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善达克农牧综合区生态恶化原因及对策分析

浑善达克农牧综合区生态恶化原因及对策分析

一、浑善达克农牧复合区生态劣化的原因及对策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1](2020)在《浑善达克沙地正蓝旗沙化土地生态修复规划》文中研究指明土地沙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正蓝旗超过三分之二的土地面积位于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系统脆弱敏感,土地沙化现象十分严重,影响区域生态安全,又制约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对正蓝旗地区沙化土地进行生态修复规划与治理。本文以正蓝旗内浑善达克沙地为研究区,通过遥感影像资料解译,以植被覆盖度为首要指标,对研究区沙化土地进行分级,结合正蓝旗土地沙化类型分级标准对现状进行评价,明确土地沙化等级及分布位置,并结合区域沙化程度,进行详细分区。基于大量文献资料阅读、实地考察,提出针对性的生态修复措施。本研究拟为区域沙化土地的治理提供依据与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正蓝旗的沙化土地总面积为7390.76 km2,占全旗总面积的72.59%,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其中极重度沙化土地面积较小,为357.62 km2,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4.83%,重度沙化土地的面积为1663.64 km2,占比为22.51%,中度沙化土地面积最大,为2492.04 km2,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33.72%,轻度和微度沙化土地的面积分别为1695.79 km2和1181.91 km2,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22.94%和16.00%。(2)正蓝旗沙化土地规划分为重度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区、中度沙化土地修复利用区和轻度沙化土地保护利用区三个分区。在每个分区内,结合区域沙化程度,按照进行生态修复工作所需实施的措施进一步划分为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工程区、沙化土地轻度利用工程区、沙化土地平衡利用工程区、公益林保护区等四个措施分区。(3)正蓝旗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工程区采用重点治理技术措施,在全年禁牧的基础上,主要对流动沙丘采取“沙障+植被恢复”综合治理模式,对风蚀坑不同部位建立“沙障+人工播种”恢复植被;沙化土地轻度利用工程区采用轻度利用技术措施,针对滩地过牧性草场采取“围栏封禁+4-5月禁牧”,沙地过牧性草场依据草场退化程度分别采取“全封+半封”等措施,风蚀化草场采取“全年禁牧+沙障+人工播种”以恢复植被;沙化土地平衡利用工程区采用平衡利用技术措施,针对区域零星分布的沙化程度较重的土地采用生态毯治理,并强化放牧管理,合理利用;公益林区采用以严格保护为主,科学抚育为辅的综合措施,并以林间打草方式进行适度利用。

赵方博[2](2019)在《锡林郭勒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关键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文中提出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和重要生态屏障,发挥着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等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草原植被作为草原生态系统格局中的一种重要组分,是草原环境中最具有生命力的生态要素,是草原地区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载体。多少年来,草原地区植被在守护绿色、抵御风沙、孕育生命、承载文明的同时,也经历了无尽沧桑与风霜洗礼。特别是近年来全球气候暖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草原生态面貌巨变。植被退化、草地沙化等问题及其引发的关联效应十分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以植被覆盖变化为切入点,开展植被恢复动态与保护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草原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对丰富和发展草原生态恢复学理论、切实地指导草原生态保护、植被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锡林郭勒盟为研究区,以长时间序列植被覆盖遥感数据为基础,在GIS、遥感技术和结构方程模型支持下,结合实地调研,综合运用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景观生态学、土地评价与管理学、地统计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多时段、多角度分析了研究区植被盖度时空变化与恢复动态,定量化解析了其空间差异的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基于此模拟和辨识出对区域植被恢复和生态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的生态关键单元,耦合自然、人类活动干扰等多种因素进行生态关键区生态安全评价,提出生态安全格局与植被恢复策略,为人类活动影响下植被恢复和草原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1)锡林郭勒盟以自然植被为主体,1981-2006年区域植被覆盖度整体趋于下降。研究时段内植被恢复程度空间差异较大,东部植被趋于改善,西部植被趋于退化,总体上植被退化面积要大于改善面积。(2)1961-2000年研究区93.76%的区域内年降水量呈现增加趋势,对植被盖度增加具有积极作用,植被改善最明显的降雨区段为200~250mm。1961-1998年多年平均气温随年份均呈现轻微增加趋势,93.8%的区域年平均气温与植被盖度呈正相关。1998-2010年,900~1200m高程分布区内植被改善明显,0-3°坡度分布区植被覆盖变化明显,相同坡度条件,植被退化单元频率较高。(3)在2000-2010年、各旗(县)水平上,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变异、平均高程、平均坡度、最大耕种面积是影响植被盖度平均值变化的主导因子,共同解释了植被盖度变化的96%,年平均降水量对植被恢复直接作用最大;平均高程、平均坡度、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温度等因子变异和多年平均载畜量是影响植被盖度空间变异的主导因子,解释度达到0.89,平均高程变异系数对植被盖度空间变异作用最大,年平均降水量变异系数次之。(4)以1981-2006年为时段,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最佳区(植被盖度为0.8以上)重心空间漂移较大,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历史研究时段内区域最佳植被覆盖单元空间占比最大为33%(1996年),最小为6%(2000年),随着时间递进,最佳植被覆盖空间占比呈下降趋势。(5)根据最佳植被覆盖单元分布及其发生频次,确定了植被恢复的生态关键单元分布,研究区植被生态关键区面积20794km2,占比为10.38%。通过生态关键单元空间受阻分析,划定出全域植被恢复的生态功能区。(6)综合考虑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及其差异,从景观格局稳定性、生态脆弱性和人类活动干扰影响,构建了生态关键区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确定了生态安全格局,提出了植被恢复与生态保护策略。

林嘉怡[3](2019)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探索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土地利用优化方法,不仅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任务,更是优化国土空间布局,解决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矛盾的关键内容。目前,关于土地利用优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行政区划的研究区域中,而将行政区、生态服务区、生态系统范围进行同步优化的研究则比较少见。论文基于已有学者的生态安全格局等研究成果,结合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系统服务等相关理论,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优化方法,并以御道口牧场为案例开展实证研究。本论文先采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方法对御道口牧场进行分析。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的土地利用优化结果在经济效益最大化时经济效益能达到60020.19万元,能在短期内获得较多经济效益但其生态效益较低,而且并未从空间配置上进行优化;生态效益最大化时生态效益能达到167451.2万元,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该方案建设用地面积并不合理,相比之下经济效益最大化时的方案更符合实际。多目标线性规划方法并未从数量和空间结构考虑,因此本论文采用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试图从生态恢复和保护视角顾及长期的经济效益。论文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构建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依据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结果衡量御道口牧场的生态系统服务质量布局,探明影响其生态系统安全格局的地块位置和属性特征,结果表明这些地块往往是防风和固沙服务最低分值区,基于此结果,结合Arc GIS对其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形成土地利用现状的优化布局,再用Clue-s提取分布规则,基于Markov模拟土地需求数量,以2017年现状模拟2022年的土地利用,经检验得Kappa系数为0.883,说明较好地完成了模拟优化。优化结果指示:2022年御道口牧场土地利用优化布局中,林地、牧草地、涵养水源地可以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林地布局重点为西北、西部、东部,辅以涵养水源地、牧草地共同恢复植被;沙地变化最为明显,从3.43%降低到0.51%;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御道口风景区中心;农田主要分布西南离水源较近地区。2022年优化模拟的土地利用格局比2017年土地利用现状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约5092.55万元。从数量和空间结构考虑,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优化方法更能结论表明,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是可行的,能有效地从数量和空间优化土地利用,既能协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能顾及区域生态安全,以期为中国北方生态防线建立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张举涛[4](2018)在《中国北方典型沙区植被承载力研究》文中提出植物固沙是遏制土地荒漠化、防治风沙危害的重要措施,但是,近些年来中国北方沙区陆续出现了植被退化或者死亡的现象,究其原因,是以往植被建设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如:未能充分考虑当地可承载的植被规模,当地适宜的植被类型和种类,以及植被建设方式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明确相应地区的植被承载力(即在环境限制条件下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植被规模)。然而,中国北方沙区的植被承载阈值、不同地区的差异等问题尚不清楚。本文以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腾格里沙漠南缘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六个沙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划分并筛选出人为等因素干扰较少的地理单元,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经验动态建模体系分析方法(包括收敛交叉映射法CCM和多变量经验动态建模法Multivariate EDM),分析了 2000—2014年间各沙区植被的叶面积指数与水热等环境要素(如气温、降水量、实际蒸散、潜在蒸散等)的多年、年际和季节尺度上的时空分布特征,解析了环境要素与植被生长的相互关系,揭示并明确了植被对环境要素变异的响应规律及敏感时期;在此基础上,引入最大叶面积指数阈值(CCVmax)和安全叶面积指数阈值(CCVsafe),用于衡量不同内涵的沙区的植被承载力(包括植被的最大生长潜力和应对环境胁迫时能够维持植被生长的安全范围),在理论上给出了两个阈值的内涵和计算原理,尤其完善了安全叶面积指数阈值的计算方法,评估了六个沙区及典型植被群落的植被承载力空间变异,建立了两个阈值与环境要素间的关系模型,并预测了 2015—2024年间植被承载力的动态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0—2014年间,在六个沙区上,植被的叶面积指数在年际和季节上大都无显着变化,植被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叶面积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与降水和实际蒸散关系最为密切(相关系数r最大,但各沙区不同)。叶面积指数在整个生长季上受气温驱动最强(交叉映射能力ρCCM>0.75,影响面积占比大于77%),但在生长季前期受降水和实际蒸散驱动更为明显(ρCCM>0.3)。叶面积指数在季节上的短期波动与实际蒸散量和降水量相关(0.05≤r≤0.3),在年际上的变化主要受年降水量和年实际蒸散影响(ρCCM>0.6)。叶面积指数对环境要素变异的敏感性随季节发生变化,生长季前期正向响应,生长季后期逆向响应。东部沙区(科尔沁,呼伦贝尔和浑善达克)的叶面积指数比中西部沙区(毛乌素和腾格里南缘)对降水量和实际蒸散的变异更敏感。各沙区叶面积指数对环境要素变异的最敏感的时期大都出现在生长季前期(4月中旬至6月中旬)。(2)2000—2014年间,六个沙区的最大叶面积指数阈值介于0.36~1.03m2/m2,而安全叶面积指数阈值约0.29~0.70m2/m2,这两个阈值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规律。按照UNEP干旱区分类,干旱亚湿润区(科尔沁、呼伦贝尔东部和浑善达克东南部)、半干旱区(呼伦贝尔西部,浑善达克中部、毛乌素和腾格里南缘)和干旱区(浑善达克西部和古尔班通古特南缘)的最大叶面积指数阈值分别为0.7~1.0m2/m2、0.45~0.7 m2/m2、0.36~0.45m2/m2;而安全叶面积指数阈值与干燥度的关系相对较差。如果当前环境要素变异规律和生态系统受干扰程度保持不变,未来10年(2015—2024年间,)各沙区的两个阈值变化不一致,科尔沁沙地东部植被承载力有降低趋势(降幅约15%),腾格里沙漠南缘无明显变化,其他沙区大部分呈现提升趋势(增幅约15%)。(3)2000—2014年间,以榆树、黄柳和禾草等为主的稀树草原(科尔沁、呼伦贝尔东部和浑善达克东南部)、以禾草、针茅等为主的典型草原(呼伦贝尔西部,浑善达克中西部、毛乌素中东部)、以油蒿、锦鸡儿和禾草等为主的荒漠草原(毛乌素西部和腾格里南缘)和以红砂和梭梭为主的荒漠(古尔班通古特南缘)为景观的植被群落,最大叶面积指数阈值分别为0.60~0.92 m2/m2、0.48~0.77 m2/m2、0.46~0.86 m2/m2和0.39~0.56m2/m2,安全叶面积指数阈值分别为0.42~0.61m2/m2、0.39~0.51 m2/m2、0.36~0.58 m2/m2、0.33~0.39 m2/m2。结果表明,不同区域、不同植被类型的沙区生态系统,对环境要素变异的响应不同,植被承载力阈值也不同。对中国北方沙区生态系统,应采取分区域分季节的区别化经营管理,尤其是东部沙区(科尔沁、呼伦贝尔和浑善达克东南部)需要重点防护。本研究为中国沙区的防沙治沙工作及各地区差异化的生态修复及恢复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有助于修复中国沙区生态环境及实现联合国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 15.3)。然而,社会经济因素和气候变化程度对各沙区植被承载力的影响仍不清楚。此外,本研究结果不能直接用于样地尺度的生态实践。且沙区通常使用密度和盖度作为植被建设的衡量指标,未来应建立叶面积指数与密度或盖度间建立关系模型,以便于在沙地植被建设中实践应用。未来在这些领域仍需深入研究。

丁雪[5](2018)在《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世界最为棘手的生态-经济-社会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会引起土地退化、土壤质量下降、植被覆盖率降低、沙尘等灾害性天气问题,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荒漠化第二大省区,近年来,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是目前荒漠化治理成效最为显着的地区,但部分地区荒漠化形式依然十分严峻。土地荒漠化的驱动力研究是荒漠化研究的基础,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是荒漠化逆转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荒漠分布较广,根据地理区划及荒漠形成特点划分不同沙区,从沙区尺度出发,探寻不同沙区荒漠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对于荒漠化的治理及荒漠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能够定量分析各荒漠化驱动因素在不同沙区的显着性。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研究对象,以1985-2015年作为研究时点,综合运用数学模型、ArcGIS、SPSS等技术,系统剖析研究时点下不同沙区土地荒漠化变动数量及变动方向,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各地区荒漠变化主要驱动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沙治沙意见及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内蒙古境内各沙区荒漠化时空变化具有显着的空间异质性。在时间尺度上,内蒙古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从1985年的55.52万km2增加至2015年的62.46万km2,但荒漠化逆转面积大于发展面积,其中,荒漠化内部不同等级间荒漠逆转面积高达11.24万km2。荒漠化土地的逆转与发展均以相邻等级间的变化为主,以草地的荒漠化、各级荒漠逆转为草地的变动面积最大。在空间尺度上,荒漠化总体的重要度下降,逆转区域集中于鄂尔多斯、乌兰察布、阿拉善等沙区,发展区域集中于浑善达克沙区、呼伦贝尔沙区西部。(2)土地荒漠化逆转与发展主要受降水、日照、温度、风、城镇化水平、耕地发展水平、饲养地均牲畜数量、人工造林面积等因素驱动。研究结果表明,各沙区荒漠化驱动因素有所不同。呼伦贝尔沙区荒漠化发展主要受降雨量、人工造林面积、农作物耕作面积驱动,浑善达克沙区荒漠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为风。科尔沁沙区荒漠化变动的主要驱动力为降雨及地均牲畜数量。察哈尔沙区荒漠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降雨及日照水平。乌兰察布、内蒙后山、河套平原三个相毗邻的沙区荒漠化的主要驱动力均为降雨及人工造林。土默特沙区荒漠化的主要驱动力是降雨,阿拉善沙区荒漠化的驱动力除降雨外,还包括日照及温度。鄂尔多斯全区荒漠化逆转主要受人工造林、城镇化、牲畜畜养的驱动。(3)在土地荒漠化治理方面,研究区当前已经实行了封山育林、育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防沙治沙等系列措施。但浑善达克、呼伦贝尔西部等沙区荒漠化现象依然十分严峻,未来荒漠化治理应充分借鉴鄂尔多斯等地的治沙经验,在秉持飞播造林、穿沙公路、以水治沙、产业治沙等防沙治沙措施的基础上,注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寻求林沙产业发展,研发高端沙利用技术、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实现管沙用沙,不断提升沙产业产品附加值,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甘迪[6](2018)在《沙漠化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以浑善达克沙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出现和我国环境问题、国内文化等众多因素促使了我国生态文明观的兴起。十八大提出了建设“五位一体”格局,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成熟。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最新增加的战略目标,各地区应当结合自身情况,量身打造属于自己的生态文明建设方案。沙地沙漠是北方和西北方将近一半的特殊地质环境,属于半干旱或全干旱地质。而对于这种环境,应当对应的制造一套沙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案,来应对沙地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一套方案不能盲目治沙,有些沙地是自然沙地,是延续了几千年的地质环境;又有一些是近代人为造成的沙地。因其来源不同而应当使用不同的方法。浑善达克沙地便是存在了几千年的自然沙地,如今环境问题的越发严峻,已经严重地阻碍了当地经济与社会的进步,生态文明建设也逐渐成为了当地热点议题之一。沙地生态文明建设不能盲目跟随大局走,在人烟稀少和生态环境恶劣的沙地,应当在不加大环境破坏的前提下,经济与生态同肩并行,共同发展。浑善达克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内蒙古,乃至我国重要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之一,如何有效的治理沙地生态环境和发展生态文明和经济成为当地重要的研究题目。

阿荣[7](2017)在《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文中提出区域空间差异揭示了自然环境条件和人文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因地制宜是地理学在实际应用服务领域发挥自身价值的核心理念。通常情况下,区域发展追求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空间配置模式,这往往导致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存在忽略区域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问题。空间均衡状态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空间配置及其空间组合,即区域空间开发与空间保护供给能力匹配状态。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是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的状态,是区域发展追求的最终期望。区域空间开发适宜性是根据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评价空间承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适宜程度。关于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已经成为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关注的核心领域之一。区域空间差异基本规律及空间差异形成的基本机理是什么?区域空间开发不平衡状态如何及驱动机制有哪些?甚至如何缩小区域发展空间差异性?以上问题已经成为地理学,尤其是经济地理学重点关注的学术问题。随着区域空间开发失控与无序竞争等问题日益突出,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和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与实践命题,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是研究解决命题的重要基础。锡林郭勒盟位于蒙古高原南段,是北方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草原生态生态环境系统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和干扰,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遭到破坏。同时,锡林郭勒盟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且煤炭资源大部分适合以露天形式开采。锡林郭勒盟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生态安全”战略并存区,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与大力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均具有必要。忽略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进行不合理开发甚至过度开发,导致工业低效―农牧业停滞―生态环境更差的恶性循环,影响草原牧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突破了传统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研究,实现了在空间均衡视角下,探讨了区域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及工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的空间配置组合,试图回答锡林郭勒盟地区在哪里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哪里保护生态环境?如何真正意义上实现区域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空间匹配?等问题。本文以锡林郭勒盟为主要研究靶区,分析区域发展空间差异和地区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的空间匹配和协调状态,通过研究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状态的空间匹配与关联分析,判断区域空间匹配程度,并探索空间不匹配的原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空间均衡视角下的锡林郭勒区域空间开发适宜性模式及其路径选择。全文共6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交代了文章主要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理论基础。对人地关系理论、空间均衡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国内外关于区域发展空间差异性、空间开发适宜性、空间开发强度及资源城市发展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为锡林郭勒盟区域开发模式及路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交代了锡林郭勒区域开发理论框架的构建,对空间均衡、区域开发强度及矿产资源开发强度等相关概念的辨析,并说明了主要内容结构和基本逻辑框架。第三章:锡林郭勒区域发展基本概况及其空间差异性分析,包括锡林郭勒盟自然环境、资源禀赋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等。第四章: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和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的空间匹配度分析与评价。首先构建生态敏感性和煤炭资源开发强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全盘评价研究区生态敏感水平和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强度;其次,通过确定研究区生态敏感性与空间开发强度、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的空间组合特征来分析两者的空间耦合关系;最后,从狭窄的资源环境价值观、政府绩效考核及开发和保护职权分离不够明确等三个方面探讨区域发展空间失衡的根本原因。第五章:锡林郭勒盟地区空间开发适宜性发展模式及其路径选择,首先,总结国内外典型地区开发模式实践借鉴,得出区域空间开发模式的重要启示,为锡林郭勒盟空间适宜性开发模式与路径研究奠定实践基础;其次,构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锡林郭勒盟地区空间适宜性进行评价;最后,对区域空间适宜性进行分区,并探讨如何实现不同类型地区的空间均衡发展问题。第六章:结论与展望,从主要结论、研究特色和主要创新点、以及文章不足之处与展望等方面对全文进行了汇总。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一)锡林郭勒盟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和人口城镇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未出现资源诅咒现象,但缺乏产业支撑,未能有效带动城镇化的质量提升。(二)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草原植被和传统文化等方面受到很大的影响。(三)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开发强度整体水平较低,空间分布整体上呈东部高、西部低、南部高、北部低的空间特征。(四)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整体上较高,分布规律为从东向西由轻到高过渡排列的特征。(五)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与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失匹配现象明显,其影响因素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而制度安排是空间失匹配的根源因素之一。(六)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较低,需要限制开发甚至禁止开发。(七)要实现区域空间均衡状态下的空间适宜性开发模式,则需要区域促进以工业化开发为主导的政策制度向以注重可持续发展主导特征的发展制度安排转移。

罗宝华[8](2016)在《沙生灌木发电影响因素及生态补偿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沙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全球生态健康和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沙区面积辽阔,由于长期的过度放牧、滥采、滥伐、滥垦使得土地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严重威胁着沙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广袤的可治理沙地上建设沙生灌木能源林、利用其大量的平茬枝条进行生物质发电,既能治沙、提供清洁能源,还能带动当地农牧民就业,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于一身,是一条很好的发展沙产业的路子。但是一直以来,我国以沙生灌木为燃料的几个生物质电厂却屡屡面临亏损和薄利的窘境,与理论上的分析和业界的期望大相径庭。本研究基于生态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总结我国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发展基础、现状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并厘清了这些因素之间的结构层级关系,利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沙生灌木发电产业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核算了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在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外部性,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生态补偿标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目前存在着较好的发展基础。从资源方面来说,经治理后的沙地每年实际可获得的沙生灌木平茬量达2.12~2.83万亿t,资源潜力巨大。从技术方面来说,灌木平茬设备已实现国产化,技术基本可行,生物质发电技术较成熟。从政策方面来说,我国已有一系列针对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利好政策,但政策体系有待完善。(2)以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公司为案例从其发展进程、项目特色、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展示了我国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企业的发展现状。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仅有的儿家以沙生灌木为全部或者部分原料的生物质发电企业基本上都处于未能实现盈利的生产现状。究其原因主要是发电原料供应不足导致产能不足、发电成本过高挤压利润空间、生物质能源政策特别是补贴机制还不完善。(3)通过对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项目在“自然生态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社会环境影响、政策相容性”等四个方向上的综合社会效益的评价结果表明,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项目的自然生态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社会环境影响效益皆为“良好”等级,政策相容性效益达到“优秀”等级,总的社会效益为“良好”。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是对沙生灌木的资源化和能源化利用,具备比较优势。和农作物秸秆发电相比,具有土地、资源集约化优势;和沙生灌木造纸、生产人造板产业相比,更环保并且能提供新能源。(4)影响我国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因素遍及思想观念、政策制定、技术管理、资源环境、市场供求等方面,选取了 14个主要影响因素并用解释结构模型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这些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5层,其中资源禀赋和经济激励政策是影响产业发展的直接因素,人们对该产业综合效益的认知和沙地生态治理需求是深层次影响因素,其它影响因素为中间层因素。(5)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替代燃煤发电产生了两种外部性。一是资源外部性,主要包括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项目在电厂建设、原料获取、运输、发电四个阶段单位电力的资源消耗节约量;二是环境外部性,既包括沙生灌木能源林基地建设对沙地产生的防风固沙、保育土壤、水文调节等方面产生的环境外部性,也包括发电阶段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CO2、NOx、CO、SO2等污染物的减排量。通过外部性的核算数据表明灌木切断耗能较多、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阶段的污染物排放量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占比最高,该产业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6)利用演化博弈论对沙区生态利益主体的行为分析发现,建立沙区生态补偿机制十分必要,而合理确定沙区的生态补偿金额、然后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多种渠道或措施对从事土地沙化治理的企业和个人进行生态补偿是实现沙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应遵循公平性和动态性原则,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能源林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沙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农牧民参与基地建设的机会成本、农牧民和发电企业在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成本、发电企业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外部性和资源外部性。补偿的过程中应对各年实际的生态价值增量、直接成本投入费用和根据发电产能与实际原料消耗导致的资源消耗节约量和污染物减排量进行动态的操作,合理补偿。

陈芳淼[9](2013)在《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文中提出从历史演变状况看,荒漠化问题区域特征明显,整体可归属于地理系统问题。因此,用地理系统方法衡量与评价荒漠化问题具有科学性。地理学是实践科学。使用地理系统方法在认识荒漠化演化机制的同时,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理论指导。依据地理学特征,可将区域荒漠化问题划分到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水系、沙地、社区六元结构板块,进行基本状况、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及演化机制认识(简称六元法)。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政治地位重要、文化结构多元,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区域荒漠化问题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地理系统变化剧烈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研究用六元法,从村庄、县域、省域、区域尺度,对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进行逐级研究验证,分析认识区域荒漠化演化机制,探索防治对策,同时检验六元法的有效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基本机制通过六元法多层次、多点、长历史时段考察,得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机制为:耕地扩张,耕地质量下降;天然草地缩减、人工草场扩大,草地整体退化严重;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近期人工林地面积稳步扩大,林地生态经济功能较弱;湿地-水系萎缩,地表水面积减少,河流径流不稳定性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冰川融化加剧;沙地系统局部得到控制,整体扩张:社区扩张明显,城镇居民区和工矿区建设步伐快,大量占用郊区优质耕地。上述发展趋势反映出耕地、社区、人工林地扩张,草地、湿地-水系显着退化,沙地整体形势严峻,西部地区荒漠化形势不容乐观。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西部荒漠化问题严峻化的基本因素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主导方面。2、我国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对策建议研究对未来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机制建设;2)彻查全区资源环境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3)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发展,其中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严格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4)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5)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6)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7)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3、六元法应用认识对“六元法”的实际应用得出如下认识:1)利用“六元法”进行区域荒漠化研究可覆盖全地理区域,研究方法简洁,研究结果条理清晰,问题定位准确,容易得出明确结论;2)“六元法”适用于多尺度地理系统(从村庄到全球系统)研究,上下尺度间研究结果互为印证,利于原因诊断;3)可分别六单元进行纵向历史发展趋势演变研究,借以从历史角度清晰地判明各自的发展轨迹与彼此演替机制;4)可分别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单元荒漠化轻重关系与主次矛盾:5)县域及以下尺度的研究中,注意从主体地理单元把握荒漠化现状及其演化过程的细节,寻求针对性防治对策;县域以上尺度的研究中,注意对各地理单元变化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演变机制。

胡小龙[10](2011)在《内蒙古多伦县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研究》文中认为内蒙古多伦县位于浑善达克沙地南段,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带之一。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该区风蚀沙化、水土流失加剧,草牧场严重退化。本文采用野外调查监测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方法,通过对2001年至2009年多伦地区的植被、沙尘暴、地表风蚀特征、土壤水分以及社会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不同人工措施对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效果,主要结论如下:(1)多伦县植物种类的丰富度较高,有种子植物75科258属544种。其中食用植物共有58科、121属、192种;药用植物共有69科、164属、282种;防护及观赏植物共有22科、35属、50种;工业用植物共有15科、31属、38种。如果能够科学栽培繁殖并加以合理开发利用,即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又能够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2)多伦县通过近十年的生态建设,使得沙尘暴天气的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均呈现下降趋势。同时,沙丘各年度的平均蚀积量逐年下降,流动沙丘向半固定、固定沙丘转化。(3)从沙粒粒径的空间异质性来看,灌丛的冠幅越大,越有利于风蚀中细沙、极细沙和粉沙的截留,而灌丛的高度对沙粒粒径的百分含量影响不大;土壤5-10cm表层的含水量受植被覆盖的影响较大,有人工措施的草地的土壤含水量远高于无人工措施的天然草地和未围封沙地;沙地营造乔木人工林对林下的土壤养分无明显影响。(4)围栏封育是恢复退化草地的有效手段之一,围封区内多以多年生植物为主,植物群落稳定,且草层高度、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均高于围栏外。人工植被重建使沙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随着人工植被林龄的增长,区域内植物种类增加。不同固沙年限植物群落特征的变化直接影响固沙区的土壤含水量,随着植物群落逐渐变为稳定,植株密度、植被盖度等指标明显增大,使得土壤的蒸发量降低,土壤表层含水量相对增加。(5)多伦县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经济政策性因子和人口因子。未利用土地、耕地转向了草地、林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表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围栏禁牧等一系列生态恢复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使退化草地的风蚀沙化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二、浑善达克农牧复合区生态劣化的原因及对策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浑善达克农牧复合区生态劣化的原因及对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浑善达克沙地正蓝旗沙化土地生态修复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修复相关理念
        1.2.2 土地沙化的成因
        1.2.3 土地沙化的影响
        1.2.4 沙化土地治理修复技术和措施
        1.2.5 浑善达克沙地治理
    1.3 现阶段研究不足
    1.4 研究目的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条件
        2.2.1 气候
        2.2.2 地形地貌
        2.2.3 植被
        2.2.4 土壤
        2.2.5 水文
    2.3 社会经济
    2.4 土地沙化原因分析
        2.4.1 土地沙化的自然因素
        2.4.2 土地沙化的人为因素
    2.5 生态环境建设概况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技术路线
4 正蓝旗土地沙化现状评价及分区
    4.1 沙地类型划分标准
    4.2 沙地植被覆盖度计算
    4.3 沙化土地类型及其分布
    4.4 沙化土地分区
        4.4.1 重度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区
        4.4.2 中度沙化土地修复利用区
        4.4.3 轻度沙化土地保护利用区
5 正蓝旗沙化土地生态修复措施规划
    5.1 规划原则
    5.2 规划依据
    5.3 规划限制性要求
    5.4 沙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措施
        5.4.1 重点治理技术措施
        5.4.2 轻度利用技术措施
        5.4.3 平衡利用技术措施
        5.4.4 生态公益林健康经营措施
    5.5 沙化土地生态修复规划效益
        5.5.1 生态效益
        5.5.2 经济效益
        5.5.3 社会效益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2)锡林郭勒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关键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草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1.2.2. 草原植被变化及驱动
        1.2.3. 草原植被退化与防治
        1.2.4. 草原地区植被恢复及影响因素
        1.2.5. 草原生态保护、生态关键区及安全格局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与难点
        1.4.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自然环境概况
        2.2.1. 气候气象
        2.2.2. 地形地貌
        2.2.3. 土壤
        2.2.4. 植被
        2.2.5. 生物多样性
        2.2.6. 水文
    2.3. 经济社会现状
    2.4.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情况
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构建
    3.1. 数据来源
    3.2. 数据处理
        3.2.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处理
        3.2.2. 景观、土地利用类型等数据处理
        3.2.3. 植被、气候时间序列数据
    3.3. 数据分析
        3.3.1. 空间数据分析
        3.3.2. 数理统计分析
        3.3.3. 景观指数计算与分析
    3.4. 最小累积阻力面模型
    3.5. 研究区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4. 锡林郭勒盟植被覆盖变化与恢复动态
    4.1. 植被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4.1.1. 主要植被类型与分布
        4.1.2.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与分布
    4.2. 盟域不同时段植被覆盖变化趋势与恢复程度
        4.2.1. 1981-2006年GIMMS NDVI变化特征
        4.2.2. 1998-2010年SPOT NDVI变化特征
    4.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植被覆盖变化与恢复程度
    4.4. 小结
5. 锡林郭勒盟植被覆盖时空差异及影响机制
    5.1. 不同影响因子主导下的植被覆盖变化差异
        5.1.1. 降水主导下的植被覆盖变化差异
        5.1.2 温度主导下的植被覆盖变化差异
        5.1.3. 地形主导下的植被覆盖变化差异
        5.1.4. 经济社会因素主导下的植被覆盖变化差异
    5.2. 基于SEM多因子耦合作用的植被恢复定量分析
        5.2.1. 区域平均植被覆盖变化影响因子路径分析
        5.2.2. 区域植被覆盖空间变异影响分析
    5.3. 小结
6. 锡林郭勒盟植被恢复关键单元辨识及其空间辐射效应
    6.1. 高植被覆盖空间变化及转移特征
        6.1.1. 植被覆盖高值空间分布及转移特征
        6.1.2. 植被覆盖高值单元空间振幅及关键单元识别
    6.2. 生态关键单元空间辐射效应及受阻能力分析
        6.2.1. 生态关键单元辐射阻力面构建
        6.2.2. 基于植被覆盖的生态关键单元辐射效应及受阻分析
    6.3. 植被生态关键单元及其辐射阻力
    6.4. 小结
7. 生态关键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植被恢复策略
    7.1. 草原生态安全评价模型
        7.1.1. 草原生态安全评价模型构建
        7.1.2. 景观格局稳定性
        7.1.3. 景观生态敏感性
        7.1.4. 人为活动干扰强度
        7.1.5. 软件计算
    7.2. 生态关键区景观格局稳定性分析
    7.3. 生态关键区景观生态敏感性分析
    7.4. 生态关键区生态安全评价
    7.5. 生态关键区植被恢复区划及生态保护策略
        7.5.1. 生态安全导向下的植被恢复区划
        7.5.2. 不同植被恢复分区的生态安全保护策略
    7.6.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3)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2.3 小结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组织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
        2.1.1 生态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2.1.3 效用价值论
    2.2 生态安全格局理论
        2.2.1 区域生态安全与生态安全格局
        2.2.2 景观生态学
        2.2.3 干扰生态学
        2.2.4 恢复生态学
    2.3 沙化进程及其恢复的生态学理论基础
        2.3.1 沙化演变的生态机理
        2.3.2 沙化的生态属性
    2.4 人地关系理论
        2.4.1 人地关系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内涵
        2.4.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第三章 研究案例概况
    3.1 研究案例的基本概况
    3.2 御道口牧场的人地关系演变历程
        3.2.1 御道口牧场生态系统良性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3.2.2 御道口牧场生态系统退化阶段及其特征
        3.2.3 御道口牧场生态系统持续退化及“美丽中国”战略的提出
    3.3 御道口牧场生态环境现状特征
        3.3.1 群落演替的不确定性
        3.3.2 生态系统服务定位长期没有得到具体落实
        3.3.3 防风固沙服务下降
        3.3.4 小滦河水域涵养水源服务下降
        3.3.5 生态系统具备独特景观价值
    3.4 御道口牧场开发导致的问题
        3.4.1 土地利用忽视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
        3.4.2 生态恢复工程综合效益有待提高
        3.4.3 改善沙化过程中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
第四章 构建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
    4.1 判定京北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服务
        4.1.1 京北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范围
        4.1.2 京北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特征
        4.1.3 京北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服务类别
    4.2 构建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4.2.1 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2.2 指标体系的确立
    4.3 御道口牧场生态系统服务评价
        4.3.1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方案
        4.3.2 御道口牧场内各分场的生态系统服务问题
第五章 基于Markov和 CLUE-S模型的土地利用优化
    5.1 多目标线性规划方法
        5.1.1 变量与目标函数设置
        5.1.2 确定约束条件
        5.1.3 模型运行结果
    5.2 Markov和 CLUE-S集成
        5.2.1 Markov模型
        5.2.2 CLUE-S模型
    5.3 数据处理
    5.4 土地利用现状优化调整
        5.4.1 土地利用需求预测
        5.4.2 优化调整原则及内容
        5.4.3 土地利用现状优化结果
    5.5 CLUE-S模型运行
        5.5.1 转换规则
        5.5.2 驱动因子的选取
        5.5.3 Logistic回归
        5.5.4 限制性文件
    5.6 模拟和Kappa检验
    5.7 优化结果评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4)中国北方典型沙区植被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植被承载力的概念及发展
        1.2.2 植被承载力的研究方法
        1.2.3 使用叶面积指标表征植被承载力
        1.2.4 植被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目的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区位
    2.2 研究区气候概况
    2.3 研究区水文概况
    2.4 研究区植被概况
    2.5 研究区土壤情况
    2.6 研究区土地利用情况
    2.7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技术路线
        3.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3.2.3 地理单元的划分及筛选
        3.2.4 植被与水热等环境要素时空动态分析方法
        3.2.5 植被与水热等环境要素相互作用分析方法
        3.2.6 植被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预测模型构建及动态预测
4 叶面积指数及环境要素的时空动态特征
    4.1 典型地理单元筛选结果
    4.2 多年尺度上环境要素与叶面积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4.2.1 各地理单元平均海拔高度
        4.2.2 各地理单元多年平均气温
        4.2.3 各地理单元多年平均降水量
        4.2.4 各地理单元多年平均实际蒸散
        4.2.5 各地理单元多年平均潜在蒸散
        4.2.6 各地理单元多年平均年最大叶面积指数
    4.3 年际尺度上环境要素与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
        4.3.1 各要素的年际变化趋势
        4.3.2 各季节各要素的年际变化趋势
        4.3.3 各要素年际变异性
    4.4 季节尺度上环境要素与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
        4.4.1 各要素季节变化及周期
        4.4.2 各要素季节变异性
    4.5 讨论
        4.5.1 筛选的地理单元与各沙区自然状态间的关系
        4.5.2 各要素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5.3 不同时间尺度各要素的动态变化
    4.6 小结
5 叶面积指数与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5.1 叶面积指数与环境要素间的相关关系
        5.1.1 叶面积指数与环境要素动态间的相关性
        5.1.2 叶面积指数短期波动与环境要素的相关性
        5.1.3 叶面积指数与环境要素在季节变异性上的相关性
    5.2 环境要素对叶面积指数变化的驱动作用
        5.2.1 季节尺度上环境要素对叶面积指数变化的驱动作用
        5.2.2 年际尺度上环境要素对叶面积指数变化的驱动作用
    5.3 叶面积指数对环境要素变异的敏感性
    5.4 多年尺度上叶面积指数与环境要素的空间相关性
    5.5 讨论
        5.5.1 环境要素对植被的影响作用
        5.5.2 植被对环境要素的敏感性动态变化
    5.6 小结
6 植被承载力及其动态特征
    6.1 各沙区各地理单元植被承载力
        6.1.1 最大叶面积指数阈值
        6.1.2 安全叶面积指数阈值
    6.2 典型植被群落的植被承载力分布特征
    6.3 各沙区植被承载力模型
        6.3.1 最大叶面积指数阈值模型
        6.3.2 安全叶面积指数阈值模型
        6.3.3 安全叶面积指数模型
    6.4 植被承载力阈值与环境要素关系
    6.5 各沙区植被承载力动态预测
        6.5.1 最大叶面积指数阈值的动态
        6.5.2 安全叶面积指数阈值的动态
    6.6 讨论
        6.6.1 植被承载力的技术框架
        6.6.2 环境要素对植被承载力的影响
        6.6.3 植被承载力结果的启示及局限性
    6.7 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要符号对照表
附录B: 数据验证
附录C: EDM分析方法体系及原理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情背景
        1.1.2 区域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荒漠化评价研究进展
        1.3.2 荒漠化驱动因素研究进展
        1.3.3 荒漠化防治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理论基础
    2.1 荒漠化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准备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社会经济状况
        3.1.3 荒漠化政策与工程
    3.2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3.3 荒漠化程度分等定级
4 土地荒漠化时空演变
    4.1 土地荒漠化时间序列分析
        4.1.1 土地荒漠化覆盖结构分析
        4.1.2 土地荒漠化数量转移特征分析
    4.2 土地荒漠化空间序列分析
        4.2.1 土地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4.2.2 土地荒漠化转移图谱分析
5 土地荒漠化驱动因素分析
    5.1 驱动力单因子分析
        5.1.1 自然驱动力
        5.1.2 人文驱动力
    5.2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土地荒漠化驱动力分析
        5.2.1 模型原理
        5.2.2 模型构建
        5.2.3 土地荒漠化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6 土地荒漠化防治问题及建议
    6.1 土地荒漠化治理问题
    6.2 土地荒漠化防治建议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沙漠化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以浑善达克沙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2章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概念
    2.1 生态文明概念
        2.1.1 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原则
        2.1.2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分类
        2.1.3 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
    2.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历程
    2.3 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历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3.1 所面临重大挑战
    3.2 所面临的政策挑战
    3.3 所面临的机遇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浑善达克地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支持
    4.1 建设沙地生态文明中政府的作用
        4.1.1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及分析
        4.1.2 中央对地方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及分析
        4.1.3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及分析
        4.1.4 浑善达克地区生态保障措施
    4.2 建设沙地生态文明中企业的作用
    4.3 建设沙地生态文明中社会的作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举措
    5.1 所面临的困难的解决方案
    5.2 政府与牧民一体化的机制
    5.3 审慎发展工业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由浑善达克生态文明建设所得到的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7)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立论依据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依据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标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三、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基础理论
        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三、区域均衡理论
        四、地域分工理论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关于区域发展空间差异性相关研究
        二、关于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
        三、关于资源开发空间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
        四、关于空间开发强度的研究
        五、相关文献的述评
    第三节 区域开发理论分析框架
        一、相关概念辨析
        二、区域开发适宜性理论分析
第三章 锡林郭勒盟区域发展差异性分析
    第一节 锡林郭勒盟自然环境本底特征
        一、研究区地理位置
        二、地形地貌差异
        三、气象气候条件差异
        四、水文条件差异
        四、土壤类型空间分布
        五、植被类型空间分布
    第二节 资源禀赋条件
        一、畜牧业资源
        二、煤炭资源分布
        三、旅游资源
    第四节 经济发展与地区差异
        一、区域经济总量
        二、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布局
        三、交通网络及基础设施
        四、锡林郭勒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区域空间开发格局演变及现状特征分析
        一、区域空间开发格局历史溯源
        二、锡林郭勒盟牧区人地关系演变
        三、锡林郭勒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
        四、锡林郭勒盟城镇空间特征分析
第四章 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与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匹配格局
    第一节 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指数及其分区评价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流程
        三、评价方法及模型
        四、区域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
    第二节 锡林郭勒盟区域煤炭资源开发强度评价
        一、煤炭资源开发及其影响
        二、煤炭资源开发强度内涵
        三、煤炭资源开发强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构建
        四、煤炭资源开发强度分级分区分析
    第三节 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与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匹配度
        一、空间匹配度模型介绍
        二、生态敏感度与煤炭开发强度的空间关联性
        三、生态敏感性与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匹配度分析
    第四节 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与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匹配机理
        一、缺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认识的科学性
        二、开发与保护的职权不分,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
        三、政府制度安排与政绩考核的不合理
第五章 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模式与路径选择
    第一节 国内外经典区域适宜性开发模式经验与借鉴
        一、国外典型区域开发模式的实践
        二、国内典型区域开发模式的实践
        三、对锡林郭勒盟区域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启示
    第二节 锡林郭勒盟区域开发中存在问题剖析
        一、生态环境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二、社会经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三、城镇空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锡林郭勒区域开发适宜性分区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
        一、锡林郭勒盟区域开发适宜性分区
        二、锡林郭勒盟区域空间开发与保护需求分析
        三、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发展模式
        四、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发展路径选择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主要创新之处
    三、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8)沙生灌木发电影响因素及生态补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1.3.1 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现状及影响因素
        1.3.2 生物质发电产业社会效益评估
        1.3.3 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机制
        1.3.4 文献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生物质与生物质能源、生物质发电
        2.1.2 林木生物质与林木生物质能源、林木生物质发电
        2.1.3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生态价值理论
        2.2.4 外部性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发展基础
    3.1 资源基础
        3.1.1 沙生灌木生物学特性及其开发利用
        3.1.2 沙生灌木平茬生物量
    3.2 技术条件
        3.2.1 平茬技术
        3.2.2 生物质发电技术
    3.3 政策环境
        3.3.1 发展规划
        3.3.2 现行相关政策
    3.4 本章小结
4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发展现状
    4.1 企业运营概况
    4.2 典型企业介绍——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
        4.2.1 企业所在地地理及经济发展状况
        4.2.2 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发展现状
    4.3 本章小结
5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社会效益评价及比较优势分析
    5.1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社会效益
    5.2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5.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3 指标描述与说明
    5.3 评价方法及评价过程
        5.3.1 评价方法简介
        5.3.2 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5.4 沙区发展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比较优势分析
        5.4.1 与沙生灌木造纸、制板比较
        5.4.2 与秸秆生物质发电比较
        5.4.3 与风电、光伏发电比较
    5.5 本章小结
6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影响因素研究
    6.1 影响因素分析
        6.1.1 波特钻石理论及其模型
        6.1.2 生产要素
        6.1.3 需求条件
        6.1.4 相关及支持产业的表现
        6.1.5 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
        6.1.6 机会
        6.1.7 政府
    6.2 因素选取及其作用分析
    6.3 基于ISM的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影响因素的系统结构
        6.3.1 解释结构模型方法简介
        6.3.2 构建解释结构模型
    6.4 ISM模型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沙地生态补偿利益主体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7.1 建立沙地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分析
    7.2 演化博弈论简介
    7.3 沙区生态补偿利益主体的行为分析
    7.4 分析与讨论
    7.5 本章小结
8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外部性核算
    8.1 沙生灌木能源林生态服务价值核算
        8.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介绍
        8.1.2 沙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分析
        8.1.3 沙生灌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8.2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环境影响评价
        8.2.1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环境影响系统
        8.2.2 生物质发电环境影响评价简介
        8.2.3 生命周期评价
        8.2.4 沙生灌木生物质直燃发电的环境影响评价
    8.3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外部性分析
        8.3.1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外部性定性分析
        8.3.2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外部性测算
    8.4 本章小结
9 沙生灌木发电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9.1 生态补偿的内容及标准
        9.1.1 生态补偿的内容
        9.1.2 生态补偿标准
    9.2 其它相关问题
        9.2.1 生态补偿对象
        9.2.2 确定生态补偿责任主体
        9.2.3 确定生态补偿方式
        9.2.4 建立生态补偿的保障制度
    9.3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讨论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研究不足之处
    10.4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9)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发展
        1.2.1 荒漠化研究进展
        1.2.2 研究理论的发展与建立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划分
        1.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3.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村庄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2.1 耕地系统演变
    2.2 草地系统演变
    2.3 林地系统演变
    2.4 湿地-水系演变
    2.5 沙地系统演变
    2.6 社区系统演变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县域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1 舟曲县、九寨沟县地理系统演变对比研究
        3.1.1 基本背景
        3.1.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对比
        3.1.3 生态环境结果
    3.2 生态工程作用下安塞县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2.1 基本背景
        3.2.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
        3.2.3 生态环境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省(区)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1 耕地系统演变
        4.1.2 草地系统演变
        4.1.3 林地系统演变
        4.1.4 湿地-水系演变
        4.1.5 沙地系统演变
        4.1.6 社区系统演变
        4.1.7 基本认识
    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2.1 耕地系统演变
        4.2.2 草地系统演变
        4.2.3 林地系统演变
        4.2.4 湿地-水系资演变
        4.2.5 沙地系统演变
        4.2.6 社区系统演变
        4.2.7 基本认识
    4.3 云南省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3.1 耕地系统演变
        4.3.2 草地系统演变
        4.3.3 林地系统演变
        4.3.4 湿地-水系演变
        4.3.5 沙地(喀斯特地貌)系统演变
        4.3.6 社区系统演变
        4.3.7 基本认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区域尺度--黄土高原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5.1 耕地系统演变
    5.2 草地系统演变
    5.3 林地系统演变
    5.4 湿地-水系演变
    5.5 沙地系统演变
    5.6 社区系统演变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综合研究
    6.1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演变
        6.1.1 耕地系统演变
        6.1.2 草地系统演变
        6.1.3 林地系统演变
        6.1.4 湿地-水系演变
        6.1.5 沙地系统演变
        6.1.6 社区系统演变
    6.2 综合评价
    6.3 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变机制特征
        6.3.1 耕地、社区扩大是地理系统变化的起点,在西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水、在西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地
        6.3.2 湿地-水系萎缩带来全局性影响,水资源争夺更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源头
        6.3.3 草地、林地是地理系统发展趋向优劣化的重要风向标
        6.3.4 自然灾害频发,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发展趋势
    6.4 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根因分析
        6.4.1 自然原因
        6.4.2 根本原因
        6.4.3 直接因素
        6.4.4 综合分析
    6.5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未来发展建设对策建议
        6.5.1 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体制建设
        6.5.2 彻查整个区域资源环境情况,为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6.5.3 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
        6.5.4 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
        6.5.5 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
        6.5.6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
        6.5.7 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六元法”应用认识
    7.1 “六元法”应用方法讨论
    7.2 基于“六元法”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研究成果归纳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一 问卷
    附录二 附表

(10)内蒙古多伦县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土地荒漠化研究
        1.1.1 荒漠化现状
        1.1.2 荒漠化的成因
        1.1.3 荒漠化的防治对策
        1.1.4 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现状、成因
    1.2 生态恢复的研究
        1.2.1 退化草地的恢复措施
        1.2.2 沙地人工林建设
        1.2.3 沙障固沙研究
        1.2.4 沙地植被恢复与人工植被重建技术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水资源条件
        2.1.5 土壤类型
        2.1.6 植被资源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行政区划
        2.2.2 人口分布
        2.2.3 经济结构
        2.2.4 历史文化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样点布设
        3.2.2 植被指标测定
        3.2.3 土壤性质测定
        3.2.4 沙尘暴监测数据收集
        3.2.5 风蚀量定位监测
        3.2.6 社会经济数据收集
4 多伦县植被调查与分析
    4.1 天然植物区系划分
    4.2 植物科属种统计分析
    4.3 多伦县植物资源生活型特征
    4.4 多伦县野生植物资源
    4.5 小结
5 沙尘暴变化规律与地表风蚀特征的研究
    5.1 沙尘暴发生变化规律
        5.1.1 多伦县沙尘暴发生年变化规律
        5.1.2 多伦县沙尘暴发生月变化规律
    5.2 地表蚀积量分析
        5.2.1 不同类型沙丘年度平均蚀积量对比分析
        5.2.2 不同类型沙丘风季平均蚀积量对比分析
        5.2.3 不同类型沙丘夏季平均蚀积量对比分析
        5.2.4 同类型沙丘不同季相平均蚀积量对比分析
    5.3 小结
6 植被重建恢复措施对土壤影响的研究
    6.1 土壤粒径沙粒粒径组成的空间异质性及其与灌丛大小和土壤风蚀相关性
    6.2 土壤含水量、降水量、蒸发量
    6.3 不同人工林土壤养分变化及综合评价
    6.4 小结
7 围封造林治理措施对植被影响的研究
    7.1 围封禁牧对草地植被的影响
        7.1.1 植物区系组成变化
        7.1.2 植被特征的分析
    7.2 流动沙丘植被群落组成变化
    7.3 不同类型人工林地植被的变化
        7.3.1 植物组成特征
        7.3.2 植被多样性
    7.4 植被与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7.4.1 植物群落DCCA排序
    7.5 小结
8 社会经济变化的研究
    8.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8.2 经济效益分析
    8.3 小结
9 结论和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浑善达克农牧复合区生态劣化的原因及对策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浑善达克沙地正蓝旗沙化土地生态修复规划[D]. 刘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锡林郭勒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关键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D]. 赵方博.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3]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 林嘉怡.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4]中国北方典型沙区植被承载力研究[D]. 张举涛.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5]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研究[D]. 丁雪.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6]沙漠化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以浑善达克沙地为例[D]. 甘迪.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8(04)
  • [7]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D]. 阿荣.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8]沙生灌木发电影响因素及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 罗宝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9]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D]. 陈芳淼.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10]内蒙古多伦县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研究[D]. 胡小龙.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浑善达克农牧综合区生态恶化原因及对策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