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手术患者术后饮食护理

妇科手术患者术后饮食护理

一、妇科手术病人术后的饮食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灵伟[1](2020)在《多感官刺激联合术后早期进食对妇科腹腔镜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多感官刺激联合术后早期进食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和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某三甲医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300例,均取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按入院时间的先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实验A组为早期进食组、实验B组为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组,C组为对照组。实验A组给予术后早期进食方法,在术后返回病房待麻醉清醒且无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后,按照少食多餐原则,每次给予患者进水10~20ml,责任护士每小时需评估和观察患者一次,术后返回病房6h后给予半流食;实验B组在实验A组的基础上给予多感官刺激,即视、嗅、味觉刺激。于术前调查好患者的饮食口味及喜好,待患者麻醉完全清醒后,根据患者的饮食口味及喜好,每隔1h定时给予视、嗅觉刺激,让患者观看食物的颜色、形状以及闻食物的气味,辅助建立饮食欲望,并让患者根据已有的视嗅觉状态进行评判,给出对应偏嗜。由护理人员根据其偏嗜对流食进行可行的调整。在患者进食流食时,进行视、嗅、味觉刺激,为患者提供符合医生饮食要求食物,让患者感受食物的色、香、味等多感官体验,让患者描述味觉感受,及时形成对应偏嗜方案。每隔1h给予患者一次食物多感官刺激,直到患者术后返回病房6h后,给予依据患者口味准备好的半流食(不包括辛辣刺激、使患者胀气食物)。对照组C组给予常规护理。在研究过程中分别收集、整理三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恶心、呕吐、口渴、饥饿、腹胀、便秘不良情况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第1d血钾值、术前及术后第3天血清白蛋白值、术前及术后第3天总蛋白值;患者生活能力、NRS疼痛评分、舒适度、下床时间和出院时长等进行对照研究。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及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设定检验水准α=0.05,认定双侧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手术持续时间、血钾值、疾病诊断、手术方式等进行比较,差异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包括早期进食组、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组、常规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分别为20.53h、18.12h和23.92h,结果显示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分别17.32h、15.23h和21.231h,结果显示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中的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42.21h、39.34h和54.33h,结果显示具有显着差异(P<0.05),此外早期进食组、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组便秘发生率对比常规组有显着差异(P<0.05),三组患者中的便秘发生率分别为22.0%、19.0%和40.0%。三组患者中的腹胀发生率分别为12.0%、15.0%、5.0%,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此外三组患者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口渴、饥饿评分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三组患者术后第1d血钾值比较显示,早期进食组和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组对比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d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值恢复情况比较,早期进食组和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组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第3d血清白蛋白值分别为38.25g/L、39.16g/L和36.02g/L,而术后第3d总蛋白值分别为72.11mg/L、73.30mg/L和65.32mg/L。(4)三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舒适度、下床时间和出院时长进行比较,早期进食组和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组和常规组相比较都有显着差异,结果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NRS疼痛评分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感官刺激联合术后早期进食有利于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同时缩短了患者的康复进程,此干预方法是可行并且安全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王莎莎[2](2020)在《妇科腹腔镜术后导尿时间不同对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妇科腹腔镜术后不同时间点拔除导尿管对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抽取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妇科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术后4h拔除导尿管,对照组按照常规24h拔除导尿管,比较CAUTI发生、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胃肠道功能恢复、舒适度、术后首次自主排尿、ALOS情况。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两组比较:(1)尿路感染情况:实验组尿沉渣WBC≥10个/HPF 2例(3%),对照组8例(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刺激症发生情况:实验组3例(5%),对照组11例(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路感染合并膀胱刺激症情况:实验组0例,对照组2例(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58)。表明术后4小时拔除导尿管能有效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2)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实验组10.82±5.79h,对照组20.46±4.7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实验组16.20±6.58h,对照组19.90±4.4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术后4小时拔除导尿管能使患者更早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3)舒适度结果:实验组Ⅰ级57例(94%),Ⅱ级3例(6%),Ⅲ级0例;对照组Ⅰ级42例(70%),Ⅱ级15例(25%),Ⅲ级3例(5%)。两组舒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术后4小时拔除导尿管能提高患者舒适度。(4)拔除导尿管首次排尿情况:实验组首次排尿顺利55例(92%),排尿困难5例(8%);对照组首次排尿顺利46例(77%),排尿困难14例(23%)。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术后4小时拔除导尿管能促进患者首次顺利排尿。(5)ALOS:实验组5.12±0.83d,对照组5.13±0.90d,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9159),表明术后4小时拔除导尿管并未增加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结论:妇科腹腔镜术后4h拔除导尿管能有效减少CAUTI的发生、缩短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患者首次顺利排尿、不增加ALOS,加快患者的术后快速康复。

李超丽[3](2020)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照护依赖、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照护依赖、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比较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照、护依赖、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在一般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照护依赖、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照护依赖、自护能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便为护理人员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吉林省三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以三所医院一年中所接收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数量为依据,采取2:2:1的比例发放问卷共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02份,有效回收率为94.4%。研究工具采用自制的一般社会人口学调查表,照护依赖量表(CDS),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生活质量量表(EORTC-QLQ-C30)。问卷回收后先将数据录入到Excel表格整理,之后导入到SPSS20.0统计软件中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中所采用的统计方法有描述性、ANOVO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结果:(1)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照护依赖得分为(57.54±8.17)分,整体处于中度依赖水平,生理维度总得分为(35.67±5.89)分,心理社会维度总得分为(21.86±4.17)分。轻度依赖水平者占37.5%,中度依赖水平者占54.6%,重度依赖水平者占7.90%。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照护依赖在年龄,婚姻状况,文化水平,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工作状态,手术方式,术后天数及主要陪护者因素上得分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2)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总分为(110±14.29)分,整体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概念维度得分为(20.06±3.45)分,自我护理责任感维度得分为(16.81 ±2.80)分,自我护理技能维度得分为(30.15±4.45)分,健康知识水平维度得分为(42.99±7.41)分。自我护理能力级别处于低等水平的为0人,处于中等水平的为194人,占总体人数的64.2%,处于高等水平的为108人,占总体人数的35.8%。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在患者年龄,婚姻状况,文化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工作状态,支付方式,住院史,治疗方式,术后天数及主要陪护者因素上得分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为(57.97±19.12)分,患者生活质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功能领域中的躯体功能维度得分为(71.30±17.80)分,角色功能维度得分为(63.74±25.74)分,认知功能维度得分为(78.31±18.11)分,情绪功能维度得分为(66.58±17.14)分,社会功能维度得分为(59.93±21.67),症状领域中的疲倦子量表得分为(35.58±18.83)分,疼痛得分为(25.05±16.79)分,恶心呕吐得分为(32.84±22.71)分,呼吸困难得分为(10.26±1 5.89)分,失眠得分为(30.13±23.86)分,食欲得分为(38.41±22.82)分,便秘得分为(26.05±21.70)分,腹泻得分为(11.48±18.65)分,经济困难得分为(37.42±27.61)分。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在年龄,婚姻状况,文化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支付方式,治疗方式,主要陪护者因素上得分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4)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照护依赖程度与自我护理能力成负相关(P<0.05):患者照护依赖程度与生活质量成负相关(P<0.05);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成正相关(P<0.05)。(5)本研究对患者生活质量各影响因素进行分层线性回归分析后得出治疗方式,自护能力(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巧,健康知识水平)是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1)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照护依赖程度和自我护理能力均处于中等水平,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2)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照护依赖、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存在相关性。即患者照护依赖程度越低,自我护理能力越高,生活质量越好。(3)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疾病治疗方式、自我护理能力。照护依赖与自我护理能力均可较好的预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三个变量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医护工作者应该鼓励患者减少对他人的依赖,通过相关干预措施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孙政[4](2019)在《临床护理路径对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行早期宫颈癌根治手术的患者进行干预;比较常规护理模式与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两组患者的自主排尿情况、残余尿量、尿潴留发生率和膀胱刺激征的发生情况,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采取两种不同的护理模式对行宫颈癌根治手术的患者进行干预。选取烟台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依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标准确诊的Ia2-IIa1期的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预约住院当日,根据整群抽样原则,将一病区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设为干预组,将二病区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排除变异及中途退出的患者后,最终入组患者117例,干预组59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模式:自患者入院至出院,依次给予入院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出院护理,包括住院环境介绍,检查、化验指导,饮食、活动指导,留置管路护理等;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自预约住院日开始进行膀胱功能锻炼,入院后将住院时间分为住院第1天、住院第2-4天(术前1日)、住院第3-5天(手术日)、住院第4-6天(术后第1日)、住院第5-14天(术后第2-10日)、住院第15-20天(出院日)6个时间段,分别将医嘱执行、护理评估、一般护理、预防尿潴留护理(膀胱功能锻炼、揿针穴位按压、无菌间歇导尿)等内容填入临床护理路径表,并记录变异情况。患者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自主排尿情况、残余尿量、尿潴留发生率、膀胱刺激征的发生情况。所有数据在保证准确完整的前提下,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两组各观测指标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所有统计结果以P<0.05为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1.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手术时间、首次拔除尿管天数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首次拔除尿管后,干预组能自主排尿者56人,占94.9%;对照组能自主排尿者48人,占82.7%,χ2=4.376,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干预组患者能自主排尿者比对照组明显增加。3.干预组拔管后首次平均残余尿量为49.68±9.42ml,对照组为82.30±14.16ml。经检验,t=3.206,P<0.05,两组间残余尿量存在统计学差异,干预组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4.干预组有9例患者发生尿潴留,发生率为15.3%;对照组有24例尿潴留患者,其发生率为41.4%。经检验,χ2=9.858,P<0.05,两组间尿潴留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干预组尿潴留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5.干预组未发生膀胱刺激征者58人,出现膀胱刺激征1人,膀胱刺激征的发生率为1.7%;对照组未发生膀胱刺激征者52人,出现膀胱刺激征6人,发生率为10.3%。经检验,χ2=3.890,P<0.05,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干预组膀胱刺激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1.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促进了膀胱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降低了残余尿量及尿潴留发生率,并减少了膀胱刺激征的发生。对预防宫颈癌手术患者尿潴留的发生具有良好效果。2.临床护理路径模式适用于行宫颈癌根治手术患者尿潴留的预防。

沈馨[5](2019)在《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宫颈癌子宫根治术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应用CiteSpace绘制科学知识图谱以及文献计量方法分析国内外加速康复外科热点研究领域并深入了解妇科领域加速康复外科研究现状。利用循证医学方法形成腹腔镜下子宫根治术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方案,并验证其效果,以期为加速康复外科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建议。方法1.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WOS)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数据来源,应用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CiteSpace对文献的时间分布和关键词进行探析,应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文献的研究领域进行统计归纳,整体把握2007-2016年国内外加速康复外科热点研究领域,随后对妇科领域加速康复外科相关文献的内容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加速康复外科应用于妇科的疾病类型,干项措施和效果评价指标。2.系统检索并阅读分析加速康复外科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应用的相关指南和文献,重点选用指南中强烈推荐的证据内容和高质量的临床研究,结合第一部分研究结果形成腹腔镜下子宫根治术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方案的草案,通过多学科专家会议,根据专家意见对方案草案进行整理、修订,确定腹腔镜下子宫根治术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方案。3.采用类试验研究方法对正式方案的效果进行临床验证,以2017年1月至12月入院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方案行腹腔镜下子宫根治术的143名宫颈癌患者为试验组,以2016年1月至12月入院实施传统围手术期照护方案行腹腔镜子宫根治术的137名宫颈癌患者为历史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初次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日、住院费用和术后30天再入院率。结果1.WOS数据库检出521篇相关英文文献,CNKI数据库检出181篇相关中文文献,国内外加速康复外科临床研究文献数量均呈上升趋势;国内外加速康复外科热点研究集中于胃肠外科领域,国内外妇科领域加速康复外科文献共29篇,主要应用于妇科良性疾病,共涉及围手术期18项措施,共提及19类效果评价指标。2.通过文献检索及文献质量评价共纳入9篇临床研究文献,1份妇科加速康复外科指南,汇总证据形成腹腔镜子宫根治术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方案草案,10名专家参与多学科专家会议对方案草案进行修订,专家权威系数(Cr)均高于0.8,形成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共19项内容的正式方案。3.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08%,显着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初次下床活动中位数时间为2天、初次进普食中位数时间为1天,排气中位数时间为1.5天,排便中位数时间为3天均低于对照组的术后初次下床活动中位数时间为3天、初次进普食中位数时间为2天,排气中位数时间为2天,排便中位数时间为4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住院日10.55±2.69天,住院费用24931.72±9150.30元,术后30天再入院率2.10%;对照组术后住院日10.41±3.07天,住院费用25847.49±6094.87元,术后30天再入院率2.1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在妇科领域尤其是妇科恶性肿瘤疾病领域尚需进一步临床研究。基于循证医学方法,通过专家会议论证形成的腹腔镜下子宫根治术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方案能降低宫颈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下床活动和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显示出较好的效果,能够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围术期良好应用。

张士莲[6](2018)在《品管圈活动在妇科术后饮食指导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妇科术后饮食指导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474例妇科腹部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16年12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妇科病人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饮食指导。随机抽取2017年6月—11月收治的90例妇科手术病人为观察组,给予品管圈主题活动下护理指导。比较品管圈主题活动前后护士能力的变化和两组病人对妇科术后饮食指导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后圈员手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协调、活动信心、责任荣誉6个方面都有所提高,观察组病人对妇科术后饮食指导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病人对术后饮食指导的满意度,还能提高知晓率、依从性和提升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

许淑仙,李霞,张建华[7](2018)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8月在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的住院病人1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98)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100)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加快病人术后康复进程。

王桂敏,张新宇[8](2013)在《阴式手术病人的护理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妇科手术途径中的经过阴道手术(简称阴式手术)是妇科手术向微创手术方向发展的项目之一,其方式是利用阴道这一女性解剖的结构进行盆腔操作的手术,并取得了显着成果。其特点是创伤小、恢复快、体表不留瘢痕、美观且手术费用低,且由于该手术方式对腹腔脏器干扰小,病人术后床边活动早、进食早,

周晴晴[9](2012)在《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通过对妇科腹部手术病例的前瞻性调查研究,探讨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围手术期影响因素,为妇科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按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收集2011.3—2011.12于广东省中医院妇科住院行腹式手术的患者,填写病例报告表,对收集的手术病例进行胃肠功能恢复影响因素分析。数据处理使用SPSS17.0软件包,统计方法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1.年龄小于40岁、术前主要中医证候为实证患者较年龄大于40岁、术前为虚实夹杂证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年龄、术前主要中医证候可能是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大便习惯为1天1次患者较大便习惯为大于1天1次的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大便习惯可能是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年龄小、术前主要中医证候为实证、大便习惯为1天1次有利于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2.术前无清洁灌、无全流饮食、术前禁食禁饮小于10h患者较有清洁灌肠、术前全流24h、术前禁食禁饮大于10h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术前清洁灌肠、术前全流饮食时间、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可能是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缩短术前全流饮食、禁食禁饮时间有利于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3.麻醉方式为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时间长、手术方式为开腹手术、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的患者较麻醉方式为全麻、麻醉时间短、手术方式为腔镜手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麻醉方式、麻醉时间、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可能是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手术方式选择腹腔镜、缩短手术及麻醉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4.术后开始半流饮食较晚、腹腔引流管及尿管放置时间长、术后使用PCEA(硬膜外镇痛)、术后3天内发热患者较术后开始半流饮食时间早、腹腔引流管及尿管放置时间短、术后使用PCSA(皮下镇痛)、术后3天内无发热的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术后半流饮食时间、腹腔引流管及尿管放置时间、术后镇痛泵类型、术后发热可能是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术后早期半流饮食、尽早拔除尿管及腹腔引流管、及时处理术后发热有利于术后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5.手术后患者血钾、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术前降低,白细胞水平较术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钾、血红蛋白、白细胞水平正常患者较上述三者水平异常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术后血钾水平、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水平是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及时纠正术后低血钾、低血红蛋白、高白细胞水平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6.患者年龄及术后开始半流时间与术后累积排气率有相关关系(P<0.05),是独立的影响因素,选入模型,该模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不变的情况下,术后24-47h、大于等于48h开始半流饮食比术后小于24h开始半流饮食对术后排气的影响大,分别是0.04倍和0.01倍。在术后开始半流饮食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年龄大于40岁对于术后排气的影响是小于40岁的1.65倍,年龄越大、术后开始半流饮食时间越晚,术后开始排气时间越长。患者住院手术方式、术后开始半流时间与术后累积排便率有相关关系(P<O.05)是独立的影响因素,选入模型,该模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手术方式不变的情况下,术后24-47h、大于等于48h开始半流饮食比术后小于24h开始半流饮食对术后排便的影响大,分别是0.48倍和0.06倍。在术后开始半流饮食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开腹手术对术后排便的影响是腔镜手术的1.64倍,手术方式为开腹、术后开始半流饮食时间越晚,术后开始排便时间越长。结论1.胃肠功能恢复是腹部术后快速康复的关键环节,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缓慢影响术后患者的全面康复。患者年龄、既往大便习惯、手术方式、术前全流及禁食、禁饮时间、术前清洁灌肠、术前主要中医证候、麻醉方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管及尿管放置时间、术后使用镇痛泵类型、术后开始半流饮食时间、术后血钾水平、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术后白细胞水平、术后发热均可能影响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2.患者年龄、手术方式、术后开始半流时间是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手术方式为开腹手术、年龄越大、术后开始半流时间越晚,越不利于术后胃肠的恢复。在微创理念指导下,根据患者病情尽可能选择腔镜手术、术后尽早拔除尿管、术后早期给予半流饮食对于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快速康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可为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主动于预提供了临床参考依据。

吴静,应春,汪凤兰[10](2009)在《妇科病人围术期护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就妇科术前护理,如术前评估、心理护理、皮肤准备、胃肠道准备、阴道准备、深静脉血栓的术前预防、健康指导等,术后常规护理,如生命体征的监护、体位及饮食护理、引流管护理、阴道护理、切口护理,术后常见并发症,如包括下肢静脉栓塞、肩背酸痛、皮下气肿、尿潴留、淋巴囊肿、腹部切口感染或裂开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予以综述。

二、妇科手术病人术后的饮食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妇科手术病人术后的饮食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多感官刺激联合术后早期进食对妇科腹腔镜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
        1.1.1 妇科腹腔镜手术
        1.1.2 胃肠功能障碍
        1.1.3 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方案
        1.1.4 早期进食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1.1.5 多感官刺激
    1.2 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1.2.1 妇科急腹症的应用
        1.2.2 子宫手术的应用
        1.2.3 卵巢良性肿瘤的应用
        1.2.4 其他腹腔镜手术的应用
    1.3 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案研究
        1.3.1 手术前护理措施
        1.3.2 术中治疗方案优化措施
        1.3.3 手术后护理措施
    1.4 多感官刺激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方案中的运用
        1.4.1 多感官刺激为患者快速康复奠定基础
        1.4.2 多感官刺激联合术后早期进食的应用
    1.5 研究背景及研究方向的制定
        1.5.1 研究背景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研究对象
        2.2.1 诊断标准
        2.2.2 纳入标准
        2.2.3 排除标准
        2.2.4 终止实验标准
    2.3 伦理道德问题
    2.4 样本量的估算
    2.5 研究方法
        2.5.1 干预措施
        2.5.2 结局指标
        2.5.3 研究工具
        2.5.4 研究质量控制
        2.5.5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试验结果
        3.1.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1.2 三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3.1.3 三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
        3.1.4 三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的比较
        3.1.5 三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的比较
        3.1.6 三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比较
        3.1.7 三组患者术后便秘发生率的比较
        3.1.8 三组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率的比较
        3.1.9 三组患者术后口渴、饥饿评分比较
        3.1.10 三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d血钾浓度、术前及术后第3d总蛋白浓度和术前及术后第3d血清白蛋白浓度比较
        3.1.11 三组患者术后NRS疼痛评分的比较
        3.1.12 三组患者术后舒适度评分的比较
        3.1.13 三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首次进半流食时间比较
        3.1.14 三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
    3.2 讨论
        3.2.1 胃肠功能评价指标
        3.2.2 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对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
        3.2.3 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对患者首次排气及首次排便的影响
        3.2.4 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对患者肠鸣音恢复的影响
        3.2.5 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对患者便秘和腹胀发生率的影响
        3.2.6 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对患者呕吐和恶心的影响
        3.2.7 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对患者口渴和饥饿的影响
        3.2.8 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对患者钾离子、总白蛋白浓度和血清白蛋白浓度影响
        3.2.9 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对患者疼痛的影响
        3.2.10 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3.2.11 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对患者下床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
        3.2.12 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进食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运用前景
小结与展望
    小结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 A 知情同意书
    附录 B 妇科腹腔镜患者资料调查表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

(2)妇科腹腔镜术后导尿时间不同对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资料与研究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致谢

(3)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照护依赖、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
    1.5 文献回顾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调查工具
    2.4 资料收集
    2.5 统计分析
    2.6 质量控制
    2.7 伦理原则
    2.8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结果分析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3.2 研究对象的照护依赖现状
    3.3 研究对象的自我护理能力现状
    3.4 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现状
    3.5 研究对象的照护依赖、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3.6 研究对象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
    4.2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照护依赖现状及影响因素
    4.3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
    4.4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
    4.5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照护依赖、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分析
    4.6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多因素分析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研究工具
附录C:综述 恶性肿瘤患者在照护依赖方面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临床护理路径对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
    3.研究意义
    4.操作性定义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效果评价
    4.资料记录与收集
    5.统计学方法
    6.伦理原则
    7.质量控制
    8.技术路线图
结果
    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2.两组患者自主排尿情况的比较
    3.两组患者残余尿量的比较
    4.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的比较
    5.两组患者膀胱刺激征的比较
讨论
    1.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分析
    2.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能够促进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
    3.临床护理路径可降低膀胱刺激征的发生率
    4.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启示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性及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研究现状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缩略词表
致谢

(5)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宫颈癌子宫根治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2007-2016 年国内外加速康复外科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腹腔镜下子宫根治术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方案的构建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腹腔镜下子宫根治术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方案的临床应用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
文献综述:加速康复外科在妇科肿瘤手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品管圈活动在妇科术后饮食指导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护理人员一般资料
        1.2.2 品管圈主题活动流程
        1.2.2. 1 成立QCC小组及确定圈名
        1.2.2.2主题选定
        1.2.2. 3 制订活动计划
        1.2.2. 4 对策拟定
        1.2.2. 5 现况把握
        1.2.2. 6 目标设定
        1.2.2.7原因分析与培训
        1.2.2. 8 对策实施
        1.2.3 评价指标
        1.2.3. 1 QCC活动前后成果评价
        1.2.3. 2 目标改善率
        1.2.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无形结果
    2.2 有形结果
    2.3 目标达成率
3 讨论
    3.1 QCC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3.1.1 QCC活动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
        3.1.2 QCC活动有利于展现护理人员的个人价值
        3.1.3 QCC活动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团队精神
    3.2 QCC活动有利于提高病人对饮食指导的满意度
        3.2.1多元化护理指导可以提升腹部手术病人对术后饮食指导的满意度
        3.2.2 多元化护理指导可以促进护患和谐, 提升依从性
        3.2.3 多元化护理指导可以提升病人对术后饮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3.2.4 多元化护理指导可以提升护士主动服务意识

(7)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2.2. 1 建立妇科腹腔镜快速康复团队
        1.2.2. 2 心理护理
        1.2.2. 3 术后活动指导
        1.2.2. 4 早期进食指导
        1.2.2. 5 皮肤准备
        1.2.2. 6 阴道准备
        1.2.2. 7 肠道准备
        1.2.2. 8 出院指导
        1.2.3 观察指标
        1.2.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
    2.2 两组病人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2.3 两组病人出院前满意度评分比较 (见表3)
3 讨论
    3.1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3.2 早期活动的益处
    3.3 早进食的益处
4 小结

(9)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一、现代医学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一) 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二) 国内外对术后胃肠功能评价指标研究概况
        (三) 小结
    二、中医学对围手术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一) 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二) 中医药促进围手术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
        (三) 小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与过程
        (三) 研究流程图
    二、结果
        (一) 一般情况
        (二) 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
        (三) Cox模型多因素分析
    三、讨论
        (一) 患者基础情况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二) 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三) 患者术中相关情况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四) 患者术后相关情况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五) 关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妇科病人围术期护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术前护理
    1.1 术前评估
    1.2 心理护理
    1.3 皮肤准备
    1.4 胃肠道准备
    1.5 阴道准备
    1.6 深静脉血栓的术前预防
    1.7 健康指导
    1.8 其他
2 术后护理
    2.1 常规护理
        2.1.1 生命体征的监护
        2.1.2 体位及饮食
        2.1.3 引流管护理
        2.1.4 阴道护理
        2.1.5 切口护理
    2.2 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2.1 下肢静脉栓塞
        2.2.2 肩背酸痛
        2.2.3 皮下气肿
        2.2.4 尿潴留
        2.2.5 淋巴囊肿
        2.2.6 腹部切口感染或裂开
3 小结

四、妇科手术病人术后的饮食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多感官刺激联合术后早期进食对妇科腹腔镜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D]. 张灵伟.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2]妇科腹腔镜术后导尿时间不同对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研究[D]. 王莎莎.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3]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照护依赖、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 李超丽. 延边大学, 2020(05)
  • [4]临床护理路径对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效果研究[D]. 孙政. 青岛大学, 2019(02)
  • [5]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宫颈癌子宫根治术的应用研究[D]. 沈馨.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6]品管圈活动在妇科术后饮食指导中的应用[J]. 张士莲. 全科护理, 2018(28)
  • [7]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许淑仙,李霞,张建华. 护理研究, 2018(04)
  • [8]阴式手术病人的护理进展[J]. 王桂敏,张新宇. 护理研究, 2013(20)
  • [9]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D]. 周晴晴.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10]妇科病人围术期护理研究进展[J]. 吴静,应春,汪凤兰. 全科护理, 2009(09)

标签:;  ;  ;  ;  ;  

妇科手术患者术后饮食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