代戏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适度创新”
结论与展望
    (一)山东茂腔的多角度分析
    (二)研究结论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简历

(7)晚清京、沪昆曲“三国戏”剧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二 本课题及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 本课题的难点、重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晚清昆曲“三国戏”概况
    第一节 晚清社会状况与昆曲发展
    第二节 晚清昆曲“三国戏”剧目状况
    第三节 晚清昆曲“三国戏”搬演情况
第二章 晚清昆曲“三国戏”文本来源考辨
    第一节 晚清昆曲“三国戏”与元杂剧
    第二节 晚清昆曲“三国戏”与明传奇
        一 保留经典唱词,舍弃低俗段落:晚清昆曲“三国戏”与《连环记》
        二 加快剧情节奏,着重风趣幽默:晚清昆曲“三国戏”与《古城记》
        三 修正逻辑漏洞,增添合理剧情:晚清昆曲“三国戏”与《草庐记》
    第三节 晚清昆曲“三国戏”与清初宫廷戏
第三章 晚清京、昆“三国戏”剧本比较
    第一节 故事内容:京之繁,昆之简
    第二节 人物塑造:京之俗,昆之雅
    第三节 叙事节奏:京之急,昆之缓
    第四节 主题主旨:京、昆汉室正统
第四章 关于当下昆曲发展再思考
    第一节 发扬文戏优势,增加武戏比重
    第二节 传承生、旦戏,丰富昆丑戏
    第三节 采他家之长,创编公案戏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传统秦腔剧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1、传统秦腔
        2、剧目与剧本之辨析
        3、研究范围
    三、研究综述
        1、秦腔剧种演变史研究
        2、传统秦腔文学研究
    四、文献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来源
        2、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传统秦腔剧目概况
    第一节 剧目出现时间
        一、明初说
        二、明中叶说
        三、剧目出现时间推测
    第二节 剧目生成机制、传承方式及剧本体制
        一、生成机制
        二、传承方式
        三、花雅之争背景下传统秦腔剧本体制的定型
    第三节 民间艺人与集体创作
        一、创作主体及创作特征
        二、传统秦腔剧目的创作阶段
    第四节 清代剧作家李芳桂“十大本”与秦腔移植
        一、李芳桂生平及“影戏”简述
        二、“十大本”及其秦腔移植
    第五节 传统秦腔剧目的数量与现存情况
        一、剧目数量
        二、现存情况
第二章 传统秦腔剧目分类
    第一节 戏曲研究常见分类标准
        一、体制规模
        二、角色行当
        三、题材类型
        四、演出习俗
        五、其他分类方式
    第二节 传统秦腔剧目研究主流分类标准
        一、故事朝代
        二、版本形态
        三、禁演与否
    第三节 传统秦腔剧目分类的意义
        一、故事题材丰富广泛
        二、传统秦腔演出繁盛
        三、传统秦腔作为独立剧种的成熟性
第三章 传统秦腔剧目命名
    第一节 命名方式
    第二节 多名与重名之探析
        一、一剧多名(同目异名)
        二、多剧一名(同名异目)
    第三节 传统秦腔剧目命名的民间性特质
        一、口语化、通俗化
        二、类型化
第四章 传统秦腔剧目的创作形态及其演变
    第一节 传统秦腔剧目创作的原始形态:路头戏
        一、从台州戏班的路头戏讲起
        二、秦腔剧目创作的原始形态:路头戏
    第二节 民间艺人对演出剧目的整理:演出抄本
        一、演出抄本产生的背景
        二、演出抄本的三种类型
    第三节 经典剧目的书坊刻印本与定本戏
        一、经典剧目刻印本:曲词固定的定本戏
        二、定本戏评述
第五章 传统秦腔剧目的文学特色
    第一节 传统秦腔剧目的题材分析
        一、“叙事共生体”与多元化题材来源
        二、题材类型与秦地文化之关系
    第二节 传统秦腔剧目的民众心理表达
        一、类型戏故事内涵:世俗心理的表达
        二、平民化王侯英雄:草根阶层的想象
        三、“同姓一家”的民众心理与民俗禁忌
    第三节 传统秦腔剧目的俗文学特质
        一、俗文学特质概说
        二、个案分析:《五典坡》与《打金枝》中的世俗民情
第六章 传统秦腔剧目的舞台呈现
    第一节 传统秦腔剧目与表演特技
    第二节 经典剧目与名角
    第三节 传统秦腔剧目与场上演出
        一、“填词之设,专为登场”
        二、对比研究:南戏《琵琶记》与秦腔《铡美案》
第七章 传统秦腔剧目在西北地区的流播
    第一节 传统秦腔剧目在陕西的流播
        一、中路秦腔(西安乱弹)
        二、东路秦腔(同州梆子)
        三、南路秦腔(汉调桄桄)
        四、西路秦腔(西府秦腔)
    第二节 传统秦腔剧目在甘肃的流播
        一、中路秦腔
        二、东路秦腔
        三、南路秦腔
    第三节 传统秦腔剧目在新疆、宁夏、青海等地流播
        一、新疆秦腔
        二、宁夏秦腔
        三、青海秦腔
余论
    一、戏改对传统秦腔剧目的影响
        1、西北地区传统秦腔剧目审查与整理工作报告
        2、戏改的影响
    二、新时期以来秦腔的命运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问题意识
        一、台海两岸京剧艺术与教育推广
        二、检视当代京剧艺术发展的传承与创新
        三、再探台湾跨文化剧场的流动与现象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
        一、台湾演剧生态与京剧发展现状
        二、台湾京剧表演与舞台实践
        三、台湾京剧教育传承与创新
        四、跨文化台湾戏曲的发展现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第四节 章节大纲
第二章 1948年後的台湾政社艺文环境
    第一节 相对紧张的文化氛围
        一、政局环境
        二、政策与奖励制度
    第二节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一、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
        二、剧本审查,少年国剧欣赏
    第三节 地方意识抬头
        一、政治社会环境
        二、文化建设政策
    第四节 两岸开放与台湾文化发展
        一、开放交流的推动
        二、地方的积极坚持
第三章 1948年後台湾京剧的传承起步
    第一节 初期来台艺人与剧团
        一、初期来台的京剧艺人
        二、1948年後京剧活动
    第二节 三大民间京剧团
        一、剧团的脉络
        二、活动情况
    第三节 顾剧团结束後的京剧活动
        一、演艺活动与整编
        二、海派京剧——麒麟厅
    小结
第四章 公办专业京剧团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四大历史悠久军剧团
        一、大鹏国剧队
        二、海光国剧队
        三、陆光国剧队
        四、明驼国剧队
    第二节 历时较短的军剧团
        一、大宛国剧队
        二、龙吟国剧队
        三、干城国剧队
    第三节 军剧团主要目的任务
        一、劳军戏演出
        二、藉由竞赛传递政治讯息
    第四节 学校附属的京剧团
        一、国光剧团
        二、台湾京崑剧团
    小结
第五章 1980年代後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市场需要
        一、新剧团与京剧现代化
        二、「京剧改革」论争
        三、京剧演出活动
    第二节 广电传播与市场机制
        一、京剧与广播电台
        二、戏曲现代传播之再发挥
    第三节 面对时代改变的京剧之变化
        一、剧本内容之变化
        二、演出制作层次之提昇
        三、演出风格之多样化
    小结
第六章 京剧教育及人才培养发展与变迁
    第一节 三军京剧教育学校
        一、(空军)大鹏戏剧实验学校
        二、(陆军)陆光戏剧实验学校
        三、(海军)海光戏剧实验学校
    第二节 军团及艺工总队京剧教育机构
        一、大宛国剧训练班
        二、国光艺术戏剧学校
    第三节 民间京剧教育机构
        一、少年国剧欣赏会
        二、大专青年国剧研习会
        三、剧本五年计画暨教育课程制定标准
        四、复兴国剧特刊
        五、创办「金龙奖」竞赛
        六、首度引进大陆师资交流
        七、两岸六校京剧联演
    第四节 高等教育学院
        一、中国文化大学
        二、台湾戏曲学院
        三、台湾艺术大学
    小结
第七章 京剧新美学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政策解禁下的交流与发展
        一、两岸开放交流带来的发展动力
        二、台湾京剧面向大陆和世界的新变化
    第二节 京崑合流——多元融合
        一、京崑腔体融合——李宝春
        二、崑生改行京剧——温宇航
        三、蓬瀛五弄——曾永义、周秦
    第三节 中西合流——走向国际
        一、与西方经典对话——吴兴国
        二、听觉演员邂逅视觉导演——魏海敏、罗伯·威尔森
        三、全能剧场——高行健
        四、小结: 兼谈环境剧场
    第四节 古今合流——继往开来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一、台湾演剧生态与京剧发展现象
    二、台湾京剧艺术与教育推广
    三、台湾京剧表演与舞台实践
    四、当代台湾戏曲发展的跨界与创新
参考书目(按年份排序)
附录一: 国军文艺金像奖历届京剧竞赛表
附录二: 台湾京剧发展年表
附录三: 台湾出版之京剧论述书籍
附录四: 1982年~2018年台湾京剧硕博士论文

(10)芜湖梨簧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及述评
    二、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芜湖梨簧戏的起源、形成及发展
    第一节 梨簧戏的起源与形成
        一、梨簧戏起源时间及名称缘起
        二、清嘉庆后芜湖梨簧戏
    第二节 梨簧戏的发展
        一、民国时期芜湖梨簧戏
        二、新中国成立后芜湖梨簧戏
第二章 芜湖梨簧戏剧本
    第一节 梨簧戏剧本类型
        一、抄录本和刊行本
        二、古装戏和现代戏
        三、移植剧和创作剧
        四、整本戏和折子戏
        五、小结
    第二节 梨簧戏剧本主题内容
        一、婚恋思想映现
        二、女性人物塑造
        三、孝道思想显现
        四、社会话题凸显
        五、地方色彩渗透
    第三节 梨簧戏剧本创作方式:移植为主
        一、全本移植
        二、情节移植
第三章 芜湖梨簧戏表演
    第一节 梨簧戏伴奏
        一、梨簧戏伴奏乐器
        二、梨簧戏伴奏音乐曲牌
    第二节 梨簧戏唱腔
        一、梨簧戏唱腔溯源
        二、梨簧戏唱腔基本版式构成
        三、梨簧戏声腔演唱的艺术特质
    第三节 梨簧戏舞台
        一、梨簧戏身段表演
        二、芜湖梨簧戏服饰、化妆、道具及舞美
第四章 非遗保护视域下的芜湖梨簧戏
    第一节 梨簧戏文化保护传承现状
        一、梨簧戏非遗情况概述
        二、梨簧戏从业人员调研
        三、小结
    第二节 梨簧戏现存问题
        一、社会及政府单位工作不足之处
        二、梨簧戏自身发展不足之处
        三、小结
    第三节 梨簧戏发展建议
        一、政府及相关单位工作开展的建议
        二、梨簧戏学术发展问题的建议
        三、小结
结语
附录: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本人读研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四、现代戏中丑角表演艺术对传统戏曲的继承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东路哈哈腔的审美文化研究[D]. 王春鹏. 山东大学, 2021(10)
  • [2]“十七年”时期戏曲娱乐性研究(1949-1966)[D]. 游耀旺.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3]“文”尽其妙,绽放舞台 ——习志淦戏曲剧作研究[D]. 王文彬. 中国戏曲学院, 2020(01)
  • [4]柳子戏剧目发展变化研究[D]. 苏冠宇. 山东艺术学院, 2020(07)
  • [5]1950-1960年代戏曲改革中老舍的京剧改编研究[D]. 褚昕怡.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6]山东茂腔戏曲美术研究[D]. 王旭琪. 鲁东大学, 2020(01)
  • [7]晚清京、沪昆曲“三国戏”剧本研究[D]. 谢立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传统秦腔剧目研究[D]. 赵莎莎.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D]. 黄建华. 苏州大学, 2019(08)
  • [10]芜湖梨簧戏研究[D]. 谌曾灵.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现代戏曲丑角表演艺术对传统戏曲的继承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