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巴西甘蔗生产机械化调查报告

美国、巴西甘蔗生产机械化调查报告

一、美国、巴西甘蔗生产机械化考察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张琳,李全新[1](2021)在《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分析与展望》文中指出食糖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糖产业发展关系着国家食糖供给安全。提高甘蔗机械化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能大大增强中国食糖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但是目前国内食糖生产成本较高,远高于市场食糖进口价格,不利于中国食糖产业安全。广西作为全国最大的甘蔗主产区,机械化生产效率低下制约着糖产业发展。为了提高中国食糖产业国际竞争力,保证中国食糖产业安全,必须加快实现甘蔗产业全机械化发展。通过对比广西甘蔗机械化作业和一般习惯作业的生产成本及生产效率,发现全机械化作业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在机械化作业中还存在道路不平整、产业链不完善、机收效率低、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机价格高等问题。最后,从加快土地流转、推进"收获—搬运"一体化、加强机械研发力度、加快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强化补贴力度等方面提出了不断提高甘蔗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建议,并对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刘文亮,刘枫,胡浩,姜彩宇,王新阳,李健[2](2021)在《一种可均匀供料的甘蔗种箱》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国内甘蔗种植机普遍缺少供种装置,靠排种器在种箱内取种,易造成种块卡滞、断播等问题。为此,基于物料斗提式输送原理,设计了一种具有均匀供料功能的甘蔗种箱,通过斗提式升运装置和旋转式推料装置的配合,使甘蔗种块均匀顺序进入连接的排种器内,保证了单位时间内供种数量与排种数量的相对一致,且种块之间相对分散,实现了甘蔗的机械化精量播种。

徐超华,邓玉龙,刘新龙,吴才文,应雄美[3](2020)在《美国蔗糖产业特点及对我国蔗糖业的借鉴》文中认为食糖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本文通过认真梳理、分析美国蔗糖产业有关甘蔗种植、管理、加工、贸易、政策等方面,找出适合我国食糖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对策,对我国的食糖产业提出有益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发现,美国拥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拥有完善的食糖产业政策,其土地经营规模化程度高、铁路运输系统十分发达、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制糖成本低,国际竞争力强。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借鉴:加强高标准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设,推进突破性甘蔗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应用,重视甘蔗生产机械化和复合人才的培养,建立有效的蔗糖产业发展政策,加强蔗糖高值化及副产物综合利用。

蒲美玲[4](2020)在《百色市甘蔗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文中认为甘蔗是我国制糖的主要原料,甘蔗生产对我国食糖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百色市甘蔗生产历史悠久,是百色市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甘蔗也是大部分农民的收入来源之一。本文根据百色市甘蔗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调查、查阅文献及相关资料、定量研究、统计分析等方式从百色市甘蔗的种植概况、适宜甘蔗生长的自然条件、甘蔗发展的社会条件、产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并探讨了百色市甘蔗生产现状,同时对百色市甘蔗种植业在生产成本、种植技术、产区建设、管理机制等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找出现阶段百色市甘蔗生产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从这些方面分析发现,百色市甘蔗生产目前存在甘蔗收购价格不稳定,种蔗成本增加,产业技术发展创新不足,甘蔗品种单一,机械化程度低,生产经营规模小,自然灾害频繁,病虫害严重,政府对甘蔗生产扶持力度不够等多个较严峻的问题。同时,对百色市甘蔗生产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未来百色市甘蔗种植面积短期会保持稳定,中长期将有所下降;甘蔗优良新品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结构得以优化;甘蔗生产也将会朝着种植规模化、全程机械化发展;全市范围内会大面积地推广应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针对现阶段百色市甘蔗生产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几个实际对策。一是完善价格联动机制与糖料蔗购销市场机制,提高蔗农的种植意愿,二是加快双高体系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推动土地综合整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机械化生产应用;三是加强科学技术培训力度,推进甘蔗生产现代化;四是完善管理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合理分配资源。本文从多方面研究百色市甘蔗生产,对百色市甘蔗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作出详细说明,为百色市甘蔗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徐超华,邓玉龙,刘新龙,吴才文,应雄美[5](2020)在《巴西蔗糖产业特点及对我国蔗糖业的借鉴》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巴西蔗糖产业种植、管理、贸易、政策、加工等方面的详细分析可知,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蔗生产国和出口国,拥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其制糖成本低、国际竞争力强。其甘蔗病虫害防控实行:⑴重点培育和推广抗病虫甘蔗良种;⑵通过种苗检疫、脱毒和健康种苗繁育技术严防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⑶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系统;⑷生物防控技术和化学药剂相结合。其糖厂已实行全网络自动化控制系统,蔗糖生产采用两步法生产精制糖。其蔗糖产业发展特点:重视氮高效品种的选育、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率高、采用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技术、燃料乙醇工业发达、多种糖料蔗供应渠道、加工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甘蔗运输成本较高等特点。我们可从中得到的借鉴为:重视强宿根蔗的选种计划、加速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建立完善的甘蔗病虫害防控系统、加强蔗糖高值化及副产物综合利用。

胡文卓[6](2019)在《广西甘蔗收获机械化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甘蔗生产基地,近年来广西加强甘蔗“双高”生产基地建设,大力提高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助力糖业二次发展的战略转型。因此,对现阶段广西甘蔗机械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如何提高广西的甘蔗生产机械化率,降低甘蔗生产成本,促进蔗农共同增收,对广西甘蔗产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概述了国外的甘蔗生产大国和我国甘蔗主产省份的甘蔗种植情况及其机械化发展现状,通过对比实验探讨机械技术和传统技术对甘蔗的生长影响,通过案例分析方法对武鸣区和扶绥县当前甘蔗机械化发展现状的分析,深入研究了广西甘蔗机械化发展情况、主要收获模式、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目前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率低,综合机械化率只有59.1%,相比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生产成本较高。而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土地细碎化阻碍甘蔗种植机械化发展;本土适应性农业机械研发滞后与配套缺位;现行种植技术不适应机械收获;蔗农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新事物能力低;农机价格昂贵,售后服务不完善;熟练的农机操作员缺乏;制糖企业工艺与能动性不强。基于此,本文结合广西甘蔗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下对策建议:加快推进国产甘蔗种收机械的自主研发和生产;培养机械化的高级人才;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蔗农的素质;制定并推广机械化种收标准;建立有效的甘蔗种收机械化推广模式;提供更优的政策支持。

吴佳[7](2018)在《单节蔗种智能排种技术研究与装置研制》文中研究说明甘蔗是生产食糖和乙醇的重要原材料,它的种植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如澳大利亚、巴西等。我国也是甘蔗种植的大国,国内甘蔗产区集中遍布于粤、桂、滇、琼等地。在粤西湛江地区,甘蔗作为优秀特色支柱产业,其产业价值约占湛江作物区经济总量的百分之六十。但受种植条件较差、机械化程度较低、投入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湛江甘蔗产业面临着多重考验。甘蔗机械化种植作为甘蔗机械化生产的关键一环,在国外已成熟应用;而在国内,蔗农普遍采用传统的人工种植方式,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因此,推进甘蔗种植机械化势在必行。本文针对湛江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结合单芽蔗种的结构特点及其种植要求,并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甘蔗种植机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试设计一种新型的甘蔗智能排种种植装置。论文通过对现有的甘蔗种植机进行了解,确定了甘蔗智能排种种植装置的结构形式以及工作原理。通过对蔗种在种箱内的受力分析、排种部件可行性验证之后,将机架、储料箱、链式定位输送机构、导向槽、智能定距槽轮排种机构、速度传感器、智能控制显示器等组装成整机,并搭建试验平台进行模拟。本文主要研究要点如下:一、对蔗种在种箱内的受力进行充分的理论分析,确定蔗种种箱的结构形式,找出蔗种种箱的防堵塞的最佳结构状态。二、结合蔗种的结构特点及尺寸参数,确定链式定位输送机构、导向槽的相关设计尺寸参数,例如爪、导向槽的形状及大小。三、利用Solidworks软件将甘蔗种植机进行三维建模仿真,设置了甘蔗及排种种植机的尺寸参数。通过PLC控制,将车轮种植机的线速度与智能定距槽轮排种机构的转速建立某种函数关系,并将参数传输到显示屏上,便于检测与设定,使排种达到要求的株距植。四、通过ADAMS软件对甘蔗排种种植机的排种机构进行运动仿真。通过ANSYSWorkbench分析软件对甘蔗种植机机架的应力应变分析,提供机架优化的理论依据。五、将设计的甘蔗种植机三维图形做模拟平台,此设计整体较简单、紧凑,经济。装备形式为与东风404拖拉机三点悬挂进行模拟作业。模拟了智能定距槽轮排种机构的运作状态,最终表明此排种设计合理,可实现所需要求。为进一步发展甘蔗种植机械化与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六、主要创新点在于:采用搅拌的方式解决蔗种在种箱内的堵塞问题;采用二次定位的方式对蔗种进行约束,防止在传送过程中出现堵塞现象;排种机构通过单片机的控制达到按照设定的株距进行均匀播种的目的。

黄博[8](2018)在《小型整秆式甘蔗剥叶机的设计仿真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我国甘蔗种植农户数量多,但人均甘蔗种植地块面积小,农户较为分散,且其中60%的种植区域集中于丘陵地带,田间垄距小等种植缺陷极大制约了我国甘蔗产业机械化的发展,因此设计一种提高收获效率和产量的收获系统是很有必要的。通常榨糖工艺生产和甘蔗种植以及收获运输方式主要需求小型整秆式甘蔗收获机械,而大型切段式甘蔗收获方式并不适用于我国甘蔗种植及收获环境。因此小型整秆式甘蔗收获机的开发仍是我国甘蔗产业机械化一个主要趋势和发展方向。目前小型整杆式甘蔗收获机的主要运作程序包括扶蔗,切割,喂入,剥叶,动力,控制,集蔗等。其中剥叶系统是收获机械中的重要部分,传统甘蔗收获机的剥叶步骤是将剥叶元件固定在剥叶辊上,利用剥叶辊进行高速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冲击作用反复“抽打”蔗叶,从而达到剥落蔗叶的目的,使得蔗叶与蔗秆剥离。但该过程仅依靠单次剥叶操作完成剥叶任务,且由于剥叶机理以及剥叶材料的选取等制约条件的限制造成整体甘蔗剥叶的效率没有达到最优,较大的工作元件磨损造成机械难以长时间连续作业,分离出的蔗叶也多以完整大叶片的形式被剥离,会造成剥叶辊的绞死,最终影响整个剥叶系统的工作稳定性,而且较低的剥叶率会造成剥叶之后断尾困难等问题,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榨糖效率,因此有必要针对该缺点设计一种新型的甘蔗收获机剥叶系统。论文以设计一种提升榨糖效率和稳定性的工作系统为研究目的,通过三维设计软件Pro/E建立了甘蔗收获机剥叶系统虚拟样机模型,并导入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中进行了关键碎叶机构各个参数优化仿真实验。通过仿真与物理样机实验表明,剥叶系统在第一级喂入机构保证甘蔗一定工作初速度与第三级辅助剥叶机构对残余蔗叶进行清理的前提下,当此碎叶机构碎叶对辊转速为750r/min,碎叶元件交错深度为10cm,交错角度30°时,该剥叶系统能满足设计要求且高效完成剥叶工作。

谭裕模,邢颖,蒙炎成,陈桂芬,黎焕光,江泽普,杨绍锷[9](2018)在《广西甘蔗全程机械化相适应种植行距及模式》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不同种植行距对甘蔗品种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个不同甘蔗品种,连续7年进行100160 cm不同行距和宽窄行距组合130+50 cm共7种行距模式的田间试验,测定各模式下甘蔗产量及各农艺性状标。【结果】]种植行距从100 cm增大到160 cm时,甘蔗有效茎数和蔗茎产量均表现出随行距的加宽呈降低趋势。140cm相比110 cm行距模式,甘蔗有效茎数减少4470株/hm2,减少7.6%;蔗茎产量减产9030 kg/hm2,减11.3%;有效茎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为r=0.5198**;130+50 cm的宽窄行模式在管理水平较高的条件下,品种桂糖31号的第4年宿根栽培可达105 t/hm2以上的产量水平;品种桂糖31号、粤糖55号在宽行种植下的产量变化差异较小,并有较高的群体茎数自我调节能力和宿根性。【结论】配套相适应的现代田间设施和管理技术的条件下,广西的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可通过选择相适应的良种进行140 cm的宽行种植或者130+50 cm宽窄行的种植模式。

赵勇,张跃彬,刘家勇[10](2017)在《云南甘蔗全程机械化现状及思考》文中认为对云南甘蔗生产机械化节约成本优势、农机装备、机械化应用情况及潜力进行分析,并综合对比国外先进蔗糖生产国巴西、澳大利亚、美国机械化现状及先进性,以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为云南甘蔗全程机械化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二、美国、巴西甘蔗生产机械化考察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巴西甘蔗生产机械化考察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分析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甘蔗生产成本及效率比较
2 甘蔗机械化作业存在的问题
    2.1 地理环境制约机械化发展
    2.2“收获—搬运”产业链不完善
    2.3 机收效率低下
    2.4 机械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
    2.5 农机价格高,农民购买能力低下
3 提高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建议
    3.1 加快土地流转,促进生产规模化
    3.2 推进“收获—搬运”模式一体化
    3.3 加大对甘蔗机械的研发力度,大力推广整秆式收割机
    3.4 加强机械配套设施服务建设,培育优秀人才
    3.5 政府强化政策补贴力度
4 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前景展望

(2)一种可均匀供料的甘蔗种箱(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方案设计
2 传动系统设计
    2.1 链轮齿数
    2.2 计算功率
    2.3 链节距与排数
    2.4 中心距和链节数
    2.5 润滑方式
    2.6 受力计算
    2.7 链轮设计
3 台架试验
4 结束语

(3)美国蔗糖产业特点及对我国蔗糖业的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美国蔗糖产业发展状况
2 甘蔗种植管理、机械化生产与原料收购
    2.1 耕作栽培
    2.2 病虫害管理
    2.3 生产机械化
    2.4 原料价格
3 制糖工艺
4 美国食糖需求与贸易
    4.1 需求
    4.2 贸易
5 美国蔗糖产业政策
    5.1 国内金融贷款政策支持
    5.2 市场分配政策
    5.3 食糖再处理计划
    5.4 关税配额政策
    5.5 食糖再出口计划
    5.6 多米尼加共和国-中美洲自由贸易协定(DR-CAFTA)
6 美国蔗糖产业发展总体特点
    6.1 土地经营规模化程度高、交通运输发达
    6.2 灌溉设施系统完善
    6.3 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高
    6.4 重视早熟、高糖、耐寒、抗病优良品种选育
    6.5 建立完善的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系统
    6.6 食糖工艺自动化控制水平高
    6.7 完善的蔗糖产业政策
7 思考与借鉴
    7.1 加强糖料核心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经营规模化
    7.2 推进突破性甘蔗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应用
    7.3 重视甘蔗生产机械化和复合人才的培养
    7.4 建立有效的蔗糖产业发展政策
    7.5 蔗糖高值化及副产物综合利用

(4)百色市甘蔗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甘蔗发展现状
        1.2.2 国内甘蔗发展现状
        1.2.3 广西甘蔗生产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独创或新颖之处
2 百色市甘蔗生产概况及发展趋势
    2.1 百色市甘蔗生产现状
    2.2 百色市甘蔗生产的客观条件
        2.2.1 百色市甘蔗生产的自然条件
        2.2.1.1 地形地貌
        2.2.1.2 气温
        2.2.1.3 光照
        2.2.1.4 降水量
        2.2.2 百色市甘蔗生产发展的社会条件
        2.2.2.1 土地资源
        2.2.2.2 地理位置与交通运输条件
        2.2.2.3 百色市制糖企业优势
        2.2.2.4 百色市甘蔗生产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2.3 百色市甘蔗生产发展趋势
        2.3.1 甘蔗种植面积短期保持稳定,中长期将下降
        2.3.2 优良新品种面积将不断扩大,甘蔗品种结构得以优化
        2.3.3 种植规模化、全程机械化是甘蔗生产发展趋势
        2.3.4 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将被大面积推广应用
3 百色市甘蔗生产所存在的问题
    3.1 甘蔗收购价格不稳定,影响蔗农种植决定
    3.2 种蔗成本不断增加,农户收益减少
    3.3 蔗农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差
    3.4 品种单一,高糖、高产、高抗病品种推广比例较小
    3.5 甘蔗生产经营规模小、种植基地较为分散
    3.6 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低,难以降低生产成本
    3.7 自然灾害与病虫害影响甘蔗生产
        3.7.1 自然灾害频发
        3.7.2 病虫害严重
    3.8 政府对甘蔗生产扶持力度不够
4 百色甘蔗生产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4.1 完善甘蔗价格联动机制,提高蔗农种蔗意愿
    4.2 加强科学技术培训力度
        4.2.1 加强理论宣传,召开现场培训会
        4.2.2 加强推广队伍建设,拓宽新技术推广渠道
        4.2.3 建立健全高效农技推广机制
        4.2.4 做好“双高”基地示范工作
    4.3 加快双高体系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4.3.1 大力推进“双高”基地建设
        4.3.2 做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4.4 推动土地综合整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4.4.1 推进土地流转工作
        4.4.2 开展土地整治工作
        4.4.3 加强甘蔗生产区基础设施建设
    4.5 加强机械化生产应用,降低种植成本
    4.6 推进甘蔗生产现代化,实现甘蔗生产可持续发展
        4.6.1 推广蔗叶粉碎还田增碳技术
        4.6.2 推广甘蔗一次性施肥与甘蔗降解膜全膜覆盖
        4.6.3 推广甘蔗病虫害绿色防控
        4.6.4 注重自然灾害预警防控
    4.7 完善管理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植蔗农户调查问卷
    附表2:制糖企业调查问卷
    附表3:示范县甘蔗生产主管部门调查问卷
致谢

(5)巴西蔗糖产业特点及对我国蔗糖业的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巴西蔗糖产业发展现状
2 巴西甘蔗种植与机械化
    2.1 耕作栽培
    2.2 病害管理
    2.3 机械化
3 巴西食糖需求与贸易
    3.1 需求
    3.2 贸易
4 制糖工艺
5 巴西蔗糖产业政策
6 巴西蔗糖产业发展特点
    6.1 重视氮高效品种的选育
    6.2 土地规模集中,机械化程度高
    6.3 酒精发酵液的施用
    6.4 燃料乙醇工业发达
    6.5 糖料蔗供应渠道特殊
    6.6 加工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
7 思考与借鉴
    7.1 重视强宿根蔗的选种计划
    7.2 加速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
    7.3 建立完善的甘蔗病虫害防控系统
    7.4 加强蔗糖高值化及副产物综合利用

(6)广西甘蔗收获机械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甘蔗产业
        2.1.2 甘蔗生产机械化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交易费用理论
        2.2.2 马克思增长方式理论
        2.2.3 规模经济理论
3 国内外甘蔗主要产区的机械化发展现状
    3.1 国内外甘蔗主要产区的甘蔗种植概况
        3.1.1 国外甘蔗主要产区的甘蔗种植概况
        3.1.2 国内甘蔗主要产区的甘蔗种植概况
    3.2 国内外甘蔗主要产区的机械化发展现状
        3.2.1 国外甘蔗主要产区的机械化发展现状
        3.2.2 国内甘蔗主要产区的机械化发展现状
4 广西甘蔗机械化发展现状
    4.1 广西甘蔗生产基本情况
        4.1.1 蔗区分布情况
        4.1.2 机械化推广概况
    4.2 广西甘蔗机械化种植技术
        4.2.1 新植蔗机械化生产技术
        4.2.2 宿根蔗机械化生产技术
    4.3 机械化技术对比传统技术
        4.3.1 深松深度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4.3.2 机械化种植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4.3.3 机械化中耕培土对比试验
        4.3.4 机械化收获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4.3.5 地膜覆盖栽培对机收宿根蔗生长影响结果分析
    4.4 广西甘蔗机械化收获现状
        4.4.1 广西甘蔗机械化收获基本情况
        4.4.2 广西甘蔗机械化收获主要模式
        4.4.2.1 切段式联合收获过程
        4.4.2.2 整杆式联合收获过程
        4.4.2.3 分段式收获
5 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案例分析—以武鸣区、扶绥县为例
    5.1 发展成效
        5.1.1 宜机化机械化水平显着提高
        5.1.2 先进技术模式雏形初步形成
        5.1.3 社会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5.1.4 制糖企业推动机械化发展能力增强
    5.2 扶持措施
        5.2.1 成立创建工作专家组
        5.2.2 建立健全实施方案
        5.2.3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5.2.4 强化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
    5.3 机械化发展的现实制约因素
        5.3.1 农机农艺融合度不够,机收水平低
        5.3.2 机具有效供给不足,配套水平不高
        5.3.3 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
    5.4 小结
6 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1 土地细碎化及地理因素阻碍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
    6.2 本土适应性农业机械研发滞后与配套缺位
    6.3 现行种植技术不适应机械化收获模式
    6.4 蔗农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新事物能力低
    6.5 农机价格昂贵,售后服务不完善
    6.6 熟练的农机操作员缺乏
    6.7 制糖企业工艺与能动性不强
7 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对策
    7.1 加快推进国产甘蔗种收机械的自主生产
    7.2 培养机械化的高级人才
    7.3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蔗农的素质
    7.4 制定并推广机械化种收标准
    7.5 建立有效的甘蔗种收机械化模式
    7.6 全面强化政策扶持体系
8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单节蔗种智能排种技术研究与装置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具体研究目标
    1.4 课题面临的难题
    1.5 本章小结
2 单节蔗种智能排种装置结构总体设计
    2.1 单节蔗种智能排种装置结构设计指标原则
    2.2 总体方案的研究
        2.2.1 总体方案的提出
        2.2.2 总体方案的确定
    2.3 单节蔗种智能排种装置整机设计
    2.4 关键部件的设计
        2.4.1 机架的设计
        2.4.2 储料箱的设计
        2.4.3 链式定位输送机构的设计
        2.4.4 智能定距排种机构的设计
        2.4.5 装置控制系统的设计
    2.5 本章小结
3 单节蔗种智能排种装置ADAMS仿真分析与ANSYS有限元分析
    3.1 单节蔗种智能排种装置机架的ANSYSworkbench有限元分析
        3.1.1 有限元法的相关介绍
        3.1.2 ANSYS Workbench软件的相关介绍
        3.1.3 单节蔗种智能排种装置部件的相关ANSYS分析
    3.2 排种机构ADAMS虚拟样机的仿真分析
        3.2.1 仿真目的
        3.2.2 仿真方案
    3.3 本章小结
4 单节蔗种智能排种装置性能模拟与分析
    4.1 模拟目的
    4.2 模拟条件及任务目标
        4.2.1 试验条件
        4.2.2 任务目标
    4.3 模拟方案
    4.4 模拟结果及分析
        4.4.1 排种质量
        4.4.2 生产效率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发展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8)小型整秆式甘蔗剥叶机的设计仿真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水平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3 甘蔗收获机剥叶机系统介绍
        1.3.1 甘蔗剥叶机剥叶方式
        1.3.2 甘蔗剥叶机剥叶机理
        1.3.3 整杆式甘蔗剥叶机剥叶元件类型
        1.3.4 甘蔗剥叶机问题
    1.4 虚拟样机发展背景介绍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主要技术路线
        1.5.1 主要内容及关键技术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6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整秆式甘蔗收获机剥叶系统分析与设计
    2.1 整秆式甘蔗收获机剥叶方式与可行剥叶机理
    2.2 甘蔗剥叶机理分析
        2.2.1 可行性分析
        2.2.2 碎叶机构碎叶元件材料选择
        2.2.3 剥叶系统可行方案设计
    2.3 剥叶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2.3.1 喂入机构设计
        2.3.2 剥叶机构设计
        2.3.3 碎叶机构设计
    2.4 剥叶系统整体结构运动学分析
        2.4.1 第一级喂入过程运动学分析
        2.4.2 第二级碎叶过程运动学分析
        2.4.3 第三级剥叶(除杂)过程动力学分析
        2.4.4 碎叶机构工作强度计算及校核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甘蔗剥叶系统模型的建立与仿真实验
    3.1 相关软件简介
    3.2 仿真试验机构建模及材料设置
        3.2.1 部分柔性化材料定义
        3.2.2 柔性元件材料参数与运动参数
        3.2.3 仿真实验模型的建立
    3.3 仿真实验设计
    3.4 模型运行有关参数实验
    3.5 多组单因素变量仿真实验
        3.5.1 碎叶对辊工作元件交错深度改变时仿真
        3.5.2 碎叶工作元件交错角度改变时仿真
        3.5.3 碎叶对辊转速改变时仿真
        3.5.4 多根甘蔗同时进行剥叶时的仿真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甘蔗剥叶系统设计与物理实验
    4.1 甘蔗剥叶系统设计
        4.1.1 喂入机构样机布置
        4.1.2 碎叶机构样机布置
    4.2 样机试验台建设
    4.3 实验材料介绍
        4.3.1 关键部件碎叶辊组成
        4.3.2 实验工具
    4.4 样机试验方案
        4.4.1 剥叶效率计算依据
        4.4.2 参照对比试验设计
        4.4.3 参照组实验
        4.4.4 对比组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创新点分析
    5.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广西甘蔗全程机械化相适应种植行距及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项目测定及数据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行距对不同甘蔗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2 宽窄行距种植对不同品种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和产量的影响
        2.2.1 无灌溉条件的宽窄行对不同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2.2.2 滴灌条件宿根宽窄行距对不同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甘蔗宽行种植对产量的影响
    3.2 甘蔗单位面积有效茎数与产量的相关性
    3.3 不同品种对不同行距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效应
    3.4 甘蔗的宽行距种植对栽培管理水平的要求
4 结论

(10)云南甘蔗全程机械化现状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云南甘蔗种植现状与甘蔗生产机械化优势分析
    1.1 云南甘蔗种植现状
    1.2 云南甘蔗生产机械化优势分析
2 云南甘蔗机械生产与应用情况
    2.1 农机装备研发
    2.2 先进机械的引进试验示范
    2.3 云南甘蔗机械化应用情况
    2.4 云南甘蔗机械化潜力分析
3 国外先进制糖国家甘蔗生产机械化现状
    3.1 巴西甘蔗全程机械化现状
    3.2 澳大利亚和美国甘蔗全程机械化现状
    3.3 国外先进制糖国家甘蔗生产机械化共同特点与先进性
4 云南甘蔗机械化发展的思考
    4.1 实现五统一, 创造有利于机械作业的条件
    4.2 选种适于机械化作业和种植成本低的甘蔗品种
    4.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4.4 加强甘蔗的选育工作和机械器具的研发

四、美国、巴西甘蔗生产机械化考察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分析与展望[J]. 张琳,李全新. 农业展望, 2021(02)
  • [2]一种可均匀供料的甘蔗种箱[J]. 刘文亮,刘枫,胡浩,姜彩宇,王新阳,李健. 农业工程, 2021(01)
  • [3]美国蔗糖产业特点及对我国蔗糖业的借鉴[J]. 徐超华,邓玉龙,刘新龙,吴才文,应雄美. 甘蔗糖业, 2020(06)
  • [4]百色市甘蔗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 蒲美玲. 广西大学, 2020(07)
  • [5]巴西蔗糖产业特点及对我国蔗糖业的借鉴[J]. 徐超华,邓玉龙,刘新龙,吴才文,应雄美. 中国糖料, 2020(02)
  • [6]广西甘蔗收获机械化对策研究[D]. 胡文卓. 广西大学, 2019(01)
  • [7]单节蔗种智能排种技术研究与装置研制[D]. 吴佳. 广东海洋大学, 2018(02)
  • [8]小型整秆式甘蔗剥叶机的设计仿真及实验研究[D]. 黄博.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9]广西甘蔗全程机械化相适应种植行距及模式[J]. 谭裕模,邢颖,蒙炎成,陈桂芬,黎焕光,江泽普,杨绍锷. 西南农业学报, 2018(03)
  • [10]云南甘蔗全程机械化现状及思考[J]. 赵勇,张跃彬,刘家勇. 中国糖料, 2017(06)

标签:;  ;  ;  ;  ;  

美国、巴西甘蔗生产机械化调查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