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人格的培养

论创新人格的培养

一、浅论创新人格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刘博秀[1](2019)在《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研究》文中提出现代社会已经逐步呈现出经济一体化、思想多元化、技术高新化的发展局面,创新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上国家发展和民族兴旺的灵魂和不竭动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而创新人格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机遇,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格对提升国家竞争力、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实现科教兴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选择。高校作为未来社会人才的储备库,承载着为国家、为社会输送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就是培养具有创新人格的大学生群体,使他们具备符合时代特征的、完善的创新人格,更好地将科学技术能力和精神人格品质统一起来。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担负着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另一方面,他们又处于知识积累和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本论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了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必要性,系统分析了导致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创新意识薄弱、创新信心不足、创新独立性欠缺、创新的意志不坚定以及创新实践性不强的问题所产生的原因和问题,从学校、教师、家庭以及大学生本人出发,对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格提出了实效性对策,整理出一系列针对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的教育计划,对当代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和教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作用,对当今社会人才的发展和培养有实际性作用,这既符合当今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客观规律,更是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本研究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青年强,则国强。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格,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途径,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创新人格的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王瑞[2](2019)在《美德及性格优势对实践创新人格特质预测》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由于国际竞争激烈,而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大学教育也在培养大学生发展实践创新核心素养。随着积极心理学应用越发广泛,将该学科与大学生发展实践创新素养相结合,以期利用大学生自身具备的性格优势来预测实践创新的人格特质,并通过培养性格优势来发展实践创新素养。本文从陕西46所高校大学生N83065大数据库中,随机抽取出约1%样本量878人做实证分析。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综述国内外近10年特别是近5年来中国学术界对“核心素养”及其“大学生核心素养”、“美德与性格优势”、“大学生实践创新”、“创新人格”等研究成果做总结、概括和评述;采用问卷分析法对“陕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大数据调查问卷”做抽样调查,问卷相关量表包括:大学生性格优势量表、大学生实践创新量表,对大学生的性格优势、实践创新素养进行测量;大学生美德及其性格优势对实践创新素养有预测作用;在对调查结果做多元线性统计分析的结论的基础上,本文讨论男女生实践创新和人格特质,具有其各自的优势特点;大学生实践创新人格特质表现在认知、意志、道德、超越等性格优势;大学生实践创新人格特质还在文科、理科和工科专业间以及不同类别学校之间的性格优势不同,并提出激发大学生实有意识地培养实践创新人格特质;课程设置应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教师对大学生加强积极引导,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创新空间,增强亲身体验;民办高校应优化政策及明确目标,加强大学生新创造性人格特质的培育的工作建议。

刘巧雯[3](2019)在《基于培养初中生创新能力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在信息化大背景下,我国各中学普遍采用的传统面对面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等情况仍屡见不鲜,这扼杀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集合传统面对面教学和网络教学两者优势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充分发挥教师监控、主导、启发作用的同时,重视并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为了探究混合式教学在培养初中生创新能力方面是否具有正面影响,本研究将“初中生物混合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核心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市初一年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主要是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人格两方面进行了解,结果表明广州市初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人格水平均处于一般到良好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本研究还对广州市初中生物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广州市初中生物教学的情况和应用混合式教学的条件,为本研究针对初中生物教学问题设计适合的混合式教学活动和今后混合式教学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以初一年级的学生为实验对象,在混合式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为期6个月的教学实践,通过实验前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人格水平的变化差异,以及相对于传统面对面教学对照班的差异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混合式教学实验前后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人格均得到显着性地提高(P﹤0.01),其中创新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批判性、深刻性和创新人格的好奇性、想象力维度上均达到极显着差异(P﹤0.01);在创新思维敏捷性和创新人格的冒险性维度上达到显着差异(P≦0.05);(2)与传统教学相比,实验班创新思维能力显着提高(P≦0.05),尤其在深刻性这一维度上达到极显着差异(P﹤0.01),在广阔性、灵活性维度上达到显着差异(P≦0.05);(3)与传统教学相比,实验班在创新人格水平上虽未达到显着差异,但也明显提高不少,在好奇性和想象力维度上均达到显着差异(P≦0.05)。总的来说,混合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混合式教学实践后学生在生物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信息素养方面有所提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能力有所培养,师生交互情况有所改善等情况,也从侧面证实了混合式教学对初中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虽得到明显地提高,但仍处于良好水平,说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就能突破的,需要长时间地坚持与训练。

刘元生,李建军[4](2018)在《高等教育对个人创新意识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创新人格中介效应和中美跨国比较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使用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Vorld Values Survey,WVS),检验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对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的培养效果以及创新人格在创新意识培育中的中介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高等教育在培养民众创新意识和塑造创新人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创新人格对创新意识培养有很强的中介效应;就美国而言,尽管个体的创新意识比中国样本更强、创新人格对创新意识的作用显着,但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的培养阶段主要在高等教育阶段之前,美国高等教育经历对个体创新意识的提升相对较小,创新人格在高等教育创新意识培养的中介效应不充分。中国教育部门应注重创新人格塑造,发挥创新人格在创新意识培养中的关键作用,并加强高等教育与初等教育在创新人格和创新意识培育方面的衔接。

郑琳琳[5](2017)在《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前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从21世纪初以来就反复强调了原始性创新是基础研究的迫切需要,它是整个创新体系中最有前瞻性和战略价值的创新类型,由此引发学者对原始性创新的关注,在中国广泛兴起了“原始性创新”的研究热潮。此后,原始性创新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演化机理等内容不断被学者研究。由于原始性创新成果高效推动自然科学发展,原始性创新被看成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然而在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前,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零诺贝尔奖”现象一直存在并被学者称为当代“李约瑟难题”,体现中国科技界对原始性创新的重视。国际科技竞争实质是原始性创新人才的素质较量,原始性创新人才承担实现社会科技进步和财富创造的神圣使命,因此,原始性创新人才素质更值得学者研究。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认为不能绕开非智力素质来探讨人才如何推动原始性创新。西方创造力理论彰显了人格要素是创造力重要构成,决定了人格特质引入原始性创新研究很有必要,而且随着创新环境、创新体制和机制逐渐改善,人格特质对原始性创新而言发挥愈加关键的作用。因此,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研究成为原始性创新亟待解决的新兴议题。本文以1901-2012年19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955-2011年375位中科院院士和1994-2011年291位工程院院士为原始性创新人才的典型样本,由研究团队的教授、博士和硕士采集数据,着重探讨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主要维度、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评价及形成因素分析、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群体间比较及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以及提升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思路与对策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原始性创新理论,对培养科学发明创造人才、打造原始性创新人才队伍提供指引。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确立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首先,根据原始性创新的定义及成果类别、创新人格特质的前人定义,提出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内涵与特征。其次,将有独特优势的大五人格特质模型作为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雏形,对人格特质维度按原始性创新的思路来语义分析和文献考究,初步建立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概念模型,最后对样本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指标检验,确定概念模型的层级结构。第二,采用证据推理法,评价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具体过程:假设人格特质维度分5个评价等级且假定评价完全,通过ER递归算法综合评价结果,引入效用函数处理。第三,在相关文献基础上建立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形成因素的指标体系,采用BP-DEMATEL算法,解释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形成因素。第四,结合本研究的两个实证结果,不仅对原始性创新人才进行人格特质的群体间比较,也对比较的差异进行形成因素方面的原因分析。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首先,关于概念模型的主要维度和人格特质评价结果。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包括外倾性、责任性、开放性和神经质人格下的所有人格特质维度,还包括宜人性人格的信任、坦诚、利他、谦逊。三类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共同规律是,开放性人格效用值最高,责任性人格和外倾性人格次之,宜人性人格和神经质人格靠后些。其次,在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群体差异及差异形成因素方面。认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显着于两院院士的特质,得益于外部形成因素中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稳定、开放、民主的政治环境,以及内部形成因素中先进科研设施、良师教导、优良家族传统;中科院院士显着于诺贝尔奖获得者、工程院院士的特质,得益于外部形成因素中交流合作的文化环境、良好的人际环境、开放与民主的政治环境,以及内部形成因素中雄厚科研资金、民主教养与家人支持;工程院院士显着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的特质,得益于外部形成因素中宽容的文化环境、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内部形成因素中先进科研设施、学校创新理念和学习氛围,本研究也对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间提出新见解。最后,探讨提升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思路和对策,认为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不仅关乎国民创新素质,还受到西方高度重视,从多层次多角度提出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提升策略,需要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共同构建,也需要个体通过原始性创新实践不断积累关键的人格特质。

王瑞[6](2017)在《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国家对创新的日益重视,大学生创新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其研究更多倾向于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创新人格研究较少。创新人格是一种人格特质,是创新个体所具有的能影响个体创新活动的相对稳定的特质,体现在创造力强,独立性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热爱学习,具有良好的专注力与毅力。本研究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进行研究,不仅能为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而且为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选择具有创新成果即国家专利的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找出与大学生创新人格相关性高的积极心理品质,帮助高校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创新人才的内在心理素质;同时,分析普通大学生在这些与大学生创新人格相关性高的积极心理品质上的发展现状,通过培养这些积极心理品质,提升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加快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本研究通过对调查问卷相关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得出与大学生创新人格相关度高的积极心理品质分别是创造力、谨慎、好奇心、仁慈、感恩、热爱学习、希望、勇敢、判断力、灵性、洞察力、毅力和美感。同时通过数据对比发现,普通大学生在这些与创新人格相关度高的积极心理品质上的发展情况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对大学生创新人格相关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认为提高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以大学生为主体,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二、加强实践环节的比重,引导大学生学以致用;三、搭建创新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四、深化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五、整合资源,加强大学生成功体验;六、感恩教育课程与感恩教育活动并举,提高感恩教育效果;七、培养大学生独立能力,提高时间管理利用效率;八、增强大学生对学习、创造本身的兴趣和好奇心;九、端正舆论导向,提高大学生的仁慈和勇敢的积极心理品质。

孙彩云[7](2017)在《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特征识别与创新能力倾向测评研究》文中指出当下是一个创新致胜的时代,世界各国对创新都非常重视,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已成为各国的共识。如何从源头上提升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则成为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按创新的主体分,通常有国家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等,而这一系列的创新能力的源头就是个体创新能力,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作为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人群,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高低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是创新能力研究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本研究结合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需求,综合管理科学、教育学、系统科学、心理学、软件工程等有关理论,以“重在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在结合知识图谱等文献计量方法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动态走向。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依次展开研究。首先,本研究在创新理论、人格因素理论、创新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对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内涵做了界定,认为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是博士研究生的创新人格的体现,有内隐、外显之分,是博士研究生在创新过程中基于先天禀赋和后天培养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本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以及得到的结论是:⑴构建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动态层级模型。研究表明: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在层次上由相互间呈递进关系的创新人格、创新倾向、创新潜能、创新显能、创新成果组成。博士研究生的创新人格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他的创新“基因”,其测量值的大小直接反映博士研究生的创新倾向的高低;创新倾向则反映了博士研究生的创新潜能;创新潜能在内外因发生耦合,产生共振时,被激活表现出一定的创新显能;持续的创新活动方能产生创新成果。⑵构建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四维空间模型。研究表明: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由创新素质、团队合作、风险控制、成果形成四个特征构成。对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特征进行识别,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难题,也是一个现实性较强的课题。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很多,如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以及博士研究生自身所具备的人格、素质等内在因素,都对其创新能力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外部因素在积累并达到一定程度后,对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就变得不明显;而内在因素发挥的作用则正相反。本研究认为博士研究生的内在因素对其创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特征识别着重于博士研究生个体的内在因素方面。研究以创新能力的特征维度为基础加以创新实践构建四维空间模型,立体地阐释了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⑶构建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本研究基于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特征维度进一步构建了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运用结构方程高阶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组合确定指标权重,该指标体系可用于博士研究生当前创新能力的评价。为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提供了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思路和理论依据。⑷开展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倾向测评研究。本研究以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本研究修订后的“卡特尔16PF人格特征量表(修订版)”对博士研究生人格进行测试,应用灰靶贡献度理论分析博士研究生个体人格因素对其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并算得灰色影响程度量化值。基于灰靶贡献度理论构建了博士研究生创新人格九因素模型IP=f(B,H,G,Q1,Q2,A,I,F,O),(其中:B-聪慧性,H-敢为性,G-有恒性,Q1-实验性,Q2-独立性,A-乐群性,I-敏感性,F-兴奋性,O-忧虑性)。从而对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倾向进行测评。本研究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验证了模型的信度、效度。⑸建立基于微信的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倾向测评系统。本研究给出了基于微信的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倾向测评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方便了培养单位、导师、博士研究生个体动态了解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倾向,帮助其完善知识结构,有效提升创新能力。该系统也可以应用在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中,作为测评博士研究生申请人创新能力倾向的参考工具。

李良[8](2015)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关系进行了探索,论述了创新思维的本质与内涵、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等问题,认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培养创新思维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人格,主张通过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网络化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依托现代网络技术搭建师生沟通平台等途径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为构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平台提供理论参考。

刘夏[9](2014)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路径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新素质是个体进行创新活动所需的内在素质,是大学生获得创新成果、成为创新人才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往的研究者就创新素质的构成与关系进行探讨,但对创新素质构成机理、培养路径方面尚无全面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在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总结提出创新素质是一种多维的综合素质,由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知识五个维度构成,根据胜任素质理论构建了大学生创新素质冰山模型。本研究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对现有权威量表的修订,编制了《大学生创新素质调查问卷》,用来测评我国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并收集了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情况,以及被测者的课程成绩、奖学金等信息。通过对不同地区三所高校287名大学生的实证调查分析,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我国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是具有较强的创新人格和良好的创新精神,创新知识水平中等,但创新能力水平较低,创新思维较差;大学生创新素质具有结构性,其五个维度之间具有显着的相关关系,并且不同特征的大学生在创新素质表现上有差异;创新人格属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冰山模型中的潜在胜任素质内核部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属于素质要素中的潜在胜任素质外核部分,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属于素质要素中的显性胜任素质部分;大学生创新素质与第二课堂、课程体系、评价体系有显着的相关关系,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调整课程体系与评价体系对大学生创新素质进行培养。

刘静[10](2013)在《以培养创新人格为取向的中小学课程改革》文中提出创新人格是包含知、情、意、行,涵盖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完整人格,并非"价值无涉",而是以特定的价值观为其发展的内在支撑;创新人格包括认知、心理、道德与精神四个维度,须从促进这四个方面的协调发展着手探索中小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路径。总体上,上海中小学课程实施现状已经表现出注重学生创新人格发展的趋势,但在理论研究方面尚未取得共识度较强的具有指导性的理论成果,具有创新性的做法尚停留于学校经验层面。对如何发挥课程在促进创新人格培养方面的主渠道作用,本文提出了如下建议:1.在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上,把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发展作为目标;2.在实施策略上,遵循课程发展规律与趋势,整体推进课程的综合化与个性化;3.深化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发挥德育对于创新人格培养的引领作用。

二、浅论创新人格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创新人格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案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创新人格
    (二)大学生创新人格
    (三)创新人格教育
二、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的必要性
    (一)创新人格是现代人才的竞争力
    (二)大学生阶段是创新人格培养的重要时期
    (三)培养创新人格是确立大学生主体学习的需要
    (四)培养创新人格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求
三、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二)原因分析
四、改进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的主要方法及途径
    (一)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格
    (二)改革教育内容,增加创新人格成份要素
    (三)更新教学方法,强化创新能力训练
    (四)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增强创新要求
    (五)改善教育环境,营造创新氛围
    (六)提升道德教育层次,全面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格
    (七)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生创新人格形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2)美德及性格优势对实践创新人格特质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美德及性格优势研究现状
        1.2.2 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1.2.3 创新人格研究现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
        2.1.1 积极心理学的提出
        2.1.2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1.3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
    2.2 美德及性格优势相关理论
        2.2.1 美德与性格优势的哲学基础
        2.2.2 美德与性格优势的积极人格理论
        2.2.3 美德及性格优势的内涵
        2.2.4 美德及性格优势的特征
        2.2.5 美德及性格优势的测量
        2.2.6 性格优势的相关研究
    2.3 大学生实践创新核心素养相关理论
        2.3.1 实践创新核心素养的马克思主义源泉
        2.3.2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2.3.3 中国大学生核心素养
        2.3.4 大学生实践创新素养
第三章 对象和调查工具
    3.1 研究对象
        3.1.1 资料来源
        3.1.2 调研样本
        3.1.3 研究对象
    3.2 调查工具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性格优势、核心素养(包含实践创新)量表信效度分析检验
        4.1.1 本研究调查问卷可考性分析的信度检验
        4.1.2 本研究调查资料真实性分析的效度检验
    4.2 男女生性格优势和创新实践均值比较T检验
        4.2.1 男女生性格优势项目均值比较T检验
        4.2.2 男女生实践创新项目均值比较T检验
    4.3 抽样及男女大学生实践创新的人格特质预测模型
        4.3.1 抽样N878大学生创新实践的人格特质多元回归分析
        4.3.2 抽样N878性别组实践创新的人格特质多元回归分析
    4.4 各类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的人格特质预测模型
        4.4.1 部属高校学生创新实践的人格特质多元回归分析
        4.4.2 省属高校学生创新实践的人格特质多元回归分析
        4.4.3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实践的人格特质多元回归分析
        4.4.4 民办高校学生创新实践的人格特质多元回归分析
    4.5 文理工大学生实践创新的人格特质预测模型
        4.5.1 文科大学生性格优势对其创新实践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
        4.5.2 理科大学生性格优势对其创新实践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
        4.5.3 工科大学生性格优势对其创新实践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
        4.5.4 大学生美德及性格优势预测其创新实践人格的结构方程模型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5.1 男女生在实践创新和性格优势方面各具优势特点
    5.2 大学生实践创新人格特质具有认知、意志和道德等优势
    5.3 男女生实践创新人格特质各有其鲜明的性格优势
    5.4 各类学校学生实践创新人格特质亦具有各自的性格优势
    5.5 文、理、工科学生实践创新人格特质亦具有各自的性格优势
    5.6 工作建议: 大学生实践创新人格特质的积极心理培育
第六章 结论、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美德性格优势与实践创造核心素养问卷(节选)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3)基于培养初中生创新能力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S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实验研究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创新能力培养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混合式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创新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目标
        2.1.1 创新
        2.1.2 创新能力
        2.1.3 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
    2.2 混合式教学的内涵
        2.2.1 混合式学习
        2.2.2 混合式教学
    2.3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2 人本主义理论
        2.3.3 掌握学习理论
        2.3.4 活动理论
    2.4 研究思路
第三章 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及学生创新能力现状的调查
    3.1 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3.1.1 调查设计
        3.1.2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3 调查小结
    3.2 初中生创新能力现状
        3.2.1 调查设计
        3.2.2 调查问卷说明
        3.2.3 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3.2.4 问卷发放
        3.2.5 调查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4.1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初中生物混合式教学设计
        4.1.1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初中生物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流程设计
        4.1.2 混合式教学和传统面对面教学新授课与实验课具体操作及比较
    4.2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初中生物混合式教学实践
        4.2.1 研究目的
        4.2.2 研究方法
        4.2.3 研究过程
        4.2.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2.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初中生物教师教学情况和应用混合式教学的条件调查
附录2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
附录3 创新思维能力测试问卷
附录4 学生初中生物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5 混合式教学效果问卷
附录6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致谢

(4)高等教育对个人创新意识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创新人格中介效应和中美跨国比较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 高等教育与创新意识培养
    (二) 高等教育和创新人格塑造
    (三) 创新人格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1.成就动机
        2.社会责任感
        3.风险倾向
    (四) 研究假设的提出
三、变量说明与模型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 中国样本分析
    (二) 美国样本分析及中美比较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5)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原始性创新理论
        2.1.1 原始性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
        2.1.2 研究启示
    2.2 创造力理论
        2.2.1 创造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2.2.2 研究启示
    2.3 人格特质理论
        2.3.1 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内容
        2.3.2 研究启示
第三章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内涵与概念模型的构建
    3.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3.1.1 内涵界定
        3.1.2 主要特征
    3.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初步构造
        3.2.1 大五人格特质模型的运用
        3.2.2 人格特质维度与概念模型
    3.3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分析与修正
        3.3.1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3.3.2 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验证
        3.3.3 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修正
    3.4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层级结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证据推理的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实证研究
    4.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评价方法选择
    4.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权重计算
    4.3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效用评价
        4.3.1 基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人格特质评价
        4.3.2 基于中科院院士的人格特质评价
        4.3.3 基于工程院院士的人格特质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形成因素实证研究
    5.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形成因素的文献分析
        5.1.1 外部形成因素
        5.1.2 内部形成因素
    5.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形成因素的评价方法选择
    5.3 基于BP-DEMATEL模型的人格特质形成因素实证分析
        5.3.1 基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人格特质形成因素分析
        5.3.2 基于中科院院士的人格特质形成因素分析
        5.3.3 基于工程院院士的人格特质形成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群体比较及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6.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群体比较
        6.1.1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中国两院院士的人格特质比较
        6.1.2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中科院院士的人格特质比较
        6.1.3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工程院院士的人格特质比较
        6.1.4 中科院院士与工程院院士的人格特质比较
    6.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群体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6.2.1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两院院士人格特质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6.2.2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中科院院士人格特质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6.2.3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工程院院士人格特质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6.2.4 中科院院士与工程院院士人格特质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6.3 对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间的研究见解
        6.3.1 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间的提出
        6.3.2 对李约瑟难题与钱学森之间的启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提升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思路与对策
    7.1 发展思路
        7.1.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关乎国民创新素质
        7.1.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提升受西方重视
    7.2 主要策略
        7.2.1 营造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提升的外部环境
        7.2.2 营造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提升的内部环境
        7.2.3 通过原始性创新实践推动人格特质的创新积累
    7.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19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样本
附录B 375位中科院院士样本
附录C 291位工程院院士样本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创新人格的研究
        (二)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创新人格与积极心理学概述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人格的界定与特点
        (二)创新的含义
        (三)创新人格的特点
    二、积极心理学概述
        (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二)积极心理学的影响
    三、积极心理学的人格理论特点与价值
        (一)积极心理学的人格理论特点
        (二)积极心理品质的涵义及构成
第二章 大学生创新人格与积极心理品质相关度的调查与分析
    一、大学生创新人格与积极心理品质相关度的调查
        (一)《大学生创新人格与积极心理品质相关度调查表》
        (二)调查对象的选择
    二、《大学生创新人格与积极心理品质相关度调查表》数据分析
        (一)信度和效度的检验
        (二)大学生创新人格与积极心理品质的相关度分析
        (三)普通大学生创新人格与积极心理品质相关度调查分析
第三章 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一、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创造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二)第二类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三)第三类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二、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策略
        (一)优先培养创造力
        (二)重视第二类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三)第三类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大学生创新人格与积极心理品质相关度调查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特征识别与创新能力倾向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总体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总体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1.5.1 研究理念创新
        1.5.2 研究方法创新
        1.5.3 实际应用创新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内研究综述
        2.1.1 创新政策发展基本脉络
        2.1.2 博士研究生创新人格研究
        2.1.3 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
        2.1.4 国内研究分析与启示
    2.2 国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文献知识图谱分析
        2.2.2 国外研究分析与启示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本章小结
第3章 相关理论基础
    3.1 核心概念
        3.1.1 创新
        3.1.2 创新能力
        3.1.3 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
        3.1.4 人格
        3.1.5 博士研究生创新人格
        3.1.6 创新能力倾向
    3.2 相关概念辨析
        3.2.1 创新与创造
        3.2.2 人格与性格
    3.3 相关理论
        3.3.1 创新理论
        3.3.2 人格因素理论
        3.3.3 创新能力理论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4.1 研究设计
        4.1.1 设计原则
        4.1.2 研究范围
    4.2 抽样
        4.2.1 抽样原则
        4.2.2 抽样方法
        4.2.3 样本对象
    4.3 预测样本的基本情况
    4.4 正式调查样本选择
    本章小结
第5章 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特征识别及评价体系构建
    5.1 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特征识别
        5.1.1 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特征识别的指导思想
        5.1.2 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特征识别的基本思路
        5.1.3 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特征识别的功能
        5.1.4 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特征识别的方法
    5.2 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动态层级模型
        5.2.1 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层次
        5.2.2 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动态层级模型的构建
    5.3 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四维空间模型
        5.3.1 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四维空间模型构建和形成机理
        5.3.2 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四维空间模型分析
    5.4 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5.4.1 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5.4.2 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方法
    5.5 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5.5.1 指标筛选
        5.5.2 权重确定
    本章小结
第6章 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倾向测评研究
    6.1 测评对象
    6.2 博士研究生人格因素测试量表选择
        6.2.1 常用的三种人格测验
        6.2.2 本研究选用的人格特征量表
    6.3 博士研究生创新人格模型构建
        6.3.1 灰靶贡献度理论
        6.3.2 贡献系数与贡献度
        6.3.3 影响创新能力倾向的人格因素排序
    6.4 博士研究生创新人格模型实证
        6.4.1 博士研究生创新人格测评
        6.4.2 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倾向测评排序
    6.5 基于微信的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倾向测评系统开发
        6.5.1 系统需求分析
        6.5.2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6.5.3 数据库实现
        6.5.4 系统实施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8)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新思维的本质与内涵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
    (一)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培养创新思维意识
    (二)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升创新能力
    (三)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塑造创新人格
三、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 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 改变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通过网络化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 依托现代网络技术, 搭建师生沟通平台

(9)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路径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研究及理论综述
    2.1 创新和创新素质
        2.1.1 创新的含义
        2.1.2 创新素质的含义
        2.1.3 创新素质的构成
    2.2 大学生创新素质模型和培养路径
        2.2.1 大学生创新素质模型
        2.2.2 大学生创新素质各维度相关关系研究现状
        2.2.3 大学生创新素质测评的研究现状
        2.2.4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研究现状
3 大学生创新素质实证研究的方案设计
    3.1 研究假设
    3.2 研究设计
    3.3 大学生创新素质问卷的编制
    3.4 大学生创新素质问卷的预施测
        3.4.1 研究对象、方法与步骤
        3.4.2 创新精神动机部分量表的修订
        3.4.3 创新精神行为部分量表的修订
        3.4.4 创新能力部分测验的修订
        3.4.5 创新思维部分测验的修订
    3.5 大学生创新素质问卷的正式施测
        3.5.1 研究对象
        3.5.2 研究步骤
        3.5.3 正式施测的信效度分析
4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研究假设检验
    4.1 创新素质总体情况分析
    4.2 创新素质与学生特征分析
    4.3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作用机理分析
        4.3.1 创新素质间的相关性分析
        4.3.2 大学生创新素质间的回归分析
        4.3.3 大学生创新素质间的作用机理
5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路径分析
    5.1 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路径分析
        5.1.1 第二课堂参与积极性与创新素质的关系
        5.1.2 第二课堂获奖等级与创新素质的关系
    5.2 课程体系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路径分析
        5.2.1 北京交通大学课程体系设置简介
        5.2.2 课程类别与创新素质的关系
    5.3 评价体系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路径分析
        5.3.1 北京交通大学思想行为测评成绩与奖学金评价制度简介
        5.3.2 思想测评成绩与创新素质的关系
        5.3.3 奖学金等级与创新素质的关系
    5.4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路径的建议
        5.4.1 第二课堂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路径
        5.4.2 课程体系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路径
        5.4.3 评价体系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路径
        5.4.4 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路径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浅论创新人格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研究[D]. 刘博秀. 延安大学, 2019(12)
  • [2]美德及性格优势对实践创新人格特质预测[D]. 王瑞. 西安石油大学, 2019(02)
  • [3]基于培养初中生创新能力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D]. 刘巧雯. 广州大学, 2019(01)
  • [4]高等教育对个人创新意识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创新人格中介效应和中美跨国比较视角[J]. 刘元生,李建军. 公共经济与政策研究, 2018(02)
  • [5]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研究[D]. 郑琳琳. 福州大学, 2017(04)
  • [6]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研究[D]. 王瑞. 兰州交通大学, 2017(02)
  • [7]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特征识别与创新能力倾向测评研究[D]. 孙彩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2)
  • [8]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 李良.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03)
  • [9]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路径的实证研究[D]. 刘夏.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2)
  • [10]以培养创新人格为取向的中小学课程改革[J]. 刘静. 基础教育, 2013(03)

标签:;  ;  ;  ;  ;  

论创新人格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